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小凡
-
绿茶按制法可分为四大类,即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
绿茶制造
(1)杀青 杀青对绿茶品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认真对待,操作上应严格要求。 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锅温、投叶量、机种、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互相制约,不能机械地加以分割。 锅温:杀青要达到破坏酶的活性、蒸发水分、产生香气等目的,就必须有一定的锅温才能实现。生产实践证明,杀青锅温过低,鲜叶下锅时听不到锅内有茶叶爆声,必然会出现红梗红叶,导致茶叶品质下降。 杀青叶产生红变的原因,就是杀青时叶子受热不足,叶温上升缓慢,不能在短时内使酶蛋白变性凝固,相反还激化了酶的活性,致使无色的茶多酚发生酶促氧化,迅速变成红色的氧化物,这就是杀青叶产生红梗红叶的基本原因。 茶叶中酶的活性开始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温度达到40-45℃时,酶的活性最激烈,如温度继续升高,酶的活性就开始钝化,当叶温升到70℃,酶的活性便遭破坏。因此,在杀青前期若能使叶温迅速升高到70℃以上,便能有效地防止红梗、红叶产生。 杀青温度高,固然能迅速钝化酶的活性,但温度过高对茶叶品质也不利,会使茶叶产生焦斑、爆点,尤其是嫩芽尖和叶缘易被烧焦,这是产生烟焦茶的主要原因之一。 用普通温度表测定茶锅的温度,目前方法很不统一,且误差很大,还难于确切地表达杀青锅的实际温度。例如用水银温度表测定锅温,由于温度表与锅壁的接触面积小,当锅底呈暗红色时也只有300℃ 左右,但生铁达到暗红色时,其实际温度是500-700℃。呈橙黄色时,为1000℃左右。故采用温度表所测得的锅温远远低于锅壁的实际温度。 据试验,采用热电隅测定机械的锅式杀青,要不产生红梗红叶,锅温应不低于400℃;要不产生烟焦气,锅温应不高于470℃。为取得既无红梗红叶,又无烟焦的杀青叶,应先加盖闷杀2分钟,使叶温迅速上升到65-70℃,再揭盖扬抖杀至完成,其最佳的锅温应是430-460℃。在这个范围内,即使在黑暗条件下也看不出锅子发红,在自然光照下也仅是锅面微徽有点 “灰白”。但在生产中,杀青时往往把锅子烧得通红,其实际温度远远超过500℃,这是造成烟焦茶的主要原因。 嫩杀与老杀:所谓嫩杀,即时间适当短一点,水分适当少蒸发一点。与此相反则为老杀。一般地讲,嫩叶应当老杀,老叶应当嫩杀。因嫩叶含水多,酶的活性又强,叶的韧性大,粘性重,适当老杀有利于提高品质。老叶含水少,酶活性较低,适当嫩杀有利于形成条索,减少碎末茶。杀青程度的掌握一般靠感官鉴定一当杀青叶达到手捏成团,稍有弹性,嫩梗不易折断;色泽墨绿,叶面失去光泽,叶减重率约40%时为杀青适度。 杀青太嫩,经揉捻后碎茶片多,外形条索差,香气带生青,滋味显涩口,杀青太老,揉捻后末茶多,成条困难,亦易产生烟焦。100公斤鲜叶,经杀青后重量在63公斤左右为适度,杀青叶的含水率大致是60%。不同老嫩程度的鲜叶,杀青叶较适合的含水率如下表所列。
- 真可云
-
干燥是绿茶初制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干燥的目的:一是进一步去除茶叶中的水分,使成茶的含水率达到标准要求,以便贮存。二是固定外形、色泽,发展香气和滋味,形成绿茶特有的色、香、味、形品质特征。干燥的技术要点是分次干燥,干燥与摊凉相交替。一般至少分两次干燥,也有的分为三次、四次,甚至五次干燥。干燥的温度一般是先高后低。以烘青绿茶为例,第一次毛火的温度可稍高,控制在120℃左右,烘至茶叶含水率35%~40%,然后将茶叶摊凉至室温,再进行第二次足火干燥,此时温度可略低,掌握在90℃左右,以免产生老火香味或焦味,烘至茶叶含水率降到7%以下即可。
- 可品
-
干燥是绿茶初制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干燥的目的:一是进一步去除茶叶中的水分,使成茶的含水率达到标准要求,以便贮存。二是固定外形、色泽,发展香气和滋味,形成绿茶特有的色、香、味、形品质特征。干燥的技术要点是分次干燥,干燥与摊凉相交替。一般至少分两次干燥,也有的分为三次、四次,甚至五次干燥。干燥的温度一般是先高后低。以烘青绿茶为例,第一次毛火的温度可稍高,控制在120℃左右,烘至茶叶含水率35%~40%,然后将茶叶摊凉至室温,再进行第二次足火干燥,此时温度可略低,掌握在90℃左右,以免产生老火香味或焦味,烘至茶叶含水率降到7%以下即可。
- 大鱼炖火锅
-
绿茶的制作:
绿茶按制法可分为四大类,即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
