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迁
-
苏轼治西湖:
苏东坡杭州清淤留下“天堂美景”,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苏东坡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迫离开京城,赴杭州担任通判。这是他一生中所到的第一个西湖。在杭州通判任上,苏东坡写下了描写西湖景色的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东坡在杭州的三年时间里,公事之余,游遍各处名胜,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就是在此时写就。从中可见,西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三年任期一到,苏东坡必须离开杭州;而一地不得再度为官的规矩,留给苏东坡的,可能只有对西湖无尽的思念和深深的遗憾吧。
然而,苏东坡是幸运的,西湖也是幸运的。阴差阳错,在阔别16年之后,苏东坡于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以龙图阁学士出任杭州知州。这对苏东坡来说,是一件幸事;而对杭州来说,更是一件幸事。当苏东坡再度来到杭州时,发现他日夜思念的西湖,由于疏于治理,已是荒草丛生、湖水干涸、到处淤泥,水光潋滟早已无处寻找,山色空蒙也非复往昔。
面对西湖的一片衰败景象,苏东坡没了闲情逸致。他下决心疏浚西湖,恢复往日的秀丽风光。于是,毅然上书朝廷,请求开浚西湖。然而,真要组织人力疏浚西湖,又面临许多难题。首先,治理西湖需要大笔资金,钱从何而来?朝廷虽然批准了疏浚西湖的请求,但只给了100张度牒(僧人出家的身份凭证)作为经费。苏东坡利用这100张度牒,卖了一万七千贯钱,加上救荒的余款一万贯钱,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开展了大规模的治理西湖工程。
经费问题解决了,另一个更大的难题又来了:疏浚出来的大量淤泥,如何处理呢?别看苏东坡是一介书生,真干起事来,却是实干家。他通过对西湖及周边环境的细致考察,巧妙地变废为宝——从湖底运出的一部分淤泥,用作农田基肥,让原来的沼泽地变成肥沃的农田。
然后利用这些地,募集社会闲散人员和外地农民前来耕作,不仅使得那些平日里偷鸡摸狗的游民,变成安分守己的良民。而且,一部分收获用来缴纳赋税,又可以作为治湖的费用。另一部分淤泥,则堆积建造了一条沟通西湖南北的长堤,并在堤上造了六座桥,种下各色花草树木。
春暖花开时节,桃红映日,垂杨拂堤,湖水变成了活水,西湖则增添了美景,行人通行更是获得便利。这条长堤被杭州人命名为“苏公堤”; 六座桥就是著名的苏堤六桥,成为西湖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对此,苏东坡自己也有诗道: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山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而对于疏浚西湖,苏东坡也写下了《开西湖》诗,记录了这一工程: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西湖治理好了,苏东坡的任期也到了。他带着无尽的留恋,依依不舍地离开杭州,告别了心爱的西湖。此后,就再也没有回过杭州,也无缘再游西湖。但是,杭州人永远记住了他,西湖也深深刻下了这位大文豪不朽的身影。
扩展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苏东坡到西湖次数:
1、熙宁四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迫离开京城,赴杭州担任通判。任上,苏东坡写下描写西湖景色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元四年,苏轼以龙图阁学士出任杭州知州,发现日夜思念的西湖,已是荒草丛生、湖水干涸、到处淤泥,水光潋滟早已无处寻找,山色空蒙也非复往昔。面对衰败景象,苏东坡没了闲情逸致,下决心疏浚西湖。
