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辉
-
蒙古族的饮食主要是肉食和奶食,传统的蒙古族居住房是蒙古包,而在婚嫁方面,蒙古族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他们会穿上传统的蒙古族服饰,按照蒙古族的传统习俗进行婚嫁。
蒙古族的饮食
蒙古族的饮食大致分三大类:肉食、奶食、粮食。蒙古族一般一日三餐,两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条、吃包子。
其中,蒙古族的肉食主要是牛肉和羊肉。牛肉和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也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尤其是羊肉。蒙古族对于羊肉的吃法多种多样,比如“手扒肉”和“全羊”,“全羊”也叫“羊背子”。
蒙古族的奶食品主要有六种:白油、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奶食在蒙语里面有“查干伊德”的意思,寓意纯洁吉祥。
而蒙古族由奶食制成的饮料主要有三种:奶茶、酸奶和奶酒。奶茶又叫蒙古茶,是蒙古民族最喜好的饮料,他们一日三餐都要喝奶茶。酸奶即发酵后的马奶“其格”以及发酵后的牛、羊奶“塔日嘎”,酸奶不仅能散热止渴,而且富有营养,也是是蒙古民族人民在各种聚会、盛宴中的珍贵饮料。奶酒又叫蒙古酒,把发酵的奶放入锅中慢火熬煮、蒸馏后就酿成了透明醇香的奶酒。蒙古酒绵厚醇香,无色透明,少饮延年健体、活血补气,男女老幼皆可饮用。
2.蒙古族的居住
传统的蒙古族牧民住房是蒙古包,“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蒙古包是一种天幕式的住所,呈圆形尖顶,通常用羊毛毡子一层或二层覆盖,所以在古时候,蒙古包又被称作“穹庐”、“毡包”。蒙古包分两种。一种是牧区夏季用的,为移转式的,一种是冬营地为半固定式的。蒙古语称移转包为“乌尔郭格尔”。
蒙古包在大雪中阻力小,不会积雪,在下雨时包顶不会存水。蒙古包的门方长而小且连地面,寒气不易侵入。蒙古包的百叶哈纳是用数根相等的细木棍和牛皮绳连结而成,在使用时拉开,便成圆形的蒙古包墙,在搬迁时可以折叠,又能当勒勒车的车板。蒙古包的顶端有个口,就是天窗,这个天窗可以通烟通气,又可以采光。
3.蒙古族的婚嫁
蒙古族的婚俗之一,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会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伴郎、祝颂人等人,也会穿上节日盛装。他们一同骑上马,携带彩车和礼品,前往女家娶亲。
娶亲者至女家,先绕蒙古包一周,并向女家敬献一只“碰门羊”和其他的礼物。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方可入席就餐。晚上,又摆设羊五叉宴席,并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圈。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 康康map
-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献哈达: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 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样的小壶,敬给客人嗅,这就是装着鼻烟的鼻烟壶。递鼻烟壶也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是同辈相见,要用右手递壶,互相交换,或双手略举,鞠躬互换,然后各自倒出一点鼻烟,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品完再互换。如果是长辈和晚辈相见,要微欠身,用右手递壶,下辈脆足,用两手接过,各举起闻嗅,然后再互换。
在蒙古民族的习惯中,骑马、坐车到牧民家作客。接近蒙古包时,就要轻骑慢行的,以免惊动畜群,在进蒙古包以前马鞭和马棒要放在门外,如带入包内,则被看作对主人的不尊敬。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车、上马,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车上马。在包里作客,主人躬身端奶茶,客人应欠身双手去接。包内西北角为供佛的地方,睡觉时脚不能伸向西北角。不宜用烟袋或手指人头。锅灶不许用脚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脚,否则等于侮辱灶神。蒙古包内,若有了病人,便在包门的左侧缚一条绳子,把绳子的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来访者就不应进门。
岁时风俗
蒙古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要算过年,一般进入腊月十五,人们就着手作过年的准备工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全家人或亲友聚在一起饮食娱乐送火神。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是过大年最欢乐的几天。大年三十夜幕降临后,人们便聚集在最年长者家中,开始除夕“乃日”(宴会),全家人尽情享受“守岁”。除夕宴会上应备办“三锅”一锅是奶茶锅;二锅是羊背锅;三锅是肉汤饭食锅。宴会中最少唱三首歌。
初一,开始拜年,首先要祭天。家里留一两位老年人或妇女,其余人身着节日盛装,手提银壶奶茶,端着奶食品,来到用雪堆成的敖包上,将供品撒进点燃的火堆里,然后叩头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接着是家庭内部拜年。晚辈向长辈问安叩拜,老人手捧哈达,壮年人用小幅绸子、青年人则用色泽鲜艳的长条绸子叩拜,长辈赐给子孙食物和钱。
家庭内部拜年结束后,人们首先到最年长者家中,进门时依年龄大小而先后进,拜完年后至少献两首颂词,三支歌,对出色的歌手,户主捧起放有哈达的奶食盘诵祝词,歌手待诵词完后将哈达揣进怀里,接过奶食盘让其他歌手品尝。
生活风俗
(1)服饰:
靴子:蒙古靴子分马靴和蒙古靴两种,马靴分棉靴和单马靴。用牛皮制成黑色,个别有紫色,挺拨,秀气,年青人多爱穿马靴。蒙古靴(香牛皮靴)有尖稍向上翘的,靴子的邦,通常有图案,压花纹,里面有的衬皮,有的衬毡,靴身宽大,靴可套棉袜毡袜。
袍子: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这种袍子,宽大袖长。下端左右一般不分岔,领子较高,纽扣在右侧。袍子的领口、袖口、边沿,常用漂亮的花边点缀,袍子的颜色,因地因人因季而异。
腰带:是穿蒙古袍子时所必备的,有的是布料,有的是绸缎,长有五米,颜色和袍子相协调。
首饰:平素牧区妇女一般不戴帽,多用红、绿等颜色的长绸子把头缠上,男子,夏季多戴鸭舌帽,冬季多戴羊皮、狐皮帽,式样是尖顶大耳或草原式斗笠帽。蒙古族妇女的首饰,逢年过节,喜庆宴会,访亲探友时用于头上的装饰。装饰品种类很多,材料也因贫富不同。比较讲究的,多用玛瑙、珍珠、宝石、金银等制成。
(2)饮食:
蒙古族的饮食大致分三大类,即肉食、奶食、粮食。一日三餐,两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条、吃包子。
肉食:牛、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也是最喜爱的食品。尤其愿吃羊肉的“手扒肉”,羊肉的吃法多种多样。常见亦享有盛名的“手扒肉”、“全羊”,也叫“羊背子”。
饮料主要有三种:奶茶又叫蒙古茶。是蒙古民族最喜好的饮料,一日三餐都要喝奶茶;酸奶:即发酵后的马奶“其格”以及发酵后的牛、羊奶“塔日嘎”能散热止渴,且富有营养;奶酒,又叫蒙古酒。把发酵的奶放入锅中慢火熬煮、蒸馏后即酿成透明醇香的奶酒。
奶食:蒙语叫“查干伊德”是纯洁吉祥的意思。奶食品主要有六种:白油、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
其格:“其格”酸马奶(通称马奶酒)是蒙古民族人民在各种聚会、盛宴中的珍贵饮料。在那达幕大会上,总是痛饮其格,以庆贺畜牧生产的大丰收和吉祥如意。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忽必烈在皇宴会上曾把其格、驼奶等饮料盛在金碗里款待客人。
蒙古酒:蒙古酒是蒙古族人的主要饮料之一,蒙古酒是从牛奶中提炼而成,故称“牛奶酒”蒙古酒绵厚醇香,无色透明,少饮延年健体、活血补气,男女老幼皆可饮之。蒙古族人制做“牛奶酒”历史悠久,据史书载,蒙古勃儿只斤铁木真1206年建国时每逢吉庆之日狂饮此酒,增添喜日气氛。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尤为盛产蒙古酒。然而,时过700多年,生产蒙古酒的原始工艺流传至今仍未改变。
(3)居住
蒙古包是一种天幕式的住所,呈圆形尖顶。通常用羊毛毡子一层或二层覆盖。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 ”的意思。 古时称作“穹庐”“毡包”。
蒙古包分两种。一种是牧区夏季用的,为移转式的,一种是冬营地为半固定式的。蒙古语称移转包为“乌尔郭格尔”。
