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迁
-
1、端午龙舟番禺是水乡,河网众多,端午龙舟在番禺民间经久不衰,在番禺每年端午节期间各地均有组织赛龙、拜祭和走亲访友活动,并约俗形成三大龙船会,每年各乡按约定从农历五月初一起,轮流聚集比赛,吃“龙船饭”,场面热闹。
2、舞龙狮,番禺民间喜庆活动舞龙狮相当普遍,遇有农历新年和重要的乡会巡游(如钟村康公出会、沙湾三月三北帝诞、迎神赛会、市桥十乡会等)的日子,更是各方乡村的龙狮、凤舞、鳌鱼舞交替出场。
3、番禺水色,一种以木筏为载体、以戏剧或民间传说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水上表演活动,主要流传于番禺区市桥镇、沙湾镇等地。
4、番禺鳌鱼舞,相传是由浙江传入的“鱼灯舞”发展而成。番禺落户时把从原籍带来的鱼灯舞发展成鳌鱼舞。番禺沙涌世代相沿有“鳌鱼会”,每九年一届,从不间断,至今约有六百多年历史了。
5、沙湾飘色,一种在岁时节令期间进行巡游展演的传统民间艺术活动形式。沙湾飘色以色柜为展示舞台,色柜上站着一个8-12岁的古装儿童,即“屏”,“屏”上再站一至两个2岁左右的古装儿童,即“飘”。
- gitcloud
-
番禺各种岁月习俗有:团年饭、煮汤圆、行花街、开年、人日、闹元宵、游花地、逗利是(领红包)、插桃花、摆年橘等,均是春节的岁时风俗;岁时风俗还有:清明扫墓、七夕乞巧、中秋吃月饼、重阳登高等。
生活风俗有:饮早茶、吃宵夜、饮糖水、喝凉茶、喝老火靓汤、打边炉(吃火锅)、冬令吃狗肉等。
仰风俗有:南海神诞、天后诞、郑仙诞、金花诞、上元诞、中元诞、下元诞(合为三元)、何仙姑诞、土地诞、观音诞、盘古王诞、生菜会和打华光等。
审美风俗有:舞狮子、飘色、花市与迎春花会、春秋菊展等。舞狮子是一种模仿狮子形象动作的民间艺术和传统体育娱乐项目。狮有南狮北狮之称,广州的“南狮”重意,善于抽象传神,有酣睡,出洞,起势,过三山,上楼台,发狮威,迎宾舞,跳龙门,叠彩,瑞狮采青等形式;步法则有碎步、马步、弓步、虚步、行步、操步、插步、麒麟步、内外转身摆脚等,难以胜数。
岁时节令风俗简介
广府地区民间节日甚多,按节令排,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另有一些时令风俗,如立春迎土牛、雨水补天穿,惊蛰打小人之类;加上一些民间诞会,如正月生菜会、二月土地诞、波罗诞,三月北帝诞,四月金花诞,五月龙母诞,六月鲁班先师诞,七月白云诞,八月日娘诞,十月下元诞等,广州府地区的民间诞会特多,且有一定特色。
特殊习俗
婚嫁风俗
惠州传统的婚嫁礼俗,大抵按如下几种程式进行。
提亲
惠州传统聘娶婚姻之始,首为提亲。一般是男家请媒人到女家说合。提亲为六礼中“纳采”的一种变化形式。《仪礼·士昏礼》中记曰:“昏(婚)礼下达,纳采用雁。”就是说,秦汉以前的提亲一般是以提活雁作为礼物的。这是取其顺乎阴阳往来之义。到了秦汉以后,送礼又采用羔羊、合欢、嘉禾、胶漆等物,到了后来竟发展到了30余种,这些礼品一般都象征着夫妇牢固和睦。惠州传统婚仪中的提亲携礼多是活鸡或花布妆奁类用物。这种鸡,民间称“带路鸡”,寓意吉祥。
在提亲中,媒人受男家之托,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通女家。因惠州以前作媒人的多为女性,故惠州习惯称之为媒人婆。
