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pwipi
-
酒的历史
在我国,由谷物粮食酿造的酒一直处于优势地位, 而果酒所占的份额很小, 因此,酿酒的起源问题主要是探讨谷物酿酒的起源。
酿酒起源的传说
在古代,往往将酿酒的起源归于某某人的发明,把这些人说成是酿酒的祖宗, 由于影响非常大,以致成了正统的观点。对于这些观点,宋代<<酒谱>>曾提出过质 疑,认为“皆不足以考据,而多其赘说也”。这虽然不足于考据,但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现象,不妨罗列于下。
1 仪狄酿酒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 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 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 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禹乃夏 朝帝王)"。
2 杜康酿酒
另一则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亦为夏朝时代的人)。东汉<<说文解字>> 中解 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样的说法。
3 酿酒始于黄帝时期
另一种传说则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酿酒。汉代成书的<< 黄帝内经· 素问>>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 ---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很多发明创 造都出现在黄帝时期。<<黄帝内经>>一书实乃后人托名黄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 证。
4 酒与天地同时
更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是“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
这些传说尽管各不相同,大致说明酿酒早在夏朝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这是 可信的,而这一点已被考古学家所证实。夏朝距今约四干多年,而目前已经出土距 今五干多年的酿酒器具。(<<新民晚报>>1987年8月23日"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在山东 莒县发现,"副标题为"同时发现五干年前的酿酒器具")。这一发现表明: 我国酿酒 起码在五干年前已经开始,而酿酒之起源当然还在此之前。在远古时代,人们可能 先接触到某些天然发酵的酒,然后加以仿制。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以上考古得到的资料都证实了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夏禹时代确实存在着 酿酒这一行业。
现代学者对酿酒起源的看法
1 酒是天然产物
最近科学家发现,在漫漫宇宙中,存在着一些天体, 就是由酒精所组成的。 所蕴藏着的酒精,如制成啤酒,可供人类饮几亿年。这说明什么问题?正好可用来 说明酒是自然界的一种天然产物。人类不是发明了酒,仅仅是发现了酒。酒里的最 主要的成分是酒精,(学名是乙醇,分子式为C2H5OH),许多物质可以通过多 种方式转变成酒精。如葡萄糖可在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转变成酒精; 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将某些物质转变成酒精。大自然完全具备产生这些条 件的基础。
我国晋代的江统在<<酒诰>>中写道:"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又云杜 康。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在这里, 古人提出剩饭自然发酵成酒的观点,是符合科学道理及实际情况的。江统是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提出谷物自然发酵酿酒学说的人。总之,人类开始酿造谷物酒,并非发 明创造,而是发现。方心芳先生则对此作了具体的描述:"在农业出现前后,贮藏谷 物的方法粗放。天然谷物受潮后会发霉和发芽,吃剩的熟谷物也会发霉,这些发霉 发芽的谷粒,就是上古时期的天然曲蘖,将之浸入水中,便发酵成酒,即天然酒。 人们不断接触天然曲蘖和天然酒,并逐渐接受了天然酒这种饮料,于是就发明了人 工曲蘖和人工酒,久而久之,就发明了人工曲蘖和人工酒"。 现代科学对这一问题 的解释是:剩饭中的淀粉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 糖分,酒精,自然转变成了酒香浓郁的酒。在远古时代人们的食物中,采集的野果 含糖分高,无须经过液化和糖化,最易发酵成酒。
2 果酒和乳酒--第一代饮料酒
人类有意识地酿酒,是从模仿大自然的杰作开始的.我国古代书籍中就有不少 关于水果自然发酵成酒的记载。如宋代周密在<<癸辛杂识>>中曾记载山梨被人们贮 藏在陶缸中后竟变成了清香扑鼻的梨酒。元代的元好问在<<蒲桃酒赋>>的序言中也 记载道某山民因避难山中,堆积在缸中的蒲桃也变成了芳香醇美的葡萄酒。古代史 籍中还有所谓"猿酒"的记载,当然这种猿酒并不是猿猴有意识酿造的酒,而是猿猴 采集的水果自然发酵所生成的果酒。
远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水果自然是主食之一。 水果中含 有较多的糖分(如葡萄糖,果糖)及其它成分,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很容 易自然发酵生成香气扑鼻,美味可口的果酒,另外,动物的乳汁中含有蛋白质,乳 糖,极易发酵成酒,以狩猎为生的先民们也有可能意外地从留存的乳汁中得到乳酒。 在<<黄帝内经>>中,记载有一种"醴酪",即是我国乳酒的最早记载。根据古代的传 说及酿酒原理的推测,人类有意识酿造的最原始的酒类品种应是果酒和乳酒。因为 果物和动物的乳汁极易发酵成酒,所需的酿造技术较为简单。
3 谷物酿酒始于农耕时代还是先于农耕时代?
