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燕之家 / 问答 / 详情

唐宋明三代著名的瓷器名窑有哪些?其产品的特点是?

2023-06-09 08:21:33
mBeta

中国历代名窑

大同窑: 在今山西大同,故名。始烧于金代,终于元代。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刊刻的《大同府志》中谓有 "青瓷窑",距城二十三里。据此在大同西郊瓦窑村发现一瓷窑遗址,证实即方志中的青瓷窑。遗址面积不大,以烧黑釉器物为主,兼有少量茶叶末袖;弦纹瓶及剔花罐具有代表性,剔花线条粗旷,划花线条纤细,有水波及鱼纹,黑釉乌黑光亮,茶叶末釉表面无光。

怀仁窑: 在今山西怀仁,故名。明《大明一统志》有"锦屏山在怀仁县西南二十五里,山旧有瓷窑"记载。发现遗址有小峪、张瓦沟、吴家窑三处;始烧于金代,历经元明两代。烧瓷以黑釉为主,弦纹瓶及罐等器物胎体厚重,装饰有粗线条划花及剔花两种,有雁北地区特色。

浑源窑: 在今山西浑源,故名。明《大明一统志》记载浑源产瓷器。清乾隆《浑源州》又有"天赞初与王郁略地 燕赵破磁窑镇"语,知在五代后梁时浑源已有磁窑镇地名。经实地考察,浑源窑当建于唐代,烧白釉、黑褐釉、茶叶末釉等品种。金元时期窑厂扩大,品种增多,有黑釉剔花、白釉剔花与划花,有盘、碗、盆、罐、枕等器。黑釉剔花为雁北地区之最精者,牙白釉剔花在山西其他地区也属少见。

榆次窑: 在今山西太原盂家井,孟家井明代属榆次县,故名。此窑产瓷,明初已有记载,孟家井柏灵庙明弘治三年(1490)重修碑记中说:"榆次县治之北六十里有乡曰孟家井,居民大率三百家,乃古昔陶器之所。" 窑址遗存大量瓷片,以自釉印花碗最多,碗心一圈刮釉,具有典型金代作风。

平定窑: 在今山西平定柏井村,故名。始烧于唐,历经五代到宋,以烧白瓷为主,还烧黑釉器物,有印花、剔花盘以及北方习见的五角、六角纹盘碗等器。窑址与河北临城邢窑、曲阳定窑相距较近,瓷器造型装饰与两窑有共同处。

交城窑: 在今山西交城,故名。始烧于唐,以自釉产量最大,有盘、碗、壶等器物,还发现有黑釉斑点拍鼓残片较多。宋代有发展,仍以自瓷为主,也有当时北方各瓷窑所习见的动物小雕塑,还烧制白釉釉下储彩彩绘装饰,特征与介休窑大体相同,储彩有呈桔红色者,其他地区极少见,珍珠地划花装饰品种有枕、洗等器,但产量较少。

介休窑: 在今山西介休洪山镇,故名。1959年发现。始烧于宋,历经金元明清四代,在山西较少见。宋代以自 釉为主,早期碗体厚重,与交城窑相似,有薄胎印花碗盏,胎白纹细,受定窑一定影响,碗盏里心都留有三个细小支烧痕,是其特征之一;白釉黑花品种也有发现,釉面光亮,与河南、河北同类装饰有别。金代烧黄褐釉印花器较多,器内多印花,尤以孩童荡船纹饰为多,富有介休窑待色。

霍县窑 : 在霍州境内(今山西霍县陈村),故名。为山西七十年代后期新发现的古窑址之一。以烧白瓷为主,光素无纹者多,少量有印花装饰,胎浩白,用支钉垫烧,器内及器足都留有五个小支烧痕。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中所提及的彭窑仿古定器折腰盘,霍县窑遗址里遗留甚多,证实明清两代文献中的彭窑就在霍县陈村。元代还烧白地黑花品种,遗址有高足杯标本,明清两代绘花卉者较多,有书写文字者。传世品有带纪年铭文者,故宫博物院有墨书"明昌四年"(1193)盘一件,是研究该窑烧瓷上限的极有价值的资科。

长治窑: 在今山西长治八义镇,故名。烧瓷品神有白釉、 白釉红绿彩、白釉黑花及黑釉四种,以白釉红绿彩绘碗最富特色,碗心多画折枝花卉,有画鱼纹者,碗心及圈足都有五支烧痕,这种碗晋南地区金墓出土过。白釉有刻花及画黑花装饰,刻花纹饰较简练,黑花多绘于碗内或壤外,纹饰多为折枝花卉,也有鱼鸭等纹,但为数较少。

淄博官窑: 在今山东淄博磁村,故名。七十年代后期发现,经过小规模试掘,初步判明始烧子唐而终于元代。该窑在唐代以烧黑瓷为主,宋代烧白瓷,有剔花、刻花装饰,金代出现蓖划、绞胎、白地黑花、白釉红绿彩等新装饰,碗心也多一圈刮釉,有北方地区瓷窑风格。

安阳窑: 在今河南安阳北郊安阳桥附近,故名。经过小规模试掘,初步判明是隋代青瓷窑址。据此,可确定安阳地区部分隋墓出土青瓷是此窑所产。五十年代在善应十天傅二镇还发现宋元时期窑址,前者专烧钧釉瓷器, 后者烧白瓷;二镇距磁州窑较近,但未发现有磁州窑风格的瓷器。

鹤壁窑: 在今河南鹤壁,故名。始烧于唐而终于元代。在唐代烧白、黄、黑釉器物,有花口钵、短流壶等;宋金时期的白地黑花、褐黄釉刻花折沿盆最富代表性,白地黑花彩色乌黑,褐黄釉刻花有莲花、鹅与兔吃草等纹,盆口径都在40厘米以上;白釉划花大碗与磁州窑风格相同,碗心也有五个长条状支烧痕。

碌武窑: 也称"当阳峪窑"。在今河南修武当阳峪,故名。为北方著名民间瓷窑之一。所烧器物以剔花品种最富 盛名,纹饰流利洒脱,又以黑白、褐白对比强烈的色彩独具一格,其艺术感染力远在磁州窑系瓷窑同类装饰之 上;绞胎也属成功品种之一,用白褐两种色料绞在一起, 组成与羽毛相似的纹理,制作技巧高超。

巩县窑: 在今河南巩县,故名。从已发现的窑址,可知始烧于隋代,烧青瓷;唐代有较大发展,以白瓷为主。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有"开元中河南贡白瓷"记载,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出土有巩县窑白瓷,证实此窑贡白瓷。此外还烧三彩陶器,洛阳地区唐墓出土三彩陶器及雕塑不少是该窑所产;遗址出土素烧坯很多,可知三彩陶器是两次烧成。所制绞胎多模仿漆器纹理特征,黑釉、茶叶末釉也占一定比例,遗物有盘、碗、瓶、壶等。

密县窑: 在今河南密县,故名。已发现西关及窑沟两处遗址,西关窑始烧于唐而终于宋,窑沟窑烧瓷则在宋金 时期。西关烧白、黄、青、黑各色釉及珍珠地划花等品种,珍珠地划花装饰在密县窑中出现最早,宋代较流行,窑址出土的五代鹌鹑纹小枕,纹饰具有仿唐金银器錾花工艺特征。窑沟以白釉为主,白地画黑花标本的也遗留不少,瓶、壶等器物上多画简洁的花草纹,画圈纹的较别致,是此窑独特之作。

登封窑: 在今河南登封曲河,故名。始烧于晚唐,下限到元代。烧瓷品种较多,以自釉为主,有白釉绿彩、白釉刻花、白釉剔花、白釉珍珠地划花及白地画黑花等,还烧瓷塑玩具、黑釉及三彩陶器。珍珠地划花品种,受密县窑影响,产量在同类瓷器中居首位,遗物有瓶、枕、罐、洗、 碗等,以瓶、枕较多,瓶高达40厘米左右。遗址附近的残庙内有清嘉庆碑记一座,碑文载:"尝就里人偶拾遗物,质诸文,献通考,而知当有宋时窑均环设,商贾云集,号邑巨镇",描绘了宋时的繁盛情况。

