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也不做站长了
-
壮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形成的,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共有1548万多人,其中云南有100万,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在1965年统一称壮族以前,壮族的自称和他称较多,仅云南就有40多种,主要有“侬人”、“沙人”、“土僚”等。
云南壮族和广西壮族同源,是我国历史较悠久的一个民族,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居住在今广西、云南的壮族就和当时中原人民有了较为密切的交往。壮族人民在历史上就善于利用丰富的水利资源种植水稻,妇女则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则多姿多采,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澜。
壮族还以唱山歌闻名,山歌言语婉转、讲究押韵、富有感染力。山歌有讲述历史的古歌,传授生活技术的“生产歌”,以及“酒歌”、“情歌”。民歌主要是“苦歌”,如“长工歌”,“妇女苦情歌”等。壮族还善舞,具有悠久历史的“铜鼓舞”,节奏鲜明,舞步雄健。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相传这个节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侬智高(壮族)于公元1052年4月起兵反对宋王朝的事迹。现在,陇端街已发展成为富宁县一带壮、瑶、苗、彝、汉各族人民进行物资交流,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壮族的其他节日与汉族相同。
壮族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区。以广西最多。1990年人口1548万。使用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南宋时已出现方块汉字构成的土俗字。但使用面不广,多用于书写地名,编山歌、记事。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得到推广,1982年又作了部分修订。
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是百越的一支,南宋时始称僮人、撞丁。明、清时与土、依、沙并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统一为“僮”,1965年根据周恩来倡议,国务院批准,把“僮”改为“壮”。
壮族地区石灰岩分布很广,是世界有名的岩溶地区,石山拔地而起,石山里有岩洞和地下河。这种地形构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名胜景色。沿海盛产各种名贵海产,尤以南珠闻名。壮族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足,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玉米、薯类等。果品也很丰富,森林面积广,盛产柳州杉、银杉、樟木等名贵木材。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久负盛名的特产。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每年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大的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是壮族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 ,吃五色糯米饭、唱壮戏、兼办物资交流等,预祝五谷丰登。唐代壮族已有舞蹈。广西宁明、龙州等地的断崖陡壁上留下了壮族先民绘制的众多崖壁画。铸造和使用铜鼓在壮族已有2000多年历史。壮锦是享有盛名的纺织工艺品。
壮族的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但婚前恋爱自由。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现在有些地方仍有此俗。住房多数与当地汉族相同。部分地区居民住二层干栏,楼上住人,楼下养畜堆物。近年来已有改变,实行人、畜分居。服装大部分和汉族相同,但还有许多地方仍保留着本民族服饰特点,且各地不一。男子多穿唐装。衣料过去多为自织的土布。过去有文身习俗,现已改变。饮食方面,喜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主食大米和玉米。年节时,用大米制成各种壮族妇女粉、糕。妇女有嚼槟榔的习俗。结婚送聘礼时,必赠槟榔。除祭祀祖先外,还有自然崇拜,如祭祀山神、水神、太阳神等。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近代有传教士到壮族城镇建立基督教、天主教教堂,但影响不大。
在壮族居住地,人们在路上与老人相遇时,须主动与老人打招呼,并退让到路旁请老人先过去。老人进屋时,要请老人坐上座,如果有人在老人面前翘腿二坐,则被认为是对老人的不尊敬,会受到众人的谴责。
- 阿啵呲嘚
-
壮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形成的,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共有1548万多人,其中云南有100万,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在1965年统一称壮族以前,壮族的自称和他称较多,仅云南就有40多种,主要有“侬人”、“沙人”、“土僚”等。
云南壮族和广西壮族同源,是我国历史较悠久的一个民族,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居住在今广西、云南的壮族就和当时中原人民有了较为密切的交往。壮族人民在历史上就善于利用丰富的水利资源种植水稻,妇女则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则多姿多采,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澜。
壮族还以唱山歌闻名,山歌言语婉转、讲究押韵、富有感染力。山歌有讲述历史的古歌,传授生活技术的“生产歌”,以及“酒歌”、“情歌”。民歌主要是“苦歌”,如“长工歌”,“妇女苦情歌”等。壮族还善舞,具有悠久历史的“铜鼓舞”,节奏鲜明,舞步雄健。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相传这个节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侬智高(壮族)于公元1052年4月起兵反对宋王朝的事迹。现在,陇端街已发展成为富宁县一带壮、瑶、苗、彝、汉各族人民进行物资交流,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壮族的其他节日与汉族相同。
