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月
-
魏文侯封太子击到中山去。过了三年,没有派使者往来两国之间。有一位舍人,是赵国人,名叫仓唐的,进谏说:“做人子女的,三年未知父亲的消息,不能叫孝顺;做人父亲的,三年不管儿子,不能叫慈爱。君上为什么不派遣人出使大国呢?”太子说:“我已经盼望很久了,尚未得到可以出使的人。”仓唐说:“我愿意奉命出使。请问君侯有何嗜好?”太子说:“君侯嗜食晨凫,喜爱北方的犬。”于是就派遣仓唐牵着一双北犬,奉着一双晨凫,献给文侯。
仓唐到达后,请求谒见,说:“我是您罪孽深重的儿子击的使者,不敢列于大夫的朝廷,谨利用空闲的时间,奉着晨凫,敬献给您的庖厨,牵着北犬,恭敬地上奉给您的近臣。”文侯高兴地说:“击爱我,知道我的嗜欲,知道我的喜好。”因此召见仓唐,说:“击身体没有毛病罢。”仓唐说:“嗯!嗯!”这样一问一答,一共三次,忽然说:“君上派出太子,封他为国君,直呼他名字,是不礼貌的。”文侯吃惊地改变脸色,问道:“你的君王还好吗?”仓唐说:“我要来的时候,他尚在宫庭里拜送书信呢!”文侯回头指着左右侍者说:“你的君王,身高和谁一样。”仓唐说:“按照礼节,比拟一个人必须找适当的对象,诸侯不可有所匹敌,因此找不到比拟的对象。”文侯说:“他身高跟寡人比如何?”仓唐说:“君上赐给他外府的皮裘,还能穿得,赐给他的尺带,不必再更改。”文侯说:“你的君王研究什么?”仓唐说:“研究《诗经》。”文侯说:“《诗经》中他喜好什么?”仓唐说:“喜好《晨风》、《黍离》二首。”文侯自己读《晨风》之诗道:“那疾飞的晨风鸟,飞入苍郁的北林了,我好久不见贤明的君上,内心忧愁不能忘怀,奈何!奈何!难道他早已将我遗忘了吗?”文侯读完说:“你的君王以为我遗忘了他吗?”仓唐说:“岂敢,常常想念罢了。”文侯又读《黍离》之诗道:“那垂垂的黄米,那稷谷的幼苗;我慢慢行走在征途上,心中十分烦恼,了解我的人说我心忧,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何奢求?悠悠的苍天啊!这是为什么?”文侯说:“你的君王在埋怨吗?”仓唐说:“岂敢!时常想念罢了。”文侯于是派遣仓唐赐一副衣裳给太子,命令仓唐在鸡鸣时到达。
太子起床迎拜,接受赏赐,打开衣箧,看见衣裳全部颠倒了。太子说:“这是催促我早点动身,君侯要召见我了。”仓唐说:“臣来的时候,君侯没有下这个命令。”太子说:“君侯赏赐我衣服,并不是因为寒冷的关系。是想召见我,不再和别人计议,所以命令你鸡啼的时候抵达。《诗经》说:‘东方尚未破晓,做臣下的为了赶上早朝,慌张之间,颠倒衣裳,颠来倒去间,已有人从君侯之处来催召我了。"”于是就西去谒见。
文侯非常高兴,摆上酒席,说道:“远离贤人而接近自己宠爱的人,不是国家的好政策。”就派出少子挚,封到中山,使太子击回国。
所以说:“想要了解他的儿子,看看他结交的朋友;想要了解他的国君,看看他所派遣的使者。”赵国仓唐出使一次,便使文侯变为慈父,使击成为孝子。太子用《诗经》的诗句称赞说:“凤凰飞来了,发出美妙的叫声,它们飞翔又落下,栖息在梧桐树下。周朝的王室,也有众多的贤能之士,做天子的使者,归顺爱戴天子。”这也是形容仓唐啊!
- 苏萦
-
统,字士元,襄阳人,年轻时没有人知道他。颖川人司马徽人品清正高雅,有善于鉴识人品的才能,庞统20岁时前往拜访司马徽,两人一起从白天直谈到夜晚。司马徽(对庞统的才识)感到十分惊异,说功曹。(庞统)喜欢评判他人的品行高下,每次称赞别人时,往往超过那人的实际才能。当时的人们都觉得奇怪,问他其中的缘故,庞统回答说:“现在天下大乱,好人少而坏人多。(如果)不把他们说得好一点,他们的声名就不能充分受到人们仰慕,不能充分受到人们的仰慕,那么做好事的人就更少了。我现在夸赞的十个人中就算有五个人是谬赞的,也还有一半(是好的),就可以让那些有志做好事的人自我勉励,不也是可以的吗”
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庞统献计说:“趁今天晤会的机会,可以抓住刘璋,这样将军没有用兵的劳苦却可坐稳益州了。”刘备说:“刚进入别国,恩统威信还没有建立,这样做是不行的”。刘璋已经返回成都后,刘备将要替刘璋北上征讨汉中,庞统再次劝说刘备:“暗中挑选精兵,径直袭击成都,您的大军突然赶到,一举便能夺得成都,这是上等的计策。杨怀、高沛,是刘璋的名将,听说(他们曾)多次写信劝谏刘璋,让他打发您回荆州去。将军您(在)还没有到达(杨、高所镇守的关隘之前),先派人去告诉他们,说荆州有紧急情况,打算回军救援,同时令(我军将士)整理行装,表面上装作要撤还(荆州)的样子;杨怀、高沛这二人既钦佩将军的英名,又高兴将军撤离(益州),估计(他们)一定会轻装骑马来见将军,将军可趁此机会捉拿他们,再向成都进军,这是中等的计策。退回白帝城,与荆州力量联合在一起,再慢慢策划进取益州的办法,这是最下等的计策。如果迟疑着不离去,将会陷入严重困境。”刘备认为中策正确,就斩了杨怀、高沛,回军进攻成都,所经过的郡县纷纷被攻克。刘备在涪城召开庆功大会,大摆宴席饮酒奏乐,(在席间他)对庞统说:“今天的宴会,可真叫快乐啊。”庞统说:“攻占别人的国土却认为是件快乐的事,这不是仁义之师所为啊。”当时刘备已喝醉了,因而大怒说:“周武王讨伐殷纣王的时候,前歌后舞,难道不是仁义之师吗?你说的话很不得当,马上给我离席出去!”于是庞统顷刻时起身而退。刘备随后就后悔了,忙派人请庞统回来。庞统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坐,起初对刘备不加理睬,也不道歉,只管像先前那样吃喝。刘备问他:“刚才我们的谈论,究意是谁不对?”庞统回答说:“咱们君主和臣子都有错。”刘备听后大笑,酒宴上热闹欢乐的气氛仍像开始时一样。
刘备进军围攻雒县,庞统率部队攻城,被飞箭射中,死了,享年三十六岁。刘备非常悲痛惋惜,一说起来就流泪
- 大鱼炖火锅
-
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
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①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
而已.性宽和容觽,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②
后汉书
1070·
注①九流谓道、儒、墨、名、法、阴阳、农、杂、纵横.
