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pwipi
-
罗曼。罗兰先生所著的巨人三传之一《米开朗基罗传》,是傅雷先生所译。书中除了传记原文以外,还附有米氏相关作品彩色插图一百五十余幅。读罢此书,心中感慨万千。 在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活的生命,一个真实的米开朗琪罗。他平易,但又超凡脱俗。他无以伦比的艺术天赋和创造力全部献给了艺术,他追求艺术真善美之表现力的执着与忠诚更是感人。米开朗琪罗是无愧于那个时代,无愧于巨人的称号的。 米开朗琪罗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那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他是一个精神的贵族。他是个天才。他有一种骇人的生命,猛烈地爆发,使他太弱的肉体与灵魂有所不能承担。 在创造的不断冲动中,他除了夜以继日的工作,除此以外什么都不想。他在继续不断的兴奋中生活。 他一生致力于艺术的创造,试图把真善美保存到永恒。 他狂野,他不羁,他高贵。他欣赏自己,赞赏自己,他不答应别人把他当艺术家来看。他认为,天才这个词都不配于他。 他的父亲也劝告他不要劳作过度,但是劝告并不起作用。他从不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合人性些。他只以极少的面包与酒来支持他的生命。 大师留存下来的作品,无论是建筑、雕塑还是绘画,任何一件都已成为不朽,它们与他一样名垂千古。 米开朗基罗生于一四七五年三月六日,安息于一五六四年二月十八日下午五时。享年90岁。 他的一生就在不息的艺术冲动与创造中渡过。无数的失败,无数的成功,他走完了自已充满坎坷的一生。最终他用自已的精神和生命为人类留下了无限宝贵的财富。忧伤是我的享受 ——《米开朗琪罗传》读后感~ 努力着,我终于把《名人传》看完了。 我看到了“惟其痛苦,才有欢乐”的贝多芬;了解了孤独、忧伤的米开朗琪罗;懂得了托尔斯泰的正义。r{iw> 枯燥的文字,《名人传》看得我头晕目眩的,但米开朗琪罗的“另类”却深刻在我脑海中。Y7 :&_ 米开朗琪罗充满坎坷的一生,让我学到了不少。从他的博学,他的忧伤,他的宽容,他的为别人着想,他的不为小事斤斤计较,他的所有一切好的品格。但他的弱点:软弱,多疑,优柔寡断,做事常有始无终,不止一次屈服于强权……即使他有这么多的弱点,但我想这些也是值得谨记的,提醒自己不要再犯他的这类错误。"tXx 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和达·芬奇一样博学多才,既是雕塑家、建筑家,又是画家和诗人。这么个优秀的大人物,他居然是孤独的。/s#}oQz}D “忧伤是我的享受。”“万千欢乐比不上一种苦恼!……”我自己也是有点忧的那种,但我并不孤独。开始,我是那么的讨厌忧伤,想奋力去改变自己,但是,犹如米开朗琪罗说的“忧伤是我的享受。”也许,怀有淡淡的忧伤,也是生活的一种神秘的美吧。^_1!% ——他恨人,也遭人恨。他爱人,但无人爱他。能做到像米开朗琪罗这样,别人不爱他,他亦照旧爱着别人,实在是不容易。很多人根本做不到。或许,这个伟大的艺术家是不能和常人所相提并论的吧。人们对他既钦佩,有惧怕。最终他在人们心中引起了一种宗教般的崇敬。他凌驾与他的时代。在这荒漠般的天地里,只有维多利亚·科洛纳的友情,曾闪过一道纯洁而冷峻的星光。周围是一片黑夜,只有他炽热的思想流星——他的欲望和疯狂的梦境——飞驰而过。贝多芬从未经历过这样的黑夜。因为这黑夜就在米开朗琪罗的内心。贝多芬的悲愤是社会的过错,他本人却天性快活,且渴望快乐。米开朗琪罗则忧郁成性,令人害怕,是人本能地躲开他。他在自己周围造成了一片空虚。或者作者想表明的是,米开朗琪罗的忧郁、孤独是他自己造成的?可怜的人。gJX^Kdko 他从小便备尝人生的无情和精神的孤独。 Z2P(W~ 在他老的时候,他那一颗勇敢、高傲而高贵的心已经 懂得宽恕,他对侮辱他的人将报以爱。他愈老,就愈孤独,寂静于他是恩惠,黑夜则是他的朋友。或许,我早已看懂人世间那种庸俗的爱恨。其实,恨又如何?有哪些人是值得你恨的?如果你在意他,那么何不去爱他呢?如果你不在意他,那么又怎么会有恨呢?不如形成两道从不相交的平行线罢了。lc)Q*j|^_ 死的念头吸引着他,一天比一天更阴暗,也更诱人。生活,在米开朗琪罗看来,是痛苦的。他对身边的人施以爱,然而却得不到该有的回报,还有更多的恨。米开朗琪罗曾经说过“……归宿,即死亡……”不久后,已八十八高龄的他,从可怕的暴风雨转入极其甜美的宁静。幸福的灵魂,在他那儿,时光不再流逝!他终于到达了他所企盼的目标:超越时间。 死,是很好的解脱。在世间受够了一切,他终于可以不用管别人,到他向往的宁静的世界中去了。
