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燕之家 / 问答 / 详情

会文言文

2023-07-28 14:14:38
还要旺仔

1. 会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会:会huì动词义:1、会意字。

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

本义:会合。会,合也。

——《说文》会,聚也。——《广雅·释诂三》会同有绛。

——《诗·小雅·车攻》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会朝清明。

——《诗·大雅·大明》会诸其币。——《仪礼·聘礼》以会天地之藏。

——《礼记·月令·季秋》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范仲淹《岳阳楼记》2、晤见。时见曰会。

——《周礼·太宗伯》相见于却地曰会。——《礼记·曲礼》会者何,期辞也。

——《公羊传·桓公十年》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与燕王会境上。

/会于西河外渑池。/与秦王会渑池。

/与赵王会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使协调一致;符合。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 吴均《续齐谐记》4、懂得。

5、对……进行社交性看望。6、领悟;领会636f7079e79fa5e9819331333361326266。

7、应当;应须。名词义:1、器物的盖子。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敦启会。

——《仪礼·士丧礼》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2、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来会计事。

——《史记·陈涉世家》乃罢会。——《资治通鉴》3、时机。

4、定期市集。5、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

6、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7、灾厄;厄运。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8、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

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

——《儒林外史》9、中医经络穴位名。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10、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

——邵雍《皇极经世书》副词义:1、必然;一定。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古乐府《孔雀东南飞》长风破浪会有时。——唐· 李白《行路难》2、恰巧;正好。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会其怒。

——《史记·项羽本纪》会幸苑中。——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会雨大作,因留寺。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3、表示范围。

相当于“皆”、“都”。弦、匏、笙、簧,会守拊鼓。

——《礼记》连词义:1、相当于“与”、“同”、“和”。上遣侍郎马尔泰会查郎河按治,于义坐夺官。

——《清史稿·刘于义传》另:动词义:1、会意字。本义:计算;总计。

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会,合也。——《说文》会,岁计也。

——《玉篇》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孟子·万章下》正义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日知录》卷二十四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

——《周礼·天官》听出入以要会。——《周礼·小宰》。

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

2. 会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会:会huì动词义:1、会意字。

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

本义:会合。会,合也。

——《说文》会,聚也。——《广雅·释诂三》会同有绛。

——《诗·小雅·车攻》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会朝清明。

——《诗·大雅·大明》会诸其币。——《仪礼·聘礼》以会天地之藏。

——《礼记·月令·季秋》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范仲淹《岳阳楼记》2、晤见。时见曰会。

——《周礼·太宗伯》相见于却地曰会。——《礼记·曲礼》会者何,期辞也。

——《公羊传·桓公十年》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与燕王会境上。

/会于西河外渑池。/与秦王会渑池。

/与赵王会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使协调一致;符合。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 吴均《续齐谐记》4、懂得。

5、对……进行社交性看望。6、领悟;领会。

7、应当;应须。名词义:1、器物的盖子。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敦启会。

——《仪礼·士丧礼》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2、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来会计事。

——《史记·陈涉世家》乃罢会。——《资治通鉴》3、时机。

4、定期市集。5、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

6、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7、灾厄;厄运。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8、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

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

——《儒林外史》9、中医经络穴位名。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10、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

——邵雍《皇极经世书》副词义:1、必然;一定。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古乐府《孔雀东南飞》长风破浪会有时。——唐· 李白《行路难》2、恰巧;正好。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会其怒。

——《史记·项羽本纪》会幸苑中。——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会雨大作,因留寺。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3、表示范围。

相当于“皆”、“都”。弦、匏、笙、簧,会守拊鼓。

——《礼记》连词义:1、相当于“与”、“同”、“和”。上遣侍郎马尔泰会查郎河按治,于义坐夺官。

——《清史稿·刘于义传》另:动词义:1、会意字。本义:计算;总计。

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会,合也。——《说文》会,岁计也。

——《玉篇》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孟子·万章下》正义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日知录》卷二十四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

——《周礼·天官》听出入以要会。——《周礼·小宰》。

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

3. 会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例句、出处(在线等)

会huì

一〈动〉 (1) (会意。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本义:会合) (2) 同本义 [get together;assemble] 会,合也。——东汉·许慎《说文》 会,聚也。——《广雅·释诂三》 会同有绛。——《诗·小雅·车攻》 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 会朝清明。——《诗·大雅·大明》 会诸其币。——《仪礼·聘礼》 以会天地之藏。——《礼记·月令·季秋》 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会茶(一起喝茶);会酒(一起吃酒);会猎(原指会合打猎,又比喻会同作战);会衔(联名签署公文);会次(朝会停留的时刻) (4) 晤见 [meet;see] 时见曰会。——《周礼·太宗伯》 相见于却地曰会。——《礼记·曲礼》 会者何,期辞也。——《公羊传·桓公十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会于西河外渑池。 与秦王会 渑池。 与赵王会饮。 (5) 又如:会定(见到);会少离多(相会少,别离多);昨天我没有会着他 (6) 使协调一致;符合 [accord with]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 吴均《续齐谐记》 (7) [体力或智力方面] 能 [can;be able to]。如:他会滑冰;他会读;他会弹钢琴 (8) 懂得 [know]。如:他会英文;他会做思想工作 (9) 对…进行社交性看望 [visit]。如:会朋友 (10) [多指在饭馆、茶楼中] 付 [款] [pay]。如:会钞;会钱 (11) 领悟,领会 [prehend;understand;grasp]。如:会家(行家);会事(懂事,识趣);会得(理解);误会;心领神会;会心 (12) 应当;应须 [should;ought to]。如:会须(当须,应当);会应(该当) 二〈名〉 (1) 器物的盖子 [lid;cover]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 敦启会。——《仪礼·士丧礼》 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 (2) 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meeting;gathering;party;conference]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乃罢会。——《资治通鉴》 (3) 又如:晚上有个全组会;开会;欢迎会;欢送会;会文(兼含观摩、竞赛、考试等多种功能的写作集会) (4) 时机 [opportunity;occasion]。如:适逢其会 (5) 定期市集 [fair]。如:赶会;庙会 (6) 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 [capital]。如:会城(省城);省会;会垣(省城;都市) (7) 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 [society;association;union]。如:帮会;学会;耶稣会;董事会;理事会;同学会;同乡会;会同馆(明代接待各国使者的地方) (8) 灾厄;厄运 [adversity]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 (9) 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 [mutual help financial group]。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 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儒林外史》 (10) 一小段时间 [a little while]。如:一会儿;多会儿;这会儿;那会儿 (11) 中医经络穴位名 [Hui] 扁鹊乃使弟子 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12) 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 [hui] 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邵雍《皇极经世书》 三〈副〉 (1) 必然,一定 [certainly;definitely]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长风破浪会有时。——唐· 李白《行路难》 (2) 恰巧,正好 [just;right;happen to]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 会其怒。——《史记·项羽本纪》 会幸苑中。——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会雨大作,因留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表示范围。相当于“皆”、“都” [all] 弦、匏、笙、簧,会守拊鼓。——《礼记》 四<连> (1) 相当于“与”、“同”、“和” [and] 上遣侍郎马尔泰会 查郎河按治, 于义坐夺官。——《清史稿·刘于义传》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堂堂真真少年郎河出伏流是什么歌里面的?

少年中国说
2023-07-27 09:36:422

文言文时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1. 古文中“时”的意思 一共有十个意思:1、季节,指春夏秋冬。 《尚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2、时间,时候,时辰。《吕氏春秋·首时》“天不再与,时不久留。” 3、时代。《韩非子·心度》“时移而治不易者乱。” 4、时机,机会。《史记·淮阴侯列传》“时者难得而易失。” 5、按时。《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 6、那时,当时。《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 7、时常,经常。《史记·吕太后本纪》“是与出游列”。 8、此,这。《尚书·汤誓》“时日曷丧”。 9、通“莳”,《尚书·舜典》“汝后稷播时百谷”10、同“伺”伺候。《庄子·人世间》“时其饥饱”。 2. 文言文中的“时”是什么意思 详细字义 〈名〉1. (形声。 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 本义:季度;季节)2. 同本义 [quarter (of a year);season] 时,四时也。——《说文》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释名》谓其三时不害。——《左传·桓公六年》。 注:“春夏秋也。” 三时者,成岁之要时。 又,天时不如地利。——《孟子·篇叙》。 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 ——《孟子·梁惠王上》时事之征也。——《左传·闵公二年》时者,所以记岁也。 ——《管子·山权数》四时者,天之吏也。——《淮南子·天文》四时和谓之宝烛。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 敬授人时。——《书·尧典》。 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左传·桓公六年》3. 又如:时气(时令,气候);时若(四时和顺);时食(四季应时的食品);时耕(春耕);时夏(夏季);时暑(夏天的炎热);时景(春景);时禽(随节候而出现的鸟);时享(宗庙四时的祭祀);时序(季节的顺序,时间的先后);时祀(按四季所举行的祭祀);时田(四时田猎。 指古代帝王、贵族四时到野外打猎,并行军事训练);时令病(在一定季节流行的疾病);时衣(四时的衣服);时芳(应季节而开放的花)4. 时辰 [one of the 12o-hour periods into which the day was traditionally divided],计时单位,一昼夜的十二分之一(古时一昼夜分为十二时) 时,时辰也。十二时也。 ——《韵会》觯俟时而酌。——《仪礼·既夕记》。 注:“朝兮也。” 以时启闭。 ——《周礼·阍人》时数辞违。——《太玄·玄数》一日思亲十二时。 ——黄庭坚《思亲汝州作》时已过午,奴辈适至。——《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从已时直杀到未时,周瑜虽得利,只恐寡不敌众,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 ——《三国演义》5. 又如:报时;此日此时;时辰钟(时钟,钟表);晡时(下午四时左右);午时(白天11点至1点);子时(夜间11点至1点)6. 时间;时候 [time]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庄子·养生主》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心屈。 ——汉· 贾谊《论积贮疏》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女时昔作儿,生小出野里。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7. 又如:费时(耗费时间);多时(很长时间);时晌(时饷。时间);时子(时候);时目(时下的眼光);时出(得其时而出)8. 时尚,时俗 [fashion] 李氏子 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 唐· 韩愈《师说》9. 时运;命运 [fortune] 死之短长,时也。——《左传》杀身有地初非惜,报国无时未免愁。 ——宋· 陆游《登慧照寺小阁》10. 又如:时衰(时运衰落);时道(时运;机会);时蹇(时运不佳)11. 时机;机会 [opportunity]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 李白《行路难》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孟子·梁惠王上》12. 又如:失时;时乖运蹇13. 动词的时态 [tense]。如:过去时;将来时14. 钟点 [o"clock]。 如:三时三十分十五秒15. 片刻,一会儿或瞬间 [moment]。如:一时找不到;时暂(短暂时间);时霎(片刻,很短的时间);时复间(一时间,暂时)16. 岁月,光阴 [days] 时不久留。 ——《吕氏春秋》17. 指时势或时局 [current situation] 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18. 又如:时化(时势的变化);时艰(时局的艰难困苦)19. 代,朝 [dynasty]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吕氏春秋·察今》变法者因时而他。 ——《吕氏春秋·察今》20. 又如:时世(时代,时局);时年(时代)21. 气候 [climate]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 ——清· 方苞《狱中杂记》22. 姓 〈形〉1. 合时宜的,适时的 [fashionable] 时雨降矣。——《庄子》2. 又如:时豪(穿着入时;时髦);时谚;时文;时服(当时通行的服装;时兴的服装)3. 当时的 [current;present]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4. 又如:时忌(当时的忌讳);时辈(当时的名流、贤达);时彦(当时的英才);时人(当时的人);时势;时语(当时的口语);时豪(当时的豪强);时俊(当代或当时的贤俊)5. 通“是”。善,好 [good] 尔酒既旨,尔肴既时。 ——《诗·小雅·怡弁》〈副〉1. 相当于“常常”、“经常” [now and then] 时与出游猎。——《史记·吕太后本纪》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 ——陶潜《归去来兮辞》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2. 又如:时闻(常常聆听);时常(常常;经常);时形(经常出现)3. 相当于“有时”、“偶尔” [sometimes] 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明· 徐宏祖《游黄山记》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 ——《明史·海瑞传》4. 按时,到时候 [according to 。 3. 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白话文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国内,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 当然,其他国家的古人也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文的含义是什么? 1.文言文很精彩。这是无疑的。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文言文。由此可见中国的现代文明历史还是很短的,解构或者解读传统文化还是现代化的必要,因为传统智慧的继承建立于对文言的正确解读。 2.文言文是知识。对,因为文言文已经不再是语言,它纯粹是文字。但文言文是知识,甲骨文也是知识,为什么就不学甲骨文呢?对了,正是因为甲骨文是更原始的文字,所以文言文是进一步学习甲骨文等等传统高级文字(学)的基础。 3.文言文也是技巧。汉语的表述、描绘、组合、转变、喻式、铺比、推演……,在思想的表达上充分承载了汉文明的风格。掌握文言文物理结构,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比较精深,对新汉语的构造将有“法”可依。 4.“文言文”是“白话文”的相对。这个词的结构是这样的:文言-文。第一个“文”是“文字”,“言”是语言。“文言”则指“文字化了的语言”。它说明两层意思:其一,指明文言文本是一种语言;其二,这个语言后来被文字化了。“被文字化了”的语言也有两重含义:其一,可以有语言但没有文字的文化,比如大多数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二,语言功能退出生活,以文字的形式成为历史。 “文言文”的字面意思,应该是:被文字化了的语言的一种文体。后面那个“文”指文体。 那么文言文除了在考古研究之外,还有什么“前途”吗?或者说,还会有什么生活的应用价值?我想是有的。在传统形式的生活淡化出现代社会时,只不过人们忽略了一些边缘地区的社会生活,才造成现代应用对文言文的怀疑或者忽略。比如在宗教建设中,某些碑刻仍然会用文言文撰写,仍然采用书法书写,使用工具镌刻。篆书的应用也大多如此。 再放大去看,古典诗词都属于“文言”一类,它们在生活中并没有远离我们而去。只是在语言形态上,之乎者也离开了口头,成为文字之后,显然它对技巧的推敲,表意的扩展,有了确实的规范要求。它的“前途”,就在它的应用,也在它能唤醒含混的词源与典故。可以说,前途看好。 “文言文”这个名词也可以涵载语言与文字之间在文化历史上的相互关系。某种形式上,一旦某种语言——包括方言——被“文”化,文字化,也就是书面化,其语言魅力顿减,而文字功能倍增。因为语言通常是口头相传,与生活密切相关,语言尚未进入文化状态,它是对生活经验的一种保留,没有文字的扩展性能。 我们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一种错觉:古时人说话也是这么说的么?我想这可以用现在时态下书面语与口头语在表述上的不同来“感受”,它们之间在结构上规则上并无大的区别。也可以推测,古人说话只不过比文言文更随意,更白化通俗而已,“三言两拍”也可以做参考了。至于现在我们阅读文言文,当然不代表在重复古人的说话,而是在朗诵或者默读一种文体。 阅读文言文,感受的是一种极为明晰的思路,就好像偶尔阅读西方哲人著作,很有那种应有的肃穆。 4. 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1.定义: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2.特点: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3.结构: (1)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③羿,古之善射者也。 (《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 ④"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 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②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微斯人,吾谁与归?"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 ""快哉,此风。" "美哉,我少年中国。 " [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 何由知吾可也?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yuè)乐(lè),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固定结构 1)、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奈)……何、孰与、得无……乎、孰若。 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之战》) ③与不 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5. 文言文的会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会 动词义: 1、会意字。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本义:会合。 会,合也。——《说文》 会,聚也。——《广雅·释诂三》 会同有绛。——《诗·小雅·车攻》 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 会朝清明。——《诗·大雅·大明》 会诸其币。——《仪礼·聘礼》 以会天地之藏。——《礼记·月令·季秋》 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2、晤见;会见。 时见曰会。——《周礼·太宗伯》 相见于却地曰会。——《礼记·曲礼》 会者何,期辞也。——《公羊传·桓公十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使协调一致;符合。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吴均《续齐谐记》 4、(多指在饭馆、茶楼中)付(款)。如会钞、会钱。 5、领悟;领会。 6、应当;应须。如会须:当须;应当。会应:该当。 名词义: 1、器物的盖子。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 敦启会。——《仪礼·士丧礼》 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 2、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乃罢会。——《资治通鉴》 3、时机。如适逢其会。 4、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如会垣:省城;都市。 5、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如帮会、会同馆:明代接待各国使者的地方。 6、灾厄;厄运。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 7、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 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儒林外史》 8、中医经络穴位名。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9、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 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邵雍《皇极经世书》 副词义: 1、必然;一定。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长风破浪会有时。——唐·李白《行路难》 2、恰巧;正好。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 会其怒。——《史记·项羽本纪》 会幸苑中。——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会雨大作,因留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表示范围。相当于“皆”“都”。 弦、匏、笙、簧,会守拊鼓。——《礼记》 连词义: 1、相当于“与”“同”“和”。 上遣侍郎马尔泰会查郎河按治,于义坐夺官。——《清史稿·刘于义传》 会:kuài 动词义: 1、会意字。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会,合也。——《说文》 会,岁计也。——《玉篇》 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孟子·万章下》正义 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日知录》卷二十四 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周礼·天官》 听出入以要会。——《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 6. 文言文的什么意思是什么 什么: 表示询问某人、某物或某事的本身或性质 你从那里得到了什么消息 表示询问某物或某事的情况 告诉我你在找什么 虚指,表示不肯定的事物 闻到一种什么花香 表示否定 他算什么,你竟挂念他 表示责难 你笑什么? 表示询问在它前面的词或一系列的词中所未包括的可能性 这是爬行动物、两栖动物,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表示惊讶或激动 什么,不吃早餐啦! 摘自《百度汉语》 疑问代词。表示疑问。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公荐》:“奇章公始来自江黄间,置书囊於国东门,携所业先诣二公……韩始见题,而掩卷问之曰:‘且以拍板为什么?"” 《景德传灯录·法达禅师》:“祖又曰:‘汝名什么?"对曰:‘名 法达 。"”鲁迅 《呐喊·药》:“好香!你们吃什么点心呀?” 李广田《<;散文三十篇>;序》:“若问这些文章到底有什么意义,勉强说,也不过是多少地反映了那个旧社会的某些方面。” 疑问代词。表示无须,不必。 唐吕岩《劝世》诗:“衣食随缘,自然快乐;算是甚命,问什么卜?!”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若是 汉 天子早把书明降, 韩元帅 免受人诬罔……我蒯彻也粧什麽风魔,使什么伎俩!”如:你说呀,装什么哑巴! 摘自《百度百科》相关词条。 7. 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国内,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 8. 文言文中的 是 什么意思 “是”在古文中有如下几种解释: ①正确,与“非”相对。陶渊时《归去来辞》:“今是而昨非。” ②认为正确。《墨子.尚同上》国君之所是,必皆是之。” ③表示肯定判断。 《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之也。” ④指示代词。此,这。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清.方苞《狱中杂记》:“是疾易传染。” ⑤动词,用在前置的宾语和动词之间强调宾语《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小国将君是望,敢不唯命是听。” 是寡人之过中是指示代词应该翻译成这而不是这是把是翻译成这是是一个典型的根据翻译而得的一个错误,有些时候翻译句子而得的并不能从中直接提取单字,但绝大部分时候是可以的
2023-07-27 09:37:011