注②谢承书曰
:"固年十三,王充见之,拊其背谓彪曰:
"此儿必记汉事.""永平初,东平王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
政,开东合,延英雄.时固始弱冠,奏记说苍曰:①
注①奏,进也.记,书也.前书待诏郑朋奏记于萧望之,
奏记自朋始也.
将军以周、邵之德,立乎本朝,承休明之策,建威灵之号,
①昔在周公,今也将军,诗书所载,未有三此者也.②传曰:
"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
之功
."③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豫在视听之末,私以蝼蚁,
窃观国政,④
诚美将军拥千载之任,蹑先圣之踪,⑤体弘懿之姿,据高
明之埶,博贯庶事,服膺六蓺,白黑简心,求善无猒,⑥采择
狂夫之言,不逆负薪之议.⑦窃见幕府新开,广延髃俊,四方
之士,颠倒衣裳.⑧将军宜详唐、殷之举,察伊、嚱之荐,⑨
令远近无偏,幽隐必达,期于总览贤才,收集明智,为国得人,
以宁本朝.
则将军养志和神,优游庙堂,光名宣于当世,遗烈着于无
穷.
注①号骠骑将军也.
注②唯苍与周公二人而已.
注③司马相如喻蜀之辞.
注④蝼蚁谓细微也.
注⑤千载谓自周公至明帝时千余载也.先圣谓周公也.
后汉书
1071·
注⑥淮南子曰
:"圣人见是非,若白黑之别于目
."左传
曰"求善不□"也.
注⑦负薪,贱人也.三略曰"负新之诺,廊庙之言"也.
注⑧诗曰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言士争归之箶遽也.
注⑨尧举嚱陶,汤举伊尹.
窃见故司空掾桓梁,宿儒盛名,冠德州里,七十从心,行
不逾矩,①盖清庙之光晖,当世之俊彦也.②京兆祭酒晋冯,
结发修身,白首无违,好古乐道,玄默自守,古人之美行,时
俗所莫及
.扶风掾李育,③经明行着,教授百人,客居杜陵,
茅室土阶.京兆、扶风二郡更请,徒以家贫,数辞病去.温故
知新,论议通明,廉清修絜,行能纯备,虽前世名儒,国家所
器,韦、平、孔、翟,无以加焉.④
宜令考续,以参万事.京兆督邮郭基,孝行着于州里,经
学称于师门,政务之绩,有绝异之效.如得及明时,秉事下僚,
进有羽翮奋翔之用,退有杞梁一介之死.⑤凉州从事王雍,躬
卞严之节,文之以术蓺,⑥凉州冠盖,未有宜先雍者也.古者
周公一举则三方怨,曰"奚为而后己".⑦宜及府开,以慰远
方.弘农功曹史殷肃,⑧达学洽闻,才能绝伦,诵诗三百,奉
使专对.此六子者,皆有殊行绝才,德隆当世,如蒙征纳,以
辅高明,此山梁之秋,夫子所为叹也.⑨昔卞和献宝,以离断
趾,⑩灵均纳忠,终于沉身,⑾而和氏之璧,千载垂光,屈子
之篇,万世归善.愿将军隆照微之明,信日昊之听,⑿少屈威
神,咨嗟下问,令尘埃之中,永无荆山、汨罗之恨.
注①论语孔子曰
:"七十而纵心所欲,不逾矩
."言恣心
之所为,皆暗合于法则.
后汉书
1072·
注②诗周颂曰
:"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执文
之德
."郑玄注曰:
"显,光也
."言桓梁可参多士,助祭于清庙为光晖也.
尔雅曰
:"髦,俊也
."
美士为彦.
注③育字符春,见儒林传.
注④韦贤、平当、孔光、翟方进也.流俗本"平"字作
"玄
",误.
注⑤说苑曰
:"赵简子游于西河而叹曰:"安得贤士而与
处焉
"舟人吉桑对曰:"鸿鹄高飞,所恃者六翮也.背上之
毛,腹下之毳,加之满把,飞不能为之益高.不知门下左右客
千人,亦有六翮之用乎
将尽毛毳也
""又曰"齐庄公攻莒,
□梁与华周进□,坏军陷阵,三军不敢当.至莒城下,杀二十
七人而死"也.
- 苏州马小云
-
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
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①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
而已.性宽和容觽,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②
后汉书
1070·
注①九流谓道、儒、墨、名、法、阴阳、农、杂、纵横.
注②谢承书曰
:"固年十三,王充见之,拊其背谓彪曰:
"此儿必记汉事.""永平初,东平王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
政,开东合,延英雄.时固始弱冠,奏记说苍曰:①
注①奏,进也.记,书也.前书待诏郑朋奏记于萧望之,
奏记自朋始也.
将军以周、邵之德,立乎本朝,承休明之策,建威灵之号,
①昔在周公,今也将军,诗书所载,未有三此者也.②传曰:
"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
之功
."③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豫在视听之末,私以蝼蚁,
窃观国政,④
诚美将军拥千载之任,蹑先圣之踪,⑤体弘懿之姿,据高
明之埶,博贯庶事,服膺六蓺,白黑简心,求善无猒,⑥采择
狂夫之言,不逆负薪之议.⑦窃见幕府新开,广延髃俊,四方
之士,颠倒衣裳.⑧将军宜详唐、殷之举,察伊、嚱之荐,⑨
令远近无偏,幽隐必达,期于总览贤才,收集明智,为国得人,
以宁本朝.
