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历史
百燕之家 / 信息详情
虫屎茶的历史
据清代光绪年间修的《城步乡土志.卷五》记载: “茶有八峒茶......亦有茶虽粗恶,置之旧笼一、二年或数年,茶悉化为虫,故名之虫茶,茶收贮经久,大能消痰顺气”。相传在清朝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年),皇帝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引起少数民族人民的不满。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横岭洞一带爆发了粟贤宇,杨清保领导的苗民起义。清廷为之震惊,于乾隆五年下令湘桂黔三省总督出兵进行血腥镇压。随后,便在横岭洞设置湖南长安营总府和理瑶同知署,残酷压迫和剥削苗、瑶等族人民。长年被赶进深山岩洞的老百姓,把山果野菜吃完了,只好采食满身荆棘的灌木苦茶(今叫三叶海棠)枝鲜叶。这种叶子放在口里咀嚼,开始感到又涩又苦,过一会儿便觉得又凉又甜,若再喝点冷水咽下,又感甘美神爽。从此,当地老百姓每年暮春时节,便大量采摘苦茶枝鲜叶,用箩筐、木桶储存起来。可是过了几个月,叶子都被一种小虫子吃光了,所剩的只是一些渣滓和虫粪。人们在惋惜之余,试探性地将残渣、虫粪放进水里。顷刻间,发现渣滓颗粒的四周泡浸出一丝丝黄红色的茶汁,香气扑鼻。有人试著一喝,分外舒适可口,于是,消息迅速传开,当地老百姓便有意制作虫茶了。后来长安营总府的官员们知道了,为了向皇上献眉取宠,便下令当地百姓大制虫茶,用树皮做成精致漂亮的包装盒,外裱红纸,半斤一盒,作为珍品每年向朝庭进贡,所以虫茶又称为“贡茶”。
毛尖是什么茶 了解毛尖茶的历史和饮用方法?
2.器具:建议使用高脚杯或白瓷杯,以便观察茶汤的色泽和清澈度。4.冲泡时间:毛尖茶的冲泡时间约为1-2分钟。3.茶叶用量:一般来说,每杯需要放入2-3克的茶叶。4.冲泡时间:毛尖茶的冲泡时间约为1-2分钟。3.茶叶用量:一般来说,每杯需要放入2-3克的茶叶。2.器具:建议使用高脚杯或白瓷杯,以便观察茶汤的色泽和清澈度。
枸杞芽茶的历史追溯
无果枸杞芽是一种野生植物根苗与枸杞树枝条嫁接培育出的新树种,它不开花不结果、绝大部分的营养成分都囤积在嫩芽之中,并集茶叶和枸杞全身的好处于一身,是强身壮体、延年益寿的佳品。(注:野生植物根苗至今不能确定它准确的名字和所属科目,但当地人俗称它为“天茶树”,典故中神传它是供天上神仙饮用种植的茶树,后来又赐予凡间的仙树)。古人的这些记载都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经过验证积累下来的,但由于当时还没有先进的检测手段,对其中的成份含量没有明确记载。
花果茶的历史
花果茶是由水果搭配花卉和茶叶精制而成的,据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一般欧洲人喜欢喝咖啡,但对德国人来说,花果茶是他们饮食生活中重要的部分,不但德国老人喜欢喝,德国妇女也将此茶视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美容养颜佳品。
玉兰花茶的历史起源
玉兰花历史起源 菊苗不惟可以为菜,亦可以代茶,然而它还不是花茶,而是阄初生的菊苗泡制的菊茶。当时的士大夫阶层普遍认为,茶若掺入其它香物,将影响茶的天然风味。现在研究茶史的专家,都普遍认为花茶产生于明代。真正开始生产花茶,却始于南宋初期。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最早的加工中心是在福州,从12世纪起花茶的窨制已扩展到苏州、杭州一带,其时施岳的《步月吟茉莉》和赵希鹄的《调燮类篇》记载:“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香气全者,量茶叶多少,摘花为伴……”在当时就有在上等的绿茶中加入一种香料--龙脑;作为进贡封建帝王的饮料(称龙凤茶),宋朝《茶录》提到“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 明代花茶窨制技术已有较大的发展,据朱权(约公元1440年前后,即明代正流五年前后)所撰《茶谱》说:“薰香茶法,百花有香者皆可,当茶盛开时,以纸糊竹笼两格,上层置花,下层置花,宜密封,经宿开换旧花,如此数日,其茶自有香味”这种用鲜花隔着窨花茶的方法,由于难于严密封闭,效果却难以达到理想,而刘基在《多能鄙事》中载:“薰花茶的方法是:‘用锡打连盖四层盒一个,下层装上茶叶半盒,中一层钻箸头大孔数十个,薄纸封,装花。次一上层亦钻小孔。薄纸封,松装茶,以盖盖定。纸封经宿开,去旧花,换新花。如此三度,四时但有香无毒之花皆可。只要晒干,不可带湿。"由此可知,大约至迟在明代,中期已经出现了窨制花茶的专用工具——锡打连盖中层盒”,从而促进了花茶的质量。花茶是用红茶或绿茶、乌龙茶原料,一般多以烘青绿茶为原料,加工各种香花窨制而成的一种香型茶,故也称为熏花茶、香花茶或香片茶。花茶的制作为中国劳动人民所首创,至少也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玉兰花简介 玉兰花,又名玉兰、木兰、应春花、望春花,属木兰科植物,原产于长江流域,早在春秋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佳句,以示其高洁的人格,到唐代已在庭园广为栽培。现中国特有的名贵园林花木之一,城市绿化常用树种,上海市的市花。 玉兰花洁白如玉,先花后叶,外形极像莲花,花洁白美丽且清香浓郁,花瓣展向四方,早春开花时满树晶莹清丽,如冰似雪,使庭院青白片片,白光耀眼,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白兰花与茉莉花、栀子花并称为“盛夏三白”,花朵洁白如皑雪,浓郁的香味沁人心脾,悠远绵长。曾有诗赞它“百步清香透玉肌,满堂皓齿转明眉。”玉兰花中的龙女花,又叫大理木兰,花色洁白而馨香,据《滇海虞衡志》载:“龙女花,止一株,在大理之感通寺苛赵加罗修道于此,龙女化美人以相试,赵起以剑之,美人入地生此花”,花以龙女相喻,可见其美。 白兰花还是窨制花茶的重要原料,白兰花属体质花,花朵虽已开放,但花香仍存在花瓣中,窨制花茶时,可直接用鲜花,也可将花瓣晒干备用,一般是在茉莉花茶窨制时,用白兰花“打底”以突出茉莉花茶的鲜灵度。 玉兰花采收以傍晚时分最宜,用剪刀将成花一朵朵的剪下,刚自树上摘下的花卉,浸泡在8至10℃的冷水中一到二分钟后,将水沥干,经严格的气流式窨制工艺,即分拆枝(打花边)、摊花、晾制、窨花(拌和)、通花、续窨复火、匀堆装箱等工序,在经照射灭菌制成花茶。 玉兰花不仅花大而艳美,花姿婀娜,气味幽香,观赏价值高,病虫害少,而且其花蕾名辛夷,历来是中医治鼻病的主药。 鲜花入珍馐唇齿留香,玉兰花不但可以泡茶还可以煮粥、配菜、酿制糕点等,均有疏通肺窍、化痰止咳、通脉明目的作用。
白族三道茶的历史渊源
早在唐代《蛮书》中就有记载,一千年前的南诏时期,白族就有了饮茶的习惯。明代的徐霞客来大理时,也被这种独特的礼俗所感动。在他的游记中这样描述它“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所谓“注茶为玩”,就是把饮茶作为一种品赏的艺术活动,也即是后人所称的茶道。在白族当地,饮三道茶有一种调节人际关系和传扬民族文化的作用。不论是在街头巷尾,还是在公园船头,饮用三道茶的形式和内容都丰富多彩的。尤其是在欢迎客人和来宾的重要场合,显得更加隆重和热烈。三道茶中,每一道都伴有三至五个节目,身穿漂亮民族服装的“金花”和“阿鹏”们(白族姑娘统称为“金花”,小伙子统称为“阿鹏”)载砍载舞,边表演边劝茶,而当第三道回味茶饮至过半时,那些金花和阿鹏们便会热情地邀请客人走到场子中间,一起唱歌和跳舞,从而将活动推向高潮。目前,白族传统三道茶,尤其是大理白族三道茶可谓是民族茶文化中的一绝,其精美的配料做工、高雅的礼仪氛围,已经让品尝三道茶更富含人生先苦后甜再回味的深刻哲理了。
白玉仙茶的历史渊源
据《景宁县志》记载:唐大中年间(847~859年),景宁已种植茶树。咸通二年(861年),惠明和尚建寺于南泉山(今鹤溪镇惠明寺村,寺因僧名,村以寺名),并在寺周围栽植茶树。此处所产茶叶品质优异,亦因僧名称惠明茶,迄今已有1100余年的种植历史。现在寺右尚有一株古茶。此茶叶芽乳白带淡黄,冲泡后又呈白色,色、香、味俱佳,人称“白茶”、“仙茶”、“兰花茶”。 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惠明茶列为贡品,年贡芽茶1公斤。专家测定,惠明茶一般年景含游离氨基酸2.5~3.5%,高的年份达3.5~4.渊5%,甜鲜味游离氨基酸占总量75~90%,酸苦味占总量10~25%,脂型儿茶比例高,冲泡后有兰花香味,水果甜味,还有“一杯鲜,二杯浓,三杯甘又醇,四杯五杯茶韵犹存”的特点。
榷茶的历史作用
唐代榷茶的目的,最主要是增加国库收入,晚唐”西川富强,只因北路商旅,托其茶利,赡彼军储”,四川茶利足以弥补唐王朝巨大军费开支。第二,榷茶为了茶马互市,回屹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第三,榷茶为了抑商,禁榷制度是抑商政策的重要支往。
北京大碗茶的历史
早年间北京卖大碗茶的都是挑挑儿作生意。什刹海海沿上、各个城门脸儿附近、十里天桥一带,常能碰见挑挑儿卖大碗茶的,一般都是老头或是小孩,挑子前头是个短嘴儿绿釉的大瓦壶,后头篮子里放几个粗瓷碗,还挎着俩小板凳儿。一边走一边吆喝。碰上了买卖,摆上板凳就开张。卖大碗茶的现在也还有,不过全都改成茶摊了,名声赫赫的大碗茶集团公司就是从这儿起的家。这种茶摊在旅游区常能见着。树荫底下,支张小桌,摆几个小凳,玻璃杯里早就晾好了茶水,上边还都盖着盖儿,透着那么干净,那么凉快。顾客来了,一口气能喝下好几杯去。北京茶馆最昌盛的年代是在清朝。那时候,北京四九城的街面上,到处都有大大小小的茶楼、茶园、茶馆,一天到晚,接待着三教九流的茶客。当年的茶客里边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八旗子弟。满、蒙、汉八旗原本是清朝政府统一中国的时候所依靠的军事力量,政府为了保证随时都有足够的兵源,不准闲散的八旗子弟离开八旗自谋生路,他们只能依靠朝廷发给的粮饷度日,这就是所谓的“铁杆庄稼”。战争结束以后,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十来万人守在北京,无所事事,只能是游手好闲,提笼架鸟,走狗斗鸡,浪荡度日。茶馆是这些人一天也离不开的地方。当然上茶馆的不全是八旗子弟。茶馆是个公共的社交场所,是各类社会信息聚集和传播的地方,这一点和国外的咖啡馆其实是一样的。茶客们在这儿评茶、论鸟、拉家常、讲时事;会朋友,谈买卖,一坐就是半天,花钱不多,收获不少。有些茶馆为了招徕生意,又搭起舞台,添上大鼓、评书,添上京戏,茶馆又成了娱乐场所。北京城有名的广和、天乐、同乐等大戏园子,早先都是茶园。有的茶馆专作某一类人的生意,比方说打小鼓收旧货的小贩,他们每天都在固定的茶馆歇脚聚会,一边喝茶,一边交换情报,他们管这地方叫“攒儿上”。北京城那些打散工的泥瓦匠、木匠、棚匠,每天早上也在固定的茶馆聚齐,一边喝着茶,等着包工头儿来叫人,他们管这儿叫“口儿上”。所以与其说这类茶馆提供的是茶,不如说是提供了一处廉价的社交环境。
济南大碗茶的历史
1.大碗茶的历史 北京大碗茶简介 大碗茶,风靡于解放时期的老北京,茶有两种,一种是煎茶,即把茶叶投入开水直接煎熬;还有一种是特有成茶,是由大碗盛有煮好的茶加盖上玻璃等待过路口渴的行人。喝茶时5人一组,分得一个大茶碗。一般情况下是2分钱一碗。大碗茶文化伴随着那个纯朴的年代产生,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文化形式渐渐为各种冷饮店所取代。 [编辑本段]大碗茶喝法 北京人喝茶的历史很悠久。可一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喝法。而且根据不同的喝法,就有不同的市场形式与之相适应。 喝法一 第一种喝法是最基本的,那就是满足解渴的需要。北京人出门在外,不管是出差,还是逛公园、逛商店,走得口干舌燥的时候,要是碰上卖大碗茶的,那就得猛灌一气。这种喝法儿是救急的,所以喝得多,喝得快;茶好不好、水好不好都在其次,至于使什么茶具那就更不在乎了。 喝法二 第二种喝法,喝的是个讲究。讲究茶叶、讲究水,讲究茶具,更讲究怎么个沏法、怎么个喝法。北京城有的是大茶叶店,花茶、绿茶、乌龙茶,云南的坨茶,蒙 *** 好喝的砖茶,什么样的茶都买的着。因为喝的是讲究,一般的茶馆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已往都是买了茶叶,回到家里头自个儿细斟细品去。 现在北京城里已经出现了好几家专门讲究“茶艺”的茶馆。不管您是喝中国茶,喝外国茶,不管您怎么讲究,都能满足你。不过,既然是讲究,价钱很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约上几个朋友,作为一种高档的文化享受。 喝法三 其实大多数北京人喝起茶来,既不象第二种那么讲究,也不象第一种那么将就。不管经济条件如何,北京人总能找出一种适合自己的茶文化来。只要有口饭吃,肯定得弄壶“高末”喝。还真有不少的北京人,至今保留着当年的老作法,早清儿起来先得闷上壶茶,一直等到喝满足了,这才能吃了早点,出门上班去。所以当年北京城里才能出了茶馆这个行业,而且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扬名天下。 2.大碗茶的历史 早年间北京卖大碗茶的都是挑挑儿作生意。什刹海海沿上、各个城门脸儿附近、天桥一带,常能碰见挑挑儿卖大碗茶的,一般都是老头或是小孩,挑子前头是个短嘴儿绿釉的大瓦壶,后头篮子里放几个粗瓷碗,还挎着俩小板凳儿。一边走一边吆喝。碰上了买卖,摆上板凳就开张。卖大碗茶的现在也还有,不过全都改成茶摊了,名声赫赫的大碗茶集团公司就是从这儿起的家。这种茶摊在旅游区常能见着。树荫底下,支张小桌,摆几个小凳,玻璃杯里早就晾好了茶水,上边还都盖着盖儿,透着那么干净,那么凉快。顾客来了,一口气能喝下好几杯去。老北京的茶馆分为四种:书、酒、清、野。这四种茶馆,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讲究。书茶馆以说书为主,客人一边喝茶,一边听说书先生讲述各种稗官野史、演义传奇。注意了,这听说书可是要收费的。 酒茶馆又叫茶酒馆,顾名思义就是既可喝茶,又能饮酒,另备有下酒小菜。清茶馆则主要是为买卖人聚会谈生意提供场所。相比之下,野茶馆就平易近人得多了,大树下搭个凉棚,支起几张桌椅板凳即可,多设于郊区野外,供游人过客歇脚、纳凉、饮茶之用。老北京的茶馆数清末民初时最为兴盛。大多是门面三五间,前设柜台,后设大灶,中间放一个高五六尺、直径三尺的红铜大搬壶,两边都有壶嘴,悬于梁下,随到随喝。茶馆内设有演出舞台,表演各种曲艺戏曲。 3.济南历城南郭而村的历史 遥墙镇南郭而村位于镇 *** 东北1公里处,西临黄河、南毗青银高速公路、北有济南国际机场,济南绕城高速公路、机场路穿境而过。 南郭而村物产丰富、环境优美,尤以该村张氏家族制作的牛皮大鼓声名远扬海内外。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上威风锣鼓中的震天大鼓,就是由该村生产的。 清末民初,张氏家族就开始制作牛皮鼓。小到碗口小鼓,大到巨盆大鼓,铿铿锵锵,伴随着五音戏的发展而来。张氏先人继承前人的制鼓经验,并多方拜师求教,痴迷于手工制作技艺。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找到了制作上乘大鼓的独家工艺。张氏家族牛皮大鼓所用原料为江南水牛皮和北方枣木,加之粘、切、贴、煮、漆等独门工艺而成。制作出来的鼓,擂之轰然,其声如雷,余音袅袅且贯耳绵长、持久,富阳刚恢宏之气,有黄钟大吕之声,粗犷、彪悍、豪放、浑厚。 1950年后,传人张其宗独辟蹊径,向物理学家请教,向老艺人学习。既注重传统工艺,又学习科学知识,用声韵学的知识指导实践,在用料上更考究,像在用漆、用胶、粘接、烘烤、熟皮等工艺上一丝不苟,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其牛皮大鼓在北京亚运会开幕式前竞选中,从数十家锣鼓企业近百种产品中脱颖而出,在开幕式上一鸣惊人,声震天下。