茶
百燕之家 / 信息详情
单丛茶一年农药多少次
三至四次。茶叶生长期间主要的病虫害为:介壳虫、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等刺吸式害虫,一年除虫三至四次。当茶园发生大面积病虫害而不得不用农药除虫时,可选择苏特灵、绿浪、百虫僵、印栋素、绿僵菌等生物农药,无有害残留,安全性高,而且防治效果好。
什么茶农药最少
一般来讲清明前虫子尚未出来,茶树不用打农药,此时采摘的明前茶农药残留会比较少。但很多农药喷洒之后,会进入土壤,常年不能分解,虽然第二年清明前没有打农药,但茶叶还是能检测出农药残留。因此,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农药残留问题,则在建茶园种茶树时起就要做好农药的管控,多选用生态灭虫的方式来防虫控虫。只有如此,才能根本上解决农残问题。目前市场上的现状是,因为大家都觉得清明前的茶叶不用打农药,所以都拼命的讲自己是明前茶。但是,一方面,清明前茶叶刚发芽,产量是极其有限的,从绝对产量上来讲,市面上销售的大部分茶叶不可能是明前茶。另一方面,即使是真的明前茶 ,如果清明之后要喷洒农药的,也很难确保茶叶中没有农残。
如何去茶叶残留农药 如何去茶叶残留农药味道
1、很介意茶叶中农残的问题,建议大家在选茶和喝茶时花点心思。虽然茶叶的种类很多,但不同种类茶叶之间农残含量并没有明显差别,关键是茶叶的生产季节,一般来说,当年5月底前采制的春茶农残很少。春茶生长期间茶树一般无病虫害,不用使用农药,不会对茶叶造成污染。购买时观察茶叶的外形﹑色泽、品味和香气来鉴别春茶的真假。春茶的芽叶一般较肥壮厚实,有的还有较多毫毛,色泽鲜润,香气浓郁而新鲜。冲泡后,可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来进一步做出判断。春茶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味持久,滋味醇厚,叶底柔软厚实。 2、喝茶时,对于春茶以外的茶叶,可以注意两点:一是短时间“洗茶”。用少量开水浸泡茶叶30秒左右后,把水倒掉。除冲洗灰尘外,一小部分能在短时间内溶于水的农残会被滤去。二是不要一杯茶从早喝到晚。一般的茶叶(乌龙茶除外)在经过3到4次冲泡后,往往不含茶汁也没有香气,但微量有害物质却在最后被泡出,因此不要反复冲泡一杯茶。
茶叶有农药吗?冲第一泡的时候水是不是要倒掉的?
绿茶不用 普洱茶需要洗茶
绿茶打农药吗
茶叶在必要的时候也是要打农药的。下面是茶叶病虫害的治理(1)叶蝉类,在5-6月、8-9月若虫高峰期前,施药防治。可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100g/升联苯菊酯乳油、或20%甲氰菊酯乳油等进行防治。(2)黑刺粉虱,在5月中、下旬-10月上旬施药,可用20%甲氰菊酯乳油、或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3)茶蚜,在5月上、中旬和9月下旬-10月中旬施药,可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20%唑磷?B乙酰甲乳油、或20%甲氰菊酯乳油进行防治。(4)象甲类,在5月-6月下旬成虫发生盛期,树冠和土面施药1-2次。可用27%辛硫?B三唑磷乳油、或20%甲氰菊酯乳油进行防治。(5)螨类,可用20%唑磷?B乙酰甲乳油、或20%甲氰菊酯乳油、或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6)茶饼病,可用25%多?B酮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防治。(7)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疽病、茶轮斑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龙井茶打农药吗
应该也有打
茶叶茶饼病用什么农药治疗效果好
春茶结束,后期茶叶用什么肥料好
茶叶一般打什么农药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茶叶上有农药吗?洗一遍茶可以洗掉农药吗?
而且新鲜茶叶摘下来之后需要经过晒干、炒制等过程的,如果是红茶等还需要发酵。高温可以破坏大多农药结构,比你用开水烫一遍要有用的多得多。。。 等茶叶到你手中的时候,农药残留早就消失的几乎无影了,你再烫一遍农药也不会再减少多少。
怎么检测茶叶农药残留
对于这个检测茶叶农药残留的方式有茶叶的理化鉴定分为物理鉴别和化学鉴别。像这个茶叶的物理鉴别有:叶片检验:取少许开水冲泡后的叶片,用放大镜观察,如果叶片的颜色为深绿色,上面光滑,背面有茸毛,叶片呈椭圆形,叶端短小钝圆,叶缘呈锯齿状,锯齿上有纤毛,即可判断为真茶。不符合以上特征的叶片即为掺假茶,农药茶。不过,具体的检测方法这里我就不详细说了;因为喝茶还是喝不打农药的茶叶为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才行。当然不打农药的茶叶也是有的,或者可以到待客九品预定茶叶,茶树下放养跑山鸡,虫害较少,严格控制质量。不过待客九品每年的茶产量较少,都是需要提前预定的!
代用茶国家标准
产品相关标准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北京市出台了代用茶地方标准.江苏地区,多是以备案的企业标准。其中对原辅材料的相关要求:1.原料应无劣变、无异味、不着色,无其他夹杂物;符合相关标准要求。2.各种花、果(实)类配料应是可食用的,添加的香精、香料应是在食品中允许添加的,符合国家相关规定。3.包装材料和容器应不影响产品品质;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GB 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距上一次修订发布仅14个月,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又更新了。其中,茶叶新增15项限量,总数达到了65项;菊花首次制定了限量。该标准已于2020年2月15日开始实施。茶叶新增15项农药残留限量:新增的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包括百菌清等15种农药,详见下表。其中,百菌清、吡唑醚菌酯、呋虫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醚菊酯、噻虫啉、西玛津、印楝素和莠去津等9种农药属于茶树或茶园登记农药。未登记农药丙溴磷、毒死蜱和氟虫脲采用了和食品法典(CAC)相同的限量。 这一版限量实施后,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将达到65项,较上一版的50项再一次大幅增加。目前,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美国和CAC分别制定了茶叶中农残限量483项、223项、68项、35项、35项和24项。在数量上,我国茶叶农残限量已处于国际中上水平。新增的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根据2018年农业农村部风险评估项目对810个茶叶样品中除印楝素外14种农药的监测,未登记的唑虫酰胺、毒死蜱和噻虫胺在茶叶中检出频率高,检出率分别为25.6%、10.2%和10.1%;噻虫啉、醚菊酯、百菌清、吡唑醚菌酯、丙溴磷、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呋虫胺和氟虫脲也均有不超过4%的样品检出。但是,这14种农药的超标现象并不突出。810个样品中仅有1个样品出现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超标。 基于此,茶农和茶叶生产企业应当注意遵守新增限量农药的使用规定,按农药标签要求使用登记农药,不使用未登记农药,并加强对茶叶中这些农药的检测,避免出现超标事件。菊花首次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此版限量首次制定菊花(鲜)和菊花(干)中吡虫啉和井冈霉素的限量,详见下表。这也是代用茶首次制定农药残留限量,体现了这一版农残限量的特点,即加强了对特色小宗作物上农残限量的关注。以往,像菊花这样的特色小宗作物上农药残留限量少,甚至处于空白,使其质量安全的监管缺失。菊花农残限量的制定,为菊花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坚实的工具。新增的菊花中农药残留限量:根据2018年农业农村部风险评估项目对121个菊花(干)样品中吡虫啉的监测,吡虫啉的检出率达到64.5%,5.0%的样品超过了即将实施的限量2 mg/kg。 吡虫啉主要用于在采收前防治蚜虫。由于菊花长期缺少农残限量,不规范用药情况较突出,存在不遵守推荐的施药剂量和采收间隔期的现象。菊花种植户和生产企业和主产地监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防范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保护产业健康发展。较上一版GB 2763-2016的33种相比,豁免制定限量的农药增加了11种,达到了44种,详见下表。这11种农药都属于对人体无毒的生物农药或生物源农药,因此免于制定限量。法律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第二条第一款 以除茶叶外,植物的可食用部位或食用菌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料和(或)食品添加剂,经加工制成散型、袋泡型和紧压型的,采用冲泡、浸泡或煮等方式饮用的产品。第二条第二款 混合类代用茶,包含两种及以上植物的可食用部位、食用菌或其他食品原料的代用茶。
高山茶与低山茶有什么不同.高山茶不打农药不下肥吗.
在台湾高山乌龙茶叶来说高海拔(1000米以上)的茶产区占总茶产区一半以上!高海拔的产区特点是温度低,潮湿,茶树生长缓慢,茶叶片普遍偏厚!当中富含的果胶质,茶多酚等种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众多,并且耐泡口感也极佳。反之低海拔的茶产区以上的特性就不怎麼明显,这是两者最大的差异,在玺福霖台茗网上有更多详细的说明您可参考。当然,拿两种茶来品嚐过後您将会发现更多差异哦。
如何鉴别茶叶中是否有农药?
鉴别茶有感官和理化鉴定两个方法。感官鉴定,也叫审评,第一形状,属外观鉴定。感官鉴定又可分为四项:一是条索,条的种类不同,条索的要求与呈现各异,如松紧、曲直、粗细、扁圆、整碎、轻重等。要与该品种正常情况相符。二是色泽,是枯燥还是光润,还应与该品种要求相符,如红茶是红褐色,绿茶是崭新绿色,花茶为褐绿色。三是净度,应洁净无梗,块、片、末不超过限度,不能含有非茶类夹杂物。四是嫩度,同一品种茶叶以芽尖白毫多者为佳,条索虽稍粗壮,但嫩润半透明。
茶叶禁用哪些农药
茶树是一种饮用作物,鲜叶不经洗涤直接进行加工,饮用时用水进行多次冲泡,所以对农药的选择有严格的要求。下列几类农药均不能在茶树上使用: 一是剧毒、高毒农药,或急性毒性不高但有一定慢性毒性的农药; 二是性质很稳定,残留期过长的农药; 三是有强烈异味,施用后对茶叶品质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农药; 四是对茶树有严重药害的农药; 五是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非常严格,以致在茶叶生产中采用通常的间隔期后,残留水平仍超过限量标准的农药。 目前茶园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主要有:滴滴涕、六六六、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五氯酚钠、杀虫脒、呋喃丹、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氰戊菊酯、来福灵及其混剂等。
茶园需要打农药吗?茶叶打什么农药好?
shide
茶叶中的农药究竟能否去除?
一般春茶都没必要打农药,可以放心的喝,春茶过去,发生虫灾必须打药,这时采的茶有可能有农药残留,这时想买茶可到正规的场家去买。
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怎么去除?
如果是商品茶的话肯定会喷洒农药的,因为茶树也会遭受病虫害,而且还要除草,所以,喷过农药的茶树长的会高大茂盛而且树叶没有虫蛀。所以只要是规模化的种植都会有农药。而农药这个问题不用担心,因为现在的农药大多是水溶性,就类似瓜果蔬菜一样,雨水下了就冲干净了。一般来说,我们喝茶的时候都需要洗茶,一般绿茶,白茶洗一到两遍,普洱茶等发酵茶洗两三遍。这样一方面是可以冲去茶叶本身带有的少许农药残留,另一方面还可以洗去茶叶表面的浮土还有炒制中的脏东西。其实,农药这个东西如果不喷的话就长不好,一般来说品相好的茶叶比都是虫蛀的要价格高,所以,挑选的时候也可以选择叶片上有虫眼的茶叶来进行购买。其实也不用担心,茶园的人自己喝的喝咱们买的是一样的,也是喷洒农药的,他们自己都不担心,所以这就可以说是安全的。
打农药的茶是好茶还是不打农药的是好茶?