探讨谷物酿酒的起源,有两个问题值得考虑:谷物酿酒起源于何时? 我国最 古老的谷物酒是属于哪类?对于后一个问题,在第五章啤酒部分介绍。
谷物酿酒始于何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传统的酿酒起源观认为:酿酒是在农耕之后才发展起来的,这种观点早在汉代 就有人提出了,汉代刘安在<<淮南子>>中说:"清盎之美,始于耒耜"。 现代的许多 学者也持有相同的看法,有人甚至认为是当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了剩余粮食后, 才开始酿酒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谷物酿酒先于农耕时代,如在1937年, 我国考古学家吴其昌 先生曾提出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我们祖先最早种稻种黍的目的,是为酿酒而非做饭 ……。吃饭实在是从饮酒中带出来。"这种观点在国外是较为流行的, 但一直没有 证据。时隔半个世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家索罗门·卡茨博士发表论文, 又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人们最初种粮食的目的是为了酿制啤酒,人们先是发现 采集而来的谷物可以酿造成酒,而后开始有意识地种植谷物,以便保证酿酒原料的 供应。该观点的依据是:远古时代,人类的主食是肉类不是谷物, 即然人类赖以生 存的主食不是谷物,那么对人类种植谷物的解释可能也可另辟溪径。国外发现在一 万多年前,远古时代的人们已经开始酿造谷物酒,而那时,人们仍然过着游牧生活。
一、烟草文化的起源与传播
烟草是一种发展较晚的作物。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除美洲印第安人之外,全世界没有一个民族知道吸烟是怎么回事。今天,吸烟的风气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烟草同我们的生活发生着种种密切的联系。
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率探险队在圣萨尔瓦多岛登陆,欧洲人第一次跳上美洲大地,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在哥伦布早期的航海日记中,只是简单地提到烟草,但以后在其他探险队员的报告中异乎寻常地报道了烟草。这些报道说他们看见“许多男人和妇女手上拿着‘燃烧的炭"(Glowing-coals),以此使自己得到某种香气”。后来才弄清这种燃烧着的“炭”就是卷着的烟叶。人们将这种烟叶的一头燃烧,一头含在嘴里吸烟,然后从嘴或鼻子里呼出烟雾。美洲土著居民有很长的吸烟历史。据考古分析,在3500年以前美洲居民就已经有吸烟的习惯。玛雅人曾繁荣一时,那里的古老文化遗迹给历史学家留下了许多谜。在墨西哥南部的奇阿帕斯州(Chiapas)仍保留有玛雅神职人员身着礼服吸着管状烟斗的石刻浮雕,这是被公认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吸烟图。相传,吸烟同宗教有关。烟草有醉人的香气,具有消除疲乏和提神的作用,甚至能治疗疾病。人们认为烟草得到了“神”的帮助,是一种“神草”。那时,吸烟是作为一种宗教仪式,由司祭的神职人员执行。
随着通往美洲航道的开通,欧美大陆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烟叶和烟草种子被带进了欧洲,并且不断传播到其他地方。后来,人们发现烟草有麻醉作用和其他药用功能,传播日渐广泛。有一位名叫尼古特的法国人,住在葡萄牙的里斯本(一说是驻葡萄牙大使),对美洲的植物很感兴趣,其中有些植物与欧洲的差异很大。他曾听人说烟草可以解乏提神,可以止痛和治疗疾病,尤其是对治头痛病更有疗效。约在1560年,尼古特从别人送的礼物中得到烟草种子,精心地栽培在自己的花园。果然,烟草生长茂盛,收获其叶试吸,感觉很好。人们为了纪念尼古特,把烟草碱称为尼古丁。由于世界各国烟草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美洲,对其称呼都采用译音文,如德文“Tabak”、英文“tobacco”、法文“tabac”等等。
