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燕之家 / 问答 / 详情

下茶是什么意思

2023-06-25 10:07:06
TAG: 下茶
振金

中国古代婚俗,婚嫁以茶为礼,称作“下茶”。亦称“茶定”、“受茶”和“茶聘”,属于古婚俗“三书六礼”中的第四礼“纳征”的书部,对于“三茶”中的第一茶,全意为“受聘定之茶”。指代的是“纳征”最后核对“礼书”无误,相方家长点头认可这段婚姻,并在茶定后开始共同确定“迎亲书”。

结婚下茶都有什么讲究 准备毛毯和通心长命钱

订婚或提亲时,男方会对女方下聘,送彩礼和其他的礼品,女方接纳聘礼,此过程称为“下茶”。下茶有不少讲究,而且有的地方下茶的目的不仅仅是送聘礼,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比如借此看看女方准备的怎么样,还有没有其他要求,男方尽量去满足,都是为了能顺利的举行婚礼。 要媒人陪同 “下茶”又名“催妆”,一般由男方派一位长辈和媒人一起去办,时间大约在下午4时左右。这一天,男方将全部彩礼、茶钱、全副金银首饰以及糕点、喜酒等装入“食盒”里,由穿红褂、戴尖形红帽儿的两个人抬着,隆重送往女方家中。 下茶日期 下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最好选择一个黄道吉日。一般农历的正月和七月,是不适合下茶的,其他月份基本上都有适合的日子,可以选一个天气晴朗的周末,选择农历的双数日子或者是节日去下茶,是比较讨喜的。 置备毛毯 “下茶”的时候女方父母必须在场,男方主要看女方还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给女方就可以了。要注意的是该说什么一般都是由媒人去说。要特别注意毛毯置备了没有,因为按大同习俗,男方娶亲时要给新娘准备一块上好的纯毛毛毯,在新娘上轿(或者是坐小轿车)时坐在屁股下面,等到了婆家,再把这块毛毯儿压在衣箱底下,这毛毯预示着夫妻婚后生活厚实,是有底子的。 索要通心长命钱 另外,女方还会问男方给女方的通心长命钱准备了没有,这也是女方向男方索要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东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通心长命钱通常是依据新娘的岁数而定的,新娘的岁数有多大,每岁两块钱,最后再加两块钱,如新娘整二十岁,男方就应该给四十二元,再多一岁,就再多两元,直至无穷。
2023-06-25 04:39:221

下茶男女可以见面吗?

“下茶”又名“催妆”,一般由男方派一位长辈和媒人一起去办,时间大约在下午4时左右。这一天,男方将全部彩礼、茶钱、全副金银首饰以及糕点、喜酒等装入“食盒”里,由穿红褂、戴尖形红帽儿的两个人抬着,隆重送往女方家中。 “下茶”的时候女方父母必须在场,男方主要看女方还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给女方就可以了。要注意的是该说什么一般都是由媒人去说。要特别注意毛毯置备了没有?因为按大同习俗,男方娶亲时要给新娘准备一块上好的纯毛毛毯,在新娘上轿(或者是坐小轿车)时坐在屁股下面,等到了婆家,再把这块毛毯儿压在衣箱底下,这毛毯预示着夫妻婚后生活厚实,是有底子的。
2023-06-25 04:39:431

三茶六礼有哪些东西

三茶六礼是中国古代传统婚姻嫁娶过程中的一种习俗礼仪,现也用于代指生意、交易、合作等。三茶,指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和同房时的“合茶”。 六礼,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种仪式。三茶六礼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使结婚的夫妇取得祖先神灵的认可和承担履行对父母及亲属的权利义务。在古代,男女若非完成三茶六礼的过程,婚姻便不被承认为明媒正娶。
2023-06-25 04:39:502

解腻好喝的下茶

年夜饭 解腻茶葡天同庆1阳光葡萄、茶包2提前泡开茶包3葡萄剥好备用4加入茶包、茉莉花、葡5用力压出汁(这一步很解压)6加入泡好的茶花开富贵玫瑰4朵无花果干5半无花果煮开倒入玫瑰花中或开水冲泡焖10分钟苹苹安安苹果一个,陈皮一片,除枸杞外,红枣少量,枸杞一夕,加水煮10分钟冰糖适量加入枸杞再煮3分钟趁热喝,特别好喝百花齐放百香果、柠檬小青柠用盐洗净小青柠、柠檬切块去籽百香果挖出果肉加黄冰糖、蜂蜜搅拌匀放冰箱绝了!直至冰糖融化莓有烦恼草莓+红茶倒入水煮十分钟左右心想事橙食材准备好橙子、柠檬皮用盐搓洗切块、切片柠檬去籽倒入冻柠茶煮几分钟就行
2023-06-25 04:39:571

回族结婚都什么习俗?

一、回族婚礼习俗---下茶若男方看上一位姑娘,可以先请家中一位长辈或德高望重的人携带茯茶、四色包包、2件衣料去女家提亲,俗称下茶或送问包。若女方同意这门亲事的话,就留下礼品,否则当场退还。若女方家无法当场回复,双方可以约定一个回复期,若还没回音的话,可以请人再次携带礼品上门催问,叫送催包。二、回族婚礼习俗---下定茶女方家同意后,两家可以各选一个媒人,并商量好结婚日子,开始准备婚礼,俗称下占茶或下定茶。此时,新郎要送新娘茯茶、肉方、衣料、脑粉花儿、红绿头绳等物品,新娘要回敬鞋、绣花袜子等物品,表示这门亲事己定。三、回族婚礼习俗---送礼订完婚后,两家要协商一个日子送彩礼,俗称送礼。新郎要邀请媒人及家人到女方家送彩礼。彩礼的轻重以男方经济条件来定,当新郎将彩礼到女方家时,新娘家人要在长辈的带领下出门热情欢迎,并以丰富的食品款待宾客。新郎送完彩礼后,新娘要叫人回以获茶、四色包包等物品。男方家接到回赠后,要分成小块,分给亲戚共享。四、回族婚礼习俗---结婚典礼1、在举行结婚仪式前,要先念1天的个亥亭,祈祷真主保佑、告慰祖先。此外,男方家还要安排好婚礼当天的人员和布置好婚礼场地。2、婚礼当天,新郎、新郎的父亲、伯父、叔叔、阿舅、兄弟要在媒人的带领下,携带核桃、枣儿、肉方、大米等礼品参加女方的结婚典礼,念尼卡亥。由主婚人向男方提问斯兰教信仰等常识,答对了进行下一项,答错了要受惩罚,直到学会为止。然后证婚人会问新人的小名,并咨询双方父母是否同意这门婚事,得到肯定回答后,即宣布这一婚姻合乎教法,可以开宴。3、宴会结束后,要叫新娘去梳妆打扮,由她的兄长抱着上马,再连同各位长辈、兄弟、妯娌、伴娘、一位压马的男孩、一位掌管箱子的孩子组成送亲队伍向男家前进。在新娘出门后,要将一碗牛乳洒在马蹄周围,称为白奶送,当新娘到男方家门口后,也要将一碗牛乳洒在马蹄周围,称为白奶接,然后新娘下马走到门口,男方上屋顶踩上几脚,期望制伏老婆,婚姻扎实。
2023-06-25 04:45:041

弟弟结婚下茶姐姐可以去吗?

这个主要看你们当地的风俗习惯了,当时当地的规定是如何的咨询就可以了,如果没有特别规定,我觉得是可以去的
2023-06-25 04:45:125

下茶的何谓“三茶六酒”中的三茶

三茶,就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 就是所谓“三道茶仪。”第一道为“百果桂圆汤”,第二道“莲子枣儿汤”,第三杯方始是茶。吃喝时还有一套规定,第一杯接杯后,要双手捧之,深深作揖,然后向嘴唇一触,即由家人收去。,第二道亦如此。第三道,作揖后则必须一饮而尽。这是最尊敬的礼仪。这些繁俗,现在当然没有了,但婚礼的敬茶之礼,仍沿用成习。其实在完整一个婚礼过程中,一共要进行九道茶礼,寓意“长长久久”,至于明天起来给父母的那一杯“十全十美”就不用理会了!因为一般来说,是很少人会摆祭祖宴的!然而这杯茶对家长而言,绝对是“十全十美”。
2023-06-25 04:45:261

下茶的引申-四月八·挽婆茶

“四月八、阿婆诞,阿婆挽来茶和蛋”这样一首在祖母口中听回来的广东民谣。也许很多人会想到四月八这个在汉族中几乎没有记载的节日又是什么日子呢?当中阿婆又是谁呢?为何这天阿婆又会挽来茶和蛋呢?这又与“下茶”有什么关系呢?那么请大家慢慢看下去吧:民谣中第二个“阿婆”是广东人对自己外祖母的称呼,而第一个阿婆就是指代“金花阿婆”。明代诗人张谢曾有诗吟咏:““玉颜当日睹金花,化作仙湖水面霞。霞本无心还片片,晚风吹落万人家。”这里所说的金花就是“金花菩萨”,在广东,很多古老的人家会有设有一个其他地方没有的也不太明白的神位——“金花阿婆的神位”。广东人深信这位“金花阿婆”能够庇佑孩子一生健康。为何会这样想呢?因为不少孩子在成为人父母之前都会被自己父母拉到这个神位前,让他们跪拜这个被称为“金花啊婆”的神,好让她保佑自己的子女健康成长。而长大后的孩子重复以往自己父母的行为,使得这变成了一种习俗。然而这位“金花阿婆”其实不老啊!明朝洪武年间,广州一位巡按夫人临盆难产,危在旦夕,巡按非常着急,不料困极打盹,梦见一位老翁指点道:“请得金花姑娘来,可保母子平安。”巡按派人找到一位名叫“金花”的民间少女,接到家中。巧的是,金花姑娘刚入后堂,夫人就平安产下婴儿。这事很快传遍广州城,许多妇女临产都来找金花,祈求平安产下贵子。金花姑娘被大家当成“活菩萨”,非常受到尊重,但也正因此没人敢与她成亲。金花姑娘一日比一日憔悴,最终竟投湖自尽。人们把这个湖称为仙湖,还建了座金花庙纪念金花,把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七日定为金花诞。在解放前金花庙仍香火旺盛,每逢金花诞,商贩云集,更有戏班表演,一连持续几日,非常热闹。后来,随着老房子倒塌,有关金花庙原址和金花姑娘的传说日渐淹没在尘嚣中。时至今日还保留着一条在广州人民路与中山七路之名为金花直街的小巷。然而在广东的其他地方却依旧有着金花庙的存在,而且长年香火不断。但是民间流传金花诞的日子并不是“四月十七日”而是“四月八日”!因此也产生了“四月八、阿婆诞,阿婆挽来茶和蛋”这样的民谣和习俗。然而正由于是那样由孩童的时候听父母说阿婆,到自己成为父母后和子女说下去的习俗,这样很容易产生误听,使得很多人把“金花阿婆=外祖母”,因而演化出了外祖母带茶去探望自己外孙的习俗。在并不富裕的时代,能够让自己外孙吸取更多营养,蛋和茶这样容易入口而且对身体有益的东西便成为习惯带的礼物了!而这种纯女系连接的习俗,表现的并非父母对子女,也不是子女对父母,而是作为母亲对出家女儿那边血脉的思念和关怀!在中国这样的一个悠久的儒家思想的国家,血脉、男权一向被看得很重,“女儿出家就是别家的人”这样的觉悟不少人是在女儿诞生的时候就有的了!但是血脉的传承,骨肉的亲情是永远无法磨灭的。所以这样的习俗就默默地被历史所承认,只是不被记载而以!
2023-06-25 04:45:381

倒茶需要双手吗

一、茶水适量1、茶叶的量适中,不要太多,也不宜太少。2、茶叶过多,味道会很浓,茶叶太少,冲出的味道清淡的。3、或者根据客人的要求,是喜欢喝浓茶还是淡茶,可以根据客人的口味把茶冲好。4、但是也不要倒得过少,如果茶水只是浸没过杯底就拿给客人,会显得没有诚意。5、倒茶的时候,无论是小杯子还是大杯子,都不要倒得过满了,太满了会溢出来。二、添茶有顺序1、如果客人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可以按照长辈优先,女士优先的准则。2、几个人坐在一起聊天,如果没有什么话说,添茶就有一大好处,这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时候,可以利用添茶,缓解这氛围。3、在为上司或者长辈添茶以后,最后也要给自己添加茶。扩展资料:茶礼还是中国古代婚礼中一种隆重的礼节的。明·许次纾在《茶疏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以茶为识,以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否则就会枯死,因此把茶看作是一种至性不移的象征。所以,民间男女订婚以茶为礼,女方接受男方聘礼,叫“下茶”或“茶定”,有的叫“受茶”,并有“一家不吃两家茶”的谚语。同时,还把整个婚姻的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三茶”,就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下茶”又有“男茶女酒”之称,即定婚时,男家除送如意压帖外,要回送几缸绍兴酒。婚礼时,还要行三道茶仪式。三道茶者,第一杯百果,第二杯莲子、枣儿;第三杯方是茶。吃的方式,接杯之后,双手捧之,深深作揖,然后向嘴唇一触,即由家人收去。第二道亦如此。第三道,作揖后才可饮。这是最尊敬的礼仪。这些繁俗,现在当然没有了,但婚礼的敬茶之礼,仍沿用成习。
2023-06-25 04:46:043

