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啵呲嘚
-
漳州有下列的节日习俗:
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民间最为重视的节日。人们黎明即起,燃放鞭炮,互道恭喜,互相拜年。这天早餐闽南人一般不煮新饭,而吃除夕的“余饭”,讨个吉利,祈望来年“有余”。漳州人则吃“甜面线”,俗叫“长寿面”,以喻长寿。初一起床后,晚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要赏给晚辈“红包”,即“压岁钱”。正月初二,冰南人习惯在这一天“请女婿”,许多夫妻都携带儿女,回到娘家团聚。新中国成立后,春节三天(初一到初三)定为国家法定假日,机关举行团拜,民间则举行游园活动。漳州年年都举办“娱春园”里摆有各种商品,同时演出芗剧、木偶戏等文娱节目,游园者云集,汇成人山人海。
2,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历史上叫“上元”节,也叫元宵节。闽南人每逢这一天,都要吃“元宵圆”。夜间公府街悬挂各种花灯,有鸡灯、鸭灯、鹅灯、鱼灯、南瓜灯、葫芦灯那样的固定花灯,也有风车灯、跑马灯、云龙灯、猴子灯、绞螺灯等会转动的花灯。同时还放烟火和舞龙弄狮。漳州草花街是制灯啊场集中的地方,有许多名匠。这一天晚上,凡是新婚的新娘,都要到附近的庙内拜佛,已得子女的在这晚谢佛,无子女的乘此机会求佛赐给子女。新中国成立后,元宵闹花灯、放烟火和舞龙弄狮等漳州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搞得更加热闹了。近几年来,花灯都集中在中山公园,成为“灯海”。各式花灯如百花齐放,艳丽多采。
3,清明:清明时,闽南一带要吃春饼,做清明果、办酒茶或买糕饼祭扫祖幕。扫墓时要在墓地撒下长条纸箔,在坟地锄草、植树,并给坟堆培土,以表达对过世的亲人的怀念。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机关团体都在清明节组织到烈士墓或烈士纪念碑扫墓、献花圈,或种松树,和举行其他纪念活动,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怀念。
4, 端午:这个节日相传是为纪念公元前四世纪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在闽南端午叫“五月节”。这一天,农村里家家户户要在门楣旁插菖蒲、艾草、焚雄黄酒,或饮雄黄酒,小孩在胸前佩香袋子,驱病祛邪。到了正午,人们要吃卤面,品尝碱粽、肉粽或豆粽。这一天最热闹的是闹龙舟。漳州一带参加竞赛的龙舟船 身长而窄、首尾高高翘起,船头有巨大的龙头雕饰,船身彩绘鳞甲。龙舟上插一枝“头旗”作为竞赛单位的标志。以往龙海县赛龙舟时,都要在江中的浮标上缚几只鸡,让参赛者夺标,现在则改用汗衫、背心等做“标”。
5, 六月半年节:农历六月十五日,闽南农村都要吃“半年圆”。这种圆丸只有“冬至圆”的一半大,不带汤,多染成朱红色。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添上丰盛菜肴,合家进行半年“小围炉”。这“半年节”风俗始自明代。十五世纪明朝中叶,漳州月港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一个港口,市镇繁华,倭冠海贼常伺机骚扰,尤其是夏粮收成后,贼船常偷偷靠岸,突然袭击,见人便杀,见物便抢。于是,人们就安排在农历六月十五日,提前过个“小年”蒸些小圆丸祈求神明保佑平安。有些家庭主妇在盘蝶上将圆丸叠成小山状,并在顶端放上一颗带壳的龙眼干。这“桂圆”寄托着主人“富贵”、“团圆”的愿望。
6,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节。闽南农村在节前,大都要买上坪山柚、文旦柚或蜜柚,陈列在厅堂,到这一天才剥开分给全家人吃,以庆团圆。城乡居民在这一天晚上,都要在天井、门口或阳台上赏月、吃月饼。有的农村妇女叫女儿月下拜神,俗叫“请月姑”,祈求匹配良缘。现在这些古风已在新思想潮流的冲击下逐渐消除。
7,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中国沿海一带的人,这一天要吃蟹酒,爬山登高,游览名胜,最普遍的是放风筝。到这一天人们处处都能观赏到各式各样的风筝,在天空中翱翔。旧时海澄民众还在这天晚上把灯笼系在风筝上,那时满天灯火,引为奇观。
8,冬至:漳州的风俗,要吃冬至糖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用糯米磨粉搓丸,放置在竹筛上。第二天清晨放入红糖锅内煮熟,作为节日早餐。旧时农在这一天还要到祠堂祭祖。
祭灶: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旧称祭灶日。传说家家户户都有个司灶的“灶君”,是天上派来监视人间的神,每年这一天,灶神都要回到天上汇报这一家人的善恶表现,直到正月初四晚才回来。灶神动身之前,家家户户都要为其饯行,叫“祭灶”。祭灶时,要用酒糟涂在灶口,让灶神饭饱,以求上天后多讲好话。为了给灶神照明,香灯由傍晚一直供奉到天亮。
