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
百燕之家 / 信息详情
蔺酒是坤沙酒还是翻沙酒
蔺酒是坤沙酒,闻香酱味典雅细腻,酒液清澈透明,入口酒感醇厚,酱香浓郁,甜感适中。跟蔺酒一样的坤沙酒还有茅台酒、坤酱台酱香酒,这两款都是老酒友推荐过的好酒。像出自茅台镇的坤酱台酱香酒,跟茅台酒属于同源酒厂,价格在两百左右的,口感仅次于茅台。这款酒传承了茅台酒的酿造工艺,采用和茅台一样的酿造手法,也是用优质红缨子糯高粱为原料,以赤水河畔高品质小麦制曲;在酿造过程中要经过12987工艺,这也打造了坤酱台酱香酒浓厚的酱香味。坤酱台酱香酒属于优质的坤沙工艺酱酒,其风味口感是非常浓厚醇香的,且风味多样但又层次分明,其酒体风味中酱香极突出,中间还带有一些焦香糊香味,以及一些糟香和果香的清新感,风味虽多,但其在口中层层绽放开来,并没有杂乱之感,反而是优雅绵长的感觉。喜欢喝酱香酒的酒友们,千万不能错过这几款好喝的正宗坤沙酒。
碎沙酒和坤沙酒的区别
两者的原材料不同。坤沙酒是指按照茅台酒传统工艺,采用完整颗粒的红缨子高粱,在每年重阳节前后和酒曲按照1:1比例搅拌后制作。碎沙酒为酱香型白酒生产把高粱原料称为沙,用粉碎的高粱酿出的酒。两者的特点不同:坤沙酒酱香(味)突出、丰满、醇厚、回味悠长、窖香浓郁、醇和、味干净、酱香(味)明显、醇和、味甜、干净。碎沙酒入口酱香发闷,不响亮,无漆感,但是入口柔和不苦、略发甜、一般头段无酱感或只有微微酱感、逐步到中段发力但还是绵软无力。两者的工艺不同:坤沙酒堆积(堆积发酵)出甑后的酒培首先进行摊凉,然后加入大曲(磨成粉状),进行堆积发酵(视温度而定,3-7天)。入窖发酵,堆积发酵完成后就该进入入窖发酵程序。碎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较高,品质一般,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为了让酒带酱香味,一般在发酵时加“囵沙酒”的酒糟在里。生产工艺是不同的,相对来说产生的白酒的酒质和口感也出现了不同,在生活中也能够看到茅台确实能够展现出不同的酱酒风味。这就是坤沙和碎沙之间的区别。
坤沙酒,碎沙酒,翻沙酒,串沙酒的区别
一、口味不一样。坤沙酒,浓漆味,入口酱味响亮,微苦带甘,酱香中透着淡淡的焦香、花香,在口中逐层释放,层次细腻,回味优雅且长。二、制作手法不一样。碎沙酒,用粉碎的高粱酿出来的酒称为“碎沙酒”。“碎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较高,品质一般,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两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此类酱香型白酒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翻沙酒,用坤沙酒最后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酿出的酒称为“翻沙酒”。翻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属于目前市场上大众化产品。串沙酒,用坤沙酒最后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采用加入酒精蒸馏后的产品,产品质量差,成本低廉,串沙酒严格来说并不是酱香型白酒。三、价格不一样。不论是坤沙酒、碎沙酒、翻沙酒,都算得上严格意义的粮食酒,大可放心饮用。只不过,不要花了坤沙酒的价格喝了碎沙、翻沙的酒质。在市面上,一般酱香坤沙酒的价格都在100元以上,碎沙、翻沙的价格则是30-80块钱不等,而低于30块钱的,一定是串沙酒。
坤沙酒是属于什么档次的
中高档。坤沙酒在茅台镇也叫“浑沙酒”或“浑籽酒”,是传统工艺的酱香型白酒,也就是常说的正宗酱香型白酒,它严格按照传统的贵州茅台酒工艺进行生产,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出酒率低,品质最好。坤沙酒是属于什么档次的坤沙酒是纯粮高温大曲白酒,出酒率低,一般有5斤粮食出1斤酒的说法,且需要3-5年的窖藏方能到达其较佳风味。坤沙酒按照香型典型体分成酱香、窖底香、醇甜,三种香型里面酱香是最重要的,也是记公分的主要指标,所是出产的酱香越多,酒师们的奖金就越多。窖底和醇甜两种香型要有要求,但占比很小。市面上正宗坤沙酒有飞天茅台、茅台酱门、红花郎10年、郎1898.坤沙酒是采用红缨糯高粱、小麦为原材料,严格遵循12987工艺,即为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坤沙酒与碎沙酒的区别在哪里
坤沙酒、碎沙酒、翻沙酒、串沙酒的区别分别是:首先是原料不同,坤沙酒:仁怀及附近地区所生产的优质红樱子糯高粱以及优质小麦;碎沙酒:质量较高的红樱子糯高粱以及小麦,但不强制要求必须是仁怀及附近地区所生产;翻沙酒:坤沙酒酿制后丢弃的酒糟以及高粱、新曲药,其对高粱品质要求不高;串沙酒:坤沙酒酿制后丢及的酒糟以及食用酒精。其次是酿制工艺不同,坤沙酒:坤沙酒采用“回沙”工艺,酿制周期长达1年,三年后勾兑调味,再窖藏一年检验后方可出厂;碎沙酒:它是用粉碎的高粱直接蒸煮,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2到3次就能把粮食中的酒取完。翻沙酒:酱香型白酒的翻沙酒工艺是将坤沙酒最后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磨碎的高粱、新曲药后蒸煮酿制,不仅生产周期端而且出酒率特别高;串沙酒:它同样会用到坤沙酒最后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然后将其与食用酒精蒸馏,工艺非常简单,没什么特殊要求。酒酒中包括杂醇类、醛类、酮类、低级有机酸、氨基甲酸酯类等,他们对人体健康影响极大,往往是决定酒类的质量优劣的关键物质,控制酒类中有害物质含量是酒类酿造全过程都要关注的大事。酒中同样少量的功能性成分如酯类、多酚类、氨基酸与多肽、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以其他动植物浸提物越来越受关注,成为酒类品牌大战的秘密武器。加强酒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科学研究,是促进中国酒文化重放异彩的关键。酒对健康的影响来自于其中的酒精以及其他杂醇,实际上,不管是纯粮酿造还是食用酒精勾兑,其中的酒精都是通过粮食发酵而来的,只要是酒精,对于健康都有同样的危害。
坤沙 碎沙 翻沙 串沙酒的区别
坤沙酒、碎沙酒、翻沙酒、串沙酒的区别分别是:首先是原料不同,坤沙酒:仁怀及附近地区所生产的优质红樱子糯高粱以及优质小麦;碎沙酒:质量较高的红樱子糯高粱以及小麦,但不强制要求必须是仁怀及附近地区所生产;翻沙酒:坤沙酒酿制后丢弃的酒糟以及高粱、新曲药,其对高粱品质要求不高;串沙酒:坤沙酒酿制后丢及的酒糟以及食用酒精。其次是酿制工艺不同,坤沙酒:坤沙酒采用“回沙”工艺,酿制周期长达1年,三年后勾兑调味,再窖藏一年检验后方可出厂;碎沙酒:它是用粉碎的高粱直接蒸煮,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2到3次就能把粮食中的酒取完。翻沙酒:酱香型白酒的翻沙酒工艺是将坤沙酒最后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磨碎的高粱、新曲药后蒸煮酿制,不仅生产周期端而且出酒率特别高;串沙酒:它同样会用到坤沙酒最后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然后将其与食用酒精蒸馏,工艺非常简单,没什么特殊要求。酒酒中包括杂醇类、醛类、酮类、低级有机酸、氨基甲酸酯类等,他们对人体健康影响极大,往往是决定酒类的质量优劣的关键物质,控制酒类中有害物质含量是酒类酿造全过程都要关注的大事。酒中同样少量的功能性成分如酯类、多酚类、氨基酸与多肽、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以其他动植物浸提物越来越受关注,成为酒类品牌大战的秘密武器。加强酒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科学研究,是促进中国酒文化重放异彩的关键。酒对健康的影响来自于其中的酒精以及其他杂醇,实际上,不管是纯粮酿造还是食用酒精勾兑,其中的酒精都是通过粮食发酵而来的,只要是酒精,对于健康都有同样的危害。
坤沙酒,碎沙酒,翻沙酒,串沙酒的区别
一、口味不一样。坤沙酒,浓漆味,入口酱味响亮,微苦带甘,酱香中透着淡淡的焦香、花香,在口中逐层释放,层次细腻,回味优雅且长。二、制作手法不一样。碎沙酒,用粉碎的高粱酿出来的酒称为“碎沙酒”。“碎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较高,品质一般,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两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此类酱香型白酒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翻沙酒,用坤沙酒最后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酿出的酒称为“翻沙酒”。翻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属于目前市场上大众化产品。串沙酒,用坤沙酒最后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采用加入酒精蒸馏后的产品,产品质量差,成本低廉,串沙酒严格来说并不是酱香型白酒。三、价格不一样。不论是坤沙酒、碎沙酒、翻沙酒,都算得上严格意义的粮食酒,大可放心饮用。只不过,不要花了坤沙酒的价格喝了碎沙、翻沙的酒质。在市面上,一般酱香坤沙酒的价格都在100元以上,碎沙、翻沙的价格则是30-80块钱不等,而低于30块钱的,一定是串沙酒。
坤沙碎沙翻沙串沙酒的区别是什么?
1、口味不一样。2、制作手法不一样。3、价格不一样。坤沙酒(又名浑沙酒、浑籽酒),是传统工艺的酱香型白酒,按照传统的贵州茅台酒工艺进行生产,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出酒率低,品质好。坤沙酒采用“回沙”工艺,即原料经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常说的九八七生产工艺);并经过三年以上窖藏才能够出厂,其高粱不能够粉碎,破碎率小于等于20%。坤沙酒在茅台镇也叫“浑沙酒”或“浑籽酒”,是传统工艺的酱香型白酒,也就是常说的正宗酱香型白酒,它严格按照传统的贵州茅台酒工艺进行生产,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出酒率低,品质最好。其灵魂是“回沙”工艺,即是将原料经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这就是常说的九八七生产工艺);并经过三年以上窖藏才能够出厂,其高粱不能够粉碎,破碎率小于等于20%。传统工艺的酱香型白酒光是粮食成本就已经是几十元了,所以销售价格较高。所谓茅台浑(hún)沙酒是指按照茅台酒传统工艺,采用完整颗粒的红缨子高粱,在每年重阳节前后和酒曲按照1:1比例搅拌后(俗称下沙)。九蒸八晒七出:九次蒸煮,第一次蒸馏的原酒不要参入原料中,晾晒,在酿造中,两次投料,八次高温堆积发酵(每次一周)八次下窖(每次一月),七次蒸馏取酒。取出的原酒窖藏三年,三年后勾兑调味,再窖藏一年,最后检验出厂。在遵义地区,“沙”的意思就是指红粱即高粱,最有名的即是当地产“红缨子”高粱。因为本地产高粱细小而色红,所以称为“沙”。红缨子高粱又称糯高粱,粒小、皮厚、淀粉含量高,禁得起多次蒸煮。外地高粱一般取到第五次酒后就被榨干了,只有本地高粱能完成七次取酒。“下沙”就是指投放制酒的主料——高粱。在制酒中,因所下“沙”的完整程度不同,而产出不同的酒。投入的是比较完整的高粱,产的酒为“浑(kún当地方言音)沙酒”;用磨碎的高粱产出的酒名为“碎沙酒”;用最后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产出的酒为“翻沙酒”。
封坛坤沙酒是什么意思
其实坤沙酒是由贵州方言音译而来,坤(kún)是指一捆、完整的意思,沙并不是指沙子,而是指高粱和辅料,所以坤沙的意思就是用完整的破碎率小的高粱和辅料按照茅台酒工艺生产的酒,又被当地人叫做“捆籽”,是酱香型白酒。
黔禹坤沙酒怎么样
好。1、坤沙酒入口爆、酱味儿亮,微苦带甘,层次细腻,回味长。2、坤沙酒的醇厚饱满,协调性,以及陈华老熟后的丰富度,是碎沙、翻砂酒所比不了的。
坤沙酒有哪些品牌?
“坤沙”其实是贵州当地人对传统酱酒工艺的一个称呼,是使用颗粒完整的高粱酿造的酱酒。如果想喝到正宗坤沙酒还是要选择大酒厂、大品牌,今天给大家推荐1款大酒厂酿造的正宗坤沙酒:坤酱台。这款酒是一款茅台镇本土的酱香型白酒,不过大家千万别把它和“镇”酒相提并论,这是一款正儿八经的年份坤沙酒。这款酒以本地优质红缨子高粱、小麦为原料,采用酒厂独有的制曲工艺,再加以传统的大曲12987酱香酒酿酒工艺,而且完全采用10年窖藏优质基酒,酒质非常的出色。这款酒的口感上与传统的茅系酱酒有一定的区别,它的酱香突出,酒香浓郁,入口柔和,满口生香,下喉爽净,回甜明显,酒香饱满且层次突出,回味时还有舒适的焦糊香和陈香,没有丝毫的辛辣刺激,让人喝起来特别的舒适。
回沙酒和坤沙酒区别
回沙酒和坤沙酒在酿造工艺上有所不同。坤沙酒是由完整颗粒的红缨子高粱酿制而成,传统的酱香酒工艺,窖藏3年后再勾兑调味。回沙酒是大曲酱香酒的一种创新,经过两次工艺处理,不加新料,经堆积,再入窖发酵一个月,又出窖蒸馏,进而酿成的一种酱香型白酒。回沙酒和坤沙酒具体的制作回沙酒,蒸馏取酒之后,对已取酒的酒醅从甑中取出,经过两次工艺处理,不加新料,经堆积,再入窖发酵一个月,又出窖蒸馏,取得第二次原酒入库,按照回沙的办法操作,直至取到第七次原酒入库存贮,再进行勾兑而成就是回沙酒了。坤沙酒“坤”是完整的意思,“沙”是指高粱,“坤沙”也就是完整的高粱,在酿制酱香酒的时候,高粱的破碎率大概在20%左右;也就是高粱并不是全部破碎的,小部分破碎才能更好的带动发酵。所以酿出来的坤沙酒更香、酒体更醇厚,口感细腻优雅。酱香型白酒的四种酿造工艺—坤沙、碎沙、翻沙、串沙。而坤沙工艺是酿造酱香型白酒工艺中最好的一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正宗酱香型白酒。坤沙中的“坤”其实是“捆”的谐音,意指完整的意思,“沙”代表的是原料,即为高粱(最正宗的茅台镇酱香型白酒一定要用本地的优质红缨子高粱为原料来酿造),因此坤沙(碎沙)工艺是从原料的形态来说的。
金沙回沙酒8年是不是坤沙酒
是的。是坤沙酒的回沙工艺。坤沙酒(又名浑沙酒、浑籽酒),是传统工艺的酱香型白酒,按照传统的贵州茅台酒工艺进行生产,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出酒率低,品质好。坤沙酒采用“回沙”工艺,即原料经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常说的九八七生产工艺);并经过三年以上窖藏才能够出厂,其高粱不能够粉碎,破碎率小于等于20%。传统工艺的酱香型白酒光是粮食成本就已经是几十元了,所以销售价格较高。
酱酒中坤沙、碎沙、翻沙、窜沙,哪种最好?