历史人物
每一个民族在其历史的长河中,都涌现出许多伟大或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人物.“一种文明所产生的男人和女人----人的类型, 正好显示出该文明的本质和个性, 也即显示出该文明的灵魂 “。(1)壮族也不例外。因而壮族杰出历史人物向来层出不穷,不断涌现出:罗诚(戎成王),梁奉(镇南王),潘长安(安南王),黄少卿, 阿侬(侬智高生母,“娅王”),侬智高(曾建“大历国“,“南天国“),瓦氏夫人(抗倭英雄), 萧朝贵(太平天国西王),韦昌辉(太平天国北王),石达开(太平天国,翼王),陆荣廷(旧桂系首领),郑献甫(清代学者),卢焘(黔军总司令兼贵州省长),韦拔群(中国现代农民运动领袖),韦国清(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甘苦(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黄现璠( 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覃应机,黄荣等等杰出历史人物,可谓史不绝书。
壮族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区。以广西最多。1990年人口1548万。使用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南宋时已出现方块汉字构成的土俗字。但使用面不广,多用于书写地名,编山歌、记事。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得到推广,1982年又作了部分修订。
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是百越的一支,南宋时始称僮人、撞丁。明、清时与土、依、沙并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统一为“僮”,1965年根据周恩来倡议,国务院批准,把“僮”改为“壮”。
壮族地区石灰岩分布很广,是世界有名的岩溶地区,石山拔地而起,石山里有岩洞和地下河。这种地形构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名胜景色。沿海盛产各种名贵海产,尤以南珠闻名。壮族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足,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玉米、薯类等。果品也很丰富,森林面积广,盛产柳州杉、银杉、樟木等名贵木材。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久负盛名的特产。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每年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大的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是壮族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 ,吃五色糯米饭、唱壮戏、兼办物资交流等,预祝五谷丰登。唐代壮族已有舞蹈。广西宁明、龙州等地的断崖陡壁上留下了壮族先民绘制的众多崖壁画。铸造和使用铜鼓在壮族已有2000多年历史。壮锦是享有盛名的纺织工艺品。
壮族的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但婚前恋爱自由。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现在有些地方仍有此俗。住房多数与当地汉族相同。部分地区居民住二层干栏,楼上住人,楼下养畜堆物。近年来已有改变,实行人、畜分居。服装大部分和汉族相同,但还有许多地方仍保留着本民族服饰特点,且各地不一。男子多穿唐装。衣料过去多为自织的土布。过去有文身习俗,现已改变。饮食方面,喜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主食大米和玉米。年节时,用大米制成各种壮族妇女粉、糕。妇女有嚼槟榔的习俗。结婚送聘礼时,必赠槟榔。除祭祀祖先外,还有自然崇拜,如祭祀山神、水神、太阳神等。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近代有传教士到壮族城镇建立基督教、天主教教堂,但影响不大。
在壮族居住地,人们在路上与老人相遇时,须主动与老人打招呼,并退让到路旁请老人先过去。老人进屋时,要请老人坐上座,如果有人在老人面前翘腿二坐,则被认为是对老人的不尊敬,会受到众人的谴责。
歌圩
歌圩盛行于壮族地区。各地圩期不完全一样,但大体上春秋二季为最盛。春季多于春节后的一段时间,为正月初四或正月初七、二月十九、三月初三、三月十六等等;秋季则多于中秋节后的一段时间,为八月十五或九月初九、十月初十等。此外,还有不定期的歌圩,这是经常的普遍的。定期歌圩一般一年举行三两次,规模大者上万人参加,小者也有一二千人。不定期歌圩一般是小型的,三五十人,一二十人都可以进行。歌圩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男女青年追求美好爱情理想为主题。其内容一般为见面歌、邀请歌、盘歌、新歌、爱慕歌、盟誓歌、送别歌等。歌圩一般为期一天,也有连续两三天的。参加歌圩的除青年人外,也有中老年和少年。老人小孩主要是“观战”、欣赏、品评,有的老年歌手参与活动,但他们不唱歌,而是给青年人当参谋。歌圩非常热闹,除青年们对歌外,还有唱戏的、做买卖的。各种日用百货、绫罗布匹、饮食糕点、鸡鸭鱼肉、蔬菜等,应有尽有。实际上歌圩也带有几分交易会的性质。
歌会
歌会与歌圩有所不同,大概是从歌圩派生出来的。歌会的会期不一定,只要有需要,随时都可以进行。参加歌会的人数多者上千,少者三二十。歌会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表现壮族人民变革社会、变革生活的思想激情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为主题。其内容大体从开篇歌开始,进而到献歌、赛歌、评歌、和歌、学歌、团结歌等。参加歌会的一般是对时政有所感的成年人。
壮族的春节