蒙古包在大雪中阻力小,不积雪,下雨时包顶不存水。包的门方长而小且连地面,寒气不易侵入。包的百叶哈纳是用数根相等的细木棍和牛皮绳连结而成,用时拉开便成圆形的蒙古包墙,搬迁时折叠,又能当勒勒车的车板。包的顶端有个口就是天窗,可通烟通气,又可采光。
4、生产风俗
马,是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凡是放牧、探亲访友、出外办事都需乘马。马的体质不但结实强健,而且极耐粗放饲养,以忍苦耐劳著称。日行可达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里。草原牧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能骑马。
勒勒车,也叫“大样车”,这种车的轮子较高,直径最长的有一米四、五。轴轮多是用桦、榆、硬杂木而制成,车辕较长,除车身外一般相当于半身的长度。它可以拉水、搬运蒙古包、运燃料、用于婚丧嫁娶,适应于草原、沙漠上通行。
库房车,车体上放置一木制长方形有盖有门的柜,柜外用铁皮包封,或围生牛皮,可防风、防水、防潮。柜内可储藏粮食,肉食等生活用品。
拉水车,车上固定一大木桶或铁制桶,用来拉饮用水,平时蓄水用。
骆驼,是沙漠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特别是在冬季,牧民放牧愿骑骆驼,骑乘较暖,忍苦耐劳,几天不喂草、不饮水也能过的去,冬季行路。搬运主要依靠骆驼,在沙漠中,常常可见到成群结队的骆驼,在海洋般的沙地上鱼贯而行,因此骆驼被人称为“沙漠之舟”。
5、祭祀风俗
(1)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 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六、七、八月间。祭祀时,敖包插上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旗上写经文,祭礼仪上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2)血祭:就是把自己喂养的牛、马、羊宰杀了,供奉在敖包之前。这种祭法由来已久,现在各另地方还有。相传游牧时代,蒙古族牧民把供自己生存的牛、马、羊等牲畜,看成是天地所赐,因此,祀天、地诸神时,就要宰杀牲畜来报答。
(3)酒祭:就是把鲜奶、奶油,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这种祭神的风俗,也很早就有,(蒙古秘史)中称作“酒注礼”,至今有的地方还能看到。据说它的意思是说,神不仅要吃肉,也要饮酒喝奶子的。
(4)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一大堆牛、马、羊粪。祭祀时,各户都走近火边,念着自己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玛哈”整羊肉,投到火里烧,烧得越旺越好。蒙古民族认为火最洁净,用火可以驱逐一切邪恶。
(5)玉祭:在古代玉是昂贵的,它常常是祭神的供品,过去蒙古民族祭敖包时,也有这种礼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玉祭敖包了。
6、娱乐风俗
(1)赛马:是草原上最激动人心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赛程通常是五十至七十华里。赛手不穿靴袜,只穿华丽的彩衣,头上束着红、 绿绸飘带,显得既轻便又英武。当骏马疾驰的时侯,赛马人骑在马上如腾空一般,表现出娴熟的骑艺。
(2)摔跤:蒙古式的摔跤是轮着摔,一上来就互相抓握,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为失败。摔跤人数是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等双数,总数不能出现奇数。摔跤手的服饰比较讲究,下身穿肥大的白裤子(班斯拉)外面再套一条绣有各种动物和花卉图案的套裤,上衣是牛皮制做,上边钉满银钉或铜钉(卓都格),背后中间有圆形银镜或”吉祥”之类的字,腰间系有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围裙,脚登蒙古靴或马靴。优胜者脖子上常套着五颜六色的布条顶圈“姜嘎”。
(3)射箭:是蒙古民族最早用于军事训练,后改为娱乐的活动。分静射和骑射两种。
(4)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特有的也是最喜爱的民族乐器,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草原牧民爱马头琴,对马头琴有特殊的感情。马头琴的琴声优美动听,有人形容:“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
(5)音乐、舞蹈:蒙古民族一向能歌善舞著称。每当宴会,庆祝节日, 歌声常常一个接一个。唱古老的民歌,民间传说的故事, 唱草原富饶美丽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蒙古歌曲,尾声悠长而高亢,音调多激昂,歌的韵在句首不在句尾。一般宴会、节日、婚礼用的和奏乐器是两股胡琴,四股胡琴、萧等。
(6)“好来宝”:是蒙古民间独特的曲艺形式,是一种说唱艺术。它有固定的曲调和唱词。一般是两人拉着四胡对唱或一人自问自答。说唱演员不但能拉会唱,而且有触景生情的灵感,有随编随唱的本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较浓,如今在锡林浩特市有时舞台上演出的新式“好来宝”人数不等,有自编、自拉、自演,典调动听,形式多样且好看。
(7)蒙古象棋:类似国际象棋,由棋盘和棋子组成,棋盘有深浅两色间隔排列的64个小方块,棋子共32枚,双方各16枚,有诺颜(王爷),哈屯(王后),也称波日斯,各一枚,哈萨嘎(车),骆驼,马各2枚,厚乌(儿子)各8枚。 对奕时白格先走,以后双方轮流走一着,吃掉对方的棋子,由原停的一格“王车易位”,“吃掉路兵”,“兵的升格”都算走一着,双方任何一个“厚乌”到达对方最末一格时,都可变成自己一方的被吃掉的任何一个棋子。玩蒙古象棋,不能吃掉对方的“乌努钦厚乌”(孤儿)。“王”被对方将死,就算输棋,双方均剩“王”或双方只剩同色格的单骆驼算和棋。
(8)“沙嘎”那达慕:
沙嘎,指羊踝骨。沙嘎有多种玩法。沙嘎的宽凸面叫“好尼”(绵羊),宽凹面四”牙玛”(山羊),窄凸面叫“毛日”(马),窄凹面则“乌和日”或“特模”(牛或骆驼)。沙嘎正立的叫“翁高”,倒立的叫“通高”。
(9)“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是娱乐、游戏的意思,它源于摔跤、射箭、赛马三项竞技,现已成为草原上庆丰收、进行物资交流和举行民间体育活动的隆重集会。
7932 993
下一条回答
- 晓月
-
近些年受到内蒙古大草原旅游热的原因,很多蒙古的风俗已经被游客所熟知,这里不准备赘述,但是还有一些比较有趣的习俗和来由大家并不清楚,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些有趣的习俗:
蒙古族名字的趣事:蒙古族人名字非常好听,他们没有姓氏,起名字非常随性,自由而富有诗意,男孩子经常起一些阳刚的名字,铁钢、巴图、康熙、帖木儿、巴特尔等,这些名字都有结实、坚强、勇敢、英雄等意思,而女孩子的名字大多用花草的名字来命名:这是一个非常好玩的习俗,如果你来到了纯牧区的蒙古包前,学几句花草的蒙古语,大声呼喊出来,运气好就会有漂亮的蒙古族姑娘从蒙古包中跑出来,比如:其木格、塔娜、格日勒、萨仁、娜仁、敖登、哈斯等,它们都有不同的意义,其中“娜仁”是太阳的意思,“萨仁”是月亮的意思、“敖登”就是星星,“其其格”是花的意思,“其木格”是花蕊的意思,“高娃”是俊美的意思,而“斯琴”是宝石,现在你知道“斯琴高娃”的一日了吧?还有“斯琴格日乐”也明白了吧?不是“听笑话第二天才乐”。
所以说,到草原上旅游,学几句简单的蒙古语非常有好处,一下子就能拉近同他们的距离。
蒙古族喝茶的讲究:蒙古人一日至少喝三次茶,都是那种熬制的奶茶,草原上蔬菜和水果非常少,即使运过去也不新鲜,所以蒙古人吃的蔬菜和水果比较少,但是很少缺乏维生素,主要原因就是喝奶茶带来的好吃,还有一个好玩的地方,蒙古人可以顿顿吃肉,游客连吃几顿就受不了,原因也是没有喝奶茶的原因。
蒙古人喝奶茶非常讲究,不仅要长幼有序,还要有仪式感:具体是要先敬、天、地,新奶茶要在蒙古包外向天和地泼洒一些,以敬山、水、土地、神灵等,倒茶的时候要用右手持壶或勺子,壶嘴和勺子的头部要向北侧和向里,不能向外(朝门)向外,倒茶时一定要倒半碗,不能太满,端碗的手指不能探入茶中,敬茶的时候要按照长幼的顺序,先给老人或者尊贵的客人,填茶也要有讲究,不能等客人喝完,要在快喝完时填茶,懂的客人也会主动留下一些,一般情况下,喝完茶长者还要唱一段《祝词》来感谢茶。
那达慕中的习俗:到草原上旅游,相信很多人都体验过那达慕,会发现他们的很多比赛不讲级别,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摔跤比赛的时候,运动员捉对厮杀,不分年龄和体重的级别,输了就淘汰,剩下的晋级,最后只决出冠亚军,其它不记名次,看似不公平,其实是最优秀的选拔制度,充满了不确定性,因为运动员之间有相互制约的情况,这种不确定,冠军的技术含量非常高,是选拔人才的好方法;
同样,他们在赛马的时候也是如此,不分年龄和体重级别,而且是30-50公里的那种长途赛,甚至不分男女,大家一起上,一次比赛下来,有几百匹马同时冲出跑道,不仅需要体力,还要智慧和运气,场面非常好看。
其实蒙古族好友很多好玩的习俗,都是有原因的,这些背后的原因更加有意思,以后会继续讲解,希望大家喜欢,谢谢阅读!