感谢邀请茶人兄弟。打农药的茶是好茶还是不打农药的是好茶?这个问题问的不错。茶人兄弟认为不能单单以打药和不打农药来区分茶的好坏。茶本身的好坏有一定的标准。不少专家认为,从专业角度上看,外形、色泽、香气、滋味、叶底五个因素表现俱佳,且经检测农残不超标的茶即为好茶。但是有些茶叶你喝的时候会感觉茶香很浓,并且这个茶香很持久,实际上这种茶叶也不一定就是好茶。我们常常说,好茶有着多方面的因素才能造就。好品质茶的出炉通常会受茶树品种、生长环境、制作工艺、冲泡方法等多种因素制约。“茶无上品,适口为珍”。色、香、味、形是基于专业领域判定茶品质,实际上也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只要自己喝着滋味爽口、不苦涩、且香气持久就是好茶。“喝茶,不仅是要喝好茶,更重要的是喝对茶。”选择适合有益各自身心健康的茶叶,就是好茶。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一样的,适合你自己体质的茶,另外一个人喝了感觉不一定好。比如有的人不适合喝绿茶,你偏僻给他整个绿茶,那么喝了绿茶他的肠胃会不舒服的。这个时候会给他造成一种假象,这茶不是好茶。事实上,茶还是那个茶,只是不适合他个人罢了。感谢你的阅读,希望茶人兄弟分享能够为你带来帮助。谢谢。
茶叶有没有农药残留
多多少少也会有
请问茶叶每年要喷洒几次农药 分别都在几月份啊 谢谢!
你好,茶叶主要喷洒农药是在5-10月。具体多少次需要根据你的茶园情况来做分析与确定。一般茶园的主要是开春后雨水增加,气温升高产生的一些病害,一般病害不为严重,也不需要主要防治。夏季主要是害虫,如:茶小绿叶蝉,茶尺蠖,黑刺粉虱,蓟马,红蜘蛛。这些害虫主要还是根据你茶园发生情况来制定防治措施与防治时间。你可用查阅一些茶叶植保的书籍。
专治茶叶虫最有效的农药
你好,我也是一名茶农,有多年管理茶树的经验,茶树害虫有多种,象茶小绿叶蝉、蓟马、茶尺蠖、卷叶蛾、粉虱等,基于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原则上,我帮你推荐几种农药,你使用看下。 化学农药如:苯氧威、丁醚脲、捉虫朗(唑虫酰胺)等效果较好残留低; 植物源农药如:藜芦碱、鱼滕精等效果好无残留; 其它的也有效果好但也毒性大、残留高就不推荐了, 如有用望采纳!·
茶叶打农药还能喝吗?
不能
茶叶一年喷洒农药几次
你好,茶叶主要喷洒农药是在5-10月。具体多少次需要根据你的茶园情况来做分析与确定。一般茶园的主要是开春后雨水增加,气温升高产生的一些病害,一般病害不为严重,也不需要主要防治。夏季主要是害虫,如:茶小绿叶蝉,茶尺蠖,黑刺粉虱,蓟马,红蜘蛛。这些害虫主要还是根据你茶园发生情况来制定防治措施与防治时间。你可用查阅一些茶叶植保的书籍。
茶叶树用什么农药能杀死
草甘膦
请问茶叶每年要喷洒几次农药 分别都在几月份啊 谢谢!
你好,茶叶主要喷洒农药是在5-10月。具体多少次需要根据你的茶园情况来做分析与确定。一般茶园的主要是开春后雨水增加,气温升高产生的一些病害,一般病害不为严重,也不需要主要防治。夏季主要是害虫,如:茶小绿叶蝉,茶尺蠖,黑刺粉虱,蓟马,红蜘蛛。这些害虫主要还是根据你茶园发生情况来制定防治措施与防治时间。你可用查阅一些茶叶植保的书籍。
代用茶国家标准
产品相关标准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北京市出台了代用茶地方标准.江苏地区,多是以备案的企业标准。其中对原辅材料的相关要求:1.原料应无劣变、无异味、不着色,无其他夹杂物;符合相关标准要求。2.各种花、果(实)类配料应是可食用的,添加的香精、香料应是在食品中允许添加的,符合国家相关规定。3.包装材料和容器应不影响产品品质;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GB 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距上一次修订发布仅14个月,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又更新了。其中,茶叶新增15项限量,总数达到了65项;菊花首次制定了限量。该标准已于2020年2月15日开始实施。茶叶新增15项农药残留限量:新增的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包括百菌清等15种农药,详见下表。其中,百菌清、吡唑醚菌酯、呋虫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醚菊酯、噻虫啉、西玛津、印楝素和莠去津等9种农药属于茶树或茶园登记农药。未登记农药丙溴磷、毒死蜱和氟虫脲采用了和食品法典(CAC)相同的限量。 这一版限量实施后,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将达到65项,较上一版的50项再一次大幅增加。目前,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美国和CAC分别制定了茶叶中农残限量483项、223项、68项、35项、35项和24项。在数量上,我国茶叶农残限量已处于国际中上水平。新增的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根据2018年农业农村部风险评估项目对810个茶叶样品中除印楝素外14种农药的监测,未登记的唑虫酰胺、毒死蜱和噻虫胺在茶叶中检出频率高,检出率分别为25.6%、10.2%和10.1%;噻虫啉、醚菊酯、百菌清、吡唑醚菌酯、丙溴磷、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呋虫胺和氟虫脲也均有不超过4%的样品检出。但是,这14种农药的超标现象并不突出。810个样品中仅有1个样品出现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超标。 基于此,茶农和茶叶生产企业应当注意遵守新增限量农药的使用规定,按农药标签要求使用登记农药,不使用未登记农药,并加强对茶叶中这些农药的检测,避免出现超标事件。菊花首次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此版限量首次制定菊花(鲜)和菊花(干)中吡虫啉和井冈霉素的限量,详见下表。这也是代用茶首次制定农药残留限量,体现了这一版农残限量的特点,即加强了对特色小宗作物上农残限量的关注。以往,像菊花这样的特色小宗作物上农药残留限量少,甚至处于空白,使其质量安全的监管缺失。菊花农残限量的制定,为菊花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坚实的工具。新增的菊花中农药残留限量:根据2018年农业农村部风险评估项目对121个菊花(干)样品中吡虫啉的监测,吡虫啉的检出率达到64.5%,5.0%的样品超过了即将实施的限量2 mg/kg。 吡虫啉主要用于在采收前防治蚜虫。由于菊花长期缺少农残限量,不规范用药情况较突出,存在不遵守推荐的施药剂量和采收间隔期的现象。菊花种植户和生产企业和主产地监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防范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保护产业健康发展。较上一版GB 2763-2016的33种相比,豁免制定限量的农药增加了11种,达到了44种,详见下表。这11种农药都属于对人体无毒的生物农药或生物源农药,因此免于制定限量。法律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第二条第一款 以除茶叶外,植物的可食用部位或食用菌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料和(或)食品添加剂,经加工制成散型、袋泡型和紧压型的,采用冲泡、浸泡或煮等方式饮用的产品。第二条第二款 混合类代用茶,包含两种及以上植物的可食用部位、食用菌或其他食品原料的代用茶。
有些茶叶都用农药,还能喝吗?
不能,农药是一种有毒物质,我们人类是不可以吃它的,如果一旦吃上的话轻者会口吐白沫,重者的话会死亡。
为什么茶有农药
为什么茶有农药的这个问题;个人听茶农说过,是因为现在茶叶长虫越来越厉害,如果一家茶园不打农药,虫子就会波及到整个茶庄,因此这里没有不打农药的茶园。虫多的时候,每个星期都得打一遍,这样茶叶才长得好。不过,如果想喝到不打农药的茶叶还是有的,可以到待客九品预定茶叶,茶树下放养跑山鸡,虫害较少,严格控制质量。不过待客九品每年的茶产量较少,都是需要提前预定的!此外,切记不能喝有农药残留的茶叶,就算农药残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也不好。
鉴定市场上的茶叶是否含有农药的方法有哪些
鉴定市场上的茶叶是否含有农药的方法有哪些 鉴别茶有感官和理化鉴定两个方法。感官鉴定,也叫审评,第一形状,属外观鉴定。感官鉴定又可分为四项:一是条索,条的种类不同,条索的要求与呈现各异,如松紧、曲直、粗细、扁圆、整碎、轻重等。要与该品种正常情况相符。二是色泽,是枯燥还是光润,还应与该品种要求相符,如红茶是红褐色,绿茶是崭新绿色,花茶为褐绿色。三是净度,应洁净无梗,块、片、末不超过限度,不能含有非茶类夹杂物。四是嫩度,同一品种茶叶以芽尖白毫多者为佳,条索虽稍粗壮,但嫩润半透明。 鉴别茶的内质,可分香气、滋味、汤色、叶底。一是香气,鼻嗅新鲜,浓厚纯正为好,淡薄不纯为次,闷焦粗涩者更次,有异味者为劣。各种花茶均应有自己独特的正常香气,如茉莉花茶应具茉莉香气,玉兰、珠兰花茶应具玉兰、珠兰香气。二是滋味,用舌部味蕾感觉,甘醇浓郁,鲜嫩纯正为优,涩、苦、粗、酵、淡为次,霉、辣、生草味为劣。三是汤色,在茶汤热时,观察明暗深浅。一般明浅为佳,暗深者次,但红茶汤色比绿茶深,紧压茶汤色要暗。四是叶底,品尝沏过的`湿茶叶,用手按,柔软有弹性属于细嫩,板硬无弹性为粗老。上述鉴别方法主要是区分优、次、劣。一切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伪劣茶叶也就往往是在这种感官鉴别中发现。 茶叶尚无全方位、全过程用文字表述的质量标准,现只有产地收购毛茶标准,即6级18等,和国际GB/T9172—1988《花茶级型坯》标准。其中只有国标GB9679—1988《茶叶卫生标准》具有强制性。感官指标:具有该茶正常应有的外形及固有色香味,不能混有异种植物,叶不得含草类物质,无异味,无异臭,无霉变。理化指标:每kg铅含量不超过2mg(紧压茶为3mg),铜不超过60mg,锑不多于0.2mg(紧压茶为0.4mg)。 有机氯和有机汞农药残留指标,六六六和滴滴涕含量均不得超过0.2mg/kg。 水分指标:含水量太高,茶叶变质越快;水份越少,茶叶不易劣变,但水份过低,茶叶品质会下降。一般茶叶含水量在3%左右为最佳。 灰分指标:茶叶中的无机化合物称为灰分,灰分中含量较多的是磷、钾,其次是钙、镁、铁、锰、铝、硫等,总量不得超过7%。 ;
茶叶中含有农药吗
茶叶中残留农药的类型主要是有机磷类和有机氯类。食用少量的残留农药,人体自身会降解,不会突然引起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没有清洗干净带有残留农药的农产品,必然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其危害主要有: 一、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长期食用带有残留农药的菜,农药被血液吸收以后,可以分布到神经突触和神经肌肉接头处,直接损害神经元,造成中枢神经死亡,导致身体各器官免疫力下降。如,经常性的感冒、头晕、心悸、盗汗、失眠、健忘等。 二、可能致癌:残留农药中常常含有的化学物质可促使各组织内细胞发生癌变。 三、加重肝脏负担:残留农药进入体内,主要依靠肝脏制造酶来吸收这些毒素,进行氧化分解。如果长期食用带有残留农药的瓜果蔬菜,肝脏就会不停地工作来分解这些毒素。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会引起肝硬化、肝积水等一些干燥肝脏病变。 四、导致胃肠道疾病:由于胃肠道消化系统胃壁褶皱较多,易存毒物。这样残留农药容易积存在其中,引起慢性腹泻、恶心等症状。
哪些茶叶不打农药
我家茶叶不打农药,可是还没有找到好的渠道!……
茶叶真菌病用什么农药?