9, 除夕:在漳州叫“年冥兜”,家家户户都要“围炉”过年。家庭成员在外地的,只要有可能,都要想方设法回来团聚。如果有人没回来,就要给他留一个位子,放上一件他的也服,并在桌上摆一副酒杯碗筷。围炉时,圆桌中间摆上一个火锅,茶肴是一年中最丰盛的。同时,还讲求寓意,如火锅中滚烫的肉圆、鱼丸,意味着合家团圆;一条完整的大鱼,象征“年年有余”;猪脚芋头,表示来年有奔头;并把中蚶壳放在门后,用这人类最古老的贝壳钱币,暗示钱财不外流等等。在旧社会,贫家和富家过年有天壤之别。现在过年,家家户户都能吃到这种丰盛的家宴了。“围炉”过后,晚辈要向长辈“辞岁”,有的还要很秉烛“守岁”,直到天亮。
10, 婚丧习俗:旧社会男女婚嫁依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进行,议婚时用红纸写明男女双方年庚八字,由媒人传给双方家长,双方家长按年庚八字求神部卜,然后议定。议婚成功,即行择日定聘。迎亲前一个月,男方通知女家,随带糕饼等礼物,并送去聘金。婚前一日,女方要将妆奁吹吹打打送往男家。娶亲当日,男家准备鼓乐花轿,由媒人带领到女家迎亲。进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并坐床沿,叫“坐床”。休息片刻后,拜天地,饮合卺酒。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新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和买卖婚姻。男女婚姻自主,举行新式婚礼,开茶话会,既节约又热闹。但有些地方还保留一些旧的风俗习惯。
11, 丧葬方面:旧社会死者家属要延请僧人或道士做所谓“功德”,超度死者亡魂。开吊出殡之日,亲友披白参加送葬。送葬时排成长队,还要吹哀乐。死后过七日,要做“头七”,请僧人道士念经。必须连续过七个“七”。这自然是很费钱的,所以,即使在旧时,也只有富人才认真弄这些事。现在,漳州办理丧事逐步推行火化,废除土葬和迷信陋俗,用送花圈、挽联对死者表示悼念。对一些知名人士则开追悼会,表彰死者功迹。
- mBeta
-
传统节俗
一、春 节
春节是最盛大的节日,称为“新正”或“过年”。清代,“漳之俗,岁正月里门干具茶酒相娱乐,迎神,明灯击鼓,召巫,妆台阁,往来都市”。
春节期间忌讲不吉利话,万一小孩无知,说了不吉利的话,要用草纸拭嘴。同时忌吵嘴打骂和摔破碗碟,万一不小心打破碗盘,要将碎片收集起来放进石臼或水井,口中念“岁岁平安”,借“碎”与“岁”谐音来化凶为吉,保持祥和欢乐的气象。
漳州城旧俗过年要逛“公爷街”(即今南昌路近北桥路段,清代有海澄公黄梧府第;30年代以后“公爷街”数次改换地点)。其内容相当于中原的春节庙会。解放后,除“文化大革命”期间外,政府都另辟专门地点组织健康有益的娱乐项目代替“公爷街”,作为群众的娱春场所。
旧时,云霄、石码等地及海滨地区,正月有“持石头相扑”的“掷石之戏”,参加者常打得头破血流而乐此不疲。此俗似源于古闽越族土著,但清末即已被视为陋俗而革除。
新中国成立后,在春节期间地方党政领导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各单位和街道居委会组织群众慰问军烈属。
“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倡破除旧俗,过“革命化春节”。组织城镇居民挑粪下乡支援农业;农民则修水利,平整土地,建“大寨田”。各单位还组织吃糠菜做成的“忆苦饭”,以示不忘旧社会的苦日子。
除“文化大革命”时期外,春节放假3天,各单位举行春节茶话会和团拜。机关单位于正月初一早摆设水果、糕点、蜜饯等招待来客和本单位职工,互相祝贺新春,谓之“团拜”。其他单位则视其经济力量举办不同规模的内部联欢会。现在全市、全县(区)范围的春节文艺、娱乐活动多由企业出资举办,既是与民同乐的公益活动,又可借此宣传本企业、推销商品。
(一)初 一 正月初一子时新年开始,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称为“开正”。客家人还要在门前备清茶、糖果,焚香,称为“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烧香点烛,祭拜天地祖先。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随即赐以红包和红柑。
是日要早起,家家燃放鞭炮,把炮扔出门口,然后打开大门,也称为“开正”。家人都要吃点红糖线面汤。糖,意为甜蜜;线面,意为长寿,即祈求全家幸福长寿。以甜线面及三碗干饭插上红纸花祭祀先人,红纸花称“饭春枝”,其中“春”与“剩”(富余)在方言中同音,寓意家中粮食有余。现在祭拜之俗在城镇中已基本革除,在农村中还有保留。 早餐为素食,干饭佐以“长年菜”(以豆腐及整株菠菜、韭菜、芥菜等做成)。漳州城区的长年菜是将厚末菜(菾菜)一叶一叶剥下(不得用刀切),在水中烫熟后置于钵中,任其发酸。除夕“围炉”时每人均要吃少许,其余留到新年里加到年饭的“菜尾”中,俗谓可以消食去腻。也有用芥菜代替厚末菜作长年菜。一般不煮新的饭而吃除夕特意多焖的饭,寓意年年有余。也有的吃八宝粥或甜线面汤。饭后老少着新衣走家串户,向亲友拜年。旧俗拜年时互道“恭喜发财”;50年代后,忌言发财,改说“新年好”;80年代后,又时兴以“恭喜发财”道贺。