则将军养志和神,优游庙堂,光名宣于当世,遗烈着于无
穷.
注①号骠骑将军也.
注②唯苍与周公二人而已.
注③司马相如喻蜀之辞.
注④蝼蚁谓细微也.
注⑤千载谓自周公至明帝时千余载也.先圣谓周公也.
后汉书
1071·
注⑥淮南子曰
:"圣人见是非,若白黑之别于目
."左传
曰"求善不□"也.
注⑦负薪,贱人也.三略曰"负新之诺,廊庙之言"也.
注⑧诗曰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言士争归之箶遽也.
注⑨尧举嚱陶,汤举伊尹.
窃见故司空掾桓梁,宿儒盛名,冠德州里,七十从心,行
不逾矩,①盖清庙之光晖,当世之俊彦也.②京兆祭酒晋冯,
结发修身,白首无违,好古乐道,玄默自守,古人之美行,时
俗所莫及
.扶风掾李育,③经明行着,教授百人,客居杜陵,
茅室土阶.京兆、扶风二郡更请,徒以家贫,数辞病去.温故
知新,论议通明,廉清修絜,行能纯备,虽前世名儒,国家所
器,韦、平、孔、翟,无以加焉.④
宜令考续,以参万事.京兆督邮郭基,孝行着于州里,经
学称于师门,政务之绩,有绝异之效.如得及明时,秉事下僚,
进有羽翮奋翔之用,退有杞梁一介之死.⑤凉州从事王雍,躬
卞严之节,文之以术蓺,⑥凉州冠盖,未有宜先雍者也.古者
周公一举则三方怨,曰"奚为而后己".⑦宜及府开,以慰远
方.弘农功曹史殷肃,⑧达学洽闻,才能绝伦,诵诗三百,奉
使专对.此六子者,皆有殊行绝才,德隆当世,如蒙征纳,以
辅高明,此山梁之秋,夫子所为叹也.⑨昔卞和献宝,以离断
趾,⑩灵均纳忠,终于沉身,⑾而和氏之璧,千载垂光,屈子
之篇,万世归善.愿将军隆照微之明,信日昊之听,⑿少屈威
神,咨嗟下问,令尘埃之中,永无荆山、汨罗之恨.
注①论语孔子曰
:"七十而纵心所欲,不逾矩
."言恣心
之所为,皆暗合于法则.
后汉书
1072·
注②诗周颂曰
:"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执文
之德
."郑玄注曰:
"显,光也
."言桓梁可参多士,助祭于清庙为光晖也.
尔雅曰
:"髦,俊也
."
美士为彦.
注③育字符春,见儒林传.
注④韦贤、平当、孔光、翟方进也.流俗本"平"字作
"玄
",误.
注⑤说苑曰
:"赵简子游于西河而叹曰:"安得贤士而与
处焉
"舟人吉桑对曰:"鸿鹄高飞,所恃者六翮也.背上之
毛,腹下之毳,加之满把,飞不能为之益高.不知门下左右客
千人,亦有六翮之用乎
将尽毛毳也
""又曰"齐庄公攻莒,
□梁与华周进□,坏军陷阵,三军不敢当.至莒城下,杀二十
七人而死"也.
- kven
-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他年少时老实憨钝,没有人了解他。颍川人司马徽高雅,有能鉴定人才的名声,庞统成年的时候前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论从白天到夜里。司马徽非常奇怪,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之首,于是渐渐出名。后来南州郡任命他为功曹。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奋奉养父母。他说称赞的人,其实才能都没有那么好,当时的人感到奇怪并问他,庞统回答说:“当今天下大乱,正统的大道没有实行,好人少而坏人多。正改整顿风俗,宣扬大道,如果不说他们好就不能让他们被人尊重,不被尊重那么做好事的人就少了。如今我提拔十个人,有五个不称职的,还有一半称职的,也能冲上教化,使有志者勉励自己,不也能行吗?”
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陵会面,庞统献策说:“现在趁会面的机会,就把刘璋擒住,那么您不用打仗就能得到益州。”刘备说:“刚来到别人境内,还没有恩信,不能这样做。”刘璋回到成都后,刘备要替刘璋北征汉中,庞统又劝他说:“暗地选拔精兵,日夜兼程,直接偷袭成都;刘璋不会打仗,平时又没有防备,我们的大军突然来到,一举就能拿下益州,这是上计。杨怀、高沛,是刘璋的名将,各自凭借精兵,镇守关头,听说多次写信劝刘璋,让刘璋打发您回荆州。您还没到成都的时候,派人告诉他,就说荆州有紧急情况,打算回兵救援,并假扮打点行装,表面上做出要回去的意向;杨怀、高沛二人既佩服您的英名,又因为您的回去而高兴,估计必定会带少量骑兵来见您,您因此把他们拿住,进而收降他们的军队,进军成都,这是中计。撤退到白帝城,和荆州连成一线,慢慢的谋划攻打他,这是下计。如果犹豫不决,就会带来大祸,不能长期这样。”刘备觉得他的中计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地方都攻打了下来。在涪陵集会,置酒作乐,对庞统说:“今天的集会,真是高兴啊。”庞统说:“征伐别人的国家却很高兴,这不是仁义之人的军队。”刘备喝醉了,大怒说:“武王伐纣,有歌有舞,他不是仁者吗?你的话不对,赶紧出去!”于是庞统起身告退。刘备不久就后悔了,请他回来。庞统回到他的酒席,一点也不谢罪,喝酒吃饭依然如故。刘备问庞统:“刚才的话,是谁不对?”庞统回答说:“我们君臣两个都有不对。”刘备大笑,酒宴又回到原来的欢乐气氛。
刘备进军围攻雒县,庞统率部队攻城,被飞箭射中,死了,享年三十六岁。刘备非常悲痛惋惜,一说起来就流泪。
- 康康map
-
其中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好坏而或喜或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有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全文翻译如下
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赏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象那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失去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的诽谤、害怕坏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
就象春日晴和、阳光明媚,波浪不起,蓝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成群的沙欧,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象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象现下的白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庭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
- 阿啵呲嘚
-
宋玉回答说:“是的,是这样,有这种情况。希望大王宽恕我的罪过,允许我把话说完。”
“有个客人在都城里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后来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百人;等到唱《阳春》、《白雪》的时候,都城里跟着他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引用商声,刻画羽声,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时,都城里跟着他应和的不过几个人罢了。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所以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鲲鱼。凤凰展翅上飞九千里,穿越云霓,背负着苍天,两只脚搅乱浮云,翱翔在那极高远的天上;那跳跃在篱笆下面的小鷃雀,岂能和它一样了解天地的高大!鲲鱼早上从昆仑山脚下出发,中午在渤海边的碣石山上晒脊背,夜晚在孟诸过夜;那一尺来深水塘里的小鲵鱼,岂能和它一样测知江海的广阔!
