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dim
-
<<风土人情之我说 人之我说>>
出国前,听到许多的人说,在外国,人与人的关系是冷漠的,相互间不可能有什么更深的交往。有的只是金钱关系。所以,在国外不能期望有任何人会像我们中国人一样的互相帮助的。
我就是带着这样的观念来到了加国。
可是,在短短的几十天时间里,接连碰上的几件小事却让我的观念动摇了。
一天, 首次乘坐多伦多的地铁,车次方向搞不清,正一头雾水地查地图时,旁边一位老外过来问道:需要帮忙吗?我把地点告知他,他不仅在地图上指明了我要去的地方,还一直把我带到了站台旁。我想,要在国内,问路时还得找点看起来老实的人,否则把我指到爪哇国去也未可知啊。我还没有唱国际歌,就有朋友来帮助我了。倘若我唱了国际歌,恐怕天下朋友将会更多了。
在地铁里,一个小孩在临将关门的一刹那冲进车厢,车门忽然关闭,夹住了小孩的手臂。瞬时间,车厢里几个老外同时冲向车门,七手八脚的要拉开车门。而这时车厢里还有许多的黄皮肤的中国人,自始至终没有一点反映,麻木不仁地似乎在看一幕电影,与自己不相干的。更可气的是还冷不丁的听到一句粤语:“门不会关的,慌什么嘛。”
其实,地铁的车门如同电梯门一样,有障碍就会自动打开,本不用着急的。这道理不仅中国人知道,谁都会知道的,可出于一种本能,老外们会同时抢了上去。而号称会互相帮助的国人,不仅不表示出关怀,还要冷言冷语几句,一付见过大世面,闯过大码头的架势。看来,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祖训可谓深入国人之心的了。当然,这种事在中国国内也是司空见惯的了,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它的历史和现实都和移民的交流迁徙相关。应该说,由于这样的移民流动,使加拿大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也使加拿大成为了发达的国家之一。
正是由于加拿大的这种特点,各种民族的大汇聚,也就形成了多种民族特色的性格特征汇聚。
美洲的开放,欧洲的矜持,非洲的粗犷和亚洲的猥琐,在加国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人的本性中,美洲的直率,欧洲的委婉,非洲的野性和亚洲的虚伪,在加国也是一样的竞相表现。
在与当地洋人的笑谈中,居然听到很不中听的一个列举:在加国最不受欢迎的人有四种:黑人、印巴人、越南人和中国人。这其中,亚洲人就占了三个。几个新结识的老外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他们不愿意和中国人打更多的交道,因为“中国人不讲信誉,”“骗人”。
黑人的强悍粗野,自是不必说的;印巴人的神秘诡诈,这也是不必说的;越南人的土匪海盗行径,早受到世人的鄙夷;可中国人又何处得罪了这些老外呢?
或许,这是白种人的歧视吧。
<<[散文]长白山天池>>
《中国国家地理》为山水选美。山山水水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得完的,以往148页的杂志,在2005年第10期这里增至550页。感谢《中国国家地理》,增页不增价,仍是16元。杂志出来不久即告脱销,北京是全国脱销最早的城市之一,据说网上已拍到80多块了,不少读者为买不到杂志而生气,《中国国家地理》在其网站论坛发出总固顶帖,标题是《希望大家都冷静一些》。
《中国国家地理》列出十五组“中国最美”,按排行榜顺序依次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中国最美的三大雅丹,中国最美的五大城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中国最美的六大旅游洞穴,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中国最美的六大沼泽湿地,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和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
之所以要把这排行榜依次抄下来,是发现,不知因为什么,排行榜上,没有江河。也许有了峡谷,就不用再说江河了。一些年来,可能只有雅鲁藏布江还算干净,也许江河只能按峡谷那样分段看,整体上不太好说了吧。
此次评选,在最美名山方面,东北长白山入围,但没能进入最美十大名山之列。长白山没有进入最美十大名山,长白山天池却进入了最美五大湖,这让人感到欣慰。长白山没被选中,长白山天池却在长白山最高处,谁也不能把它搬到平地上去,要看天池,就得到长白山上来。
翻看这期《中国国家地理》,对榜上有名的山水风景或介绍,或品评,或欣赏,都有许多文字,杂志还请了著名诗人和作家舒婷、于坚和刘亮程先生分别为厦门鼓浪屿、苏州老城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写了文章。可是,就是到了长白山天池这里,在标题《长白山天池:盛怒之后的平静》周围,除了两张图片、59个字的专家评语和220多个字的说明,再就没有什么了。用一个现在流行的词,这让人有些郁闷,难道长白山天池就没有什么好说?可是转念一想,又高兴了,一年之中常是云遮雾绕,冰封雪掩,登长白山是不容易的,两千多年了,既少有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赋,又没有帝王将相来此祭天封禅,满清皇帝虽把长白山册封为神山,也只能在吉林市温德亨山建望祭殿遥遥拜祭,这里没有为人们准备下现成的语言,从自然到人文,污染还少,想说长白山天池,不太容易。
杂志中两张长白山天池的图片,一张是夏景,一张是冬景,由此倒也看出编辑是用了心思。冬天爬到长白山顶峰看天池,少有人能够做到,一般人也没有机会,有位朋友冬天里上去过,多年后说起来还非常高兴,特为此写过一回游记。
和许多长白山天池的图片一样,《中国国家地理》两张天池图片,一张野花点点,一张白雪皑皑,但都风和日丽,天池的水真平静如同玻璃,纹丝不动。这样的图片多了,会使人产生误会,好像白山天池总这样好脾气。其实,冬天看天池不容易,夏天也未必就能看到天池,2001年7月,到长白山上走了一趟,车进山门,天已暮色朦胧,高山上显得矮了的天空已有了雨意,司机人很好,在山上时间长了,有些经验,他提醒说,应该抓紧时间赶快到天池上去看看,如果下起雨来,一天两天不容易晴起来,天池就会藏进云雾中去,要想看到,几乎没有可能。司机说,前不久,有国家要人来,在山上住了几天,天气一直不好,终于什么也没有看到。听司机的话,直奔天池,果然,到了天池边,时间不长,人就冷得哆嗦,山风越来越凶猛,黑压压的云雾从天池对面压了过来,眼看着把天池就吞没了。就在这个暮色朦胧的傍晚,我看到了和印象中完全不一样的天池,在围绕天池一十六峰的一峰之上,探头往下面看去,丝毫看不出以往人们所说和图片所显示的平静柔和的美,眼下的天池,阴沉沉地一动不动,好像在酝酿一个阴谋,好像要伸出手来把人拽下去,让人感到阴森,狰狞,恐怖,非常可怕。