3、元六年,苏轼被外放,担任颍州知州。颍州城西北也有一西湖,长十里,广二里,景象极佳,苏东坡常宴赏于此,留下许多题咏。他曾将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媲美,感叹“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参考资料:苏东坡一生到过几个西湖—新华网 苏轼—百度百科
- 西柚不是西游
-
苏轼曾于熙宁四年(公元1071)通判杭州,又于元佑四年(公元1089)知杭州,共到杭州两次。
1、他修井:苏轼第一次来杭州任通判之职时,恰逢供给市民饮水的六井年久失修,不能供水了,苏轼探索畅通六井和沈公井的方案,与知州陈襄对六井进行了一次很有成效的修理,使百姓重饮六井水。
2、他赈灾:苏轼第二次刚到杭州,就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冬春水涝,之后又遇大旱。苏轼决定把用来修葺官舍的钱,先买米赈济饥,又反复上疏,奏请朝廷减轻本路赋税,免除积欠,加大常平仓米的购入,以备饥荒。
由于苏轼的反复请求,朝廷决定拨本路上供米二十万石赈饥,宽减上供米三分之一,并赐度牒三百道以助赈饥。结果米价渐落,元佑5年春没有人饿死。但是,一些地方官吏无意恤民,专事献媚,看到元佑5年春没有死人,就立即报告朝廷,声称本年丰收,别无流民,要求收回度牒钱粮。
苏轼反驳道:“去岁灾伤之甚,行路备知,便使今年秋谷大稔,犹恐未补疮痍;而况三夏之交,稻禾未了,未委(不知道)逐路提转(提刑转运官)如何见得今年秋熟,便申丰稔?” 五六月间,浙西数郡果然大雨不止,太湖泛滥,庄稼淹没,六七月份米价再次上涨,“灾伤之势,恐甚于去年”。
因为去年之灾,如人初病;今年之灾,如病再发。即使病情差不多,但因元气早伤,便难支持。加之这年春夏之交,风调雨顺,家家典卖负债以事田作,想夺一个大丰收。现在淫雨风涛,把将熟的农作物摧折殆尽,“民之穷苦,实倍去岁”。
即使这样,一些地方官仍忌讳言灾。秀州嘉兴县的官吏,因不受灾伤词状,以致踩死四十余人。苏轼却接连多次向朝廷报告灾情,要求宽减本路上供米,并高价收购常平米,以备来年出粜救饥。
应苏轼之请,朝廷拨上贡米二十万石赈饥,置饭舍以待饥者;设药局,置病坊以治病者。元佑四五年的灾情,比熙宁八年的灾荒还要严重,但因苏轼救灾得力,使饥者得食,病者得医,米价未能暴涨,后果要轻得多,而赈灾费用也少得多。
扩展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资料:苏轼-百度百科
- wpwipi
-
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任知州是16年后的公元1086年,那年,杭州先遭涝灾,又遇干旱;于是54岁的他对于十六年前疏浚西湖的愿望又一次被提了出来,当时的西湖情况十分糟糕,湖面因杂草淤塞而大面积缩小,面临湮废的边缘。
杭州的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人民生活和整个城市的发展都受到了威胁。西湖一旦湮废,不但沿湖的千顷农田将失去灌溉水源,而且西湖本身的鱼虾菱藕等水生物也将完全丧失。当时,杭州是全国酿酒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西湖一废,酿酒业必定无以为继,朝廷也将失去巨额酒业税源。
另外,杭州当时有茆山和盐桥两条运河,它们纵贯南北,都和江南运河相沟通,是杭州城市的交通命脉。在湖水充沛的时期,它们以西湖为水源,不仅河道通畅无淤,而且河水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所取用。
但随着湖水的枯竭,运河就不得不依靠钱塘江水,结果是咸潮倒灌,沿河斥卤,而且大量泥沙会随着咸潮淤入运河,使运河每隔三年五载就必须疏浚,其耗费十分巨大。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西湖的湮废,杭州城居民将陷于咸水和苦水之中,百姓生存都成问题。面对着这样严重的威胁,具有城市建设发展远见的苏东坡作出了全面整治西湖和兴修杭州水系的计划,一面上奏朝廷,一面筹措工程经费,开始对西湖进行大规模的疏浚。
扩展资料:
1.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2.早年经历: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以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 好美食, 创造许多饮食精品, 好品茗, 亦雅好游山林。
3.进京应试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
