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论外几
-
一.品酒前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1、观察酒的标签 酒标就是一瓶酒的档案,我们可以通过它了解酒的故事;而且酒标的设计同时也能够体现出酒的风格特色(取决于酿酒者的喜好)。一般国家相关部门都会对酒的标签所要标明的内容做了详细的规定;基本上越是好的酒越会多的在标签上标注关于酒的说明,但并非唯一准则。 酒标一般会标注以下内容:商标 葡萄品种(所占比例) 生产地区 酿造年份 分装年份 葡萄酒名称 酒精度 酒瓶容量 酒的特性 特别设计酿造厂名称和地址 分装厂名称和地址 注:对于一些专业的品鉴活动不允许相关人员在品尝活动结束之前了解酒标上的任何内容。 2、酒的呼吸品尝前通常要将葡萄酒转换至另一容器,作用除了将酒与酒瓶中所产生的沉淀物分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让酒进行“呼吸”。因为一瓶经过长期贮存的葡萄酒在饮用前,为了更好的将它的特色发挥出来,让它与空气接触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就象长期处于黑暗中的人初见阳光是有个适应过程一样。一般葡萄酒的呼吸时间根据酒的特征从0.5到2小时不等。另外,像新鲜的葡萄酒一般则无需做转换容器,但在饮用前打开瓶口让其呼吸一段时间仍必不可少。 3、侍酒温度葡萄酒根据产品特征的不同,他们的最佳饮用温度也有所区别。为了让葡萄酒充分展示其特色,给品尝者带来最大程度的乐趣;在侍酒时要注意酒的温度。以下是各种酒大致的适宜温度:丰厚的红葡萄酒(长时间贮藏) 15-20摄氏度清单的红葡萄酒(新鲜饮用) 12摄氏度左右 干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 10-12摄氏度甜白葡萄酒、甜玫瑰红葡萄酒香槟以及其它起泡酒 5摄氏度左右这个时候一个专用的冰桶和温度计会派上用场。 4、品酒的次序在品酒过程中我们往往不可能只品尝到一支葡萄酒,通常会有不同品种特征的酒需要依次品尝;所以为了最小限度的避免酒之间味道的掩盖,品尝的次序也非常重要。一般的程序是先白酒后红酒、先陈年的酒后新鲜的酒,总体是遵循口味先轻后重、先细致后强烈的原则。 5、酒杯的准备要欣赏葡萄酒的芳香和迷人魅力,合适的酒杯不可或缺。酒杯的除了用于盛酒之外最重要的作用是向你展示它迷人的躯体和颜色,同时还要使酒得到最佳的呼吸和聚拢香气。所以一只好的酒杯应该:无色透明、均匀且薄、高脚、容量大而杯口相对较小。通常选用的酒杯有:波尔多酒杯、花球杯、巴黎高脚杯、布艮地杯和阿尔萨斯酒杯等。 二.葡萄酒的品尝品试葡萄酒需要用到三种感觉:视觉、嗅觉和味觉。 1、视觉评价一款葡萄酒的第一步就是简单的注视它,从倒酒时就已经开始;在侍好酒以后,品尝者应该手持杯脚以45度角、合适的距离下进行观察;而后在摇动酒杯观察酒液在杯壁上流动(酒柱)的状态。理想环境是在良好的光线下,对着白色平面进行观察。通过观察酒的清澈度、色泽和强烈程度已经可以初步的体现出酒的特质。 2、嗅觉嗅觉的运用在品尝中非常重要,它对香气的捕捉分析比味觉还要多。在酒倒入杯中静止下来以后就可以进行初次闻香,然后是摇杯再次闻香(结合视觉)。好的品尝者在进行了视觉和嗅觉对酒的认识以后,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了酒的特征质量。 3、味觉为了证实视觉和嗅觉、也为了得到全面的感觉,我们还需要用舌头和口腔来体味葡萄酒。