- kven
-
礼仪风俗: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献哈达: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 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样的小壶,敬给客人嗅,这就是装着鼻烟的鼻烟壶。递鼻烟壶也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是同辈相见,要用右手递壶,互相交换,或双手略举,鞠躬互换,然后各自倒出一点鼻烟,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品完再互换。如果是长辈和晚辈相见,要微欠身,用右手递壶,下辈脆足,用两手接过,各举起闻嗅,然后再互换。
在蒙古民族的习惯中,骑马、坐车到牧民家作客。接近蒙古包时,就要轻骑慢行的,以免惊动畜群,在进蒙古包以前马鞭和马棒要放在门外,如带入包内,则被看作对主人的不尊敬。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车、上马,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车上马。在包里作客,主人躬身端奶茶,客人应欠身双手去接。包内西北角为供佛的地方,睡觉时脚不能伸向西北角。不宜用烟袋或手指人头。锅灶不许用脚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脚,否则等于侮辱灶神。蒙古包内,若有了病人,便在包门的左侧缚一条绳子,把绳子的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来访者就不应进门。
岁时风俗
蒙古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要算过年,一般进入腊月十五,人们就着手作过年的准备工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全家人或亲友聚在一起饮食娱乐送火神。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是过大年最欢乐的几天
- 里论外几
-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献哈达: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 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样的小壶,敬给客人嗅,这就是装着鼻烟的鼻烟壶。递鼻烟壶也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是同辈相见,要用右手递壶,互相交换,或双手略举,鞠躬互换,然后各自倒出一点鼻烟,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品完再互换。如果是长辈和晚辈相见,要微欠身,用右手递壶,下辈脆足,用两手接过,各举起闻嗅,然后再互换。
在蒙古民族的习惯中,骑马、坐车到牧民家作客。接近蒙古包时,就要轻骑慢行的,以免惊动畜群,在进蒙古包以前马鞭和马棒要放在门外,如带入包内,则被看作对主人的不尊敬。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车、上马,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车上马。在包里作客,主人躬身端奶茶,客人应欠身双手去接。包内西北角为供佛的地方,睡觉时脚不能伸向西北角。不宜用烟袋或手指人头。锅灶不许用脚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脚,否则等于侮辱灶神。蒙古包内,若有了病人,便在包门的左侧缚一条绳子,把绳子的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来访者就不应进门。
岁时风俗
蒙古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要算过年,一般进入腊月十五,人们就着手作过年的准备工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全家人或亲友聚在一起饮食娱乐送火神。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是过大年最欢乐的几天。大年三十夜幕降临后,人们便聚集在最年长者家中,开始除夕“乃日”(宴会),全家人尽情享受“守岁”。除夕宴会上应备办“三锅”一锅是奶茶锅;二锅是羊背锅;三锅是肉汤饭食锅。宴会中最少唱三首歌。
初一,开始拜年,首先要祭天。家里留一两位老年人或妇女,其余人身着节日盛装,手提银壶奶茶,端着奶食品,来到用雪堆成的敖包上,将供品撒进点燃的火堆里,然后叩头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接着是家庭内部拜年。晚辈向长辈问安叩拜,老人手捧哈达,壮年人用小幅绸子、青年人则用色泽鲜艳的长条绸子叩拜,长辈赐给子孙食物和钱。
家庭内部拜年结束后,人们首先到最年长者家中,进门时依年龄大小而先后进,拜完年后至少献两首颂词,三支歌,对出色的歌手,户主捧起放有哈达的奶食盘诵祝词,歌手待诵词完后将哈达揣进怀里,接过奶食盘让其他歌手品尝。
生活风俗
(1)服饰:
靴子:蒙古靴子分马靴和蒙古靴两种,马靴分棉靴和单马靴。用牛皮制成黑色,个别有紫色,挺拨,秀气,年青人多爱穿马靴。蒙古靴(香牛皮靴)有尖稍向上翘的,靴子的邦,通常有图案,压花纹,里面有的衬皮,有的衬毡,靴身宽大,靴可套棉袜毡袜。
袍子: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这种袍子,宽大袖长。下端左右一般不分岔,领子较高,纽扣在右侧。袍子的领口、袖口、边沿,常用漂亮的花边点缀,袍子的颜色,因地因人因季而异。
腰带:是穿蒙古袍子时所必备的,有的是布料,有的是绸缎,长有五米,颜色和袍子相协调。
首饰:平素牧区妇女一般不戴帽,多用红、绿等颜色的长绸子把头缠上,男子,夏季多戴鸭舌帽,冬季多戴羊皮、狐皮帽,式样是尖顶大耳或草原式斗笠帽。蒙古族妇女的首饰,逢年过节,喜庆宴会,访亲探友时用于头上的装饰。装饰品种类很多,材料也因贫富不同。比较讲究的,多用玛瑙、珍珠、宝石、金银等制成。
(2)饮食:
蒙古族的饮食大致分三大类,即肉食、奶食、粮食。一日三餐,两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条、吃包子。
肉食:牛、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也是最喜爱的食品。尤其愿吃羊肉的“手扒肉”,羊肉的吃法多种多样。常见亦享有盛名的“手扒肉”、“全羊”,也叫“羊背子”。
饮料主要有三种:奶茶又叫蒙古茶。是蒙古民族最喜好的饮料,一日三餐都要喝奶茶;酸奶:即发酵后的马奶“其格”以及发酵后的牛、羊奶“塔日嘎”能散热止渴,且富有营养;奶酒,又叫蒙古酒。把发酵的奶放入锅中慢火熬煮、蒸馏后即酿成透明醇香的奶酒。
奶食:蒙语叫“查干伊德”是纯洁吉祥的意思。奶食品主要有六种:白油、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
其格:“其格”酸马奶(通称马奶酒)是蒙古民族人民在各种聚会、盛宴中的珍贵饮料。在那达幕大会上,总是痛饮其格,以庆贺畜牧生产的大丰收和吉祥如意。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忽必烈在皇宴会上曾把其格、驼奶等饮料盛在金碗里款待客人。
蒙古酒:蒙古酒是蒙古族人的主要饮料之一,蒙古酒是从牛奶中提炼而成,故称“牛奶酒”蒙古酒绵厚醇香,无色透明,少饮延年健体、活血补气,男女老幼皆可饮之。蒙古族人制做“牛奶酒”历史悠久,据史书载,蒙古勃儿只斤铁木真1206年建国时每逢吉庆之日狂饮此酒,增添喜日气氛。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尤为盛产蒙古酒。然而,时过700多年,生产蒙古酒的原始工艺流传至今仍未改变。
(3)居住
蒙古包是一种天幕式的住所,呈圆形尖顶。通常用羊毛毡子一层或二层覆盖。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 ”的意思。 古时称作“穹庐”“毡包”。
蒙古包分两种。一种是牧区夏季用的,为移转式的,一种是冬营地为半固定式的。蒙古语称移转包为“乌尔郭格尔”。
蒙古包在大雪中阻力小,不积雪,下雨时包顶不存水。包的门方长而小且连地面,寒气不易侵入。包的百叶哈纳是用数根相等的细木棍和牛皮绳连结而成,用时拉开便成圆形的蒙古包墙,搬迁时折叠,又能当勒勒车的车板。包的顶端有个口就是天窗,可通烟通气,又可采光。
4、生产风俗
马,是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凡是放牧、探亲访友、出外办事都需乘马。马的体质不但结实强健,而且极耐粗放饲养,以忍苦耐劳著称。日行可达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里。草原牧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能骑马。
勒勒车,也叫“大样车”,这种车的轮子较高,直径最长的有一米四、五。轴轮多是用桦、榆、硬杂木而制成,车辕较长,除车身外一般相当于半身的长度。它可以拉水、搬运蒙古包、运燃料、用于婚丧嫁娶,适应于草原、沙漠上通行。
库房车,车体上放置一木制长方形有盖有门的柜,柜外用铁皮包封,或围生牛皮,可防风、防水、防潮。柜内可储藏粮食,肉食等生活用品。
拉水车,车上固定一大木桶或铁制桶,用来拉饮用水,平时蓄水用。
骆驼,是沙漠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特别是在冬季,牧民放牧愿骑骆驼,骑乘较暖,忍苦耐劳,几天不喂草、不饮水也能过的去,冬季行路。搬运主要依靠骆驼,在沙漠中,常常可见到成群结队的骆驼,在海洋般的沙地上鱼贯而行,因此骆驼被人称为“沙漠之舟”。
5、祭祀风俗
(1)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 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六、七、八月间。祭祀时,敖包插上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旗上写经文,祭礼仪上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2)血祭:就是把自己喂养的牛、马、羊宰杀了,供奉在敖包之前。这种祭法由来已久,现在各另地方还有。相传游牧时代,蒙古族牧民把供自己生存的牛、马、羊等牲畜,看成是天地所赐,因此,祀天、地诸神时,就要宰杀牲畜来报答。
