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也不做站长了
-
【解百纳】是一种干红葡萄酒的品牌,不过现在市场上的“解百纳”的商标使用已很混乱,而且有关专家对解百纳的来源与含义也有很大分歧,张裕公司则认为解百纳是几代张裕人心血的结晶,在消费者心目中享有高认知度,所凝聚的品牌价值是与洋品牌在高端市场上抗衡的武器。如果听任这样一个高端品牌被滥用成为一种品种的泛称,对中国葡萄酒业将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关于解百纳的争议还在进行中。
张裕公司提供了“解百纳”由来的一个版本: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当时兼任张裕经理的中国银行行长徐望之先生,组织一批公司和银行人员研究定名,他们决定秉承张裕创始人张弼士倡导的“中西融合”理念,取“携海纳百川”之意,将这种高档葡萄酒命名为“解百纳干红”。“解百纳干红”一直作为张裕的核心子品牌,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
但是,长城、王朝、威龙等企业有不同看法:“解百纳”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品种的通称,如果这三个字为张裕所独有的话,其他众多厂家必将大受影响。他们认为,“解百纳”一词是由法文“Cabernet”翻译而来,“解百纳”并非张裕所独有。
很显然,“解百纳”究竟是品牌还是品种,是争论双方的矛盾焦点。据了解,我国葡萄品种近千余种,但在已正式公布的葡萄品种名录中,并没有“解百纳”这个品种。葡萄品种中也没有“解百纳”这个品系。众葡萄酒酿造企业卷入其中的“解百纳”之争,最终将以何种结果收场目前尚难预测。
- CarieVinne
-
“解百纳”这个名称是张裕发明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那么“解百纳”的出处是什么呢? 我们来看现有的一些说法: --老一代张裕人为振兴中国葡萄酒事业,填补中国高级葡萄酒的空白,经过几年的辛勤实验和鉴定,选育出适合中国气候、土壤条件的,从法国引进的著名葡萄品种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配合酿造红葡萄酒的优良品种梅鹿辄、法国兰等,再经发酵、贮存、酿造,精制成张裕解百纳干红葡萄酒。”(摘自张裕公司的企业网站) --张裕解百纳干红葡萄酒系选用我国特有的生长在著名葡萄产地“国际葡萄 * 葡萄酒城”烟台的蛇龙珠为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酿造而成。具有葡萄的果香和优雅酒香,更突出蛇龙珠的典型性,滋味醇厚,微酸适口。 该产品曾分别于1915年巴拿马万国商品赛会。1987年比利时第25届世界优质产品评酒会上荣获金质奖。(摘自张裕公司的企业网站) --陈朴先(张裕公司的元老、酿酒专家、原副总工程师)……为了赶上1984年度全国名酒评比,她带上有关的资料和商标注册呈文来到国家工商局。 “你们的干红葡萄酒为什么叫解百纳?” “解百纳”是酿造这种酒所用的三种葡萄英文名称的缩写。陈朴先解释说:“在国际上高档优质葡萄酒都是用葡萄品种命名的。比如世界闻名的“雷司令”就是选用名为“雷司令”的葡萄为原料酿制而成的,‘解百纳"干红各项指标和风味完全达到了国际标准,它吸收了三种葡萄的精华,故此而得名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解百纳”干红经国家批准,载入了中国葡萄酒的史册。(摘自1997年8月31日《经济日报》) 从能找到的资料来看,“解百纳”属于“张裕”这个大品牌延伸的“子品牌”。产地命名方向提供的支持依据没有找到,那么我们试着从酿酒葡萄品种方向来看能有什么。 首先,“解百纳”就是由Cabernet 的粤语译音而成。满街能找到的张裕“解百纳”干红葡萄酒的瓶贴正标上的外文名称就是写的“Cabernet”,因此不该有那么多的牵强附会和杜撰。 其次,“Cabernet”又是什么呢?从学习得知,中国现代的葡萄酒酿酒工业所采用的主要优质原料葡萄品种均来自国外。