宝丰窑: 在今河南宝丰青龙寺,故名。烧瓷时期为宋金两代,品种有青瓷、黑瓷及三彩低温铅釉陶器,青瓷质量较临汝窑略胜,造型纹饰与耀州窑近似,印花装饰较多。黑瓷有凸线纹、麦粒纹装饰,后者在北方瓷窑中极少见;此外还烧三彩与绿釉、酱釉炉枕等器,,枕面划花有花卉及钱纹等题材。

鲁山窑: 在今河南鲁山段后,故名。创烧于唐代而终于元代。唐代南卓《羯鼓录》中有"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语,经调查发现花瓷拍鼓瓷片标本,证实该书所述。宋金时窑厂扩大,烧瓷品种丰富,装饰方法也多种 多样:如有自釉罐上以褐点组成的三角形,白釉瓶上以蓖划复线直线纹与曲线纹的相间排列;以及三彩莲瓣高足炉等;均有特色。

郏县窑: 在今河南郏县,故名。在发现黄道、黑虎洞及石湾河三处遗址中,黄道及黑虎洞均有唐及元代标本, 石湾河则属元代遗址。唐代遗物有黑釉斑点花瓷、黄釉及白釉绿彩品种;绿彩呈碧绿色,在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四省九处瓷窑所烧同类品种中,色彩最美。元代遗物有磁州窑风格的白地黑花装饰及钧釉器物。

宜阳窑: 在今河南宜阳三里庙,故名。明清两代方志都提到宜阳产瓷,其烧瓷上限,乾隆《宜阳县志》记有:"德应侯庙在县西二里,宋熙宁感德军守臣以水旱祷应状闻,治庙封侯爵享祀。崇宁末年复重修,今废无考,一在半壁山。"德应侯是北方瓷窑供奉的窑神,宋神宗熙宁(1068一1077)时宜阳建德应侯庙,则此窑烧瓷当在熙宁之前。以烧青瓷为主,也有少量白釉、黑釉、白釉黑花及三彩陶器。

新安窑: 在今河南新安,故名。已发现遗址十余处,多数均烧钧釉器物,属钧窑系。烧瓷时间历经宋金元三代,所烧器皿有盘、碗、炉、瓶、罐等,以盘、碗占绝大多数。

内乡窑: 在今河南内乡大窑店,故名。因宋属邓州,故旧称"邓窑"。始烧于唐而终于元,唐时烧黑釉及带斑点的花瓷,宋金时烧青瓷,过去曾将一种釉色青绿、器底呈紫褐色的,称为"邓窑";印花盘碗较多,与宜阳、临汝窑近似。遗址有元至大二年(1309)普济宫碑一座,碑文有 "孤村陶烟时起,前事宛然在目"语,可知元时仍烧瓷。 (邓窑即"内乡窑")

柴窑: 窑址迄今未发现。柴窑一名最早见于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万历以后的《玉芝堂谈套》、《清秘藏》、《事物绸珠》、《五杂姐》、《博物要览》、《长物志》等书多论及此窑, 但众说纷纭。基本有两种见解,一为周世宗姓柴,当时所烧之器都叫"柴窑";一为吴越秘色青瓷即"柴窑"。对其形质,曹昭认为"柴窑天青色滋润,细腻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近世少见";张应文则谓"柴窑不可得矣,闻其制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但均属传闻, 未见实物。清末民国初有以"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证诸柴窑,仅有景德镇宋影青瓷相符;或谓可能张应文误以宋影青为柴窑而概括之。

东窑: 在汴京(今河南开封)附近。专烧砖瓦。《宋会要》窑务条文载:"京东西窑务掌陶工为砖瓦器给营缮之用,旧有东西二务景德四年废止,大中祥符二年复置东窑务。" 明代曹昭《格古要论》有董窑条,谓其特征与官窑相似,而又不及,今亦少见。明清两代谈瓷笔记多引用之。但董窑实物未见传世,窑址亦无明确地址,或为东窑之误会。

林东窑: 在今辽宁昭乌达盟巴林左旗林东镇,故名。共发现上京窑、南山窑及白音戈勒窑窑址三处。上京窑为 辽代官窑,烧白瓷、黑瓷及绿釉陶器,白瓷产品有长颈瓶、海棠式长盘、方盘及长柄壶等。辽上京故城内出土 的白瓷"官"字款穿带壶,系上京窑产品。

赤峰窑: 也称"缸瓦窑"。在今辽宁昭乌达盟赤峰西南六十公里的缸瓦窑屯,故名。窑址出土有带"官"字铭文的 窑具,证明为辽代官窑。所烧器物有白瓷、白地黑花、三彩及色陶器。以白瓷为主,器皿有杯、碗、盘、碟、壶和罐;三彩陶器以印花盘为多,黄釉有鸡冠壶和凤首瓶。赤峰辽应历九年(959)附马墓出土的白瓷带"官"字铭文盘碗,就地理方位及胎釉特征看,是缸瓦窑产品。

辽阳窑: 在今辽宁辽阳东三十公里江官屯,故名。烧瓷以白釉粗瓷为主,也有少量白地黑花、黑瓷及三彩陶器I 白瓷及白地黑花胎体较粗,均挂化妆土。白瓷烧杯、碗、 盘、瓶、罐等器,黑釉则烧大器;此外,还烧黑釉、白釉、小俑、狗、马、骆驼等小玩具。

旬邑窑: 在陕西旬邑,故名。地距黄堡镇耀州窑较近,烧瓷具耀州窑特征。遗址遗留有黄釉残片,碗里有刻花、印花纹饰,有花卉、海水、牛等题材;盘碗的里心多一圈刮釉,与耀州窑金代地层出土瓷器特征相同,应属金代产物。

瓷具耀州窑特征。遗址遗留有不少青黄釉碗残片,碗里 有刻花、印花纹饰,有花卉、海水、牛等题材;盘碗的里心 多一圈刮釉,与耀州窑金代地层出土瓷特特征相同,应 属金代产物。

华亨窑: 在今甘肃华亭,故名。最早见于明李贤天顺本《大明一统志》,土产条记有黑瓷器出平凉、华亭二县;镇堡条也有安口镇出瓷器记载,可知明代前期华亭县安口镇产黑瓷。经调查在安口镇发现瓷窑遗址一处,遗留物为青黄釉盘碗标本,器里有印花、刻花装饰,器心多一圈无釉,乃适应迭烧需要而致。器物纹饰与烧制特征和陕西耀州窑相同,属金代,为耀州窑体系。

兰州窑: 在今甘肃兰州,故名。最早见于《元一统志》,兰州土产条,简略提到产瓷器,有窑一所,距州四十五里。清康熙《兰州志》,山川条:"煤炭山洞在州南四十里,其洞数十,皆产煤,州民赖之。阿干峪在州南四十里,其土宜陶,经火不裂,故多窑冶,水岔在州东南六十里,亦有窑冶。"经调查阿干峪,发现元代黑瓷窑址一处,以黑釉碗为主,《兰州志》所记初步得到证实。

宜兴窑: 在今江苏宜兴鼎蜀镇,故名。烧瓷历史悠久,早在汉晋时期已烧青瓷。涧众村发现有唐代青瓷窑址。明代以紫砂器闻名于世,出现不少制壶名家,如供春;时大彬、李仲芳、陈仲美等,并仿烧宋代钧窑器物,因有"宜钧"之称。

德清窑: 在今浙江德清,故名。是浙江地区发现的两处黑瓷产地之一。烧瓷于东晋至南朝。共发现窑址四处, 同窑烧制青瓷和黑瓷,造型大体一致。窑址标本与浙江地区墓葬出土瓷器有的完全相同。

余杭窑: 在今浙江余杭,故名。是继德清窑之后发现的又一处早期黑瓷产地。窑址共发现两处,所烧器皿与德清窑近似;黑釉鸡头壶地面遗留较多,有大中小三种形式,当时产量较大。

修内司官窑: 也称"南宋官窑"。宋室南迁后在杭州另立的新窑。窑址迄今尚未发现。宋叶真《坦斋笔衡》载:"---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郊坛窑是南宋设立的第二座官窑,三十年代在杭州乌龟山发现窑址。所烧瓷器除盘碗外,多仿周汉时期铜器玉器式洋,胎呈黑褐色,釉有粉青、月白、炒朱黄各色。明清两代景德镇御器厂仿官成风,以清雍正 (1723一 1735)时所仿质量最好,有的几可乱真。 (郊坛窑即"修内司官窑"。)