(3)酒祭:就是把鲜奶、奶油,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这种祭神的风俗,也很早就有,(蒙古秘史)中称作“酒注礼”,至今有的地方还能看到。据说它的意思是说,神不仅要吃肉,也要饮酒喝奶子的。
(4)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一大堆牛、马、羊粪。祭祀时,各户都走近火边,念着自己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玛哈”整羊肉,投到火里烧,烧得越旺越好。蒙古民族认为火最洁净,用火可以驱逐一切邪恶。
(5)玉祭:在古代玉是昂贵的,它常常是祭神的供品,过去蒙古民族祭敖包时,也有这种礼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玉祭敖包了。
6、娱乐风俗
(1)赛马:是草原上最激动人心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赛程通常是五十至七十华里。赛手不穿靴袜,只穿华丽的彩衣,头上束着红、 绿绸飘带,显得既轻便又英武。当骏马疾驰的时侯,赛马人骑在马上如腾空一般,表现出娴熟的骑艺。
(2)摔跤:蒙古式的摔跤是轮着摔,一上来就互相抓握,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为失败。摔跤人数是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等双数,总数不能出现奇数。摔跤手的服饰比较讲究,下身穿肥大的白裤子(班斯拉)外面再套一条绣有各种动物和花卉图案的套裤,上衣是牛皮制做,上边钉满银钉或铜钉(卓都格),背后中间有圆形银镜或”吉祥”之类的字,腰间系有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围裙,脚登蒙古靴或马靴。优胜者脖子上常套着五颜六色的布条顶圈“姜嘎”。
(3)射箭:是蒙古民族最早用于军事训练,后改为娱乐的活动。分静射和骑射两种。
(4)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特有的也是最喜爱的民族乐器,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草原牧民爱马头琴,对马头琴有特殊的感情。马头琴的琴声优美动听,有人形容:“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
(5)音乐、舞蹈:蒙古民族一向能歌善舞著称。每当宴会,庆祝节日, 歌声常常一个接一个。唱古老的民歌,民间传说的故事, 唱草原富饶美丽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蒙古歌曲,尾声悠长而高亢,音调多激昂,歌的韵在句首不在句尾。一般宴会、节日、婚礼用的和奏乐器是两股胡琴,四股胡琴、萧等。
(6)“好来宝”:是蒙古民间独特的曲艺形式,是一种说唱艺术。它有固定的曲调和唱词。一般是两人拉着四胡对唱或一人自问自答。说唱演员不但能拉会唱,而且有触景生情的灵感,有随编随唱的本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较浓,如今在锡林浩特市有时舞台上演出的新式“好来宝”人数不等,有自编、自拉、自演,典调动听,形式多样且好看。
(7)蒙古象棋:类似国际象棋,由棋盘和棋子组成,棋盘有深浅两色间隔排列的64个小方块,棋子共32枚,双方各16枚,有诺颜(王爷),哈屯(王后),也称波日斯,各一枚,哈萨嘎(车),骆驼,马各2枚,厚乌(儿子)各8枚。 对奕时白格先走,以后双方轮流走一着,吃掉对方的棋子,由原停的一格“王车易位”,“吃掉路兵”,“兵的升格”都算走一着,双方任何一个“厚乌”到达对方最末一格时,都可变成自己一方的被吃掉的任何一个棋子。玩蒙古象棋,不能吃掉对方的“乌努钦厚乌”(孤儿)。“王”被对方将死,就算输棋,双方均剩“王”或双方只剩同色格的单骆驼算和棋。
- 北有云溪
-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献哈达: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 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样的小壶,敬给客人嗅,这就是装着鼻烟的鼻烟壶。递鼻烟壶也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是同辈相见,要用右手递壶,互相交换,或双手略举,鞠躬互换,然后各自倒出一点鼻烟,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品完再互换。如果是长辈和晚辈相见,要微欠身,用右手递壶,下辈脆足,用两手接过,各举起闻嗅,然后再互换。
在蒙古民族的习惯中,骑马、坐车到牧民家作客。接近蒙古包时,就要轻骑慢行的,以免惊动畜群,在进蒙古包以前马鞭和马棒要放在门外,如带入包内,则被看作对主人的不尊敬。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车、上马,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车上马。在包里作客,主人躬身端奶茶,客人应欠身双手去接。包内西北角为供佛的地方,睡觉时脚不能伸向西北角。不宜用烟袋或手指人头。锅灶不许用脚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脚,否则等于侮辱灶神。蒙古包内,若有了病人,便在包门的左侧缚一条绳子,把绳子的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来访者就不应进门。
岁时风俗
蒙古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要算过年,一般进入腊月十五,人们就着手作过年的准备工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全家人或亲友聚在一起饮食娱乐送火神。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是过大年最欢乐的几天。大年三十夜
- cl
-
蒙古族的饮食主要是肉食和奶食,传统的蒙古族居住房是蒙古包,而在婚嫁方面,蒙古族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他们会穿上传统的蒙古族服饰,按照蒙古族的传统习俗进行婚嫁。
蒙古族的饮食
蒙古族的饮食大致分三大类:肉食、奶食、粮食。蒙古族一般一日三餐,两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条、吃包子。
其中,蒙古族的肉食主要是牛肉和羊肉。牛肉和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也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尤其是羊肉。蒙古族对于羊肉的吃法多种多样,比如“手扒肉”和“全羊”,“全羊”也叫“羊背子”。
蒙古族的奶食品主要有六种:白油、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奶食在蒙语里面有“查干伊德”的意思,寓意纯洁吉祥。
而蒙古族由奶食制成的饮料主要有三种:奶茶、酸奶和奶酒。奶茶又叫蒙古茶,是蒙古民族最喜好的饮料,他们一日三餐都要喝奶茶。酸奶即发酵后的马奶“其格”以及发酵后的牛、羊奶“塔日嘎”,酸奶不仅能散热止渴,而且富有营养,也是是蒙古民族人民在各种聚会、盛宴中的珍贵饮料。奶酒又叫蒙古酒,把发酵的奶放入锅中慢火熬煮、蒸馏后就酿成了透明醇香的奶酒。蒙古酒绵厚醇香,无色透明,少饮延年健体、活血补气,男女老幼皆可饮用。
2.蒙古族的居住
传统的蒙古族牧民住房是蒙古包,“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蒙古包是一种天幕式的住所,呈圆形尖顶,通常用羊毛毡子一层或二层覆盖,所以在古时候,蒙古包又被称作“穹庐”、“毡包”。蒙古包分两种。一种是牧区夏季用的,为移转式的,一种是冬营地为半固定式的。蒙古语称移转包为“乌尔郭格尔”。
蒙古包在大雪中阻力小,不会积雪,在下雨时包顶不会存水。蒙古包的门方长而小且连地面,寒气不易侵入。蒙古包的百叶哈纳是用数根相等的细木棍和牛皮绳连结而成,在使用时拉开,便成圆形的蒙古包墙,在搬迁时可以折叠,又能当勒勒车的车板。蒙古包的顶端有个口,就是天窗,这个天窗可以通烟通气,又可以采光。
3.蒙古族的婚嫁
蒙古族的婚俗之一,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会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伴郎、祝颂人等人,也会穿上节日盛装。他们一同骑上马,携带彩车和礼品,前往女家娶亲。
娶亲者至女家,先绕蒙古包一周,并向女家敬献一只“碰门羊”和其他的礼物。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方可入席就餐。晚上,又摆设羊五叉宴席,并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圈。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 再也不做站长了
-
蒙古族的饮食主要是肉食和奶食,传统的蒙古族居住房是蒙古包,而在婚嫁方面,蒙古族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他们会穿上传统的蒙古族服饰,按照蒙古族的传统习俗进行婚嫁。
蒙古族的饮食
蒙古族的饮食大致分三大类:肉食、奶食、粮食。蒙古族一般一日三餐,两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条、吃包子。
其中,蒙古族的肉食主要是牛肉和羊肉。牛肉和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也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尤其是羊肉。蒙古族对于羊肉的吃法多种多样,比如“手扒肉”和“全羊”,“全羊”也叫“羊背子”。

蒙古族的奶食品主要有六种:白油、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奶食在蒙语里面有“查干伊德”的意思,寓意纯洁吉祥。