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成为华人节日庆典、喜庆文化活动中的主角。张其宗的裕兴乐器行也声名大扬。 4.济南菜的发展历史 济南菜大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古称历下菜,起自鲁西地方,立足省城济南,又吸收湖菜特长,形成独特风味。近年又增加了孔府家菜特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济南菜逐渐形成了三个饮食区,即鲁北饮食区、鲁中饮食区、鲁南饮食区。早在公元6世纪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载有煮骨汤以调味的情况,到后来发展成为用鸡、鸭、猪肘子煮汤,以鸡腿肉茸(称红哨)、鸡脯肉茸(称白哨)吊汤,制作出营养丰富、味鲜而醇的清汤,即可做汤菜,又作提鲜的调味料,成为济南菜的一大特色。 5.济南历史 相传舜(约公元前22世纪)曾“渔于雷泽,躬耕于历山”。历山即济南市区南部的千佛山。所以市内至今还散落有各种以舜命名的地名,如“舜井”、“舜耕路”、“舜华路”、“舜耕山”等。 最早出现史册上的名称为“泺”(《春秋左传》),系因本市诸泉汇为泺水,故名。春秋战国时代,济南为齐国之泺邑。随后,齐国又把泺邑改为历下。 商代末期帝乙、帝辛(纣)克东夷时甲骨文卜辞中的“泺(音洛,四声)”字即今日的趵突泉,从而把济南泉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溯至3552年前(即公元前1542年)。 济南洪楼教堂 中国首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谭人所作讽刺诗《大东》,是现存最早的有关济南的文献。 2100多年前的汉代改称济南(《史记》)。因地济水之南,故名。公元前16年设立济南国。公元 前154年又废国改郡。到了宋代至道三年 (公元997年),分全国为15路,济南属京东路,为齐州(《宋史》)。徽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齐州升为济南府,辖历城等五县,治所设历城,为府治之始。明清以来,济南府一直为山东的治所所在地。 1928年5月3日,日军在济南制造了五三惨案,屠杀济南人民1.2万,每年这一天,济南在全市范围内,包括各区县,都要拉响防空警报,以示纪念。 1929年7月正式设立济南市。 1948年9月27日,中国人民 *** 解放了济南。 6.济南的泉的历史 济南泉水历史文化悠久 济南泉水,悠悠千古。据历史 考古专家考证,早在公元前1542年,迄今已有3540多年的历史。《春秋.桓公十八年》有“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记述公元前694年鲁桓公与齐襄公在泺水相会之事。泺水之源,即今之趵突泉,至今也有2600多年的历史。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描述道:“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元代地理学家于钦、明代诗人晏璧等古人曾对济南名泉一一加以吟咏。到了清代,康熙、乾隆皇帝都曾几次来济南,对济南的泉水颇有钟情,题诗刻碑,称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其他记述泉水的诗词文赋更是数不胜数。 济南人杰地灵,名士辈出。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唐代词人员半干、崔融,宋代词人李清照、辛弃疾,元代散曲家张养浩,明朝后七子领袖李攀龙,还有李开先、于慎行等都是济南籍人,可谓“我济富山水,人称名士多”。济南还以其独有的泉水神韵吸引着天下八方游子,文人墨客云集,争睹“潇洒似江南”的泉城风采。唐朝大诗人李白、杜甫,宋朝散文大家苏轼、苏辙,金代杰出诗人元好问等都游历过济南,创作出许多著名的篇章。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赵孟頫在趵突泉边留下了诸多墨迹。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存。 济南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中国三大古文化之一的龙山文化即发源于此;济南南部的齐长城比秦长城的历史还早400多年;孝堂山郭氏墓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柳埠四门塔是中国最古老的单层石塔;灵岩寺四十尊宋代彩色泥塑罗汉像,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塑”。济南洛庄汉墓,规模之大,随葬品位之高,文物保存之完好,国内罕见。 纵观泉城济南的历史,有多少古人、名人、文人和普通平民百姓为之魂牵梦绕,割舍不断。历代皇帝、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写下了数以万计的名泉诗词、文赋,留下了无数精妙的历史传说和诸多的名胜古迹,形成积淀了济南独特的泉水文化。泉文化是流传最广泛、内涵最丰富的文化。泉文化应是济南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财富,泉水和文化是济南的主旋律,做好泉文化的文章,唱响主旋律,就是抓住了名泉品牌这个根本。泉水和文化是济南的象征,是济南的根,是济南的魂。
安吉白茶的历史传说
传说,茶圣陆羽在写完《茶经》后,心中一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虽已尝遍世上所有名茶,但总觉得还应该有更好的茶,于是他后来也不著书,带了一个茶童携着茶具,四处游山玩水,寻仙访道,其实为了再寻找茶中极品。一日,他来到湖州府辖区一座山上,只见山顶上一片平地,一眼望不边,山顶平地上长满了一种陆羽从未见过的茶树,这种茶树的叶子跟普通茶树一样,惟独要采接的牙尖是白色,晶莹如玉,非常好看。陆羽惊喜不已,立时命茶童采摘炒制,就地取溪水烧开了一杯,但见茶水清澈透明,只闻清香扑鼻,令陆羽神清气爽,陆羽品了一口,仰天道妙啊!我终于找到你了,我终于找到你了,此生不虚也!话音末了只见陆羽整个人轻飘飘向天上飞去,竟然因茶得道,羽化成仙了…… 陆羽成仙后来到天庭,玉帝知陆羽是人间茶圣,那时天上只有玉液琼浆,不知何为茶,命陆羽让众仙尝尝,陆羽拿出白茶献上,众仙一尝,齐声说到:妙哉!玉帝大喜:妙哉!此乃仙品,不可留与人间。遂命陆羽带天兵五佰将此白茶移至天庭,陆羽不忍极品从此断绝人间,偷偷留下一粒白茶籽,成为人间唯一的白茶王,直到二十世纪70年代末才被发现,真是人间有幸啊!
山岚茶的塔山山岚茶的历史掌故
塔山山岚茶是一种产于湖南常宁塔山山区的条形烘炒绿茶。系历史名茶,据旧志记,宋真宗之女升国公主栖禅能仁寺,自种自制塔山茶送京贡父。清光绪十五年(1889)《湖南省掌故备考》:“塔山茶,驰名衡湘间。”后失传。1986年重新研制,并命现名。经过福塔茶业的整合与规范,现在生产的高山有机茶已通过欧盟有机认证,并取得权威机构富锌富硒认证。塔山位于衡阳常宁西南边陲,系南岭余脉。此地山势回旋、沟壑纵横,茂林修竹、飞瀑流泉之间终年云雾缭绕。汉瑶山民在山涧冲积坡地种植茶叶,是为塔山山岚绿茶。塔山山岚绿茶一般都是于清明前三天开采,谷雨前三天结束。采一芽一叶及一芽二叶初展,经摊青、杀青、清风、初揉、炒二青、整形、提毫、烘焙制成。 条索紧细,形如弯眉,茸毫显露,色泽绿翠,香气高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醇,叶底嫩明匀净是塔山山岚茶独有的特点。 成品条索紧秀微曲,香气清香持久,汤色清澈绿净,白毫满披润绿,滋味醇厚爽口,叶底嫩绿明亮,自宋以来历代均为上等贡品。 产于塔山山区的他,由于方圆一百公里无任何化工污染,而栽种培植的过程中又完全遵循有机标准,所以是难能可贵的有机食品,有生津止渴、防病抗癌、减肥健美、延年益寿之功效。
沱茶的历史发展
沱茶的产制历史悠久,早在明代谢肇制的《滇略》一书中有“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的记载。普茶指普洱茶,说明当时已有将散茶蒸后,加工揉制,压缩体积,便于携带的压制茶了。历史上,景谷人李文相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创办制茶作坊,用晒青毛茶作原料土法蒸压月饼形团茶,又名谷茶。两年后被下关“茂恒”、“永昌祥”商家仿制成“碗形茶”,经昆明、昭通运到四川叙府(今宜宾)、沱江一带销售。景谷团茶的加工,奠定了云南沱茶的雏形。沱茶名称的由来,沱是由团转化而来,有说由于过去运销四川沱江一带,故而得名。不论说法如何,但可以推定,沱茶是云南茶中相当古老的制品,早就畅销省内外。现代形状的云南沱茶创制于1902(清光绪二十八年年),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是由思茅地区景谷县所谓“姑娘茶”(又叫私房茶)演变而成现代沱茶的形状。清代末叶,云南茶叶集散市场逐渐转移到交通方便、工商业发达的下关。下关永昌祥、复春和等茶商改团茶制成碗状形沱茶,经昆明运往重庆、叙府(今宜宾)、成都等地销售,故又称叙府茶。
白茶的历史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橼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因其仅有名称,能否作为起源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商榷。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不过《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清嘉庆初年(1796年)已有白茶生产,当时以闽北菜茶品种为鲜叶。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政和铁山乡人改植大白茶,并于光绪15年(1890年)用大白茶制银针试销成功。
普洱茶的历史
周朝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 唐朝 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种植普洱茶的人是唐吏樊绰,在其所著《蛮书》卷七中云“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据考证普洱茶种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 宋元 宋朝李石在他的《续博物志》一书也记载了:“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从茶文化历史的认知,茶兴于唐朝而盛于宋朝。 元朝时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普洱一词首见于此。 明清 明代万历年间谢肇淛在其著《滇略》中,提到“普茶”这个词,该书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 清朝阮福《普洱茶记》:“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时。”清道光《普洱府志》“六茶山遗器”载,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普洱府境内就已种茶。
大益“红韵圆茶”普洱熟茶的历史?
红韵圆茶出自勐海茶厂,选料上乘,以中壮茶菁为核心,精选其中段部位。口感粘稠、回味悠远,美如余音绕梁,属于臻品系列
城步虫茶的历史渊源
早在汉代初期,苗族先民溯沅江而上定居于城步的崇山俊岭中,成为这里的土著民族。后来,侗、瑶、汉等民族也先后陆续迁至这里定居,组成各民族大家庭。这里虽然山高林密,自然条件差,但植被十分丰富,仅茶叶就有十多个品种。苗族先民从众多的野生茶叶中筛选出的“斗笠芽”茶叶作为日常生活中饮用的茶叶品种。斗笠芽茶叶属灌木,耐旱抗寒,再生能力极强,又极抗病虫害。用斗笠芽茶叶煮成的茶水呈淡黄色,微苦中带甘甜,放置三五天不变馊,不变质,饮后周身有种清凉感,故又称苦茶叶。于是,苗族先民们将大量的斗笠芽茶叶采集回家备用,作为防病健身的保健饮料。由于采集过多,每年必有剩余,人们将剩余的陈茶叶堆积于竹篓或木桶内置于阁楼边,平时只饮用新鲜茶叶。几年后,人们在清理旧物时,惊讶地发现堆积于竹篓或木桶的陈茶叶不翼而飞,只剩下一堆比油菜籽还小的颗粒于残枝,还偶尔发现有一种黑色的小虫子。苗族先民们猜想这肯定是小虫子啃食了斗笠芽茶叶后排出的虫屎。有些大胆好奇的苗民便试着将这些虫屎放置开水中冲泡,发现虫屎溶化后开水立即变成红黄色,大胆地试喝后发现不仅无毒、无副作用,还口感好,色味俱佳。这一发现立即在苗民中广泛传播,于是,苗、瑶、侗等民族群众开始有意识地采集大量的斗笠芽茶叶堆积于木桶内并置于阁楼上,让那些不知名的小虫子(后研究发现是米缟螟幼虫,又称米黑虫)来帮忙“加工”虫茶。慢慢地虫茶作为一种新型的茶品种秘密地流传于城步各民族广大群众中。据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此茶装笼内,蛀虫也,取其屎用。”说明三叶虫茶最早出现在明代初期。清光绪《城步乡土志》载:“茶有八峒茶,略可采用。亦有茶虽粗恶,置之旧笼,一二年或数年,茶悉化为虫,余名为虫茶,收藏耐久,大能消痰顺气。”地方志中简单地介绍了虫茶的加工方法及其药用功能。神秘的虫茶走出苗岭而出名是在清乾隆五年,粟贤宇,杨清保苗民起义失败后的那一年。粟贤宇,杨清保举义旗反抗清廷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被清廷血腥镇压后,清廷于乾隆五年在长安坪设置长安营,移宝庆理瑶同知署至此,常驻旗兵千余人。驻守长安营的旗兵多数是北方人,初到南方不适应亚热带的高山气候,又加上水土不服,大批官兵突患怪病,高烧不退,上吐下泻,用尽各种药物总不见好转,一个多月病死近百人。这种怪病传染迅速,高烧三五日必定死亡,疑似现代的伤寒。刚埋葬一批,另一批又患病了,军营中一片恐慌。当地一些好心的苗侗老人担心这种怪病会蔓延到苗侗民间,又见满族官兵们十分可怜,于心不忍,于是,他们将民族仇恨埋于心底,用三叶虫茶泡开水送给患怪病的官兵们喝。病急乱投医,患怪病的官兵们顾不上那么多,连续喝了几大杯后竟奇迹般的退烧痊愈,苗侗老人用三叶虫茶救活了染病的大批满族旗兵,扑灭了当时的瘟疫,又缓和了民族矛盾,在当地传为美谈。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理瑶同知署最高长官的密切关注,于是下令在长安营苗侗民间征集这种不知名却十分神奇的“仙茶”给广大官兵作预防药用,并将三叶虫茶样品及奏折用快马飞报京城。乾隆帝、众官员及太医们试饮了这种虫茶后,觉得口感不错,色味俱佳,是防治瘟疫的“仙茶”。在众官员及太医们的建议下,乾隆帝下旨令长安营每年须送一定数量的三叶虫茶作为贡品进京供太医及官员们饮用,直至清宣统元年才停止虫茶的进贡,城步三叶虫茶作为贡品进京前后长达170年。
三叶虫茶的三叶虫茶的历史渊源
没有这种茶
长岛冰茶的历史起源
起源一 长岛冰茶,起源于冰岛,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禁酒令期间的纽约州长岛推广开来,而后在日本登陆并迅速流行开来。 起源二 长岛冰茶,另一种说法是在1972年,由长岛橡树滩客栈(Oak Beach Inn)的酒保发明了这种以四种基酒混制出来的饮料。 调和此酒时所使用的酒基本上都是40°以上的烈酒。 起源三 长岛冰茶,是1970年由名为蔷薇(Rosebud)的人发明的(真正的名字是罗伯特·巴特Robert Butt),他在位于长岛南海岸的海滩橡木旅馆(Oak beach Inn)工作。与调制所有的古典鸡尾酒规则不同,这款鸡尾酒包括除利口酒外的另外四种含酒精饮料。
中国喝茶的历史已有千年,但是喝茶真的有益健康吗?