二、烟草传入中国与中国烟草业发展简况
烟草传入中国的路线,一般认为有三条。
其一,自吕宋(今菲律宾)入台湾,入福建。以下是关于烟草的记载:方以智《物理小识》(明末):淡芭菰烟草,万历末携至漳泉(今福建漳州、泉州)者,马氏造之曰淡肉果。张介宾《景岳全书》(明末):此物(烟草)自古未闻也,近自我明万历时始出于闵、广之间,自后吴、楚皆种植之矣。《台湾府志》(清):淡芭菰冬种春收,晒而切之,以筒烧吸,能醉人,原产湾地,明季漳人取种回,今名为烟,达天下矣。清人陆耀所著《烟谱》,是烟草方面有影响的早期著作之一,书曰:烟草处处有之,其初来自吕宋国,名淡芭菰,明季入中土。
其二,自日本入朝鲜,入辽东。日本烟草大约是在16世纪末由葡萄牙人带来的。1615年日本政府曾颁发禁烟令。又琉球烟亦源于日本。据徐保光《中山传信录》记载,康熙十年琉球进贡,于常贡外加进烟,十三年加进丝烟等物。17世纪20年代,朝鲜吸烟者已经不少,并由政府以礼物赠建州官员或由商人输入沈阳等地。刘廷玑《田园杂志》云:“关外人相传(烟草)本于高丽国。”钱宝汾有咏高丽烟词云:“白岳岗浓,绿江沙净,无端孕出有情枝叶(按:白岳,即长白山;绿江,即鸭绿江)”。
其三,自南洋入澳门,入广东。杨士聪《玉堂荟记》云:“烟酒古不经风,辽左有事,调用广兵,乃渐有之,自天启中始也。”
烟草传入中国的途径虽然各说不一,但自吕宋传入乃为比较流行的说法。这不仅因为吕宋岛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葡萄牙人的早期占领,有可能使这一地区比亚洲其他地区较早地接受美洲烟草,而且从比较充实和具体的文献记载看来,漳、泉很可能是中国最早引种烟草的地方。
烤烟,原产于美国,旧称董烟,也称美烟或弗吉尼亚烟草。中国烤烟于20世纪初引种,最初是伴随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掠夺进入中国的。
19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的卷烟机,使英国和美国在卷烟工业技术和产品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从而加强了对外的原料掠夺和商品输出。19世纪80年代以后,帝国主义一方面竭力将洋卷烟输入中国,另一方面积极筹划对华输出资本,就地设立卷烟厂,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占领当地市场,攫取更大的利润。上海是国外投资设立卷烟厂最早也是最集中的地方。外国资本在华设立卷烟厂,其资金雄厚,并且享有种种特权,竞争上处于有利的地位,故能长期地利用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占夺消费市场,逐年获得高额利润,这对中国民族卷烟工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
在洋卷烟的冲击和影响下,民族工商界有识之士纷纷倡议开办中国自己的卷烟工业企业,借以挽回利权。当时环境对民族工业十分有利,从而使初生的民族卷烟工业有了一次发展。据有关材料记载,1898年有广东商人在湖北宜昌投资14 000元设茂大卷烟制造所,这可能是中国近代民族卷烟工业的第一家企业,然立足未稳,于1900年停业。其后,天津和上海出现了一些早期的卷烟工业企业,这两个地方实际成为当时南北卷烟工业的中心。其他地方如烟台、北京、汉口、哈尔滨、保定等地,也都出现过一些早期有影响的烟草公司和卷烟厂。当然,最有影响的还是北洋烟草公司和南洋烟草公司的产生。这两家公司的产生,象征着中国民族卷烟工业从萌芽进入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民族卷烟工业是在与外来资本的对抗中产生的,也在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斗争中成长。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中国卷烟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出现民族卷烟工业的第二次发展。惨案的爆发,掀起了大规模群众性的抵制外货高潮,国货运动盛极一时。于是,上海华商各烟厂日夜加班赶制,市面仍供不应求,民族资本也相继自建烟厂。