亲友上门拜年时,主人用红枣、蜜金枣、桂圆干或冰糖、冬瓜糖等煮成甜茶招待,并以朱漆的祭盒盛蜜饯、糖果、红枣等外加瓜子、红柑用以敬客。明代漳州人过年时用槟榔敬客,现在此俗在台湾尚有残存。至亲好友上门拜年,主人往往会以佳肴美酒招待,称为“请春酒”。客人告辞时双方常以红包馈送对方的孩童。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门遇雨;不往户外倒垃圾,忌“财气外泄”。此外还有不洗衣、不汲水(有的地方还以米筛封井口),不乞火,不扫地,不用刀和针线,不讨债,不打骂孩子,不穿白色、青色衣服等禁忌;忌打破食具,忌口出不吉利话。现代人还存有这些禁忌,但不太讲究。
过去,九龙江上的“船底人”,过年要买一大捆连根带叶的甘蔗,用红绸布绑在船桅上,三日后方可卸下来吃,以祈求好运。
(二)初二、初三、初四 初二也要早起,做新年的第一次牙祭(“头牙”),以菜、饭、牲醴祭祖,但不烧冥纸。初二俗称“女婿日”。是日,女婿携同妻室子女带熟猪脚和年糕等礼品到岳家向岳父母拜年,岳父母宴请。宴后夫妻应在当晚炊烟升起前回家,不得留宿岳家。是日忌单身汉拜访有待字女儿的家庭。
初三被视为“赤狗日”(凶日),不吉。经过除夕守岁和初一、初二两天早起之后,初三日可以“困够饱”(睡足足)。旧俗,新丧之家应在正月初三祭亡灵,有亲眷前来吊慰,谓之“消新愁”。因此,是日一般不互相串门拜年,避免不吉利。现在已无这种禁忌。客家人于是日将祭神祭祖的“年饭”吃完。
俗称灶神于初三日深夜自天上回归本宅,初四清晨户主沐浴焚香,摆三牲果品,烧印有马、轿及马夫、轿夫的“分马”纸上天接神,谓之“接尪”。漳州城区旧时初四凌晨要燃放三响炮,然后开启井盖汲水。
(三)初 五
年假已过,各行各业开始劳作和营业,故谓之“假开”。是日家家户户撤掉摆在供桌上祭神祭祖的年饭,开始打扫卫生,过年所积下的垃圾都要清扫出门,撤除供品。来客照常招待,但可以不必捧上水果、蜜饯和甜茶。店铺开门做生意时要燃放鞭炮,并在门前张贴上书“大吉利市”、“开张大吉”的红纸。
(四)初六、初七、初八
“假开”后,过年的活动基本结束,市郊妇女多于初六进城逛娱春场。俗谚云:“初六行甲(得)无骹目(踝)”。民间以为初六日多走路可避免脚上长“鸡眼”。
初七为“人日”或“七元日”,俗称“平宵”。旧时,农民精选五谷和蔬菜合煮吃,谓之“七宝汤”,以为可解除百病。
《正月歌》中称“初八哮枵(喊饿)”,意为到了初八年饭等新年的食物均已吃光,百姓要开始准备祭拜天公的食物了,故又称“初八摸(忙家务)”。是日夜开始敬天公,鞭炮声彻夜不断。
(五)初九、初十
初九俗称“天公生”(玉皇大帝诞辰)。漳人宰大猪,家家户户杀公鸡,留着尾羽用以祭天公,在家设香案,用牲醴、米糕、甜粿、发粿和红龟粿祭拜,还要将特制的黄色长条纸钱(“长钱”)用红丝线系在门环上,待祭拜完再焚烧。旧时,社区还要请戏班演戏“敬天公”。各地都有专门用于祭拜天公的特殊食品,有的地方在这一天还禁止挑粪桶、捡猪粪。旧时,有敬惜字纸之俗,字纸不用,投入“字纸篓”。收集街上的字纸被认为是行善积德,也可以赎过。正月初九有“送字纸”之俗。是日,慈善机构将一年来所收集的字纸装入箱子用红缎包裹,上书“国粹”或“敬惜字纸”字样,插上金花抬着游街,学童盛装执香随行至溪边焚化。
初十俗称“地公生”(土地神生日)。是日,禁舂米、劈柴,以免触犯地神。
(六)十一、十三
十一日俗称“吃福”。各家各户准备丰盛的晚餐共食,寓今年有福气之意。俗谚称:“吃福吃甲老”(音可,意为老迈),也有祈寿的意味。席上必吃韭菜和豆腐,俗谓“韭菜春,豆腐有”。
十三日,凡上一年出生男孩的人家均备一对写有“庆贺弄璋”的红灯笼,悬挂在祠堂或附近的庙宇前。在方言中“丁”与“灯”同音,添丁和点灯都是兴旺的现象。此俗现已革除。
二、元 宵
元宵是春节活动的尾声,又是传统的上元节,漳州人称之为“正月半”,客家人称之为“开大正”。这一天,漳地的民俗活动特别多,也特别热闹、隆重。若元宵日天气晴好,就称今年查某(女性)岁君好,民间认为今年对女性有利。
(一)“吃宵” 漳州人对正月十五的“吃宵”比正月十一日的“吃福”更为重视。是日,有的县份家家户户蒸粿,做元宵汤圆。漳州城和沿海地区则吃蚝煎或牡蛎拌薯粉煮的线面,俗谓“蚝仔面线兜,好人来相交”,祈望新年能交好运,有贵人相助。
(二)庙 会 旧俗,各家要焚香祀神和敬祭祖先,并举行迎神赛会。晚上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灯笼上写“四季平安”、“五谷丰登”。俗以元宵为注生娘娘诞辰,新婚夫妇上街闹花灯,偷摸灯(寓“丁”)脚,来年可生贵子。已嫁妇女的娘家送莲花灯到女婿家,祈祝“连生贵子”。
灯会期间,各地都有猜灯谜的旧俗,“文人墨客明灯悬谜语于通衢,谓之‘灯谜"。射中者以笔墨、果品酬之,备极欢谑”。
清代,闹花灯时“子弟扮仙狮、竹马、龙灯,庆乡闾,索酒食毕,乃挟势索财不餍,辄起争端,贫民苦之”。“海澄、漳浦之民,每正月半作火鼠及火梨之属,下书约斗,谓之‘相烧"。”现在元宵夜仍有舞龙队沿街表演,经过店铺时若主人燃放烟花爆竹助兴,舞龙队就停留下来表演一阵。如今舞龙表演既为求吉利,也是自娱娱人,无索取酒食财物之恶习。此外,还有舞狮、舞凉伞、走旱船、踩高跷、放焰火及其他民间文艺活动。群众的狂欢游乐持续到深夜,当子女的则迟睡以祈父母长寿。
现在迎神赛会已基本革除,闹元宵活动由政府统一组织,除文艺表演和群众游艺之外,还辟有专门场地供各单位展示花灯。如今的花灯制作精美,声光电动,多彩多姿,争奇斗胜,为往昔的纸灯所望尘莫及。80年代以来,漳州的灯谜活动更为普遍,政府有关部门也参与组织灯谜活动,与民同乐。 (三)“办丁”