适量喝是有益健康的,因为茶叶里面含有茶多酚,可以消毒和抵抗衰老。
仙人掌茶的历史沿革是什么?
仙人掌茶的生产历史悠久。据《全唐诗》第一七八卷、《当阳县志》及《玉泉寺志》记载,始创于唐代玉泉寺,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创制人是玉泉寺的中孚禅师,此僧俗姓李,是诗人李白的族侄,他不仅喜爱品茗,而且会制茶。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中孚禅师云游江南,在金陵(今南京市)恰遇李白,以此茶作见面礼。李白品茗之后,觉得此茶外形“其状如掌”,内质“清香滑熟”,与自己品尝过的许多名茶相比,别具一番风味。赞叹之余,诗兴勃发,研墨展笺,旋即赋诗作序,诗题为《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其序曰:余闻荆州玉泉寺(当阳旧县唐时属荆州郡管辖),近清溪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蝙蝠,大如鸦。按《仙经》:蝙蝠一名仙鼠,千岁之后,体白如雪,栖则倒悬,盖饮乳水而长生也。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茶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掌,号为仙人掌茶。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末觌,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
茅岩莓茶的历史记载
明初·莓之源《明洪武实录》卷六十四上记载:“洪武四年四月戊子,中山侯汤和师克归州李逢峰火山寨,分遣南雄侯赵庸、宣宁侯曹良臣帅兵取桑植(司)容美洞。及会江夏侯周德兴,合攻茅冈覃厚。”历史记载,洪武十八年,覃垕王所带领义军在抵抗明太祖朱元璋部队时,意外的在茅岩河一带发现一种神奇的植物。该植物外用可以消肿止痛,内服可以提神养气。也正是因为这种植物的出现,才使覃垕王抵抗朱元璋部队长达七年之久。明初·莓之本《永定乡土志》记载:在明初大庸茅岗土司覃后把用茅岩莓茶制成茶,定名为“土司王茶”,并将之作为贡茶,向历代朝廷进贡。洪武十八年(1385年)土家族人在湘西南一带发现了一种神茶,用其冲水饮用,能抵抗多种疾病,并认为这是上帝恩赐给土家人的一种奇世珍宝。纯朴的土家人为了遵照土司王的政令,特将上等神茶制成精品向土司王朝贡,故称“土司王茶”。但因土司王茶每年产量不多,且产地崎岖难走。因此,土司王下令,此茶,只能本土买卖,不得外传,若发现私卖者,杀无赦!而茅岩莓茶也成为土司王的专供,当地百姓家贮存不多。偶尔外乡人经过,想买茶也购不到。明末·莓之寻《明史》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七记载:“...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名医李时珍查阅古书记载:“洪武年间,太祖皇帝征讨覃厚王,敌方伤亡惨重,后经一种‘野藤"治疗,效果神奇。”经多方打探,方知此物长于大庸卫之林,别处无。公元1561年,大庸卫正逢各大土司之战,李时珍首度进入大庸卫,饱受战乱之苦,举步维艰,寻,未果。公元1568年,李时珍再入大庸卫,因山林多雨、地势险峻,难以前行,最终弃之。公元1578年,李时珍时年花甲,最后深入大庸卫,寻找神草,其足迹遍布山林、风餐露宿。因年事已高,无法攀援悬崖峭壁,最终,败兴而归、遗憾终生。公元1593,时珍病,招其子于榻前,言:“余此生心愿了之,唯二事终难如愿。一则,书成,却未将上之朝;二则,先人所载,太祖期间,神茶救兵具奇效,父此生三入大庸卫,终不得见,为此生之憾也!”话毕,卒。清末·莓之奇清宫医案记载光绪皇帝的病案:“耳鸣脑响亦将近十年”。“进膳不香,消化不快,精神欠佳,肢体倦怠。”“素号名医,却不如乡间一草尔。”公元1878年,光绪帝老师陈子贺先生回武夷山省亲,途旅永定县(今日张家界天子山)听当地一位百岁老人讲述一能治百病之神草。而此时正值光绪帝患病之际,脉案记载:“面色青黄而滞,左鼻孔内肿痛渐消,干燥稍减,时或涕见黑丝。”皇太医的药方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过而复发。程先生听见传闻,顿觉帝之病有望痊愈,大喜。光绪饮后感觉味道奇佳,便经常泡饮,神奇的是不到半年,声音也洪亮了,红痘和黑斑也消失了,皮肤变得光润,光绪皇帝十分欢喜,即要人拟旨,命茅岩莓茶为“天子神茶”。陈子贺先生闻之,急奏请皇上,若皇上将茅岩莓茶降旨为天子茶,百姓谁敢喝?请皇上恩准,将莓归还给百姓吧,造福您的万民。光绪见陈先生献茶有功、说得有理,特准奏老师的请旨,于是皇帝降旨莓茶为“土家神茶”,然,土家人需每年进贡茅岩莓茶,专供皇室享用。清末·莓之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至真要大论》:“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公元1878年,茅岩莓茶首次进入清宫,进贡给光绪皇帝。光绪帝得茅岩莓茶,服之效果奇佳。在其所著“病原”中记载:“素号名医,却不如乡间一草尔。”事后,御医们潜心钻研莓茶之药性,以医帝之病。清末《崇陵传信录》记载:“御医得其草,心喜。其色不扬,闻之清香,味苦后甘。入汤,色亮。帝饮后数日,脉不复细弱,宏健有力,是可谓神草也!”此后,茅岩莓茶成清宫皇帝专用,以供皇室万代享用。野史记载,御医屈贵庭曾言:“此草(茅岩莓茶)效果神奇,可与其他药物通用,无禁忌。性微凉但平和,前所未见。此生得见此物,余生足矣。”
谁知道凤山铁观音茶的历史渊源?
铁观音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的代表之一。它不是绿茶和不是红茶,用半发酵法制成,属青茶类,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铁观音茶产于福建省安溪县,起源于清雍正年间1725-1735年间。安溪县境内多山,气候温暖,雨量充足,茶树生长茂盛,茶树品种繁多,姹紫嫣红,冠绝全国。安溪铁观音茶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由于它适制乌龙茶,其乌龙茶成品遂亦名为铁观音。所谓铁观音茶即以铁观音品种茶树制成的乌龙茶。而在台湾,铁观音茶则是指—种以铁观音茶特定制法制成的乌龙茶.所以台湾铁观音茶的原料,可以是铁观音品种茶树的芽叶,也可以不是铁观音品种茶树的芽叶。这与福建铁观音茶的概念有所不同。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由于它适制乌龙茶,其乌龙茶成品遂亦名为铁观音。所谓铁观音茶即以铁观音品种茶树制成的乌龙茶。而在台湾,铁观音茶则是指一种以铁观音茶特定制法制成的乌龙茶,所以台湾铁观音茶的原料,可以是铁观音品种茶树的芽叶,也可以不是铁观音品种茶树的芽叶。这与福建铁观音茶的概念有所不同。优质铁观音其品质特征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整体形状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螺旋体、青蛙腿。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这是优质铁观音的重要特征之一。铁观音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浓艳清澈,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光泽。泡饮茶汤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安溪铁观音茶,一年可采四期茶,分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制茶品质以春茶为最佳。铁观音的制作工序与一般乌龙茶的制法基本相同,但摇青转数较多,凉青时间较短。一般在傍晚前晒青,通宵摇青、凉青,次日晨完成发酵,再经炒揉烘焙,历时一昼夜。制作特点采用独特的制作工序分为晒青、摇青、凉青、杀青、切揉、初烘、包揉、复烘、烘干9道工序。整个工序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使多酚类轻度或部分氧化。叶色青绿或变红中青,汤色橙黄或金黄,香色馥郁芬芳,滋味浓醇鲜爽。具有红茶的醇厚和绿茶的清香。品质优异的安溪铁观音茶条索肥壮紧结,质重如铁,芙蓉沙绿明显,青蒂绿,红点明,甜花香高,甜醇厚鲜爽,具有独特的品味,回味香甜浓郁,冲泡7次仍有余香;汤色金黄,叶底肥厚柔软,艳亮均匀,叶缘红点,青心红镶边。
十里香茶的历史渊源
“据文献记载,公元七世纪唐代中叶十里香茶就有栽培。”这样关于栽培制作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的文字还是见于报、刊、论文集,笔者也数次引用到自己的论文中。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今二十年间笔者查阅过大量的相关资料,未查阅到关于十里香茶在唐、宋、元代的原始史料。此处,笔者赞同并用以支持本文的是1997年第一次印刷的《昆明市志》。其第四分册(第二十八至三十一卷)第51页中关于十里香茶的说法是 “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开始种茶。”明清两朝繁盛,曾为贡品茶基地。清同治年间为杜文秀的农民起义军放火焚烧,贡茶基地成了光山、农田。至今,十里铺仍有“成光山”、“茶园田”、“茶旺山”的地名称谓。民国时,十里香茶小有复苏,但规模有限。据《官渡区志》记载,民国12年(1923年),云南茶业实习所曾创办12.67 hm2 “模范茶园”;民国18年(1929年),改组为省立第一茶业试验场。位置就在今金马镇、龙泉办事处辖内,“模范茶园”主要是种植十里香茶,应就在十里铺一带,而由6户商人合资创办的“六合实业”专种植十里香茶,位置在金殿后山以南云山村一带。《昆明市志》(1997)还记有“1946年国军驻扎该地,将6万株茶树砍了5.5万株做烧柴。”解放时十里铺、虹桥、羊方凹行政村一带田边、地角、山上残存十里香茶树2--3百株,49年时“六合实业”留有十里香茶3亩在云山村,到50年代初时仅余200余株,十里香茶再度濒临灭绝。1973--1978年间政府关怀,十里香老茶树枯木逢春。由省农科院、省农大、外贸多位茶学专家对尚存的九十余株十里香老树进行分析鉴定,认定有些老树应是明清时栽种的。当时将相对集中在十里铺村内坡头、坝脚的31株老树围护起来,挂牌标示“十里香茶1—31号”,当时这三十多株树高都在3市尺以上。1980年4月云南省委领导批示,“十里香茶是佳品,昆明市应积极扶持发展”。当年春天就对这31株老树进行台刈复壮更新,并分号进行了短穗扦插、移栽,至1985年已建成母本园9.55亩。这期间官渡区各级政府、省农科院和省农大的专家组,市农业局、市外贸局等协同管理,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到1986年春,由昆明市茶桑果站接手管理时,十里铺有十里香茶(群体)母本园9.55亩、围护的老茶树1—31号,据省农大茶学教授张芳赐老师回忆,至九十年代初在十里铺、虹桥、羊方凹附近山上仍存有十里香老茶树数十株。另云山村存有少量十里香茶,省农科院内有数株。1980--1985年间有省内数家茶科所引种十里香茶,笔者所知今省茶科所和临沧茶科所尚存少量。1986--1993年笔者用老树上的枝条、母本园中修剪下的枝条、省农科院院内(当时由省农科院研究员、茶学专家李绪炳老师管养)数株十里香茶树的枝条经短穗扦插繁殖将母本园扩大到1991年的近25亩,母本园连接茶旺山集中成片茶园(六、七十年代栽植的云南大叶种和昭通苔茶)近200亩;配备了炒青绿茶机械设备,成片茶园长势良好,管理得当,年产绿茶8-9 吨,凭借十里香茶的名气,炒青绿茶价位高、供不应求,收入基本维持十里香茶的生存,以及31株老树的管护。1987年还采了十里香老树和母本园内的枝条到安宁县的草铺乡邵九村短穗扦插繁殖了约5亩,2004年1月笔者调查时存不足1亩,树势衰败不堪。九十年代初,由于城镇建设、工业污染等各种原因,成片茶园面积开始缩小,十里香茶也被迫停止了发展,母本园转成生产园,对31株老树只能进行一些常规养护;以后茶园逐年被转为他用,至1998年成片茶园已荡然无存,十里香母本园仅存约2亩,围护在坡头的老树也被毁了多株;十里铺、虹桥、羊方凹一带山上90年代初开始建房、取土,原存有的十里香老茶树消亡殆尽。至2003年4月间,十里香母本园完全改为他用,围护的老树存20余株。长期以来笔者不懈的呼吁对十里香茶、十里香茶老树的保护,各相关部门给予了支持,政府拨过数次名茶保护费。到2005年3月25日围护的老树被非法移栽到他处以及移栽时毁损15—17株(因移栽者不能提供移栽的相关数据,笔者四月初调查时只能是数移栽好的株数,加上听参加移栽的小工说当时挖坏了两棵就扔了),至此十里香老树仅存坡头2丛,6月份较弱的一丛死去(因老树周边有实生的小树,也有二十多年树龄,盘根错节,难辩株数)。被非法移栽到他处的老树至今已有多半死亡。7月11日,仅存的一丛十里香老树被成功地移栽到省农大园林园艺学院农场内茶园中,分栽成6株,得到专业管护,至今长势良好。
班章茶的历史是不是和尚以现的
不是。班章茶的历史是老曼峨布朗族先民把当地所种的茶树,租借给爱伲人,新中国成立,土地归爱伲人所有,政府老班章村通往外界的路,老班章茶才闻名于世,不是和尚以现。老班章茶始于1476年,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世界茶王之乡勐海县布朗山乡老班章村,老班章的海拔在1700米至1900米,年平均气温18.7℃,年均日照2088小时,年均降雨量1341-1540毫米,山中多云雾,得天独厚的小气候,使得“老班章”古树茶的口感要明显有别于勐海布朗山其他山头,霸气而又香醇,成为了业界最知名也最昂贵的普洱茶山头之一。
九华山茶的历史文化
九华山位于长江下游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是佛教中地藏王菩萨道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一座以佛教与茶文化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九华山山势雄峻,九座主峰均在海拨千米以上,秀出云表,清奇多姿。山中雨量充沛,清溪细流,涌泉飞瀑。林木葱笼,杂花生树。生态环境良好,茶树资源丰富。九华佛茶就产于九华山及其周边地区,它是以地方茶树良种优质鲜叶为原料,按照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其外形扁直呈佛手状。九华佛茶历史悠久,其前身是九华毛峰,犹以前山下闵园的闵园毛峰和后山黄石溪的黄石毛峰最为著名,而九华毛峰可以追溯到宋明时期的九华茶。九华山茶肇始于唐金地藏有一首情真意切的《送童子下山》诗: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添瓶涧底休拈月,烹茗瓯中罢弄花。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诗中写到“烹茗瓯中罢弄花”,可见当时金地藏与其弟子们也是饮茶的。但此诗颔联又作“瓶添涧底休拈月,钵洗池中罢弄花。”,如果如此,则该诗与茶无涉。南宋陈崖在其《九华诗集》“煎茶峰”诗中自注:“昔金地藏招道侣于峰前,汲泉烹茗。”又注:“广化寺钟楼其上”。由此可知,在九华山有座煎茶峰,其峰在宋代的广化寺钟楼的上面,而山峰的得名是因为金地藏常于峰前汲泉煎茶。陈崖“煎茶峰”诗再次说明金地藏不仅自己喜欢饮茶,还经常煎茶招待道侣。当然,仅凭此诗我们还不能确定,金地藏招待道侣的茶是九华山土产茶,还是山外茶。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载:“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封演是唐玄宗天宝进士,其生活时代与金乔觉大致同时。江淮泛指江南、淮南,是唐代茶叶的主要产地。其时,安徽的霍山黄芽、潜山天柱茶、宣城丫山横纹茶、祁门方茶,都是当时的全国名茶,而作为江南名山的九华山产茶也不足为怪。《封氏闻见记》又载:“(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侠,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茶供佛徒坐禅驱睡和招待香客、游人,在佛门被广受欢迎,寺院僧人饮茶成风。