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3天,但初四至初五仍算春节期。它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做准备,家家户户搞卫生、缝制衣裤、购买年货、张贴对联、制做糕点、杀猪、包粽子。春节又是个团圆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赶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团聚,吃团圆饭。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男女青年多去参加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等文娱体育活动。 除夕
家家杀鸡杀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等。晚饭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会炖 猪脚、炖整鸡。米饭要做得很多,剩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裕。
年三十晚
家家都要守岁,直到半夜鸡叫,燃放鞭炮,除旧迎新。过去,有的地方把放鞭炮谓之“招牛魂”(壮语叫“欧魂怀”),意思是老黄牛的魂魄尚散落在田野,把牛魂招回来,新的一年开始,老黄牛又该辛辛苦苦地为主人家效力了。“招牛魂”开始,有的人家敲锣打鼓,吹萧吹笛,整个村寨洋溢着一片欢天喜地的气氛。壮家包粽子过年,但年三十晚绝不吃粽子。
正月初一、初二
凡来客必吃粽子。壮家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物。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两,还有一种叫“风莫”(特大粽子)的,重达一二十斤。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儿。馅儿是由去皮的绿豆、半肥不瘦的猪皮拌上面酱制成,挟在粽心里,煮熟后,其味之香堪称一绝。
陀螺节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制作陀螺一定要选用质地优良的坚木。它的“头”要圆滑。“打”的时候,用两三尺长的麻绳一圈一圈往上缠,一直缠到自己认为适当的地方,再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挟住麻绳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转动起来。质量好的陀螺,再加上旋的技术高明,转起来长达七八分钟才倒下来。比赛打陀螺更是热闹非凡,获第一名者荣称“陀螺王”。据说打陀螺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陇端节
陇端节,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壮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陇端”是壮语译音,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相传在北宋年间,为了抵制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侬智高率广西壮族揭竿而起,取得节节胜利,建立“南天国”,自称“南天王”,克南宁,破钦州,打广州,势力很大。后来起义军失利,退守富宁。北宋统治者为平息农民起义,削弱起义军力量,把壮族人民遣散到贵州等地。临别前,壮族人民纷纷集会,伤心叙别,嘱咐乡亲们来年归来团聚。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客居他乡的壮族人民返乡归寨同亲友团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陇端”节。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节前,作为东道主的村寨,杀猪宰牛,在田坝上搭戏台,做好接待客人的食宿安排。届时,姑娘们穿上衣角、袖口镶着银排和绣有花边图案的无领斜襟上衣和蜡染统裙,戴上壮锦胸兜,脚穿绣花鞋,各个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英姿勃勃的小伙子与姑娘们相聚,载歌载舞,直到日落。仍有余兴者还可随姑娘进寨继续对歌。
吃立节
吃立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吃立”壮语意为“欢庆”。壮族人民素有欢度春节的传统。但在1894年春节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侵略我边境,为了打击侵略者,青壮年奔赴疆场,英勇杀敌,保卫了家园。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将士凯旋归来,乡亲们杀鸡宰羊,做糯米粑,盛情款待,共同欢庆胜利,补过春节。从此以后逐渐形成吃立节。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娅拜节
广西者宁、索乌一带的壮族,每年四月属兔那一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四十八尾鱼,到娅拜山去,奠祭壮族妇女娅拜。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场,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一个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壮家百姓同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葬到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叫作娅拜山。每年到娅拜遇难之日,壮族人民就杀牛宰猪去祭奠她。这样年年祭奠,从未中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节日——娅拜节。
- mBeta
-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图库]、云南省文山[图库],广东[图库]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
壮族在宋代史籍中称为“撞”、“僮”。解放后称“僮”。1965年改族名为“壮族”。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1957年《壮文方案》被国务院批准,结束了壮族人民没有自己合法文字的历史。
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壮族人民创造了壮戏。
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
壮族以农业为主,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