上年新婚或添男丁的家庭,元宵夜要出资在祖祠里办酒宴请客并雇请戏班搭台演戏,称为“丁桌”、“丁戏”。客家则于是日将上年新出生男孩的名字写在专门制作的纸灯上送到祖祠悬挂,并送香油供奉祖先,祈求荫庇。此俗有重男轻女之嫌,早已革除。
(四)看新娘
旧俗,在元宵夜,新婚之家要在门前点一盏灯为标识,俗称“鸡母寿灯”。同时张灯结彩,摆坛展示自家的古董字画,敞开大门,让新娘盛妆站在厅中的八仙桌旁让人端相。一些地方让新娘穿上新娘服装到祖祠祭拜,让乡亲品评。一些地方在祖祠外的旷地上扎彩灯,让新娘头戴大红花,身着红围裙,手持红纸包扎的带叶甘蔗,由婆婆或母亲陪伴,依次从彩灯下环绕通过,任人品评、起哄、掷爆竹。此俗也早已革除。
(五)游 春
一些地方未婚女子于是日外出游春,在归途中进入菜园里劈葱,以实现“劈葱嫁好翁(丈夫)”的愿望。一些地方妇女在元宵期间结伴游春,并采几枝含苞的桃枝回家赏玩。
三、端 午
五月初五,俗称“五月节”。清代,漳人于是日“悬艾插蒲,蒸角黍,服雄黄酒,儿童带艾虎。俗斗龙舟,富人放标持豚酒饷之”。
现在,端午节城乡群众以红纸束艾草、柳条、榕枝、稻穗、蒜头、菖蒲或铁树叶等悬插门首以祛秽辟邪。农户有的拔一丛稻带泥黏于门旁的墙上。农村熏烧艾草、蒲根、川芎或苍术以驱蚊除瘴。大人喝雄黄酒,小儿额上点雄黄,家人于午间用香草煮的水沐浴。各家屋内喷洒雄黄水以祛湿避疫。早晨以井水洗脸,午时正汲“午时水”饮用或沐浴,俗称可保平安。也有人于午时到河里沐浴或带狗到河里洗澡;还有人将午时水贮于瓶中以备和药治疗热毒诸症。
客家农村习俗,于是日上山挖“丁擎草”晒干收藏,作为清凉解毒药。当天要吃茄子混合苋菜的菜肴以驱除厄运,称“搭桥过限”(谐音)。
旧时,小孩在这一天要以五色“长命线”系臂。端午前数天各中药店备有含雄黄的香末,无偿分发给儿童做香囊;新媳妇要用彩布缝香囊袋分给邻近的儿童。家人要给孩子脱衣抖一抖,口念“送�送蚊虫,送去咬树丛。”除新丧之家外,每户都要做粽子自食或馈送亲友。丧家只能吃别家馈赠的粽子。漳州城区还有端午节吃“卤面”的习俗。
各地都有龙舟竞渡的习俗,并设有奖品,奖品由当地商家富户捐赠,系于竹竿上,胜者当众“夺标”。一些地方还有祭江之俗,祭毕将部分祭品投入江中。往时,漳州城在五月初五要祭祀“水仙尊王”,至今城内仍有水仙王庙。现在石码一带仍于是日在江边摆水仙尊王神案,挂水仙尊王旗,赛龙舟,祀水仙王。
四、七 夕
清代,“七夕女儿乞巧,持熟豆相遗,谓之‘结缘"”。私塾里的学童也于是日祭拜魁星。
现在,民间仍在“七夕”备香烛、瓜果祭牛郎织女,但不再穿针在月下乞巧。一些地方仍保留着持炒豆相赠结缘的旧俗。
漳州城区及一些县(区),七夕要吃“白酒”(甜酒酿),一些地方则吃糯米饭。晚间陈设瓜果于庭中,全家围坐看牛郎织女相会。闺中少女可在此夜卜问婚姻、前途等事。女孩穿耳有的也在七夕进行。
一些地方称是日为“婆姐生”。家中有未满16岁小孩的,其父母将糖饭、海蟹、芋头、韭菜、龙眼、石榴摆在孩子睡的床上祭拜“床神”,并焚烧印有喜鹊和石榴的“乌银花纸”,祈祷孩子平安、聪明,健康成长。漳州城区用白酒、肉酒、饭各一碗敬婆姐,并烧“婆姐银”。
五、中 秋
中秋赏月吃月饼之俗与外地无异。至今尚有赌饼旧俗,称“跋状元筹”。饼家专门为此制作大小不一的盒饼,63个月饼称为一令,从大到小依次称作状元、探花,一直到秀才。参加游戏者轮流以掷骰子的点数赢得相应的月饼,直到饼尽为止。
漳州人中秋吃柚子,寓意团圆。有些地方未婚夫妻双双到蔗园采甘蔗,以祈未来日子节节甜。
一些地方未婚少女于是日故意到菜园里偷菜,谓“偷着葱,嫁好翁(丈夫),偷着菜,嫁好婿。”一些地方姑娘不偷菜,而是坐到他人菜园里的芥菜上,谓“坐芥菜,嫁着好翁婿。”
旧时,八月半还有祭祖之俗。
俗谓是日为“土地公生日”。农家用粿和月饼祭祀土地神,并用竹片夹寿金插在田埂边,称“土地公拐”,祈年景丰收。城镇里用酒肉、月饼在后土祠祭祀,并演戏娱神。此俗仅在一些农村中尚有保留。
旧俗,于是日卜“土地公卦”,由瞎子抱琴,荡一下卦签,唱一曲,再按曲卜吉凶。妇女卜问土地公后,按土地公指出的方向在街头巷尾窃听人语,取其语意以卜一年行运。此外,待字姑娘在月下置一碗清水,用一根针浮于水上,借月光照射看针影的形状以卜出嫁后的命运,称“卜针卦”。
民间认为中秋日天气晴好就是查埔岁君好,当年对男性吉利。
旧时,中秋夜有放“孔明灯”和猜灯谜的娱乐活动。客家妇女中秋夜有玩“菜篮姑”的习俗:用彩纸画上眼、鼻、口,贴到菜篮上,两个捧篮姑娘分立两边,妇女们围成一圈摆弄;等菜篮摆动起来就表示“篮姑”来了,妇女们便可以祈求心愿。
现在中秋夜由文化部门或单位组织灯谜、戏曲等群众游艺活动,家户一般有吃月饼、饮茶、赏月等活动。
六、重 阳
重阳日,民间以麻糍祭祖并分赠亲友,以番薯、芋、花生果、红柿、柚子、甘蔗祀神,并以芋皮涂门槛,谓之“剥鬼皮”。旧时,私塾先生于是日备牲醴和红龟粿、发粿祀孔子和魁星。士人登山赋诗,儿童放风筝。是夜,有的地方放“孔明灯”。 漳州居民习惯在重阳日进补。多以家禽肉炖中药吃,或吃其他食物进补,谓吃柚子补脑袋、吃甘蔗补四肢、吃红柿补心肝、吃花生补手指等。习俗以为重阳日吃形似哪种器官的食物即可补养哪一器官。
1988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倡议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日”。机关单位多于是日举行慰问离退休人员的活动。