张裕建厂初期在1892年首次从法国引进的主要酿造红葡萄酒的酿酒葡萄原料品种有Cabernet Sauvignon(赤霞珠)、Cabernet Franc(品丽珠)、Cabernet Gernischt(蛇龙珠)、Merlot(梅鹿辄)、Petit Verdot(味而多)等。其中目前业界较著名的“三珠”,(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它们的外文名称都有一个共同的词头,这就是“Cabernet”。曾经国内有人主张将这个词头译作“卡伯纳”,如“卡伯纳 * 苏维戎”(Cabernet Sauvignon)等,并且至今台湾的业界就一直是这样来称呼的。不信你可以用普通话问台湾人是否知道一种叫“解百纳”的干红葡萄酒?得到的回答一定是诧异莫名的;而以同样的问题用广东话去问香港人,那么联想到Cabernet Sauvignon的比例就会大的多。由此推断,张裕在较早时期采用外文译音时是以粤语发音来参照译的,所以就有了“解百纳”的诞生。]
- 小n
-
张裕在央视投入近2000万元用于推广“解百纳”干红葡萄酒,欲造成“解百纳”归属的既成事实这是聪明的选择,还是一个冒失的决定呢? 在前不久落幕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广告招标大会上,张裕集团以1950万元投入成为葡萄酒行业惟一成功中标者,买下央视黄金档15秒广告。张裕集团副总经理孙健对此举坦承,这1950万元的广告,将全部用于张裕高端品牌“解百纳”的市场推广上。 张裕此举,让很多人出乎意料。因为此时,“解百纳”正处在一场极为凶险的品牌泛化危机风暴之中。 纠纷起自解百纳商标归属 这场纠纷的起源,几乎可以追溯到2002年初。当年2月,张裕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解百纳”商标成功,4月拿到证书。 在张裕“解百纳”商标注册成功后一个月,长城、王朝等企业联名反对,并上书国家工商总局申请取消张裕的注册,原因是“张裕不能私自拥有解百纳,因为解百纳应该是红葡萄品种的中文名称,而不是商标专用名称。” 一场中国葡萄酒行业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卷入重量级企业最多、言辞最激烈的第一商标纠纷案由此拉开序幕。决定这场纠纷的胜败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对“解百纳”的身份认定。 张裕:解百纳是我的 根据张裕的说法,“解百纳”是其亲手养大的一只金母鸡。1931年,当时兼任张裕经理的中国银行行长徐望之先生,取“携海纳百川”之意,将这种高档葡萄酒命名为“解百纳干红”。张裕公司早于1936年9月15日经当时的“中华民国实业部商标局”批准,正式注册了“解百纳”商标,并取得了注册证书。1959年,张裕又向当时的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注册“解百纳”商标,并准予备案。新《商标法》颁布后的1985年和1992年,张裕公司又分别将“解百纳”商标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解百纳”商标应归其名下。在我国从没有一个葡萄酒品种称为“解百纳”,也没有一个或几个酿造红葡萄酒的葡萄品种系列称为“解百纳”。 同行:别想独占解百纳 而同行的另几大巨头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解百纳”系法文“Cabernet”的译文,是行业已经通行的“解百纳”品系的称谓;1980年出版的有关葡萄酒的书籍中,有将赤霞珠称为“解百纳”、品丽珠称为“解百难”、“卡门耐特”的说法。解百纳干红实际上已成为中国中高端葡萄酒的代名词。如果张裕注册了“解百纳”商标,对于整个葡萄酒行业是一个打击。言下之意,解百纳是公共财产,任何人不得私占。 几乎所有和酒相关的企业和机构都卷入到这一场纷争中。或支持,或反对,葡萄酒市场整整喧闹了两年。2003年11月,这场纷争进入到司法仲裁阶段。 