媒人在中国古已有之,《诗经》中就有“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的诗句。惠州传统婚仪中的媒人婆一般分职业的和非职业的两种,职业媒人婆以做媒为生,唯利是图,所以不惜摇唇鼓舌,讲假话,讲瞎话,夸大对方家庭及对个人的优越条件,隐瞒对方及其家庭的欠缺方面,往往撮合出一些畸型的婚姻。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心目中,媒人婆往往给人一种“哄神骗鬼、谋人钱财”的丑恶形象。
过大礼
婚前诸礼最为隆重和至为重要的,莫过于亲迎前夕的“过大礼”了。在传统聘娶婚中,两家相互商定的聘金、聘礼、嫁妆在这一天要履行。此日男家将预先备好的各种聘礼装满食格、盒箩,贴红插柏,或挑或抬,由男家的姑嫂姐妹浩浩荡荡地送往女家。男方在“过大礼”中送全猪全羊是常有的事,故民谣里有“行猪过大礼”的唱词。饼食也是必备之物,惠州的定俗是备“大饼”,大饼的种类达十几种,依各家的条件和讲究铺张的程度备一种至数种大饼不等,不过,十数种饼全部备齐的并不鲜见。除此外,必备的还有烧猪肉、鸡、鹅、鸭、鱼、发糕等。
女家在收到男家礼品时,立即将原先预定的嫁妆送往男家。惠州传统婚俗中常备的嫁妆,主要为生活用品,比较普遍的是衣服、被、枕、席、帐之类,还有诸如衣柜、梳妆台、皮箱、八仙台等家具。现在嫁妆中除主要的床上用品不可缺少外,常常还见有缝纫机、电冰箱、电视机、电饭煲等。
“过大礼”一般在迎亲的前一日,故喜庆的气氛十分浓厚,那些送礼品的姑嫂姐妹们,一般都着盛装,上下簇新,施粉抹油,招摇过市。惠州风俗,送礼的队伍专挑人多的道路行走,以沿途相告喜事。
“过大礼”之俗,近于传统“六礼”中的“纳征”。《仪礼》说:“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也就是说,下了彩礼,送了嫁妆,才可以把女子娶过来。古代的纳征也是至为重要的一环,所用的彩礼各代不尽相同,秦以前多采用名贵的玄缍、束帛、俪皮;汉代多用金银。其后,风俗日盛,礼物日重,历代有识之士多视为时弊而欲杜绝,但此风却历代盛而不衰。“六礼”中,“纳征”是在“请期”“报日”之前,而惠俗却是在报日之后,两者在时间上有些差异。“大礼”过后,即时婚娶,尤显得热闹,这大概是此俗至今在惠州民间依然盛行的一个原因。
接新娘
接新娘是传统“六礼”中的“亲迎”。亲迎为“六礼”之尾,是“六礼”的归结。现代人所说的婚礼或古人所说的婚礼大典就是以接新娘仪式为标志。
古时候所说的婚礼大典,一般包括铺房或暖房、亲迎、回门三个环节,时间持续三天。第一天铺房或暖房,第二天亲迎,第三天回门。惠州的习惯不尽相同,所说的婚礼基本上是指亲迎和滞新娘两个环节,至于亲迎(也就是接新娘),则主要包括了铺房、花轿迎亲、撒盐米、跨火踏凹栏等主要的几项风俗。
1.铺房
铺房是一种旧有风俗,一直延续至今。铺房是女家送嫁妆到男家后,女家的姑嫂姐妹帮忙摆设新房的一种风俗。按惠州习惯,铺房讲究两点,一是摆设的床、柜、梳妆台等要注意方位、风水,至为讲究的是衣柜镜不能向床。惠州习俗中,镜与是照妖镜同义,而照妖镜向床,显然是不吉利的。二是铺房之人要“命好”,民间认为命好的标准主要是“多子多福”。所以,寡妇、无生育能力或生育少的妇女是不能参加铺房的,而多子多福者,自然是铺房的主要参与者了。
2.上花夜
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族中的姑嫂姐妹(必选所谓命好之人)要专门为新娘梳妆打扮穿衣,这就是民间所说的“插花”,这一夜,民间风俗又称为“上花夜”,是新娘嫁前的一项很为庄重的仪式。
行此礼时,新娘往往伴以哭唱,其时新娘面临人生的重大转折关头,一般都十分动情,而旧俗中规定新娘插花后要在阁中静坐哭唱至天明,谓“五更守夜”。上花之夜,新娘悲悲啼啼,彻夜不眠,更显出一种传统婚嫁“喜亦悲”的氛围。
3.花轿迎新
惠州传统用花轿迎亲,五十年代尚有专门出租花轿的花轿店。多是二抬、四抬或八抬大轿,绣“凤鸾牡丹”,“福禄鸳鸯”,饰“四彩花灯”,披“大红花绸”,故谓“花轿”。
