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迁
-
日本茶道简介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开来的,把日常生活行为和宗教、哲学、伦理等相结合,是一种综合性文化艺术。日本茶道原称“茶汤”,是日本的一种仪式化的特殊品茶文化。
日本茶道的礼仪
日本茶道的品茶非常讲究场所,通常是在茶室进行的。接待宾客的时候,由专业的茶师按照规定的程序依次点炭火、煮开水、冲茶、献茶。这些茶道礼仪是日本茶道的主要部分,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
日本茶道的饮茶程序
日本茶道的精神,蕴含在繁琐的`喝茶程序中,日本茶道必须按照规则来进行喝茶。进入茶室前,会有举止文雅的女茶艺师礼貌为宾客解说,先在茶室外的一个水缸里,用水瓢盛水,洗手,然后漱口。宾客入室后,宾主相互鞠躬致礼,面对而坐。敬茶前,一般都会先邀请宾客品尝甜点心,由此可以避免饮茶的苦涩。然后由专门的茶艺师进行冲茶、献茶。
日本茶道的饮茶道具
日本茶道煮水的道具包括有:地炉、风炉、柄杓、盖置、水指和建水。茶罐的道具有:枣、茶入、仕覆和茶杓。茶碗道具包含有:茶碗、乐茶碗和茶筅。
喝茶的基本礼仪
(1)茶具要清洁
客人进屋后,先让座,后备茶。冲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难免沾上灰尘、污垢,更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如果不管茶具干净不干净,胡乱给客人倒茶,这是不礼貌的表现。人家一看到茶壶、茶杯上的斑斑污迹就反胃,怎么还愿意喝你的茶呢?现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注意给一次性杯子套上杯托,以免水热烫手,让客人一时无法端杯喝茶。
(2)茶水要适量
放置的茶叶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没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冲好。倒茶时,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太满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湿。不小心,还会烫伤自己或客人的手脚,使宾主都很难为情。当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过杯底就端给客人,会使人觉得是在装模作样,不是诚心实意。
(3)端茶要得法
按照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只要两手不残废,都是用双手给客人端茶的。但是,现在有的年青人不懂得这个规矩,用一只手把茶递给客人了事。双手端茶也要很注意,对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没有杯耳的茶杯倒满茶之后周身滚烫,双手不好接近。有的同志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五指捏住杯口边缘就往客人面前送。这种端茶方法虽然可以防止烫伤事故发生,但很不雅观,也不够卫生。请试想,让客人的嘴舔主人的手指痕,好受吗?
(4)添茶要及时
如果上司和客户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你要义不容辞地去给他们添茶。你可以示意服务生来添茶。让服务生把茶壶留在餐桌上,由你自己亲自来添则更好——这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的时候最好的掩饰办法。当然,添茶的时候要先给上司和客户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这样也体现出自己对上司和客户的尊重。
相关推荐
极富盛名的日本茶道源于
极富盛名的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日本茶道源自中国。现在日本的煎茶道、中国台湾地区的泡茶道都来源于中国广东潮州的工夫茶 ,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2023-07-26 12:02:441
日本茶道礼仪
日本的茶道文化是来源于中国,那么日本的茶道礼仪和中国有哪些区别呢?跟着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日本茶道礼仪 日本茶道源自中国,是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关于日本茶道的礼仪,历史由来已久,日本茶道的文化仪式与中国的茶道文化仪式有联系也有区别。具体日本的茶道文化仪式是怎样的呢?看看下文就知道啦~ 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 现代的茶道,由主人准备茶与点心,还有水果招待客人,而主人与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规矩与步骤行事。除了饮食之外,茶道的精神还延伸到茶室内外的布置;品鉴茶室的书画布置、庭园的园艺及饮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点。 茶道有繁琐的规程,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赞美一番。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热情相送。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联系起来,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主要是通过茶会和学习茶礼来达到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的目的。正如桑田中亲说的:“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提出的“和敬清寂”,用字简洁而内涵丰富。“清寂”是指冷峻、恬淡、闲寂的审美观;“和敬”表示对来宾的尊重。整个茶会期间,从主客对话到杯箸放置都有严格规定,甚至点茶者伸哪只手、先迈哪只脚、每一步要踩在榻榻米的哪个格子里也有定式,正是定式不同,才使现代日本茶道分成了二十来个流派。十六世纪前的日本茶道还要繁琐得多,现代茶道是经过千利休删繁就简的改革才成为现在的样子。 日本茶道发扬并深化了唐宋时“茶宴”、“斗茶”之文化涵养精神,形成了具浓郁民族特色和风格的民族文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显示了有中国传统美德的深层内涵的茶文化之巨大影响。按照茶道传统,宾客应邀入茶室时,由主人跪坐门前表示欢迎,从推门、跪坐、鞠躬,以至寒喧都有规定礼仪。 参加茶事的客人根据身份的不同,所坐的位置也不同。正客须坐于主人上手(即左边)。这时主人即去“水屋”取风炉、茶釜、水注、白炭等器物,而客人可欣赏茶室内的陈设布置及字画、鲜花等装饰。主人取器物回茶室后,跪于榻榻米上生火煮水,并从香盒中取出少许香点燃。在风炉上煮水期间,主人要再次至水屋忙碌,这时众宾客则可自由在茶室前的花园中闲步。待主人备齐所有茶道器具时,这时水也将要煮沸了,宾客们再重新进入茶室,茶道仪式才正式开始。 沏茶时主人要先将各种茶具用茶巾(茶巾的折叠方法也有特别规定)擦拭后,用茶勺从茶罐中取二三勺茶末,置于茶碗中,然后注入沸水,再用茶筅搅拌碗中茶水,直至茶汤泛起泡沫为止。 客人饮茶时口中要发出“啧啧”的赞声,表示对主人“好茶”的称誉。待正客饮茶后,余下宾客才能一一依次传饮,饮完后将茶碗递回给主人。客人饮茶也可分为“轮饮”或“单饮”。即客人轮流品一碗茶,或单独饮一碗茶。茶道礼法不仅是饮茶,主要还在于欣赏以茶碗为主的茶道用具、茶室的装饰、茶室前的茶园环境及主客间的心灵交流。 整个茶会,主客的行、立、坐、送、接茶碗、饮茶、观看茶具,以至于擦碗、放置物件和说话,都有特定礼仪。一次茶道仪式的时间,一般在两小时左右内。结束后,主人须再次在茶室格子门外跪送宾客,同时接受宾客的临别赞颂。 日本茶道强调通过品茶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强调宾主间有一种高尚精神、典雅仪式和双方间的融洽关系。日本茶道的礼法分为三种:炭礼法、浓茶礼和淡茶礼法。 炭礼法:炭礼法即为烧沏茶水的地炉或者茶炉准备炭的程序。无论是初座还是后座都分别设有初炭礼法和后炭礼法。它包括准备烧炭工具、打扫地炉、调整火候、除炭灰、添炭、占香等。 浓茶礼法和淡茶礼法:浓茶礼法和淡茶礼法是主人制茶、客人品茶的一整套的程序章法。一般情况下,主人先将少许呈粉末状的末茶放入瓷碗中后加点水,用特制的竹筅把茶末搅成糊状,再加水至碗四分之三即可。喝时用右手拿起茶碗,放至左手撑上,再把茶碗从对面向身前转,经细品、慢啜后奉还主人。 每次茶道举行时,主人必先在茶室的活动格子门外跪迎宾客,头一位进茶室的必须是来宾中的一位首席宾客(称为正客),其他客人则随后人室。 来宾人室后,宾主均要行鞠躬礼。有站式和跪式两种,且根据鞠躬的弯腰程度可分为真、行、草三种。“真礼”用于主客之间,“行礼”用于客人之间,“草礼”用于说话前后。2023-07-26 12:03:261
日本的茶道是什么?
日本茶道,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典雅致的文化修养,也是日本人接待宾客的一种特殊礼仪。日本人饮茶的风俗最早是由中国传入的,后来广泛流行于民间。如今日本的茶道人口约达1000万,将近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日本茶道不同于一般的喝茶,品茗,而是具有一整套的严格程序和规则。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正规茶室多起有“XX庵”的雅号。茶室面积大小不等。以“四叠半”(约合九平方米)大的茶室居多,小于四叠半的称“小间”,大于四叠半的称“广间”。茶室的构造与陈设,基本上都是中间设有陶制炭炉和茶釜,炉前摆放着茶碗和各种用具,周围设主、宾席位以及供主人小憩用的床等。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用竹制茶匙按一定动作将茶碗中的茶搅成泡沫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日本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日本茶道品茶分“轮饮”和“单饮”两种形式。轮饮是客人轮流品尝一碗茶,单饮是宾客每人单独一碗茶。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赞美一番。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则热情相送。日本茶道还讲究遵循“四规”,“七则”。四规指“和、敬、清、寂”,乃茶道之精髓。“和、敬”是指主人与客人之间应具备的精神、态度和辞仪。“清、寂”则是要求茶室和饮茶庭园应保持清静典雅的环境和气氛。七则指的是:提前备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应冬暖夏凉,室内插花保持自然美,遵守时间,备好雨具,时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2023-07-26 12:03:341
什么是日本茶道啊
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现代的茶道,由主人准备茶与点心,还有水果招待客人,而主人与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规矩与步骤行事。除了饮食之外,茶道的精神还延伸到茶室内外的布置;品鉴茶室的书画布置、庭园的园艺及饮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点。2023-07-26 12:03:563
日本茶道的论文1000字欣赏
