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ira
-
凌叔华的《吃茶》。或许你们会问,开开欢喜这篇小说吗?我想说,我是欢喜的。虽然现当代小说史上,无论东方西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小说写作的技巧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如依此观之,这篇《吃茶》没有那样的复杂精巧,与那些手法高明的作品相比,略显“愚拙”。但那时的文章就有那时的味道,是有时代的印痕的,而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也必然有超越时代的部分,比如表达的情感,或许能在我们为其揭开“面纱”之后,得见“真容”而为之“动容”。
或许你们会觉得,接下来开开总该开始讲讲这篇《吃茶》了罢?嗯,我虽然情愿,但总觉得作为高考模式下的一次阅读理解的训练,不应心急莽撞。个人以为,命题者出这篇小说的意图之一,是想“唤醒”我们对于小说这一文学样式的阅读与理解的久远记忆。为甚么这么说呢?是因为,纵观近五年的上海语文高考真题,我发现第二篇现代文阅读竟然都是“散文”!而近年来高三模考卷上的相应版块,绝大多数也是“散文”!这意味着——我们在对散文阅读“轻车熟路”的同时,可能在小说阅读方面存在“隐忧”。虽然小说阅读可以讲的方面有许多,但由于时间所限,不能一一赘述,围绕这篇《吃茶》,我想可以讲讲的,是关于小说情节梳理,环境描写,情节与标题作用,以及结合评价分析小说的内容与情感。
在讲《吃茶》之前,还请同学们关注一下作者凌叔华。她与冰心属同时代的杰出女性,且主要身份是一个短篇小说家,这就意味着,她的作品总体应该符合“篇幅短小、情节简洁、人物集中、结构精巧”的写作特点。而茅盾先生特别指出,“短篇小说主要是抓住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来说明一个问题或表现比它本身广阔得多、也复杂得多的社会现象的。”,言下之意,对于这类作品,我们不能就事论事来看待作品里描绘的事件,而应发现其背后折射出的一群特定之人与时代、社会的关系,以及作者对此所持的情感——是讴歌还是指责,是同情还是鄙弃。而这些恰恰都是作品本身的价值所在,无论我们的阅读是否针对高考语文训练,都要加以重视与理解。
走近小说《吃茶》的第一步,便要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虽然现代文阅读的第二篇不似第一篇社科类作品,行文思路明晰,逻辑性较强,但把握全文的主要情节依旧是读懂文学类作品的方方面面(譬如人物形象、情感、写作技法等等)的前提。说起来,这篇《吃茶》的情节还是比较明晰的,个人认为,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芳影回忆着昨晚看电影过程及散戏后淑贞的哥哥(王斌)一系列温柔体贴的举止,不禁怦然心动,对于已不再青春的她而言,似乎听到了爱情的脚步声。第二部分:今日淑贞兄妹来芳影家中小坐,后又同去公园听音乐,无论何处,芳影都觉得淑贞的哥哥恭谨而处处对她用心,爱情的脚步声似近在耳畔了。第三部分:一星期后,一个人投入爱河的芳影忽然收到了请帖——淑贞的哥哥要结婚了,那一刻,她的泪水冲走了幻听的爱情的脚步声。第四部分:淑贞随后赶到,请情绪接近冰点的芳影届时来搀新娘子,毫无觉察的淑贞与之分享了一件“趣事”——黄家跛脚二小姐托人示意淑贞的哥哥去求婚,只因错将他的一套外国绅士对待女子的礼仪当作“凤求凰”的信号呢,此前还芳心暗许的芳影,此刻只好默默吞下“终究是错付了”的爱情的苦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梳理完情节之后,我们对这篇小说就应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初步”只是就阅读过程而言,事实上,因为主旨相对明显,所以我们对此的理解应该八九不离十——让人唏嘘的是,芳影又何尝不是另一个浸泡在传统里的“黄家跛脚二小姐”呢。虽然她想往进步自由,怎奈这条鸿沟横亘在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的面前,让人不知所措。或许这便是作者凌叔华想要借这篇小说传达给我们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像芳影这样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对此,我以为留在读者心中的,一分是作为当代人对旧时代“芳影们”不解其意的好笑,两分是对“芳影们”爱情不幸的同情,剩下的七分则是对整体上渴望进步又委实闭塞的那个时代的“芳影们”给予的人文关怀。