接新娘之时,由媒人领路,新娘领花轿,一路鼓乐。至女家后,女家姐妹拒之于门外,新郎赶忙派“利是”,过众姐妹一关后,便可将新娘接出。
赛龙舟
番禺早在一千年前(南汉)便有龙舟竞渡。各乡村按约定俗成的日子让龙舟相聚,相聚的地方称为“龙舟景”。端午节期间从五月初一到初八均有不同小景聚龙游赛。届时每赛一景,当地宗族祠堂或村民均大排筵席,俗称“龙船饭”,以慰劳划龙舟的健儿和款待各方来客,番禺人热情好客的一面在这里便充分表露出来。
历代名人
杨孚东汉诗人,被认为粤诗始祖,首开南人著术的篇章。
邓世昌清代抗日英雄
冼星海现代著名作曲家,被毛泽东誉为“人民音乐家”。
屈大均明未清初诗人,岭南三大家中最被人们推崇的诗人。
许广平鲁迅夫人、著名社会活动家。
黎文源工于壁画、灰塑、砖雕、石雕,擅长人物、山水、花卉、鸟兽,举凡广东四大名园和广州陈家祠等艺术建筑,都有他及其弟子的作品。慈禧太后大修颐和园时,黎文源进京应试,以画法第一被任命为“内延供奉”,在清宫绘画了大量壁画。
居巢、居廉清末画坛的著名画家,又是岭南画派的先声。
高剑父、高奇峰岭南画派创始人,与陈树人被誉为“岭南三杰”。
陈澧17岁中秀才,毕业于粤秀书院。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科举人。陈澧精于填词,后人对其早年词集《忆江南馆词》评价甚高。25岁时,致力于以经史等为主的学术研究,开始著书立说。25-30岁的五年中,他的主要著述包括小学(文学)、音韵、乐律、数学和古文、骈文方面,其中音韵学和声律学著述达16种。
陈树人岭南画派大师。
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广东音乐著名作曲家,被称为“何氏三杰”。
服饰穿戴
沙田区妇女劳动时喜用毛巾包头,称此毛巾为津头布;山区妇女则用布包头,称为包头布。沙田区和部分民田区妇女都习惯用围裙裹在上衣前面。民田区的围裙多用小银元作裙扣,或在裙边绣花,图案别致;沙田区的围裙则比较简朴,但也有用银元作装饰的。
清朝覆灭后,香山的男人很快就剪掉长辫,改留平头装甚至剃光头,居城者逐渐留西装,俗呼“花旗装”。女孩子一般在四五岁的开始留长发,及长,未婚者用红头绳扎辫尾,婚后梳散辫或束发髻。30年代后,有钱人家逐渐兴烫发,一般人家则多插扁平骨针或铁质的松头夹”。建国后亦无大改变,只是年青妇女喜结双辫。入80年代后烫发的人越来越多,而且逐渐讲究发型的多样化。
住宅形式
清民初,石岐和民田区的居民住宅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贫苦人家只有厅房各一,有钱人家则多有两条以上房屋(两幅山墙之间的房屋为一条),深度有两进以上,大的每条屋有17坑以上,小的只有15坑甚至更少。少数仿照西式建筑,高两三层。大户多用青砖砌墙,大门外辟一空地为地坪(院子),大厅与二厅之间“天进”。在石岐、小榄和沙溪等地,少数大家族的房屋依照北方的四合院,正中为庭院,四周为房间,院子里南向为正房堂屋,称内堂;两则为厢房,正房对面为厅堂,称为客厅。近代许多侨胞回乡建房,多采纳西式房屋的结构形式,建成中西合璧的既美观新颖又方便实用的楼房,旧式房屋已逐渐被取代。建国后,民田区和石岐多沿用此和中西合璧的双层楼房,80年代起石岐则多建四层以上的住宅楼宇。
沙田地区的居民多在河涌两岸形成聚居点,房子简朴,以草寮居多,主要是泥墙禾杆寮及小部分杉皮棚寮;砖木平房只是少数。但是70年代以后已有很大改变,茅寮已逐步消失,代之以混凝士结构或砖木结构的两三层楼房或平房。砖木结构的平房,有厅房各一,房边设一走道通后门,厅房之间开通花窗透光,有的在屋内搭建木板全楼或半楼,厨房厕所多建于屋外,房子前面一般辟有空地。粮食习惯囤放有屋外门前,以减少草寮经常失火造成的损失。