- 晓月
-
罗曼。罗兰先生所著的巨人三传之一《米开朗基罗传》,是傅雷先生所译。书中除了传记原文以外,还附有米氏相关作品彩色插图一百五十余幅。读罢此书,心中感慨万千。 在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活的生命,一个真实的米开朗琪罗。他平易,但又超凡脱俗。他无以伦比的艺术天赋和创造力全部献给了艺术,他追求艺术真善美之表现力的执着与忠诚更是感人。米开朗琪罗是无愧于那个时代,无愧于巨人的称号的。 米开朗琪罗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那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他是一个精神的贵族。他是个天才。他有一种骇人的生命,猛烈地爆发,使他太弱的肉体与灵魂有所不能承担。 在创造的不断冲动中,他除了夜以继日的工作,除此以外什么都不想。他在继续不断的兴奋中生活。 他一生致力于艺术的创造,试图把真善美保存到永恒。 他狂野,他不羁,他高贵。他欣赏自己,赞赏自己,他不答应别人把他当艺术家来看。他认为,天才这个词都不配于他。 他的父亲也劝告他不要劳作过度,但是劝告并不起作用。他从不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合人性些。他只以极少的面包与酒来支持他的生命。 大师留存下来的作品,无论是建筑、雕塑还是绘画,任何一件都已成为不朽,它们与他一样名垂千古。 米开朗基罗生于一四七五年三月六日,安息于一五六四年二月十八日下午五时。享年90岁。 他的一生就在不息的艺术冲动与创造中渡过。无数的失败,无数的成功,他走完了自已充满坎坷的一生。最终他用自已的精神和生命为人类留下了无限宝贵的财富。忧伤是我的享受 ——《米开朗琪罗传》读后感~ 努力着,我终于把《名人传》看完了。 我看到了“惟其痛苦,才有欢乐”的贝多芬;了解了孤独、忧伤的米开朗琪罗;懂得了托尔斯泰的正义。r{iw> 枯燥的文字,《名人传》看得我头晕目眩的,但米开朗琪罗的“另类”却深刻在我脑海中。Y7 :&_ 米开朗琪罗充满坎坷的一生,让我学到了不少。从他的博学,他的忧伤,他的宽容,他的为别人着想,他的不为小事斤斤计较,他的所有一切好的品格。但他的弱点:软弱,多疑,优柔寡断,做事常有始无终,不止一次屈服于强权……即使他有这么多的弱点,但我想这些也是值得谨记的,提醒自己不要再犯他的这类错误。"tXx 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和达·芬奇一样博学多才,既是雕塑家、建筑家,又是画家和诗人。这么个优秀的大人物,他居然是孤独的。/s#}oQz}D “忧伤是我的享受。”“万千欢乐比不上一种苦恼!……”我自己也是有点忧的那种,但我并不孤独。开始,我是那么的讨厌忧伤,想奋力去改变自己,但是,犹如米开朗琪罗说的“忧伤是我的享受。”也许,怀有淡淡的忧伤,也是生活的一种神秘的美吧。^_1!% ——他恨人,也遭人恨。他爱人,但无人爱他。能做到像米开朗琪罗这样,别人不爱他,他亦照旧爱着别人,实在是不容易。很多人根本做不到。或许,这个伟大的艺术家是不能和常人所相提并论的吧。人们对他既钦佩,有惧怕。最终他在人们心中引起了一种宗教般的崇敬。他凌驾与他的时代。在这荒漠般的天地里,只有维多利亚·科洛纳的友情,曾闪过一道纯洁而冷峻的星光。周围是一片黑夜,只有他炽热的思想流星——他的欲望和疯狂的梦境——飞驰而过。贝多芬从未经历过这样的黑夜。因为这黑夜就在米开朗琪罗的内心。贝多芬的悲愤是社会的过错,他本人却天性快活,且渴望快乐。米开朗琪罗则忧郁成性,令人害怕,是人本能地躲开他。他在自己周围造成了一片空虚。或者作者想表明的是,米开朗琪罗的忧郁、孤独是他自己造成的?可怜的人。gJX^Kdko 他从小便备尝人生的无情和精神的孤独。 Z2P(W~ 在他老的时候,他那一颗勇敢、高傲而高贵的心已经 懂得宽恕,他对侮辱他的人将报以爱。他愈老,就愈孤独,寂静于他是恩惠,黑夜则是他的朋友。或许,我早已看懂人世间那种庸俗的爱恨。其实,恨又如何?有哪些人是值得你恨的?如果你在意他,那么何不去爱他呢?如果你不在意他,那么又怎么会有恨呢?不如形成两道从不相交的平行线罢了。lc)Q*j|^_ 死的念头吸引着他,一天比一天更阴暗,也更诱人。生活,在米开朗琪罗看来,是痛苦的。他对身边的人施以爱,然而却得不到该有的回报,还有更多的恨。米开朗琪罗曾经说过“……归宿,即死亡……”不久后,已八十八高龄的他,从可怕的暴风雨转入极其甜美的宁静。幸福的灵魂,在他那儿,时光不再流逝!他终于到达了他所企盼的目标:超越时间。 死,是很好的解脱。在世间受够了一切,他终于可以不用管别人,到他向往的宁静的世界中去了。