三茶六礼指的是什么

三茶六礼指的是犹言明媒正娶。三茶礼旧时多流行于江南汉族地区,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另一种特指婚礼时的三道茶仪式,即第一道百果,第二道莲子、枣子,第三道才是茶。吃的方式也有讲究,第一道、第二道是接杯之后,双手捧着,深深作揖,然后将杯子与嘴唇触碰一下,即由家人收去,第三道茶作揖后才可以饮。“六礼”始于周代,据传周文王卜得吉兆,亲迎太姒于渭滨。整个过程有六道仪式,即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后即将此仪式定为“六礼”。三茶六礼历史出自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仪礼·士昏礼》,三茶六礼是中国古代传统婚姻嫁娶过程中的一种习俗礼仪,现也用于代指生意、交易、合作等。三茶,指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和同房时的“合茶”。六礼,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种仪式。三茶六礼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使结婚的夫妇取得祖先神灵的认可和承担履行对父母及亲属的权利义务。在古代,男女若非完成三茶六礼的过程,婚姻便不被承认为明媒正娶。茶礼是中国古代婚礼中一种隆重的礼节,原来出于古人对茶树习性的认识,以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因此把茶树看作是一种至性不移的象征。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茶六礼
2023-06-25 04:46:121

三茶是什么茶

三茶,婚姻礼仪用品。指提亲、相亲和入洞房时所沏茶水。所谓三茶,指提亲、相亲和入洞房时所沏茶水的合称。提亲时,女方以糖茶待媒人,含美言之意,此谓"下茶";相亲时,女方满意男方,女子即奉上清茶一杯,男方饮后置钱钞或贵重之物送回,女方收受,是为心许,此谓"定茶";入洞房时,以红枣、花生、桂子等沏茶,则含早生贵子之意,此谓"合茶"。在古代,男方迎亲所送的礼盒,也统称为"三茶"。据史料记载,男方在迎亲之日会请人抬礼盒,礼盒共三层:第一层放红枣、花生、桂子、龙眼并各色糖果或者桂子、莲子、瓜子、枣子、橘子,称作"早(连)生贵子"、"五子登科";第二层放金银首饰或田契、房地产契等;第三层放各色绸、缎、呢、绒等礼品。
2023-06-25 04:46:282

我国文献中记载最早的聘礼

《礼记·聘义》:“聘礼,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贵贱也。”《国语·周语中》“遂假道於陈 ,以聘於楚” 三国 吴 韦昭 注:“是时,天子微弱,故以诸侯相聘之礼假道也。聘礼,若过国至于境,使次介假道,束帛将命于庙也。
2023-06-25 04:46:362

扬州的风俗有哪些啊???

扬州的民间风俗习惯--丧俗  病者将咽气,儿子依次跪倒磕头送终,同时点亮头灯和脚灯,煮一小碗半生不熟的米饭供于脚边(称为”倒头碗”)。然后买布破孝。死者晚辈一律戴孝:孝子头戴两边系棉球的白布帽,腰缠白布并系草绳(有的还背一双草鞋),鞋蒙一块白布块;孙辈头戴正面钉有一块红布的白布帽,腰系白布,鞋钉红布块;重孙辈头戴红帽,鞋钉红布。现在丧仪从简,改为臂戴黑纱,在黑纱上分别钉白、红白、红布区别辈份。接着,孝子(一般是长子)披麻戴孝、手持哭丧棒或伞,首先到丧主(死者的兄或弟)家,然后再到别的亲友家去,在门口下跪(不得进门)报丧。丧主到来看过死者,便在死者脸上盖一张纸或一方白布,叫“蒙脸布”。亲友来吊丧,进门向死者磕头(现在有的改为鞠躬),孝子在下首陪礼,叫“孝子叩谢”。旧时用木葬,封棺时由孝子头顶装有棺材钉的筛子(钉子下放一撮孝子头发),跪请丧主封棺。出丧前,西乡一些地方全家人和抬棺脚夫、吹鼓手等带着供品到离家二里地的南方或东方大路口,向空祭拜,并掼碎一只碗,烧掉孝子身上背的草鞋,以驱邪气(此举谓之”盖大庙”),再回去出丧。出丧时(若死者配偶是中青年,以后还准再婚,此时便放鞭炮),长了手持哭丧棒、扛白幡、长孙打红幡走在前,其余孝子各持哭丧棒扶棺而行。遇有亲友路祭,便停棺受祭。祭完,供品由在场抢食。送丧人回来,在门前跨火,进门后吃糕、喝糖茶驱邪。晚上办酒。若死者是70岁以上的老人,晚饭后丧家向来客散“寿碗”。实行殡葬改革后,在农村中除木棺改为骨灰盒、哭丧棒改为花圈外,其余习俗基本保留。出葬后,传说在“头七”内死鬼要“探家”,这天全家人都住出去,俗称“让”。此俗今已基本不见,但“烧七”(每隔七日供祭一次)的习俗还有。扬州人的寿庆礼仪习俗  扬州人习惯从过周到百岁,年年都过生日。逢十叫“大生日”,不逢十叫“小生日”。在过大生日时,有“男不做三(十),女不做四(十)”之俗。逢到60岁以上的大生日叫做“做寿”,过生日的人称为“寿星”,热闹程度大胜于以前的大生。生日前一天晚上办酒暖寿。生日当天,女儿女婿要“挑”,即买上寿幛、香、烛、鞭炮、寿图、对联、鱼、肉、馒头、蛋糕、寿面、衣料等贺寿礼品,挑到做寿人家中去,晚上办酒吃饭。当晚餐席间上“碗头鱼”时,也是招呼后端走,不上桌。寿酒后,主家向亲友散发馒头和蛋糕,过70岁以上大生日时,还向亲友散发寿碗和筷子。过90岁以上大生日时,还有人自己买几只碗请寿星老摸一摸,以沾寿星光。过百岁生日时,地方政府主要官员还上门祝寿。扬州确定婚姻关系的订婚习俗--“下茶”  确定婚姻关系的订婚,俗称“下茶”,比喻此婚姻关系确定之后不能再动了。订婚又叫“定婚”。有大定、小定之分。小定又称“稳亲”,是在男女尚年幼情况下的定婚形式。大定就是正式定婚。现在自由恋爱,只要双方谈定了,男方请女方父母上门聚宴,便算是定婚。结婚择吉日,旧时选黄道吉日,现在选在农历逢双(尤喜逢六,不选十四)的日子,或“五一”、国庆、元旦这些法定节日。迎亲前一天,新郎的弟弟等人到女家去发铺盖(嫁妆)。到了女家先吃三道茶(甜茶、清茶、点心),然后发铺盖。铺盖中马桶和脚盆由新郎弟弟挑。马桶(现改为痰盂)内放五子:子孙蛋(红鸡蛋)、红枣、染成红绿色的白果、莲子、花生、象征“五子登科”。箱子里除衣物外,还放有:为公婆做的孝顺鞋,为丈夫和小叔子做的新鞋,给姑子的手帕和给未来孩子做的“小狗鞋”。晚亲人退出,由舅父或弟兄背新娘上轿。花桥抬起后在门前转三转,女家向轿子泼水(示意新娘不要再留恋娘家)、撒筷子(预祝新娘快生贵子)。轿子回转,新娘的哥哥或弟弟跟着送亲。送亲人进门和新娘下轿后,皆坐下吃三道茶。现在迎亲改用轿车、面包车或拖拉机,新郎在宾朋的陪同下亲自去迎亲,新娘在伴娘的陪伴下乘车出嫁。晚上办喜酒,席间上了头菜为高潮。但头菜上后客人不好马上动筷,要待一对新人谢席后方可搛食。随后所上的“碗头鱼”并不端上桌,而是在向客人招呼一声“鱼来了”之后,便又”余”了起来。晚饭后,一对新人在赞礼及一片喜话和叫“好”声中,进入新房。扬州的民间生养风俗习惯  孕妇足月之前,娘家要带着婴儿衣裤、副食品、手纸去看望孕妇,叫做“催生”。家中反复炖蒸桂圆肉,供产妇来“阵子”时食用。产后,将衣包(胎盘)用衣包罐装封,放在家中。新生儿出生三天,家中为他洗澡、穿小衣服,母亲开始喂奶,叫做“洗三”。产妇生养一个月内,不能到任何人家去,人们把产妇视“红人”,到人家去不吉利。亲戚们都买些食品来“送月子”,又叫“送汤”。满月后,母子到外婆家小住,叫做“出窝”。满月后,母亲方可到别人家走动。小儿出生一百天,家中为其做“百露子”、“开荤”。
2023-06-25 04:46:441

安徽滁州下茶礼怎么个下法?就是结婚前一个月需到女方家下茶,因为女方家还有亲戚,是不是女方父母先,之

我是滁州人,我都不知道有下茶礼,我马上结婚了双方父母见个面不就行了么,哪那么多规矩,关键是你们两个好~
2023-06-25 04:47:043

古代聘礼是什么意思

聘礼含义有两种,一指旧时订亲时,男家送给女家的定礼;二指请人担任某职务或某项工作时表示敬意送的礼物。现今多指订亲男方给女方的定礼。聘礼一词最早出自《礼记·聘义》:“聘礼,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贵贱也”。古时汉族婚礼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纳征”,即男家将送往女家,又称纳币、大聘、过大礼等。古代纳征多以鸟兽为礼,上古时聘礼须用全鹿,后世简代以鹿皮。崔_的《婚礼文》中记载:“委禽奠雁,配以鹿皮。”《诗经。召南。野有死麋》中说:“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写的就是用野鹿向女孩子求婚的事。因为古代纳聘多执雁为礼,故送聘礼又叫“委禽”。到了宋代,茶叶被列为聘礼中的重要礼物,几乎成为不可或缺之物。从此,民间即称送聘礼为“下茶”、“行茶礼”或“茶礼”;女子受聘,谓之“吃茶”或“受茶”;所谓“三茶”,就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洞房里的“合茶”。婚姻“六礼”后来经司马光、朱熹等人简化合并,但宋代盛行的茶礼却为元明清各代所承袭。明代香山人黄佐,字泰泉,晚年家居时撰成《泰泉乡礼》,书中记载:“近日纳采、纳徵者,止用细茶一盒,纳钗物其中,尤为简便,可以通行。”又云:“凡三等人户之下聘,用酒一埕、鹅二只、各布二匹、茶一盒。”反映了明代岭南一带茶礼的流行。
2023-06-25 04:47:121

温州的婚嫁习俗怎么样的?

我好像很讲究,还挺多的,具体讲什么我也不是很清楚
2023-06-25 04:47:227

聘礼的含义

不论是聘礼、彩礼还是礼金,都是我国传统婚嫁中的重要习俗,并且这些习俗也一直沿用至今。其实婚礼上的大多数习俗,不论是金钱还是物品,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给新人送上结婚祝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聘礼是什么,和彩礼有什么区别。一.聘礼是什么意思聘礼在现代汉语字典里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聘请时给对方送的表示敬意的礼物;第二个意思为,在订婚时,男方向女方赠送的彩礼钱也成为聘礼。在这个意思的解释上,将彩礼与聘礼与聘礼的共性展示了出来。也就是说,彩礼和聘礼都是在订婚时由男方赠予女方的一种礼金或者是财产。但是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多区别的。聘礼二.聘礼和彩礼有什么区别1.聘礼和彩礼的概念不同聘礼指的是男方下聘时赠与女方的礼金,而彩礼指的是女方订婚时男方赠与女方的礼金。一般来说,聘礼比彩礼的礼金数要轻薄一些,不会给女方家太贵重的聘礼。2.聘礼和彩礼的用途不同聘礼前一般来讲是在男方赠与女方之后,女方购买嫁妆并再由女方一同嫁到男方家的礼金。但彩礼不同,彩礼指的是赠与女方,直接由女方支配的钱财。这笔钱可以用来购买婚房内的各种家用电器,也可以支付酒席费等等。因此彩礼的用途比聘礼的用途要灵活得多。新人们在准备彩礼和聘礼时,要注意他们的区别,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婚礼变得更加的有规矩和喜气!
2023-06-25 04:48:163

下茶龙凤蛋糕男方回的时候拿什么

结婚的龙凤蛋糕男方肯定是拿走龙的蛋糕,那是因为风俗上男方为龙,女方为风,中国人有许多民风都是千百年传承下来根深蒂固不可根改的,比如说“男婚女嫁”结婚大多都是以男方为主的,“龙凤呈祥”也是龙排在凤的前面,所有的关于“龙凤”的吉祥语都是龙排在凤的前面,之所以说结婚时男方必须拿走的是龙的蛋糕。
2023-06-25 04:48:221

茶道有哪些流传下来的雅俗逸事呢?