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二人正锐意于诗文革新,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
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4.名动京师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
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四年后还朝,任判登闻鼓院。
治平二年(1065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此时,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5.自请出京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调为湖州知州。他在地方任职时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6.筑建苏堤
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二十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
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六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
“东坡处处筑苏堤”,苏轼一生筑过三条长堤。苏轼被贬颍州(今安徽阜阳)时,对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并筑堤。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
年近六旬的苏轼,日夜奔驰,千里迢迢赴贬所,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的欢迎。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为此,“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人们欢庆不已。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苏轼
- 黑桃猪
-
苏东坡曾两度到杭州做官,合计大约五至六年的时间,就是在这五六年的时间里,苏东坡在杭州的历史上留下了整治西湖的记载。
苏东坡第一次到杭州任职的时间是公元1069年,那一年苏东坡三十六岁,任的官职是通判,这是地位在知州官之下的地方官。苏东坡到任以后,致力于西湖水利和杭州城市发展的调查研究,西湖的疏浚取决于六井的畅通,苏东坡决定首先对杭州的六井进行大规模的通畅修复。
公元1070年,修复六井工程刚刚开工,苏东坡就被调离杭州。这一走,连苏东坡自己也没有想到,十六年后的公元1086年,五十四岁的他又第二次来到杭州任知州。十六年前疏浚西湖的愿望又一次被他提了出来,当时的西湖情况十分糟糕,湖面因杂草淤塞而大面积缩小,面临湮废的边缘。杭州的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人民生活和整个城市的发展都受到了威胁。西湖一旦湮废,不但沿湖的千顷农田将失去灌溉水源,而且西湖本身的鱼虾菱藕等水生物也将完全丧失。
当时,杭州是全国酿酒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西湖一废,酿酒业必定无以为继,朝廷也将失去巨额酒业税源。另外,杭州当时有茆山和盐桥两条运河,它们纵贯南北,都和江南运河相沟通,是杭州城市的交通命脉。在湖水充沛的时期,它们以西湖为水源,不仅河道通畅无淤,而且河水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所取用。
但随着湖水的枯竭,运河就不得不依靠钱塘江水,结果是咸潮倒灌,沿河斥卤,而且大量泥沙会随着咸潮淤入运河,使运河每隔三年五载就必须疏浚,其耗费十分巨大。更为严重的是,随着西湖的湮废,杭州城居民将陷于咸水和苦水之中,百姓生存都成问题。
面对着这样严重的威胁,具有城市建设发展远见的苏东坡作出了全面整治西湖和兴修杭州水系的计划,一面上奏朝廷,一面筹措工程经费,开始对西湖进行大规模的疏浚。