罗曼。罗兰先生所著的巨人三传之一《米开朗基罗传》,是傅雷先生所译。书中除了传记原文以外,还附有米氏相关作品彩色插图一百五十余幅。读罢此书,心中感慨万千。 在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活的生命,一个真实的米开朗琪罗。他平易,但又超凡脱俗。他无以伦比的艺术天赋和创造力全部献给了艺术,他追求艺术真善美之表现力的执着与忠诚更是感人。米开朗琪罗是无愧于那个时代,无愧于巨人的称号的。 米开朗琪罗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那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他是一个精神的贵族。他是个天才。他有一种骇人的生命,猛烈地爆发,使他太弱的肉体与灵魂有所不能承担。 在创造的不断冲动中,他除了夜以继日的工作,除此以外什么都不想。他在继续不断的兴奋中生活。 他一生致力于艺术的创造,试图把真善美保存到永恒。 他狂野,他不羁,他高贵。他欣赏自己,赞赏自己,他不答应别人把他当艺术家来看。他认为,天才这个词都不配于他。 他的父亲也劝告他不要劳作过度,但是劝告并不起作用。他从不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合人性些。他只以极少的面包与酒来支持他的生命。 大师留存下来的作品,无论是建筑、雕塑还是绘画,任何一件都已成为不朽,它们与他一样名垂千古。 米开朗基罗生于一四七五年三月六日,安息于一五六四年二月十八日下午五时。享年90岁。 他的一生就在不息的艺术冲动与创造中渡过。无数的失败,无数的成功,他走完了自已充满坎坷的一生。最终他用自已的精神和生命为人类留下了无限宝贵的财富。忧伤是我的享受 ——《米开朗琪罗传》读后感~ 努力着,我终于把《名人传》看完了。 我看到了“惟其痛苦,才有欢乐”的贝多芬;了解了孤独、忧伤的米开朗琪罗;懂得了托尔斯泰的正义。r{iw> 枯燥的文字,《名人传》看得我头晕目眩的,但米开朗琪罗的“另类”却深刻在我脑海中。Y7 :&_ 米开朗琪罗充满坎坷的一生,让我学到了不少。从他的博学,他的忧伤,他的宽容,他的为别人着想,他的不为小事斤斤计较,他的所有一切好的品格。但他的弱点:软弱,多疑,优柔寡断,做事常有始无终,不止一次屈服于强权……即使他有这么多的弱点,但我想这些也是值得谨记的,提醒自己不要再犯他的这类错误。"tXx 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和达·芬奇一样博学多才,既是雕塑家、建筑家,又是画家和诗人。这么个优秀的大人物,他居然是孤独的。/s#}oQz}D “忧伤是我的享受。”“万千欢乐比不上一种苦恼!……”我自己也是有点忧的那种,但我并不孤独。开始,我是那么的讨厌忧伤,想奋力去改变自己,但是,犹如米开朗琪罗说的“忧伤是我的享受。”也许,怀有淡淡的忧伤,也是生活的一种神秘的美吧。^_1!% ——他恨人,也遭人恨。他爱人,但无人爱他。能做到像米开朗琪罗这样,别人不爱他,他亦照旧爱着别人,实在是不容易。很多人根本做不到。或许,这个伟大的艺术家是不能和常人所相提并论的吧。人们对他既钦佩,有惧怕。最终他在人们心中引起了一种宗教般的崇敬。他凌驾与他的时代。在这荒漠般的天地里,只有维多利亚·科洛纳的友情,曾闪过一道纯洁而冷峻的星光。周围是一片黑夜,只有他炽热的思想流星——他的欲望和疯狂的梦境——飞驰而过。贝多芬从未经历过这样的黑夜。因为这黑夜就在米开朗琪罗的内心。贝多芬的悲愤是社会的过错,他本人却天性快活,且渴望快乐。米开朗琪罗则忧郁成性,令人害怕,是人本能地躲开他。他在自己周围造成了一片空虚。或者作者想表明的是,米开朗琪罗的忧郁、孤独是他自己造成的?可怜的人。gJX^Kdko 他从小便备尝人生的无情和精神的孤独。 Z2P(W~ 在他老的时候,他那一颗勇敢、高傲而高贵的心已经 懂得宽恕,他对侮辱他的人将报以爱。他愈老,就愈孤独,寂静于他是恩惠,黑夜则是他的朋友。或许,我早已看懂人世间那种庸俗的爱恨。其实,恨又如何?有哪些人是值得你恨的?如果你在意他,那么何不去爱他呢?如果你不在意他,那么又怎么会有恨呢?不如形成两道从不相交的平行线罢了。lc)Q*j|^_ 死的念头吸引着他,一天比一天更阴暗,也更诱人。生活,在米开朗琪罗看来,是痛苦的。他对身边的人施以爱,然而却得不到该有的回报,还有更多的恨。米开朗琪罗曾经说过“……归宿,即死亡……”不久后,已八十八高龄的他,从可怕的暴风雨转入极其甜美的宁静。幸福的灵魂,在他那儿,时光不再流逝!他终于到达了他所企盼的目标:超越时间。 死,是很好的解脱。在世间受够了一切,他终于可以不用管别人,到他向往的宁静的世界中去了。