文言文后的意思是什么

1. 文言文中“完”是什么意思 完 wán 形容词义: 1、形声字。从宀(mián)元声。“宀”与房屋有关。本义:完备;完整。 完,全也。——《说文》 巢非不完也。——《荀子·劝学》 完全富足而趋赵。——《荀子·议兵》 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三国志·华佗传》 不如伐蜀之完也。——《战国策·秦策一》 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贾谊《治安策》 不能独完。——宋·苏洵《六国论》 无一完者。——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2、坚固。 3、充足;充实。 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后汉书》 动词义: 1、完成;结束。 那夜安公子早已完卷。——《儿女英雄传》 2、偿付或缴纳。 3、重新整修。 父母使舜完廪。——《孟子·万章上》 缮完葺墙。——《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4、保全;保护;使不受损失。 5、保守。 6、修筑。 名词义: 1、古代轻刑之一。 刖者使守囿,完者使守积。——《刑法志》 2、汉以前指剪去犯人的须发;汉以后罚作劳役。因其不伤肢体,故曰“完”。 3、山羊。 4、地名。在河北省境内,太行山东麓。秦为曲逆县,北齐设北平县,金改永平县,后升完州,明改完县。 5、水名。即今黑龙江。 6、通“院”。墙垣。 7、姓。 2. 【者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助词 1.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 例子:、老~、读~ 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 例子:文艺工作~、共产主义~ 3.(书面语)用在数词或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 例子:、二~必居其一 4.(书面语)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 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 例子:路上小心在意~代词 指示代词,“这”(多见于早期白话). 例子:番,边常见含义 备注:加粗例句为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例句代词 1.同【现代汉语解释】助词1 例: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翁失马》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③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④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⑤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2.用在名词后,相当于“.的人” 例: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③以君为长者——《唐雎不辱使命》 3.用在时间词后面,表示“.的时候” 例:①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明夷待访录》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4.放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的几个人或几件事. 例:①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②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5..……的原因 如::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6.判断语句 如: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助词 1.用在假设复句或因果复句中表停顿,以提示下文. 例: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曹者,与此案同!——《资治通鉴》 2.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 例:何者?上下之分也. 3.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柳宗元《黔之驴》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4.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构成“者。 也”的结构.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生僻/不确定含义 1.(不确定)助词,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 例:①入则无法家弗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不确定)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例: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②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3.(生僻含义)通“也”:----《韩非子·八经》:“任事也无重……处官也无私.”《说苑·政 也理》:“鲁无君子也,斯焉取斯.”也均作“者”义解,而见古书中“者”“也”可互用.。 3. 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1.定义: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2.特点: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3.结构: (1)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③羿,古之善射者也。 (《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 ④"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 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②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微斯人,吾谁与归?"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 ""快哉,此风。" "美哉,我少年中国。 " [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 何由知吾可也?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yuè)乐(lè),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固定结构 1)、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奈)……何、孰与、得无……乎、孰若。 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之战》) ③与不 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4. 文言文的会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会 动词义: 1、会意字。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本义:会合。 会,合也。——《说文》 会,聚也。——《广雅·释诂三》 会同有绛。——《诗·小雅·车攻》 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 会朝清明。——《诗·大雅·大明》 会诸其币。——《仪礼·聘礼》 以会天地之藏。——《礼记·月令·季秋》 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2、晤见;会见。 时见曰会。——《周礼·太宗伯》 相见于却地曰会。——《礼记·曲礼》 会者何,期辞也。——《公羊传·桓公十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使协调一致;符合。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吴均《续齐谐记》 4、(多指在饭馆、茶楼中)付(款)。如会钞、会钱。 5、领悟;领会。 6、应当;应须。如会须:当须;应当。会应:该当。 名词义: 1、器物的盖子。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 敦启会。——《仪礼·士丧礼》 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 2、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乃罢会。——《资治通鉴》 3、时机。如适逢其会。 4、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如会垣:省城;都市。 5、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如帮会、会同馆:明代接待各国使者的地方。 6、灾厄;厄运。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 7、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 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儒林外史》 8、中医经络穴位名。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9、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 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邵雍《皇极经世书》 副词义: 1、必然;一定。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长风破浪会有时。——唐·李白《行路难》 2、恰巧;正好。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 会其怒。——《史记·项羽本纪》 会幸苑中。——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会雨大作,因留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表示范围。相当于“皆”“都”。 弦、匏、笙、簧,会守拊鼓。——《礼记》 连词义: 1、相当于“与”“同”“和”。 上遣侍郎马尔泰会查郎河按治,于义坐夺官。——《清史稿·刘于义传》 会:kuài 动词义: 1、会意字。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会,合也。——《说文》 会,岁计也。——《玉篇》 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孟子·万章下》正义 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日知录》卷二十四 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周礼·天官》 听出入以要会。——《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 5. 文言文的什么意思是什么 什么: 表示询问某人、某物或某事的本身或性质 你从那里得到了什么消息 表示询问某物或某事的情况 告诉我你在找什么 虚指,表示不肯定的事物 闻到一种什么花香 表示否定 他算什么,你竟挂念他 表示责难 你笑什么? 表示询问在它前面的词或一系列的词中所未包括的可能性 这是爬行动物、两栖动物,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表示惊讶或激动 什么,不吃早餐啦! 摘自《百度汉语》 疑问代词。表示疑问。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公荐》:“奇章公始来自江黄间,置书囊於国东门,携所业先诣二公……韩始见题,而掩卷问之曰:‘且以拍板为什么?"” 《景德传灯录·法达禅师》:“祖又曰:‘汝名什么?"对曰:‘名 法达 。"”鲁迅 《呐喊·药》:“好香!你们吃什么点心呀?” 李广田《<;散文三十篇>;序》:“若问这些文章到底有什么意义,勉强说,也不过是多少地反映了那个旧社会的某些方面。” 疑问代词。表示无须,不必。 唐吕岩《劝世》诗:“衣食随缘,自然快乐;算是甚命,问什么卜?!”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若是 汉 天子早把书明降, 韩元帅 免受人诬罔……我蒯彻也粧什麽风魔,使什么伎俩!”如:你说呀,装什么哑巴! 摘自《百度百科》相关词条。 6. 文言文“或”的意思是什么 “或”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具体有以下几种: 1、表示虚词 ∶表示选择或列举。在不同或不相似的事物、状况或行动之间的一个抉择。 例句: (1)或尽粟一石。――唐·韩愈《杂说》 (2)君实或见恕。――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2、表示假设。 如:或若(假使,倘或),或许,也许。表示不肯定 。 如:或是(或许;也许是);或恐(也许;可能); 例句:汝仔细找寻,或能找到。 3、间或,有时。 例句: (1)或长烟一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或至相殴。――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4、通“惑”,迷惑 。 例句: (1)夜半,而城上四面鼓噪,敌人必或。――《墨子·备蛾传》 (2)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孟子·告子上》 读音:[huò ] 1.也许,有时,表示不定的词:~许。~者(a.也许;b.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均亦单用“或”)。~然。~则。 2.某人,有的人:~告之曰。
2023-07-27 09:37:201

