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可云
-
确实有能喝的。我们小区门口有个门头房超市,经常聚人打扑克,有个开挖掘机的胖子,那天晚上喝了8碗(那种2.5两的杯子),喝完来跟我们一起打牌。
单位有个领导,外号啤酒小王子,正常喝一箱(12瓶)不在话下,喝啤酒从来没醉过,据说他分解的要比喝的速度快,最牛的是中间不会一趟一趟的去厕所。U0001f601
- ardim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酿酒的国家之一,
千百年的酒文化在中华神州大地上生根发芽,
逐渐发展出了各地的特色,
因此在中国,喝酒分南北:
早期北方人一般喝白酒,
常常是大碗喝酒;
南方人一般喝黄酒,
往往是小杯慢酌。
不同的酒和饮用方法,
使得中国人虽然爱喝酒,
但酒量却常常是天差地别,
慢慢竟然形成了中国喝酒鄙视链。
在一般印象中,
北方人普遍比南方人酒量大,
而东北、内蒙、新疆、河南等地的人,
更是出了名的能喝。
南方人也有不服的,
于是有了坊间段子:
东北虎,西北狼,
喝酒喝不过江苏小绵羊。
可是要说大多数人心中的酒量第一,
可能还得是山东人,
众所周知,山东人啥都大,
个头大、馒头大、葱也大,
而山东人的酒量更是大大大……
山东人到底有多能喝呢?
看看外地人的说法:
同时在山东人的酒桌上,
也存在着喝酒鄙视链:
能喝白酒就不要喝红酒;
能喝红酒就不要喝啤酒;
能喝啤酒就不要不喝酒;
甚至有时候,
如果你用一个小酒杯给山东人倒酒,
山东人可能觉得你在“侮辱”他:
总之对于山东人来说,
喝酒就没有少喝这一说,
一旦上了酒桌,就只有两种结果:
一般来说,
中国人喝酒都讲究个理由的,
比如遇到喜事、逢年过节啥的,
要不就是吃饭聚餐增添些兴致。
天热了,喝点酒解乏;
天冷了,喝点酒暖身;
遇好事了,喝点酒庆祝下;
做错事了,喝点酒认错;
搬家了、买房了、交朋友了、
开心了、难过了……
都值得喝上一杯。
而且不仅山东男人能喝,
山东女人也同样能喝,
还记得李清照么,
印象中一个婉约派的女文青,
但因为出生于山东,也是天生爱喝酒,
不少诗词中总有喝酒的事情。
那么问题来了,
山东人为什么那么能喝酒呢?
要知道山东自古就物产丰富,
更是有名的粮食大省,
这就为古代山东人酿酒,
提供了最充足的条件。
所以在中国,
山东算是酒文化最浓厚的省份之一,
当地的好酒也是不少,
而且山东人自古豪爽好客,
因此在漫长的岁月中,
发展出了“劝酒”文化。
虽然现代人提起劝酒都非常不喜欢,
但早期的劝酒行为,
其实带着几分好客和关爱。
就像现代人招待客人的时候,
喜欢拿出家中最好的东西一样,
古代山东人自认最好的待客之物就是酒。
在古代,酒绝对算是一种奢侈品,
倒酒不喝会被认为是浪费粮食的,
因此古时山东人请人喝酒,
一是怕浪费粮食,二是希望客人能尽情享受,
所以常常劝对方多喝几杯。
虽然后期中国各地的一部分人,
将劝酒变为了一种让人反感的行为,
但早期的山东人劝酒,
确实是基于热情好客和他们淳朴的品质。
实际上,酒对中国人来说非常重要,
它既是一种食物,也是一种文化,
承载着各地的风土人情。
- 晓月
-
众所周知酒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我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究竟是哪个省份的人最能喝酒,这个话题一直也是大家热烈讨论的有些人认为东北人是最能喝酒的,而有些人认为在喝酒方面东北人在内蒙人面前只能被称为弟弟。但是如果遇到新疆人的话内蒙人也会甘拜下风,不过在一场酒局当中,如果出现了山东人,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低下高贵的头颅,这是在酒桌上一直流传着的一个传说,山东人才是我国酒厂上的一个标杆,而且一直是站在顶峰的人物。