日本茶道近年来发展迅速,也出现了很多的日本茶道的论文。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关于日本茶道的论文,一起来看看。 关于日本茶道的论文1 基于中日茶 文化 之比较研究 [论文关键词]中国茶道;日本茶道;禅 [论文内容提要]在唐代茶文化的繁荣期,通过传播中国文化的僧人们将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日本结合禅宗和本国文化传统,完成了对中国茶文化的改造,所以中日茶文化既有共通之处,又各具特色?本文从茶道体验入手,对两种文化的沿革作一个简单的梳理,分析其精神实质,从而使这两种富有丰富内涵的文化更容易理解和认知? 一?引言 我 留学 日本时曾有一次接触日本茶道的机会?那日我和朋友在大门前受到身着和服的主人的迎接,随后来到了一间明亮的会客厅,这是通往茶室的第一瞑想舞台——“露地”?露地的“地”是指心,意为割断一切烦恼之绪,现出真实的本性?露地是自我启示的通路,也是此岸(今世)通往彼岸(他世)的桥梁,踏上露地即意味着踏上脱离尘世的第一步?露地有内外之分?会客厅也叫“外露地”,是为了等候客人,让客人作好进入内露地的准备而建?客人到齐之后,追随主人走过一条幽静细长的石子路,来到一个清静古雅的“和风”庭院?此处在茶道中称为“内露地”?庭院环抱着一间古朴的草庵,那就是茶室(すきや)?茶室外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头水缸,我们用一长柄的竹制水瓢盛水洗手,通过这简单的洗礼之后,方可进入茶室?客人们不论身份地位,都从一个小门跪着钻入茶室?逐一入室之后,主人最后进来?大家先在壁龛前行礼,然后宾主致礼入座?主人先捧出甜点,以调节茶味?一切准备就绪,茶道师开始点茶?盛茶水的茶器是只闲寂古雅?不规则形状的茶碗?茶道师取二?三匙抹茶粉放入其中,注入适量的开水,再用茶筅不断地搅拌着碗中茶汤,直至碧绿色的泡沫立起?点茶完毕,主人将茶碗上花纹转向客人后,跪着递上茶,客人用双手接过茶碗,再将花纹转向主人,然后举至额头,表示还礼?我们是以轮饮的形式品尝了茶?饮完茶,客人要讲一些赞扬茶或感谢主人的话?茶事活动在这静寂庄重的氛围中完成,使人产生一种清寂超然的感觉,继而升华为一种悠久的余情? 完成了对日本茶道的初探,茶道中所表现出的宗教美让我体会到不同于中国茶道的另一种魅力?为了进一步了解日本茶道,首先我想通过与中国茶文化的比较,来探究其发展历程? 二?茶在中日的沿革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世界上制茶 饮茶 最早的国家?“茶”字在唐代之前有繥?繦???茗?羠?诧等别称,后经唐玄宗御批而统一称之为“茶”?茶最初为供品,继而才为药用?战国时期的《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疗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因茶有恢复疲劳?提神醒脑?增强判断力?恢复视力等功效,所以它不仅用作内服药,也时常被制成医治风湿病等的镇痛软膏?后来,逐渐地被人们食用?唐以前,饮茶还处在养生?保健等功能阶段,茶艺也远未完善,茶是贵族的专用饮品?唐朝,茶开始在民间盛行,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此时的茶已经不只是单纯的饮料,而是为静心育德?悟道修身所用?唐代诗人陆羽,由于出身禅门,师从道家,又与儒家士大夫们交往甚密,所以在其所著的世上第一部茶书《茶经》中,首先将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入了对茶之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的描述中,标志着中国茶道的产生,但是他没有提出“茶道”这个词?《茶经》介绍了风靡唐朝的“淹茶法”,就是用磨把晒干的茶叶磨成粉并拌和煎制成饼茶储存,根据需要随时随地将茶团捣碎后加桂?姜?盐等材料,煮而饮其汤?唐代诗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率先冠茶以“道”?诗曰:“u2026u2026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u2026u2026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他通过“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的饮茶过程,体现了心灵清静便可顿悟的禅宗思想?北宋时期,茶文化的发展更深远更广泛,茶叶采制更为精制?一种称为“斗茶”的雅玩在当时很流行?在宋朝蔡襄所著的《茶录》上篇中记述了茶的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盏和点茶,说明宋人是将茶叶磨成茶粉贮存的,并且“抹茶法”茶艺在当时已经相当完整和成熟?随着饮茶文化进一步大众化,为了方便饮用,宋朝末年,茶叶生产开始逐渐地转向叶茶?明代张源《茶录》记:“今时制茶,不假罗磨,全具元体?u2026u2026泡法,探汤纯熟,便取起,先注少许壶中?祛荡冷气,倾出?然后投茶,茶多寡宜酌u2026u2026稍侯茶水冲和,然后分酾布饮u2026u2026”,可见明代叶茶开始流行, 饮茶由过去的抹茶法等复杂茶艺改变为与现在类似的简单的“煎茶法”的冲泡形式? 茶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从茶的传入到茶道形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平安时代,随着遣唐使的派遣,大批日僧来唐求法?在求法过程中,受到寺院茶文化的薰陶,回国时把佛教文化和饮茶文化同时传回了日本?1500年前,日僧最澄从大唐带回茶种,撒播于台麓山,开拓了日本种茶史?806年弘法大师空海入唐求法,将制茶技艺带回了日本?810-824年传至日本的《茶经》掀起了“弘仁茶风”的饮茶热流,唐风“淹茶法”盛极一时?但此时的茶事只是上层社会的一种风雅之举?894年日本废除了遣唐使,茶文化走向低迷?镰仓时代,1211年荣西明庵禅师撰写了日本最早的茶经《吃茶养生记》,详细介绍了中国寺院里种种的喝茶 方法 以及宣扬饮茶有益寿延年的作用?在荣西的推动下,出现了“寺院茶”,宋风“抹茶法”尤其受到钟爱?寺院常会施茶与百姓,促进了茶向民间的传播,室町幕府的北山文化时期,茶文化与当时极度奢华的武士阶级生活相适应,寺院茶演变成奢侈的“斗茶”?室町中期以后,人们不再注重奢华,更讲究风雅品味,于是出现了高贵华丽的“书院台子茶”?而珠光(1423-1502年)认为书院台子茶在其华丽的形式下并没有太多的精神内容?他注重和汉相融,精简了华丽复杂的茶事形式,创建了清寂素朴的“草庵茶”?并将禅引入茶的精神世界,开创了“茶禅一味”的境地,日本茶道的雏形完成了?他还在《心之文》中称茶为“道”,这是日本茶道之首称?之后出现的绍鸥(1503-1555)继承和发扬了珠光草庵茶的精神,深化了草庵茶的禅宗理念,但他强调更多的是草庵茶的和风形式?最后千利休(1522-1592)将珠光的精神?绍鸥的形式相结合,加上自身对禅的体悟,将茶道提高为一种俗化了的生活禅,从而完善了茶道?日本人虽然崇尚茶道,但因其核心是禅,非普通百姓所能领悟,所以很难在百姓中盛行开来?到了江户时期,明朝高僧隐元隆琦被聘东渡日本传教,同时将“煎茶法”也传至日本?由于煎茶法既方便,又不受场地限制,很快被大众所接受? 从两国茶文化的沿革可以看出其发展时序上的一致性?日本茶文化深受中国影响,闪烁着中国茶文化的光彩?但从室町时代开始,它与禅宗紧密结合,向着精致空灵的方向发展,形成日本民族特有的一种东方文化——日本茶道? 三?中日茶道的精神实质 中国茶道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统一,其精神是“廉美清和敬”,即指清廉俭朴?平和快乐?清澄寂静?真诚处世?敬爱待人? 儒家对中国茶道的影响最大?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忠?孝”,认为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要求中庸处世?茶道精神源于儒家的中庸思想,儒家思想的平和快乐格调是中国茶道的主调,儒家的道德和礼仪为茶道提供了茶礼? 佛教对中国茶道的影响也很大?它历来推祟饮茶?首先,因茶有“三德”:提神;助消化;清心定神?去除杂念?所以喝茶既满足坐禅需要又不破坏佛教清规?其次,佛教的苦?集?灭?道四谛中的第一谛苦谛,苦谛视人间为无边的苦难,当参破苦谛,达到大彻大悟,便是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清苦,品茶之苦味,苦后回甘,这与苦谛一致?所以茶一直以来深受禅僧们的喜爱?同时,随着佛教的发达,唐代僧人煮饮天下,世人争相仿效,于是饮茶之风盛行民间?还有,“廉美清和敬”的茶道精神也正是佛教弘扬的精神? 除佛?儒二家之外,中国茶道还受道家影响?道家为求长生不老,苦炼金丹,但始终都未能如愿?因茶有强身健体,延长寿命之功效,于是逐渐被视为仙药?道家倡导通过饮茶,以求得道成仙?同时,道家认为自然本性才是真美,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茶人喜欢空灵虚静的饮茶环境,将自己融于自然,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精神与物质的统一的美学意境,这与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是统一的? 将饮茶习俗和优良茶种传入日本的是遣唐僧人, 茶文化在日本的主要传播者也是一些高僧,并且从日本茶道产生到完成,起关键作用的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千利休三人也是禅宗的信奉者?因此,从日本茶文化的开始直至茶道的完成都与佛有着不解之缘,日本茶道主要受禅宗的影响? “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精神正是佛教禅宗精神之所在?“和”既指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也指讲究本来面目,不造作,与茶事的自然融合?“和”源于禅宗“慈悲善良,温和之心”的精神和《金刚般若经》的“如如不动”教义?“敬”指敬爱之心,这与禅宗教义“二部四众?平等互重”提倡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互重的精神是一致的?“清”指清净,它源于禅宗“六根清净”?“寂”即“无”,强调“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这正是源于佛教“空无”观? 日本茶道还讲究“一期一会”的心境?它源自于佛教的无常观,是指世事无常?既然没有一样事物是保持不变的,那么人与人的每一次交会也是绝无仅有的,茶事活动亦如此?只要还原自我,怀着只此一次的信念,无造作?无杂念地投入,就能从紧促短暂的茶事中获得无限的自由?茶道中还有数寄屋?石缸?茶碗等许多不规则物体,这是因为茶道界以“不对称?不重复?绝无仅有?变化等”为美,如事物太过于正规匀称,则会变得索然无味,只有不完整?富有变化(无常)才更有情趣?这种审美意识源自以“无常”为美的禅宗美学观,禅宗强调追求完美的过程超过完美本身,让每个人充分地发挥各自的想像力,完善那些不完美的事物,才能得到美的极致,因此有意地避免用完整来表达完美? 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是茶禅一味?禅门认为,喝茶?坐禅都是平凡事,如能在平凡事中找到真实,则表示心已被启发?例如:日本茶道有单饮和轮饮两种饮茶形式?单饮是指宾客每人单独一碗茶,轮饮是指客人轮流品尝一碗茶?不管哪种形式,日语都称之为“お茶を一杯 む”?“竹田默雷禅师说:u2018若一碗茶让众人轮流喝,可有说不尽的禅味?u2019他认为一碗茶轮流喝与u2018经行u2019(诵经行走)具有同样的情趣,茶道的奥妙是无法之法,妙在乱中有序”可见,日本茶道已经脱离了饮茶概念,成为了一种无茶亦可的禅宗修行的新形式? 四?结束语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有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它将儒?道?佛三家思想有机地融入,从各个方面都突出儒教的“礼”?道教的“清”?佛教的“悟”等精神实质,体现出中华 传统文化 重视天人和一?和谐统一的特色,中国茶道是无愧于世界文明的一朵亮丽的奇葩?与之相比,日本茶道一开始就是重禅宗精神,已经升华到宗教哲学高度,成为了一种生活禅?所以它有一套严密复杂的仪式;茶人也都是修禅之人;其目的已不在于饮茶,而在于道,它是“禅的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禅的活动”?在中日文化的不断交流过程中,在弘扬中国茶文化的同时,有必要对日本茶道认真探究,彼此不断地互 相学 习,使中日茶道向更深远?更广泛的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翟文伟,齐正奎.简话中国茶与禅[J].丝绸之路,2003,(2).[2]朱颖.禅宗与日本茶室建筑管窥[J].中外建筑,1999,(2).[3]陈永华.禅文化:中日文化交流的一种载体—从中日茶道的渊源?特点谈起[J].西北师大学报,2003,(5).[4]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M].人民出版社,2004.[5]罗国中.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1).[6]小组成员:苏州大学文正学院02级日语专业学生 王园?叶飞?徐慧?喻蓓,指导老师:李东军,学术论文《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2005. 关于日本茶道的论文2 浅谈日本茶道文化 摘要:中国茶道是日本茶道的祖先,但是日本茶道却拥有自己的特色。它拥有自己的的发展过程及独特内涵。日本茶道必须按照一整套规定程序来进行,它不只是一般的是社交手法,更是通过品茶和茶道来达到陶冶情操,抒发情感的目的。 本文从日本茶道的创立及形成入手,通过对日本茶道中茶具及茶室布置等方面的分析,来简单探讨日本茶道中所体现的日本人传统审美意识以及其蕴含的禅宗精神。 关键词:日本茶道、审美意识、茶具、茶室、和敬清寂 一、日本茶道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中国茶道是日本茶道的源头,茶道由中国传入日本后,经过发展、变化、融合形成了具备大和民族韵味的日本茶道。 唐代中期,派遣来中国的日本僧人最澄将中国的茶叶盒种子带回日本,并 种植 在大阪一带。茶叶刚刚出现在日本的时候属于贵族用品,只有权贵、少数高级僧侣才可以享用茶叶。茶道被当作一种特殊的有品位的文化活动仅局限在权贵的身边。 但到了镰仓时代,受《吃茶养生记》的影响,茶道有权贵和僧侣发展到了平民中间。等到了室町时代,以种茶为生的茶农开始对茶叶进行品评和开办品茶会,逐渐的这样的集会变成了平民的娱乐活动,并由此发展成为了日本最早的茶道。 对于“茶道”这个名词,最早则是由和尚村田提出来的。他把对佛法中的领悟融汇到了茶道之中,它起源于“佛法存于茶汤”的道理,并借由此发展成为了最具自然气息和朴素的茶风。 日本战国时代的千利休则把日本茶道进行改进并提高到了艺术层次。