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涯
-
王屋山珍神奇的冬凌草
这棵小草不平凡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河南济源冬凌草为当地带来显著经济效益
□ 马阔丰 李 琳
本报记者 孙中杰/文
昔日王屋山下一棵无人知晓的小草,历经风雨,成为中原崛起进程中的一张崭新的“绿色”名片,它的名字叫“冬凌草”。
河南省济源市是闻名中外的济源冬凌草原产地,常年种植面积达760多公顷,从事冬凌草加工的企业达10余家。由于济源市独特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条件,使济源冬凌草的种群独特,与其他地方相比,其甲素含量最高,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急慢性咽喉炎、食管癌具有显著疗效,被公认为是中药抗生素之王。
近年来,济源市质监局实施质量兴市战略,走精品名牌之路,扶持地方传统产业做大做强。该局向当地市委、市政府建议,组建济源冬凌草协会,成立冬凌草专业合作组织,实施标准化生产,并着手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5年,济源市政府成立了济源冬凌草地理标志保护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负责申报具体工作。为加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争创力度,先后向市政府协调资金660万元,用于该产品的申报和推广,有效提高企业的申报积极性。
济源市质监局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申报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形成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同时,组织企业召开实施标准化生产培训会,散发宣传资料1500余份,培训质量管理人员、技术员200余人,使实施农业标准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辛勤的工作换来了丰硕的回报:2006年4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对济源冬凌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志着济源市地理标志产品实现了零的突破。2007年9月6日,该局制定的《济源市冬凌草地理标志保护管理办法》经济源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开始组织实施,为保证济源冬凌草产品的质量和特色提供了法律保障。
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济源市冬凌草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1400多公顷,可为山岭区农民增收1500多万元。为进一步保护产品质量特色,提高济源冬凌草品牌利益,济源市质监局协调市政府下拨28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济源冬凌草》国家标准的制定。2007年,济源市质监局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济源冬凌草国家标准的研讨,成立了济源冬凌草国家标准制定领导小组和起草工作组,通过标准资料的收集,标准的起草、征求意见、标准研讨和专家审查,历时一年多,GB/T 22744-2008《地理标志产品 济源冬凌草》国家标准于2008年12月28日批准发布,结束了济源冬凌草无标生产、无序竞争的历史,对进一步确立济源在全国冬凌草行业的领军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对济源市冬凌草产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经营一体化起到助推作用,对做强冬凌草品牌、提高品质、提升知名度和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作为国内第一部冬凌草的国家标准,对规范全国冬凌草行业市场、推动其发展与进步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济药研发的冬凌草片、冬凌草糖浆、冬凌草含片、冬凌草茶系列产品已初具规模,市场销量逐年见好。据不完全统计,冬凌草目前的中低端产品年销售额达到了5亿元。济源市委、市政府将冬凌草种植列入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5大支柱产业之一,每年给予种植户500万元的扶持、奖励。济源冬凌草产业已经从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并逐步形成以工业带动农业,以食品、日化产品、济源冬凌草原料、冬凌草提取物、冬凌草药品和高端抗肿瘤药品等拉动济源冬凌草产业链条,冬凌草种植及系列产品研发成为了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和拉动经济增长的的新亮点。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