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和适宜的用药时期。茶轮斑病与茶云纹叶枯病一样,应选在初夏时期用药防治。常用的药剂: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用药后15天左右才能采茶;25%的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用药后10天左右再采茶。茶炭疽病属真菌病害,是贵州省茶叶产区最常见的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危害茶树的成叶。叶片受害,先由病叶的叶缘或叶尖处开始发病,初期为暗绿色水渍状小圆点,以后渐渐扩大为不规则形的大斑。病斑呈茶褐色,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颜色渐变为红褐色,病斑边缘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明显。发病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细小点,病斑有时可扩大到全叶的1/2以上。茶炭疽病的病菌主要在茶树的病叶内越冬,也可于残落在地表的部分病叶内越冬。翌年春天,气温转暖,在温度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达80%的条件下,病菌借风雨传播蔓延。该病常常发生在管理粗放的茶园。防治方法:防治上以农业管理措施为主,辅以药剂防治。(1)清洁茶园。在冬季和早春,对茶园进行清理,收集茶园内的枯枝落叶,并及时清除出园。(2)加强管理。适当施肥,改良茶园土壤;雨季注意开沟排水,降低茶园地下水位;适当增施磷肥等等,上述措施意在促进茶树健壮生长,提高树的长势,增强抗病、耐病的能力。(3)药剂防治。在病害大发生前,即在每年的5~6月份,或8~9月份,在病害的盛发期喷用80%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对采摘的茶园,应在喷药后20天左右再采茶。茶苗根结线虫病为茶树的根部病害,其发生较为普遍,在各地茶叶生产区均有发生。该病是新建茶园的一种威胁性病害,发生严重时,茶苗成片枯死,造成茶园缺苗断行,影响成园。茶苗根结线虫主要危害三年以内的幼茶树或茶苗,受害茶树,根系无须根,畸形,并有大小不等的虫瘘,根部色泽变深。由于根部受害,使其生长点受损,地上部发育不良,叶片发黄脱落,严重时全株枯死。茶苗根结线虫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或以成虫或卵在茶树的病根虫瘦中越冬,在地势高而干燥,沙质土上生长的茶树发生较严重。防治方法:(1)选地建园。新建茶园,应选择生荒地,避免在已感染该病的作物地上建立新茶园。此外,建园用的茶苗,在调运苗木时,应严格检疫,防止茶苗带虫。(2)土壤消毒。种茶前,深翻土壤,把线虫翻至土表层,经烈日曝晒,10天左右再进行1次翻耕,可杀死线虫。或用药剂进行土壤消毒,常用药剂及方法:施用3%的呋喃丹颗粒剂(每公顷30~75千克),加细土拌和,在茶苗行间开深8厘米的沟,进行沟施,然后盖土压实。应注意的是呋喃丹属高毒农药,使用时必须遵守高毒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并且在使用此药后60天内不能采摘茶叶。
无公害茶叶生产禁止使用哪些农药
无公害茶园禁止使用的农药一是剧毒、高毒农药,或急性毒性不高但有一定慢性毒性的农药。二是性质很稳定,残留期过长的农药或者在茶叶生产中采用通常的安全间隔期后,残留水平仍超过限量标准的农药。三是有强烈异味,施用后对茶叶品质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农药。四是对茶树有严重药害的农药。无公害茶园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主要有:滴滴涕、六六六、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五氯酚钠、杀虫脒、呋喃丹、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氰戊菊酯、克百威、涕灭威、硫环磷、来福灵及其混剂等。
专治茶叶虫最有效的农药
你好,我也是一名茶农,有多年管理茶树的经验,茶树害虫有多种,象茶小绿叶蝉、蓟马、茶尺蠖、卷叶蛾、粉虱等,基于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原则上,我帮你推荐几种农药,你使用看下。化学农药如:苯氧威、丁醚脲、捉虫朗(唑虫酰胺)等效果较好残留低;植物源农药如:藜芦碱、鱼滕精等效果好无残留;其它的也有效果好但也毒性大、残留高就不推荐了,如有用望采纳!·
茶叶现场检测新方法研发,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管控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叶产量、消费量都处于世界前列。如今,在政府相关部门、企业、行业组织等多方共同努力下,我国茶叶产品质量稳步提升,但农药残留超标仍是行业痛点之一。日前,华中农业大学与中国计量大学团队合作,提出一种对茶叶中有机氯农药残留进行快速有效检测的新方法。据了解,我国目前应用于茶树种植的农药有多种,这也造成了我国茶叶农药超标问题复杂多样。如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灭多威、草甘膦联苯菊酯、乙酰甲胺磷、氯氰菊酯等都是茶叶种植中被允许使用的农药。在我国现行国家标准《GB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大残留限量》中,明确规定了各种农药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避免问题产品流入市场,对茶叶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是茶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茶叶的农药残留检测环节,通常会将茶叶带到检验室,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等方法进行检测。但这些方法检测步骤复杂,耗时长、成本高,无法满足现场检测或原位检测需求,导致茶行业缺乏从茶园源头开始的风险控制手段。日前,华中农业大学茶学系倪德江教授课题组与中国计量大学团队合作,提出一种对茶叶中有机氯农药残留进行快速有效检测的新方法。该方法有望在田间实现茶园部分农残指标快速现场定量检测,帮助生产管理部门提高茶叶生产的食品安全控制水平,减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据悉,这一现场检测的方法对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环境、专用纳米材料制备、指纹光谱算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纳米材料与光谱技术,研发出一套适用于茶叶现场快速检测的新技术。该研究团队在通过其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比对分析后,发现该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检测目标农残,在未来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课题组还计划进行跨学科合作,将新技术进一步整合开发成相关轻型设备,尽快实现技术成果落地,为园艺大行业食品安全服务。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重大部署和四个严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针对当前食品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持续加强监管要求力度。根据近几年得食品安全检测结果来看,我国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依然较为突出,茶行业也不例外。这不仅不利于消费者的消费安全,更会对整个行业以及茶产品生产企业产生不良影响。这一现场检测方法的研发,在提高茶叶安全检测水平的同时,更能帮助行业从源头管控食品安全。
茶叶喷过农药,就不能喝了吗?
还是可以喝的,只不过要看喷洒了多少农药,如果喷洒了过多农药的话是不太建议喝的。
茶叶农药残留危害
残留农药的类型主要是有机磷类和有机氯类。食用少量的残留农药,人体自身会降解,不会突然引起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没有清洗干净带有残留农药的农产品,必然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其危害主要有:一、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二、可能致癌;三、加重肝脏负担;四、导致胃肠道疾病等等。所以,喝茶最好还是喝无农药残留的茶叶,不过,想要喝茶有益,茶叶品质也是要好的。建议你可以到待客九品预定茶叶,茶树下放养跑山鸡,虫害较少,严格控制质量。不过待客九品每年的茶产量较少,都是需要提前预定的!
请问茶叶每年要喷洒几次农药 分别都在几月份啊 谢谢!
你好,茶叶主要喷洒农药是在5-10月。具体多少次需要根据你的茶园情况来做分析与确定。一般茶园的主要是开春后雨水增加,气温升高产生的一些病害,一般病害不为严重,也不需要主要防治。夏季主要是害虫,如:茶小绿叶蝉,茶尺蠖,黑刺粉虱,蓟马,红蜘蛛。这些害虫主要还是根据你茶园发生情况来制定防治措施与防治时间。你可用查阅一些茶叶植保的书籍。
铁观音茶使用化学农药的方法
炭焙铁观音的茶叶回甘特别,有独特的口感,品尝之后喉咙特别舒爽,带有强烈的火香味。铁观音茶种植过程中需要施肥。下面是我给你介绍的铁观音茶使用化学农药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铁观音茶使用化学农药的方法 1、 严禁销售和使用高剧毒、高残留农药,如三氯杀螨醇(酚)、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氰戊菊酯(杀灭菊酯、速灭杀丁)、DDT、666、1605(对硫磷)、甲基1605(甲基对硫磷)、水胺硫磷、氧化乐果。 2、 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合理选购农药,做到对症下药; (2) 掌握适时施用农药;一是病虫发生数量达到防治指标时施药,二是抓住病虫最敏感的时期用药。 (3) 严格控制用药量和施药次数;每年施药次数应控制在5次以下。 (4) 轮流交替使用农药;每年同一种农药的使用次数应不超过2次。 (5) 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6) 讲究喷药质量,提高防治效果。一是讲究农药的配制技术;二是讲究农药的喷施技术。 铁观音名称由来 唐末宋初,有位裴姓(俗名)高僧住在安溪驷马山东边圣泉岩的安常院,他自己做茶并传授乡民,乡民称茶为圣树。元丰6年(1083),安溪大旱,请来普足大师祈雨果验,乡亲留普足大师于清水岩,他建寺修路恩泽于乡民。他听说圣茶的药效,不远百里到圣泉岩向乡民请教种茶和做茶,并移栽圣树。一天,普足大师(清水祖师)沐浴更衣梵香后前往圣树准备采茶,发现有美丽的凤凰正品茗红芽,不久又有山羌(俗称小黄鹿)来吃茶叶,他眼见此情景,非常感叹:“天地造物,果真圣树”。清水祖师回寺做茶,用圣泉泡茶,他思忖:神鸟、神兽、僧人共享圣茶,天圣也。此后,天圣茶成为他为乡民治病之圣方。 清水祖师也将自己种茶及作茶的方式传给乡民,南岩山麓,一位退隐打猎将军 “乌龙”,因他上山采茶追猎无意发明摇青工艺及发酵工艺,做出的天圣茶香气更足,味更甘醇。乡亲向他学习,以后,用此工艺做的茶大家都叫乌龙茶。王士让告假回乡访亲会友,在南岩山麓发现此茶。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让奉召赴京师拜谒礼部侍郎方苞,携茶相赠。方苞品后,自感为茶中珍品,遂转献乾隆,乾隆召见王士让询茶来处,王细说茶之来源,乾隆细观茶叶形似观音脸重如铁,便赐名为“铁观音”。 铁观音茶梗的作用 煮茶叶蛋 因其做法简单,携带方便,多在车站、街头巷尾,游客行人较多之处等场所置小锅现煮现卖,物美价廉。可以做餐点,闲暇时又可当零食,实用和情趣都兼而有之。因为茶叶有提神醒脑的功能,故在烫煮过程中加入少许茶叶,煮出来的蛋便色泽褐黄。 去除异味 房子装修完后,很多人买了一些茶梗用于新房净化空气、去吸收房内异味,一般两居室用60斤左右的茶梗撒在地板上,打开窗户,一到两周后清除,屋内就没有异味,只有满室的清香,达到了新房除异味,清新空气的作用。 装修后的家具,如衣柜等也可以用铁观音茶梗来清除异味,将茶梗直接用透气的布袋装起来,放在家具内,过些时间,家具内的油漆味也会清除。 新购的爱车也可以用茶梗清除异味,同样用透气的布袋装好茶梗放在车内,过些日子更换就行,天然环保,去除异味效果佳。