品尝时要喝入适量的酒,最好布满整个口腔,用舌头对酒进行充分的搅动来体味酒的结构和香气;中间通过鼻子的吸气可使酒的特征更加明显。最后将酒吐出或喝下,再体味一下后味的长短。从酒入口腔到喝下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0-12秒左右。 口腔里的动作葡萄酒喝入口中后,舌头以缓慢的动作搅动,让葡萄酒液充分的与舌头、上颚、下颚、脸颊内侧以及舌根的位置接触。葡萄酒经过舌头咀嚼后,吞下一、两小口,然后吸入一些空气到口中,使葡萄酒的芳香度更加强烈。(吸气时,口的形状类似发英文字母“F”,吸力和缓,不可过猛,以免呛到喉咙。) 当葡萄酒在口腔内的各个味觉感应区发生作用,此时应专注地去体会并且记录葡萄酒的结构(酒精、酸、单宁等)以及真实的味道。 葡萄酒在口中的留置时间根据喝入口中葡萄酒的量与质而定。专家们建议,葡萄酒留置口中的时间约15—20秒钟。如果葡萄酒含在口中的时间过久,那么葡萄酒会逐渐被唾液稀释。 大致程序:侍酒(注意观察)-观察并闻香-摇杯、观察并再次闻香-入口品尝-回味-写品尝纪录 评分大致标准及注意事项:品酒评分几个通用标准,包括10分制、20分制和100分制。这里介绍100分制的评分大致情况,100分的分布情况是:外观20分-(色泽和透亮度各10分);香气30分-(香气浓郁度和质量各占15分、通过嗅觉和唇觉来感受判断);滋味40分-(组成部分包括酒的糖度、酸度、酒体和后味等);品种典型性特征-10分(混酿的酒同样适用)。打分结果用于对比判定酒样的档次: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和低劣等。 三.品尝过程中词汇的运用 颜色白葡萄酒:淡黄色、禾杆黄、绿禾杆黄、黄色、暗黄色、琥珀黄、金黄色、铅色、棕色(越老的酒颜色会越深) 红葡萄酒:鲜红、宝石红色、红色、深红、暗红、紫红、瓦红、砖红、棕红、棕色、黑红(越老的酒颜色会越浅) 酒体透亮度澄清、明亮、清澈、晶莹、透明、无光泽、昏暗、混浊、有沉淀(悬浮物)、失光 香气葡萄酒中的香气来源有三个:葡萄果实、发酵和陈酿,目前在葡萄酒中已经发现了超过500种香味物质,通用的做法是将它们分为八大类。水果香味:樱桃、覆盆子、草莓、青苹果、菠萝... 鲜花香味:玫瑰、蔷薇、丁香、百合... 植物(矿物)味:青草、蘑菇、花岗岩、奶油... 焙烤味:烤面包、烤咖啡豆、饼干、烟草... 动物味:野味、狐味、生肉... 化学味:硫磺、铁锈味、氧化味... 辛烈味:胡椒、姜... 树木味:香草、松树、橡木... 根据香气的来源与形成又可分为三大类一类香气(果香或品种香):主要属于花香、果香、植物和矿物气味二类香气(酒香或发酵香):主要属于化学气味三类香气(醇香或陈酿香):主要有动物香气、香脂气味、焙烤气味(主要是丹宁变化或溶解橡木成分形成的气味和香料气味等 味觉及均衡性由于每款酒都会因品种和酿造方法的区别,从而造成酒中残糖、酸度、苦涩感、醇、香气等各影响品质的因素融合后有不同的感觉。用于形容酒体的词汇有:成熟、圆润、柔和、怡悦、均衡、刺痛、气泡、丰满、厚重、轻盈、细致、年轻、寡淡、瘦弱、破败、苦涩、空洞、生 以上形容词汇仅供参考和借鉴之用,实际品尝过程中只要方法正确用心体会;你就会沉浸于葡萄酒的魅力之中,并得到最大的身心享受。 附:一些主要酿酒品种的典型性香气红葡萄卡本内.