在这次对西湖的大规模疏浚工程中,西湖得到了全面深挖。苏东坡下令撤废了湖中私围的葑田,在今湖心亭一带全湖景深之处,建立了石塔三座,禁止在石塔范围内养殖菱藕,以防湖底的淤淀。又把疏浚出来的大量淤泥,在湖中建筑了一条沟通西湖南北岸的长堤,堤上修建了六座石桥以流通湖水,全堤遍植芙蓉、杨柳和各种花草。于是,六桥烟柳的景色,使西湖平添了无限妍媚。
西湖疏浚以后,全湖又充满了一泓碧水,于是又在运河与西湖沟通之处建筑闸堰,使纵贯城市中心的盐桥运河专受湖水,与江潮隔绝,而使城市东郊的茆山运河专受江潮,两河互不干扰,做到了潮不入市。与此同时,苏东坡还征用士兵及民工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六井通,西湖畅,清水遍全城。
扩展资料:
苏东坡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曲折。他虽才高八斗,却总不得重用,或因做诗不慎,或因出言直率,一再被他的政敌们抓住把柄,大做文章,害得他在将近40年的官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贬谪中度过的。
苏东坡一生为官,就任过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知州,也出任过中书舍人、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朝廷命官,却在62岁高龄时出任儋州(海南岛)别驾(知州的佐官),并且做了将近3年。以苏东坡当时之官宦经历和文坛盛名,却去天涯海角出任如此位卑的小职,其内心的不平可想而知了。
参考资料:人民网-苏东坡官场失意不闲着(领导心理)
- nicf
-
苏东坡曾两度在杭州做官。
1、公元1069年,第一次到杭州任职,苏东坡36岁,因反对宰相王安石的青苗钱法,被贬谪黄州,后又被贬到杭州,任职通判,地位在知州官之下的地方官,任职3年。
到任之后他便开始致力于西湖水利和杭州城市发展的调查研究,对杭州的六井进行大规模的通畅修复。公元1070年,修复六井工程刚刚开工,苏东坡就被调离杭州。
2、公元1086年,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任知州,那年杭州先遭涝灾,又遇干旱;于是54岁的他对于十六年前疏浚西湖的愿望又一次被提了出来,当时的西湖情况十分糟糕,湖面因杂草淤塞而大面积缩小,面临湮废的边缘。
因为西湖的湮废,杭州城居民将陷于咸水和苦水之中,百姓生存都成问题。面对着这样严重的威胁,具有城市建设发展远见的苏东坡作出了全面整治西湖和兴修杭州水系的计划,一面上奏朝廷,一面筹措工程经费,开始对西湖进行大规模的疏浚。
扩展资料: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苏东坡
- 天涯
-
苏东坡曾两度在杭州做官。
1、第一次到杭州任职的时间是公元1069年,那一年苏东坡36岁,因反对宰相王安石的青苗钱法,被贬谪黄州,后又被贬到杭州,任职通判,地位在知州官之下的地方官,任职3年。
到任之后他便开始致力于西湖水利和杭州城市发展的调查研究,西湖的疏浚取决于六井的畅通,对杭州的六井进行大规模的通畅修复。公元1070年,修复六井工程刚刚开工,苏东坡就被调离杭州。
2、第二次来杭州任知州是16年后的公元1086年,那年,杭州先遭涝灾,又遇干旱;于是54岁的他对于十六年前疏浚西湖的愿望又一次被提了出来,当时的西湖情况十分糟糕,湖面因杂草淤塞而大面积缩小,面临湮废的边缘。
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二十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六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
“东坡处处筑苏堤”,苏轼一生筑过三条长堤。苏轼被贬颍州(今安徽阜阳)时,对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并筑堤。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年近六旬的苏轼,日夜奔驰,千里迢迢赴贬所,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的欢迎。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为此,“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人们欢庆不已。