习俗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作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
食俗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快出锅时加入猪油、食盐、葱花。
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还酷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
壮族自家还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度数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过节和待客的主要饮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鸡胆称为鸡胆酒,配以鸡杂称为鸡杂酒,配以猪肝称为猪肝酒。饮鸡杂酒和猪肝酒时要一饮而尽,留在嘴里的鸡杂、猪肝则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当菜。
典型食品:壮族有许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主要有:马脚杆,鱼生,烤乳猪,花糯米饭、宁明壮粽,状元柴把,白切狗肉,壮家酥鸡,清炖破脸狗,龙泵三夹。
节庆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 壮族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三月三、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
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二十七宰年猪,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糍粑。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鸡,家家必有。年初一喝糯米甜酒、吃汤圆(一种不带馅的元宵,煮时水里放糖),初二以后方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互赠的食品中有糍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续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个春节才算结束。
三月三按过去的习俗为上坟扫墓的日子,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派人携带五色糯米饭、彩蛋等到先祖坟头去祭祀、清扫墓地,并由长者宣讲祖传家史、族规,共进野餐。还有的对唱山歌,热闹非凡。1940年后,这一传统已逐步发展到有组织的赛歌会,气氛更加隆重、热烈。
其他节日食俗也都各有讲究,各具特色,比如中元吃鸭、端午吃粽、重阳吃粑等等。
- 小菜G的建站之路
-
壮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形成的,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共有1548万多人,其中云南有100万,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在1965年统一称壮族以前,壮族的自称和他称较多,仅云南就有40多种,主要有“侬人”、“沙人”、“土僚”等。
云南壮族和广西壮族同源,是我国历史较悠久的一个民族,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居住在今广西、云南的壮族就和当时中原人民有了较为密切的交往。壮族人民在历史上就善于利用丰富的水利资源种植水稻,妇女则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则多姿多采,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澜。
壮族还以唱山歌闻名,山歌言语婉转、讲究押韵、富有感染力。山歌有讲述历史的古歌,传授生活技术的“生产歌”,以及“酒歌”、“情歌”。民歌主要是“苦歌”,如“长工歌”,“妇女苦情歌”等。壮族还善舞,具有悠久历史的“铜鼓舞”,节奏鲜明,舞步雄健。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相传这个节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侬智高(壮族)于公元1052年4月起兵反对宋王朝的事迹。现在,陇端街已发展成为富宁县一带壮、瑶、苗、彝、汉各族人民进行物资交流,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壮族的其他节日与汉族相同。
壮族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区。以广西最多。1990年人口1548万。使用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南宋时已出现方块汉字构成的土俗字。但使用面不广,多用于书写地名,编山歌、记事。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得到推广,1982年又作了部分修订。
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是百越的一支,南宋时始称僮人、撞丁。明、清时与土、依、沙并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统一为“僮”,1965年根据周恩来倡议,国务院批准,把“僮”改为“壮”。
壮族地区石灰岩分布很广,是世界有名的岩溶地区,石山拔地而起,石山里有岩洞和地下河。这种地形构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名胜景色。沿海盛产各种名贵海产,尤以南珠闻名。壮族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足,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玉米、薯类等。果品也很丰富,森林面积广,盛产柳州杉、银杉、樟木等名贵木材。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久负盛名的特产。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每年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大的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是壮族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 ,吃五色糯米饭、唱壮戏、兼办物资交流等,预祝五谷丰登。唐代壮族已有舞蹈。广西宁明、龙州等地的断崖陡壁上留下了壮族先民绘制的众多崖壁画。铸造和使用铜鼓在壮族已有2000多年历史。壮锦是享有盛名的纺织工艺品。