首先,山东人在喝酒这件事情上是有传统的,据最早的史料记载,齐鲁大地上应该是我国历史上饮酒最早的一群人,且在孔子那个年代人们就有,用美酒祭天祭祖先的礼仪存在。也就是说在三四千年前山东人就已经在喝酒了,我们可以理解为山东人的血液当中,本身就流淌着喝酒的基因。记得在大学的时候我有一个山东的室友,他一个人喝倒了我们寝室整整4个人,而且我们都醉倒在桌子底下的时候,这个山东人依然傲视群雄稳坐在酒桌上面。
其次,山东有着浓厚的酒文化,我们要了解的是,我国的文化发源地是山东,我国的酒文化发源地也是在山东,如果你有幸去山东旅游办事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到了那里。有个朋友是山东人并且在家中招待你做客,那么在酒桌上你就会领略到山东人的酒文化,他们的热情,他们的朴实,他们的举杯就干,这都是山东人最基本的酒文化。就是因为这种酒文化的熏陶,让山东人对酒精这件事天生就产生了免疫功能,所以说山东人喝酒就像喝水一样。
总而言之一句话,在我国酒文化的比失恋中,山东人永远站在山峰的最高处藐视着所有的地方的人。但是喝酒是一件开心快活的事情,我们不要只重量不重质,酒逢知己千杯少,看到朋友可以多喝几杯,可是我们也要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保护身体在酒桌上莫要贪杯,这才是最正确的一种做法。在这里借用一句广告语,美酒虽好也不要贪杯,人生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像喝酒一样,点到即止而不是没有节制,要知道酒到半酣才最美这应该是饮酒的最高境界。
- tt白
-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其中的酒文化更是有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自古就有文人骚客诸如诗仙李白的“斗酒诗百篇”,也有江湖好汉诸如打虎英雄武二郎的“醉打蒋门神”,酒文化一直存在于各类人群的日常生活中。历史发展到现在,就来看看国内的酒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吧。中国喝酒鄙视链,站在最顶端的山东人,到底是有多能喝?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学会酿酒的国家,从最开始不经意间发现的果酒,到后来逐步学会了酿造米酒(也就是说常说的黄酒),到宋末元初时从国外引进的蒸馏酒(白酒),中国人在喝酒的品类和习惯上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曾经是中国国酒的黄酒,被誉为“世界三大酿造酒”之一。
说起“鄙视链”,这还真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一个新名词,不过这个名词起的还是颇有一定道理的。任何事物其实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总是存在于一个链条之上,就像是食物链,这里的鄙视链是一种引申的意思,就是说在这个链条上有高端也有低端。在喝酒的链条上,山东人应该是站在最顶端了,至于鄙视链?喝酒还有鄙视链?
中国幅员辽阔,面积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饮酒习惯,北方人爱喝白酒,南方人爱喝黄酒,甚至现在的很多广东人开始习惯上了喝洋酒。虽然都爱喝酒,但是在酒量上面,却真的是有天差地别,久而久之,竟然慢慢地形成了中国喝酒鄙视链,是不是很有意思?
一般来说,北方人的酒量普遍要比南方人的酒量大,特别是西北、东北、内蒙、河南等地的人,就是很能喝酒。但是还有一种说法,“东北虎西北狼,喝不过江苏小绵羊”,特别是苏北地区的丰县、沛县一带的人,当地有句口头禅,“黄河两岸,喝不过沛县,沛县喝倒,丰县正好”。但是在要说大多数人心中的酒量第一,还是山东人。