在东方沃土之上,每走一步都是茶的世界,杭州龙井、黄山毛峰、武夷山大红袍、安溪铁观音、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六安瓜片、祁门红茶、彩云之南的普洱等,长江南北没有不产茶的地方,抑或是名满天下抑或是默默无闻,但是茶文化却无处不在。饮茶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也是一种自我的文化提升。每品一种茶都会有一丝禅机去领悟。到福建武夷山你不得不去领略一下大红袍的神韵。大红袍是中华大地上名副其实的头牌名茶,说它是名茶是因为能真正称得上大红袍的茶几乎已经绝迹,几棵千年古老的茶树已经作为重点文物予以保护,并被永久性的禁止采摘,政府派有专人把守,据说解放前有一个排的兵力守护着这几棵茶树,可见其珍贵的程度。有一则轶事讲到当年中美建交,尼克松总统来华访问,毛泽东做为国礼赠送给尼克松四两大红袍,不晓事理的尼克松嫌茶轻量少而表情不悦,周恩来看出了尼克松的心思,赶忙上前解释说:总统先生,我们把半边江山都送给你了。尼克松不解,周恩来进一步解释说,大红袍产量有限,地道的大红袍年产量只有八两,今天就送给你四两,这不是半壁江山吗?闻听此言,尼克松顿时满心欢喜。
2023-06-25 04:48:323

聘礼是属于女方个人的吗

聘礼是给女方家里的,一般正常的家庭都是在结婚的时候给新家庭嫁妆作为对新家庭的资助。
2023-06-25 04:48:484

与茶叶有关的歇后语?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关于茶的歇后语也有很多,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茶叶篓子改烘笼儿 ———— 外来京做   茶叶水煮鸡子儿 ———— 糊涂蛋   大茶叶根 ———— 闹死人   二分钱的茶叶 ———— 充不起来;冲不起来   二两茶叶泡一碗 ———— 老色;老实   翻渣茶叶 ———— 无味   黄连当茶叶 ———— 自找苦吃;自讨苦吃   开水锅里丢茶叶 ———— 下茬;下茶   摘抄拓展   二分钱的茶壶 ———— 粗词;粗瓷   二分钱的茶叶 ———— 充不起来;冲不起来   二分钱买个茶壶 ———— 要紧了;咬筋了   二两茶叶泡一碗 ———— 老色;老实   翻渣茶叶 ———— 无味   飞机上的茶壶 ———— 高水瓶;高水平   飞机上放茶瓶 ———— 水瓶高;水平高   飞机上挂茶壶 ———— 水瓶高;水平高;高水瓶;高水平   飞机运茶壶 ———— 高水瓶;高水平   服务员上茶 ———— 和盘托出   高山摔茶壶 ———— 就剩一个嘴儿;光剩嘴;只剩个嘴了;就剩下一个嘴了   隔夜茶 ———— 唔赌唔安乐;唔倒唔安乐   广东凉茶 ———— 包好   广益桥的茶馆 ———— 龄鹤;灵活   滚水泡茶 ———— 又浓又香;又香又浓   耗子啃茶壶 ———— 满口是词;满口是瓷;满口是刺   河边开茶馆 ———— 取之不尽   河边上开茶馆 ———— 取之不尽   哄得老鸦入茶袋 ———— 骗术高明   胡麻地里采茶 ———— 两难;两蓝   黄连当茶叶 ———— 自找苦吃;自讨苦吃   黄连泡茶 ———— 自讨苦吃   黄龙背的沙茶壶 ———— 好嘴儿   黄泥茶壶 ———— 多张嘴   继狗吃茶酥 ———— 忍不住了   脚踩茶菇 ———— 练优   叫花子进茶馆 ———— 穷喝   景德镇的茶壶 ———— 词好;瓷好   开茶馆的卖炊子 ———— 燎不起;了不起   开水冰茶 ———— 好热乎   开水锅里丢茶叶 ———— 下茬;下茶   客来扫地,客去烧茶 ———— 虚情假意   精选拓展   茶瓶上系索子 ———— 水平有限;水瓶有线   茶铺里摆手 ———— 壶来;胡来;想壶来;想胡来   茶铺里的水 ———— ***   茶铺里谈天 ———— 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茶铺里头的龙门阵 ———— 想哪说哪;想起什么说什么   茶食不叫茶食 ———— 油果   茶食店里失火 ———— 果燃;果然   茶太浓了 ———— 苦口   茶亭碗 ———— 过人个嘴   茶桶里茶壶 ———— 出张嘴   茶碗打酒 ———— 不在壶;不在乎   茶碗里洗节 ———— 掉不开手节   茶叶篓子改烘笼儿 ———— 外来京做   茶叶水煮鸡子儿 ———— 糊涂蛋   茶灶子搬家 ———— 另起炉灶   推荐拓展   出了茶馆进澡堂 ———— 里外挨涮   出了茶馆又进澡堂 ———— 里外挨涮   出了澡堂进茶馆 ———— 里外刷;里外涮   出了澡堂子进茶馆 ———— 里外涮   春天的山茶花 ———— 一时鲜   瓷器店的茶具 ———— 一套一套的   粗瓷茶碗 ———— 不能细雕   粗瓷茶碗雕细花 ———— 难极了;白费工夫;白费劲;不是这个料;难啊   大茶壶升老板 ———— 一步登天   大茶叶根 ———— 闹死人   戴起眼镜喝滚茶 ———— 越发蒙眬   掂茶壶的升老板 ———— 一步登天   电线杆上倒茶 ———— 水平不低;水瓶不低   丁山的茶壶 ———— 好一张嘴   断把的茶壶 ———— 就剩个嘴   断把儿的茶壶 ———— 就剩个嘴
2023-06-25 04:49:041

下茶钱是谁给谁的

是男方给女方的父母的拓展资料:“下茶”又名“催妆”,一般由男方派一位长辈和媒人一起去办,时间大约在下午4时左右。这一天,男方将全部彩礼、茶钱、全副金银首饰以及糕点、喜酒等装入“食盒”里,由穿红褂、戴尖形红帽儿的两个人抬着,隆重送往女方家中。
2023-06-25 04:49:221

结婚下茶都有什么讲究 准备毛毯和通心长命钱

订婚或提亲时,男方会对女方下聘,送彩礼和其他的礼品,女方接纳聘礼,此过程称为“下茶”。下茶有不少讲究,而且有的地方下茶的目的不仅仅是送聘礼,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比如借此看看女方准备的怎么样,还有没有其他要求,男方尽量去满足,都是为了能顺利的举行婚礼。 要媒人陪同 “下茶”又名“催妆”,一般由男方派一位长辈和媒人一起去办,时间大约在下午4时左右。这一天,男方将全部彩礼、茶钱、全副金银首饰以及糕点、喜酒等装入“食盒”里,由穿红褂、戴尖形红帽儿的两个人抬着,隆重送往女方家中。 下茶日期 下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最好选择一个黄道吉日。一般农历的正月和七月,是不适合下茶的,其他月份基本上都有适合的日子,可以选一个天气晴朗的周末,选择农历的双数日子或者是节日去下茶,是比较讨喜的。 置备毛毯 “下茶”的时候女方父母必须在场,男方主要看女方还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给女方就可以了。要注意的是该说什么一般都是由媒人去说。要特别注意毛毯置备了没有,因为按大同习俗,男方娶亲时要给新娘准备一块上好的纯毛毛毯,在新娘上轿(或者是坐小轿车)时坐在屁股下面,等到了婆家,再把这块毛毯儿压在衣箱底下,这毛毯预示着夫妻婚后生活厚实,是有底子的。 索要通心长命钱 另外,女方还会问男方给女方的通心长命钱准备了没有,这也是女方向男方索要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东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通心长命钱通常是依据新娘的岁数而定的,新娘的岁数有多大,每岁两块钱,最后再加两块钱,如新娘整二十岁,男方就应该给四十二元,再多一岁,就再多两元,直至无穷。
2023-06-25 04:49:291

三茶六礼指的是什么

三茶,指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和同房时的“合茶”。 六礼,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种仪式。
2023-06-25 04:49:431

回族婚礼的习俗

回族婚礼的习俗一、回族婚礼习俗大全---下茶若男方看上一位姑娘,可以先请家中一位长辈或德高望重的人携带茯茶、四色包包、2件衣料去女家提亲,俗称下茶或送问包。若女方同意这门亲事的话,就留下礼品,否则当场退还。若女方家无法当场回复,双方可以约定一个回复期,若还没回音的话,可以请人再次携带礼品上门催问,叫送催包。二、回族婚礼习俗大全---下定茶女方家同意后,两家可以各选一个媒人,并商量好结婚日子,开始准备婚礼,俗称下占茶或下定茶。此时,新郎要送新娘茯茶、肉方、衣料、脑粉花儿、红绿头绳等物品,新娘要回敬鞋、绣花袜子等物品,表示这门亲事己定。三、回族婚礼习俗大全---送礼订完婚后,两家要协商一个日子送彩礼,俗称送礼。新郎要邀请媒人及家人到女方家送彩礼。彩礼的轻重以男方经济条件来定,当新郎将彩礼到女方家时,新娘家人要在长辈的带领下出门热情欢迎,并以丰富的食品款待宾客。新郎送完彩礼后,新娘要叫人回以获茶、四色包包等物品。男方家接到回赠后,要分成小块,分给亲戚共享。四、回族婚礼习俗大全---结婚典礼1、在举行结婚仪式前,要先念1天的个亥亭,祈祷真主保佑、告慰祖先。此外,男方家还要安排好婚礼当天的人员和布置好婚礼场地。2、婚礼当天,新郎、新郎的父亲、伯父、叔叔、阿舅、兄弟要在媒人的带领下,携带核桃、枣儿、肉方、大米等礼品参加女方的结婚典礼,念尼卡亥。由主婚人向男方提问斯兰教信仰等常识,答对了进行下一项,答错了要受惩罚,直到学会为止。然后证婚人会问新人的小名,并咨询双方父母是否同意这门婚事,得到肯定回答后,即宣布这一婚姻合乎教法,可以开宴。3、宴会结束后,要叫新娘去梳妆打扮,由她的兄长抱着上马,再连同各位长辈、兄弟、妯娌、伴娘、一位压马的男孩、一位掌管箱子的孩子组成送亲队伍向男家前进。在新娘出门后,要将一碗牛乳洒在马蹄周围,称为白奶送,当新娘到男方家门口后,也要将一碗牛乳洒在马蹄周围,称为白奶接,然后新娘下马走到门口,男方上屋顶踩上几脚,期望制伏老婆,婚姻扎实。
2023-06-25 04:49:502

