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木生
-
六大茶道基本形成的时期是唐宋时期。
六大茶道:
一、「绿茶 不发酵 讲究新鲜」
绿茶(Green Tea),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陕南)、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
绿茶的特点是鲜叶采摘后高温迅速灭掉其中酶类,抑制茶多酚氧化。所以绿茶具有“三绿”的特点:干茶绿,茶汤绿,冲泡后的叶底也是绿色的。
喝绿茶讲究的是新鲜,所以古人有“试新茶”的娱乐。一个冬天的漫长等待后,终于开春新茶上市,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氛。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早上市的绿茶越贵的缘故。
另外,绿茶越嫩滋味也就越鲜爽,所以名优绿茶大多采用极嫩的原料制作。对于绿茶,外形比内质重要得多,所以选购绿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看茶叶的嫩度、整碎程度、紧实度以及色泽。
二、「白茶 不发酵 制作简单」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属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如果是盖碗冲泡,坐杯(每次冲泡茶叶的浸泡时间)的时间长一些汤色会是浅黄色或者杏黄色。白茶干茶看起来太绿或者太红都是不对的,这些都说明了制作工艺上的缺陷。
三、「黄茶 轻发酵 “闷”黄」
黄茶是中国特产。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如沩山毛尖、泉城红、泉城绿、平阳黄汤等均属黄小茶;而安徽皖西金寨、霍山、湖北英山和广东大叶青则为黄大茶。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湖南岳阳为中国黄茶之乡。
黄茶干茶是黄色的,茶汤是黄色的,叶底也是黄色的。不过现在大多黄茶的制作都转化不足,看起来太像绿茶了。
四、「青茶 半发酵 特点折中」
青茶也叫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但是这个“半”是不怎么准确的。因为在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轻的包种茶快接近绿茶了,发酵程度最重的东方美人茶快接近红茶了(这两种极端的茶都是台湾的)。乌龙茶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汉族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 健美茶”。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主要生产地区是福建省安溪县等地。乌龙茶产量最大的是福建,大众熟知的铁观音和大红袍都属于乌龙茶。
乌龙茶的特点在于先促进茶多酚的氧化,然后突然终止氧化,因此乌龙茶兼具绿茶和红茶的特点。没有哪种茶比乌龙茶更讲究冲泡技巧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乌龙茶又叫做功夫茶。
五、「红茶 全发酵 茶汤红亮」
红茶,英文为Black tea。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我国红茶品种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为我国第二大茶类。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日照红茶、 祁红、昭平红、霍红、滇红、越红、泉城红、泉城绿、苏红、川红、英红、东江楚云仙红茶等,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
萎凋、揉捻、发酵都是为了促进红茶中的茶多酚氧化。茶多酚本身是一种无色的物质,其中的儿茶素在红茶加工的过程中聚合形成了黄色的茶黄素和红色的茶红素,因此红茶的茶汤红亮、叶底也是红色的。只是红茶在干燥的过程中,由于水分的散失,茶叶表面的茶色素颜色加深因此红茶的干茶是黑色的。
六、「黑茶 后发酵 茶马古道」
黑茶(dark tea),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得名。六大茶类之一,属后发酵茶,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黑茶采用的原料较粗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为安徽古黟黑茶(安茶)、湖南黑茶(茯茶)、四川藏茶(边茶)、云南黑茶(普洱茶)、广西六堡茶、湖北老黑茶及陕西黑茶(茯茶)。