手上有一本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版《长白山古今揽胜》,书中介绍,满清帝王一方面把长白山封禁起来,不许人们走进,一方面也曾派人寻找过长白山主峰,公元1644年,清世祖福临进京后,尊“龙兴之地”长白山为“长白山之神”。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四月十五日,爱新觉罗·玄烨命大臣觉罗武木讷一行四人前往长白山拜谒,“详视明白,以便行祀礼”,同年夏,武木纳等人登上长白山,到达龙潭即天池,秋天回京禀奏。但是,据考证,武木纳此次拜谒并未真正见到长白山主峰,清人李廷玉在《长白山记》中说:“溯考康熙十三年,吴木纳查看长白,仅至讷阴地方白山东北。”李廷玉这里的“康熙十三年”有待商榷,但他说武木讷未至白山主峰,应该是对的,虽然武木讷也看到了一潭池水,长白山中的池水却不只一个。《长白山古今揽胜》收有武木讷拜谒长白山后写给皇帝的呈文,文中有关长白山天池一段是这样写的:“山顶有池,五峰围绕,临水而立,碧水澄清,波纹荡漾,池畔无草木。”了解长白山的人知道,白山最高处那个天池,周围可不是只有五峰,武木讷所见若真是长白山天池,他就是把其他十一座峰给隐瞒了。不管怎么说,武木讷虽非故意,却是把皇帝给骗了。
长白山天池,南北长约4.5公里,东西宽3.5公里,湖水面积9.8平方公里,水边周长13.6公里,湖面海拔2185米,平均水深204米,最大水深373米,总蓄水量约20亿立方米,是我国最高的火口湖和最深的湖泊,这是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10月版《吉林风物志》给出的数据。有人说,把一座大楼扔进白山天池,就像扔进一个火柴盒一样。事实上比这还要大,白山天池哺育出一条条江河,它是图门江、鸭绿江和松花江三江之源。也许可以这样说,图门江里小小的游鱼,鸭绿江边普通的草屋,松花江畔的大豆和高粱,都是白山天池养育的。2005年冬天,一开始以为是个暖冬,也真希望它是个暖冬,愿长白山天池流水多多,用它清净的水,洗去江河中的浑浊。
<<武汉夏夜街头的"竹床阵">>
夏至七月以后,酷热的夏夜把武汉市民从家中"赶"出来,不得不到街道两旁摆竹床露宿。密密麻麻的竹床一个挨一个,老者、儿童、青年、少妇乃至姑娘都躺在竹床上,渡过一个又一个的夜晚。北方人或外地人看见少妇、姑娘身着短裤、裙子睡在街头上,大为不解,也十分感到新鲜。然而当地人却习以为常。
武汉是中国有名的三大"火炉城"之一,夏季气温高达40摄氏度左右。酷热难耐的时间长达两个月左右,使之形成了武汉特有的民习"竹床阵"。
2、吃粽子和赛龙舟
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中国许多地方的风俗。然而这一习俗是因从纪念屈原而来,使得屈原的家乡故地的湖北,此俗更甚。
每逢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湖北各地赛龙舟、吃粽子遍及全省城乡。只要有湖、河、江的地方,人们早早就把龙舟修整或清理好,一至初五,龙舟便纷纷下水了,一条条"黄龙"、"白龙"、"红龙"、"青龙"劈波斩浪,箭一般前驶,锣声、鼓声、吆喝声、喝彩声响成一片,江河两岸观看赛龙舟人们黑压压一大片,那场面实在壮观极了。
传说屈原投汩罗江死后,他的故乡乡亲秭归人做了一个梦,梦见屈原身体消瘦了,便用箬叶包米饭做成有角的角黍(粽子),用龙舟装上投入江中,因水中水族属龙管,以为是龙王送来的角黍,便不敢食。这就可让屈原食用了。这就是赛龙舟和吃粽子的由来。
3、荆州花鼓
荆州花鼓原是民间穷苦人乞讨谋生的"沿门花鼓"和薅草秧歌。这种"花鼓"是一人击鼓唱词,数人帮腔和调。
近几十年来,荆州花鼓已演变成独具特色的地方花鼓戏。1955年有一位老艺人搜集记录了花鼓戏的全部唱腔,整理出从未有过的第一套完整的花鼓音乐曲谱,并大胆地把二胡、板胡、琵琶、扬琴、竹笛、唢呐等民族乐器用来为花鼓戏伴奏,使花鼓戏结束了"一唱众和"和单纯用锣鼓伴奏的历史。如今,荆州花鼓戏充满浓郁的地方情调,唱腔悠扬、甜美、悦耳,已有《家庭公案》、《水乡情》等几十个剧目,既取材于湖乡生活,又展现湖乡风貌。在民间,男女老幼走路、劳作,不时哼唱花鼓调,也有很大的"魔力"。有人说:"听了花鼓的哟喂哟,害病可以不吃药!""做活不唱花鼓戏,浑身上下无力气"。来到荆州地区,可以看到小学生放学时提着的收音机里。汽车里、商店柜台内,播放的全是荆州花鼓戏。
4、天门"三棒鼓"
在天门、沔阳一带,由于地势低平、多水,往昔水灾不断,民众身受其苦。为谋求生路,他们背井离乡,背起"三棒鼓",浪迹四方。许多人从湖北到中国西南部、印度、伊朗、中欧、西欧等地。也有些人经广东到菲律宾及其它东南亚国家,
他们背起的"三棒鼓"走到哪里唱到哪里,人们称他们为"中国的吉卜赛人"。
5、通山山鼓
相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通山山鼓,是农民在野外劳动时,边劳动边以山鼓伴奏、唱歌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
山鼓的形状如戏曲中所用的小堂鼓,尺寸形制略小,鼓身两边安铁环,系有牛皮带或缎带,便于鼓匠挂在胸前。演唱时,鼓匠右手执扦击鼓,左手托着鼓的底部,配合用手指调节出不同的音色。一名技艺出色的鼓匠,一般能够打出数十种节奏迥然不同、情绪各异的鼓点子。山鼓之音响亮清脆,数里之外能闻其声。
通山山鼓主要分《挖山鼓》和《栽田鼓》两大类。此外还有一种《山锣鼓》。这种《山锣鼓》除鼓匠身背一面山鼓外,腰间还挂有一面铜锣,左手执钟打锣,右手拿扦击鼓。
山鼓的曲调与地方语言结合紧密,节奏性很强,加上旋律高亢激昂,质朴热烈,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一种活跃劳动场面的艺术形式。1988年湖北省民间音乐舞蹈电视比赛中,通山县改编的节目《喜耘禾》山鼓,荣获银杯奖。
6、崇阳人的老风习
鄂南崇阳县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由于远离大城市,乡民们保持了许多民间传统老风习。当青年男女嫁娶成婚时,打造的家俱样式仍按古老的形式 。如睡觉的木制床为古式雕木的花床,床四周有雕花杆,床前面雕花板上方,有三层雕"滴水沿",床下前方有三层踏板。床入口处仅仅只留可两人并坐的"口子",床两头和后面用整块木板钉死。这种讲究的崇阳花床,实在是一种十分罕见的习俗了。
此外,热情待客的崇阳人给客人泡的茶是花椒盐巴家焙茶,吃的菜是大块肉、大块鱼、红苕粉丝、煎豆腐四大菜。一寸来宽、二三寸长的大块烟熏肉,令城里人食一、两块就足够了。
7、鄂西土家风情
鄂西毗邻湘西、贵北和川东南,居住着数十万土家族居民。他们有着富有特色的生活习俗。独特、鲜艳的服饰。土族居民,特别是青年人,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如男青年,头上缠着一条长长的青头巾,外面上衣往往是白布上镶宽大的蓝边,传统布扣、裤子比较宽大。女青年,其头巾则是彩色布巾,上衣或红或绿,但领口、背肩、袖口、下摆等处都镶有美丽花纹的边带布。手上戴着金或银制的手镯。
山歌。唱山歌是青年土族男女中不可缺少的本领,有些上了年纪的土族人山歌也能唱上"一大箩"。在曲折蜿蜒的山道上,在田间、茶场、农舍、土塘旁,常常可听到阵阵悠扬的山歌传入耳中。更有山歌男女对唱,山族青年以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慕之心。木叶传情。土族青年用口含一青青的木叶,吹出美妙、动人、委婉的声音。这声音就是动人的情歌。小小的一片树叶,仅为男女传情表达出心声。 文章来自青藤文学网:http://www.7cd.cn,转载请保留版权!