扬州江都有哪些习俗

扬州的民间风俗习惯--丧俗  病者将咽气,儿子依次跪倒磕头送终,同时点亮头灯和脚灯,煮一小碗半生不熟的米饭供于脚边(称为”倒头碗”)。然后买布破孝。死者晚辈一律戴孝:孝子头戴两边系棉球的白布帽,腰缠白布并系草绳(有的还背一双草鞋),鞋蒙一块白布块;孙辈头戴正面钉有一块红布的白布帽,腰系白布,鞋钉红布块;重孙辈头戴红帽,鞋钉红布。现在丧仪从简,改为臂戴黑纱,在黑纱上分别钉白、红白、红布区别辈份。接着,孝子(一般是长子)披麻戴孝、手持哭丧棒或伞,首先到丧主(死者的兄或弟)家,然后再到别的亲友家去,在门口下跪(不得进门)报丧。丧主到来看过死者,便在死者脸上盖一张纸或一方白布,叫“蒙脸布”。亲友来吊丧,进门向死者磕头(现在有的改为鞠躬),孝子在下首陪礼,叫“孝子叩谢”。旧时用木葬,封棺时由孝子头顶装有棺材钉的筛子(钉子下放一撮孝子头发),跪请丧主封棺。出丧前,西乡一些地方全家人和抬棺脚夫、吹鼓手等带着供品到离家二里地的南方或东方大路口,向空祭拜,并掼碎一只碗,烧掉孝子身上背的草鞋,以驱邪气(此举谓之”盖大庙”),再回去出丧。出丧时(若死者配偶是中青年,以后还准再婚,此时便放鞭炮),长了手持哭丧棒、扛白幡、长孙打红幡走在前,其余孝子各持哭丧棒扶棺而行。遇有亲友路祭,便停棺受祭。祭完,供品由在场抢食。送丧人回来,在门前跨火,进门后吃糕、喝糖茶驱邪。晚上办酒。若死者是70岁以上的老人,晚饭后丧家向来客散“寿碗”。实行殡葬改革后,在农村中除木棺改为骨灰盒、哭丧棒改为花圈外,其余习俗基本保留。出葬后,传说在“头七”内死鬼要“探家”,这天全家人都住出去,俗称“让”。此俗今已基本不见,但“烧七”(每隔七日供祭一次)的习俗还有。扬州人的寿庆礼仪习俗  扬州人习惯从过周到百岁,年年都过生日。逢十叫“大生日”,不逢十叫“小生日”。在过大生日时,有“男不做三(十),女不做四(十)”之俗。逢到60岁以上的大生日叫做“做寿”,过生日的人称为“寿星”,热闹程度大胜于以前的大生。生日前一天晚上办酒暖寿。生日当天,女儿女婿要“挑”,即买上寿幛、香、烛、鞭炮、寿图、对联、鱼、肉、馒头、蛋糕、寿面、衣料等贺寿礼品,挑到做寿人家中去,晚上办酒吃饭。当晚餐席间上“碗头鱼”时,也是招呼后端走,不上桌。寿酒后,主家向亲友散发馒头和蛋糕,过70岁以上大生日时,还向亲友散发寿碗和筷子。过90岁以上大生日时,还有人自己买几只碗请寿星老摸一摸,以沾寿星光。过百岁生日时,地方政府主要官员还上门祝寿。扬州确定婚姻关系的订婚习俗--“下茶”  确定婚姻关系的订婚,俗称“下茶”,比喻此婚姻关系确定之后不能再动了。订婚又叫“定婚”。有大定、小定之分。小定又称“稳亲”,是在男女尚年幼情况下的定婚形式。大定就是正式定婚。现在自由恋爱,只要双方谈定了,男方请女方父母上门聚宴,便算是定婚。结婚择吉日,旧时选黄道吉日,现在选在农历逢双(尤喜逢六,不选十四)的日子,或“五一”、国庆、元旦这些法定节日。迎亲前一天,新郎的弟弟等人到女家去发铺盖(嫁妆)。到了女家先吃三道茶(甜茶、清茶、点心),然后发铺盖。铺盖中马桶和脚盆由新郎弟弟挑。马桶(现改为痰盂)内放五子:子孙蛋(红鸡蛋)、红枣、染成红绿色的白果、莲子、花生、象征“五子登科”。箱子里除衣物外,还放有:为公婆做的孝顺鞋,为丈夫和小叔子做的新鞋,给姑子的手帕和给未来孩子做的“小狗鞋”。晚亲人退出,由舅父或弟兄背新娘上轿。花桥抬起后在门前转三转,女家向轿子泼水(示意新娘不要再留恋娘家)、撒筷子(预祝新娘快生贵子)。轿子回转,新娘的哥哥或弟弟跟着送亲。送亲人进门和新娘下轿后,皆坐下吃三道茶。现在迎亲改用轿车、面包车或拖拉机,新郎在宾朋的陪同下亲自去迎亲,新娘在伴娘的陪伴下乘车出嫁。晚上办喜酒,席间上了头菜为高潮。但头菜上后客人不好马上动筷,要待一对新人谢席后方可搛食。随后所上的“碗头鱼”并不端上桌,而是在向客人招呼一声“鱼来了”之后,便又”余”了起来。晚饭后,一对新人在赞礼及一片喜话和叫“好”声中,进入新房。扬州的民间生养风俗习惯  孕妇足月之前,娘家要带着婴儿衣裤、副食品、手纸去看望孕妇,叫做“催生”。家中反复炖蒸桂圆肉,供产妇来“阵子”时食用。产后,将衣包(胎盘)用衣包罐装封,放在家中。新生儿出生三天,家中为他洗澡、穿小衣服,母亲开始喂奶,叫做“洗三”。产妇生养一个月内,不能到任何人家去,人们把产妇视“红人”,到人家去不吉利。亲戚们都买些食品来“送月子”,又叫“送汤”。满月后,母子到外婆家小住,叫做“出窝”。满月后,母亲方可到别人家走动。小儿出生一百天,家中为其做“百露子”、“开荤”。
2023-06-25 04:49:581

张家川回族的婚姻习俗怎么总结?

一、回族婚礼习俗大全---下茶若男方看上一位姑娘,可以先请家中一位长辈或德高望重的人携带茯茶、四色包包、2件衣料去女家提亲,俗称下茶或送问包。若女方同意这门亲事的话,就留下礼品,否则当场退还。若女方家无法当场回复,双方可以约定一个回复期,若还没回音的话,可以请人再次携带礼品上门催问,叫送催包。二、回族婚礼习俗大全---下定茶女方家同意后,两家可以各选一个媒人,并商量好结婚日子,开始准备婚礼,俗称下占茶或下定茶。此时,新郎要送新娘茯茶、肉方、衣料、脑粉花儿、红绿头绳等物品,新娘要回敬鞋、绣花袜子等物品,表示这门亲事己定。三、回族婚礼习俗大全---送礼订完婚后,两家要协商一个日子送彩礼,俗称送礼。新郎要邀请媒人及家人到女方家送彩礼。彩礼的轻重以男方经济条件来定,当新郎将彩礼到女方家时,新娘家人要在长辈的带领下出门热情欢迎,并以丰富的食品款待宾客。新郎送完彩礼后,新娘要叫人回以获茶、四色包包等物品。男方家接到回赠后,要分成小块,分给亲戚共享。四、回族婚礼习俗大全---结婚典礼1、在举行结婚仪式前,要先念1天的个亥亭,祈祷真主保佑、告慰祖先。此外,男方家还要安排好婚礼当天的人员和布置好婚礼场地。2、婚礼当天,新郎、新郎的父亲、伯父、叔叔、阿舅、兄弟要在媒人的带领下,携带核桃、枣儿、肉方、大米等礼品参加女方的结婚典礼,念尼卡亥。由主婚人向男方提问斯兰教信仰等常识,答对了进行下一项,答错了要受惩罚,直到学会为止。然后证婚人会问新人的小名,并咨询双方父母是否同意这门婚事,得到肯定回答后,即宣布这一婚姻合乎教法,可以开宴。3、宴会结束后,要叫新娘去梳妆打扮,由她的兄长抱着上马,再连同各位长辈、兄弟、妯娌、伴娘、一位压马的男孩、一位掌管箱子的孩子组成送亲队伍向男家前进。在新娘出门后,要将一碗牛乳洒在马蹄周围,称为白奶送,当新娘到男方家门口后,也要将一碗牛乳洒在马蹄周围,称为白奶接,然后新娘下马走到门口,男方上屋顶踩上几脚,期望制伏老婆,婚姻扎实。
2023-06-25 04:50:171

茶的歇后语82句

1、冷水泡茶——慢慢来 2、大茶叶根——闹死人 3、奶茶铺的炕——窄长 4、腊里茶壶——出只嘴 5、茶壶里的水——滚开 6、茶杯放唔稳——尖尾 7、茶铺里招手——胡来 8、茶铺里的水——滚开 9、叫花子进茶馆——穷喝 10、无耳茶壶——缺个把柄 11、清前茶——好食又好价 12、茶壶掉了把——就剩嘴 13、茶壶没肚儿——光剩嘴 14、茶盘里落苍蝇——恶心 15、茶食不叫茶食——油果 16、茶馆搬家——另起炉灶 17、丁山的茶壶——好一张嘴 18、服务员上茶——和盘托出 19、河边开茶馆——取之不尽 20、舌头伸进茶缸——不沾边 21、茶壶煮饺子——心中有数 22、茶壶里倒不出水——嘴严 23、茶壶里洗澡——扑腾不开 24、茶壶里的风景——大不了 25、阿庆嫂倒茶——滴水不漏 26、一天到晚淡茶饭——不吃香 27、七茶姑捡生——门脉气不通 28、拿茶壶送饭——没惯;没罐 29、破茶壶——没嘴儿;没准儿 30、茶壶倒汤圆——有货倒不出 31、茶壶里馄饭——有货拿不出 32、茶杯里放块糖——寿命不长 33、茶食店失火——果然(燃) 34、茶馆的火剪——倒霉(煤) 35、茶馆里的买卖——滴水不漏 36、蒜臼缸子喝茶——不对味儿 37、瓷器店的茶具——一套一套的 38、茶壶掉了把儿——只有一张嘴 39、茶壶有嘴难说话——热在里头 40、茶壶里煮芒果——满肚子酸水 41、茶干烧豆腐——一块土上的人 42、茶杯盖儿上放鸡蛋——靠不住 43、茶杯里的胖大海——自我膨胀 44、茶碗打酒——不在壶;不在乎 45、茶食店里失火——果燃;果然 46、露水泡茶——得之不易;难得 47、二两茶叶泡一碗——老色;老实 48、卖大碗茶的看河水——有的是钱 49、坐在茶馆乱摆手——胡来;壶来 50、开水锅里丢茶叶——下茬;下茶 51、挑水的娶了个卖茶的——正相配 52、茶壶里打跟头儿——壶闹;胡闹 53、茶馆里聊天——想起什么说什么 54、面茶锅里煮松花——照远不照近 55、温暾水沏茶——没味道;淡而无味 56、茶壶煮牛头——下不去;放不下去 57、茶壶里煮元宵——满腹心事(食) 58、茶壶里长豆芽——受不完的勾头罪 59、茶铺里谈天——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60、茶馆里聊天儿——想起什么说什么 61、茶馆里谈生意——老交道;老交情 62、开茶馆的卖炊子——燎不起;了不起 63、用茶杯饮骆驼——无济于事;不济事 64、茶壶里养鱼——油水不大;游水不大 65、茶馆店搬家——另起炉灶;重砌炉灶 66、茶馆里伸手——壶来;胡来;想胡来 67、龙王开茶馆——神壶沏神;神乎其神 68、叉鸡佬坐茶馆——假正经;假装正经人 69、茶壶里装土地——锡器养神;息气养神 70、茶馆里开除的伙计——哪壶不开提哪壶 71、茶馆里挂斧头——壶斫非为;胡作非为 72、茶壶里煮鸡蛋——没几个;肚里有倒不来 73、茶壶里装汤元——肚里有货,嘴里倒不出 74、茶杯盖掉在地上——净崩磁儿;净崩词儿 75、茶杯里的糖块——寿命不长了;寿命不长 76、宜兴的茶壶——全凭一张嘴;全仗嘴;好嘴 77、挑水的娶个卖茶的——正相配;人对桶也对 78、面茶锅里煮皮球——说你混蛋你还一肚子气 79、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肚里有货 80、茶铺里不要的伙计——哪一壶不开单提哪一壶 81、茶铺里摆手——壶来;胡来;想壶来;想胡来 82、宜兴茶壶——只看一张嘴;只卖一张嘴;出张嘴
2023-06-25 04:50:311