同样是促进茶多酚氧化和内质转变的茶,黑茶和红茶的不同在于:红茶的酶促反应动力来自茶叶自身的酶,而黑茶来自微生物产生的酶。所以黑茶称之为抑制茶叶自身酶活而促进微生物活动的后发酵茶。黑茶具有一定促进消化和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等作用。
早期黑茶大多销往边牧地区,作为茶马古道的重要物资。黑茶对于边牧民族而言是生活必需品,需求量也比较大。长期以来黑茶都使用较为粗老的原料制作,并且饮用时经过熬煮而不是冲泡。不过现在也有使用采摘较嫩的原料制作的黑茶,如宫廷普洱等,适合冲泡饮用。
- echo
-
煎茶道,最早记述于唐代,有“吃茶”之说。流行于宋代。
斗茶道,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
工夫茶道,清代 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
六大茶艺:
一、绿茶---黄山毛峰 壶泡法
所用器具:茶壶、品茗杯、杯托、茶盘、茶匙、茶荷、茶叶罐、水壶、茶巾
二、红茶---祁门红
所用器具:瓷质茶壶、茶杯、赏茶盘、茶荷、茶巾、茶匙、奉茶盘
三、青茶(乌龙茶)----武夷岩茶
所用器具: 茶盘(茶海) 、紫砂壶、公道杯、 闻香杯、品茗杯、茶道具(a茶箦:量取茶叶;b、茶匙:播取茶叶;c、茶夹:夹取茶杯;d、茶针:疏通堵塞的紫砂壶嘴;e、干茶漏:放于紫砂壶口;防止干茶外益;f、养壶笔)
四、黄茶-君山银针茶
所用器具:(水晶玻璃杯 酒精炉具 茶道具 青花茶荷 茶盘 茶池 香炉 香 茶巾)
五、白茶---白毫银针 玻璃杯泡法
六、黑茶--- 普洱茶 盖碗杯泡法
- 小菜G的建站之路
-
煎茶道,最早记述于唐代,有“吃茶”之说。流行于宋代。
斗茶道,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
工夫茶道,清代 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
六大茶艺:
一、绿茶---黄山毛峰 壶泡法
所用器具:茶壶、品茗杯、杯托、茶盘、茶匙、茶荷、茶叶罐、水壶、茶巾
二、红茶---祁门红
所用器具:瓷质茶壶、茶杯、赏茶盘、茶荷、茶巾、茶匙、奉茶盘
三、青茶(乌龙茶)----武夷岩茶
所用器具: 茶盘(茶海) 、紫砂壶、公道杯、 闻香杯、品茗杯、茶道具(a茶箦:量取茶叶;b、茶匙:播取茶叶;c、茶夹:夹取茶杯;d、茶针:疏通堵塞的紫砂壶嘴;e、干茶漏:放于紫砂壶口;防止干茶外益;f、养壶笔)
四、黄茶-君山银针茶
所用器具:(水晶玻璃杯 酒精炉具 茶道具 青花茶荷 茶盘 茶池 香炉 香 茶巾)
五、白茶---白毫银针 玻璃杯泡法
六、黑茶--- 普洱茶 盖碗杯泡法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小n
-
煎茶道,最早记述于唐代,有“吃茶”之说。流行于宋代。
斗茶道,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
工夫茶道,清代 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
六大茶艺:
一、绿茶---黄山毛峰 壶泡法
所用器具:茶壶、品茗杯、杯托、茶盘、茶匙、茶荷、茶叶罐、水壶、茶巾
二、红茶---祁门红
所用器具:瓷质茶壶、茶杯、赏茶盘、茶荷、茶巾、茶匙、奉茶盘
三、青茶(乌龙茶)----武夷岩茶
所用器具: 茶盘(茶海) 、紫砂壶、公道杯、 闻香杯、品茗杯、茶道具(a茶箦:量取茶叶;b、茶匙:播取茶叶;c、茶夹:夹取茶杯;d、茶针:疏通堵塞的紫砂壶嘴;e、干茶漏:放于紫砂壶口;防止干茶外益;f、养壶笔)
四、黄茶-君山银针茶
所用器具:(水晶玻璃杯 酒精炉具 茶道具 青花茶荷 茶盘 茶池 香炉 香 茶巾)
五、白茶---白毫银针 玻璃杯泡法
六、黑茶--- 普洱茶 盖碗杯泡法
- 侠客
-
煎茶道,最早记述于唐代,有“吃茶”之说。流行于宋代。
斗茶道,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
工夫茶道,清代 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
六大茶艺:
一、绿茶---黄山毛峰 壶泡法
所用器具:茶壶、品茗杯、杯托、茶盘、茶匙、茶荷、茶叶罐、水壶、茶巾
二、红茶---祁门红
所用器具:瓷质茶壶、茶杯、赏茶盘、茶荷、茶巾、茶匙、奉茶盘
三、青茶(乌龙茶)----武夷岩茶
所用器具: 茶盘(茶海) 、紫砂壶、公道杯、 闻香杯、品茗杯、茶道具(a茶箦:量取茶叶;b、茶匙:播取茶叶;c、茶夹:夹取茶杯;d、茶针:疏通堵塞的紫砂壶嘴;e、干茶漏:放于紫砂壶口;防止干茶外益;f、养壶笔)
四、黄茶-君山银针茶
所用器具:(水晶玻璃杯 酒精炉具 茶道具 青花茶荷 茶盘 茶池 香炉 香 茶巾)
五、白茶---白毫银针 玻璃杯泡法
六、黑茶--- 普洱茶 盖碗杯泡法
- nicf
-
煎茶道,最早记述于唐代,有“吃茶”之说。流行于宋代。
斗茶道,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
工夫茶道,清代 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