七、尾 牙
清代旧俗:“每月朔望后一日,贾人及胥役工匠之属备酒肴祀神,谓之做‘牙"(衙)。”腊月十六日是一年最后一个牙日,称为“尾牙”。商店东家于是日置酒席敬祀宅神和财神,随后宴请雇员。
尾牙日,居家办酒席祭祀“地基主”,称“尾祭”。
尾牙过后,店家年终结账,开始追索欠款。一般人家开始办年货。
漳州好些地方自腊月十六日就开始“筅尘”(大扫除):用竹叶扎成掸子,把房间的墙、门和屋顶或天花板掸扫一遍,同时拭擦家具、器皿等,被席、地板也洗刷干净。家家裁剪缝制新衣。外出的人开始赶回家过年。
八、除 夕
除夕,俗称“廿九暝”,又称“年暝”。除夕之前家家户户要贴新春联。除了大门上贴对联外,还用红纸写上吉祥文字贴到窗上、大家具上,以及畜圈、粮仓、灶台和米缸上。丧家不贴红纸,只用青纸(丧父)或黄纸(丧母)写悼念的对联贴在大门上。
是日,要在门后竖连根带叶的甘蔗,谓之“竖青”,寓意长青和节节甜。是夜要将水缸贮满水,然后把水井封盖。
除夕家家摆牲醴、菜肴、红龟粿和饭春枝祭祀祖先、神明。晚上全家团圆吃年饭,在外未能赶回的人也应为其留下坐位,摆上碗筷。用新的小瓦炉燃起炭火置于桌下,炉四面各摆四枚红柑(共12枚),全家拥炉而饮,长者念道:“韭菜春,人人春(剩)”,带全家首先吃韭菜,称为“围炉”。吃饭时向炉内撒盐,使之噼啪作响,象征家庭幸福兴旺。席上有鱼(余),寓意年年有余;有韭(久)菜,寓意年寿长久;有豆腐(富),寓意富裕;有油炸鱼肉,寓意兴旺;有柑(甘)橘(音吉),寓意吉祥如意;有萝卜,本地话叫“菜头”与“彩头(兆头)”谐音,寓意好兆头;有竹笋,寓意节节高。城区围炉时必吃“韭菜春豆腐福”。年饭的数量要多,吃到正月初一、初二,象征年有余粮。席上要吃泥蚶,撤席后,些许蚶壳撒放门后,到初五才扫出,象征明年发财、金银满屋。
席间禁忌打破餐具,说不吉利话;宴毕要安排香案拜“天公”,案上供清茶、线面汤、红柑和“四果”。四果指桂圆干、柿饼、红枣、莲子,其中莲子应事先炖烂。摆香案后要燃放鞭炮,称为“辞岁”。长辈给小辈分发“红包”(压岁钱),成年的晚辈给长辈“添福寿红包”。夜间灯光彻夜通明,家人围坐闲谈,称“守岁”,寓意为父母添寿。上床时将炉边的红柑置于枕边。旧年剩余饭菜置于室外,未干的衣服应收进屋内,不悬挂过除夕夜。
旧时,漳州除夕家家户户要“挠(意为搅拌)蚶、炒豆、放炮、烧灯猴”。蚶吃过要将蚶壳撒在床下和门后,边撒边念:“掖(撒)蚶壳钱,明年大趁(赚)钱。”黄豆炒熟后拌上熔化的红糖,放在桌上让家人随意吃。俗谚云:“炒豆吃到老老老”,除夕炒豆有求寿的意义。燃放鞭炮后烧灯猴,寓意喜庆和除旧迎新。
灯猴是以竹子制成形似靠背椅的架子,漆成红色并描上金色的花纹,内置一小陶盆,装上花生油,用灯芯浸在油里点火照明,通常挂在大厅神龛边的墙上。灯猴每年要在除夕夜更换一个新的,旧灯猴烧后要将灰堆成12堆以卜明年12个月的天气,然后取灯猴灰放入家中的烘炉。家长念道:“灯猴烧成灰,厝内逐(每)项有”,意为明年将有大发展。
旧俗,女儿出嫁后不得在娘家过年。若有特别原因留在娘家过除夕的,也不得上桌围炉,要在厨房用晚餐。此俗现已废止。
旧俗,催租讨债不能超过除夕,债主常在除夕晚提灯上门逼债。有些寺庙除夕夜通宵演戏,欠债人躲进寺院看戏,债主不得进来索债。这种戏称为“避债戏”。
80年代以后,一般人家除夕晚都聚在家中看电视节目,直等到新年钟声响。</div>
- kven
-
春节是最盛大的节日,称为“新正”或“过年”。清代,“漳之俗,岁正月里门干具茶酒相娱乐,迎神,明灯击鼓,召巫,妆台阁,往来都市”。
春节期间忌讲不吉利话,万一小孩无知,说了不吉利的话,要用草纸拭嘴。同时忌吵嘴打骂和摔破碗碟,万一不小心打破碗盘,要将碎片收集起来放进石臼或水井,口中念“岁岁平安”,借“碎”与“岁”谐音来化凶为吉,保持祥和欢乐的气象。
漳州城旧俗过年要逛“公爷街”(即今南昌路近北桥路段,清代有海澄公黄梧府第;30年代以后“公爷街”数次改换地点)。其内容相当于中原的春节庙会。解放后,除“文化大革命”期间外,政府都另辟专门地点组织健康有益的娱乐项目代替“公爷街”,作为群众的娱春场所。
旧时,云霄、石码等地及海滨地区,正月有“持石头相扑”的“掷石之戏”,参加者常打得头破血流而乐此不疲。此俗似源于古闽越族土著,但清末即已被视为陋俗而革除。
新中国成立后,在春节期间地方党政领导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各单位和街道居委会组织群众慰问军烈属。
“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倡破除旧俗,过“革命化春节”。组织城镇居民挑粪下乡支援农业;农民则修水利,平整土地,建“大寨田”。各单位还组织吃糠菜做成的“忆苦饭”,以示不忘旧社会的苦日子。
除“文化大革命”时期外,春节放假3天,各单位举行春节茶话会和团拜。机关单位于正月初一早摆设水果、糕点、蜜饯等招待来客和本单位职工,互相祝贺新春,谓之“团拜”。其他单位则视其经济力量举办不同规模的内部联欢会。现在全市、全县(区)范围的春节文艺、娱乐活动多由企业出资举办,既是与民同乐的公益活动,又可借此宣传本企业、推销商品。