千利休把室内富丽堂皇的的装饰简化到了非常朴素的程度,让日本茶道脱离了物质因素的纠缠,让日本茶道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与此同时千利休还特别要求“本心”的重要,并提出简化茶道的特殊动作,要随意的品茶并放弃外界的形式操纵,来达到用心体会茶道的高深意境。 二、传统日本茶道中的审美观念 在伊藤古鉴所著的《茶与禅》中,把日本的传统茶道分为了三个层次:品茶技巧、品茶礼仪、茶“道”。 日本人的审美观和品茶观完美的体现在其中。品茶技巧就是茶人怎么挑选合适的茶具、怎么放置屋内的盆景和装饰品、怎么点茶、怎么调配茶后甜点;品茶礼仪就是主人和宾客间的礼貌问题。主要方面就是主人对房屋的打扫和茶会上的表演节目;第三点茶道,就是品茶人在喝茶的过程中对人生的领悟、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下面我们就分别从这几个方面来深入的走进日本茶道文化,领悟其精髓,感受其文化。 (一) 茶具和装饰品 在日本的茶道文化当中,我们要深入的了解下其茶道文化的精髓,就要首先了解下其茶道文化中的重要的一个方面,即:茶具和装饰品。 日本茶道中的品茶工具、书画文字、盆景等饰物,体现了日本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从日本传统茶道的祖先村田珠光开始,日本人在查到中找到了寂静和质朴,来探索平淡生活中的点滴趣味。 在日本的名流中,也不乏在茶具和装饰品中有自己特有要求的,他们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是:茶道鼻祖村田珠光。村田珠光追求的是质朴,村田珠光自己就经常选择质朴的茶具,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节约简朴。他认为大和民族的黑色陶器颜色暗淡,但却拥有有 简谱 、寂静的美丽。使用这样的简约茶具,情真意切地待客,既有品茶的乐趣,对道德情操养成和锻炼也大有用处。 再挑选和物的基础上,应当多多选择用淡色系的朽叶色、淡青色茶具和适应寂静分为的茶具。茶道鼻祖村田珠光说u2018正是这种以严峻、淡然、悠闲寂静为美的审美观点,才能让人把握到生活的乐趣,来达到灵魂上的追求。 自主独立的品茶地点、露天场所、石头灯笼等的设立都是千立休提出来的。品茶地点虽然简约淡然,喝茶的人却让茶具茶室干净整洁。只有喝茶周围的环境干净整洁才能“进入自悟之道的境界,和美、寂静有佛家的气氛才是最正宗的茶道。对于茶道的鉴赏千利休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也正好是日本人对传统审美观的具体表现。 (二) 茶室周围的布置 在布置品茶地点周围的环境方面,品茶的人所看重的就是喝茶时的虔诚心情,对周围大自然的美特殊的重视。插花对于日本茶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必须选用应季的花草树木,必须看重大自然之美,顺应花朵枝干的自然之势,不要求奢华,只需要简约自然,让人怦然心动,让他们所呈现的大自然的魅力,要和茶室中与季节、书画遥遥响应,真正意义上的靠近生命的本质。 从这里看出,这就是日本人传统的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理念。《茶之书》中也提到“花瓶滴落的清水其实并不需要加以抹去,因为它暗示着露水一般的纯净与清爽”。同样体现了日本茶道中的人当与自然相融合,在茶道环境的布置与高深技术中,重视大自然,轻慢人人之间的锁事,注重生命最本真的和谐。 (三)和敬清寂 17世纪前期,16世纪末期,千利休用“和敬清寂”四字囊括了日本传统茶道的精神理念,建立了日本最正统的茶道。“和敬”主要代表的是人人之间的和睦相处用心交流,万万不能妄自尊大;“清寂”指的是冷静严肃、淡然、悠闲的审美观点。 在举办品茶聚会之前,品茶人必须先打扫周围的环境,保持室内整洁,茶具的干净,茶叶必须经过精心的加工碾碎,茶具要反复清洗干净一尘不染,插花也要根据宾客的不同和季节的变换来选择。 茶人品茶时的动作符合规范迅速敏捷,“既要让人产生舞蹈时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精确规范”。因为这样宾客才能感觉到主人的重视和尊重,展现了主人待客的真诚。在茶会上,宾客们的穿着也非常重要,因为要与茶会的背景相互协调,身份再崇高的贵族都必须爬跪进入。入座之后也不能喧哗保持安静,并需要向着主人放置在王床间的画行礼致敬。这样才能体现出人与人交流的“和敬”气氛。 到了室町时代中期,伴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城市慢慢变的奢华和喧闹。很多人开始厌倦了这种喧闹的生活,把寂静、淡然、悠闲为美,他们期待着过上隐居的生活,来达到心灵上的安慰。茶道之茶称为“佗茶”,“佗”有是幽远寂静”、“闲适”的含义。一边喝茶一边和朋友谈天说地,不问世事,修养身心。“清寂”之美从这个时期得到广泛的流传。 (四)禅茶之缘 日本的传统茶道是必须按照一定的流程规范来完成的一种艺术。并且日本茶道的根本精神,正是包含在这些看似复杂繁多的程序中。而这些繁杂的工序 并不是要让品茶人的注意力从茶本身上移走,而是要茶客细心体会整个品茶的过程,从而把品茶人从世俗的喧嚣、和生活的琐碎中解脱出来。 茶道中禅的意义,就是通过繁琐的品茶程序和规则来锻炼人们的本心,当这些繁文缛节不再使品茶者苦恼,当饮茶人随意之间就能表现出茶道的礼仪规范,才算领悟了茶道本身的真谛。 茶道的最高境界就是把精神修养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茶会本身的形式,宾客和主人之间的相互配合,在寂静淡然的品茶环境中,以喝茶、欣赏茶具、宾主间天天说地的形式,以此来达到修身养心的目的、还能让我们洁身自好,拥有更加的完美意识和品质。这也就是禅宗里的“勿使染尘埃”和“本来无一物”的两个境界。 在整理中,我们发现:人们只有通过不停的反问自己的内心,才能最终令尘埃无可染之处。日本茶道,是用一种仪式来向人讲述禅的思想,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是融佛教、道教、儒家学说为一体的一种精神文化。领悟了这些方面才能更好的领悟日本茶道文化的内涵。 三、结语 日本茶道其基本精神被日本学者概括为“和、敬、清、寂”四个字,主张通过在茶室中举行茶会的方式来了悟禅法,参透本心。日本茶道推崇朴素的“闲寂”茶风,“在不引人注目的外表之下暗含着无价的宝物,在贫困之中深藏着难以言尽的恬静的喜悦”,这种意境被日本茶人奉为美的极致。“闲寂”的美学理念不仅显现于茶具、茶室、茶仪等诸多外在形式之中,更深深渗入了茶人的内心世界,成为日本茶道艺术最为鲜明的个性特征之一,对整个日本民族的审美情趣构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以上所说的,日本茶道不仅仅是单纯的娱乐、和业余活动,它让人们在谨慎的品茶过程中养成认真、并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同时,其实茶道本身已经成为了大和民族对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并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 参考文献 [1]村井康彦.茶道思想[J].日本研究,1990(1):79. [2]千宗室.茶道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日本的发展[J].日本学,1995(5):273. [3]千宗室.〈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25-26. [4]钱朴.茶道渊源初探[J].农业考古,1995(38):51. [5]铃木大掘.禅与日本文化[M].北京:三联出版,1989. [6]铃木大拙.禅与艺术[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8. [7]吴平.禅趣人生[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8]赵天相.〈茶禅一味〉寻踪有感[J].农业考古,2000(58):126. >>>下一页更多精彩“关于日本茶道的论文”2023-07-26 12:04:301
日本正宗茶道创立者
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是茶道的集大成者。2023-07-26 12:04:512
日本茶道的日文与翻译
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具有东方文化之韵味。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蕴。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的日文与翻译,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的日文与翻译 茶道の席には「挂物」、「花入」に「茶花」が饰られます。そして茶を点てるために、「釜」、「风炉」または「炉」、「水指」、「茶入」または「茶器」、「茶碗」、「茶杓」、「盖置」、「建水」などの道具と、「柄杓」、「茶筅」、「茶巾」、「帛纱」を使います。 相关说明: 还有一段,本人不甚感激 茶道の点前 茶道では、お茶を点てることを「点前」(てまえ)と呼びます。茶道の点前を简単に说明すると、お茶を点てる道具を茶席に运び出して置きつけ、客の前で茶器、茶碗などを清め、茶碗をお汤で温めます。そこへ抹茶を入れ、汤を注ぎ、茶筅で抹茶と汤を掻き混ぜます。点てた抹茶を客へ出し、最后に使った道具をもう一度、清めて、元の场所へ片付け、道具を持ち帰ります。お茶を点てるための道具の置き场所や、ひとつひとつの动作に意味があり、无駄な动きがなく、合理的で、洗练され、茶道の所作は流れるように美しいものです 翻译 在茶道坐位装饰着“挂物”(一种卷轴式的挂画)、茶道插花等。此外为了点茶,还要使用甫鼎颠刮郯钙奠水订惊水釜(一种注水的器具,超级贵的)、“风炉”或者炉、“水指"(一种竹木的舀水勺)、茶入以及茶器、茶碗、茶勺(取抹茶用)、茶筅、茶巾(一般红色)、帛纱等。 茶道的点前 在茶道中,把点茶称为“点前”。简单来说明一下的话,就是把点沏用的茶具搬出来并加以摆放,在客人面前清洗茶器茶碗、并用热水温烫茶碗。然后放入抹茶(一种研磨和很细的粉末状绿茶,和中国的绿茶粉有所区别)、注入热水,用茶筅来搅拌茶粉和热水。把点完的茶敬给客人,最后再一次清洗使用的道具,并把每种道具归置回原位,每一个动作有有特殊讲究的,无多余动作,合理、洗练、展现茶道一气呵成的那种流程美感。 日本茶道的步骤 温壶,烫杯,装茶,高冲,盖沫,淋顶,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闻香、品茗。 首先点火煮水,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洁具提温。 将茶叶放入茶壶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乌龙入宫” 沸水冲入茶壶中,“高山流水”,即高处直接冲入,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之后盖沫(将溢出壶顶的泡沫刮去)——“春风拂面”。 盖好壶盖,以沸水淋于壶上。即对茶壶进行淋顶。——“重洗仙颜” 第一壶茶为洗茶不喝,沸水倒入壶中,迅速倒出。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称“洗杯”——“若琛出浴”, 第二壶茶,就可以准备斟茶了。 将壶中茶倒入公道杯,为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玉液回壶” 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于茶盘。 将茶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茶水亦应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此过程称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四个杯中茶的量,色须均匀相同,方为上等功夫。 主人将斟毕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策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佳宾,自己最末。 将茶倒入品茗杯(将品茗杯扣在闻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两指夹闻香杯,向内翻转),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 最后,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两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轻啜慢饮——“三龙护鼎”。2023-07-26 12:04:581
日本茶道的四规是
日本茶道的四规是“和、敬、清、寂”,乃茶道之精髓。“和、敬”是指主人与客人之间应具备的精神、态度和辞仪。“清、寂”则是要求茶室和饮茶庭园应保持清静典雅的环境和气氛。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 日本茶道的四规是“和、敬、清、寂”,乃茶道之精髓。“和、敬”是指主人与客人之间应具备的精神、态度和辞仪。“清、寂”则是要求茶室和饮茶庭园应保持清静典雅的环境和气氛。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2023-07-26 12:05:051
关于日本茶道文化,你愿意深刻地了解它吗?