我觉得应该是坤沙最好喝吧,因为坤沙酒有很多人都买。
坤沙碎沙翻沙串沙酒的区别
一、口味不一样。坤沙酒,浓漆味,入口酱味响亮,微苦带甘,酱香中透着淡淡的焦香、花香,在口中逐层释放,层次细腻,回味优雅且长。二、制作手法不一样。碎沙酒,用粉碎的高粱酿出来的酒称为“碎沙酒”。“碎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较高,品质一般,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两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此类酱香型白酒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翻沙酒,用坤沙酒最后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酿出的酒称为“翻沙酒”。翻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属于目前市场上大众化产品。串沙酒,用坤沙酒最后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采用加入酒精蒸馏后的产品,产品质量差,成本低廉,串沙酒严格来说并不是酱香型白酒。三、价格不一样。不论是坤沙酒、碎沙酒、翻沙酒,都算得上严格意义的粮食酒,大可放心饮用。只不过,不要花了坤沙酒的价格喝了碎沙、翻沙的酒质。在市面上,一般酱香坤沙酒的价格都在100元以上,碎沙、翻沙的价格则是30-80块钱不等,而低于30块钱的,一定是串沙酒。定义浑沙酒在茅台镇也叫或“浑沙酒”或“浑籽酒”,是传统工艺的酱香型白酒,也就是常说的正宗酱香型白酒,它严格按照传统的贵州茅台酒工艺进行生产,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出酒率低,品质最好;其灵魂是“回沙”工艺,即是将原料经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这就是常说的九八七生产工艺)。并经过三年以上窖藏才能够出厂,其高粱不能够粉碎,破碎率小于等于20%。传统工艺的酱香型白酒光是粮食成本就已经是几十元了,所以销售价格较高。
坤沙酒是什么意思
坤沙酒即茅台浑沙酒,是指按照茅台酒传统工艺制作的酱香型白酒。在遵义地区,“沙”的意思就是指红粱即高粱,最有名的即是当地产“红缨子”高粱。因为本地产高粱细小而色红,所以称为“沙”。红缨子高粱又称糯高粱,粒小、皮厚、淀粉含量高,禁得起多次蒸煮。外地高粱一般取到第五次酒后就被榨干了,只有本地高粱能完成七次取酒。“下沙”就是指投放制酒的主料——高粱。在制酒中,因所下“沙”的完整程度不同,而产出不同的酒。投入的是比较完整的高粱,产的酒为“浑(kún当地方言音)沙酒”;用磨碎的高粱产出的酒名为“碎沙酒”用最后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产出的酒为“翻沙酒”。浑沙酒生产工艺简介茅台酒生产工艺,其灵魂是“回沙”工艺,即是将原料经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这就是常说的九八七生产工艺);并经过三年以上窖藏才能够出厂,其高粱不能够粉碎,破碎率小于等于20%。所谓茅台浑(hún)沙酒是指按照茅台酒传统工艺,采用完整颗粒的红缨子高粱,在每年重阳节前后和酒曲按照1:1比例搅拌后(俗称下沙),九蒸八晒七出:九次蒸煮,第一次蒸馏的原酒不要参入原料中,晾晒,在酿造中,两次投料,八次高温堆积发酵(每次一周)八次下窖(每次一月),七次蒸馏取酒。取出的原酒窖藏三年,三年后勾兑调味,再窖藏一年,最后检验出厂。浑沙酒是纯粮高温大曲白酒,出酒率低,一般有5斤粮食出1斤酒的说法,且需要3-5年的窖藏方能到达其较佳风味。
什么是坤沙、碎沙、翻砂、和串沙酒——【酱酒知识】
坤沙酒又叫捆沙酒或者叫坤籽酒,也就是最正宗的酱香型白酒。坤沙酒的工艺严格按照茅台镇传统的酿酒工艺来进行生产,原料选用当地的糯高粱和小麦,要经历1年的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然后还要经历3年的储存期,1年的勾兑期。从原料到出厂总共要5年的时间,坤沙工艺在4个工艺中是最复杂的,出来的酒也是最贵的。 用粉碎的高粱酿出的酒称为“碎沙酒”。碎沙酒是将原料100%破碎,打磨成粉状,所以生产工艺相对快捷,生产周期也比较短,但是出酒率高。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二至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了,酿造出来的酒也好入口。但是和坤沙工艺的酒相比要单薄不少,酒体层次感也比较单一。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很多在初次喝酱香酒的人会更容易接受碎沙酒。 碎沙是用坤沙酒最后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酿出来的酒叫翻沙酒。翻沙酒的特点是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品质差。这样的酱香型白酒生产成本低,口感差,市面上的低端酱香酒一般就是翻沙工艺。 翻砂是用坤沙酒最后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食用酒精蒸馏后的产品,产品质量较差,成本低廉。所以市面上出售几元到20几元的酱香酒,基本都是串香酒。自从酱香的GB标准出来之后,这种酿造酒的方法已经不符合酱香酒的标准,所以这种工艺已经算不上酱香型白酒。串沙酒是用坤沙酒最后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酿出来的酒叫翻沙酒。翻沙酒的特点是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品质差。这样的酱香型白酒生产成本低,口感差,市面上的低端酱香酒一般就是翻沙工艺。
市面上有哪几款是正宗坤沙酒
茅台酒、喜酒、郎酒、国台酒、钓鱼台酒、君至尊酒、糯坤酒、金沙酒、珍酒
坤沙酒是什么意思?
坤沙酒在茅台镇也叫“浑沙酒”或“浑籽酒”,是传统工艺的酱香型白酒,也就是常说的正宗酱香型白酒,它严格按照传统的贵州茅台酒工艺进行生产,生产周期长达一年。中国白酒的香型有米香型,酱香型、浓香型、兼香型等。坤沙型酱酒的“沙”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沙子”,而是指“高粱”(酱香酒的主要酿造原料)和其他辅料;而“坤”字是音译过来的,也做“捆”,是“完整”的意思。所谓坤沙,就是指完整的高粱,茅台镇本地也叫“捆籽”。像出自茅台镇的茅台酒,就是正宗的坤沙酒。还有坤酱台酱香酒,跟茅台酒属于同源酒厂,价格在两百左右的,口感仅次于茅台。这款酒传承了茅台酒的酿造工艺,采用和茅台一样的酿造手法,也是用优质红缨子糯高粱为原料,以赤水河畔高品质小麦制曲;在酿造过程中要经过12987工艺,这也打造了坤酱台酱香酒浓厚的酱香味。坤酱台酱香酒属于优质的坤沙工艺酱酒,其风味口感是非常浓厚醇香的,且风味多样但又层次分明,其酒体风味中酱香极突出,中间还带有一些焦香糊香味,以及一些糟香和果香的清新感,风味虽多,但其在口中层层绽放开来,并没有杂乱之感,反而是优雅绵长的感觉。
酱酒坤沙和碎沙的区别
坤沙酒和碎沙酒的区别如下:首先是原料不同,坤沙酒:仁怀及附近地区所生产的优质红樱子糯高粱以及优质小麦;碎沙酒:质量较高的红樱子糯高粱以及小麦,但不强制要求必须是仁怀及附近地区所生产。其次是酿制工艺不同,坤沙酒:坤沙酒采用“回沙”工艺,酿制周期长达1年,三年后勾兑调味,再窖藏一年检验后方可出厂;碎沙酒:它是用粉碎的高粱直接蒸煮,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2到3次就能把粮食中的酒取完。酒的介绍酒中包括杂醇类、醛类、酮类、低级有机酸、氨基甲酸酯类等,他们对人体健康影响极大,往往是决定酒类的质量优劣的关键物质,控制酒类中有害物质含量是酒类酿造全过程都要关注的大事。酒中同样少量的功能性成分如酯类、多酚类、氨基酸与多肽、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以其他动植物浸提物越来越受关注,成为酒类品牌大战的秘密武器。加强酒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科学研究,是促进中国酒文化重放异彩的关键。酒对健康的影响来自于其中的酒精以及其他杂醇,实际上,不管是纯粮酿造还是食用酒精勾兑,其中的酒精都是通过粮食发酵而来的,只要是酒精,对于健康都有同样的危害。
坤沙酒是属于什么档次的
中高档。坤沙酒在茅台镇也叫“浑沙酒”或“浑籽酒”,是传统工艺的酱香型白酒,也就是常说的正宗酱香型白酒,它严格按照传统的贵州茅台酒工艺进行生产,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出酒率低,品质最好。 坤沙酒是纯粮高温大曲白酒,出酒率低,一般有5斤粮食出1斤酒的说法,且需要3-5年的窖藏方能到达其较佳风味。 坤沙酒按照香型典型体分成酱香、窖底香、醇甜,三种香型里面酱香是最重要的,也是记公分的主要指标,所是出产的酱香越多,酒师们的奖金就越多。窖底和醇甜两种香型要有要求,但占比很小。 市面上正宗坤沙酒有飞天茅台、茅台酱门、红花郎10年、郎1898.坤沙酒是采用红缨糯高粱、小麦为原材料,严格遵循12987工艺,即为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坤沙酒与碎沙酒的区别在哪里
1、两者的原材料不同:坤沙酒是指按照茅台酒传统工艺,采用完整颗粒的红缨子高粱,在每年重阳节前后和酒曲按照1:1比例搅拌后制作。碎沙酒为酱香型白酒生产把高粱原料称为沙,用粉碎的高粱酿出的酒。 2、两者的特点不同:坤沙酒酱香(味)突出、丰满、醇厚、回味悠长、窖香浓郁、醇和、味干净、酱香(味)明显、醇和、味甜、干净。碎沙酒入口酱香发闷,不响亮,无漆感,但是入口柔和不苦、略发甜、一般头段无酱感或只有微微酱感、逐步到中段发力但还是绵软无力。 3、两者的工艺不同:坤沙酒堆积(堆积发酵):出甑后的酒培首先进行摊凉,然后加入大曲(磨成粉状),进行堆积发酵(视温度而定,3-7天)。入窖发酵,堆积发酵完成后就该进入入窖发酵程序。碎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较高,品质一般;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为了让酒带酱香味,一般在发酵时加“囵沙酒”的酒糟在里。
26坤沙酒和18坤沙酒有什么区别?