萧山窑: 在今浙江萧山,故名。共发现窑址三处,一在进化区茅湾里,是浙江地区战国时期原始瓷产地,碗里有螺旋纹,江浙地区战国墓葬出土的不少这类器物中,即有茅湾里的产品;其余两处在戴村区上董村、石盖村,遗物有褐斑及划花莲瓣纹装饰,具有东晋、南朝时期特征。

绍兴窑: 在今浙江绍兴,故名。已发现窑址两处:一在富盛区长竹园一带,时代属春秋战国,遗物有原始瓷碗钵等器,器里有螺旋纹,是浙江早期窑址之一;一在下蒲西一带,出土罐壶等遗物多印有带状网纹及铺首装饰,具有吴、西晋时期典型特征。

越窑: 也称"秘色窑"。在越州境内(今浙江余姚上林湖滨湖地区),故名。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发现窑址已达二三十处,以鳖唇山东晋时期遗址最早,唐、五代到宋初时期的窑址尤多。唐代越窑青瓷已很精美,博得当时诗人的赞美,如,颜况"越泥似玉之甄",许浑"越甄秋水澄",皮日休"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等。五代吴越时越窑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为吴越王钱氏御用及贡品。进贡瓷器动辆万件;入宋以后,贡瓷数量有增无已,一次进贡有多达十四万件者。

慈溪窑: 在今浙江慈溪杜湖滨湖地带,故名。为新发现的一处青瓷产地,与余姚毗邻。产品以壶类较多,壶有多种式样,腹部多有刻花与划花装饰,肩部多带双系,系面也有多种纹饰;釉色多呈青灰,色调特殊,但瓷质松脆易破。

宁波窑: 在今浙江宁波,故名。已发现郭堂岙、云湖及小洞岙三处窑址,以郭堂岙窑烧瓷历史最早,东汉后期即烧青瓷、黑瓷,与上虞、小仙坛窑近似。云湖与郭堂岙隔岭相望,烧瓷始于东晋终于南朝,以青瓷为主,有少量褐釉。小洞岙窑标本具唐代特征,以碗为主,光素无纹者多,少数印有双鱼纹;有于碗口里外饰以半圆形褐色斑点者,与金华地区唐婺州窑有相同处。

勤县窑: 在今浙江勤县,故名。已发现小白市、沙叶河及郭家峙三处,以小白市窑历史为早,烧瓷在东晋、南朝时期;另两处均为五代、北宋时期。造型、纹饰及支烧方法与余姚上林湖越窑极其近似,所烧瓷器多供吴越王钱氏进贡之用。

上虞窑: 在今浙江上虞,故名。已发现窑址达三百处以上,是国内发现窑址最多的县。烧瓷自东汉迄于宋。东汉小仙坛窑址出上标本,已具备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 当时除烧青瓷外,还烧黑瓷。三国、两晋、南朝窑址也发现很多,江苏墓葬出土有上虞窑带纪年铭文的瓷器。五代到宋代窑址最多,所烧瓷器与邻近地区余姚、宁波、勤县等窑关系密切,造型、纹饰有共同点,同属以余姚上林湖越窑为主的越州窑系,吴越王钱氏用以供奉的瓷器,绝大部分都取给于这些瓷窑。

象山窑: 在今浙江象山,故名。据明清著录谓烧白瓷,似定窑瓷器而粗;经查,判明唐已烧青瓷。遗址面积不大,遗留标本不多,所烧以盘碗为主,直口平底碗的造型与浙江丽水、吴兴、余姚等窑相同,属唐代前期流行式样。

东阳窑: 在今浙江东阳,故名。六十年代发现窑址九处,七十年代后期又续有发现。始烧于唐而终于宋,其地属婺州,所烧瓷器属婺州窑系。

婺州窑: 在婺州(今浙江金华地区),故名。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始烧于东晋,五朱堂窑有青釉褐斑标 本。唐代遗址共发现四处,以生产茶碗出名,造型有习见各式碗,多角形短流壶及双系罐,有黑渴釉及青釉褐斑装饰。唐代陆羽《茶经》中有评语。

武义窑: 在今浙江武义,故名。文献未见记载,近年经调查在境内发现青瓷窑址数十处,绝大部分均属宋代,烧瓷以碗较多,碗里多刻花篦点纹装饰,外部刻复线纹,这类碗盛行于宋元时期,在浙闽瓷窑发现最多。元代遗址多烧龙泉釉盘碗,器里中心多印阴纹花卉,偶有带八思巴文者,为数不多。

临海窑: 在今浙江临海,故名。共发现窑址两处;均烧青瓷。一在五孔岙,烧瓷在南朝到初唐之间,所烧瓷器以碗为主;一在许市,烧瓷在五代到北宋之间,器物胎簿,釉色青绿,有雕镂极精的香薰,属越窑系。

黄岩窑: 在今浙江黄岩,故名。烧瓷于五代未到北宋。五十年代发现竺家岭、牌坊山等八处窑址,以生家岭窑遗址面积最大,遗物最为丰富,属越窑系。器物纹饰题材以刻花花卉为主,鹦鹉纹在越窑系瓷窑中比较常见,但多为细线条划花,黄岩窑为刻花线条粗放,纹饰生动,富有特色。

温州窑: 在今浙江温州西山一带,故名。遗址面积较大, 烧瓷在唐宋时期。所烧瓷器受到瓯窑和越窑一定影响,胎釉色调较浅,保留了早期缥瓷固有传统;粗线条划花以及支烧方法与越窑有共同点。宋代盘碗多带刻花划 花装饰,支烧工具亦与越窑系大体相似。

丽水窑: 在今浙江丽水,故名。已发现窑址二十余处,早期遗址在吕步坑,始烧于南朝后期到唐;元代窑址发现较多,均属龙泉窑系,保定窑器里心多印蒙古官书八思巴文;龙泉大窑、安仁口及武义等三处窑址也有这类文字出土,多为阴文,印于花卉纹饰之中,保定窑为大字。

泰顺窑: 在今浙江泰顺,故名。烧青白瓷,复烧窑具口大底小,是完整的整体,装坯时先装小器,依大小可装九件,上面一件口径最大。所烧器物釉色偏灰,器里有简练的刻花纹饰。

江山窑: 在今浙江江山,故名。烧瓷从宋代到清代,因地距江西较近,受景德镇、南丰两窑一定影响。宋元时期以青白瓷为主,造型纹饰与江西有近似之处,同时兼烧少量青瓷、黑瓷。元末以至明清两代烧青花瓷,经过测定分析,所用钻矿与江山县产者近似。

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各主一窑,兄所烧者曰"哥窑",弟者曰 "弟窑"。两窑的记载最早见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浙江通志》:"相传旧有章生一、生二兄弟,二人未详何时人,主琉田窑造青器,粹美冠绝当世。兄曰哥窑,弟曰生二窑。"此后有关两窑的著录渐多,均源于此。哥窑多仿三代铜器式样,釉开片形如冰裂,纹片星黄黑二色,因有金丝铁线之称。传世品较多,多收藏于故宫博物院。龙泉窑经多次调查与发掘,迄未发现传世哥窑标本,哥窑是否属于龙泉窑系统的问题还有待于证实。(弟窑即"哥窑")

萧县窑: 在今安徽萧县白土镇,故名。始烧于唐代,烧白、黑、黄釉器物;宋代主要烧白瓷。白土镇曾采集到白瓷瓶一件,瓶身刻 "白土镇窑户赵顺谨施到慈氏菩萨花瓶一对供养本镇南寺时皇统元年三月二十二日造"三十六宇,由此得知金代此窑仍烧白瓷。

宿州窑: 在宿州境内(今安徽宿县),故名。始烧于宋代,以烧白瓷为主。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辉出疆时见虏 中所用定器,色莹净可爱,近年所用乃宿、泅近处所出,非真也"。可知宿州白瓷有定窑作风;明清两代文献著 录宿州窑者多来源于此。窑址迄今尚未发现。

