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ira
-
一、喝茶可以减肥
茶叶所含的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多种成分,在综合作用下,有预防和抑制肥胖的功效。 在日本,特别喜欢中国的乌龙茶。因为乌龙茶对分解脂肪的作用较强,可以帮助解除油腻,帮助消化,有减肥作用。法国巴黎圣东安尼医学系临床主任卡罗比医生研究证实,常饮云南产的普洱茶,可降低人体中的三酸甘油脂和胆固醇。法国妇女,特别是女青年很讲究形体美,她们把普洱茶称为“减肥茶”。法国医生用普洱茶作了试验,受试者每人每天饮三杯普洱茶,坚持一个月,结果有的体重减轻了,有的血脂降低了。法国医生还用云南陀茶对40名男女肥胖者进行实验,让他们每日早、午、晚各饮一杯陀茶,连用一个月后,有40%以上人的体重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这是法国人喜欢喝云南茶的一个原因。根据茶能减肥的作用,茶叶成为“减肥茶”、“健美茶”的主要原料。
二、喝茶可预防蛀牙
饮茶或用茶漱口、刷牙,不但能除口臭,还可防治龋齿。据报道,北京市口腔医院医学博士周大成,从70年代即开始研究茶叶在预防龋齿方面的功效、饮茶、用茶汤漱口、刷牙,或者用含茶的牙膏均可,但以茶汤刷牙为最好。这是因为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难溶于酸的“氖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的防酸杭龋能力。 利用茶防龋是牙齿保健的途径之一。因此,可在儿童中推广用茶汤漱口、刷牙和饮茶。低氟地区,提倡饮用一般低档茶(高档茶和名茶含氟量较低),可以防止龋齿。每人每天饮用10克茶叶冲泡的茶汤,即可满足人体对氟的需要。含氟量较高的茶叶有福建“乌龙茶”、云南、“滇红”、浙江“杭绿”、江西“茉莉花茶”和贵州“茯砖”等。
三、茶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饮茶对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有人通过临床实验证实,一个月中日喝三碗沱茶的人,他们的血脂下降了13%,胆固醇也有所减低,对8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结果有30名患者经用绿茶进行五天治疗后,有的血压下降,有的恢复到正常;有人还对喝茶与冠心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为不喝茶、偶而喝茶、常喝茶三个组,发现不喝茶的冠心病发生率为3.1%,偶喝茶者患病率为2.3%,常喝茶者为1.4%。由此可以看出喝茶对预防冠心病的效果。
四、茶叶是肠道疾病的良药
医圣张仲景说:“茶治便脓血甚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茶是肠道疾病的良药。茶中的多酚类物质,能使蛋白质凝固沉淀。茶多酚与单细胞的细菌结合,能凝固蛋自质,将细菌杀死。如把危害严重的霍乱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放在浓茶汤中浸泡几分钟,多数会失去活动能力。因此,中医和民间常用浓茶或以绿茶研末服之,治疗细菌性痢疾、肠炎等肠道疾病。 方法是茶叶3克,水一碗,煎服,一日三次;或用浓茶一杯,醋20毫升,混合服下,一日三次;也可用茶叶、荠菜花各15克,煎服,一日三次,饭前服用。其次,用水泡茶时,如果饮用水不洁,茶叶能吸收水中的杂质,并使之沉淀,有净化、消毒作用,这对预防肠道传染病有好处
喝茶的好处及适合喝的人
饮茶,是近年来盛行的风气,由此可知,茶类的好处早已被大众所认同,我为您整理出几个喝茶的好处及适合喝的人,来做做参考吧!
红茶:运动量大的人、体力消耗多的人、想延年益寿的人。
绿茶:运动量及劳动量少的人、瘾君子、嗜酒者、减肥、降血脂防动脉硬化、工作压力大者、抗癌。
花茶:用脑过度者、脾胃属虚寒者、较少劳动者。
乌龙茶:嗜吃肉类的人、运动过后的人、减肥美容。
蜂蜜茶:便秘者。
普洱茶:减肥美容。
喝茶的好处提神醒脑,使人精神振奋,增强记忆力。
◆ 兴奋中枢神经,增加运动能力。
◆ 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消除口臭。
◆ 保养肌肤,分解中性脂肪,达到减肥美容效果。
◆ 饮酒前喝茶,预防宿醉。
◆ 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
◆ 保护视力,维持视网膜正常,预防老年性白内障。
◆ 降低血液的胆固醇含量、血脂浓度,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血管疾病。
◆ 减缓衰老,延年益寿。
◆ 固齿强骨,预防蛀牙。
◆ 抑制细胞突变,具抗癌作用。
◆ 治疗放射性操作,保护造血机能,提高白血球数量
1.每天用「脑汁」工作,或常熬夜苦读的读书人→应该多喝茉莉花茶。
2.经常运动,或是从事体力劳动量较大工作的人→适合喝乌龙茶及红茶。
3.需要经常骑摩托车,或常受脏空气荼毒的人→可以多喝绿茶。
4.整天坐着不动,平时也不做运动的人-→就要喝绿茶、花茶。
5.烟酒不离手的人→多喝绿茶。
6.肉食性动物者【一天不吃肉就会感到精神恍惚的人】→喝喝乌龙茶。
7.每次上厕所都觉得是一件苦差事,经常便秘的人→多喝蜂蜜茶喔!