扩展资料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
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
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
此外,李格非、李之仪、唐庚、张舜民、孔平仲、贺铸等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苏轼影响。由于苏轼的成就包括各种文学样式,他本人的创作又没有固定不变的规范可循,所以苏门的作家在创作上各具面目。
黄庭坚、陈师道长于诗,秦观长于词,李廌以古文名世,张、晁则诗文并擅。同时,他们的艺术风貌也各具个性,例如黄诗生新,陈诗朴拙,风格都不类苏诗,后来黄、陈还另外开宗立派。
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高丽等地都广受欢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苏轼作品的流传,但是禁愈严而传愈广。到了南宋党禁解弛,苏轼的集子又以多种版本广为流传,以后历代翻刻不绝。
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人们争相从苏轼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在金国和南宋对峙的时代,苏轼在南北两方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诗不但影响有宋一代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公安派诗人和清初的宋诗派诗人有重要的启迪。
苏轼的词体解放精神直接为南宋辛派词人所继承,形成了与婉约词平分秋色的豪放词派,其影响一直波及清代陈维崧等人。苏轼的散文,尤其是他的小品文,是明代标举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散文的艺术渊源,直到清代袁枚、郑燮的散文中仍可时见苏文的影响。
苏轼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苏东坡
- 侠客
-
苏东坡与杭州
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宋仁宗景佑三年夏历十二月十九日也就是公元1036年12月19日(按公历计算是1037年1月8日),苏东坡诞生在四川眉山的一个书香世家,于公元1101年7月28日因病死于常州,享年66岁,他的灵柩葬在汝州郏城钓台乡上瑞里嵩阳小峨眉山(今河南郏县三苏坟)。苏东坡的原名是苏轼,字子瞻,东坡是后来他在谪居黄州(湖北黄冈)时自己所取的号。(苏东坡谪居黄州以后,生活很清贫,他的好友马正卿知道后替他向官府请来一块数十亩的荒地,以供苏东坡进行开垦来增加一些收入,由于这块荒地是在郡城旧营的东面,因此苏东坡将它取名为“东坡”,同时也给自己取号为“东坡居士”)。<BR> 苏东坡从八岁开始进入小学,先后师从道士张易简、刘微之以及他的父亲苏洵。二十二岁(公元1057年)考中进士。二十六岁(公元1061年)开始步入仕途,他上任的第一站是陕西的凤翔,任签判(宋代官制分为“官”、“职”、“差遣”三种,前两种是虚位,不任实际职务,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签判”是“差遣”。签判是“签书判官厅公事”的简称,知府的助理官)。之后,他的足迹遍及南北十多个城市。苏东坡的一生坎坷不平,曾多次遭贬,尽管这样苏东坡仍然尽自己的力量作了不少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从他任凤翔府判官起,到晚年谪贬儋州时为止,凡是他所为官或居住过的地方,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的业绩,而为历代人民所赞扬、歌颂。下面我重点为大家介绍苏东坡在我们杭州任地方官期间所留下的政绩和佳话。<BR> 苏东坡一生曾两次到杭州出任地方官。