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月
一颗苹果
-
白搞 了,5555 汗 死 啊啊啊 不早说
第一篇:
禁 烟
我查了一下资料,让我十分的震惊。我国竟有那么多的吸烟者,可是他们并没有想过过吸烟的后果!吸烟危害健康. 根据科学家的调查得到了以下的结果:再大的马也经不了8滴尼古丁,就会死亡;活蹦乱跳的小狗,用不了一滴尼古丁注射静脉就可以置它们于死地。
吸烟都可以使这些活蹦乱跳的动物们置于死地,可想而之对人类的伤害就更加大了。吸烟可以阻止人体对维生素丙的吸收,尼古丁对维生素丙有直接的破坏的作用,而且如果人体长时间内缺乏维生素丙,就有可能会坏血病。由于吸入体内的烟对消化道等器官有恶性刺激作用,因而医生认为它是胃以及十二指肠溃疡,呼吸道感染甚至为口,唇,舌,食道费等癌症的诱发因素。
你看,吸烟会导致如此之多的癌症,还会伤害我们的身体。为了我们身体的健康,也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请不要吸烟!!!!!
第二篇
禁烟
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以毒品命名的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场使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蒙受了百年灾难和“东亚病夫”的耻辱。“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鸦片禁烟运动斗争的伟大壮举。它给西方殖民主义者以沉重的打击,鼓舞了全中国人民,使爱国主义精神永放光芒,并流垂青史。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史为镜”,面对烟毒泛滥的严峻现实,新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禁毒运动。这场禁毒运动历时了三年时间(到1952年底),把烟毒泛滥,民不聊生,满目苍痍的旧中国,改造成为令世界瞩目的新中国。严惩了一批罪大恶极的毒犯,使大批贩毒为业者改邪归正,挽救了数以千万计的吸毒者,使他们改掉了贩毒、吸毒的行为和恶习,重新做人。这次运动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国内外烟毒恶魔的威风,实现了中国人民百多年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之奋斗而无法实现的夙愿,赶跑了在中国横行肆虐的鸦片烟毒恶魔,洗刷了鸦片烟毒带来的“东亚病夫”的耻辱,写下了中国百年沧桑历史,换来了禁毒史上灿烂辉煌的新篇率。
但是,8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毒枭,就我国改革开放之机,在国际毒潮的袭击下,毒品在我国大地上死灰复燃,据有关资料显示,到80年代末,抓获大小毒贩者近10万人,吸食毒品者达60多万人,分布在全国大部分县市,已形成了庞大的毒品消费市场。有关人士指出,尽管政府及有关部门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打击毒品犯罪活动。但青少年沾染、吸食毒品现象日趋严重,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学校也是毒品犯罪活动的好场所,社会上贩毒者则利用青年教师的好奇感和学生的幼稚心理,诱骗师生染上毒品,确有事实。例:1998年某高校的在校生林某在舞厅结识一舞友,一见钟情地拜把为知己,夜间经常出入舞厅和酒吧之间。时间长了身体疲劳,心情烦闷,便向舞友要一支香烟,吸后精神大爽,一身轻松。事后干脆托舞友购此种香烟解疲忧,久而久之,慢慢沦为不可自拔的吸毒者。后因毒资不足,便走上了诈骗、抢劫的邪路,被公安机关拘留和学校开除学籍,从小青梅竹马的女友也抛弃了他。又例:一个生前是农村长大,身体结实,充满青春活力的师范大学毕业的中学教师,也有个温暖和睦的家庭。但他因损坏公物和打骂学生被开除了公籍,其妻在市内开了一间小店给其谋生。谁知他那空虑的灵魂写在茫然的眼里,散仔阿猫用一包“能消愁解忧”的香烟使兴奋不已。在毒品的快感中,他成了本行的老大,他一发不可收拾。他的灵魂象找到依托,天天吞云吐雾,把家里人的责备和恳求当作耳边风,卖光家具才摆休,妻子生下一个受吸毒影响的畸形儿,绝望地哭泣着离他而去。一无所有的他拿起尖刀行凶抢劫,终至落入法网。他在教养戒毒过程中,由于毒素过深,最后他告别人间而走了。生前人人都叫他肥仔,可他死后却象一把干柴,脸色青黑乌紫,嘴角流着口水,头发蓬乱,满手是黑肿的针眼,眼睛圆睁,全身上下只剩下皮包白骨,这就是他吸毒的下场。
毒品的快感只是外在的诱惑,听着吸毒者的忏悔,透过他们的经历,我们不难触摸到他们内心渴求诱惑的源头——空虑。
近年来,学校的就读学生和临时流动户口人员逐年增加,人员成份比较复杂,加上社会上各种恶习及歪风邪气不断侵蚀校园,毒品犯罪活动也不例外,同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占领学校陈地。因此,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麻木不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应积极行动起来,采取稳、准、狠地打击力度,坚决打击各渠道进入校园的毒品犯罪活动,确保校园平安。