董永传说详细资料大全

董永传说是中国古代第五大爱情传奇,第五大民间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2006年董永传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介绍 中文名 :董永传说 外文名 :Dong Yong legend 说明 :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批准时间 :2006年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遗产编号 :Ⅰ-9 申报地区 :山西,江苏,河南,湖北 非遗级别 :国家级 主要剧情,董永传说,历史渊源,传承价值, 主要剧情 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 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 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 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由于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是一则既有教化作用又有爱 *** 彩的民间传说,其教化内容同中国民众长治久安的大众心理需求相适应,爱情故事又契合了民众追求婚姻幸福的内在感情,所以它的神奇幻想同人间现实巧妙融合的艺术特色深受民众喜爱。 该传说在长期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因地、因时、因人而异,不断演变,在发展流变过程中具有了向爱情故事演变的趋势,但主题和“母体”并没有大的变化。 董永传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各地的民众生活相结合。由于民众情感的渗透和口碑的附会,产生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传说,留下相沿而成的风俗及与董永身世有关的文物、碑碣、村落、地名等遗迹。 自西汉始,董永与七仙女美丽爱情传说即在东台西溪广为流传,据考证,现与之有关的地名遗存多达50多处(鹤落仑、董家垛、舍子头、凤凰泉、辞郎河、摹云庄、东、西鞋儿庄、缫丝井及汉孝子董永墓和董孝贤祠等)。 山西省万荣县、江苏省东台市、河南省武陟县、湖北省孝感市等地不仅有与董永相关的遗迹,而且地方志中也多有记载,都称董永是当地人。 比如山东博兴有董家庄、董永墓; 山西万荣小淮村有“董永故里”的匾额,民间还织造“合婚布”; 河南省武陟县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和十一月初十均举行盛大的祭拜孝子的庙会活动; 江苏省东台市有董家舍,南宋《方舆胜览》即记载这里为“孝子董永故居”等。多地流传、不断附会的“滚雪球”现象是传说故事常有的特点。 董永传说蕴含的历史、文学资料对研究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的价值。董永传说的教化功能对当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董永传说 董永卖身 二十四孝图中有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一个小伙子,父亲死了后没有钱给父亲置办丧事,自己把自己卖了,这是任何人都难做到的。董永做了,成了古今人们称道的大孝子。 那一年,董永的父亲死了。当时董永家里很穷,没有钱给父亲办丧事。可他又不忍心这样埋了,父亲活着时受尽了人间的苦,死了后没有寿衣,没有棺材,让父亲这样到阴间,有辱祖宗脸面,自己也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董永为难了,他甚至想到了死。 可是一想到自己死了后,谁给父母的坟头填土呢?谁给父母守孝呢?就是不管这些,自己死了后,父母在九泉之下也是合不上眼的。 没有办法了,董永擦干了泪,出门去求亲千友,想借钱给父亲办丧事。他跑了一天,两条腿几乎跑直了,可是没借到一点钱。有钱的人家怕借给他钱还不了,不借给他。穷人家没有钱,自顾自还顾不了,没有钱借给他。 董永一连在外跑了好几天,每天都是很晚才回家,右还是没借到钱。晚上,他直直地跪在父亲身旁,一动也不动。他眼里没有泪,泪早流干了。他不知道该求助于何人了。 这时,只要有人能出钱帮他埋葬父亲,了去了他的心愿,叫他咋报答也行。可是谁能帮他呢?人急了也能想出急法子。 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想走了有些人为了活命,卖了老婆和孩子。自己没有老婆孩子卖,自卖自身不是一样吗?自己的骨肉是父母给的,自己不能给父母尽孝了,再把身体卖了孝顺父母也是一样的。要是有人买,他愿自卖自身,有卖身的钱埋葬父亲,以此来报答父母的恩情。 主意想好了,董永躺在父亲的身旁稳很地睡了一宿。天明了,董永找了几根茅草,绑了小把儿,插在后衣领里。他从这个集市来到那个集市,从这个村来到那个村,一连几天,没有一个问价钱。 这天董永又转到了马踏湖边的李家庄。他从一家高门楼前走的时候,被一个拦住了。那人站中他前边,阴声阳气地问:"你个人是做啥的?" 董永抬头看看面前这个人,从穿戴和架式看,象是一个有钱的人。 他以为自己遇到买主儿了,赶忙低下头,深深地施了一个礼,说:"请问大叔你买人吗?" 那个人愣了一下,问道:"买人?你卖老婆还是卖孩子?" 董永摇了摇头,说:"我没有老婆孩子可卖,是自己卖自己。" "啥?你自己卖自己呀?"那个人听了,仰头大笑起来。等他笑够了,才说道:"我家老爷只买处表漂亮的女人,从来不买男人。" 董永气得狠狠地瞪了那个人一眼,转回身就走。这时,从高门楼里又出来一个肥头大耳的人。 他朝董永招了招手,说道:"慢走,我有话要问董永站下了,心里抱着一点希望。 那个人嘿嘿地笑了几声,说:"我一辈子娶了好些媳妇,可都是一些没有用的东西,只有一个给我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儿子很孤单,你如果愿意,不妨给我当个儿子。我就把你买下。你看怎么样?" 董永的脸一下子红了。一时间心里说不出是啥滋味儿。答应吧,明摆着是侮辱他。不答应吧,又怕万一真是一个买主儿。想了想,他把心一横,反正是卖给人家,只要他出了钱真买,他咋说我咋做。 董永正要开口,只听那个人又说话了:"哎,你到底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我李虎长了这么一大把年纪,还没听到过别人叫我一声爹呢。你如果愿意当我的儿子,就先叫我三声爹,我听听亲不亲,你叫的亲,我听着顺耳,钱多钱少不碍事,我就买下你。" 不听则已,一听他说的话,董永心里呼地燃起了一把火,只烧得他两眼都发红了。 说了半天,站在这时原来是仇人李虎呀!就是这个黑心肝的家伙,打死了生身母亲,逼死了未婚妻子张月莲,又买通了官府,让他家吃了冤枉官司,官府还打断了父亲的双腿,赔上了全部家产,还落了个家破人亡。要不是他,自己怎么能落到这步田地呢?真是冤家路窄,眼下又碰到他了,他还在取笑自己,这口气能咽下去吗?董永越想越一气,两眼都气得发红了。 他浑身气得哆嗦,牙咬得咯吱咯吱地响,回过身子,朝站在台阶上的李虎一步一步地走了过去。 李虎看看走近了的董永,发现他瞪圆了的两眼里好像要喷出火苗子。吓得他向后倒退了一步,有几分心虚地说:"你要做啥?有话站在下边儿说!" 李虎的话音刚落,大门里又出来了两个膀大腰圆的汉子。走过挡住了董永。董永好象没看见,忽然像疯了一样,从两个人中间闯了过去,一头把李虎撞了个四脚朝天。 董永正想扑过去狠狠地咬他几口解恨,那两个汉子转身把董永抓住了。两个人这个打一拳,那个踢一脚,不一会儿就把董永打得不省人事了。 李虎看了看躺在地下的董永,朝那两个人摆了摆手,说:"把他拖到庄外,扔到路旁的水沟里。有人问,就说他是贼,进来偷东西,叫你俩抓住了。"那两个人答应着,赶忙过来,把董永架起来走了。到了庄外,两个一叫劲儿,把董永扔到路旁的水沟里了。 天很冷,沟里的雪很厚。不一会儿,董永又醒过来了。他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到了这里的,就象做梦一样。过了一阵,他才想起了在李虎有的大门外发生的事。 他咬著牙撑起身子,一下一下地从下边往沟崖上爬。费了很大劲,他到底爬上了沟崖。他坐在雪地上喘了一阵,忍着浑身的疼,要再去找李虎拚命。 刚走了几步,他又站下了。就这样去找李虎拚命吗?他家里那么多人,去了不是白白地送死吗?再说,自己死了算不了啥,可是父亲啥,可是父亲怎么办?谁去替自己尽孝呢?想到这些,,董永咽下了一口冤气,慢慢地回头往家走去。直到天很黑了,他才趔趔趄趄地回到家。 进屋后,他点上火暖和暖和身子,又上炕跪在父亲的尸体旁,说道:"爹,不孝儿对不起你。我自卖自身几天没卖得了,还受了咱的仇人李虎的欺负。你老人家躺在家里已好几天了,让你受委屈了。" 董永说完,扑到父亲身上哭了起来。 苦命人什么时候也是命苦。 董永自卖自身没人买,碰到仇人李虎还差一点搭上命。直到后来,他让傅家庄的傅员外买去了成全了人的孝心。从那时起,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就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了。 天女助人的传说 这个传说最早见于三国时曹植写的《灵芝篇》:"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责家填门户,不知何用归。天上秉至德,神女为秉机。" 到干宝编写《搜神记》时,这个故事被取名为《天女助人》,内容也更加详细。 其情节大体如下: 董永从小失去母亲,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去世后,他没钱办丧事,便向人借了一万钱。董永对债主说:"日后无钱还债,甘做您的奴仆!"董永在家守完三年丧,就去债主那里做奴仆。路上董永遇到一位女子,对他说:"我愿意作你的妻子,不嫌弃你贫贱。" 于是董永带她到债主家。 债主对董永说:"那一万钱就送给你吧!"董永回答说:"蒙您的恩德,先父得以安葬。我虽是贫贱之人,但一定要尽心尽力,来予以报答。"债主问:"与你一齐来的女子是谁?" 董永答:"是我妻子。"债主又问:"你妻子能干什么?"董永答:"她会织布。"债主说:"你一定要报答我的话,就让你妻子为我织一百匹缣(一种优质丝织品)。"只用了短短十天,一百匹缣就织完了,令债主非常吃惊。 夫妻二人回家路上,走到第一次相见的地方,那位女子向董永辞别说:"我是天上的七仙女,看到你如此孝敬父母,天帝命我下凡来帮你偿还债务。你已还了债,我便不适宜久住人间。" 说完便凌空飞走了。董永泪流满面,感激不已。 《天女助人》这个优美的民间传说,对后来的中国戏曲影响很大,南戏《董永遇仙记》、黄梅戏以及电影《天仙配》等都是在此基础上经艺术加工创作出来的。 历史渊源 董永传说历史上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各地的民众生活相结合。 历代的典籍中,记载东台西溪"董永"与"七仙女"故事的内容数不胜数,并多有发展演变。 董永行孝的动人故事被编入很多戏曲中,较早的为明代传奇剧《织锦记》,最有名的是黄梅戏《天仙配》。 1952年,由洪非等人重新将黄梅戏《天仙配》剧本进行了改编。戏中塑造了老实憨厚的董永、善良美丽的七仙女、相互帮助的仙女姐妹、刁钻刻薄的傅员外、无情狠毒的玉皇大帝等生动形象,再加上优美的舞姿、动听的黄梅调,无不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特别是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出色表演,让"董永遇仙"这个民间传说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七仙女"艺术形象得以人人皆知。 20世纪以来的一百年间,董永故事一直成为拥有广大客群的俗文学(如说唱、戏曲)以及后起的影视文学创作追逐的题材,出现了电影黄梅戏《天仙配》等影响广远的作品。 传承价值 董永传说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传承久远,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该传说在长期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不断演变,在发展流变过程中具有了向爱情故事演变的趋势,但主题和"母体"并没有大的变化。 黄梅戏《天仙配》: 七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合唱: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董永传说在镇江的丹阳、丹徒一带,民间一直流传着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电影《天仙配》的放映,这则优美动人的传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电影中一句“家住丹阳姓董名永”的唱词,更使丹阳、丹徒一带成为民间文学爱好者和旅游爱好者关注的地方。 董永传说已同“白蛇传”传说、抗英斗争传说一样,成为镇江民间文学中的亮点。 由丹阳延陵镇出镇往南约500多米,有一座“望仙桥”。这就是传说中董永和他的儿子先后在这里仰望天空、企盼七仙女回归人间的地方。据说,桥面石板上原来还有两个膝盖印,是董永儿子跪盼母亲时留下的。而附近还有一座南北方向的小平桥,则被称为“小望仙桥”。望仙桥的始建年月,没有人能说清楚了。 在1333年完稿的《至顺镇江志》上,就有这座桥的记载:桥“在延陵镇南,俗传汉董永孝行感于天帝,令织女为永妻,织帛偿所负,毕,凌空而去,时人在桥上望之,故名。其地为董陂,有董墓在焉”。 如今在桥墩南侧临水处还保留着一块《重修望仙桥记》的石碑,上面记载重修时间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月,而据桥墩下另一块石碑及望仙桥三字旁边的年月记录,这座桥在解放后的50多年中,至少又重修过两次。 桥两端有一些民居,这是一个自然村,村名就叫望仙桥村。在望仙桥村的西面不远处,还有一个村子,名叫董溪村,据说村上并没有姓董的人家,但却是传说中董永的故里。 据说董溪村一带原来还有董永墓、董永庙,但都因年代久远,湮没了。这在《至顺镇江志》中也可找到佐证。这部志书在卷十二“古迹”中就记有“汉董永墓,在延陵,有碑记其事,地名董碑,亦名董坟”。 由延陵镇向西北方向走,穿过丹徒的上会镇,便是丹徒的上党镇。上党镇有个槐荫村(原名生圩村,因出现神奇的老槐树而改名),便是传说中董永卖身帮工并与七仙女成婚的地方。村上姓傅的人家很多,传说中董永帮工的主人傅员外,便是他们某一上代的祖先。董永在丹阳家中将父亲安葬后,便来到傅员外家上工。他还没有走到槐荫村,经过一个名叫蓬莱村的地方时,便遇到了扮成村姑的七仙女。 蓬莱常指为仙境,此处即喻意七仙女不是凡人。而蓬莱村已经变化成为两个相邻的村落,一个叫蓬桥,一个叫莱村,都在上党镇境内。在槐荫村里还有仙女桥、七仙塘、上天台以及老槐树等相关传说中的遗迹。另外还有为纪念董永、七仙女由村民自发修建的槐荫庙、七仙女塑像等。 由此可以得知,至少在700年前,也即宋末元初的时候,董永传说就在镇江这一带落户了。它成了后来电影或黄梅戏《天仙配》创作的源头。据说,《天仙配》电影拍摄时,主演严凤英就曾来丹阳延陵采访过。 董永传说,历史悠久,但今天能够看到的、比较早又比较完整的记载,要算晋代干宝所著的《搜神记》了。虽然在《搜神记》中,这则传说只有181个字,但故事情节已经比较完备,且极具戏剧性;思想倾向符合农民的胃口,且寄寓着他们的理想,故而在农村许多地方都有流传。 丹阳、丹徒董永传说的由来,自然不会跳出这个范围。但在口耳相传中,又形成它自己的特色。 1.脉络清楚的本土倾向 丹阳、丹徒的董永传说已经和当地的地形、地名、村落、姓氏等要素相当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董永出生于董溪村,望仙桥就在董溪村的附近,槐荫村边一个小土丘成了上天台,七仙塘就是靠在一起的七个小池塘,槐荫村众多姓傅的都是傅员外家族的后代,槐荫村还把附近的蓬桥村、莱村也带进了故事,说七仙女是在那里出现的。农民们讲起这些事,指指点点,有声有色,宛如董永传说就发生在前一天,令人陡生亲切感和真实感。这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传说一旦和当地的特征相结合,就会牢牢地扎下根去。 这里不能不提及在2002年发生的一件事情。那年10月国家邮政局发行一套《董永与七仙女》的特种邮票。为这套邮票的原发地在哪里,曾经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所谓原发地,是集邮活动中的一个专用词,即指与邮票上所反映的人或事有重要关系的地方,如事件发生地、人的出生地等。说得直白一点,抓住了原发地,就是抓住了一次商机。董永传说发生地既然出现了争议,作为至少有几百年流传历史的丹阳是不可能作壁上观的。于是,立刻掀起了一场董永传说发生地的“保卫战”。当时,外地有关报刊已经刊出多篇论述董永传说发生地的文章,但多与丹阳无关。镇江的集邮者很快就写出争鸣文章。仅《镇江集邮》这份八开四版的双月刊小报,在半年内就发表了《董永与丹阳》《槐荫村的传说》等六七篇文章,从多方面论证了董永传说与丹阳、丹徒的历史渊源,引起国家邮政局的重视,最后,他们会同有关专家研究确认,江苏丹阳(排在首位)以及其他三个地方均定为“董永与七仙女”邮票的首发地,这才暂时宣告争论的结束。 2.各有侧重的细节渲染 丹阳、丹徒两地的董永传说,虽然主要情节是一致的,但在流传中形成了不同的侧重点。丹阳延陵偏重于七仙女回天庭及其以后的情节,而丹徒上党则对七仙女下凡以后如何与董永相遇、相恋、织锦还负等描绘较多。总起来看,凡是细化了的,听起来令人感到合理,而不太合情理的地方,往往只点到为止,不去作过多的渲染。例如,丹阳延陵传说中对老槐树及其有关情节就没有作过多的铺陈。当地农民也只是说在另外一个村上有一棵已经中空的老槐树就是传说中的老槐树,可它与董永上工的路线或上工的地方并不一致。而丹徒上党对老槐树则形容得天花乱坠。一是老槐树有实指,就在槐荫村上;二是与槐荫村的村名有直接的关系;三是还有一座槐荫庙,庙中没有其他神像,只有一件神物——一段老槐树。丹阳则对七仙女在天牢里生子送回给董永,儿子后来上学遭同学欺负(另一异文为不爱劳动,以乞讨为生),哭着要找母亲等描绘细致;而在槐荫村里却无此传说。老人们在口述时,都说董永是丹阳人,有的口述者甚至概括地说:董永在槐荫村,前后只有100天,七仙女织好300匹锦缎,帮董永还清了债务,他们就离开槐荫村了。 这种侧重点不同的现象,是在口头流传中形成的。凡是可以和实物实地结合的,就描述得详细;凡是无证可据或有据不准的,就一带而过,它完全凭口述人自己的经验、判断水平而定,久而久之,不同的地方就形成了不同的侧重点。 延陵与上党相距并不远,如果我们把两地的董永传说看成是一个整体,也未尝不可(也有人认为,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按照延陵董溪村→上党蓬莱村→上党槐荫村→延陵董溪村这样一条董永活动路线连贯起来,就同“白蛇传”传说中杭州→苏州→镇江→杭州的活动路线一样,倒是值得研究的一种现象。 3.均有主干的体外延伸 两地在流传中,在董永传说这个主干以外,各生出一些旁枝侧叶。它们无损于主干故事的流传,有时反而会起到一种烘托的作用,使主干故事更显得丰满、厚实,更加可信,人情味更浓。槐荫村在董永故事的流传中,延伸到董永帮工所在的傅员外家,说傅员外叫傅华,家有一座小楼,是七仙女织锦的地方,名叫织锦楼;傅员外虽然为人很刻薄,但对母亲很孝顺,为其母亲造了一座千佛楼。董永孝父、傅员外孝母,表示孝行是社会提倡的美德。 而延陵的董永传说则延伸到董永与七仙女生的儿子。他因为是无娘的孤儿,上学时常遭小同伴的欺负,便哭闹着要妈妈。这时便有一位教书先生叫鬼谷子的告诉他一个见妈妈的方法。可他在望仙桥上跪求七七四十九天后,七仙女并未出现。于是鬼谷子又教他在黎明时分在桥上跪等绿衣女子(即七仙女),终于被他等到了。关于董永的儿子,还有一则异文,说他不像他父亲董永那样勤劳,不会种庄稼,董永死后,靠乞讨为生,有一天因乞讨无著,在董永坟前哭泣,这时鬼谷子出现,教他七月七日(一说九月九日)凌晨在望仙桥上等,有七个女子经过,最后一个就是他妈妈七仙女。 这不同异文的结局却又差不多,即董永儿子从她妈妈那里得到了七粒米,但对妈妈的嘱托却置之脑后,将七粒米一起放在锅里煮了。结果饭从锅里涨出来,涨得房子都撑破了。他只得爬到房顶上去吃,把肚子撑圆了,只能一边吃一边喊。据说在望仙桥上只要大喊一声,便会听到远处房顶上的回声,那就是董永儿子的声音。 这段小故事有点像寓言,它似乎在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即做人要勤劳,如果懒,连神仙也帮不上忙。但这段小故事的后续身份,让我们看到了董永传说的影响力和吸附力。
2023-07-27 09:37:281