- 苏州马小云
-
点评:<名人传》读书笔记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在这本《名人传》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现了,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天天让贝多芬练琴,不顾及他的心情,一个劲儿的培训他,有时甚至把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进一个屋子里关起来,一关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学音乐。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惨的,他的母亲在他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变成了挥霍的酒鬼。这些不幸一起压到了贝多芬的头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也因此导致他的脾气暴躁而古怪。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去了。由于他的天分和勤奋,很快地他就成名了。当他沉醉在音乐给他带来的幸福当中时,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他的耳朵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耳朵,而像贝多芬这样以音乐为生的大音乐家,却聋了耳朵,这个打击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成中文,他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么,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名人传》又能给予我们什么呢?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
相对贫弱的时代,在一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给予我们的也许更
多是尴尬,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在《米开朗琪罗传》的
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
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对于我们的时代,这实才是真言。《名人传》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
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
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
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
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读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
好句:这是一个裸露的青年,生成美丽的躯体,低低的额上垂覆着鬈曲的头发。昂昂地站着,他的膝盖踞曲在一个胡髭满面的囚人背上,囚人蜷伏着,头伸向前面,如一匹牛。可是胜利者并不注视他。即在他的拳头将要击下去的一刹那,他停住了,满是沉郁之感的嘴巴和犹豫的目光转向别处去了。手臂折转去向着肩头:身子往后仰着;他不再要胜利,胜利使他厌恶。他已征服了,但亦被征服了。
这幅英雄的惶惑之像,这个折了翅翼的胜利之神,在米开朗琪罗全部作品中是永留在工作室中的惟一的作品,以后,达涅尔u2022特u2022沃尔泰雷想把它安置在米氏墓上。它即是米开朗琪罗自己,即是他全生涯的象征。
“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竣岭,风雨吹荡它,云翳包围它.但人们在那里呼吸时,比别处更加自由有力.纯洁的大气可以洗涤心灵的秽浊,而当云翳破散的进候,它威临着人类.