一、 要有力地打击毒品犯罪活动,首先校党委、校行行政要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要认真负责,按照中央综治委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部署,采取各种针对性,行之有效的措施,把禁毒斗争列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常抓不懈,坚决遏制毒品犯罪活动在校园的泛滥。其次是督促基层党组织及行政部门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教育广大师生员工及家属子女要以史为鉴,远离毒品,关爱健康,珍惜生命。再次是采取丰富多彩的禁毒宣传形式,学校宣传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单位要求和个人自觉相结合的禁毒宣传教育。开展“禁毒教育图片展览”,举办“禁毒教育话题论谈会”,建立“禁毒教育基地”,使“禁毒教育”进入课堂等等,使毒品犯罪活动在校园没有可乘之机。
二、 禁毒工作是职能部门的光荣职责,校保卫部门要积极配合校领导和公安部门,调动保卫干部、校卫队员、守楼人员的积极性,把好校门关,管好楼门关,理好公共场所,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活动,使毒品犯罪者没有落脚的余地。
三、 禁毒工作是一项涉及高校治理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相互配合,特别是校保卫部门、宣传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团委和妇联的配合,这是打击毒品犯罪活动的组织保证。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开展人民战争,是打击毒品犯罪活动的力量保证。在校党委、行政的统一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禁毒斗争,才能有力的打击毒品犯罪活动。
总之,我们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武器,贯彻党的十六大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为指针,树立信心,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彻底铲除校园的毒品犯罪活动,为营造一个安定、祥和、美丽的校园环境而努力奋斗。
第3篇:
关于抽烟的样子(命题作文,汗……)
铁人要求我帮她写一篇关于她抽烟时的作文,起初我大笑,不解她的用意,结果被她殴,然后只好坐定了,慢慢回忆她抽烟的样子。第一次知道她抽烟其实我一点也不惊奇也不反对,没有想过她抽烟的动机和目的,只认为在那样一种空虚和无助的环境,抽烟可能是唯一能让她释放的方式。第一次见她抽烟,是在武汉她的那个小小的被她收拾得很乱的寝室,她一回寝便很习惯的抽出一根长长细细的女士香烟,用她那两根胖乎乎的中指和食指夹住往嘴里一塞,点上然后便吞云吐雾起来。后来又看到几次她在抽烟,表情里充满了忧郁和沧桑。那个时候她处在非常艰难的时刻,我看了非常心疼,我想劝她,可是我知道那根本没用。她抽烟的时候有一种拒人千里的冷漠,我不止一次的看过女生抽烟时的这种样子,我不知道那些女生是否和她一样,正在经历或曾经经历过令人伤痛的事。
女记者法拉奇写作的时候一晚上要抽掉60根烟,我想她抽烟的时候不能是满眼写不尽的忧伤吧,她抽烟的样子应该更具一种雄性的特质,将烟视为朋友不离手,烟之于它肯定非常重要,不是一种解闷而是一种需要,提神或者寻找灵感。小时候看过爸爸抽烟,也在他的“熏陶”下成长过一段时间的,我现在完全记不起他抽烟的样子,烟之于它就像酒之于他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吧?!真正记住一个男人抽烟的样子是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屁颠儿得跟着几个大人去酒吧,在昏暗的灯光下看到一个男人,带着薄薄的无边眼镜,略长的流海遮住半只眼睛,细长的手指夹着燃了一半的烟,夹烟的那只手撑住前额,在烟雾缭绕中,像一只受伤的鸟借慰于半只烟,隐藏在厚厚的烟雾底下,很忧伤的样子,我一下爱上了这个男人,那种颓废那种凄凉。后来我一直认为男人最美的时候莫过于在受伤之后抽烟时的那片刻忧伤的逗留。后来看了一些安妮宝贝的小说,里面不管男的女的只要抽烟就是那副让人想扁的痛苦样便再也不相信那种表情了。但是那天那个男人抽烟的表情让我一辈子难忘,那是一种真实的受伤。
前些日子看了《独自等待》,有一段夏雨夹着烟和他的哥们儿(女)胡侃他梦中情人的戏,那个样子让我一下子回忆起爸爸抽烟。那只烟在他手里很不起眼,烟随着他的手来回晃动,显得随意和自然,甚至有一种狂妄,烟掺杂在夏雨一口的京片子中成就了一种不可一世的豪爽和帅气,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流气儿。(这也是我喜欢北京人的原因,能侃瞎掰!)少了这支烟效果会完全不同,烟成了这个男人身上的某种特质,是他的一部分,又是他身体、表情和语言的点缀。 我想我爸爸在抽烟是一定也是那种样子!现在我喜欢上了抽烟时这种豪迈劲儿。烟是一种玩物,不是聊以自慰寄予感伤忧思的工具,烟和酒都应该是人生得意须尽欢时用来挥洒人的豪情壮志的东西。我想每一个抽烟的人,都要懂得烟,让烟过滤进每个根神经,刺激每个细胞,迸发出人无尽的潜力。如果我将来抽烟一定让女人抽烟的样子变得更潇洒,更有须眉气!
由于本文是三年以来第一篇命题作文,故有手生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