代用茶国家标准
产品相关标准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北京市出台了代用茶地方标准.江苏地区,多是以备案的企业标准。其中对原辅材料的相关要求:1.原料应无劣变、无异味、不着色,无其他夹杂物;符合相关标准要求。2.各种花、果(实)类配料应是可食用的,添加的香精、香料应是在食品中允许添加的,符合国家相关规定。3.包装材料和容器应不影响产品品质;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GB 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距上一次修订发布仅14个月,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又更新了。其中,茶叶新增15项限量,总数达到了65项;菊花首次制定了限量。该标准已于2020年2月15日开始实施。茶叶新增15项农药残留限量:新增的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包括百菌清等15种农药,详见下表。其中,百菌清、吡唑醚菌酯、呋虫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醚菊酯、噻虫啉、西玛津、印楝素和莠去津等9种农药属于茶树或茶园登记农药。未登记农药丙溴磷、毒死蜱和氟虫脲采用了和食品法典(CAC)相同的限量。 这一版限量实施后,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将达到65项,较上一版的50项再一次大幅增加。目前,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美国和CAC分别制定了茶叶中农残限量483项、223项、68项、35项、35项和24项。在数量上,我国茶叶农残限量已处于国际中上水平。新增的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根据2018年农业农村部风险评估项目对810个茶叶样品中除印楝素外14种农药的监测,未登记的唑虫酰胺、毒死蜱和噻虫胺在茶叶中检出频率高,检出率分别为25.6%、10.2%和10.1%;噻虫啉、醚菊酯、百菌清、吡唑醚菌酯、丙溴磷、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呋虫胺和氟虫脲也均有不超过4%的样品检出。但是,这14种农药的超标现象并不突出。810个样品中仅有1个样品出现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超标。 基于此,茶农和茶叶生产企业应当注意遵守新增限量农药的使用规定,按农药标签要求使用登记农药,不使用未登记农药,并加强对茶叶中这些农药的检测,避免出现超标事件。菊花首次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此版限量首次制定菊花(鲜)和菊花(干)中吡虫啉和井冈霉素的限量,详见下表。这也是代用茶首次制定农药残留限量,体现了这一版农残限量的特点,即加强了对特色小宗作物上农残限量的关注。以往,像菊花这样的特色小宗作物上农药残留限量少,甚至处于空白,使其质量安全的监管缺失。菊花农残限量的制定,为菊花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坚实的工具。新增的菊花中农药残留限量:根据2018年农业农村部风险评估项目对121个菊花(干)样品中吡虫啉的监测,吡虫啉的检出率达到64.5%,5.0%的样品超过了即将实施的限量2 mg/kg。 吡虫啉主要用于在采收前防治蚜虫。由于菊花长期缺少农残限量,不规范用药情况较突出,存在不遵守推荐的施药剂量和采收间隔期的现象。菊花种植户和生产企业和主产地监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防范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保护产业健康发展。较上一版GB 2763-2016的33种相比,豁免制定限量的农药增加了11种,达到了44种,详见下表。这11种农药都属于对人体无毒的生物农药或生物源农药,因此免于制定限量。法律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第二条第一款 以除茶叶外,植物的可食用部位或食用菌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料和(或)食品添加剂,经加工制成散型、袋泡型和紧压型的,采用冲泡、浸泡或煮等方式饮用的产品。第二条第二款 混合类代用茶,包含两种及以上植物的可食用部位、食用菌或其他食品原料的代用茶。
茶叶到底有没有使用化肥和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
我认为当然使用了化肥和农药。这些残留对身体器官伤害非常大。
有些茶叶都用农药,还能喝吗?
当然可以了,虽然有些茶叶是会使用农药,但是会清洗的特别干净。
使茶叶农药残留低,有哪些好的方法?
使茶叶农药残留低,有哪些好的方法?茶叶的种植业需要农药来预防病虫害,而农药残留的问题就不得不注意了。那么在茶叶的种植中如何才能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呢?选择高效低度低残留农药农药类型许多,其理化性质,生物活性不尽相同,对茶树的病虫防治,应选择高效微毒低残留农药,并且应把药量降至最少程度。一般一种药一季使用一次,全年度使用不超过2次。那样能有效的降低某类农药在荼叶中的残留。选择最佳防治时期茶树病虫防治的最佳时机需从两层面考虑到。一是依据病虫“防治指标值”开展选择。防治指标值是依据病虫的产生总数可能很有可能导致的财产损失而制定。运用防治指标值具体指导喷药,可降低喷药的片面性;二要在病虫对农药最敏锐的发育过程喷药,能接到不错的。优化农药使用技术为了降低农药的使用量,生产制造上务必优化农药使用技术。一是依据病虫产生规律性打药,提升农药对病虫的中靶率,如运用茶黑毒蛾,茶毛虫等虫害低龄化稚虫期多在茶丛里部两边叶背群栖危害生长习性,在虫口相对密度超过防治指标值的茶树,推行喷撒茶丛两边,可立即降低茶青中农药的残余量;二是按照不一样地貌,不一样茶树和规模化水平,采用不一样喷雾机;三是按照不一样的病虫类型和茶树种类,选用不一样的喷雾器方法。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减少荼叶中农药残余量,最终还需要严苛把好实行农药安全间隔期这一关。无论喷洒一切一种农药都需要依照标识所显示的安全间隔期,尽量在安全间隔期之后摘茶。
茶叶都打农药吗
茶叶上有没有农药。答案是肯定有。为了除去害虫、除草等目的,茶农肯定要喷洒农药,如莠去津、吡虫啉、哒螨灵、腐霉利、乐果、菊酯类、咪鲜胺等。“有农药残留”和“残留量超标”的性质完全不同。农田里使用的农药都会经过毒理学试验、风险评估等方法,对各种农药规定一个足够安全的限量标准。农药量在限量标准之内的,理论上来讲都是足够安全的。扩展资料发展趋势2015年3月17日,农业部表示,我国农业生产启动实施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双行动”。多年以来,我国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呈双增长态势。据中国农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从1979年至2013年35年间,我国化肥使用量由1086万吨增加到5912万吨,年均增产率5.2%。2012年到2014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药年均使用量31.1万吨,比2009年到2011年增长9.2%。“双行动”旨在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比2013年提高7个百分点,力争实现农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农药
茶叶有农药残留吗
茶叶在种植和加工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农药。农药残留在茶叶中的存在与农药使用的频率、种类、施用方法、喷洒时间等因素相关。监管机构会制定限量标准,确保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安全水平。消费者可以选择有机茶叶或者通过认证的茶叶,来减少农药残留的风险。
种茶叶用什么农药
种茶叶用的农药需要根据其病虫害来决定。例如叶枯病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茶蚜可选用选40%乐果、50%辛硫磷2000倍液喷施。
中闽弘泰卖的茶叶好不好
在我们这名气挺大的
茶叶打什么农药好
茶园产量与树龄有关,一般在3-4年生茶树,成龄茶树可采出毛茶180-250斤。想要产量稳定就要注意病害的防治,茶叶常见有轮斑病、炭疽病、褐斑病等病害。在生产上要掌握炭特灵、甲基硫菌灵等药剂的每轮喷洒,具体分析不同的病症而使用。使用后的杀虫瓶、杀虫袋等要及时回收带回去,不能丢在茶园。茶叶喷药茶园产量与树龄有关,一般在3-4年生茶树,成龄茶树可采出毛茶180-250斤。一亩地的产量,取决于种植的方式,采摘的标准,茶叶的种类。茶农的喷施确实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一般的喷施是为了防治害虫,如莠去津、吡虫啉、哒螨灵、腐霉利等。茶叶打农药时间茶叶的主要喷药时间为5-10月,需要根据茶园的具体情况做具体的分析和判断。普通茶园主要是开春后雨水增多、温度升高所致的一些病害,一般病害不严重,也不需要主要防治。夏天以防治害虫为主。茶叶病虫害防治用药1、病害打药:茶叶常见的病害有轮斑病、炭疽病、褐斑病、白星病、白绢病等,在生产上要掌握炭特灵、甲基硫菌灵等的每轮喷洒,具体分析不同的病症。2、虫害喷药:茶叶常见的害虫有茶瘿螨、茶跗线螨等。种植茶树时,应注意保持空气流通,时刻注意防虫防病。百叶有虫数在5-6头,秋梢百叶有虫数在10-12头以上,亩用2.5%敌杀或24%快灵水剂1000-1500倍喷雾等。使用化学药剂时应做到一药多治,或采取多种预防措施,减少农药使用,对不同的害虫要具体分析。3、农药使用禁忌:在茶树上,我国2010年以前已有42种农药被禁用。常用的有:六六六、滴滴涕(DDT)、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等,要详细询问。使用后的杀虫瓶、杀虫袋等要及时回收带回去,不能丢在茶园。
中闽弘泰茶叶为啥这么便宜
网上直售,定位低端。1、中闽弘泰的茶叶采用网上直销的销售模式,从原产地直接送到卖家手中,省去了中间环节,价格更便宜。2、中闽弘泰的茶叶定位低端市场,售价便宜。
中闽弘泰茶叶为啥这么便宜
中闽弘泰的茶叶采用网上直销的销售模式,从原产地直接送到卖家手中,省去了中间环节,价格更便宜。
中闽弘泰卖的茶叶好不好
中闽弘泰的茶极差,有一次买的大红袍竟然是糊的茶,相当没有诚意诚信
中闽弘泰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品牌优势
优质的服务是中闽弘泰能在众多茶叶网商中脱颖而出的法宝。一切以客户为中心,在淘宝率先提出“30天无条件退货,并承担往返邮费的承诺”,打消了淘友们网上购茶的疑虑。以最负责任的态度服务客户,让淘友体验网上购茶的乐趣。 中闽弘泰地处茶叶产区山沟沟,电子商务对团队人员的文化素质要求很高,这个团队大部分是大学生,平均年龄25岁。大学生从城市来到农村,需要很大的勇气,中闽弘泰高速的发展和未来的成长空间是吸引他们理由之一,大家有个共同的信念,就是要把中闽弘泰打造成为百年品牌,弘扬中华茶文化!
中闽弘泰茶叶为啥这么便宜
中闽弘泰茶叶这么便宜是因为:1、中闽弘泰的茶叶采用网上直销的销售模式,从原产地直接送到卖家手中,省去了中间环节,价格更便宜。2、中闽弘泰的茶叶定位低端市场,所以售价便宜。
中闽弘泰茶叶专业合作社的介绍
中闽弘泰茶叶专业合作社是由福建省安溪县中闽弘泰茶业有限公司发起成立并有一个茶厂(龙珍茶厂)和85农户参加的一个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从事铁观音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的茶农专业合作社。拥有茶园3256亩,并在淘宝商城设有旗舰店,采用产地直销的销售方式进行铁观音茶叶的销售。
英国茶叶收入是鸦片的5倍,鸦片战争有另一种可能吗?
是的,当时英国为了逼迫清政府开通商口岸,就向中国倾销鸦片,因此导致鸦片战争爆发。
清朝是靠什么保住了全世界都在种的茶叶市场的份额呢?