集文言文什么意思

1. “集”在的古文意思 集(jí)在古文中的意思: 一、动词 1、群鸟栖止于树上。 示例:集,群鸟在木上也。——《说文》 2、停留。 示例: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孟子u2022梁惠王上》 (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 3、集合;聚集;收集。 示例: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资治通鉴》(现在趁着他们的军队还没有集结,应该迅速追击他们。) 4、依就。 示例:天监在下,有命既集。——《诗·大雅·大明》(上帝在天明察人世间,文王身上天命集中现。) 5、至;遭受 。 示例:不其集亡。——《国语u2022晋语》。(不能等到遭受毁灭。) 6、完成,成功。 示例: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左传u2022成公二年》(他想的太多,这是他不能成功的原因?) 7、和协,安抚。 示例:安集洛阳。——《后汉书u2022杜诗传》(安置在洛阳。) 二、名词 1、诗文的汇集。 2、集市。 示例:那山里关帝庙有两处,集东一个,集西一个。——《老残游记》 3、中国古州名。北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东巴州置。取东北集川水为名,寄治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 扩展资料 “集”的字源演变 集,甲骨文中“集”字是(鸟)+(木,树),像鸟雀飞落在树上。有的甲骨文以“隹”代“鸟”。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以三个“隹”代替“隹”,表示大量鸟儿栖息在同一株树上。 造字本义:动词,鸟群栖在树上。篆文、承续金文字形。众鸟共栖为“集”;众鸟同鸣为“噪”;众鸟齐飞为“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集 2. 黑执事第20集刘说的文言文什么意思 根据翻译字幕的提示,刘所说的语句出自《庄子·齐物论》最后一篇。 [本经] 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 影子之外的微阴问影子:“先前你行走,现在又停下;以往你坐着,如今又站了起来。你怎么没有自己独立的操守呢?”影子回答说:“我是有所依凭才这样的吗?我所依凭的东西又有所依凭才这样的吗?我所依凭的东西难道像蛇的蚹鳞和鸣蝉的翅膀吗?我怎么知道因为什么缘故会是这样?我又怎么知道因为什么缘故而不会是这样?” 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欣然自得地飞舞着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起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是我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做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3. 写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写 动词义: 1、形声字。从宀舃(xì)声。本义:移置;放置。 写,置物也。——《说文》。俗字亦作泻。 以浍写水。——《周礼·稻人》 牛弗进,则置虚命彻。——《左传·昭公四年》。注:“写器令空。” 御食于君,君赐余,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礼记·曲礼上》。注:“写者,传已器中,乃食之也。” 2、输送。 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史记》 3、倾吐;倾诉;抒发。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邶风·泉水》 写,除也。——《广雅》 我心写也。——《诗·小雅·裳裳者华》。笺:“则我心所忧,写而去矣。” 何以含忍?寄之此诗;何以写思?记之斯辞。——晋·陆云《失题》 4、传抄地书写(汉以前只用“书”,汉以后“书”与“写”并用)。 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后汉书·班超传》 武帝置写书官。——《汉书·艺文志》 可笑此公何太惑,读书写字到三更。——宋·文同《可笑口号》 5、抄写。 《三都赋》成,竞相传写。——《晋书·左思传》 困乏写手,一时未得奉寄。——清·顾炎武《答俞右吉书》 6、仿效;描绘。 雷震之声,可以放钟写也。——《淮南子·本经》 坟墓写状以孤出,哭泣含声而相召。——隋·李播《周天大象赋》 7、画。 一壁厢传旨宣召丹青,写下唐僧师徒四位喜容。——《西游记》 绘影写光。——蔡元培《图画》 8、写作;创作。 文章写法,其道则一。心地光明,便有灵感,入情入理,就成艺术。——孙犁《秀露集》 9、签订。 10、租赁;确定某种出租或雇佣关系。 如今写了两只大官船,兵部里讨的火牌,勘合,一家子都往任上去了。——《醒世姻缘传》 写了哥子的船。——《警世通言》 4. 文言文的会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会 动词义: 1、会意字。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本义:会合。 会,合也。——《说文》 会,聚也。——《广雅·释诂三》 会同有绛。——《诗·小雅·车攻》 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 会朝清明。——《诗·大雅·大明》 会诸其币。——《仪礼·聘礼》 以会天地之藏。——《礼记·月令·季秋》 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2、晤见;会见。 时见曰会。——《周礼·太宗伯》 相见于却地曰会。——《礼记·曲礼》 会者何,期辞也。——《公羊传·桓公十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使协调一致;符合。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吴均《续齐谐记》 4、(多指在饭馆、茶楼中)付(款)。如会钞、会钱。 5、领悟;领会。 6、应当;应须。如会须:当须;应当。会应:该当。 名词义: 1、器物的盖子。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 敦启会。——《仪礼·士丧礼》 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 2、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乃罢会。——《资治通鉴》 3、时机。如适逢其会。 4、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如会垣:省城;都市。 5、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如帮会、会同馆:明代接待各国使者的地方。 6、灾厄;厄运。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 7、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 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儒林外史》 8、中医经络穴位名。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9、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 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邵雍《皇极经世书》 副词义: 1、必然;一定。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长风破浪会有时。——唐·李白《行路难》 2、恰巧;正好。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 会其怒。——《史记·项羽本纪》 会幸苑中。——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会雨大作,因留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表示范围。相当于“皆”“都”。 弦、匏、笙、簧,会守拊鼓。——《礼记》 连词义: 1、相当于“与”“同”“和”。 上遣侍郎马尔泰会查郎河按治,于义坐夺官。——《清史稿·刘于义传》 会:kuài 动词义: 1、会意字。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会,合也。——《说文》 会,岁计也。——《玉篇》 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孟子·万章下》正义 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日知录》卷二十四 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周礼·天官》 听出入以要会。——《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 5. 文言文的意思 这是讲的谢家小女谢道韫咏絮才的故事。 谢道韫: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生卒年不详。安西将军谢奕之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谢道韫识知精明,聪慧有才辩。曾在家遇雪,叔父谢安召集众子侄论文义,俄而雪骤,安问:"白雪纷纷何所似也?"安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答:"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为称赏。这一咏雪名句,盛为人所传诵。后世因称女子的文学才能为"咏絮才"。 集:聚集。 俄而:不多久。 欣然:高兴的样子,兴致高。 未若:不如。 6. 内集是什么意思 内集:家庭集会。 这个词出自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一会儿,雪下得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比较。”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谢太傅高兴地笑了。 这就是谢太傅大哥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7. 文言文中集什么意思 部首笔画部首:隹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2五笔86:WYSU 五笔98:WYSU 仓颉:OGD笔顺编号:324111211234 四角号码:2090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6C6基本字义1. 群鸟栖止于树上:“黄鸟于飞,~于灌木”。 2. 聚合,会合:聚~。~合。 ~会。~体。 ~团。~训。 ~散。~资。 ~中。~大成。 ~腋成裘。3. 会合许多著作编成的书:~子。 文~。诗~。 选~。全~。 4. 大型图书中可以相对独立的一部分,或一部小说、一部电影、电视剧中相对独立的段落:上~。第五~。 5. 定期交易的市场:~市。赶~。 6. 中国古代图书的四部分类法:~部。经史子~。 7. 成就,成功:大业未~。8. 数学基本概念之一,指若干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的总体:子~。 交~。9. 古同“辑”,和睦。 10. 姓。详细字义〈动〉1. 同本义 [perch]集,群鸟在木上也。 ——《说文》集,会也。——《尔雅》集于苞栩。 ——《诗·唐风·鸨羽》黄鸟于飞,集于灌木。——《诗·周南·葛覃》2. 又如:集隼(栖息的隼鸟);集凤(凤停于树)3. 引申为停留 [stay]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 ——《国语》齐集有其一。——《孟子·梁惠王上》沙鸥翔集。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可不释。——《聊斋志异·促织》4. 集合;聚集;收集 [assemble;collect;gather]人皆集于苑。 ——《国语·晋语》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资治通鉴》皆集于此。 ——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四面集。——明· 魏禧《大铁椎传》5. 又如:集凑(收集拼凑);集叠(收取,打叠);集贤院(唐文学三馆之一。 掌秘书图籍等事);集缀(聚集联缀,编辑)6. 依就 [depend on;attach oneself to]有命既集。——《诗·大雅·大明》7. 又如:集服(顺从,服从);集附(归心,顺服)8. 至;遭受 [arrive;suffer]不其集亡。 ——《国语·晋语》。注:“至也。” 9. 又如:集蓼(遭遇苦难);集枯(遭到冷遇)10. 成功 [acplish]谋夫孔多,是用不集。?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左传·成公二年》11. 又如:集事(成事;成功)12. 召集 [call together;convene]莫不毕集。——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集诸将而语。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集谢庄少年。——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13. 通“辑”14. 和协,安抚 [pacify;placate]问所以安集百姓。 ——《史记·曹相国世家》而吏安集之不称之效也。——《汉书·匡衡传》安集洛阳。 ——《后汉书·杜诗传》安集吏民,顺俗而教。——《吴子·图国》15. 安定 [stabilize]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 ——《史记·秦始皇本纪》几可以解释安集。——《汉书·王莽传下》存抚天下,安集中国。 ——《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名〉1. 集子,诗文的汇集 [collection;anthology;collected works]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曹丕《与吴质书》2. 又如:文集;诗集;地图集;画集3. 集市 [country fair;market]。 如:集场(集市);集期(集日)4. 集镇,市镇 [town]那山里关帝庙有两处,集东一个,集西一个。——《老残游记》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有个幺村,叫做 薛家集,这集上有百十来人家,都是务农为业。 ——《儒林外史》5. 书、影片的一部分 [volume;part]。如:这些文章分三集出版;这部影片分上、下两集;十集电视连续剧6. 由某些规定的或满足一定条件的事物(称为元素)组成的总体 [set]。 如:空集7. 集部,中国图书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把诗文等作品列为集部 [the fourth section of Encyclopedia Sinica]至唐始分为四类,曰经、史、子、集。——《新唐书》8. 中国古州名 [Ji prefecture]。 北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东巴州置。取东北集川水为名,寄治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9. 姓常用词组1. 集部 jíbù[a category of literary works;Chinese literary works not included in the Classics,History and Philosophy] 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经史子集的第四大类,专列各种体裁的文学著作 2. 集材 jícái[logging;skidding;yarding] 采伐树木的一项业务,伐倒、加工成原木,然后外运3. 集餐 jícān[eat from a mon pot] 就餐者共同食用桌上盛器中的菜肴的就餐方式。 与“分餐”相对4. 集成 jíchéng[corpus;grand pendium] 总体;尤指知识的或证据的5. 集成电路 jíchéng diànlù[integrated circuit] 制作在小硅片上的许多晶体管、电阻等元件组合成的电路,至少能执行一个完整的电子电路的功能6. 集萃 jícuì[treasury] 文学艺术珍品集子7. 集管 jíguǎn[header] 与许多小管道相通的管道或室(如多汽缸引擎的排气集合管)8. 集合 jíhé[assemble;collect;congrate;converge;muster;rally;gether;call together] 分散的人或事物聚集到一起;使聚集 紧急集合9. 集合 jíhé[aggregate] 一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数学元素有理数的集合10. 集会 jíhuì(1) [gathering;meeting;hold a meeting]∶许多人聚在一起开会政治性的集会(2) [assemble]∶聚集会合诸将集会11. 集结 jíjié(1) [mass;assemble;gather;group;rally]∶将部队调集到一个指定地域集结兵力(2) [pile]∶搜集到一起集结财富(3) [nucleate;concentrate]∶集中把实业公司紧密地集结在一起12. 集锦 jíjǐn[a collection of outstanding specimens] 汇编。 8. 造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造 zào 动词义: 1、形声。从辵( chuò),告声。本义:到;往某地去) 造,就也。——《说文》 咸造勿亵在王庭。——《书·盘庚》 凡四方之宾 客造焉。——《周礼·司门》 造于西阶下。——《仪礼·士丧礼》 而造大国之城下。——《战国策·宋策》 造饮辄尽。——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造左公第。——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径造袁所寓之 法华寺。——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拜访 [尊贵者]。 庾公造 周伯仁。——《世说新语·言语》 3、假借为“作”,制造;制作。 复造候风地动仪。——《后汉书·张衡传》 王将伐 吴,造船于 蜀。——《晋书·吾彦传》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梦溪笔谈·雁荡山》 4、虚构;伪造。 我生之初,尚无造。——《诗·王风》 5、培养;造就;创造。 天造草昧。——[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民国肇造。——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6、撰写;汇集。 非禹, 益不不能行远《山海》不造。—— 王充《论衡》 7、制定。 怀王使 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8、建立。 遂迁许都,造我京畿。——《三国志·武帝纪》 9、[学业等]达到的程度或境界。 小子有造。——《诗·大雅·思齐》 君子深造有道。——《孟子·离娄下》 名词义: 1、成就。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诗·大雅·思齐》 2、〈方〉∶农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数 [crop]。如:早造;一年三造 3、时代。 公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仪礼·士冠礼》 4、旧时星命术士称人生辰干支。 5、姓 副词义 1、通“猝”( cù)。忽然;仓卒。 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礼记》 景公造然变色。——《韩非子·难二》 9. 这句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后面那句一朵倾城醉未苏是现代人乱入的吧? 原文如下: 渔家傲 一夜越溪秋水满。 荷花开过溪南岸。 贪采嫩香星眼慢。 疏回眄。 郎船不觉来身畔。 罢采金英收玉腕。 回身急打船头转。 荷叶又浓波又浅。 无方便。 教人只得抬娇面。 全文解释 ①越溪:会稽(今浙江绍兴)若耶溪。此泛指江南溪流。 ②嫩香: 指荷花。星眼:星眸,明亮的眼睛。南朝宋王韶记《太清记·华岳夫人》引李 湜云:“笑开星眼,花媚玉颜。” ③疏;忽略。眄(miàn):斜视。 ④金英: 莲蕊,呈金黄色。玉腕:指女子白润的手腕。 答案补充 一位江南采莲姑娘荡舟荷花丛中,与情郎偶然相会的场面,展示出江南水乡男女青年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答案补充 一个少女采莲之时忽然遇到心上人,不觉羞从中来,急于躲闪。但不知是过于羞急而躲闪不及还是本不想离去,终于停下莲船抬头相视。生动而周折的描写把少女的天真、娇羞、喜悦的神态心情表露得淋漓尽致。但词中出现的情节,并不是作者第三者的叙述,而是借助词中人物情感的变化来展示。这样,叙事性和抒情性便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提高了词地表现力。 答案补充 骤雨初歇荷香十里的莲塘里,一位少女正忙着采莲。因为忙,因为“贪采嫩香”,便无暇旁顾,所以“疏回眄”,以致“郎船不觉来身畔”。那位少年情人大概也不是故意要使意中人“不觉”。只是他看得痴了、呆了,所以“赏花不知船行快”,自己也陷入了“不觉”之中,忽然就来到少女的“身畔”了。这的确是一幅妙不可言的美丽图画:少女素手翻飞,星目流盼(有一双星星般闪亮的大眼睛,少女的美丽是可以想见的了),专心致志地采莲;那少年郎在满塘繁茂的荷花中蓦然发现了自己的情人,不禁心驰神往,双目勾连,情无他注,不知不觉间“移船相近邀相见”,却失于鲁莽,“冒犯”了红颜。顷刻间,美少女芳心大乱、乍惊还喜,手足无措了,且看——“罢采金英收玉腕,回身急打船头转”。你看她乱成了什么模样! 答案补充 少女亦惊亦喜,虚惊而实喜。见到了意中人,欲走又不愿走,慌乱中,“荷叶又浓波又浅”,把一条小船给搁浅了。一声“无方便”,似嗔实喜,爱多于怨。走又走不得,避也避不得,“教人只得抬娇面”了。惶急之际,万般无可奈何之际,这“娇面”一抬,必是娇羞无限、妩媚可人,同时也表现了沉浸于爱情之中的少女泼辣、直率、勇敢的一面——封建礼教桎梏下,一位少女敢于在青年男子面前“抬娇面”,没有几分泼辣和勇敢是做不到的。若换了一位闺中千金,当是时也,她宁肯投身入水也是断断不肯“抬娇面”的。
2023-07-27 09:37:371

