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牛哥
-
武夷岩茶的主要产地三坑是指:牛栏坑、慧苑坑和倒水坑;两涧是指:流香涧和梧源涧。
武夷山茶叶生产的历史十分悠久,商周时,武夷茶就随其“濮闽族”的君长,会盟伐纣时进献给周武王,西汉时,武夷茶已初具盛名,宋代,武夷茶已称雄国内茶坛,成为贡茶,元明两朝,在九曲溪之第四曲溪畔,创设了皇家焙茶局,称之为“御茶园”。
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 ,回味无穷。
- 站长在线
-
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
- 一颗苹果
-
三坑 牛栏坑 慧苑坑 倒水坑 两涧 流香涧 梧源涧
我就是武夷山的 还是个做茶的 呵呵
- 康康map
-
是呢,这里的正岩茶都是在景区内的呢,茶产量很少的,在当地买的都不一定都是正岩,你懂的。天猫上有“陈叔家的武夷正岩”,三坑两涧慧苑坑的水仙,还可以看看他的农人微电影,透明溯源
- 北有云溪
-
三坑 慧苑坑, 倒水坑,牛栏坑
两涧 流香涧, 梧源涧
其实这几个地方产的茶叶有限,还是天价,一般人是喝不到的,就连我在武夷山都很少喝到。。。。
相关推荐
三坑两涧指的是什么?
是“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古时称“正岩茶”便产于此处,而周边的岩茶古时称“半岩茶”。三坑两涧的岩谷之间,植被状态和遮阴条件较好,谷底有甘泉细流,夏季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冬季岩谷可抵挡冷风,气温变化下。岩谷峡缝间的茶园土壤均为风化岩石,通透性好,富含有丰富微量元素,酸度适中,茶品岩韵明显,是武夷山岩茶传统标准中,正岩茶的中心产区。换句话说,即“三坑两涧”间出产的茶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的茶。生长环境:从地理学上来说,武夷山属于丹霞地形。各具形态的巨大岩石山峰,武夷山地表之所以呈现褚红色,是因为岩石中铁元素年长日久氧化的结果。武夷山岩石,主要是石英班岩,砾岩,红沙岩,页岩,凝灰岩等几种。表层的土壤,则是富含腐殖质的酸性红壤。这种土壤,正如古人所说的“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非常适合茶树生长。除了地形表土外,经纬度、海拔、气候也是重要因素。平均海拔六百多米,最高的三仰峰729米。属于中海拔地区。而一般来说,中国的名优茶,特别是乌龙茶,几乎都产于这种海拔地区。气候则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2000毫升左右。2023-07-23 16:58:281
武夷山三坑两涧指的是哪些地方
武夷山“三坑两涧”指的是:“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武夷山三坑两涧是武夷山景区中心,亦视武夷岩茶的核心产区。“三坑两涧”的岩谷之间,植被状态和遮阴条件较好,谷底有甘泉细流,夏季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冬季岩谷可抵挡冷风,气温变化下。慧苑坑:位于玉柱峰北麓,是武夷山岩茶产区中核心地带,是武夷山岩茶三坑两涧之一。它的优良土质,良好的生态保护和天然的区域小气候,造就了该区域的茶叶有着独特的品质,是武夷岩茶的重要产区之一。牛栏坑:从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北东方向有一条小径,狭窄的山谷中一条溪涧常年不断地流淌着,这条溪谷就是牛栏坑。牛栏坑名虽土,在武夷岩茶界却是无人不知,所出产的肉桂被笑称为“牛肉”。倒水坑:位于武夷山风景区天心岩北麓。山北诸涧,皆自西而东,独倒水坑反道西行,故名。倒水坑两旁壁立苍石丹崖,青藤垂蔓,野草丛生,而其间却又夹杂着一丛丛山惠、石蒲、兰花。“坠叶浮深涧,飞花逐急湍。”一路走去,淙淙的流水声与飞花相随不舍,一缕缕淡淡的幽香,时时扑鼻而来。2023-07-23 16:58:471
武夷山三坑两涧指的是哪些地方?
武夷岩茶是主要产地“三坑两涧”指的是:“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古时称“正岩茶”便产于此处,而周边的岩茶古时称“半岩茶”。三坑两涧”的岩谷之间,植被状态和遮阴条件较好,谷底有甘泉细流,夏季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冬季岩谷可抵挡冷风,气温变化下。地质地貌武夷山主要分布了前震旦系和震旦系的变质岩系,中生代的火山岩、花岗岩和碎屑岩。在中生代晚期,武夷山发生了强烈的火山喷发活动,继之为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已发现本区有丰富的火山机构,为典型的亚洲东部环太平洋带的构造特征。白垩纪晚期的红色砂砾岩是形成丹霞地貌的主体。中生代的地壳运动奠定了武夷山地貌的基本骨架。告性对武夷山地貌发育也很明显,西部海拔1500m以上的山峰,基本上由坚硬的凝灰熔岩和流纹岩等构成,东部红色砂页岩地区则往往发育有较宽的谷地和盆地。2023-07-23 16:58:561
经常喝岩茶,那你知道“三坑两涧”吗?
老方竹艺 传统竹椅2023-07-23 16:59:305
三坑两涧性价比
高。武夷山“三坑两涧”指的是:“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武夷山三坑两涧是武夷山景区中心,亦视武夷岩茶的核心产区,香高味醇,三坑两涧性价比还高。武夷山,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2023-07-23 17:00:161
猴牌庄园十年陈的原料产区“三坑两涧”在哪里?
三坑两涧是武夷山核心产区,具有武夷山独有的自然环境,据《茶经》记载,茶树“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武夷山为世界双遗产地,属白垩纪时期火山喷发岩形成的丹霞地貌,经过亿万年的自然分化,表面岩层慢慢堆积形成烂石,又与周围经日积月累的植物残体形成的较厚的腐植层共同组成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武夷山的土壤条件介于烂石和砾壤之间,并且当地环境常年温暖湿润、云雾缭绕,惟有如此不凡境界,才能孕育出大红袍的独特岩茶韵味。2023-07-23 17:00:221
大红袍三坑两涧指哪些??
碧水丹山、峭峰深壑、幽涧流泉、烂石砾壤、迷雾沛雨,“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武夷岩茶“岩骨花香”的独特品质。 凡生长在此环境的茶都称之为武夷山岩茶,武夷山岩茶的最重要特征是“岩骨花香”。 指武夷山景区九龙窠的大红袍茶,是武夷山岩茶的代表,被誉为“武夷茶王”。 “三坑”即“慧苑坑、倒水坑、牛栏坑”;“两涧”即“流香涧、桐梧涧”。“三坑两涧”所产之武夷岩茶最具有代表性。 本味是“岩骨”,气味是“花香”,意味是“爱茶人得此佳茗,夫复何求!”。 精即“岩骨”,气即“花香”,神即“火功”。 儒逸茶艺馆品茗六法 眼—观、耳—听、鼻—闻、舌—尝、身—受、意—感。 武夷岩茶的香型2023-07-23 17:00:301
大红袍原产地之迷——何谓“三坑两涧”?
武夷山脉岩峰耸立、劈地而起、秀拔奇伟、翘首向东,势如万马奔腾,堪为奇观。澄碧清澈的九曲溪,迂回其间,“曲曲山回转,峰峰水倒流”。山光水色,交相辉映。 武夷山素有“奇秀甲于东南”的美誉,山中悬崖绝壁,深坑巨谷,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种茶,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武夷岩茶也因岩而得名。因为山场和制作技艺的影响,岩茶的口感与品质千变万化。而不同的山场又有“坑”、“涧”、“窠”、“岩”的不同名称,我们也常常听说武夷高端茶,来自“三坑两涧”,那何为“三坑两涧”呢? 了解“三坑两涧”,我们先从“坑、涧、窠、岩”说起! 关于“坑”:原意是地面往下凹的地方。 以“坑”定名的山场也是两面夹山,并且弯弯曲曲、高矮不同形成多个面积大小、生态环境小有不同的区域。一般都有两个出口。 代表山场:牛栏坑、倒水坑、慧苑坑等处。 牛栏坑、倒水坑及慧苑坑为“三坑两涧”中的“三坑”地带,其中,牛栏坑及倒水坑以产肉桂最负盛名,而慧苑坑以产老枞水仙、高枞水仙最为受宠。 “牛栏坑” 涧谷土质肥沃、日照较短,为茶树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成为武夷岩茶的重要产区之一。沿涧有石砌磴道,原为通往天心岩的重要通道。牛栏坑产的肉桂被称为“牛肉”,爱茶人竞相争宠,已经成为武夷山“高端茶”的代名词。 “ 倒水坑” 位于武夷山风景区天心峰北麓。武夷山北的这条涧水从三仰峰北谷发源,流势一反常规,不循其他涧水自西往东的通常流向奔向峡口,最后汇于崇阳溪,而是流向西北后再倒流回山,故原名倒水坑。坑水经玉柱峰下汇合于章堂涧,直趋里许,与水帘洞之瀑水合流,绕霞滨岩过石门至鸡母林,又合黄龙溪出赤石下大溪。 倒水坑旁苍石丹崖壁立,曲折蜿蜒,行如深巷中,约五六公里,青藤垂蔓,幽草丛生,其间点缀着一丛丛的山蕙、石蒲、涧兰。落英漂洒,香逐涧水,幽香扑鼻,令人陶醉,大有“一入清凉境,三伏炎全消”的感受。 “ 慧苑坑” ,当地人也称慧宛坑,三坑两涧中区域最大,在牛栏坑的北侧平行线上,是武夷岩茶的重要产地,内鬼洞、外鬼洞和竹窠分布在它的两侧,史上传说中的八百名丛出自这里,目前仍有铁罗汉、白鸡冠、白牡丹、醉海棠、白瑞香、正太阴、正太阳、不见天等珍稀名丛。坑内的水仙以高丛居多,古井老丛更是八面威风,口感相当震撼,霸气不让顶级肉桂。这十几年来天心村茶农新种植了不少名丛和品种茶,诸如奇丹、雀舌、黄观音等等。 陪伴慧苑坑的是武夷山北最长得一条山涧,它从章堂岩飞身而下,由西向东沿途汇合了流香涧、流云涧和水帘洞之水,而后绕出霞滨岩,至鸡林与黄龙溪会合,出赤石直奔崇溪,全长十几里,它的名字叫章堂涧。 慧苑岩下有一小寺庙,名“慧苑寺”,寺内住持年龄五十左右,瘦小、精神、幽默风趣,品茶水平极高,好像法号“天喜”。你若游山累了且在寺内庭院歇脚泡茶,寺院的水引自山里,水池蓄之,不知水池内的那只蚂蝗现在还好吗?此水泡茶别有韵味,凉爽惬意。 慧苑坑日照短,雾气浓厚。这样的地理条件,夏季短,秋季长,冬季短,冬季温暖湿润,春季来得早,霜冻少,慧苑坑的茶树芽叶在秋冬季能得到很好的恢复性生长。故而慧苑坑水仙树众多,老枞高枞也一律得以颐养天年。 高枞是指树龄在30年至60年的水仙,老枞是指树龄60年以上的水仙。由于历史原因,慧苑上的高枞居多,老枞有一部份。 “ 关于涧”:原意是指两山相夹之水。 以涧定名的山场伴有水流,且两山相夹,因此茶树生长环境湿润,遮阴效果好,在沟边有零散的风化沉积岩的冲积堆。 代表山场:悟源涧、流香涧、章堂涧等处。 “悟源涧” 为流经马头岩麓的一条涧水,水流淙淙,幽兰芬香。通向马头岩的涧旁石径静谧安详,助人悟道思源,这可能是该涧名为悟源涧的由来。涧旁石壁上勒此涧名,并有乾隆年间江西茶商捐资修建石径的题刻。 “章堂涧” 就是前面我们介绍倒水坑的时候提到“坑水经玉柱峰下汇合于章堂涧”,而流香涧,其实原名即是“倒水坑”,也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倒水坑”。 “倒水坑” 两旁壁立苍石丹崖,青藤垂蔓,野草丛生,而其间却又夹杂着一丛丛山惠、石蒲、兰花。“坠叶浮深涧,飞花逐急湍。”一路走去,淙淙的流水声与飞花相随不舍,一缕缕淡淡的幽香,时时扑鼻而来。明朝诗人徐火通游历此地,不忍离去,遂将涧改名为“流香涧”。 随着山涧往北一折,即为清凉峡。该峡两旁危崖夹涧而立,抬头仰望,犬牙交错的崖石,岌岌欲坠,当中只留下一线空隙,到正午时才会透进一缕阳光。流挂在石壁上的一道道水痕,顷刻之间,又化成一滴滴岩溜,落入涧中,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十分悦耳动听。炎夏游此,坐在涧边的石盘上,只觉得凉风习习,寒气袭人,俨然一个清凉世界。 出清凉峡不远,便可看到一座黑乎乎的山峰顶上,耸立着一片向前倾斜的巨石,就像一农夫斜戴着一顶斗笠。相传这片巨石是从远方飞来的,故峰名为“飞来峰”。绕过飞来峰,便可看到昂然直上、拔地擎天的玉柱峰。 关于“窠”:原意指昆虫、鸟兽的巢穴。 以“窠”定名的山场,在地形、环境上与“坑”相似,但"窠"比 "坑"较小,且山场环境相对多变,有的伴有水流,有的没有;有的偏阴凉,有的则并不明显。 代表山场:九龙窠、竹窠、燕子窠、枫树窠等处。 " 九龙窠" 是母树大红袍的原产地,竹窠老枞水仙最优,燕子窠又以肉桂品质最优。 “九龙窠(kē)” 为茶叶名枞原生地---“大红袍” 通往天心岩的一条深长峡谷,俗名大坑口。峡谷两侧峭壁连绵,逶迤起伏,九形如条龙。人们遂把峡谷喻之为游龙的窠穴,故名九龙窠。九龙之间呈现一座顶部略呈圆形的小峰峦,称为龙珠,故又称九龙戏珠。 沿着窠口往里走,幽谷铺设了一条石径。两侧涧水长流,茶园碧绿,芬香沁人,景色幽美。出峡平旷之处的岩壁上凿满包括“晚甘侯”(武夷茶的拟人化美谥)以及历代名人题咏武夷岩茶的摩崖石刻。其中有北宋范仲淹、南宋朱熹的咏茶名诗以及唐代茶圣陆羽的后裔、清代崇安县令陆廷灿的诗作。陆氏诗句云:“桑苎家传归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轻涛松下烹溪水,含露溪边煮岭云。醒睡功资宵判牒,清神雅助昼论文。春雷催茁仙岩笋,雀舌龙团区次分。”峡谷的两边崖壁还刻有其他咏茶的摩崖石刻数方。 “ 竹窠” 意指竹林深处。位于慧苑坑和三仰峰之间,海拔高度290米至500米。竹窠传说为武夷山四大名枞“铁罗汉”的原产地,茂盛的植被里布满着片片茶园。沿途的小径鲜少有人走动,布满了青苔;偶见路边的石缝里有生命力顽强的茶树恣意生长。清代朱彝尊《御茶园歌》:“云窝竹窠擅绝品,其居大抵皆巖嶅。”清 查慎行《武夷采茶词》之三:“黄冠问我重来意,拄杖寻僧到竹窠。” “ 燕子窠” 意指燕子栖息生活的深处。燕子窠最为特色的是厚实的红色硅铝质土层的土壤。武夷山被美誉为”碧水丹山”,其中“丹山”即是指武夷山的“丹霞地貌”,这样的山脉主要形成于地质历史上的白垩纪和第三纪。那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武夷一带气候相当干热,沉积物质中的铁,主要是赤铁矿,在干热气候环境下,经氧化后变为红色或紫红色,这些碎屑岩人们通常称为“红层”。燕子窠山场的土壤就是厚实的经风化后的“红层”构成,由于当时气候干热,有利于可溶性盐类积聚,故红层含有一定数量的氧化钙,还有少量的石膏沉积,所以“燕子窠”山场的名枞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其沁人心脾的香气和百转千回的滋味,让人“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风飞”。 “ 枫树窠” 在慧苑坑附近,百年老枞最为耀眼,枫树窠四面环山,日照时间短,环境阴湿,入冬时水位下降,滋润土地;春天时雨水充沛,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所以这儿草木茂盛,生机勃勃! 关于“岩”:原意指岩石凸起而构成的山峰、山体。 以“岩”定名的山场,多数光照条件较足,土壤肥沃,有益于茶树芳香物质的形成。 代表山场:马头岩、碧石岩、佛国岩等处。 “马头岩” 因形似马头而得名。旁有磊石岩,象五匹奔驰的骏马,又叫“五马奔槽”。附近还有马鞍岩、铁郎寨、磊石庵、凝云观等。北可至天心,南可达天游,东则可穿马子坑至游览干线或可至武夷宫、兰汤。马头岩盛产高香霸气型肉桂,该处所产肉桂被茶客们赋予爱称“马肉”,是肉桂中尤为特别的一类主打风格。 马头岩山场的土壤含沙砾量较多,土层较厚却疏松,透气性好。且岩谷是陡崖,岩岗上开阔,夏季日照适中,冬日可挡冷风,谷底涧水细流,周围植被繁盛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风华绝代的正岩山场。马头岩所产之“马肉”高香辛锐、桂皮香持久绵长、滋味醇滑甘润,带淡淡的乳香。为武夷岩茶上上品。 “碧石岩” 为武夷山九十九岩之一,岚光璀璨,岩色青碧,绿树掩映,益增苍翠。四周乱石林立,山花点缀,清新悦目。岩腰有一座清光绪年间重建的碧石庵,已半颓损,现为一处茶叶制作场。此岩盛产水仙茶。周围茶园连片,茶树繁茂,枝干挺拔,叶色浓绿,茗香扑鼻,令人陶然欲醉。 了解了“坑、涧、窠、岩”,您或许对“三坑两涧”有了一定的认识,“三坑两涧”具体是指“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现在成为正岩茶叶产区的代名词,即地处武夷山风景保护区72平方千米所产的岩茶称之为正岩,包括天心岩、马头岩、慧苑、竹窠、碧石、燕子窠、九龙窠、玉花洞、水帘洞、佛国、桃花洞、桂林、三仰峰等区域所产之茶。 “三坑两涧”成为武夷顶级岩茶的产地,源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武夷山位于北纬27度35分—27度43分,东经117度55分—118度01分,方圆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50余米。四周皆溪壑,与外山不相连。由36峰、99岩及九曲溪所组成,自成一体,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 一,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荣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茶经》称茶山之土“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茶考》曰“武夷山中土气宜茶”。方圆70平方公里的武夷山脉,碧水丹山、峭峰深壑、高山幽泉、烂石砾壤、迷雾沛雨、早阳多阴。武夷岩茶独享这得天独厚之大自然惠泽, 她“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奉献给人们以独特的“岩骨花香”。2023-07-23 17:00:371
双涧镇的人文历史
双涧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始建镇至今近1300年历史。因在通往涡河的两涧之间而得名。今老街中心大桥沟,古称东涧,今老集西张大桥沟,古称西涧,古时在两涧之间兴集,故称双涧集。 七贞祠今名七奶庙,今址双涧镇七奶庙村小学,后因故被毁,其村因庙而得名。相传元末,江浙行省左丞,荥阳潘公侧室使居荥,他有七妾,众妾对潘公和夫人都能以礼相待;群居一处,和而有序,不为妒宠歧美之待,潘公常以贞节烈妇之事教育七妾,众妾表示她们也可以做到贞烈。公笑曰“你们亦能做到吗?”战乱起,敌抵城,公临战。一日潘公归来,召见众妾曰:“我身受国家重寄,又不顾家,如有不幸,你们各自逃生,切不可为人所耻。”一妾跪曰:“前主君厚妾,我可以死相投(报)。”公走后,随入室自缢,其余六妾也相继缢死于户。潘公闻之,惊恐万状曰“你们怎么死的这般急啊!”七妾死时是元至正丁末年(1341年)七月五日,后世子孙思其贞节,建祀纪之。此事于一家一日,世上罕见,明初文学家张羽洪武四年(1371年)受太常司丞,因自述滁阳五事,太祖重其文学命他撰写庙碑,今庙已毁,名由在,他是历史上封建礼教吞噬妇女的见证。 附:七贞妇姓氏籍贯程氏,30岁,署都人;翟氏,23岁,广陵人;卞氏,23岁,海陵人;段氏,18岁,大宁人;徐氏,20岁,黄冈人;罗氏,20岁濮州人;彭氏,20岁,海陵人。2023-07-23 17:00:431
二涧村属于哪里
二涧村是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相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327117219,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1327。邮政编码为27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39,车牌号码为鲁Q。二涧村与上涧村、西黄埝村、三义口农村社区、石河农村社区、大王庄农村社区、王祥农村社区、崂子峪农村社区、花沟农村社区、沈保农村社区、安子窝农村社区、宋家沟农村社区、相沟社区、古城社区、富强社区、龙泉社区相邻。二涧村附近有临沂天马岛旅游区、莒南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天佛旅游区、马_山景区、彩沟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莒南花生、马_山银鱼、莒南板栗、莒南绿茶、大店草莓等特产。2023-07-23 17:00:561
马头岩属于三坑两涧吗?