茶叶,是古代中国对外的一张名片。既创造了大量的财政收入,又提高了国家的话语权。直到晚清,垄断的地位才逐渐被打破了。可以说,这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清政府每年靠茶叶创造了巨额的贸易顺差,引起了其他国家的觊觎,争相种植茶叶摆脱对清朝的依赖。英法先后突破了封锁,在印度、越南大规模种植茶叶,连隔壁的日本都立志要分一杯羹。古代茶叶尤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面对生死存亡的威胁,清政府彻底放开了对茶种外流的限制:美利坚於咸丰八年购吾国茶秧万株,发给农民,其后愈购愈多,岁发茶秧至十二万株,足供其国之用。清朝的垄断地位随着外流茶种的收获被终结,其市场份额却依旧占据世界前列。虽然列强在全世界不断尝试种植茶叶,主要产区却依旧是亚洲。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条件得天独厚:夫吾国茶质本胜诸国,往往涩味中含有香气,能使舌本回甘,泰西人名曰“胆念”,他国所产鲜能及此。如日本,其本身是美国茶叶的主要供应商,却依旧每年从清朝采购大量茶叶。高端市场永远是不缺买家的,由此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1887年,印度茶叶对外贸易总额超过了清朝。清方派出了调查人员经过统计发现印度出口茶叶的数量少,但价格高:印度茶往英国者,岁约七十三万二千石,价约二千四万两。吾国茶往者八十九万八千石,价约千八百六十八万两。印度茶叶由于市场被抢占,清朝茶叶在国际上的价格被迫连年走低。随着众多通商口岸开放,出口茶叶的成本降低,有效增强了竞争力。低价,总是诱人的。甚至可以说,清朝残余的市场份额就是在吃老本。价格低,质量好的清朝茶叶为何会逐步丧失市场统治力?茶叶,是经济作物。清朝以农为本,始终没有大规模的种植、加工茶叶。其他国家没有成功培育出茶树之前,全世界仅此一家别无分号,出口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广州十三行清政府对交易源头实行严格管控,卖方占据了绝对的有利地位。陈茶、劣茶是家常便饭,假茶屡见不鲜。现在我们说假茶指的就是品种品牌,古人的假茶就是字面意思,直接就是用其他树木的树叶伪造充数。由于历史悠久、手法高超(《宋史》中就有记载),各国深受其害,尤以美国为最。数量不够、质量参差不齐,天下苦清久矣!在硬需求的推动下,新的茶叶产区被不断开辟。出于对本土茶叶贸易的保护,清朝出口的茶叶被征收高达25%的关税。出口税加关税,导致了清朝茶叶在价格上的优势被抵消。茶叶贸易的失败,是清代对外贸易失败的一角。和瓷器、纸张一样,没有过多技术,单纯依靠地理和原材料的商品终究会走下神坛,回归他本来的价值。
茶叶店经营范围怎么写
问题一:茶叶店经营范围如何填 30分 销售茶叶需要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方可注册 属前置审批 许可经营范围:零售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 经营范围:销售文化用品、工艺品;承办展览展示; 问题二:请问开茶叶店 的营业执照中 营业范围怎么填写? 在线等 谢谢 不单单是卖茶叶吧?应该还卖茶具的吧? 经阀范围写成 “茶叶零售,茶具零售” 就可以了、 问题三:茶叶贸易公司经营范围 当然可以 经营范围是看你在注册营业执照时就得写上,如果没写,就是违规。 所以说,商贸公司几乎什么生意都可以做,只要在执照上登记。 特殊的商品必须办理相关许可证。 如食品类,就得办理食品流通证 烟草类,也得办理烟草许可证等 问题四:茶叶店经营技巧及茶叶店经营范围有哪些 请酌情采用: “批发、零售各种高中低档茶叶,以及品茶用具,传授茶艺;经营烟酒。” 问题五:我想注册一家茶叶贸易公司经营范围应该写什么? 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的销售(不含乳制品、婴幼儿奶粉)。 卖茶叶得有《食品流通许可证》,去当地工商所办理,你要是还想卖其他东西,可以再加上:日用百货的销售。 问题六:茶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 不单单是卖茶叶吧?应该还卖茶具的吧? 经营范围写成 “茶叶零售,茶具零售” 就可以了、 问题七:茶叶公司的经营范围 当然可以 经营范围是看你在注册营业执照时就得写上,如果没写,就是违规。 所以说,商贸公司几乎什么生意都可以做,只要在执照上登记。 特殊的商品必须办理相关许可证。 如食品类,就得办理食品流通证 烟草类,也得办理烟草许可证等 问题八:开茶店,个体工商营业执照怎么填写? 就写上茶叶,还可以加上茶具、预包装食品、五金电器、日用百货等。反正多写也不交钱,以后你想卖别的东西也不用去增项。不过预包装食品要卫生许可证,在工商局办,茶叶也好像要办卫生许可证 问题九:开茶叶店如何办营业执照 茶叶属于食品,销售食品需要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另外,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是必不可少的。 1、首先要确定办个体户营业执照还是企业营业执照,建议还是办个体户营业执照比较好,手续简单,费用低廉,以后每年的验照手续也方便。办个体户营业执照首先去工商局申请《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确定店名。 2、在工商部门申请《食品流通许可证》,因为根据《食品安全法》,卖食品需要办这个证。 3、等到这些前置许可审批文件之后,就去办个体户营业执照。办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需要的材料: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经营场所的场地证明文件(房产证或者土地证复印件),租赁合同原件和复印件,证件相片一张,《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原件和复印件只要材料齐全而且符合工商部门的要求,那么一般一周时间就能拿到营业执照。 4、当拿到营业执照30天内去地税、国税部门申请《税务登记证》。申请税务登记证需要的材料是: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租赁合同原件和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费用是十几块的工本费,基本上是即时办理就能即时拿到税务登记证。 5、个体户一般缴纳的是定额税,国税和地税都是定额税,个体户的定额税征订的标准有很多,不仅仅是经营项目,也不仅仅是店面的面积,是一个综合计算的结果。具体税额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店铺所在路段,以及经营规模、经营项目、店铺的租金而定。 6、如果税务部门认定每月经营额低于5000元,那么就不用交国税,只需要缴纳地税,如果被认定每月经营额高于5000元,那么就要交国税和地税两种税。 7、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办理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是否去当地县区级的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办理。需要的这个证的话,带上以下材料: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去质监局办理费用础概是100块上下。
安康著名绿茶资料
安康市紫阳县的紫阳富硒茶很有名的 【来源】 陕西紫阳多山多水,物产丰富,紫阳茶便是其中最知名的一种。紫阳在上古巴国时期产茶,西汉时期出现茶叶贸易,唐朝时山南茶列为贡品,宋、明时期以茶易马,逼得茶农“昼夜制茶不休,男废耕,女废织”;清朝时在一大批地方文人的鼓噪下,紫阳茶成为稀罕灵奇之物。“自昔岭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仅此一句,紫阳茶就该列为神品了。在人类历史上,恐怕只有紫阳以茶作为形象大使而名缰利锁。 【历史】 史料记载:在东汉末年,佛教传入紫阳时,紫阳茶和紫阳茶文化便开始萌芽并逐渐兴盛。僧侣坐禅讲经由于佛规而不能饮酒,饮茶提神醒脑是最好的办法。寺院来客不敬酒只敬茶,这种待客方式先被民间接受,进而传入官府。此后,为进贡而兴植的茶园就陆续产生,其规模不断增大。 唐代,山南茶叶作为金州(今安康)“土贡”,成为献给朝廷的山珍。紫阳是山南茶的主要产区,采摘、制作、饮用的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陕南茶文化。陕南茶不仅作为宫廷官吏享用的天然饮料,也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陆续进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日常饮食之中。紫阳茶风味独特,是西北人民的嗜好品和生活必需品,也是茶区人民换取食盐等生活用品的山货特产。大量的茶叶销售到西北地区,不断增强和加深了汉族人民与少数民族同胞的联系和交往,成为汉族和少数民族团结共济的纽带。 明代《茶法》的制定与实施,朝廷实行以茶易马,巩固边防,刺激和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出现了“其民昼夜沼茶不休,男废耕,女废织”的繁忙景象。后因茶税苛重,民不聊生,在古金牛茶区(今宁强)出现了拔茶植桑的现象,外地茶客越过集散地——汉中、西乡,直达紫阳“买茶装蓖”。故至清代,兴安知府叶世卓为紫阳茶写下了“自昔岭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再次印证了紫阳茶的辉煌。 大自然赋予了紫阳山水以灵气,紫阳人传承了紫阳茶的兴盛和发展,也传承了紫阳茶文化的更大发展 【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紫阳茶伴随紫阳人走了半个世纪的辉煌。当地各级党委、政府十分注重紫阳茶的发展壮大。国家也对紫阳茶叶生产给予了投资和许多支持,通过不懈努力,紫阳茶叶迈向了新的发展时期,到20世纪末,茶业占据了农村经济增长的主导地位,产量、规模挤进了全省前列。茶叶科研项目一次又一次的攻关和茶叶制作水平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茶叶名声美誉国际国外。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给予紫阳茶“紫阳茶富硒抗癌,色香味俱佳,系茶中珍品”的科学定位。 21世纪初,紫阳茶又通过了国家惟一原产地保护认证。紫阳人不仅对种茶、制茶探索和积累了经验,而且,生产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农民增收的领军产业。随着每年一次茶文化节的成功举办,紫阳茶文化找到了更深的内涵和更高的定位。 “春到茶山一片新”,是对紫阳茶现实状况的生动地描述。走进紫阳,满山遍野翠绿翠绿的茶山让人目不暇接,茶园散发出温馨,茶树长出了嫩芽,姑娘们采撷鲜绿,歌声、笑声像在身边又仿佛在天际,时起时落,此起彼伏。看完茶山,听足了山歌,闲坐下来,茶山姑娘们精湛的茶艺表演让你大饱眼福,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姑娘们把紫阳人的豪爽、热情、朴实、大方充分展示出来。此情此景,阳光是暖的,山歌是暖的,姑娘的心是暖的。暖,承载着生命之树,承载着紫阳的希望和未来。山、树的本体里便涌现了紫阳茶的盛况。 耳听紫阳茶文化的音符,再放眼山上,茶乡文化正灿灿然然的迎风绽放。 “无忧何必去饮酒,清静常品紫阳茶”,贾平凹先生以此评价昭示世人。 紫阳盛产茶叶,山上、村口、路边,处处可见。特别是每年清明前后,一片茶树连着一片茶树,远看就像一团团绿色的云朵在山前飘荡。一群群健美活泼的紫阳村姑,或拎竹篮,或背背篓,两手翻飞于丛丛绿荫云上。姑娘们连采茶连唱歌,茶歌阵阵,清脆悦耳,这情景融合了天籁、地籁、人籁,真像一幅幅优美的巴山图画。 紫阳地处陕南的安康市,汉江中游,巴山北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若追本溯源,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已经在紫阳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紫阳县建立于1512年,距今也有近五百年的历史。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紫阳茶。早在唐代,紫阳茶已经成为朝廷贡品。春分刚过,尤其是清明前后,紫阳的茶农就开始采摘茶叶,而茶的采摘、制作、饮用水平也日渐提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陕南茶文化。著名作家贾平凹曾经写过一联:无忧何必要饮酒,清静常品紫阳茶,意在说明紫阳茶的不同凡响。 【特征】 紫阳茶品种多样,我尤喜欢喝“紫阳银针”茶。这种茶外形如梭似毫,汤香茶靓,清香四溢。若泡入杯中,茶的芽头在徐徐展开时呈现奇迹,叶片齐齐向上,立于杯中,就如同长在枝丫上一般,这种茶正应了苏东坡的一句诗:“从来佳茗似佳人”,真是色、香、叶俱全,品一口,真叫人心旷神怡。 生活在茶乡的紫阳人视茶如宝,以茶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客人登门,待客首先取出好茶,要么就是“紫阳银针”,要么就是“紫阳毛尖”。“紫阳毛尖”这种茶,外形秀美,白毫显露,色泽翠绿,汤色清澈,醇香宜人,好客的紫阳人用它招待客人,以表其丰厚的敬重之意。 【功效】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硒是人体生命必须的微量元素,缺硒会使健康遭到严重损害。紫阳是仅见的富硒密集区,这样的地方全国只有两处。紫阳境内广泛分布着我国少见的富硒岩层,含硒量高达5.66—32.06ppm。饮用天然富硒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又无任何副作用的补硒方法。 【品茶】 在紫阳品茶,至少要过三道水,这样才能品出真味。初品,会觉得味较淡,淡过之后,又有些小苦,再品,苦中含香,味极浓郁,放在舌上有点舍不得下咽,入肚之后,一股沁人的凉意油然而生,再品一次,茶味更是越来越香,丝丝缕缕绕鼻旋肺,让人越发回味无穷。 紫阳县城多茶馆,南来北往的客人进得门来,老板便笑脸相迎,看座,寒暄几句。然后便提壶在手,滚沸的开水如银练泻下,茶叶已在碗中雾散尽是不翻滚,客人就能品味到清香可口的紫阳富硒茶了。品完了茶,茶的美味便会永久留在记忆之中,足够你回味一辈子。