泅州窑: 在泗州境内(今安徽栖县),故名。始烧于宋代,以烧白瓷著名。最早见于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谓泅州 窑在洒县附近,所烧瓷器也属定窑系。窑址迄今尚未发现。

寿州窑: 在寿州境内(今安微淮南高塘湖滨湖一带,唐属青州),故名。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共发现隋唐 窑址六处。管家咀最早,隋代开始烧青瓷,有贴花、划花装饰;余家沟遗址出土物以碗为多,此外有注子和枕,器物多平底,注子有多角形短流,枕为小长方形,都具有典型唐代风格;釉多黄色,与唐代陆羽《茶经》所说的"寿州瓷黄"特征吻合。

繁昌窑: 在今安徽繁昌,故名。始烧于宋代,五十年代在繁昌柯家冲发现青白瓷窑址十一处,七十年代后期又续有发现。胎较薄,釉光润,无纹饰者多。安微合肥、桐城、铜陵、枞阳及宿松等地宋墓出土的青白瓷,有的来自景德镇,有的为繁昌窑产品。

长沙窑: 在今湖南长沙铜官镇一带,故名。共发现窑址十余处,烧瓷多在唐至五代,为唐代重点瓷窑。品种以青釉为主,兼烧少量褐釉、酱釉、绿釉和白釉等;装饰有釉下彩绘、印花、贴花和彩色斑点几种。釉下彩绘创始于长沙窑,中唐时开始出现单一的釉下褐彩,后演进列褐绿两种彩色;以彩色斑点作装饰的较普遍,始饰以大圆斑四组,渐变为小斑点组成纹饰;贴花多装饰在壶罐腹部,题材有人物、鸟兽、园景、双鱼相葡萄,在纹饰上多施以酱釉圆斑。长沙窑瓷器唐时畅销海内外,在今日本、南朝鲜、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伊朗等地都有出土,南朝鲜出土两件带铭文注子,一书。"卞家小口天下有名",一书"郑家小口天下第一",富有商品宣传特色。

湘阴窑: 在今湖南湘阴,故名。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 一共发现三处,以县城内遗址为最早,出土遗物都具 隋代作风,器身多有印纹装饰,仅高足盘盘心纹饰即达三十种以上,为同时期其他瓷窑所少见。铁罐嘴遗址标 本有唇口及玉璧底碗,属典型唐代式样,为唐代岳州窑的一部分。鸟龙嘴遗址多印花鱼纹碗,碗心饰团菊一朵,有宋代特征。 "、

景德镇窑: 在今江西景德镇,故名。据记载始烧于唐武德(618一626)间。建国后发现遗址多处,以杨梅亭、石 虎湾、黄泥头最早,均为五代时期,烧青瓷和白瓷,青瓷釉色偏灰,白瓷釉色纯正,达70度。宋代已发现有湖 田、湘湖、南市街、柳家湾等遗址,均烧釉色介于青白之间的青白瓷,杨梅亭等三处窑址也改烧青白瓷,有盘、碗、瓶、壶、罐、盒、枕等器,装饰有刻花、印花、蓖花、蓖点等技法;北宋后期吸取北方复烧法,产量大增。元代创烧青花、釉里红釉下彩装饰新品种。1976年南朝鲜新安海底发现一艘中国元代沉船,打捞出元代瓷器一万七千余件,其中景德镇青白瓷及枢府型五千余件,不能判明窑口者二千余件。明代一跃成为全国瓷器烧制中心,青花瓷器有很大发展,釉上彩、斗彩、素三彩、五彩等品种相继出现。清代彩釉更有改进和创造,彩瓷品种更加丰富,色调一致,既能仿制宋代名窑瓷器,又能仿烧玉、石、 漆、铜以及干鲜果品,几可乱真。南宋起产品就远销海外,如日本、南朝鲜、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

丰城窑: 在今江西丰城寺前山--带,故名。始烧于东晋,历经南朝至唐代,早期所烧器物与江西地区东晋、南朝墓葬出土物近似。隋代高足盘心印有多种花叶纹饰,其造型纹饰与各地青瓷大体相同。唐代釉有青、褐二色,与陆羽《茶经》记载"洪州窑瓷褐"基本一致;唐时丰城属洪州,故此窑即唐代的洪州窑。

南丰窑: 在今江西南丰,故名。最早见于元代蒋祁《陶纪略》一书,谓与景德镇竞争者有此窑。六十年代发现,七十年代再作调查,判明为专烧青白瓷单一品种的瓷窑。 始烧于宋代,所烧器物以盘碗为主,尚有注壶、盏托、盒子与枕,装饰以刻花居多,有剔刻月梅纹的,有酱口刻花碗,为其他青白瓷窑所不见。

吉州窑: 也称"永和窑"。在吉州境内(今江西吉安永和镇),故名。是江南地区名瓷产地之一。共发现窑址二十余处,始烧于五代,宋元时期有较大发展。品种丰富,有青白瓷、黑釉、青釉、酱釉、绿釉及白地黑花等。复烧方法与印花装饰借鉴于北方定窑,白地黑花来源于河北磁州窑。玳瑁釉、剪纸贴花以及窑变花釉是其特色,剪纸贴花纹饰题材有双龙、飞凤、梅花、朵花以及福寿康宁、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等四字古语。六十年代以来江西地区宋墓出土不少此窑瓷器,南昌南宋嘉定二年(1209)墓葬出土的莲花纹炉及奔鹿纹盖罐,对于判断窑址及同类出土器物的烧制时代有重要参考价值。

赣州窑: 在今江西赣州,故名。始烧于宋代,烧青白瓷,有刻花纹饰;元代烧青白瓷、黑釉及龙泉釉。发现的高足怀与柳斗杯有地区特色;杯里施釉,外部划刻柳斗纹,不施袖,颈部有凸起白色乳丁一周。1976年南朝鲜新安海底打捞元代沉船一艘,打捞元代瓷器一万七千余件,其中不能判明窑口者二千余件,还有赣州窑柳斗杯及吉州窑白地黑花瓶等。

陶窑: 唐代景德镇陶玉主持的瓷窑。始见于《景德镇陶录》卷五:"陶窑,初唐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 润,镇锺秀里人陶氏所烧也。邑志云,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但景德镇发现古瓷窑遗址,最早为五代时期,未发现唐代遗址《景德镇陶录》所记陶窑尚待证实。

霍窑: 唐代景德镇霍仲初主持的瓷窑。最早见于《景德镇陶录》卷五:"霍窑,窑瓷色亦素,土墡腻,质薄,佳 者莹缜如玉,为东山里人霍

宋代茶叶末釉的特点

宋代茶叶末釉的特点:黄堡窑茶叶末釉的胎色土黄,胎质较粗,有颗粒状的小料与针隙,器外大多施釉不到底,为半釉。器物腹下和底足露胎,最早的茶叶末釉器型较少,有瓶,尊,洗,炉等,大多为实用器,有的仿青铜器式样,但工艺精细,造型古朴,与清代茶叶末釉有明显差别。到了清代,在雍正时已有烧制,其颜色发绿,乾隆时色闪黄,有的釉面很平静,有的有棕眼,圈足呈黑褐色。足边一般都有因施釉厚而刮削留下的极细微的锯齿纹痕迹。茶叶末釉性质: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茶叶末釉始烧于唐代,当时的耀州窑曾大量烧制,唐宋时期,山西浑源窑和北方地区一些烧黑釉的窑场也有烧造。常见的产品有执壶、缸、钵瓶、罐、盏之类。而清代景德镇仿烧则十分成功,一跃成为名贵的色釉品种。景德镇清代烧成的茶叶末釉多数为琢器陈设瓷器。从传世实物看,以雍正和乾隆时期产品为多见,雍正茶叶末釉偏黄的居多,乾隆茶叶末釉则偏绿的居多。
2023-06-08 20:59:501