这三篇 中外 山水 风土人情 都涉及到了
你用的时候可以有所取舍 选择需要的段落 删减你以为没用的
希望能帮到你
最后 祝春节愉快
- 大牛哥
-
岱山之夜
作者:赵丽宏
风中带着海的气息,清凉,湿润,有点鱼的腥味。
背后是海,星空之下,海面微波起伏,荧光闪动。岸畔的渔船,远处的岛影,全都影影绰绰,神秘,飘忽,梦幻一般。渔船桅杆如林,像幽暗中伸向空中的无数手臂,密集而安静,举着闪烁的灯,举着满天星光,似在探寻,又似在祈望。
渔船静静停泊着。渔民们却在夜色中欢腾。明天,是渔民的“歇渔节”,歇渔之后,渔船进港,渔人休息,海里的鱼儿虾儿,也可以不受侵扰地繁衍生息,过一段和平舒心的日子。
我的眼前,是一条灯光灿烂的大道,衣着缤纷的人们围集在道路两旁,笑语喧哗。大道中间空无一人,路面反射着灯光,像一个长长的舞台,静候着舞者登场。岱山人把在街上的表演叫作“踩街”,表演者大多是渔家儿女,他们将在街上尽兴歌舞,在人们的注视下慢慢走过,路畔观者也会跟着他们的节拍亦歌亦舞。这条大道,会流成一条欢腾之河。
咚咚咚咚……鼓声冲天而起,一群剽悍的渔民,擂着大鼓走过来,那些撒渔网、拉缆绳的手,那些操纵风帆、搏击惊涛的手,此刻紧握鼓槌,把鼓擂得惊天动地。他们看上去都瘦而精悍,裸露的手臂上肌肉鼓动,可以感觉到热血在急速流动。他们古铜色的脸膛上,洋溢着欢跃的激情。这些惯于在海上搏击风浪的汉子,今夜为什么而激动?鼓点骤雨般落下来,此起彼伏,山呼海响,把夜的安静彻底驱逐。这鼓声,把渔港擂得沸腾了。鼓声是一个开场,鼓的节奏,引出了渔家的歌舞。
渔家女走过来,且歌且舞,唱的是本地悠扬的曲调,跳的是自编的活泼舞蹈,手中的彩扇舞动,如浪起伏,也如风飞扬。传说中的渔女日子艰辛,男人出海,在海上搏击风浪,她们守在家中担惊受怕,海滩上,有多少含泪的“望夫石”,望穿秋水,却永无回音。大海哺育生灵,为渔民提供生息,却也常常翻脸无情。有人说,大海咆哮,吞噬渔船,是海神发怒。海神为何发怒?这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也许,是人类向大海索取过多,却不思回报;也许,是海洋被贪婪的捕捞者搅得不胜其烦……现在,人们终于懂得了张弛之道,要向大海索取,也要让大海休息。我相信,渔家女们最欢迎这休渔的季节,和亲人团聚在一起,在海边观潮听涛,欢跃发自内心。此刻,在大街上,在众人的注目中,她们笑颜灿烂,舞姿奔放,夜风里响彻她们的歌声和脚步声……
彩灯晃动,晃出一群鱼虾和螃蟹、黄鱼、带鱼、鲳鱼、鱿鱼、乌贼、梭子蟹、大对虾……今晚,最快乐的,也许是这些海里的生灵。它们幻化成这些彩色的灯笼,举在渔民的手中,优美的舞蹈在成千上万观者的视野里。
一群少女走过来,举着荷叶莲花,优雅的乐声里,绿荷红莲,映衬着少女们的青春脸庞。围观的人群静下来,停止了喧哗,停止了东张西望,浮游的目光,因为眼前的景象而沉静。看吧,少女们在欢腾喧嚣的人海中,静静地变成了一片优美的荷花池……
然而这欢乐之夜的沉静只是一个短短的瞬间。踩街的人们一群群、一队队走过去,花样出新,高潮迭起,歌声和脚步声在大道上回旋不尽。最后走过来的,是一群老渔民。他们穿着鲜艳的中国服装,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纷呈。鲜亮的服装,衬托着他们饱经风霜的古铜色脸庞。他们是大声地吼唱着走过来的。我听不懂他们唱的歌词,但能感受他们的激情,他们的歌声里,有在海上老渔民的渔歌。
曲尽人散,临海的街道上人们渐渐散去。渔港,恢复了它宁静安谧的面貌。只有停泊在岸畔的渔船,仍然举着森林般的桅杆,举着,举着一天闪烁的星光……
永远的哈菲兹
作者:王蒙
在伊朗,永恒的话题,永远的想念,永远的美丽是哈菲兹。哈菲兹的诗里最常常出现的是美酒,夜莺,美女,玫瑰和花园。
假如那设拉子美女,
有朝一日能对我动情,
为了那颗美丽的印度痣,
我不惜把萨玛尔汗与布哈拉奉送。
萨玛尔汗与布哈拉都在乌兹别克斯坦。1984年我去过萨玛尔汗,这两个城市都有以他们的名字为题的长篇小说,我也都读过,这是穆斯林们最向往的名城之二。哈菲兹的诗句是多么自由,多么浪漫,他的感情又是多么强烈,多么惊人!
我就像一条鱼,
掉进苍茫大海,
只期待我的情人,
把我钓上岸来。
妙语天成,清水出芙蓉。怎么波斯的诗人个个都有李白的潇洒?郭沫若说过,海亚姆就像李白。
伊朗人其实是偏重潇洒和浪漫的。请看他们的书法。他们用的文字来自阿拉伯文,阿拉伯也是注重书法的,我在摩洛哥观看过阿拉伯人的书法,他们的书法偏于图案的齐整、威严、神秘,一种几何美。而伊朗的书法更多的是飘逸、灵动、洒脱、大胆、奇异。有时长长的一“撇”甚至让我想起中国的草书。
与想象的不同,现今的伊朗老百姓显得轻松而且随和,外向而且热情。在哈菲兹墓边,有一老一小像是母女的两个妇人,都戴着黑色的头巾,主动与我们攀谈,问我们来自何方,并且与芳合影留念,对于照相,她们也有兴奋的表现。
另外有一组三个小伙子,像是大学生,与我聊起来,对于我们来自中国表示极有兴趣,也与我合了影。
现在回过头来说一下伊朗女子的头巾,出发以前就听到,说是一般伊朗女性都得戴头巾。而过去在某些条件下看到反映伊朗生活的影片,看到女性的黑头巾,也有点严肃感与封闭感。这次亲临其境,发现,戴不戴头巾,戴什么颜色的头巾,还是一样的人,该亲切照旧亲切,该热情照样热情。还有大量的年轻一点的妇女,她们的头巾彩色缤纷,戴法也很俏丽,很个性化,至少给我这个外来客的的印象点缀装扮多于压抑和管束。伊朗前总统哈梅内伊与我会见时特别向芳提到,如果戴头巾的习俗使你感到不便,请多多谅解。我回答说,她戴上头巾更漂亮了,他说,呵,你们回忆起了你们的青年时代!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应该理解一个暂时处于非强势地位的群体,对于保持自己的某些特色的关切。客随主便,这也是尊重。毕竟伊朗有这么一个妇女戴头巾的习俗,使我们得到了一个表达我们的尊重的机会。新疆的穆斯林也很在意头上戴些东西,南疆男女都是戴花帽,北方则是女戴头巾,男戴各色帽子。就像听西洋音乐,听歌剧看芭蕾舞时可以中间鼓掌,听交响乐时却必须等到几个乐章全部奏完时再鼓掌,有什么特别的道理吗?何必钻牛角,尊重某种文化习俗就是了。