中国茶叶是如何改变世界历史的
其一,海上运输的速度的变快,归功于茶叶贸易的竞争。18世纪,欧洲茶叶贸易被东印度公司垄断。因为没有竞争对手,所以他们的货船运输时间漫长,9个月甚至一年,才把茶叶运到英国。我们都知道,茶叶的新鲜度是有期限的。所以,东印度公司运到的新茶成了陈茶,质量很差劲。直到19世纪,东印度公司的垄断被打破,很多贸易公司开始争着倒卖茶叶。有了竞争,谁的运输速度快,谁的茶叶就新鲜,谁赚的钱就多。为此,贸易公司用了20年,研发出速度更快的货船。比如,美国人生产的帆船100天就能从纽约开到广州。当时最快的船就叫“茶叶快船”。直到今天,“茶叶快船”还是最快的帆船。其二,培养了英国人喝茶的习惯,死亡率大幅降低。十八、九世纪,英国城市化特别快,尤其是伦敦,人口密度大,排污系统落后,人们喝的水很不干净。而且,英国的殖民地印度经常发生霍乱,很多从印度回来的英国水手,因为喝了当地不干净的水,把霍乱病菌带回英国,最严重的一次霍乱死了5万人。但英国人喝茶之后,就不容易得传染病了。我们都知道,泡茶必须用开水。水烧开,就把水里的病菌杀死了。后来,为了防止感染传染病,英国军队每次打仗时都会带上茶叶泡茶喝。其三,一个新产业由茶叶而诞生。喝茶要用陶瓷的杯子,但18世纪之前,英国生产的陶瓷不好用,而且容易碎,根本做不了茶具。但随着喝茶的人越来越多,英国人为了研发坚固耐用的陶瓷,展开了一场工业竞赛。到了18世纪中期,英国人终于知道怎么制造瓷器了。其四,茶叶甚至影响了英国的工业革命。在没有茶叶的时候,英国工人都比较穷,吃得不好,喝啤酒能补充点儿能量。这在工业化之前是没问题的,因为那时候都是手工劳动,喝啤酒对工作没什么影响。但到了工业化时代,都是机器生产,如果一个工人喝醉了,坐在飞速旋转的纺纱机旁边工作,这相当于玩命啊。
哪个官职主管茶叶
茶马御史。茶马御史,亦称“巡视茶马御史”,清代茶马司官名,《清史稿·食货志·五》:“司茶之官,初沿明制。陕西设巡视茶马御史五:西宁司驻西宁,洗州司驻岷州,河州司驻河州,庄浪司驻平番,甘州司驻兰州。”五大茶马司各就其位,充分保证清初马源的供需和补给。茶马贸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茶马贸易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最为兴盛。南北朝时期,中国商人用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顺便也带去了中原的汉民文化和先进技术,这应该是最早的茶马贸易雏形。明朝以后,统治者把茶马贸易当作治理边疆的重要手段,通过茶马贸易,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汤显祖在《茶马》诗中赞美“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也足见当时茶马交易市场的繁荣。清朝建立以后,经过康乾盛世的治理,经济和军事力量都非常强大,统治者对茶马贸易治理边疆有所松弛,在交易中费茶多、获马少,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终止官营茶马贸易制度。“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叶马匹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具体说来,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还辅助有很多分支道路组成的庞大交通网。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叶马匹互市。
从“制夷狄之道”到无疾而终——谈谈明朝“以茶驭番”政策的失败
(本文约7800字,全文阅读大概需要15分钟) 茶之于当今只是一种普通的饮品,似乎只流行于老干部或是油腻的中年大叔群体,而且地位也愈发的不稳定。比如说我吧,最近就对“保温杯里泡枸杞”很感兴趣。 即便是在物质生活不甚丰富的古代,尽管也有高人雅士号称“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但是茶的地位和重要性其实也没那么高。一方面尽管茶的起源众说纷纭,但饮茶这种生活方式流行起来,却是南北朝甚至隋唐以后的事情,远远晚于同为古代中国三大特产的丝绸和瓷器;另一方面茶并非古代中国人的的生活必需品。一个典型的证据就是自汉武帝刘彻创立官营制度以来,一直被官府严格垄断的生活必需品中,最主要的品种是盐、铁和酒。茶虽然偶尔也会被穷疯了的统治者纳入官营清单,但却是时兴时罢,原因之一就是受众规模有限,官府从中捞不到太多钱而已。 事实上在古代中国,茶叶一直是被上流社会或是不愁吃喝的士人所推崇的一种奢侈品,在历史中的大部分时间都饿着肚子的老百姓根本消费不起。直到后来对外贸易盛行,茶叶突然间取代了丝绸和瓷器成了“出口创汇”的主力军,才被官府重视而再度官府专营。比如揭开中国近代史大幕的那场鸦片战争,其实就与茶叶贸易有关:自18 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茶叶每年向英国输出达1800万斤,货值几乎占到出口总额的9成,而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价值差不多就是茶叶贸易的一个零头。巨额的贸易逆差,使得欧洲的贵金属严重短缺,诱发了金融危机,缺德带冒烟的英国人便想出了个向中国输出鸦片,以平衡贸易逆差的坏主意。 又跑题了,赶紧扯回来——在古代中国,茶叶只是种奢侈品。但是在中国的周边,尤其是对于世居于西北两个方向的游牧民族来说,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导致茶叶对他们成了“刚需”。可问题是茶叶这玩意在高原、大漠和草原根本无法成活,只能同盛产茶叶的中原王朝进行贸易换取。茶叶贸易的盛行,一方面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无数的纠纷和冲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改变了历史。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茶马古道”、“茶马互市”就因此而来。而相对比较生僻的“以茶驭番”,因为明朝统治者的自以为是和想当然,遭到了惨痛的失败,所以在今天被提及的就比较少。 我们今天就来说说“以茶驭番”。 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国两千多年的王朝史其实就是一部与游牧民族的征战史,那些凭借着快马、弯刀、利箭不断骚扰甚至侵略中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蛮夷”们,就是一群强盗和匪帮。 其实“蛮夷”们也觉得委屈。因为文明落后、地理气候恶劣以及物产匮乏这三大因素,使得他们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尤其是物产匮乏这一条,经常让他们连最基本的生存都难以保障。所以现实迫使他们不断向南、向东迁移,以寻求和温暖、繁荣尤其是物资极大丰富的中原王朝贸易以自存。当然要是换不起或是换不成,难免要做些“没本钱的买卖”。 事实上从夏商时期的獯鬻到北宋的女真崛起之前,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反复争夺的基本都是塞北、西北及其附近的土地——理论上是属于夏夷之间的灰色地带,甚至要刨根问底的话,这些地盘还应该算是游牧民族的传统势力范围。游牧民族即便是偶尔杀入中原,也是抢掠一番便随即退走,目的在于财货而非土地,想成为中原之主更是异想天开(两晋南北朝时的情况不同,五胡其实是内附的少数民族,当时的塞北之王先后是柔然和突厥)。 只不过两宋之后中原王朝成了战五渣,游牧民族发现“鸠占鹊巢”的成本远低于贸易和抢掠,所以才有了蒙元和满清的入主。 说到夏夷贸易,其实游牧民族一直处于极其弱势的一方,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穷。 游牧民族能与中原王朝贸易的产品有什么?无非牲畜及其肉、皮、乳等衍生品而已。那么游牧民族想要从中原换回什么东西呢?那就太多了,比如粮食、布匹、药材、书籍等等,几乎任何中原出产的货物他们都有需求,哪怕像破车轮子之类没人要的垃圾,都被当成宝贝。在中原地位低贱的商人,一旦进入草原大漠就会成为部族最为尊贵的客人,各部甚至负有保护之责。如果有胆敢攻击、抢掠商队的,都会被视为所有部族之敌,会遭到群殴甚至灭族的危险。 需求众多也有急缓之分,比如游牧民族最急需的货物之一就是铁器。说到铁器可能有人就会想当然的联想到兵器,其实这是想多了,因为游牧民族最需要的铁器其实是铁锅: 比如被明朝视为奇耻大辱的“土木堡之变”,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被视为是“一口铁锅引起的血案”——在明英宗限制瓦剌人朝贡的规模之前,瓦剌使团曾在一次出使回程中采购了6万多口铁锅,平均一个瓦剌人要背20多口,真真让人感慨古今擅背锅者,实莫过于瓦剌人也……可以想见他们对于铁锅的需求有多么旺盛。可是在瓦剌人被限制朝贡后,铁锅很快就不够用了,以至于一个叫杨铭的锦衣卫指挥使在出使瓦剌时,也先直接以铁锅缺货为由发出战争威胁: 之后就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明军数十万精锐灰飞烟灭,明英宗被俘——早知如此,白送也先几万口铁锅又算个屁事?大明朝就算再穷,也不差这几万口破锅吧? 虽然瓦剌人脾气暴,为口铁锅就能大打出手,可“不得巳至以皮贮水煮肉为食”也能凑合。可要是没有茶叶就真不能忍了,因为那会要命! 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游牧民族的食物主要以肉类、乳类为主,虽然具有热量高的优势,但也易引起油腻、消化不良等问题。长期的单纯以肉类为食必然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他们对于去油促消化有着现实的需求。而茶叶里面富含生物碱和茶多酚,其促进食物消化、降血脂、醒脑提神、去腥膻等作用很早就被古人发现: 而这种功能被游牧民族发现之后,他们就再也离不开茶叶了。对于中原人来说,茶叶是饮品,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茶叶就像汉人的油盐酱醋一样,就是一种必需品。 其二,还是因为肉食这种单一的食物来源,使得游牧民族普遍缺乏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所必需的物质,对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健康有着极为重要作用。如果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容易导致肌肉乏力、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问题,因此生病甚至死亡并不是稀罕事。比如在早期远洋航海的过程中,水手容易染上败血症而大量死亡,就是因为长期吃不到新鲜蔬菜导致维生素摄入不足造成的。 这对于中原的以谷物、蔬果为主食的农耕民族来说从来都不是问题,可不会种地的游牧民族就不行了,幸好能够拯救他们的还有茶叶——茶叶中富有维生素、单宁酸等成分,含量比很多水果都要丰富。茶叶弥补了游牧民族缺乏果蔬营养成分的问题,因此他们一旦沾上这种东西就再也离不开了。 其三,对于生活条件艰苦、物质缺乏的游牧民族来说,茶叶还是一种包治百病的“神药”。因为游牧民族的生活条件艰苦,卫生状况尤其糟糕,而且缺医少药,感染疾病是常有的事情。茶叶具有一定的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杀灭口腔、血液和肠胃的病菌,抑制病菌感染。此外,中原王朝供给游牧民族的多是粗劣的茶砖和茶饼,却恰好具备保存时间长、不易腐坏的优点,对于缺乏固定水源而且居无定所的游牧民族来说,简直是再适合不过的万能神药了。因此出现了酥油茶、马奶茶等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饮茶方式。 故而游牧民族对于茶叶的需求尤在其他物资之上,甚至被夸大到了没有茶就活不下去了的程度: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间的贸易往来自汉初便已有之,当时称之为“互市”(魏晋后改称“交市”,但隋唐后又改了回去)。不过当时茶叶在中原也尚是一种小众商品,自然难以纳入“贸易清单”,不过这种情况随着饮茶习惯的流行,在中晚唐时期发生了变化: 到了北宋中晚期,随着茶叶在东南地区的大规模推广种植,年产量达到了2千多万斤、茶岁课“得五百六十九万贯”(《宋史·卷一百八十三·志第一百三十六》),成为国家财政重要支柱,于是宋朝君臣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茶马互市。因为北宋面临严重的国防危机且严重缺乏军马,不得不向吐蕃、契丹、党项等部族高价买马,导致财政压力很大:“蕃、汉多互市其间,因置买马场,凡岁用缗钱十余万,荡然流入敌境,实耗国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九十八·嘉佑八年》)更重要的是,大量的铜钱流出,形同资敌: 这样一来,既不直接危害国防安全、货源充足又为游牧民族喜爱的茶叶,就成了交换马匹的最佳替代品,于是茶马互市就此兴起。 