而蒙古族由奶食制成的饮料主要有三种:奶茶、酸奶和奶酒。奶茶又叫蒙古茶,是蒙古民族最喜好的饮料,他们一日三餐都要喝奶茶。酸奶即发酵后的马奶“其格”以及发酵后的牛、羊奶“塔日嘎”,酸奶不仅能散热止渴,而且富有营养,也是是蒙古民族人民在各种聚会、盛宴中的珍贵饮料。奶酒又叫蒙古酒,把发酵的奶放入锅中慢火熬煮、蒸馏后就酿成了透明醇香的奶酒。蒙古酒绵厚醇香,无色透明,少饮延年健体、活血补气,男女老幼皆可饮用。
2.蒙古族的居住
传统的蒙古族牧民住房是蒙古包,“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蒙古包是一种天幕式的住所,呈圆形尖顶,通常用羊毛毡子一层或二层覆盖,所以在古时候,蒙古包又被称作“穹庐”、“毡包”。蒙古包分两种。一种是牧区夏季用的,为移转式的,一种是冬营地为半固定式的。蒙古语称移转包为“乌尔郭格尔”。

蒙古包在大雪中阻力小,不会积雪,在下雨时包顶不会存水。蒙古包的门方长而小且连地面,寒气不易侵入。蒙古包的百叶哈纳是用数根相等的细木棍和牛皮绳连结而成,在使用时拉开,便成圆形的蒙古包墙,在搬迁时可以折叠,又能当勒勒车的车板。蒙古包的顶端有个口,就是天窗,这个天窗可以通烟通气,又可以采光。
3.蒙古族的婚嫁
蒙古族的婚俗之一,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会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伴郎、祝颂人等人,也会穿上节日盛装。他们一同骑上马,携带彩车和礼品,前往女家娶亲。

娶亲者至女家,先绕蒙古包一周,并向女家敬献一只“碰门羊”和其他的礼物。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方可入席就餐。晚上,又摆设羊五叉宴席,并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圈。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 gitcloud
-
蒙古族游牧民以“马背上的民族”著称于世。其游牧迁徙,自然离不开马。马曾经是蒙古游牧民的生活保证,马的身上不仅仅包含着蒙古人的全部感情和热情而且也寄托着,传承着,充分体现着历史上代代蒙古人的理想,追求,事实上它以形成了蒙古族的一种精神表征,一种生动的有生命的象征。蒙古族养牛的历史非常遥远。古代牛为第二蓄种,游牧迁徙之时,战事频繁牛都是搬运辎重的依仗。对牛乳榨取游牧民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称奶食品为白食“查干伊得”以及纯洁,崇高的食品。只从牛乳榨取的有约几十种,有:奶酪,奶油,奶酒,奶豆腐,白油,酸奶,奶皮子等。另外还有红食“乌兰伊德”即红色食品之意。其中以牛羊为主。羊在近代蒙古族经济中属于重要地位。蒙古羊为我国的三大羊种之一。蒙古人食肉以羊为主,因此游牧民往往以草场,季节的变换而改变放养方法,以稳住羊群吃草,为的是让羊群抓好秋彪,经济上少受损失。骆驼为蒙古族驯养的家蓄之一。双峰驼是内蒙古特产。有些地区称赞骆驼有鼠的耳朵,牛的蹄瓣,虎的抓,兔的嘴唇,龙的脖颈,狗的大腿,,蛇的眼睛,马的鬃领,羊的绒毛,猴的屁股,鸡的冠子,猪的尾巴。骆驼是集十二属相为一身,骆驼是与牧人的生活相伴的吉祥物。
游牧民生存依赖于生蓄,而生蓄的繁殖存活依赖于草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并不是在茫茫草原上随意放牧,而必须受至于环境条件,必须遵从大自然的规律。草场的生长具有鲜明的周期性,因此游牧方式也有多种形式。现在主要是一年之中搬迁两次,即冬营盘和夏营盘。游民迁徙各季营地的规律,时间的分配,路线和范围的划定,一般说来是比较固定的。但也要看水草是否丰足而定。还有一种方式是走“敖特尔”,即走场游牧之意。走“敖特尔”是除了下场以外,选择其他牧场游牧。其目的是为了生蓄更好的抓膘。在新的一年为了风调雨顺,草场好,自家的生蓄彪肥,体壮,使放牧者更受到他们的尊敬和爱待。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查干萨日”①有“五畜过年”这一习俗,这是游牧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游牧文化滋养了游牧民对大自然的水草情怀。水草情怀就是热爱大自然人与大自然和蔼相处。如每年的“五蓄过年”用的茶,牛羊肉,酒,米,奶制品等备好。大年除夕之夜一定把自家的圈牛犊的地方和羊圈打扫的干干净净。(一般大蓄没有固定的大扫地方。)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把自家的牲畜头数点清,一头牲畜也不能缺。如有缺的必须找回来。当然也不允许别人家的牲畜在自家过夜。把全部牲畜饮了水,草料尽量满足供给吃饱,围着生蓄点燃一些松柏,有的牧户还点上卓拉②(用油燃着长命火)。初一早上祭天的时候牧户都要燃起以“五畜群”命名的卓拉(偿命火)它们是羊群卓拉③,牛群长卓拉,马群卓拉,驼群卓拉。初一早晨不能对着牲畜大声喊叫,更不能打马牲畜。牧民穿着节日的盛装,其中的长者鲜奶和奶制品黄油涂抹在被称呼为是神的坐骑的牛,马,羊,驼的头部,进行“米拉礼”仪式④,保佑人蓄兴旺,生活美满,牧民们慢慢的把自家的牲畜向着五畜吃草的操场赶去。到了晚上,生蓄回家的时候牧户都要把自家的牲畜赢回来,主人和长者手里端着奶制品,嘴里不停的念着祝福语⑤。
对于生存在茫茫草原的游牧民来说,生态环境赋予了他们以畜牧业为生计的主要手段,使他们为之倾注全部心血,情感,技术,期望,从而获得感情上的满足,精神上的享受,经济上的收获。蒙古族过白月表面上是人和牲畜共度,实际上是从精神上达到了一个高度。人和牲畜都是动物范畴。当然人是高级动物不能等同于牲畜。但是他们也有共同点,那就是要生存,要吃,只不过生存和吃的方式有所不同。人有思维,有想法,这是人和动物有所区别的一面。因此,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文明不仅仅落实到行动上,还要表现在意识与精神的寄托上。游牧民忌讳举杯就唱,端起碗就吃,甚至吃水果,品尝点心也必须是先敬天,敬地,敬祖先,否则他们认为这是“秃尾的驴,缺牙的猪,是牲畜。”众所周知蒙古族举起酒杯首先要用无名指点三遍酒盅里的酒来敬天,敬地,敬祖先。同样游牧民一日三餐的喝茶,吃饭,都必须先敬天,敬地,敬祖先。他们用此行动来进行意念的沟通。人类文明告知我们游牧民的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热爱大自然,他们认为我生的土地像金子,哺育我的水像神水。孩子们看着长者们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的举动而长大成人。因此他们对苍天,对大地,对祖先有着一中感恩之情。一生一世不知不觉的为自然环保做着贡献。他们通过心理上的精细表述,再从形象上渗透到实际行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拨下了环保意识的种子。这也是蒙古高原的生态环境与大自然所培育的蒙古游牧文化,心理素质,审美观念等所具有的特定感情。必然使其将崇拜苍天,崇拜大地,崇拜祖先,同样也是蒙古游牧民的民族精神,心理与审美价值取向的一个心灵象征。
二、从“五畜过年”看游牧民的物质基础 游牧民经济带有分散性,它所采取的基本的经济形式是整年分散的游牧,大部分或绝大多部分是携家带口的随牧群移动。游牧经济需要定期的迁移组合。蒙古族游牧民旧举人烟稀少,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人际之间的交往不甚密切,通过聚会,沟通了信息,强化了社会集体意识。加强了民族的内聚力。因此,蒙古族游牧民的民间节日习俗是社会群体意识的传统的反映。也有维系,调节,加强了社会联系的功能。“草原上的一切生命包括人,蓄,草等都是在相互依存中繁衍和生存的。草原孕育着生命,牧民呼唤着生命的繁衍。”所以畜牧业是蒙古族牧民成长,繁衍传承的物质文化之源。
“五畜过年”礼仪习俗是游牧文化特定行为模式和道德规范,虽然没有成文的法律规定,但却是每个人都要遵循的。通过“五蓄过年”民间节日习俗来表彰放牧者,感谢他们在一年之中的辛劳劳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和查哈尔地区就有给五蓄过年的“五蓄过年”习俗。“五蓄过年”是农历的正月择吉日即可。“五蓄过年”不仅仅是一两农户家的事,而是几户甚至十几户牧民联合起来举行庆典活动。有牧户中的长者牵头和大家商议“五蓄过年”的地点,对于游牧民来说,什摸地方水草茂盛就可以放养更多的生蓄,哪里就势他们的家,他们的经济生活和物质基础是单纯的依靠自然界水草茂盛的环境而生存。搞“五蓄过年”同样也一般在水草好生蓄站的住的地方草地上举行。游牧民的社会界限是经常变动的,可能一些人在某个时期完全是独立,分散的,而到了某个节日,某个地方则必须与其他人结合成强大的群体即避免了各种冲突因素,又增加了娱乐项目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五畜过年”习俗就证明了这一点。牧民各自带着节前准备的茶,肉,酒,米,奶制品,牵着马赶着勒勒车,车上拉着临时帐篷。日出之前,大家到指定的地方集合。先到的把铁锅支起来,随后大家把带去的茶叶放到刚刚融化的冰水里煮奶茶。茶快开之时,牧马人,放牛的放骆驼的人们把蓄群按先后顺序赶过来,所有参加庆典的牧民也靠拢在集会中心。在临时帐蓬外面长者们点燃松柏枝,手里端着奶茶和奶制品“德吉”⑥,颂念祝福词:“千头羊,万头马,千千万万,万万千千,膘肥体壮”。然后大家敬供苍天,敬供大地,敬供东西南北等各个方位。完成仪式后,牧马人,牧羊人,放牛,放骆驼的人从畜群旁边走过来。大家一起迎上前去问候“牲畜过年好?畜群好吗?”放牧者回答:“好!好!蓄群过年好!”互相问候完大家按着年龄的大小并排做在牛皮垫上。在野外喝完了茶,拿起煮好的手把肉的德吉,敬苍天,敬佛主,敬祖先,进行“撒查礼”仪式⑦,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阳光普照,鲜花盛开,绿地葱葱,牲畜兴旺。大家动手煮饺子,蒸包子,还在羊肉汤里煮小米粥。
吃喝准备完毕,长者带头提着套马竿上马,青少年们紧跟其后,每个人手里握着招福剑,招福袋,哈达,奶制品等。青少年们跟随长者们一起颂念:“获来!获来!⑧福星高招!获来!获来!五畜兴旺!获来!获来!”大家一起同声喊唱,顺时针骑着马绕五畜一周,返回原地时,各自把家里的头马头羊和命名为神的坐骑的牲畜赶回家。“五畜过年”习俗还有娱乐功能,举行完祝福仪式后:“男儿三技”比赛开始。他们在雪地上摔跤,射箭,赛马,优胜者获奖。同时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尽情娱乐,放歌纵酒,劳累得到松弛,烦恼得到解脱,使人的精神欢娱,积劳顿消,夕阳西下的时候牧民们才准备回家。把五蓄从过庆典的草场赶回来,点燃松柏,有长者举起招福剑,招福袋,嘴里不停的念着祝福语。顺时针围着五蓄绕三圈以后再回家。牧民们很重视这个“五蓄过年”习俗,因此参加庆典的人都要穿上节日盛装,每个人面带微笑,相互祝福为好,参加庆典者不能大家斗欧。不讲讳言忌语。五畜过年这一天是放牧人最受尊敬的一天,请他们坐上主桌。所有茶和饭德吉请放牧者品尝,同时送给他们一些“吉祥如意”的祝福。