年份和口感。1、26坤沙酒的年份是26年,18坤沙酒的年份是18年。2、26坤沙酒的口感更加醇香,18坤沙酒的口感相比于26坤沙酒稍差。
坤沙酱酒有哪几个品牌的酒
坤沙酱酒有赖茅端曲、国康·康10、郎牌郎酒。1、赖茅端曲赖茅端曲是赖茅系列的入门级产品,它的名字来自于坤沙酒工艺中的“端午制曲”,这款酒的口感及品质都非常不错,闻起来酒香很浓,有明显的酱香,还伴焦香、曲香,让人特别舒适,入口特别柔顺,酱味儿比较突出。但是随之而来的则是比较明显的酸感,辛辣刺激感比较突出,尾段有些许苦涩感,但是整体来讲口感还算不错,在这个价格的酱酒中性价比算是非常高的。2、国康·康10国康·康10是国康年份酒系列的入门级产品,虽然它和普通坤沙酒价格相差不多,但是它所采用的是10年窖藏的老基酒酿制,无论是口感还是品质完全可以媲美一些中高端酱香酒。这款酒闻起来酒香很浓郁,酱香很突出,还有焦糊香、酱香、粮香以及陈香复合香气,整体很协调闻着非常舒服。这款酒入口非常柔和,酱味儿感很明显,酱香和焦糊香在嘴中表现很出色,直至中后段才开始慢慢弱化,下咽很顺,没有邪杂味儿,回甜很快,没有辛辣刺激感,酒体层次感很明显,回味有淡淡的粮香和陈香,喝着特别舒服。3、郎牌郎酒郎牌郎酒是四川本土非常知名的一款酱香酒,这款酒的酱香非常突出,有明显的焦糊香,还有淡淡的粮曲香,整体非常协调,闻着非常舒适。这款酒入口后会感觉到明显的酸味儿,这也是川派酱香酒的典型特征,但是这种酸很快就被甜味儿所覆盖,下咽非常顺畅,回甜明显而且快,余味非常爽净,可以说是非常出色的一款酱香型白酒。
什么是坤沙酱香酒
坤沙酱香酒(又名浑沙酒、浑籽酒),是传统工艺的酱香型白酒,按照传统的贵州茅台酒工艺进行生产,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出酒率低,品质好。坤沙酒采用“回沙”工艺,即原料经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并经过三年以上窖藏才能够出厂,其高粱不能够粉碎,破碎率小于等于20%。坤沙酒就是完整颗粒的高粱酿造出的酒;相对应的翻砂、碎沙就是已经被打碎或是粉末状的高粱酿造出来的酒。坤沙酒酿造工艺,特点是生产周期长、出酒率低,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分为七次取酒,大概5斤粮食出1斤酒。相比而言翻沙和碎沙酒的生产周期要短很多,而且出酒率高,但是风味却远不如坤沙酒醇厚丰富。酱香酒的“坤沙”工艺酱香酒的“坤沙”工艺又称为“12987”工艺,酿造酱香酒要花费1年的时间,酿酒周期长,消耗的成本很大,酿酒工艺之复杂,程序之繁琐,都是其他白酒所无法比拟的。当然,它所消耗的成本也比其他白酒要高得多,光是粮食的成本就比其他香型的白酒要高,再加上人工费、水电费、运输费等各种费用,酿造一瓶酱香酒下来至少也在百元,因此市面上的酱香型白酒才会这么贵,著名的茅台酒也是采用这种工艺酿造而成。
什么是坤沙酒
坤沙酒是传统工艺的酱香型白酒。坤沙酒(又名浑沙酒、浑籽酒),是传统工艺的酱香型白酒,按照传统的贵州茅台酒工艺进行生产,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出酒率低,品质好。坤沙酒采用“回沙”工艺,即原料经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常说的九八七生产工艺);并经过三年以上窖藏才能够出厂。坤沙酒坤沙酒在茅台镇也叫浑沙酒或浑籽酒,是传统工艺的酱香型白酒,也就是常说的正宗酱香型白酒,它严格按照传统的贵州茅台酒工艺进行生产,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出酒率低,品质最好;其灵魂是回沙工艺,即是将原料经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重阳下沙指的就是重阳节后开始一年一度的下沙作业,下沙就是下粱的意思,分两次完成,第一次就叫下沙用去50%的高粱,第二次叫“糙沙”又用去50%的高粱,然后就完成了两次投粮的操作,之后全年的七个轮次的出酒就不再使用高粱,只是每个轮次不断的加大曲,然后发酵再取酒。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坤沙酒
酱酒的坤沙是什么意思
坤沙,并不是指“沙子”,“沙”其实是高粱和其它辅料的统称,“坤沙”全指使用完整高粱酿造的白酒,也叫“捆籽”,即是“12987”工艺。一年的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下沙和糙沙,两次投料间隔1个月第一次在重阳节,通常下沙和糙沙比例为1:1);九次蒸煮(一蒸生沙,二蒸糙沙,3-9次蒸回沙);八次加曲发酵(曲量和原料比为1:1,加曲量为总粮食的13%左右)。七次取酒(蒸煮第一次和第二次不取酒,因为前两次酒质不好,酒量也少,所以要从第三次开始,其中第三轮次到第五轮次酒质最好,越往后,糊味越重,到第七次酒香一般,带有霉味)。坤沙与碎沙、翻沙、窜沙的区别①在原料上坤沙采用完整高粱酿造,碎沙采用破碎高粱,翻沙和窜沙用更劣质的高粱。②在工艺上坤沙酱酒采用“12987”工艺,成酒后经过专业师傅勾调得来,每一步要求都极为苛刻。碎沙没有回沙工艺,翻沙和窜沙严格意义来说不算什么工艺。③在时间上坤沙要花费一年的酿造时间,成酒后,按照国际标准,还要窖藏至少3年时间,所以正宗的坤沙都要经历4年时间才能面向消费者。碎沙生产周期比较短,通常一个月就能成酒,翻沙和窜沙使用的时间更短,因为在酿造上并不追求精益求精,所以口感跟坤沙比较,略显劣质。④在成本上坤沙酱酒讲究五斤粮食一斤酒,需要耗费的粮食较多,而且花费的时间精力长,所以成本较高。而碎沙和翻沙则没有那么繁琐的工序,一两斤粮食就能成酒,所以投入成本不及坤沙。
坤沙酒是什么意思
坤沙酒意思是俗称捆沙酒和坤籽酒,也就是常说的酱香型白酒。翻沙酒的生产周期很多,出酒很快,不少高端白酒的低劣酒就属于这种。坤沙酒只比酒精多了一点点的酱味,本身没有什么营养价值,而且容易出现苦、糊等味道。坤沙酒俗称捆沙酒和坤籽酒,也就是常说的酱香型白酒。坤沙酒是严格按照贵州茅台镇传统的12987工艺,采用当地的糯高粱和小麦,经过一年的酿造才能出酒,白酒品酒很好。核心是“回沙”工艺,即12987工艺。12987工艺是一年生产、2次投料、9次蒸馏、8次发酵、七次取酒。在此基础上再经过3年以上的储存,才能出厂。而且高粱不能完全粉碎,粉碎率不得高于百分20。翻沙酒则是用坤沙酒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新高粱、新曲药为原料酿造而成的。因为翻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所以成本较低。市面上不少低端酒就属于翻沙酒。
坤沙酒是什么
坤沙酒在茅台镇也叫“浑沙酒”或“浑籽酒”,是传统工艺的酱香型白酒,也就是常说的正宗酱香型白酒,它严格按照传统的贵州茅台酒工艺进行生产,生产周期长达一年。中国白酒的香型有米香型,酱香型、浓香型、兼香型等。坤沙型酱酒的“沙”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沙子”,而是指“高粱”(酱香酒的主要酿造原料)和其他辅料;而“坤”字是音译过来的,也做“捆”,是“完整”的意思。所谓坤沙,就是指完整的高粱,茅台镇本地也叫“捆籽”。事实上,坤沙酒在生产时原料保持仍然会保持大约20%左右的破碎率,并不是真的所有原料都保持完整,因为有破碎后才能更好的带动发酵。这个工艺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分为七次取酒,我们经常说的“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两次投料”其实说的就是坤沙酒中最上乘的“回沙”工艺。原料经过深度发酵后酿造出来的酱香更加醇厚,得到的酒体风味多,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缺点是酒质比较浓郁,可能会一些人接受不了,此外此种工艺出酒率较低,酿造成本高,通常需陈放三年以上进行二次勾调后才能销售。
酱香酒坤沙是什么意思
“坤”是完整的意思,“沙”则指贵州红缨子高粱,不是字面意思“沙子”。具有粒小、皮厚、支链淀粉含量高等优点,经得起反复多次蒸煮,特别适合用来酿酱香酒。坤沙是一种酿酒工艺,且是酱香酒工艺中最好的一种,坤,有完整之含义,指的是用完整的高粱做原料,不过其实也不是全部完整,原料中还是会有大约20%左右的破碎率。酱香白酒里面的“沙”按照优质程度和等级一共是:坤沙,碎沙,翻沙,窜沙。而平常我们人人喊打的“酒精酒”在酿造工艺就是“窜沙”但如今在市面上已经很少见了,现如今的酒精酒一般都是工业酒精或者食用酒精勾兑而成。所谓的“坤沙”的坤就是指向“完整”而沙则是代表“贵州特产的红缨子高粱”这里的沙不是字面意思的哪样。坤沙——就是完整的高粱,而在茅台镇上当地人酿酒的时候用方言是讲:“捆籽”坤沙酒就是捆籽酒。坤沙工艺酿制的酱香型白酒,需要经历高温制窖,高温堆积,高温镏酒,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两次投料,也就是闻名中外的“12987”酿制工艺,这整个酿制周期长达一年之久。并且七次取出来的酒要存放至三五年的时间,才能成为基酒,接着再用不同批次的基酒进行以酒调酒的方式勾调,此工艺酿酒的粮食出酒率低,成本又高,是一般的小酒厂没法承受的。坤沙口感:上乘的坤沙酒,入口时的酱香味很浓厚,微苦中带有回甘,其间酱香中还带有谈谈的窖香、焦香、花果香,不同的香味在口中层层释放,回味优雅且悠长。而普通的坤沙酒,漆为是比较浓的,入口时苦味有点略出头,窖香和花果香比较淡,层次感也不够丰富,不过回味还是较为幽雅的。常见的就是六、七轮次酒勾得较多的坤沙酒。观其色:你可以看到色若琥珀,微微泛黄,澄净明亮。倒酒一杯,酒线细长,悬而不断,落而不散,溅起的酒珠挂杯明显。品尝其味:喝上一口,入口香味瞬间在口中爆开。浓郁的酱香迅速占满整个口腔,重重叠叠,酒液绵柔甘润,醇厚顺滑,有着老酒独有的黏稠度。酱香酒坤沙酒坤沙酒的酿造过程一般都是(大曲酱香技艺)这个大曲的很大特点就是生产周期特别长,基本上都是一年为一个周期,周期长制作流程繁琐,加上当地茅台镇的红缨子高粱价格比外地更加贵一些,同时使用的曲酒也比较多,所以坤沙酒的品质都是非常优质,在价格上也难免比较昂贵一些。除了著名酱酒茅台,习酒等很多高端白酒产品,在白酒市场上还有很多优质的酱酒,而缘得就是其中之一,此酒定位在低端市场,在原料上采用优质高粱和小麦,同时以12987的制作流程,采用8年老酒勾调,味道醇厚浓香。
泸州老窖定制酒的最新价格是多少
几万吧
泸州老窖51.8度天之圣液酒蓝色交响价格?
泸州老窖51.8度天之圣液酒蓝色交响价格是1000元――2000元左右。
酱香白酒属于大曲白酒吗
酱香型白酒百科名片亦称茅香型,以茅台酒、天长帝酒、乌江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其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清澈透明,色泽微黄。以酱香为主,略有焦香(但不能出头),香味细腻、复杂、柔顺含泸(泸香)不突出,酯香柔雅协调,先酯后酱,酱香悠长,杯中香气经久不变,空杯留香经久不散(茅台酒有“扣杯隔日香”的说法),味大于香,苦度适中,酒度低而不变。酱香型白酒的标准评语是:无色(或微黄)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空杯留香幽雅持久,入口柔绵醇厚,回味悠长,风格(突出、明显、尚可) 目录酿造流程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母糟 大曲→粉碎→曲粉↓ ↓高粱(下沙) →粉碎→配料→蒸酒蒸料→摊凉→加曲→↓ ↓酒尾 原酒→贮存→勾兑→再贮存→ →翻拌→堆积→入窖→发酵→出窖酒醅→高粱粉(糙沙)工艺说明1.原料粉碎酱香型白酒生产把高粱原料称为沙。在每年大生产周期中,分两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称下沙,第二次投料称糙沙,投料后需经过八次发酵,每次发酵一个月左右,一个大周期约10个月左右。由于原料要经过反复发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较粗,要求整粒与碎粒之比,下沙为80%比20%,糙沙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别占投料总量的50%。为了保证酒质的纯净,酱香型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不加辅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细来调节。2.大曲粉碎酱香型白酒是采用高温大曲产酒生香的,由于高温大曲的糖化发酵力较低,原料粉碎又较粗,故大曲粉碎越细越好,有利糖化发酵。3.下沙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每甑投高粱350kg,下沙的投料量占总投料量的50%。(1)泼水堆积 下沙时先将粉碎后高粱的泼上原料量51~52%的90℃以上的热水(称发粮水),泼水时边泼边拌,使原料吸水均匀。也可将水分成两次泼入,每泼一次,翻拌三次。注意防止水的流失,以免原料吸水不足。然后加入5~7%的母糟拌匀。母糟是上年最后一轮发酵出窖后不蒸酒的优质酒醅,经测定,其淀粉浓度11~14%,糖分0.7~2.6%,酸度3~3.5,酒度4.8~7%(V/V)左右。发水后堆积润料10h左右。(2)蒸粮(蒸生沙) 先在甑篦上撒上一层稻壳,上甑采用见汽撒料,在lh内完成上甑任务,圆汽后蒸料2~3h,约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应过熟。出甑后再泼上85℃的热水(称量水),量水为原料量的12%。发粮水和量水的总用量约为投料量的56~60%左右。