山东自古就是一个粮食大省,而酿酒最需要的就是粮食。比如说被称为“国酒”的黄酒,也被叫做米酒,就是用糯米或者黍米酿制而成,在蒸馏酒也就是说白酒进入中国之前,中国人一直喝的都是黄酒。即使是蒸馏酒进入中国之后,直至民国时期,上层人士还是习惯于喝黄酒,而下层人士多喝白酒,原因是蒸馏酒的度数高,少喝一点就能过酒瘾了,因为用的粮食少,所以很便宜。
解放后,由于当时处在困难时期,粮食紧缺,别说是黄酒了,即使是纯粮白酒大多数人也喝不上了,为了节省粮食,国家从苏联引进了勾兑酒的技术,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勾兑酒。从那以后,国人渐渐流行喝白酒了。在80-90年代,山东省几乎每一个县都有自己的酒厂,都有自己的白酒品牌,大街上经常能见到拉酒糟的车,酒糟的香味弥漫着整个县城。
说起喝酒的礼数,山东人当排在第一,这个也是源自于山东是孔孟之乡的缘故。山东人不仅实在,而且还好客,从招待客人的酒桌上可见一斑。山东人非常讲究酒桌文化,宴请客人,主客、副客、三客、四客的位置都要安排好,主客要面对着门以示尊重,并且还要有陪酒的主陪、副陪等等,总之,饭要吃好,酒更要喝好。
上面说的是正席,即使是一般宴请,山东人在酒桌上也是颇为讲究的,即使是下馆子喝碗羊肉汤,热菜、凉菜也是要安排得妥妥的。当然,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一定要让客人喝好,最好是喝倒,这样请客的主人才会觉得有面子。很多外地人第一次到山东,除了能感受到主人的好客之情外,就是在喝酒的问题上很是为难,不喝,怕伤了对方的面子,喝吧,还真坚持不住,心里往往在叫苦,“真的不能再喝了,再喝就要埋在山东了”。
- 黑桃猪
-
喝酒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但是如果问一个人中国哪个省份的人最能喝酒,那么一定是充满豪情侠义的山东人。山东历史上多出壮士,哪怕是文圣孔夫子也身高八尺。山东多豪杰,也出好酒。自然而然,山东人的酒量噌噌噌地往上窜。
先说一个我上大学时的例子。我正常喝白酒可以喝1斤3两左右。如果是酱香型的白酒可以喝1斤半。这个酒量其实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我上大学时隔壁宿舍被奉为整个宿舍楼的酒神。里面6个人,三个山东人,一个内蒙人,一个辽宁人外加一个黑龙江人。全国最能喝的三个省份不过如此了。我和他们的关系很好,所以有酒局的话都会叫上我。
我们七个人,喝了一箱半白酒。山东的同学家里是做生意的,所以好酒不少。拿了一个茅台的箱子,装了8瓶贵酒。就是那种黄瓶的贵酒。虽然算不上高档酒,但是比起我们平常喝的一担粮、牛栏山要好很多。为了防止不够喝,又去门口超市买了4瓶白瓶汾酒。一共十二瓶白酒,外加寝室里库存的一箱青岛。
从晚上7点多开始,吃着凉菜,打着三国杀开始喝酒。一直搞到12点多。所有的酒喝的一滴不剩。我和内蒙来的阿帅两个人还出去吐了一回。剩下的人是一滴都没有吐。第二天早上8点正常起床洗漱去上课。除了身上有股酒味之外,神智都很正常和清醒。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我喝了1瓶贵酒,半瓶汾酒。剩下喝的都是饮料和水。剩下的酒全是他们喝的。第二天起床之后整个人都处于半懵逼状态。
所以有的时候不服不行,山东人是真的很能喝酒,而且是真的敢喝酒。而且我身边大多数能喝酒的人都来自山东和东北。或许是我本人比较喜欢喝酒,所以周边都是喜欢喝酒能喝酒的朋友。其实山东人的脾气和酒是完美衔接的。山东人豪爽仗义,如同一杯白酒。看上去晶莹剔透,一眼就能看穿。喝入腹中之后,热浪瞬间升腾起来。甚至别的人满面通红。最终绵远悠长的酒香如影随形。
如果说重庆,四川的朋友表达失望的方式是“可以做成不辣的。”那么山东人表达失望的方式就是“实在不行你喝啤的吧”。我从小到大都属于同龄人中比较能喝酒的,不过我第一次在酒量上被打击,就是和一个山东朋友。一个人两瓶白酒入肚,两个人都是面红耳赤,我虽然说不上醉眼朦胧,但是也绝对有七八分醉意了。结果山东朋友一抬手就是老板,再来一箱啤酒。然后我就达成了“第一次酒后被人送回家,而不是把别人送回家”的成就。