弗朗cabernet franc-巧克力、黑醋栗、青椒、覆盆子赤霞珠 cabernet sauvignon-黑醋栗、柏木、薄荷、巧克力、烟草加美gamay-清新、草莓、樱桃格纳西grenache-胡椒、覆盆子、药草、亚麻籽油梅洛merlot-玫瑰、梅子、辛烈香黑皮诺pinot noir-红莓、玫瑰、紫罗兰、野生动物西拉syrah-覆盆子、黑莓、皮革、辛烈香白葡萄霞多丽chardonnay-黄油、苹果、梨子、香草白梢楠chenin blanc-杏子、苹果、果仁格乌兹塔明纳gewurztraminer-芬芳、荔枝蜜斯佳muscat-细致花香、清爽雷司令riesling-苹果、橘子、烤面包长相思sauvignon blanc-草味、醋栗塞米雍semillon-草味、橘子、蜜糖、烤面包白于尼ugni blanc-清新、细致 -------------------------- 不同种类的酒 用不同形状的酒杯 图中第一至第三,郁金香型,葡萄酒。白酒杯其实不是很明确的,它和红酒杯共同的是杯口大,杯肚是弧形的。葡萄酒用来佐餐已经是西方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而红酒配肉类白酒配海鲜也是众所皆知的小常识。而红白酒的杯子区别就在于杯口不同造型,因为白酒青涩且附有淡淡的清香所以白酒杯采用包杯口的造型,一方面可以留住白酒的清香一方面不会大口的喝到白酒的青涩。 香槟杯,状也似郁金香,是最细高的。如此高贵浪漫的酒杯,可细饮慢啜,并能充分欣赏酒在杯中起泡的乐趣。杯型比葡萄酒杯下口稍细。 第四只,梨型,矮脚杯,白兰地。白兰地杯天生就有一种贵族的气息,真不愧是为盛装白兰地而设计。圆润的身材可以让百年琼浆的香味一丝一毫存留于杯中。放松心情让你手中的温度慢慢的温热这百年琼浆,细细品尝这天造地设的美味。 第五只,沙瓦杯是用来调制酸甜味道的鸡尾酒。用威士忌或杏仁酒加上特制的柠檬汁,充分混淆后放入沙瓦杯中果真别有一番风味。 第六只,稳重大方的老式酒杯总觉它有一股男子汉的气概。而也正因这样它通常用来盛装冰块加上烈酒,一盎斯的威士忌加上少许的冰块你一定可以在老式酒杯中找到乐趣。 第七只,可林直杯从外表看来远比高球杯(外观相似,底部厚,内部形状半球)高上许多,也就因为这样高挑的身材可以让鸡尾酒做出口感变化的味道。就拿“新加坡司令”来说在高林斯杯里可以把口感变化发挥得淋漓尽致。另外,直杯还可以用来喝绿茶。 讲究的西式大餐,桌上往往摆满了各式水晶杯,有直身的,有带颈的,大小各异,让人一时间无从下手。其实酒杯跟西餐的刀叉盘碗一样,虽然是礼仪的一部分,但是有规可循,并不难掌握。了解之后,却不必拘泥于礼仪,因为饮食之道毕竟是以能更好地享受美味为最高原则。 喝葡萄酒,通常用高脚水晶杯。古时也曾用直身无颈的杯子,但现在很少有人这样使用,这种杯已改用来喝威士忌。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并持杯颈,不要手握杯身,这样既可以充分欣赏酒的颜色,手掌散发的热量也不会影响酒的最佳饮用温度。 基本上,大部分类型的葡萄酒(红、白、桃红)都可以用郁金香型的杯子,杯颈长、杯碗圆、杯身向上收窄。但讲究的饮酒者不仅根据葡萄酒的种类选用不同酒杯,甚至同类的酒,由于产区、年份不同,酒杯也要有所区别。 香槟杯通常是长而直身的,纤长的郁金香型也可以,这会令美好的气泡有更长的旅程,集结成束,翩然飘向杯顶。 杯身细小,容量不大的杯子,宜用来喝甜葡萄酒和波特酒。 喝白兰地,用的则是短颈的杯子,杯口的收弧较大,杯子较宽。不是持颈而饮,而是掌心轻托杯碗,让体温加速酒的挥发。 有的酒需要过酒(酒瓶),以去除沉淀物。不同种类的酒所用的decanter(酒樽)形状略有不同。 好杯薄如纸、声如磐、晶莹剔透 最初的葡萄酒杯,通常是木制、锡制或其它不透明材料制作,改用玻璃质地,最初只是为了炫耀,然而烛光映照下,玻璃杯中的香醇美酒的确格外醉人,后来又在玻璃中加铅制成水晶杯,不仅形质悦目,而且音色悦耳。 18世纪,圆底有颈的玻璃酒杯被创造出来。那种细腻而优雅的外表,令欧洲的贵族们趋之若鹜。 最初的玻璃酒杯又雕花又烫金,不切实际。