唐开元以后,原本不产茶的北方,受禅宗佛教饮茶风尚的影响,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九华山地处盛产茶的江南,于盛唐、中唐时种茶是极有可能的,九华山上僧人饮茶更是理所当然。九华山茶初兴于宋南宋时的左丞相周必大遍游九华,曾撰写《九华山录》,他游九华,“至化城寺,……谒金地藏塔,……僧祖瑛独居塔院,献土产茶,味敌北苑”。北苑在建州建安(今福建省建阳县),所产龙凤团茶专供皇家,是有宋一代最脍炙人口的名茶。周必大在品尝九华山土产茶后,评价其滋味可与以北苑茶媲美。显然,宋代九华山不仅产茶,而且茶的品质优异,甚至接近当时最负盛名的北苑贡茶。陈崖《九华诗集》“茗地源”诗有:“暖风吹长紫芽茎,人向山头就水烹。”并自注:“晏生岩北溪上,产茗味殊佳。”可见,九华山晏生岩北溪上所产茶,其味特别好。陈崖此说与周必大的评价相一致,由此足见宋代九华山之茶以其卓越的品质而崭露头角。然而,宋代九华山所产茶是什么样的茶?唐代茶有粗、散、末、饼四类,而以饼茶为主。宋代茶有片、散两类,此外尚有用散茶磨制而成的末茶。所谓片茶,也就是团饼茶,以建州的龙团凤饼贡茶最为著名。但在建州之外,则逐渐改饼为散,所谓散茶,当时乃为蒸青绿茶。宋代,连唐时最著名的生产阳羡贡茶的义兴也改生产散茶。北宋葛常之在文中说:“自建茶入贡,阳羡不复研膏,谓之草茶而已”,草茶即散茶。从南宋时起,虽然宫廷推崇北苑贡茶,仍为团饼茶,但在民间却开始风尚起散茶来,及至元朝,散茶进一步普及开来。其时,象江西洪州的双井茶、浙江的日铸茶都是当时的散茶中的名茶。九华山也不例外,其茶当为蒸青绿茶。南宋陈崖“煎茶峰”诗:“春山细摘紫英芽,碧玉瓯中散乳花。”“缓火烘来活水煎,山头卓锡取清泉。”宋代九华山所产之茶应为芽茶或叶茶。九华山茶驰名于明清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茶录”之“产茶有名者”中有“池州之九华”。清代,刘源长《茶史》“茶之名产”记:“九华山有‘空梗茶",是金地藏所植。大抵烟霞云雾之中,气常温润,与地所植,味自不同。”陆廷灿《续茶经》“八之出”记:“《通志》:池州府属青阳、石棣、建德,俱产茶。贵池亦有之,九华山闵公墓茶,四方称之。”九华山茶在明清时期已驰名全国,为当时的名茶。明朝初年,朱元章颁旨罢贡团饼茶,客观上促进了散茶的发展。明朝前期,沿续宋元以来的蒸青绿茶。到了后期,除在浙江长兴罗岕还产蒸青绿茶外,已都改生产烘青或炒青绿茶。明朝前期的九华茶当属蒸青绿茶,晚明以后的九华茶应是烘青绿茶。据记载,九华山历史名茶有“天台云雾”、“龙池云雾”、“东岩雀舌”、“九华龙芽”、“南苔空心”、“肉身仙茗”等,而据考证,“天台云雾”即现代的“黄石溪毛峰”,“龙池云雾”即现代的“闵园毛峰”。九华山茶业大发展于当代1915年,黄石溪毛峰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这是九华茶所获得的最高荣誉。但随后是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十年动乱,九华山茶业发展缓慢。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九华山的茶业才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林鹤松教授主持省科委下达的“九华山名优茶开发”科研项目,研制开发九华名优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世纪初,池州市进一步整合茶叶品牌,确立了以“九华佛茶”作为主打产品的战略,使九华佛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九华佛茶的历史和渊源
(一) 九华山茶肇始于唐金地藏有一首情真意切的《送童子下山》诗: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添瓶涧底休拈月,烹茗瓯中罢弄花。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诗中写到“烹茗瓯中罢弄花”,可见当时金地藏与其弟子们也是饮茶的。但此诗颔联又作“瓶添涧底休拈月,钵洗池中罢弄花。”,如果如此,则该诗与茶无涉。南宋陈崖在其《九华诗集》“煎茶峰”诗中自注:“昔金地藏招道侣于峰前,汲泉烹茗。”又注:“广化寺钟楼其上”。由此可知,在九华山有座煎茶峰,其峰在宋代的广化寺钟楼的上面,而山峰的得名是因为金地藏常于峰前汲泉煎茶。陈崖“煎茶峰”诗再次说明金地藏不仅自己喜欢饮茶,还经常煎茶招待道侣。当然,仅凭此诗我们还不能确定,金地藏招待道侣的茶是九华山土产茶,还是山外茶。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载:“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封演是唐玄宗天宝进士,其生活时代与金乔觉大致同时。江淮泛指江南、淮南,是唐代茶叶的主要产地。其时,安徽的霍山黄芽、潜山天柱茶、宣城丫山横纹茶、祁门方茶,都是当时的全国名茶,而作为江南名山的九华山产茶也不足为怪。《封氏闻见记》又载:“(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侠,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茶供佛徒坐禅驱睡和招待香客、游人,在佛门被广受欢迎,寺院僧人饮茶成风。唐开元以后,原本不产茶的北方,受禅宗佛教饮茶风尚的影响,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九华山地处盛产茶的江南,于盛唐、中唐时种茶是极有可能的,九华山上僧人饮茶更是理所当然。(二)九华山茶初兴于宋南宋时的左丞相周必大遍游九华,曾撰写《九华山录》,他游九华,“至化城寺,……谒金地藏塔,……僧祖瑛独居塔院,献土产茶,味敌北苑”。北苑在建州建安(今福建省建阳县),所产龙凤团茶专供皇家,是有宋一代最脍炙人口的名茶。周必大在品尝九华山土产茶后,评价其滋味可与以北苑茶媲美。显然,宋代九华山不仅产茶,而且茶的品质优异,甚至接近当时最负盛名的北苑贡茶。陈崖《九华诗集》“茗地源”诗有:“暖风吹长紫芽茎,人向山头就水烹。”并自注:“晏生岩北溪上,产茗味殊佳。”可见,九华山晏生岩北溪上所产茶,其味特别好。陈崖此说与周必大的评价相一致,由此足见宋代九华山之茶以其卓越的品质而崭露头角。然而,宋代九华山所产茶是什么样的茶?唐代茶有粗、散、末、饼四类,而以饼茶为主。宋代茶有片、散两类,此外尚有用散茶磨制而成的末茶。所谓片茶,也就是团饼茶,以建州的龙团凤饼贡茶最为著名。但在建州之外,则逐渐改饼为散,所谓散茶,当时乃为蒸青绿茶。宋代,连唐时最著名的生产阳羡贡茶的义兴也改生产散茶。北宋葛常之在文中说:“自建茶入贡,阳羡不复研膏,谓之草茶而已”,草茶即散茶。从南宋时起,虽然宫廷推崇北苑贡茶,仍为团饼茶,但在民间却开始风尚起散茶来,及至元朝,散茶进一步普及开来。其时,象江西洪州的双井茶、浙江的日铸茶都是当时的散茶中的名茶。九华山也不例外,其茶当为蒸青绿茶。南宋陈崖“煎茶峰”诗:“春山细摘紫英芽,碧玉瓯中散乳花。”“缓火烘来活水煎,山头卓锡取清泉。”宋代九华山所产之茶应为芽茶或叶茶。(三)九华山茶驰名于明清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茶录”之“产茶有名者”中有“池州之九华”。清代,刘源长《茶史》“茶之名产”记:“九华山有‘空梗茶",是金地藏所植。大抵烟霞云雾之中,气常温润,与地所植,味自不同。”陆廷灿《续茶经》“八之出”记:“《通志》:池州府属青阳、石棣、建德,俱产茶。贵池亦有之,九华山闵公墓茶,四方称之。”九华山茶在明清时期已驰名全国,为当时的名茶。明朝初年,朱元章颁旨罢贡团饼茶,客观上促进了散茶的发展。明朝前期,沿续宋元以来的蒸青绿茶。到了后期,除在浙江长兴罗岕还产蒸青绿茶外,已都改生产烘青或炒青绿茶。明朝前期的九华茶当属蒸青绿茶,晚明以后的九华茶应是烘青绿茶。据记载,九华山历史名茶有“天台云雾”、“龙池云雾”、“东岩雀舌”、“九华龙芽”、“南苔空心”、“肉身仙茗”等,而据考证,“天台云雾”即现代的“黄石溪毛峰”,“龙池云雾”即现代的“闵园毛峰”。(四)九华山茶业大发展于当代1915年,黄石溪毛峰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这是九华茶所获得的最高荣誉。但随后是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十年动乱,九华山茶业发展缓慢。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九华山的茶业才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林鹤松教授主持省科委下达的“九华山名优茶开发”科研项目,研制开发九华名优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世纪初,池州市进一步整合茶叶品牌,确立了以“九华佛茶”作为主打产品的战略,使九华佛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普洱茶的历史 普洱茶有什么历史
1、普洱茶起源地毕竟距离中华文化中心地区太遥远,交通不便及万水千山之隔使普洱茶的文字纪录非常贫乏,在少得可怜的文字记录中,还有不少是内地文人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记录,所以并非所有普洱茶的文字记录的历史都可以作为信史,也需要甄别。 2、公认的最早普洱茶产区的文字记录《蛮书》唐樊绰于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撰写的《蛮书》记录了很多云南的历史文化,其中在《蛮书·云南志·管内物产卷七》中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是目前公认的普洱茶产区的最早文字记录,因而被广泛引用。如果我们冷静地来看樊绰的记录,仍有需要甄别讨论的问题。公元862年统治云南的南诏国出兵攻打安南(即越南,当时归属唐统治,唐政府在安南设有统治机构),唐政府派蔡袭继任安南经略使,樊绰是蔡袭幕僚。为了知己知彼,了解南诏情况,樊绰受命收集南诏资料并于863年写成《蛮书》,也就在同一年南诏攻占安南,蔡袭战死,樊绰逃走。樊绰其实并没有到过云南。因此对于《蛮书》关于茶的记录也需要进行甄别讨论。其一,书中所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应该是可信的。“银生”即银生节度,治所在银生城(今景东东县城),辖区包括了今普洱市、临沧市一部、西双版纳州等地,这一带正是公认茶的起源区域《蛮书》只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在唐代以前,景迈山种茶的说法已有1300多年,而新找到的用傣文写的经书记录布朗族1800多年前已在芒景建村和种茶,这当然还需专家认真考证。其二,说“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关于“散收,无采造法”应该是属于道听途说了。在澜沧江流域有很多古茶山,这些古茶山规模大,树龄老。以景迈山为例,可以采撷的面积超过一万亩,按照布朗族的传说种茶已有1800多年,这么古老而广大的茶园如果“无采造法”是不可能形成的。至于“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那只是一部分人的饮法,并不代表普洱茶产区的饮茶法。蒙舍蛮即南诏国的统治民族,南诏统一前在洱海周围有六诏(六个小王国),南面的蒙舍诏也称南诏,其民族属于当时称“乌蛮”的一部分,其他五诏的民族都是“白蛮”,后来南诏统一其他五诏建南诏国并先后征服今云南大部分地区。“蒙舍蛮”是当时“乌蛮”的一支,是南诏国的统治民族,所饮之茶应该是来自“银生城界诸山”的古老的普洱茶,只是在饮用时有加上椒、姜、桂煮饮的习俗。大理白族的三道茶饮法应该起源于此。
有谁知道普洱茶的历史多久了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元朝时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名震国内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三国时期 “武侯遗种”,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打开了普洱茶话史。“茶山有茶王树,较五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檀萃《滇海虞衡志》)。
云南普洱茶的历史起源是源于什么时候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种植普洱茶的人是唐吏樊绰,在其所著《蛮书》卷七中云“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历史记载说明,早在1100多年前,属南诏“银生城界诸山”的思普区境内,已盛产茶叶。元朝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得以正名写入历史。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
苦丁茶的历史发展
苦丁茶属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茶冬青种,中国古书多称之为“皋卢茶”,为药、饮兼用之名贵保健珍品,已有2000多年的饮用历史。苦丁茶还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栽培茶叶的主要证据之一。东汉一书中载曰:“南方有瓜卢木(即皋芦),亦似茗,至苦涩,取火屑,茶饮。而交广(即两广和越南一带)最重,客来先设,乃加毛茸(绿茶的一种)。”苦丁茶作为宫廷贡品始于北宋皇佑五年,当是广西万承县有一个名叫许朝烈的半族首领为讨好宋仁宗,以求封官封州,遂以苦丁乡谭赞河边的一析千年野生古茶树春天的首批嫩芽精心制做成干茶为贡品进献皇上,仁宗饮用了几个月后,觉得此茶先苦后甘,提神舒心,健胃消滞,通肠利便,身体健康善大为好转,心里十分高兴,以为是长生不老之药,便要求许朝烈年年进贡,不得或缺,还在万承设州,任许为第一任土官,世代相袭,许朝烈受封后,十分高兴,更积极地进贡苦丁茶了。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也载曰:“苦,平,无毒。南人取作茗,极重之。.今广人用之,名曰苦登,...。.煮饮,止渴明目除烦,令人不睡,消痰利水(即利尿),通小肠(即治结肠炎),治淋,止头痛烦热,噙咽(即去痧利喉),清上膈(即清肺)。”由此可知,在古代中国岭南一带的老百生已有饮用苦丁茶习惯,并以之治病。据明代史书记载,明太祖先朱元璋患有“结宫”的疾病(即今天所说的结肠炎、便秘等,通便有困难),太医用了很多药,均无明显效果,遂向全国征寻良方,岭南有一中草药医生乃以苦丁茶进贡,饮用方法是:选用已长出第七片嫩叶的茶芽,摘取制成干茶,每天冲饮四支茶芽,连饮七天。明太祖遵医嘱服用后果然治愈了顽疾,从此将苦丁茶列为宫廷贡品。苦丁茶因此又被誉为“贡茶”。当时满朝文武争相饮用苦丁茶,一时成为风习。据满清野史记载。骄横不可一世的慈禧太后中年以后曾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太医试遍了各种方剂,均无明显效果,遂向民间征求良方。当时两广一带有一猎人根据当地百姓有用苦丁茶治糖尿病的实例,乃大胆向朝廷进献苦丁茶,慈禧试后病情大为减轻,龙颜大悦,问猎人何处求得,猎人遂奏请降旨保护苦丁茶树,以免因过度采摘而濒于灭绝。太后乃准其所请。 鸦片战争后英国殖民者也曾赶清廷饮用苦丁茶的时髦,曾在广州沙面十三行租界设点收购苦丁茶,“换谷三十担,值银六十两”,有“片片新芽片片金”诗句,可见苦丁茶在当时是很珍贵的。20世纪,两广一带的许多百姓都有用苦丁茶治病的风习,甚至家畜瘟疫亦用苦丁茶防治,尤其是夏天必以苦丁茶消暑防病,穷人家尤其如此。遗憾的是,由于过度采伐及其自身难以繁殖等原因,苦丁茶至本世纪初叶开始灭绝失传,人们只能从史书上了解到其惊人的功效和神奇传说,却再也见不到苦丁茶的活体样本了。 1999年春季,从海南省澄迈县澄迈万昌苦丁场引种大叶冬青进行大棚栽培,通过4年多的时间,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积累了一定的栽培经验。
天香茗茶的历史?
