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境漫步
-
说到浏阳河酒的来历,这里面却有一个传奇的故事。
明朝年间,天马山下住着一位叫王发子的青年,以做水酒为生。随后,他娶了一位江西来浏阳讨米的姑娘李秀霞为妻。一天,从浙江来了位买夏布的生意人,来到王发子家中买水酒喝。两人随即攀谈起来。后来秀霞从生意人口中打听到被大水冲散的母亲,流落到了浙江绍兴,寄居在一位做酒的人家里,夫妻俩非常高兴,即日启程便跟随这生意人找到了亲娘。母女相逢,又悲又喜。酒师傅备办酒席款待王发子夫妻。王发子喝了三小碗酒就醉了,便问道:“我在家喝三大碗都不醉,可你这酒只喝了三小碗就醉了,这是什么酒?”酒师傅答:“这叫加饭酒。”发子问其酿酒方法,酒师傅毫无保留地将配方以及制作工艺倾囊相授。发子夫妻回家后,便如法炮制酿起加饭酒来。由于浏阳河的水又清又甜,同样的做法,做出来的酒清澈透亮,香甜可口,酒味更浓,于是夫妻二人索性将加饭酒改名为浏阳白酒。次年,浏阳遭了一场洪水,沿河两岸水稻被毁,老百姓只好改种高粱。发子买不到稻谷,便采用高粱,于是出现了浏阳高粱酒。
至今,浏阳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江西女子浏阳郎,浙江药子蒸高粱。浏阳河水清又亮,酿出美酒百里香。
浏阳有历史可考的酿酒记载始于明代,《浏阳县志》上有关酿酒业的记载在明代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浏阳县志》记载,浏阳民间历来有酿制烧酒的习俗,俗称浏阳烧酒,明清时期,浏阳酿酒行业就被列为“十帖十行”之一,城镇均设有酒作坊,俗称“槽坊”;民国时期,浏阳已成为全省22个重要产酒县之一。据《湖南实业志》统计,1935年,浏阳城内有15个酒坊,多临浏阳河,在南市街上,最有名的是“美利昌”“万利源”,来自天南地北的旅人借着一壶白酒慰藉风尘,也将它背上行囊,带至远方。
然而,1956年,公私合营合并了浏阳所有私营烧酒作坊,选址于南市街,建立了国营浏阳县酒厂,在继承了老工艺的同时,加入勾兑调和技术,浏阳烧酒成了“浏阳河”牌小曲。清澈透亮的浏阳河水,特制草药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加上百年烧酒工艺的传承,成就了独特的“浏阳河”小曲酒生产体系,保障了稳定供应的产量,加之曲量少、发酵期短、出酒率高、价格适中,“浏阳河”小曲不论是在学界还是市场上,都声名鹊起。
1961年,“浏阳河”小曲酒被列为湖南八大名酒之一,由省统一管理,原料由省专项安排,产品由省统一配发。
1984年,在第四届全国评酒会上,浏阳县酒厂生产的“浏阳河”小曲酒以“酒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洌,回味怡畅”,获得了小曲酒类的最高奖项国家银质奖,名列小曲类酒的第一名。
截至1988年,“浏阳河”小曲20多年来先后评优14次,其中金质奖5次,银质奖2次。
在浏阳河小曲酒庄,每个车间只有一个工人,每个人负责两个甑,一个蒸粮,一个蒸酒。大米蒸熟后,把大米摊晾在水泥地板上,等待冷却。“冷却到30度左右,才可以加曲,入缸。”温度更多地依靠工人的经验把握,酒曲是用广西的散曲,拌曲入缸之后,密封两天,再加入水,7天左右,就可以上甑蒸馏,前期固态糖化,后期液态发酵,在酿酒中叫作半固态发酵,是小曲酒的一种常见发酵方式。酿酒的师傅多用听的方式,来辨别酒醅是否发酵好,“还在发酵的酒醅会有‘咕噜咕噜"的声音”。
五粮酒和米酒的酿造工艺一样,操作起来却麻烦得多,五粮以高粱为主,加上带壳的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在蒸粮之前需要经过一天的浸泡,“去除泥沙,也是为了去除一部分单宁”。要保证每一颗粮食都蒸熟蒸透,在蒸的过程中还要进行三次开喷,“就是在中途加水,让高粱吸收水分,发胀裂开,有利于蒸熟蒸透”。
刚出酒的时刻新酒酒度有70度以上,入口辛辣微苦,味道并不好,掐头去尾,最终的新酒保持在56度以上。新酒入酒窖存放一年以上,才会勾兑,“放在酒窖,酒体同样会发生变化,要等它酒体稳定了,勾兑好,再存储一段时间才装瓶出厂”。
传统小曲清香白酒的主体香气成分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具有粮食特有的清香和糟香,回味醇和回甜香气,口感是具有清雅/纯正的复合香气,干净而优雅。
传统米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气成分是乳酸乙酯/ β-苯乙醇,有淡淡的玫瑰花香和甜味,口感上甜味突出,回味怡畅,后味爽净,但较短,口味柔和刺激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