是这样地这痤崇高的山峰矗立在文艺复兴期的意大利,从远处我们望见它的峻险的侧影,在无垠的青天中消失.
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在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战斗的勇气.”
他是孤独的。——他恨人;他亦被人恨。他爱人;他不被人爱。人们对他又是钦佩,又是畏惧。晚年,他令人发生一种宗教般的尊敬。他威临着他的时代。那时,他稍微镇静了些。他从高处看人,人们从低处看他。他从没有休息,也从没有最微贱的生灵所享受的温柔——即在一生能有一分钟的时间在别人的爱抚中睡眠。妇人的爱情于他是无缘的。在这荒漠的天空,只有维多利亚u2022科隆娜的冷静而纯洁的友谊,如明星一般照耀了一刹那。周围尽是黑夜,他的思想如流星一般在黑暗中剧烈旋转,他的意念与幻梦在其中回荡。贝多芬却从没有这种情境。因为这黑夜即在米开朗琪罗自己的心中。贝多芬的忧郁是人类的过失;他天性是快乐的,他希望快乐。米开朗琪罗却是内心忧郁,这忧郁令人害怕,一切的人本能地逃避他。他在周围造成一片空虚。
这还算不
- 还要旺仔
-
米开朗琪罗传
痛苦是无穷的,它具有种种形式。有时,它是由于物质底凌虐,如灾难、 疾病,命运底褊枉,人类底恶意。有时,它即蕴藏在人底内心。在这种情境中的痛苦,是同样的可悯,同样的无可挽救;因为人不能自己选择他的人生,人 既不要求生,也不要求成为他所成为的样子。
米开朗琪罗底痛苦,即是这后一种。他强有力,他生来便是为战斗为征服的人;而且他居然征服了。——可是,他不要胜利。他所要的并不在此。—— 真是哈姆雷特式的悲剧呀!赋有英雄的天才而没有实现的意志;赋有专断的热情,而并无奋激的愿望:这是多么悲痛的矛盾!