这个文化很优秀,我愿意去深刻的了解,并且也想去学习。2023-07-26 12:05:184
什么是日本茶道三千家
1658年,千宗旦(千家中兴之祖,千家流派始祖千利休之孙,)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分别继承父业,开辟了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即“三千家”。三千家具体为:宗旦的第三子江芩宗左承袭了他的茶室“不审庵”,开辟表千家流派;第四子仙叟宗室承袭了宗旦隐退时代的茶室“今日庵”,开辟了里千家流派;第二子一翁宗守,在京都的武者小路(地名)建立“官休庵”,开辟了武者小路流派。几百年来,三千家一直保持着日本茶道正宗的地位。三家互相合作扶持,为日本茶道的发展和传播起了重大作用,是日本茶道的栋梁和中枢。目前三千家以里千家人数最多,其次是表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日本茶道2023-07-26 12:05:451
“日本茶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照片吗?上传。2023-07-26 12:06:003
日本茶道的介绍
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日本茶道源自中国。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2023-07-26 12:06:221
日本茶道的主流是什么
一般所说的茶道叫做“茶之汤”,使用抹茶。抹茶道有四五百年历史,始终占据日本茶礼法的主流。日本茶道不仅讲究饮茶,更注重喝茶礼法,有着严格的规制和详备的轨范,并以此确立日本茶道之“道”。日本茶道的精神核心为“和、敬、清、寂”,茶道精神体现在日本的饮食、建筑、礼仪等方方面面,对日本人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茶室2023-07-26 12:07:341
日本茶道为什么能够流传至今茶 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
是我们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山传过去的,2023-07-26 12:07:492
盖置是什么
盖置是日本茶道用具中的一种。盖置是用于放置釜盖或柄杓的器具,有金属、陶瓷、竹等各种材质;用于炉与用于风炉的盖置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日本茶道用具有敷板、炉、风炉、釜、盖置、水指、柄杓、水次、建水、枣、茶入、仕覆、茶杓、茶筅、茶碗、茶巾、帛纱、茶点、菓子箸、棚、杓立、饰火箸、釜据、切藁、毛毡、立礼桌、立伞。 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 日本茶道源自中国。现在日本的煎茶道、中国台湾地区的泡茶道都来源于中国广东潮州的工夫茶 ,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2023-07-26 12:08:091
关于日本茶道的问题
1.日本茶道,又称禅茶,其精神在于利用茶净化心灵,提神醒脑的特性,使饮茶者的心神,暂时革除一切俗务杂念,以期直扣人的本相,即是达到所谓本来面目赤子之心的境界,因为必需藉假炼真,所以对于环境的布置、器物的使用,要求的水准极高,茶屋必须外幽雅清寂,古木参天,奇石、古董,排列有序,内面必须玩物古董、瓶花名画,器皿烧制精巧华丽,高雅实用,主客态度必须平和谦逊,心无杂事,正襟危坐,虔诚授受。饮茶问之交谈,腔调馨欬,均须合体。日人认为这种心境为和、静、清寂的总和,如茶屋是代表宇宙万物经过过滤净化后,唯一可赘凭借的象征物,人一旦介身其中,一方面慢慢品尝苦涩的茶味,此情此景正是物我文融,天人合一,是用一种无意识的境界,藉以了悟永恒的价值。 但是以禅的意义来说,茶道本身毫无意义,因为禅的特色是喜悦、诚摮、自由。茶道仪式,完全违背这种本意。日本茶道,流派虽多,但受陆羽《茶经》影响在仪式器具布置上做工夫为多,对茶本身研究较少,在基本上已是舍本逐末。更由于日本将茶道视为婚嫁习尚。女子多习茶道禅的意义更为消失,在今日,日本茶道只剩下学习礼仪维护传统两种目的。2.奈良、平安时代 这一时期的茶文化,是以嵯峨天皇、永忠、最澄、空海为主体,以弘仁年间(公元810-824)为中心而展开的,这一段时间构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 镰仓时代末期,上层武家社会的新趣味、新娱乐“斗茶”开始流行,通过品茶区分茶的产地的斗茶会后来成为室町茶的主流。 室町时代末期,茶道在日本获得了异常迅速的发展。镰仓时代,日本接受了中国的点茶道文化,以镰仓初期为起点,日本文化进入了对中国文化的独立反刍消化时期,茶文化也不例外。镰仓末期,茶文化以寺院茶院为中心,普及到了日本各地,各地都出现了茶的名产地。寺院茶礼确立。 总之,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期,日本吸收反刍中华茶文化,民族特色形成,日本茶道完成了草创。江户时代 江户时期,是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时期,日本吸收、消化中国茶文化后终于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煎茶道。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道,但是发扬光大了中国茶道。 现代时期日本的现代是指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茶在安土、桃山、江户盛极一时之后,于明治维新初期一度衰落,但不久又进入稳定的发展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日间的茶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日本茶文化向中国的回传。日本茶道的许多流派均到中国进行交流3.这个我觉得应该与日本人的习俗有关,日本女人穿和服的时候好像都要配扇子啊。4.一期一会是日本茶道用语。“一期”表示人的一生;“一会”则意味仅有一次的相会。百多年前大将井伊直弼诠解道,“茶会也可为‘一期一会"之缘也。即便主客多次相会也罢。但也许再无相会之时,为此作为主人应尽心招待客人而不可有半点马虎,而作为客人也要理会主人之心意,并应将主人的一片心意铭记于心中,因此主客皆应以诚相待。此乃为‘一期一会"也。”人生及其每个瞬间都不能重复。 “一期一会”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个瞬间的机缘,并为人生中可能仅有的一次相会,付出全部的心力;若因漫不经心轻忽了眼前所有,那会是比擦身而过更为深刻的遗憾。5.。。。。。。6.。。。。。。(答案多来自百度)2023-07-26 12:08:181
日本茶道文化是什么?
幽玄之美 中国的古诗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这和日本茶道提倡的幽玄之美,有着相同的意境。幽玄之古美,是一种无限深幽之处的无限意境之美。比如,在幽暗茶室中,简单的眼神和无言的会意,有种心领神会的幽深玄美。这种东方的含蓄之美,在茶道文化中达到极致。留白处的空阔意境,是一种自觉自悟的韶美,是一种非日常耀眼明灿的幽深玄阔之美。幽玄,不是阴暗沉郁之气氛,而是沉静中的寂落之美。 脱俗之美 踏入茶庭,走过碎石板路,进入茶室入座,这一过程,是一种短暂地脱离红尘俗世的忘我之境。放下尘念,远离喧闹,进入神清心宁的境地,这是日本茶道文化的一种忘我脱俗之美。日本茶庭的露地“石板路”,不仅仅是一条短短的路径,而是一种更多象征意义上的回归身心本我的回家之路。进入茶室前的净水洗手等动作,也是一种净心脱尘之举。茶道追求的脱俗之美,不是简单地脱离世俗红尘,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让疲倦的身心得以短暂的净化,再以清新的“我”回到日常俗世中前行。所谓的脱俗,不是表象的脱离现实的生存规则,而是令人在真实生活中,自然畅顺地融入世道。利休大师倡导的“心中一尺自悟”,便是对脱俗最练达的诠释。世人若能心中有道,胸中有规地行走尘路,便不易迷失本我,会走得更逍遥自在。比如在茶席中聚会的开始前或结束后,禁忌高谈阔论地炫耀财富和摆弄学问之谈。不论是茶师还是茶客,茶前茶后的交流,大多是轻语温句的情趣之事。脱俗,便是俗人在此一时,求得此一刻的清净俗念之愿。2023-07-26 12:08:393
盖置是什么
日本茶道用具中的一种。盖置是用于放置釜盖或柄杓的器具,有金属、陶瓷、竹等各种材质;用于炉与用于风炉的盖置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盖置是日本茶道用具中的一种。盖置是用于放置釜盖或柄杓的器具,有金属、陶瓷、竹等各种材质;用于炉与用于风炉的盖置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日本茶道用具有敷板、炉、风炉、釜、盖置、水指、柄杓、水次、建水、枣、茶入、仕覆、茶杓、茶筅、茶碗、茶巾、帛纱、茶点、菓子箸、棚、杓立、饰火箸、釜据、切藁、毛毡、立礼桌、立伞。 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 日本茶道源自中国。现在日本的煎茶道、中国台湾地区的泡茶道都来源于中国广东潮州的工夫茶 ,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2023-07-26 12:09:221
日本茶道的学术价值
日本茶道源自中国。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现代的茶道,由主人准备茶与点心,还有水果招待客人,而主人与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规矩与步骤行事。除了饮食之外,茶道的精神还延伸到茶室内外的布置;品鉴茶室的书画布置、庭园的园艺及饮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点。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成为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2023-07-26 12:09:471
茶道是日本传过来的吗?