壮族的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但婚前恋爱自由。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现在有些地方仍有此俗。住房多数与当地汉族相同。部分地区居民住二层干栏,楼上住人,楼下养畜堆物。近年来已有改变,实行人、畜分居。服装大部分和汉族相同,但还有许多地方仍保留着本民族服饰特点,且各地不一。男子多穿唐装。衣料过去多为自织的土布。过去有文身习俗,现已改变。饮食方面,喜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主食大米和玉米。年节时,用大米制成各种壮族妇女粉、糕。妇女有嚼槟榔的习俗。结婚送聘礼时,必赠槟榔。除祭祀祖先外,还有自然崇拜,如祭祀山神、水神、太阳神等。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近代有传教士到壮族城镇建立基督教、天主教教堂,但影响不大。
在壮族居住地,人们在路上与老人相遇时,须主动与老人打招呼,并退让到路旁请老人先过去。老人进屋时,要请老人坐上座,如果有人在老人面前翘腿二坐,则被认为是对老人的不尊敬,会受到众人的谴责。
- 西柚不是西游
-
壮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形成的,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共有1548万多人,其中云南有100万,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在1965年统一称壮族以前,壮族的自称和他称较多,仅云南就有40多种,主要有“侬人”、“沙人”、“土僚”等。
云南壮族和广西壮族同源,是我国历史较悠久的一个民族,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居住在今广西、云南的壮族就和当时中原人民有了较为密切的交往。壮族人民在历史上就善于利用丰富的水利资源种植水稻,妇女则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则多姿多采,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澜。
壮族还以唱山歌闻名,山歌言语婉转、讲究押韵、富有感染力。山歌有讲述历史的古歌,传授生活技术的“生产歌”,以及“酒歌”、“情歌”。民歌主要是“苦歌”,如“长工歌”,“妇女苦情歌”等。壮族还善舞,具有悠久历史的“铜鼓舞”,节奏鲜明,舞步雄健。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相传这个节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侬智高(壮族)于公元1052年4月起兵反对宋王朝的事迹。现在,陇端街已发展成为富宁县一带壮、瑶、苗、彝、汉各族人民进行物资交流,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壮族的其他节日与汉族相同。
壮族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区。以广西最多。1990年人口1548万。使用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南宋时已出现方块汉字构成的土俗字。但使用面不广,多用于书写地名,编山歌、记事。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得到推广,1982年又作了部分修订。
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是百越的一支,南宋时始称僮人、撞丁。明、清时与土、依、沙并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统一为“僮”,1965年根据周恩来倡议,国务院批准,把“僮”改为“壮”。
壮族地区石灰岩分布很广,是世界有名的岩溶地区,石山拔地而起,石山里有岩洞和地下河。这种地形构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名胜景色。沿海盛产各种名贵海产,尤以南珠闻名。壮族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足,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玉米、薯类等。果品也很丰富,森林面积广,盛产柳州杉、银杉、樟木等名贵木材。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久负盛名的特产。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每年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大的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是壮族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 ,吃五色糯米饭、唱壮戏、兼办物资交流等,预祝五谷丰登。唐代壮族已有舞蹈。广西宁明、龙州等地的断崖陡壁上留下了壮族先民绘制的众多崖壁画。铸造和使用铜鼓在壮族已有2000多年历史。壮锦是享有盛名的纺织工艺品。
壮族的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但婚前恋爱自由。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现在有些地方仍有此俗。住房多数与当地汉族相同。部分地区居民住二层干栏,楼上住人,楼下养畜堆物。近年来已有改变,实行人、畜分居。服装大部分和汉族相同,但还有许多地方仍保留着本民族服饰特点,且各地不一。男子多穿唐装。衣料过去多为自织的土布。过去有文身习俗,现已改变。饮食方面,喜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主食大米和玉米。年节时,用大米制成各种壮族妇女粉、糕。妇女有嚼槟榔的习俗。结婚送聘礼时,必赠槟榔。除祭祀祖先外,还有自然崇拜,如祭祀山神、水神、太阳神等。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近代有传教士到壮族城镇建立基督教、天主教教堂,但影响不大。
在壮族居住地,人们在路上与老人相遇时,须主动与老人打招呼,并退让到路旁请老人先过去。老人进屋时,要请老人坐上座,如果有人在老人面前翘腿二坐,则被认为是对老人的不尊敬,会受到众人的谴责。
- wpwipi
-
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