好,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文后四道题目。首先问的是“第⑨段写到了‘窗上的花影",有什么艺术效果?结合画线句进行分析。”我们先要明确这题所指向的是“环境描写的作用”。而常见的作用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第一,交代社会背景;第二,渲染氛围,体现人物内心活动,衬托人物行为活动,以此揭示人物性格,烘托或反衬人物形象——这一点看似很长,但说到底就是“为人服务”的,毕竟“一切景语皆情语”嘛;第三,推动情节发展;第四,深化文章主题;第五,增加文章真实性(指细节环境描写)。虽然不是每道关于“环境描写的作用”的题目都有这五点作用,但它们应是我们回答此类题目之前的“知识储备”,是答题有的放矢的前提保障。再来看看这“窗上的花影”的描写——“窗上花影因日光忽明忽暗,花枝因微风摇曳,婀娜生姿”,其最鲜明的特点便是“忽明忽暗”,“婀娜生姿”(虽是写花枝,自然也有影子)。“婀娜生姿”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主人公芳影,她何尝不是一个动人的姑娘呢?可问题在于“忽明忽暗”,而不是一直保持着一份美好。这就促使我们去想到底甚么是“忽明忽暗”的——于是,只看这句环境描写的句子已然不够了,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我们看到上文写芳影梳妆的内容,其中写道“一会想到自己正当芳菲时候,空在‘幽闺自怜";年华像水一般流去了,眼便蓄着一眶泪,一会儿想起昨晚看电影时;喁喁细语的光景,脸上便立刻有些发热,心里跳起来。”哦,我们终于看明白了,芳影难过于“好花堪折直须折”的年纪,没有爱情,而年华匆匆而逝,整个人一下子成了老姑娘了。而一想起昨夜与淑贞哥哥的约会的细微末节,整个人又一下子有了爱情的激动——这组矛盾的心情便构成了那“窗上花影”的“忽明忽暗”了。于是,我们可以组织一下语言,回答这道题目了——“写窗上花影的忽明忽暗,又婀娜多姿,主要是为了展现芳影内心对于青春不再的忧伤追忆与爱情降临的怦然心动,两种情感细腻地交织在一起。”或许有同学要问,“开开,你的答案怎么跟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呢?”我想说,我的答案一步步如何推知,业已跟大家说得明白了。而参考答案说“表现主人公情绪的起伏”——“甚么情绪”?“何谓起伏”?明显这是模糊不清的表述。而“暗示主人公爱情的不确定性”一句,我不能说它一定不对,可我们何来能力,将“窗上的花影”与“爱情的不确定性”直接挂钩呢?非得有较深的小说阅读功力之人才能领悟了,可问题在于,这是一道普普通通的考题,至少是面向绝大多数同学应有的答题能力而设置的,在理解上何来如此难度呢?此刻,我想借这道题目告诉大家——我们做题,是要有思路,讲方法的,是有理有据地回答,而非“跟着感觉走”,把高中三年学习的知识与自信抛之脑后,那样语文考不好,也在情理之中了。至于所谓的参考答案,真的是“仅供参考”罢了,那种我们辗转反侧都难以想到的回答,还是留给出题人自己受用去罢。
这段练习的第二道题目是“第u3256段,淑贞讲述了‘黄家跛脚小姐"的事情,似乎与全文内容并不相关,试析此段在文中的作用。” 简言之,这是一道关于情节作用的题目。那末,小说中情节作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呢——第一,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第二,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第三,侧面烘托,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第四,照应前文;第五,作为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第六,刻画人物性格;第七,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结合我们此前对故事情节的梳理,不难看出,所谓的“并不相关”只是指表面上不是在说芳影这条主线,但事实上,却是独自沉迷在爱情幻境中的芳影忽然醒来的“点睛之笔”,若缺了这件事,这篇小说的旨意便无从谈起。于是,我们先要说明“黄家跛脚小姐”的事情到底讲了甚么——“黄家跛脚二小姐托人示意淑贞的哥哥去求婚,只因错将他的一套外国绅士对待女子的礼仪当作他示爱的信号”(当然,只要表意相同,像参考答案那样回答也可以,下面所有的回答亦如是);然后,再指出这一情节与全文内容的确有关——“虽然它不是叙述芳影这条主线,但它是对前文芳影内心关于爱情一再误解的重要解释,一针见血地指出芳影对于西方绅士礼节的无知”——虽然这样回答,好像已经答到点上了,可事实上,这只是“就事论事”。别忘了,我们此前援引过茅盾先生的话——“短篇小说主要是抓住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来说明一个问题或表现比它本身广阔得多、也复杂得多的社会现象的。”是的,小说家笔下的主人公从来不是“孑然一身”,而是一批现实原型的代表,譬如我们在讲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旨情感时,会说“小说展现了以老贝尔曼与苏艾为代表的底层人民相濡以沫的情怀”——言下之意,“老贝尔曼”和“苏艾”并非闪耀着独一无二的“主角光环”,作品更重要的是展现“相濡以沫的底层人民”这一“群像”。