日本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日本茶道都是模仿、抄袭中国的远古文化而得来!2023-07-26 12:10:033
日本茶道的四规是
日本茶道的四规是“和、敬、清、寂”,乃茶道之精髓。“和、敬”是指主人与客人之间应具备的精神、态度和辞仪。“清、寂”则是要求茶室和饮茶庭园应保持清静典雅的环境和气氛。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日本茶道的特点现代日本茶道一般在面积不大、清雅别致的茶室里进行。室内有珍贵古玩、名家书画。茶室中间放着供烧水的陶炭(风)炉、茶锅(釜)。炉前排列着专供茶道用的各种沏茶、品茶用具。日本茶道的规矩比较讲究,友人到达时,主人在门口恭候。待宾客坐定,先奉上点心,供客人品尝。然后在炭炉上烧水,将茶放入青瓷碗中。水沸后,由主持人按规程沏水泡茶,依次递给宾客品饮。品茶时要吸气,并发出吱吱声音,表示对主人茶品的赞赏。当喝尽茶汤后,可用大拇指和洁净的纸擦干茶碗,仔细欣赏茶具,且边看边赞“好茶!”以表敬意。2023-07-26 12:10:281
日本茶道的来源与发展是怎样的
日本茶道的来源: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具有东方文化之韵味。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蕴。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日本茶道的发展:1、奈良、平安时期,日本接受、发展中国的茶文化,开始了本国茶文化的发展。饮茶首先在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中传播并流行,也开始种茶、制茶、在饮茶方法上则仿效唐代的煎茶法。日本虽于九世纪初形成“弘仁茶风”,但以后一度衰退。日本平安时代的茶文化,无论从形式上还是精神上,可以说是完全照搬《茶经》。2、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期,日本学习和发扬中华茶文化,民族特色形成,日本茶道完成了草创。3、江户时期,是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时期,日本吸收、消化中国茶文化后终于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煎茶道。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道,但是发扬光大了中国茶道。4、日本的现代是指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茶在安土、桃山、江户盛极一时之后,于明治维新初期一度衰落,但不久又进入稳定的发展期。2023-07-26 12:10:471
日本留学生必知茶道文化解析
很多去日本留学的学生对于日本的茶道情有独钟,那么日本的茶道到底是怎么样呢?跟着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日本留学生必知茶道文化 日本与中国虽然同属于亚洲国家,但是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都与中国有很大差异,并且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在日本,茶道不止是一种生活艺术,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正如桑田中亲说的“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茶道是一种包含了许多技艺与复杂的程序的生活艺术,从看似简单实则很讲究的茶具的冲洗,茶水的烹制,到沏茶、赏茶、闻茶、饮茶,每一步讲究的都是一种精致与唯美。 一、茶道影响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后,经过几代日本茶人的潜心研究和改革创新,逐步形成了集宗教、伦理、美学等为一体,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茶道体系。茶道作为日本民族文化的代表,不仅影响了日本国民的精神文化、建筑风格、陶艺制造和饮食文化,还在其生活习惯、服饰、绘画、插花甚至文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没有茶道,就没有日本文化史。研究茶道,对于了解日本文化、日本社会有重要作用。 二、茶道观点:和、敬、清、寂 “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奉行的四谛、遵循的四规、坚守的四则。这四个字是对日本茶道所有精神内涵的高度概括。只要一说到茶道人们从内心联想到的情景意蕴其实就是这四个字的抽象意念。 在日本,茶道的主要思想宗旨是:主体的“元”即主体的绝对否定。这个茶道的主旨是无形的。作为“无”的化身而出现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们是“无”泊出生的四种现象。随着时间的发展从上面所说的几个内容中衍生出了日本茶道的种种优秀的技艺。 和代表平和的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当我们进入茶室之中品尝一碗茶时,无论是客是主“请先”“请慢用”以及种种的言词,都代表了茶道中所蕴含的“和”之意。 说到敬,则是对于长辈的尊敬,同时也代表了对于友人与同济间的敬爱。以和而敬,从此开始便展开了茶道的真随。 清,则是清净、清洁的意思,也是茶道的种种礼仪,做法中十分强调的部分。 寂乃是茶道中的美的最高理念,在求取“静”的同时,能观察自己知足的内心,在深沉的思索中让自己内心沉淀,是禅学中所生之思想,也是对于人生的最佳解答。 三、饮茶程序 日本茶道是必须遵照规则程序来进行喝茶活动。而茶道的精神,就是蕴含在这些看起来繁琐的喝茶程序之中。 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 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赞美一番。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热情相送。 四、茶道精神 “一期一会”一词出自江户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弼所著茶论《茶汤一会集》。井伊说:追其本源,茶事之会,为一期一会,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复多次举行茶事,也不能再现此时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会,实为我一生一度之会。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计,尽深情实意,不能有半点疏忽。客人也须以此世再不能相逢之情赴会,热心领受主人的每一个细小的匠心,以诚相交。 由此可见,茶道是一场静心清魂的佛事。茶人不愧为在家的僧人。茶室可比作寺院的佛堂。所以,日本茶道思想是茶与禅的融会贯通。茶中有禅理,禅理又在品茶中深刻体会到。2023-07-26 12:10:551
说说你所了解的日本文化?
茶道,相扑比赛2023-07-26 12:11:042
日本茶道的日本茶道的礼仪
日本的茶道品茶是很讲究场所的,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茶室多起名为“某某庵”的雅号,有广间和小间之分。茶居室一般以“四叠半”(约为9平方米)为标准,大于“四叠半”的称为广间;小于“四叠半”的称为小间。茶居室的中间设有陶制炭炉和茶釜,炉前摆放着茶碗和各种用具,周围设主、宾席位以及供主人小憩用的床等。接待宾客时,由专门的茶师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规则依次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都要经过专门的训练。茶师将茶献给宾客时,宾客要恭敬地双手接茶,致谢,而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动作轻盈优雅。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和礼仪,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和赞美。最后,客人离开时需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则热情相送。茶道品茶还分为“轮饮”和“单饮”两种形式。轮饮是客人轮流品尝一碗茶,单饮是宾客每人单独一碗茶。茶道还讲究遵循四规,七则.四规指和、敬、清、寂,乃茶道之精髓。“和、敬”是指主人与客人之间应具备的精神、态度和礼仪。“清、寂”则是要求茶室和饮茶庭园应保持清静典雅的环境和气氛。七则指的是:提前备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应保持冬暖夏凉,室内要插花保持自然清新的美,遵守时间,备好雨具,时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等。2023-07-26 12:11:231
关于日本茶道的问题
日本茶道品茶分“轮饮”和“单饮”两种形式。轮饮是客人轮流品尝一碗茶,单饮是宾客每人单独一碗茶。日本茶道形成初期,做茶事时,“侘亭主只敬献一碗浓茶”,即“后席”饮茶时一般只是喝一碗浓茶而已,但慢慢地茶事内容有所变化,喝完浓茶后,又添了一道淡茶。喝淡茶时一般是人手一碗,但茶碗并不会成为某个客人的专用茶碗,而是大家先后交替来使用。主人也会在客人面前象征性地清洗擦拭,但是从现代人的卫生意识的角度讲,恐怕很多人不大容易接受。如果连喝淡茶的方式都难以接受的话,那么喝浓茶就更难以接受了,因为浓茶是需要所有在座的客人一起传饮的,而且要求每位客人必须从茶碗的同一个地方来喝,这就更不符合现代人的卫生习惯了。日本茶道中所有客人共同分饮一碗茶的浓茶饮法,令我们不由地联想起古时的歃血为盟、夫妇间的交杯酒、兄弟结拜的义酒、基督教的圣餐、神道的交心会、佛教里拜服献给佛祖的剩茶仪式等等这些宗教式的共同饮食的风俗。无论是主人点浓茶,还是客人们喝浓茶,彼此仅有极为简短的寒暄,那种气氛是非常严肃紧张的。与之相对,中国茶道吃茶则没有这些做法,而是人手一专用杯盏来品饮。比较而言,中国茶道更重视茶的色香味本身,而日本茶道似乎更注重饮茶的方式和过程,注重在茶室这个“一期一会”的方寸空间,通过共饮一碗浓茶这种方式来实现一味同心、异体同心的交流,从而实现情感的最大满足。2023-07-26 12:11:391
日本茶道礼仪是什么(日本茶道的礼法)
1、参加茶事的客人根据身份的不同,所坐的位置也不同。正客须坐于主人上手。这时主人即去水屋取风炉、茶釜、水注、白炭等器物,而客人可欣赏茶室内的陈设布置及字画、鲜花等装饰。主人取器物回茶室后,跪于榻榻米上生火煮水,并从香盒中取出少许香点燃。在风炉上煮水期间,主人要再次至水屋忙碌,这时众宾客则可自由在茶室前的花园中闲步。待主人备齐所有茶道器具时,这时水也将要煮沸了,宾客们再重新进入茶室,茶道仪式才正式开始。2、沏茶时主人要先将各种茶具用茶巾擦拭后,用茶勺从茶罐中取二三勺茶末,置于茶碗中,然后注入沸水,再用茶筅搅拌碗中茶水,直至茶汤泛起泡沫为止。3、客人饮茶时口中要发出啧啧的赞声,表示对主人好茶的称誉。待正客饮茶后,余下宾客才能一一依次传饮,饮完后将茶碗递回给主人。客人饮茶也可分为轮饮或单饮,即客人轮流品一碗茶,或单独饮一碗茶。茶道礼法不仅是饮茶,主要还在于欣赏以茶碗为主的茶道用具、茶室的装饰、茶室前的茶园环境及主客间的心灵交流。4、整个茶会,主客的行、立、坐、送、接茶碗、饮茶、观看茶具,以至于擦碗、放置物件和说话,都有特定礼仪。一次茶道仪式的时间,一般在两小时左右内。结束后,主人须再次在茶室格子门外跪送宾客,同时接受宾客的临别赞颂。2023-07-26 12:11:461
日本的茶道:“和,敬,清,寂”是它的茶道精髓