饮食嗜好
饮茶
中山城乡居民一般喜欢在闲暇时间上茶楼酒馆饮茶吃点心,城区和各墟镇都设有茶馆酒肆,有的每日开早午晚三市,顾客络绎不绝。
打边炉(吃火锅)
冬天里,许多人都喜欢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边煮边吃青菜、豆腐和各种肉类,包括鱼片、肉片、各种禽畜的内脏和海鲜等。沙田区居民还喜用狗肉和鲤鱼打边炉。
吃禾虫
禾虫是中山稻田里野生软体小虫,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铁、磷和各种维生素,其味鲜美,城乡居民历来喜爱,视之为席上佳肴。民间烹调方法甚多,或煎、炖、煲鲜禾虫,或晒禾虫干,腌制禾虫酱,后者甚至是农家常年的备用菜。
吃狗肉
中山城乡居民都喜吃狗肉,烹调方法则各地不一,多数用绿豆先煲后焖。小榄人也喜用狗肉打边炉。
蛇餐
城乡居民中的有钱人家喜在冬天吃蛇餐。食法有所谓“三蛇烩”(三蛇指金脚带、饭铲头和过树榕等毒蛇)、“龙虎凤大烩”(即蛇猫鸡同煲)、龙凤羹(老母鸡煲蛇)、水蛇花生汤(粥)等。
吃田鼠
中山部分农村居民喜吃田鼠。田鼠是稻田里的害虫,毛黄肉多,农人多在秋冬之间捕捉,腊制为田鼠干,其味鲜美;也有的以乌豆、老姜煲汤。
吃麻鸭
中山农村盛产家鸭和野水鸭,两者肉质俱佳。沙田地区居民用锅焖全鸭,俗称“燎鸭”,民田地区多用子姜焖鸭,酒馆用以烹制山名菜“霸王鸭”,石岐居民喜在夏天煲冬瓜薏米荷叶鸭汤。秋冬季节,人们喜腌制成肉质甘香可口的腊鸭。
吃田螺、石螺
中山水网地带盛产田螺和石螺,居民普遍嗜吃,多用紫苏炒熟啜食,沙田区居民则喜在饭面清蒸。
饮凉茶
饮凉茶也是番禺人常年的一个生活习惯。
所谓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番禺的凉茶历史悠久,凉茶品种甚多,有王老吉凉茶、三虎堂凉茶、黄振龙凉茶、大声公凉茶、石歧凉茶、廿四味凉茶、葫芦茶、健康凉茶、金银菊五花茶、苦瓜干凉茶等;甚至连龟苓膏汤、生鱼葛菜汤、红萝卜竹蔗水等,也成为广州人喜爱的传统老牌凉茶。
最著名的王老吉凉茶,历来为广州人所推崇。进入80年代以后,各种凉茶冲剂及软包装凉茶应运而生,如神农凉茶、夏桑菊茶等,已成为许多家庭夏季里的一种时尚饮料。
饮早茶
广州人喜爱饮茶,尤其爱饮早茶。早上见面,往往以“饮咗茶未”(意即“你喝茶了吗”)作为问候,可见对饮茶的喜好。饮茶是广州人的生活习俗。民间流传着“清晨一壶茶,不用找医家”的谚语。
番禺人四季喜爱饮糖水。认为经煲制某些药材、豆类、生果、面制食品加上糖而成的糖水,有清润消暑、生津益身之功效。糖水品种名目繁多:豆类的有红豆沙、绿豆沙、眉豆沙;糊类的有芝麻糊、杏仁糊、花生糊、凤凰奶糊;药材类的有百合糖水、莲子糖水、清补凉糖水;还有炖蛋、炖木瓜、番薯糖水、麻蓉汤丸、蛋奶、姜汁撞奶、糖西米、豆浆、豆腐花等。糖水煮沸后饮用的为热饮;冷冻后饮用的为冷饮,冷饮又常常与冰室(供应雪糕冰淇淋、汽水、啤酒等的冷饮专门店,广州最有名的是北京路的太平馆冰室)连在一起。
宵夜
宵夜是广州人的生活习俗,一般是晚间十时以后,故名“宵夜”,或叫“夜宵”。宵夜的方式因人而异:有的晚上自己动手煮食;有的单独或邀三五知己好友到街边大排档或茶楼食肆的夜市中进食,因而市里渐渐地形成了多条“夜食街”,以及各个茶楼酒店中的“夜市”茶座。茶楼中的夜市往往开设有音乐茶座,以招徕食客。
菊城小榄镇