“所以不光是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鲲鱼,士人之中也有杰出人才。圣人的伟大志向和美好的操行,超出常人而独自存在,一般的人又怎能知道我的所作所为呢?”
- 真可云
-
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原注: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栟榈,蒲葵之属,其子似茶。胡桃与茶,根皆下孕,兆至瓦砾,苗木上抽。]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原注: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从木,当作“[木茶],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雅》。]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原注:周公云:槚,苦荼。”杨执戟云:“蜀西南人谓荼曰蔎。郭弘农云:“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曰荈耳。”]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原注:栎字当从石为砾],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款项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釜:用唇口者。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箅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箅;既其熟也,出乎箅。釜涸,注于甑中,[原注:甑,不带而泥之。又以彀木枝三亚者制之,[原注:亚字当作桠,木桠枝也。]散所蒸芽笋并叶,畏流其膏。
杵臼:一名碓,惟恒用者为佳。
规:一曰模,一曰棬。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或花。
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无所摇动。
襜:一曰衣。以油绢或雨衫单服败者为之。以襜置承上,又以规置 襜上,以造茶也。茶成,举而易之。
芘莉:一曰赢子,一曰蒡莨,以二小竹,长三尺,躯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织方眼,如圃人箩,阔二尺,以列茶也。
棨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
扑:一曰鞭。以竹为之。穿茶以解茶也。
焙: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
贯:削竹为之,长二尺五寸。以贯茶焙之。
棚:一曰栈。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
穿:江东、淮南剖竹为之;巴川峡山,纫谷皮为之。江东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五两为小穿。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四五十斤为小穿。穿,旧作钗钏之“钏”字,或作贯“串”。今则不然,如“磨、扇、弹、钻、缝”五字,文以平声书之,义以去声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旁有门,掩一扇。中置一器,贮糖煨火,令火[火日皿][火日皿]然。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原注:育者,以其藏养为名。]
《茶经》三之造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竽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缩然;[原注:京锥文也。]犎牛臆者,廉襜然;[原注:犎,音朋,野牛也。]浮云出山者,轮[囗禾]然;轻飙拂水也。]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箨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籭簁然;有如霜荷者,茎叶凋沮,易其状貌,故厥状委悴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佳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言佳者,鉴之次也。若皆言佳及皆言不佳者,鉴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垤;此茶与草木叶一也。茶之否臧,存于口决。
《茶经》四之器
风炉(灰承) 筥 炭挝 火策 鍑 交床 夹纸囊 碾拂末 罗 合 则 水方 漉水囊 瓢 竹策 鹾簋揭 碗 熟 盂 畚 札 涤方 滓方 巾 具列 都篮
风炉[灰承]
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污墁。凡三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其三足之间,设三窗,底一窗以为通飙漏烬之所。上并古文书六字:一窗之上书“伊公”二字;一窗之上书“羹陆”二字;一窗之上书“氏茶”二字,所谓“伊公羹、陆氏茶”也。置滞土旁[土臬],于其内设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画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风兽也,画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鱼焉,鱼者,水虫也,画一卦曰坎。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备其三卦焉。其饰,以连葩、垂蔓、曲水、方文之类。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其灰承,作三足铁[木半]抬之。
筥:以竹织之,高一尺二寸,径阔七寸。或用藤,作木楦如筥形织之。六出圆眼。其底盖若莉箧口①,铄之。
炭挝:以铁六棱制之。长一尺,锐上丰中。执细头,系一小[钅展],以饰挝也。若今之河陇军人木吾也。或作槌,或作斧,随其便也。
火策:一名箸,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薹句鏁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
鍑(音辅,或作釜,或作鬴):以生铁为之。今人有业冶者,所谓急铁,其铁以耕刀之趄炼而铸之。内抹土而外抹沙。土滑于内,易其摩涤;沙涩于外,吸其炎焰。方其耳,以令正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脐长,则沸中;沸中,末易扬,则其味淳也。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稚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铁也。茶文化基地
交床:以十字交之,剜中令虚,以支鍑也。
夹:以小青竹为之,长一尺二寸。令一寸有节,节以上剖之,以炙茶也。彼竹之筱,津润于火,假其香洁以益茶味。恐非林谷间莫之致。或用精铁、熟铜之类,取其久也。
纸囊:以剡藤纸白厚者夹缝之,以贮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
碾:以桔木为之,次以梨,桑、桐、柘为之。内圆而外方。内圆,备于运行也;外方,制其倾危也。内容堕而外无余木。堕,形如车轮,不辐而轴焉。长九寸,阔一寸七分。堕径三寸八分,中厚一寸,边厚半寸。轴中方而执圆。其拂未,以鸟羽制之。
罗、合:罗末,以合贮之,以则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纱绢衣之。其合,以竹节为之,或屈杉以漆之。高三寸,盖一寸,底二才,口径四寸。