文言文路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1. 文言文中 当路 是什么意思 1. 挡路;阻碍通行。《墨子·号令》:“务色谩正,淫嚣不静,当路尼众,舍事后就,逾时不宁,其罪射。”《汉书·沟洫志》:“昔 大禹 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豺狼当路,则麒麟遐遁。” 沈从文 《泥涂》:“铜匠把地下当路的一个破碗捡拾了一下,又想走去。” 2. 路上;路中间。 唐 元稹 《痁卧闻幕中徵乐呈三十韵》:“坐隅甘对鵩,当路恐遭豺。” 宋 苏舜钦 《独游辋川》诗:“暗林麋养角,当路虎留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我便追出来,转个弯要进里面,便见这个人在当路站着。” 3. 执政;掌权。《孟子·公孙丑上》:“夫子当路於 齐 , 管仲 、晏子 之功可复许乎?” 赵岐 注:“如使夫子得当仕路於 齐 而可以行道, 管夷吾 、晏婴 之功,宁可复兴乎?”《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论》:“ 主父偃 当路,诸公皆誉之;及名败身诛,士争言其恶。” 黄中黄 《孙逸仙》第二章:“戊戌之年, 清国 皇帝容 康有为 之意见,锐意图国政之改革,示反抗之色於当路之守旧派。” 4. 掌握政权的人。 唐 孟浩然 《留别王维》诗:“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宋 陈亮 《庶弟昭甫墓志铭》:“畴昔之年,当路欲置我於死地,病馀而继以囚系。”《明史·忠义传三·潘宗颜》:“数上书当路言 辽 事,当路不能用。” 鲁迅 《花边文学·古人并不纯厚》:“近来偶尔看见一部石印的《平斋文集》……那指斥当路的口气,就为今人所看不惯。” 5. 神名。 汉 王符 《潜夫论·巫列》:“ 土公 、飞尸 、咎魅 、北君 、衔聚 、当路 、直符 七神,及民间缮治微蔑小禁,本非天王所当惮也。” 2. “路”在古文中的含义 路有很多种含义,诗词中常见的有5种: 1。 道路: 《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又如:陶潜《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2。地区区域名; 例如词人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烽火扬州路。” 3。就是“大”—— 例如《诗经》的《生民》:“厥声载路。” 4。行程。 “忘路之远近。” 5。做事的方法和途径: 等等 3. 文言文中路的翻译是什么 1 本义:道路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2 路程;行程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陶潜《桃花源记》 3 引申为思想或行动的途径 忠谏之路。——诸葛亮《出师表》 顾未有路。——《史记·魏公子列传》 4 地区;方面;路线 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三国演义》 都督诸路军马。——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比喻权位 夫子当路于齐。——《孟子·公孙丑》 6 经过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楚辞·离骚》 7 通“辂”。车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十二年》 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荀子·正论》 8 通“露”。暴露 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荀子·议兵》 9 通“露”。败坏 国家乃路。——《管子·四时》 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滕文公上》 4. 文言文中走什么意思,什么又是走的意思 文言文中走的意思为:跑,文言文中行是走的意思 例:《木兰诗》:“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白话释义: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例: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白话释义: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 一、走拼音:zǒu 释义: 1.人或鸟兽的 *** 互向前移动:行~。~路。孩子会~了。马不~了。 2.跑:奔~。 3.(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钟不~了。这条船一个钟头能~三十里。你这步棋~坏了。 4.趋向;呈现某种趋势:~红。~热。 5.离开;去:车刚~。我明天要~了。请你~一趟吧。把箱子抬~。 6.指人死(婉辞):她还这么年轻就~了。 7.(亲友之间)来往:~娘家。~亲戚。他们两家~得很近。 8.通过:咱们~这个门出去吧。 9.漏出;泄漏:~气。~风。说~了嘴。 10.姓。 二、行拼音: xíng 释义: 1.走:步~。人~道。日~千里。 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始于足下。 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装。~程。~踪。西欧之~。 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商。~营。 5.流通;推行:~销。发~。风~。 6.做;办:举~。执~。试~。~医。~不通。简便易~。~之有效。 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通知。即~查复。 8.(旧读xìng)行为:品~。言~。罪~。兽~。 9.可以:~,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了。 10.姓。 扩展资料 走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走,趋也。从夭止。夭止者,屈也。凡走之属皆从走。 白话版《说文解字》:走,小跑。字形采用“夭、止”会义。字形采用“夭、止”会义,表示小跑时人必须收腹弯腰屈背。所有与走相关的字,都采用“走” 作边旁。 走汉字演变: 走相关组词: 1.走嘴[zǒu zuǐ] 说话不留神而泄露机密或发生错误:她说着说着就走了嘴了。 2.走扇[zǒu shàn] 门扇或窗扇由于变形等原因而关不上或关不严。 3.走风[zǒu fēng] 泄露消息。 4.退走[tuì zǒu] 向后退去;退却:见势不妙,赶紧~。 5.走卒[zǒu zú] 旧指供人驱使的差役,现比喻受人豢养,帮助做坏事的人。 5. 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白话文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国内,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 当然,其他国家的古人也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文的含义是什么? 1.文言文很精彩。这是无疑的。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文言文。由此可见中国的现代文明历史还是很短的,解构或者解读传统文化还是现代化的必要,因为传统智慧的继承建立于对文言的正确解读。 2.文言文是知识。对,因为文言文已经不再是语言,它纯粹是文字。但文言文是知识,甲骨文也是知识,为什么就不学甲骨文呢?对了,正是因为甲骨文是更原始的文字,所以文言文是进一步学习甲骨文等等传统高级文字(学)的基础。 3.文言文也是技巧。汉语的表述、描绘、组合、转变、喻式、铺比、推演……,在思想的表达上充分承载了汉文明的风格。掌握文言文物理结构,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比较精深,对新汉语的构造将有“法”可依。 4.“文言文”是“白话文”的相对。这个词的结构是这样的:文言-文。第一个“文”是“文字”,“言”是语言。“文言”则指“文字化了的语言”。它说明两层意思:其一,指明文言文本是一种语言;其二,这个语言后来被文字化了。“被文字化了”的语言也有两重含义:其一,可以有语言但没有文字的文化,比如大多数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二,语言功能退出生活,以文字的形式成为历史。 “文言文”的字面意思,应该是:被文字化了的语言的一种文体。后面那个“文”指文体。 那么文言文除了在考古研究之外,还有什么“前途”吗?或者说,还会有什么生活的应用价值?我想是有的。在传统形式的生活淡化出现代社会时,只不过人们忽略了一些边缘地区的社会生活,才造成现代应用对文言文的怀疑或者忽略。比如在宗教建设中,某些碑刻仍然会用文言文撰写,仍然采用书法书写,使用工具镌刻。篆书的应用也大多如此。 再放大去看,古典诗词都属于“文言”一类,它们在生活中并没有远离我们而去。只是在语言形态上,之乎者也离开了口头,成为文字之后,显然它对技巧的推敲,表意的扩展,有了确实的规范要求。它的“前途”,就在它的应用,也在它能唤醒含混的词源与典故。可以说,前途看好。 “文言文”这个名词也可以涵载语言与文字之间在文化历史上的相互关系。某种形式上,一旦某种语言——包括方言——被“文”化,文字化,也就是书面化,其语言魅力顿减,而文字功能倍增。因为语言通常是口头相传,与生活密切相关,语言尚未进入文化状态,它是对生活经验的一种保留,没有文字的扩展性能。 我们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一种错觉:古时人说话也是这么说的么?我想这可以用现在时态下书面语与口头语在表述上的不同来“感受”,它们之间在结构上规则上并无大的区别。也可以推测,古人说话只不过比文言文更随意,更白化通俗而已,“三言两拍”也可以做参考了。至于现在我们阅读文言文,当然不代表在重复古人的说话,而是在朗诵或者默读一种文体。 阅读文言文,感受的是一种极为明晰的思路,就好像偶尔阅读西方哲人著作,很有那种应有的肃穆。 6. 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 “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 “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 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国内,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 7. 文言文的会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会 动词义: 1、会意字。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本义:会合。 会,合也。——《说文》 会,聚也。——《广雅·释诂三》 会同有绛。——《诗·小雅·车攻》 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 会朝清明。——《诗·大雅·大明》 会诸其币。——《仪礼·聘礼》 以会天地之藏。——《礼记·月令·季秋》 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2、晤见;会见。 时见曰会。——《周礼·太宗伯》 相见于却地曰会。——《礼记·曲礼》 会者何,期辞也。——《公羊传·桓公十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使协调一致;符合。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吴均《续齐谐记》 4、(多指在饭馆、茶楼中)付(款)。如会钞、会钱。 5、领悟;领会。 6、应当;应须。如会须:当须;应当。会应:该当。 名词义: 1、器物的盖子。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 敦启会。——《仪礼·士丧礼》 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 2、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乃罢会。——《资治通鉴》 3、时机。如适逢其会。 4、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如会垣:省城;都市。 5、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如帮会、会同馆:明代接待各国使者的地方。 6、灾厄;厄运。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 7、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 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儒林外史》 8、中医经络穴位名。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9、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 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邵雍《皇极经世书》 副词义: 1、必然;一定。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长风破浪会有时。——唐·李白《行路难》 2、恰巧;正好。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 会其怒。——《史记·项羽本纪》 会幸苑中。——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会雨大作,因留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表示范围。相当于“皆”“都”。 弦、匏、笙、簧,会守拊鼓。——《礼记》 连词义: 1、相当于“与”“同”“和”。 上遣侍郎马尔泰会查郎河按治,于义坐夺官。——《清史稿·刘于义传》 会:kuài 动词义: 1、会意字。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会,合也。——《说文》 会,岁计也。——《玉篇》 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孟子·万章下》正义 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日知录》卷二十四 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周礼·天官》 听出入以要会。——《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 8. 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 【是】 【shì】〈形〉(1) (会意。 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2) 同本义 [right] 是,直也。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 疏:“谓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易·未济》(3) 对的,正确的 [correct] 王弗是。——《国语·楚语》。 注;“理也。”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 ——《荀子·劝学》。注:“谓正道也。”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 注:“善也。” 彼人是哉。 ——《诗·魏风·园有桃》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清· 林觉民《与妻书》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4) 又如:是非堆(招惹是非的人);是非垓(是非窝);是非涡(矛盾纠纷的中心);是非场(矛盾纠纷场所)(5) 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every;any]。 如:是人(犹人人,任何人);是事(事事;凡事);是件(件件);是处(到处;处处) ◎ 【是】 【shì】〈代〉(1) 此,这 [this;that] 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孟子·告子下》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汉· 贾谊《论积贮疏》(2) 又如:是日(此日,这一天);是夕(这天晚上);是处(这里;此处);是长是短(这样长这样短;如此这般);是月(这个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 【是】 【shì】〈动〉(1) 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praise;justify]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2) 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贬低现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 指评定是非);各是其是;深是其言(3) 订正 [correct]。如:是正(订正;校正)(4) 遵从,以为法则 [follow]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荀子》。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 "”(5) 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be] 正是四国。 ——《诗·曹风·鸤鸠》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 林觉民《与妻书》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6) 又如:今天是端午节;只能是他来电话(7) 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8) 又如:他不是学生(9) 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 如:院子里是冬天,屋子外是夏天(10) 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如:对是对,错是错,不能混为一团(11) 表示存在 [be;exist]。 如:房子前面是禾场(12) 表示让步 [be…,but]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宋· 柳永《雨霖铃》(13) 又如:料子是好料子,就是贵了点(14) 表示适合 [be suit]。 如:放的是地方(15) 尝试。用同“试” [try]。 如:是猜(试猜)(16) 像;似 [like;resemble]。如:是言不是语(似说非说;旁敲侧击) ◎ 【是】 【shì】〈副〉(1) 表示肯定 [certainly;really]。 如:是必(一定要;务必);是须(必须,务须);是致(以致;因此);我[是]昨天买的票;他手艺是高明,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2) “是”不重读时,可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just]。如:我[是]问问,没有别的意思(3) 用作虚词,在回答问题、命令或要求时表示同意 [yes]。 如:是,我很高兴同你一起进午餐(4) 很,非常 [very]。如:是处(极为紧张处;到处) ◎ 【是】 【shì】 (1) 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 [although]。 如:是则(虽然,虽则);是则是(是即是。虽则是)(2) 第二小句常有“但是、可是、就是”等词。 如:他瘦是瘦,可从来不生病(3) 有虽然的意思。用于转折句。 如:他早走了,赶是赶不上了(4) 表示原因、目的。“是”后可加“因为、由于、为了” [because (of)]。 如:他犯错误是[因为]平时太骄傲了(5) 选择问句的格式是:“还是…还是…?”“是…还是…?”“…还是…?”“是…是…?” [(whether)…or]。如:今天谁值班?还是你还是小王?(6) 或者 [or](7) 回答选择问句,要重复问句的一部分,一般不连“是”字。 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快(8) 有时也用完整的“是”字句回答 你是上海人还是北京人?——我是北京人(9) 回答也可能超出问句的范围。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不快也不慢 ◎ 【是】 【shì】〈名〉(1) 商业、职业或 *** 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affairs] 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 ——范晔《后汉书》(2) 又如:是事(事事,凡事);国是(3) 姓 ◎ 【是】 【shì】〈助〉 帮助宾语提前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清· 刘开《问说》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2023-07-27 09:37:441

关于网球王子的声优以及演员

青学 越前リョーマ 皆川纯子 手冢国光 置鮎龙太郎 大石秀一郎 近藤孝行 不二周助 甲斐田ゆき 菊丸英二 高桥広树 乾 贞治 津田健次郎 河村 隆 川本 成 桃城 武 小野坂昌也 海堂 薫 喜安浩平 堀尾聡史 山崎树范 加藤胜郎 中川 玲 水野カツオ 渡辺 庆 荒井将史 森 训久 池田雅也 下崎紘史 林 大介 植木 ?#092; 竜崎スミレ 尾小平志津香 竜崎桜乃 高桥美佳子 小坂田朋香 大浦冬华 2年生徒 石仓良笙 伏见彩太 土屋裕一 桑原 长瀬博高 カズ(バスケ部) 岸 佑二 ケン(バスケ部) 植木 ?#092; タカコ 三桥加奈子 タマコ 鲑延未可 武蔵カイショウ 堀江 光 バレー部员 长瀬博高 乾のチーム2塁手 高木 俊 河村のチームメイト 今井克己 手冢ファンの子 皆川纯子 越前南次郎 松山鹰志 菜々子 水野理纱 リョーマの母 中尾友纪 カルピン 中川 玲 不二由美子 甲斐田ゆき 河村の父 木内秀信 章高おじさん 金子はりい カチローの父 西村 仁 菊丸の姉 中尾友纪 昔の南次郎 植木 ?#092; 大和元部长 池田政典 武居 保志総一朗 海堂飞沫 上别府仁资 海堂叶末 喜安浩平 石川校长 置鮎龙太郎 冰帝 迹部景吾 诹访部顺一 凤长太郎 浪川大辅 日吉若 岩崎征実 宍戸亮 楠田敏之 向日岳人 保志総一朗 忍足侑士 木内秀信 芥川慈郎 上田佑司 桦地崇弘 鹤冈聪 不动峰 橘 桔平 川原庆久 伊武深司 森山栄治 神尾アキラ 铃木千寻 石田 鉄 前田 刚 桜井雅也 植木 ?#092; 内村京介 喜安浩平 森 辰徳 近藤孝行 橘 杏 木村亜希子 ST. RUDOLPH 観月はじめ 石田 彰 赤泽吉朗 岩崎征実 不二裕太 冨田 真 柳沢慎也 森 训久 木更津 淳 鹤冈 聡 金田一郎 川原庆久 野村拓也 近藤孝行 不二裕太(幼少期) 并木のり子 银华 福士ミチル 岸尾大辅 田代 森田成一 铃木 植木 ?#092; 堂本 置鮎龙太郎 银华中部员1 中村悠一 银华中部员2 堀田 胜 银华中部员3 长瀬博高 亜久津を部室に入れた人 前田 刚 山吹 千石清纯 鸟海浩辅 亜久津 仁 佐々木 望 坛 太一 小林由美子 南 健太郎 石川正明 东方雅美 永野善一 室町十次 平野贵裕 新渡米稲吉 渡辺 庆 喜多一马 置鮎龙太郎 伴田干也 西村和彦 亜久津优纪 寺田はるひ 城成湘南 梶本贵久 小西克幸 若人 弘 菊池正美 田中洋平 樋口智?#123;子 田中浩平 三桥加奈子 桐山大地 岩间健児 太田 翔 内藤 玲 神城 玲治 笠原竜司 华村 葵 山像かおり 若人亲卫队1 高桥美佳子 若人亲卫队2 大浦冬华 若人亲卫队3 樋口智?#123;子 若人亲卫队4 三桥加奈子 若人亲卫队5 山像かおり 若人亲卫队6 中川 玲 若人亲卫队7 皆川纯子 若人亲l队8 甲斐田ゆき 若人亲卫队9 尾小平志津香 若人亲卫队10 并木のり子 玉林 泉 智也 内藤 玲 布川公义 木内秀信 九鬼贵一 竹本英史 立海大附属 切原赤也 森久保祥太郎 真田弦一郎 楠 大典 柳 莲二 竹本英史 幸村 永井幸子 丸井 高桥直纯 桑原 桧山修之 柳生 津田英佑 仁王 增田裕生
2023-07-27 09:37:522