抗战期间,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地的卷烟工业受到战火的摧残,不久就被日伪所劫夺。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上海等地接收了日伪烟草业,一些民族私人资本卷烟厂也相继复工,有的还扩充了生产,中国卷烟工业出现过一时短暂的繁荣。
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壮大,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烟草行业同其他行业一样,得到了很快振兴。到目前,烟草行业已成为我国十分重要的税利来源之一。
三、中外烟草文化丰富多彩
烟草初入我国,名称众多,“曰打姆巴古,曰淡巴菰,曰淡巴姑,曰淡肉果,曰担不归,曰醺,曰金丝醺,曰芬草,曰烟酒,总名曰烟”。烟草在广东又被称为仁草、八角草,在杭州又称“坦坦”,还有的地方称为相思草。在以上的名称之中,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一类是按刚传入的本名塔巴果“TOBACCO”的各种译音异写,一望便知。二类是传入后称赞它的人以其色其香,以其解闷提神、交际应酬的功用而加上的新名。如芬草、仁草、金丝草、金丝烟、金丝醺、还魂草、相思草等美好的名称。还有贬低它的称为臭草、野葛等,但这些名称均未能长久被使用。三类是用今人的智慧很难理解的几个名称,如八角草,今天无法作合理的解说。四类是方音,如醺,很可能就是潭州一带的方言。五类是长期使用的名称,这就是烟,以及与之相关的烟草、烟酒,还有烟叶之类。
烟草最美的称谓可能是“还魂草”,这个称呼来自烟草最早的使用者印第安人。相传,有位公主死了,人们按照风俗,对她实行了天葬。奇怪的是,公主并未被吃掉,反而在几天后活着回来了。原来她是受到烟草的刺激又苏醒了。于是,烟草便被赋予“还魂草”的美名传播开来。真正的烟民恐怕认为它不仅能“还魂”,还能“还活力”、“还精神”、“还感情”。吸烟三口,精神无限。有人说,一“品”三个口,当是烟、酒、茶。更有人说,饭后一支烟,胜过活神仙。可以说它给人们带来一种享受。以至无法忘记,把人引入浪漫想象的世界。
中国古人还称烟草为“忘忧草”。相传,古代有一对年轻的夫妻潘小和陈姑,他们辛苦劳动,相亲相爱。一天,陈姑不幸很快得病死去。潘小为此痛不欲生,常常哭泣,在坟地不回来。而陈姑在坟里,心里也是很难过,她心想,潘小如此深情的对待我,我如何才能为他解除忧郁呢?她想了想,就变成了一棵小草,一年中三次托梦给潘小,说在夏天里,叫他为小草浇水施肥;秋天里,让他把小草收藏起来;冬天,请他燃烧吸食。这些潘小都一一照办了。他动手做了一根长长的管子,装上了叶卷,开始吸了一口,只觉得晃晃悠悠,如醉如痴,以往的一切惆怅忧愁和烦恼都好像一下子变得烟消云散了。从此,潘小如获至宝,称这小草为“忘忧草”。以后烟草成为一种奇特的吸食品,很快在人们中间传播推广开来。
而在国外,烟草也有许多故事。法国驻葡萄牙大使尼古特也以可观赏和药用为目的种了几株。尼古特当时对烟草崇拜至极,用其治疗钱癣、烂疮和羞病等。回国后,他把烟叶烟苗带到了法国,并力劝太后嘉赛琳把烟叶细末当作鼻烟来用,治好了太后的头痛病,于是烟草在法国被大肆传播宣传,广为种植,被称为“大使草”、“嘉赛琳太后草”。后来,烟草被定为尼古丁属,烟碱被命名为尼古丁,就是为了纪念尼古特的贡献。波斯王沙西菲却将其称之为“丑恶之草”,这是因为他担心吸烟会影响国民的生育率。
野烟,也是烟草一种。明朝后期的《滇南本草》中载:“野烟,性温味辛,有大毒——令人烦乱不省人事。”
回答者: zhxr63 - 法神 十六级 2007-6-3 16:37
检举 烟草溯源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烟草最早源于美洲。考古发现,人类尚处于原始社会时,烟草就进入到美洲居民的生活中了。那时,人们在采集食物时,无意识地摘下一片植物叶子放在嘴里咀嚼,因其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正好起到恢复体力和提神打劲的作用,于是便经常采来咀嚼,次数多了,便成为一种嗜好。