现在回过头来说哈菲兹,伊朗人的说法,哈菲兹的抒情诗集,是波斯文化的四大支柱之一。哈菲兹被称作“戴尔维希”--或译为托钵僧,从郭沫若氏译法。在新疆,我极喜欢用这个词,并将它作为绰号起给我的一个好友。它是说一个没有固定住处的宗教人员,浪迹天涯,奉献神只,具有若干灵异奇才奇能。在我的小说《狂欢的季节》与自传作品《半生多事》中,多次用过这个词。当然,不是僧。
山水豆花
作者:迟子建
食物与人一样,是有秉性的。都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那是就人而言的;食物呢,它们有着“入乡随俗”的秉性,随着环境的变化,会微妙地改变风味。从这个道理来说,人是硬的,食物是柔软的。
我对香港美食的记忆,不是尖沙咀酒楼中的生猛海鲜,亦不是铜锣湾烧味店里被熏制得流蜜似的肉食,而是寻常的山水豆花。
原以为香港是个缺乏野趣的地方,其实不然。
从九龙的钻石山出发,乘坐一个小时的大巴车,便摆脱了都市的喧嚣,到了清幽的西贡渔港。从这里再乘半小时的计程车,便到了山脚下。
这个地方叫大浪湾,是个有山有海的地方。
当一座座山横在你面前,且看不见人烟的时候,这些山就是一本被风掀开了书页的大书,撩起了人阅读的欲望。
虽然我曾登过华山和黄山,又生长在山区,但由于十几年没有登山了,所以一开始很担心自己会掉队。香港的朋友吓唬我,说是山中潜藏着一些偷渡客,他们看见独行者,往往会从树丛中窜出打劫。所以从迈向第一级石阶开始,我就紧紧地跟随着队伍。同行的两位美国作家是登山爱好者,他们登过很多世界名山,海拔不足千米的山在他们眼里就是小菜一碟,不在话下。他们箭步如飞,走在最前。两位来自非洲的作家体力充沛,他们身体的柔韧性好,登山如同舞蹈,轻松而优雅。而我和浸会大学的钟铃教授,走了半小时便气喘吁吁,汗如雨下。好在台湾作家刘克襄有谦谦君子风度,陪伴我们走在最后。
十月底了,香港的太阳仍然火辣辣的。蜿蜒起伏的石阶宛如大海抛出的一条长长的浪花,在山中明亮地闪烁着。逢到林木茂盛的地方,就有难得的阴凉,能缓释行山时的疲劳;而石阶暴露在草木稀疏的向阳山坡上时,脊背就有被灼伤的感觉,好像背着火炉在走。
一个半小时后,第一座山终于被甩在身后,我们看到了人烟,一座依山傍海的客栈。远远地,就听见了主人殷勤的招唤声。我们散坐在凉棚下歇脚,点了客栈的招牌吃食,山水豆花。
它们被装在方方正正的硬塑盒里,储藏在冰箱中。店主人把它们拿到桌子上时,其身上的冷气与热气在刹那间融合,产生了一层细密的水珠,覆盖在山水豆花的薄膜上。揭开薄膜,随着水珠滑落,你看到的就是雨过天晴的情景:一块又白又嫩的豆花,像一朵初绽的白玉兰,鲜润明媚地看着你!豆花的原料是黄豆,它是由盐卤点化豆浆而成的半固体,细腻、柔软。用一次性的塑料调羹轻轻一挖,一块豆花就荡进调羹,看上去莹白如玉。豆花凉爽滑腻,入口即化。细细品来,它的清香不完全是豆子被研磨后迸出的香气,它还沾染了山中草木的气息,因而那清香是别致的。一份豆花落肚,疲劳感一扫而空,说不出的惬意和滋润。我实在爱极了这吃食,又叫了一份,这次不是原汁原味地吃,而是像别人一样,佐以含糖的姜汁。这份豆花虽然也好吃,但是淋了姜汁的豆花,味道还是俗了些。
两份豆花,给我增添了无穷的力气。再次上路时,脚步就轻快了。我不再落伍,而是走在前面了。开始时是尾随着行进在最前面的人,后来与他们渐渐拉开一段距离,为的是独行的那份快乐。好像人一有了力气,胆量也大了,我不再惧怕山中会跳出什么劫匪。我在溪畔驻足,观赏水中的游鱼;我在半山腰那白色的茶花和红色的扶桑前放慢脚步,看大团大团的花朵如何含着阳光绽放。突然,树丛传来“哗哗---”的声响,枝叶摇曳,我心下一惊,抬眼一望,原来是一只毛头小猴,正在树间戏耍呢!
两份山水豆花,使我在余下的两个半小时的行山中精神饱满,兴致盎然。直到下得山来,到了海边,也没有疲惫的感觉。
十月的最后一天,我们乘船去了大屿山的一个小海岛。
这个小岛居住的都是打鱼人,他们是香港原住民的后代。他们住的房屋很有特点,一座座灰色的棚屋就建在水上,支撑棚屋的水泥石柱裹着海草,很多棚屋上落着鹭鸶。住在棚屋的人,出门乘船,归家也乘船。晚上,他们是枕着海涛入梦的。香港政府为渔民盖了新房子,可他们还是喜欢老式的棚屋,不肯迁出。我站在石拱桥上,看归来的渔船。有的渔船是大丰收,鱼儿满舱;有的则收获平平,不过几斤小杂鱼。打鱼人站在船头,都黑瘦黑瘦的。不管收获大小,他们脸上的表情都是平和的。
我们在小岛的石街中闲逛,看形形色色晒干了的海产品。不知谁说,这里的山水豆花很好吃,于是一行人踅进一家小店。女主人很热情地推荐她店里的其他小吃,可我对山水豆花情有独钟,只点了它。它上来了,仍然是那么的凉爽滑腻,那么入口。不同的是它有着微微的咸腥气,好像它是一艘白轮船,刚刚出海归来。
直到此时,我才恍然明白山水豆花中“山水”的含义。这是一种与大自然最有亲和力的食物,在西贡的山中,我品尝的豆花中有山的气息;而在大屿山的小岛上,它则裹挟着海水的气息。这样浸润着山水精华的食物,无疑是有魂灵的。谁又能忘怀有魂灵的食物呢!
这些都是名家的散文.
