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牛哥
-
狼烟即烽火,古代烽火台上烧狼粪以报警,故名。这是 《辞海》的说法。就笔者所知,所有的辞书和所有的教材都这么认为。 这种观点根源于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该著说:“狼粪烟直上,烽 火用之。”
狼烟即烽火,这没错,但段成式的看法明显站不住脚。只要有风, 包括狼粪在内,什么燃料的烟也不可能是直上的;反之,如果无风, 各种普通燃料的烟都该是直上的,当然也包括狼粪烟。笔者请教过动 物园里的人,他们认为狼粪同狗粪相比并无什么特殊处。
主要问题是,不可能收集到那么多狼粪。笔者就多年生活在烽火 台遍布的河西走廊。乌鞘岭以西,一直到罗布泊,千余公里地面,时 能见到烽火台,有明代的,也有汉代的、北魏的。笔者在生产建设兵 团屯垦时期,连队驻地附近就有几座。这些烽火台,其中不少是在茫 茫的沙漠和戈壁滩上,要说狼偶尔路过大概是实情,要说能找到一大 堆狼类可能就是天方夜谈了。每座烽火台都点燃足够的狼粪以传递警 报,那怎么可能? 先秦邦国时期,有些烽火台筑在内地人烟稠密的农耕地区,“烽 火戏诸侯”故事时代就是这样。那样的农耕区,更不可能收集到足够 的狼粪。
烽火到底用的什么燃料?用的是柴薪。荒漠上生长着胡杨、红柳、 罗布麻、芨芨草、白茨、骆驼草、甘草、旱芦苇、梭梭等,这些都可 做燃料。河西各地文博部门从烽火台上下收集到的烽薪是不少的,有 的烽薪还保留着明显的燃烧痕迹。嘉峪关市长城博物馆就有这样的烽 薪展品。烽火由烽薪燃起,这已为今天的考古学者所公认。以干柴引 火,续以湿柴,浓烟就会滚滚而起。
敦煌学者李正宇先生在《羊城晚报》上即这样认为。那么,为什 么有“狼烟”之谓呢?李正宇先生说,狼是古代匈奴、突厥、吐蕃等 少数民族的图腾,其军队被中原人称为“狼兵”,所以为中原报警的 烽火被称为“狼烟”。李正宇先生的看法很有见地,但“狼兵”之说 的依据不太充实。笔者认为,“狼兵”之说应该与以下两点有关。一 是古代游牧民族有吃生肉的习惯,直到今天个别边远之地的牧民依然 吃生肉(笔者目睹过);他们平素又衣动物之皮,动物之尾又缀在皮 帽上。二是他们入侵后烧杀淫掠。这样,其军队被称为“狼兵”就是 很自然的事了。其兵为“狼兵”,其统治者被称为“狼主”。“狼主” 一词,《现代汉语辞典》即有释。
旧小说旧戏曲中屡有“狼主”之谓,如《精忠岳传》中就将岳飞 抗击的金兵的最高头儿称为“老狼主”。旧小说旧戏曲还称入侵的北 方民族军队有“狼子野心”。所以,笔者认为,“狼子野心”、“狼 兵”、“狼主”、“狼烟”中的“狼”字,含义是相同的
- 阿啵呲嘚
-
有个成语为“狼烟四起”。提起“狼烟”,许多人都知道,那是古代战争时期报警用的烽火。古往今来许多文献典籍都认为,狼烟即是燃烧狼粪时冒起的烟。最近,有学者经过多年考证提出了新的见解。
敦煌学者节正宇认为,烽火不是以狼粪为原料,燃烧狼粪时冒出的烟也不是直直地上升的。古代战争爆发时需要点燃烽火以报警,和平时期每天还要焚烧“平安烟”这就需要大量的燃料,若专门以狼粪为燃料,事实上很难收集到大量的狼粪。
那么古代烽火台燃烧的究竟是什么燃料呢?李正宇曾在西北地区的许多烽火台遗址里发现燃烧芦苇、红柳等植物留下的残迹。因此,他认为烽火台燃烧的实际上是芦苇、红柳,甚至杂草。
可是为什么古人把烽火称作“狼烟”呢?李正宇认为,狼是古代中国匈奴、突厥、吐蕃等少数民族共同崇尚的图腾。这些少数民族的军队在当时被中原汉人蔑称为:“狼兵”,其君主被蔑称为“狼主”。所以,古代汉人把这些少数民族入侵时汉人特地燃起的烽火称作“狼烟”。
- 苏萦
-
古代人少 地方大 交通工具和监视仪器落后 发现敌人不能及时相互通知 每在一定的距离就会建立一个烽火台 当发现敌情的时候最近的就会放起狼烟 依次后推 这样全体都处于备战状态
- 站长在线
-
古代长城的关卡上若是有敌来袭,他们就放狼烟来告知别的关卡。
- 里论外几
-
通风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