天香茗典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营销中心位于中山.南区。公司主营业务以批发全国各地优质茶叶、茶具为主。公司从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传承发扬中国茶文化,为广大消费者营造轻松、快乐、温馨、健康、高尚的品质生活、工作氛围。从2005年起,公司立志于改变中国有名茶无名牌的格局,公司开始精心打造“自主茶叶品牌”。
云南普洱茶的历史起源是源于什么时候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 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种植普洱茶的人是唐吏樊绰,在其所著《蛮书》卷七中云“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 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 历史记载说明,早在1100多年前,属南诏“银生城界诸山”的思普区境内,已盛产茶叶。 元朝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 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得以正名写入历史。 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
花茶的种类的花茶的历史
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上等绿茶中加入一种香料--龙脑香的制法。13世纪已有茉莉茶窨茶的记载,明朝(1592)程荣所著的《茶谱》一书,对花茶的制法有较为详细的叙述:“木樨、茉莉、玫瑰、蔷薇、蕙兰、莲桔、栀子、梅花皆可作茶,诸花开放,摘其半含半放,蕊之香气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扎花为拌。三停茶,一停花,用磁罐,一层茶,一层花,相间至满,纸箬扎固入锅,重汤煮之,取出待冷,用纸封裹,置火上焙干收用。”清道光年间,吴人顾禄的《清嘉录》载:“珠兰、茉莉花于薰风欲拂,已毕集于山塘花肆,茶叶铺买以为配茶之用者。……茉莉则去蒂衡值,号为打爪”。清雍正元年(1723年),苏州茉莉花茶批量运销东北、华北、西北市场。花茶较为大量的生产始于1851年至1861年的清咸丰年间。到1890年花茶生产已较普遍。花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1949年后,中国花茶生产有较大的发展,产销量逐年增加,主销东北、华北、山东等地,出口东南亚各国,行销港澳地区。1955年起,出口港澳和东南亚地区,以及东欧、西欧、非洲等地。
港式奶茶的历史
香港本质上是一个平民精神的香港,茶餐厅和大排档兴盛于此即是证明。 说到茶餐厅和大排档,的确是完完全全由香港发明,属于本地最平民化的饮食场所。尤其是茶餐厅,代表了香港人的价值观,速度快、配搭多、价钱要实惠。英国统治期间,因当时香港人无法享受高价位的英式High Tea,促使中低价位的茶餐厅如雨后春笋般冒起。在香港茶餐厅的餐牌上,你可以看到港式丝袜奶茶、粤式点心、四川担担面、葡国鸡饭、美国牛排、法兰西多士、日式鳗鱼饭……在行人道或小巷中摆出一张张桌子,客人在露天或半露天的嘈杂环境下,依然能品尝到不亚于高档酒楼的美味佳肴,正是香港大排档的一大特色。 丝袜奶茶 香港中环有家“兰芳园”,老板以独创丝袜奶茶闻名,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用不同的茶叶混合,用丝袜隔渣,冲出的奶茶,茶味和奶味都清晰可分,但两种味道又配合得天衣无缝,丝袜这种工具不可少,据说这是奶茶香滑的关键,原理如何就不得知了。当年是流动小档,如今已经开入室内,但门前还摆着当年的小档。很多老主顾觉得还是蹲在小档前的板凳上喝丝袜奶茶才够风味。 老板的儿子,在父亲的盛名之下,继续发挥创意,自创“捞丁”,就是用各种材料,用独特浆汁,按一定的比例,捞入出前一丁,新奇又美味。 附近的摆花街上有家“泰昌饼家”,门前一直排着人龙,为的是买个新鲜出炉的蛋挞。据闻前港督肥彭都经常来买。千层的脆皮,金黄的馅,蛋味浓郁,用料十足,热辣辣,买到兰芳园加杯奶茶,顿觉温暖。夏天来杯也是香港特色的“咸柠七”加“捞丁”,好味又饱肚。 我点的是“猪泵兜叉烧汁捞丁”,“猪泵兜”是什么?摸摸自己下巴那块肉,就是它 地址:中环著名旅游点摆花街的尽头天桥附近,四周有石板街、兰桂坊、中区警署等。 云吞面 热情的香港同胞介绍我到不远的轩尼诗道,找一家叫“新钊记”的小吃店。于是我按图索骥,寻踪而去。感觉这家店比“江仔记”要大些,却是一样的顾客盈门。站等了一会,才得落座。一尝之下,觉得“新钊记”的招牌云吞面的确名不虚传。那面条细细的,如同未泡开的粉丝;老黄的颜色,好似菊花一般,吃上去却是蛮有嚼头的。原来这不是一般的面条,港人一向唤做“芙蓉面”的便是。而云吞,薄薄的皮子包裹着几颗大大的海虾仁,除此没有别的馅料,要的就是那份儿清鲜!那种绝美的滋味,让我一直回味到今天。 地址: 中环轩尼诗道 九记牛腩 有50年历史的“九记牛腩”,一般游客是很难找到,这店非常牛,中午12点半前不开店,因牛腩每天新鲜回来,早上开始煮至中午,3点前不做外卖,因太多人堂吃做不了外卖。晚上5点半前才有河粉卖,晚上7点15分至8点半休息晚饭,9点后只有伊面及米粉,10点半后只卖米粉,11点半关门,假期也休息。 只有牛腩卖,没有其他品种,分普通腩、爽腩及咖喱腩,20元一碗牛腩粉面,50元一碟整爽牛腩,最正的牛腩清汤8元一碗,一点味精及香料也不加,牛肉味浓,喜欢吃牛腩的人一定要试!!! 地址:中环歌赋街 “麦文记” 据说这是一家出名的老字号,以真材真料出名,汤底用真正的大地鱼煲成,面很幼细,爽滑加脆口,云吞用的是新鲜的虾,以虾七肉三配成,味道刚刚好。旁边也有几家吃云吞面的,打出十元一碗的招牌,但这家一直是18元,依然是坐满人,从中就可见其功底了。 地址:佐敦道跟宝灵街中间的白加士街上 何洪记 何氏家族1946年开始在广州西关做云吞面。后来举家迁至香港,从街边小摊做起,如今已到了第二代接班人掌舵的时期。从1946年到现在,“何洪记”的做面师傅换了一个又一个,可他们依然坚持“人手做面”。除了因为机器无法根据天气等诸多因素做出调整外,他们还坚信:做面需要感情,高兴时做出的面和伤心时做的面是不一样的。而机器,是永远做不出有感情的面的。 “云吞面”对香港有多重要?我想,那基本是存于每个香港人心中的不可磨灭的物质符号。据说,喜欢“何洪记”的香港政要、明星,多得数不完,以至于掌门人都懒得将他们的照片贴在店内做招揽。而我从报纸娱乐版上得到的消息是,“何洪记”跑马地分店是一众香港明星的“蒲点”,长期有记者守候周围,如果你是某人的FANS,在那“打坐”,包准没错。 地址:铜锣湾霎东街2号,时代广场后面,利舞台广场旁 津味茶餐厅 津味茶餐厅最出名的是:劲辣鱼蛋。虽然它有分店,但只能去旺角花园街的这间,因为这间最辣。当然其他的粉面也好吃,云吞的分量十足,虾好多又好吃。不过我来这里不是吃面,只为了吃鱼蛋。以前还有我喜欢的小鱼,不过经过多年的变化,这个已经不好吃了,所以若以后我还来的话,我只点一杯豆浆,一碟辣鱼蛋。撞过版才知道以后点做的,这次一碟辣鱼蛋16粒要10蚊,一杯豆浆:5蚊,一碟小鱼:4蚊。 地址:旺角花园街 甜品 不可不试的当然就是甜品连锁巨店许留山啦,分点遍布广九新界,除了有各式各样的水果甜品外,还有我最中意的燕窝水果甜品,滋润又养颜,我每日都要吃上一两碗,现在还应季节变化推出了多种热甜品,燕窝炖蛋,滋润得口感滑滑的,是我极力推介新品。 还有一间Sweet Dot,最出名的就是水果糯米糍,有木瓜和芒果馅的,真正皮薄馅靓,又软又薄的一层糯米皮包裹着一大块新鲜水果肉,外层还撒上满满的椰丝,我较喜欢芒果馅的,因为软软的外皮配上软软的内馅,口感最好。 Delifrance是一间专做法式sandwich的连锁快餐店,有许多特色sandwich,最适合喜欢尝新的顾客,比如芒果鲜鸡肉sandwich、白汁三文鱼、全麦sandwich、法式汁吞拿鱼sandwich,还有烟肉火腿蛋巨无霸、全麦sandwich等等,出品都不相上下。 还有其他许多西饼店的甜品,如: Maxine的各式鲜杂果塔;Starbuck的Tiramisu,Strawberry cheese cake, Green tea cheese cake等;金龙船的芒果千层pancake,还有我的至爱——Pie&Tart的木瓜芝士塔,与我们平时吃的蛋塔有点不同,直径有12cm,香脆的塔皮内满载着香浓的木瓜芝士蛋塔馅,还有海鲜塔、香菇鸡塔,鲜奶塔等等,每次有新鲜塔出炉,都有人排长龙买。 喜欢双皮奶的就可以一试顺义牛奶店的招牌——双皮奶,质较稀和滑,放糖比较少,但奶味好重,价钱稍贵,一小碗红豆双皮奶就要$ 22,是深圳的3-4倍。
为什么叫岩茶 揭秘岩茶的历史和命名起源?
一种说法是因为武夷山地区地质构造特殊,山石嶙峋,多岩石,而岩茶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茶叶,因此得名“岩茶”。岩茶,又称武夷岩茶,是中国福建省武夷山地区出产的一种名茶。那么为什么叫岩茶呢?下面就为大家揭秘一下岩茶的历史和命名起源。岩茶,又称武夷岩茶,是中国福建省武夷山地区出产的一种名茶。那么为什么叫岩茶呢?下面就为大家揭秘一下岩茶的历史和命名起源。无论是哪种说法,都与武夷山地区的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岩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就有人在武夷山地区采摘茶叶。到了宋代,岩茶开始被广泛种植,并成为了贡品。明代时,岩茶更是成为了官方的贡茶。无论是哪种说法,都与武夷山地区的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有关茶的历史名人
有关茶的历史名人: 1、茶圣陆羽 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 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 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 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2、别茶人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一生嗜茶,对茶很偏爱,几乎从早到晚茶不离口。 他在诗中不仅提到早茶、中茶、晚茶,还有饭后茶、寝后茶,是个精通茶道、鉴别茶叶的行家。 白居易喜欢茶,他用茶来修身养性,交朋会友,以茶抒情,以茶施礼。 他的别号“别茶人”,是在《谢六郎中寄新蜀茶》一诗中提到的,诗中说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茶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3、茶仙苏东坡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东坡视茶境为仙境,并沉醉于茶,寄身于茶,苏东坡爱茶也 *** ,故有“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注重品茶的物外景意,把茶作为沟通自然,内省性情,品味人生的修炼手段,并主张“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典型的茶艺人生,以茶悟慧而入诗入画,他随缘自适,乐观豁达,圆融贯通,自由自在,在茶中品出人格精神,生命体悟和胸襟抱负,并为后人留下无数的精神食粮,不愧为茶仙。 4、茶神陆游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英雄的悲歌,茶人的爱国情怀。 陆游酷爱茶也爱诗,以茶悟诗而言志,著有一万多首诗,其中有300多首茶诗,诗人把茶当作一门悟的艺术和品的文化。 到83岁时还写下了“桑苎家风君勿实,他年犹得作茶神”,诗人希望陆羽的茶道代代相传,自己下辈子还当茶神。 5、茶怪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 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扬州八怪之一清茶里悟人生,顶峰之极,悟出了“难得糊涂”!郑板桥的画怪,书也怪,“曲曲溶溶漾漾来”,穿沙隐竹破莓苔,此间清味谁分享,只合高人入茗杯。 这世间珍品只配高人享用,他与其朋友的爱茶,爱竹,爱梅、爱兰、爱石、爱紫砂来显其君子之得。 郑板桥也是写茶联最多之人,“汲来江水煮新茗,买尽清山当画屏”,“香文古鼎把九个,日著新茶两三碗”,“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但若是我们也用茶品悟一下板桥的人生,就是“糊涂”而真,见怪不怪了!
绿茶的历史和它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蒙顶山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蒙顶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绿茶最早起源于巴地(今川北、陕南一带),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当年周武王伐纣时,巴人为犒劳周武王军队,曾“献茶”。《华阳国志》是信史,可以认定:不晚于西周时代,川北(七佛贡茶)的巴人就已开始在园中人工栽培茶叶。 绿茶据传发源于湖北省赤壁市。元朝末年,朱洪武率领农民起义,羊楼洞茶农从军奔赴新(疆)蒙(古)边城。他们在军中见有人饭后腹痛,便将带去的蒲圻绿茶给病者服用。服后,患者相继病愈。这件事被朱洪武得知,他记在了心里。当了皇帝后,朱洪武和宰相刘基到蒲圻找寻隐士刘天德,恰遇在此种茶的刘天德长子刘玄一,刘玄一请朱皇帝赐名。朱洪武见茶叶翠绿,形似松峰,香味俱佳,遂赐名“松峰茶”,又将长有茶叶的高山,命名为松峰山。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太祖朱元璋因常饮羊楼松峰茶成习惯,遂诏告天下:“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因此,刘玄一成为天下第一个做绿茶的人,朱元璋成为天下第一个推广绿茶的人,羊楼洞成为天下最早做绿茶的地方。
茯茶的历史
唐代以后,茶叶由官方统制,贮存一地边地府库,交换马匹,此为“官茶”;而茶商由产地贩运交售给茶马司的茶叶,须向户部纳税请领执照,称为“请引”。每“引”规定可贩茶100斤,纳税200钱;不及“引”者,谓之“畸零”,另行发给“由贴”。无“由引”及茶引不等者即为"私茶"。当时朝廷为鼓励茶商贩运茶叶,每次将运到茶马司交割后,都奖给茶商;上引附茶700斤,中引560斤,下引420斤,作为酬劳,由他们自己出售或换马。因此种酬劳是在正茶(即交割的茶)之外附发的,称作“附茶”。以后用谐音“茯”代替“附”,便出现了“茯茶”。在明清时期六百余年间先后生产的“马合盛”、“天泰全”、“泰合诚”、“人民”牌茯砖茶深受西部地区广大消费者青睐。建国后由于集中公私合营生产规模扩大,最后集中于咸阳,使咸阳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和加工地。一直到1958年,缘于“在陕西加工茯砖茶,存在原料二次运输,不符合多快好省原则”,中央政府下令将公私合营后组建的大型茶叶加工企业—陕西咸阳人民茯茶厂关闭[1]。1953年3月,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湖南安化砖茶厂试制茯砖成功。1959年湖南白沙溪茶厂(前身即安化砖茶厂)改用机器压制,开始大量生产茯砖。1970年按政府统一安排,“茯砖”改由湖南益阳茶厂生产。黑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属于后发酵茶,能够随时间的推移慢慢的陈化、香醇,有助消化减肥和补充各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黑茶总是和边销茶这个名称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黑茶多数销往西北、西南市场,其饮用人群主要是食用牛肉、羊肉、奶酪等高脂肪食物和缺少蔬菜、水果等高维生素、微量元素的边疆少数民族。在黑茶类中,茯茶、藏茶、普洱等都一直主销边疆地区,所以也被称为边销茶,但边销特征最明显的要数茯茶,它被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在内地鲜为人知。茯茶作为黑茶中的贵子,最与众不同的就在于其中具有的“金花”成分。所谓“金花”,就是在原料的加工中通过发花这么一道特殊的程序,专门在黑茶的砖块中培养一种叫做“冠突散囊菌”的冠突曲霉物质,俗称为金花。金花干嗅便具有一种黄花的淡淡的清香味道,而将带有金花这种特殊菌类的茯茶泡饮时,那种花香变融入茶汤之中,化作茶的滋味而更加醇厚微涩,清纯不粗、口感强劲。当然,金花还可以有效地促进调节新陈代谢,起到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因其药效有如土茯苓,加上茯茶的口感特别,并以“茯”字命名,因此有人误以为茯茶中有茯苓的成分,但实则是金花的菌花香和其独特的药理作用。
天山绿茶的历史发展
天山绿茶的采制最早起源于唐代前200多年的东晋时期,唐陆羽《茶经.八之出》记载“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陆羽把福州排在岭南的榜首,而当时的福州即今日古田、宁德等地,可见茶叶在唐时已有相当知名度。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福州贡腊面茶,盖建茶未盛前也,今古田长溪(闽东)贴近宁地,也能采造”。陈椽在《茶业通史》一书也指出“福州的茶叶在唐朝就闻名全国,建州茶叶到唐末宋初才出名”。这说明闽东茶区在建州北苑茶未兴之时,已能制造“腊面”等贡茶,史料上证明宁德天山绿茶区,在唐时已能采制贡茶,也说明闽东先民在唐以前已开始种植和加工茶叶。 另据1999年6月福建省考古队在古温麻县治址(即今宁德市蕉城区)挖掘出12件古茶具的出土文物,经史料证实东晋时期宁德蕉城一带居民已有饮茶习俗。可见,闽东宁德天山地区产茶源于东晋,盛于唐代,品种花色历经改革,唐朝的“腊面”,元朝产的“茶饼”,明朝采制的“茶芽”,均为贡品。清朝开始改为蒸青和炒青条形茶。 “天山绿茶”的得名源于天山,文献记载天山有七座山峰,早有“七峰茶”之称。后因明朝永乐皇帝赐北峰支提山为“天卜第一山”,故天山绿茶的前身就一直称为“支提茶”。 支提茶在明代已负盛名,到清代时已名列闽东茶叶榜首。清代后期由于宁德三都海上交通发达,福州花茶蓬勃兴起,需要烘青,支提茶改制为天山烘绿,产品供小应求,并远销英国,美国、东南亚及港澳地区,国内畅销天津、上海、山东、浙江、广州等省市。从此,天山绿茶得以扬名。