回家时大家把“五畜过年”用剩下的供品各自带回家,参加庆典的牧民快到家的时候,家里人出门迎上前去问候“五蓄过年好吗?”来者答到“过年好!”“今年的生蓄一定兴旺,健壮,仔蓄肯定更茁壮。”从这一问一答中可以得知,生蓄是游牧的一种财富。一种货币,同时也是牧民的一种特殊生产资料。牲畜不同于土地,因为土地不具有扩大再生产的性能,而生蓄却具有这种性能。扩大再生产,主要依赖生产牲畜的繁殖。牲畜是一种循环产品,不是最终产品。做为一种活的生产资料,游牧民对牲畜的头数就有了一种强烈的要求。他们需要广泛的领土区域,繁殖牲畜成为游牧民的唯一的追求。蒙古族称春节为“查干萨日”。
三、结语
蒙古游牧民通过本民族的文化寻找到自我位置,并以其为基点来选择管束自我的行为方式。游牧民对大自然的崇拜,有力地约束了人类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并把人类和自然本身同化为一个整体。
游牧民对大自然不会用科学数字描述它、了解他、研究它,他们从古至今只认为:万物有灵,也就是说,从游牧文化的产生、发展、变迁的过程中,由此给大自然一切事物充分的尊重。“五畜过年”习俗正是这种尊重的一种集中体现。它不仅仅是对牲畜的尊重,对自然的崇拜,使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更强调了人类在自然中的特殊存在,因此,我们在研究民俗学,追踪研究民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方面更应该全面、深入地把握该民族的文化特征,特别是游牧社会历来有一套比较完整而且十分具体,系统而科学的习惯法,在现代社会中所有效发挥的实际作用。
注释:
①:“查干萨日”即蒙古语“春节”。
②:“卓拉”,即用黄油燃烧的佛灯,也称“长明灯”。
③:“羊群卓拉”,五畜中的山羊和绵羊同属一个羊群,因此用一盏灯来供奉。
④:“米拉礼”,即涂抹礼仪,是游牧民表达自己的对牲畜的感恩之情,并希望得到神保佑与庇护而举行的仪式。
⑤:“祝福语”,用有节奏的韵律咏颂,主要表达美好心愿。
⑥:“德吉”,指蒙古人崇尚的食品中的最先被享用的部分。
⑦:“撒查礼”,向苍天,大地,山水,神灵,动物等祭酒、鲜奶等物品。
⑧:“获来”,招福之意,用有节奏的韵律说唱。
- 侠客
-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献哈达: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 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样的小壶,敬给客人嗅,这就是装着鼻烟的鼻烟壶。递鼻烟壶也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是同辈相见,要用右手递壶,互相交换,或双手略举,鞠躬互换,然后各自倒出一点鼻烟,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品完再互换。如果是长辈和晚辈相见,要微欠身,用右手递壶,下辈脆足,用两手接过,各举起闻嗅,然后再互换。
在蒙古民族的习惯中,骑马、坐车到牧民家作客。接近蒙古包时,就要轻骑慢行的,以免惊动畜群,在进蒙古包以前马鞭和马棒要放在门外,如带入包内,则被看作对主人的不尊敬。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车、上马,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车上马。在包里作客,主人躬身端奶茶,客人应欠身双手去接。包内西北角为供佛的地方,睡觉时脚不能伸向西北角。不宜用烟袋或手指人头。锅灶不许用脚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脚,否则等于侮辱灶神。蒙古包内,若有了病人,便在包门的左侧缚一条绳子,把绳子的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来访者就不应进门。
岁时风俗
蒙古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要算过年,一般进入腊月十五,人们就着手作过年的准备工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全家人或亲友聚在一起饮食娱乐送火神。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是过大年最欢乐的几天。大年三十夜幕降临后,人们便聚集在最年长者家中,开始除夕“乃日”(宴会),全家人尽情享受“守岁”。除夕宴会上应备办“三锅”一锅是奶茶锅;二锅是羊背锅;三锅是肉汤饭食锅。宴会中最少唱三首歌。
初一,开始拜年,首先要祭天。家里留一两位老年人或妇女,其余人身着节日盛装,手提银壶奶茶,端着奶食品,来到用雪堆成的敖包上,将供品撒进点燃的火堆里,然后叩头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接着是家庭内部拜年。晚辈向长辈问安叩拜,老人手捧哈达,壮年人用小幅绸子、青年人则用色泽鲜艳的长条绸子叩拜,长辈赐给子孙食物和钱。
家庭内部拜年结束后,人们首先到最年长者家中,进门时依年龄大小而先后进,拜完年后至少献两首颂词,三支歌,对出色的歌手,户主捧起放有哈达的奶食盘诵祝词,歌手待诵词完后将哈达揣进怀里,接过奶食盘让其他歌手品尝。
生活风俗
(1)服饰:
靴子:蒙古靴子分马靴和蒙古靴两种,马靴分棉靴和单马靴。用牛皮制成黑色,个别有紫色,挺拨,秀气,年青人多爱穿马靴。蒙古靴(香牛皮靴)有尖稍向上翘的,靴子的邦,通常有图案,压花纹,里面有的衬皮,有的衬毡,靴身宽大,靴可套棉袜毡袜。
袍子: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这种袍子,宽大袖长。下端左右一般不分岔,领子较高,纽扣在右侧。袍子的领口、袖口、边沿,常用漂亮的花边点缀,袍子的颜色,因地因人因季而异。
腰带:是穿蒙古袍子时所必备的,有的是布料,有的是绸缎,长有五米,颜色和袍子相协调。
首饰:平素牧区妇女一般不戴帽,多用红、绿等颜色的长绸子把头缠上,男子,夏季多戴鸭舌帽,冬季多戴羊皮、狐皮帽,式样是尖顶大耳或草原式斗笠帽。蒙古族妇女的首饰,逢年过节,喜庆宴会,访亲探友时用于头上的装饰。装饰品种类很多,材料也因贫富不同。比较讲究的,多用玛瑙、珍珠、宝石、金银等制成。
(2)饮食:
蒙古族的饮食大致分三大类,即肉食、奶食、粮食。一日三餐,两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条、吃包子。
肉食:牛、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也是最喜爱的食品。尤其愿吃羊肉的“手扒肉”,羊肉的吃法多种多样。常见亦享有盛名的“手扒肉”、“全羊”,也叫“羊背子”。
饮料主要有三种:奶茶又叫蒙古茶。是蒙古民族最喜好的饮料,一日三餐都要喝奶茶;酸奶:即发酵后的马奶“其格”以及发酵后的牛、羊奶“塔日嘎”能散热止渴,且富有营养;奶酒,又叫蒙古酒。把发酵的奶放入锅中慢火熬煮、蒸馏后即酿成透明醇香的奶酒。
奶食:蒙语叫“查干伊德”是纯洁吉祥的意思。奶食品主要有六种:白油、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
其格:“其格”酸马奶(通称马奶酒)是蒙古民族人民在各种聚会、盛宴中的珍贵饮料。在那达幕大会上,总是痛饮其格,以庆贺畜牧生产的大丰收和吉祥如意。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忽必烈在皇宴会上曾把其格、驼奶等饮料盛在金碗里款待客人。
蒙古酒:蒙古酒是蒙古族人的主要饮料之一,蒙古酒是从牛奶中提炼而成,故称“牛奶酒”蒙古酒绵厚醇香,无色透明,少饮延年健体、活血补气,男女老幼皆可饮之。蒙古族人制做“牛奶酒”历史悠久,据史书载,蒙古勃儿只斤铁木真1206年建国时每逢吉庆之日狂饮此酒,增添喜日气氛。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尤为盛产蒙古酒。然而,时过700多年,生产蒙古酒的原始工艺流传至今仍未改变。
(3)居住
蒙古包是一种天幕式的住所,呈圆形尖顶。通常用羊毛毡子一层或二层覆盖。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 ”的意思。 古时称作“穹庐”“毡包”。
蒙古包分两种。一种是牧区夏季用的,为移转式的,一种是冬营地为半固定式的。蒙古语称移转包为“乌尔郭格尔”。
蒙古包在大雪中阻力小,不积雪,下雨时包顶不存水。包的门方长而小且连地面,寒气不易侵入。包的百叶哈纳是用数根相等的细木棍和牛皮绳连结而成,用时拉开便成圆形的蒙古包墙,搬迁时折叠,又能当勒勒车的车板。包的顶端有个口就是天窗,可通烟通气,又可采光。
4、生产风俗
马,是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凡是放牧、探亲访友、出外办事都需乘马。马的体质不但结实强健,而且极耐粗放饲养,以忍苦耐劳著称。日行可达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里。草原牧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能骑马。
勒勒车,也叫“大样车”,这种车的轮子较高,直径最长的有一米四、五。轴轮多是用桦、榆、硬杂木而制成,车辕较长,除车身外一般相当于半身的长度。它可以拉水、搬运蒙古包、运燃料、用于婚丧嫁娶,适应于草原、沙漠上通行。
库房车,车体上放置一木制长方形有盖有门的柜,柜外用铁皮包封,或围生牛皮,可防风、防水、防潮。柜内可储藏粮食,肉食等生活用品。
拉水车,车上固定一大木桶或铁制桶,用来拉饮用水,平时蓄水用。
骆驼,是沙漠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特别是在冬季,牧民放牧愿骑骆驼,骑乘较暖,忍苦耐劳,几天不喂草、不饮水也能过的去,冬季行路。搬运主要依靠骆驼,在沙漠中,常常可见到成群结队的骆驼,在海洋般的沙地上鱼贯而行,因此骆驼被人称为“沙漠之舟”。
5、祭祀风俗