出甑的生沙含水量约为44~45%,淀粉含量为38~39%,酸度为0.34~0.36。 (3)摊凉 泼水后的生沙,经摊凉、散冷,并适量补充因蒸发而散失的水分。当品温降低到32℃左右时,加入酒度为30%(V/V)的尾酒7.5kg(约为下沙投料量的2%左右),拌匀。所加尾酒是由上一年生产的丢糟酒和每甑蒸得的酒头经过稀释而成的。(4)堆集 当生沙料的品温降到32℃左右时,加入大曲粉,加曲量控制在投料量的10%左右。加曲粉时应低撒扬匀。拌和后收堆,品温为30℃左右,堆要圆、匀,冬季较高,夏季堆矮,堆集时间为4~5天,待品温上升到45~50℃时,可用手插入堆内,当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酒味时,即可入窖发酵。(5)入窖发酵 堆集后的生沙酒醅经拌匀,并在翻拌时加入次品酒2.6%左右。然后入窖,待发酵窖加满后,用木板轻轻压平醅面,并撒上一薄层稻壳,最后用泥封窖4cm左右,发酵30~33天,发酵品温变化在35~48℃之间。4.糙沙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第二次投料称为糙沙。(1)开窖配料 把发酵成熟的生沙酒醅分次取出,每次挖出半甑左右(约300kg左右),与粉碎、发粮水后的高梁粉拌和,高梁粉原料为175~187.5kg。其发水操作与生沙相同。(2)蒸酒蒸粮 将生沙酒醅与糙沙粮粉拌匀,装甑,混蒸。首次蒸得的酒称生沙酒,出酒率较低,而且生涩味重,生沙酒经稀释后全部泼回糙沙的酒醅,重新参与发酵。这一操作称以酒养窖或以酒养醅。混蒸时间需达4~5h,保证糊化柔熟。(3)下窖发酵 把蒸熟的料醅扬凉,加曲拌匀,堆集发酵,工艺操作与生沙酒相同,然后下窖发酵。应当说明,酱香型白酒每年只投两次料,即下沙和糙沙各一次,以后六个轮次不再投入新料,只将酒醅反复发酵和蒸酒。(4)蒸糙沙酒 糙沙酒醅发酵时要注意品温、酸度、酒度的变化情况。发酵一个月后,即可开窖蒸酒(烤酒)。因为窖容较大,要多次蒸馏才能把窖内酒醅全部蒸完。为了减少酒分和香味物质的挥发损失,必须随起随蒸,当起到窖内最后一甑酒醅(也称香醅)时,应及时备好需回窖发酵并已堆集好的酒醅,待最后一甑香醅出窖后,立即将堆集酒醅入窖发酵。蒸酒时应轻撒匀上,见汽上甑,缓汽蒸馏,量质摘酒,分等存放。酱香型白酒的流酒温度控制较高,常在40℃以上,这也是它“三高”特点之一,即高温制曲、高温堆集、高温流酒。糙沙香醅蒸出的酒称为“糙沙酒”。酒质甜味好,但冲、生涩、酸味重,它是每年大生产周期中的第二轮酒,也是需要入库贮存的第一次原酒。糙沙酒头应单独贮存留作勾兑,酒尾可泼回酒醅重新发酵产香,这叫“回沙”。糙沙酒蒸馏结束,酒醅出甑后不再添加新料,经摊凉,加尾酒和大曲粉,拌匀堆集,再入窖发酵一个月,取出蒸酒,即得到第二轮酒,也就是第二次原酒,称“回沙酒”,此酒比糙沙酒香,醇和,略有涩味。以后的几个轮次均同“回沙”操作,分别接取三、四、五次原酒,统称“大回酒”,其酒质香浓,味醇厚,酒体较丰满,无邪杂味。第六轮次发酵蒸得的酒称“小回酒”,酒质醇和,糊香好,味长。第七次蒸得的酒为“枯糟酒”,又称追糟酒,酒质醇和,有糊香,但微苦、糟味较浓。第八次发酵蒸得的酒为丢糟酒,稍带枯糟的焦苦味,有糊香,一般作尾酒,经稀释后回窖发酵。酱香型白酒的生产,一年一个周期,两次投料、八次发酵、七次流酒。从第三轮起后不再投入新料,但由于原料粉碎较粗,醅内淀粉含量较高,随着发酵轮次的增加,淀粉被逐步消耗,直至八次发酵结束,丢糟中淀粉含量仍在10%左右。酱香型白酒发酵,大曲用量很高,用曲总量与投料总量比例高达1:1左右,各轮次发酵时的加曲量应视气温变化,淀粉含量以及酒质情况而调整。气温低,适当多用,气温高,适当少用、基本上控制在投料量的l 0%左右,其中第三、四、五轮次可适当多加些,而六、七、八轮次可适当减少用曲。生产中每次蒸完酒后的酒醅经过扬凉、加曲后都要堆集发酵4~5天,其目的是使醅子更新富集微生物,并使大曲中的霉菌,嗜热芽孢杆菌、酵母菌等进一步繁殖,起二次制曲的作用。堆集品温到达45~50℃时,微生物已繁殖得较旺盛,再移入窖内进行发酵,使酿酒微生物占据绝对优势,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这是酱香型白酒生产独有的特点。发酵时,糟醅采取原出原入,达到以醅养窖和以窖养醅的作用。每次醅子堆积发酵完后,准备入窖前都要用尾酒泼窖。保证发酵正常、产香良好。尾酒用量由开始时每窖15kg逐渐随发酵轮次增加而减少为每窖5kg。每轮酒醅都泼入尾酒,回沙发酵,加强产香,酒尾用量应根据上一轮产酒好坏,堆集时醅子的干湿程度而定,一般控制在每窖酒醅泼酒15kg以上,随着发酵轮次的增加,逐渐减少泼入的酒量,最后丢糟不泼尾酒。回酒发酵是酱香型大曲白酒生产工艺的又一特点。由于回酒较大,入窖时醅子含酒精已达2%(V/V)左右,对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起到积极的作用,使产出的酒绵柔、醇厚。酱香型白酒代表茅台酒生产用窖是用方块石与粘土砌成,容积较大,约在14立方米或25立方米左右。每年投产前必须用木柴烧窖,目的是杀灭窖内杂菌,除去枯糟味和提高窖温。每个窖用木柴约50~l00kg之间。烧完后的酒窖,待温度稍降,扫除灰烬,撒小量丢糟于窖底,再打扫一次。然后喷洒次品酒约7.5kg,撒大曲粉15kg左右,使窖底含有的己酸菌得到营养,加以活化。经以上处理后,方可投料使用。由于酒醅在窖内所处的位置不同,酒的质量也不相同。蒸馏出的原酒基本上分为三种类型,即醇甜型、酱香型和窖底香型。其中酱香型风味的原酒是决定茅台酒质量的主要成分,大多是由窖中和窖顶部位的酒醅产生的,窖香型原酒则由窖底靠近窖泥的酒醅所产生;而醇甜型的原酒是由窖中酒醅所产生的。蒸酒时这三部分酒醅应分别蒸馏,酒液分开贮存。为了勾兑调味使用,酱香型酒也可生产一定量的“双轮底”酒,在每次取出发酵成熟的双轮底醅时,一半添加新醅、尾酒、曲粉,拌匀后,堆集,回醅再发酵,另一半双轮底醅可直接蒸酒,单独存放,供调香用。5.入库贮存蒸馏所得的各种类型的原酒,要分开贮存容器中,经过三年陈化使酒味醇和,绵柔。6.精心勾兑贮存三年的原酒,先勾兑出小样,后放大调合,再贮存一年,经理化检测和品评合格后,才能包装出厂。国家标准标准号Standard No. :GB/T 26760-2011 中文标准名称Standard Title in Chinese :酱香型白酒 英文标准名称Standard Title in English :Jiang-flavour Chinese spirits 发布日期Issuance Date :2011-07-20 实施日期Execute Date: 2011-12-01 首次发布日期First Issuance Date :2011-07-20 标准状态Standard State :现行计划编号Plan No. :20079579-T-469采用国际标准Adopt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无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X61 标准类别Standard Sort: 产品主管部门Governor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归口单位Technical Committees :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Drafting Committee :国家酒类及饮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
酱香型白酒有那些品牌
茅台~
酒桌打圈顺序
酒桌打圈顺序 酒桌打圈顺序,酒,是酒桌上必不可少的要素;酒桌,是展现你酒量的最佳场地;主陪可以理解为饭桌上的主人,他是请客一方的主角。这个时候是需要进行打圈的,下面了解酒桌打圈顺序。 酒桌打圈顺序1 酒桌上打圈敬酒 顾名思义,打圈敬酒,就是一桌子人,每个人都至少敬一杯酒。这是一个既考验酒量又考验敬酒顺序的难题。首先,你要有打一圈的酒量,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想完美的打完一圈,敬酒的顺序一定要正确。不然有可能,适得其反。 打圈敬酒 情景实例 酒桌上有客户一行人,我们方领导以及我这个下属,这时候,应如何打圈敬酒呢? 打圈敬酒前,首先要保证我的领导已经敬完主宾及其他客人,千万不能抢在主陪之前敬主宾酒。 打圈敬酒之时,敬酒顺序要牢记:先敬主宾位,再敬副宾位,然后再按照顺时针位置敬所有其他客人;客人敬酒结束,可以先回座位倒酒,然后再敬主陪及我方其他领导同事,至此,打圈结束。 酒桌礼仪,千变万化,希望可以根据实际情景,灵活多变! 酒桌打圈顺序2 酒桌文化4大规矩、9大规则 春节临近,亲朋好友、生意伙伴的聚会不在少数,以下规矩,让你酒桌上如鱼得水,收藏起来,慢慢学! 规矩之一:正对大门的为主陪 主陪可以理解为饭桌上的主人,他是请客一方的主角。通常负责掌控全局,一般都是请客方里职务的那个人,或者年纪最长的,或者是这次饭局掏钱的人。 规矩之二:与主陪相对的为副陪 顾名思义,这是主陪的副手,通常酒量比较大,善于活跃气氛,有时要为主陪挡酒。一般来说,如果是单位饭局的话,是办公室主任坐在那里;朋友或者私人聚会时,性格开朗、能说会道的人坐在那里。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求人办事要付账的人会坐在那里。 规矩之三:以右为上 有了主副陪,再坐下来的人就很容易安排了,右手为上,左手为次。就是主陪右手边坐的人,是主宾;主人左手坐的人是副宾。同理,副陪右手的是三宾,左手的是四宾。 规矩之四:三、陪四陪侍候局 通常挨着主宾、副宾的叫三、陪和四陪。他们的任务就是协助主陪照顾好主副宾,吃好喝好。是侍候这个饭局的人,通常有一定的酒量。 酒桌入座图 以上是按照标准的8人桌来排列的座次。如果是10人的饭局,主副陪和主副宾的位置不动,请客方的人原则上要穿插着坐,方便照顾客人吃饱喝好。 敬酒的规矩 1、主陪带酒 酒宴开始,主陪等个热菜上来后就可以领酒了,也叫带酒。 2、事先约定带酒的数量 无论是主陪还是副陪,都要在开始领酒前定下喝多少,通常是“三六七九”这样来喝。就是主陪喝三杯或者三口喝完一杯,副陪也是这样喝三个,这就是六个了。有时让三、陪带一个,这就是七个。 但是如果约定的是喝九杯或九口一杯,那就是主陪三个,副陪四个,三、陪和四陪各一个。 是按口喝还是按杯喝,取决于主陪的临场把握。通常情况下是按杯喝,一两的小杯,一口算一个;也可以用大杯,三两多的大杯,预定好带酒的数量后,喝多喝少自由掌握,但到了预定的数,杯子必须见底。 3、主副陪要打圈 约定的三六九喝完了,主副陪要分别从自己的右手开始,依次和客人喝酒,通常是喝两个,这就叫打圈。如果主陪或者副陪的酒量足够大,感觉没有尽兴,可以打两圈。 4、三四陪单独带酒或者打圈 主副陪打圈结束后,三四陪可以带酒或者打圈,也可以单独向主副宾、三四宾敬酒,通常也是两个。 5、加深酒 在结束上述敬酒后,如果喝酒的双方聊得好,可以主宾喝一杯或两杯加深酒,以示加深感情。 6、要有敬酒辞 所有敬酒和带酒的.人,每喝一个都要有敬酒辞、祝酒辞,干喝不行。下个人的敬酒辞不能和上个人的相同,谁说的好,说的有意义,谁就能引来喝彩,酒也就一干而尽了。 7、客人回敬酒不允许不喝 主副陪、三四陪全部程序走完,客人就可以回敬了。在客人回敬时,主人这一方的所有必须喝下,喝几个喝多少,都不能讨价还价。 8、主陪收场 双方酒足饭饱,酒宴结束时,通常主陪会做最后陈词,进行总结发言,然后结束。 9、不留杯中酒 酒宴结束的最后一杯酒所有人尽量喝尽,不能有余留。 一场酒宴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请客方对大家情绪的调动,山东人信奉喝倒才算喝好,如果一场酒局下来,没有一个倒下的,或者没有一个喝吐的,或者没有一个喝得胡言乱语、满嘴跑火车的……那这场酒局基本就失败了。 成功的酒局离不开敬酒、带酒人的水平高低,这是重中之重。所以,对请客方各个位置落坐的人都有不同的要求。山东民间曾有过一个戏说:主陪敬酒靠权威,副陪敬酒靠暴力,三、陪敬酒靠脸蛋,四陪敬酒靠耍赖。 靠权威,是指主陪通常位置较高,说话有份量,不喝也得喝,这是命令。 靠暴力,是指副陪敬酒通常强拉硬灌,死缠烂打。 三、陪通常是个漂亮的女性,娇滴滴,撒娇撒痴的就把酒敬了。 四陪通常是请客方位置最低,年龄最小的,如果不“依小卖小”,不耍赖的话,有时候酒劝不下去。 很多外乡人到了山东,常常感叹:跟山东人喝酒真累,规矩真多。山东的酒桌规矩代表着中国酒桌文化中的精髓, 最早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定规矩的人是管仲。对于如何入座,如何上菜,酒杯的摆放位置,晚辈如何给长辈倒酒等等,都有详细的说明。山东人在饭桌上的规矩传承的是齐鲁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礼仪,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酒桌打圈顺序3 一、座次(不管在会议、酒桌等,座次的顺序永远都是这样的) 1、单数人数情况时,中间为大(这就是为什么领导层为单数的原因,必须有一个为核心),依次左、右、左、右。(包厢中对到门的位置为中间,靠近门口的位置一般不坐人,方便传菜) 2、双数人数情况时,右、左、右、左、右(包厢中对到门的两个位置) 二、敬酒(先进最大,然后依次次之) 1、如果两个地位差不多的人喝酒,一般都是全干 2、如果对方是领导或已知对方喝不了的情况下自己全干对方随意 3、如果两个感情和好都喝不了的情况下大家都随意 4、领导们敬完酒菜轮到下面的人敬(这里领导可以理解为长者或者比自己大的) 5、如果是打圈的画一般是从左到右(只有一个最大者,先进最大者然后打圈) 三、倒酒、倒茶 1、茶七酒八(倒茶时七分、酒时八分) 2、别人为你斟酒、斟茶时,食指与中指成下跪状以显示尊重之意 3、帮别人斟酒最好别用自己的酒瓶,现在酒桌上都比较喜欢数酒瓶,要会帮别人销酒,如:你不小心踢掉了别人的酒瓶别人绝对不会怪你
白酒有多少种香型?你区别它们是用什么?欢迎你的参与!!!!!