8.胆固醇过高、血脂数高的人→乌龙茶、绿茶
9.每天和计算机「搏斗」的现代人→就真的要多喝茶【只要是茶都可以喔!】
正当和计算机搏斗时,不妨泡杯茶,有空就喝它几口,不但可防止辐射线的危害,而且可舒活筋骨,消除倦怠和疲劳,是保健养身的方法。 利尿解毒 消脂去腻 补充微量元素一、喝茶可以减肥
二、喝茶可预防蛀牙
三、茶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四、茶叶是肠道疾病的良药
一般而言:喝茶的好处提神醒脑,使人精神振奋,增强记忆力◆ 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有凉性及温性之分,燥热体质的人,应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应喝温性茶。
◆ 晚上最好喝红茶。因为绿茶属于不发酵茶,茶多酚含量较高,刺激性比较强;红茶是全发酵茶,刺激性弱。尤其对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喝红茶时加点奶,可以起到一定的温胃作用。
◆ 平时情绪容易激动或比较敏感、睡眠状况欠佳和身体较弱的人,晚上还是以少饮或不饮茶为宜。
◆ 晚上喝茶时要少放茶叶,不要将茶泡得过浓。最好晚饭后饮用,空腹饮茶容易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严重的还会引起心悸、头痛等“茶醉”现象。
- 寻云
-
茶叶的二十种功效
1、生津止渴、消热解暑
饮茶时,茶叶中多种成分与口腔中的唾液反应,使口腔湿润,产生清凉感觉,起到明显的止渴效果。茶叶中的有机酸与维生素C对口腔粘膜起刺激作用,促进唾液分泌,产生生津止渴作用。
2、利尿解毒
茶叶的咖啡碱、可可碱与茶碱都易溶于水,通过饮茶被吸收后,能舒张肾血管,增强肾脏中的血流量,因而增加了肾小球的滤过率,这就是饮茶利尿的道理。
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与重金属结合产生沉淀,使身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迅速排出体外,达到解毒的效果。饮茶还能促进酒精分解、促进酒精排出体外,因而有解酒毒、醒酒的功效。
吸烟者多饮茶,茶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等物质可分解尼古丁等有毒物质,因此饮茶有解烟毒的功效。
3、益思提神
人体大脑的神经细胞大约有140亿个,脑细胞的活动机能靠糖和氧来维持,它的能量来源是靠ATP(腺甙三磷酸)提供的,而ATP的原料是AMP(腺苷酸)。咖啡碱可使AMP含量增加,因而也增加了ATP合成的原料,使得脑细胞旺盛地生存和活动,因而饮茶能起到消除疲劳、增进大脑皮层活动的作用。另外,人疲劳是体内产生了许多乳酸之故,引起肌肉酸疼硬化,脑细胞活动和思维能力降低。而饮茶引起的利尿作用,会加速乳酸排出体外,所以能消除疲劳。
4、坚齿防龋
饮茶可以增加氟素的吸收,起到增强牙齿釉质层的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能杀灭口腔细菌,减少龋齿的发生率。茶多酚还可抑制葡萄糖转移酶的活性,龋齿细菌粘附在牙齿上的条件削弱,减少龋齿的发生。
5、增强免疫
茶叶中的脂多糖、多酚类物质都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另外,饮茶可杀灭肠道的有害细菌,同时又能激活和保护肠道中的有益微生物,饮茶可提高白血球和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促进脾脏细胞中的细胞间素的形成,因而增强了人体的免疫功能。
6、延缓衰老
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是产生了过量的自由基,这种具有高能量、高活性的物质,起着强氧化剂的作用,使人体内的脂肪酸产生过氧化作用,破坏生物体的有大分子和细胞壁,细胞很快老化,引起人体衰老。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有效地消除多余的自由基,防止脂肪酸的过氧化,因此饮茶可以延缓衰老。
7、杀菌抗病毒
一般细菌在茶汤中20小时内即可死亡,伤寒、赤痢菌8~11小时内即可杀灭,霍乱菌2小时内即可致死。目前已知道,茶叶中的茶多酚对金色葡萄球菌、蜡状芽胞杆菌等有杀灭作用。除此以外,对很多病原真菌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用茶水治疗烂脚丫、牛皮癣等都有一定效果。茶叶对某些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常饮茶对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腹泻都有一定抑制能力。
8、降脂减肥
饮茶能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这是很多临床观察的共同结论。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进脂肪的分解,能提高胃酸和消化液的分泌;茶叶中的茶多酚能防止血液和肝脏中甾醇和中性脂肪的积累;茶叶中的叶绿素可抑制肠胃道对胆固醇的吸收。以上这些因素,共同起着消解脂肪、降低血脂、防止肥胖作用。
9、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是由于环境或内在因素起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使肝脏中的血管紧张素变为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是非活性的,不会引进血压上升,只有当血管紧张素I变成血管紧张素II时,才会引起高血压。这种变化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来完成的,茶叶中的茶多酚可抑制这种转化酶。经过嫌气处理的茶叶中有大量ν-氨基丁酸,也能抑制高血压的发生。另外,饮茶可降低血脂,抗血凝,防止血管硬化,也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10、消臭、助消化