每天一个器知识|茶叶末釉

每天一个器知识茶叶末釉茶叶末釉是一种特殊的高温结晶釉瓷器,它是中国最古老的铁结晶釉品种。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经1200°C至1300C之间的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釉面失透,釉色黄绿掺杂,在黄褐色的底釉中散布着许多细小的绿色斑点,颇似茶叶碎末而得名。茶叶末釉出现在唐代,原为烧制黑釉瓷器过火而出现的特殊现象后觉得效果不错,遂成为刻意烧制的新品种。陕西耀州窑是烧制茶叶末釉瓷器最早的窑场,产品有执壶、擂钵等。宋代,北方一些烧制黑釉瓷器的窑场偶有烧制。其化学组成和黑釉相近,是一种石灰釉,特点是高铁、高钙、高镁。其中镁的含量必须达到一定水平,至少在2%以上,古代产品有达到3.5%。如果镁含量太低就烧不出黄绿色的晶体。用显微镜观察,茶叶末釉的结晶晶体很小,呈黄绿色或者黄褐色主要分布在釉层表面,析出的晶体属于辉石类型的晶体。中国北方多产白云石,可以满足配方中高镁的要求。中国南方地区则很少用白云石配釉,所以清代以前南方窑场基本上没有生产茶叶末釉,一直到清雍正时期,景德镇才仿烧成功,而且质量超过前代,成为中国传统高温颜色釉瓷器中的珍品。清代茶叶末釉古朴凝重,极具古意,一跃成为名贵的品种,成为官廷陈设瓷器中的重要品种,康熙时期有“蛇皮绿”“鳞鱼黄”等品种。传世品中以雍正、乾隆时期的最为多见,雍正以后称为“厂官釉”。雍正茶叶末釉偏黄居多,俗称“鳞鱼黄”,乾隆茶叶末釉则偏绿的居多,俗称“蟹甲青”,器物底部刻有雍正、乾隆篆书款。因其釉色类似青铜器,故常被用来制作瓷胎仿古铜器。清代寂园叟在《陶雅》中说:“茶叶末以滋润、鲜明、活泼三者为贵矣茶叶末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范为瓶、最养目。茶叶末釉的烧制难度较大,除了配方要符合要求之外,釉料不宜过细低温阶段用氧化气氛烧制,到980°C左右转为还原气氛烧制,温度控制在1250°C至1280°C之间,冷却速度要慢。
2023-06-08 21:00:071

茶叶末釉瓷器鉴别

1、由现存的瓷器来看,官窑开始批量生产茶叶末釉瓷器始于明代嘉靖年间。2、明代嘉、万年间(可能包括隆庆)的茶叶末釉瓷器大多是小件,现已知有笔洗、钵、罐、葫芦瓶、渣斗、高脚托盘等。3、嘉靖、万历时期的茶叶末釉属于高温釉,是在强还原焰气氛中烧成的,所以其底部呈明显的带有明代晚期特征的亮青釉。胎质为景德镇麻仓土或高岭土,也说明明代的厂官窑就在景德镇。此外,好的茶具也是需要很多经验鉴别的,而茶叶也是一样的。想要买到好的茶叶也是不容易啊。想要购买到品质好茶,建议可以到待客九品官网预定茶叶,茶树下放养跑山鸡,虫害较少,严格控制质量。不过待客九品每年的茶产量较少,都是需要提前预定的!
2023-06-08 21:01:031

俗称茶叶末的颜色釉瓷特征是什么釉

 茶叶末釉正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由于釉吐灰绿,俨如茶叶之色而故得名。釉呈失透的黄绿色,在暗绿的底色上闪出犹如茶叶细末的黄褐色细点,古朴清丽,耐人寻味。  对于茶叶末釉的称赞,最广为流传的,是清末寂园叟《陶雅》中的这段文辞:“茶叶末,黄杂绿色,娇嫩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最美目。”质地细腻、造型新颖、工艺精湛、釉色鲜艳。清 茶叶末釉墨床 沈阳故宫藏  对茶叶末釉瓷器之赏,仍需从茶叶末釉本身的特点说起。茶叶末釉,总体而言,呈一种暗黄绿色,深沉凝重,极有古意。故茶叶末釉之器形,多仿古制,尤以仿青铜器为多,而无成化青花般精巧轻灵的小件。所谓“古雅幽穆”,是极传神的表达,一来是釉色,二来是器形,所传达出来的审美诉求,给人深刻的印象。
2023-06-08 21:01:101

如何鉴定茶叶末釉瓷器

茶叶末釉是中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始于唐代。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经1200℃至1300℃之间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釉面呈失透状,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古朴清丽,耐人寻味。茶叶末釉起源于唐代黒釉,到了明代,景德镇御窑厂开始垄断烧制,清朝把它发扬光大。据《陶雅》所载:“茶叶末黄杂绿色,妖娆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可见此釉色瓷在明清时深得达官贵族的喜爱。特点:茶叶末釉有高铁、高钙、高镁含量的特点。尤其是镁的含量,一定不能少于2%,这是保证烧成茶叶末釉黄绿色结晶体的重要条件。北方地区多产白云石,这种白云石富含镁,所以茶叶末釉在清代以前多产于北方,南方很少烧造。明、清时它为景德镇官窑所生产,清代景德镇仿造的尤为成功。茶叶末釉瓷器的烧制比较困难,不能大批量生产,更不可能大批量出现在同一场拍卖会中。好的茶叶末釉价值极高,主要藏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中。从传世实物看,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品为多,也最为精彩。另外,由于配方和烧造条件的变化,茶叶末釉的釉色很难做到完全相同,产生了不同风格。例如雍正制品的釉色偏黄,叫“鳝鱼黄”;乾隆朝釉色偏绿,熟称“蟹甲青”。鉴定技巧:据文献记载,厂官釉是雍正时唐英仿明代厂官釉新发明的品种。清代厂官釉分为三个品种:鳝鱼黄、蛇皮绿和黄斑点。厂官釉颜色偏青的俗称“鳝鱼青”,即“蛇皮绿”;颜色偏黄的应是“鳝鱼黄”,而黄色中多斑点的应是“黄斑点”。厂官釉总体风格是雍正、乾隆时做工精细;嘉庆、道光时胎体厚重,略显笨拙;咸丰时回光返照;咸丰以后渐入尾声,黄丝纹多呈姜黄色。清末民国时有仿前朝官窑产品的,除景德镇仿品外,山东淄博亦产此种釉料,但山东产品胎质疏松,呈黄白色,非细瓷白胎,敲击时声音不如瓷胎清脆。现代景德镇仿官窑产品很有水平,也十分精细,并且多刻官款,但缺点是过于精细,且多有作旧痕迹。鳝鱼黄釉色仿者不多,因烧造工艺有一定难度,偶有仿者,均仿得过于精细。古代真品却是青中闪不规则的黄色,类似窑变,仿品则釉色十分均匀
2023-06-08 21:01:191

茶叶末釉瓷器表面会凹凸不平吗

会。釉色由于是茶叶末釉(在这类器物中较多),所以釉色不是单一的一种颜色,仔细观察会有绿中泛黄、泛黑色,不是非常平静,有点星星点点坑坑洼洼的感觉,因此瓷器表面是会凹凸不平。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经高温还原焰烧成。
2023-06-08 21:01:261

紫金釉和茶叶末釉的区别是什么

紫金釉和茶叶末釉是两种不同的陶瓷釉料。它们的区别在于它们的釉料成分和烧制方式不同。紫金釉是一种明代时期的陶瓷釉料,是用之前制作好的瓷器或陶器表面,涂刷上紫色或红色的金属氧化物和石英粉末制作而成。烧制时需要高温(1300-1350℃),这样可以使金属氧化物熔化在釉层表面形成金属氧化物颗粒,从而形成具有金属光泽的紫金色釉面。这种釉料对于瓷器的质地、釉面观感和色彩非常重要,具有很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茶叶末釉是一种比较新的陶瓷釉料,与紫金釉不同,它是通过茶叶末、黄土和石英等天然材料的混合制作而成。其颜色和质地取决于原材料的配比以及烧制的温度和时间。茶叶末釉施釉后,一般采用较低温度(约1000℃)进行烧制,因此在釉面颜色和质地方面与紫金釉有所不同。总的来说,紫金釉和茶叶末釉的区别在于它们的釉料成分、烧制方式和表面效果等方面不同。
2023-06-08 21:01:321