第一次是在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至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任通判(知州的助理官),当时苏东坡36岁。(来杭原因:公元1069年,神宗皇帝起用王安石,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变法运动。由于苏东坡反对王安石变法,于是遭到一些变法人士的诬告和陷害。苏东坡感到处境困难,想离开朝廷出任地方官,于是在公元1071年通判杭州)。由于苏东坡是太守的助理官员而不是主要长官,因此他在任期的三年里除了协助太守修治六井、组织捕蝗、赈济灾民以外,作为并不是很大,但是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西湖诗词。<BR> 第二次是在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至元佑六年(公元1091年),任太守。在两年的任期中,苏东坡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苏东坡刚到杭州时就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原来浙西一带在年初就已经遭到水灾,早稻无法种下。到了五六月份,晚稻刚刚插下,又遭到了旱灾,再加上当时的米价狂涨。因此,百姓缺乏粮食的现象很严重。知道详情以后,苏东坡马上投入到救灾工作中,他一面接连向朝廷上奏,希望马上拨出相当数量的粮食,来救济浙西的百姓,并且还请求朝廷免去秋税。另一面,苏东坡相信常平仓制度远远胜过饥荒之后的救济,所以他就不断购买谷子来存满粮仓,好来应付荒年。在半年内,苏东坡给皇太后和朝廷一共上表了七次(前面两次表章叫《浙西灾伤第一状,第二状》。后面五个叫《相度准备赈济状》)。由于苏东坡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以致在第二年青黄不接的时候浙西百姓没有因饥荒而饿死人。<BR> 苏东坡在杭州做的第二件事情是:由于水灾和旱灾的侵袭,百姓饥荒严重,再加上瘟疫的流行,百姓更是苦不堪言。苏东坡从公款里拨出二千缗,自己再捐出五十两黄金,在杭州城中心的众安桥建立了一家杭州历史上最早的公立医院——“安乐坊”。“安乐坊”专门收纳穷苦病人,给他们施舍药剂、稀粥,并请名医庞安时来坐堂问诊。此外,苏东坡还另外分设了几个病坊,并经常派遣官员和医生去病坊给病人治病。<BR> 第三件事情是关心杭州居民的用水问题,以及清除杭州城的运河淤泥。在吴越时代,沿海曾经筑有一堵长墙,防止海潮进入运河,免得海盐污染城市内的淡水。但是那道长墙在苏东坡任太守的时候就已经年久失修。当时杭州城内有两道运河——盐桥河(中河)和茅山河(东河)。它们以南北方向穿过城市,直接在闸口连接钱塘湾,与钱塘湾的水相混合,所以有很多淤泥,一般每隔四、五年,运河河床就需要疏浚一次。由于当年没有现代的机器,所以由河床挖出的淤泥就直接堆在岸边那些居民家的门口。更糟糕的是交通情形,那时,一只船要走好几天才能走出城去。为此,苏东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就了一项既能治标有能治本的计划。他让盐桥河通过市区,使海水设法从别处流入茅山河,另外在钱塘江南部修建水闸,海潮高的时候将闸关闭,海潮低的时候再放水,两条运河在城北相会。这样,海潮带来的泥沙就减少了,加上茅山河又在东郊流过了三四里,泥沙当然都已沉淀,而市区的水域也几乎很干净了。随后,苏东坡又在城北余杭门外开了一条新运河,与西湖连接,以确保城内运河的水位。这套疏浚茅山、盐桥两道运河的办法很有效,它不仅使运河的水深到达八尺,消除了淤塞。而且,还大大减少了市区水域的污染。和运河交通同样重要的,则是杭州人民的用水问题。我们都知道,杭州是由江海长期积淀而成,所以除了山泉之外,原地的水又苦又咸,不能饮用。为此,唐朝李泌曾引西湖的水,开凿了钱塘六井,解决了居民饮水问题。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整治过六井。可到了苏东坡通判杭州时,六井大多已经堵塞,井水浑浊恶臭,无法使用。于是,苏东坡与太守陈述古又重新整治了六井,并作了《钱塘六井记》一文。当苏东坡第二次到杭州时,六井已年久失修。于是,他决定再次整治六井。由于这次治井在工程技术上比上次前进了一大步,而且还新开凿了一口井,所以使向来离井最远的居民也能就近饮用到井水。如今,这六口井只剩下“相国井”一井,在我们杭城的解放路上。<BR> 第四件事情就是治理西湖和修筑长堤。苏东坡在第一次来杭州时,西湖淤塞的面积就已占了百分之二三十。