茶道之美融合了多种艺术审美价值,必须要用鼻,舌,身体,眼睛和耳朵去感受和体会。在和风细雨之中,主人出入茶室的脚步声,萦绕鼻端的花香和熏香,以及精工细作的美食,古朴典雅的茶具,在短短的几个小时里,让主人和客人完成了一种仪式。 1 日本历代的茶人都会在禅寺之中进行数年的修行,他们从禅寺得到法名,并且一生都接受禅师的指导。 日本茶道文化用丰富的文化形式支撑着同一个精神,那就是“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 和 茶道中的“和”代表的是和谐,也代表和悦,它是支配整个茶道过程的精神。和谐注重的是形式,而和悦则注重内在的情感。 茶室之中,良好的氛围就是通过“和”来体现。在茶事过程之中,触觉,味觉,视觉和听觉都有自己“和”的标准。 一只好的茶碗不管外形如何,必须要有良好的手感,让客人在饮茶的时候不至于感到太凉,太重或者太轻,这种体验是人与物之间的“和”。 而茶室之中的香气也不宜太过强烈,刺鼻,要轻柔散漫地弥漫在室内,这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和”。 窗子分布的位置决定了茶室之中的光线,经过白色和窗纸过滤,投进茶室中的光线要轻柔,诱人冥想,这是光感与茶之间的“和”。 当风从茶室外的老树之上吹过,沙沙作响的树叶声和煮水的咕噜声和悦地交汇在一起,这是听觉上的“和”。 和谐的环境之美和参与者的人格之美交汇,在茶室之中奏响“和”的乐声,令人沉醉。 日本茶道之中的“和”要求茶室中每个人都保持恰如其分的表现,周到的茶室安排,体贴入微的照顾,言谈举止和表情的和谐,如和风习习,令人舒畅。 敬 茶道中的“敬”也是源于禅宗,在日本茶道中,最能体现“敬”这一意念的,应该是茶汤之中的“一座建立”思想。 “一座”指的是所有参与茶事的人,而“一座建立”是说参与者都将获得平等垢对待,人们互相尊重,共享一个和谐的茶室氛围。宾主之间的相敬相爱是出于本心的流露,从而达到自然的,非理性的交融。 在禅宗看来,人的一切杂念和欲望都是来源于此,人如果想要成佛,就需要实现一种超越经验,也就是无意识的内心自悟,这种超越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敬”。这种自悟呈现出茶道与禅宗之间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敬意。 清 “清”指的是清洁,整齐,是受到日本人民极大推崇的修养要素。而在日本茶道之中,“清”更多是指对于灵魂的洗涤。 在被称之为露地的茶庭之中,茶人要随时泼洒清水,清洁地面。迎接贵客的时候,还要擦干净庭院里的树木和石头。 茶室之中更要求一尘不染,就连烧水用的炭都要提前洗去浮尘。通过这些行为,才能达到祛除身外污浊,内心清净的目的。 日本茶道一直都是致力于抑制或者放弃那些邪念,让茶庭成为一个无垢清净的世界,让每一个进入茶庭的人都保持清净观念,让心中一丝一毫的尘垢也翻涌不起来。 这一观念之中确实存在一些茶道脱离现实世界的要求,而处于茶室之中的清净心情就像是已经要成佛一样。 寂 “寂”是茶道追求的最终境界,它决定了茶道存在的意义。概念上,日本茶道和禅宗是紧密联系的,而“寂”在梵语之中就是指“静寂,和平,静稳”。 日本茶道之中,“寂”又和“至纯,孤绝”相接近,表示修行者或茶人在完成了对各种事务的否定之后,进入了一个了无的世界,这里没有声音,也没有色彩。 茶人否定了一切固有的审美价值,抛弃了原有的思想束缚,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就应运而生。 茶道中的“寂”是消除了心中的妄想与烦恼之后,达到无念无想的境界,这也是茶道的最终目的。 2 茶的意境是一种追求完美心灵的过程,日本茶道要求茶事不能喧哗,要寂静,以便寻求心情的安稳,茶道修养要求茶人自己体会和习得。 “和,敬,清,寂”表达了茶道精神的禅悟,和与敬是茶事之中主客的心得,清与寂是茶事,茶庭和茶具的心得。 茶道让茶人有了存在的姿态,心性,而诚信,谨慎,仁义,礼法,修身,知足,求善心,净心情,辨是非,应时节,分轻重,厚朋友,都是茶道所教诲的日常教训,用来修身养性,济度世人。2023-07-26 12:11:531
我打算在合肥做白酒销售(业务代表),但是没有经验。希望有经验的前辈指教一二!!不胜感激!!
很难做的,没有渠道!!2023-07-26 12:02:505
人瘦绿阴浓的上一句是什么
人瘦绿阴浓的上一句:来去春如客。诗词名称:《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本名:吴文英。别称:词中李商隐,吴梦窗。字号: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号觉翁。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四明(今浙江宁波)。出生时间:约1200。去世时间:约1260。主要作品:《渡江云三犯》《风入松》《浣溪沙》《解连环》《解连环》等。主要成就:南宋著名朦胧词人。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人瘦绿阴浓”的详细介绍:一、《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的全文点此查看《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的详细内容落花夜雨辞寒食。尘香明日城南陌。玉靥湿斜红。泪痕千万重。伤春头竟白。来去春如客。人瘦绿阴浓。日长千影中。二、吴文英其他诗词《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瑞鹤仙》、《祝英台近·除夜立春》、《风入松》、《水龙吟》。三、赏析《菩萨蛮》,又名《子夜歌》、《重叠金》。唐教坊曲,《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并入“中吕宫”,《张子野词》作“中吕调”。唐苏鹗《杜阳杂编》:“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据此,知此调原出外来舞曲,输入在公元八四七年之后。但开元时崔令钦所著《教坊记》已有此曲名,可能此种舞队前后不止一次前来中国。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情调由紧促转低沉,历来名作最多。“落花”两句,述春景。“寒食”,在清明前二日,传为晋文公因纪念介子推,而于此日禁火,故曰“寒食”。“落花夜雨”,唐韩_《寒食》诗有“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之句;杜牧《清明》诗也有“清明时节雨纷纷”句,都是写寒食清明时的景象,梦窗也应景而作。此言词人在夜雨淅淅沥沥落英缤纷之中告别了这一年一度的寒食节。明后天如果天气转晴,他就将去南郊踏青游春。“玉靥”两句,由清明想到女子上坟时的哀哭状。妇女们清明外出上坟,祭扫先人之墓,必将因哀痛而泪落如雨,“千万重”,即言其落泪之多。脸上的胭脂、花粉,也将因涕泪滂沱而污损。这两句,着重写女子的重情。“伤春”两句,转而写男子之情。旧有“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头”之说,故词人用其意而曰:光阴如箭,来去匆匆、春光好比过客,转瞬即逝,因此我将因哀伤春天的难留而也会愁白了自己的头发。“人瘦”两句,实写其闲极无聊之状。此言词人漫步踱到轩园中绿树的浓荫底下,发觉自己的身影因阴暗而显得更加细长消瘦。回到室内,见阳光从帘隙之间漏入,又觉得这时光实在是显得太悠长了。一副无所事事,徘徊不定的无聊形象跃然于纸上。又结尾两句因为需要押韵,所以都为倒装句式,即“绿阴浓浓人更瘦,帘隙影中日愈长”之谓。相同朝代的诗歌《曹将军》、《下瞿塘》、《滕王阁》、《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题艾溪》、《废贡院为米廪过之值盘_》、《送客至灵谷》、《叹_词》、《题陈朝玉爱竹轩》、《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图》。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的详细信息2023-07-26 12:02:541
《江城子秦观》翻译及赏析是什么?
清明天气醉游郎。莺儿狂。燕儿狂。翠盖红缨,道路上来来往往忙。记得相遇垂柳下,雕玉佩,一缕金裳。春光还是旧春光。桃花香。李花香。浅白色深红色,一个斗新妆。惆怅惜花人不见,唱一首,泪千行。2023-07-26 12:03:038
安徽合肥有没有怀庄1983白酒
圣军白酒批发商行地址:合肥市肥东县到这里查一下,一般是有的。2023-07-26 12:03:161
合肥窖藏8年礼盒多少钱
老兄,你得说是什么酒啊。中国的白酒种类繁多,窖藏8年有很多牌子都有。2023-07-26 12:03:242
合肥多个制售假酒黑作坊连夜被端,制售假酒给酒业市场造成了什么影响?
给酒业市场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因为假酒扰乱了酒业市场的秩序,造成了消费者的不信任。2023-07-26 12:03:335
运用了历史典故的诗句
1. 关于雨的诗句和历史典故(关于雨的古诗词,故事,成语) 关于雨的诗句和历史典故(关于雨的古诗词,故事,成语) 1.关于雨的古诗词,故事,成语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韩愈《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甫《江南春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风雨同舟、大雨倾盆、风雨交加、风调雨顺、风雨无阻、雨后春笋、春风化雨、挥汗如雨、梨花带雨、翻云覆雨、山雨幽幽、倾盆大雨、未雨绸缪、巫山云雨、春雨如油、顶风冒雨、烟雨蒙蒙、狂风暴雨、枪林弹雨、大雨滂沱、雨过天晴、腥风血雨 鱼与雨 一 传说中的鱼飞行在千年午夜的时空,独自在深邃的天幕里飘行,夜夜凝望不变的星空,简单而快乐地生活了一个千年又一个千年。 依然午夜时分,似有无数晶莹的星光从鱼的身侧划过,落在鱼的身上,扰醒了沉沉的睡梦,这是一场温柔清凉的雨,鱼义无反顾地跃入,身体立即被雨水包裹起来,鱼在雨中时而徜徉、时而潜行、时而跃起,溅起点点迷醉的水花,在午夜的时空闪耀着淡蓝的光。 雨因鱼的搅动也活跃起来了,将鱼儿包裹得更紧:鱼儿在雨中游得更欢,鱼与雨在千年的际遇里相恋在空中。 鱼生于无尘的午夜时空,而雨必将流落大地。 雨对鱼说:“天空是我短暂的停留,虚幻偶然的情爱,却要必然的别离” 鱼对雨说:“你的怀抱已足够宽阔,有了今生的畅游,我便永生的跟随” 二 传说中的鱼是随雨从天上落下来的。 雨与鱼的浪漫故事成了千年流传的寓言。 雨与鱼快乐地生活着,可雨担心鱼过得不够舒畅,于是,雨用千年营造了河流。 雨与鱼快乐地生活了千年,雨想河流是否太窄了。于是,雨又用万年营造了湖泊。 雨与鱼又快乐地生活了万年,雨又疑虑湖泊太小了。于是,雨又用亿年营造了海洋。 可在这千年、万年、亿年的时光中,雨渐渐失去了闪耀的灵性,成了世俗平淡的水。 雨黯然地对鱼说:“我用耗尽一生的努力希望给予完美,可我却丢失了自己” 鱼流着泪对雨说:“你那无尽的的温柔早已融在我心底,泪水就是你的影子” 可雨不愿让鱼流泪,鱼于是带着雨一起寻找那失落的地方。 于是,鱼总是逆流而行,用亿年游出海洋,用万年游遍湖泊,用千年游过河流,鱼与雨的故事又有了新的流传。 三 鱼与雨那巡回的路上,却是一路的艰难一路的坎坷,行进于朝露和暮风中,夜宿于寒露和清月下;匍匐于沼泽,潜行于冰川,飞跃过深涧,穿越过瀑布。 雨说:“原来爱也会成为负累,为爱离开也许是我唯一的选择” 鱼说:“可离开了你我看不到自己,也便失去了生命的所依。” 雨说:“可要找回曾经的样子,必要经过前世今生的炼狱,所以我要独自离去” 鱼说:“如果别离已成必然,那么我就在曾经落下的地方等着你我轮回的重逢。” 随后,雨在晨起的霞光里随着弥漫的水汽闪着微蓝的光依依消隐而去。 鱼也从此开始了对雨的千年守望。 于是,总是在天空阴郁的时候,看到鱼期待着雨的降落,将头幽幽探出水面的情景! 四 为了那轮回的重逢,鱼夜夜守候在沉睡如水的鱼的身侧,白日则继续前行寻找那失落的地方。 雨离开鱼后,则将失落在河流、湖泊、大海中的点点灵光收集着、汇聚着,让他们随着晨起的水汽上升到空中,再次凝结成了晶莹清凉的雨。 而鱼在那艰难的前行中,渐渐强壮了腰肢,矫健了双翼,丰美了鳞甲,终于在一个午夜的梦中,成了一只会飞的鱼。 于是鱼飞到天上与雨在他们曾经相遇的重逢。 雨激动地紧拥着鱼,鱼欢畅地穿梭不停。 回到天上的鱼与雨看到了自己的来世与今生。 原来雨是鱼前世的泪水,今世的雨却要化成水成为鱼的依托,来生鱼便成了水的精灵。 雨说:“原来我不是雨,我只是为你而生的水” 鱼说:“我也不是鱼,我是为你而活的精灵。” 从此,鱼与雨一起找到了他们失落的地方,平静而快乐地生活着。鱼水情深。 2.和“雨”有关的典故 未雨绸缪 【发音】 wèi yǔ chóu móu 【释义】 绸缪:紧密缠缚,引申为修缮。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原指鸱鴞在未雨前,已修补窝巢。后喻事先预备,防患未然,常用此语。 【出处】 《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典故1】 “诗经”中有一篇标题为“鸱鸮”的诗,描写一只失去了自己小孩的母鸟,仍然在辛勤的筑巢,其中有几句诗:“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意思是说:趁着天还没有下雨的时候,赶快用桑根的皮把鸟巢的空隙缠紧,只有把巢坚固了,才不怕人的侵害。 后来,大家把这几句诗引伸为“未雨绸缪”,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准备,以免临时手忙脚乱。 【典故2】 武王灭纣后,封管叔、蔡叔及霍叔於商都近郊,以监视殷遗民,号三监。武王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父周公辅政,致三监不满。管叔等散布流言,谓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为避嫌疑,远离京城,迁居洛邑。不久,管叔等人与殷纣王之子武庚勾结行叛。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周公平乱后,遂写一首《鸱鴞》诗与成王。其诗曰: “趁天未下雨,急剥桑皮,拌以泥灰,以缚门窗。汝居下者,敢欺我哉?”周公诗有讽谏之意,望成王及时制定措施,以止叛乱阴谋。成王虽心中不满,然未敢责之。 3.