(一)初 一 正月初一子时新年开始,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称为“开正”。客家人还要在门前备清茶、糖果,焚香,称为“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烧香点烛,祭拜天地祖先。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随即赐以红包和红柑。
是日要早起,家家燃放鞭炮,把炮扔出门口,然后打开大门,也称为“开正”。家人都要吃点红糖线面汤。糖,意为甜蜜;线面,意为长寿,即祈求全家幸福长寿。以甜线面及三碗干饭插上红纸花祭祀先人,红纸花称“饭春枝”,其中“春”与“剩”(富余)在方言中同音,寓意家中粮食有余。现在祭拜之俗在城镇中已基本革除,在农村中还有保留。 早餐为素食,干饭佐以“长年菜”(以豆腐及整株菠菜、韭菜、芥菜等做成)。漳州城区的长年菜是将厚末菜(菾菜)一叶一叶剥下(不得用刀切),在水中烫熟后置于钵中,任其发酸。除夕“围炉”时每人均要吃少许,其余留到新年里加到年饭的“菜尾”中,俗谓可以消食去腻。也有用芥菜代替厚末菜作长年菜。一般不煮新的饭而吃除夕特意多焖的饭,寓意年年有余。也有的吃八宝粥或甜线面汤。饭后老少着新衣走家串户,向亲友拜年。旧俗拜年时互道“恭喜发财”;50年代后,忌言发财,改说“新年好”;80年代后,又时兴以“恭喜发财”道贺。
亲友上门拜年时,主人用红枣、蜜金枣、桂圆干或冰糖、冬瓜糖等煮成甜茶招待,并以朱漆的祭盒盛蜜饯、糖果、红枣等外加瓜子、红柑用以敬客。明代漳州人过年时用槟榔敬客,现在此俗在台湾尚有残存。至亲好友上门拜年,主人往往会以佳肴美酒招待,称为“请春酒”。客人告辞时双方常以红包馈送对方的孩童。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门遇雨;不往户外倒垃圾,忌“财气外泄”。此外还有不洗衣、不汲水(有的地方还以米筛封井口),不乞火,不扫地,不用刀和针线,不讨债,不打骂孩子,不穿白色、青色衣服等禁忌;忌打破食具,忌口出不吉利话。现代人还存有这些禁忌,但不太讲究。
过去,九龙江上的“船底人”,过年要买一大捆连根带叶的甘蔗,用红绸布绑在船桅上,三日后方可卸下来吃,以祈求好运。
(二)初二、初三、初四 初二也要早起,做新年的第一次牙祭(“头牙”),以菜、饭、牲醴祭祖,但不烧冥纸。初二俗称“女婿日”。是日,女婿携同妻室子女带熟猪脚和年糕等礼品到岳家向岳父母拜年,岳父母宴请。宴后夫妻应在当晚炊烟升起前回家,不得留宿岳家。是日忌单身汉拜访有待字女儿的家庭。
初三被视为“赤狗日”(凶日),不吉。经过除夕守岁和初一、初二两天早起之后,初三日可以“困够饱”(睡足足)。旧俗,新丧之家应在正月初三祭亡灵,有亲眷前来吊慰,谓之“消新愁”。因此,是日一般不互相串门拜年,避免不吉利。现在已无这种禁忌。客家人于是日将祭神祭祖的“年饭”吃完。
俗称灶神于初三日深夜自天上回归本宅,初四清晨户主沐浴焚香,摆三牲果品,烧印有马、轿及马夫、轿夫的“分马”纸上天接神,谓之“接尪”。漳州城区旧时初四凌晨要燃放三响炮,然后开启井盖汲水。
(三)初 五
年假已过,各行各业开始劳作和营业,故谓之“假开”。是日家家户户撤掉摆在供桌上祭神祭祖的年饭,开始打扫卫生,过年所积下的垃圾都要清扫出门,撤除供品。来客照常招待,但可以不必捧上水果、蜜饯和甜茶。店铺开门做生意时要燃放鞭炮,并在门前张贴上书“大吉利市”、“开张大吉”的红纸。
(四)初六、初七、初八
“假开”后,过年的活动基本结束,市郊妇女多于初六进城逛娱春场。俗谚云:“初六行甲(得)无骹目(踝)”。民间以为初六日多走路可避免脚上长“鸡眼”。
初七为“人日”或“七元日”,俗称“平宵”。旧时,农民精选五谷和蔬菜合煮吃,谓之“七宝汤”,以为可解除百病。
《正月歌》中称“初八哮枵(喊饿)”,意为到了初八年饭等新年的食物均已吃光,百姓要开始准备祭拜天公的食物了,故又称“初八摸(忙家务)”。是日夜开始敬天公,鞭炮声彻夜不断。
(五)初九、初十
初九俗称“天公生”(玉皇大帝诞辰)。漳人宰大猪,家家户户杀公鸡,留着尾羽用以祭天公,在家设香案,用牲醴、米糕、甜粿、发粿和红龟粿祭拜,还要将特制的黄色长条纸钱(“长钱”)用红丝线系在门环上,待祭拜完再焚烧。旧时,社区还要请戏班演戏“敬天公”。各地都有专门用于祭拜天公的特殊食品,有的地方在这一天还禁止挑粪桶、捡猪粪。旧时,有敬惜字纸之俗,字纸不用,投入“字纸篓”。收集街上的字纸被认为是行善积德,也可以赎过。正月初九有“送字纸”之俗。是日,慈善机构将一年来所收集的字纸装入箱子用红缎包裹,上书“国粹”或“敬惜字纸”字样,插上金花抬着游街,学童盛装执香随行至溪边焚化。
初十俗称“地公生”(土地神生日)。是日,禁舂米、劈柴,以免触犯地神。
(六)十一、十三
十一日俗称“吃福”。各家各户准备丰盛的晚餐共食,寓今年有福气之意。俗谚称:“吃福吃甲老”(音可,意为老迈),也有祈寿的意味。席上必吃韭菜和豆腐,俗谓“韭菜春,豆腐有”。
十三日,凡上一年出生男孩的人家均备一对写有“庆贺弄璋”的红灯笼,悬挂在祠堂或附近的庙宇前。在方言中“丁”与“灯”同音,添丁和点灯都是兴旺的现象。此俗现已革除。
二、元 宵
元宵是春节活动的尾声,又是传统的上元节,漳州人称之为“正月半”,客家人称之为“开大正”。这一天,漳地的民俗活动特别多,也特别热闹、隆重。若元宵日天气晴好,就称今年查某(女性)岁君好,民间认为今年对女性有利。
(一)“吃宵” 漳州人对正月十五的“吃宵”比正月十一日的“吃福”更为重视。是日,有的县份家家户户蒸粿,做元宵汤圆。漳州城和沿海地区则吃蚝煎或牡蛎拌薯粉煮的线面,俗谓“蚝仔面线兜,好人来相交”,祈望新年能交好运,有贵人相助。