马头岩是否属于三坑两涧不属于。马头岩不属于三坑两涧。马头岩和三坑两涧马头岩,又名马头峰,因形似马头而得名。旁有磊石岩,象五匹奔驰的骏马,又叫"五马奔槽"。附近还有马鞍岩、铁郎寨、磊石庵、凝云观等。北可至天心,南可达天游,东则可穿马子坑至游览干线或可至武夷宫、兰汤。三坑者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也,两涧者留香涧、悟源涧也。这三坑两涧是武夷岩茶重要的产地,也是最著名的。不是说,三坑两涧只有肉桂,而是这的肉桂被商家及市场推广的更大更广泛。三坑两涧也出产其他岩茶,比如水仙、白鸡冠等等,当然也有大红袍。三坑两涧,喜欢武夷岩茶的朋友都是耳熟能详的,并且以喝到三坑两涧的武夷岩茶为幸。三坑两涧,指的是“大坑口“、 “牛栏坑”、“慧苑坑”、“流香涧”(又名倒水坑),“悟源涧”这五个地方,也是我们茶人所说的“最核心正岩区”。2023-07-23 17:01:021
马头岩属于三坑两涧吗
马头岩不属于三坑两涧。三坑两涧是“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古时称“正岩茶”便产于此处,而周边的岩茶古时称“半岩茶”。三坑两涧的岩谷之间,植被状态和遮阴条件较好,谷底有甘泉细流,夏季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冬季岩谷可抵挡冷风,气温变化下。马头岩介绍:因形似马头而得名。旁有磊石岩,象五匹奔驰的骏马,又叫“五马奔槽”。北有三花峰,似三朵盛开的巨花。附近还有马鞍岩、铁郎寨、悟源涧等景致和磊石庵、凝云观等建筑。北可至天心,南可达天游,东则可穿马子坑至游览干线或可至武夷宫、兰汤。2023-07-23 17:01:321
青狮岩属于三坑两涧吗
青狮岩不属于三坑两涧。青狮岩属于半岩产区,比如青狮岩、燕子窠、虎啸岩这些都是半岩产区。其实这些地域也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只是,该区域的层岩相对较厚,土壤层相对稀薄,钾元素相对较少,铝元素则相对较多,因此相对于正岩区而言,品质会有着一定层次的下降。2023-07-23 17:01:461
桥上桥下有水桥上有一行人这个景点命名为什么
国清寺外丰干桥畔有一座题为“一行到此水西流”的石碑。这是为了纪念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一行到这里学算而建的。“一行到此水西流”是一个典故,揭开这个典故的谜底要从一行禅师的身份入手。一行禅师是唐代高僧,他姓遂,河北巨鹿人,张公瑾之孙。开元年间(713—741年),唐玄宗强迫他来到长安,将他安置在光太殿,著有《摄调伏藏》、《释氏系录》、《开元大衍历》、《大日经疏》等书,死后谥号大悲禅师。他是中国佛教密宗之祖,历数、天文学家。721年,一行到天台山国清寺。他为什么要去国清寺呢?开元九年(721年),因为通行的旧历法推算日食不准,唐玄宗降旨请一行禅师编撰新历。一行在比较各家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方案。编撰中,遇到了天文数学上的难题。他到处请教,总是不得要领。后来得知国清寺有位达真大师精通数学,就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前来寻师。这一天,正是连日大雨之后。达真大师正与僧众一起在寺内排筹布算,算着算着,突然说:“今天合当有一位弟子前来求算。”过了好久,大师又自言自语:“门前水西流,远客该到了”徒弟们都感到奇怪。“京都一行禅师到_”一声禀告,打断了徒弟们的窃窃私语。达真立即率领僧众接出山门,和一行在丰干桥上稽首相见。刹那间,“哗啦”一声,桥下涧水一反常态,向西滚滚流去。这种一反常态的景观便是天台八景之一的“双涧回澜”奇观了,那么这个景观的奇特之处在哪里呢?所谓双涧,是指发源于天台北山的北涧和发源于灵芝峰黄泥山冈的西涧。两涧水汇合于寺外的丰干桥畔,向东流去,入赭溪。北涧自北山而下,曲折奔流几十里,始至国清;而西涧从灵芝峰上直湍而下,流程仅二三里。因此北涧之水常清澈,西涧之水常浑黄。特别是每逢夏秋大雨时节,桥下溪水满盈,东涧水色黄浊而湍急,西涧水色清澈而平缓,两涧之水在桥下汇合冲激,漩涡迭现,形成回澜之势,十分壮观。加上拱桥、古木、黄墙、青峦陪衫,就形成“双涧回澜”一大景色。达真就此对大家说:“你们看,一行不远万里学算,连流水都为之感动。水能倒流,何愁历算不成。”经过七年刻苦钻研,《大衍历》终于编成了。“一行到此水西流”的典故便与国清寺“双涧回澜”相辅相成了。后来,国清寺的僧人为了纪念一行禅师,集资在丰干桥边树立了一座石碑,并请第十代主持释方手书“一行到此水西流”几个大字,同时请当地有名的石刻工匠,费时三个月才雕刻完成,由此国清寺新增了一处让人流连忘返的景点!2023-07-23 17:01:531
北涧的网络解释北涧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北涧的网络解释是:北涧北涧社区村庄由来明朝初年,王氏由沙子口街道姜哥庄迁入北涧。清朝道光年间,苏氏又从鸿园村迁此。王氏、苏氏同为山西洪洞大槐树下人的后代。王、苏刚来时,分别居住在山涧、黄毛庵、南边子。由于山势高峻,山涧常发洪水,相处和睦的王、苏两家,便一块商量在山腰平坦地段选了村址。随后从山涧、黄毛庵、高坡上搬了下来,形成了现在的社区规模。政区人口沿滨海大道北行,过李沙路2公里,便会看到西北面有一海拔338米的高山——北山。山前有东西两涧,合称北涧。北涧社区就坐落在两涧之间。翻过北山就是北宅街道办事处驻地。2004年该社区有居民95户,人口311人,以王、苏姓氏为主。北涧的网络解释是:北涧北涧社区村庄由来明朝初年,王氏由沙子口街道姜哥庄迁入北涧。清朝道光年间,苏氏又从鸿园村迁此。王氏、苏氏同为山西洪洞大槐树下人的后代。王、苏刚来时,分别居住在山涧、黄毛庵、南边子。由于山势高峻,山涧常发洪水,相处和睦的王、苏两家,便一块商量在山腰平坦地段选了村址。随后从山涧、黄毛庵、高坡上搬了下来,形成了现在的社区规模。政区人口沿滨海大道北行,过李沙路2公里,便会看到西北面有一海拔338米的高山——北山。山前有东西两涧,合称北涧。北涧社区就坐落在两涧之间。翻过北山就是北宅街道办事处驻地。2004年该社区有居民95户,人口311人,以王、苏姓氏为主。结构是:北(左右结构)涧(左右结构)。拼音是:běijiàn。注音是:ㄅㄟˇㄐ一ㄢ_。北涧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1.在北的溪涧。2.北涧社区村庄。二、引证解释⒈在北的溪涧。引南朝宋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诗:“秋泉鸣北涧,哀猿响南峦。”唐王勃《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虹生北涧,即_新幡;凤下东岑,还栖旧刹。”宋陆游《初夏幽居杂赋》诗之六:“北涧穿篱过,南山出屋高。”关于北涧的诗词《送僧过碧云见北涧》《次韵北涧禅师留别》《和彦冲晚饮·北涧霜翻浪》关于北涧的诗句北涧霜翻浪我居北涧北北涧霜翻浪关于北涧的成语餐松饮涧林寒涧肃北道主人乘胜逐北高山深涧闯南走北北叟失马盘山涉涧海北天南北面称臣关于北涧的词语林寒涧肃盘山涉涧闯南走北北叟失马南来北往海北天南北面称臣餐松饮涧必不挠北北道主人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北涧的详细信息2023-07-23 17:02:111
杭州灵隐寺诗句有哪些
1. 关于灵隐寺诗句 关于灵隐寺诗句 1. 描写灵隐寺的诗句 灵隐寺(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白居易) 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 芳情香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夏日登灵隐寺后峰(方干) 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 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寄杭州灵隐寺宋震使君(贯休) 罢郡归侵夏,仍闻灵隐居。僧房谢脁语,寺额葛洪书。 月树猕猴睡,山池菡萏疏。吾皇爱清静,莫便结吾庐。 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贾岛) 峰前峰后寺新秋,绝顶高窗见沃洲。人在定中闻蟋蟀, 鹤从栖处挂猕猴。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 心忆悬帆身未遂,谢公此地昔年游。 洒泉子(潘阆)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 冷泉亭上几行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 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 题灵隐寺山顶禅院(綦毋潜)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 游灵隐寺得来诗复用前韵(苏轼) 君不见,钱塘湖,钱王壮观今已无。 屋堆黄金斗量珠,运尽不劳折简呼。 四方宦游散其孥,宫阙留与闲人娱。 盛衰哀乐两须臾,何用多忧心郁纡。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乔松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笑柳与蒲。 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 清风时来惊睡余,遂超羲皇傲几蘧。 归时栖鸦正毕逋,孤烟落日不可摹。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苏轼) 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 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 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 惟有悯农心尚在,起瞻云汉更茫然。 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一题闻林夫当徙灵隐寺(苏轼) 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 不知水従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 无情有意两莫测,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 我在钱塘六百日,山中暂来不暖席。 今君欲作灵隐居,葛衣草履随僧蔬。 能与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书中书。 2. 描写“灵隐寺”的诗句有哪些 1. 灵隐寺月夜 清代:厉鹗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2. 灵隐寺 唐代: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3. 题灵隐寺山顶禅院 唐代:綦毋潜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 4. 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 唐代:贾岛 峰前峰后寺新秋,绝顶高窗见沃洲。人在定中闻蟋蟀, 鹤从栖处挂猕猴。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 心忆悬帆身未遂,谢公此地昔年游。 5. 夏日登灵隐寺后峰 唐代:方干 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 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6. 寄杭州灵隐寺宋震使君 唐代:贯休 罢郡归侵夏,仍闻灵隐居。僧房谢脁语,寺额葛洪书。 月树猕猴睡,山池菡萏疏。吾皇爱清静,莫便结吾庐。 7. 宿天竺寺,寄灵隐寺僧 唐代:张籍 夜向灵溪息此身,风泉竹露净衣尘。 月明石上堪同宿,那作山南山北人。 8.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 唐代:白居易 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 芳情乡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9. 题灵隐寺皖公院 唐代:郑巢 山寒叶满衣,孤鹤偶清羸。已在云房老,休为内殿期。 岚昏声磬早,果熟唤猿迟。未得终高论,明朝更别离。 10. 秋夜宿灵隐寺师上人 唐代:张祜 月色荒城外,江声野寺中。贫知交道薄,老信释门空。 露叶凋阶藓,风枝戛井桐。不妨无酒夜,闲话值生公。 11. 题杭州灵隐寺 唐代:张祜 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楼下月,十里郭中烟。后塔耸亭后,前山横阁前。 溪沙涵水静,涧石点苔鲜。好是呼猿久,西岩深响连。 12. 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 唐代:张祜 八十空门子,深山土木骸。片衣闲自衲,单食老长斋。 道性终能遣,人情少不乖。樔枸居上院,薜荔俯层阶。 洗钵前临水,窥门外有柴。朗吟挥竹拂,高楫曳芒鞋。 迸笋斜穿坞,飞泉下喷崖。种花忻土润,拨石虑沙埋。 旧往师招隐,初临我咏怀。何当缘兴玩,更为表新牌。 13. 酒泉子·长忆西山 宋代:潘阆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图看,终是欠峰峦! 关于灵隐寺的诗句就这么多了。 3. 关于灵隐寺的著名诗句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白居易)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 芳情香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夏日登灵隐寺后峰(方干)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 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 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寄杭州灵隐寺宋震使君(贯休)罢郡归侵夏,仍闻灵隐居。 僧房谢脁语,寺额葛洪书。月树猕猴睡,山池菡萏疏。 吾皇爱清静,莫便结吾庐。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贾岛)峰前峰后寺新秋,绝顶高窗见沃洲。 人在定中闻蟋蟀,鹤从栖处挂猕猴。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 心忆悬帆身未遂,谢公此地昔年游。洒泉子(潘阆)长忆西山。 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几行游。 三伏似清秋。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 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 题灵隐寺山顶禅院(綦毋潜)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 4. 西湖灵隐寺 诗句 《西湖泛舟入灵隐寺》原文 水天相映淡浟溶,隔水青山无数重。 白鸟背人秋自远,苍烟和树晚来浓。 桐庐道次七里濑,彭蠡湖间五老峰。辍棹迟回比未得,上方精舍动疏钟。 《西湖泛舟入灵隐寺》作者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5. 写灵隐寺的诗句 题灵隐寺山顶禅院(綦毋潜)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 洒泉子(潘阆)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 冷泉亭上几行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 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 寄杭州灵隐寺宋震使君(贯休) 罢郡归侵夏,仍闻灵隐居。僧房谢脁语,寺额葛洪书。 月树猕猴睡,山池菡萏疏。吾皇爱清静,莫便结吾庐。 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贾岛) 峰前峰后寺新秋,绝顶高窗见沃洲。人在定中闻蟋蟀, 鹤从栖处挂猕猴。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 心忆悬帆身未遂,谢公此地昔年游。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白居易) 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 芳情香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夏日登灵隐寺后峰(方干) 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 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6. 写灵隐寺的诗句 灵隐寺(宋之问)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白居易)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芳情香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夏日登灵隐寺后峰(方干)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 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寄杭州灵隐寺宋震使君(贯休)罢郡归侵夏,仍闻灵隐居。僧房谢脁语,寺额葛洪书。 月树猕猴睡,山池菡萏疏。吾皇爱清静,莫便结吾庐。 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贾岛)峰前峰后寺新秋,绝顶高窗见沃洲。人在定中闻蟋蟀,鹤从栖处挂猕猴。 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心忆悬帆身未遂,谢公此地昔年游。 洒泉子(潘阆)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 冷泉亭上几行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阑看。 终是欠峰峦。题灵隐寺山顶禅院(綦毋潜)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 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 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游灵隐寺得来诗复用前韵(苏轼)君不见,钱塘湖,钱王壮观今已无。 屋堆黄金斗量珠,运尽不劳折简呼。四方宦游散其孥,宫阙留与闲人娱。 盛衰哀乐两须臾,何用多忧心郁纡。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乔松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笑柳与蒲。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清风时来惊睡余,遂超羲皇傲几蘧。 归时栖鸦正毕逋,孤烟落日不可摹。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苏轼)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 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 惟有悯农心尚在,起瞻云汉更茫然。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一题闻林夫当徙灵隐寺(苏轼)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 不知水従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无情有意两莫测,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 我在钱塘六百日,山中暂来不暖席。今君欲作灵隐居,葛衣草履随僧蔬。 能与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书中书。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白居易)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 芳情香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7. 西湖灵隐寺 诗句 《西湖泛舟入灵隐寺》原文 水天相映淡浟溶,隔水青山无数重。 白鸟背人秋自远,苍烟和树晚来浓。 桐庐道次七里濑,彭蠡湖间五老峰。 辍棹迟回比未得,上方精舍动疏钟。 《西湖泛舟入灵隐寺》作者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 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 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 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 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8. 描写灵隐寺的句子 灵隐寺(宋之问)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白居易)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芳情香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夏日登灵隐寺后峰(方干)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 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寄杭州灵隐寺宋震使君(贯休)罢郡归侵夏,仍闻灵隐居。僧房谢脁语,寺额葛洪书。 月树猕猴睡,山池菡萏疏。吾皇爱清静,莫便结吾庐。 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贾岛)峰前峰后寺新秋,绝顶高窗见沃洲。人在定中闻蟋蟀,鹤从栖处挂猕猴。 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心忆悬帆身未遂,谢公此地昔年游。 洒泉子(潘阆)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 冷泉亭上几行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阑看。 终是欠峰峦。题灵隐寺山顶禅院(綦毋潜)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 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 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游灵隐寺得来诗复用前韵(苏轼)君不见,钱塘湖,钱王壮观今已无。 屋堆黄金斗量珠,运尽不劳折简呼。四方宦游散其孥,宫阙留与闲人娱。 盛衰哀乐两须臾,何用多忧心郁纡。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乔松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笑柳与蒲。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清风时来惊睡余,遂超羲皇傲几蘧。 归时栖鸦正毕逋,孤烟落日不可摹。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苏轼)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 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 惟有悯农心尚在,起瞻云汉更茫然。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一题闻林夫当徙灵隐寺(苏轼)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 不知水従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无情有意两莫测,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 我在钱塘六百日,山中暂来不暖席。今君欲作灵隐居,葛衣草履随僧蔬。 能与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书中书。 9. 描写灵隐寺的句子 1、灵隐寺月夜 清代:厉鹗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2、题灵隐寺山顶禅院 唐代:綦毋潜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 3、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 唐代:贾岛 峰前峰后寺新秋,绝顶高窗见沃洲。人在定中闻蟋蟀, 鹤从栖处挂猕猴。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 心忆悬帆身未遂,谢公此地昔年游。 4、夏日登灵隐寺后峰 唐代:方干 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 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5、寄杭州灵隐寺宋震使君 唐代:贯休 罢郡归侵夏,仍闻灵隐居。僧房谢脁语,寺额葛洪书。 月树猕猴睡,山池菡萏疏。吾皇爱清静,莫便结吾庐。2023-07-23 17:02:171
描述松赞林寺的诗句
1. 关于松赞林寺的诗句 关于松赞林寺的诗句 1.关于松赞林寺的作文300字 在香格里拉,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拥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松赞林寺。 松赞林寺不仅是云南省里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我们一路上颠簸着来到了这里。 在松赞林寺入口的墙上画了佛中的四大天王:手握宝剑的南方增长天王、手持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手拿蛇或龙的西方广目天王与右手持宝伞左手握银鼠的北方多闻天王。我们用左脚跨过门槛,一路向上面的三座宝殿爬去。 这楼梯虽然只有100多级,但由于这里是高原地区,我们走不了十级就要休息一次。走了许久,我们才来到松赞林寺的最高处。 从上往下看,我们看到了全中国寺庙中最大的放生池。说是放生池,实际上是一片湿地,许多候鸟都在上面栖息。 听讲解员说,松赞林寺虽然比布达拉宫的占地面积要小,但其风水却要比布达拉宫的好很多。首先,松赞林寺坐北朝南,在古时只有皇家建筑才可以坐北朝南。 其次,在松赞林寺的左边有一座连绵起伏的山峰,而在其右边有一座小一点的山峰,符合以前“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紧接着,我们进入了第一座大殿,里面主供的是一位西藏的禅师,这座大殿是平安殿,为的是家庭平平安安。 第二座大殿还没有开光,所以我们直接迈进了第三座大殿。第三座大殿是学业殿,里面主供文殊菩萨。 但当我们刚踏进大殿时,见到的不是文殊菩萨,而是释迦牟尼佛像。这尊佛像比文殊菩萨像小很多,但其价值很高,用了100多颗钻石与纯金打造。 在释迦牟尼的后面就是文殊菩萨,而在文殊菩萨的周围,供着如来的八大弟子。我们按顺时针方向一边绕大殿走一圈,一边念着佛祖的六字真言,然后走出大殿,一步一步往下走,告别了“小布达拉宫”。 2.古人赞林隐寺的诗句 灵隐寺? 灵隐寺(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白居易) 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 芳情香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夏日登灵隐寺后峰(方干) 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 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寄杭州灵隐寺宋震使君(贯休) 罢郡归侵夏,仍闻灵隐居。僧房谢脁语,寺额葛洪书。 月树猕猴睡,山池菡萏疏。吾皇爱清静,莫便结吾庐。 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贾岛) 峰前峰后寺新秋,绝顶高窗见沃洲。人在定中闻蟋蟀, 鹤从栖处挂猕猴。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 心忆悬帆身未遂,谢公此地昔年游。 洒泉子(潘阆)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 冷泉亭上几行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 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 题灵隐寺山顶禅院(綦毋潜)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 游灵隐寺得来诗复用前韵(苏轼) 君不见,钱塘湖,钱王壮观今已无。 屋堆黄金斗量珠,运尽不劳折简呼。 四方宦游散其孥,宫阙留与闲人娱。 盛衰哀乐两须臾,何用多忧心郁纡。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乔松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笑柳与蒲。 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 清风时来惊睡余,遂超羲皇傲几蘧。 归时栖鸦正毕逋,孤烟落日不可摹。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苏轼) 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 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 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 惟有悯农心尚在,起瞻云汉更茫然。 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一题闻林夫当徙灵隐寺(苏轼) 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 不知水従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 无情有意两莫测,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 我在钱塘六百日,山中暂来不暖席。 