关于雨的历史故事 听听那冷雨---余光中散文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 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 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 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 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 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 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恩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 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 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 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的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紧,那腥气。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他山居住了两年。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 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 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 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露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氛题雨意迷离的情调。 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缀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样睡去。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 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上山两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头诸峰玩捉迷藏的游戏。 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问,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云绦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 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只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 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 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 4.关于雨的诗句古诗大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5.关于雨的诗句 古诗大全 1、《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听雨》 宋·方岳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 7、《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春日游湖上》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9、《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0、《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1、《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墉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2、《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3、《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5、《相送》 南朝·何逊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16、《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7、《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8、《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9、《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0、《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带雨字的诗句大全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5、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6、雨色秋来冷,风严清江爽。 7、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8、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9、宿雨早来歇,空山秋气清。 10、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回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冷。 7.关于古诗中有雨的诗句有哪些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川单贬竿撞放鳖虱搏僵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8.古代有关雨的故事 芦芽山“雨神“的传说! 在山西忻州芦芽山下,有一个村子叫山岔村,山岔村的东南有座古庙。 相传,老久老久以前,庙里住着一位老和尚。这老和尚晨钟暮鼓,参禅念经,村民们每天到庙里和老和尚闲坐侃谈。 有一年,天大旱。村内有人就随意和老和尚说,庄稼旱得不行了。 老和尚也漫不经心地回应:“噢,该下雨了,那就下吧!“话说完一会儿,睛朗朗的天上就浓云密布,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一场大雨哗哗地下了起来。 一开始,人们只是觉得诧异,可品验次数多了,就认为老和尚是管雨的神仙,什么时侯想叫下雨,下多大的雨,只要给老和尚打个招呼,就会有求必应,于是人们就背后尊称老和尚叫——雨神。 有一年盛夏,村里有人锄不过田苗来,想请老和尚帮助几天,老和尚慨然应充。 到了地里,只听老和尚口念“草死苗活“,手起锄落,疾步如飞,不一会儿就锄完了。 细看田垅,泥松土细,深浅适宜,草死苗活,疏密有序。村里人知道了,就今天你请,明天他请,老和尚来者不拒,全部应承,整日挨家挨户帮大家锄田。 一天傍晚,大家收工后在街头大树下乘凉,说起老和尚帮助大家锄田一事。大家都各说老和尚今天一天都和自己在地里锄田。 这就怪了!为了搞个明白要个水落石出,大家约好明天都去请老和尚帮助。第二天,果然各家的地里都有一个老和尚在锄田。 于是,村民们深信“雨神”原来是活佛!大家一商量,集中起来就到庙里拜活佛,然而到了庙里一看,老和尚却不在了。 这一下村民们可着急了!村民们便开始到处打问,得知有人说老和尚朝着芦芽山方向去了。 村民们带着香火、供品赶来,老和尚走得不紧不慢,悠哉悠哉,村民们追得气喘吁吁、汗如雨下,然而却总是隔着一定距离,怎么也追不上。翻过几座小山,人们在山头上看见老和尚在芦芽山下的清莲河里洗起澡来,便不好意思再追。 只见老和尚洗完澡坐在大石头上晾了晾,穿好衣服,又向芦芽山顶走去。村民们口念“活佛”,紧紧跟随,一直追到芦芽山峰顶,只见老和尚作跏趺坐,满面笑容,一动不动,脸色红润,面前有两根鼻柱。 上前搀扶,老和尚却己坐化了。人们忽然明白,老辈人都说芦芽山是毗卢遮那佛的道场,“雨神”不就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嘛!既为百姓普降甘霖,解救旱灾,又帮助百姓分忧解难,辛勤劳作,这难道不是佛光普照、广济众生! 山岔老和尚——“雨神”在芦芽山顶峰座化的消息四处传开后,周围村民们议定,集资就在那里盖起一座殿。 因为释迦牟尼佛未成道时,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所以这座殿就叫做“太子殿”。又因为释迦牟尼是佛教的教主,殿门上就又刻有“佛祖”二字。 传说当年,山岔村民追赶“雨神”到芦芽山后,在返回的路上看到“雨神”洗澡灵迹,发现“雨神”晾身的大石头上还留有两大两小四个圆印子。2023-07-26 12:03:541
军中绿花
玻璃般的天空,干净,明亮。我躺在草坪上,闭上双眼,静静地,轻轻地…… 长达5天的高中入校军训生活就这样圆满地结束了。想起他急匆匆的背影,和头也不会的挥手告别,我,泪如雨下。 记得第一天清晨,他就板起一张脸,毫不留情地责罚了出操迟到的同学。他就是我们的教官,一米七八的个子,黝黑的皮肤,一口白牙。因为,他姓刘,是个连长,所以我们大家都叫他“榴莲”(刘连)。 这5天,时而骄阳似火,时而大雨滂沱。我们不停地喊苦喊累,他却开始转性,一个劲儿地安慰我们,鼓励我们。其实,细细回想,他人真的很好。他很爱笑,却老是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可他却又总不舍得凶我们。有一次,太阳公公无情地考验着我们,大家正在战军姿,汗流浃背的,难受到不行。突然,他下了“向后转”的口令,调整了队列方向,我们都正纳闷儿,他怎么会这么突然。我蓦地发现,自己还有大家都背对着那残酷的太阳,而他,独自一人站在咱们前面,面对着大家,也面对着那炎炎灼日。 第三天的时候,他已经和我们混得很熟了。他摘掉了刚开始那威严的面具,常常和我们开玩笑,露出孩子般的笑脸。他教我们拉歌,教我们玩游戏,教我们唱《军中绿花》,他会笨拙地指挥,会害羞地躲开校宣传部的镜头,会趁天黑时让我们大家悄悄休息……后来才知道,他只不过19岁,原来,他也是个孩子。只不过,他是个坚强的孩子,是个会忍耐的孩子,是个艰苦朴素的孩子,也是个可爱的孩子。他只大我们4岁,却吃了不知道比我们多多少倍的哭,受了比我们多多少倍的累,才磨练出这般比钢铁还要硬的意志和体魄。我的心,不禁心疼起来,同时,也下定决心要向他学习。 这个可爱的大孩子,带给我们的感动,带给我们的欢乐,带给我们的爱,太多太多。可他也免不了有疯狂的时候。当他特兴奋,特有精神时,总会狠狠地“玩”我们一把。他让我们踢正步的分解动作,一抬脚就定个两三分钟;他让我们蹲下,抱头,然后不停地吹口哨让我们向前走去;他让我们在水深到可以淹没脚裸的草坪上跑步……每每这样,我们总会不停地抱怨,不停地求饶,大喊“帅哥饶命”,而他,却孩子气般得意地奸笑。 第5天,天公不作美,又下起了雨,仿佛也在为最后的离别哭泣。 会操时,我们大家都很卖力,很认真,尽管雨大滴大滴地落下,可是那口号分明那样震耳欲聋,那步伐分明那样铿锵有力,而那脸上的,眼角的",分不清是雨水还是眼泪。 总以为,团长司令会给教官和我们举行一个告别仪式,可是,会操结束后却响起了“教官集合”的军令。就这样,我们大家站在雨中,看着他急匆匆地跑去,那一袭湿透的绿,变得更加灵动。我们忍住就要夺眶而出的泪水,使劲地大声喊:“榴莲,榴莲再见!”而他,头也不会地挥了挥手,那样潇洒地,留给我们一个完美的背影。其实我们都知道,他也很舍不得我们大家,可是他的身份约束着他,告诉他,不管再怎么舍不得,都要“男儿有泪不轻弹”,毕竟,“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我想,我会一辈子记得,记得他的微笑,记得他的调皮,记得他的玩笑,记得他唱的歌,记得他说的话,记得这个最可爱的大孩子。 轻轻地坐起身,抹干眼泪,抬头看看天上的白云朵朵,就好似他教咱们唱的一样:“白云飘飘,带去我们的爱,军中绿花送给他。” 榴莲,再见! 榴莲,保重!2023-07-26 12:04:011
大沱石砚价值
大沱石砚价值¥1,500 元。大沱石砚,古砚名,唐宋时天下第四名砚,砚石采于归州(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等地)峡江深水之底。制作工艺早已失传,砚石存世量少,极难觅得,存世均为古砚。历史文化古归州,唐宋时的州府之地,辖秭归、巴东二县,治所在秭归县。所以,大沱石砚亦称归州砚。因大沱石长年浸润在水中,又被江水冲刷磨洗,天生丽质,石色青黑,偶有黄、绿相间者当属佳品。石质密致,黑痕点点,高洁斯文。采石制砚、既发墨,又不损毫。为文人、墨客和赏砚者所喜爱。从文献资料和现存实物看,大沱石砚始于唐,而闻名于两宋。当时,有不少文人士大夫,曾在此地生活、工作或游历过。唐代诗人刘禹锡(722-842)在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任夔州刺史时,曾多次在峡江中寻觅大沱砚石,他在《送鸿举师游江西》一诗中写道:“使君滩前拣石砚,白帝城边寻野疏。2023-07-26 12:04:101
警方连夜端掉多个制售假酒“黑作坊”,涉案金额达多少?