一茶、二槚、三蔎、四茗、五荈每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1、◎茶chá〈名〉(1)茶树[teatree]。山茶科(theaceae)的一种灌木,有披针形的叶和芳香的白花。如:茶圃(种植茶树的园圃);茶户(栽茶的农户。也指茶商)(2)茶叶。由茶树的嫩叶加工制成,供泡取饮料用[tea;tea-leaf]前月浮梁买茶去。——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又如:茶市(茶叶市场)(4)用茶叶泡制、烹制或煎制而成的饮料[tea]唐人煎茶,用姜用盐。——苏轼《东坡志林》日高人渴漫思茶。——宋·苏轼《浣溪沙》(5)又如:茶座(茶馆为卖茶而设的座位);茶坊(茶局子、茶局。指茶馆)(6)某些由蒸发或研磨所制的调匀的食用品[paste]。如:杏仁茶;面茶(7)某些饮料的名称[certainkindsofsoftdrink]。如:奶茶(8)旧时订婚聘礼的代称[bretrothalpresents]。如:三茶六礼;受茶;茶红(订婚时送的礼品,也叫“下茶”或“茶定”)2、◎槚榎、檟jiǎ〈名〉古书上指楸树或茶树[manchuriancatalpa;tea]。如:槚楛(茶树)3、●蔎shèㄕㄜˋ◎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茶的别称。香茶4、◎茗míng〈名〉(1)(形声。从艸,名声。本义:早采的为“茶”,晚采的为“茗”。后泛指茶)(2)同本义[tea]晚采者为茗。——《封氏闻见记》(3)又如:茗纹(茶);茗旗(初生的茶芽);茗地(栽种茶树的地方);茗舌(茶芽。谓茶芽嫩如雀舌者);茗花(茶树开的花)(4)指用茶叶泡制、烹制或煎制的饮料[teawater]泉而茗者(名词。用如动词:喝茶)。——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下饮,便问人云:“此为茶,为茗?——《世说新语·纰漏》渴饮茗汁。——《洛阳伽蓝记·正觉寺》(5)又如:茗谈(饮茶并小叙);茗汁(茶水);茗柯(指茶);茗饮(饮茶;茶)5、◎荈chuǎn〈名〉采摘时间较晚的茶[teathatiscollectedlate]荈:茶叶老者。——《玉篇》槚,苦荼。——《尔雅》。晋·郭璞:“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
2023-06-25 04:50:414

扬州有哪些民风民俗

扬州的民间风俗习惯--丧俗
2023-06-25 04:50:583

扬州有什么风俗

--重阳糕  六七十年代,“文革”破四旧,连重阳糕也少见了,糕上插重阳旗更是绝迹了,许多年轻人甚至都不知道重阳旗是怎么一回事。八十年代以来,街上重新有了重阳糕的叫卖声,近年来,重阳旗又高高地飘扬起来。  重阳糕是扬州重阳节前后特有的时令食品,如同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糕是米粉做成,蒸熟即食,微甜、松软、爽口,老人和孩童尤为喜欢。糕形也很有趣,正方形,小小巧巧的,上染红点。卖糕人把若干块小糕迭成一摞,最上面插着一面纸质小旗。小旗有红有绿,三角形,还戳有许多小孔,戳了孔,板硬的小纸便柔软多了,迎风还能飘动,这就是所谓的“重阳旗”。  其实,这里叙述的重阳糕已经逊色多了,旧时扬州的重阳糕比现今的更精致。《真州竹枝词引》中记叙:“九月九日重阳,俗尚糕,昔年萧美人糕,名重一时,后人犹有世其业者。”这里的“萧美人”看来是一位做重阳糕的店家,如何“名重一时”呢,作者没有说,但他在后面说到:“河西街蒸作店,小菊花糕,其遗制也。糕上插红绿纸旗,谓之重阳旗,像生店制小亭,有数(只)面捏小羊,臣(站)立其间,谓之重阳台。”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当时扬州仪征人更有创意,有小旗,有小亭,还有小羊,且形态各异,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了。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分析,“糕”谐音“高”,“小旗”和“小亭”意为野外登高,而数只“小羊”,则又谐音“重阳”。所有这些都与重阳的诸多习俗协同,既饱含着人们祈求升腾兴旺的吉祥愿望,也表现出人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乐观心态 .
2023-06-25 04:51:086

彩礼是谁发明的?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传统?

查看《周礼》、《仪礼》就知道。商周之前彩礼就是国家法律规定的。
2023-06-25 04:51:3610

求一篇有关江都民俗的作文 300字。 急。

你自己挑选吧,已经超过300字了。扬州的民间风俗习惯--丧俗  病者将咽气,儿子依次跪倒磕头送终,同时点亮头灯和脚灯,煮一小碗半生不熟的米饭供于脚边(称为”倒头碗”)。然后买布破孝。死者晚辈一律戴孝:孝子头戴两边系棉球的白布帽,腰缠白布并系草绳(有的还背一双草鞋),鞋蒙一块白布块;孙辈头戴正面钉有一块红布的白布帽,腰系白布,鞋钉红布块;重孙辈头戴红帽,鞋钉红布。现在丧仪从简,改为臂戴黑纱,在黑纱上分别钉白、红白、红布区别辈份。接着,孝子(一般是长子)披麻戴孝、手持哭丧棒或伞,首先到丧主(死者的兄或弟)家,然后再到别的亲友家去,在门口下跪(不得进门)报丧。丧主到来看过死者,便在死者脸上盖一张纸或一方白布,叫“蒙脸布”。亲友来吊丧,进门向死者磕头(现在有的改为鞠躬),孝子在下首陪礼,叫“孝子叩谢”。旧时用木葬,封棺时由孝子头顶装有棺材钉的筛子(钉子下放一撮孝子头发),跪请丧主封棺。出丧前,西乡一些地方全家人和抬棺脚夫、吹鼓手等带着供品到离家二里地的南方或东方大路口,向空祭拜,并掼碎一只碗,烧掉孝子身上背的草鞋,以驱邪气(此举谓之”盖大庙”),再回去出丧。出丧时(若死者配偶是中青年,以后还准再婚,此时便放鞭炮),长了手持哭丧棒、扛白幡、长孙打红幡走在前,其余孝子各持哭丧棒扶棺而行。遇有亲友路祭,便停棺受祭。祭完,供品由在场抢食。送丧人回来,在门前跨火,进门后吃糕、喝糖茶驱邪。晚上办酒。若死者是70岁以上的老人,晚饭后丧家向来客散“寿碗”。实行殡葬改革后,在农村中除木棺改为骨灰盒、哭丧棒改为花圈外,其余习俗基本保留。出葬后,传说在“头七”内死鬼要“探家”,这天全家人都住出去,俗称“让”。此俗今已基本不见,但“烧七”(每隔七日供祭一次)的习俗还有。扬州人的寿庆礼仪习俗  扬州人习惯从过周到百岁,年年都过生日。逢十叫“大生日”,不逢十叫“小生日”。在过大生日时,有“男不做三(十),女不做四(十)”之俗。逢到60岁以上的大生日叫做“做寿”,过生日的人称为“寿星”,热闹程度大胜于以前的大生。生日前一天晚上办酒暖寿。生日当天,女儿女婿要“挑”,即买上寿幛、香、烛、鞭炮、寿图、对联、鱼、肉、馒头、蛋糕、寿面、衣料等贺寿礼品,挑到做寿人家中去,晚上办酒吃饭。当晚餐席间上“碗头鱼”时,也是招呼后端走,不上桌。寿酒后,主家向亲友散发馒头和蛋糕,过70岁以上大生日时,还向亲友散发寿碗和筷子。过90岁以上大生日时,还有人自己买几只碗请寿星老摸一摸,以沾寿星光。过百岁生日时,地方政府主要官员还上门祝寿。扬州确定婚姻关系的订婚习俗--“下茶”  确定婚姻关系的订婚,俗称“下茶”,比喻此婚姻关系确定之后不能再动了。订婚又叫“定婚”。有大定、小定之分。小定又称“稳亲”,是在男女尚年幼情况下的定婚形式。大定就是正式定婚。现在自由恋爱,只要双方谈定了,男方请女方父母上门聚宴,便算是定婚。结婚择吉日,旧时选黄道吉日,现在选在农历逢双(尤喜逢六,不选十四)的日子,或“五一”、国庆、元旦这些法定节日。迎亲前一天,新郎的弟弟等人到女家去发铺盖(嫁妆)。到了女家先吃三道茶(甜茶、清茶、点心),然后发铺盖。铺盖中马桶和脚盆由新郎弟弟挑。马桶(现改为痰盂)内放五子:子孙蛋(红鸡蛋)、红枣、染成红绿色的白果、莲子、花生、象征“五子登科”。箱子里除衣物外,还放有:为公婆做的孝顺鞋,为丈夫和小叔子做的新鞋,给姑子的手帕和给未来孩子做的“小狗鞋”。晚亲人退出,由舅父或弟兄背新娘上轿。花桥抬起后在门前转三转,女家向轿子泼水(示意新娘不要再留恋娘家)、撒筷子(预祝新娘快生贵子)。轿子回转,新娘的哥哥或弟弟跟着送亲。送亲人进门和新娘下轿后,皆坐下吃三道茶。现在迎亲改用轿车、面包车或拖拉机,新郎在宾朋的陪同下亲自去迎亲,新娘在伴娘的陪伴下乘车出嫁。晚上办喜酒,席间上了头菜为高潮。但头菜上后客人不好马上动筷,要待一对新人谢席后方可搛食。随后所上的“碗头鱼”并不端上桌,而是在向客人招呼一声“鱼来了”之后,便又”余”了起来。晚饭后,一对新人在赞礼及一片喜话和叫“好”声中,进入新房。扬州的民间生养风俗习惯  孕妇足月之前,娘家要带着婴儿衣裤、副食品、手纸去看望孕妇,叫做“催生”。家中反复炖蒸桂圆肉,供产妇来“阵子”时食用。产后,将衣包(胎盘)用衣包罐装封,放在家中。新生儿出生三天,家中为他洗澡、穿小衣服,母亲开始喂奶,叫做“洗三”。产妇生养一个月内,不能到任何人家去,人们把产妇视“红人”,到人家去不吉利。亲戚们都买些食品来“送月子”,又叫“送汤”。满月后,母子到外婆家小住,叫做“出窝”。满月后,母亲方可到别人家走动。小儿出生一百天,家中为其做“百露子”、“开荤”。
2023-06-25 04:52:571

茶水的茶怎么写

chá 部 首 艹 笔 画 9 五 行 木 繁 体 茶 五 笔 AWSU笔画名称 : 横、 竖、 竖、 撇、 捺、 横、 竖钩、 撇、 点、
2023-06-25 04:53:056

”娉礼,嫁妆”有什么起源?

  娉礼起源:   古代纳征多以鸟兽为礼,上古时聘礼须用全鹿,后世简代以鹿皮。崔駰的《婚礼文》中记载:“委禽奠雁,配以鹿皮。”《诗经。召南。野有死麋》中说:“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写的就是用野鹿向女孩子求婚的事。因为古代纳聘多执雁为礼,故送聘礼又叫“委禽”。当然,古代纳征也并非全用鸟兽为礼,像《卫风·氓》中所说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是以布为聘礼的例子。后来,纳征的礼仪越演越繁,成为六礼中礼仪最繁琐的过程之一。  到了宋代,茶叶被列为聘礼中的重要礼物,几乎成为不可或缺之物。从此,民间即称送聘礼为“下茶”、“行茶礼”或“茶礼”;女子受聘,谓之“吃茶”或“受茶”;所谓“三茶”,就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洞房里的“合茶”。据宋胡纳《见闻录》载:“通常订婚,以茶为礼。故称乾宅致送坤宅之聘金曰‘茶金",亦称‘茶礼",又曰‘代茶"。女家受聘曰"受茶"。”吴自牧《东京梦梁录·嫁娶》也谈到了宋代婚嫁中的用茶:“道日方行送聘之礼,且论聘礼,富家当备三金送之,……加以花茶、果物、团圆饼、羊酒等物,又送官会银铤,谓之"下财礼"。”吴自牧记载说,即使是贫穷人家,聘礼中茶饼也是少不了的,甚至连女家的回礼也多使用“茶饼果物”、“鹅酒茶饼”了。   婚姻“六礼”后来经司马光、朱熹等人简化合并,但宋代盛行的茶礼却为元明清各代所承袭。明代香山(今广东中山市)人黄佐,字泰泉,晚年家居时撰成《泰泉乡礼》,书中记载:“近日纳采、纳徵者,止用细茶一盒,纳钗物其中,尤为简便,可以通行。”又云:“凡三等人户之下聘,用酒一埕、鹅二只、各布二匹、茶一盒。”反映了明代岭南一带茶礼的流行。  嫁妆起源:  嫁妆也是起源于上古时期,伴随着聘礼而产生的风俗习惯,作为大家族或者地主阶级希望女儿在男方家里能过的好一些而给的一些陪嫁的东西,亦是留给女方的回忆和纪念。  1、彩礼、聘礼是男方给女方家人的,女方父母有可能将聘礼也作为嫁妆给女儿,但不给也没问题,女方父母有全权支配。  2、嫁妆是给新娘子的,属于新娘子的私人财物,婆家是无权动用和干涉的,如果要动媳妇的嫁妆,必须得到媳妇的同意,而媳妇如果不同意也是正当的。在古代,侵占媳妇的嫁妆是很恶劣的行为,对名声很不利。  3、女人去世后,她的嫁妆只能由亲生子女继承,如果没有子女,则要由娘家后人继承。这是因为从某朝代以后(忘记了是唐还是宋明),中国女子实际上有一定的继承权,而对娘家财产的继承就是通过嫁妆来体现,所以如果她没有后人要返还给娘家,夫家其他人是不得占用的。  4、如果女人被休离或者离开夫家,嫁妆自己带走,没有分割一说。  5、古代的现实生活中,很多媳妇还是会因为软弱被婆家霸占嫁妆,但这种事情如果有人告或传出去,婆家是要付出代价的。古代女子通常用嫁妆来补贴家用(小家庭),资助丈夫读书或经商,养育并传承给孩子,也有特别“贤惠的”还用自己的嫁妆给丈夫纳妾,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2023-06-25 04:53:252