- 苏萦
-
山东的几乎每一个县,都有得到当地广泛认可的酒品牌,甚至用作婚宴用酒。
所以这种酒文化对于民间影响之深远,就可以想象到酒量有多恐怖。
山东的酒桌规矩大概是最多的,没有之一,各种敬酒罚酒规则五花八门,各城市乃至各村落都有不同的讲究。
俗话说:东北虎,西北狼,喝不过山东小绵羊!尤其是山东的汉子,连血管里流淌的液体都是酒,山东人在酒桌上的酒文化一直在全国是个传奇。
从落座开始,你要找好绝对适合你的位置,着这挑战渐入佳境。主陪,主宾,副主宾,三陪……在山东从小孩就耳濡目染,每个山东人脑海中都装有一张酒桌座位图,在山东酒桌上绝对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陪酒的喝完后,接下来是乱军混战,互敬,想跟谁喝就跟谁喝,不喝的怎么办?劝!山东人劝酒充满了艺术性的气质和善良的霸气,有板有眼,循循善诱,叫你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山东人敬酒在是全国一绝,每敬一杯酒都有每一杯的说法,每套说法都有自己独特论证,从人情世故,天文地理,大千世界,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对被敬者口服心服,让人觉得不满饮此杯酒,简直枉来世上一回。
能喝是一方面,但主要还是规矩多;礼仪多,如果你是客人,那么周围七个人陪你,第一杯没事,先来八口表示一下一年八方平安;倒满再来个四口表示四季平安;然后倒满再来个好事成双两口喝了;接着倒满一口一个干了表示一心一意;继续倒满从第一个到第七个每个人在跟你喝两口就算一杯,你这一轮下来就得七杯白酒;七个人再轮着每人带一圈酒,这就又喝七次,好了,现在开始每个人开始给你敬酒了,七个人轮着再敬一次,又喝七次,即便你推脱也少不了三杯四杯,主陪副主陪再提两次转一圈喝七次;家里小孩为表示理解也要来敬你两杯端给你,你是喝还是不喝;临近收尾阶段再来喝一圈,最后倒满再来个闷天盅;你算算你能喝多少……
- 还要旺仔
-
说到喝酒,山东人向来豪爽大气,酒量也好,有着浓郁的酒文化。其实山东人劝酒,一般都是想向客人表现出好客和热情,现在我来和大家聊一下山东人喝酒的小故事。
之前在山东有个同事,非常嗜酒,逢酒必醉。醉后大家猜猜他都会做什么呢?呕吐?昏睡?都不是,他是必须要走路,而且不仅仅用腿脚走路。这下大家明白了吧?这位朋友酒量不错,半斤白酒是没啥问题的,而且可以白酒、啤酒、红酒等混着喝。
常常看见他喝醉后,走路也不会走了,上自家楼梯的时候,是手脚并用,爬着上去的。其实感觉很可怜他的,酒对他来说已经成瘾了,不喝就难受,一喝就止不住,最后落得老婆不让进门,自己爬到家门口,在门外苦苦哀求家人开门,还说下次再也不多喝了,可是依然每次不醉不归。
话说适量的喝酒可以陶冶性情,几个朋友小酌一下,非常有氛围。但是山东人爱喝酒,也要掌握一个度,毕竟酒精对身体是有伤害的。适量喝一点无妨,但是整日烂醉的话,不但形象不好,而且对身体的伤害非常大。
我有个山东同学是做酒的生意的,他是三人一小饮,五日一大酌,几乎每天都泡在40度以上的白酒里。有一次同学会上,但见这位同学,在白酒的熏陶下,红肿的眼睛已经变成了日常状态,真不禁为他感到担心。但是我的担心貌似是多余的,一旦看见酒,这些好酒的人,眼睛就开始放光,人也变得非常精神。
所以,山东人很多时候在应酬的时候,都很看不起不能喝酒的人,在他们的眼里,你不喝酒,就是没有诚心,很多生意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所以,很多做营销的人员,以及很多老板,都免不了在酒桌上应酬,常常不醉不归。似乎,这也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东北虎,西北狼,喝不过南方的小绵羊。这说明,山东人的酒量还不是最厉害的,江南人喝起酒来也不落人后的呢。
小饮怡情,大酌伤身。无论是哪里的朋友,无论酒量有多好,还是要注意适量饮酒。新的一年开始了,祝朋友们牛年大吉,扭转乾坤!