一)按香型分类: 1、浓香型白酒:以粮谷为原料,经固态发酵、贮存、勾兑而成,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 2、清香型白酒:以粮谷等为主要原料,经糖化、发酵、贮存、勾兑而酿制成,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 3、米香型白酒:以大米为原料,经半固态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制成的,具有小曲米香特点的蒸馏酒。 4、酱香型白酒:以高粱、小麦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制成,具有酱香特点的蒸馏酒。 5、兼香型白酒:以谷物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贮存、勾兑而酿制成,具有浓香兼酱香独特风格的蒸馏酒。 此外,还有凤香型白酒、特香型白酒、芝麻香型白酒和豉香型白酒等。 (二)按生产工艺分类: 1、固态法白酒:以粮谷为原料,经酒醅固态发酵、贮存、勾兑而成,固态法白酒大都香气浓郁,口感柔和,绵甜爽净,余味悠长。 2、液态法白酒:以谷物、薯类、糖蜜等为主要原料,经液态法发酵蒸馏而得的食用酒精为酒基,再经串香、勾兑而成的白酒。液态法白酒一般没有固态法白酒那么好的香气和口感。 一、酱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因有一种类似豆类发酵时的酱香味而故名。因源于茅台酒工艺,故又称茅香型。这种酒,优雅细腻,酒体醇厚,丰富,回味悠长。当然,酱香不等于酱油的香味,从成分上分析,酱香酒的各种芳香物质含量都较高,而且种类多,香味丰富,是多种香味的复合体。这种香味又分前香和后香。所谓前香,主要是由低沸点的醇、酯、醛类组成,起呈香作用,所谓后香,是由高沸点的酸性物质组成,对呈味起主要作用,是空杯留香的构成物质。茅台酒是这类香型的楷模。根据国内研究资料和仪器分析测定,它的香气中含有100多种微量化学成分。启瓶时,首先闻到幽雅而细腻的芬芳,这就是前香;继而细闻,又闻到酱香,且夹带着烘炒的甜香,饮后空杯仍有一股香兰素和玫瑰花的幽雅芳香,而且5--7天不会消失,美誉为空杯香,这就是后香。前香后香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卓然而绝。 除茅台酒外,国家名酒中还有四川的郎酒也是享名国内的酱香型白酒。贵州的习酒、怀酒、珍酒、黔春酒、颐年春酒、金壶春、筑春酒、贵常春等也属于酱香型白酒。 二、浓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香味浓郁,以四川泸州老窖酒为代表,所以又叫“泸香型”。这种香型的白酒具有窖香浓郁,绵甜爽净的特点。它的主体香源成分是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泸州窖酒的己酸乙酯比清香型酒高几十倍,比酱香型白酒高十倍左右。另外还含丙三醇,使酒绵甜甘冽。酒中含有机酸,起协调口味的作用。浓香型白酒的有机酸以乙酸为主,其次是乳酸和己酸,特别是己酸的含量比其它香型酒要高出几倍。白酒中还有醛类和高级醇。在醛类中,乙缩醛较高,是构成喷香的主要成分。除泸州老窖外,五粮液、古井贡酒、双沟大曲、洋河大曲、剑南春、全兴大曲等都属于浓香型,贵州的鸭溪窖酒、习水大曲、贵阳大曲、安酒、枫榕窖酒、九龙液酒、毕节大曲、贵冠窖酒、赤水头曲等也属于浓香型白酒。贵州浓香型名牌白酒品种较多。 三、清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芬芳的清香,甘润爽口,是一种传统的老白干风格,以山西杏花村的汾酒为代表,所以又叫“汾香型”。其特点是:清香纯正,诸味协调,余味爽净。它的主要香味成分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从含酯量看,它比浓香型、酱香型都要低,而且突出了乙酸乙酯,但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比例协调。除此以外,宝丰酒、特制黄鹤楼酒也是清香型白酒,贵州生产清香型白酒的厂家不多。 四、米香型白酒:米香型白酒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其特点是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净,回味怡畅。它的主体香味成分是β-苯乙醇和乳酸乙酯。在桂林三花酒中,这种成分每百毫升高达3克,具有玫瑰的幽雅芳香,是食用玫瑰香精的原料。从脂的含量看,米香型酒中,仅有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基本上不含其它酯类。这是米香型白酒的特点之一。全州湘山酒也属这种香型。 五、其它香型酒:其它香型白酒,除以上所介绍的几种香型以外的各种香型的白酒,都属于其它香型,是一些因为工艺独特、风格独具而对其香型定义及主体香气成分有待进一步确定,或以一种香型为主兼有其它的香型的白酒。这类酒以董酒为典型代表,它的风格特点是:香气馥郁,药香舒适,醇甜味浓,后味爽快。它的主要香气成分也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其次是丁酸乙酯,它的药香是以肉桂醛为主。在口味上,由于含酸量较高,而且有比例的丁酸,所以风味特殊,带有腐乳的香气,因为风格特异被人们称为董香型。除此以外,有名的西凤酒也属于其它香型白酒,它自成一代表)、芝麻香型(山东景芝酒为代表),均将从其它香型白酒中浮游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香型、酒种。国内较熟悉的“泸头酱在贵州名酒中,除董酒外,平坝窖酒、匀酒、朱昌窖酒、金沙窖洒、泉酒、山月老窖等,均采用大小曲工艺,产品有自己独特的香味与风格,都属其它香型。 白酒的勾兑和调味 勾兑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将蒸出的酒和各种酒互相掺和,称为勾兑,这是白酒生产中一道重要的工序。因为生产出的酒,质量不可能完全一致,勾兑能使酒的质量差别得到缩小,质量得到提高,使酒在出厂前稳定质量,取长补短,统一标准。勾兑好的酒,称为基础酒,质量上要基本达到同等级酒的水平。 勾兑酒的作用,主要是使酒中各种微量成分配比适当,达到该种白酒标准要求和或理想的香味感觉和风格特点。勾兑的做法就是把生产车间的酒逐一品尝,分析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将它们互相掺和,使各种微量成分按比例配合,酒体更加谐调。 好酒与差酒相勾兑,勾兑后的酒可以变好酒;差酒与差酒相勾兑,勾兑后的酒也可以变好酒;如果好酒与好酒勾兑,比例不当,各种酒的性质、气味不合,也可能使勾兑后的酒质量下降。但一般来说,好酒与好酒勾兑,质量总是提高的。 由于有了勾兑这一工序,所以各种杂味酒不一定是不好的酒,它们可以用作调味酒,尤其是苦、酸、涩、麻的酒,还可能是好酒。后味苦的酒,可以增加酒的陈酿味。后来涩的酒,可以增加酒的香味,可作带酒、搭酒。有焦糊味的酒,有酒尾味的酒,以及有霉味、倒烧味、丢糟味的酒,如果这些酒异味较轻微而又有其特点,也可作为搭酒,少量用以勾兑,可增加酒的香气。 调味调味是对勾兑后的基础酒的一项加工技术。调味的效果与基础酒是否合格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基础酒好,调味就容易,调味酒的用量也少。调味酒又称精华酒,是采用特殊少量的(一般在1/1000左右)调味酒来弥补基础酒的不足,加强基础酒的香味,突出其风格,使基础酒在某一点或某一方面有较明显的改进,质量有较明显的提高。 白酒调味的作用可归纳为三种:即添加作用、化学反应作用和平衡作用。调味前对基础酒必须有明确的了解,要选择好调味酒,在方法上要行作小样试验。调味后的酒还须再贮存7—15天,然后再经品尝,确认合格后才能包装、出厂。 调味酒的种类很多。单独品尝调味酒时,常常感到味怪而不谐调,容易误认为是坏酒。调味酒的种类、质量、数量与调味效果也有密切的关系。 酒的勾兑和调味都需要有精细的尝酒水平,尝评技术是勾兑和调味的基础。尝评水平差,必须影响勾兑、调味效果。为尽可能保证准确无误,对勾兑、调味后的酒,还可采取集体尝评的方法,以减少误差。酱香型曲酒酱香型曲酒酿造十分讲究时令,要在重阳以后方能投料,这是因为重阳以后,秋高气爽,酒醅下窖温度低,发酵迟缓,酒质好。酱香型酒在工艺操作方面与清香型、浓香型酒的最大区别:酿酒用高温曲、碎石窖、糙沙、堆集、多轮次发酵烤酒,而且用曲最大,周期长。 茅台酒为酱香型曲酒的典型代表,被尊为国酒。它以精湛的酿造技艺和独特的色、香、味,为世人称颂,名甲天下。茅台酒是世界名酒,在1915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被评为世界第二名酒,仅次于法国的柯涅克白兰地,优于英国的苏格兰威士忌,它们共称为世界三大名酒。此酒蝉联我国第一、二、三届评酒会之冠。在国内外市场上有很高的声誉。制作方法 1.投料:根据茅台酒的工艺特点,一年一个周期,只投两次料,即第一次下沙投料(原料用量占总投料量的50%),第二次糙沙投料(原料用量占总原料量的50%),并且对原料粉碎度要求整粒与碎粒粮之比,下沙为8∶2,糙沙为7∶3。高粱破碎后,先用90℃以上热水(称发粮水)润料4~5小时(随季节气温有所变化),然后加5~7%的母糟拌匀,进行混蒸,出甑后在晾堂糟梗上再洒35℃以上量水补足。发粮水和晾水总用量约占投料量的56~60%,其中发粮水占48~52%,晾水占6~8%。据测定,下沙化验水分为37~40%,糙沙水分为40~44%。2.下沙(堆集发酵和入窖):撒晾水后,经摊晾、加尾酒(或次酒)和曲粉,加曲粉量占总用曲量的10~12%,然后拌匀,即进行堆集发酵(底曲为15千克以上),要求上堆要匀、圆。冬季堆高,夏季堆矮。堆集时间4~5天,待堆顶品温达到45~50℃,以手插入堆集醅内部,取出酒醅,有香甜味和酒香味,就可以入窖发酵一个月。3.糙沙:糙沙是高粱经粉碎、润料,加入等量的下沙酒醅进行混蒸(这种首次蒸馏所得的酒叫生沙酒,全部泼回原醅子内再加曲入窖发酵,也叫“以酒养窖”)。然后摊晾,加尾酒和曲粉,曲粉量占总用量的11~5%,拌匀再堆集,再入窖发酵,底曲为15~10千克,发酵一个月。4.蒸酒:将糙沙酒醅取出蒸馏,量质接酒即得一次原酒入库贮存,此酒叫糙沙酒,甜味好,但味冲,生涩味和酸味重(糙沙酒要单独贮存,以作勾兑用,酒尾则泼回醅子,叫作“回沙”)。然后经过摊晾、加尾酒和曲粉(从这次操作起就不再加进新原料了),拌匀堆集,又放入窖里发酵一月,取出蒸馏,即制得第二次原酒入库贮存,此酒叫“回沙酒”,比糙沙酒香、醇和,略有涩味。 以后的几个轮次均同“回沙”操作,分别接取三、四、五次原酒(统称为“大回酒”,其特点是香浓、味醇厚、酒体较丰满、邪杂味少),以及六次原酒(也叫“小回酒”,其特点是醇和、糊香好、味长),还有七次原酒入库贮存(称为“追糟酒”,其特点是醇和、有糊香,但微苦、糟味较大)。经八次发酵,接取七次原酒后,其酒糟即可甩掉作饲料,或再综合利用。
1976年的贵州茅台镇陈酒值多少钱。
3000
酱香酒的酿造步骤
酱香型白酒原料为“沙”,沙是仁怀地区土话,指的是红缨子糯高粱。在每年大生产周期中,分两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称下沙,第二次投料称糙沙,投料后需经过八次发酵,每次发酵一个月左右,一个大周期约10个月左右。由于原料需要经过反复发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较粗,要求整粒与碎粒之比,下沙为80%比20%,糙沙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别占投料总量的50%。为了保证酒质的纯净,酱香型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不加辅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细来调节。2、大曲粉碎酱香型白酒是采用高温大曲产酒生香的,由于高温大曲的糖化发酵力较低,原料粉碎又较粗,故大曲粉碎越细越好,有利糖化发酵。3、下沙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每甑投高粱350kg,下沙的投料量占总投料量的50%。(1)泼水堆积 下沙时先将粉碎后高粱的泼上原料量51~52%的90℃以上的热水(称发粮水),泼水时边泼边拌,使原料吸水均匀。也可将水分成两次泼入,每泼一次,翻拌三次。注意防止水的流失,以免原料吸水不足。然后加入5~7%的母糟拌匀。母糟是上年最后一轮发酵出窖后不蒸酒的优质酒醅,经测定,其淀粉浓度11~14%,糖分0.7~2.6%,酸度3~3.5,酒度4.8~7%(V/V)左右。发水后堆积润料10h左右。(2)蒸粮(蒸生沙) 先在甑篦上撒上一层稻壳,上甑采用见汽撒料,在lh内完成上甑任务,圆汽后蒸料2~3h,约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应过熟。出甑后再泼上85℃的热水(称量水),量水为原料量的12%。发粮水和量水的总用量约为投料量的56~60%左右。出甑的生沙含水量约为44~45%,淀粉含量为38~39%,酸度为0.34~0.36。(3)摊凉 泼水后的生沙,经摊凉、散冷,并适量补充因蒸发而散失的水分。当品温降低到32℃左右时,加入酒度为30%(V/V)的尾酒7.5kg(约为下沙投料量的2%左右),拌匀。所加尾酒是由上一年生产的丢糟酒和每甑蒸得的酒头经过稀释而成的。(4)堆集 当生沙料的品温降到32℃左右时,加入大曲粉,加曲量控制在投料量的10%左右。加曲粉时应低撒扬匀。拌和后收堆,品温为30℃左右,堆要圆、匀,冬季较高,夏季堆矮,堆集时间为4~5天,待品温上升到45~50℃时,可用手插入堆内,当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酒味时,即可入窖发酵。(5)入窖发酵 堆集后的生沙酒醅经拌匀,并在翻拌时加入次品酒2.6%左右。然后入窖,待发酵窖加满后,用木板轻轻压平醅面,并撒上一薄层稻壳,最后用泥封窖4cm左右,发酵30~33天,发酵品温变化在35~48℃之间。4、糙沙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第二次投料称为糙沙。(1)开窖配料 把发酵成熟的生沙酒醅分次取出,每次挖出半甑左右(约300kg左右),与粉碎、发粮水后的高梁粉拌和,高梁粉原料为175~187.5kg。其发水操作与生沙相同。(2)蒸酒蒸粮 将生沙酒醅与糙沙粮粉拌匀,装甑,混蒸。首次蒸得的酒称生沙酒,出酒率较低,而且生涩味重,生沙酒经稀释后全部泼回糙沙的酒醅,重新参与发酵。这一操作称以酒养窖或以酒养醅。混蒸时间需达4~5h,保证糊化柔熟。(3)下窖发酵 把蒸熟的料醅扬凉,加曲拌匀,堆集发酵,工艺操作与生沙酒相同,然后下窖发酵。应当说明,酱香型白酒每年只投两次料,即下沙和糙沙各一次,以后六个轮次不再投入新料,只将酒醅反复发酵和蒸酒。(4)蒸糙沙酒 糙沙酒醅发酵时要注意品温、酸度、酒度的变化情况。发酵一个月后,即可开窖蒸酒(烤酒)。因为窖容较大,要多次蒸馏才能把窖内酒醅全部蒸完。为了减少酒分和香味物质的挥发损失,必须随起随蒸,当起到窖内最后一甑酒醅(也称香醅)时,应及时备好需回窖发酵并已堆集好的酒醅,待最后一甑香醅出窖后,立即将堆集酒醅入窖发酵。蒸酒时应轻撒匀上,见汽上甑,缓汽蒸馏,量质摘酒,分等存放。酱香型白酒的流酒温度控制较高,常在40℃以上,这也是它“三高”特点之一,即高温制曲、高温堆集、高温流酒。糙沙香醅蒸出的酒称为“糙沙酒”。酒质甜味好,但冲、生涩、酸味重,它是每年大生产周期中的第二轮酒,也是需要入库贮存的第一次原酒。糙沙酒头应单独贮存留作勾兑,酒尾可泼回酒醅重新发酵产香,这叫“回沙”。糙沙酒蒸馏结束,酒醅出甑后不再添加新料,经摊凉,加尾酒和大曲粉,拌匀堆集,再入窖发酵一个月,取出蒸酒,即得到第二轮酒,也就是第二次原酒,称“回沙酒”,此酒比糙沙酒香,醇和,略有涩味。以后的几个轮次均同“回沙”操作,分别接取三、四、五次原酒,统称“大回酒”,其酒质香浓,味醇厚,酒体较丰满,无邪杂味。第六轮次发酵蒸得的酒称“小回酒”,酒质醇和,糊香好,味长。第七次蒸得的酒为“枯糟酒”,又称追糟酒,酒质醇和,有糊香,但微苦、糟味较浓。第八次发酵蒸得的酒为丢糟酒,稍带枯糟的焦苦味,有糊香,一般作尾酒,经稀释后回窖发酵。酱香型白酒的生产,一年一个周期,两次投料、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从第三轮起后不再投入新料,但由于原料粉碎较粗,醅内淀粉含量较高,随着发酵轮次的增加,淀粉被逐步消耗,直至八次发酵结束,丢糟中淀粉含量仍在10%左右。酱香型白酒发酵,大曲用量很高,用曲总量与投料总量比例高达1:1左右,各轮次发酵时的加曲量应视气温变化,淀粉含量以及酒质情况而调整。气温低,适当多用,气温高,适当少用、基本上控制在投料量的l 0%左右,其中第三、四、五轮次可适当多加些,而六、七、八轮次可适当减少用曲。生产中每次蒸完酒后的酒醅经过扬凉、加曲后都要堆集发酵4~5天,其目的是使醅子更新富集微生物,并使大曲中的霉菌,嗜热芽孢杆菌、酵母菌等进一步繁殖,起二次制曲的作用。堆集品温到达45~50℃时,微生物已繁殖得较旺盛,再移入窖内进行发酵,使酿酒微生物占据绝对优势,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这是酱香型白酒生产独有的特点。发酵时,糟醅采取原出原入,达到以醅养窖和以窖养醅的作用。每次醅子堆积发酵完后,准备入窖前都要用尾酒泼窖。保证发酵正常、产香良好。尾酒用量由开始时每窖15kg逐渐随发酵轮次增加而减少为每窖5kg。每轮酒醅都泼入尾酒,回沙发酵,加强产香,酒尾用量应根据上一轮产酒好坏,堆集时醅子的干湿程度而定,一般控制在每窖酒醅泼酒15kg以上,随着发酵轮次的增加,逐渐减少泼入的酒量,最后丢糟不泼尾酒。回酒发酵是酱香型大曲白酒生产工艺的又一特点。
我经常在酱香型白酒的文章下看到“12987”这个数字,这是什么意思?