明朝立国以后,对银铜等贵金属无感(以大明宝钞取而代之)、尤喜实物税的明太祖朱元璋,天然就对茶马互市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易充满好感,于是延续了宋朝时的政策: 而且老朱还赋予茶马互市以更加高大上的战略意义,那就是“以茶驭番”: 老朱雄才大略,用国内非必需品的茶叶换来了堪称冷兵器时代国之重器的战马,无论如何都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如果这一制度能够维持下去,大明朝毫无疑问将不必再为缺乏马匹而困扰,假以时日想必也能训练出一支具有一定规模、装备精良而且战力堪与蒙古、女真一战的强大骑兵。 毕竟这样一支骑兵就算再费钱,也不会贵过为了维持“九边”防御、最终把明朝财政活活拖垮的庞大支出吧?更何况有无数活生生的例子已经证明,对付机动性极强的游牧民族,单纯的防守没有任何意义,唯有以骑制骑、主动进攻才可致胜,方能重现强汉盛唐时扬威域外的荣光。 “有明定制金牌差发,假市易以羁縻控驭,为制番上策。”(《钦定四库全书·甘肃通志·卷十九》)然而还有无数活生生的例子也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上策”,最终将其破坏掉大都不是敌人,而是自己人。 从永乐朝中晚期开始,由于“茶禁亦稍驰,多私出境”,导致茶贱马贵,曾有过碉门茶马司用8万多斤茶才换回70几匹瘦马的记录——这还得了?皇帝火大,于是下旨搞起了严格茶禁的运动。而这种指令性的运动往往只能起到暂时性的作用,茶禁很快再度废弛。 茶禁废弛的根本原因其实出在明朝内部。 一方面是明中前期承平日久,危机感的丧失导致制度上的懈怠。比如洪武年间规定每年的3到9月,朝廷月遣行人(掌传旨,册封、抚谕等事)4员巡视各地茶马司。所以这6个月里就要有24个行人往来不绝于途,还经常在出差途中碰头,可见检查之严格。到了宣德年间,一月一遣就改成了三月一遣,需要出差的行人也就剩下了8个,估计想再“往来旁午”难度就有点大了,如此一来的巡视效果也可想而知。各地茶马司也跟着上梁不正下梁歪,经常以“茶少”为由消极怠工,“番人”是否以马易茶全凭自觉,根本懒得去管。 而且朝廷中的权力斗争也经常导致茶政朝令夕改,令人无力是从: 再加上吏治败坏,贪污贿赂盛行造成私商愈发无法控制,而且最终完成彻底败坏茶禁“临门一脚”的,居然还是明朝皇帝:“后武宗宠番僧,许西域人例外带私茶。自是茶法遂坏。” (《明史·卷八十·志第五十六》) “等价交换”是商品贸易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从诞生之始便带有强烈政治动机的“以茶驭番”政策,必然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而明太祖老朱虽然是个精擅权谋的政治高手,但显然对经济一知半解,所以等价交换什么的基本不在他的考虑范畴之内。 “以茶驭番”政策的基础在于明朝的统治者认为可以通过控制茶叶贸易制服夷狄,如果放任民间贸易就会造成“戎羌放肆”。这种无视经济规律的做法直接体现在茶马比价上,洪武初年规定河州地区“凡上马每匹(换茶)四十斤,中马三十斤,下马二十斤”(《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五十六》)。这与前朝每匹马动辄能换数百甚至上千斤茶的比价相去甚远,自然遭到了被残酷剥削的“戎狄”的强烈不满,不得不在洪武中晚期将比价增倍。此后茶马比价虽屡经调整,但也未改变马贱茶贵的总趋势。 明朝君臣控制茶马比价的初衷自然是好的:“将茶价涌贵,番人受制而良马、亦有不可胜用者矣。”(《明经世文编·卷一百六·梁端肃公奏议五》明·陈子龙)但实际上并未在财政上带来多大的好处,反而触及了游牧民族的根本利益。毕竟这种官府专营贸易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和不平等性,游牧民族在其中处于完全弱势和被压制的一方(毕竟他们能卖出的商品只有牲畜)。尤其是明政府经常出于自身的政治意愿或是彼此的外交关系,肆意提高茶马比价,尤使后者深受其害。于是“戎羌”对此的报复,除了不定期的武装骚扰、劫掠以外,就是寻求私商交易,给茶马专营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明初国力强横之际,游牧民族面对不平等的茶马贸易除了隐忍之外并无太多选择,不过明朝在永乐之后国势中衰,他们便更多的选择与价格、质量尤胜官营不止一筹的私商贸易,使得“以茶驭番”实际上流于形式。 有人会认为“马贱茶贵”的政策固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对于国内茶农必然是有好处的。但实际情况非但如此,反而把茶农给害惨了。 川陕地区自宋代起就是主要的产茶区,而且距离西北边境较近,所以是官府茶马贸易的主要供货区。从明初开始,官府就不断招募流民在此开荒种茶,使得当地茶园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不过官府对于茶叶的垄断和无限量征调,使得茶农非但无利可图,而且纷纷亏损破产,比如宣德年间一个四川茶农的遭遇: 特别是到了明中期以后,茶马司日益腐败,官员徇私舞弊成风,官商勾结走私贩私司空见惯,使得茶农的处境更加艰难,不得不以粗茶、劣茶滥竽充数,而将上等茶叶盗卖给私商,使得官茶的竞争力日趋下降。不仅如此,还造成了官茶积压。再加上管理不当,造成了大量的官茶腐坏,仅嘉靖十三年,“以至积久腐烂,如近日监察御史刘希龙,所奏烧毁者三茶司共二千万二千余斤。以价计之,则不啻数万两之多。”(《明经世文编·卷一百六·梁端肃公奏议五》明·陈子龙) 明朝想“以茶驭番”,“番人”也不是傻瓜——尔予我以劣茶,我还尔以羸马。也算是公平合理,童叟无欺。 明朝在律法上对于兴贩私茶有着严格的规定: 而且随着私茶贸易的泛滥,刑罚进一步严厉:“私茶出境者斩,关隘不觉察者处以极刑。”(《明史·卷八十·志第五十六》)但无奈私茶之利已经大到了让人无视律法的程度,根本禁无可禁。 前文曾提到洪武年间驸马都尉欧阳伦因私贩茶叶,被他老丈人朱元璋砍了脑袋,连带着倒霉的还有知情不报的陕西布政使。这一方面可见明初查禁私贩之决心,另一方面也可看出私贩茶叶的利润已经大到了让皇亲国戚无视国法的程度。 随着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边备松弛,明政府对于茶禁的管理愈发的力不从心,民间私茶交易几乎将官茶挤出了市场。 对此明政府唯一能拿出的措施,只能是顺势开放民间茶马贸易。不过朝廷中仍不时有恢复“以茶驭番”这一祖制的呼声,加上政争不绝,于是朝令夕改之事常有。不过此时已经不是明初,“戎羌”不再畏惧大明的国威,于是就出了大乱子。 万历元年,主持朝政的张居正决定再度打击民间私茶,便以皇帝的名义发出了一道暂停茶叶贸易的诏书——请注意,张居正并非想要断绝茶叶贸易,而是为了惩治私商和不法官员,可这份诏书造成的结果却是使得塞北的蒙古及女真各部的茶叶供应完全断绝。 早已不可一日无茶的蒙古人和女真人顿时炸了营,纷纷上书要求明朝重开边禁。而且在一开始,他们并没有放弃和平的努力,比如王兀堂——这个在史书记载中“与它酋异,不抢掠明边,颇守法”的建州女真首领,便向辽东巡抚张学颜提出,只要开放清河的茶马互市,他自愿“请得纳为质子”。结果连这样的要求都被明政府断然拒绝,绝望的蒙古人和女真人在札萨克图汗的号召下结成联军,攻打清河堡。 明朝守军自然拼死抵抗,这一仗断断续续的打了三年,其结果是明守将裴成祖战死,明政府宣布重开茶市,于是无心恋战的蒙古和女真联军瓦解,清河堡再次成为茶马边贸的重镇。 一切似乎重新回到了原点,其实不然。经此一事,尤其是主张“禁私茶、兴官茶”的张居正死后失势、还差点被万历皇帝朱翊钧鞭尸以后,明朝再也无人重提“以茶驭番”,仿佛这事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一样。从此直到明亡,边贸中便只有私茶而无官茶。 明朝的“以茶驭番”之策就算是无疾而终了。 《明史》对此做过总结: “明初严禁私贩,久而奸弊日生。洎乎末造,商人正引之外,多给赏由票,使得私行。番人上驷尽入奸商,茶司所市者乃其中下也。番得茶,叛服自由;而将吏又以私马窜番马,冒支上茶。茶法、马政、边防於是俱坏矣。”(《明史·卷八十·志第五十六》) (如果您觉得我写得还能入眼,麻烦点个关注呗~~)
为了茶而发生战争是什么朝代
明代公元1573年,明朝万历元年。从朱元璋攻陷元大都算起,大明王朝已经建立了205年。这一年登基的万历皇帝,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小孩子。首辅大臣张居正,主持国政。入晚的阳光,照耀着紫禁城,一骑快马,带着明王朝第14世子孙的诏书,在血色黄昏中,从山海关急驰而出。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诏书的颁布,让北方边境顿时铁骑成群、风云突变。蒙古图们札萨克图汗集结蒙古各部,并联合女真族建州部,同举大兵逼向明朝辽东的清河关。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原来,这是一封下令关闭边境贸易的诏书。与明王朝的边贸,对于山海关外的蒙古和女真部落非常重要,有一样东西尤其攸关生死,他们不惜用自己视若生命的宝马良驹、珍贵的毛皮和人参来交换。这就是茶叶!在中国,茶主要产自江淮之南。在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茶叶与丝绸、瓷器同为远销西域的大宗商品。可以说,“丝绸之路”其实就是“丝茶之路”。通过饮食文化交流,北方游牧部族形成了自己的饮茶特色以奶与茶调配,茶乳交融,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结合的最佳典范。牧民的饮食多是牛羊肉、奶等,燥热、油腻、不易消化。而茶叶里面含生物碱和茶多酚,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对游牧人来说,茶,不是饮料,是生存的必需品,是生命之泉。中原王朝也意识到茶叶是可以用来控制北方游牧民族的武器。茶叶贸易、茶马互市,自唐代开始。这一茶制,也是宋代乃至明清的重要国策。在某些历史时期,茶的政治属性远远超过商品属性。“国家大事在戎,戎之大事在马。”茶马贸易,也因此成为边陲要政。到了明王朝,朱元璋继续推行“以茶制戎”的政策。作为和平制衡手段,“以茶制戎”的边疆政策运用得当,非常有效。然而,王朝愈是走向衰落,就愈是将这一政策推到极致,也就愈加起到相反的作用。茶的高价和垄断,刻意压低马价的种种行为,让北方部落非常不满。在辽东等边境地带,茶叶贸易屡屡引起争端。此外,官方的垄断,使得民间私茶、黑茶兴起。私茶、黑茶数量多,质量也更好,私商往往越境贩卖。为了阻止私商,明王朝政府常常会关闭茶马互市,这样的决策,本是为了保护政府在茶叶贸易中的垄断地位,保护高额的垄断利润,但在茶叶私商遭到打击的同时,贸易另一方的蒙古族和女真族其实是最终的受害者。官方茶叶停止供应,私商途径的茶叶被断绝,那么,战争就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了。公元1573年,明王朝一纸关闭边境贸易的诏书,本意是严查贩茶私商,严办违法官员,然而,茶马互市的关闭使得边贸茶叶供给完全断绝。绝望之下,蒙古各部联合女真,共同起兵,向明朝辽东重镇清河关发起了进攻。以武力胁迫明王朝开放边境贸易,继续向关外供给茶叶。5月间,图们札萨克图汗率蒙古大军协同女真各部,将整个清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清河守将裴成祖拼死抵抗。最终,清河城堡保住了,然而,明军主将裴成祖却被建州女真部落长王杲一举击杀。双方僵持两年后,明王朝终于恢复了清河的茶马互市。明政权把茶马互市作为战略利器,本来以为控制了茶叶的供给,就能控制住游牧民族,一劳永逸地除去边患,但是,它忘了自身国力的强大,才是维护繁荣与安全的根本。朝廷内部权力斗争倾轧、守边官兵贪腐羸弱,茶马互市的利益天平正在向着关外倾斜。原本,女真人是原始的渔猎民族,而仅在清河堡战事之后不到11年,1584年3月的17次马匹交易中,女真人就买进铁铧4848件;同月29次黄牛交易中,买进耕牛430头,这意味着,女真人已经进入农业经济时代。茶马互市,不再是游牧部落换取生活资料的交易场所,更成了女真人获得生产资料、生产技术、提升整个民族生产力的资源渠道。女真人在山海关外悄然崛起,成为威胁中原的强大力量。明王朝为自己挑选了掘墓人,而且培养着自己的掘墓者由弱变强。清代1644年,清王朝正式取代大明,定都北京。这个兴起的王朝在茶叶国策上重蹈覆辙。19世纪30年代开始,茶叶引发了近代东西方文明间的对抗,进而,一场残酷的战争,将中国拖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命运,这就是我们熟悉的鸦片战争。从某种角度来说,鸦片战争是一场贸易战争,也是一场茶叶战争。
中国茶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政治,经济,文化
中国对欧洲出口茶叶的历史渊源