则:以海贝、蜗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减之,故云则也。
水方:以稠榜木(原注,音胄,木名也。〕槐、楸、梓等合之,其里井外缝漆之。受一斗。
漉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铜铸之,以备水湿无有苔秽、腥涩之意;以熟铜、苔秽;铁,腥涩也。林栖谷隐者,或用之竹木。木与竹非持久涉远之具,故用之生铜,其囊,织青竹以卷之,裁碧缣以缝之,细翠钿以缀之,又作油绿囊以贮之。圆径五寸,柄一寸五分。
瓢:一曰牺、杓,剖瓠为之,或刊木为之。晋舍人杜毓《荈赋》云:“酌之以瓠”。瓠,瓢也,口阔,胚薄,柄短。永嘉中,余姚人虞洪入瀑布山采茗,遇一道士云:“吾,丹丘子,祈子他日瓯牺之余,乞相遗也。”牺,木杓也。今常用以梨木为之。
竹策:或以桃、柳、蒲葵木为之,或以柿心木为之。长一尺,银裹两头。
鹾簋:以瓷为之,圆径四寸,若合形。或瓶、或缶。贮盐花也。其揭,竹制,长四寸一分,阔九分。揭,策也。《茶经》全文
熟盂:以贮熟水。或瓷、或砂。受二升。
碗:越州上,鼎州、婺州次;丘州上,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琉《荈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州也,瓯越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以下。越州瓷、丘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红白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畚:以白蒲卷而编之,可贮碗十枚,或用筥。其纸帊以剡纸夹缝令方,亦十之也。
札:缉栟榈皮,以茱萸莫木夹而缚之,或截竹束而管之,若巨笔形。
涤方:以贮洗涤之余。水方,受八升。
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处五升。
巾:以拖縍布为之。长二尺,作二枚,互用之,以洁诸器。
具列:或作床,或作架。或纯木、纯竹而制之;或木或竹……,黄黑可扃而漆者。长三尺,阔二尺,高六寸。具列者,悉敛诸器物,悉以陈列也。
都篮:以悉设诸器而名之,以竹蔑,内作三角方眼,外以双蔑阔者经之,以单蔑纤者缚之,递压双经,作方眼,使玲成。高一尺五寸,底阔一尺,高二寸,长二尺四寸,阔二尺。
《茶经》五之煮
凡炙茶,慎勿于风烬间炙,熛焰如钻,使凉炎不均。特以逼火,屡其翻正,候炮出培塿状蟆背,然后去火五寸。卷而舒,则本其始,又炙之。若火干者,以气熟止;日干者,以柔止。
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蒸罢热捣,叶烂而芽笋存焉。假以力者,持千钧杵亦不之烂,如漆科珠,壮士接之,不能驻其指。及就,则似无穰骨也。炙之,则其节若倪倪如婴儿之臂耳。既而,承热用纸囊贮之,精华之气无所散越,候寒末之。[原注:末之上者,其屑如细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
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原注:谓桑、槐、桐、枥之类也。]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原注:膏木,谓柏、松、桧也。败器,谓朽废器也。]古人有劳薪之味,信哉!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原注:《荈赋》所谓“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水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原注:啜,尝也,市税反,又市悦反。]无乃[卤舀][卤监]而钟其一味乎,[原注:[卤舀],古暂反。[卤监],吐滥反。无味也。]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
凡酌至诸碗,令沫饽均。[原注:字书并《本草》:“沫、饽,均茗沫也。”饽蒲笏反。]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轻细者曰花,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樽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荈赋》所谓“焕如积雪,烨若春[莆方攵]",有之。
第一煮沸水,弃其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原注:徐县、全县二反。至美者曰隽永。隽,味也。永,长也。史长曰隽永,《汉书》蒯通著《隽永》二十篇也。]或留熟盂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诸第一与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饮。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原注:碗数少至三,多至五;若人多至十,加两炉。]乘热连饮之。以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
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其味黯澹。且如一满碗,啜半而味寡,况其广乎!其色缃也,其馨[上必下土右欠] 也,[原注:香至美曰[上必下土右欠]。[上必下土右欠] ,音备。]其味甘,槚 也;不甘而苦,荈 也;啜苦咽甘,茶也。
《茶经》六之饮
翼而飞,毛而走,呿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杨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原注:俞,当作渝。巴渝也]间,以为比屋之饮。
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痷茶。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于戏!天育有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所庇者屋,屋精极;所著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饮食,食与酒皆精极之;[译者注:此处有脱文]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
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座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
《茶经》七之事
三皇:炎帝神农氏。
周:鲁周公旦,齐相晏婴。
汉:仙人丹丘之子,黄山君,司马文园令相如,杨执戟雄。
吴:归命侯,韦太傅弘嗣。
晋:惠帝,刘司空琨,琨兄子兖州刺史演,张黄门孟阳,傅司隶咸,江洗马统,孙参军楚,左记室太冲,陆吴兴纳,纳兄子会稽内史[亻叔],谢冠军安石,郭弘农璞,桓扬州温,杜舍人毓,武康小山寺释法瑶,沛国夏侯恺,余姚虞洪,北地傅巽,丹阳弘君举,乐安任育长,宣城秦精,敦煌单道开,剡县陈务妻,广陵老姥,河内山谦之。
后魏:琅邪王肃。
宋:宋安王子鸾,鸾弟豫章王子尚,鲍昭妹令晖,八公山沙门谭济。
齐:世祖武帝。
梁:刘廷尉,陶先生弘景。
皇朝:徐英公绩。
《神农食经》:“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周公《尔雅》:“槚,苦荼”。
《广雅》云:“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茶经》八之出
山南:以峡州上,[原注:峡州生远安、宜都、夷陵三县山谷。]襄州、荆州次,[原注:襄州生南漳县山谷,荆州生江陵县山谷。]衡州下,[原注:生衡山、茶陵二县山谷。]金州、梁州又下[原注:金州生西城、安康二县山谷。梁州生褒城、金牛二县山谷。]