十五年以后,当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重游西湖的时候,发现西湖淤塞荒芜的面积已占了一半。他想,如果再过二十年,西湖必将全部被淹没。经过调查踏勘,苏东坡决心整治西湖。于是,他向哲宗皇帝呈上了《乞开杭州西湖状》的奏议。在奏议中他首先指出西湖的严重形势。其次他从养鱼、蓄水、灌溉、助航、酿酒等五个方面来指出西湖的重要性。在后来得到哲宗皇帝的准奏以后,苏东坡开始动工疏浚西湖。没想到一开工就出个问题,那就是西湖当时的葑田面积很大,被挖出的淤泥将放在哪里呢?如果把它堆在岸上的话,既费工又费时,后来苏东坡考虑到西湖的南面距离北面有三十里,对他们的来往很不方便,于是决定将湖底的淤泥和葑草筑一条跨越西湖南北的长堤(全长2.8公里),这样,既可以去掉淤泥,又能便于交通。接着,苏东坡又在长堤上造了六座桥(这六座桥分别是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我们杭州人通常叫作“六吊桥”)和九座亭子,并且还在堤上种植芙蓉、杨柳。元佑六年,苏东坡的继任知州来到杭州,在堤上题了“苏公堤”碑,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就把这条长堤称为“苏堤”。而“苏堤春晓”成为今天的“西湖十景”之一。而“西湖十景”中的另一景“三潭印月”也与苏东坡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西湖的淤塞,苏东坡把湖面分派给人种菱,并在湖上造了三座小石塔,禁止在石塔以内的水域种植菱和茭白之类的水生植物。后来,这三座小石塔就演变成今天著名的“三潭印月”。<BR> 苏东坡在杭州除了勤政爱民、体恤百姓之外,也非常钟情山水,交游比较广,留下了许多故事和佳话。<BR> 苏东坡通判杭州时,与孤山的惠勤和尚关系很好。他每次去看望惠勤和尚时,惠勤都用泉水烹茗招待他。当苏东坡第二次莅杭时,惠勤已经去世。于是苏东坡就把这泉水命名为“六一泉”。之所以把它称为“六一泉”是因为惠勤生前与苏东坡都十分崇尚“六一居士”欧阳修,故此得名。<BR>杭州有一道名菜“东坡肉”顾名思义与苏东坡有关。当时,杭州人民为了感谢苏东坡治理西湖和修筑长堤的功德,都抬着猪挑着酒,并且披红挂绿,敲锣打鼓,前往杭州府衙慰劳苏东坡。苏东坡得知后非常感动,但礼物却不肯收。可百姓就是不依,说“如果不收下的话就不走了”。苏东坡没办法只得将这些人的名字记下,这才收下礼物。等百姓们都走了以后,苏东坡便吩咐厨师按姓名,把猪肉分割成每人一块,再教他以家乡煨肉的方法,煨好后,加以生姜、辣椒、酱油、醋、葱等佐料调和而成的汁水,逐户送去,说是让杭州父老乡人品尝一下苏老爷家乡的风味。从来没有吃过这般鲜、嫩、香、酥肥而不腻的猪肉的杭州人,更是赞不决口,于是就把它叫做“东坡肉”。后来,杭州有些饭馆仿烧“东坡肉”生意相当地好,接着,别的馆子也相继效仿起来,结果“东坡肉”就成了杭城的十大传统菜肴之一了。<BR> 另一个讲的是画扇判案的故事。有一天,苏东坡正座在公案桌前办公时,有一个老年人手捂着半边红肿的脸前来告状,说是有一个制造扇子的人不但借了他的钱不还,还出手打人。说完以后还递上了借据。苏东坡看完借据以后,觉得证据确凿,就立即把制扇的人叫到堂前询问他为何借了钱不还。那位制扇的人说他家以制扇子为业,自从今年春天以来连着好几个月都是阴雨天气,等到九、十月份时天又开始冷了,所制出的扇子卖不出去,因此没有钱来还债,而并不是我不想还。至于打人的事,他说是因为老年人恨他借了钱不还,就辱骂他那死去的父亲。于是他就在一怒之下打了老年人一个巴掌。苏东坡知道原委后,就叫那位制扇的人回家把扇子给拿来,说是他替他卖。制扇的人听说后,马上奔回家中,拿来二十把绢扇呈给苏东坡。不一会儿,苏东坡便在绢扇上画上了各式各样的烟云、山水、怪石、枯木、翠竹等,并且还题上楷书、隶书等字体。然后把他交给制扇的人让他拿回去还债。后来,等这位制扇的人抱着团扇走出府门的时候,就被那些早已等候在门外的人以高价抢购一空。这样一来,制扇的人不但还了债,而且还有积余。<BR> “欲共水仙荐秋菊,长留学士住西湖”。苏东坡两次来杭,仁民亲政,建立了卓著的功绩,深得杭州百姓的敬仰和爱戴。为了感谢苏东坡为杭州做的好事,百姓们为他建祠立碑,不少人家还挂着他的像。如今,杭州人为了纪念苏东坡又把灵隐冷泉亭附近的两座亭子,取苏东坡的“西湖春淙一灵鹫”,“跳波赴壑如奔雷”的诗意而命名为“春淙亭”和“壑雷亭”。还有两条马路“东坡路”、“学士路”也是为了纪念苏东坡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