讲究功用似乎是上世纪初才开始的事情。不过也有例外——喝德国摩泽尔出产的雷司令葡萄酒的杯子上刻花是为了增加折射,令金黄色的酒更显晶莹;而阿尔萨斯酒杯颈长而呈绿色,也是为了映衬酒的颜色。 何谓水晶 所谓水晶制品,通常是加铅的玻璃。17世纪的英国玻璃工厂,为了降低熔点而在玻璃中加入氧化铅,结果产生了透明、有高折光率并有重量感的水晶玻璃。全铅水晶(full lead Crystal)是玻璃杯中最美的,拥有钻石般的光泽。水晶制品这个名称只准含铅30%以上的产品使用,欧洲所称的铅水晶(lead Crystal)一般是指含氧化铅24%以上的产品,而日本却并未遵守这样的规定。 通常说“水晶”时,都没有表示铅的含量有多少,因此购买时要问清楚。全铅水晶和单纯的水晶,价格可能会相差数十倍。 酒杯的料理 好的酒器,需细心呵护才能保持最佳状态,有助于提升欣赏佳酿的乐趣,反之则影响美酒的真正酒质。 所谓最佳状态,即无味、无尘垢、无水印。 “薄如纸,声如磬”的水晶酒杯极易破损,因此在清洗时要格外小心。 要单独清洗,不要和陶瓷器具放在一起洗,要严禁与金属类器具(如刀叉)放在一处。 杯子在杯口及杯颈部分最薄,杯碗及杯底较厚,所以洗杯时应用掌心托着杯碗,以有柄的海绵伸入杯中轻拭。 酒杯不会太油腻,用少量中性洗洁精即可,以温水冲洗干净,如果洗洁精残留在杯上,不仅影响味觉,更严重的是会妨碍汽酒及香槟的气泡形成。 热水冲净后,将酒杯倒转滴干。最好不要用布擦干,以免杯中留下旧抹布的异味或纤维。 收藏玻璃酒杯时,应避免日光的直射,否则会影响玻璃的张力。 长期存放在餐柜中的酒杯,容易沾上柜子或木材的味道,使用前最好用清水冲洗。 第一次使用的酒杯,使用前应用醋或柠檬汁清洗一遍,这样才对得起杯中的玉液琼浆。 乾杯网上有很多关于葡萄酒的小知识|所有的葡萄酒也是原装原瓶从国外进口的|你可以多来了解了解
- 天涯
-
品酒的话,第一步开瓶倒一杯酒,不同的葡萄酒适宜饮用的温度不一样,红葡萄酒适宜在14~16度,白葡萄酒则是10~14度,桃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差不多就好,气泡酒可以稍微低一点。不同的酒用的杯子也不一样,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用郁金香型杯即可,就是平常酒店里准备的杯子。注意不要用手触摸杯体,手的温度会使葡萄酒升温而影响口感,而是拿下面的杯脚部分。
第二步,闻气味,先闻一下倒出来后静置时的味道,在旋转着摇晃杯体,闻一下使葡萄酒充分和空气接触后的味道。
第三步,品尝。喝一小口,让酒在口内停留5秒以上的时间,因为口腔里感受酸甜涩的味蕾反应时间不一样,停留时间长一点会让口腔充分感受所有的味道。
第四步(无视),记录。一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葡萄酒是还是要记录一下每一款酒不同的感受,便于比较之下找到适合自己的酒。
如何欣赏葡萄酒比较复杂。作为初学者我建议你可以看一下这方面的书籍,比如: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020625&ref=search-0-mix
我一开始看的这本书。这里面从酒体酸度涩度甜度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一些比较平民的酒,可以作为参考。还有许多初学者必须掌握的诸如葡萄品种这样的知识。适合初学者
- 牛云
-
品尝前的准备工作