古文文言文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1. 古文是什么意思 古文 定义 在一九五四年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②汉代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做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 详解 古文是指春秋战国及其以前古书上的文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把古文与大篆相提并论,说古文是史籀以前的文字的通称。 由于古人无笔墨,于是就用竹签点漆,在竹筒上写字,称为书契文,亦叫竹简书。因竹硬漆腻,书写不流利,写出的字头粗尾细,象蝌蚪之形,故叫蝌蚪书或蝌蚪文。凡是竹简漆书,都可以叫蝌蚪文,不一定非他颉所书不是蝌蚪文。 古文主要是指《易经》、《论语》、《春秋》、《尚书》、《周礼》、《吕氏春秋》、《孝经》等等古书上的文字,是比较早的笔书文字。 编辑本段相关 与骈文相对而言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魏晋以后骈俪文盛行,讲究对偶,句法整齐而文词华丽。北朝后周苏绰反对骈体浮华,仿《尚书》文体作《大诰》,以为文章标准体裁,时称“古文”,即以先秦散文语言写作文章。其后,至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主张恢复先秦和汉代散文内容充实、长短自由、朴质流畅的传统,即称这样的散体文为古文。韩愈《题欧阳生哀辞后说:“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於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师说》说:“李氏子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於时,学於馀。”都正式提出了古文的名称,并为后世所沿用。唐代优秀的古文家,虽以复古为号召,却富有革新精神。他们既强调“道”的重要,也很注重“文”的作用,并崇尚创造,主张“惟古於词必己出”、“文从字顺各识职”(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他们所作的古文,实际上是一种新型散文,从当时口语中提炼而成为一种新的书面语言,有自己的个性与时代现实性,也有部分较为艰深僻涩的,但非主流。明代倡导“文必秦汉”的何景明说:“夫文靡於隋,韩力振之,然古文之法亡於韩。”(《与李空同论诗书》),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韩愈的所谓古文与先秦汉代之文不同,它是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创新的。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个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孔氏古文”,称后者为“史籀大篆”。古文和籀文的分别是地区性的差异。古文出于壁中书,古人尊经所以放在籀文之前 ,其年代不一定比籀文早。 许慎说:“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又说:“壁中书者,鲁恭王(公元前155~前129)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礼经》的《记》是战国晚期的作品。古代典籍皆用竹简,经过无数次的阅读和传抄,会“韦编三绝,漆书三灭”,使用时间是不长的。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 213)下令焚书,各地掩藏不一定都有极早的写本,一般总是当时的通行本。 即使有孔子所书六经也不过公元前500年。许慎说他所用的资料“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大约都是汉代古文经学家辗转摹写的。它和小篆有差别,许慎从中采用了500多字,约合小篆的1/18。古文的特点,如一、二作弌、弍,增加不必要的繁饰,礼、?作礼、弃,作出大胆的省简,都不是原始汉字的形式,是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的。 王国维作《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有很好的意见。籀文行于秦可考而信。古文经出于邹鲁儒生之手,流传于东方,也是事实。但是说有“六国古文”则未免武断。当时“诸侯力政,不统于王,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政治上没有统一的政权,经济上没有统一的市场,不可能有六国共同使用的文字。王国维习于战国纵横家言,以“合纵”与秦对立,不知道军事联合是一时的,语言文字自发地统一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近年来,各地发现战国文字资料很多,如长沙缯书、侯马盟书、温县盟书、江陵信阳长沙简策,以及平山县中山国铜器、新郑县韩国兵器等各种文字资料,但是找不出和《说文》古文相同的“六国古文”。许慎所谓古文大约就是邹鲁(也许还有齐)儒生习用的文字。 魏正始(240~248)三体石经中,首列古文,只刻成《尚书》、《春秋》(见图),即许慎所谓《书》孔氏、《春秋》左氏,和《说文》古文来源相同,字形偶有不同,可能是古书抄写中的讹误。这是研究古文的宝贵资料。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宋代郭忠恕《汗简》、夏竦《古文四声韵》等,都保存一些古文经中的古文。 2. 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白话文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国内,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 当然,其他国家的古人也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文的含义是什么? 1.文言文很精彩。这是无疑的。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文言文。由此可见中国的现代文明历史还是很短的,解构或者解读传统文化还是现代化的必要,因为传统智慧的继承建立于对文言的正确解读。 2.文言文是知识。对,因为文言文已经不再是语言,它纯粹是文字。但文言文是知识,甲骨文也是知识,为什么就不学甲骨文呢?对了,正是因为甲骨文是更原始的文字,所以文言文是进一步学习甲骨文等等传统高级文字(学)的基础。 3.文言文也是技巧。汉语的表述、描绘、组合、转变、喻式、铺比、推演……,在思想的表达上充分承载了汉文明的风格。掌握文言文物理结构,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比较精深,对新汉语的构造将有“法”可依。 4.“文言文”是“白话文”的相对。这个词的结构是这样的:文言-文。第一个“文”是“文字”,“言”是语言。“文言”则指“文字化了的语言”。它说明两层意思:其一,指明文言文本是一种语言;其二,这个语言后来被文字化了。“被文字化了”的语言也有两重含义:其一,可以有语言但没有文字的文化,比如大多数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二,语言功能退出生活,以文字的形式成为历史。 “文言文”的字面意思,应该是:被文字化了的语言的一种文体。后面那个“文”指文体。 那么文言文除了在考古研究之外,还有什么“前途”吗?或者说,还会有什么生活的应用价值?我想是有的。在传统形式的生活淡化出现代社会时,只不过人们忽略了一些边缘地区的社会生活,才造成现代应用对文言文的怀疑或者忽略。比如在宗教建设中,某些碑刻仍然会用文言文撰写,仍然采用书法书写,使用工具镌刻。篆书的应用也大多如此。 再放大去看,古典诗词都属于“文言”一类,它们在生活中并没有远离我们而去。只是在语言形态上,之乎者也离开了口头,成为文字之后,显然它对技巧的推敲,表意的扩展,有了确实的规范要求。它的“前途”,就在它的应用,也在它能唤醒含混的词源与典故。可以说,前途看好。 “文言文”这个名词也可以涵载语言与文字之间在文化历史上的相互关系。某种形式上,一旦某种语言——包括方言——被“文”化,文字化,也就是书面化,其语言魅力顿减,而文字功能倍增。因为语言通常是口头相传,与生活密切相关,语言尚未进入文化状态,它是对生活经验的一种保留,没有文字的扩展性能。 我们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一种错觉:古时人说话也是这么说的么?我想这可以用现在时态下书面语与口头语在表述上的不同来“感受”,它们之间在结构上规则上并无大的区别。也可以推测,古人说话只不过比文言文更随意,更白化通俗而已,“三言两拍”也可以做参考了。至于现在我们阅读文言文,当然不代表在重复古人的说话,而是在朗诵或者默读一种文体。 阅读文言文,感受的是一种极为明晰的思路,就好像偶尔阅读西方哲人著作,很有那种应有的肃穆。 3. 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1.定义: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2.特点: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3.结构: (1)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③羿,古之善射者也。 (《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 ④"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 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②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微斯人,吾谁与归?"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 ""快哉,此风。" "美哉,我少年中国。 " [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 何由知吾可也?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yuè)乐(lè),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固定结构 1)、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奈)……何、孰与、得无……乎、孰若。 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之战》) ③与不 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4. 文言文的会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会 动词义: 1、会意字。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本义:会合。 会,合也。——《说文》 会,聚也。——《广雅·释诂三》 会同有绛。——《诗·小雅·车攻》 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 会朝清明。——《诗·大雅·大明》 会诸其币。——《仪礼·聘礼》 以会天地之藏。——《礼记·月令·季秋》 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2、晤见;会见。 时见曰会。——《周礼·太宗伯》 相见于却地曰会。——《礼记·曲礼》 会者何,期辞也。——《公羊传·桓公十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使协调一致;符合。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吴均《续齐谐记》 4、(多指在饭馆、茶楼中)付(款)。如会钞、会钱。 5、领悟;领会。 6、应当;应须。如会须:当须;应当。会应:该当。 名词义: 1、器物的盖子。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 敦启会。——《仪礼·士丧礼》 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 2、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乃罢会。——《资治通鉴》 3、时机。如适逢其会。 4、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如会垣:省城;都市。 5、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如帮会、会同馆:明代接待各国使者的地方。 6、灾厄;厄运。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 7、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 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儒林外史》 8、中医经络穴位名。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9、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 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邵雍《皇极经世书》 副词义: 1、必然;一定。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长风破浪会有时。——唐·李白《行路难》 2、恰巧;正好。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 会其怒。——《史记·项羽本纪》 会幸苑中。——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会雨大作,因留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表示范围。相当于“皆”“都”。 弦、匏、笙、簧,会守拊鼓。——《礼记》 连词义: 1、相当于“与”“同”“和”。 上遣侍郎马尔泰会查郎河按治,于义坐夺官。——《清史稿·刘于义传》 会:kuài 动词义: 1、会意字。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会,合也。——《说文》 会,岁计也。——《玉篇》 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孟子·万章下》正义 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日知录》卷二十四 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周礼·天官》 听出入以要会。——《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 5. 文言文是什么意思:通俗得解释一下 “文言文”的第一个字“文”,是美好的意思;第二个字“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最后一个字“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由此可见,“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 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6. 文言文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7. 为什么叫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 “文言文”: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 “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 “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碃讥百客知九版循保末。“饭否”就是文言文。 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2023-07-27 09:37:591

桑郎镇“蛮王城”怎么样

桑郎镇“蛮王城”今桑郎镇东面油歪寨边,有座“蛮王城”遗址,东北靠油歪寨,西连桑郎河。桑郎河南流30公里就是盘江,即__江。遗址背依古龙岭剥刀岩,前临百丈深渊。悬岩旁砌有几十级的“之”字形台阶。拾级而上,有一道高墙阻挡,石墙总长1000米。墙上城门可见,门前断墙前有个石堡,石堡中有个大碗粗的圆洞,石上长满青苔,石窝杂草丛生,已被石乳凝结。顶上为平台,长60米,宽40米,四周断垣残壁数处,皆用石块垒砌,满地火石砂,有垒石阶的麻石条。从地基形状判断,原有正房,可能是九柱七瓜草屋,侧有厢房,台阶下还有寨棚数间。正房前的土坪不小。遗址附近山颠还有类似的断垣残壁。油歪寨后山石洞中还有贴壁站立的洞葬尸骨。桑郎附近述里乡锡林洞、红岩洞,麻山镇下油年村骨元洞,还分别有12盒、9盒、20盒的洞棺葬尸骨。望谟县桑郎地处亚热带,亚热带的冬天不十分冷,无霜雪,还大旱,正是桑郎冬天写照;险要的古龙岭剥刀岩,“据扼”,易守难攻;夜郎王兴、兴妻父翁指、兴子邪务“垒”蛮王城,陈立“绝其饷道”,还“久攻不决”胜负;汉军已达,“费不可共”(供),在这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最易发生;最后是“绝其水道”,才使这西连桑郎河的且同亭的“蛮王城”被攻下。春秋齐国宰相管仲《管子·小匡》载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为“故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诸侯国”。其他地方未见蛮王城,望谟桑郎的蛮王城,应当住着中国南方的“蛮王”。望谟县——桑郎镇,途径S312省道,驾车约行驶1小时40分钟,无门票。桑郎镇:在望谟县东部,桑郎河下游。面积115平方公里。人口8400,其中布依、苗等民族占95.2%。辖11村委会。1950年为桑郎乡。1954年增置述里乡。1958年并入麻山公社。1962年析建桑郎、述里公社。1984年复置2乡。1992年合并置桑郎镇。产甘蔗、红糖。有中小学8所。镇人民政府驻地桑郎,在复兴镇东36公里,孔明山南麓,桑郎河畔。人口2100,均
2023-07-27 09:38:051