- 真可云
-
端午的鸭蛋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
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
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
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有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
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
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
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
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
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
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
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
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
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
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
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
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
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
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
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
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
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
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
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
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
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
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啖槟榔
槟榔,为热带的产物,在中华国土之内,怕只有我们岭表的南端地方(如琼崖等处)有了它罢。
去年冬间,我偶然跟着一位白发银须的老公公谈天。因之知道了数十年前,我们这地方(海丰)啖槟榔的风俗很盛行,差不多是一种居民日常所不可缺的食品之一。现在不但在市上不容易见到,像我们这样一般年纪的,简直不晓得从前有过这么一回事了。
槟榔,虽然不是如何可口的食品,但也不失为一种风味隽永的东西。《鸡林玉露))云:
“槟榔,食之,醺然颊赤”,苏子瞻诗,有“红潮登颊啖槟榔”之句,都可以令我们想见它的俊味。啖食之际,必配合以蒌叶和灰,或加白糖,绝少单独入口。前人题《羊城竹枝词》云:“侬是爱渠纤指甲,亲将蒌叶裹槟榔”,便是说的这件事。《南中八都志》云:“土人以为贵,款客必先进。”吾邑邑志云:“昔粤中之款客,无槟榔不为欢。”观此,可知吾粤人不但以槟榔为日常食品,且也视为款待佳宾的要物。闻一般南洋客云:“在那里有些地方,现在还盛行着这种风俗,客到必须敬以槟榔,这乃极平常的礼数,如现下内地把烟茗款客没有异样。”又旧时婚礼亦需之,其用盖比“委禽”。吾粤婚礼中,从前有用糖梅一事,——现在吾邑却通行“糖豆”,或为其遗俗。糖豆与槟榔,都是吾粤的特产,而俱应用于婚事,这种别致的礼俗,可谓无独有偶了。
啖槟榔的风俗,在吾粤各地现在还保存着的怕已很少了。但就吾邑而言,这种风俗虽然成了过去,但所留传下来的“文化遗形物”,却犹历历可考,如邑人婚事,必用槟榔置锡盒中,和其他的礼物送之女家,——邑人今日用到槟榔的,怕只有这一件事,这简直是尚未成化石的礼俗之一。又食“冬瓜膏”时(冬瓜膏,是以冬瓜和糖制成之食物),必衬以蒌叶。蒌叶,我们这里都叫做“槟榔叶”,但不复知其命名之由来。于此,很可证明从前以蒌叶裹槟榔的风俗之盛。在民间文学中,更可以找到许多断片的证见。俗谚云:
千银官司,赢一日槟榔。
谜语云:
深山浪毛猴,
行到海丰人剃头。
千刀万斩斩无血,
行到牙门血正流。
歌谣云:
月光光,照地盯。
排靠椅,捧槟榔。
捧被爷食爷欢喜,
捧被奶食奶心凉。
吾邑《蛇郎》故事中,说蜂儿替蛇郎捧礼物到它丈人家里,口中说道:
蛇郎喊我擎槟榔,
擎上龛?擎落床?
蛇郎的妻听了应道:
会上擎上龛,
(fen)个擎落床。
这些,都可以叫我们明白槟榔这东西,在从前这里是何等重要的品物。据一位潮州的朋友说:“那里现在虽已没有啖槟榔的风俗,可是,每于祀奉鬼神之时,必用蒌叶(?)裹作旧日槟榔包的形状,列于祭品之中。”这也是一种很明显的“遗形物”。 槟榔的功用,或说能辟除瘴气(据一些人讲,吸烟也具有同样的作用),或说能“下气及宿食,消谷”。这些,我不愿多管。我想单就他入口时,令人唇颊皆红,舌肠芳洌的那样滋味,已尽够消受了,——自然,我很明白:这确是一件原始时代的遗风。
哦,说到这里,我的舌本,顿时好像香馥馥起来了……
粽子的风俗
说起吃粽子,人们自然想起端午节。几千年来,端午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习俗。魏晋时期,端午吃粽子就非常盛行了。《风土记》上记载:“仲夏午日,烹鹜(鸭子)角黍。”粽子过去不叫粽子,而称之为角黍,即:“以菰叶裹粽黍米煮之,状似尖角,故名角黍。”
据诗人闻一多考证,端午节是四五千年前居住在南方的吴越族的节日。吴越族的图腾是龙,为了得到龙的保佑,表明自己是龙的传人,他们每年逢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主要祭祀活动形式,一是“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中,或裹在竹叶树叶里,一面往水里扔,献给龙吃,一面自己吃。”二是划着刻成龙形的独木舟进行竞渡比赛,为龙取乐。在历史的发展中,端午节逐渐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的另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我国伟大的诗人,生于战国末期的楚国。屈原被楚王流放的途中,听说楚国都城被秦国攻破,悲痛欲绝,投汨罗江而死。人们在打捞屈原尸体的过程中,为了不使水中蛟龙吃掉屈原尸体,不断把粽子抛进江中给蛟龙吃。因为屈原投江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因此,端午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根据大量的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表明,对于端午节的起源,闻一多先生的考证是对的。
属古代吴越之地的仙居,现在在端午节这一天,没有赛龙舟等活动,但端午吃粽子这一风俗长盛不衰。