淮南:以光州上,[原注:生光山县黄头港者,与峡州同。]义阳郡、舒州次,[原注:生义阳县钟山者,与襄州同。舒州生太湖县潜山者,与荆州同。]寿州下,[原注:生盛唐县霍山者,与衡州同。]蕲州、黄州又下。[原注:蕲州生黄梅县山谷,黄州生麻城县山谷,并与金州、梁州同也。]
浙西:以湖州上,[原注:湖州生长城县顾渚山谷,与峡州、光州同;若生山桑、儒师二寺、白茅山悬脚岭,与襄州、荆州、义阳郡同;生凤亭山伏翼阁、飞云曲水二寺、啄木岭,与寿州同。生安吉、武康二县山谷,与金州、梁州同。]常州次,[原注:常州义兴县生君山悬脚岭北峰下,与荆州、义阳君同;生圈岭善权寺、石亭山,与舒州同。]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原注:宣州生宣城县雅山,与蕲州同;太平县生上睦、临睦,与黄州同;杭州临安、于潜二县生天目山,与舒州同。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睦州生桐庐县山谷;歙州生婺源山谷;与衡州同。]润州、苏州又下。[原注:润州江宁县生傲山,苏州长洲生洞庭山,与金州、蕲州、梁州同。]
剑南:以彭州上,[原注:生九陇县马鞍山至德寺、堋口,与襄州同。]绵州、蜀州次,[原注:绵州龙安县生松岭关,与荆州同,其西昌、昌明、神泉县西山者,并佳;有过松岭者,不堪采。蜀州青城县生八丈人山,与绵州同。青城县有散茶、末茶。]邛州次,雅州、泸州下,[原注:雅州百丈山、名山,泸州泸川者,与金州同也。]眉州、汉州又下。[原注:眉州丹棱县生铁山者,汉州绵竹县生竹山者,与润州同。]
浙东:以越州上,[原注: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大者殊异,小者与襄州同。]明州、婺州次,[原注:明州鄮县生榆荚村,婺州东阳县东白山,与荆州同。]台州下,[原注:台州始丰县生赤城者,与歙州同。]
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
江西:生鄂州、袁州、吉州。
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原注:福州生闽方山山阴。]
其思、播、费、夷、鄂、袁、吉、福、建、、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茶经》九之略
其造具,若方春禁火之时,于野寺山园丛手而掇,乃蒸、乃舂,乃复以火干之,则[上启夂下木]、扑、焙、贯、棚、穿、育等七事皆废。
其煮器,若松间石上可坐,则具列废。用槁薪、鼎[钅历]之属,则风炉、灰承、炭挝、火[上竹下夹]、交床等废。若瞰泉临涧,则水方、涤方、漉水囊废。若五人以下,茶可末而精者,则罗废。若援[上艹下三个田字]跻岩,引絙入洞,于山口灸而末之,或纸包、盒贮,则碾、拂末等废。既瓢、碗、策 、札、熟盂、鹾簋悉以一筥盛之,则都篮废。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
《茶经》十之图
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
就这写了吧!!!!!!!!!!!!!
- tt白
-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原注: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栟榈,蒲葵之属,其子似茶。胡桃与茶,根皆下孕,兆至瓦砾,苗木上抽。]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原注: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从木,当作“[木茶],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雅》。]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原注:周公云:槚,苦荼。”杨执戟云:“蜀西南人谓荼曰蔎。郭弘农云:“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曰荈耳。”]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原注:栎字当从石为砾],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款项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茶经》二之具
籯: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原注:籯,音盈,《汉书》所谓“黄金满籯,不如一经。”颜师古云:“籯,竹器也,容四升耳。”]
灶:无用突者。
釜:用唇口者。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箅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箅;既其熟也,出乎箅。釜涸,注于甑中,[原注:甑,不带而泥之。又以彀木枝三亚者制之,[原注:亚字当作桠,木桠枝也。]散所蒸芽笋并叶,畏流其膏。
杵臼:一名碓,惟恒用者为佳。
规:一曰模,一曰棬。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或花。
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无所摇动。
襜:一曰衣。以油绢或雨衫单服败者为之。以襜置承上,又以规置 襜上,以造茶也。茶成,举而易之。
芘莉:一曰赢子,一曰蒡莨,以二小竹,长三尺,躯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织方眼,如圃人箩,阔二尺,以列茶也。
棨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
扑:一曰鞭。以竹为之。穿茶以解茶也。
焙: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
贯:削竹为之,长二尺五寸。以贯茶焙之。
棚:一曰栈。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
穿:江东、淮南剖竹为之;巴川峡山,纫谷皮为之。江东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五两为小穿。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四五十斤为小穿。穿,旧作钗钏之“钏”字,或作贯“串”。今则不然,如“磨、扇、弹、钻、缝”五字,文以平声书之,义以去声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旁有门,掩一扇。中置一器,贮糖煨火,令火[火日皿][火日皿]然。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原注:育者,以其藏养为名。]
《茶经》三之造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竽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缩然;[原注:京锥文也。]犎牛臆者,廉襜然;[原注:犎,音朋,野牛也。]浮云出山者,轮[囗禾]然;轻飙拂水也。]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箨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籭簁然;有如霜荷者,茎叶凋沮,易其状貌,故厥状委悴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佳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言佳者,鉴之次也。若皆言佳及皆言不佳者,鉴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垤;此茶与草木叶一也。茶之否臧,存于口决。
《茶经》四之器
风炉(灰承) 筥 炭挝 火策 鍑 交床 夹纸囊 碾拂末 罗 合 则 水方 漉水囊 瓢 竹策 鹾簋揭 碗 熟 盂 畚 札 涤方 滓方 巾 具列 都篮
风炉[灰承]
