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境漫步
-
题记:我一直相信,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层,而是在极深极深的内里。它不常显露,是很难用语言文字去清楚形容的质素。我们只能偶尔透过直觉去感知它的存在,像是从灵魂深处隐约传来的呼唤。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岗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席慕容
生命的哲学
(一)
很多时候,我抱怨人生的变化无常,以及我那被上天捉弄惯了的命运;有时候,我又十分庆幸命运给我带来的一份份惊喜,和生命中的不完美。
一直以为,只有完完全全生活在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才会有极度的安全感,才不至于惊慌失措。否则,一旦走出这方空间,一切的得到又必将失去。就像一片悬浮在空中的树叶,很难找到落脚的地方。
我喜欢在黑夜里思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逃避,但我的一个朋友,却讥笑我,像一只萤火虫,只敢在黑夜里闪光,却不敢直面白昼的喧嚣与浮华。
我喜欢去流浪,看看广阔的天空,看看陌生的人群,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对我而言,这是很重要的,因为那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我想一个人唯有走很远很远的地方,见过许多的人,才能够明白什么是平静和沉着,才能够体味生命中的苦难和甜美,宽容和珍惜。
我想我应该是快乐的,只是心灵有一方寂寞的空间。沉默或者保持不说话的状态,是我的一种自由,这样的自由,只有当自己独自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和白云的时候,才能够真正感觉到。
星期天我喜欢去爬山,背着背包独自一个人,独行的心情就像一次放逐,那样会很刺激。看着弯弯曲曲,绵长而迂回的山道,我就在想,它到底能引领我走多远?远方又有多远?我不知道,于是也只好一边往前走,一边在心里惆怅,也于是就看看沿途的风景,但始终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
我是不相信爱情的,但我却轻易地接受了爱情,这多少有点残酷。但我相信,很多人和往事都会在时间的飞逝里,留下点痕迹或者气味,我想,这就够了。
记得那个雨天,我为写不出东西而心烦气躁,漫步在都市的天桥上,寥寥的人群中却不禁遇到了她,一起走进一家古典风味的茶居,虽然彼此都会心的笑着,但却难以掩饰多年伪装的坚强,品着淡淡的香茗,谈着同学,却回避着不谈自己,知道讲了,便也软弱了。
生命馈赠给我许多美妙的东西,但你并不一定能够拥有。你会觉得很无奈,在这个石头森林的城市,只能蜗居在一个很小的地方,营营役役像缝隙间的蚂蚁一样,以自己的方式对抗着生命的空洞。
应该说,我是个容易满足的人 。也自始自终觉得自己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挣扎在七情六欲中的一个,但我又不愿用这样的高度俯瞰自己。于是,带着自己小小的快乐和悲伤向着既定的目标走下去,去寻觅自己的天地,平静地面对人生,面对世界。心不在敏感,但身仍轻盈;梦不再温馨,但依旧沸腾。
(二)
近日,看了陆幼青的《生命的留言》,真的很受感动,感动之余不由惊诧他在生命最后阶段还能如此坚强地面对人生,对生命进行平静、坦然而真诚的思考。记得泰戈尔曾经讲过“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子静美。”面对生命之花的即将凋零,陆幼青用创作日记的方式,记录着他对死亡的感受,对生命的激情。用一种平静而坦诚,独特而理性的方式,诠释了生命的另一种哲学。
在传统的理念里面,支撑着中华几千年文明的是儒家刚健的伦理道德,道家诗意的栖居方式,他们对现实世界投入了太多生命的热情与期待,以至于从未思考过死亡,通过自己的死亡来思考人生。他们从未在肉体的痛苦和生命的绝望中对人的生命展开形而下的确切记录和形而上的哲学思考,给生命的辉光留下最夺目的烛照,而陆幼青却做到了这一点,他让自己“明明白白死去”,让自己“弄明白死亡的真实过程”,也让自己最终懂得了哲学。
生命的进程本来是一个艰难探索的过程,唯有了解其中的真相,才能够懂得去珍惜。陆幼青也是一个凡人“平和、追求完美,追求舒适,懂得享受,刻苦,外柔内刚,很强的承受力”过着很平凡的生活,可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玩笑。癌细胞摧残着他的肉体,使他瘦弱进而面目全非。诚如他所言,癌细胞通过“对我外形的摧残和对我的审美权利的剥夺让我的内心深处受到伤害。”组成生命时间的流失,如同“每一天都发觉自己控制不住地丢一样东西,内心充满了失败感”。外在的传统偏见使周围的环境“化实为虚”,带来孤独和落寞,以及不尽的遗憾,“心里担心癌细胞哪一天会进入我的大脑,篡改我的思想”给了他莫大的恐惧,也就在这样的情境下,陆幼青突破了传统思想的盲区,写就了充满哲思的《生命的留言》,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我努力维持着日记的美丽,不让疾病的颜色污染,更不想让死亡的气息把它浸透。”陆幼青《生命的留言》无疑是我们精神领域的一朵奇葩,让我们在肉体与精神的亘古矛盾中,思辩着追求精神的超脱而变得不平凡。
(三)
一个百无聊赖的夜晚,不经意地推开窗户,看到了满天繁星,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钻石给夜幕增添了无限的美丽。偶尔有一颗落下,留下了一段无法理解的凄美,而我从来都不敢正视,因为我害怕,因为我恐惧那是生命零落前划出的无可奈何的瑰丽,于是我也常常这样想,连星星都有身不由己的时候,更何况它普照下的芸芸众生呢?