七子饼茶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饼茶”最早见诸张揖的《广雅》。张揖,魏国清河(今河北)人。张揖曾任“明帝太和中博士”,而“太和”即魏明帝年号(227—233年),即三国时代。《广雅》云“荆、巴间茶叶作饼”。文所说“荆、巴间”,就其所指地域而言,不止现今的四川、湖北一带,而且还指现今的云南、贵州一带。显然,这里所提的“饼茶”,自然就形成先于三国之前。但饼茶的制作究竟出于何时,还没有一个定论。 次,“七子”之说。其实,单数在中国人的传统概念中,总是被推崇。“九”为至尊,“七”为多子多福,“七”在中国是一个吉祥的数字。把七饼圆茶捆为一筒,始为清朝的定制。《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合今1800克),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始,颁给茶引三千。”这里清廷规定了云南外销茶为七子茶,但当时还没有这个提法。清未,由于清廷处于没落期,茶叶形式开始多变,如宝森茶庄出现了小五子圆茶,为了区别,人们将七个一筒的园茶包装形式称为“七子圆茶”。民国初年,面对茶饼重量的混乱和竞争的压力,一些地区成立了茶叶商会,试图统一。如思茅茶叶商会在1921年商定,每圆茶底料不超过六两,但财大气粗的“雷永丰”号却生产每圆六两五钱每筒八圆的“八子圆茶”,一时市场分额大增。解放后,云南茶叶公司所属各国营茶厂,使用中茶公司的商标,生产“中茶牌”圆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希望找到更有号召力、更利于宣传和推广的名称,他们改“圆”为“饼”,形成了“七子饼茶”这个吉祥名称,从此“云南七子饼茶”就成了紧压茶的霸主地位。圆一筒,原是清廷了规范计量、生产和方便运输所制定期的一个标准。发展至今,“七子饼 ”已成为普洱茶中响当当的商品名称。 七子饼茶的来历另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七子饼茶原先是打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的。简称茶马市,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一共八张过数的。另外那张分离的饼做啥用咧?是用来上税滴。 还有另一种说法: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357克*7饼茶=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先人早已算好了,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
龙井茶的历史
西湖龙井茶 西湖龙井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产于浙江杭州市西湖“龙井”而得名。 它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闻名于世外。 西湖既是游览胜地,又是茶叶的主要产区。 这里产茶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唐代陆羽著的《茶经》中已有“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 到了宋朝,宝云山出产的宝云茶、下天竺香林洞出产的香林茶和上天竺白云峰出产的白云茶,都被列为“贡茶”。 清乾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到杭州狮峰胡公庙品饮龙井茶,赞不绝口,并以“览乡民采茶焙制之法,御制观采茶作歌”为题吟颂道: 村男接踵下层椒,假售雀舌还鹰爪。 地炉文火徐徐添,乾釜柔风旋旋炒。 漫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西湖龙井茶产地遍及西湖周围的群山,其中又以狮峰、龙井所产的茶叶品质最佳。 这里峰峦起伏,溪流涓涓,林木葱郁,气候怡人;四季分明、雨量均匀,特别在春茶期间经常细雨蒙蒙,漫山遍野云雾缭绕,营造出茶树生长发育特别需要的“天时地利”。 西湖龙井茶的采摘和加工技艺相当讲究。 每年春天,茶农分四次按档次采摘青叶,“清明”前三天采摘的称“明前茶”。 此茶的嫩芽初迸,如同莲心,故又叫“莲心茶”,一斤干茶有三万六千颗嫩芽,是西湖龙井茶中的珍品。 清明后到“谷雨”前采摘的叫“雨前茶”,这时,茶柄上长出一片小叶,形状似旗,茶芽稍长,形状似枪,故又称“旗枪”。 “立夏”时采摘的叫“雀舌”。 再过一个月采摘的茶,谓之“梗片”。 西湖龙井茶的加工炒制,因原料等级不同,加工技术也不尽相同,产品各有特色。 特级西湖龙井茶全是采取手工炒制。 鲜嫩的条芽,在八十度的温度下加工,要求保持茶叶的颜色、香味和美观。 炒茶每锅一次只能炒二两,一个熟练的炒茶能手,一天只能炒二斤多干茶。 西湖龙井茶的特点是:形状扁平挺直,大小长短匀齐,象一片片兰花瓣,色泽嫩绿或翠绿,鲜艳有光,香气清高鲜爽,滋味甘甜,有新鲜橄榄的回味。 冲泡于玻璃杯中,茶叶嫩匀成朵,一旗一枪,交错相映,茶汤清碧,悦目动人。 、=、 西湖龙井茶 所属菜系:地方特产 菜肴口味:咸味 涉及食材:丸子,盐,…… 产地:中国浙江杭州。 成因:西湖龙井茶产地遍及西湖周围的群山,其中又以狮峰、龙井所产的茶叶品质最佳。 这里峰峦起伏,溪流纵横,林木葱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而均匀,特别在春茶期间经常细雨蒙蒙,漫山遍野云雾缭绕,构成了茶树生长发育特别需要的“小气候”。 历史:西湖产茶已有1200多年历史。 唐代陆羽著的《茶经》中有“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 到了宋朝,宝云山出产的宝云茶,下天竺香林洞出产的香林茶和上天竺白云峰出产的白云茶,都被列为“贡茶”。 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到杭州狮峰胡公庙品饮龙井茶,赞不绝口。 并“览乡民采茶焙制之法,御制观采茶作歌”。 品种:西湖龙井茶的的采摘相当讲究。 每年春天,茶农分四次按档次采摘青叶,“清明”前三天采摘的称“明前茶”。 此茶嫩芽初迸,如同莲心,故又叫“莲心茶”。 一斤干茶有三万六千颗嫩芽,是西湖龙井茶中的珍品。 清明后到“谷雨”前采摘的叫“雨前茶”,这时,茶柄上长出一片小叶,形状似旗,茶芽稍长,形状似枪,故又称“旗枪”。 “立夏”时采摘的叫“雀舌”。 再过一个月采摘的茶,谓之“梗片”。 特点:形状扁平挺直,大小长短匀齐,像一片片兰花瓣,色泽嫩绿或翠绿,鲜艳有光,香气清高鲜爽,滋味甘甜,有新鲜橄榄的回味。 冲泡于玻璃杯中,茶叶嫩匀成朵,一旗一枪,交错相映,茶汤清碧,悦目动人。 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闻名于世。 工艺:西湖龙井茶的加工炒制,因原料等级不同,加工技术也不尽相同,产品各有特色。 特级西湖龙井茶全是采取手工炒制。 鲜嫩的茶芽,在80度的温度下加工,要求保持茶叶的颜色、香味和美观。 炒茶每锅一次只能炒二两,一个熟练的炒茶能手,一天只能炒二斤多干茶。
六堡茶的历史沿革
六堡茶在清代嘉庆年间,以特殊的槟榔香味而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享誉海内外。清朝初期,在广州、潮州一带,六堡茶渐渐兴盛起来。至清代嘉庆年间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享誉海内外。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在两广涌现了一批六堡茶老字号。《苍梧县志》记载虾斗茶“色香味俱佳,唯稍薄耳” 。六堡茶当年广为流行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见西方在中国沿海地区非法贸易活动猖獗,便封闭了福建、浙江、江苏三处海关,只留广州一个口岸通商,于是“十三行”便独占中国对外贸易。六堡茶也随之名声大噪。六堡茶的发展历经了“平三藩”、“十三行大火灾”、“太平天国”、“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诸多历史风云,几经磨难,大小茶号遍布粤桂、港澳、南洋,并将茶叶贸易做到了英国等欧洲国家。一直以来,在中国出口的商品中,以茶叶为最大宗。大量的茶叶通过“十三行”加工、包装,然后再运往世界各国。而六堡茶则主要以销往南洋诸国为主,得益于当时兴旺的水路运输,商人们凭借着西江这条黄金水道将华南、西南的丰富物产以最低的成本运达广州,再从广州转口外销。茶叶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每一个产茶季节,六堡产出的大量优质茶叶,从六堡的合口街码头装上尖头船,经梨埠换大木船,进入贺江,经封川江口,进入西江之后再经都城装卸到大船中,运送到广州,再转口南洋和世界各地,这就是当年六堡茶著名的“茶船古道”。这条熙熙攘攘、舟楫往来的“茶船古道”,见证了六堡茶的兴衰沉浮。六堡茶在200多年前从湖南江华道县,通过广西贺州八步传入境内,品种属槠叶种。湖南茶树有槠叶种,在安化等地产的黑茶。其加工方法与六堡茶大同小异,故较为可信。《苍梧县志》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厚。隔夜不变,产长行虾捅者名虾耳茶,色、香、味俱佳”。《广西特产志略》(1937年)载:“在苍梧之最大出品,且为特产者,首推六堡茶,每年出口者,产额在60万斤以上,在民国十五、十六年间(1926年—1927年),每担估价三十元左右。《广西通志稿》戴:“六堡茶在苍梧,茶叶出产之盛,以多贤乡之六堡及五堡为最,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广西农业通讯》(1945年)载:“苍梧茶尚多,尤以六堡乡(今六堡镇)为最。六堡茶(又名垌茶),颇负盛名,其余所产品质亦佳,战前(抗日战争前)交通便利,所产茶除本县饮用外,全部销售港澳等地,自抗战后,交通阻塞,销售范围日形缩小,一般茶农生活无法维持。多弃茶而经营其他,于是茶叶衰落矣。六堡乡(今六堡镇)占全县面积之半,全县面积11455亩,年产茶5450担,抗日时外销日减,估计每年平均产茶1500担左右。现有面积7500亩。”据彭庆中《中国六堡茶》载:旧时粤南在广西六堡乡(今六堡镇)合口街设庄收茶叶。广西六堡茶在历史上的年产量和销售量曾一度达到1500吨左右,抗日时期大幅度下降,仅为197.5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所恢复,1953年产六堡茶450吨,比抗日时期增加1.28倍。横县也由抗日时期年产221吨恢复到400吨。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批准发布公告《DB45/T 581-2009 六堡茶》广西地方标准获得批准,进一步规范、统一六堡茶在生产、加工、检验、贸易等环节的监管,确保六堡茶质量的稳定。从2010、2011、2012年,三年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数据看,六堡茶的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分别是:6.73亿元、8.30亿元、8.79亿元,在黑茶类的排名分别是:第三、第二、第二。可以看出,近三年六堡茶的整体市场状态呈现稳步上升态势。
六堡茶的历史沿革
六堡茶在工艺制作历史上,从六堡茶乡开始有零散茶树种植到唐宋为肇始阶段;唐宋始至明清时期为六堡茶的初级生产阶段,明清时期到1937年,是六堡茶的鼎盛发展时期。
茶经一之源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对我们今天了解茶的历史,茶的形态特征,茶的栽培
其中茶经的主要内容:“一之源”,主要论述茶的起源、名称、品质,介绍茶树的形态特征、茶叶品质与土壤的关系,指出茶叶的栽培方法、品质鉴别、颜色与形状、生态环境以及饮茶的生理保健功能等。“二之具”主要介绍采茶的19种用具,详细说明制作饼茶所需各种工具的名称、材质、规格和使用方法等。“三之造”主要讲茶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说明了采茶的具体要求,逐一分析了制造饼茶所需要的蒸熟、捣碎、人模拍压成形、焙干、穿串、封装6道工序,并提出饼茶按外形和色泽等做出不同等级分类的依据。“四之器”主要论述风炉(灰承)、炭挝、火、镬、交床、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筮、鹾簋揭、碗、熟、盂、畚、札、涤方、滓方、巾、具列、都篮等煮茶和饮茶之器皿的材质、尺寸、功能和使用方法等。“五之煮”,主要介绍煮茶的方法,品评各地水质宜茶情况的优劣,叙述荼汤调制,讲述烤茶的方法、煮茶的燃料,剖析泡荼用水和煮茶火候,观察煮沸之法对荼汤色香味的影响,提出茶汤的精髓和神味。“六之饮”,叙述饮茶风尚的起源、传播和饮茶习俗,提出饮茶的注意事项和各种禁忌。“七之事”,叙述茶的故事、产地和功效,系统地搜集整理了唐代以前与茶有关的历史资料、传说、掌故诗词、杂文、药方等。“八之出”,评各地所产茶之优劣,将唐代全国茶叶生产区域划分成八大茶区,又对每一茶区茶叶等级做了详细区分。“九之略”,谈哪些煮茶、饮茶器皿可省略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如到深山茶地采制茶叶,随采随制,可简化至7种工具。“十之图”提出把《茶经》所述内容,以白绢绘成图,悬挂于墙上,便于观看,实际上是指明《茶经》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雨花茶的历史发展
“雨花茶”的生产历史十分悠久,南京在唐代就已种茶,不仅在陆羽的《茶经》中有记载,更有陆羽南京栖霞寺采茶的传说为证,栖霞寺后山在现代仍有试茶亭旧迹。陆羽在《茶经》中曾经记述了《广陵耆老传》的故事。说的是晋元帝时,有一个老妇人,每天早晨提着一壶茶沿街叫卖,百姓都争先恐后地买她的“雨花茶”汤来喝,奇怪的是,这老妇人自一清早叫卖到晚上,壶中茶汤不减。老妇人把卖茶所得的钱全部分给孤苦贫穷的人,贫穷的人都很感激她。这个消息被当时官吏知道,派人把老妇人抓了起来,关进牢里。第二天一清早,老妇人不见了。 后来,雨花台一带开始遍布葱郁碧绿的茶园。雨花茶的色、香、味、形俱佳,她外形圆绿、条索紧直、峰苗挺秀,带有白毫,犹如松针,象征着革命先烈坚贞不屈、万古长青的英雄形象。香气浓郁高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清澈,叶底嫩匀明亮。至清代,南京种茶范围已扩大到长江南北。 新中国成立后,集中了当时江苏省内的茶叶专业和制茶高手于中山陵园,选择南京上等茶树鲜叶,经过数十次反复改进,制成“形如松针,翠绿挺拔”的茶叶产品,以此来意喻革命烈士忠贞不屈、万古长青,并定名为“雨花茶”,使人饮茶思源,表达对雨花台革命烈士的崇敬与怀念。1958年江苏省为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而成立专门委员会开始研制新品种绿茶,由副省长韦勇义担任主管领导,由中山陵茶厂牵头,延请各地制茶专家。并在1959年春创制成功,正式定名为雨花茶,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雨花茶的创制成功,极大地促进了南京茶叶生产。1959年,即由地方财政投资从福建、广东调进大批茶苗、种和插穗。1960年南京郊区茶圃面积从1959年的421亩激增到2704亩。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茶叶生产出现停滞和回落,到1962年茶园面积减至1620亩。1974年,国务院提出“全国要搞100多个年产5万担左右的重点县,作为茶叶生产基地”。当年,南京郊区植茶面积有2358亩。总产量29.05吨。1977年,在铁心桥、雨花台等处大面积新辟茶园。全市茶同面积达4145亩,总产达57.2吨。雨花茶种植范围扩大到南京所有市辖区。1988年、1996年分别制定实施了“雨花茶市级、省级地方标准”。1994年起持续开展了评选市级雨花茶质量信得过单位,促进雨花茶产销进入标准化、规范化的起步阶段。中山陵园茶场等6个重点雨花茶生产企业,机械化生产研制成功并在全市推广。1999年,南京雨花茶机制生产线达250条,年产雨花茶167吨,产值5000多万元,分别占全市茶叶总产量的10%,总产值的44%。
烹茶的历史与方法
(一)茶艺与茶文化 "文化"的定义莫衷一是,因而对茶文化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有广义的理解,也有狭义的理解。与茶艺一样,笔者对于茶文化也取狭义的理解,认为茶文化是茶事活动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不仅如此,笔者还主张,茶文化是茶学的一部分,它与茶科技、茶经贸鼎足而三,共同构成茶学。茶学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大领域,茶文化是茶学中的人文科学部分。在茶文化中,饮茶文化是主体,茶艺和茶道又是饮茶文化的主体。茶艺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均小于茶文化。 笔者反对将茶艺的内涵和外延无限扩大,以致于等同茶文化,并进入到茶科技、茶经贸领域的理解,而是视茶艺及茶艺文化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茶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二)茶艺与茶道 目前海峡两岸茶文化界对"茶道"的定义也不统一,笔者认为,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含茶艺、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11]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与茶文化之间。 茶道的内涵大于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笔者反对将茶艺、茶道视为"一体两面"的观点。蔡荣章先生在《现代茶思想集》中说:"我认为"茶道"、"茶艺"都可以表示茶艺在文化上的内涵,无需因使用的名称强加解释其差异。但可以因为使用的场合分开使用不同的名称:如要强调有形的动作部分,则使用"茶艺",强调茶引发的思想与美感境界,则使用"茶道""。[12]王玲女士亦说:"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13]蔡荣章、王玲都以为茶艺、茶道的外延一致,两着相互依存。然而茶艺、茶道的内涵、外延均不相同,应严格区别二者,不要使之混同。 (三)茶艺与茶俗 所谓茶俗,是指一些地区性的用茶风俗,诸如婚丧嫁娶中的用茶风俗、待客用茶风俗、饮茶习俗等,讲茶俗一般指的是饮茶习俗。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饮茶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茶习俗。不同的民族往往有不同的饮茶习俗,同一民族却因居住在不同的的省份或地区而有不同的饮茶习俗。如四川的"盖碗茶",江西修水的"菊花茶"、婺源的"农家茶",浙江杭嘉湖地区和江苏太湖流域的"薰豆茶",云南白族的"三道茶"、拉祜族的"烤茶"等。茶俗是中华茶文化的构成方面,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茶艺着重在茶的品饮艺术,追求品饮情趣。茶俗的侧重在喝茶和食茶,目的是解决生理需要、物质需要。有些茶俗经过加工提炼可以为茶艺,但绝大多数的茶俗只是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的一种。虽然也可以表演,但不能算是茶艺。
