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
-
黄山松,是植物学上一个独立的品种,是以黄山命名的两针叶松树,广布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诸省及河南南部、湖北东部,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峰山顶、陡坡、山脊、裸岩等地段。黄山松针叶短硬,树冠扁平,颈干粗韧,叶色浓绿,盘根于石,傲然挺拔,生态适应性极强,在悬崖陡壁上形成树冠平展的旗形树,在平缓的山坡或山脊上形成不同年龄级的黄山松林,姿态各异,构成景区独特的景色。黄山松的外形与华北、西北的油松极为相似,故过去很长时间里人们一直把黄山松当作油松。1936年,中国植物学家来黄山进行实地考察,经鉴定认为黄山松针叶短,微细,树脂的数量、位置与油松截然不同,是一种新树种,因为这一科学现象是在黄山首次发现,所以就以黄山来命名这一树种。1961年,著名林学家郑万均等通过考察和鉴定又发现黄山松与台湾松其实是同一树种,于是将黄山松与台湾树合并为一种,改学名为PINUS TAIWANENSIS,仍保留“黄山松”这一中文学名。
黄山松是由黄山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黄山松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黄山北坡在1500-1700米处,南坡在1000-1600米处。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和黄山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黄山松的种子能够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去,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黄山泥土稀少,但花岗岩中肉红色的长石中含有钾,夏天雷雨后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氮盐,可以被岩层和泥土吸收,进而为松树的根系吸收;松树的根系不断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花草、树页等植物腐烂后,也分解成肥料;这样黄山松便在贫瘠的岩缝中存活、成长。地势崎岖不平,悬崖峭壁纵横堆叠,黄山松无法垂直生长,只能弯弯曲曲地甚至朝下生长。由于要抗暴风御冰霜,黄山松的针叶短粗,冠平如削,色绿深沉,树干和树枝也极坚韧,极富弹性。黄山松的另一特点是,由于风吹日晒,许多松树只在一边长出树枝。
黄山松特点 黄山松姿态坚韧傲然,美丽奇特,但生长的环境十分艰苦,因而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根部常常比树干长几倍、几十倍,由于根部很深,黄山松能坚强地立于岩石之上,虽历风霜雨霜却依然永葆青春。
玲珑剔透的怪石,虬枝斜出的黄山松,浩瀚无边的云海,冬暖夏凉温泉和十分美丽冬雪堪称黄山美景之“五绝”。而黄山的松树更是以“奇”闻名于世。黄山松不像一般的松树那样生长在泥土里,而是靠着分泌一种酸性物质依山势和风向扎根在高山峭壁夹缝中。它们不怕严寒,四季常青,形态有立有卧,有俯有仰,千姿百态,让人眼花缭乱。玉屏楼上举世闻名的迎客松,独伸一枝的送客松,始信峰上霸气十足的黑虎松,天都峰上探询云海的探海松——黄山之松不仅独立生长,也有成林的树木。当山风吹过,就像排浪拍岸的潮汐,蔚为壮观。
[编辑本段]黄山十大名松
黄山之松,松松皆不相同,都独具特色。而“黄山十大名松”更是这群“松家族”中的精品。
迎客松,黄山奇松之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挺立在玉屏峰东侧、文殊洞之上,破石而生,寿逾千年,姿态苍劲,枝叶平展如盖,两大侧枝横空斜出,似展臂迎客,颔首向五湖四海的宾朋致意。地处海拔1680米,树高10.1米,树龄越800多年,是黄山松中的“元老”。
[1]望客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玉屏峰至莲花沟途中,立于石罅之中,枝叶苍劲,姿态优美,俯望游人,似在点头致意。树高5.6米,树龄约450年。
送客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立于玉屏楼右侧道旁,虬干苍翠,枝叶侧伸,似作揖送客。树高4.8米,树龄约450年。
探海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立于卧云峰陡腰,地处海拔1670米,树高仅3.5米,枝叶茂盛,根扎悬崖,侧枝倾伸前海,犹如苍龙探海,戏搅浮云。树龄约500年。
蒲团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玉屏索道上站附近,地处海拔1610米,树身不高,侧枝密集盘曲,针叶簇集冠顶,铺展平整,状似蒲团。树高2.9米,树龄约350年。
黑虎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白鹅岭索道站下坡至始信峰岔路口海拔1650米处,传说狮子林有一高僧入定时,见一黑虎卧于松顶,后寻黑虎不见,只见古松高大苍劲,干枝气势雄伟,虎气凛凛,故名为黑虎松。该松枝稠叶密,遮天闭日,覆盖面积约百余平方米。树高8米,树龄约450年。
卧龙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旧志列为九大名松之二。原先的卧龙松在文殊院道上,不知何年“破壁飞去”。现指卧龙松,横生于卧云峰悬崖石壁中,树干分两叉盘曲生长,角崭髯张,似苍龙卧坡。树高2米,树龄约300年。
麒麟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北海至清凉台路边海拔1470米处,树干1.5米处分作两枝斜展伸长,两翼高低错落,状如送子麒麟。树高4.6米,树龄约500年。
团结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打鼓峰海拔1520米处,铁根盘结,侧干众多,6大主枝,团团簇簇,围抱生长,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该松树高17.4米,树龄约400年。
连理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始信峰途中海拔1630米处,拔地而起,一根两干,并蒂齐肩,如情侣相依。树高20.6米,树龄约400年。
竖琴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卧云峰侧的北坡,地处海拔1660米,主干挺直,顶状如伞,侧干伸出成倒“U”状,形似竖琴,又如古时官署中的辕门。有游道从辕门中穿过。树高8米,树龄约550年。
左迁
-