为什么古代结婚聘礼中必须有茶叶

茶在民间婚俗中历来是“春节、鉴定、多子多福”的象征。《茶疏》中说:“茶不移本,植必生子。”古人结婚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志”之意。古人认为,茶树只能以种子萌芽成株,而不能移植,故历代都将“茶”视为“至性不移”的象征。因“茶性最洁”,可示爱情“冰清玉洁”;“茶不移本”可示爱情“坚贞不移”;“茶树多籽”可示爱情“绵延繁盛”;“茶树又四季常青”可示爱情“永世常青”,祝福新人“相敬如宾”“白头偕老”。故世代流传民间男女订婚,要以茶为礼,茶礼成为男女之间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形式。茶成了男子向女子求婚的聘礼,称“下茶”“定茶”,而女方受茶礼,则称为“受茶”“吃茶”,即成为合法婚姻。如女子再受聘他人,会被世人斥为“吃两家茶”,为世俗所不齿。
2023-06-25 04:54:001

当代茶文化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当代茶文化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三国以前茶文化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2、晋代茶文化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业已形成,不仅帝王、贵族聚敛成风,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夸豪斗富为荣,多效膏梁厚味。在此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养廉”的问题。于是,出现了陆纳、桓温以茶代酒之举。南齐世祖武皇帝是个比较开明的帝王,他不喜游宴,死前下遗诏,说他死后丧礼要尽量节俭,不要以三牲为祭品,只放些干饭、果饼和茶饭便可以。并要“天下贵贱,咸同此制。”在陆纳、桓温、齐武帝那里,饮茶不仅为了提神解渴,它开始产生社会功以有,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情操的手段。饮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使用价值为人所用,而是进入了精神领域。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骚乱,各种文化思想交融碰撞,玄学相当流行。玄学是魏晋时期一种哲学思潮,主要是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玄学家大都是所谓名士,重视门第、容貌、仪止,爱好虚无玄远的清谈。东晋、南朝时,江南的富庶使士人得到暂时的满足,终日流连于青山秀水之间,清淡之风继续发展,以致出现许多清谈家。最初有清谈家多酒徒,后来,清谈之风渐渐发展到一般文人。玄学家喜演讲,普通清谈者也喜高谈阔论。酒能使人兴奋,但喝了多了便会举止失措、胡言乱语,有失雅观。而茶则可竟日长饮而始终清醒,令人思路清晰,心态平和。况且,对一般文人来讲,整天与酒肉打交道,经济条件也不允许。于是,许多玄学家、清谈家从好酒转向好茶。在他们那里,饮茶已经被当作精神现象来对待。随着佛教传入、道教兴起,饮茶已与佛、道教联系起来。在道家看来,茶是帮助炼“内丹”,升清降浊,轻身换骨,修成长生不老之体的好办法;在佛家看来,茶又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尽管此时尚未形成完整的宗教饮茶仪式和阐明茶的思想原理,但茶已经脱离作为饮食的物态形式,具有显著的社会、文化功能,中国茶文化初见端倪。3、隋唐茶文化根据茶在先前都是药用,在隋朝全民普遍饮茶,也多是认为对身体有益。隋朝基本是初步形成中国茶文化,公元780年,陆羽据此著《茶经》,是隋、唐茶文化形成的专有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创新了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4、宋代茶文化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自元代以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兴旺,但茶艺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失去了唐代茶文化深刻的思想内涵,过于精细的茶艺淹没了茶文化的精神,失去了其高洁深邃的本质。在朝廷、贵族、文人那里,喝茶成了“喝礼儿”、“喝气派”、“玩茶”。元代,一方面,北方少数民族虽也喜欢茶,但主要是出于生活、生理上的需要,从文化上却对品茶煮茗之事举趣不大;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人面对故国破碎,异族压迫,也无心再以茶事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希望通过饮茶表现自己的情操,磨砺自己的意志。这两股不同的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后,促进了茶艺向简约、返璞归真方向发展。明代中叶以前,汉人有感于前代民族举亡,本趄一开国便国事艰难,于是仍怀砺节之志。茶文化仍承元代势,表现为茶艺简约化,茶文化精糖果与自然契合,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5、明清茶文化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6、现代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纷纷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2023-06-25 04:54:151

小青柑10+16什么意思

是指的小青柑下茶是10克,存方的年限是16年了。
2023-06-25 04:54:413

贾母如何处理宝黛爱情

分开
2023-06-25 04:54:495

山西大同有没有结婚前亲家见面的习俗,女方的岁数钱和米面钱该怎么给,和女方的孩子说可以吗?

下茶应该是姐夫去
2023-06-25 04:55:304

茶在作为姓氏的时候读什么?

有这个姓?
2023-06-25 04:55:396

饮酒与品茶的礼俗是什么?

酒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俗话说“无酒不成席”。长期以来,酒席上形成了很多约定俗成的酒礼和酒俗,从中透露出种种世风民情。酒具有神奇的魅力,让人难以抗拒。酒既可助兴,又可消愁。自周朝起,民间就逐渐形成了饮酒的风俗,如祭神、祭祖饮酒,祈祷、庆祝农业丰收饮酒。每逢新年、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佳节饮酒,婚丧嫁娶、迎送亲朋饮酒等等,端午节有菖蒲酒,重阳节有茱萸酒、菊花酒。酒席上,当主人给客人斟酒时,常可以看到客人把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在一起,轻轻地在桌边点几下,表示感谢,这叫“叩指礼”。传说清朝乾隆皇帝有一次微服私访,来到一个小酒馆,坐下后为了不暴露身份,就让随行的太监也坐下来太白醉酒一起喝酒。皇命不可违,太监不得已勉强坐下来,后来他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办法,用三个手指在桌边轻轻叩了九下,表示行三跪九叩之礼。这个礼节慢慢传到民间,成为大家通用的酒礼。酒席上还有很多禁忌。民间广泛流传着一句俗话,“茶七酒八”。这句话的意思是,给客人沏茶只能沏七分。而斟酒只能斟八成,过满或溢出为失礼。斟酒应按席位的大小依次轮流斟酒,否则就是对长辈和客人的不恭,切忌先给自己斟后再给客人斟。酒席上还忌讳壶嘴对着他人,这意味着对他人的不尊重。我国有不少名酒,它的来历与当地的民俗有关。在浙江绍兴,家里生了女儿,就要酿制“女儿酒”,把酿好的酒装在特制的酒坛里,包上荷叶,封上口,抬到地窖里埋起来,等到女儿长大成人,准备出嫁时才取出来,作为女儿的陪嫁礼物。女儿酒的坛数必须是双数,取“成双成对”之意。盛酒的坛子也有要求,一般为五十斤、八十斤、一百斤装。这种酒很讲究酒坛的外观,有的酒坛上画有各种花卉、人物图像。或是写上“花好月圆”以示吉祥如意。这种酒坛被称为“花雕”,这种女儿酒也被称为“花雕酒”。苏州有种名酒叫“状元红”,是旧时文人考状元之前一定要喝的酒,他们相信喝了这种酒能带来好运。古往今来,美酒飘香,诗文、书法等文学艺术品类都离不开酒的浸润,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酒能使书法家超越条条框框的约束,产生富有生命力的书法创作,酒与书法交融成一个绝妙的境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书法珍品,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它就产生于一次野外饮酒之戏。开狂草先河的张旭与怀素都嗜酒而书,被称为“颠张醉素”。酒能使文人墨客文思泉涌,妙笔生花,酒与文学的结合产生了无数流传千古的佳句名篇。李白斗酒诗百篇,“但愿长醉不愿醒”,杜甫“白日放歌需纵酒”,白居易“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饮到日西”,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以重笔浓彩描绘了饮酒时的猜拳、酒令、联句以及击鼓传花等游戏,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清代盛世时的酒礼、酒俗等酒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的习俗起源很早。古时候,人们称茶为“苦荼”,后来叫“槚”,一直到东汉时,“茶”的名称才固定下来。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最初被人们当做一种药材,具有利尿、祛痰、消食、提神等功效,后来人们发现它清香扑鼻,是一种很好的饮料,于是饮茶之风盛行,茶叶在人们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宋朝开始,茶被用做男女订婚之礼。婚姻的整个礼仪被称为“三茶六礼”。“三茶”就是订婚时“下茶”,结婚时“定茶”,同房时“合茶”。这种以茶定亲、以茶为聘的风俗一直流传下来。从宋到明清,我国的饮茶风气越来越盛,茶叶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唐宋以后,饮茶之风从士大夫阶层逐渐传播到民间,形成了一整套有关茶的习俗。南宋都城杭州,每逢立夏,家家烹煮新茶,并配上各色精细点心,馈赠亲朋好友。我国各地的饮茶习惯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北方人爱喝红茶、花茶,南方人喜欢喝绿茶,蒙古人喝奶茶,茶园藏族人喝酥油茶。有饮茶谣云:“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动。”我国饮茶之风盛行,茶馆、茶室、茶社、茶楼遍布城乡。各地的茶馆也各具特色。四川的茶馆集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于一身,苏杭的茶馆以幽静雅致著称,广东的茶馆与“食”结合,北京的茶馆富于文化韵味。茶馆、茶室不仅是饮茶解渴的地方,更是重要的社交场所。如江浙一带,谈生意、商量儿女婚嫁、调解纠纷等都在茶馆进行。茶馆还是各种新闻、消息发布的中心,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都会在其中谈天说地,茶馆成为一个地方社会舆论、新闻信息的窗口。茶文化介乎物质与精神之间,在物质生活中渗透着丰富的精神内容。茶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从饮茶品茗开始的。人们品啜香茗时,往往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人生境界。被封为“茶圣”的陆羽一生嗜茶如命,卖茶的店铺都将他的像当做神来供奉。白居易一生嗜茶成癖,留下了五十多首咏茶诗。苏东坡曾把“佳茗”比做“佳人”,且嗜茶到了梦中也不忘饮茶的地步,他写的咏茶诗也有几十首。饮茶时要注意一定的方法和礼仪,才能够使茶的味道回味无穷。品茶讲究审茶、观茶、品茶三道程序。审茶是指泡茶前要先审看茶叶,内行人一眼就能分出绿茶、红茶、花茶、青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等不同的种类来。更讲究的还可以分出“明前”、“雨前”、“龙井”、“雀舌”等。什么茶用多高温度的水,沏、冲、泡、煮方法各不相同。观茶是看茶叶的形与色,茶叶一经冲泡后,形状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几乎会恢复茶叶原来的自然状态,特别是一些名茶,嫩度高,芽叶成朵,在茶水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的则是芽头肥壮,芽叶在茶水中上下沉浮,犹如旗枪林立。茶汤此时也会随着茶叶的运动而徐徐展色,逐渐由浅入深,由于茶的种类不同而形成绿色、黄色、红色等等。此时此刻观茶形赏茶色甚为赏心悦目。第三步才是品茶,品茶既要品汤味还要嗅茶香。嗅茶香先是干嗅,即嗅未经冲泡的干茶叶。茶香可分为甜香、焦香、清香等,茶叶一经冲泡之后,其香味使会随之从水中散溢出来,此时便可以闻香了。品茶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海、茶盘、茶托、茶荷、茶针、茶匙、茶拨、茶夹、茶漏、过滤网、养壶笔、品茗杯、闻香杯等20余种,其中的闻香杯乃专供闻香用的。闻香之后,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着杯底,分三次将茶水细细品啜,这便是“品茗”了。品茶因茶叶的种类不同而异,泡绿茶首选玻璃器皿,喝花茶以细瓷盖杯为优,品乌龙茶则以宜兴紫砂为上。在饮茶之时,应当一小口、一小口地细心品尝。每饮一口茶汤后,应使其在口中稍作停留,再慢慢地咽下去,这样品茶才香。在端起茶杯时,应以右手持杯耳。端无杯耳的茶杯,则应以右手手握茶杯的中部。饮茶的时候,忌连茶汤带茶叶一并吞入口中,更不能下手自茶中取出茶叶,甚至放入口中食之。
2023-06-25 04:55:541