普洱茶的历史 普洱茶有什么历史
1、普洱茶起源地毕竟距离中华文化中心地区太遥远,交通不便及万水千山之隔使普洱茶的文字纪录非常贫乏,在少得可怜的文字记录中,还有不少是内地文人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记录,所以并非所有普洱茶的文字记录的历史都可以作为信史,也需要甄别。2、公认的最早普洱茶产区的文字记录《蛮书》唐樊绰于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撰写的《蛮书》记录了很多云南的历史文化,其中在《蛮书·云南志·管内物产卷七》中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是目前公认的普洱茶产区的最早文字记录,因而被广泛引用。如果我们冷静地来看樊绰的记录,仍有需要甄别讨论的问题。公元862年统治云南的南诏国出兵攻打安南(即越南,当时归属唐统治,唐政府在安南设有统治机构),唐政府派蔡袭继任安南经略使,樊绰是蔡袭幕僚。为了知己知彼,了解南诏情况,樊绰受命收集南诏资料并于863年写成《蛮书》,也就在同一年南诏攻占安南,蔡袭战死,樊绰逃走。樊绰其实并没有到过云南。因此对于《蛮书》关于茶的记录也需要进行甄别讨论。其一,书中所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应该是可信的。“银生”即银生节度,治所在银生城(今景东东县城),辖区包括了今普洱市、临沧市一部、西双版纳州等地,这一带正是公认茶的起源区域《蛮书》只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在唐代以前,景迈山种茶的说法已有1300多年,而新找到的用傣文写的经书记录布朗族1800多年前已在芒景建村和种茶,这当然还需专家认真考证。其二,说“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关于“散收,无采造法”应该是属于道听途说了。在澜沧江流域有很多古茶山,这些古茶山规模大,树龄老。以景迈山为例,可以采撷的面积超过一万亩,按照布朗族的传说种茶已有1800多年,这么古老而广大的茶园如果“无采造法”是不可能形成的。至于“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那只是一部分人的饮法,并不代表普洱茶产区的饮茶法。蒙舍蛮即南诏国的统治民族,南诏统一前在洱海周围有六诏(六个小王国),南面的蒙舍诏也称南诏,其民族属于当时称“乌蛮”的一部分,其他五诏的民族都是“白蛮”,后来南诏统一其他五诏建南诏国并先后征服今云南大部分地区。“蒙舍蛮”是当时“乌蛮”的一支,是南诏国的统治民族,所饮之茶应该是来自“银生城界诸山”的古老的普洱茶,只是在饮用时有加上椒、姜、桂煮饮的习俗。大理白族的三道茶饮法应该起源于此。
和尚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为什么僧人都喜欢饮茶呢?
因为佛家有禅学茶艺,并且喝茶能够修身养性,锻炼自己的心性,还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所以和尚一般都喜欢喝茶。
茶的历史是什么?
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北朝。若论其起源就要追溯到汉代,有正式文献记载(汉人王褒所写《僮约》)。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在我国文学史上,提起汉赋,首推司马相如与杨雄,且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杨雄作《方言》,一个从药用,一个从文学角度都谈到茶。晋代张载曾写《登成都楼诗》:“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发源时间神农说:陆羽根据《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认为饮茶始于神农时代,“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经·六之饮》)神农即炎帝,与黄帝同为中国上古都部落首领。然而《神农食经》据今人考证成书在汉代以后饮用始于上古原始社会只是传说,不是信史。
小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什么朝代?
你好,小花茶是安徽桐城的历史名产,桐城产茶历史甚早,有文字记载即可溯至隋唐,而桐城小花的成名史料证实应在明朝。史载明朝大司马孙鲁山(孙晋),乞休隐居龙眠山,在椒子崖下构筑了“椒园”。孙鲁山生性爱茶,宦游时得异种茶籽,植之“椒园”,用人参剩汤浇之,茶作兰香,进贡朝廷,称作“椒园茶”,与当时名茶“顾渚”、“蒙顶”齐名,跻身“贡品”之列。
锡兰红茶主要有哪些特点锡兰红茶的历史发展
锡兰红茶出产于斯里兰卡,是一种统称。 又被称为“西冷红茶”“惜兰红茶”,该名称源于锡兰的英文Ceylon的发音,直接音译而来。 锡兰,斯里兰卡共和国的旧称。 锡兰高地红茶与安徽祁门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并称世界的四大红茶。 其主要品种有乌沃茶或乌巴茶、汀布拉茶和努沃勒埃利耶茶几种。 锡兰的高地茶(锡兰红茶)通常制为碎形茶,呈赤褐色。 其中的乌沃茶汤色橙红明亮,上品的汤面环有金黄色的光圈,犹如加冕一般;汀布拉茶的汤色鲜红,滋味爽口柔和,带花香,涩味较少。 努沃勒埃利耶茶无论色、香、味都较前二者淡,汤色橙黄,香味清芬,口感稍近绿茶。
简述一下普洱茶的历史
楼上已经回答的很全面了!
茶的历史
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三皇五帝时代的神农有以茶解毒的故事流传,黄帝则姓姬名荼,荼即古茶字。茶属于山茶科,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植株高达1-6米。茶树喜欢湿润的气候,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有广泛栽培。茶树叶子制成茶叶,泡水后使用,有强心、利尿的功效。茶树种植3年就可以采叶子。一般清明前后采摘长出4-5个叶的嫩芽,用这种嫩芽制作的茶叶质量非常好,属于茶中的珍品。历史渊源 据可查的大量实物证据和文史资料显示,世界其他国家的饮茶习惯和茶树种植都传自中国。茶的发源地在中国中西部山区,唐.陆羽《茶经》云:“茶者,发乎神农氏,起于鲁周公”。“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现今重庆西和湖北西,正是当今之神农架地区,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故茶的发源地在中国是无可争议的。在英国,有人说饮茶习惯不是中国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事实是这样的:1823年,一支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所谓的野生的茶树,有人开始认为茶的发源地在印度。但是这些茶树种其实是英国人从中国偷过去种植的——在几千年的茶历史中印度从未发现过有野生茶树,也没有人在当地制茶。他们都犯了一个最基本的逻辑错误,包括茶树植物在内的其它植物是一直都存在的,甚至比人类的历史都要长,不能说哪里有茶树,哪里就是制茶、饮茶的发源地。人类制茶、饮茶的最早记录都在中国,最早的茶叶成品实物也在中国。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而且年代更为久远。在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古茶树。现在中国的野生大茶树集中在云南等地,其中也包含甘肃、湖南,湖北的一些地区。茶树起源地总述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 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等山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起源及原产地 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 近几十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 发源时间 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源于上古神农氏,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体字为“荼”,唐代茶经的作者陆羽,在文中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人说茶起源于唐代。但实际上这只是文字的简化,而且在汉代就已经有人用茶字了。陆羽只是把先人饮茶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总结,茶的历史要早于唐代很多年。 1、神农说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2、西周说 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今川北及汉中一带)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华阳国志》是第一部以文字记载茶的典籍,因此历史意义更大,也更为可靠。 3、秦汉说 西汉·王褒《僮约》: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内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哺。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斫苏切脯。筑肉臛芋。脍鱼炰 鳌。烹茶尽具。哺已盖藏。舍后有树。当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为府椽求用钱。推纺恶败。傻索绵亭。买席往来都洛。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归都担枲。转出旁蹉。牵牛贩鹅。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 “烹荼进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已有饮茶习俗。
云南普洱茶的历史起源是源于什么时候?
老濮庄主生病卧床了,眼看时间紧迫,就只好让少庄主和普洱府罗千总一起进京纳贡。此时的濮少庄主正值青年,大约二十三四岁,有如清明头遍雨后新发的茶芽,挺拔俊秀,英姿勃发。白小姐亦是主圆几十里出名的美人。正所谓郎才女貌、门当户对。两家火笼酒早就噶过了,聘礼也过了,再过几天就打算迎亲了,眼下正筹办婚礼呢。然而皇命难违,濮少庄主只好挥泪告别老父和白小姐。临行前,众人都叮嘱他送完贡茶就赶快回乡。濮少庄主经验不足,又有心事,加之时间紧迫,天公亦不作美,春雨下得连绵不断,平常都庄主晒得很干的毛茶,这一次却没完全晒干就急急忙忙压饼、装驮,为后来发生的事埋下了一个大祸根。 濮少庄主随同押解官罗千总一道赶着马帮,一路上昼行夜宿,风雨兼程赶往京城。当时从普洱到昆明的官马大道要走十七八天,从昆明到北京足足要走三个多月,其间跋山涉水,正逢雨季,天气又炎热,大多数路程都在山间石板路上行走,骡马不能走得太快。经过一百多天的行程,从春天走到夏天,总算是在限定的日期前赶到了京城。
政和白茶的历史沿革
作为中国白茶重要主产区,政和县白茶渊源极深,可追溯到唐末宋初。到宋代,政和已成为重要的北苑贡茶主产区,生产的银针茶备受推崇,被文人誉为“北苑灵芽天下精”。1115年(宋徽宗政和年间),当时的关棣县因进献贡茶银针,“喜动龙颜,获赐年号,遂改县名关棣为政和”。 明朝,政和白茶产量已具相当规模,到了清朝时期,进入鼎盛。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政邑知县蒋周南有《咏茶》诗一首,述事甚详:“丛丛佳茗被岩阿,细雨抽芽簇实柯;谁信芳根枯北苑?别饶灵草产东和。上春分焙工微拙,小市盈框贩去多;列肆武夷山下卖,楚材晋用怅如何。”(注:政和别号东和)。清初政和县产茶的盛况,连著名的北苑产区比之都要黯然失色。茶季到了,茶工雇佣一空,可能当时政和县山区无茶行、茶庄的设置,一筐筐的茶叶被茶贩运到武夷山市出售,名茶流失,使这位知县不禁生出无限感叹。迄至清咸丰年间政和始有茶叶加工场所。《茶叶通史》载:“咸丰年间,福建政和有一百多家制茶厂,雇佣工人多至千计;同治年间,有数十家私营制茶厂,出茶多至万余箱”。特别是1879年(光绪五年),铁山村发现政和大白茶(一说在咸丰年间发现)并得以大量繁殖推广,勤劳智慧的政和人民利用政和大白茶为原料,制作的各色名茶相继问世,品质大幅度提高。陈橼专著《福建政和之茶叶》(1943年)述:“政和茶叶种类繁多,其最著者首推工夫与银针,前者远销俄美,后者远销德国;次为白毛猴及莲心专销安南(即越南)及汕头一带;再次为销售香港、广州之白牡丹,美国之小钟,每年总值以百万元计,实为政和经济之命脉”。民间流传“嫁女不慕官宦家,只询茶叶与银针”之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家对茶叶生产的扶持,政和县茶叶生产得到发展,茶区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和县充分发挥区域、生态、绿色优势,茶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政和县传统主导产业。政和县内的石屯、东平、熊山等镇均是白茶的重要产区,分别种植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云六号等品种。
新疆罗布麻茶的历史记载
野生的植物罗布麻具有清除血管壁沉积物、软化血管、降压清脂、常年稳压的作用。自古以来,罗布麻就在国人的生活中发挥着极为特殊的健康作用。根据《本草纲目》、《救荒本草》等古药典记载,罗布麻有平心悸、止眩晕、消痰止咳、强心利尿之功能。 很早以前,敦煌和新疆当地人就有用罗布麻叶、花作茶的习惯,当地史志记载,饮罗布麻叶、花的罗布地区多百岁老人。几百年前,人们开始将罗布麻纤维纺织成衣,用于治疗头晕、感冒等疾病。现代医学证明罗布麻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强心甙、多种氨基酸、槲皮素以及钾、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其药理成份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强心利尿、平肝安神、镇咳平喘、抗炎、抗过敏等功能,尤为神奇的是,其有双向调节血压的特性,低血压也可以饮用。新疆罗布麻的传说情缘此生 楼兰国王的公主,克服古代封建王朝的等级世俗,下嫁在宫廷做长工的丈夫,引起了楼兰国王的皇亲国戚的不满,在一次战争中把大公主的丈夫强征入伍服役,楼兰国王为了稳固自己的江山,也就没有阻止。 公主的丈夫出征后,出于对夫君的思念,每天都独自站在孔雀河边眺望丈夫的归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执著的守候,终因思念之苦,因思成疾,过早的离开了人世,死后化身成孔雀河边的罗布麻。每年的五月是罗布麻花盛开的时节,也正是当年楼兰公主送夫君出征的日子。楼兰公主因思君成疾早早去世而难实现生前夙愿――企盼夫君安然健康归来,为了把生前夙愿托付后人,凡是在孔雀河边生长的后人饮用了罗布麻茶都会健康长寿。这就是楼兰公主以身托终的原因吧。后来人们研制出新芽罗布麻茶。新芽罗布麻茶的原料就是来自新疆罗布泊的小花罗布麻叶,经过多道工艺炮制而成,对高血压有独特的功效,是目前人们最常用也是最受欢迎的罗布麻茶。新芽罗布麻茶是中药超微饮片,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健康,大家可以了解,学习,交流争取早日摆脱高血压。罗布麻茶的美丽传说感动着世人,也为人们带来了健康。 因为公主的忠贞不渝,让世人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一直流传至今”。长寿传奇 大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三十六国,肩负一项神秘而特殊的任务,就是不惜千辛万苦、爬山涉水、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到西域探求异域长寿不老之药。张骞以赤诚忠心不负大汉天子重托,探访到了楼兰古国,楼兰国王献给汉武帝刘彻皇帝的特殊贡品——以罗布麻研制的长寿不老药丸。汉武帝刘彻服用这来自塞外民族名医研制的奇异长寿药,活到了71岁高龄,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寿命超过70岁的皇帝。 公元1768年即乾隆33年,乾隆将大清王朝内阁大学士纪晓岚流放西域,其真正用意则是让纪晓岚根据史料记载查访西域强身健体的中草药罗布麻的秘方。 公元1770年即乾隆35年,纪晓岚顺利的采摘到新疆尉犁(新疆古国楼兰地域内)野生罗麻茶叶秘密的运抵到北京,成为为乾隆深宫内院的御品。乾隆深受西域珍宝――罗布麻茶的独特与神奇的食疗效果,卒终89岁高龄,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高寿的皇帝。 如果说汉武帝、乾隆长寿都是巧合的话,那么,如今生活在新疆尉犁县罗布村寨的村民很多百岁老人,这一长寿现象就是饮用罗布麻茶最好的佐证。
金骏眉茶的历史