乌丹镇的发展情况

概况翁旗委、政府提出了“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管理、建宜居城镇”的小城镇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经过不懈努力,翁旗建制镇已发展到8个,城镇化率达30%,旗域范围内已初步形成以城关镇乌丹镇为中心,以国家级重点镇乌敦套海镇、自治区级重点镇海拉苏镇为依托,以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为纽带,联系广大农村牧区腹地的城镇体系格局。宜居宜业的城镇发展目标,助推了翁旗城镇建设的美丽嬗变。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论证,规划先行,为打造和谐宜居城镇提供先决条件。翁旗加大对规划修编工作的检查督促力度,编制出台了《翁旗县域村镇体系规划》。重新编制了《乌丹镇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城镇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规划的编制设计上,坚持打造宜居城镇的理念,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对给水排水、集中供热、污水及垃圾处理一次性规划设计到位。城关镇的强弱电路、给排水管网、通讯网络、供热管道全部放入地下,保证了规划的科学性。在少郎河南组团规划用地面积21.67公顷、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的行政商务办公区,在规划的17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公安局、法院、乌丹镇、教育局、宏远公司、文博大厦即将开工建设。在建的乌丹一中总用地面积12.4公顷,建筑面积69260平方米。在行政商务办公区内,利用原垃圾填埋场3.83公顷建设生态公园一处,同时规划了80公顷商贸物流园区,商贸物流园区客货综合运输区已经开工建设,年内将有部分功能投入使用。在少郎河北组团规划了占地25公顷的集农副产品交易、副食百货、数码家电、餐饮娱乐为一体的金色阳光广场。为实现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打造赤峰卫星城的目标,翁旗委、政府因势利导提出了“西移、南扩、北进、滚动发展”的思路,重新修编了《乌丹西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总面积5.58公里,完成3.18平方公里的城市设计。修编后的乌丹镇城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构建了“八横八纵”的城市道路整体框架,形成了以少郎河为轴心的河南、河北两大组团。</P>城镇建设管理构筑平台,大力扶持,为加快全旗小城镇建设培土筑基。为盘活存量土地资产,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保证城镇建设顺利实施,在全旗小城镇开发建设中,翁旗大胆探索以土地经营城市的理念,突出政府对土地的调控作用。几年来,通过企业转制、矿产整合、征地拆迁、沟壑治理等,共分期分批对各苏木乡镇土地进行储备,其中乌丹镇储备建设用地4864亩,乌敦套海镇储备建设用地820亩,海拉苏镇储备建设用地1100亩。所储备的土地全部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公开出让,所获收益主要用于征地拆迁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良性循环发展。建立对口扶持制度。旗直有关部门对口扶持重点镇,每年都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或项目,帮扶重点镇的发展;加强小城镇管理机构建设,在全旗各苏木乡镇统一设置了“城建所”。加大旗级财政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针对翁旗小城镇分布广、地域差别大、发展上存在不均衡的问题,翁旗坚持把竞争激励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引入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中,着力在全旗范围内营造小城镇建设相互竞争的良好局面。每年开展一次小城镇建设示范乡镇的评选表彰活动,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调动各地区抓好小城镇建设工作的积极性。2009年末,翁旗召开的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表彰工作会议,旗政府专门拿出300万元资金,表彰奖励了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城镇化建设进程聚力建设,加强监管,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翁旗在乌丹镇西区建设中共投入资金2.3亿元。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投资2500万元启动了玉龙桥、清泉路、红山桥建设;投资3290万元开通了西城区、河南区的“三路一街”,即:玉龙路、清泉路、红山路和郎河街,总长度3930米,总硬化面积86600平方米,埋设管网总长度22000米;投资1.3亿元,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少郎河治理任务,完成1.5公里河道整治,建钢闸一座。本着打造精品化、规模化住宅小区的理念,在少郎河北组团规划住宅小区12个共150万平方米,正在建设的百合小区总建设面积47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的红山路、新华街两侧商业街总长1730延长米,总铺筑面积14.52万平方米。为打造城市服务业品牌,引资1亿元建设绿海明珠四星级宾馆项目。为缓解城市集中供热矛盾,整合集中供热资源,引资2亿元,在乌丹镇西城区建设高标准集中供热站一处,设计供热面积800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占地60亩,年内完成投资8000万元,实现供热50万平方米。投资426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一处。投资1980万元的垃圾处理厂建设扫尾工程正在进行中。从城镇建设需求出发,翁旗出台了《乌丹镇旧城改造管理办法》,将旧城改造与棚户区建设、经济适用房建设、廉租房建设相结合。2009年,翁旗共建廉租房4栋384套19205平方米,经济适用房2栋167套1万平方米。2010年旧城改造完成鲁王小区、吉祥家园、锦绣家园和三中东侧小区建设共13.5万平方米155户的任务;完成林业棚户区改造235户19777平方米的任务;完成216户1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建设任务。投资206万元实施了5条小巷治理工程,治理长度1510延长米,硬化巷道9700平方米。农业发展翁牛特旗乌丹镇加大设施农业发展力度,通过成立组织、明确思路、组织参观、分解任务、制定奖惩措施等,1-6月份,已落实设施农业2030亩,其中:落实塑料大棚300亩,其中双窝铺村100亩春棚已定植;落实8个日光温室小区1730亩。其中:常汉布、山咀子、兴隆地三个日光温室小区已开工建设,8月份可实现定植。山咀子设施农业小区与正在实施的移民搬迁项目捆挷使用资金,将山咀子村三家组26户、127口人实施搬迁。完成日光温室水利规划10处,完成塑料大棚水利规划2处。落实塑料大棚600亩,完成任务的87%,栽植品种为硬果西红柿和彩椒,落实日光温室1430亩,完成任务的143%,其中:常汉布村230亩日光温室小区已开工建设,山嘴子、东甸子、四道杖房、北大庙、兴隆地、黑塔子等六个200亩设施农业小区也将开工建设,预计8月份可实现定植。工作中,重点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解决设施农业资金筹措难问题,计划成立11个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登记证,其他10个协会按规范化要求,相关材料已上报,正在等待审核批准。二是解决销售市场问题,计划在长常汉布村建销售市场一处,占地面积20亩,地块已落实。三是解决技术服务问题,除旗里派的一名技术员外,又聘请了一名技术员,实行蹲棚指导,全程跟踪技术服务。畜牧业发展2008年,翁牛特旗乌丹镇始终把畜牧业结构调整作为工作的重点,与时俱进,开创性地开展工作。畜牧业发展取得新成绩截止2008年6月末,全镇牲畜总头数43.5万头(只、口)。羊存栏32.8万只;牛存栏3.7万头,其中:奶牛1.7万头;猪存栏5.1万口,其中:野猪54口;鸡存栏70万只,其中:珍珠鸡1620只。全镇羊出栏9.8万只,育肥牛出栏2.5万头,预计年末将达3.5万头,猪出栏1.5万口,鸡出栏35万只。全镇牧业产值可达3亿元,同时,把肉牛养殖作为畜牧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百头以上养牛大户26户,建奶站5个,建养牛专业村10个,成立养牛信用协会10个,落实养牛贷款3000万元,东园子村年出栏育肥牛达到1.5万头,仅此一项可使全村年增加收入1000万元,已成为全旗及至全市的典型。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重点实施了棚圈项目、围栏封育项目和飞播种草项目。其中:棚圈项目13200平方米已全部落实到户,经旗畜牧局和镇政府初检,85%以上的户已敲定,其余正在备料,最晚明春敲定。实施围栏封育项目1万亩,分别落实到西拉沐沦河沿岸的布力彦嘎查、呼日哈嘎查、阿尔山嘎查、哈图嘎查,现已基本完成,个别地方准备工作也已全部就绪,12月份以前能全部完成。飞播牧草完成1万亩,效果良好,出苗率达90%。畜禽防疫取得新成效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部署,镇政府制订了畜禽防疫工作意见,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实施方案》,全镇聘请防疫员6人,使嘎查村级防疫员达到30人,通过实行防疫员包嘎查村工作制度,落实每个防疫员的防疫任务,春季防疫密度达到100%,在全旗检查中名列第一,秋季防疫工作现也已全面展开,羊防疫14.8万只,牛防疫2.6万头,猪防疫2.8万口,鸡防疫22万只,计划11月5日前能全部完成。四、品种改良取得新成果。本着促进畜牧业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示范带动、项目推进等得力措施,狠抓了畜牧业“种子工程”,强力推进牛品种改良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在全镇开展了劣质公牛去势会战,全镇设立牛人工改良点23处,配备改良技术员23人,去势兽医12人,18日,对改良技术员进行了培训,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共去势劣质公牛1647头,去势率达100%,劣质公牛全部淘汰,人工授精10026头,受胎率89.6%以上。工业发展该镇镇内重点企业15家,其中建筑企业3家、铅锌企业4家、莹石企业2家、其它企业6家。重点项目11个,在建项目11个,分别是:李振水投资天通矿业铅锌采选项目、通辽王伟利投资的绿洲矿业大理石开发项目、辽宁乌苏里经贸公司与山东东岳集团合作整合莹石资源、红山区熊国强投资的新房子叶腊石探采项目、河南刘胜雷投资的银丰矿业八分地少龙山铅锌探采项目、元宝山常玉与松山区李秉全合作投资的翁旗金源矿业铅锌探采项目、宁城王振军投资的兴隆地铅锌探采项目、松山区李秉全投资的新地黑山咀铅锌探采项目、林东常国柱投资的三盛龙铅锌探采项目、张广投资的诚鑫矿业铅锌探采项目、疙瘩窝铺莹石探采项目。 旅游景点梵宗寺: 梵宗寺坐落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乌丹镇北4公里处,占地4公顷,是翁牛特旗仅存的一座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内蒙古大草原上一座较大的藏传佛教圣地。梵宗寺历史梵宗寺始建于1318年(元延祐五年),始称护国寺,后毁于明末清初战火。清朝雍正年间,翁旗王爷在原址重建护卫寺,但该寺竣工不久,被1735(清雍正十三年)的一场特大山洪冲毁。清乾隆八年(1743年),翁牛特旗第五代扎萨克篷斯克,按照喇嘛的意愿,把将护卫寺迁至乌丹城西北的山坡上,就是现在梵宗寺的寺址。当年修建梵宗寺共花费白银16万两,由蓬斯克及其福晋宏吉达筹集。寺院建成后,乾隆皇帝御赐刻有满、汉、藏、蒙四种文字的匾额,赐名梵宗寺,意为“佛教发祥之地”,为翁牛特旗旗庙(王爷家庙),总揽全旗喇嘛庙务,隶属于北京雍和宫管辖,是一座汉藏合壁成的古代建筑。梵宗寺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最盛时住寺僧人达500余。此处在元代称鲁花岛,当时是前三面环水,后而足重峦相连。因而寺院是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寺院随山势高低形成阶梯式院落。建筑特点整个寺院建筑皆为正殿和配殿对称式,三进院落,一进院落是天王殿,东西有转经殿、关帝殿、钟鼓楼和各五间的客堂。二进院是寺院的中心大殿,也称大经堂,是日常举行佛事活动的场所,是重檐歇山二层楼式宏伟建筑。东西有五大金刚和罗汉殿。三进院正中是单檐歇山式的弥勒殿,两侧是时轮金殿和度母殿,东西配殿是延寿三尊殿和藏经殿,殿宇皆为青砖灰瓦木架结构,多为硬山七檩小式木结构。每个殿宇的屋脊形式各异,额枋和梁枋上下都有绚丽多姿的彩绘,人物、游龙、飞凤、禽鸟、花卉,形态各异,匠心独具。建筑物上的浮雕内容丰富多彩,有仙灵鸟、山水花鸟,几何图案等,雕工精细,形神兼备,整个院内有大小佛殿11座。“文革”期间梵宗寺遭到严重破坏。1987年以来旗人民政府多方筹措资金修复梵宗寺。梵宗寺寺主、中国藏经系高级佛学院教务长、副研究员、第五世活佛丹迥·冉纳班杂(汉名吴占有),1998年以来先后投资200余万元修复梵宗寺。修复后的梵宗寺占地4公顷。整个建筑群由寺前广场、天王殿、鼓楼、客堂、僧房、转经殿、罗汉殿、五大金刚殿、大雄宝殿(大经殿)、延寿三尊殿、大藏经殿、弥勒殿(未来佛殿)、时轮金刚殿、二十一度母、关帝殿组成,是赤峰地区规模较大、建筑风格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也是翁旗仅存的一座较完正的古建筑群。现存115间,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现况1985年梵宗寺正式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依法正式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梵宗寺是内蒙古草原著名寺院,尤其是内蒙古东部草原上主要佛教朝拜圣地之一,也是内蒙古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玉龙沙湖旅游区:玉龙沙湖旅游区位于乌丹镇布日墩嘎查境内。距赤峰108公里,国道直通。是一个以沙湖自然景观和蒙古族风情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区,闻名中外的“中华第一龙”出土腾飞的地方。旅游区内有5万亩草原。草原与茫茫无边的科尔沁沙地相连。沙漠中的布日墩湖面积达1.4万亩。湖中又有十多座沙岛。形成沙中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草、草中有鸟的奇特沙湖景观。每年6--10月份,这里蓝天丽日,沙白水碧,草绿林翠,游人如织。年接待中外游客20余万人。主要接待设施:大蒙古包多功能厅2座,传统蒙古包15顶,淋浴、水洗厕所、歌舞表演厅等。主要活动项目:游泳、划船、快艇、自驾摩托艇、水上观鸟、蒙古族歌舞表演、骑马、射箭、蒙古族风味餐、沙浴、滑沙等。勃隆克沙漠旅游区:勃隆克沙漠旅游区位于翁牛特旗以北,是观赏自然奇景和体验蒙古族风情的好去处。这里有金色的沙山、碧绿的湖水、如茵的草原、奇异的怪石。种种看似奇异的组合就这样完美地融在一处,让人如在梦中一般。旅游区内还特别设有观赏区、娱乐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等,主要项目包括赛马、射箭、滑翔、滑沙、快艇、皮划艇、游泳、垂钓、水上游戏、沙漠驼队探险等,游乐之余,可以到民族餐厅品尝内蒙古风味菜肴。其甘旅游度假区:其甘旅游度假区位于乌丹镇境内,距旗政府所在地乌丹镇35公里,距赤峰市区125公里,旅游区有近2万亩水面的其甘诺尔,有可垂钓、游泳、划船的1000亩水面的月牙湖,有面积近300平方公里的松树山,山上有99座山峰和多种野生植物,有油松、沙地松、林松、五角枫、蒙古栎、暴马丁香、合欢、柠条、山株子等乔灌木48种之多,其中暴马丁香是全国稀有树种,沙地油松面积全国之最,山中奇峰、怪石、景观众多。景区内还有近万亩的沙漠,其中起伏高大的沙漠可供人滑沙、沙浴,还可乘本地区独有的“沙漠之舟” 白骆驼在景区内游玩。其甘旅游区还是我国重要的影视剧拍摄基地,这里集沙漠、草原、湖泊、名山于一体的独特风光,吸引了许多影视摄制组的目光。电视剧《司马迁》,影片《白骆驼》等六部影视剧大都是这里我完成的。景区内建有蒙古特色的度假村一座,特大型蒙古包多功能厅一座,中型蒙古包18座,客房24间,可同时接待400人旅游团队一次性餐饮住宿。阿尔山风景区:阿尔山是乌丹镇境内著名的风景区,面积约12万亩,辖区内有阿尔山淖尔、古树林、索道等景点,风光堪称一绝。阿尔山淖尔:蒙古语,意为“圣水湖”,此湖荡漾在阿尔山境内,西南部的胡日哈山南麓,水面约66000平方米,西、北、南三面环沙湖中有泉喷出,隆冬不冻,四季皆涌,鲤、鲫、鲢等天然鱼类悠然嬉逐,湖畔芦苇丛生、沙柳密布,常有鸥、鹤、天鹅、雁等水禽栖息,湖的西南方沙丘伫立,阳坡半腰有一新月状平台,这里植被种类繁多,黄柳苔草茂盛,泉水遍地出,只闻深深水声,难见粼粼波光,泉水向东、向南呈扇状漫缓而下。水流展布很宽,汇为无数道小溪,流出半里许即成河流,河宽约8米,蜿蜒向东,注入西拉沐沦河,这条河当地牧民称“阿尔山宝力高(圣水泉)”。阿尔山之南,沙丘连绵起伏,如大海涌浪,丘间牧草葳莛,灰柳、红柳茂密。长灌澄湖,清溪泉涌,黄沙绿柳,芦花飞舞,宛如鹅翔天际,鸭浮绿波,牛马驼群群随处可遇,碧水青天,马嘶雁叫。构成阿尔山淖尔的独特景观。阿尔山宝力格的水,能治疗痛、疮、疥、癣等多种皮肤病,患者用此泉水洗浴或熏洗一段时间则痊愈,此湖是翁牛特旗最后一任执政五拉沁旺楚克洗浴疗养之地,一到夏季,五盟八旗的达官贵人来这里疗养者络绎不绝。古榆怪柳林:阿尔山村落中分布着千亩古榆林,树龄多在百余年以上,多者已有300年以上历史,现存树龄最长的两棵古榆,称为佛手树,残段高两米,胸径达1米,上有五颗子树,形似佛手,故名。古榆林枝繁叶茂,林下芳草萋萋,仿佛一座天然高尔夫球场,林中 还点缀着许多牧民人家,牛羊悠闲地在林中吃草,好似一幅幅超脱尘世的风景画。“圣水湖”周围还分布有大面积的怪柳林,古树各俱情态、景色怡人,游人去处,留恋忘返。湖畔河滩上古柳扶疏,虬枝老态龙钟,树龄三百余年,面积达200多亩。西拉沐沦河峡谷:位于阿尔山风景旅游区北的西拉沐沦河畔。峡谷宽150米,深70米,上游河水流经峡谷时突然变窄,湍流飞旋,涛声振天,踞高临下,奇险无限。 矿产资源乌丹镇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银、铅锌、莹石、石灰石、大理石等多种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原山嘴子乡、四道杖房乡境内,已有15家企业在镇内进行探采矿,其中:铅锌矿8处,建选厂5处,莹石矿6处,建选厂2处,其它矿点1处。
2023-07-27 09:38:131

网球王子每一位声优详细资料

强 佩服!
2023-07-27 09:38:423

广山镇的历史沿革

广山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据史料记载:远在元末明初,这里就人烟稠密,村舍毗邻。她是明朝永乐年间朝廷大将军窦怀远的家乡,也是清光绪年间农民起义发起人窦广庵的故地。这里还世代流传着“天仙配”的美丽神话故事。1947年5月,时任溱潼县溱北区区队长的马广山,在本镇祖泽村东北的遥垛坝地带,与预先设伏的还乡团遭遇,激战中中弹牺牲,为纪念广山烈士,建广山乡,2000年元月撤广山乡建广山镇。广山镇位于东台城西郊、泰东河畔。东临台城,西与兴化市张郭镇毗邻。面积36.45平方千米,人口23506人(2008年),其中农业人口21159人。辖2个居委会、8个行政村。泰东河环绕镇区东南线,辞郎河、广山河横贯东西,廉广公路由北向南接通广张公路并直通宁靖盐高速。为纪念在解放战争中光荣牺牲的马广山烈士,以烈士的英名命名献身的地方,广山镇由此而得名。1957年为广山乡,1958年更名廉贻公社,1983年复改广山乡。 广山气候为亚热带北纬湿润季风区,冬季干冷多晴,夏季湿热雷雨。年降水量1041.6毫米,年平均气温15.2℃。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等特点。其中4月-10月平均温度在10℃以上,最冷为1月份,平均温度2.5℃;最热月7月份,平均温度27.6℃东台 位于北纬33°10′,东经120°33′盛产米稻,地位滨海,大海东移,昔年渺无人烟之沙滩,一变而为可利用之陆地,垦殖事业,日益兴盛,惜国人注意者不多,而日人反有巨额投资。兹篇因纪录年份太短,仅可知梗概,欲译论其气候情况,则尚有俟于异日,然想亦为关心柘殖事业者所乐闻也。 古时的西溪镇现属东台市东台镇,记者发现东台镇的很多地名都与董永 七仙女的爱情故事相关。西溪镇西北角有一小村庄,叫“ 董家舍”。传说,东汉初年董永就出生在这个村子里。西溪镇北有一水塘,叫“凤凰池”,昔日池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传说王母娘娘的七个女儿常来此沐浴。七仙女下凡后,在西溪南面的“十八里河口”与董永相遇,后在“十八里河口”附近的老槐树下,二人拜天地成了亲。天长日久,十八里河口旁边的村庄也成了“河口”村(今属东台台南镇)。董永和七仙女一月还清了债务后,夫妇来到西溪南面的“董家垛”过上了男耕女织的新生活,此地也由此得名“新生”,现为东台广山镇新生村。 天兵天将捉拿七仙女,董永追赶至西溪“南仓河口”,夫妇二人抱头痛哭,生离死别。为使董永免遭天兵天将加害,七仙女拔出金钗向地面划出一条河,阻挡住追赶的董永,并用双钗插地,凿成两口井,一井在河东,一井在河西,以示与董永就此绝别,永无相见之日。后人为井取名“双钗井”,又名“金钗井”,为河取名“辞郎河”。辞郎河边有个村落,得名“辞郎庄”(今属广山镇)。七仙女别董永凌云而去,后人在河上建“凤升桥”,即今桥,旧曾为西溪第一桥。 第二年,七仙女在天庭为董永生得一子,玉帝难容,她只好忍痛把儿子送到十八里河口的老槐树下,托梦嘱董永领子。放孩子的地方由此得名“舍子头”(今为台南镇杜沈村)。董永感应到七仙女的梦中嘱托,来到老槐树下将孩子抱回家。孩子在路上将七仙女为其缝制的一双鞋子蹬落到地,一只鞋落在河西,另一只落在河东。当地人便将此地河东地段称“东鞋村”,而河西的则被称为“西鞋村”,两庄又合称“双鞋庄”。七仙女在丢下爱子后,仍不放心,便摸云下看,因为“摸”与“摹“谐音,在双鞋庄西南边的庄子就叫“摹云庄” 。董永得到儿子,更加思念七仙女,天天来到老槐树旁远眺,遥望天空,殷切期盼妻子回归,全家团聚,董永伫立之处便得名“殷庄”,今属广山镇。据统计,在广山镇及其周边地区有关董永和七仙女故事的地名多达五十多处。
2023-07-27 09:38:581

亿合公镇的学校介绍

亿合公镇压位于翁牛特旗的西部,常住人口4万人,行政面积125万亩,西与灯笼河牧场接壤、东与广德公镇毗邻、南与松山区相望、北与克什克腾旗接边,羊肠河、少郎河横贯东西,形成两条大川、两个墁甸的纵向格局,这里物华田宝、人杰地灵,不管历史的风云如何变换,位于少郎河北岸的亿合公镇人民政府始终是翁牛特旗西南片的政治文化中心,如果说大理石厂、风力发电等外资引进给亿合公镇人民打开富裕的双翼,那么“两基”达标就使亿合公教育展开腾飞的翅膀。亿合公总校1947年成立,经过十届领导班子的精心治理,导引着本地区教育的方向,领导班子在殚精竭虑提高质量的同时,从不曾懈怠对教师道德素质的培养,六十年坎坷旅程,十届领导的辛勤经营,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亿合公不论是学校的布局调整还是校园文化建设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教学楼拔地而起、太阳能宿舍的建成、远程教育接收系统的调试成功、微机室语言室的装配使用、亿合公教育硬件的变化天翻地覆。亿合公总校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骨干教师队伍,他们三更起、五更眠的工作责任,他们有挥汗半亩方塘、情系一江春水的工作热情,他们有细雨润春苗、煦风拂柳稍的工作耐心,他们蚕咀叶、茧抽丝的工作耐力,辛勤的耕耘终于换来累累硕果,清华园里有亿合公学子姗姗的脚步,末名湖畔有亿合公学子徜徉的身影,亿合公教育人才辈出。2005年阔别二十年兄弟乡的回归,分离二十年总校的撤并,“两基”达标已经通过验收,亿合公镇教育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现全镇有教职工324人,其中教学能手41名,市级骨干教师28名,初中3所,完全小学3所,教学点8个,共有教学班88个,中小学在校生2989人,学校布局的重新调整,总校新一届领导班子的优化组成,亿合公教育前景广阔。总校新一届领导班子秉承前几届领导的优点,汲取前几届领导班子的经验,“务实、求真、发展、创新”的教育理念已经明确,亿合公教育远景发展规划的蓝图已经描绘,亿合公镇广大教师的凝聚力已经形成,比知识、比干劲的育人氛围已经凸现,我们抓住“两基”达标的教育契机,以创建和谐教育为突破口,真干、实干、充分发挥每名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生为本,以师为本,实行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管理,亿合公镇的教育已如巨轮下海、蓄势扬帆,亿合公镇的教育已如大鹏展翅、鹏程万里。
2023-07-27 09:39:121

