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萦
-
北京“瑞蚨祥”绸布店是一家全国有名的布店,创始人孟洛川从山东章丘起家,一步步从周村到烟台,从青岛到天津,再从上海到北京,他所经营的“瑞蚨祥”遍布全国各地,他也成为当时著名的商人之一。
“瑞蚨祥”绸布店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这种管理概括起来就是两点:严格而规范。
为了确保布匹的质量,孟洛川对那些价格奇贵,利润可观的绸缎采用定点织造、定点印染的方法进货。例如由“瑞蚨祥”根据市场的要求,对需要进货的品种提出花色、规格等要求,然后去苏杭一带找厂家织造印染,并订立契约。在验货时,特别注意把关,要求相当严格,不仅要检查质量,而且对花色、幅宽、长度、分量等,一一进行验收,如有一项与契约不符,不但退回货物,还会要求赔偿损失。
由于“瑞蚨祥”设有很多门面,“瑞蚨祥”很重视员工的形象教育,要求员工以商号利益为重,让他们时刻意识到个人形象就是商号的形象,良好的商业形象源于顾客对员工的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的好坏又源于员工的行为举止。为此,“瑞蚨祥”规定,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所有售货人员一律穿长衫,不得吃会发出异味的食物,如大葱大蒜之类,不准在顾客面前摇扇子,不得与顾客吵架,不准聊天、不准吃零食、不准吸烟喝酒。
“瑞蚨祥”还费尽心思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营业程序,要求员工严格遵守营业程序,并且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例如:顾客进门时,要笑脸相迎,热情问候,并以茶水招待,让顾客在布店里慢慢地挑。售货员对想买布而又拿不准主意的顾客,要先了解顾客是自己买的还是代他人买的,之后,多拿些样品供顾客选择。取货时,售货人员要让顾客先挑选中下等的货物,如果顾客不满意,再拿上等的货物让他挑选。对于货物,要耐心解释,直到令顾客满意为止,不得露出厌烦的情绪。
成交时,如果需要找零钱。要把钱整齐地放在柜台上等顾客收钱,不准直接交给顾客手中。成交之后,要先检查一下绸布有无残损,当着顾客的面量好尺寸,确保无误之后,再进行剪裁,剪好后包好,让顾客称心如意地离开。
“瑞蚨祥”这种严格的做法,其最终目标在于维护商号的信誉,以便赢得更多的顾客。孟洛川曾说:不注意小事的人干不成大生意,因为大生意是由小生意逐渐发展起来的,没有人一上来就给你大生意做,你只有把小生意做好,才能做更大的生意。 东兴楼饭庄也是一个很注重规范细节的商号,东兴楼始创于光绪二十八年,在东华门外东安门大街路,由山东福山商人刘姓与何姓合股开办。该楼经过东家的经营,成为了清朝大小官僚、阔商歇脚休息之地。
东兴楼的经营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譬如东兴楼经营的菜肴,店主定下的菜肴特点是清、素、鲜、嫩,油而不腻,厨师炒菜、煮菜一定要达到这种水平,否则,扫地出门。
东兴楼选菜也很有讲究,要求选菜的人员做到:选料精、制作细、质量高。
东兴楼里的装饰也是大有名堂的,桌布要求是花布,餐具是象牙筷、银匙,碟子是蟠龙花纹瓷碗碟。
东兴楼有职工140余人,对于职工要求非常严格,工作时间不准擅离岗位,不能接待私人,不能随便外出,不准聚众谈笑聊天。
正因为有了这样严格的管理制度,东兴楼终年顾客盈门,甚受中外客人欢迎,年盈利四五百万两银子。 还有一个小案例可以说明山东商人规范商业行为的特点。
前门外煤市街正明斋饽饽铺,是同治三年(1864)山东掖县商人孙益增的祖上开的。其曾祖在道光初年掖县大旱,来北京谋生,向同乡借了些钱摆了个小酒摊,因而发了财。同治三年(1864)在前门外煤市街南头路东,正式开设了正明斋饽饽铺,生意日渐兴隆昌盛,成为了一个百年老字号店。
正明斋饽饽铺发财致富的原因,是管理有方。首先,对职工关心,在待遇上很优厚,工人学徒,除固定工资外,年终还有分红;其次,商品品种齐全,糕点款式品种按季节而生产;第三,保证商品的质量。从选料来说,要西山的薄皮核桃、密云的小枣、云南的桂花、北山的山楂等,次货一概不用,不以次充好,要求投料足;第四,正明斋饽饽铺,非常讲究包装,内要货真,外要美观大方。
可以说,正明斋饽饽铺的经验对现在的小店业主也是很有启示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