口臭是食物残渣在酶的作用下形成甲基硫醇化合物产生臭味。茶汤可抑制这种酶的活性,起到消除口臭的作用。饮茶能刺激分泌更多的消化液,有助于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帮助消化。
11、降血糖、预防糖尿病
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维生素C和多糖能保持人体微血管的正常坚韧性和通透性,还有调节人体糖代谢的功能。如儿茶素对α-淀粉酶和蔗糖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12、明目、治疗眼科疾病
茶叶中的维生素B1有维持视神经功能的作用,维生素B2是维持眼视网膜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活性成分,维生素C是人体眼球晶体的重要营养物质。因此多饮茶肯定有利于眼睛的健康。
13、清肝、保护肝脏
茶叶中的茶多酚可防止血液和肝脏中胆固醇和中性脂肪的积累,这对清肝有很大作用。儿茶素对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因此饮茶也是预防肝炎的有效方法。
14、防止坏血病
坏血病是缺少维生素C引起的,茶叶尤其是高档绿茶富含维生素C,常饮茶可预防坏血病的发生。
15、抗辐射
辐射引起的损伤之一是破坏造血功能,降低血液中的白细胞数。癌症病人的放射治疗,往往由于白细胞严重下降,免疫功能遭破坏,放疗不能继续进行。茶叶中的茶多酚、脂多糖、维生素C等都能提高肌体的免疫功能,还能有效地提高白细胞数量。因此,茶叶的抗辐射功效是明显的。现代社会拍X光片、看电视等辐射危害的预防值得重视,多饮茶是一种好的方法。
16、抗过敏
现代工业发达,工业污染也严重,污染物过敏现象较普遍,另外花粉过敏、海鲜过敏者也不少。当人呼吸道进入异物时,会产生免疫反应,同时释放组胺,组胺会使毛细血管透性增加,以及引起平滑肌收缩,于是皮肤上出现细疱状过敏症状。抗过敏药物的作用就在于阻止组胺的释放。茶叶阻止组胺释放的作用是明显的,有时抑制率可达90%以上。因此,有过敏史的人多饮茶是一种预防方法。
17、抗溃疡
消化道溃疡是由于人体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和胃粘膜的防御作用之间平衡失调所引起的。茶叶中的儿茶素可抑制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增强胃粘膜的防御作用,还可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综合作用的结果,达到抗溃疡的目的。
18、益智、有利于身心健康
古语说“茶可清心”,饮茶的功能之一是调节精神,以茶会友、以茶敬客、和为贵是中国人的一种美德。茶能使脑细胞功能维持正常状态,使脑血管供氧正常。所以古代文人,无论作诗作画,手不离壶,口不离茶,饮茶益智,促进思维,清醒头脑是他们的共识。我国营养学家于若木认为中国人为什么比外国人聪明呢,智商普遍比较高呢?她认为这是由于中国有悠久的饮茶历史之故。
19、治疗腹泻与便秘
饮茶能调节肠的蠕动,能抑制肠胃道的有害细菌,能保护有益微生物,维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所以能改善消化道的消化功能。茶叶中的茶多酚还有抑菌功能,因此对细菌性痢疾引起的腹泻,有治疗作用。
20、抗癌抗突变
已经发现,茶叶的抗癌作用不可忽视。国内外很多医药研究单位,用茶水、茶叶提取物、茶多酚以及各种儿茶素单体,进行各种体外和模拟的抗癌试验,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流行病学的调查也证明,饮茶较普通的地区,癌症发病率较低。
以上是近年来关于饮茶与健康研究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茶叶保健功效和药理功能的研究还会进一步深入。
只要适度饮茶,对人身体没有坏处!!
- wpwipi
-
首先是提神 还可以养胃 但不能喝多影响胃酸正常分泌
- 牛云
-
抗氧化 减肥 开胃
- 苏州马小云
-
由于茶具有防止人体内固醇升高,有防治心肌梗塞的作用,茶多酚还能清除机体过量的自由基,抑制和杀来病原菌。此外,茶还有提神、消除疲劳、抗菌等作用。这对中年人来说是需要的。欧共体还可以净化水质,减少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
/iknow-pic.cdn.bcebos.com/f31fbe096b63f624795e25ec8b44ebf81b4ca3d9"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f31fbe096b63f624795e25ec8b44ebf81b4ca3d9?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f31fbe096b63f624795e25ec8b44ebf81b4ca3d9"/>
拓展资料: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
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
/health.people.com.cn/n1/2018/0709/c14739-30135517.html"target="_blank"title="常喝茶的人不易骨折——人民网">常喝茶的人不易骨折——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