又称菊城,是广东省有名的艺菊之乡。当地群众熟悉菊性,擅于栽培,技艺精湛,家家户户都精心培育若干风格独特的盆菊,互相交流观赏,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项艺术和情趣。在这里有隔年举行一次盛大的“甲戌”菊花会的乡俗习惯。意借赏菊盛会来纪念先祖开拓乡土、村民建设家乡之辛劳。解放后,小榄镇的菊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结合建国周年的庆典,举行过多次规模盛大的菊花会。展出名菊由4000盆增至20000多盆,品种达800多种。每次盛会接待国内外游客逾百万人次。
家宴菜谱
喜庆家宴
石岐和民田区居民的喜庆家宴一般为八菜一汤,俗称“九在簋”(粤音鬼)。每道菜的菜名,都有四个字以上,忌用三个字。“九大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大体包括如下的九道菜:乳猪拼盘或金猪成盘(或红烧乳鸽);发菜扒鸭或发菜蚝豉(或发菜配猪腿猪舌,粤语称猪腿为猪手,猪舌为猪);豉汁蟠龙蟮(或蒜子焖大蟮);蜜饯(或白灼)大虾或白切鸡(或豉油鸡);酥炸或清蒸鲜蚝(或带子);香芋扣肉(或果仁鸡丁);清蒸海鲜鱼;时菜炒杂;瑶柱粟米羹。
春节家宴
一般将九大簋中一菜更换为发菜蚝豉烩猪俐;小孩满月酒宴则一定要有猪脚姜和红鸡蛋等小点;寿宴必有寿面(寿包)或蛋糕。
小榄菊花宴
因小榄地区盛产菊花和塘鱼,故小榄居民擅长烹调此家宴。该菜谱以菊花为主,以塘鱼(鲮、鲩、鳙、鳊)为主要荤料。主要菜式有:菊花鱼球:菊花鱼丸;菊花羹;菊花鱼片;菊花虾球;油炸菊花;菊花牛肉;菊叶包。
文化,是一个地区或民族存在的理由,一旦这个地区或民族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文化,她就会渐渐在强势文化中消失(然而文化却不是一种很容易失去或形成的)
广东番禺有几大特色地域文化:
1、潮汕文化:这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注目的文化,他们的文化并不受行政区划限制。
2、五邑文化:以江门为中心,这个侨乡文化的势力在广东也仅次于潮汕文化。
3、嘉应文化:以梅州—惠州为中心,形成了客家文化带,这一文化区域经济并不发达,但有十分浓厚的文化底蕴。
4、连阳文化:古连州所属地即今天的连阳四县市的地域特色文化,这是一种山水文化,或者说是一种山区文化,民国成立后阳山继连山分离连州后,又由三县属地划出连南。但即使区域变得四分五裂,一种特有的连阳文化仍然强盛,香港的依旧存在连阳同乡会就可证明这一点。
5、南粤文化:茂名——湛江一带,这一带的语言可以说是最“正统”的粤语,它不像广州、香港的粤语那样受的中原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的极大影响。
6、韶州文化和南雄文化,或者说他们就是一个整体,形成了极有力度的粤北文化。
7、三角洲文化,这是一古老而又新兴的强势,她有着南越国的历史背景,同时又在今天形成了发达的三角洲经济,在加上外来人口的大量加入,可以说这是最为复杂的多元文化。
8、粤西文化:为肇庆为中心,形成了粤西文化,她的影响力并不大,然而她的确是一种不可动摇的古老地域文化,应该还包括了古罗定州所属地。
以上这些文化构成了岭南文化。
粤剧名伶
马师曾(1900-1964)广东顺德人。早年拜著名小武靓元亨为师,崭露头角。1923年在穗演《苦凤莺怜》饰义丐余侠魂一举成名。
马师曾主张粤剧向话剧,电影,和生活学习,走向现代化,大众化,并创和立了动作丰富、节奏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自然活泼、顿挫分明、滑稽的马腔(俗称“乞腔”)。马的代表剧目还有《刁蛮公主憨驸马》、《佳偶奇兵》等。他还拍了数十部粤语电影。除赊之外,还多次到美、越、马演出,驰誉海内外。