- 阿啵呲嘚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酿酒的国家之一,千百年的酒文化在中华神州大地上生根发芽,逐渐发展出了各地的特色,因此在中国,喝酒分南北淄博人性情豪爽,喝酒喜欢用大杯,节奏快,势头猛。有人说青岛人最能喝,作为国际知名的青岛啤酒的产地,喝啤酒自然是青岛人最为自信的地方,不过在山东,一般喝啤酒的客人会被跟妇女儿童安排在一桌,所以能喝啤酒在山东根本排不上号。菏泽人还擅长一直喝,酒桌上可以没菜,但是不能没酒。没有清晨的羊肉汤,
山东是白酒大省,不仅省内白酒品牌众多,并且在全国白酒界也有着响当当的名声和地位凭借绝对优势,山东曾多次夺得过全国酒量排行榜的第一名。山东人酒风纯正刚烈是有历史渊源的。孔夫子曾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意思是吃饭不要刻意讲究精细吃粗茶淡饭都可以填饱肚子。但是孔夫子后面还有两句“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意思是肉虽然多,但不能多吃。只有酒可以不限量,只要不丢了礼仪,可劲的喝就是了。原来山东人能喝爱喝的传统是孔圣人亲自批准的。
酒啊,装在瓶里像水,喝到肚里闹鬼,走起路来闪腿,半夜起来找水,早上起来后悔,中午端起酒杯还是很美。这充分说明了山东人对白酒的喜爱。在其他省份网友的眼里,大概山东人酒量是这样的。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山东人不相信喝醉既然没有清晨的粥,那么就斟满深夜的酒。山东人不仅能喝,而且还能磨,从傍晚喝到深夜,再从深夜喝到天亮。那就倒满深夜的冠群芳这里的冠群芳就是菏泽特产的白酒品牌,也充分说明了菏泽人能喝酒爱喝酒。
- 陶小凡
-
首先要奉劝各位:适度饮酒有益健康,但是喝多了就对身体有极大的危害,不要逞强去跟人拼酒量,这样伤的是自己的身体,小酌怡情就足够了。在生活之中遇到酒蒙子,就离得越远越好,万一摊上事还得赔钱。
一、山东人不仅能喝,更重要的是酒桌上礼数多在我们的普遍观念里,山东、西北、东北、内蒙、河南等地的人,都相当能喝酒,他们的酒量一个比一个猛,经常出现一些号称“千杯不醉”的猛人,也有人一次喝下5、6斤高度白酒,刷新人们的三观和固有认知。
而山东人的口号就是“白酒2斤半,啤酒随便来”,我在生活之中遇到的山东男人,那酒量也不是盖的,2两的杯子可以连闷3、4杯,然后面不改色的跟我们继续谈笑风生。
除了能喝之外,山东人最为重要的特点是讲究礼数,在酒桌之上的“主陪、副陪、主客、副客、三客、四客”也划分的相当清楚,各种酒桌礼仪和规矩也是突出一个讲究,一般刚去山东的客人,总能被喝倒在酒桌上。
许多时候,那一套套的行酒令和顺口溜,让你根本找不到理由去推脱和拒绝,只能默默的佩服对方的文化,然后把酒一饮而尽。
二、要说单纯的能喝酒,内蒙的大汉应该当属第一我们接触的高度白酒一般都是52度左右,而内蒙古那边的“闷倒驴”是62度,每次我路过白酒的货架,只能是看看而已,毕竟那味道比酒精都刺鼻,实在难以想象他们是如何把它喝下去的?
但是,内蒙古的大兄弟就是热情豪迈、能歌善舞、一边喝酒一边继续跳舞,当蒙古包里的内蒙人聚在一起,那个场面和气氛就有极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试问一下,有哪位山东人或者东北人敢提着酒瓶子找他们拼酒?光是那个大块头和庞大的度量,就已经在先天条件上领先太多了,我身为一个河南人,也是真心服气内蒙人的酒量,光是看着就没有比拼酒量、自找苦吃的想法。
三、喝酒需要牢记适度、适量,千万不能莽撞的去拼酒许多人认为拼酒是豪气的象征,喝的越多就越有面子,话语权也就越高,其他人就会对自己刮目相看。
但是,我们要知道过度的饮酒会让我们的身体撑不住,就算是什么所谓的酒神、酒仙,他的肝、胃、肾、大脑也经不住酒精的长期冲击,许多人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事,但是身体内部早已经被酒精破坏,等到意识到的时候,就已经追悔莫及了。
最后:喝酒不仅影响健康,还会误事,会让你在别人面前出糗,会直接导致自己或者他人死亡,一定要记得适度。
- 西柚不是西游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酿造葡萄酒的国家之一。几千年的葡萄酒文化已经扎根于中国大地,并逐渐发展出各地特色。因此,在中国,喝酒分为北方和南方:早期的北方人一般喝白葡萄酒,经常是一大碗喝酒。南方人通常喝黄酒,通常是一小杯。