包粽子一般从端午的前一日开始准备。包粽子用的箬竹叶,要选宽阔的色泽鲜绿的,然后把选好的箬叶放在清水中浸泡三四个小时,再用清水洗几遍后备用。糯米也要在清水中浸泡三四个小时,要等米粒发胀后,才能包粽。粽的馅子一般用甜豆沙,也有用咸猪肉的。
包粽子看似简单,其实很有技巧,包得好的粽子,四角匀称,结实、美观。
包好的粽子放在清水中煮一个多小时后,便可食用。解开箬竹叶,咬上一口粽子,其竹子的清香,沁人心脾。
在仙居的农村,端午作兴送粽子。端午上午,各家拎着一串粽子走亲戚。粽子虽然平凡,算不上什么贵重的礼物,但送粽子意义深远,因为送粽子有寻根访宗的意思。因此,就是平时不大走动的亲戚,端午节必定要送粽子走动走动。
除端午中午吃粽子外,仙居平原地区婚嫁风俗中,粽子成为送礼的必需品。婚嫁风俗中,男方要向女方送猪肉、馒头、粽子等礼物。粽子一般送一百多只,数量按桌计算,一桌为十六只,如果送十桌即一百六十只,有的富户人家有送二十桌的。
婚嫁送礼的粽子,一般要选上等的糯米,粽馅用甜豆沙,表示甜甜蜜蜜;粽子个头要大,表示客气大方。
在仙居的广度地区,粽子还有一种吃法,即用作款待油漆匠的主食。在仙居农村,工匠来家干活,一般都是管饭的,一日三餐比平时稍丰盛一点。但在一场“生活”里,即整个工程期间,有一餐饭必须特别丰盛,要倾其家里的财力置办,在仙居俗称“九大碗”,主要是鸡鸭鱼肉。这一餐饭叫“请老师”。 “请老师”的主食,一般是馒头或大米饭,而在广度地区,为油漆工匠请客的主食即用粽子。不管一年四季哪一天“请老师”,都得包粽子。
为何油漆工匠“请老师”要包粽子,当地人说不出子丑寅卯,只说这是上代流传下来的风俗。有的人猜测这是对油漆工匠的敬重。在许多工匠中,油漆工匠的确特别受人们的尊重。在人们眼里,油漆工匠艺高活细,本事非凡。在广度,粽子这一吃食,成为待客的佳品。
- 小n
-
(一)关 于 绿 色
这一次,我坐火车回湖南。
速度可以提供给人不同的视觉享受。从车窗看出去,车窗下的一切物事都被抽象成无限拉直且流动着的线,让人生出梦幻的错觉。再远些,那些绿色的田野和树林,从我的眼前滑过去,不很快,也不是很慢,正好让人欣赏且又不至沉迷。最远处的山们,都沉沉地站在那儿不动,它们从我的视界里最后消失,我知道不是它们离开了我,而是我无可奈何地离开了它们。就如生活中很多人和事,到最后,总是我不能永远守护它们。它们可能在过去的某个地方驻足等我,只是我已无法回头。
现在,我把精力集中在窗外那些绿色的田野和树林上。
湖南境外不计,这次回乡的行程是由长沙到湘潭到娄底到怀化,然后往湘西腹地大山深处延伸。这是一条由繁华的大都市到中等城市再到小小城镇的路线。城市的规模规定了我在车窗外看到的绿色的样式。从长沙到几个中等城市之间,绿色大多被切成一块一块或一片一片,整齐而温顺的样子。而一过怀化,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湘西,那些绿色就呼拉一下子聚拢来,成为汪洋,翻涌着,滚动着,在风中呼喝呐喊着,原始和野性直让人欲舞蹈欲高歌欲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现在,我抑制住自己,逼自己冷静地想些问题。
问题1,绿色的大小多寡和城市规模的大小成反比,那么,绿色的大小多寡和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成反比。照此道理,湘西现在能保存这样原始和野性的绿色,我应该感谢这里的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低下了?这个问题实在让我矛盾而又惶惑。过去上学的时候,接受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史观,对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总是充满敬畏,我知道,是它让我从树枝画地到用笔在纸上涂鸦再到现在能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可是我现在突然觉得,眼前键盘上的每一个键上,都涂满了人和动物的血,那些血沾到我的手指上,渗入血管,逆流入我的心脏,堵得我发慌。
问题2,如今人类各种改造自然的能力都从四面八方向城市拥挤,于是城市开始膨胀,膨胀得好多地方尽是肮脏黑暗和恐惧。干净漂亮和阳光给了一些人,而另一些人则被扔掉或遗忘,他们无力占有什么,包括绿色和阳光。
人类的力量造就了城市的繁华,繁华的街市切割了绿色。绿色一块块一条条,悬挂在城市红红绿绿的画布上。我想起了屠宰场的情景,那些猪被杀掉之后,就切成了一块块一条条挂在那儿。
问题3,城市是什么?我想,远古的时候,我们的祖先选定了一个温暖的地方居住下来,搭建了一些棚子,这应该是“部落”了。我还想,应该有那么一个人,在某一个早上起来,看着昨夜被呼号的风吹垮的棚子,看着同类被野兽咬啮之后残缺的肢体,面对着眼前无尽流动的河水,他蹲下来,苦苦地思索。良久良久,他终于站起来,召集起他的同类。他们弄来树啊草啊泥土之类,用这些东西筑成墙,把他们的棚子围起来。就这样,一座城诞生了!以后的每一个有星无星的夜里,寒风在城下止步,不再如利刃般刺入骨髓;野兽们的号叫在城外远远的地方滚动,不再震得人心战抖。城里,火光散发温热,温热让每一个人的面庞闪闪发亮。
这就是城市啊,一块给我们安全和温暖的土地,一方和寒冷恐惧无关的天空。
后来,可能很多人都往这围住的一方小天地里挤,城就越扩越大。原本,一方被无边绿色围起的小天地是精致而美丽的,可它扩充起来,膨胀起来,绿色步步退却的时候,一些悲剧也就冒出头来。
人太多了,洁净的空气会混浊,清纯的味道会变质;一个地方太大了,就会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二)娄 底 车 站
火车停在娄底车站。
我看了一下手表,正好凌晨一点半。下半夜了,车厢里静得只有几个人不大也不急的鼾声,起起伏伏,如遥远的波浪在不急不徐地涌动。偌大个列车,我想大概也只有我不能入睡也不想入睡。天地都安静的时候,正是好好想些什么或什么都不想的时光,这时光很奇妙,我不愿因为睡觉而白白地浪费掉。平日里,午夜一过,繁华的潮声隐去,我就觉得天地清洁起来,宽阔起来。这时候,准备好一杯茶,一支烟,坐在窗前,看窗子附近树上的枝和叶在风中轻轻地飘或者舞,看天上月亮和云的游戏,看天边的星有滋有味地孤独着,心情就会好起来。现在,车停在娄底,我静静地坐在一个熟悉的名字里,坐在一个陌生的站台上,心情也好了起来。
我开始往车窗外观察。
一些月光和灯光被建筑切割,零零碎碎地撒在站台上。站台的整个气氛是冷清的。在车停稳后的三十秒左右,有过一阵小小的骚动,这骚动是由人的流动引起的。一些人从车厢里出去,像几尾鱼游出出站口的过道,就不见了。一些人挤进列车上下的口子,也不见了。然后,一切又都冷清下来,沉静下来。
就是说,一些人回去了,一些人出门了。
我开始联想,这个夜里,这个时刻,在长沙也发生着同样的事吧,在北京也发生着同样的事吧,在纽约多伦多也发生着同样的事吧,在巴黎伦敦也发生着同样的事吧,就是一些人回去了,一些人出门了。当然,这都是一些普通小老百姓的事情,我坐的是火车而不是飞机或豪华邮轮。普通小老百姓坐火车来来回回地奔忙,为生计做些普通的事情,这个世界也就这样在大多数时候无可奈何地普通着。
娄底车站只是一个标本,或者说是一面镜子,让我看清了一些普通的现象或一些现象的普通。
火车开动了,缓缓地出了娄底站。现在的火车不像从前,开的时候不再长长地叫上几声。我还没来得及有所准备,便从镜子里给拉了出来,抛进了野外空空的黑暗中。不过也好,冷清和沉静没有被破坏,我的思绪可以开始新的漫游。
(三)感 触 沅 陵
火车到了怀化,我就和它告别,换乘汽车去沅陵。从怀化到沅陵,我十九岁时跌跌撞撞5小时,现在摇摇晃晃4小时,一个小时沅陵人整整走了二十年!
进化起来如蜗牛爬路,可权力的味儿却浓得让人呼吸不畅,所以沅陵这个小县城我向来不大喜欢,虽然广义上它是我的家乡。我真正的家乡至今还蜷缩在大山深处的某个角落里,对任何事它都没有开口的勇气,任何时候它都无法获取喧嚣的资格。