红线女,原名邝健廉,广东开平人,粤剧著名表演艺术家。早年学戏,后参加马师曾剧团,改用红线女艺名。15岁掌花旦正印,声名渐著。抗战胜利后定居香港,成为影剧两栖演员,拍影片多部。1955年从香港回穗参加广东省粤剧团,代表作有《搜书院》、《昭群出塞》、《关汉卿》和《山乡风云》等。
其表演以细腻见长,勇于革新,继承前辈唱腔艺术并吸收史弟剧种和西洋演唱技巧,形成“女腔”(“红腔”)。其音色清脆秀丽,行腔自然、婉转、丰美,真假嗓能巧妙结合,有“龙头凤尾”之誉。
白驹荣(1892-1974)广东顺德人,著名的粤剧表演艺术家。20年代初在《再生缘》中演皇帝一举成名。演《金生挑盒》时他用真嗓唱广州方言,为粤剧唱腔的改革做出了贡献,有“小生王”之称。
其嗓音清越明亮,行腔婉转圆润,流畅自然,做功潇洒飘逸、生动传神,自成一派,称为“白派”。
客家典型的民居--土楼
据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间谍卫星对中国进行拍照侦察,惊讶地发现在我国福建省的山区里分布着很多的不明大型建筑,或圆或方,经过分析认为是“导弹发射基地”,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可小觑。直到中美建交后,美国人才知道那些所谓的“导弹发射基地”实际上是客家典型的民居——土楼。笑话听过后一笑了之的事,却萌发了我想去土楼一探究竟的最初想法。为逃避上海蚀骨的湿冷,选择冬天去福建旅行应该是个不错的主意,永定土楼当然是此行的目的地。
客家人造土楼隐藏青山绿水间,火车先到的漳平,转车到龙岩,再在龙岩汽车站跳上开往湖坑民俗文化村的中巴。这个过程听上去复杂,但由于转车的时间和地点都能方便的衔接,所以去土楼的路一点也不难。
汽车开出龙岩城,到了乡下风景慢慢开始好起来,这里是典型的丘陵地带,阳光下青山绿水分外妖娆,而掩藏在其中的土楼也不断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说起土楼,不能不提及土楼的建造者——客家人。他们原是中原一带汉民,因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历经千年,辗转万里,在闽粤赣三省边区形成客家民系。客家人很团结,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像土楼似的“抵御性”城堡式建筑住宅。在福建,土楼分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两种,而圆楼相对少见。
在我参观完民俗文化村里最有名的土楼振成楼后,我直观的感受到“土楼是一座缩小的城池,放大的碉堡”这句话形容得非常形象。土洋结合的振成楼虽然历史不长,但却是永定最富丽堂皇的圆楼。它有内外两个环,直径四十八米,外环坚固高大共有四层,一二楼对外不开窗,便于防御外敌,要是储备充足,楼里的人可以大半年不用出门;而内环是仿西洋式装修的中堂大厅,宽敞明亮,据说二楼上的铸花栏杆还是当时从上海运来的呢。领我参观的林家大爷不无骄傲地伸出手指作八字状说:“当年,我的爷爷可是花了8万光洋才建起了这座房子。”
- LuckySXyd
-
番禺婚嫁习俗
婚嫁习俗一(建国前民田和半沙民地区)
清末民初时,民田和半沙民地区的婚嫁仪式,有如下几个程序:
相亲 俗称“相睇”。一般先由男家通过媒人收“年生”(即庚帖),也有女家先出庚帖的,称“放年生”。男家将庚帖放在神们前香炉下,3日内家中如没有出现病人或砸烂盘碗之类的“不祥之兆”,又经占卜推算,没有“刑克相冲”,便择吉日相亲。相亲对待嫁的姑娘绝对保密,故相亲实质是男家单方面观察姑娘的容貌罢了。相亲前和后,任何一方不愿结为姻好的,由男方封回“利是”(红包)与庚帖一起退回女家。