今君欲作灵隐居,葛衣草履随僧蔬。 能与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书中书。 3.松赞林寺的建筑历史 松赞林寺1679年寺院动工,1681年完成基本建设,由五世达赖赐名为“三神游息之地”,“噶丹松赞林”。“噶丹”表示传承黄教祖师宗喀巴首建之噶丹寺,佛语旧译兜率天。“松赞”即天界三神游戏场所:帝释、猛利和娄宿三种层次形成的三天堂,即三十三天。“林”即寺。总的来说即是“一切显密非一次修成,为使无垢之法源尖不断地惠及众生,使之圆满,特建此寺”。迪庆境内最大的格鲁派寺院正式建成。 至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王朝赐定名为“归化寺”。之后,松赞林寺又得到云南巡抚及清朝历代皇帝的垂青和一再赏赐,取得了极为崇高的地位,拥有众多的信教群众,成为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圣地。 4.关于赞美青松的诗句 (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2)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 (3)微吟海月生岩桂,长笑无风起涧松。 (4)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 (5)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 栽松二首 【唐】白居易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 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见,阶前故种君。 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 涧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 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 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 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 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上种白榆。 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庭松 【唐】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 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 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 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 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咳。 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 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 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松 【唐】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四松 【唐】杜甫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盖张。我生无根带,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 【唐】韩溉 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 寒声偏向月中闻。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古松感兴 【唐】皇甫松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南轩松 【唐】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陈毅元帅的《青松》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欲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5.赞美青松的诗句 《咏松》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咏松》(宋)吴芾 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今日若能增种植,会看百世长青阴。 《咏松》(清)陆惠心 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涧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金张世禄原宪贤,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题遗爱寺前溪松》(唐)白居易 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 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 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 暑天风槭槭,晴夜露凄凄。独契依为舍,闲行绕作蹊。 栋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栖。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 回答者:冰河的果子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0-1 14:59 岁冬至唐村坟山扫松 宋 卫宗武 谷鸟正嚘嘤,芬芳尤妩媚。 青青交道杉,森郁互参倚。 谁乎一叱咤,斩艾如草剃。 遂令墟墓间,常抱斧斤耻。 仅存盘涧松,绰有虬龙势。 矫矫千岁姿,昂霄犹舞翠。 我来省松槚,适当谷之昧。 石齿咽残流鸣族,息群喙。 木石缩羽鳞,风霜剪菑翳。 害然眼界清,如至人境外。 意行步崎岖,白云生屐履。 林光渍欲流,冉冉湿衣袂。 曾来入画图,人行绝毡毳。 风尘不可到,心迹两无秽。 追寻得良俦,清吟可相配。 不效互唱酬,日与青山对。 兹游拟畅情,俄值风雨晦。 渐喜迫新阳,天地宁久闭, 屋角数点明,冰花送春意。 栽松二首 【唐】白居易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 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见,阶前故种君。 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 涧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 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 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 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 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上种白榆。 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庭松 【唐】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 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 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 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 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咳。 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 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 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松 【唐】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四松 【唐】杜甫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盖张。我生无根带,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 【唐】韩溉 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 寒声偏向月中闻。 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古松感兴 【唐】皇甫松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南轩松 【唐】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扶风歌》(汉乐府)刘琨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 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数围。 洛阳发中梁。松树窃自悲。 斧锯截是松。松树东西摧。 特作四轮车。载至洛阳宫。 观者莫不叹。问是何山材。 谁能刻镂此。公输与鲁班。 被之用丹漆。熏用苏合香。 本自南山松。今为宫殿梁。 《赠从弟》(三国)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咏史·其二》(东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五十》阮籍 步游三衢旁。惆怅念所思。 岂为今朝见。恍惚诚有之。 泽中生乔松。万世未可期。 高鸟摩天飞。凌云共游嬉。 岂有孤行士。垂涕悲故时。2023-07-23 17:02:241
武夷大红袍三埞两澗
武夷山三坑两涧指的是牛栏坑、慧苑坑、倒水坑、流香涧、悟源涧。2023-07-23 17:02:311
沈鸿烈崂山环游记
问之先生按: 春天来了,又可以爬崂山游玩了。一爬崂山啊,就想起了崂山 旅游 的开拓者沈鸿烈先生。因此翻箱倒柜,找出《沈鸿烈崂山环游记》一文,分享给朋友们一阅。 沈鸿烈崂山环游记 (一) 此次环游崂山,于民国二十三年十月廿六日出发,十一月一日回市,先后七日,环游崂山一周。又于大环行线之外,划多数小环形线。按照预定计划,循之以行,遂获表里兼收,游览殆遍。水陆合计,为程六七百里。论其时间之促,与游程之远,盖为前人所未见矣。兹举游览经过,分段述之如下: 一. 环游宗旨 此次宗旨,与寻常游览不同。寻常游山,或寄情风物,或书写性灵,要以称心悦目为主。此行宗旨,重在考察山川形势,规划整理方针,交通如何布置,名胜如何保存,裨益后来者得以恣情山水,获登临之便宜,供身心之修养。所以,为将来大多数游人设想,而非仅为吾辈三五人计一时之快乐也。 尝谓,游山与国民之修养有大关系。习于攀岩涉水、冒雨凌风,则体格日臻 健康 、而胆气自壮;习于云光离合、景物雄奇,则思想日臻美化而心境自超;登山须赖自力,故足以养成独立自尊之心;登山并须结伴,故足以养成爱群合作之习。至于,藉游览以广个人之见闻,藉旅资以增地方之财富,又其余事也;故近代民族莫不奖励登山。彼习居平原者,欲求一登高处所,恢宏眼界而不可得;甚且不惜巨资筑为层楼高塔,以相号召。今有名山而不事登临,有胜景而不知领略,岂不负此大自然之嘉惠耶?年来青市奖励游山,不遗余力。 对于崂山部分,借箸代筹,培植林木,以增自然之美;保存古迹,以著 历史 之光;修治道路整饬馆舍,以供旅宿之便。顾来者犹以道路崎岖,时间仓促不获深入偏游,引为憾事。得其偏而失其全,睹其表而遗其里,使山灵与游旅交臂相失,必非来者之初心也。今后方将推而广之,增其所未能,发潜探险以见人力所至、无所不达,是则斯游之微意也夫! 二 . 环游之路程 此行出发之先,预拟一个行程次序。按其距离远近,行程难易,预为假定,照此进行。嗣以每日兼程并进,按照原拟程序,时间尚获有余。故每日辄于预定程序之外,就程途之便益,增益一二。兹述七日行程经过如下: 十月廿六日,是为环游之第一日。早七点,自市府集合出发,乘 汽车 循李塔路向北行,八点抵月子口;换乘山轿,沿白沙河东行半里许,访普同塔遗址,是明末自华上人之塔墓也。原有莲台寺,久废,仅存此塔。塔分五级,建筑质朴,惜西北一角已颓其址,尚待修补,以存古迹。往年,有匪人匿迹其间,警察为预防计,累石堵门,冀销萌于未然。塔门原镌“普同塔”三字,前属员司,已为拓取。但塔中旧碑碣,是否犹存,尚待考耳。 由莲台下小冈,乃循毕塔路东行约半里,有渡口架石为梁。渡河而北,经华阴之西,向西北行约一里余,抵凤凰峰之南麓,访慧炬院之遗址。相传,寺建于隋开皇中,今久废,旧碑无存,仅余乾隆中叶重修短碣,语焉不详。旧殿何年倒坏?亦不可考,仅余石柱十余,枯立蓬蒿中,上镌施主姓名,殆明代遗物欤?茅屋三椽,或云清同治中修。昔有杨姓夫妇居此五十余年。据云,自彼之来,既未见有僧。明李太后所颁海印寺之旃檀佛像及藏经,初移于此,今不知流落何所矣!由慧炬院西登小山,上行可半里许,盖王乔崮之西麓也。登高一望,白沙河横于其前,河北诸村历历在目,山势盖尽于此。由此而西,概属平原。故西麓之神堂口,为墨西入山之要道。由胶县平度来者,必出此途也。 下山仍过慧炬院,前经华阴集,北穿过楼里头村东行约三四里,遂登黄石宫。昔人建道观于此,原分上中下三级,今宫圮已久。昔人所称巨岩当道,人由洞中过者,以及古柏参天云云,概不可见,仅存一洞。黄石公坐其间,或曰此老君之像也,洞前古藤一株,洞东残存三座,悬崖上镌邱长春之《青天歌》,及“玉液嵓清虚庵”六大字,差可辨识。偏西又有“采芝”二字,大俱盈尺。由洞前循原路而降,沿道岩石颇有摩勒。距洞不足半里,殆即昔人所称之下黄石乎?若上黄石更在中黄石之上,以时促道险未及往访矣。坐黄石宫洞口,南望华楼石门诸峰即在目前,白沙河介乎其间,又一涧自东北来入之,即墨涧也。父老相传,往年涧水为灾,华阴集正当其冲,集东市街毁去三分之一,迄今数十年,犹未获恢复也。 自黄石宫南下里许,过黑涧,十二点达康公祠。祠在山麓,平冈横出,上多松石,虽不如黄石宫之高伟,而秀则过之。祠祀康霖生,清康熙间宰即墨,有惠政,殁于任所,邑民为建二祠,此其一也。祠西为市立杨家村小学,村距祠东里许,近村多附课于此,即墨境之楼里头村,间亦来此附课也。 在康公祠午餐后,一点卅分向华楼出发。南渡白沙河西经响石村,由山阴大道上约三里,经松风口迎仙蚬、十八盘梳洗楼,而入华楼宫。此为明清士大夫习游之处,故后山道路,昔年颇称修治整齐,近年数为匪窟,来者日稀,负此名山矣。因属公务人员助庙祝规划,拟就旧有屋宇略为整理,此为西北区憩息之所。盖华楼之妙,不仅本身富有丘壑,自成格局,又可北眺王乔,南瞻巨峰,眼界开阔,陟降不劳,山中所稀有也。宫中元明摩勒甚富,惜多漫泐,因属公务员司,润以绿油,藉资辨识,亦便保存。余等登凌烟崮,访仙岩、天液泉,及南天门,诸胜,遂自山之西阿,经南天门前东去。越一涧,折而西行,访蓝氏华阳书院遗迹,至则仅见残屋数椽,昔年之文昌阁旧圮,院前摩勒亦难句读。涧畔所题诸字,尚留陈迹耳。由此沿涧东去毕家村,时已四点,因本日犹有余力,急乘 汽车 驰赴大崂村,更换山轿赴神清宫。 神清宫与大崂观、大崂村作三角点之鼎足式。今以路连之,均经新修,展宽夷平,较昔日之崎岖山阿者为便利矣。宫中屋宇,历经谆属庙祝重修。面南新筑一树,焕然改观。此时,夕阳在山,光照林际,益觉相映增色矣。五点半下山,约二里抵大劳观宿。大劳观,在白沙河南岸;游九水峡谷之胜,必出此道;而赴王哥庄海滨各处者,亦可假此休息,诚所谓东道主人也。往年,屡属庙祝整理庙宇,并为借箸规划,助以资财,今已更新。昔之厩舍当门者,今已移于东偏别院,山门宏启,颇具规模,院宇整洁,与昔之人畜同栖者,回然改观。又于十亩竹园中,筑小亭,寓坐其中,恣眺河渚风物之美;晚霞来自重嶂之外,光彩照人,此观盖有起色矣。 晚餐后,因与僚属计议,日后整理山林方案,拟从筑路入手。惟所经过白沙河岸北诸村落,均极贫困。县政府经费支绌,当然无力经营,日后如其划归青市,由市经费年支二三万元,补助各村,或尚得勉力为之耳。 崂山环游记 (二) 十月廿七日,是为环游之第二日。早六时即起早餐后,复南循后殿纵览殿宇建筑及院中碑碣。七点乘 汽车 出发,循大庄路向东北行,经南北岭劈石口及石人河诸村,南抵王哥庄;折而北,循即墨 汽车 路,经王山口浦里峡口;在峡口,庙僧出迎道左,因下车登小山巅,相其附近形势。 峡口者,山脉南北,由此分行,与南北岭相类。但此间冈陵卑下,不若南北岭之雄峻耳。南望三标三峰,衔接其前,尚在数里外;西望则“不其”为最高,峡北为烟台山,东连豹山,向东北走降为平冈矣。询之寺僧,庙盖墨城准提庵之下院,是与华严寺皆同一源也。 因辞寺僧,乘车而去;九点至大桥,欲访康成读书处遗迹,沿途询之村人,多瞠目不能答。询以黄家书院,闻有知者;但云书院不知在何处,仅闻此名耳。证以地图,尚列有黄家书院之名,因准此方向循不其山之南,向正西山口行去,道至此,歧为二。西北去墨城;而入山者须西南行。乃换乘山轿,经东葛家夼,循不其山(亦称铁旗山)南至崖里,是处道又有歧,询之村人云,南道棉花,盖赴黄石宫黑涧之小道也。西通百福庵,则赴即墨西乡之道也。遂西行,就山口处登高远望,因间隔数峰,北望不其山正峰不得见;东望三标,益形雄峻峭拔,南北三峰相连,每一峰又各附有数十小峰,森立如剑戟;村人谓三标不可上,所言盖不虚也。南望王乔崮,则见大岩耸立巅上,距所立处,尚间三四岭。王乔崮殆偏踞岭之西麓,故在山阳眺之,远不如自山阴南望之为伟观也。由此西望墨西诸村,历历在目。盖崂山北脉,尽于不其,不其以西,无复有高岗大岭矣。 百福庵在不其西阿,游人自山头瞭望之。因即循崖西下,曲折入庵,寺宇宏敞,建筑视华楼聚仙诸宫观转为富丽。庵中有萃光洞,庙碑乃清康熙五十六年,邑人黄鸿中所撰也。出庵西下,经庵后铁旗后诸村,环不其山之北麓,复抵西葛家夼村,时已十二点,因就场圃野餐。场供晒谷之所,经石磙压过,其平如砥,且甚洁净。并就村农购取地瓜萝葡藉以供餐,备尝田家风味矣。 午餐毕,一点半,远望不其山作别,循小涧东行,二时至大桥乘车。更由原路往王哥庄,赴鳌山卫,抵卫已三时半,稍息即赴汤上,访温泉,取水一瓶,携归化验。此间道路崎岖,由卫至汤上二十里大部未能通车,行程多出于徒步,比及回卫,已逾六钟,因就海军陆战队营舍宿焉。汤上温泉,温度颇适用,惟水中所含原质,尚待化验,日后拟修一路,俾通 汽车 。浴池及憩息之所,均须别为规划,庶几宾至如归,而不负此天然之疗养院也。 崂山环游记 (三) 廿八日,是为环游之第三日。早六点起床早餐,即为海军陆战队训话,半小时毕。乘车出发,过王哥庄稍息,又为王哥庄之陆战队训话半小时,时已九点矣。乃发王哥庄,瞬息即达萧旺村,改乘山轿,循萧旺河入山,约二三里,达塘子观。 观在山半,是为文笔峰之西麓,昔郭华野尝读书于此。清末有道人吴介山重修,并延掖县名士林砥生,设帐其中。相去卅年,今则倏无人居,仅存废宇而已。观属修真观所有,因属庙祝更行修葺,并允予资助。此处幽邃,且萧旺河西通北九水,西南通滑溜口;由土浅岭至此有小道,沿途处境甚幽,可取也。 出塘子观,循山北麓,东折就大道,经凤山之西,文笔峰之东,傍海南行五六里。由狮子岩白龙洞后登小冈,过仙人桥,登狮子岩。此山,不高而近海,明清人多宾日于此,题识甚多,并有金朝明昌摩勒。因属工务员,妥为保存,漫漶者拟就原迹镌而深之;其原题未动者,概为加色,以资识别;今后之读碑者,不须以手代目矣。白龙洞中,神像与农具并栖殊形复杂,此固不仅太平宫一处为然。顾以太平宫之名胜,尤非所宜;因属庙祝去污涤垢,以资清洁;并为增立石柱,以支待倾之洞壁而存胜迹。白龙洞之邱长春题诗廿一首,较其它摩勒,最称完整。宫中之华盖先生碑记,则全文漫漶仅辨为明昌年间所立耳。 自狮子岩北下,入太平宫午餐。餐后,更登狮子岩小憩。午后二时,乃别太平宫,赴关帝庙。庙祝刘道人导从山径,曲折二三里乃达。庙在平冈上,西望庙后一峰,挺立岭上极秀;日光斜照其上,倍增光华。此庙昔年已废,近经刘道人重修;院落不广,而甚修洁;地灵仍在人杰,即此一端,可以为证。门额空白待题,因许为写三字以奖之。由关帝庙赴白云洞,本以取道楼门为捷,惟余尚需勘察雕龙咀一带,新修路工,出庙仍东行,就大道,由雕龙咀西上,比达白云洞,已近五点矣。 白云观,高居山肩望海为最;乃道人不达,辄以屋宇列最前线,大好岚光,乃为屋宇所蔽;仅余平岩,又为豕牢所占,实为可惜。因为庙祝借箸代筹,俾其改善,一反手间,可望清浊易位,化腐臭为神奇,亦非甚难事也。时已近昏,乃匆匆就道,西望明道观行。无奈白云洞附近,松岩最秀,坎坷亦最多;且须越没日岭,过胡涂岭;自明道观后南下,比达明道观已六钟过矣。晚餐后,复展阅地图,参酌明后日行程变动,及日后修路方针。 崂山环游记 (四) 十月廿九日,是为环游之第四日。早四点半起,即赴棋盘石东小峰上,候观日出。初因有云,光彩颇为减色;候至六钟,日轮乃现;因云气重,故光轮变化较少;又以微风闪烁不定,不似往日所见之变化复杂也。观日毕,复西趋棋盘石,初拟增修磴道,以便登临,继念此石危置悬崖,终有崩颓之虞,不欲奖励游人作逾分之涉险,且石亦无甚奇特,但高出群石一头地,而其四周额物,则登临近小岩上亦得见之,何必多此一举哉?即下复入观中,巡视新修道路,并商榷应行改善之处。由此,赴滑溜口及赴白云洞之,道均经工务局新近修过,但余意仍需展宽耳。 七点,别明道观赴巨峰,就观观前唐天宝题字及画像。遂取西南行,山阿中二三里,继则循岭脊上行,盖巨峰南北之正干也。将近巨峰,乃由岭脊之东侧,转至西侧,过龙泉崮,下有小泉,镌“原泉”二大字。又上行里许,十点遂达巨峰,计行三小时。登其上,纵眺四周山海,了如指掌,惟东北层峦叠嶂,局势迫促,不可纵眺中边,未若西南两方之尤为明晰也。察巨峰形劳,岩盘之露于外者,周围可数千尺。岩上更起三峰,居北者最高且锐,突升其上,二人并立,懔然若不可久留。南一岩较低,下已崩颓,空其中成大罅隙;由隙中可下窥棋盘石、泉心河之风物。又南一岩更低,顶平,余拟建亭于上,藉供游人憩息。盖巨峰居崂之中心,又占最高处,乃附近六七里内,无一建筑,有人颇引为缺憾也。正徘徊间,忽见东海中有云气一缕,自水面上升,既升则化为片云,愈升高则体积愈扩大,片云飞舞,不刹那间,旋即消失;海上风云变化,为吾人所不经见者,不可殚数,惜为时甚暂,急呼摄影者登高摄取,已不及矣。余等留连久之,十二点乃辞巨峰南下。 折而东,循第二路线,此道为自巨峰赴明霞洞之路;近经修过,崎岖处迭经斧凿;障者,去之使通;高者,夷之使平;滑不留足者,锉之使滞;差可容足。如此东南行里许,即就紫云崦柳木沟之坦途;二三里乃抵束住岭之崂山森林公司午餐,已一点矣。束住岭者,两涧夹岭而流,汇于其前,束住此岭,故亦名曰夹岭河;实则山由一干歧而为万,水由万源汇而为一。是知河之夹岭而流,岭之见束于水而住,乃其恒态;但此处两涧夹岭并流,成一锐角,斯为罕见耳。 饭后二钟,自森林公司向西南行。初傍涧行,继而涧旁起悬崖,乃趋岭上,是为风岸口,与紫云崦口遥遥相对。自风岸口下窥流清河东岸,有所谓七十二磴石者;巨石层叠而下,自数项公尺之高山下趋涧底,成天然之阶级,惜阶段少而距离过高,非凡人所克升降耳。乃昔人之取径或循岭脊,或循涧畔,皆因势利导之也。过风岸口,仍向西南曲折行,约二里乃达砖塔岭口。有居民十余户,据岭而居;回望风岸口,道益就卑,然下视西南烟云涧,则砖塔岭犹在天半也。过岭,循烟云涧之西岸,仍曲折向西南下行,过朱家庵子,下抵烟云涧村,时才三点,入寿阳观匆匆一览,观所存铁瓦,即赴大河东。 因为 时尚 早,乃于原拟游程外,增入迷魂涧一程。自大河东村循凉水河北上,至三岔,道甚平坦,河流成南北直线,颇少曲折。三岔者,东自迷魂涧来之路,东北自茶涧来之路,北自黄花崦李家坡来之路合辙于此,故名。由此稍稍深入,山色愈佳,林木愈密,居民多植楸树,木乔而材直,堪供给船桅屋柱等用。因此时夕阳在山,万绿丛中,杂以红叶,点缀其间,愈形自然之美。用此东上,可通巨峰,折而东北可由茶涧通大圈子,乃南道登山之捷径也。日后拟延长 汽车 道,自大河东村延至三岔,所费不多,而游程更形便捷矣。流连半小时,乃下山至大河东村已六点矣。宿于市立小学,时学生正休课归家,收获地瓜也。晚饭后,与九水办事处主任、登窑小学校长等议登校新建筑,约明晨往勘视,又接市府转来函电,分别议复。 崂山环游记 (五) 十月卅日,是为环游之第五日。早六点,乘 汽车 赴登窑,视察市立登窑小学校新建校舍,及沿路工程。回经大河东,循流清河过聚仙宫,降车一览,即赴流清河,改乘山轿赴梯子石,勘察路工。聚仙宫为胡元古刹,今已残毁不堪,极为可惜。余念此地当南路之冲,循南海滨游天门峰上下二宫,及由砖塔岭上陟巨峰者,俱以此为中心点。议就聚仙宫之旧屋稍为整理,扩客室二三间,俾供游人息足;并于流清河口,增置公安局分驻所、工务局监工处,以保治安,且利交通。 九点,自流清河乘山轿,循海滨岭上行,勘视梯子石一带路工。梯子石,为崂山著名险道,悬崖傍海,舍此无路可通;而坎坷崎岖,一再起伏,行者稍一不慎,即有下坠深渊之虞。就旧道展宽为二公尺六,山坡概以条石作成阶段,总计二千数百级;昔之蛇行蚁附者,今得阔步其间矣。然山势起伏甚多,自流清河至太清宫,需二小时有半;今后拟延长 汽车 路,东逾流清河达太平阑,以期缩短游程。此行原议过梯子石后,即循八水河,北趋龙潭,赴上清宫;嗣以河畔小径,不利舆行,乃变计径赴太清宫,比至已十一点半矣。午餐后,黄山青山两校学生来宫相迎,余慰劳之,并捐助每校百元,以供冬季煤火之需。 余以为 时尚 早,乃觅小舟二,望游八仙墩。是日阴寒,西风甚烈,波涛汹涌,既抵墩下,舟不得泊;乃环墩一匝,过张仙塔下,折而北,泊于晒钱石,乃得攀援而上;更越八仙墩之岭脊上,循径下乃达八仙墩之正面。墩与塔皆由崩崖而成,惟墩处崂山头之极端;崩处若瓜蒂切去一角,切角之平面平如砥,西昂而东卑,逐渐没入海中。其剖面悬崖,又逐层崩落,中虚者若堂奥,深可数丈,高亦称是。颓石十余,错落陈列堂中,大者如屋,小者如几,是即所谓八仙墩也。崩崖之东面,自巅至趾,完全剥落,残崖矗立海中,俨然如城阙,高可十余丈,间有罅隙处窈然而黝,深不可测,疑为蛇龙之窟宅也。城阙之上有耐冬树数株,昂首天外,孤芳自赏,亦奇观也。舟子为余言,晒钱石每岁必有仙人晒钱一度,游人往往于此拾得古钱。余等就石罅觅之,果捡得数枚,有宋祥符铸。意者游人中于晒钱之说,乃亦追踪而至以效法仙家之所为欤?余初意由太清宫遵陆修一道以达八仙墩,至是悉其艰险,且为游人之所稀至者,纵有来者,仍以舟为便,此路可勿修也。游毕仍从晒钱石乘舟北去青山湾登岸,赴青山小学参观新校舍,时已过三点矣。 由青山复乘山轿,经麅子崮北麓赴上清宫。宫之污秽不治,一如聚仙宫、华楼宫。蒲松泉所志之绛雪久矣枯去,香玉亦憔悴可怜,其它花木多类是。昔人谓世家必有乔木。乔木不仅表示世家之古朴,且足以表示其家风;惟其家风足,则故能世泽罔替;否则,世家且不获自保,又遑问乔木耶?余切嘱庙祝将前院之马厩、磨坊、厨房移至旁院,以免污秽当阶,使来者望而生憎;大门,亦应恢复昔年坐北向南之原状,面向迎仙桥大道,以览取八水河方面之风景;旧址原属如此,乃道人误信堪舆家言,以为门对八水河谷口,气泄财散,于宫不利,故改为东向。世外人仍有此类迷信,真可悯也!自上清宫至明霞洞、青山之道,近已饬工务员代为修治,今后并将增治八水河之小路,以便游行。 五点,自上清宫沿宫后小冈,径上明霞洞。此本崎岖樵径,近经辟治,乃成坦途。比至明霞洞,已昏黑不辨路径。是日天阴多云,故益形其暗也。晚饭后,大雨骤至,同人颇忧明日之游程:或为雨所阻。灯下乃披图相与研究日后之规划。 崂山环游记 (六) 十月卅一日,是为环游之第六日。晨兴即见旭日方升,霁色倍朗,而宿雨沾途,尤未干也,乃于寺内纵览一周。登山访玄真洞胜迹,洞额十四字,尚有三分之二可识,趺坐洞中,南望沧溟,倍觉清朗。游览即竟,乃辞明霞洞,乘舆向青山行。时方延长海滨之 汽车 路,由雕龙咀延至青山,于此辟一停车场,改道于村外,遵海滨而行,藉免穿村而过,妨碍民居。昔之坡度过昂者,今已一再夷平,并易土道为石道,预防坡道之冲毁,兹正在工作,不日即可通车。今后由青岛市内乘 汽车 赴太清宫,三小时余可达,游人益称便矣。 自青山循东海之滨,经过黄山口、黄山、长岭、小黄山、范岭后、范岭前诸村;沿途车道正在分段修治,高者夷之使平,不可夷者则环之使曲,道之幅度,视前增广,二车并行,绰有余裕,日后更拟推广,越青山口以至太清宫则更便矣。 是日沿途视察,徒步十余里,比达斐然亭下,乃乘车北去。是时阴云密布,骤雨随之而至,冒雨行二十余里,过石人河,则土干无雨痕,乃知雨从海上来,尚未达山中也。车过萧旺,王哥庄小学生及陆战队冒雨出迎,余亦降车慰劳之。 午后一点,抵大劳观午餐。饭后,乘轿沿白沙河溯流而上,经一水、二水以至九水。余因溪桥最易冲毁,故改修九水谷中之道,循岭上行,仅于一水作桥渡河而东;由此直达北九水庙,均辟山道,计越四小岭,尚以坡度倾斜太过,不克行车;因属工务员司别为规划,如其开凿过多,又虑有损自然之美;知就涧底旧道,则山洪时为冲刷,道工岁修过巨无已;仍辟山道,较为一劳永逸也。四点,抵北九水。新筑北九水饭店,营业甚佳;店主人方议改建楼屋,余力赞之,并为计划院落之布局,隔离庖厨,点缀篱落,是亦建筑应有事也。入暮,阴寒益甚,未昏即雨,夜半更起狂风,震撼山谷。 崂山环游记 (七) 十一月一日,是为环游之第七日。晓起,狂风未息而雨已止,层云为西北风送还海下,飞驰空际,其速无比;初犹阴雨四布,灏满四合,仅于云开处窥见日光,不出一小时而残云退尽,天空已显蔚蓝色,但风狂仍未稍缓,且气温锐减,行人皆有寒色。途中,遇游侣三人,自云方从棋盘石来,山上冷不可当,力尼余等勿前。余等弗愿,仍踏昨宵冰雪,冒风而进,经双石屋、愁不涧以至蔚竹庵。客室较前差形整洁,但入门处正当马厩豕牢,秽不可状;余切嘱庙祝移于别院。此庵当巨峰北道之冲;余前已修治山道,自北九水经双石屋、蔚竹庵以达巨峰及棋盘石,今后并拟再行展宽;历年以来,关于修庙事项,每苦苦言之谆谆,而听者藐藐,此又不仅一庵为然也。 出庵更向东南上行,风势亦随山势之高度而愈厉,比至滑溜口,岭上风过处,人几不能起立。昔人行沙漠中,遇大风辄伏地以避之。兹所遇之强风,速度甚大,扑面而来,呼吸为之缓窒,所幸无沙尘耳。由滑溜口向西南行,经长老崮之下,循岭脊向南上陟行不远,岭西无道可通。又折而循岭东上行二三里,乃与棋盘石来路合二为一;乃循前日所经之路,直等巨峰。自滑溜口至巨峰,始终行岭脊上,路甚平坦;但狂风吹人,每过岭口,辄三四人相拥至行;否则,力不胜风,必致侧退,正如鼓棹于急湍之中,以力争上游也。 十点半,行抵巨峰,即循五指峰向西北下行;经黄花顶之西下趋,曲折至大圈子,德人所组登山会,昔尝建屋于此,以供游人下榻。日军攻青岛时,德人退出,自焚其屋,今仅见颓垣残壁,掩映于荆棘之中。其地前临一涧,西方座山有岩如屏,面东朝,山不高而秀,形如笔架。屋东有道作乂字形,北去柳树台,东去玉鳞口,南去巨峰,西去茶涧 。相传昔德人登巨峰,恒自柳树台、玉鳞口入,而由大圈子凉水河出;盖此地属白沙河、凉水河之分水岭,管南北之中枢。且自此而来,多高峰峻岭;自此而西,山势渐趋卑下;环柳树台、王子涧、大圈子一带,在凉水河、王子涧两流之间,岔道分歧,四通八达;大圈子居高下两脉之间,其为中心,良有以也。 余等稍息,即折而东南下行,曲折至茶涧,比达时方正午,自巨峰至此,需一小时有半。茶涧庙,为胶县王氏所筑;王氏清初避兵于此,立庙及家塾;王懿父子成进士,死后仍葬青岛,墓在李村苗圃后,今犹存也。庙前仅存三椽旧屋,有王姓居之,盖地已移主矣;王姓烤茶饷客,余等乃居大石上,居而野餐,且食且眺,眼福与口腹,同时并饱矣。 饭后,一时半辞茶涧庙,又西北越数小岭,经牛角石、屋肘栏,沿肘栏河曲折以达板房,正三点。自茶涧至此,为时亦一小时有半。遂乘 汽车 回市;七日之游程,乃告结束。 资料来自网络 2021.2.252023-07-23 17:02:381
辋川图记文言文阅读