酱香型白酒的12987工艺乃是茅台镇当地传统酿制古法,意为在大曲酱酒的酿造工艺中,走完一个周期,需要一年的时间,其中需经过两次投粮,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所以称为12987工艺。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周期生产出来的酱酒还得窑藏三年以上再投入市场,因此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至少要五年时间。总之,酱香型白酒的12987工艺复杂繁琐,但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其自身的好味道。
茅台酒为什么这么贵,酱香型白酒有什么好处啊?
喝着心里美
酱酒是如何做?
正宗酱酒就用正宗传统酿造工艺大酱宗师酒的制作是严格采用传统酿造酱酒的工艺来制成:端午踩曲,重阳下沙,两次投料,高温制曲、高温发酵、高温接酒,历经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的锤炼、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365天生产周期,43800小时的窖藏,方得到一坛酒体丰满醇和、酱香醇正突出、回味悠长的好酒。
酒是怎样酿成的!
酿酒的第一步是制曲。 每年端午后,酒师们开始制造曲药。曲药以小麦为原料,先将小麦粉碎,加入水和“母曲”搅拌,放在木盒子里,工人站在盒子里用脚不停地踩。“刚来的工人都受不了这个活,踩两天腿就会疼得下不了楼。”茅台制曲车间的一名工人对我说。 制曲时间在夏天,制曲车间里的温度经常高达40摄氏度。高温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这些微生物混入曲块中分泌出大量的酶,可以加速淀粉、蛋白质等转化为糖分。每到夏天,制曲车间的门上爬满了一层名为“曲蚊”的小虫,人一张口甚至能吸进几只。制曲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微生物环境。 小麦经过“踩曲”做成“曲块”,用谷草包起来,进行“装仓”。大约10天后再进行“翻仓”,就是把曲块进行上下翻转,让每一面都能充分接触微生物。前后一般要进行两次翻仓。再过30~40天,曲块就做好可以出仓了,但是要使用的话还需要存储40天以上。在使用之前,要将曲块“切碎”,越碎越好。经过这样一番工序,生产一块合格的酒曲至少要3~5个月。 制好酒曲,时间已从初夏转入仲秋重阳节,在此时开始第二个关键步骤——“重阳下沙”。我们在茅台厂寻访酿酒技艺时,发现“沙”是茅台型酒的核心概念,但很多误解与传讹都来自于对“沙”的不理解,甚至包括美食家唐鲁孙。 “沙”的意思就是指红粱即高粱。因为本地产高粱细小而色红,所以称为“沙”。“下沙”就是指投放制酒的主料——高粱。在制酒中,因所下“沙”的完整程度不同,而产出不同的酒。投入的是比较完整的高粱,产的酒为“坤(当地方言音)沙酒”;用磨碎的高粱产出的酒名为“碎沙酒”;用最后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产出的酒为“翻沙酒”。而茅台最著名的“回沙”工艺,即是指将高粱多次蒸煮出酒,而不是一次榨光酒分。而不能望文生义地解释为,茅台酒要在沙里过滤。 茅台型酒的用料极为讲究,一定要用本地产的高粱。这种高粱被称为糯高粱,粒小、皮薄、淀粉含量高,禁得起多次蒸煮。外地高粱一般取到第五次酒后就被榨干了,只有本地高粱能完成七次取酒。 茅台型酒的关键是选择比较完整的高粱,只有如此才经得起多次蒸煮。我在寻访中了解到,早期酿酒也需要一定的粉碎率,大约为20%~30%,现在基本不超过10%。下沙的第一步是“润沙”,即用100摄氏度左右的开水清洗几遍,一方面可以洗去渣滓,另一方面可以让高粱吸水。 然后,将高粱上甑蒸煮,大约两个小时。然后散在地上“摊凉”,由酒工用铲子不停地翻开,温度降至35摄氏度左右开始加曲。上满一甑需要高粱1500斤,第一次加入约220斤左右的酒曲。高粱与酒曲的总体比例为1∶1,但是酒曲要分9次加入,每次加的数量都不一样,平均为高粱的10%上下。 第一次加曲搅拌后要进行“收堆”发酵,即将酒糟堆成一个两米多高的圆锥。发酵时间需要酿酒师依据温度灵活掌握,堆子的内部先开始发热,然后传递到外面。这期间酒糟充分吸纳外围空气中的微生物。茅台型酒讲究高温发酵,一般外层温度达到五六十摄氏度才结束这一环节,酿酒师把手插进堆子,依据烫手的程度进行判断。 第一次发酵完成后,把酒曲铲入窖坑进行封存——进入“窖期”。窖坑有3~4米深,能装15~20甑的酒糟。与浓香型酒不同,酱香酒的窖坑是用石块砌成墙壁而不是用泥土,否则酱味就不浓了。窖坑要用本地黄泥封住,不能透气,在窖期中要经常检查,时常撒点水,防止干裂进气。 大概一个月后,窖坑打开,开始“二次投料”,即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继续上甑蒸煮。摊凉后加入曲药,收堆发酵,然后重新下窖。前两次蒸煮原料都不取酒,只为增加发酵时间,裹挟更多微生物。 再度过一个月左右的窖期,开始第三次蒸煮。时间到了12月~1月,这才开始进行第一次取酒。之后再对酒糟进行摊凉、加曲、收堆、下窖等流程。如此周而复始,每月一次,直至第七次酒取完后,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年的8月,酒厂才开始“丢糟”。第三至五次出的酒最好,称为“大回酒”,第六次得到的酒为“小回酒”,第七次的酒为“追糟酒”。 其中三、四、五次出的酒最好喝,一、二次酸涩辛辣,最后一次发焦发苦。但是每一次的都有用处,出厂的就必须经过不同批次酒之间的勾兑。茅台调酒大师以“酱味”、“醇甜”和“窖底”三种酒体来归纳和区分不同批次的酒。三种酒体理论的提出,对于保障茅台酒质量稳定性具有革命性的价值,使勾兑有了可以依据的基础。 新酒产生后要装入陶土酒坛中封存,形成“基酒”。第一年进行“盘勾”,就是按照酱味、醇甜、窖底三种味道进行合并同类项,然后再存放3年。3年后,按照酒体要求进行“勾兑”,即用几种基酒甚至几十种基酒,按照不同的比例勾兑出一种酒,形成一定的口味、口感和香气效果。勾兑一直是酿酒过程中比较神秘的工序,勾酒师凭借自己的味觉进行搭配,如同五行相克一般,把不同轮次的酒调在一起,寻找味道之间的平衡与层次感。 “从原理上说,勾兑就是调节酒中的酸酯平衡,但是没有仪器可以代替人的舌头去寻找答案,最终的口感,全靠评审会的几张嘴。”勾兑师李远程对我说。 勾兑完成后,最后一项工作是“调味”,调味的时候要加“调味酒”。调味酒的生产是酒厂用特殊工艺生产出来的,这是各家酒厂的核心机密。调味酒味道特殊,每次只添加少量。 勾兑、调味完成后,还要继续存放半年到一年,等待醇化和老熟后才进行灌装进入市场。一瓶地道的茅台型酱香酒的生产至少5年。 蜂蜜酒的制作很简单,把蜂蜜用冷却开水稀释到还有点腻人的甜,放置几天就成了。容器要密闭,但是要防止爆炸。我用塑胶桶,所以可以膨胀。定期打开一点释放压力,产生的二氧化碳甚至溶入液体中,形成一种碳酸饮料的蜂蜜酒,味道更神奇
酱香白酒和曲酒的生产方法
酱香型曲酒酿造十分讲究时令,要在重阳以后方能投料,这是因为重阳以后,秋高气爽,酒醅下窖温度低,发酵迟缓,酒质好。酱香型酒在工艺操作方面与清香型、浓香型酒的最大区别:酿酒用高温曲、碎石窖、糙沙、堆集、多轮次发酵烤酒,而且用曲最大,周期长。制作方法:1.投料:酱酒的工艺特点,一年一个周期,只投两次料,即第一次下沙投料(原料用量占总投料量的50%),第二次糙沙投料(原料用量占总原料量的50%),并且对原料粉碎度要求整粒与碎粒粮之比,下沙为8∶2,糙沙为7∶3。高粱破碎后,先用90℃以上热水(称发粮水)润料4~5小时(随季节气温有所变化),然后加5~7%的母糟拌匀,进行混蒸,出甑后在晾堂糟梗上再洒35℃以上量水补足。发粮水和晾水总用量约占投料量的56~60%,其中发粮水占48~52%,晾水占6~8%。据测定,下沙化验水分为37~40%,糙沙水分为40~44%。2.下沙(堆集发酵和入窖):撒晾水后,经摊晾、加尾酒(或次酒)和曲粉,加曲粉量占总用曲量的10~12%,然后拌匀,即进行堆集发酵(底曲为15千克以上),要求上堆要匀、圆。冬季堆高,夏季堆矮。堆集时间4~5天,待堆顶品温达到45~50℃,以手插入堆集醅内部,取出酒醅,有香甜味和酒香味,就可以入窖发酵一个月。3.糙沙:糙沙是高粱经粉碎、润料,加入等量的下沙酒醅进行混蒸(这种首次蒸馏所得的酒叫生沙酒,全部泼回原醅子内再加曲入窖发酵,也叫“以酒养窖”)。然后摊晾,加尾酒和曲粉,曲粉量占总用量的11~5%,拌匀再堆集,再入窖发酵,底曲为15~10千克,发酵一个月。4.蒸酒:将糙沙酒醅取出蒸馏,量质接酒即得一次原酒入库贮存,此酒叫糙沙酒,甜味好,但味冲,生涩味和酸味重(糙沙酒要单独贮存,以作勾兑用,酒尾则泼回醅子,叫作“回沙”)。然后经过摊晾、加尾酒和曲粉(从这次操作起就不再加进新原料了),拌匀堆集,又放入窖里发酵一月,取出蒸馏,即制得第二次原酒入库贮存,此酒叫“回沙酒”,比糙沙酒香、醇和,略有涩味。以后的几个轮次均同“回沙”操作,分别接取三、四、五次原酒(统称为“大回酒”,其特点是香浓、味醇厚、酒体较丰满、邪杂味少),以及六次原酒(也叫“小回酒”,其特点是醇和、糊香好、味长),还有七次原酒入库贮存(称为“追糟酒”,其特点是醇和、有糊香,但微苦、糟味较大)。经八次发酵,接取七次原酒后,其酒糟即可甩掉作饲料,或再综合利用。
关于将王台酒,是什么工艺制作的
酱香酒是用当地产的糯高粱,水是赤水河的水,酒曲是小麦做的;具体是把小麦按特定的要求粉碎之后加曲粉然后踩曲就中间高四周低,踩好了放到曲房里,发酵40天左右。中间要根据发酵的温度来翻曲,40天之后出曲房再晾干,作酒曲的时候要在5月端午时候作酒曲做好了到了九月重阳节就开始下沙。下沙就是下高粱,具体做法是先把一部分高粱按要求粉碎了再加上整粒的高粱,这个比例是1:4,加水润凉再加酒醅,酒醅就是之前蒸熟并且发酵好的粮食都混在一起开始蒸,蒸熟了之后晾凉了把酒曲撒进去开始堆积。高温堆积是酱香酒独特的工艺,作用是培养微生物和增加香气。堆积完了之后开始入酒窖,酒窖是先用柴火先烧为了提高温度和灭菌,烧完之后把蒸好粮食放进去,在最上面铺一层稻壳,用泥密封,开始发酵一个月,一个月之后就是可以蒸酒。正宗酱香型白酒用曲量大,用曲量和原料用量之比是1:1,原料要经过九次蒸煮,从重阳节第一次蒸煮开始加曲,到第九次蒸煮取酒完成,酒不用加曲了,所以从第一次到第八次蒸煮一共是八次加曲和发酵,每次加曲的量大概是总粮食量的13%左右;七次取酒,也称为多轮次取酒,酱香型白酒经过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发酵后,要经过七轮次的取酒。整糙沙开始,其实已经有生沙酒了,只是这时候酒质不好,酒量也少,通常我们将其稀释后混入酒醅里用于发酵;第三次蒸煮,即第一次蒸回沙时,我们开始取糙沙酒,这时候的酒入口香,第三次到第五次称为取大回,这三轮酒质是所有轮次酒中最好的,其酒量也大。第六次取小回,这次的酒量也比较小,酒带糊味;最后一次取酒称为取枯糟酒,这时候粮食中的酒已经基本取出,酒香味一般。储存出厂新酒产生后要进入陶土酒坛中封存,形成“基酒”。第一年进行勾兑,就是按照窖面酱味、窖中醇甜、窖底香型三种味道进行合并同类项,然后再存放三年。三年后按照酒体进行勾兑,即用几种基酒甚至几十种基酒,按照不同的比例勾兑出一种酒,形成一定的口感、口味和香气效果。勾兑完成后,最后一项工作是“调味”,勾兑、调味完成后,还要继续存放半年至少一年,等待醇化和老熟后才进行灌装进入市场。
请问:大曲酱香白酒的制作工艺