聘礼 民初时,一般家庭需礼饼150公斤,礼金白银200元左右。沦陷以后,礼金改以稻谷为计算单位,初时需150公斤左右。建国前夕“涨”至千余斤。建国初期,聘礼多是“象征性”的礼金数十元和礼饼数十斤。80年代以后,分别增加至300元和150公斤。改革开放以后,农村聘礼多寡不一,城镇青年用金饰物或一双情侣手表作为定婚信物,颇为时尚。
行聘时由媒人领路,男家派人将聘礼(含聘金、礼饼、猪肉、鲮鱼、生果、美酒、糕点)送到女家。也有媒人带领男家女性尊辈到女家,互相交换4枚生果(称为“果换果”)之后再送聘礼。上述两种行聘方式,称为“文定”或“定柬”,就像做生意下定金一样,把婚事“定”下来。聘礼送来时,女方家长以探亲等各种借口,把 “嫁身”(待嫁姑娘的代称)支使外出,即把礼饼按亲疏次序订出分量分赠戚友。事后设法诱骗“嫁身”吃礼饼,算是“食过人家茶礼”,永远不能反悔了。
婚礼 婚期前3~7日,女方家长向“嫁身”正式宣布男方的姓名、职业、家世等情况,随即由姐妹强抱“嫁身”上床,名为“开斟”。如“嫁身”反抗,以力制服,名为“扌禁斟”。据迷信的说法,“扌禁斟”后至上花轿前,“嫁身”不能离床下地,否则对女方家庭不利,以此作为心理威胁,使“嫁身”不敢临婚私逃。随后,“嫁身”与姐妹们以歌谣体的语言(“喊细嘅”)互诉心事,名为“开叹情”。“开叹情”中常会发泄对某些人和事(包括父母和男家)的不满情绪,甚至咒骂。被指责者可以同样的形式(“喊细嘅”)解释或反击,但不得恃势动武,否则,有理也变成无理了。
婚期前夕,男家请巫师替新郎“脱学”,会友(案兄弟。俗称“大老会”)上字架(写有新郎名讳,伴以小对联的玻璃镜匾),以示成人。并由夫妻双全子女多的“好命人”入新房架床挂帐,是晚设席接待提前来的宾客、会友、近亲人等,名为“醮酌”。俗称“开埕头”。
迎亲日,称为“正日”,也叫“正席”。上午,女家姐妹搬嫁妆到男家(黄阁则在婚前数天搬嫁妆)。富家嫁女有包括田产、店房、婢女等“全副嫁妆”,贫家则仅有少许衣物而已。下午,媒人领花轿(较富裕者雇有“八音”鼓乐随行,沿途演奏)往女家迎娶,但常因女家姐妹借故刁难,延至傍晚甚至深夜始能成行。出门时,父兄张伞遮护,弟、侄持灯笼照明,新娘头戴花笠,穿新制的唐装衫裤(俗称“坐轿衫裤”),由大衿(雇来服侍新娘的人)背负上轿。送嫁人员绕花轿一周,名为“运轿”,在鞭炮声中抬往男家。抵男家时,燃放鞭炮,新郎穿长衫,戴插有扁柏叶的呢礼帽,踢过轿门后即站在大门边椅子上撒米。新娘由大衿背负,跨过门前点燃着的禾草(俗称“火覃火”),入门时被居高临下的新郎用纸折扇轻击头部3下之后,径入新房。稍后,新娘卸下花笠,改戴凤冠,穿大红衫,系红裙。富裕的还有绣花大褂,衬在大红衫外面,佩戴金银饰物,在大衿扶掖下出堂点燃香烛,叩拜祖先神位。向翁姑伯叔敬茶后,由妯娌小姑陪同,与新郎同桌食“暖堂饭”。
宴会的地方叫“酒堂”,即祠堂。入席前施放号炮3次,即 “头炮催客,二炮定席,三炮入席”。所谓定席,就是主婚人站在要“定”的席位旁边3揖,会友从旁配合,手拿盛着筷子、酒杯、汤匙的小盘子起落3次,请宾客入座。席的坐次:首席舅父,次席姑丈,再次为新郎的启蒙老师及最远地方来的客人,其余亲朋按亲疏辈分顺序安排,本姓族人,属主人地位,大部分作为陪客。家境稍好者雇有“八音班”,于嘉宾莅临和宴会开始时演奏《小开门》、《一锭金》之类小调,名为“坐堂吹”。酒至半酣,新郎在新翁率领下挨席敬酒,新娘则在家姑或妯娌陪同和大妗扶掖下向宾客敬茶。每至一席,先要叩头,然后亲手奉茶。嗣后,宴会渐入高潮,猜拳罚酒。新娘则跪在天阶下直至散席。舅父、姑丈等有席次的人,不待到燃放鞭炮(散席信号)不能离席,否则其他宾客会一哄而散。凡有席“坐”的人,仪式甚繁,酬酢亦多,酒略沾唇,菜仅试箸,每不能饱。多有在家先吃饭再来赴宴的,名为“打酒底”。散席后,会友进入新房时,从花盆台上取米一把,撒向床上以“辟邪”。新夫妇向翁姑等尊辈及来宾敬茶后,便开始“玩新妇” (闹新房)了。其内容多为吉祥语与猥亵语交织组成双关语的韵文——“题四句”和一些小魔术,常有令新人非常难堪的。这种活动,一直延续至深夜。