茶不思饭不想的意思

茶不思饭不想的意思指的是: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思考一件重要的事情,茶点和饭都吃不下,就连睡觉也不能入睡了。1、拼音:chá bú sī,fàn bú xiǎng。简拼:cbsfbx。2、出处:《文明小史》58回:“黄世昌~,就和失落了什么东西一样,一个人独坐在家里淌眼泪。”3、近义词:茶饭无心,心思烦乱而无意于饮食。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忙得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4、反义词: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自满的样子。出自《列子·黄帝》:“黄帝既悟,怡然自得。5、例句:自从他家孩子走丢以后,他们一家人都茶不思,饭不想。与茶有关的成语:1、三茶六礼: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洞房时的“合茶”,组成了三茶。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种仪式是为“六礼”。2、茶余饭后:成语来源于元代关汉卿的《斗鹌鹑·女校尉》,“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意思是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3、以茶代酒:生意聚会的饭局上,总少不了喝酒,不胜酒力或不能喝酒时通常说的就是“以茶代酒”。
2023-06-25 04:56:032

品茶礼仪与茶艺礼数

饮茶礼仪   我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又有着严格的敬茶礼节,还有着奇特的饮茶风俗。我国饮茶,从神农时代开始,少说也有四千七百多年了。茶礼有缘,古已有之。   客来敬茶,这是我国汉族同胞,最早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直到现在,宾客至家,总要沏上一杯香茗。喜庆活动,也喜用茶点招待。开个茶话会,既简便经济,又典雅庄重。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   我国汉族同胞还有种种以茶代礼的风俗。南宋都城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馈送亲友毗邻,叫做七家茶。这种风俗,就是在茶杯内放两颗青果即橄榄或金桔,表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   茶礼还是我国古代婚礼中一种隆重的礼节的。明·许次纾在《茶疏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以茶为识,以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否则就会枯死,因此把茶看作是一种至性不移的象征。所以,民间男女订婚以茶为礼,女方接受男方聘礼,叫下茶或茶定,有的叫受茶,并有一家不吃两家茶的谚语。同时,还把整个婚姻的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三茶,就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下茶又有男茶女酒之称,即定婚时,男家除送如意压帖外,要回送几缸绍兴酒。婚礼时,还要行三道茶仪式。三道茶者,第一杯百果,第二杯莲子、枣儿;第三杯方是茶。吃的方式,接杯之后,双手捧之,深深作揖,然后向嘴唇一触,即由家人收去。第二道亦如此。第三道,作揖后才可饮。这是最尊敬的礼仪。这些繁俗,现在当然没有了,但婚礼的敬茶之礼,仍沿用成习。
2023-06-25 04:56:281

茶字前面该跟什么字

“?茶”的词语:酽茶 末茶 品茶 分茶 烹茶 清茶 绿茶 一茶 赞茶 山茶 焙茶 下茶 涧茶 瀹茶 泡茶 看茶 吃茶 红茶 斗茶 春茶 代茶 栾茶 点茶 煎茶 油茶 榷茶 腊茶 阿茶 茶茶 奶茶 香茶 熬茶 岕茶 调茶 年茶 团茶 素茶 小茶 绿茶 龊茶 芽茶 拜茶 砖茶 苦茶 炙茶 沱茶 串茶 早茶 宣茶 畾茶 花茶 乳茶 午茶 槚茶 闵茶 巡茶 行茶 真茶 建茶 新茶 黄茶 晚茶 痷茶 饼茶 草茶 待茶 绣茶 蜡茶 冰茶 采茶 蜀茶 白茶 献茶 甘茶 幻茶 受茶 毛茶 龙茶 会茶 闹茶 试茶 作茶 边茶 告茶 让茶 私茶 麻茶 起茶 椒茶 果茶 用茶 片茶 蛮茶 黦茶 膏茶 土茶 头茶 贡茶 撤茶 接茶 引茶 搉茶 面茶 过茶 散茶 养茶 攒茶 食茶 官茶 送茶 “??茶”的词语:鸠盘茶 七品茶 普洱茶 功夫茶 骑火茶 六班茶 乌龙茶 六安茶 漫思茶 陆羽茶 七椀茶 工夫茶 金花茶 七家茶 干烘茶 赵州茶 酥油茶 蜡面茶 云雾茶 七宝茶 柳眼茶 北苑茶 白鹤茶 盘龙茶 龙凤茶 枸杞茶 孩儿茶 火前茶 的乳茶 龙湫茶 女儿茶 吃讲茶 素分茶 宝珠茶 午时茶 杨妃茶 谢媒茶 大碗茶 吃碗茶 棍儿茶 梅水茶 没吃茶 锭子茶 点花茶 “???茶”的词语:浪酒闲茶 龙凤团茶 盼盼茶茶 高菓子茶 榷酒征茶 宝珠山茶 杨妃山茶 剜刺挑茶 仙人掌茶 “??????茶”的词语:柴米油盐酱醋茶“???????茶”的词语:一家女不吃两家茶
2023-06-25 04:56:472

为什么送亲吃饺子,迎亲吃面?

山西婚俗 自古以来,山西和全国各地一样,婚姻礼仪都遵循着周代即已确立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种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仪式和礼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六礼”的程序不断得到简化。尽管山西各地区之间的婚俗不尽相同,但其总的演进趋势都是由繁到简。近、现代以来,山西各地的婚姻礼仪大致为以下几个阶段:---议婚---议婚,又称“议亲”,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阶段,旧时包括“求婚”、“过帖”、“相亲”等几道程序,到准备定婚为止。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由男女双方父母根据对方的门第、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定婚事成否,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无媒不成婚”,议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托靠亲友、邻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亲”。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采”。---定婚---经过议婚阶段,男女两家对婚事都持肯定意见,便可正式定婚,即“许亲”、“定亲”了。男方往女方家中郑重地送去聘礼,数量多少,一般因时因地,视家境贫富而定。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后一部分内容和“纳征”,雁北一带称之为“下茶”,晋南一带则称之为“过大礼”。男女双方订婚,一般选择夏历三、六、九等吉日,双方家长要在选定的这一天分别设筵款待亲友,名为“定亲饭”。主食一般是面条,表示男女两家已经成为情深谊长的儿女亲家,所以又称为“吃面”。晋南襄汾等地,男家筵席上必备饺子,意取“捏嘴”,表示希望不要再讨财礼了;女家设筵则以“臊子面”回敬,取其长,表示财礼少了可不行。在翼城一带,“吃面”则仅限于女家,称为“吃许口面”。定亲这一天,晋东南陵川等地,男家要送面粉给女家。女家用所送的面粉夹上小米煎成油饼,再送给男家。男方以之分送亲友、乡邻,称为“通知”。在晋南的闻喜,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除各色衣料、金银首饰、酒肉糖果外,还有90个花馍。女方的回礼,除衣装鞋帽,各种文具外,也有几十个花馍。男女双方把花馍切成薄片,分送亲友、乡邻,称为“散喜馍”。晋南襄汾一带,男方送给女方的的东西要凑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女方“回奉”给男方的东西中,还要有十包掺有盐末的麦麸。这十包麸盐要分别撒在未来的公婆和妯娌头上,表示大家都有福(麸)、有缘(盐)分。晋中祁县等地,男女双方还要互送“四色礼”。男方送给女方“定亲衣”、戒指、耳环、手镯等物,女方回送男方文房四宝、扇子、荷包、裤带一类。其中裤带尤不可少,隐喻“从今以后我把你拴住了”,或者“我将为你侍奉巾栉,脱衣解带”。山西的许多地区,在定婚时还讲究互换“龙凤帖”,即一种印有龙、凤的大红纸贴。男方给女方的“龙帖”上写有“求吉”字样,又叫“恳帖”,大致书写内容为:“愧乏玉田,仰祈舍诺。XXX鞠躬”。女方给男方的“凤帖”广写有“允吉”字样,又叫“允帖”,大致书写内容为:“德愧比凤,愿切乘龙。姻愚弟(兄)鞠躬”。“龙凤帖”一般以大红销金全柬制成,太原、大同等地要叠成九折,以表示婚姻天长地久(九)。祁县、平遥一带则为对折式,男女的生年、月、日、时“八字”写在中缝左右,折起来正好合在一起。在订婚之日,晋南一些地方,女方还要由亲戚陪同去一次男家。返回时,男家除送给姑娘一定数量的钱外,还要送一捆棉花,称为“沾亲棉”,又叫“粘亲花”,表示从此沾亲带故,情谊绵绵不断。---出嫁---定婚以后,如果男女双方都已到当地认可的结婚年龄,男方家长便设筵邀请女方家长和媒人,一块选定迎娶的日子,寿阳一带称为“会择”,大同等地则称为“择期”。早先一般要事先请阴阳先生看黄道吉日。由于民间认为迎娶之期关系列男女双方的一生,所以非常慎重,双方家长往来磋商,往往从定亲到成婚要迁延一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迎娶的日子最后选定以后,男方要正式写帖通知女方。雁北一带称为“通书”,晋南等地则称为“送好日”、“下知帖”。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请期”。吕梁一些地方,到此时才正式送财礼给女方。以前定婚行聘,为“小送”;现在临娶“纳币”,为“大送”。山西大多数地区在迎娶前几天或头一天,也有的在迎娶当天早上,男方要打发人往女方送钗钏首饰、衣装、酒肉等礼物。这一仪式叫做“催妆”,意为催促女方做好出嫁准备。太谷等地把“催妆”称为“饷飧(sun孙);寿阳一带称为“送嫁妆”,同时把女方陪送的妆奁叫做“陪随”。在迎娶之前,大同一带,男方要送面粉和肉给女家,面粉叫做“离娘面”,肉叫做“离娘肉”。出嫁前一天,女方要把陪送女儿的妆奁送往男家,称为“送嫁妆”。嫁妆旧时一般为桌椅箱柜、衣服被褥及梳妆用具,都要贴上大红喜字或扎上红布。忻州、雁北等地讲究在嫁妆中的面盆里放核桃和枣,然后用大红剪纸盖上;晋南襄汾一带则讲究在枕头里装上筷子、核桃,鞋里放上麸子,被子四角缝上枣和花生。这些习俗都是表示希望新婚夫妻早生贵子,儿女双全及夫妻感情和美、有福有缘。收到妆奁后,男方要回送女方一些礼物。太原一带,男方回送女方的是清酒、猪头和蒸卷,称为“上头盒”。出嫁前夕,女家还要给女儿“上头”和“开脸”。“上头”,即改变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开脸”又叫“开面”,其实是新娘进行美容修面,并以此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一般是请一个“全福人”,即公婆、父母和丈夫俱在,儿女双全的年长妇女,由她用细丝线绞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并修细眉毛,剪齐鬓角。“上头”,“开脸”之后,女方要宴请本族尊长和邻里乡亲,同时款待即将出嫁的女儿。民间认为,女儿一上头,就是人家的人了,娘家须以客相待,所以筵席非常丰盛,女儿也被安顿在筵席的首位。尊长、邻里除对待嫁的姑娘表示祝贺外,还要嘱咐她一些尊敬公婆、侍候丈夫以及处理好妯娌、姑嫂关系的道理。---迎娶---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但在忻州、吕梁的一些地方,也有媒人或小叔子带领迎亲队伍前往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迎亲的队伍,旧时讲究要用各种仪仗,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肃静”、“回避”朱牌、宫灯、金瓜、斧钺、朝天镫、龙虎旗、团扇、日罩……吹打鼓乐更是不能少的。花轿一般为两乘,新郎、新娘一人一乘。去的时候,新娘之轿例不空行,晋南一带要放花糕,青馍作为镇物;晋中有的地方则由一个与新娘属相相同、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着压轿,称为“压轿喜倌”。山西各地的迎亲队伍中,都要有陪伴新郎的人。左权一带,是从年长亲友中找两个人,称为“冰人”;再从新郎的子侄辈中找一个年龄与新郎差不多的,称为“引婿”。雁北平鲁等地讲究“女一男二”,要新郎的妗子和两个兄长随花轿同去同回;回来时,女方自然也以“一女二男”相陪送亲。大同一带娶亲、送亲则专要双方女眷中娴熟礼仪的相陪。对陪伴新郎的人,太谷一带称为“伴客”;对女方陪伴新娘的人,则称为“送客”。“送客”之外,女方再去人,便是“吃客”了。女儿在出嫁前,山西各地大多有“哭嫁”的习俗,人称“媳妇哭,娘家富”。据民俗学专家研究,这一习俗的起源与远古时代的“抢婚”有关,后来女子被掠夺时的哭诉才逐渐演化为婚俗中的“哭嫁”。这不是乐极而悲,往往有其真实的内容。一般是感叹无忧无虑少女生活的结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眷念兄嫂弟妹及与女友的友好相处之情,同时对为人妻、媳的人生转折甚感惶惑不安。如果对婚事不太满意,感到委屈,更要借机发挥,大哭而特哭一场。新娘的母亲、女友与家族中的女眷,一般都要陪哭。迎娶的队伍到来后,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一方面显示女方家族的尊严,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亲者。迎亲者怕误了时辰,只有付“开门钱”了事。吕梁柳林一带,迎娶队伍到女家门口时,要把一只羊赶在前头进门,俗称“撞门”。迎娶队伍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晋中榆次等地,招待女婿时,除一应酒菜外,还有薄饼一样主食,当新女婿的一定要“偷”十几张饼、几双筷子和一些酒器,当地人称为“得富贵”。晋南襄汾一带讲究新郎、新娘同吃“合婚饼”。晋东南沁县等地,女儿临行前要吃鸡蛋饼,俗称“三颗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撤席后,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头辞行。晋中祁县一带,岳父此时要为女婿披红、簪花。然后乐声大作,迎娶队伍再加上女方陪送人员,以更为盛大的气势起程了。“婚”、“昏”同音,晋南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新娘晚上出嫁的古老习俗,娘家筵请新郎,一直要到初更才打发闺女出门。女儿出嫁离家时,山西各地都有不带娘家土的习俗。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种庄稼的好运气。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儿出嫁时,要在炕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毡或红布铺地,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不管怎样出门,反正是脚不沾地。女儿临行时,晋东南沁县一带,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二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伴行送亲。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来时路。晋中祁县一带依据村落位置,有玄武(北)入,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龙(东)出的说法。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崇邪怪相扰。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此遗风。迎娶旧时多用轿或轿车,除此而外,吕梁山区有些地方新娘出嫁骑驴;长治、屯留等地,新娘、新郎都要骑马。雁北平鲁一带还有“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长轿。娶亲这天,“骡夫”最受人尊敬,他们身着黑色新衣;头缠白色毛巾,装束得精精干干。据说他们既能把“骡驮轿”赶得稳稳当当,又能使人饱受颠簸之苦,所以喜钱是不能少给的。迎娶这一天,新郎、新娘的妆束因时因地而异。新郎旧时头戴宽边黑色硬礼帽,身穿马褂长袍,后来改为制服,现在则大都是西装革履了。晋中、晋南等地,新娘着装比较特殊,要头戴凤冠,身穿蟒袍,腰扶玉带,宛似戏台上皇后娘娘的形象。后来不穿蟒饱了,改套红棉袄;不戴凤冠了,改戴茶色眼镜,一律改穿时装。---婚礼---迎娶队伍回到男家以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迎接新娘。晋东南沁县一带,新娘花轿讲究落在一床红被上,新娘索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进门。婆婆随后用笤帚在轿内象征性地扫三下,并取土一把,拿回家放在新房炕角席子下。这叫“扫轿土”,大约是和“不带娘家土”的习俗针锋相对,你怕带来娘家的土,影响娘家种庄稼;我偏要想方设法扫一些,以有利于自家的农事。山西有些地方在新娘出轿后,要把谷草秆、麸皮、瓜子、花生、核桃、栗子等物大把大把地往新娘身上撒,同时念诵赞辞。这一习俗叫“撒草”或“撒喜果”,起源甚为古老,相传早在汉代即已流行。早先叫做“撒谷豆”,意在压避青羊、乌鸡、青牛三煞神。后来逐渐演化,从赶煞神转为求吉利,晋南一带尚保留古意,翼城叫做“打五鬼”,浮山则叫做“摔新人”。
2023-06-25 04:56:541