(1)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 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六、七、八月间。祭祀时,敖包插上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旗上写经文,祭礼仪上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2)血祭:就是把自己喂养的牛、马、羊宰杀了,供奉在敖包之前。这种祭法由来已久,现在各另地方还有。相传游牧时代,蒙古族牧民把供自己生存的牛、马、羊等牲畜,看成是天地所赐,因此,祀天、地诸神时,就要宰杀牲畜来报答。
(3)酒祭:就是把鲜奶、奶油,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这种祭神的风俗,也很早就有,(蒙古秘史)中称作“酒注礼”,至今有的地方还能看到。据说它的意思是说,神不仅要吃肉,也要饮酒喝奶子的。
(4)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一大堆牛、马、羊粪。祭祀时,各户都走近火边,念着自己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玛哈”整羊肉,投到火里烧,烧得越旺越好。蒙古民族认为火最洁净,用火可以驱逐一切邪恶。
(5)玉祭:在古代玉是昂贵的,它常常是祭神的供品,过去蒙古民族祭敖包时,也有这种礼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玉祭敖包了。
6、娱乐风俗
(1)赛马:是草原上最激动人心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赛程通常是五十至七十华里。赛手不穿靴袜,只穿华丽的彩衣,头上束着红、 绿绸飘带,显得既轻便又英武。当骏马疾驰的时侯,赛马人骑在马上如腾空一般,表现出娴熟的骑艺。
(2)摔跤:蒙古式的摔跤是轮着摔,一上来就互相抓握,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为失败。摔跤人数是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等双数,总数不能出现奇数。摔跤手的服饰比较讲究,下身穿肥大的白裤子(班斯拉)外面再套一条绣有各种动物和花卉图案的套裤,上衣是牛皮制做,上边钉满银钉或铜钉(卓都格),背后中间有圆形银镜或”吉祥”之类的字,腰间系有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围裙,脚登蒙古靴或马靴。优胜者脖子上常套着五颜六色的布条顶圈“姜嘎”。
(3)射箭:是蒙古民族最早用于军事训练,后改为娱乐的活动。分静射和骑射两种。
(4)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特有的也是最喜爱的民族乐器,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草原牧民爱马头琴,对马头琴有特殊的感情。马头琴的琴声优美动听,有人形容:“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
(5)音乐、舞蹈:蒙古民族一向能歌善舞著称。每当宴会,庆祝节日, 歌声常常一个接一个。唱古老的民歌,民间传说的故事, 唱草原富饶美丽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蒙古歌曲,尾声悠长而高亢,音调多激昂,歌的韵在句首不在句尾。一般宴会、节日、婚礼用的和奏乐器是两股胡琴,四股胡琴、萧等。
(6)“好来宝”:是蒙古民间独特的曲艺形式,是一种说唱艺术。它有固定的曲调和唱词。一般是两人拉着四胡对唱或一人自问自答。说唱演员不但能拉会唱,而且有触景生情的灵感,有随编随唱的本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较浓,如今在锡林浩特市有时舞台上演出的新式“好来宝”人数不等,有自编、自拉、自演,典调动听,形式多样且好看。
(7)蒙古象棋:类似国际象棋,由棋盘和棋子组成,棋盘有深浅两色间隔排列的64个小方块,棋子共32枚,双方各16枚,有诺颜(王爷),哈屯(王后),也称波日斯,各一枚,哈萨嘎(车),骆驼,马各2枚,厚乌(儿子)各8枚。 对奕时白格先走,以后双方轮流走一着,吃掉对方的棋子,由原停的一格“王车易位”,“吃掉路兵”,“兵的升格”都算走一着,双方任何一个“厚乌”到达对方最末一格时,都可变成自己一方的被吃掉的任何一个棋子。玩蒙古象棋,不能吃掉对方的“乌努钦厚乌”(孤儿)。“王”被对方将死,就算输棋,双方均剩“王”或双方只剩同色格的单骆驼算和棋。
(8)“沙嘎”那达慕:
沙嘎,指羊踝骨。沙嘎有多种玩法。沙嘎的宽凸面叫“好尼”(绵羊),宽凹面四”牙玛”(山羊),窄凸面叫“毛日”(马),窄凹面则“乌和日”或“特模”(牛或骆驼)。沙嘎正立的叫“翁高”,倒立的叫“通高”。
(9)“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是娱乐、游戏的意思,它源于摔跤、射箭、赛马三项竞技,现已成为草原上庆丰收、进行物资交流和举行民间体育活动的隆重集会。
- 站长在线
-
在亚欧大陆东北部的高原上,广袤的大草原孕育了一个纯朴、豪放而伟大的民族——蒙古族。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世界上大部分的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又被誉为“草原骄子”。
清新的空气,明丽的阳光,晶莹的露水,给了他们纯洁的心灵;苍茫的原野,狂暴的风雪,严峻的天气,给了他们粗犷和坚韧的性格。在蒙古族世代居住的土地上,渗透着阿爸的汗水,阿妈的奶汁,珍藏着蒙古族人民勤劳、朴实的灵魂,记述着一个马背民族的古朴生活。
13世纪初起,蒙古族开始根据回鹘、吐蕃等民族的文字创制蒙古文字。此后,各种形式的历史、文学作品相继问世,有些一直流传至今。其中,历史著作以《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最为著名,被称为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巨著。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乐器,民族传统舞蹈有安代舞、盅碗舞和筷子舞等等。
蒙古包为蒙古民族的传统住房。蒙古民族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车。蒙古族的饮食有粮食、奶食、和肉食。
蒙古族最大的传统节日性群众集会为那达慕大会,八月的草原,金风秋爽,牛羊肥壮,牧民们喜庆丰收的季节到了。这时候他们便开始酿制马奶酒,屠宰牛羊,缝制新衣,准备各种美味的食品,举办不同规模的“那达慕”,“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游艺,起源于13世纪初。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还有马奶节和白节(也称白月)等。
蒙古族传统服装方面,中国部分蒙古族仍然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特色,在传统的节日里,蒙古族群众仍然喜欢穿上民族服装,参加骑马、射箭、摔交等体育竞技,下蒙古象棋,演奏马头琴,跳传统民族舞蹈,用奶茶、奶渣、炒米、手把羊肉待客等等。即使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蒙古族也很注意使现代化与民族特色融为一体。例如北方城市姑娘流行的新式蒙古袍既保留传统蒙古袍的古朴特点,又洋溢着现代化的华美气息。北疆城市公共建筑上的蒙古包造型装饰和大型彩绘奔马图及奔马雕塑,鲜明地表现草原文化的风格。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我国的蒙古族人口虽然分布在全国各地,但绝大多数自古就生活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境内的阴山山脉和兴安岭山脉横贯东西,地形与亚细亚大陆相连接,气候常受大陆的支配,多风、乍寒乍暖,寒冷季节长,温暖季节短,降水量少,降雨多集中在七、八、九月;降雪期漫长,从十月中降雪,到次年五月尚能见到雪飘,每年积雪深一尺以上的大雪有一、二次。蒙古族人民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或畜牧业,兼营种植业,散居的蒙古族人民多数以从事种植业为主,也经营一部分畜牧业生产。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事工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从单纯的畜牧业、种植业经济向工业、商业和现代畜牧业及种植业全面发展。
由于蒙古族居住的地域不同,历史发展情况不同,经济生活不同,所以各地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不是完全相同的。如咯尔喀蒙古、兀良哈蒙古、额鲁特蒙古、布里亚特蒙古等,他们的风俗习惯就不完全一样。再如从事畜牧业生产和其他生产的蒙古人的风俗习惯也有不同。就是历史延续下来的同属从事一种生产活动的蒙古人的习俗,随着地区的不同也有差异。正所谓“隔山不同风”,“隔水不同俗”,所以我们入乡就要问俗,就是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现在的蒙古族的习俗就是在上述条下形成的,是通过语言和行动传下来的习俗,但他同时也吸纳了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而变成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件好事!因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转徙、发展和继承是普遍现象,而蒙古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的有希望的民族。
宗教信仰:普遍信萨满教。元朝以后蒙古族统治阶级开始信仰喇嘛教(主要信仰宁玛派即黄教)。
饮食特色:喜爱喝用砖茶泡制的奶茶。还爱喝马奶酒。牧区多以牛羊和奶食为主,农区以粮食为主,蔬菜、奶制品为辅。敬茶方面,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客来敬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蒙古语称交和)、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敬酒方面,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音乐舞蹈方面:蒙古民族一向能歌善舞著称。每当宴会,庆祝节日,歌声常常一个接一个。唱古老的民歌,民间传说的故事,唱草原富饶美丽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蒙古歌曲,尾声悠长而高亢,音调多激昂,歌的韵在句首不在句尾。一般宴会、节日、婚礼用的和奏乐器是两股胡琴,四股胡琴、萧等。