金骏眉首创于2005年,是在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传统工艺基础上进行改良,采用创新工艺研发的高端红茶,它的诞生填补了国内市场无高端红茶的空白,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金骏眉茶的历史,一起来看看。 金骏眉茶的历史 它的诞生是传奇,是因为它是被人偶然挖掘出来的。2005年7月的一天午后,江元勋陪同几位北京客人在竹林小憩,见一妇女上山劈老茶树的枝条,以便来年发新芽,而这些枝条上长满细小的芽头。客人们就说:“铁观音、龙井用芽尖可以做出好茶,为什么小种野茶不能呢?” 一句话触动了江元勋,他马上给钱让这位妇女把芽尖采摘下来,然后与厂里的制茶师傅一道,采用小种红茶传统制作工艺进行尝试制作。没想到这一次正山小种红茶的创新制作,成就了一个全新的红茶品牌:其汤色金黄,具淡而甜的花香、蜜香,喝完之后甘甜润滑,外型细小而紧秀。因新开发的产品只选用产自崇山峻岭中小种茶树的一芽为原料,极其珍贵;茶叶的形状似眉毛,“眉”还具有寿者、长久之意,便取名“金骏眉”。 后来,自金骏眉研制出来,专家们为金骏眉作了定义:选用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500-1800米高山的原生态小种野茶的茶芽为原料,采用正山小种红茶的传统制作工艺和创新技术制作而成的茶叶,即为金骏眉。 金骏眉茶 应用价值 兴奋作用 金骏眉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利尿作用 金骏眉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强心解痉 金骏眉所含有的少量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动脉硬化 金骏眉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抗菌抑菌 金骏眉 金骏眉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减肥作用 金骏眉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防龋齿 金骏眉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抑制癌细胞
广东凉茶的历史和来源,广东最有名的凉茶是什么??是谁发明凉茶?广东凉茶在中的的现状?出不出名
怕上火 就喝----王老吉
青岛绿茶的崂山茶的历史
喜欢喝茶的青岛人都知道“崂山绿”,它吸收了山水精华,汤碧色青,品之回味无穷。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崂山茶并不是“坐地户”,而是从千里之外“移民”而来。1.南茶“北嫁”入崂山A、1957年黄山引种茶苗 太平山试种 1957中央实行绿化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山东省将茶苗移植试验范围确定为青岛、日照、临沂三市,并首先在青岛开始了移植试验。1957年冬,茶苗移植试验起动,引种的是皖南,浙江良种。最初在太平山南麓苗圃试种。第一次是青岛市从黄山运来2年生的茶苗5000株,进行试植,无一成活。B、1958年杭州引种 太平山试种 1958年又试行育苗驯化,由杭州引种进行试验,在中山公园太平山南麓的空旷地带试种。首先是在花木苗圃地里进行,出苗率达70%左右,通过打荫棚、设风障,半数以上安全渡过了第一个冬天,育苗驯化的第一个阶段获得初次成功。C、1959年移植试验 1959年,驯化小苗出圃后的移植试验,选地移植效果良好,成活率也达到70%,春雨之后,部分避风位置较好的茶树又从根部发出了新芽,有30丛茶树得以成活,虽然数量不大,但是还是很鼓舞人心的,为下一步移植奠定了事实依据。( 通常我们所说的崂山茶“南茶北引”成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即第一棵茶树真正成活 )。D、1960茶园培植 1960年作了培植茶园的尝试,省林业厅拨给青岛市茶种800斤,在原有苗圃地内进行了较大数量的播种育苗培植。E、1962引种成功 1962年在崂山县下宫风景区进行直播茶苗试验,当时播种的约有5万多丛,折合40多亩,但由于长期缺乏管理,死亡率很大,存活仅1万丛,引种成功。在上清宫附近海拔300米的一块坡地上发现了1962年直播的茶树27丛,期间并没有人对其实施防冻措施,然茶苗竟能够安全越冬,可见崂山极适宜茶树的生长。F、驯化培植 1963年以,开始进行驯化培植,主要是进行开园移植采取一次直播定植的试验。重新调整了茶树管理小组,在茶树的正常管理中,采取勤中耕、常除草、多施肥的办法,促使茶苗生长快、生长旺盛、植株强壮从而增强了茶苗本身对严寒、干旱和季风侵袭的抵抗力。G、南茶北引 落地生根 1964年采到了第一批茶籽,1965年播种出苗完全正常,青岛茶树第二代的出世,说明茶树不仅能在青岛落户,而且也能世代相传的定居下来,现在可以肯定地说在青岛完全有条件大量发展茶树。 (真正的大面积积极开始)2.入乡容易随俗难 “南茶北引”成功了,但产地有限,产量很低,在社会上几乎没有影响。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茶树种植技术有所发展,但技术很不普及,制茶技术只有极少几个人掌握,上市量非常有限。加之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到90年代初期崂山茶种植面积也就1000亩左右。3.崂山茶“反客为主” 90年代中后期,崂山茶获得大发展。政府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指导,鼓励种植,改粮为茶。茶树种植面积年均增加1000亩左右,注册商标几十个,种植技术和制茶技术越来越精湛,知名度越来越高,花茶日渐从当地人的桌上退出,崂山茶成了不可替代的饮品。2004年5月青岛市首届“崂山茶节”成功举办,60多个品种的崂山茶参展,万里江,云雾茶等名茶风靡海内外,崂山茶文化的研究也在兴起。 崂山区茶叶种植面积达12000余亩。 从第一批茶树“客人”移居崂山算起,崂山茶的历史已近半个多世纪。到今天,崂山“客茶”已经成为我国茶叶市场上的一支崛起的新生军。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它就是地道的“坐地户”了。
一,茶的历史
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遍销海内外。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10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
我国种茶的历史有多少年
一、茶的起源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今人不少人认定在云南,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载。 其实到底在哪里现在对我们饮茶者来说并不重要。也许具有文化意义。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学术界的一些说法: 饮茶的发源时间: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艺福堂西湖龙井茶的历史渊源
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唐代,在清代,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作歌》。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 北宋时期,西湖群山生产的“宝云茶”、“香林茶”、“白云茶”都已成为贡茶。元代,龙井茶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明代,《钱塘县志》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龙井茶名声远播。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四次到龙井茶区视察、品尝龙井茶,赞不绝口,并将胡公庙前的18棵茶树封为御茶。从此,龙井茶更加身价大振,名扬天下。早在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归隐故地,也是当年与苏东坡等文豪在龙井狮峰山脚下寿圣寺品茗吟诗之处,苏东坡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赞美龙井茶,并手书“老龙井”等匾额,至今尚存寿圣寺胡公庙、十八棵御茶园中狮峰山脚的悬岩上。到了南宋,杭州成了国都,茶叶生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元代,龙井附近所产之茶开始露面,有爱茶人虞伯生始作《游龙井》饮茶诗,诗中曰:“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可见当时僧人居士看中龙井一带风光幽静,又有好泉好茶,故结伴前来饮茶赏景。到了明代,龙井茶开始崭露头角,名声逐渐远播,开始走出寺院,为平常百姓所饮用。明嘉靖年间的《浙江匾志》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 明万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龙井,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之说。万历年《钱塘县志》又记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此时的龙井茶已被列为中国之名茶。明代黄一正收录的名茶录及江南才子徐文长辑录的全国名茶中,都有龙井茶。如果说在明代龙井茶还介于诸名茶之间的话,到了清代,龙井茶则立于众名茶的前茅了。清代学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龙井,江南之芥片,闽之武夷云。”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还被封为“御茶”。从此,龙井茶驰名中外,问茶者络绎不绝。近人徐珂称:“各省所产之绿茶,鲜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龙井,色深碧。茶之他处皆蜷曲而圆,唯杭之龙井扁且直。”民国期间,著名的龙井茶成为中国名茶之首。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积极扶持龙井茶的发展,龙井茶被列为国家外交礼品茶。茶区人民在政府的关怀下,改旧式柴锅为电锅,选育新的龙井茶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栽培采制技术,建立龙井茶分级质量标准,使龙井茶生产走上了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从龙井茶的历史演变看,龙井茶之所以能成名并发扬光大,一则是龙井茶品质好,二则离不开龙井茶本身的历史文化渊源。所以龙井茶不仅仅是茶的价值,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的价值,里面蕴藏着较深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茶诗为证大文豪苏东坡的《白云茶》赞道“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元代茶人虞伯生在《游龙井》中写道“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檐莆中,余香不闻嗅,但见飘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煮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明代诗人高应冕著有《龙井试茶》:“天风吹醉客,乘兴过山家,云泛龙沙水,春分石上花。茶新香更细,鼎小煮尤佳,若不烹松火,疑餐一片霞。”清代诗人龚翔麟有《虎跑泉》道:旋买龙井茶,来试虎跑泉。松下竹风炉,活火手自煎。老谦三味法,可惜无人传。坐龙井烹茶偶成-乾隆。龙井新茶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寸芽出自烂石上,时节焙成谷雨前。何必凤团夸御茗,聊因雀舌润心莲。呼之欲出辩才在,笑我依然文字禅。
宁红工夫茶的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修水有千余年的产茶历史。后唐清泰二年(935),毛文锡所著《茶谱》载:洪城双井白芽,制作极精。至两宋,更蜚声国内。北宋黄庶、黄庭坚父子将家乡精制“双井茶“推赏京师,赠京师名士苏东坡等,一时名动京华。欧阳修《归田录》誉为“草茶第一”。南宋嘉泰四年(1204),隆兴知府韩邈奏曰:“隆兴府惟分宁产茶,他县无茶”。当时年产茶二百余万斤,“双井”、“黄龙”等茶皆称绝品。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说:“宁红是历史上最早支派,宁红早于祁红九十年先有宁红,后有祁红“。到十九世纪中叶,宁红畅销欧美,成为中国名茶。美国茶叶专家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专著中评述:“宁红外形美丽、紧结、色黑,水色红艳引人,在拼和茶中极有价值“,称赞“宁红色、香、味俱属上乘。”1904年宁红生产朝廷贡品--太子茶。光绪年间漫江罗坤化的“厚生隆茶行”特制的太子茶,在汉口以每市斤2两白银的价格卖给俄国人。1914年宁红极品白字号太子茶参加上海赛会,每磅售价48两白银,茶获五国外商“茶盖中华,价甲天下”的奖匾。清宣统二年,漫江郭敏生开设的义泰祥茶行特制的贡茶,和民国四年郭鸣岐在漫江特制的贡茗,先后在南洋劝业赛会上夺魁,荣获最优超等文凭。光绪十八年至二十年(1892-1894年),宁红工夫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步入鼎盛时期,每年输出30万箱(每箱25公斤)。光绪三十年,宁红输出达30万担。那时县内茶庄、茶行多达百余家,列茶业者甚多,较有名气的有振植公司、吉昌行、大吉祥、怡和福、恒丰顺、广兴隆、正大祥、恒春行、同天谷行等,全县出口茶占中国总数十分之一强。吴觉农先生在1985年讲述,1934年他到英国伦敦考察,当时伦敦市场茶叶小包装,外面写的是宁州红茶,但里面装的是中国祁门等地红茶了。由此可见当时宁红昌盛非凡。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后,随着印度、锡兰(斯里兰卡)、日本茶业的兴起,加上帝国主义入侵,朝政腐败,宁红受到严重摧残,外销濒临绝境,修水年产宁红工夫茶猛跌到7424担。解放后,宁红工夫茶得以迅速发展。现面积达10万余亩,一批批新的高额丰产茶园正在茁壮成长,茶叶初制厂遍布各乡。宁红最大的精制加工厂--宁红集团公司(前身为1949年建立的修水茶厂),设备齐全,技术先进,已成为江西红茶生产加工规模最大的专业厂。1958年销往前苏联的超级红茶,经中外专家鉴评达国家高级红茶标准,荣获中国茶叶进出口总公司专电祝贺。同年,高级宁红工夫茶“山谷红”送国务院,作为招待外宾的礼茶。次年送往庐山会议的超级宁红工夫茶,获中央领导好评。1985年生产的宁红特级工夫茶宁红金毫,是中国十大功夫茶中的珍品,该产品延用“太子茶”的原料,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加以现代科技的指导精心制成,条素紧结秀丽,金毫显露,多锋苗,色泽油润,滋味鲜嫩浓郁,叶底红嫩多芽,汤色红艳,在1985年中国优质食品评比会上博得专家高度赞誉,荣获国家银质奖。1988年在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评选为金奖。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挥毫题词:“宁州红茶、誉满神州、努力革新、永葆千秋”、“宁红祁红并称世纪之首”。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以饮茶为主的习惯,被纷至沓来的可口可乐、健力宝、矿泉水等保健饮料严重冲击,老牌宁红销售急剧下降,八十年代末企业亏损达千万元,千人的大企业宁红集团面临“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境。但是宁红人没有退缩,而是奋力开拓。在上海中医营养食疗研究会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帮助下,宁红保健茶系列产品于九十年代第一个春天诞生了。如今,宁红人以质量、信誉、效率取胜于国内外市场,年产量达7000余吨,产值超亿元,年利税2500万元,年出口换汇百万美元,产品外销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先后荣获“江西省首批名牌产品”、“中国食品行业名优产品”、“中国食品工业百强明星”等称号,宁红商标并经国家工商局批准注册。在实现九五规划的征途上,宁红人将进一步解放思想,争创名牌,再振宁红雄风。宁红工夫茶的成品共分8个等级。特级宁红紧细多毫,峰苗毕露,乌黑油润,鲜嫩浓郁,鲜醇爽口,柔嫩多芽,汤色红艳。修水县作为“宁红工夫茶”出口生产基地,1958年生产的“宁红工夫茶”新品种宁红功夫茶,经中外专家鉴定,品质已达到国际高级茶标准。1980年获江西省人民政府嘉奖令。1983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荣誉证书。1984年获江西省优质产品奖,1985年获国家农牧渔业部金杯奖和国家银质奖。宁红工夫茶,是中国传统制茶工艺的瑰宝,宁红工夫茶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宁红”商标的唯一合法注册方江西省宁红责任有限公司,迫切希望现在的“宁红”品牌的畅销,能够为百年宁红带来一丝新的契机。江西省宁红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宁红减肥茶是宁红工夫茶的升华和发展,它利用宁红工夫茶固有的降脂减肥功效,配以决明子,山楂等,使宁红花的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减肥保健中去,从而使宁红产品再次走向国内外。据调查,现在年轻人中,知道宁红工夫茶的人越来越少,唯一可圈可点的是,目前,在国外仍有一大批热爱中国宁红工夫茶的忠实消费者。这些来自荷兰、英国、法国、美国的人们先后跟宁红方面负责人洽谈,开出天价,希望能够收购宁红整个品牌,乃至宁红工夫茶系列的所有产品的原料、配方和制作工艺,作为自己公司的品牌推向国际市场。江西省宁红公司认为,一个在中国享誉几百年的品牌,拿给外国人“改头换面”,民族感情上实在过不去,不希望这数百年品牌毁在自己手里,虽然,现在的力量并不是很大,但是,尽己之力,不留遗憾。经历了多年的奋斗,宁红方面也渐渐体会到,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不能孤军奋战,为此,近阶段,宁红联系了多家报社,希望能够调动媒体的力量,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宁红品牌的发展。
绿茶的历史
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绿茶最早起源于巴地(今川北、陕南一带)。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当年周武王伐纣时,巴人为犒劳周武王军队,曾“献茶”。《华阳国志》是信史,可以认定:不晚于西周时代,陕南(今汉中、安康一带)的巴人就已开始在园中人工栽培茶叶。因此巴人种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