秦汉以来,历代统治者都把行使权力的印记深深地烙在这里。走进部分尚存的沅陵古城,还可见古墙斑驳,曲巷深深,每走一步,都在丈量历史的深度,都有可能和某个王朝的某些郡府州官们猛然地撞个正着。南方的雨把这些古墙曲巷浸泡得潮潮湿湿,充满霉味;而在北方的太阳下,皇帝用握神器的手拿捏着手中的棋子,不同的手指或者不同的手法,让这里的郡府州官们的脸色变幻莫测,也让这小县城的小百姓的喉咙感到憋闷和疼痛。
太古老的过去不说了,我只拣两件近些的和权力有关的事说说。
第一件,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古神州的脸色有些黯然,金陵的王气也黯然,蒋介石黯然地去了重庆。可重庆不够大,放不下一个王朝的五脏六腑坛坛罐罐,他必须选择重庆周围相对安全的大小城镇安置它们,沅陵也在被选中之列。我至今都不明白这对沅陵是有幸还是不幸。总之是一夜之间,小小的县城一下子挤进了二十余万人,什么“西南门户”、“小武汉”(两水汇合,分沅陵为三,形式上极像武汉)等等光环都往它头上套。达官们来了,贵人们来了。沅陵城十里长街十里的灯红酒绿,十里的鱼肉飘香。日本鬼子飞机大炮的轰鸣响在遥远的武汉长沙或者不太遥远的常德,但沅陵是相对安全的,最多也就是鬼子从天上扔几个炸弹完事。抗战的枪声在远远的前方,国家的存亡也在远远的前方,达官们贵人们乐得在这一方暂时无性命之忧的天地今天醉生明天梦死。腐烂的气味在沅陵的大街小巷飘荡,如顽固的病菌般在沅陵人的身上沾染扩散,到现在还在作祟。到如今六十余年过去了,达官们贵人们早已走得精光,可沅陵的玩客食客们照样每天晚上排得一街一街一巷一巷,其壮观情景实在是少见。有点身份的钻包箱,小百姓们就排在街边,直吃得脸泛油光,直喝得昏昏然飘飘然,然后回家睡觉,等待明天的太阳升起。不要误以为沅陵人有钱,沅陵经济发达,其实沅陵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当然也不要误以为沅陵人就完全没有血性,沅陵的热血男儿都前前后后坐上摇摇晃晃的汽车,远远地出门去了。
人说,湘西民风醇朴,可在沅陵,你起码要到五公里以外的乡村去找醇朴;人说,湘西民风强悍,出土匪,可对沅陵小县城,这话也不对。现在强悍的匪们都去了有油水的大城市,呆在沅陵小县城混“黑道”的,都是些小混混,不会有“大佬”级别的人物。沅陵人也能赚些钱,赚到钱后就去买吃买穿买玩。这种状况,就是沅陵和六十多年前蒋家王朝的权力热烈拥吻之后,留下的难以祛除的后遗症。
第二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事。沅陵脚下有条沅水,沅水下游不远处修建了一座大型水电站,叫五强溪水电站。修水电站是国家意志,其好处当然多多,这人人都知道,不用我说。可对沅陵和沅陵人来说,这里没有选择的余地。国家权力推动着沅水上涨了十几二十米,水不动声色地淹掉了两千余年的历史和故事,也淹掉了沈从文笔下的吊脚楼船老大们的诗意和野性。更为重要的,沅水河谷两岸有肥力的良田一夜之间几乎都没有了,水好像慢不经心地把大部分沅陵人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给没收了。留给沅陵人的,是一层高过一层的大山。山上开不出田来,稻子种不下。山上有树,可能砍的都砍得差不多了。没田种没树砍,沅陵的青壮劳力就一批批一拨拨地南下广东东去江浙,打工挣钱去了。每次回乡,看着散在山的折皱里东一块西一块的稻田,和在田里劳作的稀落的几个老人小孩,想起全国各地关于实现小康的宣言和呼喊,心里总不是个滋味。
当然,我无意抱怨政府,为沅陵的十万大移民,政府是伤了脑筋也给过不少钱的,只是这些钱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没有“水土流失”现象,那就只有天知道。有一个例子,在沅陵的下游,有一个小镇,老镇子淹了,全镇就近搬到半山腰。政府给了移民费,可农民们在半山开出屋基建了房子,就没钱在屋后保坡保坎,这事也没人管。去年夏天一场大暴雨,镇子后山体大滑坡,这镇子就在地图上被抹掉了。这等惨剧,天耶,人耶?还有,湘西大山深处一个小镇子的消失,在偌大个中国,当然吹不起什么风,也荡不起什么涟漪;但镇子虽小,也是一处货物集散地,是一处经济中心,是一处教育和医疗中心,现在它消失了,对周围的十村八寨,意味着什么?
最近听说,政府正加大对沅陵的扶贫开发力度。我合十祈祷,愿沅陵和沅陵人有一个好的明天。
- 寻云
-
长白山天池
《中国国家地理》为山水选美。山山水水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得完的,以往148页的杂志,在2005年第10期这里增至550页。感谢《中国国家地理》,增页不增价,仍是16元。杂志出来不久即告脱销,北京是全国脱销最早的城市之一,据说网上已拍到80多块了,不少读者为买不到杂志而生气,《中国国家地理》在其网站论坛发出总固顶帖,标题是《希望大家都冷静一些》。
《中国国家地理》列出十五组“中国最美”,按排行榜顺序依次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中国最美的三大雅丹,中国最美的五大城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中国最美的六大旅游洞穴,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中国最美的六大沼泽湿地,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和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
之所以要把这排行榜依次抄下来,是发现,不知因为什么,排行榜上,没有江河。也许有了峡谷,就不用再说江河了。一些年来,可能只有雅鲁藏布江还算干净,也许江河只能按峡谷那样分段看,整体上不太好说了吧。
此次评选,在最美名山方面,东北长白山入围,但没能进入最美十大名山之列。长白山没有进入最美十大名山,长白山天池却进入了最美五大湖,这让人感到欣慰。长白山没被选中,长白山天池却在长白山最高处,谁也不能把它搬到平地上去,要看天池,就得到长白山上来。
翻看这期《中国国家地理》,对榜上有名的山水风景或介绍,或品评,或欣赏,都有许多文字,杂志还请了著名诗人和作家舒婷、于坚和刘亮程先生分别为厦门鼓浪屿、苏州老城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写了文章。可是,就是到了长白山天池这里,在标题《长白山天池:盛怒之后的平静》周围,除了两张图片、59个字的专家评语和220多个字的说明,再就没有什么了。用一个现在流行的词,这让人有些郁闷,难道长白山天池就没有什么好说?可是转念一想,又高兴了,一年之中常是云遮雾绕,冰封雪掩,登长白山是不容易的,两千多年了,既少有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赋,又没有帝王将相来此祭天封禅,满清皇帝虽把长白山册封为神山,也只能在吉林市温德亨山建望祭殿遥遥拜祭,这里没有为人们准备下现成的语言,从自然到人文,污染还少,想说长白山天池,不太容易。
杂志中两张长白山天池的图片,一张是夏景,一张是冬景,由此倒也看出编辑是用了心思。冬天爬到长白山顶峰看天池,少有人能够做到,一般人也没有机会,有位朋友冬天里上去过,多年后说起来还非常高兴,特为此写过一回游记。
和许多长白山天池的图片一样,《中国国家地理》两张天池图片,一张野花点点,一张白雪皑皑,但都风和日丽,天池的水真平静如同玻璃,纹丝不动。这样的图片多了,会使人产生误会,好像白山天池总这样好脾气。其实,冬天看天池不容易,夏天也未必就能看到天池,2001年7月,到长白山上走了一趟,车进山门,天已暮色朦胧,高山上显得矮了的天空已有了雨意,司机人很好,在山上时间长了,有些经验,他提醒说,应该抓紧时间赶快到天池上去看看,如果下起雨来,一天两天不容易晴起来,天池就会藏进云雾中去,要想看到,几乎没有可能。司机说,前不久,有国家要人来,在山上住了几天,天气一直不好,终于什么也没有看到。听司机的话,直奔天池,果然,到了天池边,时间不长,人就冷得哆嗦,山风越来越凶猛,黑压压的云雾从天池对面压了过来,眼看着把天池就吞没了。就在这个暮色朦胧的傍晚,我看到了和印象中完全不一样的天池,在围绕天池一十六峰的一峰之上,探头往下面看去,丝毫看不出以往人们所说和图片所显示的平静柔和的美,眼下的天池,阴沉沉地一动不动,好像在酝酿一个阴谋,好像要伸出手来把人拽下去,让人感到阴森,狰狞,恐怖,非常可怕。