人们可不要以为我们在许多别的伟大之外,在此更发现一桩伟大!我们永远不会说是因为一个人太伟大了,世界于他才显得不够。精神底烦闷并非伟大底一种标识。即在一般伟大的人物,缺少生灵与万物之间,生命与生命律令之间底和谐并不算是伟大:却是一桩弱点。——为何要隐蔽这弱点呢?最弱的人难道是最不值得人家爱恋吗?——他正是更值得爱恋,因为他对于爱的需求更为迫切。我绝不会造成不可几及的英雄范型。我恨那懦怯的理想主义,它只教人不去注视人生底苦难和心灵底弱点。我们当和太容易被梦想与甘言所欺骗的民众说:英雄的谎言只是懦怯的表现。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便是注视世界底真面目——并且爱世界。
“不相信天才,不知天才为何物的人,请看一看米开朗琪罗罢!从没有人这样地为天才所拘囚的了。这天才底气质似乎和他的气质完全不同;这是一个征服者投入他的怀中而把他制服了。他的意志简直是一无所能;甚至可说他的精神与他的心也是一无所能。这是一种狂乱的爆发,一种骇人的生命,为他太弱的肉体与灵魂所不能胜任的。
“他在继续不断的兴奋中过生活。他的过分的力量使他感到痛苦,这痛苦逼迫他行动,不息地行动,一小时也不得休息。”
他写道:“我为了工作而筋疲力尽,从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地工作过,我除了夜以继日的工作之外,什么都不想。”
这种病态的需要活动不特使他的业务天天积聚起来,不特使他接受他所不能实行的工作,而且也使他堕入偏执的僻性中去。他要雕琢整个的山头。当他要建造什么纪念物时,他会费掉几年的光阴到石厂中去挑选石块,建筑搬运石块的大路;他要成为一切:工程师、手工人、断石工人;他要独自干完一切:建造官邸、教堂,由他一个人来。这是一种判罚苦役底生活。他甚至不愿分出时间去饮食睡眠。在他的信札内,随处看得到同样可怜的语句:“我几乎没有用餐的时间……我没有时间吃东西……十二年以来,我的肉体被疲倦所毁坏了,我缺乏一切必需品……我没有一个铜子,我是裸体了,我感受无数的痛苦……我在悲惨与痛苦中讨生活……我和患难争斗……”
这患难其实是虚幻的。米开朗琪罗是富有的;他拼命使自己富有,十分富有。但富有对于他有何用处?他如一个穷人一样生活,被劳作束缚着好似一匹马被磨轮底轴子系住一般。没有人会懂得他如此自苦的原因。没有人能懂得他为何不能自主地使自己受苦,也没有人能懂得他的自苦对于他实是一种需要。即是脾气和他极相似的父亲也埋怨他:“你的弟弟告诉我,你生活得十分节省,甚至节省到悲惨的程度;节省是好的,但悲惨是坏的,这是使神和人都为之不悦的恶行;它会妨害你的灵魂与肉体。只要你还年青,这还可以;但当你渐渐衰老的时光,这悲惨的坏生活所能产生的疾病与残废,全都会显现。应当避免悲惨、中庸地生活,当心不要缺乏必需的营养,留意自己不要劳作过度……”
但什么劝告也不起影响。他从不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合人性些。他只以极少的面包与酒来支持他的生命。他只睡几小时。当他在蒲洛涅(Bologna)进行于勒二世底铜像时,他和他的三个助手睡在一张床上,因为他只有一张床而又不愿添置。他睡时衣服也不脱,皮靴也不卸。有一次,腿肿起来了,他不得不割破靴子;在脱下靴子的时候,腿皮也随着剥下来了。
这种骇人的卫生,果如他的父亲所预料,使他老是患病。在他的信札中,人们可以看出他生过十四或十五次大病。他好几次发热,几乎要死去。他眼睛有病;牙齿有病;头痛;心病。他常为神经痛所苦,尤其当他睡眠的时候;睡眠对于他竟是一种苦楚。他很早便老了。四十二岁,他已感到衰老。四十八岁时,他说他工作一天必得要休息四天。他又固执着不肯请任何医生诊治。
他的精神所受到这苦役生活底影响,比他的肉体更甚。悲观主义侵蚀他。这于他是一种遗传病。青年时,他费尽心机去安慰他的父亲,因为他有时为狂乱的苦痛纠缠着。可是米开朗琪罗底病比他所照顾的人感染更深。这没有休止的活动,累人的疲劳,使他多疑的精神陷入种种迷乱状态。他猜疑他的敌人,他猜疑他的朋友,他猜疑他的家族,他的兄弟,他的嗣子;他猜疑他们不耐烦地等待他的死。
一切使他不安;他的家族也嘲笑这永远的不安。他如自己所说的一般,在“一种悲哀的或竟是癫狂的状态”中过生活。痛苦久了,他竟嗜好有痛苦,他在其中觅得一种悲苦的乐趣:
“愈使我受苦的我愈欢喜。”
对于他,一切都成为痛苦底题目,——甚至爱,甚至善。
“我的欢乐是悲哀。”
没有一个人比他更不接近欢乐而更倾向于痛苦的了。他在无垠的宇宙中所见到的所感到的只有它。世界上全部的悲观主义都包含在这绝望的呼声,这极端褊枉的语句中。
“千万的欢乐不值一单独的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