警方连夜端掉这个假酒的黑作坊,此举严重打击了违法犯罪的行为,此次涉案金额达几千万2023-07-26 12:04:435
淲沱的意思
沱茶的解释压成碗形的成块的茶。产于 云南 、 四川 。亦指用沱茶沏的茶水。 巴金 《还魂草》 一:“那个光头微须的矮胖子 慢慢 地走上来要一碗沱茶,坐在角落里静静地喝了许久。” 词语分解 沱的解释 沱 ó 可以停船的水湾(多 用于 地名):石盘沱;金钢沱(均在 中国 四川省)。 部首 :氵; 茶的解释 茶 á 常绿灌木,叶长椭 圆形 ,有锯齿,经加工制为饮料,就是茶叶; 秋末 开花,白色; 种子 可榨油;木质致密,供雕刻用:茶树。茶农。 特指“茶叶”:绿茶。红茶。花茶。沱茶。龙井茶。乌龙茶。 用茶叶沏成的饮料:2023-07-26 12:05:391
山西一处免费的景点,适合春游打卡,有云中绿洲、滹沱明珠的美称
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中可以学习了解到的东西其实还是有限的,世界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是需要亲自体验。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出去走走,如果不出去看看还以为这就是全世界。所以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出门 旅游 ,通过 旅游 可以扩展眼界,丰富人生的阅历。 当下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是非常适合出门游玩的,很多人在最近都计划着春游,对于春游地点不同的人有着不一样的想法,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被生活羁绊,没有很多空余的时间出远门游玩,所以春游的话大多人都会选择在家门口附近游玩。我国的山西省大家都比较的熟悉,国内知名的 旅游 大省,在山西省内知名的景点有很多,当然免费的景点就不是很多。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个景点就是山西省内免费的景区,这个景区名叫云中河景区,该景区位于忻州市忻府区,该景点既是国家级4A景点同时又属于城市公园,景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比较的优越,周边还有其它优秀的景点,云中河景区南望秀容古城,北邻奇顿村温泉,人们可以先参观古城感受 历史 文化,然后前来该景区戏水完善,体验水上乐趣,然后去泡一下温泉。 云中河景区主要是以田园自然资源为特色,该景点在2014年的时候正式开园,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河、二路、三湖、四场、五桥、六区、七坝的总体框架,景区里面的碧水、温泉、绿树、青草、红花、奇石与木屋、拱桥、栈道、亭阁、雕塑、题赋等相融合,相得益彰。 云中河景区是不需要大门门票的,但是景区里面的游乐项目是需要收费的,不过云中河的游乐园也是该景点的重点项目,游乐园里面有晋忻梦幻乐园、梦幻水世界两大游乐项目。除了游乐园之外,景区里面还有四大广场以及很多特色的桥梁。 云中河景区有着云中绿洲、滹沱明珠的美称,春天来云中河景区的话可以看到坝上风光、云中夜色、荷塘曲步、牧桥夕照、阁楼风情等美丽自然景观。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前来这里打卡。2023-07-26 12:02:361
滹沱晨曲散文
早就想再去看看那滹沱河水了,却因种种缘故,这夙愿一直未能实现。光阴荏苒,一别就是十年。这十年间,我下乡、当兵,东驶西奔,但这愿望却一直萦绕在我心中。 最近,我因病住院,听同室病友谈到它,不禁又牵动了我那颗久久未如愿以偿的心。我本打算在那天傍晚时出发,去认真地领略一下那夕阳下的滹沱美景,但是,天不作美,就在傍晚,一场大雨使我的计划成了泡影。 那天夜晚,我倾听着窗外的雨声,难以入睡。我回想着昔日的滹沱,我猜想着今日的滹沱。这猜想使我那急于见到它的心情更迫切了。 第二天清晨,我便急切地朝滹沱河赶去。 雨,已经停了,东方呈现出彩色的晨曦。滹沱两岸一望无际的田野,就像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铺展在那蔚蓝色的天空下面。那一道道延伸而去的"葱郁的林带,就像那立在这绿色地毯上的翠屏。那一座座由红色砖房组成的村庄,散落在这田野间,又好似那点缀在这绿色地毯上的一丛丛红花。眼前,那茄子紫丁丁,那冬瓜清凌凌,那西红柿红彤彤,而这一切景象,又全都笼罩在那乳白色的晨雾之中。没有风吹,没有鸟叫,湿润的空气,沁人肺腑,使人仿佛到了蓬莱仙境,如在梦中一般。 我来到了河边,漫步于繁茂的的树林间,清新的风儿吹来,感到一缕湿凉。随着这晨风,飘来了隐隐的琴声,那琴声悠扬、清丽,好似女孩在轻轻地低唱。这低唱,唤醒了林中的鸟儿,于是,那鸟儿抖动了一下翅膀,欢快地叫了起来,接着,整个树林的鸟儿都醒了,也都欢快地啾啾地叫着,形成了一曲美妙的乐章。 这叫声惊碎了清晨的梦,琴声也变得轻快起来,那琴音好似一只只小鸟在林间跳动,在田野上飘荡,和着这欢快的曲调,远处传来了一声声雄鸡的高唱。 我步出树林,只见从东方的地平线向上,慢慢地、轻轻地升起了一轮朝阳。它一边升腾着,一边把它那金色的光辉照在那白白的晨雾上。晨雾在渐渐地消失,那梦幻般的景象也随着晨雾的消退而不见了。 太阳把光辉洒在了田野,大地一片金碧辉煌。那明灭间的村舍,那朦胧的林带,此时全然分明,历历在目。一缕缕白色的炊烟,正在袅袅地升起。那苍绿的庄稼,变得青脆欲滴。那蔬菜叶上的水珠,玲珑小巧,晶莹剔透,如珍珠一般可爱。滹沱河里的水,由于昨夜的一场大雨,河水暴涨,波涛滚滚,直向东去。昔日那清澈透底的绿水已变得浑黄。然这浑黄,经朝阳的照耀,却变成了金色。远望去,这河水就像一条金色的带子,那沿河生长的秀木,就仿佛是一条护卫着金色带子的绿色长廊。 几只青燕,在河面上自由地飞翔着。它们忽而贴水而过,忽而凌空冲去,更有甚者,用脚点着那河水嬉戏着,显示着它们的勇敢和轻巧。那拉琴的人,似乎也在不远处欣赏这精彩的美景,那琴声忽而委婉动听,似潺潺流水;忽而激昂高亢,如万马奔腾;忽而轻捷明快,赛青燕嬉水;忽而悠扬闲适,如白云飘荡。 啊,我心中的滹沱河水哟,千百年来,你不仅用那河水养育了两岸人民,同时,你又用那偷天妙手,在荒芜的大地上,描绘了一幅幅迷人的美丽风光,叫人着迷,令人遐想……2023-07-26 12:02:291
合肥人中秋回家买什么白酒即实惠又有面子
山楂酒、桑葚酒都可以,老人孩子都能喝的,酒神酒行有售。2023-07-26 12:02:291
成都美好宝沱名境的环境怎么样?
成都美好宝沱名境的绿化率为35.00%,小区绿化环境不错。点击领取成都美好宝沱名境楼盘测评。2023-07-26 12:02:221
合肥的白酒
你好知道网友,你问的合肥本地产的白酒,卖不上价格,两百以上的极少,安徽省白酒品种多,品牌的白酒也多,唯独合肥是白酒不行,比如亳州某井水,淮北某窖,六安某驾,阜阳某种,等等, 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欢迎继续追问,我将继续回答,希望回答能够帮助你!2023-07-26 12:02:211
福禄寿喜纪念币来历
福禄寿喜是民间传说的四种吉神,分别寓意着福气到来、官禄财运增长、寿运提升健康长寿、喜事降临等等含义。1、福禄寿喜是天界分别掌管降福施祥、功名利禄、寿命、吉祥的四神。2、福神即岁星,能降福施祥。祈求:福星高照、福运绵延、增岁添福、五福临门、福至心灵、福贵双全、合家平安、健康长寿、长命富贵、岁岁平安。3、禄神:“文曲星”,为官职禄位之神,是主管功名利禄的星官。祈求:官运亨通、加官进爵、禄寿禧安、状元及第、步步高升、平步青云、大吉大利、前程似锦、工作顺利、事业有成。4、寿星又称老人星,是主掌人的寿命的星神。祈求:健康长寿、长命百岁、寿比南山、寿高福大、福寿双全、福寿康宁、益寿延年、寿元无量。5、喜星:喜神即是吉祥神,能满足人们喜庆的需要。更受世俗婚姻的欢迎。祈求:喜结良缘、开业大吉、乔迁之喜、喜事连连、吉庆有余、喜气盈门、吉祥如意、十全十美。纪念币是一个国家为纪念国际或本国的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珍稀动植物、体育赛事等而发行的法定货币,它包括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质量为普制或精制,限量发行。普通纪念币可以流通,但是贵金属纪念币是不能流通的。中国纪念币是具有特定主题的,是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设计制造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纪念币通常是为了纪念我国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传统文化等有特殊意义的事物而发行的。普通纪念币与现行流通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2023-07-26 12:02:161
黄色和绿色是什么颜色老腊肉牛角沱?
黄色的是好腊肉,绿色的是啥玩意儿?毒药?。2023-07-26 12:02:091
福禄寿喜什么意思
福禄寿是中国民间信仰的三位神仙,象征幸福、吉利、长寿。在道教流传为天上三位吉神。福,头戴官帽手持玉如意或手捧小孩为天官一品大帝,天官赐福由此而来;禄,手捧如意寓意高官厚禄(因被中国民间扭曲影像,所以现在的禄神都变成捧小孩的);寿,白色的胡髭,手持龙头杖手捧寿桃意为长命百岁。采纳哦谢谢2023-07-26 12:02:071
国台福禄寿喜怎么样
国台福禄寿喜非常好适合送礼。国台福禄寿喜整体上非常好大气端庄档次高档,礼盒也很漂亮不廉价,适合送礼。2023-07-26 12:01:571
“故乡的滹沱河在春天里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它似一条绿色的飘带束在梨园的腰际。” 这句话用了哪两种
拟人 比喻把故乡的河比作绿色的飘带,一条动着的绿色清澈河流映入眼帘,把梨园拟人化,让梨园更加活泼。都是表达作者对故乡的喜爱之情。2023-07-26 12:01:542
福禄寿喜财摆放位置
摆放面向屋内。财位是家中的一个吉位,福禄寿喜财在财位上自然会为我们带来财运,福禄寿喜财应该摆放面向屋内,是为进财,因为福禄寿喜财相面和蔼,所以招财进宝就全靠它了。)摆放福禄寿三星像的地方要保持干净清洁,不能放在鞋柜上,不要面对洗手间、卧室门破烂损坏的,不要摆设。郑重声明:回答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盲_迷信。2023-07-26 12:01: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