茶在国外的传播 由于我国茶叶生产及人们饮茶风尚的发展,还对外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朝廷在沿海的一些港口专门设立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包括茶叶贸易,准许外商购买茶叶,运回自己的国土。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从我国研究佛学回国,把带回的茶种种在近江(滋贺县)。815年,日本嵯峨天皇到滋贺县梵释寺,寺僧便献上香喷喷的茶水。天皇饮后非常高兴,遂大力推广饮茶,于是茶叶在日本得到大面积栽培。在宋代,日本荣西禅师来我国学习佛经,归国时不仅带回茶籽播种,并根据我国寺院的饮茶方法,制订了自己的饮茶仪式。他晚年著的《吃茶养生记》一书,被称为日本第一部茶书。书中称茶是“圣药”、“万灵长寿剂”,这对推动日本社会饮茶风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宋、元期间,我国对外贸易的港口增加到八九处,这时的陶瓷和茶叶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尤其明代,政府采取积极的对外政策,曾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他游遍东南亚、阿拉伯半岛,直达非洲东岸,加强了与这些地区的经济联系与贸易,使茶叶输出量大量增加。 在此期间,西欧各国的商人先后东来,从这些地区转运中国茶叶,并在本国上层社会推广饮茶。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海船自爪哇来我国澳门贩茶转运欧洲,这是我国茶叶直接销往欧洲的最早纪录。以后,茶叶成为荷兰人最时髦的饮料。由于荷兰人的宣传与影响,饮茶之风迅速波及英、法等国。 1631年,英国一个名叫威忒的船长专程率船队东行,首次从中国直接运去大量茶叶。 清朝之后,饮茶之风逐渐波及欧洲一些国家,当茶叶最初传到欧洲时,价格昂贵,荷兰人和英国人都将其视为“贡品”和奢侈品。后来,随着茶叶输入量的不断增加,价格逐渐降下来,成为民间的日常饮料。此后,英国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客。 印度是红碎茶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其茶种源于中国。印度虽也有野生茶树,但是印度人不知种茶和饮茶,只有到了1780年,英国和荷兰人才开始从中国输入茶籽在印度种茶。现今,最有名的红碎茶产地阿萨姆。即是1835年由中国引进茶种开始种茶的。中国专家曾前往指导种茶制茶方法,其中包括小种红茶的生产技术。后发明了切茶机,红碎茶才开始出现,成了全球性的大宗饮料。 到了19世纪,我国茶叶的传播几乎遍及全球,1886年,茶叶出口量达268万担。西方各国语言种“茶”一词,大多源于当时海上贸易港口福建厦门及广东方言中“茶”的读音。可以说,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世界各国的茶叶,直接或间接,与我国茶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之,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我国勤劳智慧的人民给世界人民创造了茶叶这一香美的饮料,这是值得我们后人引以自豪的。茶史——茶的发展(一): 随着茶叶的传播,目前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几乎遍及全国和世界五大洲的国家和地区。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加之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因此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居世界之首。我国地跨六个气候带,地理区域东起台湾基隆,南沿海南琼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达山东半岛,绝大部分地区均可生产茶叶,全国大致可分为四大茶区,包括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全国茶叶产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尤以浙江和湖南产量最多,其次为四川和安徽。甘肃、西藏和山东是新发展的茶区,年产量还不太多。近年来,我国茶园面积已达1600多万亩,年产茶叶40万吨左右,茶叶出口量达13.5万吨左右。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全国茶叶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已建立健全了科研和教育网络,大量的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科学种茶、科学制茶和茶业管理的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这为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茶叶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并成为三大饮料之一,所以世界茶业的发展速度也很快。目前,世界五大洲中已有50个国家种植茶叶,茶区主要集中在亚洲,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产量的80%以上。 茶叶生产和饮用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人们对茶叶的需求也出现新的要求。这是因为,在社会发展中,一旦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就特别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茶,这种天然保健饮料必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与此同时,由于它含有大量的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防病的成分,更会吸引大量消费者去饮用它。茶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茶史——茶的发展(二): 中国古代重要茶事进程录: ◆原始社会 神农时代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说,当为茶叶药用之始。 ◆西周 据《华阳国志》载:约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纳贡”珍品,是茶作为贡品得最早记述。 ◆东周 春秋时期婴相齐竟公时(公元前547---公园前490年)“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叶已作为菜肴汤料,供人食用。(据《晏子春秋》) ◆西汉(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这表明四川一带已有茶叶作为商品出现,是茶叶进行商贸的最早记载。《僮约》 ◆东汉(公元25--220年)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医学家华佗《食论》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叶药理功效的第一次记述。 ◆三国(公园220 265) 史书《三国志》述吴国君主孙皓(孙权的后代)有“密赐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记载。茶史——茶的发展(三): ◆隋(公元581--618年) 茶的饮用逐渐开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见效。于是人们竞相采之,并逐渐由药用演变成社交饮料,但主要还是在社会的上层。 ◆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为饮料扩大普及的时期,并从社会的上层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开始在顾渚山(今浙江长兴)建贡茶院,每年清明前兴师动众督制“顾渚紫笋”饼茶,进贡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纳赵赞议,开始征收茶税。 公元8世纪后陆羽《茶经》问世。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师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是茶叶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 唐懿宗咸通15年(公元874年)出现专用的茶具。 ◆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开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瓯)设宫焙,专造北苑贡茶,从此龙凤团茶有了很大发展。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元年间(公元1107年)亲著《大观茶开》一书,以帝王之尊,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 ◆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设茶司马,专门司茶贸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发布诏令,废团茶,兴叶茶。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叶茶),对炒青叶茶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610年荷兰人自澳门贩茶,并转运入欧。19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1618年,皇朝派钦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馈赠茶叶。 ◆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数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从万丹运华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厦门出口茶叶150担,开中国内地茶叶直接销往英国市场之先声。 1690年中国茶叶获得美国波士顿出售特许执照。光绪31年(1905年)中国首次组织茶叶考察团赴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考察茶叶产制,并购得部分制茶机械,宣传茶叶机械制作技术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机械制茶公司,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制茶业。茶史——制茶史(一):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就制茶历史做简单介绍。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茶史——制茶史(二):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茶史——制茶史(三):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出现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 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茶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宋榷(专卖)茶之
(1)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纸币流通;经济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市井生活繁荣);地域商人出现。(回答任四点8分,每点2分)(2)变化一:对外贸易迅速发展。(3分)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工业革命带来交通革命,东西方贸易便利;欧洲市场茶价下调,消费量大增;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增加收入。(8分)变化二:经历由荷兰主导到英国主导的变化(主导茶叶输入国由荷兰到英国)(6分)17世纪荷兰为海上马车夫;18世纪英国成为海上霸主经济实力欧洲第一;拥有广阔的殖民地,有大量的销售市场;有利于英国资本积累。 试题分析:(1)该问考查对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茶叶贸易促进了纸币的流通;“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经济城镇兴起;“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地域商人出现,增加了财政收入;“(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推动了城市商业的繁荣。(2)依据材料概括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变化:“十六世纪中国茶传入西方……十七世纪约在21010担以上,十八世纪增至8889241担以上。十九世纪仅前四十年输出数量十分庞大,约1500万担,比十八世纪100年的总输出量净增600余万担。”出口数量迅速增加;“十七世纪主荷兰是最大的茶叶进口国”,“十九世纪则是英国独霸茶叶外销市场。”结合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殖民扩张等知识分析中国茶叶贸易变化的原因并作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