就在这种敏感的时刻,张裕却宣布以近2000万高价买下中央电视台的部分黄金时段的广告,并且全部用于高端品牌“解百纳”的品牌推广。 低档解百纳瓦解张裕防线 就在张裕孤注一掷豪赌“解百纳”的同时,另一场危机却悄悄向张裕袭来。 在几大业界巨头为了“解百纳”归属而吵得不可开交之时,大量的冠之以“解百纳”的葡萄酒,悄悄登上了市场,生产厂家达到30多个,而且最低价位只有10元一瓶,远远低于张裕“解百纳”干红六七十元一瓶的售价。 这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市场无序竞争局面对“解百纳”保持中高档葡萄酒品牌构成极大威胁。用营销界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品牌泛化危机”。即当某一类产品在市场上取得出色的业绩时,其原创品牌往往容易成为其他同行仿效的对象,原创品牌有被指代为这类产品通称的危险。 被泛化后的“解百纳”至少有以下几个危险:一是从中高档货下滑至低档,从而失去对抗外国品牌的能力;二是市场的压力迫使张裕放弃“解百纳”这个牌子;张裕好不容易做起来的解百纳市场,因为同时出现30种解百纳令消费者失去辨别能力,而最终失去市场信任,市场份额大幅萎缩。 参考资料:http://brand.icxo.com/htmlnews/2004/02/24/88071.htm “解百纳”属性的几个版本 据一位葡萄酒专家透露,业内关于解百纳的说法有几种。 一种被广为流传的说法解百纳来自张裕。据称,1931年,当时兼任张裕经理的中国银行行长徐望之先生,组织一批公司和银行人员,在当时的烟台国际俱乐部研究定名,他们决定秉承张裕创始人张弼士倡导的“中西融合”理念,取“携海纳百川”之意,将这种高档葡萄酒命名为“解百纳干红”。从那以后,解百纳干红就一直是张裕的核心子品牌,多年来早已和张裕的文化融为一体。 另一种说法来自其它葡萄酒厂家,如长城、王朝、威龙等企业,这些葡萄酒厂家则认为,解百纳一词是由法文“Cabernet”翻译而来,解百纳并非张裕所独有。]
- nicf
-
1、“解百纳”不是某一具体葡萄品种的正式名称。“解百纳”一词是法文‘Cabernet"一词的音译,其正确发音为“嘎百纳”(“嘎”与“解”这两个字在南方口音中是相似的)。 (“解”的意思就是“能够”、“会”。补注) 2、在我国葡萄、葡萄酒界,有时将“解百纳”作为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的别名,也有将品丽珠(Cabernet Franc)、蛇龙珠(Cabernet Shelongzhu , 原名称为Cabernet Gernischt)称为“解百纳”的,或将“解百纳”作为这三个品种的通称。它们是我国目前酿制干红葡萄酒的重要原料。 3、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这三个品种酿制的葡萄酒具有相似的特点,故可称为“解百纳”型葡萄酒。 【百大佳酿】]
- 还要旺仔
-
张裕在央视投入近2000万元用于推广“解百纳”干红葡萄酒,欲造成“解百纳”归属的既成事实这是聪明的选择,还是一个冒失的决定呢? 在前不久落幕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广告招标大会上,张裕集团以1950万元投入成为葡萄酒行业惟一成功中标者,买下央视黄金档15秒广告。张裕集团副总经理孙健对此举坦承,这1950万元的广告,将全部用于张裕高端品牌“解百纳”的市场推广上。 张裕此举,让很多人出乎意料。因为此时,“解百纳”正处在一场极为凶险的品牌泛化危机风暴之中。 纠纷起自解百纳商标归属 这场纠纷的起源,几乎可以追溯到2002年初。当年2月,张裕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解百纳”商标成功,4月拿到证书。 在张裕“解百纳”商标注册成功后一个月,长城、王朝等企业联名反对,并上书国家工商总局申请取消张裕的注册,原因是“张裕不能私自拥有解百纳,因为解百纳应该是红葡萄品种的中文名称,而不是商标专用名称。” 一场中国葡萄酒行业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卷入重量级企业最多、言辞最激烈的第一商标纠纷案由此拉开序幕。