考古学家认为,迄今发现人类使用烟草最早的证据是在墨西哥南部贾帕思州倍伦克的一座建于公元432年的神殿里一幅浮雕。它是一张半浮雕画,浮雕上画着一个叼着长烟管烟袋的玛雅人,在举行祭祖典礼时,以管吹烟和吸烟的情景,头部还用烟叶裹着。考古学家还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印第安人居住过的洞穴中,发现了遗留的烟草和烟斗中吸剩的烟灰,据考证这些遗物的年代大约在公元650年左右。而有记载发现人类吸食烟草是在14世纪的萨尔瓦多。
很久以前,美洲土著人就有崇拜太阳和祭祀吸烟的习俗。一些考古分析还发现,3500年前的美洲居民便有了吸烟的习惯。随着美洲史的进一步发掘,烟草史也许会向印第安史更早的时期延伸。加上当今普遍栽种的红花烟草性喜温热,烟草源于热带美洲的观点就更具有了说服力。
哥伦布的重要发现—烟草
提起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人们自然联想起美洲新大陆。的确,这位世界闻名的航海家的那次远航不仅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而且还有另一件鲜为人知却又特别重要的发现—烟草。烟草的发现,也使哥伦布成为目前世界公认的烟草传播者。
1492年,哥伦布被西班牙国王授予“海军将军”,并预封为可能发现地区的总督,可占有被发现财富的十分之一。于是这位富有探险精神的航海家,率领探险队,开始了他极富传奇色彩的航行。
同年10月2日,哥伦布的船队到达圣萨尔瓦多岛屿时,其中两船员“看到无数人,男男女女手里拿着火把和草叶在吸。”哥伦布的航海人员被那些“吞云吐雾”的印第安人惊呆了。只见他们一手持着点燃的木棒,一手拿着一根长管,嘴巴和鼻孔里喷出一缕缕浓雾般的青烟。经过一番调查,终于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那是用一种草的叶子(即烟草)卷在玉米叶子里制成的。
10月27日,船队航行到古巴海岸,哥伦布派了一队人马上岸,寻找他们渴望已久的黄金。因为他相信他已经到达了航海的最初目标—印度。当这个小探险队在同年11月5日返回船上时,只是拜访了当地土著人的村舍并受到款待,但并未得到黄金和见到国王。只是又发现不少衔着长管吸食烟草的人。哥伦布在其航行日记中,是这样描述烟草的发现的:
“星期一,10月25日,在海上,大约在圣大玛利亚岛与裴南迪大岛之中途,遇一人驾独木舟由玛利亚岛驶往裴南迪;其人携土制面包一块,其大如拳,水一瓢,红土少许,粉碎后并予搓揉,另有干叶,在吾等心目中极具价值。在圣萨尔瓦多岛时,曾馈余少许。”
哥伦布在美洲所见所闻的史料,是在3个世纪后的1875年才公诸于世的。发表这个事件材料的,是当年随哥伦布第二次航海而后变为印第安人主教的对拉斯和卡萨斯的遗作,他们是印第安巴托仑美地方的史学家。
1536年5月,有个叫嘉蒂的探险家经过长时间的探险,重新回到美洲见证关于印第安人使用烟草的情形,他做了比哥伦布记载更加详细的记述:
“他们把烟草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而后在他们脖子上挂上一个小牛皮做的小袋子、一只中空的石头或者是木头,很像一支管子;一会儿他们高兴的时候,便把烟草揉成碎末安放在管子的一端,点上火,在另一端便用嘴深深地呼吸,使得体内完全充满了烟,直到从他们的嘴和鼻孔里冒出为止,就像烟囱里喷出来的烟一样。他们说这样做可以使他们保持温暖和健康。我们也曾经尝试过这种烟,把它放进我们嘴里,那种热辣的味儿,如同胡椒一样。”
关于最早记载印第安人是人类最早的吸食烟草的文字,当数西班牙人 — 潘氏所著的《个人经历谈》。潘氏叙述了他在1497年跟随哥伦布第二次航海到西印度群岛的经历,其中描述了他发现印第安人吸食烟草的情景。
此外,还有航海史学家裴南蒂斯·奥威图所著的1535年出版的《印第安通史》,是这样记载的:
“在其它的邪恶的习惯里,印第安人有种特别有害的嗜好便是去吸某一种烟……,以便产生不省人事的麻醉状态。他们的酋长使用一种状如丫的管子,将有丫的两端插入鼻孔,在管子的一端装着燃烧的野草,他们用这种办法吸烟,直到失去知觉,伸着四肢躺在地上像个酒醉微睡的人一样……我很难想象他们从这种习惯里究竟获得了什么快乐,除非在吸烟之前就已经是喝了酒。”
- ardim
-
你是指近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