明白这一点之后,我们再回到“黄家跛脚小姐”这道问题上来,无论是“芳影”还是“黄家跛脚小姐”,都有着相同的精神遭遇,于是,最后我们便要指出,“揭示了渴望自由与进步的‘芳影们"依旧困于传统礼法,而对于当时西方传来的文化思想表现出格格不入的情态”。至于参考答案提出的“社会潮流的变化,西方‘绅士文化、男女交往"的流行对于中国传统女性来说到底是思想的解放还是感情的伤害。”个人觉得,与我所给出的答案“半斤对八两”,没有实质性的不同,至于表述是否高明,原则上不在评判得失之列。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道题目——“小说的标题为‘吃茶",但纵观全文作者并未具体展开‘吃茶"的情节。探究本文以‘吃茶"为题的用意。”不难看出,这里的“用意”近乎于“作用”,这是一道询问标题作用的题目。那标题通常有哪些作用呢——第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第三,作为文章线索,推动情节发展;第四,确定文章的写作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作为作者感情的出发点;第五,语带双关;第六,作为文眼,揭示文章中心主旨;第七,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或富有哲理,发人深省。我们再来细看一下题目,“作者并未具体展开‘吃茶"的情节”,言下之意,总有提到“吃茶”一事的地方,故而回答这道题目,我们不妨先找找有哪几处提到了“吃茶”——“如第u246c段‘芳影让茶"、第u2470段‘王斌约茶"、第u3256段‘黄家请茶"等等”,故而以“吃茶”为题的一个最为鲜明的用意是“作为行文线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同时也是“展现芳影的传统思想与淑贞的哥哥那套外国绅士礼仪的载体”(如第u246e段写道“见淑贞的哥哥坐在一旁用茶,很是恭谨”),参考答案在这一点的基础上所说的“又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芳影"对于外来文化下异性之间礼仪交往的误解,引人深思”,属于关于文旨的进一步阐释,同学们虽然未必能答到,但也可以试着将这种“延伸式阐述”纳入今后的答题思维之中。至于参考答案另外所给的两点用意——“‘吃茶"在文中既是人们日常的活动,也是文化的载体”,以及“既体现了西方外来文化的规矩,也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虽然也算是交代了故事展开的一部分“文化背景”,但恕我直言,个人以为,这两点的作用不甚明显,或者说,可以合并到之前我给出的两点用意中去。
最后,再来看一下“结合评价分析小说的内容与情感”的这道题——“沈从文在评价凌叔华小说时说,‘她(凌叔华)能保持一个作家的平静,淡淡的讽刺里,却常常有一个悲悯的微笑影子存在"。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在梳理好全文情节,完成了前三题的分析之后,有关作品的写作风格的这道题的答案大略也已“浮出了水面”——我们即是要明确“淡淡的讽刺”与“悲悯的微笑”在文中所指。当然,在完成这一步之前,先要简单地概述一下小说内容“虽然有心主动接近外面世界的新文化,但长期束缚在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芳影,因为错会了淑贞哥哥那套源自外国绅士对待女子的礼仪,而默默承受一厢情愿的爱情苦果”,显而易见,作者的“淡淡的讽刺”,即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文化差异之下身处传统的芳影的无知”,而“悲悯的微笑”则是“作者对那个时代如芳影这样对于当时西方传来的文化思想表现出格格不入的情态的传统女性抱有同情和真挚的人文关怀”——因为这份“无知”,说到底并非出自当时女性自身问题,而是因“时代和传统思想的局限性”造成的,她们本人虽也渴望摆脱这种尴尬局面,但这条路“漫漫而修远”,诸如这样会错意的尴尬,应该还能写出许多“续篇”的罢。因此,作者在引起我们发笑的同时,又让我们陷于对那个时代之下的人的个体命运的深深的喟叹之中,我想,这便是这篇小说的价值与魅力所在了罢。
综上,我简单地分析了一下这篇小说的文本与相关题目,希望能对同学们有一点助益。当然,只是此刻听讲,或许一时觉得开开说得“头头是道”,而自己也仿佛“会意”了。但我个人认为,要真正理解一篇文章,明确以此为代表的文体的特点与相关“类型化题目”的答题思路和方法,还是须要大家于课后细细琢磨,内化为自己阅读与表达的能力才行。虽然我也理解身在高三的你们,课业压力巨大,没有许多时间来反复推敲,但我以为,既然我们已从思维的跑道上起步了,与其草草了事,跑跑停停,不妨就踏踏实实地将这段路跑下去罢——当同学们完全吃透了典型文本与相关题目,今后再遇到类似的,就有一种胜券在握的笃定从容了,如此,何乐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