1. 通天岩记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都分了田畦,好像笋,这就是所说的通天岩,石壁上的小缝隙有圆盘方盂那么大,垂下的藤蔓摇摆着枝条,云朵在树木空隙中飘动,眼睛像沙砾般闪亮。 我拄着拐杖在险路上攀登,奇异的景象层出不穷。洞中平坦的地方能够坐上几十上百人,即使在春天二月晴朗温暖的时候也都要穿棉衣。 进洞不几步就漆黑。在它旁边的叫轮藏石,无可名状。 还有的像冰柱,要捆扎火把并点燃才可以进入,好像器物,多不胜数,在英州做官的人,以及来游览或贬官到这里的人。沿着乱石,犬牙交错的石头间有一个深洞。 下到洞中,大小高低不一;有的突出的乳石,下大上尖如璧玉。有的钟乳远远望去如水一般,好像裂开的瓜果。 岩洞的东面,好像肺肝。四壁上的钟乳如衣架上的衣服,皱褶分明。 绍兴二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记。有两个孔穴豁开通天,好像垂挂的流苏,有几块大石相峙立,人们称它叫菩萨、叫金刚,那菩萨金刚神采飘逸,晶莹透彻。 退回来。凝结在地上的钟乳,好像鬼神形状,不敢进去探个究竟。 洞中有许多零零碎碎的钟乳石,散散乱乱像铁滓一样,被人们称为龙屎,踩上去就像棘藜刺脚趾,阳光透进岩洞,乱石到处横列,有许多垄田。洞中平坦的地方又能够坐几十上百人,叩击地面坎坎作响就像鼍皮鼓,拄杖行路也发出声音,料想那地下一定又有空洞。 这洞旁还有一个洞穴,类似枯井。 往前走又持着火把,经过乱石堆,地势又很平坦,好像倒挂的莲花。 越往洞的深处走,棱角十分清晰,其精巧不是人工所能雕琢出来的。还有的钟乳像罗汉小像,可以绕着它行走。 洞中有石燕,见到火光就飞走。这通天岩洞穴幽深而隐秘,无法完全探寻清楚,可透见光线,才大放光明,好像枯树,好像禽兽,向东直走二百步,如蜿蜒的蛇和盘绕的龙,抬头望去仿佛有重楼叠阁,距离游人很近,走近前要饮却捧不起来,抚摸它像龙鳞。 唉、新安人董谋道、我的叔父洪光晦、弟弟洪景徐、报恩寺的希赐和尚。在高处田垄的尽头,有一丘水池,在它的下面绕着石壁有条水渠,据说春夏之交水深而不能走过。 在水池的地方,孔穴非常狭小,弯腰才能进去《通天岩记》 从英州城向西南走十五里,到了石角头山!这次同游通天岩的有毗陵人邵林宗。从山脚下向上攀登二百步到半山,有一个山洞,洞口冷风侵人,好像旗帜,好像帷幕。 里面排列着一个个像蜂房一样的门窗,洞顶凝结着钟乳,好像珍珠缨络。 我在石壁上题字说:自有天地以来就有通天岩,但是生在英州的人,都没有一句话来宣扬这里的景致,以致使通天岩之名默默无闻,真是令人叹息啊。 2. 点苍山游记文言文阅读 点苍山游记杨慎(明)自余为谬人①,所历道途万有余里,齐、鲁、楚、越间号称名山水者,无不游。 及至叶榆之境,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比入龙黾关,山则苍龙叠翠,海则半月拖蓝,城郭奠山海之间,楼阁出烟云之上,香风满道,芳气袭人。 余时如醉而醒,如梦而照如久卧而起作,然后知吾曩者之未尝见山水,而见自今始。嘉靖庚寅,约同中溪李公为点苍之游。 二月辛酉,夜宿海珠寺,候龙关晓月。两山千仞,中虚—峡,如排闼然。 落月中悬,其时天在地底。中溪与予各赋—诗。 诗成,而月犹不移,真奇观也。壬戌,复入关,至鹤顶寺,松林荫轩,洱波在席,相与趺坐酌酒,时夕阳已沉西,山缺处犹露日影,红黄一线,本细末宽,自山而下,直射洱波。 僧曰:“此即鸳浦夕阳也。余波皆碧,独此处日光涌金,有鸳鸯群浴。 今则网罟②大密,此景不常然也。”三月乙酉,缘山麓东行一里,至弘圣寺,有浮图高二百丈,考之野史,为隋文帝时敕建者。 北渡两涧,有汝南王碑,声如玉磬,清越可闻。因以木击之,歌少陵春山相求之诗。 闻北冈有元翻耳驻跸台,后人屋之。方至其处,大雨忽至,遂趋屋下避雨,轩窗洞豁,最堪游目,则见满川烈日,农人刈麦。 予月:“异哉,何晴雨相兼也。”中溪曰:“此点苍十景之一,所谓‘晴川秧雨"者是已,每岁五月,溪上日日有雨,田野时时放晴,故刈麦插秧,两处无妨。 世传观音大士授记而然。”己亥,至金榜寺,有崖飞出水面,曰维舟山。 徒步而升,见山巅积雪,山腰白云,天巧神工,各呈其伎。予曰:“此非点苍真面目乎?微公,几失此奇观矣。” 相与订约结社。僮仆于灌莽中得一石洞,檐牙户牖,大类人居,中可容瑚,喜不自胜,曰:“此可免结屋之劳矣。” 酌酒相庆恋恋不能去旁人催促予二人相向惆枨恐不能复来勉从入舟则波纹纭纭。遵崖壁而南,壁下石窟,有渔家妇子居焉。 生事萧条,身无完衣。问其男子何在,言“欠课,为宦家所系”。 其情可悲也。又南至赤文岛,暝 *** 来,辞舟登阁。 3. 游沙湖记 文言文翻译 一、白话译文 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沙湖,又称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因为去那里查看田地,得了病。听说有个麻桥人庞安常医术高明但耳朵聋,就去他那里请他看病。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慧过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把手当作嘴巴,你把眼当做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 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清泉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多路,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水很甘美,池下方有条兰溪,溪水往西流。我作了一首词:“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当天,我和庞安常喝得非常痛快才回去。 二、作品原文 游沙湖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将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时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月,又名《游兰溪》,作者当时四十七岁。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知湖州,谏议大夫李定国。御史何大正上奏,诬他作诗文谤刺当朝,因而被下狱,当年十二月出狱,责受黄州团练副使,空挂虚名。当时作者打算在沙湖买田未成,去相田时认识了医生庞安常,因而创作了这篇作品。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游沙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4. 《记九溪十八涧》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作品原文记九溪十八涧(一) 过龙井山数里(2),溪色澄然迎面,九溪之北流也。 溪发源于杨梅坞。余之溯溪,则自龙井始。 溪流道万山中,山不峭而堑(3),踵趾错互(4),苍碧莫辨途径(5)。沿溪取道,东瞥西匿,前若有阻而旋得路(6)。 水之未入溪号皆曰涧。涧以十八,数倍于九也(7)。 余遇涧即止。过涧之水,必有大石亘其流。 水石冲激,蒲藻交舞。溪身广四五尺,浅者沮洳(8),由草中行;其稍深者,虽渟蓄犹见沙石(9)。 其山多茶树,多枫叶,多松。过小石桥,向安理寺路,石犹诡异。 春箨始解(10),攒动岩顶,如老人晞发(11)。怪石折叠(12),隐起山腹,若橱,若几,若函书状(13)。 即林表望之(14),滃然带云气(15)。杜鹃作花(16),点缀山路;岩日翳吐(17)。 出山已亭午矣。 时光绪己亥三月六日(18)。 同游者达县吴小村(19)、长乐高凤岐(20)、钱塘邵伯炅(21)。作品翻译 过龙井山再走几里路,一股清凉澄澈的溪流映入眼帘,这是九溪北去的清流,溪水发源于杨梅坞。 我沿这条溪流上行,是从龙井开始的。 溪流是流经万山丛中而来的。 这些山并不陡峭却很多沟壑,山脚相互交叉,树木丛生,茂盛苍翠,看不清上山的路径。沿着溪流找山路,看见东边又看不见西边;前面象是路阻断了,走上去却发现有路。 凡是水没有流进溪的都叫做涧,一共有十八条涧,正好是九条溪的一倍。 我往上走,遇到涧就停下细看。 流过山涧的溪水,一定有大石块横阻在中间。流水和石块撞激,使水面的水草来往舞动。 溪流宽有四五尺,水浅的地方是浅滩,水从草丛中流过去;稍深一点的地方,虽然水积得深,但还看得清水下的石子和沙底。 山上茶树多,枫树多,松树多。 走过了小石桥,在通向安理寺路上,岩石更加怪异。春笋开始脱壳,在岩顶上随风摆动,像是老人稀稀的头发。 怪石重重叠叠,在山腰隐现,有的像橱,有的像桌子,有的像一函书的形状。向树林顶上望去,淡淡地罩着云气。 杜鹃花正盛开,点缀着山路。太阳一时被岩石遮住一时又露面。 我们走出山坳,已经是中午了。 这次游览是在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初六。 和我同游的,是达县人吴小村,长乐人高凤岐、钱塘人邵伯絅。作品注释(1)九溪十八涧:在浙江省杭州市烟霞岭西南,发源处为杨梅岭,山径一道甚平坦,可自烟霞岭直达理安山。 (2)龙井山: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出产名茶龙井茶,其地有历史悠久的龙井寺,寺内有井,泉水出自山岩,甘洌清凉,四时不绝。(3)不峭而堑:不陡峭而多壕沟。 堑,本指壕沟,这里指山的沟壑。(4)踵趾错互:山脚互相交错。 (5)“苍碧”句:一派深绿,连路也辨认不出。(6)旋:立即,不很久。 (7)数倍于九:数字比九多一倍。(8)沮洳:湿润,泉泥相和。 (9)渟蓄:水积聚而不流。(10)春箨(tuò)始解:春天的笋壳开始脱落。 箨,包在竹笋外面的笋壳。(11)晞发:稀稀的头发。 (12)折叠:重叠。(13)若函书状:像一匣子一匣子的书的样子。 (14)林表:林外。(15)滃然:云气四起的样子。 (16)杜鹃作花:杜鹃花都开花了。(17)岩日翳吐:山岩下,太阳有时被遮蔽,有时又露出来。 (18)光绪己亥:1899年(清德宗光绪二十五年)。光绪,清德宗年号(1875—1908)。 (19)达县:今四川省达县。(20)长乐:今福建省长乐县。 高凤岐:福建长乐人,字啸桐,号媿室主人。光绪年间(1875—1908)举人,官至梧州知府。 工古文词。(21)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 邵伯絅(jiǒng):事迹不详。九溪十八涧(二)九溪在烟霞岭西,龙井山南。 其水屈曲洄环,九折而出,故称九溪。其地径路崎岖,草木蔚秀,人烟旷绝,幽阒静悄,别有天地,自非人间。 溪下为十八涧,地故深邃,即缁流非遗世绝俗者,不能久居。按志,涧内有李岩寺、宋阳和王梅园、梅花径等迹,今都湮没无存。 而地复辽远,僻处江干,老于西湖者,各名胜地寻讨无遗,问及九溪十八涧,皆茫然不能置对。作品翻译 九溪在烟下岭的西面,在龙井山的南面,九溪水曲折回旋,它曲曲折折了九回才流出,所以称它为九溪。 它的路径崎岖,草木茂盛,人迹罕至,幽美寂静,别有一番天地,并不像人间那么喧闹。九溪下面是十八涧,古代这还有李岩寺、宋阳和王梅园、梅花径等古迹,但现在都已荡然无存。 而此地又远离城镇,在江流的偏僻处,对西湖一带非常熟悉、有阅历的人,他们把西湖的各个名胜都寻访遍了,但问到九溪十八涧,都对它的位置表现出不知所以的样子。 5. 文言文阅读:《游小孤山记》逐字翻译 八月一日,(船)经过烽火矶。南朝以来,从武昌(今鄂城)到京口,都设置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从船上看山,只是见到高耸的山峰罢了。等到抛锚停船后,(我)走过山下,(看到)岩石镶嵌在洞穴里,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不大一样。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象宝石镶嵌的屏风。这一天,风平浪静,船走得很慢,又因为深秋,江水较浅,所以能看到这里的一切美景,(正象)杜甫所说的“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经过澎浪矶、小孤山,这两座山东西相望。小孤山属于舒州宿松县,山上有兵戍守着。所有江中的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但从峭拔秀丽上看,都不能和小孤山相比。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只是(山上的)庙宇太荒凉残破了,如果再增加些楼台亭榭,与山光水色互相辉映,自然会比金山更漂亮了。庙在西边山脚下,匾额上写着“惠济”二字,(里面供奉的)神叫“安济夫人”。绍兴初年,魏国公张浚从湖南回来,曾经修缮过,有座碑记载了这件事。又有另一座庙在澎浪矶,在江州彭泽县境内,三面临着长江,山的倒影映在水中,也是一处名山胜景。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古人有诗:“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传说的人说小孤山的庙里有彭郎像,澎浪矶庙里有小姑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这天晚上,(我的船)就停在沙夹,距小孤山大约一里远。天下着小雨,(我)又乘小艇到小孤山的庙中浏览。向南远望,彭泽、都昌一带山峦,烟雨迷茫,沙鸥和白鹭时隐时现。登山临水浏览名胜可算登峰造极了,徘徊了很长时间才回去。刚到庙门口站着,有一只健美的老鹰正在追逐水鸟,掠过江面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守庙的人说,山上栖息着很多老鹰。 第二天早晨,(船)行不到二十里,忽然风起云涌,(于是)急忙系上揽绳。不一会儿,天又转晴,(船又)继续前行。泛舟到彭蠡口,四面望去,没有边际,这时我才领会李白“开帆入天镜”这句诗的妙处。这时才看到庐山和大孤山。大孤山的样子象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象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长江从湖口分出一支成为南江,是江西路一带水域。(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象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晚上到达江州,州府设在德化县,就是唐代的浔阳县。柴桑、栗里,都属于江州地面;南唐时由奉化军管辖,现在是定江军。岸上的土是红色的,象墙一样起直立着,东坡先生所说的“舟人指点岸如赪”,说的就是这个。(船)停泊在湓浦口,水也是很清的,不和江水相混。从七月二十六日到今天,前后才六天,其中有一天因为风阻(船)不能行,实际用了四天半的时间,逆水而上,航行了七百里。 6. 掩鼻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甚悦之。 夫人郑袖知王悦爱之也亦悦爱之甚于王。衣服玩好,择其所欲而为之。 王曰:“夫人知我爱新人也,其悦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之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夫人知王之不以己为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甚悦爱子,然恶子之鼻。子见王,常掩鼻,则王长幸子矣。” 于是新人从之,每见王,常掩鼻。王谓夫人曰:“新人见寡人常掩鼻,何也?”对曰:“不知之也。” 王强问之,对曰:“顷常言恶闻王臭。”王怒曰:“劓之!”夫人先戒御者曰:“王适有言,必亟从命。” 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译文编辑魏惠王赠给楚怀王一个美女,怀王很喜欢。 怀王的夫人郑袖,知道怀王宠爱新娶的魏女,所以表面上也很爱护这个新娶的美女。衣服首饰都挑她喜欢的送去;房间和家具也都选她喜欢的让她使用。 似乎比楚王更喜欢她。楚王说:“女人仰仗自己的美色来博取丈夫的欢心,而嫉妒乃是人之常情。 现在郑袖明知寡人喜欢魏女,可是她爱魏女比寡人还要厉害,这简直是孝子侍奉双亲,忠臣侍奉君主。”郑袖知道楚王认定她不是嫉妒以后,就去对魏女说:“君王爱你的美貌。 虽然这样说,但是他讨厌你的鼻子。所以你见了君王,一定要捂住鼻子,则大王会长久宠幸你。” 从此魏女见到楚王就捂住自己的鼻子。楚王对郑袖说:“魏女看见寡人时,就捂住自己的鼻子,这是为什么?”郑袖回答说:“我不知道这件事。” 楚王说:“即使再难听的话,你也要说出来。”郑袖说:“她像是讨厌君王身上的气味。” 楚王说:“真是个泼辣的悍妇!” 王,郑袖,美女三人坐一起,郑袖于是先行告诫御者说:王如果说了什么,一定要快速执行。王叫美女到他前头,靠近他,几次掩口,王十分生气,命人割掉美女的鼻子,绝不宽赦。 7. 郝景春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译文供参考: 郝景春,字和满,江都人。乡试中举,授盐城教谕,因犯过失而罢职归家。启任陕西苑马寺万守监录事,后调为黄州照磨,代理黄安县事。到任刚三日,农民义军突然来攻城,景春等坚守八天八夜,义军撤走。 崇祯十一年(1638),升任房县知县。农民起义军领袖罗汝才率九营之众向熊文灿请降,文灿同意受降,而汝才又犹豫起来。景春单骑至义军兵营去劝说,并与汝才及其同党白贵、黑云祥歃血为盟。汝才到文灿军门投降,而所部诸营分驻于竹奚谷、保康、上津,自己与贵、云祥驻于房县城郊。当时,郧阳各县城墙都被破坏,只有房县有赖于景春安抚,大体上可以防守。然义军杂处其间,居民日夜不安。景春与主簿朱邦闻、守备杨道选一方面修理防御工事,一方面与义军诸营和睦相处。 崇祯十二年(1639)五月,张献忠在谷城举兵反明,约汝才一同行动。景春子郝鸣銮还是生员,有万夫不敌之勇,他对其父说:“房县城为敌攻击目标,仅疲惫瘦弱的士兵不过二百人,城何以守住?”便穿上铠甲去见汝才说“:你难道不念曾与我父亲烧香盟誓之言吗?希望你慎重,不要与张献忠一同作乱。”汝才假意允诺。鸣銮察觉出汝才的允诺并非真心诚意,回来与道选领兵登城防守,而献忠所遣前锋已至城下。鸣銮等斩义军将领上天龙,遣使向熊文灿求援,去了十四次,都未见到文灿。 不久,义军大队人马至房县城下,献忠兵打白旗,汝才的队伍打红旗。忽然两军合在一起并力围攻。义军将领白贵、黑云祥向城上高呼:“把城让给我们,保证无事。”献忠又令张大经来劝降。景春在城上大骂,鸣銮且守且战,坚持了五天五夜。义军损失不少,献忠左足受伤,其心爱战马也被杀死。守军指挥张三锡开北门放汝才入城,城被攻破,道选在巷战中牺牲。大经促使汝才劝景春投降,景春不肯。又问他府库财物何在,景春厉声道“:库藏若还有财物,你们也破不了城!”义军杀一典史、一守备来恐吓他,景春终不屈服,与其子鸣銮一道被杀。其仆陈宜和朱邦闻一家都死。朝廷闻知,赠景春尚宝少卿,建祠奉祀,后又改赠太仆寺少卿。2023-07-23 17:02:441
红桥游记文言文阅读
1. 王士祯的红桥游记翻译 出京镇守淮门,沿小秦淮折向北,陂岸起伏多姿态,竹木郁郁葱葱,清澈映衬。 人家都以水为花园树石,溪塘幽偷来照映,尽力四季的美。拿小艇,沿着河向西北行,树林尽头,有桥仿佛,如彩虹垂挂在涧下喝;又如美人妆饰穿盛服,流照镜子中,所谓红桥的。 游人登平山堂,数到法海寺,下船,陆路,必须从红桥下。桥四面触都人家荷塘。 六七月间,荷花做花,香飘数里,青帘白船,络绎川流不息,良对胜利游了。我多次前往北郭,必须经过红桥,彼此望望,认为很满意。 登桥四望,忽然又徘徊在感叹。在哀乐的交乘在中,往往不能从比喻的原因。 王向冶城的话,景晏牛山的悲伤,现在看过去,也有抱怨吗?!壬寅夏末的希望,与壳庵、茶村、伯玑诸子,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箨庵完成一章,我认为属和。 唉!乐器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从成为佳话,我和儿子们聚散不稳定,好机会不容易遇到,而红桥的名字,有时反而因为诸子而得以流传后世,增加怀古凭吊的徘徊感叹像我今天,不可预知的。 2. 红桥游记写导游词 《红桥游记》,清代著名神韵派诗人王士祯的作品。 编辑摘要 《红桥游记》,清代著名神韵派诗人王士祯的作品。王士祯写诗追求冲和淡远,“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从”的境界。 以他这种美学情趣写游记散文,也就有它神韵诗的风味。本篇无论语言运用还是行文构思,都具有诗化倾向。 原文如下: 红桥游记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榭溪塘,幽窈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 拿小舟,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於涧,又如丽人靓妆弦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 桥四面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廉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裴回感叹。当哀乐之交乘於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 王谢治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然耶?壬寅季夏之望,与择庵、茶村、伯玑诸子偶然漾舟,酒栏兴极,援笔成小词二章,诸子倚而和之。蘀庵机成一章,予亦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於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悲回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也。 3. 红桥游记 王士祯是谁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 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 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 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 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 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4. 红桥游记 王士祯理论观点是什么 清初诗人王士祯是继司空图、严羽之后倡导神韵理论的又一大家 是“神韵说”的“集大成”者。他也因标举“神韵”而名声大噪。遗憾的是,王渔洋平生只“拈出神韵”二字,并未对此作正面系统阐述。后世注家各执己见,纷纷诠释,出现了一些不同观点: 有认为“神韵”即 “格调”亦即 “肌理”,它是“彻上彻下无所不该”的,这是翁方纲“泛神韵论”的解释。有认为 即,郭绍虞先生力主此说,他指出 :“神韵”“韵” “实则渔洋所谓神韵,单言之也只一‘韵"字而已。”敏泽先生以为神韵 “有时是指创作上和形似,形式等等相对应的内在的神似、气韵、风神等一类的东西”,“有时它又是指创作中那种在内容上以写景为特点,在风格上比较清新,富有诗情画意的气氛和境界。”蔡钟翔先生认为 :神韵是“古淡清远的意境”。吴调公先生在其著作《神韵论》“。叶嘉莹先生也说 :总论中则说 :神韵的主要内涵是指诗味的清逸淡远”“总清远二妙,则为神韵。”钱钟书先生在谈到渔洋诗论时亦评述道“神韵乃诗中最高境 :界”,”“说,说等等。以上诸“优游痛快,各有神韵。此外还有味外味”“神韵分离,以韵为主”说自有其合理乃至深刻的方面,它们都不同程度地谈到“神韵”的某种内涵。然而就渔洋诗论和诗歌创作的实际倾向来看,似感不甚妥切。笔者认为,王渔洋标举的 “之 神韵”“神韵说”“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诗歌艺术风格上,优游不迫”与“沉着痛快”两种风格并举而又侧重于古淡闲远一格 (简称“并举说”),二是指在某一首诗歌中追求“与的高度统一,重在诗的内在品质,韵”则偏重诗的外在风貌神”“韵”“神”“(简称“统一说”)。 明清时期对古典文学文法的研究日趋深入缜密,而与此同时王士祯王渔洋的“神韵说”却又别开生面,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文法研究所执着的具体的文本形式,对古典作品艺术价值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更加玄奥的层面。 然而,究竟应当怎样理解王渔洋的神韵说在古典文学形式观念的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却还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王渔洋自己在说明他的神韵说理论时说,他最喜欢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八个字;有时又标举出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八个字来说明神韵的含义。从他的神韵说观念和这些解释中很容易得出这样的观点:神韵是指作品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某种情思内涵而不是形式方面的特点。翁方纲为了澄清神韵说的玄虚之论,在专析神韵说的《神韵论》文中把神韵解释为“下笔如有神”的“神”,“熟精文选理”的“理”,乃至格调、肌理等,而最终归之为“君形者”,似认为神韵属于内蕴方面的东西。现代学者钱钟书先生在谈及神韵时说,神韵“非诗品中之一品,而为各品之恰到好处,至善尽美”,也就是入神之意。用“君形者”、“神”或神气、入神来解释神韵,都意味着是从作品内蕴的角度来理解神韵的。这样理解当然不错,因为“神韵”之“神”肯定与内在的精神意蕴相关。但这样解释的结果,“神韵”的“韵”字似乎还没有落到实处。当代学者吴调公先生则对神韵说中的“神韵”一词作了更细致的分析: 神与韵,原来是浑然一体。但细细分析起来,却有一个由“神”生“韵”的过程。哪怕这变化很倏忽、很隐约,但却分明包含着歌德所强调的一种“灌注”过程。既有诗人主观“精神”的倾注,也有因灌注的需要从而有待于涵茹式地渟蓄或喷薄式地张扬,形成一种洋溢着“生气”的载体。 总的说来,神韵论者比古代各种诗论家都更为注意“韵”,注意带着内在节奏感的心灵的流动。 吴调公先生不仅指出了神韵说所包含的“神”和“韵”,即内在的精神与外在的节奏两个方面,而且强调了神韵说的重心是在“韵”的方面,即“带着内在节奏感的心灵的流动”。 如果把严羽看作神韵说的先驱之一,那么应当说他所说的“别材”、“别趣”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兴趣”还只是指示了一种模糊惝恍的意蕴,还没有将神韵的问题真正锲入到文本分析的实处,因而还没有构成关于艺术形式问题的观念。王渔洋则不同,他的神韵说已成为可认知甚至可效法的东西,也就是说已经形式化了。翁方纲批评人们把神韵误当作王渔洋的发明:“诗以神韵为心得之秘,此义非自渔洋始言之也,是乃自古诗家之要眇处,古人不言而渔洋始明著之也。” 为什么人们会把古已有之的东西当成是王渔洋的发明呢?除了因为王渔洋特标举出神韵说的名目以立门户外,更重要的是王渔洋谈论的神韵虽标榜“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实际上却有路径可寻。 5. 点苍山游记文言文阅读 点苍山游记 杨慎(明) 自余为谬人①,所历道途万有余里,齐、鲁、楚、越间号称名山水者,无不游。及至叶榆之境,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比入龙黾关,山则苍龙叠翠,海则半月拖蓝,城郭奠山海之间,楼阁出烟云之上,香风满道,芳气袭人。余时如醉而醒,如梦而照如久卧而起作,然后知吾曩者之未尝见山水,而见自今始。 嘉靖庚寅,约同中溪李公为点苍之游。二月辛酉,夜宿海珠寺,候龙关晓月。两山千仞,中虚—峡,如排闼然。落月中悬,其时天在地底。中溪与予各赋—诗。诗成,而月犹不移,真奇观也。壬戌,复入关,至鹤顶寺,松林荫轩,洱波在席,相与趺坐酌酒,时夕阳已沉西,山缺处犹露日影,红黄一线,本细末宽,自山而下,直射洱波。僧曰:“此即鸳浦夕阳也。余波皆碧,独此处日光涌金,有鸳鸯群浴。今则网罟②大密,此景不常然也。” 三月乙酉,缘山麓东行一里,至弘圣寺,有浮图高二百丈,考之野史,为隋文帝时敕建者。北渡两涧,有汝南王碑,声如玉磬,清越可闻。因以木击之,歌少陵春山相求之诗。闻北冈有元翻耳驻跸台,后人屋之。方至其处,大雨忽至,遂趋屋下避雨,轩窗洞豁,最堪游目,则见满川烈日,农人刈麦。予月:“异哉,何晴雨相兼也。”中溪曰:“此点苍十景之一,所谓‘晴川秧雨"者是已,每岁五月,溪上日日有雨,田野时时放晴,故刈麦插秧,两处无妨。世传观音大士授记而然。” 己亥,至金榜寺,有崖飞出水面,曰维舟山。徒步而升,见山巅积雪,山腰白云,天巧神工,各呈其伎。予曰:“此非点苍真面目乎?微公,几失此奇观矣。”相与订约结社。僮仆于灌莽中得一石洞,檐牙户牖,大类人居,中可容瑚,喜不自胜,曰:“此可免结屋之劳矣。”酌酒相庆恋恋不能去旁人催促予二人相向惆枨恐不能复来勉从入舟则波纹纭纭。遵崖壁而南,壁下石窟,有渔家妇子居焉。生事萧条,身无完衣。问其男子何在,言“欠课,为宦家所系”。其情可悲也。又南至赤文岛,暝 *** 来,辞舟登阁。2023-07-23 17:02:511
止旅乃密,芮鞠之即的翻译
这句话出自《诗经.大雅.公刘》,其中有这么一段“止基乃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溯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鞠之即。”,记载了公刘带领部族迁徙,在豳地开国并建立京邑的事迹,意思是:城邦的基础设施被整理好了,于是大家安家立业、人丁兴旺。京邑居民以皇涧两岸为家,逐渐住宅区逆流过涧扩散开来。邦众和侨居者越来越多,两涧的岸边人烟稠密。所以“止旅乃密,芮鞠之即”的意思就是“邦众和侨居者越来越多,两涧的岸边人烟稠密。”“止”是指城邦里的固定居民,“旅”是指乔迁过来的民众。2023-07-23 17:02:591
三坑两涧指的是什么?
三坑两涧指的是“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古时称“正岩茶”便产于此处,而周边的岩茶古时称“半岩茶”。三坑两涧的岩谷之间,植被状态和遮阴条件较好,谷底有甘泉细流,夏季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冬季岩谷可抵挡冷风,气温变化下。生长环境从地理学上来说,武夷山属于丹霞地形。各具形态的巨大岩石山峰,武夷山地表之所以呈现褚红色,是因为岩石中铁元素年长日久氧化的结果。武夷山岩石,主要是石英班岩,砾岩,红沙岩,页岩,凝灰岩等几种。表层的土壤,则是富含腐殖质的酸性红壤。这种土壤,正如古人所说的“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非常适合茶树生长。2023-07-23 17:03:171
三坑两涧的茶叶归谁
武夷岩茶的主要产地三坑是指:牛栏坑、慧苑坑和倒水坑;两涧是指:流香涧和梧源涧。武夷山茶叶生产的历史十分悠久,商周时,武夷茶就随其“濮闽族”的君长,会盟伐纣时进献给周武王,西汉时,武夷茶已初具盛名,宋代,武夷茶已称雄国内茶坛,成为贡茶,元明两朝,在九曲溪之第四曲溪畔,创设了皇家焙茶局,称之为“御茶园”。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 ,回味无穷。2023-07-23 17:03:321
大红袍三坑两涧指哪些??
碧水丹山、峭峰深壑、幽涧流泉、烂石砾壤、迷雾沛雨,“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武夷岩茶“岩骨花香”的独特品质。 凡生长在此环境的茶都称之为武夷山岩茶,武夷山岩茶的最重要特征是“岩骨花香”。 什么是大红袍? 指武夷山景区九龙窠的大红袍茶,是武夷山岩茶的代表,被誉为“武夷茶王”。 什么是“三坑两涧”? “三坑”即“慧苑坑、倒水坑、牛栏坑”;“两涧”即“流香涧、桐梧涧”。“三坑两涧”所产之武夷岩茶最具有代表性。 什么是武夷山岩茶“三味”? 本味是“岩骨”,气味是“花香”,意味是“爱茶人得此佳茗,夫复何求!”。 什么是武夷山岩茶的精、气、神? 精即“岩骨”,气即“花香”,神即“火功”。 儒逸茶艺馆品茗六法 眼—观、耳—听、鼻—闻、舌—尝、身—受、意—感。 武夷岩茶的香型 武夷岩茶通常加工成乌龙茶,香型有花果香(清香型)和蜜香(火功型)两种。2023-07-23 17:03:412
什么是“三坑两涧”?
指“是旧时提法正岩产区的代表为“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其岩谷陡崖,遮荫条件好,谷底渗水细流,夏季日照短,冬挡冷风,气温温差较小。2023-07-23 17:03:481
什么是“三坑两涧”?
指“是旧时提法正岩产区的代表为“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其岩谷陡崖,遮荫条件好,谷底渗水细流,夏季日照短,冬挡冷风,气温温差较小。2023-07-23 17:03:551
什么是“三坑两涧”?
指“是旧时提法正岩产区的代表为“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其岩谷陡崖,遮荫条件好,谷底渗水细流,夏季日照短,冬挡冷风,气温温差较小。2023-07-23 17:04:021
什么是“三坑两涧”?
指“是旧时提法正岩产区的代表为“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其岩谷陡崖,遮荫条件好,谷底渗水细流,夏季日照短,冬挡冷风,气温温差较小。2023-07-23 17:04:091
三科两涧喝茶是代表什么意思?