我拿茅台来说事吧。酿酒的第一步是制曲。 每年端午后,酒师们开始制造曲药。曲药以小麦为原料,先将小麦粉碎,加入水和“母曲”搅拌,放在木盒子里,工人站在盒子里用脚不停地踩。“刚来的工人都受不了这个活,踩两天腿就会疼得下不了楼。”茅台制曲车间的一名工人对我说。 制曲时间在夏天,制曲车间里的温度经常高达40摄氏度。高温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这些微生物混入曲块中分泌出大量的酶,可以加速淀粉、蛋白质等转化为糖分。每到夏天,制曲车间的门上爬满了一层名为“曲蚊”的小虫,人一张口甚至能吸进几只。制曲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微生物环境。 小麦经过“踩曲”做成“曲块”,用谷草包起来,进行“装仓”。大约10天后再进行“翻仓”,就是把曲块进行上下翻转,让每一面都能充分接触微生物。前后一般要进行两次翻仓。再过30~40天,曲块就做好可以出仓了,但是要使用的话还需要存储40天以上。在使用之前,要将曲块“切碎”,越碎越好。经过这样一番工序,生产一块合格的酒曲至少要3~5个月。 制好酒曲,时间已从初夏转入仲秋重阳节,在此时开始第二个关键步骤——“重阳下沙”。我们在茅台厂寻访酿酒技艺时,发现“沙”是茅台型酒的核心概念,但很多误解与传讹都来自于对“沙”的不理解,甚至包括美食家唐鲁孙。 “沙”的意思就是指红粱即高粱。因为本地产高粱细小而色红,所以称为“沙”。“下沙”就是指投放制酒的主料——高粱。在制酒中,因所下“沙”的完整程度不同,而产出不同的酒。投入的是比较完整的高粱,产的酒为“坤(当地方言音)沙酒”;用磨碎的高粱产出的酒名为“碎沙酒”;用最后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产出的酒为“翻沙酒”。而茅台最著名的“回沙”工艺,即是指将高粱多次蒸煮出酒,而不是一次榨光酒分。而不能望文生义地解释为,茅台酒要在沙里过滤。 茅台型酒的用料极为讲究,一定要用本地产的高粱。这种高粱被称为糯高粱,粒小、皮薄、淀粉含量高,禁得起多次蒸煮。外地高粱一般取到第五次酒后就被榨干了,只有本地高粱能完成七次取酒。 茅台型酒的关键是选择比较完整的高粱,只有如此才经得起多次蒸煮。我在寻访中了解到,早期酿酒也需要一定的粉碎率,大约为20%~30%,现在基本不超过10%。下沙的第一步是“润沙”,即用100摄氏度左右的开水清洗几遍,一方面可以洗去渣滓,另一方面可以让高粱吸水。 然后,将高粱上甑蒸煮,大约两个小时。然后散在地上“摊凉”,由酒工用铲子不停地翻开,温度降至35摄氏度左右开始加曲。上满一甑需要高粱1500斤,第一次加入约220斤左右的酒曲。高粱与酒曲的总体比例为1∶1,但是酒曲要分9次加入,每次加的数量都不一样,平均为高粱的10%上下。 第一次加曲搅拌后要进行“收堆”发酵,即将酒糟堆成一个两米多高的圆锥。发酵时间需要酿酒师依据温度灵活掌握,堆子的内部先开始发热,然后传递到外面。这期间酒糟充分吸纳外围空气中的微生物。茅台型酒讲究高温发酵,一般外层温度达到五六十摄氏度才结束这一环节,酿酒师把手插进堆子,依据烫手的程度进行判断。 第一次发酵完成后,把酒曲铲入窖坑进行封存——进入“窖期”。窖坑有3~4米深,能装15~20甑的酒糟。与浓香型酒不同,酱香酒的窖坑是用石块砌成墙壁而不是用泥土,否则酱味就不浓了。窖坑要用本地黄泥封住,不能透气,在窖期中要经常检查,时常撒点水,防止干裂进气。 大概一个月后,窖坑打开,开始“二次投料”,即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继续上甑蒸煮。摊凉后加入曲药,收堆发酵,然后重新下窖。前两次蒸煮原料都不取酒,只为增加发酵时间,裹挟更多微生物。 再度过一个月左右的窖期,开始第三次蒸煮。时间到了12月~1月,这才开始进行第一次取酒。之后再对酒糟进行摊凉、加曲、收堆、下窖等流程。如此周而复始,每月一次,直至第七次酒取完后,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年的8月,酒厂才开始“丢糟”。第三至五次出的酒最好,称为“大回酒”,第六次得到的酒为“小回酒”,第七次的酒为“追糟酒”。 其中三、四、五次出的酒最好喝,一、二次酸涩辛辣,最后一次发焦发苦。但是每一次的都有用处,出厂的就必须经过不同批次酒之间的勾兑。茅台调酒大师以“酱味”、“醇甜”和“窖底”三种酒体来归纳和区分不同批次的酒。三种酒体理论的提出,对于保障茅台酒质量稳定性具有革命性的价值,使勾兑有了可以依据的基础。 新酒产生后要装入陶土酒坛中封存,形成“基酒”。第一年进行“盘勾”,就是按照酱味、醇甜、窖底三种味道进行合并同类项,然后再存放3年。3年后,按照酒体要求进行“勾兑”,即用几种基酒甚至几十种基酒,按照不同的比例勾兑出一种酒,形成一定的口味、口感和香气效果。勾兑一直是酿酒过程中比较神秘的工序,勾酒师凭借自己的味觉进行搭配,如同五行相克一般,把不同轮次的酒调在一起,寻找味道之间的平衡与层次感。 “从原理上说,勾兑就是调节酒中的酸酯平衡,但是没有仪器可以代替人的舌头去寻找答案,最终的口感,全靠评审会的几张嘴。”勾兑师李远程对我说。 勾兑完成后,最后一项工作是“调味”,调味的时候要加“调味酒”。调味酒的生产是酒厂用特殊工艺生产出来的,这是各家酒厂的核心机密。调味酒味道特殊,每次只添加少量。 勾兑、调味完成后,还要继续存放半年到一年,等待醇化和老熟后才进行灌装进入市场。一瓶地道的茅台型酱香酒的生产至少5年。
大暑过后酿酒是第几轮次
第六轮次。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7月23日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这时候最热,该节气后酿酒是第六轮次,差不多在每年七月,酒中焦香开始明显,被称为“小回酒”,该技术是“七轮次取酒”。
我经常在酱香型白酒的文章下看到“12987”这个数字,这是什么意思?
一瓶优质酱香酒从投料到出厂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
粮食酒的制造过程
白酒分很多种,工艺各不相同! 按生产工艺分分为固态法白酒、固液结合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三类。 按酒的香型可分为: 1.酱香型白酒 也称为茅香型白酒,以茅台酒为代表。酱香柔润为其主要特点。发酵工艺最为复杂。所用的大曲多为超高温酒曲。 2.浓香型白酒 以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洋河大曲等酒为代表,以浓香甘爽为特点,发酵原料是多种原料,以高梁为主,发酵使用混蒸续渣工艺。发酵采用陈年老窖,也有人工培养的老窖。在名优酒中,浓香型白酒的产量最大。四川,江苏等地的酒厂所产的酒均是这种类型。 3.清香型白酒 以汾酒为代表,其特点是清香纯正,采用清蒸清渣发酵工艺,发酵采用地缸。 4.米香型白酒 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特点是米香纯正,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剂。 5.其它香型白酒 这类酒的主要代表有西凤酒、董酒、白沙液等,香型各有特征,这些酒的酿造工艺采用浓香型、酱香型、或清香型白酒的一些工艺,有的酒的蒸馏工艺也采用串香法。 可去这里看一下,有详细的工艺教程:
白酒反复蒸馏 酒质是好还是不好?酒香是否消失?
一、一瓶酱香酒的成本是多少?酱香酒之所以贵,除了复杂的酿造工艺,还包括粮食成本、下沙成本、发酵成本、出酒成本以及贮存成本等。其酿造周期长达一年,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工序繁杂。这样算来,从原料的优选到复杂的工艺以及无可取代的人工,到后面的时间成本,成本巨大。再加上其他成本等等,真正灌装到市场上的零售在40元以下的酒,您是不是还要考虑一番了?二、酱香型白酒的七个轮次酒各有什么特点及区别?第1次蒸馏出的酒,也称为糙沙酒,生涩、略有生粮味和酸味第2次发酵后取出蒸馏的酒称为回沙酒,醇和、略有涩味第3、4、5次酒称为大回酒,酱香突出,味醇厚,酒体丰满,出酒率高第6次的酒称为小回酒:酱香明显,后味长,有焦香味第7次的酒称为尾糟酒:醇和、焦香味重,微苦各个轮次的酒都是有用处的,用来勾兑。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的勾兑流程是,选定库存的到期酒,类型选定,按比例勾兑各种酒调和,小样送检,按计算量对照分类入酒槽、种类酒在槽内相互调和混为一体,勾兑成型。三、怎样辨别真假酒的实用小妙招(一)手搓法1、以室温为标准,用食指蘸一点酒液,同大拇指反复揉搓,从手感来说,越柔顺的酒质越好,度数越高;反之,越涩酒质越差,度数越低;2、用食指轻触酒液,然后反复涂抹在另一只手的虎口靠手背处5次,闻味,闻到馊味,陈味,糟香味为优,为粮食酒,并且保持时间越长越好;如果酒精味很浓,无其他香味,且散发快,为差或直接就是食用酒精勾兑的酒。(二)水检法纯粮食酒发酵过程中不溶于水的物质有很多,比如酯类物质就不溶于水,所以会出现浑浊。而酒精勾兑的酒加水后稀释了酒精,出现的就是清澈透明。(三)火检法固态法白酒燃烧后也会变浑浊,燃烧等于是减少了酒精量,酯类物质失去了酒精,就变浑浊了,闻着香味自然,有粮食发酵的香气,就像发面味。酒精酒勾调的酒在燃烧后什么味道也没有,所以只有水的味道。
如何品茶、品酒
品茶是一种心情,在是茶的味道,通过品茶把我们的内心放松下来. 品茶因茶叶的种类不同而异,泡绿茶首选玻璃器皿,喝花茶 以细瓷盖杯为优,品乌龙茶则以宜兴紫砂为上。 品茶讲究审茶、观茶、品茶三道程序。审茶是指泡茶前要先审看茶叶,内行人一眼就能分出绿茶、红茶、花茶、青茶(乌龙茶)、 黄茶、白茶、黑茶等不同的种类来。更讲究的还可以分出“明前”、“ 雨前”、“龙井”、“雀舌”等。什么茶用多高温度的水,沏、冲、泡、煮方法各不相同。观茶是看茶叶的形与色。茶叶一经冲泡后,形状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几乎会恢复茶叶原来的自然状态,特别是一些名茶, 嫩度高,芽叶成朵,在茶水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的则是芽头肥壮,芽叶在茶水中上下沉浮,犹如旗枪林立。茶汤此时也会随着茶叶的运动 而徐徐展色,逐渐由浅入深,由于茶的种类不同而形成绿色、黄色、红色……此时此刻观茶形赏茶色甚为赏心悦目。第三步才是品茶,品茶既 要品汤味还要嗅茶香。嗅茶香先是干嗅,即嗅未经冲泡的干茶叶。茶香可分为甜香、焦香、清香等,茶叶一经冲泡之后,其香味便会随之从水 中散溢出来,此时便可以闻香了。品茶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海、茶盘、茶托、茶荷、茶针、茶匙、茶拨、茶夹、茶漏、过滤网、养壶笔、品茗杯、闻香杯等20余种,其中的闻香杯乃专供闻香用的。闻香之后,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着杯底,分三次将茶水细细品啜, 这便是“品茗”了。 在与客人共同品茶时,由茶海向客人的闻香杯中斟茶通常只斟七分满,留下的三分是情谊———这是中国茶文化的特殊含义。 壶质影响泡茶的效果,这里所指的壶质主要是指密度而言,密度高的壶,泡起茶来,香味比较清扬,密度低的壶,泡起茶来,香味比较低沉。如果所泡的茶,希望让它表现得比较清扬,或者说,这种茶的风格是属于比较清扬的,如绿茶、清茶、香片、白毫鸟龙、红茶,那就用密度较高的壶来泡,如瓷壶。如果所泡的茶,希望让它表现得比较低沉,或者说,这种茶的风格是属于比较低沉的,如铁观音、水仙、佛手、普洱(后发酵茶类),那就用密度较低的壶来泡,如陶壶。这与我们烹饪所使用的锅具原理相当,炒青菜,我们希望炒出来的青菜又脆又绿,所以我们用铁锅猛火快炒。如果煮鱼头,我们喜欢用砂锅或炖锅,文火慢煮。如果我们用铁锅煮鱼头,当然还是可以吃,但是鱼汤一定没那么稠、那么滑;如果用砂锅炒青菜呢?那一定很糟糕。 密度与陶瓷茶具的烧结程度有关,我们经常以敲出的声音与吸水性来表达,敲出的声音清脆,吸水性低,就表示烧结程度高,否则烧结程度就低。这与壶具的保温程度又息息相关,我们习惯性希望茶壶保温效果要好,事实上是不一定的,因为如果保温效果是绝对需要,那一把壶就要做得厚厚的,质地烧得松松的,结果很难卖得出去,再说,泡茶是在适当的浓度就要把茶汤倒出来,那会在壶内保温?讲究的泡茶法甚至于还使用定时器,浸泡的时间控制在「以秒计」呢。 金属器里的银壶是蛮好的泡茶用具,密度、传热比瓷壶还好。「清茶」最重清扬的特性,而且香气的表现决定品质的优劣,用银壶冲泡最能表现这方面的风格。陶瓷器最近流行三分法,将高温烧结,但又不白,又不透光的一类称为「火石」,这类壶具所表现的泡茶效果就介乎在「瓷」与「陶」之间。 凡色泽调和、光滑明亮,油润鲜艳的红茶与绿茶,通常称为原料细嫩,或做工精良的产品,品质优,反之则次 红茶与绿茶茶叶经开水冲泡3-5分钟后,倾出茶汁于评审碗内,嗅其香气是否正常。以花香,果香、蜜糖香等令人喜爱的香气为佳。而烟、馊、霉,老火等气味,往往是由于制造处理不良或包装贮藏不良所致。 北方通常称“茶口”凡茶汤醇厚、鲜浓者表示水浸出物含量多而且成份好。茶汤苦涩,粗老表示水浸出物成份不好。茶汤软弱、淡薄表示水浸出物含量不足。 红茶与绿茶汤色: 评审汤色主要的区别品质的新鲜程度和鲜叶的老嫩程度。最理想的水色是绿茶要清碧浓鲜,红茶要求红艳而明亮。低级或变质的茶叶,则水色混浊而晦暗。 红茶与绿茶叶底: 评审叶底主要是看它色泽及老嫩程度。芽尖及组织细密而柔软的叶片愈多,表示茶叶嫩度愈高。叶质粗糙而硬薄则表示茶叶粗老及生长情况不良。色泽明亮而调和且质地一致,表示制茶技术处理良好。
头酒,中酒,尾酒,那种最好
头酒。。。
求酱香型53度白酒勾兑配方
酱香型酒好像是不允许勾兑的。
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是什么?