不同的葡萄酒和饮用方法使中国人喝酒,但葡萄酒的数量往往相差很大,并逐渐形成了鄙视中国人喝酒的链条。在一般印象中,北部地区的人通常比南部地区的人喝更多的酒精,但众所周知,东北,内蒙古,新疆,河南和其他地方的人能够喝酒。
南方人也感到不满意,因此他们深蹲:东北虎,西北狼和江苏羊。但是要说大多数人心目中的葡萄酒最多,他们可能必须是山东人。众所周知,山东人都是大,大,bun头和葱,山东人有很多葡萄酒……
山东人可以喝多少?看看外国人的话:
在山东人的酒桌上,还有一连串的鄙视喝酒:如果可以喝白葡萄酒,就不要喝红葡萄酒;如果喝白葡萄酒,就不要喝红葡萄酒。如果可以喝红酒,请不要喝啤酒;如果可以喝啤酒,不要喝酒;
甚至有时,如果您用小酒杯倒山东人,山东人可能会认为您在“侮辱”他。简而言之,对于山东人来说,没有少喝酒,一旦进入酒桌上,只有两个结果:在下一个中,您只想喝酒或喝醉。
一般来说,中国人会注意饮酒的原因,例如喜庆活动,节日或其他事情,或者增加晚餐和晚餐的趣味性。天气很热,喝点酒摆脱它;天气冷,喝点酒加热。当有好事发生时,喝点酒庆祝。做错事,喝点酒承认错误;搬家,买房,结交朋友并幸福快乐真是可悲……值得喝一杯。
不仅山东男性可以喝酒,山东女性也可以喝水,您还记得印象中风度翩翩的女性温青李清照,而且因为她出生于山东,她也是自然的饮酒者。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山东人可以喝那么多酒?
应该知道,山东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食品,也是著名的食品大省。这为古代山东人酿酒提供了最充分的条件。因此,在中国,山东被认为是葡萄酒文化最强的省份之一。当地有很多好酒,山东人自古以来就热情好客。因此,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发展了“劝酒”的文化。
在古代,葡萄酒绝对是奢侈品。不喝酒倒酒将被视为浪费食物。因此,在远古时代,山东人就邀请人们喝酒。一个人怕浪费食物。另一个是他们希望客人喜欢它,所以他们经常互相建议。多喝点尽管后来中国各地的一些人把劝说变成了反感行为,但早期的山东人说服葡萄酒的确是基于好客和诚实的品质。
- meira
-
“东北虎,西北狼,喝酒喝不过山东小绵羊”豪爽的山东人能喝,其实醉人的不是酒,是酒文化。
“酒逢知己千杯少”“感情深一口闷”。山东人喝酒很讲究,酒席如何坐?如何敬酒?山东各地有各地独有的规矩,例如济南、德州等地的规矩一般是主陪带三口,副陪带三口,莱芜的则流行主陪带四个酒,也就是喝四次,副主陪带三个酒,凑成七,意为七上八下,又谓之七成八不成。
一份《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山东以绝对优势战胜东北三省成为最能喝的省份,其中35%的山东网友年夜饭喝过超半年白酒。济南人的平均酒量是5.7两,菏泽人喝酒无上限。
“泰山归来不看岳”“山东归来不喝酒”……
单论量,也许山东人并不一定能喝过东北西北人。但上了桌,猛虎下山,架不住群狼环伺。作为山东与东北的混血儿,我经常看见山东人与东北人在酒桌上过招。
山东人的酒桌文化,讲究默契配合,劝酒功夫到位。
山东是相当以酒品看人品的,如果让人觉得这人酒品不行,那完了,基本爬不起来了。可以不能喝,酒量确实不行,但是酒品不能差,不能偷奸耍滑,不能投机取巧,不能劝别人自己却不喝,不能借酒发疯。
另外,括弧一个事,山东本地酒,普遍偏低,最低的趵突泉有31度的,一般的在36-52之间居多,52度以上的很少。
会醉吗,当然会醉,又不是白开水,但是山东人(我见过多数的人,不代表整体)就是把它当水喝。
举个例子,我爷爷今年67,一顿一杯酒,差不多是比手掌小一点的杯子喝。我爷喝酒 喝到不会走路撞墙。我(本人女,爱好男),小学就喝酒但是因为年纪小不常喝,最厉害的一次是喝醉上学,从自行车上掉下来,再也不喝了,尤其是啤的。
最近看抖音一个梗,山东人最失望的一句话是什么。
实在不行你就喝啤的吧~
- 小n
-
说到白酒,中国各省都有一些很好的白酒,比如湖南、内蒙古、东北、江苏等等。
他们之间是谁都不服从谁!但说得最严厉的,网评:还是要数山东人,山东人是众所周知站在中国喝酒轻视链顶端的人,那么他们到底能喝多少呢?