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污墁。凡三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其三足之间,设三窗,底一窗以为通飙漏烬之所。上并古文书六字:一窗之上书“伊公”二字;一窗之上书“羹陆”二字;一窗之上书“氏茶”二字,所谓“伊公羹、陆氏茶”也。置滞土旁[土臬],于其内设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画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风兽也,画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鱼焉,鱼者,水虫也,画一卦曰坎。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备其三卦焉。其饰,以连葩、垂蔓、曲水、方文之类。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其灰承,作三足铁[木半]抬之。
筥:以竹织之,高一尺二寸,径阔七寸。或用藤,作木楦如筥形织之。六出圆眼。其底盖若莉箧口①,铄之。
炭挝:以铁六棱制之。长一尺,锐上丰中。执细头,系一小[钅展],以饰挝也。若今之河陇军人木吾也。或作槌,或作斧,随其便也。
火策:一名箸,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薹句鏁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
鍑(音辅,或作釜,或作鬴):以生铁为之。今人有业冶者,所谓急铁,其铁以耕刀之趄炼而铸之。内抹土而外抹沙。土滑于内,易其摩涤;沙涩于外,吸其炎焰。方其耳,以令正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脐长,则沸中;沸中,末易扬,则其味淳也。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稚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铁也。茶文化基地
交床:以十字交之,剜中令虚,以支鍑也。
夹:以小青竹为之,长一尺二寸。令一寸有节,节以上剖之,以炙茶也。彼竹之筱,津润于火,假其香洁以益茶味。恐非林谷间莫之致。或用精铁、熟铜之类,取其久也。
纸囊:以剡藤纸白厚者夹缝之,以贮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
碾:以桔木为之,次以梨,桑、桐、柘为之。内圆而外方。内圆,备于运行也;外方,制其倾危也。内容堕而外无余木。堕,形如车轮,不辐而轴焉。长九寸,阔一寸七分。堕径三寸八分,中厚一寸,边厚半寸。轴中方而执圆。其拂未,以鸟羽制之。
罗、合:罗末,以合贮之,以则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纱绢衣之。其合,以竹节为之,或屈杉以漆之。高三寸,盖一寸,底二才,口径四寸。
则:以海贝、蜗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减之,故云则也。
水方:以稠榜木(原注,音胄,木名也。〕槐、楸、梓等合之,其里井外缝漆之。受一斗。
漉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铜铸之,以备水湿无有苔秽、腥涩之意;以熟铜、苔秽;铁,腥涩也。林栖谷隐者,或用之竹木。木与竹非持久涉远之具,故用之生铜,其囊,织青竹以卷之,裁碧缣以缝之,细翠钿以缀之,又作油绿囊以贮之。圆径五寸,柄一寸五分。
瓢:一曰牺、杓,剖瓠为之,或刊木为之。晋舍人杜毓《荈赋》云:“酌之以瓠”。瓠,瓢也,口阔,胚薄,柄短。永嘉中,余姚人虞洪入瀑布山采茗,遇一道士云:“吾,丹丘子,祈子他日瓯牺之余,乞相遗也。”牺,木杓也。今常用以梨木为之。
竹策:或以桃、柳、蒲葵木为之,或以柿心木为之。长一尺,银裹两头。
鹾簋:以瓷为之,圆径四寸,若合形。或瓶、或缶。贮盐花也。其揭,竹制,长四寸一分,阔九分。揭,策也。《茶经》全文
熟盂:以贮熟水。或瓷、或砂。受二升。
碗:越州上,鼎州、婺州次;丘州上,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琉《荈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州也,瓯越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以下。越州瓷、丘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红白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畚:以白蒲卷而编之,可贮碗十枚,或用筥。其纸帊以剡纸夹缝令方,亦十之也。
札:缉栟榈皮,以茱萸莫木夹而缚之,或截竹束而管之,若巨笔形。
涤方:以贮洗涤之余。水方,受八升。
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处五升。
巾:以拖縍布为之。长二尺,作二枚,互用之,以洁诸器。
具列:或作床,或作架。或纯木、纯竹而制之;或木或竹……,黄黑可扃而漆者。长三尺,阔二尺,高六寸。具列者,悉敛诸器物,悉以陈列也。
都篮:以悉设诸器而名之,以竹蔑,内作三角方眼,外以双蔑阔者经之,以单蔑纤者缚之,递压双经,作方眼,使玲成。高一尺五寸,底阔一尺,高二寸,长二尺四寸,阔二尺。
《茶经》五之煮
凡炙茶,慎勿于风烬间炙,熛焰如钻,使凉炎不均。特以逼火,屡其翻正,候炮出培塿状蟆背,然后去火五寸。卷而舒,则本其始,又炙之。若火干者,以气熟止;日干者,以柔止。
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蒸罢热捣,叶烂而芽笋存焉。假以力者,持千钧杵亦不之烂,如漆科珠,壮士接之,不能驻其指。及就,则似无穰骨也。炙之,则其节若倪倪如婴儿之臂耳。既而,承热用纸囊贮之,精华之气无所散越,候寒末之。[原注:末之上者,其屑如细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
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原注:谓桑、槐、桐、枥之类也。]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原注:膏木,谓柏、松、桧也。败器,谓朽废器也。]古人有劳薪之味,信哉!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原注:《荈赋》所谓“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水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原注:啜,尝也,市税反,又市悦反。]无乃[卤舀][卤监]而钟其一味乎,[原注:[卤舀],古暂反。[卤监],吐滥反。无味也。]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
凡酌至诸碗,令沫饽均。[原注:字书并《本草》:“沫、饽,均茗沫也。”饽蒲笏反。]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轻细者曰花,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樽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荈赋》所谓“焕如积雪,烨若春[莆方攵]",有之。
第一煮沸水,弃其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原注:徐县、全县二反。至美者曰隽永。隽,味也。永,长也。史长曰隽永,《汉书》蒯通著《隽永》二十篇也。]或留熟盂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诸第一与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饮。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原注:碗数少至三,多至五;若人多至十,加两炉。]乘热连饮之。以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