茶叶末釉值钱还是钧窑值钱

钧窑值钱。1、茶叶末釉器物的制作技艺十分精湛,因其年代久远、制作工艺独特而备受珍视,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是,茶叶末釉并不属于明清官窑或民窑的范畴,因此在陶瓷收藏市场上的价值相对较低。2、钧窑则是中国五大名窑之一,其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盛行于宋、元、明、清等时期。钧窑器物釉面呈现出独特的天蓝色调,釉面润滑光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钧窑器物制作难度极高,制作过程需要多次烧制,因此产量较少,稀有性较高,也是造成其高价值的原因。
2023-06-08 21:01:381

倚云煮泉茶叶末釉是柴烧吗

不是柴烧。烧制时,需要在高温约1300℃下进行烧制数天,以使釉料与瓷质牢固结合,形成薄而均匀的釉面,这种釉面具有光滑细腻,色泽自然,清爽,且不易剥落,磨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茶具,文房器皿、装饰陶瓷等领域,倚云煮泉茶叶末釉制作工艺比较繁琐,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经验,一般不是普通的柴火烧制能够实现的。倚云煮泉茶叶末釉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陶瓷釉料,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繁复。
2023-06-08 21:01:451

现在的茶叶末釉瓷器和老茶叶末釉瓷器有什么区别

现代的茶叶末釉瓷器与老茶叶末釉瓷器的区别。由现存的瓷器来看,官窑开始批量生产茶叶末釉瓷器始于明代嘉靖年间;明代嘉、万年间(可能包括隆庆)的茶叶末釉瓷器大多是小件,现已知有笔洗、钵、罐、葫芦瓶、渣斗、高脚托盘等;嘉靖、万历时期的茶叶末釉属于高温釉,是在强还原焰气氛中烧成的,所以其底部呈明显的带有明代晚期特征的亮青釉。胎质为景德镇麻仓土或高岭土,也说明明代的厂官窑就在景德镇;器底款识为青花双圈内两列竖写“大明嘉靖年制”或“大明万历年制”的青花款,其中“明”字均为日月平头,而嘉靖的靖字左边的立字的最后一笔回到右边青字的上半部;不排除民窑可能也生产一些茶叶末釉瓷器。现代的茶叶末釉可能在器型上与老瓷没有区别,但是在其他方面如工艺、颜色、落款都是有很大区别的。
2023-06-08 21:02:061

茶叶末釉恒丰堂复古制款底什么颜色

棕色或黄褐色。底部的颜色与釉面的颜色相近,多为棕色或黄褐色,有些还带有一些黑色的斑点或痕迹,这些都是茶叶末釉的特征之一。这种茶叶末釉陶瓷的特点是釉面厚重,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茶色调,釉面上有许多小气泡和细小的崩口,形成了独特的釉纹和釉流效果,给人一种古朴自然的感觉。
2023-06-08 21:02:121

茶叶末釉建盏如何看好坏茶叶末釉建盏好坏怎么看

1、从胎质上看。建盏胎土含铁量较高,又称铁胎。颜色多为深灰或深褐色,胎质厚重粗糙,胎骨厚实坚硬,轻轻敲打有类似金属碰撞的声音。这样的胎土只能取自建阳水吉一带,判断建盏好坏,首先得先明胎土,搞清楚盏的出处还是很有必要的。2、从器型上看。建盏的器型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但不管哪种器型,对于一件好的建盏作品来说。首先不能有明显的瑕疵,不能出现开裂,而且器型要规整。怎么判断是否规整?可以直接将盏倒扣在桌面上,看贴合是否紧密,如果左右晃动就说明变形了,不能算是精品。3、从釉面上看。建盏多是铁胎厚釉,釉面呈肥厚润泽的质感,底釉绀黑不显杂色。判断好坏要看是否粘窑粘板,是否起泡,是否鼓包,是否砂眼,是否缩釉,是否跳釉,是否色泽不均等等。当然由于工艺的特殊性,建盏很少有完美无瑕的,只能说以少为佳!4、从斑纹上看。每个建盏的斑纹都是独一无二的,但美往往都有些共性。比如兔毫斑纹,以柔长为美,纹理清晰,具有较强的三维立体效果。而油滴盏的话,最好选择斑纹饱满清晰,斑点大小不一,盏内外斑点分布均匀,盏口位置能布满斑纹者为上品。
2023-06-08 21:02:191

陈爱民茶末釉盖碗是怎么做的

具体的做法是:手工制作完成后,经高温还原焰烧成。用6%至10%的氧化铁为发色剂,在1200-1300℃之间烧制,需较长时间的冷却,釉成后为不透明状,黄、绿斑点掺杂,颇似茶叶末。上好的茶叶末釉,就像茶叶末似的呈灰绿色。暗绿的底色中密密麻麻的掺杂着黄褐色的细点,非常古朴耐看。古人赞誉:“茶叶末,黄杂绿色,娇嫩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最美目”。
2023-06-08 21:02:271

明代茶叶末釉瓷器如何鉴别,怎么鉴别真伪

茶叶末釉始于唐代,后来一直都有制作,明代的茶叶末釉的特点是黄中带有黑色或黑褐色的斑点,俗称为“鳝鱼黄”,清代的茶叶末釉一雍正和乾隆时期比较多,雍正的偏黄,这是氧化气氛中烧制的,乾隆的偏绿,这是还原气氛中烧制的,俗话说乾隆为茶,雍正为末就是这个意思。明代的茶叶末釉都是在氧化气氛中烧制的。谢谢
2023-06-08 21:02:361

古茶叶末釉釉面随光线变化吗

茶叶末釉属于无光釉,釉面平和,不喧闹、不张扬,如同中国玉给人以强烈的温润之感
2023-06-08 21:02:442

康熙茶叶末釉瓷器如何鉴别鉴定,怎么鉴别鉴定马未都老

茶叶末釉始于唐代,后来一直都有制作,明代的茶叶末釉的特点是黄中带有黑色或黑褐色的斑点,俗称为“鳝鱼黄”,清代的茶叶末釉一雍正和乾隆时期比较多,雍正的偏黄,这是氧化气氛中烧制的,乾隆的偏绿,这是还原气氛中烧制的,俗话说乾隆为茶,雍正为末就是这个意思。明代的茶叶末釉都是在氧化气氛中烧制的。
2023-06-08 21:02:521

谁有茶叶末釉的配方

配方:含水石7.5%,赭石5.8%,白土7.5%,滑石子7.5%,二灰11.32%,釉果37.74%,紫金土X.61%。
2023-06-08 21:03:024

茶叶末釉杯子用来喝茶有哪些好处?

陶瓷杯,壶泡茶,茶叶含的多酚类,鞣酸等会渗入陶瓷体间隙,使陶瓷更牢固,茶水不易变质,水分会渗岀去带走热量夏天茶水冷得快。
2023-06-08 21:03:111

清代茶叶末釉瓷器透光吗

茶叶末釉瓷器属于黄釉瓷器,不属于薄胎瓷器,胎体较厚,所以他不透光。谢谢
2023-06-08 21:03:312

茶叶末釉瓷器有哪些特点

雍正时制品多偏黄,有茶无末,称“鳝鱼黄”;乾隆时则茶末兼有,釉色偏绿者居多,俗称“蟹甲青”、“茶叶未”等,也有的挂古铜锈色,具有青铜器的沉着色调,常被用来仿古铜器,称“古铜彩”。 茶叶末釉瓷器的烧制比较困难,不能大批量生产。好的茶叶未釉价值极高,主要藏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中。从传世实物看,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品为多,也最为精彩。“清乾隆茶叶沫釉摇铃尊”,足内刻“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造型典雅端正,胎体厚实稳重,通体内外施茶叶末釉,色泽浓重而又不失质感,莹润亮泽。
2023-06-08 21:03:391

茶叶末釉怎么插花

茶叶末釉直接插花。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茶叶末釉花瓶口能直接将插花所需要的花放下,直接进行插花。
2023-06-08 21:03:461