一个小笑话:山东人:白酒也是两斤半,啤酒随便来:东北人:不吹牛,这辈子喝酒就不怕水了,最后,东北人倒了酒,山东人还在喝。
其实,这都是文化造成的,喝酒并不是天生的,山东人喝酒有很多规矩,而且座位上有贵客,反正规矩很多,今天的年轻人基本上都不懂,因此,主宾一定要促进饮酒的气氛。
喝酒的方式要注意,如果你在酒桌上“冒犯”了别人,一定要用酒来“道歉”,不是罚杯,一般是连续喝两杯,如果你喝酒迟到,你也会受到惩罚,有一句口头禅叫:“先用三杯来惩罚自己”
如果你不喝酒,整桌人都会看不起你,甚至是主人,所以,千万不要喝!
山东很多女婿都喝不了儿媳妇,他们都很擅长白酒,南方人觉得他们喝酒和吃饭一样,只是不喝醉,说笑而已。
有人说,东北人厉害,其实他们是莽撞的,几杯倒下来就倒,山东人喝得聪明,唯一的和山东人PK到苏北人的数量,他们的能力还不错,双方都没有被说服,你觉得山东人喝酒怎么样?
其实,山东人不仅喝得多,也酿得多,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山东最具特色的一种酒:扳倒井。
相信老一代听说过这个酒吧,可能也喝过,它真的不是建的啊,属于国内的经典老酒,产自山东高庆,它已经存在了近三千年,从高庆的齐国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出,它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埋藏酒。
在此之前,它还没有品牌名称,当地人用传承下来的酿造工艺来酿酒,后来,正式建立了一个品牌名称,叫做“拉下之井”,80年代非常有名,当时在中央电视台做了一个广告,这个广告很好:喝酒不仅豪爽,拉下井,当时,南北方都流行下井,产量仍然有限,他在国内外赢得了许多金牌,最值得称道的是1915年的巴拿马金牌,你可以看到这种酒的强度。
值得一提的是,53度倒贮藏陈酒属于特色酒,采用8种谷物酿造,采用二次泥窖专利技术蒸馏而成,品质十分清晰,晶莹剔透,浓香染木,喝在嘴里还真有余味,喜欢喝它的人永远不会忘记它醇厚的味道。
在当地的老百姓家里,几乎都喜欢喝酒,而且很多人家还会收集到井里的水!所以,如果你是浓浓的白酒爱好者,那么在下井的时候一定要品尝一下。
一罐3斤,价格只有几十元,这部分是外面单瓶白酒的3倍,每斤才10元多,而且,它是谷物白酒,这也是当地人喜欢喝它的原因,高性价比啊!你可以从以上两种风格中选择,这是所有特殊!
- 贝勒
-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延续至今,我东北人,我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纯纯的山东人,闯关东来的东北,你要认可东北人能喝,那东北人的祖宗大部分都是山东人,你说谁最能喝!
从古至今,山东人喝酒就没输过谁!我太爷爷那辈在山东就是酿酒的,论现在也是有个酒厂的主,一家子大的小的就没有不能喝的人,太爷爷一天四顿酒,临睡觉之前还得来两口,据说睡的香,什么啤酒,红酒,人家压根就不喝,男人就得喝白酒!
到我爷爷这辈儿了,四顿改成三顿了,早上就是喝点儿粥,人家也得喝点儿白酒,一斤两斤不是事儿,三两、四两,喝不多,印象最深的是我爷临死之前还要喝口酒,那是真恋酒啊,一辈子为啥活着?为酒!
再说我爹,我爹是不行了,三顿酒改成两顿了,早上不喝,中午、晚上喝,一顿三两半白酒,活到六十岁了,没咋间断过,这两顿也不是一般人能赶得上的,毕竟人家基因在那呢,出去喝酒,被称作千杯不醉,两斤白酒,十瓶啤酒不咋地!