绿茶制造
(1)杀青 杀青对绿茶品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认真对待,操作上应严格要求。 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锅温、投叶量、机种、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互相制约,不能机械地加以分割。 锅温:杀青要达到破坏酶的活性、蒸发水分、产生香气等目的,就必须有一定的锅温才能实现。生产实践证明,杀青锅温过低,鲜叶下锅时听不到锅内有茶叶爆声,必然会出现红梗红叶,导致茶叶品质下降。 杀青叶产生红变的原因,就是杀青时叶子受热不足,叶温上升缓慢,不能在短时内使酶蛋白变性凝固,相反还激化了酶的活性,致使无色的茶多酚发生酶促氧化,迅速变成红色的氧化物,这就是杀青叶产生红梗红叶的基本原因。 茶叶中酶的活性开始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温度达到40-45℃时,酶的活性最激烈,如温度继续升高,酶的活性就开始钝化,当叶温升到70℃,酶的活性便遭破坏。因此,在杀青前期若能使叶温迅速升高到70℃以上,便能有效地防止红梗、红叶产生。 杀青温度高,固然能迅速钝化酶的活性,但温度过高对茶叶品质也不利,会使茶叶产生焦斑、爆点,尤其是嫩芽尖和叶缘易被烧焦,这是产生烟焦茶的主要原因之一。 用普通温度表测定茶锅的温度,目前方法很不统一,且误差很大,还难于确切地表达杀青锅的实际温度。例如用水银温度表测定锅温,由于温度表与锅壁的接触面积小,当锅底呈暗红色时也只有300℃ 左右,但生铁达到暗红色时,其实际温度是500-700℃。呈橙黄色时,为1000℃左右。故采用温度表所测得的锅温远远低于锅壁的实际温度。 据试验,采用热电隅测定机械的锅式杀青,要不产生红梗红叶,锅温应不低于400℃;要不产生烟焦气,锅温应不高于470℃。为取得既无红梗红叶,又无烟焦的杀青叶,应先加盖闷杀2分钟,使叶温迅速上升到65-70℃,再揭盖扬抖杀至完成,其最佳的锅温应是430-460℃。在这个范围内,即使在黑暗条件下也看不出锅子发红,在自然光照下也仅是锅面微徽有点 “灰白”。但在生产中,杀青时往往把锅子烧得通红,其实际温度远远超过500℃,这是造成烟焦茶的主要原因。 嫩杀与老杀:所谓嫩杀,即时间适当短一点,水分适当少蒸发一点。与此相反则为老杀。一般地讲,嫩叶应当老杀,老叶应当嫩杀。因嫩叶含水多,酶的活性又强,叶的韧性大,粘性重,适当老杀有利于
- 豆豆staR
-
杀青是绿茶等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
1.杀青方式:炒青、蒸青、烘青、泡青、辐射杀青。
2.杀青一般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老叶嫩杀、嫩叶老杀;抛闷结合、多抛少闷”等原则。
3.蒸青则要“高温、快速”。
4.炒青有手工和机械两种形式,制作高级名茶一般用手工锅炒,茶场、茶厂规模生产则用杀青机,
有锅式、 草式、转筒式三种。
"杀青"一词现在多用于影视作品的制作上,经常会看到"某某片于今日杀青"的说法,这实际上是一部影视作品完成了前期的拍摄工作,开始步入到后期制作阶段的说法,和"杀青"一词是茶叶的初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非常有关联的
- 小n
-
因为每个阶段所炼产出来的茶叶是不同的
好的茶叶是经过多次的制作得出的
根据不同的季节还有温度进行选择制作的程序
各阶段的要求也是有所不同的
所以具体的情况还是需要看工厂,自己最后所需要的标准
谢谢采纳
- 猫帽
-
因为绿茶是青茶,要保证绿茶的香味和浓度,不能在干燥过程中挥发香味。
- 西柚不是西游
-
绿茶干燥了,是要进行分段,因为你买了那么老多,你喝不了,所以就你分,然后慢慢的喝呗
- 贝勒
-
绿茶的加工,鲜叶从采摘下来,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基本工序。杀青的目的是为了杀死鲜叶中的催化酶,保持茶叶的绿色,使之失去部分水分,变得柔软,以便成型。
- 振金
-
有的水分较多,有的水分较少,肯定要分段。
- 苏州马小云
-
分阶段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绿茶的色泽和气味
- 瑞瑞爱吃桃
-
本身制茶就是细致活,各家制茶工艺流程不一样就会影响茶的味道、价钱。这是经验之谈无需苛刻,只要用心了调制出自己的独特味道即可!无需刻意自己。
- 大牛哥
-
分段味道才能更好,更丰富
- 再也不做站长了
-
这个可以防止茶叶碎掉,干的快容易碎。
- 牛云
-
绿茶的保值期限也就是一年,保管好色香味都在,保管不好颜色难看,味道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