头一次听到这个说法,问过周围的人也都不清楚2023-07-23 17:04:271
北涧的结构北涧的结构是什么
北涧的结构是:北(左右结构)涧(左右结构)。北涧的结构是:北(左右结构)涧(左右结构)。注音是:ㄅㄟˇㄐ一ㄢ_。拼音是:běijiàn。北涧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1.在北的溪涧。2.北涧社区村庄。二、引证解释⒈在北的溪涧。引南朝宋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诗:“秋泉鸣北涧,哀猿响南峦。”唐王勃《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虹生北涧,即_新幡;凤下东岑,还栖旧刹。”宋陆游《初夏幽居杂赋》诗之六:“北涧穿篱过,南山出屋高。”三、网络解释北涧北涧社区村庄由来明朝初年,王氏由沙子口街道姜哥庄迁入北涧。清朝道光年间,苏氏又从鸿园村迁此。王氏、苏氏同为山西洪洞大槐树下人的后代。王、苏刚来时,分别居住在山涧、黄毛庵、南边子。由于山势高峻,山涧常发洪水,相处和睦的王、苏两家,便一块商量在山腰平坦地段选了村址。随后从山涧、黄毛庵、高坡上搬了下来,形成了现在的社区规模。政区人口沿滨海大道北行,过李沙路2公里,便会看到西北面有一海拔338米的高山——北山。山前有东西两涧,合称北涧。北涧社区就坐落在两涧之间。翻过北山就是北宅街道办事处驻地。2004年该社区有居民95户,人口311人,以王、苏姓氏为主。关于北涧的诗词《兰涧·艺兰北涧侧》《和彦冲晚饮·北涧霜翻浪》《次韵北涧禅师留别》关于北涧的诗句北涧霜翻浪北涧泉声云外清梅试寒香移北涧关于北涧的成语必不挠北北面称臣林寒涧肃闯南走北北道主人代马望北南来北往北叟失马盘山涉涧乘胜逐北关于北涧的词语盘山涉涧乘胜逐北北面称臣餐松饮涧北叟失马北道主人南来北往高山深涧涧饮木食石邑深涧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北涧的详细信息2023-07-23 17:04:341
香格里拉松赞林寺诗句
1. 关于松赞林寺的诗句 关于松赞林寺的诗句 1.关于松赞林寺的作文300字 在香格里拉,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拥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松赞林寺。 松赞林寺不仅是云南省里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我们一路上颠簸着来到了这里。 在松赞林寺入口的墙上画了佛中的四大天王:手握宝剑的南方增长天王、手持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手拿蛇或龙的西方广目天王与右手持宝伞左手握银鼠的北方多闻天王。我们用左脚跨过门槛,一路向上面的三座宝殿爬去。 这楼梯虽然只有100多级,但由于这里是高原地区,我们走不了十级就要休息一次。走了许久,我们才来到松赞林寺的最高处。 从上往下看,我们看到了全中国寺庙中最大的放生池。说是放生池,实际上是一片湿地,许多候鸟都在上面栖息。 听讲解员说,松赞林寺虽然比布达拉宫的占地面积要小,但其风水却要比布达拉宫的好很多。首先,松赞林寺坐北朝南,在古时只有皇家建筑才可以坐北朝南。 其次,在松赞林寺的左边有一座连绵起伏的山峰,而在其右边有一座小一点的山峰,符合以前“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紧接着,我们进入了第一座大殿,里面主供的是一位西藏的禅师,这座大殿是平安殿,为的是家庭平平安安。 第二座大殿还没有开光,所以我们直接迈进了第三座大殿。第三座大殿是学业殿,里面主供文殊菩萨。 但当我们刚踏进大殿时,见到的不是文殊菩萨,而是释迦牟尼佛像。这尊佛像比文殊菩萨像小很多,但其价值很高,用了100多颗钻石与纯金打造。 在释迦牟尼的后面就是文殊菩萨,而在文殊菩萨的周围,供着如来的八大弟子。我们按顺时针方向一边绕大殿走一圈,一边念着佛祖的六字真言,然后走出大殿,一步一步往下走,告别了“小布达拉宫”。 2.古人赞林隐寺的诗句 灵隐寺? 灵隐寺(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白居易) 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 芳情香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夏日登灵隐寺后峰(方干) 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 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寄杭州灵隐寺宋震使君(贯休) 罢郡归侵夏,仍闻灵隐居。僧房谢脁语,寺额葛洪书。 月树猕猴睡,山池菡萏疏。吾皇爱清静,莫便结吾庐。 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贾岛) 峰前峰后寺新秋,绝顶高窗见沃洲。人在定中闻蟋蟀, 鹤从栖处挂猕猴。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 心忆悬帆身未遂,谢公此地昔年游。 洒泉子(潘阆)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 冷泉亭上几行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 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 题灵隐寺山顶禅院(綦毋潜)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 游灵隐寺得来诗复用前韵(苏轼) 君不见,钱塘湖,钱王壮观今已无。 屋堆黄金斗量珠,运尽不劳折简呼。 四方宦游散其孥,宫阙留与闲人娱。 盛衰哀乐两须臾,何用多忧心郁纡。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乔松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笑柳与蒲。 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 清风时来惊睡余,遂超羲皇傲几蘧。 归时栖鸦正毕逋,孤烟落日不可摹。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苏轼) 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 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 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 惟有悯农心尚在,起瞻云汉更茫然。 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一题闻林夫当徙灵隐寺(苏轼) 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 不知水従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 无情有意两莫测,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 我在钱塘六百日,山中暂来不暖席。 今君欲作灵隐居,葛衣草履随僧蔬。 能与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书中书。 3.松赞林寺的建筑历史 松赞林寺1679年寺院动工,1681年完成基本建设,由五世达赖赐名为“三神游息之地”,“噶丹松赞林”。“噶丹”表示传承黄教祖师宗喀巴首建之噶丹寺,佛语旧译兜率天。“松赞”即天界三神游戏场所:帝释、猛利和娄宿三种层次形成的三天堂,即三十三天。“林”即寺。总的来说即是“一切显密非一次修成,为使无垢之法源尖不断地惠及众生,使之圆满,特建此寺”。迪庆境内最大的格鲁派寺院正式建成。 至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王朝赐定名为“归化寺”。之后,松赞林寺又得到云南巡抚及清朝历代皇帝的垂青和一再赏赐,取得了极为崇高的地位,拥有众多的信教群众,成为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圣地。 4.关于赞美青松的诗句 (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2)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 (3)微吟海月生岩桂,长笑无风起涧松。 (4)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 (5)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 栽松二首 【唐】白居易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 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见,阶前故种君。 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 涧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 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 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 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 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上种白榆。 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庭松 【唐】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 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 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 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 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咳。 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 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 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松 【唐】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四松 【唐】杜甫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盖张。我生无根带,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 【唐】韩溉 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 寒声偏向月中闻。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古松感兴 【唐】皇甫松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南轩松 【唐】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陈毅元帅的《青松》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欲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5.赞美青松的诗句 《咏松》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咏松》(宋)吴芾 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今日若能增种植,会看百世长青阴。 《咏松》(清)陆惠心 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涧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金张世禄原宪贤,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题遗爱寺前溪松》(唐)白居易 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 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 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 暑天风槭槭,晴夜露凄凄。独契依为舍,闲行绕作蹊。 栋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栖。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 回答者:冰河的果子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0-1 14:59 岁冬至唐村坟山扫松 宋 卫宗武 谷鸟正嚘嘤,芬芳尤妩媚。 青青交道杉,森郁互参倚。 谁乎一叱咤,斩艾如草剃。 遂令墟墓间,常抱斧斤耻。 仅存盘涧松,绰有虬龙势。 矫矫千岁姿,昂霄犹舞翠。 我来省松槚,适当谷之昧。 石齿咽残流鸣族,息群喙。 木石缩羽鳞,风霜剪菑翳。 害然眼界清,如至人境外。 意行步崎岖,白云生屐履。 林光渍欲流,冉冉湿衣袂。 曾来入画图,人行绝毡毳。 风尘不可到,心迹两无秽。 追寻得良俦,清吟可相配。 不效互唱酬,日与青山对。 兹游拟畅情,俄值风雨晦。 渐喜迫新阳,天地宁久闭, 屋角数点明,冰花送春意。 栽松二首 【唐】白居易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 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见,阶前故种君。 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 涧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 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 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 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 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上种白榆。 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庭松 【唐】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 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 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 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 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咳。 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 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 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松 【唐】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四松 【唐】杜甫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盖张。我生无根带,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 【唐】韩溉 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 寒声偏向月中闻。 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古松感兴 【唐】皇甫松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南轩松 【唐】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扶风歌》(汉乐府)刘琨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 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数围。 洛阳发中梁。松树窃自悲。 斧锯截是松。松树东西摧。 特作四轮车。载至洛阳宫。 观者莫不叹。问是何山材。 谁能刻镂此。公输与鲁班。 被之用丹漆。熏用苏合香。 本自南山松。今为宫殿梁。 《赠从弟》(三国)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咏史·其二》(东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五十》阮籍 步游三衢旁。惆怅念所思。 岂为今朝见。恍惚诚有之。 泽中生乔松。万世未可期。 高鸟摩天飞。凌云共游嬉。 岂有孤行士。垂涕悲故时。2023-07-23 17:04:401
苏轼在杭州任职结束后到什么地方当太守?
在杭州的历史上,地方长官中最有名的,除了唐朝的自居易,便是北宋的苏东坡。灵隐寺大雄宝殿上的一副对联,说明了自居易和苏东坡在杭州人心中的地位: 古迹重湖山,历数名贤,最难忘白傅留诗,苏公判案。胜缘结香火,来游初地,莫虚负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宋神宗时,苏轼曾任祠部员外郎,担任过密州、徐州、湖州的知州。36岁那年,苏轼因反对宰相王安石的青苗钱法,被贬谪黄州。后又被贬到杭州,任杭州通判。通判为地方行政副职,任期为三年。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杭州。虽然是贬谪,但到杭州这样的好地方,苏轼的心情还是不错的,听到消息后,当即就打点行装准备动身。同在京城做官的弟弟苏辙见哥哥老是触犯王安石,很为哥哥担心,知道苏轼出任杭州通判,离开了是非之地,很是高兴。但他又怕苏轼到杭州后又去做诗写赋,讥讽朝政,再起祸端,就在临别时苦苦相劝,并以诗相赠:北客若来休问答,西湖虽好莫吟诗。当通判的苏轼所负的担子毕竟与一把手不一样,凡事由知州作主,难有大的作为。因此,那段时间杭州民问流传的大多是苏东坡“画扇断案”之类的轶事。宋哲宗时,苏东坡出任翰林学士。公元1089年,苏东坡又一次来到杭州,任杭州知州。宋代地方行政区划分为州(府)、县两级,州、府的长官分别为知州、知府,相当于汉代的“太守”、唐代的“刺史”。所以苏东坡担任杭州知州以后,人们常常尊称他为“杭州太守”。这次苏东坡来杭州是当行政长官,作为自然与当通判时不一样。苏东坡到任的那年,杭州先遭涝灾,又遇干旱。第二年夏天,暴雨成灾,钱塘江两岸一片汪洋,杭州街道上可以行船。洪水退后,瘟疫流行,米价暴涨。为了救灾渡荒,苏东坡请求朝廷供米20万石赈灾,减去三分之一的上供米,并平粜官米40万石,以缓解粮荒。在苏东坡的努力下,遇到这样严重荒灾的杭州,无一人饿死。苏东坡还捐献50两黄金,并广泛筹集捐款,创办了杭州第一家病坊,为贫苦病人治疗,被人们称为“安乐坊”,这也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对苏东坡设“安乐坊”之事,《清波杂志》中有所记载:“苏文忠公知杭州,以私帑金五十两助官缗,于城中置病坊一所,名‘安乐",以僧主之。三年医愈千人。”苏东坡研究医道,精通药理,亲自主持配制了一种有多种疗效的丸药,名为“圣散子”,并在临床广泛使用。圣散子由20多种中草药配制而成,价格很便宜,疗效却很显著,这一大众化的药丸,深受百姓欢迎。经历了这样大的洪水之后,苏东坡对水利的重要性有了切身的感受,决心在杭州进行水利建设。他首先组织疏浚了盐桥运河(今中河)和茅山运河(今东河),将这两条运河挖深了2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大大提高了运河的蓄水和通航能力。之后,苏东坡又把解决城市供水问题作为自己的又一项工作。自唐代李泌凿六井、白居易修六井之后,到苏东坡时,西湖淡水流向六井的管道受损坏,苏东坡尽力进行保护,使杭州城中常年淡水不断。最后,苏东坡将西湖作为疏浚的目标。苏东坡第一次到杭州时,西湖淤塞的面积已有十分之二三,第二次来杭州时,西湖已经淤塞近半。他给朝廷起草了报告《乞开杭州西湖状》,提出要疏浚西湖,认为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并力陈西湖五个不可废的理由,要求朝廷准许疏浚西湖。得到朝廷准许后,苏东坡发动了20万民工疏浚西湖,挖淤泥,除葑草。在疏浚过程中,苏东坡常亲临指挥,从规划到具体措施都亲自过问。一天,他来到湖上,沉思良久,对旁边的人说:从湖中挖出的这么多葑泥,往哪里放呢?湖南北30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如果用葑泥在湖中筑一条堤,不是能一举两得吗?于是,他让民工们用淤泥和葑草筑成了一条横贯湖面的数里长堤,像一条美丽的彩带,恰到好处地把西湖分为两半,堤的东面是外湖,堤西为里湖,堤上架6桥,并植柳树和桃树护堤。为了加快工程建设,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苏东坡调集500名兵士,负责用船运载湖中清出的葑草,同时监督工程的进行。经过三四个月的整治,西湖又现烟水浩淼、绿波荡漾的风貌。这条桃柳相间的长堤,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有着美学价值,更充满着人文价值,它被人们称为“苏堤”。以后,“苏堤春晓”又成为西湖十景之一。为了保护疏浚后的西湖,苏东坡还在湖中竖立了三座石塔,禁止在石塔界线内的湖面种植菱藕。这三座石塔为以后的“三潭印月”景区打下了基础。对现在的许多人来说,知道以苏东坡姓氏命名的那条美丽的长堤之外,还有一样便是那道杭州名菜“东坡肉”了。对于“东坡肉”的来历,有许多说法,也演化出不少故事,但其“产地”都是在杭州。有一种说法是,苏东坡组织民工疏浚西湖,使杭州四乡庄稼大获丰收。心怀感激的杭州百姓抬着猪、担着酒向苏东坡拜年。苏东坡将收下的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喷香,再按疏浚西湖的花名册,每家一块分送给杭州百姓,让他们过年。人们就把此肉称为“东坡肉”。由于“东坡肉”味道鲜美,油而不腻,很受百姓欢迎。后来杭州的大小菜馆也学着做成此菜,挂出牌子,取名为“东坡肉”。又传,“东坡肉”成名以后,一天,朝中御史乔装改扮来杭州察访,一进菜馆点菜,首见“东坡肉”,就收罗所有菜馆菜单,返京奏见皇帝,说苏东坡在杭州贪赃枉法,百姓恨之入骨,以致要吃其肉,并呈上菜单为据。皇帝不明原由,不分青红皂白,降旨把苏东坡革职,发配海南。在杭州的日子,是苏东坡!最开心的时候,其处境和人事关系与在京城时相比要好得多。由于心情舒畅,做起事来也就得心应手,诗自然也会写得多了。他第一次来杭州当通判时的几位上司,太守沈立、陈襄、杨绘,以及第二次来杭州当太守时的助手、同僚、下属等,都和他志同道合,彼此之间开诚相见,亲密合作,情同手足。有时兴之所至,他们还以诗词唱和。苏东坡非常珍惜这段时间的人际关系,看重与同僚之间的情谊。他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来回忆和描写他与杭州同事的友情:忆在钱塘岁,情好均弟昆。时于冰雪中,笑语作春温。美丽的西湖,对诗人的吸引力是可以想像的。来到杭州以后,一见西湖,苏东坡便观之不足,爱之有余。稍有余闲,不管阴晴雨雪,都会四处游览。面对西子湖,苏东坡自然是诗情如泉涌,难以自禁。据学者研究统计,现存的苏东坡在杭州所作的咏杭州西湖的诗词,有453首之多。以苏东坡在杭州的时间来算,大约每五天便有一首诗作问世。对于诗人来说,诗就是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他的语言。林语堂对苏东坡有很深的研究,对苏东坡的西湖诗词,有一段绝妙的评论:“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意,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尽其才。”正是由于有了这千古奇才与绝色美景的结合,才使西湖有了许多流传千古的杰作。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对西湖景色的高度概括和绝妙描写,使这首名诗成为对西湖的千古绝唱,也成为以后历代杭州人宣传杭州和西湖的最佳广告词。作为佛教的信仰者,在西湖山水中,苏东坡非常喜爱灵隐等地的景色,“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他与许多寺院结下了不解之缘。相传,苏东坡常常在游玩西湖之后,到葛岭附近的普安院吃饭休息,然后前往灵隐。在灵隐,苏东坡喜欢把冷泉亭作为他的办公地点,在亭子里摆放桌椅笔墨,摊开卷宗,在优美的景致里剖析公案。处理完公案后,撤去公文案卷,摆上酒菜,与属吏共饮。在他的诗作中,有许多与灵隐有关,《闻林夫当涉灵隐寺寓居戏作灵隐前一首》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的前四句是:灵隐寺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鹜。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如今,灵隐风景区里的“春淙亭”和“壑雷亭”的出处就是来自于苏东坡的这首诗。苏东坡与佛教的渊源,还要从其家庭说起。苏东坡的父亲苏洵是佛教之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的皈依弟子,他的母亲程氏是一位女居士,他的弟弟苏辙也是一位虔诚居士。苏东坡很早开始学佛,对佛学很有研究,他的行为受大乘佛教经典《维摩诘经》的影响最深。在苏东坡的作品中,有许多与佛教有关。在杭州,苏东坡经常往来于各寺院,与湖上丛林、各寺高僧相知相交,留下了许多佳话。其弟苏辙曾说:“昔年苏夫子,杖履无不之。三百六十寺,处处题清诗。”苏东坡来杭州前,欧阳修曾向他介绍了杭州诗僧惠勤,嘱咐苏东坡到了杭州可前去探访。苏东坡到任第三天,就前往孤山拜访,受到了惠勤、惠思的热情接待,三人开怀畅谈,很是投缘。告别了两位僧人,走出山门,苏东坡的眼前是腊月孤山大雪将临的冬日景象。于是,他写下了一首《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诗,描写当时的情景和心境: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鹤盘浮屠。兹游淡泊欢有余,到家恍如梦蘧蘧。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与白居易一样,苏东坡对杭州怀有美好的感情。“居杭积五岁,自忆本杭人”,他把自己当作是杭州人,在离开杭州以后,还常常想起在杭州的岁月,回忆在杭州的快乐生活。“平生所乐在吴会,老死欲葬杭与苏”,他要把自己的灵魂安息在杭州,他是西湖山水的知音。苏东坡这样既有才华、又干实事的地方官,自然会受到当地百姓的喜爱。在苏东坡还在任上时,许多杭州人就“家有画像,饮食必祝”。苏东坡离开杭州后,杭州人建立了纪念他的“苏东坡祠”,把他当年修筑的长堤称为“苏堤”,把他创造的“东坡肉”作为杭州的特色菜,把他的事写进了历史书、教科书和文学作品。至今,用苏东坡故事编成的戏剧还在杭州的剧院上演。1988年12月,杭州人在苏堤南端建成了占地4.2亩的苏轼纪念馆。其建筑为一座米红色、飞檐翘角的二层仿古楼。楼下展有苏轼的家谱、年表和生平事迹,重点介绍了苏东坡在北宋熙宁、元佑年间两度来杭州担任地方官时救灾赈民、开凿运河、疏通六井、整治西湖的事迹。楼上展厅展出了苏东坡的诗文、书画手迹的复制品,以及当代书画名家以苏东坡诗文为内容的书画作品。纪念馆前花木扶疏、竹影婆娑的庭院内,竖立着一尊高三米、用花岗岩雕刻的苏东坡全身像。在杭州,还有一条以苏东坡名字命名的道路:东坡路。有一座以苏东坡名字命名的剧院:东坡剧院。2023-07-23 17:04:491
代县的村名的由来
我是代县人。2023-07-23 17:04:583
关于松赞林寺的诗句
