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运营
-
没有下一句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毛泽东对少年儿童的题词。
词语信息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曾经多次就儿童事业题词,发出倡导。1942年4月,毛泽东为纪念当时的儿童节这样题词: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新主人。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北京出版《中国儿童》(现名《中国少年儿童报》)创刊号,毛泽东题词:好好学习。
为了让新中国的广大少年儿童受到更好的教育,能够更健康地成长,毛泽东于1949年9月29日在他亲自主持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指出:“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950年,毛泽东为《人民教育》创刊号题词:“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
这一年的6月1日,我国将6月1日国际儿童节确定为新中国儿童节,体现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对少年儿童的关心,体现了人民政府关心儿童的未来、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毛泽东欣然挥毫为《人民日报》题词:“庆祝儿童节。”
扩展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由来
毛泽东早期题写的“好好学习”和“天天向上”是分开的,而且题写“好好学习”多于“天天向上”。新中国成立前,陕甘宁边区沿袭国民政府1931年起实行的4月4日为儿童节的规定。1940年儿童节时,毛泽东特地题词“天天向上”,发表在当年4月12日延安《新中华报》上。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中国儿童》杂志在北平创刊,毛泽东题词“好好学习”。据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回忆,1949年住进中南海不久,毛泽东就为她题写过“好好学习”。1951年11月5日,《中国少年报》创刊,毛泽东也题词“好好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1952年5月,毛泽东曾赠送给中直育英小学“好好学习,好好学习”的题词,作为向六一儿童节献礼的礼物。根据当时教职员工的细致回忆以及包括笔者在内的育英校友会同仁的论证,毛泽东题写“好好学习,好好学习”的经过应该是这样的:1952年5月,学校领导对老师们说,六一国际儿童节快要到了,学校号召全校同学以实际行动向节日献礼。
中直育英小学最高年级五(2)班高而恮老师传达了学校的决定,在班会上做了动员,希望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可以同学们自己制作,也可以结合成小组共同制作,还可以请家长帮助,但是一定不要花钱,不然就失去了意义。星期六下午,住校的同学纷纷回家度周末。李讷同学回到家里,和毛泽东主席谈起向六一儿童节献礼的事,毛主席很高兴,题写了条幅。育英小学每周一早上的第一节课是周会。先是校领导通过广播布置全校工作,然后班主任主持自己的班会。
高老师很自然地问起大家向节日献礼做得怎样了。李讷同学说:我让爸爸写了几个字。同时拿出了一张条幅,交给班主任。高老师把纸展开,全班同学都看见上面写着“好好学习,好好学习”8个字。高而恮老师清楚地记得毛主席手书宣纸的尺寸是35cm×11cm。全班同学为得到毛主席的题词而异常兴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该怎么办。高老师说:“应该做一个镜框把它镶起来保护好,而且要高高地悬挂起来,让我们天天都能看到它。”
这个提议得到全班同学的一致拥护,大家顾不得正在上课,簇拥着高老师走出教室找到教劳作课的潘仲贤老师,请求他精心制作一个玻璃镜框。潘老师当然也是激动不已,格外用心。下课了,潘老师的玻璃镜框也做好了。同学们像过节一样,兴高采烈地举着镶嵌着毛主席题词的镜框,涌向韩作黎校长的办公室。韩校长代表校领导收下了这个珍贵的礼物。后来这个相框高高悬挂在校部外大厅的墙上。
那么,传遍全国、影响深远的毛泽东主席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怎样诞生的呢?
