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ira
-
月饼可以说是我国最出名的糕点,每当中秋节到来时,家家户户都要吃月饼。月饼就像中秋的圆月一样圆,和家人分着吃,象征着团圆和睦。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后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在古代,月饼是作为中秋节的祭品用于祭祀使用。相传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月神的祭品,然后逐渐在民间流传,就形成了八月十五吃月饼的习俗。
还有史料记载,月饼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
提到中秋节和月饼,就不得不提民间一个很流行的传说“嫦娥奔月”,而这个传说也是中秋吃月饼的由来!也是民间流传最多的一个! 相传在远古时期,后羿射下了危害百姓的九个太阳之后,成了大英雄!嫦娥心生爱慕,然后嫁给了后裔!两人彼此之间十分恩爱,羡煞旁人。有一天后裔去昆仑山求道,碰到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有意嘉奖后羿,助他得道升仙,长生不老!然后就给了后羿一包长生不老药。
后羿舍不得自己独享,便将药拿回家,将此事告诉嫦娥,让嫦娥将此药珍藏!哪知此事被后羿一个心怀不轨的徒弟蓬蒙听到!第二天,蓬蒙变趁后羿出门打猎的时候,手持宝剑闯入后羿家,逼嫦娥交出长生不老药。嫦娥哪里是蓬蒙的对手,无奈之下只好吞下长生不老药。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知道此事后,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在月亮上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糕点,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爱戴后羿的百姓听说此事后,都纷纷在家做了嫦娥最爱吃的糕点来遥祭她,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而嫦娥喜欢的糕点就是现在的月饼。从此以后,每到八月十五中秋月圆之夜,嫦娥的身影都会出现在月亮上!而后羿就会和百姓们一起拿出月饼来遥祭嫦娥,寄托思念,这就是为什么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而这个习惯也流传至今,成为了人们的习俗!
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月饼发展出了很多种类,有京式月饼、广式月饼、滇式月饼、潮式月饼、苏式月饼、台式月饼、港式月饼、徽式月饼、衢式月饼、秦式月饼、晋式月饼甚至日式等!
而月饼按馅分类有桂花月饼、梅干月饼、五仁、豆沙、玫瑰、莲蓉、冰糖、白果、肉松、黑芝麻、火腿月饼、蛋黄月饼等;按饼皮分,则有浆皮、混糖皮、酥皮、奶油皮等;从造型上又有光面与花边之分。
古人在中秋节更是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来寄托思念!中秋节是吃月饼的节日,更是和家人团聚的日子! 中秋节如果你不在家人身边,记得一定要给家人打个电话,说句想念的话!
- 小n
-
月饼!
中秋节的来历众说纷纭,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为纪念太师闻仲就有“太师饼”,后到汗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引进了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新的辅料,边出现了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胡饼”。唐代天宝初年的中秋月夜,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太明宫赏月,因为没有最佳的赏月地点,唐玄宗不高兴,最主要的是一个胡人给先人高祖送来了“胡饼”,唐玄宗觉得不好听,杨贵妃为了哄皇上开心,智由心生的说出了“月饼”这个名字。北宋皇家中秋节吃一种“宫饼”,民间称为“小饼”“月团”。宋代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了月饼。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心灵手巧的面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了受人民青睐的中秋必备食品。做月饼的技术和种类越来越广泛,后被人们流传下来
- cl
-
相传元朝末期,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夜起义,通过月饼夹带字条的方式相互赠送来传递情报,并成功推翻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开来。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函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核,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到了唐代,在民间已经有了专门生产月饼的饼师。并且也已经成为京城长安街上为人熟知的糕点,但并还没有成为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相传在一年中秋之夜,杨贵妃观赏皎洁的明月,看见胡饼和月亮的外形很像,便随口而出"月饼",自此"月饼"之称便开始在民间传开。
到了北宋,中秋节皇家都喜欢吃一种叫做"宫饼"的糕点,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
明代,有聪明的饼师刻制了一些带有嫦娥奔月神话故事图案的器具用于在月饼上印制各种各样的图案。那时的中秋节吃月饼已经在民间逐渐流传,带有神话故事的月饼出现更是受到人民的欢迎。
在元朝末期,元朝腐败无能、政府残暴。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月饼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因而一举推翻了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
月饼是圆形的,象征着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又是大家分着吃,所以慢慢的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在一起团圆的意思。边吃月饼边赏月,这一天的月亮是每年来最圆的一次。
- tt白
-
吃什么最多我觉得得根据各地方习俗来吧。中秋节吃什么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可见中秋节当然吃月饼了。但是根据各地的习俗不同,吃的东西也五花八门。
吃鸭子
我国云南的仫佬族乡亲都要在八月十五这天买饼子,杀鸭子,欢度这个传统节日。为了纪念以游村卖糖动员乡亲杀番鬼佬的卖糖佬一家三人,仫佬人每年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买饼子、杀鸭子,以此教育后代不要忘记反抗侵略的斗争。
吃芋头
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鬼而食之,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可敬。
吃田螺
至于中秋食田螺,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据分析,螺肉营养丰富,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食田螺可明目,言之成理。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特别热衷于食之吃。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吃南瓜
江南各地过中秋节,家家户户流传着八月半吃老南瓜烧糯米饭的风俗。
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
食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拖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目前市场上藕的品种主要有两种,即七孔藕与九孔藕。江浙一带较多栽培七孔藕,该品种质地优良,肉质细嫩,鲜脆甘甜,洁白无瑕。中医认为,藕经过煮熟以后,性由凉变温,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的功效。
祭月、赏月、拜月,观潮,燃灯,猜谜,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玩花灯,烧塔,这些是传统活动。
蒙古族
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藏族
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广西侗族
广西侗族有“行月”的习俗。中秋夜临,各山寨的芦笙歌舞队,踏着一路月光,行至临近山寨,和那儿的寨民相聚赏月,赛歌赛舞,彻夜长欢。
云南德昂族
云南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的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槟榔、送茶订下婚约。
云南彝族
云南彝族过中秋的传统习俗是“跳月”。入夜,该族各个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开阔地,一个个束腰披纱的姑娘们和头缠布带的小伙子们以及老头、老太太、小娃子们都激情地载歌载舞,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得为之动情动容,越发显得妩媚皎洁。
仡佬族
仡佬族在节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他们称为“八月节”。
朝鲜族
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当明月升空时,请数位被推选出来的老人攀上望月架。待老人望月之后,再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
广西西部壮族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黎族
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互赠月饼、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对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机挑寻未来的伴侣。这些是少数民族的。
- 黑桃猪
-
大闸蟹!
中秋到了吃蟹的最佳季节,这肥美的螃蟹自古便成了节日宴席的“座上宾”。那么中秋节为什么吃螃蟹?
俗话说"九月团脐十月尖",就是指农历九月雌蟹最佳,到了农历十月雄蟹当道。
古时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
中秋节吃螃蟹的习俗由来已久,俗话有“西风响蟹脚痒”,说的就是每年中秋之时,螃蟹黄满膏肥,是最佳的品尝时机。
螃蟹的营养丰富,尤其是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
“蟹”与“谢”同音,而所谓“中秋月圆人圆”,中秋佳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恰好是一个充满着浓情厚谊的节日。游子归来、走亲访友、好友小聚、表达心意……这一个“谢”字再合适不过了,而“谢”要怎么说出口送出手?作为谐音字的“蟹”就再也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