(二)庙 会 旧俗,各家要焚香祀神和敬祭祖先,并举行迎神赛会。晚上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灯笼上写“四季平安”、“五谷丰登”。俗以元宵为注生娘娘诞辰,新婚夫妇上街闹花灯,偷摸灯(寓“丁”)脚,来年可生贵子。已嫁妇女的娘家送莲花灯到女婿家,祈祝“连生贵子”。
灯会期间,各地都有猜灯谜的旧俗,“文人墨客明灯悬谜语于通衢,谓之‘灯谜"。射中者以笔墨、果品酬之,备极欢谑”。
清代,闹花灯时“子弟扮仙狮、竹马、龙灯,庆乡闾,索酒食毕,乃挟势索财不餍,辄起争端,贫民苦之”。“海澄、漳浦之民,每正月半作火鼠及火梨之属,下书约斗,谓之‘相烧"。”现在元宵夜仍有舞龙队沿街表演,经过店铺时若主人燃放烟花爆竹助兴,舞龙队就停留下来表演一阵。如今舞龙表演既为求吉利,也是自娱娱人,无索取酒食财物之恶习。此外,还有舞狮、舞凉伞、走旱船、踩高跷、放焰火及其他民间文艺活动。群众的狂欢游乐持续到深夜,当子女的则迟睡以祈父母长寿。
现在迎神赛会已基本革除,闹元宵活动由政府统一组织,除文艺表演和群众游艺之外,还辟有专门场地供各单位展示花灯。如今的花灯制作精美,声光电动,多彩多姿,争奇斗胜,为往昔的纸灯所望尘莫及。80年代以来,漳州的灯谜活动更为普遍,政府有关部门也参与组织灯谜活动,与民同乐。 (三)“办丁”
上年新婚或添男丁的家庭,元宵夜要出资在祖祠里办酒宴请客并雇请戏班搭台演戏,称为“丁桌”、“丁戏”。客家则于是日将上年新出生男孩的名字写在专门制作的纸灯上送到祖祠悬挂,并送香油供奉祖先,祈求荫庇。此俗有重男轻女之嫌,早已革除。
(四)看新娘
旧俗,在元宵夜,新婚之家要在门前点一盏灯为标识,俗称“鸡母寿灯”。同时张灯结彩,摆坛展示自家的古董字画,敞开大门,让新娘盛妆站在厅中的八仙桌旁让人端相。一些地方让新娘穿上新娘服装到祖祠祭拜,让乡亲品评。一些地方在祖祠外的旷地上扎彩灯,让新娘头戴大红花,身着红围裙,手持红纸包扎的带叶甘蔗,由婆婆或母亲陪伴,依次从彩灯下环绕通过,任人品评、起哄、掷爆竹。此俗也早已革除。
(五)游 春
一些地方未婚女子于是日外出游春,在归途中进入菜园里劈葱,以实现“劈葱嫁好翁(丈夫)”的愿望。一些地方妇女在元宵期间结伴游春,并采几枝含苞的桃枝回家赏玩。
三、端 午
五月初五,俗称“五月节”。清代,漳人于是日“悬艾插蒲,蒸角黍,服雄黄酒,儿童带艾虎。俗斗龙舟,富人放标持豚酒饷之”。
现在,端午节城乡群众以红纸束艾草、柳条、榕枝、稻穗、蒜头、菖蒲或铁树叶等悬插门首以祛秽辟邪。农户有的拔一丛稻带泥黏于门旁的墙上。农村熏烧艾草、蒲根、川芎或苍术以驱蚊除瘴。大人喝雄黄酒,小儿额上点雄黄,家人于午间用香草煮的水沐浴。各家屋内喷洒雄黄水以祛湿避疫。早晨以井水洗脸,午时正汲“午时水”饮用或沐浴,俗称可保平安。也有人于午时到河里沐浴或带狗到河里洗澡;还有人将午时水贮于瓶中以备和药治疗热毒诸症。
客家农村习俗,于是日上山挖“丁擎草”晒干收藏,作为清凉解毒药。当天要吃茄子混合苋菜的菜肴以驱除厄运,称“搭桥过限”(谐音)。
旧时,小孩在这一天要以五色“长命线”系臂。端午前数天各中药店备有含雄黄的香末,无偿分发给儿童做香囊;新媳妇要用彩布缝香囊袋分给邻近的儿童。家人要给孩子脱衣抖一抖,口念“送�送蚊虫,送去咬树丛。”除新丧之家外,每户都要做粽子自食或馈送亲友。丧家只能吃别家馈赠的粽子。漳州城区还有端午节吃“卤面”的习俗。
各地都有龙舟竞渡的习俗,并设有奖品,奖品由当地商家富户捐赠,系于竹竿上,胜者当众“夺标”。一些地方还有祭江之俗,祭毕将部分祭品投入江中。往时,漳州城在五月初五要祭祀“水仙尊王”,至今城内仍有水仙王庙。现在石码一带仍于是日在江边摆水仙尊王神案,挂水仙尊王旗,赛龙舟,祀水仙王。
四、七 夕
清代,“七夕女儿乞巧,持熟豆相遗,谓之‘结缘"”。私塾里的学童也于是日祭拜魁星。
现在,民间仍在“七夕”备香烛、瓜果祭牛郎织女,但不再穿针在月下乞巧。一些地方仍保留着持炒豆相赠结缘的旧俗。
漳州城区及一些县(区),七夕要吃“白酒”(甜酒酿),一些地方则吃糯米饭。晚间陈设瓜果于庭中,全家围坐看牛郎织女相会。闺中少女可在此夜卜问婚姻、前途等事。女孩穿耳有的也在七夕进行。
一些地方称是日为“婆姐生”。家中有未满16岁小孩的,其父母将糖饭、海蟹、芋头、韭菜、龙眼、石榴摆在孩子睡的床上祭拜“床神”,并焚烧印有喜鹊和石榴的“乌银花纸”,祈祷孩子平安、聪明,健康成长。漳州城区用白酒、肉酒、饭各一碗敬婆姐,并烧“婆姐银”。
五、中 秋
中秋赏月吃月饼之俗与外地无异。至今尚有赌饼旧俗,称“跋状元筹”。饼家专门为此制作大小不一的盒饼,63个月饼称为一令,从大到小依次称作状元、探花,一直到秀才。参加游戏者轮流以掷骰子的点数赢得相应的月饼,直到饼尽为止。
漳州人中秋吃柚子,寓意团圆。有些地方未婚夫妻双双到蔗园采甘蔗,以祈未来日子节节甜。
一些地方未婚少女于是日故意到菜园里偷菜,谓“偷着葱,嫁好翁(丈夫),偷着菜,嫁好婿。”一些地方姑娘不偷菜,而是坐到他人菜园里的芥菜上,谓“坐芥菜,嫁着好翁婿。”
旧时,八月半还有祭祖之俗。
俗谓是日为“土地公生日”。农家用粿和月饼祭祀土地神,并用竹片夹寿金插在田埂边,称“土地公拐”,祈年景丰收。城镇里用酒肉、月饼在后土祠祭祀,并演戏娱神。此俗仅在一些农村中尚有保留。
