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振金
-
自制葡萄酒的危害解释如下:
自制葡萄酒由于环境、酿造工具、酿造工艺等限制,就会导致自酿葡萄酒出现危害物质,葡萄的质量不好农药危害,发酵过程滋生霉菌,储存容器导致有毒,酿造材料分量比例导致不健康,自酿卫生问题导致隐藏的有害物质。
我们就当葡萄是从果园产出来的,那么很可能葡萄在生长过程中打了农药的(为了提高产量嘛!),而自制葡萄酒过程中我们并不提倡把葡萄洗得干干净净的,因为还要依靠葡萄表面的微生物起到引导发酵的作用。
容易滋生霉菌
用于酿造葡萄酒的葡萄需要成熟度高、无破损、无发霉等迹象的葡萄。葡萄在常温下不易保存,很容易发生霉变,如果新鲜度不高,会使酒中更容易滋生霉菌。所以,自酿葡萄酒的过程中一定要选用新鲜的葡萄,切不可把葡萄买回家存放几天后才开始酿造葡萄酒。
- 阿啵呲嘚
-
自酿葡萄酒隐藏的危害有:
1、容易滋生霉菌
酿酒的葡萄需要成熟度高、无破损、无发霉等现象。葡萄在常温下不易保存,很容易发生霉变,如果新鲜度不高,会使酒中更容易滋生霉菌。所以,一定要选择新鲜的葡萄,切不可把葡萄买回家存放几天后才开始酿酒。
2、糖分过多危害健康
其实,大部分葡萄酒酿造都尽量避免含糖。在葡萄酒发达的国家,人们为了让葡萄酒中少含糖甚至不含糖,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艰苦探索。而家酿过程中却选择多加糖帮助发酵,葡萄酒本身对人体有益,即使糖尿病人也可以喝,但如果其中加过多的糖,对人体就会有一定的危害。
3、容器易发生化学反应
平时酿葡萄酒,家里的瓶瓶罐罐、水桶、大缸几乎都在使用,玻璃瓶、可乐瓶、矿泉水瓶等也时常“上阵”。其实酿葡萄酒时最好不要用塑料、不锈钢、铝器皿等来盛装,以免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酿酒最好选用玻璃器皿。
4、发酵时间、温度无法控制
一般家庭自酿葡萄酒一个月时间就开始饮用,但是,正常情况下的葡萄酒酿造,白葡萄酒需要3-4个月的发酵时间,红葡萄酒则需要1-2年的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一般情况下不超过20度。而家庭自酿却无法保证时间和温度。
5、酚含量较少
至于说到营养成分,据品酒师鉴定,自酿酒含酚类的物质比较少,和真正的干红葡萄酒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自酿葡萄酒偶尔喝些还是可以的,但是不适合经常饮用。想要喝了保健、对身体好,还是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瓶装葡萄酒比较好。
6、隐藏有害物质
自己酿制的葡萄酒中可能隐藏着甲醇和杂醇油,对身体有一定毒副作用,目前家庭酿制葡萄酒还没有除去甲醇和杂醇油的工艺,所以有人喝完自家的葡萄酒后,会出现头痛肚闷的症状。而且,因为硬件不达标,不能够实现全程封闭式消毒生产,家酿葡萄酒也很难达到卫生标准,有可能存在大肠杆菌超标的情况,从而导致肠胃不适。
温馨提示:酿酒是门艺术,看似自酿葡萄酒很简单,但在酿造过程中操作不当常会引发安全隐患,所以,一定要请专业酿酒师,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卫生处理,酿制出来的葡萄酒,浅尝就好,不要大量饮用。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危害,平时商务、宴客请在正规渠道购买。如果想了解各种进口红酒的行情信息,建议可以上 粤通天下商城 看看~
- 朽月十八
-
无论说了多少回,总还是会有人喜欢自酿一些葡萄酒来小酌一杯。
emmmmm,自酿的葡萄酒虽然便宜,但是里面含有甲醇,喝了还可能会中毒!
葡萄酒中为什么有甲醇?