啜一口酒,世界与我同醉

一七月我萌生了一个想法,我想暂别城市,暂别网络,暂别所有看似是人类进步的产物,躲到乡下去清高一把。过去的生活太糜烂,行事严重脱轨,本末全然倒置,好像除了娱乐再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更没有从娱乐中得到多少快乐。常言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花花世界娱其耳目,人心也就随之麻木。麦克卢汉划分热媒介和冷媒介,是把报纸、广播和无声电影看作热媒介,而把电视、网络和有声电影视为冷媒介,可谓深谙此理。久住红尘,人间烟火食之无味,不妨遁入田园,优游林下,反得耳根清净,心境澄明。我从不认为有哪一种生活方式能够持续给人快乐,隐居也是如此。好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在受够了闹市的喧腾之后,我还可以欣赏小桥流水人家,但若让我一辈子深居大山承星履草,一切就变得不那么动人了。人生需要品尝各式各样不同口味的菜,死命把一盘菜吃完,不如每盘菜都浅尝几口。所以王维“半隐半仕”绝对比陶潜明智,陶潜也只有在忙完了农活才会去东篱下采菊,至于生计之窘迫,谋食之艰难,远不是我辈所能够玩味的。总之,无论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还是情感的需要,草野之旅势在必行。八月,我住在老家对面的山坡上,那里有一间红砖小屋,傍水依山,居高临下,推窗展望,天际微波尽收眼底。我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以牛羊为友,与山水为伴,昼则出游于山川河流之上,夜则沉醉于青灯黄卷之间,寻幽揽胜,啸咏终日。直到现在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又已是文明生活中的过客了。二我并没有草率做下决定,因为在老家我不用自己摘菜做饭,省去一日三餐之忧,我就可以更有余力纵情山水。小屋占地七八平米,上铺黛瓦,后植松柏,本是我六伯照看鱼塘用的。我搬进来之前,六伯把屋内的渔具腾出去了,现在只有一桌一椅一榻,皆陈旧不堪。窗洞里搁着一柄烛台,蜡油狼藉。我带来的东西不多,除了一些日用品,就是纸笔和书籍。床头还有一把手电筒,一部收音机这是我唯一接收外界讯息的工具。最初我以为就这么多东西,后来整理床铺的时候,我发现床单下面藏了一件乳白色蕾丝文胸,和一本黄色杂志,脑海里不禁浮想联翩,看来六伯百密一疏,竟然留下了这么重要的线索。看了两眼杂志,又都塞回原处,不作理会。谁知过几天就踪影全无了,想是六伯趁我不在偷偷拿走了吧。我名为隐居于此,其实也是顺便帮主人照看鱼塘。我照看鱼塘的心情跟主人不同,主人是生怕夜里会有偷鱼贼,而我每晚趴在窗洞里手拿电筒扫射湖面,却是满心希望会有一个倒霉的被我撞见,然后吓得他屁滚尿流,落荒而逃。可惜世间之事大多如此,你越希望它来,它却迟迟不来;你越担心它来,它却突然来了。据我六伯的讲述,那经历是很有意思的,主人蜗居其中,至夜半时分,隐闻橹声_乃,舟行渐近,便故作鼻息如雷。又闻哗哗声不绝,疑似鱼尾击水,霍然而起,以灯照之,湖上盗鱼者,鄙相悉现。只恨我无缘有此际遇,唯能望洋兴叹罢了。然而长夜有孤灯相伴,有书卷在手,有虫鸣在耳,有渔火在目,也就不觉得寂寞。夜风微凉,远处泊着几只晚归的渔舟,舟上残灯明灭,朦胧如少女星眼含愁。杯中有我专托祖母从镇上捎来的龙井,色泽翠绿,茶香缭绕。古人以汉书下酒,我以《东坡文集》下茶,豪情虽远逊前者,却也不算辱没了苏子。记得周作人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看来他是体会不到独自品茗的乐趣了,同一件事情,一个人做更多是面对内心,几个人做或许动机就不那么纯粹了。我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只有独处,才能清醒地认识自我,才能把外部经历整合到内心某个合适的位置上,否则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只是顺从和适应,而不是吸收和体验。为什么在都市生活久了,很多人会茫然,会困惑,甚至会麻痹,正因为都市很少给我们独处的机会,纸醉金迷使我们过久地逃避了自己,造成灵魂世界的荒芜。等月至中天,茶过三盏,我便掩卷熄灯,酣然入梦。没有闹钟,但有鸡司晨,我总能在天刚破晓的那一刻睁开眼睛,更衣起床。柴扉开处,清风拂面,屋外篱笆上的牵牛花准时盛开了,虽然没有嗅觉上的香气,但其视觉上的芬芳,足以令人陶醉。这种花朝开午谢,使我常常想起鲁迅朝花夕拾是不是在捡这种花,而它正象征着回忆。小屋朝东,太阳从湖面上浮起,把水天染成一色。我看过不少日落,但错过了太多日出,我自负有一手不差的文笔,可见到旭日东升,红盘乍涌,云烟弥漫,霞光四泄的时候,顿觉手中秃笔何其笨拙,竟无从描绘出自然神韵之万一。我习惯于清晨散步,看日移花影,看飞燕掠波。这时水上会响起轰隆的机船奏鸣声,田间会出现影影绰绰的荷锄者,荒村冒起的炊烟也随风飘散开来,忽焉似有,再顾若无。最是山中争躁的鸟雀,七嘴八舌仿佛要啄破这天地之静默,偶有热心者飞来我的檐下,叽喳片刻,就又振翅飞走了。三散步归来,吃过早饭,我便背起行囊,开始一天的旅程。我时而在林间游走,时而赤足涉溪,时而翻山寻一处幽谷,时而驾船去一座孤岛,行踪所至,莫不是险远之地。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有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可见要想“极夫游之乐”,还是不得不亲身赴险,好在数日下来,我并没有碰到什么真正的险境,唯一一次与蛇邂逅的经历,倒是令我至今思之犹有余怖。那是一条在我们家乡比较罕见的银环蛇,全身条纹黑白相间,目击长度有1米多,属于成年蛇。我看到它的时候是在田埂上,盘曲着身,距离我只有两步之遥。当时我不敢轻动,只是背脊发凉,因为这种蛇看似性情温顺,咬起人来却是迅雷不及掩耳,而且毒性猛烈,被称为中国最毒的蛇种。我握紧了手上的镰刀,凝神注视它的一举一动,其实它一旦对我发起进攻,镰刀也无济于事,这种工具除了披荆斩棘,实在难于防卫。可是它一直盘着不动,头部扭成弓形,作警惕状,好像只要我妄动一下,它就会扑过来。我想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说不定一击成功,反可自解危困。我壮了壮胆,开始相机下手了,俗话说打蛇先打头,我必须用刀背切中它的头部,才有胜算。没想到敌料我先,就在我踌躇之际,已然溜之大吉了。此刻我才发觉握镰刀的那只手在出冷汗。1/3123下一页尾页
2023-06-25 04:57:011

茶文化系列(二十七)

绿茶是我国产地最广、名品最多的茶类,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名优绿茶有700多种,省级名优绿茶就有300多种。 本节品鉴绿茶名品: 西湖龙井是我国第一名茶,被称为“国宾茶”。 它属细嫩扁炒青绿茶,产于杭州西湖山区。龙井茶色泽绿中显黄,俗称“糙米色”,外形扁平挺秀,光滑齐匀,形似碗钉。冲泡后清香若兰,香高持久,滋味鲜醇,汤色碧绿明亮,享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佳茗之美誉 【传说典故】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见几位乡女正在十几棵墨绿的茶蓬前采茶。一高兴,乾隆皇帝也学着采起茶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速回”。乾隆皇帝一听,随手将采下的茶往袋里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并没有什么大病,看到乾隆回来,身上传来一股清香,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随手一摸,原来是在杭州采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发出来的。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泡好后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下茶,顿时觉得身体舒适了许多。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高兴,就传下旨意,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这18棵御茶树,仍生机盎然,茂密挺拔,成为杭州西湖的一处旅游景观。
2023-06-25 04:57:081

中国的茶文化

7u6uy
2023-06-25 04:57:163

这盒烟多少钱、黄果树

进货价63元/条 零售70元/条
2023-06-25 04:39: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