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如下所示。一、酱香白酒酿造工艺。感兴趣的请点一下,免费了解:【点击了解贵州庄之酒产品信息与报价】酱香型白酒经过八轮次发酵,七次摘酒。不同轮次的酒风味和口感不同,糙沙完成后的第一轮次酒称为一次酒,甜味好,但味冲,生涩味和酸味重。再发酵30天出来的酒是二次原酒,称为“回沙酒”,略有涩味。再发酵蒸馏获得三、四、五次原酒,统称为大回酒,其特点香浓、味醇厚、酒体较丰满、邪杂味少;继续发酵蒸馏获得六次原酒,此酒醇和、糊香好、味长;还有七次原酒,称为追糟酒。酱香型白酒分大曲酱香、麸曲酱香。工艺分别如下。1、大曲酱香大曲酱香的主要技术特点在于“四高两长,一大一多”即高温制曲(曲坯培养品温普遍超过64℃)、高温堆积(品温达到45℃以上)、高温发酵(糟醅入窖发酵时的品温在40℃以上)。高温流酒(酒醅蒸馏时流出酒液的温度超过35℃)、发酵期长(八个轮次完成一个生产周期)、贮存时间长(不少于三年时间的贮存)、用曲量大(曲粮比可达120%)。多轮次发酵(八个轮次发酵,七个轮次取酒),在一年的生产周期中需两次投料,使用条石窖作为发酵容器,其生产工序可总结为二次投料、七次取酒、八次发酵、九次蒸煮(馏)。2、麸曲酱香麸曲酱香型白酒的生产比较独特,原料高粱称为“沙”,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别为50%。用曲量大,而且经过反复发酵蒸煮。原料粉碎尤为关键,粉碎要求整粒与碎粒之比为:下沙8:2;糙沙7:3。粉碎使原料更有效地吸水膨胀,有利于糊化及糖化发酵,利于后期轮次中的发酵和蒸馏,还有利于排出原料带来的杂味,并利于原料的灭菌。
酿酒技术之酱香型白酒的勾兑与调味
酱香型白酒当属贵州茅台酒为代表,酱香型白酒以酒体幽雅、细腻、醇厚、谐调、丰满, 回味悠长,空杯留香长而舒适, 酒度低而不淡, 酱香突出,酒香而不艳, 饮后不上头等特点, 深受大众喜爱,酱香型白酒是我国白酒中风味极其独特的一个酒种,其主体香是一种被人容易接受的香型。 酱香型白酒酿造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敞口、多种微生物共酵,即使同一个窖坑,相同的原料、大曲,不同轮次酒品质差异甚大。酱香型酒如果不经勾兑,每坛酒分装出厂,则会导致质量各异,很难保持其一致的、特有的风格。因此,通过勾兑白酒统一酒质、标准,使酒体更加幽美是酱香型白酒生产的一道不可或缺的工序。白酒勾调2 白酒勾兑是将不同轮次、不同典型体、不同酒精度、不同酒龄的基酒以一定比例进行组合,确保勾兑样酒达到成品酒的标准。酱香型白酒的勾兑指把窖贮到期限的各轮次的酱香、窖底、醇甜、混合四大类型的单型酒恰到好处地掺合到一起,使它们的各自的微量成份从中得到补充、抵销、转换,从而形成酱香型白酒应当具有的独特风格。 第一步、选酒 1.轮次酒及基础酒 酱香型白酒轮次酒包括1-7轮次酒,其中1、2轮次酒闻香为生粮香,放香好,勾调时适当添加能提高放香、喷香,过量则会影响酒体的酱香风格。“大回酒”是指3、4、5轮次酒,具有酱香突出,纯正,酒体醇厚。6轮次酒俗称“小回酒”,具有典型的焦香。第7轮次酒又称追糟酒,有糊香,但同时有枯糟味,涩苦味较重,勾兑时量不宜过多。 为进一步提高合格酒的利用率,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还可将各等级酒分为带酒、大宗酒和搭酒三类来进行使用。其中带酒是指具有某种特殊香味的酒,主要是部分精华酒;大宗酒是指无独特香味的一般性酒,香醇、尾净,风格也初步具备;搭酒是指有一定可取之处,但香差味杂。 2.调味酒 酱香型白酒调味酒包括酱香调味酒、窖底香调味酒、醇甜调味酒、陈香调味酒、特酸调味酒、曲香调味酒、药香调味酒、青草香调味酒、木香调味酒、高酯调味酒等。调味酒的作用可分为添加作用、化学反应作用和平衡作用。酱香型白酒中酸有大酸、微酸、苦酸、涩酸、舒适酸;甜有醇甜、甘甜、果甜、酱甜、鲜甜、回甜;苦有丁口苦、陈味苦、苦涩、臭味苦、醇陈苦、麻苦;辣有刺激辣、麻辣、苦辣、涩口辣、燥辣;涩有苦涩、霉涩、糊口涩、香涩、甜涩等。不同程度的酸、甜、苦、涩、辣味等都应当在调味的过程中得到恰到好处的应用。 第二步、小样勾兑 通过试样试验,弄清各基酒之间的最佳搭配比例。便于修改,确定最佳配方,避免批量勾兑失败造成损失。小样勾兑需要考虑成本因素、参考基础酒理化分析数据、根据市场变化进行酒体设计。具体方法包括数字组合法、等量对分法和逐步添加法。 第三步、正式勾兑 由于小样勾兑试样的总量较小,小样放大后因为微小的误差造成较大的偏差,因此,应该对确定的配方进行一次性的调配验证,并且在小样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样品总量,扩大后的样品与小样试验进行对比、修正直至满意为止。最后再对扩大样品进行感官和理化评定,若无较大出入,即可确定配方,投入批量勾兑。正式勾兑也就是对小样勾兑的一个比例放大过程,在扩大勾兑样品的配方基础上,根据使用基酒的使用量和比例进行基酒的掺兑,将小样勾兑确定的大宗酒,用酒泵打入勾兑罐搅拌均匀后,取样尝评。若与原小样合格基酒无大的变化,即按小样勾兑比例,经换算扩大,将搭酒和带酒用量泵入勾兑罐,搅拌均匀后,进行尝评,如香味发生了变化,可进行必要的调整,直到合格为止。 第四步、验证与微调 批量勾兑后,经搅拌均匀,取出少量,与小样勾兑试验的样品进行对照品评验证。如有出入,应分析原因,做出必要的调整,使之达到感官和理化标准。 第五步、调味 如何正确运用调味方法,更好地发挥调味酒的作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常用的调味方法有逐一调味法、多种调味法和综合调味法。调味酒的比例在万分之一到千分之一之间。 总之,整个酱香型白酒勾调过程是以酒勾酒,以酒调酒。最终要求其色为无色、清亮、清澈透明,无浮悬物,无浑浊,无沉淀,不显雾色,微黄。其香酱香浓郁, 酱香突出, 放香好, 陈香典型, 芳香悦人, 显曲香突出,芳香优雅。其味入喉甘冽, 尾净余香, 酒体醇厚,后味怡畅,香味协调, 回味悠长。 因此勾调人员除需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检出力、识别力、记忆力等以外,还需有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以此方能掌握各种酒的情况,做好原始记录,从80到100个甚至更多的基础酒样中勾调出一瓶令人心旷神怡的酱香型白酒。
六轮次小回酒可以直接喝吗
其实,大回、小回已然区分了三四五轮次和六轮次酒,用处上来说,六轮次酒自然也可作为一定量的基础酒,主要功用还是调和酒体。因为其具备的焦糊香属于所有轮次中最为接近完美比例的,回味很长也是一个相当的优势,这些足矣弥补大回酒中的不足之处。酱香型白酒要求的焦糊香既要能够感受得到,又必须不能出头,且口感上只能是配合一点点焦糊香的苦,绝不是入口令人皱眉的苦。所以小回酒是一个极好的达到酒体和谐的轮次酒。
酱香型白酒的七个轮次酒各有什么特点及区别?
产自茅台镇的缘得酱香白酒,采用贵州当地的红高粱,精选优质的小麦,取自赤水河的水,俗称美酒水。由茅台镇百年酒厂酿造,且出厂由品酒师层层把关,承诺不添加一滴酒精
10红花郎酒怎么辨别真假
1、白酒使用防伪盖,其特点是盖体光滑,形状统一,开启方便,盖上图案及文字整齐清楚,对口严密。若是假冒产品,倒过来时往往会滴漏而出,盖口不易扭断,而且图案、文字模糊不清。2、把酒瓶(指无色或浅色透明的玻璃瓶)拿在手中,慢慢地倒置过来,对着阳光或灯光观察瓶的底部,如有下沉的物质或有云雾状现象,说明酒中杂质多;如酒液不失光不浑浊,没有悬浮物,说明酒的质量较好。3、好的白酒其标签的印刷是十分讲究的:纸质精良白净、字体规范清晰,色泽鲜艳均匀,图案套色准确,油墨线条不重叠。如有英文或拼音字母,则大小规格一致。上述特点中有一点不具备,就可断定是假酒、劣酒。此外,现在有很多名牌白酒在包装盒或瓶盖上,使用激光全息摄影防伪标识。扩展资料:制假酒的多是在旧的真酒盒、真酒瓶里灌上劣质酒,这样的假酒风险不大,也不容易鉴别。拿起酒盒,将酒盒子反过来,仔细观察盒底,看看盒底有无破损,粘胶有无过多,如有则是假酒。有的假酒包装可以乱真,但是度数会与酒瓶上所标的不符。摇动酒瓶,如果出现小米粒到高粱米粒大的酒花,堆花时间在15秒钟左右,酒的度数应该是53度—55度;如果酒花有高粱米粒大小,堆花时间在7秒钟左右,酒的度数为57度—60度。此外,把酒瓶(指无色或浅色透明的玻璃瓶)慢慢地倒置过来,对着阳光或灯光观察瓶的底部,如有下沉的物质或有云雾状现象,说明酒中杂质多;如酒液不失光不浑浊,没有悬浮物,说明酒的质量较好。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鉴别真假白酒这几招你该知道人民网-你可能喝了假酒?如何快速鉴别真假白酒
1999年46度郎酒能和53度红花郎十年勾兑吗?
1999年46度红酒是可以喝53度红花郎。是可以在一起供勾兑的勾兑完之后,酒的口感会非常不错,但有点浪费这两种酒,这个年份已经非常好了。
哪个牌子的白酒性价比及较高,不上头
红星二锅头,好喝不上头。
郎酒卯兔盈福产量
542.6万千升。根据搜狐网查询得知,2023年郎酒卯兔盈福产量为542.6万千升。2023郎酒癸卯兔年生肖纪念酒发布仪式在郎酒庄园举行,卯兔盈福酒(癸卯兔年限量版)、青花郎酒(癸卯兔年限量版)、红花郎酒(癸卯兔年限量版)三款生肖纪念酒。
红花郎是什么香型的酒?
红花郎是酱香型酒。《酱香典范·红花郎》红花郎酒是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点推出的系列酒之一。具有酒质香浓、醇厚、味陈、甜爽、尾净舒适、风格优美的特点。新开发的产品在保证原有酒质和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在包装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以其新颖独特的包装设计,突破了传统,开创了白酒包装超时尚之先河。在中国白酒的坐标上,酱香是一种独特的香型,是我国白酒中极其珍贵的一大类。此中杰出者,红花郎酒当为典范。酒体介绍采海拔1000米以上云贵高原之珍稀米红粱;取深山1000米以下之天然郎泉水;恪守千年传承至今的酿造古法;经数以亿计的微生物参与循环发酵。每一瓶红花郎酒皆经过9次蒸酿、8次发酵、7次取酒,长达一年的生产周期,10年、15年以上的洞藏储存期,历经千淬百炼,这才催生出一个包含400多种香味成份,绿色健康,弥足珍贵的酱香珍品。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红花郎
红花郎酒瓶盖值钱吗
不值钱。根据查询红花郎酒介绍显示,红花郎酒瓶盖没有价值不值钱。《酱香典范·红花郎》红花郎酒是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点推出的系列酒之一。
红花郎400多的酒是勾兑的吗
你好!不是。红花郎酒53是纯粮酱香酒。红花郎酒53度酱香型白酒生产地是四川省,是当地的特产名酒之一,此酒具有酒质香浓、醇厚、味陈、甜爽、尾净舒适、风格优美的特点。希望能够帮到你。
2019年11月红花郎郎酒53度礼品里样的多少钱?
2019年11月,红花郎郎酒53度,礼品里一样的多少钱?这种的这种酒的话,天猫里面报价好像是在一箱2600块钱左右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