1951年5月3日下午,在苏州市金阊小学,因为学校老师政治学习,学生放假。8岁的陈永康正与同学在学校外边玩耍。一个打扮入时的青年拿出一包糖给他吃,又给他一些钱和一包黄粉,说是精制的面粉,要他放到老师的办公桌上。陈永康想起老师曾多次讲过,刚刚解放,天下还不太平,面前的人鬼鬼祟祟,肯定不是好人,便假意答应带他一起去。迎面走来巡逻的解放军,他一下子抱住青年的腿大声喊道:“解放军叔叔,快来抓坏蛋。”
青年急于逃跑,用拳头猛打陈永康的头和脸。他鲜血直流,仍然死不放手。解放军迅速赶到制服了青年,并将受伤的陈永康送往医院。事后查验那包黄粉是炸药,证明青年是一个特务。陈永康的英雄事迹在当地迅速传开。5月9日,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小英雄”的光荣称号。毛泽东获悉小学生陈永康抓特务被打伤的事迹后,亲笔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制成锦旗赠给陈永康小朋友。5月28日,第46期《革大改造报》发表了这个题词。这是关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题词最早的公开报道。
同年9月底,毛泽东接见安徽省参加国庆观礼的代表团,成员中有渡江小英雄马三姐。那时她才15岁,排行老三,她就是电影《渡江侦察记》中女英雄刘四姐的原型。毛泽东亲切地对她说:“你姓马,我姓毛,你就叫马毛姐吧。”小英雄激动地向毛泽东深深鞠了一躬。接着毛泽东关切地问她念书情况,还送她一个精美的笔记本,在扉页上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是这一题词的第二次公开报道。
2007年,中直育英同学会编辑的《在育英,我们走过童年》问世。其中第二篇文章是丁力老师撰写的《师生之间》。文章在第二节中首次披露,1950年至1951年间,毛泽东主席曾经为李讷同学题写过一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条幅,原件在丁老师手中保存了大约一年,后被上级单位收走。如果把丁力老师为李讷同学保存的题词也算进去,毛泽东主席题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有三次。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毛泽东主席是1950年至1951年5月之间把“好好学习”和“天天向上”融合在一起的。丁力老师文章证明这个融合比两次公开报道的更早,但是融合并不等于定型。因为以后毛泽东主席又两次题写过“好好学习”。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公开报道以后,每年国庆节和劳动节举行盛大群众游行,少年儿童方阵都以毛主席赠送陈永康锦旗上写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作前导成为惯例。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对他们挥手致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个融合也就固定下来。
参考资料人民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由来
侠客
-
好好学习的下一句是:天天向上。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Chen
-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还要旺仔
-
下一句:努力成为下一个吴谢宇
LuckySXyd
-
排放冷却是对流冷却的另一种。与再生冷却不同,用于排放冷却的冷却剂对推力室冷却吸热后不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而是排放出去。直接排放冷却剂会降低推力室比冲,因此需要尽可能减少用于排放冷却的冷却剂流量,同时只在受热相对不严重的喷管出口段采用排放冷却。还有一种是辐射冷却,其热流由燃烧产物传给推力室,再由推力室室壁想周围空间辐射散热。辐射冷却的特点是简单、结构质量小。主要应用于大喷管的延伸段和采用耐高温材料的小推力发动机推力室。在组织推力室内冷却时,是通过在推力室内壁表面建立温度相对较低的液体或气体保护层,以减少传给推力室室壁的热流,降低壁面温度,实现冷却。内冷却主要分为头部组织的内冷却(屏蔽冷却)、膜冷却和发汗冷却三种方法。推力室采用内冷却措施后,由于需要降低保护层的温度,所以燃烧室壁面附近的混合比不同于中心区域的最佳混合比(多数情况下采用富燃料的近壁层),造成混合比沿燃烧室横截面分布不均匀,使燃烧效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膜冷却与屏蔽冷却类似,是通过在内壁面附近建立均匀、稳定的冷却液膜或气膜保护层,对推力室内壁进行冷却,只是用于建立保护层的冷却剂不是喷注器喷入的,而是通过专门的冷却带供入。冷却带一般布置在燃烧室或喷管收敛段的一个横截面上。沿燃烧室长度方向上可以有若干条冷却带。为提高膜的稳定性,冷却剂常常经各冷却带上的缝隙或小孔流入采用发汗冷却时,推力室内壁或部分内壁由多孔材料制成,其孔径为数十微米。多孔材料通常用金属粉末烧结而成,或用金属网压制而成。此情况下,尽可能使材料中的微孔分布均匀,是单位面积上的孔数增多。液体冷却剂渗入内壁,建立起保护膜,使传给壁的热流密度下降。当用于发汗冷却的液体冷却剂流量高于某一临界值,在推力室内壁附近形成的是液膜。当冷却剂流量低于临界值流量时,内壁温度会高于当前压力下的冷却剂沸点,部分或全部冷却剂蒸发,形成气膜。除了以上热防护外,还有其他热防护方法如:烧蚀冷却、隔热冷却、热熔式冷却以及室壁的复合防护等。3 高焓气体发生器热防护方案综合上述方法结合实际情况,便得到高焓气体发生器的热防护方法。高焓气体发生器的燃烧室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不同,省去前面的推力室部分,使得其结构更简单而有效。那么,所涉及到的热防护即为对燃烧室室壁的热防护部分。由于燃料进入燃烧室内迅速分解并放出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