决定这场纠纷的胜败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对“解百纳”的身份认定。 张裕:解百纳是我的 根据张裕的说法,“解百纳”是其亲手养大的一只金母鸡。1931年,当时兼任张裕经理的中国银行行长徐望之先生,取“携海纳百川”之意,将这种高档葡萄酒命名为“解百纳干红”。张裕公司早于1936年9月15日经当时的“中华民国实业部商标局”批准,正式注册了“解百纳”商标,并取得了注册证书。1959年,张裕又向当时的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注册“解百纳”商标,并准予备案。新《商标法》颁布后的1985年和1992年,张裕公司又分别将“解百纳”商标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解百纳”商标应归其名下。在我国从没有一个葡萄酒品种称为“解百纳”,也没有一个或几个酿造红葡萄酒的葡萄品种系列称为“解百纳”。 同行:别想独占解百纳 而同行的另几大巨头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解百纳”系法文“Cabernet”的译文,是行业已经通行的“解百纳”品系的称谓;1980年出版的有关葡萄酒的书籍中,有将赤霞珠称为“解百纳”、品丽珠称为“解百难”、“卡门耐特”的说法。解百纳干红实际上已成为中国中高端葡萄酒的代名词。如果张裕注册了“解百纳”商标,对于整个葡萄酒行业是一个打击。言下之意,解百纳是公共财产,任何人不得私占。 几乎所有和酒相关的企业和机构都卷入到这一场纷争中。或支持,或反对,葡萄酒市场整整喧闹了两年。2003年11月,这场纷争进入到司法仲裁阶段。 就在这种敏感的时刻,张裕却宣布以近2000万高价买下中央电视台的部分黄金时段的广告,并且全部用于高端品牌“解百纳”的品牌推广。 低档解百纳瓦解张裕防线 就在张裕孤注一掷豪赌“解百纳”的同时,另一场危机却悄悄向张裕袭来。 在几大业界巨头为了“解百纳”归属而吵得不可开交之时,大量的冠之以“解百纳”的葡萄酒,悄悄登上了市场,生产厂家达到30多个,而且最低价位只有10元一瓶,远远低于张裕“解百纳”干红六七十元一瓶的售价。 这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市场无序竞争局面对“解百纳”保持中高档葡萄酒品牌构成极大威胁。用营销界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品牌泛化危机”。即当某一类产品在市场上取得出色的业绩时,其原创品牌往往容易成为其他同行仿效的对象,原创品牌有被指代为这类产品通称的危险。 被泛化后的“解百纳”至少有以下几个危险:一是从中高档货下滑至低档,从而失去对抗外国品牌的能力;二是市场的压力迫使张裕放弃“解百纳”这个牌子;张裕好不容易做起来的解百纳市场,因为同时出现30种解百纳令消费者失去辨别能力,而最终失去市场信任,市场份额大幅萎缩。 参考资料:http://brand.icxo.com/htmlnews/2004/02/24/88071.htm]
- 大牛哥
-
一个葡萄酒品牌张裕公司提供了“解百纳”由来的一个版本: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当时兼任张裕经理的中国银行行长徐望之先生,组织一批公司和银行人员研究定名,他们决定秉承张裕创始人张弼士倡导的“中西融合”理念,取“携海纳百川”之意,将这种高档葡萄酒命名为“解百纳干红”。“解百纳干红”一直作为张裕的核心子品牌,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长城、王朝、威龙等企业有不同看法:“解百纳”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品种的通称,如果这三个字为张裕所独有的话,其他众多厂家必将大受影响。他们认为,“解百纳”一词是由法文“Cabernet”翻译而来,“解百纳”并非张裕所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