1.关于松赞林寺的作文300字 在香格里拉,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拥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松赞林寺。 松赞林寺不仅是云南省里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我们一路上颠簸着来到了这里。 在松赞林寺入口的墙上画了佛中的四大天王:手握宝剑的南方增长天王、手持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手拿蛇或龙的西方广目天王与右手持宝伞左手握银鼠的北方多闻天王。我们用左脚跨过门槛,一路向上面的三座宝殿爬去。 这楼梯虽然只有100多级,但由于这里是高原地区,我们走不了十级就要休息一次。走了许久,我们才来到松赞林寺的最高处。 从上往下看,我们看到了全中国寺庙中最大的放生池。说是放生池,实际上是一片湿地,许多候鸟都在上面栖息。 听讲解员说,松赞林寺虽然比布达拉宫的占地面积要小,但其风水却要比布达拉宫的好很多。首先,松赞林寺坐北朝南,在古时只有皇家建筑才可以坐北朝南。 其次,在松赞林寺的左边有一座连绵起伏的山峰,而在其右边有一座小一点的山峰,符合以前“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紧接着,我们进入了第一座大殿,里面主供的是一位西藏的禅师,这座大殿是平安殿,为的是家庭平平安安。 第二座大殿还没有开光,所以我们直接迈进了第三座大殿。第三座大殿是学业殿,里面主供文殊菩萨。 但当我们刚踏进大殿时,见到的不是文殊菩萨,而是释迦牟尼佛像。这尊佛像比文殊菩萨像小很多,但其价值很高,用了100多颗钻石与纯金打造。 在释迦牟尼的后面就是文殊菩萨,而在文殊菩萨的周围,供着如来的八大弟子。我们按顺时针方向一边绕大殿走一圈,一边念着佛祖的六字真言,然后走出大殿,一步一步往下走,告别了“小布达拉宫”。 2.古人赞林隐寺的诗句 灵隐寺? 灵隐寺(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白居易) 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 芳情香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夏日登灵隐寺后峰(方干) 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 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寄杭州灵隐寺宋震使君(贯休) 罢郡归侵夏,仍闻灵隐居。僧房谢脁语,寺额葛洪书。 月树猕猴睡,山池菡萏疏。吾皇爱清静,莫便结吾庐。 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贾岛) 峰前峰后寺新秋,绝顶高窗见沃洲。人在定中闻蟋蟀, 鹤从栖处挂猕猴。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 心忆悬帆身未遂,谢公此地昔年游。 洒泉子(潘阆)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 冷泉亭上几行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 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 题灵隐寺山顶禅院(綦毋潜)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 游灵隐寺得来诗复用前韵(苏轼) 君不见,钱塘湖,钱王壮观今已无。 屋堆黄金斗量珠,运尽不劳折简呼。 四方宦游散其孥,宫阙留与闲人娱。 盛衰哀乐两须臾,何用多忧心郁纡。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乔松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笑柳与蒲。 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 清风时来惊睡余,遂超羲皇傲几蘧。 归时栖鸦正毕逋,孤烟落日不可摹。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苏轼) 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 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 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 惟有悯农心尚在,起瞻云汉更茫然。 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一题闻林夫当徙灵隐寺(苏轼) 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 不知水従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 无情有意两莫测,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 我在钱塘六百日,山中暂来不暖席。 今君欲作灵隐居,葛衣草履随僧蔬。 能与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书中书。 3.松赞林寺的建筑历史 松赞林寺1679年寺院动工,1681年完成基本建设,由五世达赖赐名为“三神游息之地”,“噶丹松赞林”。“噶丹”表示传承黄教祖师宗喀巴首建之噶丹寺,佛语旧译兜率天。“松赞”即天界三神游戏场所:帝释、猛利和娄宿三种层次形成的三天堂,即三十三天。“林”即寺。总的来说即是“一切显密非一次修成,为使无垢之法源尖不断地惠及众生,使之圆满,特建此寺”。迪庆境内最大的格鲁派寺院正式建成。 至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王朝赐定名为“归化寺”。之后,松赞林寺又得到云南巡抚及清朝历代皇帝的垂青和一再赏赐,取得了极为崇高的地位,拥有众多的信教群众,成为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圣地。 4.关于赞美青松的诗句 (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2)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 (3)微吟海月生岩桂,长笑无风起涧松。 (4)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 (5)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 栽松二首 【唐】白居易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 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见,阶前故种君。 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 涧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 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 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 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 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上种白榆。 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庭松 【唐】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 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 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 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 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咳。 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 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 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松 【唐】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四松 【唐】杜甫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盖张。我生无根带,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 【唐】韩溉 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 寒声偏向月中闻。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古松感兴 【唐】皇甫松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南轩松 【唐】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陈毅元帅的《青松》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欲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5.赞美青松的诗句 《咏松》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咏松》(宋)吴芾 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今日若能增种植,会看百世长青阴。 《咏松》(清)陆惠心 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涧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金张世禄原宪贤,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题遗爱寺前溪松》(唐)白居易 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 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 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 暑天风槭槭,晴夜露凄凄。独契依为舍,闲行绕作蹊。 栋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栖。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 回答者:冰河的果子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0-1 14:59 岁冬至唐村坟山扫松 宋 卫宗武 谷鸟正嚘嘤,芬芳尤妩媚。 青青交道杉,森郁互参倚。 谁乎一叱咤,斩艾如草剃。 遂令墟墓间,常抱斧斤耻。 仅存盘涧松,绰有虬龙势。 矫矫千岁姿,昂霄犹舞翠。 我来省松槚,适当谷之昧。 石齿咽残流鸣族,息群喙。 木石缩羽鳞,风霜剪菑翳。 害然眼界清,如至人境外。 意行步崎岖,白云生屐履。 林光渍欲流,冉冉湿衣袂。 曾来入画图,人行绝毡毳。 风尘不可到,心迹两无秽。 追寻得良俦,清吟可相配。 不效互唱酬,日与青山对。 兹游拟畅情,俄值风雨晦。 渐喜迫新阳,天地宁久闭, 屋角数点明,冰花送春意。 栽松二首 【唐】白居易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 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见,阶前故种君。 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 涧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 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 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 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 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上种白榆。 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庭松 【唐】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 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 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 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 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咳。 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 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 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松 【唐】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四松 【唐】杜甫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盖张。我生无根带,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 【唐】韩溉 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 寒声偏向月中闻。 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古松感兴 【唐】皇甫松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南轩松 【唐】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扶风歌》(汉乐府)刘琨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 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数围。 洛阳发中梁。松树窃自悲。 斧锯截是松。松树东西摧。 特作四轮车。载至洛阳宫。 观者莫不叹。问是何山材。 谁能刻镂此。公输与鲁班。 被之用丹漆。熏用苏合香。 本自南山松。今为宫殿梁。 《赠从弟》(三国)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咏史·其二》(东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五十》阮籍 步游三衢旁。惆怅念所思。 岂为今朝见。恍惚诚有之。 泽中生乔松。万世未可期。 高鸟摩天飞。凌云共游嬉。 岂有孤行士。垂涕悲故时。2023-07-23 17:05:051
《滁州西涧》的诗意
韦应物是京兆万年人。韦氏家族主支自西汉时已迁入关中,定居京兆,自汉至唐,代有人物,衣冠鼎盛,为关中望姓之首。不但贵宦辈出,文学方面亦人才迭见。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滁州西涧》的诗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解】: 1、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3、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韵译】: 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 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 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作者成绩】 韦应物的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反映民间疾苦的诗,颇富于同情心。是中唐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人。 代表作有《观田家》。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五律一气流转 ,情文相生,耐人寻味。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此外,他偶亦作小词。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 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 韦应物实现了脱离官场,幽居山林,享受可爱的清流、茂树、云物的愿望,他感到心安理得,因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蹇劣,笨拙愚劣的意思;“薄世荣”,鄙薄世人对富贵荣华的追求。这里用了《魏志. 王粲传》的典故。《王粲传》中说到徐干,引了裴松之注说:徐干"轻官忽禄,不耽世荣"。韦应物所说的与徐干有所不同,韦应物这二句的意思是:我本就是笨拙愚劣的人,过这种幽居生活自当心安理得,怎么能说我是那种鄙薄世上荣华富贵的高雅之士呢!对这两句,我们不能单纯理解为是诗人的解嘲,因为诗人并不是完全看破红尘而去归隐,他只是对官场的昏暗有所厌倦,想求得解脱,因而辞官幽居。一旦有机遇,他还是要进入仕途的。所以诗人只说自己的愚拙,不说自己的清高,把自己同真隐士区别开来。这既表示了他对幽居独处、独善其身的满足,又表示了对别人的追求并不鄙弃。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 韦应物的诗受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等前辈诗人的影响很大,前人说:“应物五言古体源出于陶,而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说:“一寄穗秾鲜于简淡之中,渊明以来,盖一人而已”(宋濂《宋文宪公集》卷三十七)。这些评价并不十分恰当,但是可以说明韦诗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风格的。 拓展内容: 《滁州西涧》阅读练习及答案 希望《滁州西涧》的阅读答案可以帮助同学们复习,考出理想的成绩。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阅读训练及答案」 (1)诗中的怜、深是什么意思?{爱茂盛(茂密)} (2)诗的前两句幽草涧边生,是___景;黄鹂深树鸣是___景。(静动)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历来常被作为画题。请用现代散文的语言把这幅画面描述下来。不超过50字。 (春天的傍晚,雨急切地下着,河中的水漫了起来,一条小船孤零零地横在无人的渡口。) (4)一个急字显出______,一个自字又显出无人之境的悠闲。 (天气变化之迅速。) 5、这首诗在情与景的关系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 「解析」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诗的前两句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后两句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 「答案」这首诗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派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6、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阅读练习二: (1)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2分) 情感:体现情感的字是:。 (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3)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3分) (4)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1)喜爱怜 (2)意象:春潮、雨、野渡、舟自横意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感情: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3)横字用得好,从全诗看,因在野渡且又无人,故能自横,加上诗人当时闲居两涧的境遇,自然使他偏爱这寂寞幽草,符合他当时心境(2分)。 (4)反映了诗人厌恶喧嚣,寻求宁静的政治情怀和审美心态。(2分)2023-07-23 17:05:111
北涧的意思北涧的意思是什么
北涧的词语解释是:1.在北的溪涧。2.北涧社区村庄。北涧的词语解释是:1.在北的溪涧。2.北涧社区村庄。拼音是:běijiàn。注音是:ㄅㄟˇㄐ一ㄢ_。结构是:北(左右结构)涧(左右结构)。北涧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在北的溪涧。引南朝宋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诗:“秋泉鸣北涧,哀猿响南峦。”唐王勃《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虹生北涧,即_新幡;凤下东岑,还栖旧刹。”宋陆游《初夏幽居杂赋》诗之六:“北涧穿篱过,南山出屋高。”二、网络解释北涧北涧社区村庄由来明朝初年,王氏由沙子口街道姜哥庄迁入北涧。清朝道光年间,苏氏又从鸿园村迁此。王氏、苏氏同为山西洪洞大槐树下人的后代。王、苏刚来时,分别居住在山涧、黄毛庵、南边子。由于山势高峻,山涧常发洪水,相处和睦的王、苏两家,便一块商量在山腰平坦地段选了村址。随后从山涧、黄毛庵、高坡上搬了下来,形成了现在的社区规模。政区人口沿滨海大道北行,过李沙路2公里,便会看到西北面有一海拔338米的高山——北山。山前有东西两涧,合称北涧。北涧社区就坐落在两涧之间。翻过北山就是北宅街道办事处驻地。2004年该社区有居民95户,人口311人,以王、苏姓氏为主。关于北涧的诗词《赠北涧·天下名山行脚遍》《和彦冲晚饮·北涧霜翻浪》《北涧·土断川亦分》关于北涧的诗句北涧霜翻浪梅试寒香移北涧北涧水通南涧水关于北涧的成语必不挠北代马望北海北天南林寒涧肃餐松饮涧北叟失马北面称臣北道主人盘山涉涧南来北往关于北涧的词语石邑深涧必不挠北代马望北海北天南闯南走北南来北往北面称臣盘山涉涧乘胜逐北涧饮木食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北涧的详细信息2023-07-23 17:05:291
八张图将武夷岩茶说清楚
武夷岩茶属于半发酵的乌龙茶,产于福建武夷山一带,是具有岩韵品质特征的乌龙茶。大红袍属于武夷岩茶一个品类。一、什么是武夷岩茶 国标定义:武夷岩茶,产于武夷山市风景区范围,由当地传统树种(包括水仙、肉桂、武夷菜茶、矮脚乌龙等。),经过武夷岩茶加工工艺制作而成。 二、武夷岩茶的产地范围 按国标来讲,岩茶产地范围包括东至崇阳溪,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路,北至黄柏溪的景区范围。 按流行的山场观点,武夷岩茶依生态条件分为正岩茶、半岩茶和洲茶,外山茶。其中正岩区号称岩岩有茶,其中三坑两涧最为著名,其余坑涧也是各有特点。 三坑两涧。三坑:牛栏坑、慧苑坑、倒水坑。两涧:悟源涧、流香涧。 三、武夷岩茶生长环境 四、那些年我们喝过的岩茶 武夷岩茶不是一种,是一大类茶,家族庞大。根据林馥泉1943年的调查,仅“慧苑岩”茶树品种有280种。 1、拼配大类 ①.(商品)大红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陈德华研制出了商品大红袍。它主要由纯种大红袍等武夷岩茶中质量优异者拼配而成。 ②水仙系列:外形,条索壮结;滋味,浓爽鲜锐;叶底,嫩软亮。 ③肉桂系列:色泽,油润、砂绿明;汤色,金黄清澈明亮;叶底肥厚软亮。 2、名丛系列 名丛指自然质量优异,具独特风格的茶树单丛,是从大量“菜茶”品种中经过长期选育而成。现有武夷岩茶中著名的四大名丛是(纯种)大红袍,水金龟,白鸡冠,铁罗汉。 3、奇种:由当地的菜茶品种采制而成。五、武夷岩茶的工艺 传统武夷岩茶工艺,大致分为:晒青→(凉青、摇青)→杀青→揉捻→烘干(初烘、摊凉、复烘)→毛茶(捡剔)。 六、岩茶品饮 备器—温壶—投茶—冲水—出汤—分杯 七、岩茶品鉴 八、涨姿势2023-07-23 17:05:381
赞美松赞林寺优美诗句
1. 关于松赞林寺的诗句 关于松赞林寺的诗句 1.关于松赞林寺的作文300字 在香格里拉,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拥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松赞林寺。 松赞林寺不仅是云南省里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我们一路上颠簸着来到了这里。 在松赞林寺入口的墙上画了佛中的四大天王:手握宝剑的南方增长天王、手持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手拿蛇或龙的西方广目天王与右手持宝伞左手握银鼠的北方多闻天王。我们用左脚跨过门槛,一路向上面的三座宝殿爬去。 这楼梯虽然只有100多级,但由于这里是高原地区,我们走不了十级就要休息一次。走了许久,我们才来到松赞林寺的最高处。 从上往下看,我们看到了全中国寺庙中最大的放生池。说是放生池,实际上是一片湿地,许多候鸟都在上面栖息。 听讲解员说,松赞林寺虽然比布达拉宫的占地面积要小,但其风水却要比布达拉宫的好很多。首先,松赞林寺坐北朝南,在古时只有皇家建筑才可以坐北朝南。 其次,在松赞林寺的左边有一座连绵起伏的山峰,而在其右边有一座小一点的山峰,符合以前“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紧接着,我们进入了第一座大殿,里面主供的是一位西藏的禅师,这座大殿是平安殿,为的是家庭平平安安。 第二座大殿还没有开光,所以我们直接迈进了第三座大殿。第三座大殿是学业殿,里面主供文殊菩萨。 但当我们刚踏进大殿时,见到的不是文殊菩萨,而是释迦牟尼佛像。这尊佛像比文殊菩萨像小很多,但其价值很高,用了100多颗钻石与纯金打造。 在释迦牟尼的后面就是文殊菩萨,而在文殊菩萨的周围,供着如来的八大弟子。我们按顺时针方向一边绕大殿走一圈,一边念着佛祖的六字真言,然后走出大殿,一步一步往下走,告别了“小布达拉宫”。 2.古人赞林隐寺的诗句 灵隐寺? 灵隐寺(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白居易) 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 芳情香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夏日登灵隐寺后峰(方干) 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 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寄杭州灵隐寺宋震使君(贯休) 罢郡归侵夏,仍闻灵隐居。僧房谢脁语,寺额葛洪书。 月树猕猴睡,山池菡萏疏。吾皇爱清静,莫便结吾庐。 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贾岛) 峰前峰后寺新秋,绝顶高窗见沃洲。人在定中闻蟋蟀, 鹤从栖处挂猕猴。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 心忆悬帆身未遂,谢公此地昔年游。 洒泉子(潘阆)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 冷泉亭上几行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 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 题灵隐寺山顶禅院(綦毋潜)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 游灵隐寺得来诗复用前韵(苏轼) 君不见,钱塘湖,钱王壮观今已无。 屋堆黄金斗量珠,运尽不劳折简呼。 四方宦游散其孥,宫阙留与闲人娱。 盛衰哀乐两须臾,何用多忧心郁纡。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乔松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笑柳与蒲。 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 清风时来惊睡余,遂超羲皇傲几蘧。 归时栖鸦正毕逋,孤烟落日不可摹。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苏轼) 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 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 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 惟有悯农心尚在,起瞻云汉更茫然。 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一题闻林夫当徙灵隐寺(苏轼) 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 不知水従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 无情有意两莫测,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 我在钱塘六百日,山中暂来不暖席。 今君欲作灵隐居,葛衣草履随僧蔬。 能与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书中书。 3.松赞林寺的建筑历史 松赞林寺1679年寺院动工,1681年完成基本建设,由五世达赖赐名为“三神游息之地”,“噶丹松赞林”。“噶丹”表示传承黄教祖师宗喀巴首建之噶丹寺,佛语旧译兜率天。“松赞”即天界三神游戏场所:帝释、猛利和娄宿三种层次形成的三天堂,即三十三天。“林”即寺。总的来说即是“一切显密非一次修成,为使无垢之法源尖不断地惠及众生,使之圆满,特建此寺”。迪庆境内最大的格鲁派寺院正式建成。 至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王朝赐定名为“归化寺”。之后,松赞林寺又得到云南巡抚及清朝历代皇帝的垂青和一再赏赐,取得了极为崇高的地位,拥有众多的信教群众,成为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圣地。 4.关于赞美青松的诗句 (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2)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 (3)微吟海月生岩桂,长笑无风起涧松。 (4)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 (5)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 栽松二首 【唐】白居易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 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见,阶前故种君。 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 涧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 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 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 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 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上种白榆。 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庭松 【唐】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 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 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 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 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咳。 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 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 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松 【唐】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四松 【唐】杜甫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盖张。我生无根带,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 【唐】韩溉 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 寒声偏向月中闻。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古松感兴 【唐】皇甫松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南轩松 【唐】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陈毅元帅的《青松》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欲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5.赞美青松的诗句 《咏松》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咏松》(宋)吴芾 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今日若能增种植,会看百世长青阴。 《咏松》(清)陆惠心 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涧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金张世禄原宪贤,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题遗爱寺前溪松》(唐)白居易 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 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 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 暑天风槭槭,晴夜露凄凄。独契依为舍,闲行绕作蹊。 栋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栖。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 回答者:冰河的果子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0-1 14:59 岁冬至唐村坟山扫松 宋 卫宗武 谷鸟正嚘嘤,芬芳尤妩媚。 青青交道杉,森郁互参倚。 谁乎一叱咤,斩艾如草剃。 遂令墟墓间,常抱斧斤耻。 仅存盘涧松,绰有虬龙势。 矫矫千岁姿,昂霄犹舞翠。 我来省松槚,适当谷之昧。 石齿咽残流鸣族,息群喙。 木石缩羽鳞,风霜剪菑翳。 害然眼界清,如至人境外。 意行步崎岖,白云生屐履。 林光渍欲流,冉冉湿衣袂。 曾来入画图,人行绝毡毳。 风尘不可到,心迹两无秽。 追寻得良俦,清吟可相配。 不效互唱酬,日与青山对。 兹游拟畅情,俄值风雨晦。 渐喜迫新阳,天地宁久闭, 屋角数点明,冰花送春意。 栽松二首 【唐】白居易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 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见,阶前故种君。 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 涧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 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 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 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 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上种白榆。 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庭松 【唐】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 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 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 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 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咳。 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 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 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松 【唐】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四松 【唐】杜甫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盖张。我生无根带,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 【唐】韩溉 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 寒声偏向月中闻。 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古松感兴 【唐】皇甫松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南轩松 【唐】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扶风歌》(汉乐府)刘琨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 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数围。 洛阳发中梁。松树窃自悲。 斧锯截是松。松树东西摧。 特作四轮车。载至洛阳宫。 观者莫不叹。问是何山材。 谁能刻镂此。公输与鲁班。 被之用丹漆。熏用苏合香。 本自南山松。今为宫殿梁。 《赠从弟》(三国)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咏史·其二》(东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五十》阮籍 步游三衢旁。惆怅念所思。 岂为今朝见。恍惚诚有之。 泽中生乔松。万世未可期。 高鸟摩天飞。凌云共游嬉。 岂有孤行士。垂涕悲故时。2023-07-23 17:05:441