旧俗,于是日卜“土地公卦”,由瞎子抱琴,荡一下卦签,唱一曲,再按曲卜吉凶。妇女卜问土地公后,按土地公指出的方向在街头巷尾窃听人语,取其语意以卜一年行运。此外,待字姑娘在月下置一碗清水,用一根针浮于水上,借月光照射看针影的形状以卜出嫁后的命运,称“卜针卦”。
民间认为中秋日天气晴好就是查埔岁君好,当年对男性吉利。
旧时,中秋夜有放“孔明灯”和猜灯谜的娱乐活动。客家妇女中秋夜有玩“菜篮姑”的习俗:用彩纸画上眼、鼻、口,贴到菜篮上,两个捧篮姑娘分立两边,妇女们围成一圈摆弄;等菜篮摆动起来就表示“篮姑”来了,妇女们便可以祈求心愿。
现在中秋夜由文化部门或单位组织灯谜、戏曲等群众游艺活动,家户一般有吃月饼、饮茶、赏月等活动。
六、重 阳
重阳日,民间以麻糍祭祖并分赠亲友,以番薯、芋、花生果、红柿、柚子、甘蔗祀神,并以芋皮涂门槛,谓之“剥鬼皮”。旧时,私塾先生于是日备牲醴和红龟粿、发粿祀孔子和魁星。士人登山赋诗,儿童放风筝。是夜,有的地方放“孔明灯”。 漳州居民习惯在重阳日进补。多以家禽肉炖中药吃,或吃其他食物进补,谓吃柚子补脑袋、吃甘蔗补四肢、吃红柿补心肝、吃花生补手指等。习俗以为重阳日吃形似哪种器官的食物即可补养哪一器官。
1988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倡议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日”。机关单位多于是日举行慰问离退休人员的活动。
七、尾 牙
清代旧俗:“每月朔望后一日,贾人及胥役工匠之属备酒肴祀神,谓之做‘牙"(衙)。”腊月十六日是一年最后一个牙日,称为“尾牙”。商店东家于是日置酒席敬祀宅神和财神,随后宴请雇员。
尾牙日,居家办酒席祭祀“地基主”,称“尾祭”。
尾牙过后,店家年终结账,开始追索欠款。一般人家开始办年货。
漳州好些地方自腊月十六日就开始“筅尘”(大扫除):用竹叶扎成掸子,把房间的墙、门和屋顶或天花板掸扫一遍,同时拭擦家具、器皿等,被席、地板也洗刷干净。家家裁剪缝制新衣。外出的人开始赶回家过年。
八、除 夕
除夕,俗称“廿九暝”,又称“年暝”。除夕之前家家户户要贴新春联。除了大门上贴对联外,还用红纸写上吉祥文字贴到窗上、大家具上,以及畜圈、粮仓、灶台和米缸上。丧家不贴红纸,只用青纸(丧父)或黄纸(丧母)写悼念的对联贴在大门上。
是日,要在门后竖连根带叶的甘蔗,谓之“竖青”,寓意长青和节节甜。是夜要将水缸贮满水,然后把水井封盖。
除夕家家摆牲醴、菜肴、红龟粿和饭春枝祭祀祖先、神明。晚上全家团圆吃年饭,在外未能赶回的人也应为其留下坐位,摆上碗筷。用新的小瓦炉燃起炭火置于桌下,炉四面各摆四枚红柑(共12枚),全家拥炉而饮,长者念道:“韭菜春,人人春(剩)”,带全家首先吃韭菜,称为“围炉”。吃饭时向炉内撒盐,使之噼啪作响,象征家庭幸福兴旺。席上有鱼(余),寓意年年有余;有韭(久)菜,寓意年寿长久;有豆腐(富),寓意富裕;有油炸鱼肉,寓意兴旺;有柑(甘)橘(音吉),寓意吉祥如意;有萝卜,本地话叫“菜头”与“彩头(兆头)”谐音,寓意好兆头;有竹笋,寓意节节高。城区围炉时必吃“韭菜春豆腐福”。年饭的数量要多,吃到正月初一、初二,象征年有余粮。席上要吃泥蚶,撤席后,些许蚶壳撒放门后,到初五才扫出,象征明年发财、金银满屋。
席间禁忌打破餐具,说不吉利话;宴毕要安排香案拜“天公”,案上供清茶、线面汤、红柑和“四果”。四果指桂圆干、柿饼、红枣、莲子,其中莲子应事先炖烂。摆香案后要燃放鞭炮,称为“辞岁”。长辈给小辈分发“红包”(压岁钱),成年的晚辈给长辈“添福寿红包”。夜间灯光彻夜通明,家人围坐闲谈,称“守岁”,寓意为父母添寿。上床时将炉边的红柑置于枕边。旧年剩余饭菜置于室外,未干的衣服应收进屋内,不悬挂过除夕夜。
旧时,漳州除夕家家户户要“挠(意为搅拌)蚶、炒豆、放炮、烧灯猴”。蚶吃过要将蚶壳撒在床下和门后,边撒边念:“掖(撒)蚶壳钱,明年大趁(赚)钱。”黄豆炒熟后拌上熔化的红糖,放在桌上让家人随意吃。俗谚云:“炒豆吃到老老老”,除夕炒豆有求寿的意义。燃放鞭炮后烧灯猴,寓意喜庆和除旧迎新。
灯猴是以竹子制成形似靠背椅的架子,漆成红色并描上金色的花纹,内置一小陶盆,装上花生油,用灯芯浸在油里点火照明,通常挂在大厅神龛边的墙上。灯猴每年要在除夕夜更换一个新的,旧灯猴烧后要将灰堆成12堆以卜明年12个月的天气,然后取灯猴灰放入家中的烘炉。家长念道:“灯猴烧成灰,厝内逐(每)项有”,意为明年将有大发展。
旧俗,女儿出嫁后不得在娘家过年。若有特别原因留在娘家过除夕的,也不得上桌围炉,要在厨房用晚餐。此俗现已废止。
旧俗,催租讨债不能超过除夕,债主常在除夕晚提灯上门逼债。有些寺庙除夕夜通宵演戏,欠债人躲进寺院看戏,债主不得进来索债。这种戏称为“避债戏”。
- 振金
-
漳州没有什么习俗的,只有几个典型的。
流行于漳州市区、龙海及九龙江沿岸村庄的一种习俗。它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当地俗称“五月节”这一天举行,规模盛大,参赛船只多达一百多只,每条船长二十米左右,水手三、四十人,船身分别漆成红、黄、青、黑、白等各种颜色,象征红龙、黄龙、青龙、白龙等。比赛时船头一人击鼓,船尾一人敲锣,作为指挥统一划船的信号,船当中一人手持五彩缤纷的“蜈蚣旗”在空中挥舞,两岸成千上万的观众欢呼喝彩,场面十分壮观。
- 苏萦
-
哈哈哈哈我也不会,我帮不了你,抱歉,我只是来看看的
- meira
-
对我的作文给予了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