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其味黯澹。且如一满碗,啜半而味寡,况其广乎!其色缃也,其馨[上必下土右欠] 也,[原注:香至美曰[上必下土右欠]。[上必下土右欠] ,音备。]其味甘,槚 也;不甘而苦,荈 也;啜苦咽甘,茶也。
《茶经》六之饮
翼而飞,毛而走,呿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杨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原注:俞,当作渝。巴渝也]间,以为比屋之饮。
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痷茶。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于戏!天育有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所庇者屋,屋精极;所著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饮食,食与酒皆精极之;[译者注:此处有脱文]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
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座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
《茶经》七之事
三皇:炎帝神农氏。
周:鲁周公旦,齐相晏婴。
汉:仙人丹丘之子,黄山君,司马文园令相如,杨执戟雄。
吴:归命侯,韦太傅弘嗣。
晋:惠帝,刘司空琨,琨兄子兖州刺史演,张黄门孟阳,傅司隶咸,江洗马统,孙参军楚,左记室太冲,陆吴兴纳,纳兄子会稽内史[亻叔],谢冠军安石,郭弘农璞,桓扬州温,杜舍人毓,武康小山寺释法瑶,沛国夏侯恺,余姚虞洪,北地傅巽,丹阳弘君举,乐安任育长,宣城秦精,敦煌单道开,剡县陈务妻,广陵老姥,河内山谦之。
后魏:琅邪王肃。
宋:宋安王子鸾,鸾弟豫章王子尚,鲍昭妹令晖,八公山沙门谭济。
齐:世祖武帝。
梁:刘廷尉,陶先生弘景。
皇朝:徐英公绩。
《神农食经》:“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周公《尔雅》:“槚,苦荼”。
《广雅》云:“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茶经》八之出
山南:以峡州上,[原注:峡州生远安、宜都、夷陵三县山谷。]襄州、荆州次,[原注:襄州生南漳县山谷,荆州生江陵县山谷。]衡州下,[原注:生衡山、茶陵二县山谷。]金州、梁州又下[原注:金州生西城、安康二县山谷。梁州生褒城、金牛二县山谷。]
淮南:以光州上,[原注:生光山县黄头港者,与峡州同。]义阳郡、舒州次,[原注:生义阳县钟山者,与襄州同。舒州生太湖县潜山者,与荆州同。]寿州下,[原注:生盛唐县霍山者,与衡州同。]蕲州、黄州又下。[原注:蕲州生黄梅县山谷,黄州生麻城县山谷,并与金州、梁州同也。]
浙西:以湖州上,[原注:湖州生长城县顾渚山谷,与峡州、光州同;若生山桑、儒师二寺、白茅山悬脚岭,与襄州、荆州、义阳郡同;生凤亭山伏翼阁、飞云曲水二寺、啄木岭,与寿州同。生安吉、武康二县山谷,与金州、梁州同。]常州次,[原注:常州义兴县生君山悬脚岭北峰下,与荆州、义阳君同;生圈岭善权寺、石亭山,与舒州同。]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原注:宣州生宣城县雅山,与蕲州同;太平县生上睦、临睦,与黄州同;杭州临安、于潜二县生天目山,与舒州同。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睦州生桐庐县山谷;歙州生婺源山谷;与衡州同。]润州、苏州又下。[原注:润州江宁县生傲山,苏州长洲生洞庭山,与金州、蕲州、梁州同。]
剑南:以彭州上,[原注:生九陇县马鞍山至德寺、堋口,与襄州同。]绵州、蜀州次,[原注:绵州龙安县生松岭关,与荆州同,其西昌、昌明、神泉县西山者,并佳;有过松岭者,不堪采。蜀州青城县生八丈人山,与绵州同。青城县有散茶、末茶。]邛州次,雅州、泸州下,[原注:雅州百丈山、名山,泸州泸川者,与金州同也。]眉州、汉州又下。[原注:眉州丹棱县生铁山者,汉州绵竹县生竹山者,与润州同。]
浙东:以越州上,[原注: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大者殊异,小者与襄州同。]明州、婺州次,[原注:明州鄮县生榆荚村,婺州东阳县东白山,与荆州同。]台州下,[原注:台州始丰县生赤城者,与歙州同。]
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
江西:生鄂州、袁州、吉州。
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原注:福州生闽方山山阴。]
其思、播、费、夷、鄂、袁、吉、福、建、、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茶经》九之略
其造具,若方春禁火之时,于野寺山园丛手而掇,乃蒸、乃舂,乃复以火干之,则[上启夂下木]、扑、焙、贯、棚、穿、育等七事皆废。
其煮器,若松间石上可坐,则具列废。用槁薪、鼎[钅历]之属,则风炉、灰承、炭挝、火[上竹下夹]、交床等废。若瞰泉临涧,则水方、涤方、漉水囊废。若五人以下,茶可末而精者,则罗废。若援[上艹下三个田字]跻岩,引絙入洞,于山口灸而末之,或纸包、盒贮,则碾、拂末等废。既瓢、碗、策 、札、熟盂、鹾簋悉以一筥盛之,则都篮废。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
《茶经》十之图
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
- nicf
-
滕子京很有才华,遭到许多人的嫉妒,从开始的庆阳帅被贬到巴陵,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范仲淹和他同龄,两人关系很好,也很爱惜他的才华,害怕以后他遭到迫害。但是滕子净很豪迈自负,很少听人劝。正在担心没有机会规劝他的时候,滕忽然写信给范,请他写一篇《岳阳楼记》。所以文中写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意思大概就在于想规劝好友了。
- 余辉
-
吴兴有个僧人法名昼一,字皎然,擅长作律诗。他曾经拜访姓韦的苏州知州,害怕自己的诗和韦苏州的性子不合,于是在船里抒发自己的情思,作了十几篇古体诗来进献。韦苏州看了后都不合自己的意,昼一感到非常的失望。第二天他有些了自己所擅长的律诗来进献,韦苏州吟诵了之后大加赞赏,于是告诉昼一说:“几乎导致失掉了您的美名。为什么不用自己擅长的律诗来进献,却来曲意逢迎老夫的意趣呢?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不是一下子都能得到的。”昼一很佩服他的能鉴赏。
- 贝勒
-
吴兴有个僧人法名昼一,字皎然,擅长作律诗。他曾经拜访姓韦的苏州知州,害怕自己的诗和韦苏州的性子不合,于是在船里抒发自己的情思,作了十几篇古体诗来进献。韦苏州看了后都不合自己的意,昼一感到非常的失望。第二天他有些了自己所擅长的律诗来进献,韦苏州吟诵了之后大加赞赏,于是告诉昼一说:“几乎导致失掉了您的美名。为什么不用自己擅长的律诗来进献,却来曲意逢迎老夫的意趣呢?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不是一下子都能得到的。”昼一很佩服他的能鉴赏。
- 还要旺仔
-
魏文侯和掌管山泽的官约定了打猎的日期.到了这一天,魏文侯(先在家中)与大家喝酒很开心,天下雨了.魏文侯将要出门赴约打猎,手下的人说:"今天酒喝得高兴,天又在下鱼,你还要去打猎吗?""魏文侯说:"我和掌管山泽的人已经说好的,即使是娱乐,难道可以不守约定的时间吗?""于是前往,亲自取消了打猎活动.
- 再也不做站长了
-
不因外物的好坏而或喜或悲
是互文翻译
在天下人有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先,后都为名做状,"在...之前","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