在品尝以前,我们需要作很多准备工作,以保证感官分析获得良好的结果。在这些准备作中,最重要的是品尝的组织者必须根据需要和品尝类型,选择适宜的品尝方法。例如,我们的专业品尝员所参加的品尝,多数是为了确定名次的相互比较品尝。因此,在品尝以前,组织者应将参赛的葡萄酒进行分类,然后按葡萄酒的类别进行比较品尝,以确定出各类型葡萄酒的名次。
酒杯
酒杯是品尝员工作的唯一工具。所以,酒杯必须清洁,无任何污物或残酒痕及水痕。酒杯的清洗工作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在洗液中浸泡一一流水冲洗一一在纯棉布上沥干一一使用前用干净细丝绸擦净。
葡萄酒的温度
现在我们应回答以下问题:葡萄酒的最佳品尝温度和最佳饮用温度是多少?这两个温度不一定完全一样。出于品尝员是带着挑剔的眼光进行品尝的。所以,并不一定在能减轻葡萄酒缺陷和提高其质量的最佳条件下进行品尝。所以,实际上多数专业品尝都是在酒温为15—20℃的条件下进行的。
相反,对于消费者来讲,都希望在最能表现质量和最能掩盖缺陷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品尝。但是,很难确定这一最佳温度,因为它不仅决定于葡萄酒的种类,而且决定于品尝环境、消费习惯和消费者的口味。即使这样,在多数情况下;表9—1中的温度,仍不失为最佳消费温度。
各类葡萄酒的最佳消费温度
葡萄酒类型 温度
IF位>36的干红葡萄酒 16一18℃
IF位<36的干红葡确酒 14—16℃
芳香型干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 10一12℃
半干、半甜、甜型葡萄酒
干白葡萄酒,起泡葡萄酒 8—10℃
从上表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葡萄酒的消费温度不是过高就是过低。如果很难将酒温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则情愿比上述温度低一些。因为温度过低的葡萄酒会在酒杯中自然升温,在室温为2l℃时,酒液在4—10℃的范围内,每升高1℃约需3一4分钟;酒液在10一15℃范围内,每升高1℃约需6—8分钟。因此,如果芳香型干白葡萄酒的温度为6—8℃,则需12— 15分钟才会达到其最佳消费温度10一12℃。当然,我们完全可以用手掌握酒杯来加速这一升温过程。
此外,葡萄酒的最佳消费温度,还受到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在冬季,可略高出此表规定的温度范围,而在夏季则可低于该温度范围。
开瓶
优质高档葡萄酒,一般都采用软木塞作瓶塞。在瓶塞外部套有热收缩性胶帽。开瓶时,应用小刀在接近瓶颈顶部的下陷处将胶帽的顶盖划开除去,再用干净细丝棉布擦除瓶口和木塞顶部的脏物,最后用起塞器将木塞拉出。但是,在向木塞中钻进时,应注意不能过深或过浅。过深会将木塞穿透,使木塞屑进入葡萄酒中,如果过浅,启塞时可能将木塞拉断。启塞后,同样应用棉布从里向外将瓶口部的残屑擦掉。
倒酒
在注酒杯里倒酒时,不能倒得太满,倒酒量应为酒怀容积的1/3,最多不能超过2/5,即在标准品尝杯中倒70一80ml.这样,在摇动酒杯时才不至于将葡萄酒洒出,而且可在酒杯的空余部分充满葡萄酒的香气物质,便于分析鉴赏其香气。
此外,同一组的不同葡萄酒在酒杯中的量应尽量一致,在给不同品尝员倒酒时,也应使酒量尽量一致,以避免人为的取样误差。
对于一些在瓶内陈酿时间较长的葡萄酒,可能会有少量的沉淀物。在这情况下,开瓶后应将酒瓶直立静置,使沉淀物下沉到瓶的底部;在倒酒时应尽量避免晃动,将沉淀物倒入酒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