婚姻习俗:一夫一妻制家庭,同姓不婚。结婚时,男方须出丰厚的彩礼。有转房制习俗。财产由幼子继承。
丧葬习俗:有土葬、火葬、野葬、三种葬式。一般人行土葬,僧侣行火葬,牧区居民行野葬。
礼仪禁忌: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热情谈话,好似自家。蒙古族有献哈达表示敬意的习俗。路过蒙古包时骑马要轻骑慢行,进门前要把马鞭放在门外。进入蒙古包应从门的左边进入,进入蒙古包后在右边坐下。离开时,要等主人已返回蒙古包内才能上马离开。主人捧出奶茶和食物时,要用双手接。如家中有人生病,主人会在蒙古包的左侧拴一根绳子以谢绝访客。
相关链接
- 苏萦
-
蒙古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的有希望的民族。
宗教信仰:普遍信萨满教。元朝以后蒙古族统治阶级开始信仰喇嘛教(主要信仰宁玛派即黄教)。
饮食特色:喜爱喝用砖茶泡制的奶茶。还爱喝马奶酒。牧区多以牛羊和奶食为主,农区以粮食为主,蔬菜、奶制品为辅。
婚姻习俗:一夫一妻制家庭,同姓不婚。结婚时,男方须出丰厚的彩礼。有转房制习俗。财产由幼子继承。
丧葬习俗:有土葬、火葬、野葬、三种葬式。一般人行土葬,僧侣行火葬,牧区居民行野葬。
礼仪禁忌:有献哈达表示敬意的习俗。路过蒙古包时骑马要轻骑慢行,进门前要把马鞭放在门外。进入蒙古包应从门的左边进入,进入蒙古包后在右边坐下。离开时,要等主人已返回蒙古包内才能上马离开。主人捧出奶茶和食物时,要用双手接。如家中有人生病,主人会在蒙古包的左侧拴一根绳子以谢绝访客。
编壁毡蒙古包。
公元七世纪前,蒙古人的住房是皮棚。那时有相当读的蒙古人以狩猎为主要谋生手段,他们把猎获的野兽皮剥下来,覆盖在木头支起的架子上作为住房。到公元八世纪以后,蒙古人逐渐脱离皮棚,住进了毡包。《蒙古秘史》中称“斡鲁格台儿”或称“失勒帖速台格儿”,意思是有天窗的房子和有编壁的房子,都是指蒙古包而言,我国汉文古籍称穹庐、毡帐,也叫帐幕。
在现代蒙古语,编壁“失勒贴速”为“哈那”一词所取代,“格尔”这个词泛指一切房屋;“斡鲁格”一词则专指 蒙古包天窗的毡帘。有趣是,蒙古语称地穴为“斡鲁格”,由此人们不无理由地认为,蒙古包是由古代游猎民的皮棚或地窝堡发展而来的。蒙古族的住房被成为“蒙古包”是在我国满族和蒙古族接触频繁以后。满语称家为“博”,故满族把蒙古人的房屋称为“蒙古博”,博和包谐音,于是用汉字表达时,取其音和形,写作“蒙古包”。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蒙古包,是蒙古民族传统住房。至今蒙古人住蒙古包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是易拆易装,便于搬迁。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能搭盖起来。再就是可以就地取材,就地制造,民间手工艺人就能制作。还有,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和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很适合于经常移场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
蒙古包是圆形的,由条木椽子,网状编壁(即哈那),圆形天窗和门的构成,外面盖上毡子,再用鬃毛绳或皮绳子加固而成。蒙古包编壁底部还有一层围毡,夏天掀开通风,冬天放下来保暖。蒙古包的大小规格,是由每顶包所用哈那的数量多少决定的。通常分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二个哈那的蒙古包。就是同一个类型的蒙古包也分大中小三个规格。如果是五个哈那的蒙古包,大型的就比小型的多十根椽子。在这些蒙古包中,牧民一般都喜欢住五、六个哈那的蒙古包。
搭盖蒙古包有严格的次序。例如:首先铺好地盘,然后依次按照下列顺序进行:竖立包门,支撑哈那,系内围带,支撑木圆顶、安插椽子,铺盖内层毡,围哈那毡, 包顶衬毡,覆盖包顶套毡,系外围腰带,围哈那底部围毡,最后用绳索围紧加固,就是一顶浑然一体的蒙古包了。
蒙古包是东南向而设的。这与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崇尚太阳,有朝日之俗有关。但这种东南向习惯不仅是一种信仰,更多的是为抵御严寒和风雪,包含着草原人民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和创造。因为他们居住在高寒地带,冬季又多西北风。
按照传统习惯,草原牧民的作息时间,通常是根据从蒙古包天窗射进来的阳光的影子来判断确定。据专家研究,面向东南方向搭盖的四个哈那的蒙古包(门楣上有四根椽子共有六十根椽子,两个椽子之间形成的角度为六度,恰好与现代钟表的时间刻度表完全符合。这不仅说明在生活实践中掌握了几何学原理的蒙古手工艺者的高超技艺,同时也说明这些能工巧匠已将天文学应用于生活实际中)。
蒙古包内部中央为饮食和取暖的炉灶,烟囱从天窗出去。炉灶周围铺上毛毡,经济条件好的人家还要铺上地毯。进门正面及西面为家中主要成员起居处,东面一般是晚辈的座位及寝所。包内还根据室内的面积、形状和高低等不同情况,摆设适宜的箱子、框子、桌椅和板架等家具。这些家具上均饰以美丽的民族图案花纹,构图丰满端庄,色彩明快凝练,极富民族特色。蒙古族对花纹图案的用色也有自己的讲究。譬如,他们喜欢红、色、蓝、白颜色,因为红色象征生活快乐和美满;黄色是金子的颜色,象征爱情、理想和希望;蓝色是天空的颜色,象征永恒的安宁,真诚和善良;白色则表示纯洁、平安等等。
- 苏州马小云
-
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锥形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 。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编辑本段蒙古民居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称的“格尔斯”。自从有蒙古族以来,人们就开始使用蒙古包。因为很容易拆装,有利于放牧时搬迁流动。这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究竟是何时开始使用的,无人知道确切的时间。蒙古包成为蒙古人的日常居所。大多数蒙古人是游牧部落,终年赶着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头双峰骆驼驮着,运到下一个落脚点,再重新搭起帐篷。蒙古包也称“毡包”。蒙古族传统民居。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牧区。一种用厚羊毛毡制成的圆形凸顶房屋。分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牧区多建移动式。通常高约2.5米,直径4米。包顶有圆形天空,通烟气。包门小,朝南或朝东南。具有制做简便,便于搬运、耐御风寒,适于游牧等特点。 目前蒙古包大多用在内蒙古草原旅游区,有着蒙古民族特色。并发展特色农业。编辑本段蒙古民居的艺术特色历史上的蒙古人过着“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而迁徙”游牧生活,蒙古包是适应这种生活逐步形成的建筑,称“格日”,“百盛”、“毡房”、“毡包”等,中原人叫“穹庐”。蒙古居住历史演化一.洞穴:考古遗迹证实蒙古先民最原始的住所为洞穴。随着狩猎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住宅不断改进,以适应生产、生活需要。二。窝棚:史料记载蒙古先民走出洞穴后的住宅是窝棚,一类是三木搭架覆盖桦树皮或兽皮的尖顶窝棚,另一类是用柳条、蒲草、芦苇等编成的圆顶窝棚。三.蒙古包:由窝棚演化而成,适合四季游牧搬迁,能抵御北方高原的寒冷空气。蒙古包以木、毡为料,圆形,白色,易拆搭搬运,是生态环保型的居室,史称“穹庐”。早期蒙古包分两类,一种是建于车上随车移动的;另一种直接搭在草地上。载于车上的蒙古包极富创意,大小不一,但未能流传。地上的蒙古包延用至令。蒙古包的构造和习俗蒙古包为木质框架,分陶脑、乌尼、哈那、乌德几部分。陶脑即天窗,圆拱形,如伞,由三个圆形木环和四个弧形木梁构合而成。乌尼是连接陶脑和哈那的木杆,上细下粗,上插入陶脑环形木方口,下端穿有孔眼用皮绳与哈那连接。哈那是用柳条皮绳编成的菱形网眼网片,有弹性。若干哈那连结成一个圆形的墙壁,蒙古包的大小与哈那的多少有关。普通蒙古包有四、五、六哈那,大蒙古包有八个哈那。大型蒙古包有12个哈那。乌德即蒙古包的门,有框、门槛和门楣,门框与哈那等高,门朝南或东南。搭盖蒙古包先将整个框架固定在选定后略加修整的地面上,用毛毡围好,再用毛绳拴绕。夏季蒙古[1]包只盖一层围毡,春、秋两层,寒冬三层,里挂帘子。陶脑上盖的毡顶,蒙语称“额入和",是盖住陶脑的方毡子,四周有扣绳,夜间盖成正方形,白天揭开呈三角形。蒙古包上的民族图案较多,主要装饰在陶脑、额入和、围毡和门帘上,选用犄纹、回纹、卷字及其他醒目的民族图案。蒙古包色调洁白,圆状形体,陶脑与乌尼连成日月射光状,反映出蒙古族崇尚日、月、圆、白的审美习惯。内部陈设物品都有固定位置,正中央为炉灶(火撑)。火是一个家庭兴旺繁荣的象征。蒙古族对火撑有若干禁忌,如不许往火里扔不干净的东西,甚至烟头,不准敲打火撑子,不能用剪子碰撞火撑子,不能把锅斜放在火撑子上,不能在火灶旁砍东西等等。因为蒙古族崇拜火,认为激怒了火神会走厄运。其他物品摆设体现着蒙古族尚右尚西的习俗:西北侧供奉神像、佛龛、祖先,往西南摆放男人们放牧、狩猎用具;北面置床桌,东面置竖柜,东南侧置放炊具、奶具等。同样,主、客人、家人坐卧的位置自西向东为长者、男人、女人、孩子,自北向南为客人、主人。包门南开,包内正北是长者或贵宾之位,西边是客人位,东边是家人就坐的和做饭的地方,东南是炉灶。现在多数牧民有两座蒙古包,一住人,一作仓库或厨房,也有好多牧户搬进砖瓦房,实现了定居游牧。蒙古包后的木杆蒙古包后面立着一根光秃秃的木头杆子,人们十分敬重它,平常不准外人走近。传说汉朝苏武出使匈奴被流放在北海边。降将李陵奉命来劝降,被苏武痛骂且举节棒欲打吓跑了他。由此失去饭食供给的苏武垦荒种粮,他放羊打草、种地做活抑或行居坐卧,出使节棒一刻不离身,直至节棒飘带和旄球都磨掉了,还异常珍爱,当地牧民非常敬佩。苏武被汉朝迎回国后,当地为人民怀念他,便在蒙古包后边立了一根光木杆,作为苏武当年节棒的象征,加以敬重。
- 寻云
-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