我爹这没谁继承了,我是女孩,我家还有个妹妹,我们两个滴酒不沾,我四爷家的大叔、五爷家的叔叔,我的表弟、表哥,那都是抱着白酒坛子喝的主,喝酒没怕过谁,你说山东人有多能喝!
山东人咋喝酒?喝酒文化这一方面,别的省继承的都不太好,山东那是继承的明明白白的,什么酒礼,酒器,酒情,在推杯换盏之间给你喝的明明白白!
感情深你一口闷,感情浅你舔一舔,你说你好意思舔吗?人家拿起酒杯就是喝,感情到位,你抠抠搜搜来一口,人家鄙视你!
坐在酒桌上我都不知道我咋喝了,各种口令你就来吧,走一个,走一个,全桌子天南海北的人都在桌子底 躺着呢,只有山东人屹立不倒,还能跟你长幼有序的走一个,你就说厉害不厉害!
我一说回山东过年,我老公心都突突,酒场叱咤风云,啥也不怕的他,怕我几个爷爷轮流陪他喝酒,这些年都是护肝药先吃好,在回老家过年,老家湖南的他,真心不胜酒力,甚至都有些丢人!
总结:山东人喝酒讲义气,讲情怀,讲礼数,喝酒是要有故事的,这一杯酒因为什么喝的,有主陪,有次陪,每一杯都明明白白的,绝对不让你白喝,一桌子陪下来,没个不多,把你喝多,那才是陪好,陪明白!
东北人能喝,东北人喝酒豪放,大碗干,喝酒宁可自己喝多,也要把客人陪好,举起酒杯就是喝,嘴上功夫不行,喝酒能力强,其实骨子里都是人家山东人的基因好,东北人喝酒跟山东人喝酒相比,弱得很!
- cl
-
山东人确实是能喝酒,高兴的时候他们经常会用大碗来喝酒,在饭桌上一斤白酒对于他们一个人来说应该很简单。
但如果说他们是我国最能喝酒的我不认同,毕竟还有西北人和内蒙人,如果真的要让他们来较量一下孰强孰弱还真的很难分出高低来。要我说山东人给人留下能喝酒的印象是他们在喝酒时花样多、规矩多、时间长。
山东人豪迈这我们都知道,他们喜欢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但是这种酒桌上的豪迈并不意味着他们最能喝。我还是这句话,他们能和我承认,但最能喝我不认同。因为我作为一个东北人在北方上大学身边有好多内蒙的同学和山东的同学,这件事情我真的很有发言权。
我在沈阳上的大学,大学期间八人寝室,其中有一个是内蒙人、一个是山东人、还有一个河南人和江西人,其余的都是辽宁本地人。这些地区的人性格都很直爽,所以大学期间我们经常在一起打球喝酒,按理来说,作为一个东北人的我应该很不惧怕这种喝酒的场面,但大学期间和我的这些室友在一起喝酒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喝酒阴影,主要是这些是有实在太能喝了,特别是内蒙和山东这两个哥们。
这两个人喝酒简直是两个极端。我那蒙的这个是有喝酒就是一句话“干就完了”。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草原三连,你还啥也没说呢,他就已经连喝三杯了。他气氛烘托到这的时候你是不喝也得喝了。我跟他喝酒是一喝就多,一喝就吐,反正我在大学期间是挺害怕和他一起喝酒的。
而山东这哥们儿并不像我的内蒙兄弟这样喝酒着急。他是属于在酒桌上规矩特别多,经常举杯喝酒时,嘴里还说着一些祝酒词,还跟我们讲山东喝酒时要讲究主陪副陪,反正经常能够听他说一大串的规矩,经常把我们所有人说的是一楞一楞的,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所有人都被他这些规矩牵着鼻子走,莫名的喝了很多酒。我经常和他吃饭时慢慢悠悠地就被喝多了,然而他却没什么事儿。值得佩服的一点是山东人虽然这样劝酒但他们自己也喝,从来不耍滑头。这种诚实直爽的性格也是山东人能被很多地方人所接纳的主要原因。
有些人说人们喝多久就爱胡说八道,但山东人不会,他们的酒桌文化不允许他们这样放肆。山东人爱喝酒能喝酒这不假,他们也确实是中国喝酒顶端上的人,但他们从来没鄙视过哪个地方,他们也从没觉得这是一个值得炫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