浮生似梦,人来人往就像这夜幕中的星星,虽然有明有暗,有巨有微,但无论是那一颗,终将如流星般划过苍穹,坠落在一个无人知晓的角落。所以对于人生来说,生老病死是本,荣辱祸福为末,也许你能出人头地出类拔萃,但即使你三头六臂也无法使本末倒置。生命就是这样万般的无奈。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去舍本逐末,用疲惫去追求轻松,用痛苦去追求欢笑,用忙碌去追求空闲。
我不由想起陶渊明的一句话“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原来我也只能一如尘走,风起而扬,风落而止;原来我也只能一如落花去,随波而流。或许,日子就是这样一天天逝去,而我们就是这样一天天变老,但我分明感到了一种失落,面对精神的家园,我无法屹立其中而独善其身。
我喜欢清冷,但我深畏孤独。海天一叶舟,人是天地囚,或许是这样,很多人都无法挣脱生命的牢笼。也许在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没有什么一定要得到的渴盼、一定要关注的惊奇、一定要仰视的功德、一定要成真的梦想;但一定有渴盼得到的认同、关注惊奇的目光、仰视功德的虔诚、梦想成真的愿望。
生命就这样继续着,忙忙碌碌,多少人就在这无谓的忙碌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在岁月风沙的掩埋下,不留任何的痕迹。但也总有一些人能够冲出牢笼,拾级而上,当他回望来路的时候,只看到了两行深浅不一的脚印,一股难言的孤独便回涌上心头。于是便有了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沧然涕下。其实古人曾经是有的,来者也将会有,虽然不免孤独,但正是这种孤独洗去了人世所有的喧嚣,积淀了渊远的文明底蕴。我坚信在迷迷茫茫的远处,终会传来瑟瑟合鸣的绝响,让冲破牢笼的生命,生活得自在而充实。
(四)
我不明白为什么年轻的躯体包裹着的心,也会有许多伤感情绪,但也不可否认,我的情感偏爱在忧郁中涌动,以寻找着自己的深沉。
记得一位哲人曾讲过:春天的鲜花固然娇美,但秋天金色的果实同样闪耀着成熟的智慧。每个人都在一天天地走过生命,当有一天依稀望见那条生死边线的时候,生命越发显得渺小而珍贵。有人说,生命的过往都是被动的,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生命是无奈的,同时也是脆弱的。
生命需要的是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当代的探险家余纯顺,徒步征服世界屋脊,在8年中走完了相当于两个万里长征的行程,最终他以生命祭奠了他的理想和追求,让我们真诚地为这个被埋葬在罗布泊的壮士而肃立默哀。就像泰戈尔的诗里所说的,天空虽没有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那样的感觉应该是很壮美的。
生命是短促,生命也是局限的,我们应当在这短促与局限中挖掘出生命之美。生与死是生命的起点和终点,而其间的沉浮荣辱,去留进退,一欢歌、一悲泣、一杯酒、一首诗都构成了生命最真实的内容。一切感性理性的生活都是生命的内涵。孩提的可爱,青年的勇敢,壮年的强健,老年的智慧,都是在这过程中迸发的美。
忽然想起东坡赠给他弟弟子由的一首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尔留指爪,
鸿飞哪复计东西。
只要生命的过程中留下美的印迹,那么生命的最终去向,又有什么重要的呢?人应当努力地去生活,以一颗释然的心去看待生命的历程。
生命是物质的,岁月可以日渐褪去它的色泽,我们也无法抗拒生命的由盛转衰,但只要我们经历过生命、体验过生命,把追求生命之美延续到生命的终结,那么就不会留下什么遗憾!
- LuckySXyd
-
一、从无到有、从有到无
二、从我长成 了一棵树,到我的朋友是一只野兔,不远处的一丛花。再到王羲之所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三、开始没有,后来没有,我好像没出现过,那么我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呢?我毕竟存在过啊 !
四、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无论是生是死,是存是亡,却都是美丽的这就是最美丽的哲学!我为自己有意识可以觉察到生命的美好而快乐欢快。
大概就可以了吧!
- 苏州马小云
-
不管你是写人还是写什么它主要写的就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默默的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也就是说由它的小事衬托了的那种伟大情操.
- 朽月十八
-
这句话的核心意义是:尊重生命,敬爱自然。无论这个生命是一棵树,一朵花,还是一粒沙。
- kven
-
许愿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