乾隆茶叶末釉有什么特点特征,识别要点

乾隆梅瓶4000万港元创记录该拍品是以2200万港元起拍的,场上竞投非常热烈,价格不断攀升,最终其锁定在4150.2万港元。 茶叶末釉是乾隆时著名的色釉品种,为高温一次烧成的乳浊釉,施釉较厚,釉中含有很多不规则的黄色小点。釉面为失透状,釉色黄、绿相间,在暗绿色的底釉中闪耀着许多美丽自然的黄色星点,犹如将茶叶研成细末调在釉里,古朴清丽,耐人寻味,俗称“茶叶末”,绿者为茶,黄者为末。茶叶末釉得名于它的颜色,但这只是一种较常用的名称,根据它们的颜色的细微差别,还有一些别的名字,比如“鳝鱼黄”、“蟹壳青”等。古人称,“茶叶末釉,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茶,美如花,范为瓶,最养目”。本公司拥有一大批收藏艺术品的买家,而且拥有掌握买家的不同需求。还有专门的策划人员对拍品进行专门的包装,运用互联网和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介,进行宣传推广。提高拍品在拍卖会上成交率和价位。公司秉持“让人类了解享受中华文化艺术”,建立世界一流文化、艺术服务企业,为古玩艺术品爱好者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服务平台。买家构成:主要买家来自海外,新马泰、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大量海外买家。华南富甲;华北大买家;江浙一带地产老板;温州企业家等各行各业,全国各地买家,收藏家! 公司力致搭建古玩古董(瓷器、玉器、字画、紫砂壶、田黄、佛像、铜镜、古钱币、家具、漆器、牙雕、木雕、珠宝、翡翠、奇石、名酒等)鉴定拍卖交易平台。
2023-06-08 21:03:521

茶叶末釉瓷器不可仿制的原因

1、茶叶末釉瓷器的烧制比较困难,原料和配方都不知道。2、茶叶末釉瓷器已失传。
2023-06-08 21:03:591

茶叶末釉瓷器开片吗

茶叶末釉瓷器属于黄釉类瓷器,这一类的瓷器一般不做开片瓷器,就是说它的釉质不是开片釉,所以茶叶末釉没有开片瓷器。谢谢
2023-06-08 21:04:071

宋代有没有茶叶末釉瓷器

我想可能没有吧
2023-06-08 21:04:142

”款茶叶末釉竹节盘口瓶都是有什么颜色

茶叶末釉瓷器特征:雍正茶叶末从釉色上看最具魅力,釉面细腻,色泽幽静匀润,颜色多变,釉色多偏黄,有茶无末,称“鳝鱼皮”。造型也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主题突出的是“秀丽”,端庄典雅,讲究线条的变化流畅,质朴简洁,刚中却带柔,注重上下比例之前的协调。圆器小件少,琢器多,尤以瓶的数量最多,基本是陈猎瓷,也有部分文房用具。款识均是在器物底足内阴刻四字“雍正年制”或者六字“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款。字体工整
2023-06-08 21:04:221

乾隆茶叶末釉瓷器与元青花哪个贵

元青花贵。1、价格。乾隆年间的茶叶末釉瓷器价格在十万人民币左右。而元青花价格在几十万人民币。2、稀有度。乾隆年间的茶叶末釉瓷器出产量很多,约有3000多件,而乾隆年间元青花是很稀有的,生产了大约1000件。
2023-06-08 21:04:301

宋代茶叶末釉瓷器双耳连体瓶特征

茶叶末釉实际上是一种结晶釉,茶叶末釉瓷器是因为它的釉色类似茶叶而命名,它是由铁和锰作为着色剂,釉色泛黄同时夹杂着绿色,黄褐色夹杂着绿色斑点,由于配方的变化,因为有好多衍生色如蟹甲青、鳝鱼黄、蛇皮绿、老僧衣。
2023-06-08 21:04:371

茶叶末釉瓷器如何判断它的年代啊?

根据器形、工艺、釉色等。但是,要看具体的藏品。
2023-06-08 21:05:093

茶叶末釉茶具 喝什么茶

铁观音,大红袍,普洱茶,绿茶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_、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按照现代观点,不应纳入器具。
2023-06-08 21:05:171

怎样鉴别茶叶末瓷器

上图
2023-06-08 21:05:313

茶叶末釉一粒珠形水盂是什么时候的流行器形

茶叶末釉一粒珠形水盂是清代的乾隆时期的典型的器型。
2023-06-08 21:05:441

茶叶末釉瓷器哪个年代的价值高

最早在唐已经有了。 其实,它是黑或褐的一个品种而已。
2023-06-08 21:05:512

茶叶末釉雍正乾隆时,底有没有白釉青花的款识?

茶叶末釉的底款大多都是刻款,基本没有白釉青花款式,建议你发个图片好好的断一下代。
2023-06-08 21:05:581

清 乾隆 铜胎画珐琅白地花蝶纹盖罐通盖高 10.7 公分故珐 000449、000450 列 -621 故珐 000660 吕 -475-54四件盖罐造型相似,均为圆口,短直颈,斜肩,硕腹加配平顶盖。器盖上下及器身口、底又各加嵌一圈铜扣,但底面书款则透露出不同的铸造时间。最早完成的作例(故珐 503),底面有「雍正年制」四字蓝料款,外加双圈。该器内里涂浅蓝料,外表肩部与腹下近底处各绘一圈蓝地缠枝花卉,其馀以白彩为地装饰团状花蝶、蜜蜂和菊花等纹样。整体形制与纹饰均流露出和明成化「斗彩团花菊蝶纹盖罐」相似,而能呼应雍正三年(1725)皇帝降旨以「成窑五彩罐」为范本,再造珐琅器的记事。同样透过《活计档》,也得以追溯出乾隆三年(1738)皇帝降旨为之配做木匣,一次收储相同样式的两件作品。因此道光十五年(1835)《珐琅金银铜胎陈设档案》「雍正款铜胎」项下,方登录有「铜胎画珐琅仿成窑花样盖罐壹对」。至於《珐琅金银铜胎陈设档案》「乾隆款铜胎」项下所列「铜胎广珐琅圆盖罐壹对」又能对照现存两件带「乾隆年制」双圈蓝料款的「铜胎画珐琅白地花蝶纹盖罐」(故珐 449、450),透过两品随同木匣传世及匣盖的题名,完全比对出正是陈设档所录的作品,进而重建乾隆皇帝再创品牌的经过。亦即乾隆皇帝著手整理前朝画珐琅器,也降旨广东地方作坊烧制同类器,并且将底部款识改成「乾隆年制」加以区别,同时为了表达珍视当朝作品,也加配匣盒储藏。值得留意的是,院藏另一对器底同样标记「乾隆年制」,但款识外缘不再添加双圈的「铜胎画珐琅白地花蝶纹盖罐」(故珐 660),相较於前述作例,因呈现纹饰的技法及勾描细节等皆有所改变,除可视为是乾隆朝仿制的第二式外,也透露出地方作坊依据造办处提供的官样进行仿制时,已逐渐发展出新的样式;即最初设定模仿明朝斗彩瓷器,故纹样皆勾勒以青线。至第二式时,已不需拘泥勾描样式,故可重新组合团花蝶和原本配置其间的朵花,使之成为新的纹样,进而透过笔触和浓淡阴影的变化,呈现出较为写实的样貌。——摘自葛朗台App《故宫》
2023-06-08 21:06:053

清乾隆茶叶末釉官窑底款

乾隆朝的官窑年款,有楷、篆两种书体,但以“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为主。多数不加圈框。以青花款为多,还有金彩、红彩、蓝料彩与刻款等,茶叶末釉官窑款识也是这样。谢谢
2023-06-08 21:06:321

茶叶末釉瓷器,如何去真正的鉴别

茶叶末釉瓷器,真品有收藏价值的;具体是不是真品,补充图片看看就知道;这里就可以鉴定。
2023-06-08 21:06:533

请问专家这是什么时期的茶叶末釉瓷器

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茶叶末釉始烧于唐代,当时的耀州窑曾大量烧制,唐宋时期,山西浑源窑和北方地区一些烧黑釉的窑场也有烧造。常见的产品有执壶、缸、钵瓶、罐、盏之类。而清代景德镇仿烧则十分成功,一跃成为名贵的色釉品种。景德镇清代烧成的茶叶末釉多数为琢器陈设瓷器。从传世实物看,以雍正和乾隆时期产品为多见,雍正茶叶末釉偏黄的居多,乾隆茶叶末釉则偏绿的居多。从图片上看器型上讲宋代,具体实物鉴定为准,希望我的回答对你略有帮助。
2023-06-08 21:07:011