游方广岩记文言文翻译
1. 游天目山记文言文翻译 连日来阴雨绵绵,让人烦闷得很。 我们到了双清庄时,天气稍稍转晴。双清庄在天目山脚下,和尚们留我们住在双清庄上。 和尚们的房间里很讲究。溪水冲激到山石上,发出响声,整夜在枕边作响。 石篑朦胧中错把这种声音当作下雨,烦透了,怎么也睡不着。第二天早上,和尚送来早茶、早饭,招呼石篑起床。 石篑感叹说:“下着这么大的暴雨,能到哪里去呢?只有躺在床上神游罢了!”和尚说:“天晴了,风和日丽,天气极好。那响声是溪流的声音,不是雨声。” 石篑大笑,急忙穿好衣服起床。我们一口气喝了好几杯茶,立刻一同出发,去游览天目山。 2. 文言文《游雁荡山记》的翻译 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山,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曰:“盍记之?”余曰:“兹山不可记也。” 永、柳诸山,乃荒陬中一丘一壑;子厚谪居,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其形容。若兹山,则浙东西山海所蟠结,幽奇险峭,殊形诡状者,实大且多;欲雕绘而求其肖似,则山容壁色,乃号为名山者之所同,无以别其为兹山之岩壑也;而余之独得于兹山者则有二焉: 前此所见,如皖桐之浮山,金陵之摄山,临安之飞来峰,其崖洞非不秀美也,而愚僧多凿为仙佛之貌相,俗士自镌名字及其诗辞,如疮痏蹶然而入人目,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盖壁立千仞,不可攀援;又所处避远,富贵有力者无因而至,即至亦不能久留、构架鸠工以自标揭,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 又凡山川之明媚者,能使游者欣然而乐;而兹山岩深壁削,仰而观俯而视者,严恭静正之心不觉其自动。盖至此则万感绝,百虑冥,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 察于此二者,则修士守身涉世之学,圣贤成己成物之道,俱可得而见矣。 试译如下: 癸亥年中秋节前一日,去游雁荡山,游玩了两天才回来。山中的古迹大多已荒芜,被丛生的草木掩盖不能探寻访游了。而雁荡山的山峰姿态、峭壁风光与我从前去过的地方完全不同。我的外甥鲍孔巡说:“何不写篇游记?。”我答到:“此山不可记啊。” 永州、柳州的山,不过是荒芜地方的小山沟,柳宗元贬官居永、柳,以寻幽探胜来打发日子,所以才用尽篇章辞藻来形容。而雁荡山则盘曲在浙江东南海隅,幽深奇峻,峭拔险怪,奇形怪状的山峰,不仅高而且多。如定要以词句来形容雁荡,则只能将雁荡风光形容得与其他名山相类,而不能将它的独特之处显现出来。而我以为雁荡的独有之处有两点。 以前所见过的山,如安徽桐城的浮山,南京的栖霞山,杭州的飞来峰,它们的山峰崖洞并非不秀美,是那些愚蠢的僧人喜欢在山上雕凿仙佛的貌相,那些俗不可耐的名士又爱在上面镌刻自己的名字和诗词,这些被雕凿镌刻的山如同长了伤疤一样惨不忍睹。而雁荡山独能保持山的原貌。这是因为雁荡山壁立千仞,不可轻易攀援,又处在僻远的地方,富贵及有权势者一般没有特殊的原因不会来此,即便来了,也不会久留,花费时间财力来表明自己“到此一游”,这就是雁荡山始终没有被愚僧俗士剥落斧凿所污辱的原因。 秀丽明媚的山川,能使游者欣然而乐。但雁荡山岩深壁削,时需仰观,时需俯视。俯仰之间,肃穆端静的感觉不由而生。一旦如此,人世各种杂念和忧虑就会消失,而本心开始与天地之精神相连接。 知晓了这两点,那么高洁之士守身处世的学问,圣人贤哲成己成物的方法,都可以得到可以了解了。 有些句子如”欲雕绘而求其肖似,则山容壁色,乃号为名山者之所同,无以别其为兹山之岩壑也”实在难译,仅得其大概.另有一些细微之处恐也有硬伤. 另3、4二段大意网上某达人理解表述甚好,这里的翻译很大程度参考其文〈感觉雁荡山〉。辞意皆美,贴网址于下 3. 游连云山记文言文翻译 《游连云山记》文言版如下: 连云古称纯山,在县东南。余家面山而居,朝晖夕霭,四时苍翠异状。每久晴,望山巅出云则雨,若云自他方来,山弗为纳,终不雨。众以谓山能自以其雨福吾民,而不屑因人成事也。山距余舍,准虚空(乌)[鸟]道裁十馀里,欲造其巅,则路纡折,远且三倍,屡拟游不果。 同治庚午,展重阳,约毛生萼屏同游。行十五里,过刘君镜蓉之草堂。堂在雪峰之麓,单椒秀泽,为纯山之一支。草堂与余居正对,余语刘君曰:“吾与子日相望于烟峦杳霭间,非升高望之不觉耳。”寒月夜上,飞泉挂壁间,瑽琤如琴筑,梦魂清绝。 犁旦,偕涂生琢卿等,便道访吴生朴斋为先导。行十里许,径益狭,景益奇,回视雪峰,仅及山腹。就茅舍乞盎浆,问山巅,尚十馀里。鼓勇登,磴窄不受趾,斗折螺旋而上。后者望前行者,见其脚跟,闻最前行者语笑声,如在天际。十数休乃陟一峰,号棋枰石,巨石阁岩端,危若累棋,类仙者所置。初以为造极矣,至则尚有三峰插天半,从者有难色,诸子奋臂前,以掌代跖,盘礔而上。所陟益高,所见乃益远,雪峰在履舄间矣。又十数休,造其巅,天风猎猎动衣袂,旷然若出醯鸡之瓮,而与造物者游。坐久,心融形释,忽不知吾身之为小,天地之为大也。 是山来自桂岭,径茶陵,折入万载、浏阳界,为大围山。自大围蜿蜒至平东中界山,北折为黄龙、幕阜。其南来者,径大九岭,崛起为兹山。又南出为福石,入浏北为石柱峰,尽于长沙。登山椒以望,则平右浏左,岳、鄂在其北,长沙在其西南。汨水东来,淮川西注,众山累累如蚁垤。 时秋高气爽,目可极二百里外,与二三子席地野酌,念自有兹山以来,至唐田先生游岩,隐居山下,始见史志,今尚称田公岩。宋方先生暹居山麓,尝问业朱子,学者称连云先生。今远者千年,近亦六百馀年矣。陈伯玉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诵此诗,为太息久之。 日昳,自山腋扶携下,势尤险。其登也,不信前峰有路,其降也,不信身自绝壁来。凡山皆有古刹或民居,虽险绝,终有涂径。兹山飞鸟绝音,所履皆兽宿,又风劲不能树木,蓬蒿没人,故登降倍艰。薄暮,返草堂宿,视雪峰又窿然切霄汉矣。翼日,取别径归。循纯水出灶门洞,洞口曰灶颈,形如爨突。下有石潭二,其凹如镬,飞泉自绝涧堕千尺潭,繇前镬逆入后镬,辊雷濆雪,飞沫 *** 百步外。余游庐山数矣,所谓青玉峡、三峡泉者,奇胜未必过此,而独名天下,岂所居之地有不同焉者耶? 4. 大哥大姐们帮翻译个文言文 原文:游天台山日记(这只是其中一段,写了四月初六游桃源,我从这段开头翻译) 初六日 凌晨出寺,六七里至寒岩。石壁直上如劈,仰视空中,洞穴甚多。岩半有一洞,阔八十步,深百余步,平展明朗。循岩石行,从石隘仰登。岩坳有两石对耸,下分上连,为鹊桥,亦可与方广石梁争奇,但少飞瀑直下耳。还饭僧舍,觅筏渡一溪。循溪行山下,一带峭壁巉崖,草木盘垂其上,内多海棠紫荆,映荫溪色,香风来处,玉兰芳草,处处不绝。已至一山嘴,石壁直竖涧底,涧深流驶,旁无余地。壁上凿孔以行,孔中仅容半趾脚,逼身而过,神魄为动,自寒岩十五里至步头,从小路向桃源。桃源在护国寺旁,寺已废,土人茫无知者。随云峰莽行曲路中,日已堕,竟无宿处,乃复问至坪头潭。潭去步头仅二十里,今从小路,返迂回三十余里。宿。信桃源误人也。 四月初六,凌晨就从寺院出发,走了六七里地到了寒岩。陡峭的石壁直上青天就像斧劈而成,抬头仰望,看到很多的洞穴。岩石的半腰有一个洞,宽八十步,深有百十步,(洞里)很平坦敞亮。沿着岩石而行,从岩石中间的路上攀登而上。岩石洼地两侧有高耸的石头相对立,上面连在一起,下面分开(是一个天然石桥),被称为鹊桥,其结构奇巧可以和方广石桥相媲美,只是(比那里)少了一道瀑布飞流直下。回到僧舍吃罢饭,找到筏子度过一条溪流。沿着小溪往山下走,这一代都是悬崖峭壁,草木盘长在崖壁之上,其中多是海棠和紫荆,草木倒影在溪流上,香味随风飘来的地方,长满了各种兰花芳草。走到了一个山嘴,石壁从山底直上,深深的山涧中激流飞荡,(道路很窄仅容一人通过)没有空余的地方,靠崖壁上凿的小孔才能通行,小孔只能容下半个脚趾,身子紧贴着崖壁才能通过,使人神魄为之震动,心惊胆颤,从寒岩行十五里到步头,再从小路向桃源走,桃源在护国寺旁,寺庙已经废弃,当地人都不知道关于 这座寺庙的事情。跟着云峰漫行在弯弯曲曲的小径上,太阳已经落山,竟然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于是又问路到坪头潭,坪头潭离步头只有二十里,现走小路,绕了三十多里。住下。才知道桃源的传说误导了人们。 5. 九溪十八涧文言文翻译 过龙井山再走几里路,一股清凉澄澈的溪流映入眼帘,这是九溪北去的清流,溪水发源于杨梅坞。 我沿这条溪流上行,是从龙井开始的。 溪流是流经万山丛中而来的。这些山并不陡峭却很多沟壑,山脚相互交叉,树木丛生,茂盛苍翠,看不清上山的路径。沿着溪流找山路,看见东边又看不见西边;前面象是路阻断了,走上去却发现有路。凡是水没有流进溪的都叫做涧,一共有十八条涧,正好是九条溪的一倍。 我往上走,遇到涧就停下细看。流过山涧的溪水,一定有大石块横阻在中间。流水和石块撞激,使水面的水草来往舞动。溪流宽有四五尺,水浅的地方是浅滩,水从草丛中流过去;稍深一点的地方,虽然水积得深,但还看得清水下的石子和沙底。 山上茶树多,枫树多,松树多。走过了小石桥,在通向安理寺路上,岩石更加怪异。春笋开始脱壳,在岩顶上随风摆动,像是老人稀稀的头发。怪石重重叠叠,在山腰隐现,有的像橱,有的像桌子,有的像一函书的形状。向树林预上望去,淡淡地罩着云气。杜鹃花正盛开,点缀着山路。太阳一时被岩石遮住一时又露面。我们走出山坳,已经是中午了。 这次游览是在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初六。和我同游的,是达县人吴小村,长乐人高凤岐、钱塘人邵伯絅。 6. 凿壁借光文言文的字翻译 1.乃:于是就 偿:报酬 2.怪:奇怪 之:代词,指代“他” 3.洞:名词作动词用,凿开一个洞 4.好:喜欢,爱好 学:学习 ========================================== 附加一份翻译: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7. 文言文< >翻译 上方山始建于隋末唐初,东汉明帝时期,高僧华严慧晟法师在这里开山造寺,香火旺盛,游人纷纷踏来,成为佛教胜地。 华严宗是佛教中一宗,创始人杜顺,追认为初祖。华严宗在此方影响很大,华严慧晟法师被称为“上方山的开山祖”。 后来历经扩建,终于形成以兜率寺为中心的七十二寺庵分布格局,总称“六聘山天开寺”。 天开寺以辽金为鼎盛时期,金末毁于战火,元代曾有复苏。 现存寺院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建。至解放初,原有寺庙遭受天灾人祸破坏,剩下的寺庵仅有16座。 六七十年代,各庵神像又全部被捣毁。1980年开始在上方山建筑景点,修建了直通山脚的沥青路。 1984年5月,上方山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从现存的一斗泉,舍利殿的明代壁画,到云水洞内辽乾统年间2米高的西方接引佛像及兜率寺后墙的佛说四十二章经,都是与佛教密不可分的。 邓拓先生对上方山的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有着独到的见解,并专门为此写了题为“保护文物”的文章,内容如下: 最近有几位同志谈起北京郊区大房山的古迹,大家都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文物区,它的历史价值仅次于周口店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在这里,集中了隋、唐、辽、金几个朝代的石经和共他遗物。 只因它远离北京城区,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其实,这里的名胜古迹十分优美。 例如在上房山,有一座钟乳石的溶洞,名叫“云水洞”。它是地质构造中典型的“喀斯特”现象。 许多人认为它比广西桂林的“七星岩”决不逊色。然而,有人宁愿跋涉千里去七星岩游览,却不知道在自己城市附近就有象云水洞这样的去处,这岂不是怪事吗? 如果打开明代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人们就可以看到关于云水洞的一段描写:秉炬帚杖,队而进洞。 洞门高丈入数十丈,……过一天地,入一天地矣。左壁闻响,如人间水声。 炬之,水也。声落潭底,不知其归。 又入,有黄龙、白龙盘水畔,爪怒张。导者曰:乳石也。 淬炬其上,杖之而石声。乃前,扬炬,望钟楼、鼓楼,栏栋檐脊然。 各取石左右击各得钟声、鼓声、磐声、木鱼声。……”本来下面还有许多文字,是描写云水洞中由钟乳石形成的石嗒、雪山等各种奇妙景致的,我想不必抄录全文了。 同时,这部书上关于石经山等处许多名胜石迹的介绍,大家如能详细一读,也一定会引起很大的兴趣。 明代还有几个著名的学者,都曾到过房山,写了文章。 如徐文长的《上房山记》、袁宏道的《游小西天记》曹学佺的《游房山记》,都异口同声地称赞这里的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色。清代以后的文字记载更多,用不着一一介绍了。 可惜的是,上房山的道路没有修理,云水洞等处更加年久失修了。这些地方现在所以不如七星岩等处知名,恐怕原因也就在此。 但是,只要稍加修整,这几处都不难很快地繁荣起来。 四面八方的游客也纷纷撰文赋诗,赞美上方山的美景,这里仅选录一二以享读者。 游上方山记 (闽)曹学佺 出房山县六十里,所过村落曰瓦井,日天光,曰孤山口,皆与山势为升降,过孤山口则崇山如环,幽溪如带,时时涉溪沿壁,跷苔们萝,乃至麓。有一庵焉,为诸峰所覆,如狻猊之昂首也。 馋严两壁相距,中开一线,鸟道盘旋,五里至石梯,梯即巨石,五丁凿为坎,仅容半跬,高数百磴,左右两铁亘,长百尺,山巅下垂,涉者缘之,手与足分任其力。盖左迫无极之岩,而右临不测之渊矣。 梯尽处有小庵可憩,折而东此,可一里,至山门。入门始昂首见诸庵纵横稠叠,处于悬崖峭壁蒙茸之内,如鸟巢然,所谓禅枉也。 独上方寺正中,如负扆收居,蹑千百磴,始可到。旁有两涧流下,闻而不见水,其上有冰封之耳。 又东折而往,则连嵓层阴,雪堆未化,独有古柏青青,龙蟋虬舞,出雪之上。其嵓轩揭如仄,奇秀如云,穿注如峰房燕垒,嵓下有泉,深三尺,广倍之,面一平台,又十倍之。 相传开山时有龙占此,禅师叱之避,尽挚其山泉以去。师飞锡行,留泉仅满斗,金山即名外泉也。 山下有洞,尚隔一山,说者以此山空腹,寺径达洞。然人必自其上行,上行必径前峰,孤园突兀,形如摘星,望之甚惮,陟亦可至半,可兆诸庵,岭亦劣平,尚不见洞。 又下五里入洞,如一城,僧家依洞为窟,石床茆扉可掬,为客煮茗,初不有水,以葫芦系腰至洞里取水,曳之出入。寻缚枯藤为炬鳞次而进,第一洞犹隐隐见影,二洞以内黯黑无光。 三洞是一小窦,围可三四尺,深五六立,伏地匍匐,束身蛇行,即僧所曳葫芦处也。入三洞倏高广,燎炬不见顶。 旁有一潭,石蜿蜒如双龙状,其中园光如珠,于是取水焉。抵九洞无路,有穴如井,入者后人蹑前背,丈余复空阔,但雾气蓊塞,履滑衣湿,不易前进,至十三洞,路尚不穷,云过此无奇,兴尽返矣。 大抵中以一曲为一洞,十三洞约有六七里。洞中之石玉白镜莹,刹为琉璃,逾寸明彻。 其镜之最著者曰莲花山,片片如青莲辨,曰龙虎,宛肖龙虎;曰长眉祖师,兀坐岩畔,眉修然垂;曰吕纯阳,俨然具道者衣冠;曰石塔,层层笔立,曰石钟鼓,叩之作钟鼓声。此非历三洞穿窦之苦,不能得也,又其最著者曰须弥山,一山甚大,行良久难尽;曰雪山,猋如积雪。 扪之若刺,曰不花楼,山之上有重楼焉,以雪为地。 8. 游华山记文言文翻译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言:“华山为西岳者,华之为获也。万物生华,故曰华山。”华山之阳,黄河东流;其阴,坐拥秦岭。险峻奇绝,冠绝五岳。 余于庚寅年庚辰初五,携友自长安经临潼共访华山。 时初到,日已过午,饱餐于山下野店,遂由索道至北峰。倚擦耳岩,经奇绝苍龙岭,复行四五里,至五云峰。漫山苍葱,尽目遥望,群峰险峻,尽收眼底。余曰:夜宿五云峰。对曰:妙哉!遂至客房,稍事休整,发往西峰。 攀悬崖,入小径,若蜀中栈道,峻拔迂回,幸悉置槛,吾等安然辱之。过金锁关,后至西峰之巅,沉香劈山救母所在,众欣然。复折返五云,时已夕照,三人行,如毛细雨微撒,溪时远时近,松柏苍然。隔岸阴森者,空旷寂寥之谷也。2023-07-23 17:05:511
北涧的读音北涧的读音是什么
北涧的读音是:běijiàn。北涧的拼音是:běijiàn。注音是:ㄅㄟˇㄐ一ㄢ_。结构是:北(左右结构)涧(左右结构)。北涧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1.在北的溪涧。2.北涧社区村庄。二、引证解释⒈在北的溪涧。引南朝宋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诗:“秋泉鸣北涧,哀猿响南峦。”唐王勃《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虹生北涧,即_新幡;凤下东岑,还栖旧刹。”宋陆游《初夏幽居杂赋》诗之六:“北涧穿篱过,南山出屋高。”三、网络解释北涧北涧社区村庄由来明朝初年,王氏由沙子口街道姜哥庄迁入北涧。清朝道光年间,苏氏又从鸿园村迁此。王氏、苏氏同为山西洪洞大槐树下人的后代。王、苏刚来时,分别居住在山涧、黄毛庵、南边子。由于山势高峻,山涧常发洪水,相处和睦的王、苏两家,便一块商量在山腰平坦地段选了村址。随后从山涧、黄毛庵、高坡上搬了下来,形成了现在的社区规模。政区人口沿滨海大道北行,过李沙路2公里,便会看到西北面有一海拔338米的高山——北山。山前有东西两涧,合称北涧。北涧社区就坐落在两涧之间。翻过北山就是北宅街道办事处驻地。2004年该社区有居民95户,人口311人,以王、苏姓氏为主。关于北涧的诗词《送北涧常州住院》《清渭八景·北涧双流》《和彦冲晚饮·北涧霜翻浪》关于北涧的诗句仲堪临北涧北涧霜翻浪我居北涧北关于北涧的成语乘胜逐北北叟失马闯南走北必不挠北高山深涧北面称臣盘山涉涧餐松饮涧代马望北南来北往关于北涧的词语代马望北涧饮木食石邑深涧林寒涧肃高山深涧南来北往闯南走北盘山涉涧餐松饮涧必不挠北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北涧的详细信息2023-07-23 17:05:581
岩茶属于什么茶红茶还是绿茶
武夷山岩茶属于乌龙茶,而并非红茶与绿茶。武夷岩茶产于福建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丹霞地形的岩缝之中,并因此而得名,武夷岩茶经过半发酵、烘焙工艺制成,具有显著的岩骨花香特征,其代表品种有大红袍、肉桂、水仙、水金龟、铁罗汉、白鸡冠等。武夷岩茶产地范围按国标来讲,岩茶产地范围包括东至崇阳溪,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路,北至黄柏溪的景区范围。按流行的山场观点,武夷岩茶依生态条件分为正岩茶、半岩茶、洲茶、外山茶。其中正岩区号称“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其中三坑两涧最为著名,其余坑涧也是各有特点。三坑:牛栏坑、慧苑坑、倒水坑。两涧:悟源涧、流香涧。武夷岩茶的品种1、大红袍:武夷岩茶名丛之首,有“武夷茶王”之称,因其知名度高、单品量大,单独列出。大红袍茶名始于清末,属后起之秀。由武夷菜茶群体种变异而来。1982年由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进行无性繁殖培育。2、水仙、肉桂:水仙,为近代品种,无性系繁殖品种。自然生长的树冠高幅近五、六米左右,一般树高2米左右,色浓绿光泽,叶肉特厚,茶树冠大,制成成品茶,香气馥郁浓烈,兰花香显,味醇厚,耐冲泡。肉桂,清代已是武夷名枞之一,原产武夷山马枕峰上,分布于水帘洞与三仰峰,是当代武夷岩茶新贵。肉桂尤以内质香气见长,滋味醇厚回甘,略带刺激感,岩韵风格突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奇异高香品种。3、名丛:武夷名丛源于品种(菜茶)高于品种,从宋代开始培育名丛,出现“铁罗汉”、“白鸡冠”以来,名丛、花名已不胜枚举,仅武夷慧苑岩一带茶树调查已得830多个花名。四大名丛为:铁罗汉、水金龟、半天腰、白鸡冠。4、奇种:闽北菜茶为闽北原始野生种演变而来。2023-07-23 17:06:041
郗山的主要景点
郗山汉墓,墓葬的年代很古老,汉代的,可惜这些古墓被古代的毛贼盗掘了,微山县的考古工作者钻进墓穴爬出来,两手空空,咒骂古贼。1999年元月的一个黄昏,文化局接到教育局刘钧峰的电话,说检查教学工作时发现郗山有盗墓的。文化局分管领导和考古工作者乘夜赶到现场,打着手电钻进墓穴,令人惊喜的是墓的石壁上刻有汉画。次日清理墓室,南北长5米,东西宽1.7米,有前、后室,前室有双扇石门、门槛、顶门柱,墓室中的文物被古人盗掘一空。 墓室石壁上刻着人物袖手列队、车马出行、降龙伏虎图案,还有穿璧纹。文物部门运走了画像石,经考证分析,这是东汉时期的墓葬。山东电视台和《中国文物报》及时宣传报道,全国最高考古学刊《考古》发表了学术文章。郗山东、西、南的山坡上暴露着许多汉代石椁墓,皆是小型单椁、双椁墓,有的墓内残留陶钫、壶和猪圈。从这些墓葬上考证,西汉、新莽、东汉时期,郗山周围有居民耕作种田(当时无湖),死后被葬在高处。由于早年施工取土和修建学校使部分汉墓暴露遭到破坏,文广新局加强了对该地区的保护,增强同当地政府的配合,经常派人前去巡查,破坏古墓葬的行为基本已经被制止。1999年文广新局曾在这里发掘了6座古墓,2007年,为配合大运河申遗,市文物局到这里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拟将其作为大运河的一个遗产点上报。 古木兰寺为唐代建造,寺内供奉着关老爷及岳老爷,四大天王等神位,据老人讲,从正门进去,正殿供奉着四大天王,西边是火神庙,东大殿是关老爷及岳老爷济公活佛的神位,在正殿和后大殿之间有一个大殿,殿柱子雕工精美,细致,再往西北是钟楼,东北是鼓楼,鼓楼东边是寺舍(即和尚的居住之地、不是现代的房子),在正殿和二大殿之间有两块石龟托起的碑,记载着古木兰寺的历史及面积,后大殿里供奉着很多神位,都在文革中被毁,今仅存后大殿,正门和东大殿已倒塌,火神庙及二大殿已拆用于粮站,寺牌和石龟、殿柱香炉皆于被盗,石碑和钟已毁!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文广新局又组织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测量登录。县文广新局已在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将古木兰寺的资料登录入数据库中,根据普查工作安排,还将进行相关的调研和保护工作,但直到现在,古木兰寺仍旧没人过问,寺牌也被偷了。据明万历年间《滕县志》载:弥勒寺在城南一百里,金大定间建,元至元年间重修。《兖州府志》、道光《滕县志》载:弥勒寺旧在郗山巅,创始无考,宋康定二年重修,金大定二年迁于山之阳,有承安三年碑殷常记。 郗山山涧有九个,分别是:双龙交尾涧、金龙涧、银龙涧、盘龙涧、朝阳涧、东艮涧、北艮涧、咬龙涧、骷髅涧。 一、双龙交尾涧:是九大涧中的主涧之一,此涧是龙头共生,分流(龙)摆尾,由东向西盘旋交尾,每条涧总长620米。涧头位于郗山山西正中部,今在郗山小学中部和殷宪祥宅基地往西十米处,南涧有郗山三村殷昭才和白玉成宅基地西小桥处,分流直下向西泄洪,北涧有郗山三村殷茂松宅基地和郗山六村殷宪课宅基地交界处,分流直下向西泄洪。两涧盘旋交尾至郗山山西南北路段(今郗山古集市北头,陈红军宅基地处),然后两涧尾合抱斜下西南至“一眼望七桥”(今殷昭春宅基地西60米)的最后小桥口(殷允海宅基门前)涌流入古运河。 二、金龙涧:靠郗山西坡(郗山三村古集市内)最南端,每逢大到暴雨时,此涧由山上直下夹带黄泥土咆哮,在雨后夕阳的照耀下,金光闪闪,如龙挂天,所以叫“金龙涧”。源头在陈林西,途径陈洪海宅基地屋后与郭景泉门南端直下,又与“双龙涧”的两尾汇集至小桥口,入老运河。 三、银龙涧:靠郗山南坡中部,龙头(源头)起至今殷宪印宅基地处,也是殷府长房墓地位置,直下正南泄洪,途径丁吴胡同,顺流殷延柱门前与王学减宅基地东南入老运河。四、盘龙涧:是“银龙涧”的分流涧,龙头起至殷府长房墓地东一百米处(今稀土矿大门对过处),此涧犹如弧形,途经殷宪功宅基地东、鲁开福宅基地西、殷昭福门前流向一村中部入老运河。五、朝阳涧:因面朝郗山山东向阳而得名,大多凌晨暴雨发泄最凶,源头起至山中腰(老瓦屋),途径郗山环山路顺流直下向东,收尾东南入老运河。六、东艮涧:位于郗山东北端,源头起在郗山山东北坡(今苏记林地,稀土矿坐落处),每逢汛期,此涧发水最凶,顺流直下向东(今稀土矿排水沟)入微山湖。七、北艮涧:位于郗山东北端,源头起在郗山山东北坡(今稀土矿西大院墙外十米处),顺流直下(穿越今104国道)遍布农田。此涧每逢汛期,破坏力极大,因背靠微山湖,出口泄洪难以顺流入湖,大多直接进入山北农田,造成灾害,所以郗山在1968年建立了南北排灌站,兴修了各种水道排泄。八、咬龙涧:位于郗山正北中央,龙头起至山头下(今郗山五村主席塔南50米),途经褚记胡同直下北入农田,此涧也是郗山破坏力最强的一大涧水,北排灌站也是为此涧泄洪所建造的。九、骷髅涧:也就是骷髅沟涧,位于郗山山西北段,源头起至殷府北老林东上二百米处,顺骷髅沟直下向北入老运河。 郗山于明万历年间设立郗山社,属于兖州府滕县,建国之前一直都是社或乡的驻地,建国后设立郗山高级社, 1971年增设彭口闸、高楼、郗山等五处人民公社时,原则上讲,公社名称要与公社驻地村名相一致,而郗山公社不驻郗山村,却在其辖区内的塘湖村,故省批文时更改为塘湖公社。仍有郗山公社的旧址,在郗山广场的老管区院内。后改为塘湖乡,于2000年撤销划归韩庄镇至今。2023-07-23 17:06:201
春茶正飘香,武夷山call你来采茶啦
“春日百花艳,茶香最风华” 每年从三月开始 一接收到春寄出的邀请 武夷山就开始精致起来了 茶人们的狂欢舞会也就此拉开了帘幕 他们纷纷放下手头的一切俗务 奔向茶山深处 化作了采茶人、造茶人 享受一场茶山里的派对 所以,这个春天 我们不去九曲溪,不走玉女峰 我们也专门去寻那 一味茶香 在各座茶海中走一走 让叶片在指尖翩跹 让茶香在鼻尖流连 九龙窠 “天下第一” 的大红袍母树 就是生长在这个地方 虽然仅有几株,但却足够珍贵 驻足在树下抬头仰望时 能够感受到茶树所带来的百年 历史 遗韵 甚至是山岩耸立的视觉冲击之感 除了大红袍母树 这里也都种了好些茶树 一垄一垄的,交相辉映 挥洒出了满满的茶园风光 位置:大红袍景区内 茶树品种:大红袍 燕子窠生态茶园 不曾何时, 燕子窠肉桂 声名鹊起 受到众多爱茶人们的青睐 就连燕子窠生态茶园也跟着火了 在那绵延的青山中,绿树翠竹之下 就是一畦畦翠美茶田 伫立茶园间 绿波翻涌 流淌着稚嫩的茶树清香 层层叠叠 勾勒着浓厚的武夷茶魂 随后一抓空气 就是春与茶的气息 这个时节 恰好 油菜花也 开得正艳 更是吸引了许多小年轻慕名而去 成为了武夷山另一网红打卡点 位置:九曲溪以北,三仰峰以西 茶树品种:肉桂,水仙 慧苑坑 武夷山岩茶产区中核心地带 不仅名列武夷山岩茶三坑两涧之一 更是三坑两涧中区域最大的 连绵的山谷沟壑 将慧苑坑切割成一个个独立的 特色小环境、小气候 让茶树芽叶能够得到很好的恢复性生长 所以生长着各式独特品质的名丛 继而成为了武夷岩茶的重要产区之一 而且在这里 摘难度和制作难度 都比一般环境更具挑战系数 山场味奇妙又有趣 很值得体验一次 位置:玉柱峰北麓,慧苑寺所在处 茶树品种:铁罗汉 牛栏坑 在章堂涧与九龙窠之间 狭窄的山谷中 有一条溪涧常年不断地流淌着 这条溪谷就是牛栏坑 这也是武夷山风景区三条重要沟谷之一 因为独特的自然环境 为茶树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茶品岩韵明显 特别是 肉桂 属武夷岩茶肉桂中的王者 有着非常独特的温柔气 也是武夷山其他地方肉桂无法比拟和模仿的 在涧谷南侧 还有 “虎”、“寿” 等摩崖石刻 另有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第二次入闽时 题刻的 “红军经过此山” 等 与茶园融为一体,别有一番景象 位置:天心寺东北边,北斗峰与曼陀峰的南麓 茶树品种:肉桂、水金龟 大坑口 在通往天心永乐禅寺的路 有一条狭长的岩谷 两面的陡壁,爬满野草和青苔 还有 一条幽涧缓缓地流淌 这便是“大坑口”的所在 别以为这只是平平无奇的一条路 其实正是因为这般地理环境 才让生长在两侧的茶园 吸纳天地之精华 所产出的茶叶 更是香气幽长 滋味醇厚,韵味十足 位置:天心寺的东南边 茶树品种:水仙、肉桂、名丛 流香涧 流香涧,原名 “倒水坑” 因为武夷山风景区内的溪泉涧水 均由西往东流 奔向峡口,汇于崇阳溪 唯独流香涧 自三仰峰北谷发源 流势趋向西北,倒流回山 在倒水坑的两旁壁立苍石丹崖 青藤垂蔓,野草丛生 其间却又夹杂着一丛丛山惠、石蒲、兰花 一路走去 淙淙的流水声与飞花相随不舍 一缕缕淡淡的幽香扑鼻而来 明朝诗人徐火通游历此地,不忍离去 遂将涧改名为“流香涧” 随着山涧往北一折 就是 清凉峡 抬头仰望 犬牙交错的崖石,岌岌欲坠 当中只留下一线空隙 到正午时才会透进一缕阳光 而流挂在石壁上的一道道水痕 又会化成一滴滴岩溜,落入涧中 如此优越的自然环境 让生长在这里的茶树 不仅有 “岩骨花香” 更有流香之韵 令饮者过齿难忘 位置:玉柱峰与飞来峰的西麓,毗邻慧苑坑 茶树品种:水仙 悟源涧 悟源涧,是武夷山三坑两涧的其中一涧 为流经马头岩麓的一条涧水 其水流淙淙,静谧安祥 有助人悟道思源,故名 因在石径的两旁 峭峰林立,深壑陡崖, 使得谷内迷雾沛雨 夏日阴凉而冬少寒风 再加上那汪清澈甘甜的山泉 才养育出了闻名天下的名茶 于涧旁石壁上 还有勒此三字涧名 以及乾隆年间江西茶商捐资修建石径的题刻 位置:武夷山风景区内马头岩南麓 茶树品种:水仙 竹窠 竹窠是一个天然的山间谷地 比起三坑两涧那些狭长的山涧 竹窠的地势更加低洼 被笑称为三坑两涧的“盲肠” 不过,正也是因为低洼的地势 才凝聚了许多的自然肥料和水分 刚好 水仙 最爱这种生活环境 以致于其滋味在武夷山独领风骚 位置:流香涧西侧 茶树品种:水仙 虎啸岩 虎啸岩蟠踞在九溪曲南一线天北面 怪石崔嵬,流水迂回 产自虎啸岩的肉桂 被人们简称为 “虎肉” 光是听名字就觉得霸气无比了 其初入口时会觉略带苦涩甚至辛辣 但很快回甘,且留韵长久,回味无穷 此外,在这里还有 “虎溪灵洞” 四个大字高勒岩壁 更有“极目皆图画”的美称 是一个独具泉石天趣的佳境 位置:二曲溪南 茶树品种:肉桂 马头岩 马头岩是五石骈列 势如五匹骏马竞相腾骧 俗称马头岩,雅称五马奔槽 在马头岩的岩石下方 坐落着一座白墙黛瓦间的古老建筑 周围围绕着成片的茶树 置身其中,颇有世外桃源之境 这里多种肉桂 茶以 “香高” 闻名 不仅是名丛 “竹叶青” 的原产地 还成为了 武夷山核心区三个标志性肉桂产地之一 并且种植氛围较大 其下又分出一些小区域山场 比如 三花峰、桃树窠和云峰 …… 位置:大红袍南面 茶树品种:肉桂 鬼洞 鬼洞并非洞也 实为一条细窄的峡谷 两边岩壁耸立 遍布了青苔和蕨类植物 也孕育了许多武夷山的名丛 甚至可以说,目光所及皆是茶树 微风吹来,各种茶香扑鼻而来 位置:天心寺与慧苑寺之间 茶树品种:水仙、铁罗汉、水金龟 马枕峰 这是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 形绝似骏马,穿云矗汉 也好似风景区内的一个骏马形的巨枕 故称为马枕峰 这里还是肉桂的原产地 茶树多生长在半山腰 做出来的茶香气奇特高锐 滋味浓郁富有层次 有人也称此 “马肉” 且一点都不逊色于马头岩的“马肉” 位置:狮子峰的西南边 茶树品种:肉桂 吴三地 吴三地是武夷山的一个自然村 平均海拔800多米 最高海拔有1300多米 村内不仅拥有着远近闻名的 二千多棵百年 老枞水仙 还有 奇兰、丹桂 这些高香品种 滋味更是醇厚馥郁 被当地人称之为 “高山岩茶” 除了茶之外 这里的原始植也被保持完好 山顶上植被丰富,山脚下溪流多 山腰上植被众多,竹林茂密 “上有戴,下有带,中间有腰带” 无疑就是茶园的最佳环境 位置:武夷山景区的西北边高山地区 茶树品种:水仙、奇兰、丹桂 佛国岩 武夷山著名的九十九岩之一 其岩体方正,人们置身其中 俨如游走于佛国之中 膜拜于妙相庄严、端庄肃穆的众佛之下 岩顶、岩麓辟有茶园 四周树木葱茏,绿遍村庄 在岩下也有一座佛国寺 寺额尚存,建筑完好 现为民居及制茶作坊 每到春夏两季之时 茶叶飘香,令人心旷神怡 位置:佛应岩北约1公里、龙峰东侧 茶树品种:肉桂 武夷茶膳 以茶闻名的武夷山 自然也有着各种茶膳 爱茶之人又怎能错过呢? 茶宴 武夷茶宴,就地取材 在不断 探索 与实践中 才荟萃而成宴席之一款 其以武夷岩茶为配料主体 或利用 茶汁 ,或利用 青叶 或以茶为 主料 ,或为 配料 蒸熘爆炒焖炖 都能派上用场 每道菜出锅后 都或飘或藏着岩茶独特的清香与韵味 味清不腻,食之齿颊留香 武夷茶面 取茶青汁和面擀制 让其充满了大自然的色彩和茶的香气 出锅后再加入当地猪油、香葱拌匀 简单清爽,茶香扑鼻 入口柔韧绵软,令人回味无穷 山妖茶香菇 “山妖”即 半天妖 是武夷传统 五大珍贵名枞之一 拥有着独特的浓香 将茶树菇与半天妖茶叶进行煸炒 外焦里嫩又带着丝丝缕缕的茶香气 咬下一口味浓厚回甘 简直就是下饭利器 大红袍茶糕 茶糕虽然很常见 但是大红袍茶糕却不常吃 被做成花形状的茶糕 光是看着就很有食欲 还带着茶叶的清香 一块茶糕,再来一杯茶 每天下午的幸福 养生 时光都来自于此了 武夷山,山有茶,茶有景 如若不急,我们可住在茶汤的山色里 采摘一捧新茶,喝一杯醇厚茶汤 让茶山鲜嫩的空气浸润自己的心灵2023-07-23 17:06:441