与直觉相反的是,甲醇并不是葡萄汁发酵得到的,甲醇实际上来源于植物组织本身。对于葡萄果实来说,其细胞壁上含有大量的果胶,它与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分子交联构成细胞组织的支撑结构。果胶的本质是半乳糖醛酸聚糖,其侧链可被酯化。在果胶酶存在的情况下,酯化的果胶就可以产生甲醇。甲醇的产生主要与葡萄的皮与籽部分有关,因此在连皮发酵的红葡萄酒中,甲醇的含量也会更高一点。
甲醇来源于植物组织,因此在酿造过程中很难完全避免。不过,在工业生产中通过工艺控制可以较好地限制甲醇的产生量。在大规模的葡萄酒生产中,为了提高出汁率以及方便澄清,会添加外源的果胶酶来分解果胶。这些外源的果胶水解酶本身并不导致甲醇的生成,从总体上来说就降低了酒中甲醇的含量。对原料的筛选,以及对发酵条件的严格控制,都可以避免产生过多的甲醇。
此外,在红葡萄酒的酿造中,适当减少连皮发酵的时间也可以降低酒中甲醇的含量。工业生产的葡萄酒中甲醇的含量约为60-150毫克/升,根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的标准(Oeno 19/2004,葡萄酒中不同物质的最大检出值,国标规定与其相符),红葡萄酒与白/桃红葡萄酒中的甲醇含量上限分别是400毫克/升和250毫克/升,甲醇含量低于此标准的葡萄酒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至于自酿葡萄酒,由于原料和酿造方式千差万别,因此很难断定其中的甲醇含量究竟会有多少。不过,相比工业生产,家庭自制确实存在更多甲醇超标的风险。一般来说,如果采用新鲜、质量好的葡萄酿酒,并且酿造方法得当,葡萄酒中的甲醇含量并不至于超过上述限量标准。然而,当原料出现霉烂,或者在过热的条件下酿造时,就有可能出现甲醇超标的情况。由于家庭酿造缺乏检测条件,酒中的甲醇又不容易通过感官特征来分辨,因此自酿酒中即使甲醇含量过高也难以察觉,由此就有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自酿葡萄酒在原料、酿造条件控制不佳时,确实可能带来种种安全风险。与甲醇超标相比,杂菌污染导致的有毒物质积累是更常出现的问题。
我们人类觉得可口美味的东西,微生物也同样喜欢。葡萄果实中大量的葡萄糖为酵母提供了适宜的营养来源,同时也为其他杂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在工业化生产中,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来对杂菌进行抑制。通常,我们会通过添加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来对葡萄汁进行消毒处理。值得一提的是,葡萄表皮上的白霜里面虽然含有天然酵母,但在工业生产中并不使用这些天然酵母来进行发酵。
这些天然酵母并不一定符合生产的要求,甚至会产生不良的味道,此外白霜上也会含有其他的杂菌,对酒产生污染。所以,在发酵之前会对葡萄汁进行杀菌处理。这一步由于添加了二氧化硫,其本身也使得葡萄细胞里面的果胶酶失活,进一步减少了甲醇的生成。
灭菌后的葡萄汁被装入发酵罐中,并添加上人工培养的酿酒酵母。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杂菌的生长也会受到抑制,从而保证葡萄酒的安全。
但是,对于自酿葡萄酒来说,一般很难达到这样的卫生条件。
1、自酿葡萄酒较少对容器或者葡萄汁本身进行消毒,杂菌容易残留;
2、相比工业生产中使用的酿酒酵母,家庭酿酒所使用的酵母品种不一定能耐受较高浓度的酒精,因此最终得到的葡萄酒酒精度也可能不够高,不足以抑制杂菌生长,这也增加了成品酒变质的风险;
3、另外,对于自酿葡萄酒来说,发酵容器的选择也是一个问题。在家制作发酵食品,最有效的预防杂菌污染的方法就是密封,然而葡萄酒在酿造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中途必须要打开容器进行放气处理,这也会导致杂菌进入到葡萄汁里面,增加安全风险。
在酒的品质和安全性方面,自酿葡萄酒其实都没有优势。自酿葡萄酒往往采用的都是鲜食葡萄,与专门的酿酒葡萄相比,它们的表皮多酚类物质比例并不高,酿成酒在风味上也会打折扣。
此外,鲜食葡萄的糖分也难以达到酿酒葡萄的水平,为了达到一定的酒精度,就只能依靠额外添加糖。如果是为了追求“保健效果”,选择自制葡萄酒也不值得。葡萄酒本身的保健效果就缺乏足够证据支持,而且在使用鲜食葡萄制成的自酿酒中,可能对健康有益的抗氧化成分也会更少。
自酿葡萄酒要注意什么?
如果只是为了得到好喝的葡萄酒,自己在家制作并不算值得,还可能要承担更多的健康风险。不过,毕竟还是有不少人希望能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如果你确实想自己在家酿制葡萄酒,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挑选无破损、无霉变的原材料,尽量采用新鲜的葡萄。
操作过程保证卫生干净。尽量对容器和操作工具进行消毒。
发酵环境控温,不要将容器置于过热的地方(红葡萄酒适宜的发酵温度为28-32℃,白葡萄酒发酵温度为20℃左右)。
当然,对健康而言,控制饮酒量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