谒祖 俗称“拜祠堂”。婚礼翌日上午,女家姐妹携带食品到来探望新娘,称为“探房”。下午,新人在家长带领下拜谒祖祠,常有恶作剧的会友把鞭炮掷向新娘身上,以致衣服烧烂或体肤受伤,因而“亲家变冤家”者时有所闻。谒祖后,按亲疏次序分别到族内亲属家里叩拜祖先神位及向尊辈敬茶,称为“拜门”。入夜,重开筵席,称为“梅酌”,仪式与“正席”相同,菜肴则较前者略丰。散席后,继续闹新房。
回门 婚后第三天清早,新娘乘青衣轿回娘家。中午,男家设便宴款待即将离去的远方宾客、会友、近亲和参与婚礼工作的人员,称为“洗碗箸”。下午,新郎在堂倌陪同下,乘轿来到女家(俗称“上厅”),所带礼品,除猪肉、鲮鱼、糕点、生果、莲藕等物外,首重的是烧猪。如无烧猪,则会认为新妇不贞。新郎至女家后,参拜祖先及向女方家长等尊辈敬茶、“拜门”等,大致如新娘在男家哪一套。入夜,女家设2~3席,以小舅作陪款待新婿,称为“请新女婿”。偶有好事的姐妹搞一点“玩新郎”节目,但不如“玩新娘”那么大规模。散席后,女家以糕点、小鸡和写有“百子千孙”红字的灯笼作为回礼,送新夫妇回家。但新娘翌晨即返娘家,至“满月”(新婚周月)时才返夫家一行。其后,长期居留娘家。
落家 新娘婚后,遇春节、端午、中秋、重阳、冬节或夫家有婚嫁、翁姑寿辰、疾病、死亡等红白大事,在男方一再催请下,偶然回夫家一夜。少者五六年,多者十余年,由于怀孕或迫于父兄压力才回夫家长期生活,称为“落家”。也有些经多次催请,仍避而“不落家”的。“不落家”的要补偿一笔不少于婚礼费用的款项给男家,让丈夫另娶或纳妾,称为“赔银”。“赔银”后不用再返夫家,但其地位、称谓、继承权不变。年老病危时始返夫家得一死所,由后妻所生儿子(无子者则由夫家之侄) 主理丧葬事项。所需费用全部由“不落家”者负担。
婚礼沿革 抗日战争年代的婚礼仪式,除极少数保留“旧家风”的富裕家庭仍沿用昔日排场外,绝大多数都是中午迎亲,即日谒祖,将“正席”与“梅酌”合并为一餐,次日回门,从而节省了金钱和时间。其他如敬茶、“玩新妇”、拜门等项目,变化不大。但新妇“赔银”者极少,“落家”的时间也缩短为一年左右。
抗战胜利后,婚嫁仪式变化不大。男女方在婚前都着重了解对方情况,不像从前轻信“媒妁之言”了。
- 可品
-
番禺 民俗民风 重阳放风筝
风筝,古称“纸鸢”。放风筝,是西关民间重要风俗之一。它多在风和日丽的重阳佳节登高时进行。由于风筝种类繁多,千姿百态,放时多集中在高处或山上,因而成为西关传统极富特色的风情。
七夕乞巧
农历七月初七夜,俗称女儿节,也叫乞巧节。西关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端午节龙舟竞渡
泮塘古之水乡,河涌遍布,每年五月端午,出动龙舟。五月初,即起用龙船(龙船身埋于河涌,五月起用),俗语说:初一起,初二忌,初三初四划甩牌,初五初六抬过基(抬过基即准备斗龙船)。
龙舟下水之前,先拜祭仁威庙,然后上旗、扬旗、摇伞、头牌、划手集合、档头篙(立于船头指挥的),上船后会朝盘施,名叫“打醮”。先在河涌试划,然后由三涌出海。亦有由增埗出海,汇合在珠江。访问附近乡间,名为拜客。男女老少,倾乡而出,群集河岸,荔湾河上,小舟密步(雇船观看)。岸上则几无立足之地。荔湾竞渡,远近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