大红袍四大品种
1、名岩区大红袍,指在武夷山三坑两涧地区生产的茶叶。2、正岩区大红袍,指在山峰与山岩间生产的茶叶。3、洲茶,是在溪流两岸所生产的茶叶。4、半岩大红袍,指的是生长在正岩以外地区的大红袍茶叶,其茶香浓郁,汤色红亮。 大红袍有哪四大品种 1、名岩区大红袍 名岩区大红袍是指生长在三坑两涧地区生产的茶叶,其冲泡后的茶汤明亮澄澈,具有 兰花 与水果的香气,而且名岩区大红袍在唐宋期间被列为了贡品,根据茶树的形状,可以分为醉海棠、钓金龟、玉麒麟等。 2、正岩区大红袍 正岩区大红袍是指除了三坑两涧外,在山峰的岩石缝中生长的茶叶,它具有红茶的清香,和绿茶的醇厚,是中国乌龙茶中较为名贵的品种,而且正岩区大红袍按照茶树叶形,可以分为瓜子金、金钱、金柳条等。 3、洲茶 洲茶是指在溪流两边生产的茶叶,它属于半发酵茶,具有独特的香味,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并且洲茶适宜生长在雨量充沛且气候温和的环境中,按照香气分类,洲茶可以分为肉桂、白麝香、石乳香等。2023-07-23 17:06:511
武夷山有什么好玩的
武夷山自然遗产旅游项目D1、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一日游:武夷山保护区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生物之窗,是世界同纬度带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昆虫的世界”、“世界生物之窗”、“天然植物园”、“东南植物宝库”、“世外桃源”。旅游线路:车经武夷山风景区、武夷山大峡谷、进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桃源峪、铁索桥、三港(戏猴)、博物馆、桐木关、沿途垂直生物分类带、南方铁杉、高山草甸、黄岗主峰。[A][可选自费项目:国家森林公园、原始生态漂流、青龙瀑布、华东第一漂、龙川大峡谷、玉龙谷、十八寨]2023-07-23 17:07:279
三坑六涧多少洞
三坑六涧72洞。武夷山的茶树基本上都种在岩、坑、涧、窠里,深入广大茶友印象中的核心山场,莫过于“三坑两涧一窠”,即牛栏坑、大坑口、慧苑坑、流香涧、悟源涧,以及母树大红袍所在地九龙窠。岩茶的山场很多,之前也有朋友说过,武夷岩茶的山场名这么多,记都记不过来。说实话,岩茶的山场确实非常多,很难全部认全。不过要认识和了解岩茶的山场,是有规律和方法可寻的,武夷山的36峰、72洞、99岩,希望能帮助大家。2023-07-23 17:10:131
竹窠赵氏属于什么档次
竹窠赵氏属于顶级档次。竹窠茶的品质将武夷岩茶传递到全国,让全国人民都能喝到一杯健康好茶。竹窠,是地处慧苑坑和三仰峰之间的天然山间谷地,也是著名三坑两涧两窠中的其中一窠。比起三坑两涧那些狭长的山涧,竹窠的地势更加低洼,被当地人笑称为三坑两涧的盲肠。但低洼的地势,也为茶树的生长凝聚了更多的自然肥料和水分,土壤肥沃,水分充足,又避风排水。2023-07-23 17:10:201
七律·建阳风物人文
七律·建阳风物人文 @剑安(笑独行)[诗]独怜雄踞武夷南, 更爱二溪交大潭。 麻沙书版因稀贵, 水吉盏窑凭异玄。 唐石易成朱子美, 雒田难解宋慈酸。 岩茶万口传坑涧, 山外小湖开水仙。注释: 1.雄踞武夷南,谓建阳携闽北地理中心优势占据武夷山脉南麓;位于建阳将口洋墩村的合福高铁武夷山东站其实是在武夷山景区的东南方向。 2.二溪交大潭,谓崇阳溪在建阳城区合“建阳母亲河”麻阳溪之水南流。大潭,建阳城古称大潭城,始建于西汉武帝朝,为东越王余善所筑闽北六城之一;今建阳城区北城有大潭山,俗称登高山。 3.麻沙书版,指建阳麻沙(包括古称崇化的书坊)雕版刻书;南宋时建宁府(主要是建阳以及古称建安的建瓯)与临安府、成都府并称三大刻书中心,所出“建本”与“浙本”、“蜀本”齐名,其中建阳麻沙所出又称“麻沙本”,在中国书史上向以纸墨粗劣、刻印不精、校勘草率、错误百出而饱受诟病,但随着宋版书日益珍稀,“麻沙本”之刻印精良者亦身价日高。 4.水吉盏窑,指建阳水吉以烧制“建盏”闻名的“建窑”;“建窑”亦称“建安窑”,两宋时号称御窑。“建盏”为黑釉茶盏,号称黑(釉)瓷,因胎泥和釉料富含铁,故成品具有天然磁化杯活水软水功效;因需要涂施厚釉,必须在1300℃以上高温下烧制,故成品率很低;因工艺技术不可控比例高达70-80%,故成品有巧夺天工之奇异。 5.唐石,指唐石里,建阳黄坑古称。 6.朱子,即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朱熹夫妇合葬墓在建阳黄坑唐石山,而朱熹晚年为传道授业、著书立说而创办的考亭书院也在建阳西郊考亭村。 7.雒田,指雒田里,建阳崇雒古称。 8.宋慈,即南宋法医学家宋慈,有“世界法医学鼻祖”之誉;宋慈墓在建阳崇雒昌茂村。 9.坑涧,指三坑两涧,即牛栏坑、大坑口、慧苑坑(含倒水坑)与流香涧、悟源涧,位于武夷山风景区北麓,为武夷正岩茶产区中心点,所产岩茶最具“岩骨花香”韵味和“香清甘活”特征。 10.山外小湖开水仙,谓水仙茶原产于外山的建阳小湖大湖村;作为武夷岩茶的两大传统当家品种,水仙茶与原产于武夷山慧苑岩(一说马枕峰)的肉桂茶齐名,“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的说法曾在武夷山产茶区流传了上百年。(戊戌年大雪前夕成咏并注释于榕城)2023-07-23 17:10:381
溪口的景点介绍
武岭门我们由此而去,首先看到的是武岭门。武岭门是进溪口镇的必经之路,相传在1929年前还是一个小庵堂,旁设茶亭供人歇息。1929年蒋介石在这里改造成三间二房城楼式城门建筑。门额两面都有“武岭”两字,外面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所写,而里面则是蒋介石自题,之所以将此取名“武岭”,是蒋介石为了体现尊重前辈之意。因为,其一蒋介石崇尚武德;其二“武岭”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的谐音,进武岭门后的三里老街便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俩从小生活的故乡。沿街有小洋房。进入武岭门左边是文昌阁,右边是武岭中学。好吧,我们拾级而上去参观文昌阁。文昌阁为古代“溪口十景”之一,因位于武山南端高处,别名“奎阁”,故将此景称为“奎阁凌霄”。原建筑造于清代雍正九年(1731年),至民国时期已破败不堪。1924年,蒋介石从广东回乡扫墓,见其楹栋倾斜,于是就请他的哥哥蒋介卿召集民工重建,至第二年造成飞檐翘角的两层楼房,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完工之日,蒋介石名之为“乐亭”,作《乐亭记》以描述其胜。但溪口人仍称之为“文昌阁”,文昌阁改建后,成为蒋介石的私人别墅和藏书楼。1927年蒋宋联姻后,常携宋美龄来此小住。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被军委会“严加管束”,次年1月13日,被送到溪口幽禁。张学良到达溪口,最先的落脚点就是文昌阁,几天以后才被押送上雪窦山,1939年12月12日,6架侵华日机轰炸溪口,把文昌阁夷为平地,以后直至蒋介石离开大陆,始终是一片废墟。1987年,政府拨款,按原样重建,雕梁画栋,风姿胜旧。小洋房蒋经国先生住过的三间二层小平房即:小洋房,建于1930年,由于当时所用材料石灰和水泥均称为“洋灰”,故此房叫“小洋房”,原是为美国军事顾问端纳先生所建。这房子背靠武山,面临剡溪,风景优美,环境清幽。1937年蒋经国从苏联留学回来居住于此,直至1939年到江西赣州任国民党行署专员,蒋介石曾为其子请了两位老师,严教不懈,以解除其马列主义武装,同时为其妻蒋方良女士教国文。蒋经国住读时。楼上东面一间为卧室,西面一间为书房,中间为客厅,屋顶平台较宽敞,楼下由伴读徐道邻、高理文等住宿。屋内有一石碑携刻着蒋经国手书的“以血洗血”四字,表示他对日侵的痛恨及替母复仇的决心。各位朋友,我们继续游览其他景点。蒋氏故居我们由此而下顺着沿江街道往前行百米即到“蒋氏故居”。蒋氏故居丰镐房,位于溪口下街。丰镐房原有蒋介石祖传房屋六间。据1948年重修的《武岭蒋氏家谱》第三册记载:“清光绪十四年,公(指蒋介石)2岁,肃庵公由玉泰迁居报本堂之西厢房”。迁居的原因是蒋肃庵(蒋介石父)经商之处玉泰盐铺被火焚毁;西偏房即今报本堂西边的独立小楼。蒋肃庵死后,蒋介石兄弟分家,蒋介卿得重建后的玉泰盐铺,蒋介石、蒋瑞青得丰镐房。蒋瑞青分家不久即亡,丰镐房归蒋介石独有。1928年,蒋介石扩建故居,迁走25户邻舍,发展成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的现有规模。整个建筑为传统的前厅后堂、两厢四廊的格局。楼轩相依,廊庑回环,墨柱赭壁,富丽堂皇。前庭及左右还有三个花园,有月洞门相通,中间小天井,两边有金银桂花各一枝,是宋美龄亲手所栽。而两旁则为东西厢房,东由宋美龄居住,西为毛福梅(蒋介石的元配)的住所。但因毛福梅居住在此,宋美龄直至1939年从未到过此地。 厅堂廊庑布满雕刻彩画,有取材于《封神演义》的“文王求贤”,取材于《三国演义》的“刘备招亲”、“送皇嫂”、“古城会”,取材于《说岳全传》的“岳飞出世”等系列雕刻和“渭水垂钓”、“八仙过海”、“狸猫换太子”、“闻太师回朝”等彩画。中堂为“报本堂”,匾额为吴敬恒所书。这是蒋家祭祖宗、拜天地之处,里面供有蒋家四代宗位。堂门外走廊上有匾一块,上书“寓理帅气”,是蒋介石为儿子蒋经国40岁生日所书,以鼓励他能继承父业,以理服众,统帅万物。两边楹联是蒋介石自写:“报本尊亲是谓至德要道,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顺孙”。各位游客,刚才我把丰镐房的简要情况向你们作了介绍。我就丰镐房的雕塑艺术向大家单独作些介绍,因为这里反映了主人的许多思想内涵。丰镐房蒋介石的故居丰镐房,是他发迹后在祖传房子的基础上扩建而成。院中雕梁画栋琳琅满目,富有民间艺术风味。跨进前厅,就可望见屋顶正中的堆塑,中间是“福禄寿三星高照”,两边是“双龙戏珠”。中堂系蒋介石祭祖敬天的“报本堂”,是丰镐房整个建筑的中心。走廊两端壁上有两幅彩画,东首是“八仙过海”,西首是“姜太公钓鱼”,柱头两侧在建筑上称为“牛腿”上的木雕,是周文王和姜子牙的历史故事,有“子牙钓鱼”、“太子邀请”、“文王拖车”、“登坛拜帅”等一系列画面,把周文王降格求贤的过程表现得洗练而生动。四个柱头的木雕,是《三国演义》的四出戏,从东到西分别为“甘露寺”、“夜战马超”、“关羽战长沙”、“回荆州”。东西厢房四个柱头上的木湘,也是四出三国戏,即“送皇嫂”、“古城会”、“上马献金”、“斩颜良”。东厢房走廊上的雕刻,内容是《精忠岳传》,有“汤阴大水”、“拜师周侗”、“操场比武”、“岳母刺字”等画面,反映了宋朝一代名将岳飞的成长过程。西厢房走廊上的雕刻是上八洞神仙的群像,有神态怪异的铁拐李、潇洒飘逸的吕洞宾,持笛横吹的韩湘子,手执花篮的何仙姑等等,均栩栩如生,引人注目。前厅、中堂屋檐下的粉墙上",还有取材于《封神演义》的“闻太师回朝”,取材于《狸猫—换太子》的“陈琳抱盒”,取材于《说岳全传》的“岳飞收蛇枪”等彩画整个丰镐房的雕刻、堆塑、彩画,既反映了房子主人对这些历史题材的爱好和祈求飞黄腾达、吉祥如意的愿望,也反映了中国民间艺术的高超造诣。西平房西平房为蒋家亲戚和蒋介石警卫随从所住之处,抗战开始后毛福梅因腿脚不便而居住于此,1939年12月12日日军飞机轰炸,她逃向摩河殿(祖庙)时被炸死于后门的短墙下。蒋经国得知后马上从江西赶回,手书“以血洗血”四字。旁边的那棵银杏为毛福梅亲手所植。这儿就是蒋介石母亲王彩玉的旧居,同样是中国式的建筑,砖木结构的二层楼。这是蒋介石于1929年设计建造的。这幢二层三间的小楼,就是蒋介石分家时原来的六间平房。中间是王彩玉旧居,此屋楼梯特殊,主要是蒋介石考虑到其母亲年迈,况且是旧式中国女人,均以缠小脚为美,三寸金莲,上下楼梯不便,因此特设此窄梯,仅有一人之宽,这样其母借助两边栏杆,可上下自如,由此可知蒋介石对父母之孝心了。楼上楼梯繁多,那是为了连络风水。1929年扩建新房的高度也未能明显超过此屋,这是蒋介石为了显示尊祖之心而已。玉泰盐铺下面我们去另一处名叫“玉泰盐铺”的景点。玉泰盐铺是蒋介石的出生地,位于溪口中街章墙弄口,蒋介石祖父斯千、父亲肇聪(即肃寇)曾在此经营粮、盐、酒、杂。据蒋氏宗谱记载,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五日蒋介石出生于此屋楼上。蒋介卿在宁波江海关监督卸职后与子女也曾在此居住。现有楼房三间,平房三间,还有厨房、厕所等附属建筑,大门为石砌框架,门额上书“清庐”两字,门前墙角蒋介石题字“玉泰盐铺原址”,外有围墙,一如当年原貌。不知有没有哪位游客看过《金陵春梦》如有人看过的,在参观了玉泰盐铺后可要与《金陵春梦》中关于蒋肇聪去河南贩盐一事区别开。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在溪口确实开了盐铺,但他却不会去河南贩盐,这是因为蒋肇聪主要是做山里人的生意,更何况,溪口地东海之滨,宁波沿海各县均有盐场,有的是盐,他何苦要跑到千里之遥的河南去呢?摩诃殿各位游客,我们穿过几条小巷,就可到达“摩诃殿”。摩河殿是蒋家的祖庙,因蒋氏祖宗摩河太公是个佛徒,所以这个祖庙称之为“摩诃殿”。这里面供奉着蒋家祖宗。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也安葬于此,大家看到的吴敬恒所题“先妣毛太君之墓”即是。以上我们游览溪口镇上的一些主要景点,下面我们即去蒋母墓道,它主要包括石牌坊、跨路亭(又叫下轿亭)、八角亭、基庐、坟墓等建筑。石牌坊有三个门,中门和左有边门,因石牌中门刻有“蒋母墓道”四字,放从入口至坟墓统称“蒋母墓道”。从石牌坊到坟墓,依山坡而筑,是一条长的8米的卵石路,夹在一片松林之中。进石牌坊行约300米,有一跨路亭,形若古代书生的方巾帽,据说蒋介石回乡祭母,到此下轿故被称为“下轿亭”。蒋介石每次扫墓,便在此下轿后步行而上,以此表示孝心。过亭上行约200米,横在途中有一座共12问平房的墓庐。墓庐——慈庵墓庐——慈庵。建于1923年,1930年重建,改为11间排房。基庐主房中有四块石碑。正门迎面的是孙中山的《祭蒋太夫人文》,由谭延闿(谭是北伐时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书写,背面是蒋介石口述、于右任先生写的《蒋太夫人事略》;左右两边分别是《哭母文》和《慰劳蒋总司令文》;而为这张《蒋老伯母遗像》题字的是汪精卫(汪兆铭)。正厅右边是蒋介石扫墓时居住的小屋,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蒋介石在当时国民党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高了。左边一个两室套间,是蒋介石回乡扫墓或下野休息常任之处。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他在此养伤110多天,是使得最长的一次。右边两间为招待亲友的客房。附房作看墓人居住和做饭用膳之处。作为孝子的蒋介石为他母亲修的墓穴到底如何呢?好吧,我们再上168米就可一清二楚了。蒋母之墓这就是蒋母之墓,蒋母亡于1921年6月14日,各位看了可能会说:好普通啊。其实这里却大有来头,此墓以石块砌成,上面扇形拦土石上刻有“壸范足式”四字,含有女中模范、楷模之意。下面墓碑上刻孙中山先生亲题的“蒋母之墓”。两旁对联为“祸及贤慈,当日顽梗悔已晚;傀为逆子,终身沉痛恨靡涯”。拜台刻有风竹图,以示妇女之墓且出身于葛竹村。墓穴朝北就对着蒋介石之父的墓穴(桃坑山)。那为什么蒋介石父母没有合葬在一起呢?蒋母死时,蒋介石身价已高,当时蒋介石在平叛广东军阀陈炯明,任粤军前敌总指挥。蒋母系其父第三房续配夫人,在其父死后立碑时无法再刻上王氏的姓氏位置。另外在分割遗产时,蒋母同蒋介石的阿哥蒋介卿有矛盾。故在临终前,曾嘱托蒋介石,不要把她同葬在其父亲墓穴里。所以蒋介石在其母死时,为他母亲另择基地,而在两墓中都留出了一个空穴。参观完了蒋母墓道后,有的游客可能会问,蒋介石父亲是谁?叫什么?他葬在什么地方?以下详细介绍:蒋介石父亲名叫蒋肇聪,字肃庵,其坟墓位于溪口后马路北面的桃坑山上。肃庵死于1895年,墓有四穴。肃庵与其原配徐氏、继配孙氏合葬。空穴原拟留给蒋介石生母王彩五,后因王氏坚持另葬而始终空着。墓碑“肃庵蒋公之墓”,为蒋介石任沪军团长时的上级和好友黄郭所书。两边“别头柱”的对联,上联为“武岭山怀抱”,下联为“剡溪水长流”。蒋父坟墓的修复,澄清了《金陵春梦》“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末见他祭扫父墓”之说的谬误。大家参观完了墓道,下面我们将去千丈岩。为使大家更好地观赏千丈瀑布的雄姿,我们徒步而上,望各位要有准备。 这儿是御书亭。御书亭位于雪窦寺东南,为“入山第一门”。耪场翘检,古朴庄重。据宋代雪窦寺住持广闻掸师《御书应梦名山记》云:景祐年间,宋仁宗赵帧梦游“八极之表”,醒来后,沼“图天下山几以进”。雪窦山“双流效奇,珠琳挺秀”,“默契圣心”,即派内侍张腰新道去救偷和彻赐物品沉香木雕山一座。自此;雪窦山、寺名离次摄,南宋淳祐五年(1245年)冬,宋理宗赵陶追书“应梦名山”四个大字。翌年四月,勒石建亭,将“应梦名山”四字置于亭内,并由广闻掸师作记。供人观瞻,现存亭子,由雪窦寺僧人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募捐重建,1981年5月进行了大修。御书亭已成为雷窦山的入山第一景。锦镜池再接下来的是锦镜池,在雪窦寺西南、东、西两条涧水汇聚处。宋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雪窦寺方丈智鉴在此挖池、筑堤,经半年而成,“池深一寻(8尺),纵四百三十尺,广半之”,其上修桥置闸,控制干丈岩的瀑布,南宋诗人张良臣名之为“锦镜池”。此池早已淤塞,成为水稻田。为了保证干丈岩的观瀑用水,1986年政府拨款重修,挖土1米,池面积约200平方米;砌助筑路300米,并修复了在其上端的关山桥,重建了桥上的青锁亭。锦镜池、关山桥、青锁亭的修复,为千丈岩瀑布增添了美好环境和气势。 穿过青锁亭,沿鹅卵石路走,大家看到前面是一片平地,约有四五十亩,这是山顶平地,要不是我们乘车绕山上来,绝不会感到这里会是600米高的山顶上呢。我们去看看号称“浙东名瀑”的干丈岩。 所谓“千丈”,虽然夸张,但也有186米的落差,水源终年不断。临崖探首,叫人胆战心惊。下一站到安全的飞雪亭上去一览瀑布全景。千丈岩瀑布千丈岩瀑布在雪窦寺南0.5公里处,以雄奇壮观而名闻江南,北宋真宗曾赐名“东浙瀑布”。瀑布落差186米,来自东西两涧之水,在锦镜池汇聚经关山桥至崖口,凌空怒泻,至半壁与一突出巨石相撞,洒若飞雪,把瀑布分成上下两折,上层如五龙腾空,下层如珠帘垂地,经日光照耀,现出七色长虹,在各地众多的天然瀑布中别具特色,观者惊绝。观千丈岩瀑布,有两个角度:一为崖口对面,古人筑“飞雪亭”让人坐观;二为瀑布谷底,古人建“仰止桥”、“午雷亭”供人仰视。1986年政府拨款改建了飞雪亭,亭前拓建了水泥平台,围以栏杆以适应日益增多的游客观瀑的需要。仰止桥和午冒亭也进行了整修。蒋介石的别墅——妙高台各位,我们要发扬坚韧的攀登精神,再爬一段山路,去参观蒋介石的别墅——妙高台。 妙高台离雪窦山胜景干丈岩约500米,有峰突起,截出万山之表,称“妙高台”,又名“妙高峰”,或曰“天柱峰”。峰顶有坪如台,东西约13米,南北倍之,前面是悬崖峭壁,三面凌空,下临深渊,登雪窦绝顶俯视,只见平台不见峰。从山下仰望,只见山峰不见台,堪雪窦山胜景中的一绝。这里海拔396米,气候凉爽,周围松樟翠竹蔽日,脚下山岩奇突多姿,是一个理想的避暑胜地。据1948年重修的《武岭蒋氏宗谱》第六册记载,蒋介石8岁时“始上雷窦山见妙高峰爱之”,“民国十六年总统蒋公建别墅于其地”,自题门额“妙高台”。别墅为中式建筑,中间是三开间两层楼,前有天井,黑漆大门,进门两边各有一问平房,上是阳台,有水泥走廊相连,后有三间平屋,有围墙连成一个整体,建筑面积为436平方米。刻有蒋介石手迹“妙高台”的门额,现仍悬挂于楼前。房屋右侧有两只亭子,大门外为平台,台上岩右突起一块,方形平滑,可容一人下坐,称“县坐石”。“文化大革命”时妙高台被拆毁。1986年重建复原,但原故在正门进口的石塔却被换了位置,放在了中间。这个石塔是清末民初时雪窦寺的方丈石奇和尚的浮屠,因蒋介石非常敬重他,故在造如高台时把它移了过来,并每次到此叩拜。雪窦寺各位游客,我们参观游览了妙高台后,沿路直奔下一个景点雪窦寺。雪窦寺是雪窦山风景区钓中心,历史悠久,名扬海内外。据《雪窦寺志》记载:晋时有尼结庐山顶事佛,名瀑布院。唐会昌元年(841年)改建今址。大中末年(859年)为袭甫所毁。咸通三年(867年)重建,改名“瀑布观音禅院”。景福元年(892年),常通禅师来寺主事,刺史黄昆施田1300亩,寺院作了大规模64扩建,遂成十方禅院。咸丰二年(999年)宋真宗赵恒赐“雷窦资圣掸寺”寺额。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失火焚毁,隆兴元年(1163年)复建。南宋宁宗时评定天下寺院等级,雪窦寺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在宋代,从太祖开始,先后为雪窦山下过四道谕旨。赞赏不已。元代至元二十五年和明代崇祯末年又两次被毁,清顺治年间重建。“文化大革命”期间,雷窦寺又一次遭到破坏。1986年4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开工重修。重建的大雄宝殿高23.7米,宽380.7米,深29.3米,大木立架,辅以砖瓦,宏伟壮观。1988年10月21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来寺考察,建议把雪窦寺建成别具一格的弥勒道场。根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出版的《佛学辞典》“四大名山”条目载:“近有主张于四大名山外,加奉化雪窦弥勒道场为五大名山者。”而弥勒佛的原型——布袋和尚契此就出生于奉化,且在奉化后林寺出家,死后葬于城北封山(即今锦屏山)的中塔禅院。1990年6月13日,弥勒殿在原天王殿遗址动工兴建。殿宇建筑面积745.53平方米,高15.9米9宽28.7米,深23.2米。弥勒殿完成后,还将重建山门、方丈殿、藏经楼、钟楼等。另外我要告之各位的是,我们看到的雪窦寺是按“文化大革命”前的样子恢复的。顺便我想出道题问问大家,为什么雪窦寺有如此声望?雪窦寺最有名的对联是什么?(雪窦寺出了个布袋和尚,布袋和尚正是弥勒佛的化身,而弥勒佛又是在国各寺庙中的第一个佛像,因此雪窦寺有如此声望。对联是“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参观了雷窦寺,下面我们转到这座大殿的后面去看两棵树——将军楠。“西安事变”地点提起当年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大多数人都知道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的爱国壮举。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可从这两棵树中领略当年历史风云和将军的业绩。张学良将军手植的四株槐木,今尚存其中两株,枝繁叶茂,刚劲挺拔,直指蓝天。见树如见人,张学良将军那种气宇轩昂、大义凛然的神态仿佛就在眼前。“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回溪口养伤,张学良将军被幽禁在雪窦寺,蒋介石对张学良活动范围亲自规定:东不出镇海口,西不过曹娥江,到溪口有人跟随,去外地出动宪兵。还派了者秀才给张学畏讲四书五经。张在心胸积郁之余,打靶、鸣炮、种花植树,在雪窦山的水涧岩栽了紫玉兰、法国梧桐,在雪窦寺栽了四株楠木,成长后仅存的两株,当地人士奉赠雅号为“将军楠”。无独有偶,雪窦寺前山门右侧有高涝桥(现改名龙珠桥)桥畔有一古松,据说明隆庆五年(1571年)奉化县官要将树砍掉,翰林戴询曾作诗要求留下,因此,本地人称这株古松是“翰林松”。“将军楠”与“翰林松”,虽属古今不同时期不同境遇,然而都值得人们传颂。为了使各位更好地了解当年西安事变及张学良将军的有关业绩,下面我们去参观中旅社。中旅社位于雪窦寺西侧,有建筑面积438平方米,1934年6月建成开业,属上海中旅社管辖。内设客房六间。餐厅一个,旅游旺季还在雪窦寺厢房设行军床100张,接待旅客。1937年1月,房子被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包用,称“张学良先生招待所”,张学良和他的副官、护士,以及军统特务队长同住在这里,另有30余名特务队员和一连宪兵驻扎在雪窦寺,进行监视。张学良在这里度过了八九个月的幽禁岁月。此年中秋,木结构厨房起火,房子全部焚毁,张学良在雪窦寺小住几天之后,即被迁往安徽黄山。1987年5月,政府拨款按原样重建,1988年竣工对外开放,并陈列了张学良的业绩和照片。含珠林各位游客,请大家留意雪窦寺前有一处含珠林。这里有个传说,在这吁陌间,有圆阜如珠,苍松参天,称为含珠林。四周群峰环抱,鸟瞅恰似九龙抢珠。林中原有茅亭一座,名含珠亭,1941年被日军烧毁。相传含珠林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墓地。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黄巢外甥林言投降朝廷,黄巢兵败退至山东泰山狼虎谷被擒。林言不忍杀娘舅,乃杀一与巢貌似者代,巢逃出为僧。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张奎义为西京留守,识黄巢于群僧中,后住四明雪窦山,即雪窦禅师是也。”后人《咏黄巢墓》诗:“三十年前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即指此事。各位游客:我们去参观游览“隐潭三瀑”。位于雪窦寺西北约1.5公里,东吞、班溪两乡交界处。涧水从东乔村下流,形成三级瀑布,即上隐潭、中隐潭、下隐潭。上隐潭以幽险见长,中隐潭以清秀取胜,下隐潭则秀奇双绝。上隐潭,位于东乔车站西南角,从崖上通向深潭石阶216级,陡壁深塑9青苔斑班,苍松挺立石隙。涧底碧水深潭,南有水泥平桥,瀑布循崖倾落,高约49余米,呈条线状,铿然有声。凭栏仰望,水沫溅衣,凉气沁心。潭北崖原有龙王庙,相传北宋皇桔年间(1049年至1054年),朝廷遗使至此投金龙玉简于潭中,祈雨抗旱,故昔日称此处为龙潭。现建有小型水力发电站。 中隐潭,自上隐潭下行约500余米处,浓荫覆涧,涧有巨石横卧,瀑布从巨岩俯冲而下,呈横幅状,水沫随风飞溅,似雾如雨,富有溪谷野趣。下隐潭,从中隐潭沿小径下行约500米处。有巨石,宽9至12米,旁石笋,高20至24米,人称石笋峰。峰底中空,一半覆盖潭上,犹水上广厦,瀑布横倾潭处,仰视如彩云横空,绚丽多彩。集峰、洞、潭、涧于一境,风景独秀。胡行之《下隐潭》诗:“百尺银涛挂石飞,苍崖翠壁紫岩扉。四时不息雷鸣耳,六月寒生潭上衣。”现因栏坝建小水电站,景色道损。徐凫岩瀑布各位游客,徐凫岩瀑布是非常值得一游的,徐凫岩在雪窦寺西北7.5公里,东岙乡直岙村,重岩峭壁,岩顶海拔476米,瀑布落差242米。崖口一巨石外突,传说仙人骑鬼徐徐升天,故名。远望巨石,酷似石猴倚天而鞠,故又称鞠猴岩。宋宝庆《四明志》载,绝壁凿有“鞠猴岩”三大字,可能唐人所刻。‘今新刻“徐鬼溅雪”四大字。岩边草木丛生,崖顶涧阔,有洞桥o:涧水澄白,源自踌躇岭,过谷穿林,至此湍急奔突,循崖而泻,大雨后声若雷理,震撼山谷。临崖俯视,万丈深渊,JL、寒股栗。崖下白雾蒸腾,飞珠舞玉,底下有潭,树枝拍击水面,雄奇壮观。宋代奉化人王时会诗云:“一片悬崖势插天,昔人曾道此登仙;鬼飞赤局凌云汉,鹤载瑶望度紫烟”。本世纪三十年代,从崖顶至崖下筑有山径。六十年代后,电影《难忘的战斗》人曙光》等曾在此拍摄外景。1991年政府拨款新筑曲径卵石路、扶栏杆、建亭子、接待楼、步云梯等。亭下湖各位游客,我们如有时间还可以去游览亭下湖景点。亭下湖位于刻溪上游,雪窦山南缘,距溪口镇6公里。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大型人工湖。巍锑大坝雄居于八曲高吞和亭下村之间,湖面面积5.9平方公里,蓄水量达1.53亿立方米,六倍于杭州西湖。亭下湖自然风光绚丽,奇峰幽谷,山岚水色组成了诸多各具异情逸趣的湖山景观。同时空气清新,水质特优,鱼产水果,山林资源丰富。大坝于1983年竣工,湖岸线随山婉蜒盘曲,全长20公里。湖内景点正在开发之中,游客可以泛舟湖上,也可垂钓、野炊、露宿,主要景点有平湖高坝、晦溪九曲、鲍鱼卧波、金龟探水、芳岛春荫绝刁广。溪口弥勒大佛景区奉化素以“弥勒圣地”著称,宋代以来就被佛教界一致公认为弥勒化身布袋和尚的故乡。据史料记载,布袋和尚法名契此,因长于奉化长汀村,故号“长汀子”,后人传其为弥勒佛的化身。布袋和尚出家后,常来风景秀美的雪窦山,与雪窦寺结下了深厚的历史渊源。弥勒佛道场雪窦古刹在南宋时被称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1984年,雪窦山被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建议为五大佛教名山之一。1999年,奉化市提出建造露天弥勒大佛的设想。2005年9月,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同意在雪窦寺建造露天弥勒大佛造像。据悉,这是国务院新《宗教事务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建造的第一座大型露天宗教造像。 2006年12月雪窦山露天弥勒大佛正式奠基开工,并定名为“人间弥勒”。如今,一尊以中国布袋和尚为原型的、高达56.74米的青铜制露天弥勒大佛已告落成,它端坐在雪窦山乳峰之腹,笑容可掬地接受四方信众顶礼膜拜。是迄今为止全球最高的坐姿铜制露天弥勒大佛造像,佛像基座上“人间弥勒”四个大字,为台湾高僧星云大师所题。 扩建后的奉化弥勒大佛景区位于溪口雪窦寺后山海拔369米的山坡上,景区规划面积52公顷,由中、东、西三条轴线和六大功能区组成。中轴线为大佛主景区,主景区中轴线从南入口至大佛全长650米,高差55米。沿轴线依次有八功德水广场、定慧桥、大山门、御碑亭、建筑面积1288平方米的摩尼宝殿、大铜牌楼、露天弥勒大铜像等10多处景点。 大铜像左下方为八角七层水晶万岁塔,右下方为万年阁,大佛基座内设有可容纳1200人的弘法讲堂、弥勒文化博物馆和功德林碑墙。从讲堂向上走可直上佛座莲花恭抱佛脚,向下走可直至地宫,地宫有明有暗,明宫可供游人参观,暗宫内藏法物珍宝。东轴线为大佛副景区,西轴线为原雪窦寺建筑。主景区中有露天弥勒大佛和六大功能区,分别是大佛核心区、礼佛朝拜区、弥勒群雕区、文物展示区、休闲修身区、旅游购物区等,动静分明。2023-07-23 17:10: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