手上有一本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版《长白山古今揽胜》,书中介绍,满清帝王一方面把长白山封禁起来,不许人们走进,一方面也曾派人寻找过长白山主峰,公元1644年,清世祖福临进京后,尊“龙兴之地”长白山为“长白山之神”。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四月十五日,爱新觉罗·玄烨命大臣觉罗武木讷一行四人前往长白山拜谒,“详视明白,以便行祀礼”,同年夏,武木纳等人登上长白山,到达龙潭即天池,秋天回京禀奏。但是,据考证,武木纳此次拜谒并未真正见到长白山主峰,清人李廷玉在《长白山记》中说:“溯考康熙十三年,吴木纳查看长白,仅至讷阴地方白山东北。”李廷玉这里的“康熙十三年”有待商榷,但他说武木讷未至白山主峰,应该是对的,虽然武木讷也看到了一潭池水,长白山中的池水却不只一个。《长白山古今揽胜》收有武木讷拜谒长白山后写给皇帝的呈文,文中有关长白山天池一段是这样写的:“山顶有池,五峰围绕,临水而立,碧水澄清,波纹荡漾,池畔无草木。”了解长白山的人知道,白山最高处那个天池,周围可不是只有五峰,武木讷所见若真是长白山天池,他就是把其他十一座峰给隐瞒了。不管怎么说,武木讷虽非故意,却是把皇帝给骗了。
长白山天池,南北长约4.5公里,东西宽3.5公里,湖水面积9.8平方公里,水边周长13.6公里,湖面海拔2185米,平均水深204米,最大水深373米,总蓄水量约20亿立方米,是我国最高的火口湖和最深的湖泊,这是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10月版《吉林风物志》给出的数据。有人说,把一座大楼扔进白山天池,就像扔进一个火柴盒一样。事实上比这还要大,白山天池哺育出一条条江河,它是图门江、鸭绿江和松花江三江之源。也许可以这样说,图门江里小小的游鱼,鸭绿江边普通的草屋,松花江畔的大豆和高粱,都是白山天池养育的。2005年冬天,一开始以为是个暖冬,也真希望它是个暖冬,愿长白山天池流水多多,用它清净的水,洗去江河中的浑浊。
---------------------------------------------------
高句丽的“附和式都城”:国内城与丸都山城
高句丽的王城永远是一对分别座落在平原与附近山上的“附和式都城”。国王平时居住在平原城中,危险时则退守到深山中的卫城。位于吉林省集安市的“国内城”与“丸都山城”,真实与完整地体现了高句丽王城的平原城和山城形式。
高句丽人长期居住在多大山深谷的东北山区,加上战争不断,因此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构建带有军事防御性质的山城。特别是作为王城的这种平原城与山城的复合式结构,体现了高句丽作为中国北方山地民族的文化特征。
“国内城”位于集安市内,公元3年高句丽第二位王“琉璃明王”把王城从“纥升骨城”迁至“国内城”,“国内城”时期是高句丽中期的鼎盛阶段。现存城墙、城门等遗址。
“国内城”以北2.5公里的“丸都山城”,是这一时期的山城,始建于公元3年。山城在群山环抱中隐秘而安全,墙垣依山脊而建,十分险峻。只有南面面向河谷盆地,是退守备战和观敌了阵的好地方。
“丸都山城”的城垣建在山脊上,周长6951米。有门址5处,南门一,东北各二。南门位于南墙正中内凹陷处,地势险要,是进入丸都山城的重要通道。城墙墙体上宽8.7-11米,残高6.8米,门道宽10米。墙垣的构筑材料,主要以石条或楔形石垒砌成内外壁,中间填以石块。垒筑时大头朝外,小头朝内,逐层垒砌,稍向内倾,以防止坍塌。内部以扁石条勾压咬合,以大小石块填充,十分牢固。山城墙垣上筑有城楼、角台、了望台、哨台及女墙、柱洞等。现存的一处了望台在丸都山城南门之内约200米处,高约12米,也称“点将台”。
据史籍记载,“丸都山城”作为高句丽军事守备城,曾有两次成为临时都城。一次是公元209年,“山上王”为躲避辽东公孙氏军队的东征,在丸都山城居住了3年。另一次是公元342年,遭遇慕容皩征讨,“故国原王”移居丸都山城达16年。“丸都山城”尽管易守难攻,但先后两次被中原王朝军队攻破焚毁。
--------------------------------------------------
畅春园的俯首松
你见过针叶向下的松树吗?畅春园里就有一棵。相传,这是康熙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从家乡移来的。提起这棵俯首松,可有一番来历。话说康熙十二年,吴三桂扯起叛旗,他的儿子吴应熊在京师与许多奸人勾结在一起,为吴三桂通风报讯。康熙帝听了大学士王熙的建议,把吴应熊囚在狱中。
过了几年,吴三桂的叛军占据了长江以南的许多地方,气势十分嚣张。吴三桂给康熙来了一封信,提出要划江为国,二帝分治,从此相安,条件是换回狱中的儿子。康熙阅后,龙颜大怒。这叛贼弃恩背主,反复无常,让他裂土称帝,更会助长他的凶焰,至使江山破碎,黎民涂炭,得把他的气势打下去。于是,康熙马上召集王公大臣,宣布处死吴应熊,让吴三桂断了这念头,并把京师的禁卫军也调去征伐叛军。众臣叩首称是,连那些观望,动摇的大臣也挺起胸来。散朝后京城到处都贴出告示,明日午后当众处斩吴应熊,以示国威,老百姓拍手称快。
消息传到了吴应熊的额附府,吴应熊的夫人和硕长公主又恨又急,恨的是吴应熊和他父亲串通一气,谋夺大清江山。急的是吴应熊和自己夫妻多年,有儿有女,以后孩子没有父亲该有多惨,无沦如何得救他一命。公主换上黑衣素服,直奔畅春园的慈宁宫,见到额娘孝庄太皇太后,哭拜在地。太皇太后本是个明晓大义的老人,一见女儿这样悲恸,也揪心断肠般的滴下了老泪,双手扶起女儿,答应去跟孙儿玄烨为吴应熊说说情。
不料康熙也来到慈宁宫,在门外已听知一切,这时,他快步进屋,给太皇太后叩拜道:%26;ldquo;皇祖母,您平日教诲的得国得众之道,孙儿时刻不敢忘记,别的事孙儿可依您千件万件,这件事,%26;hellip;%26;hellip;只能恕孙儿不孝。%26;rdquo;一番话说得太皇太后无言答对,只能怔怔地看着康熙。
康熙看着那泪痕满面的和硕长公主,单腿下跪,说道:%26;ldquo;姑姑,您的苦处侄儿知道,可是,您知道我爱新觉罗一族,为大清江山,有多少人死于非命。如果不杀吴应熊,吴三桂一定以为朝廷软弱可欺,更加嚣张,又不知多少百姓妻离子散。姑姑,恕侄儿不能孝义两全,您的孩子,就是我的兄弟,我一定%26;hellip;%26;hellip;。%26;rdquo;
和硕长公主没等康熙说完,她扶起康熙,说:%26;ldquo;姑姑我不怪你。%26;rdquo;说罢掩面而去。
第二天午时三刻,吴应熊人头落地,大长了清军的士气,灭了叛贼的威风,没几年,吴三桂便军败身亡,为祸八年的%26;ldquo;三藩%26;rdquo;之乱被彻底荡平。朝廷内外,对不徇私情的康熙帝更加敬重了。
康熙不仅亲自过问和硕长公主的生活,还把吴应熊的儿子接到宫里来伴读。孝庄太皇太后心里很惭愧,自己在关系朝廷安危的重要时刻,为吴应熊求情,对不起列祖列宗,对不起大清江山,也对不起孙儿玄烨呀!
后来,太皇太后从家乡移栽了一棵松树在畅春园内,她每天在这棵松树下反悔自己的过错。兴许是松树也通人心吧,时间一长,这松树的针叶全往下长,象是为太皇太后忏悔呢。
- LuckySXyd
-
余秋雨的 散文 有很多都是关于风土人情的 《文化苦旅》
- xinz
-
沈从文的《边城》
- 晓月
-
南方风情 余秋雨
北方风情 贾平凹
- 苏州马小云
-
鲁迅的文张中很多就是有风土人情,譬如<社戏>等.
- 大鱼炖火锅
-
真的蛮难找的,我原来以为很好找,没想到.....
- 可品
-
<社戏>
- 朽月十八
-
我的伊豆
- 西柚不是西游
-
http://www.ilib.cn/A-tzxk200603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