黄山屹立在中国安徽省南部(北纬30度1分,东经118度1分),盘垣于歙、黟、太平、休宁四县之间,方圆250平方公里,精华部份154平方公里。黄山原称作黟山,因传说轩辕皇帝曾在此修身炼 丹,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改名。黄山不仅以奇伟俏丽、灵秀多姿著称于世,还是一座资源丰富、生态完整、具有重要科学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属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现已成为中国名山之代表,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并与长江、长城、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黄山为群山构造,“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神奇的冬景和壮美的日出,更让游客流连忘返。山中有名可数的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他们或崔嵬雄浑、或俊俏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巧然天成。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为黄山三大主峰,海拔高度均在一千八百米以上,并以三大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呈现出典型的峰林地貌。“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遍布峰壑的黄山松,破石而生,盘结于危岩峭壁之上,挺立余风牙决壑之中,或雄壮挺拔,或婀娜多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黄山无时不松,奇特的古松,难以胜数。最著名者有迎客松、卧龙松、探海松、黑虎松等30余株。多少年来,它们抵御风吹雨打,霜剑冰刀,吸取岩石中的点滴水分和营养,迎着阳光稳稳地屹立于峰崖之上。而黄山云流动于千峰万壑之间,或成涛涛云海,浩瀚无际,或与朝霞、落日相映,色彩斑斓,壮美瑰丽。
黄山温泉,古称“灵泉”、“汤泉”、“朱砂泉”,水质清澈,可饮可浴,是黄山一绝。黄山是 长江与钱塘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特殊的地理位置,构成36条大峡谷、形成36源,汇流24溪。山水迸泻,形成飞瀑,悬垂如练,溅珠喷玉。“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瀑布中著名者有“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龙瀑”。
由于黄山花岗岩体垂直节理十分发育,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更有力带丰厚的文化积淀,摩崖石刻等名胜古迹200多处。加上日出、日落、云雾、松涛、佛光、秋色、物松、冰挂等自然奇观,幽谷泉鸣,鸟语花香,整个景区犹如一幅幅立体的壮丽画卷。
黄山是美的综合体,是天地造化的宠儿。随便一处,或松或石、或云海清泉,无一不美,无处不奇,置身其间,使人似觉得到了天上人间,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美丽的黄山,以她博大的胸怀,张开了热情的手臂,迎接着五湖四海的朋友们。
黄山屹立在中国安徽省南部(北纬30度1分,东经118度1分),盘垣于歙、黟、太平、休宁四县之间,方圆250平方公里,精华部份154平方公里。黄山原称作黟山,因传说轩辕皇帝曾在此修身炼 丹,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改名。黄山不仅以奇伟俏丽、灵秀多姿著称于世,还是一座资源丰富、生态完整、具有重要科学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属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现已成为中国名山之代表,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并与长江、长城、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黄山为群山构造,“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神奇的冬景和壮美的日出,更让游客流连忘返。山中有名可数的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他们或崔嵬雄浑、或俊俏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巧然天成。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为黄山三大主峰,海拔高度均在一千八百米以上,并以三大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呈现出典型的峰林地貌。“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遍布峰壑的黄山松,破石而生,盘结于危岩峭壁之上,挺立余风牙决壑之中,或雄壮挺拔,或婀娜多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黄山无时不松,奇特的古松,难以胜数。最著名者有迎客松、卧龙松、探海松、黑虎松等30余株。多少年来,它们抵御风吹雨打,霜剑冰刀,吸取岩石中的点滴水分和营养,迎着阳光稳稳地屹立于峰崖之上。而黄山云流动于千峰万壑之间,或成涛涛云海,浩瀚无际,或与朝霞、落日相映,色彩斑斓,壮美瑰丽。
黄山温泉,古称“灵泉”、“汤泉”、“朱砂泉”,水质清澈,可饮可浴,是黄山一绝。黄山是 长江与钱塘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特殊的地理位置,构成36条大峡谷、形成36源,汇流24溪。山水迸泻,形成飞瀑,悬垂如练,溅珠喷玉。“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瀑布中著名者有“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龙瀑”。
由于黄山花岗岩体垂直节理十分发育,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更有力带丰厚的文化积淀,摩崖石刻等名胜古迹200多处。加上日出、日落、云雾、松涛、佛光、秋色、物松、冰挂等自然奇观,幽谷泉鸣,鸟语花香,整个景区犹如一幅幅立体的壮丽画卷。
黄山是美的综合体,是天地造化的宠儿。随便一处,或松或石、或云海清泉,无一不美,无处不奇,置身其间,使人似觉得到了天上人间,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美丽的黄山,以她博大的胸怀,张开了热情的手臂,迎接着五湖四海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