清代茶叶末釉瓷器的重要特征

茶叶末釉瓷器特征与辨伪 清乾隆 茶叶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榄瓶(成交价:1,265.00万港币) 古瓷茶叶末釉辨认 茶叶末釉黄青色,点点滴滴如茶沫。
2023-06-08 21:07:113

茶叶末釉建盏如何看好坏 茶叶末釉建盏好坏怎么看

1、从胎质上看。建盏胎土含铁量较高,又称铁胎。颜色多为深灰或深褐色,胎质厚重粗糙,胎骨厚实坚硬,轻轻敲打有类似金属碰撞的声音。这样的胎土只能取自建阳水吉一带,判断建盏好坏,首先得先明胎土,搞清楚盏的出处还是很有必要的。2、从器型上看。建盏的器型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但不管哪种器型,对于一件好的建盏作品来说。首先不能有明显的瑕疵,不能出现开裂,而且器型要规整。怎么判断是否规整?可以直接将盏倒扣在桌面上,看贴合是否紧密,如果左右晃动就说明变形了,不能算是精品。3、从釉面上看。建盏多是铁胎厚釉,釉面呈肥厚润泽的质感,底釉绀黑不显杂色。判断好坏要看是否粘窑粘板,是否起泡,是否鼓包,是否砂眼,是否缩釉,是否跳釉,是否色泽不均等等。当然由于工艺的特殊性,建盏很少有完美无瑕的,只能说以少为佳!4、从斑纹上看。每个建盏的斑纹都是独一无二的,但美往往都有些共性。比如兔毫斑纹,以柔长为美,纹理清晰,具有较强的三维立体效果。而油滴盏的话,最好选择斑纹饱满清晰,斑点大小不一,盏内外斑点分布均匀,盏口位置能布满斑纹者为上品。
2023-06-08 21:07:181

茶叶末釉瓷器归属民间什么窑

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茶叶末釉始烧于唐代,当时的耀州窑曾大量烧制,唐宋时期,山西浑源窑和北方地区一些烧黑釉的窑场也有烧造。常见的产品有执壶、缸、钵瓶、罐、盏之类。而清代景德镇仿烧则十分成功,一跃成为名贵的色釉品种。谢谢
2023-06-08 21:07:261

怎么剖析乾隆茶叶末釉瓷器的价值

茶叶末釉起源于唐代黑釉,初似为烧黑釉瓷过火而出现的特殊品种,并非有烧造。明御器厂所产茶叶末釉,釉色黄润,带黑色或黑褐色斑点,似鳝于鱼皮色,称“鳝鱼黄”。清代茶叶末釉制品多为景德镇官窑所烧,传世品中,以雍正和乾隆时期最为多见,并以乾隆时的烧制最为成功。雍正时制品多偏黄,有茶无末,称“鳝鱼皮”;乾隆时则茶末兼有,釉色偏绿者居多,俗称“蟹甲青”、“茶叶末”等,也有的挂古铜锈色,具有青铜器的沉着色调,常被用来仿古铜器,称“古铜彩”。谢谢
2023-06-08 21:07:321

明嘉靖万历荼叶末釉与青三代区别特征

明代是没有茶末釉的所以无法进行对比。清三代瓷器在我认为可以分为二大块:一是出土;二是家传。关于怎样鉴定清三代的瓷器,建议您去看看这两本书:1:民国赵汝珍著《收藏鉴定》;2:当代鉴赏瓷器泰斗耿宝昌大师著的《明清瓷器鉴定》。
2023-06-08 21:07:422

明代茶叶末釉瓷器价格,能卖多少钱

现代的茶叶末釉瓷器与老茶叶末釉瓷器的区别。由现存的瓷器来看,官窑开始批量生产茶叶末釉瓷器始于明代嘉靖年间;明代嘉、万年间(可能包括隆庆)的茶叶末釉瓷器大多是小件,现已知有笔洗、钵、罐、葫芦瓶、渣斗、高脚托盘等;嘉靖、万历时期的茶叶末釉属于高温釉,是在强还原焰气氛中烧成的,所以其底部呈明显的带有明代晚期特征的亮青釉。胎质为景德镇麻仓土或高岭土,也说明明代的厂官窑就在景德镇;器底款识为青花双圈内两列竖写“大明嘉靖年制”或“大明万历年制”的青花款,其中“明”字均为日月平头,而嘉靖的靖字左边的立字的最后一笔回到右边青字的上半部;不排除民窑可能也生产一些茶叶末釉瓷器。现代的茶叶末釉可能在器型上与老瓷没有区别,但是在其他方面如工艺、颜色、落款都是有很大区别的。
2023-06-08 21:08:021

清代茶叶末釉瓷现代仿品的一般特征都有哪些

清代茶叶末釉瓷现代仿品的一般特征都有哪些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经1200℃—1300℃之间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釉面呈失透状,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古朴清丽,耐人寻味。深沉凝重,极具古意。雍正,乾隆两朝最为所重,成为宫廷秘釉,仅供皇室珍赏。最广为流传的是清代寂园叟<<陶雅>>中的这段文辞 "茶叶末以滋润,鲜明,活泼,三者为贵矣。茶叶末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豔於花,美如玉,笵为瓶,最养目。" 根据景德镇陶瓷学院泥釉料专家方豪教授1989年发表的著名学术论文<<茶叶末结晶釉主晶相的研究>>中表述 "茶叶末是我国最古老的结晶釉之一,茶叶末釉其标准样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棕黑色底或绿黑色底釉中泛现一种错落自然,金光灿烂的黄绿色晶点。茶叶末的烧成难度较大,低温阶段用氧化气氛烧制,到980℃左右以后,若转为还原气氛烧制,则发墨绿色晶点俗称"蠏甲青"。若继续氧化烧成则发黄色晶点俗称"鳝鱼黄"。
2023-06-08 21:08:101

茶叶末釉瓷器退色吗

茶叶末釉起源于唐代黑釉,初似为烧黑釉瓷过火而出现的特殊品种,并非有烧造。叶末釉,釉色黄润,带黑色或黑褐色斑点,似鳝于鱼皮色,称“鳝鱼黄”。清代茶叶末釉制品多为景德镇官窑所烧,传世品中,以雍正和乾隆时期最为多见,并以乾隆时的烧制最为成功。雍正时制品多偏黄,有茶无末,称“鳝鱼皮”;乾隆时则茶末兼有,釉色偏绿者居多,俗称“蟹甲青”、“茶叶末”等,也有的挂古铜锈色,具有青铜器的沉着色调,常被用来仿古铜器,称“古铜彩”。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不会褪色,可能是外面包浆有些厚重
2023-06-08 21:08:191

陶瓷器茶叶末米缸属于高温还是低温瓷器 其釉是否具有毒性能否用于装水装油食用

十分理解您的心情,作为食用器皿一定要注意安全和环保。茶叶末釉的大缸,通常在古代属于陶器,胎质较为疏松,有一定吸水性,900摄氏度烧造完成。当然现代工业发达,也可以烧造出同等体量的瓷胎茶叶末釉的大缸。茶叶末釉的陶瓷,茶叶末釉属于铁离子出现的窑变釉特征,因为是在高温下烧造,一般来说不会出现对食物污染现象,有别于釉上彩,因此对于健康没有害处,您可以放心使用。
2023-06-08 21:08:281

大清乾隆官窑茶叶沫釉长颈瓶

茶叶末釉始于唐代耀州窑,清代雍正时期和乾隆时期茶叶末釉瓷器做工最精良。
2023-06-08 21:08:363

雍正茶叶末釉有气泡吗

无。
2023-06-08 21:08:432

清代茶叶末釉瓷器怎样鉴定真假特点是什么

一两句话也说不清,而且瓷器鉴定并非说一下,你就掌握了!它需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才能鉴定“茶叶末瓷器”的!否则国家还需要费大力气培养专门人才吗?人人都可以称为“鉴定师”了!
2023-06-08 21:08: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