江苏省东台市有哪些名胜古迹啊?具体介绍啊

东台市是中国华东沿海城市,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市。东台位于江苏沿海中部,地处南通泰州盐城三市交汇处,东抵黄海,西襟沃野,南望长江,北望徐淮,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属于长江三角洲沿江经济开发带,素有“黄海明珠金东台”的美誉。东台还有着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西溪古镇是神话传说“天仙配”的发祥地。十八里河十八里河是历史上梁垛盐场西运食盐的河道,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兴挑,东起梁垛镇西侧串场河,西至台南镇境内董永庙入泰东运河,长10.67公里。因梁垛至泰东运河河口以及河口至东台城均为18华里(概数),故名“十八里河”。何垛河何垛河为何垛盐场的运盐河,亦称何垛场灶河。西起台城东侧通榆运河,东至川东闸入海,全程跨东台、大丰,东台境内流经台东(办事处)、海丰、头灶两镇,长26.6公里。东台河为东台盐场的运盐河,亦称东台场灶河,又名煎盐河,开挖时间无考证,据《淮南中十场志》图示,清初东台河西起台城串场河,东至张家团河一带,后海岸东移,该河随之东延,但东无入海通道,加之沿岸地势两旁高、中间低,积水排不出。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曾疏浚该河。清乾隆五年(1740年)、二十年又两次疏浚。嘉庆六年(1801年),东台河北岸增开梅家灶、潘家灶两条纵向支河。老梁垛河历史上为梁垛盐场的运盐河,亦称梁垛海河、梁垛场灶河。今梁垛河是70年代初在老梁垛河的基础上,在河以南开挖的东西向新河。串场河江苏省东部滨海平原人工河道,是范仲淹挖掘撼海堰时形成的堆积河。系东部滨海平原农产品南运航道。位于里下河低平原和东部滨海平原之间,北起阜宁县沿范公堤南下,经盐城市、东台县到海安县与通扬运河相会,长130公里(还有一说为:南自海安徐家坝,北至阜宁庙湾,全长200余公里)。始建于唐大历元年(766),南宋咸淳五年(1269)、明隆庆年间(1567~1572)重加疏浚、改建而成。以其贯通淮南十个盐场盐场而得名。1958年后曾沿串场河东侧新挖(南)通(赣)榆运河与之平行,兼作输水和航运之用。三仓河  原名安丰河,50年代初改称现名,历史上为安丰盐场的运盐河,亦称安丰场灶河,从安丰场境内的串场河向东至南沈家灶,长15公里。清康熙五年(1666年》,从南沈家灶向东延伸。康熙四十七年,乾隆五年(1740年)、二十年、嘉庆三年(1798年)先后多次疏浚该河。东台属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044毫米,年平均气温15.6℃,年日照2209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37天。东台市境内属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 ,土质偏沙,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4%。旅游资源以生态资源为主,其中位于其海岸线绵延85公里,150多万亩的滩涂资源位于盐城首位。东台地处黄海之滨,沿海为东海前进波与黄海旋转波的汇合处,近海泥沙在潮汐作用下,以汇合点为根部逐渐沉淀而形成辐射状沙洲,以每年6000-10000亩的成陆面积向大海淤长,有取之不尽的土地资源。全市海堤外现有滩涂面积155万多亩,其中潮间带116万多亩,潮土带39万多亩,约占江苏省滩涂面积的22%,盐城市滩涂面积的37%。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产品资源是培育和发展“海上东台”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大片的滩涂也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植物主要以芦苇、白茅、罗布麻、大米草、水杉、刺杉、竹为主:动物有对虾、梭子蟹、文蛤、泥螺、竹蛏、黄鱼、鲳鱼、鳗苗以及珍禽丹顶鹤、黑嘴鸥等。
2023-07-27 09:39:282

但姓的由来谁知道?

但姓起源有四:  ①、源自上古,周公旦后裔,以祖名为氏。相传周公旦有孙名但,后世以祖名为姓,称但氏。一说黄帝次子含宏,出生时双手分别有纹似“人”、“旦”,遂赐姓但。  ②、出自春秋齐桓公之后。春秋时齐桓公后人桓氏,有改亘氏或旦(但)氏者。  ③、出自避讳所改。南宋时,因避赵桓讳,桓姓有改旦(但)姓者。  ④、出自他族。西南少数民族有旦姓。  第一个渊源:源于公孙氏,出自轩辕黄帝之二子含宏,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但氏在中国是十分古早的姓氏之一。
2023-07-27 09:39:3910

七仙女与董永的故事发源地是江苏东台吗

是发生在东台我可以确定的是在东台西溪那里。一楼的不能乱说哦
2023-07-27 09:40:078

文言文的有所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1. “所”在文言文里有哪些意思 所 1.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例如: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例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例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 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例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1.原因,情由。 《文子u2022自然》:“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唯圣人能知所以。”《史记u2022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一:“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帀至日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红娘 曰:‘非先生所知也。"生曰:‘愿闻所以。 "”《儒林外史》第一回:“问其所以,都是 黄河 沿上的州县,被河水决了,田庐房舍,尽行漂没。” 2.可与形容词或动词组成名词性词组,仍表示原因、情由。 《庄子u2022天运》:“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史记u2022卫康叔世家》:“必求 殷 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 3.用以,用来。《庄子u2022天地》:“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 《史记u2022孟尝君列传》:“若急,终无以偿,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非所以厉士民彰君声也。” 宋 苏洵 《几策u2022审势》:“故威与惠者,所以裁节天下强弱之势也。” 4.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荀子u2022哀公》:“君不此问,而问 舜 冠,所以不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u2022慕贤》:“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所以 鲁 人谓 孔子 为‘东家 丘 "。”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於君侯。” 《红楼梦》第六二回:“他和 林妹妹 是一日,他所以记得。” 赵树理 《三里湾u2022放假》:“可是她每天都是第一个先到的,所以对这房子里边的情况很熟悉。” 5.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史记u2022魏公子列传》:“ 胜 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汉 赵晔 《吴越春秋u2022勾践伐吴外传》:“异日, 种 谏曰:‘臣所以在(早)朝而晏罢若身疾作者,但为 吴 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所以相邀相公远来者,正要相公游此间耳。”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 李自成 之所以敢于向东奔窜,是因为他联络 罗汝才 到 潼关 接应。” 6.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上半句用“因”或“缘”,下半句用“所以”。后来发展为“因为……所以……”的句式。 唐 刘肃 《大唐新语u2022谐谑》:“只因心溷溷,所以面团团。” 前蜀 贯休 《蜀王入大慈寺听讲》诗:“只缘 支遁 谈经妙,所以 许询 都讲来。” 《老残游记》第一回:“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学也未曾进得一个。” 老舍 《黑白李》:“ 黑李 是我的好友,因为常到他家去,所以对 白李 的事儿也略知一二。” 7.可以。《易u2022乾》:“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庄子u2022知北游》:“人伦虽难,所以相齿。”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九:“言可以相齿也。” 《文子u2022上仁》:“贵以身治天下,可以寄天下;爱以身治天下,所以托天下。” 8.所作,所为。 《论语u2022为政》:“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康有为 注:“以,为也。” “所”和“以”结合,构成“所以”这样一个粘连较紧的名词性短语,表示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或行为赖以实现的手段和对象。后来成为文言文中经常运用的一个词。 它的具体意义和用法要看“以”应该表示什么意思,如果“以”当“因”讲,“所以”就表示“……的缘故”或“……的原因”;如果“以”当“依靠”、“凭借”讲,“所以”就表示“用来……”、“用……的方法”;如果“以”当“依靠”、“凭借”讲,“所以”就表示“用来……的人”、“……的根据”,等等。在文言文中应视具体语言环境灵活译出。 此外,“所以”用作连词,跟“是以”、“以是”、“以此”相同,可作“因此”解,这和现代汉语中连词“所以”的用法相同。 2. 文言文的什么意思是什么 什么: 表示询问某人、某物或某事的本身或性质 你从那里得到了什么消息 表示询问某物或某事的情况 告诉我你在找什么 虚指,表示不肯定的事物 闻到一种什么花香 表示否定 他算什么,你竟挂念他 表示责难 你笑什么? 表示询问在它前面的词或一系列的词中所未包括的可能性 这是爬行动物、两栖动物,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表示惊讶或激动 什么,不吃早餐啦! 摘自《百度汉语》 疑问代词。表示疑问。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公荐》:“奇章公始来自江黄间,置书囊於国东门,携所业先诣二公……韩始见题,而掩卷问之曰:‘且以拍板为什么?"” 《景德传灯录·法达禅师》:“祖又曰:‘汝名什么?"对曰:‘名 法达 。"”鲁迅 《呐喊·药》:“好香!你们吃什么点心呀?” 李广田《<;散文三十篇>;序》:“若问这些文章到底有什么意义,勉强说,也不过是多少地反映了那个旧社会的某些方面。” 疑问代词。表示无须,不必。 唐吕岩《劝世》诗:“衣食随缘,自然快乐;算是甚命,问什么卜?!”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若是 汉 天子早把书明降, 韩元帅 免受人诬罔……我蒯彻也粧什麽风魔,使什么伎俩!”如:你说呀,装什么哑巴! 摘自《百度百科》相关词条。 3. 在文言文里所在是什么意思,所在在文言文里是什么意思 所在:抄地方,处所;存在的地方。 文言文中,凡是结构助词“所”字后面紧跟一个动词、介词,都是“所字结构”。只要掌握了它bai的特点,所有疑问都会迎刃而解。 这里只简单明了地说说“所+动词”。动词前面加上所字,构成名词性结构,可以做主语或宾语。实际上,它指du的是动词涉及的对象。理解时,只需要去掉所字,在动词后面加上对象即可。“所种”=种的庄稼;zhi“所欲”=想要的东西;“所读”=读的书。 “在”是一个动词,居于、处于的意思。按照上面的理解方法,“所在”=居处的地方;在什么地方。 【补充】 “所在”有时直接用为名词,表示“地方”,dao不再是所字结构。 4. 文言文词〝所〞的意思 你好! 文言文词〝所〞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意思不一样:所〈名词〉(形声。 从斤,户声。斤,斧子。 ( hǔ)本义:伐木声)“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有截其所。 ——《诗·商颂·殷武》不可不为择所而后错之。——《荀子·王霸》必于无人之所。 ——《吕氏春秋·达郁》僻远悠闲之所。——《吕氏春秋·谨听》不如早为之所。 ——《左传·隐公元年》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余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道理;方法 。 如:所以然(所以如此。指原因或道理);所诠(佛教语。 所解的义理)地方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进行科学研究的机构 。 如:物理所;农民问题研究所。又指机关或其他机构的名称。 如:派出所;招待所;指挥所着落;结果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清· 黄宗羲《原君》所〈助词〉表示结构,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矣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又如:闻所未闻;各尽所能用在作主谓结构的谓词前,相当于“之”、“的”各因其土地所宜,人民所多少而纳职焉。 ——《史记》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多与“唯”字配合使用,相当于“是”臣唯命所试。——《列子》与“为”呼应,构成“为…所…”句式,表示被动。 其后楚目以削,数十年,竟为 秦所灭。——《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资治通鉴》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宋· 苏洵《六国论》又如:为好奇心所驱使;为实践所证明与介词“从”“由”“自”结合,组成所字结构,表示与动作有关的地方、原因、对象等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吕氏春秋·察今》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遗所由使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聊斋志异·促织》和介词“以”组成“所以”这一短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与具体语言环境,有不同的意思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用什么方法)——《墨子·公输》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 ——《吕氏春秋·察今》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三国志·诸葛亮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所〈量词〉用于地点、位置,相当于“处”。 如:有房两所用于山、岛等物,相当于“座”百济国西南海中有大岛十五所。——《括地志》用于建筑物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班固《西都赋》所〈副词〉尚,还江陵去 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乐府诗集》大约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父去里所,复还。 ——《史记·留侯世家》从弟子女十人所。——《史记·滑稽列传》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 ——《西门豹治邺》所〈代词〉这,此 。如:所事(此事);所以然(指“那个东西”。 因不便明言,用“所以然”隐语代指)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问帝崩所病,立者谁子,年几岁。——《汉书》若,如果 。 如:所不(誓词。假使不)所〈形词〉一切,所有 。 如:所事(亦作“所是”。凡事,事事);所有品(所占有的东西);所是(所有)宜,适宜的,为其所需的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系辞下》许多的,多种的收拾得所事儿温柔,妆点得诸余里颗恰。——《南吕·一枝花》可以的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史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5. 文言文的会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会 动词义: 1、会意字。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本义:会合。 会,合也。——《说文》 会,聚也。——《广雅·释诂三》 会同有绛。——《诗·小雅·车攻》 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 会朝清明。——《诗·大雅·大明》 会诸其币。——《仪礼·聘礼》 以会天地之藏。——《礼记·月令·季秋》 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2、晤见;会见。 时见曰会。——《周礼·太宗伯》 相见于却地曰会。——《礼记·曲礼》 会者何,期辞也。——《公羊传·桓公十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使协调一致;符合。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吴均《续齐谐记》 4、(多指在饭馆、茶楼中)付(款)。如会钞、会钱。 5、领悟;领会。 6、应当;应须。如会须:当须;应当。会应:该当。 名词义: 1、器物的盖子。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 敦启会。——《仪礼·士丧礼》 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 2、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乃罢会。——《资治通鉴》 3、时机。如适逢其会。 4、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如会垣:省城;都市。 5、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如帮会、会同馆:明代接待各国使者的地方。 6、灾厄;厄运。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 7、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 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儒林外史》 8、中医经络穴位名。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9、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 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邵雍《皇极经世书》 副词义: 1、必然;一定。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长风破浪会有时。——唐·李白《行路难》 2、恰巧;正好。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 会其怒。——《史记·项羽本纪》 会幸苑中。——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会雨大作,因留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表示范围。相当于“皆”“都”。 弦、匏、笙、簧,会守拊鼓。——《礼记》 连词义: 1、相当于“与”“同”“和”。 上遣侍郎马尔泰会查郎河按治,于义坐夺官。——《清史稿·刘于义传》 会:kuài 动词义: 1、会意字。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会,合也。——《说文》 会,岁计也。——《玉篇》 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孟子·万章下》正义 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日知录》卷二十四 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周礼·天官》 听出入以要会。——《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 6. 文言文中的 是 什么意思 “是”在古文中有如下几种解释: ①正确,与“非”相对。陶渊时《归去来辞》:“今是而昨非。” ②认为正确。《墨子.尚同上》国君之所是,必皆是之。” ③表示肯定判断。 《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之也。” ④指示代词。此,这。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清.方苞《狱中杂记》:“是疾易传染。” ⑤动词,用在前置的宾语和动词之间强调宾语《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小国将君是望,敢不唯命是听。” 是寡人之过中是指示代词应该翻译成这而不是这是把是翻译成这是是一个典型的根据翻译而得的一个错误,有些时候翻译句子而得的并不能从中直接提取单字,但绝大部分时候是可以的 7. 文言文中什么字有“是”的意思 汉字若 释义ruò ① 像。 《赤壁之战》:“众士慕仰,~水之归海。” ② 及;比得上。 《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不~君之美也。” ③ 你;你们;你(们)的。 《鸿门宴》:“~入前为寿。”《捕蛇者说》:“更~役,复~赋。” ④ 这样的;这。《齐桓晋文之事》:“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⑤ 至于。《齐桓晋文之事》:“~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⑥ 假如;如果。《肴之战》:“~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⑦ 或;或者。《汉书?食货志》:“时有军役~水旱,民不困乏。” ⑧ 好像;似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有光。” ⑨ 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出。《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 【若华】若木之花。 【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生于日落之处,青叶赤花。 【若时】⒈顺应天道。 时,四时;天运。⒉此时。 ⒊彼时。 【若属】你们这些人。 【若许】犹“如许”。如此。 【若英】杜若之花。若木之花。
2023-07-27 09:41:141

文言文会的意思

1. 会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会:会huì动词义:1、会意字。 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 本义:会合。会,合也。 ——《说文》会,聚也。——《广雅·释诂三》会同有绛。 ——《诗·小雅·车攻》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会朝清明。 ——《诗·大雅·大明》会诸其币。——《仪礼·聘礼》以会天地之藏。 ——《礼记·月令·季秋》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范仲淹《岳阳楼记》2、晤见。时见曰会。 ——《周礼·太宗伯》相见于却地曰会。——《礼记·曲礼》会者何,期辞也。 ——《公羊传·桓公十年》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与燕王会境上。 /会于西河外渑池。/与秦王会渑池。 /与赵王会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使协调一致;符合。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 吴均《续齐谐记》4、懂得。 5、对……进行社交性看望。6、领悟;领会636f7079e79fa5e9819331333361326266。 7、应当;应须。名词义:1、器物的盖子。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敦启会。 ——《仪礼·士丧礼》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2、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来会计事。 ——《史记·陈涉世家》乃罢会。——《资治通鉴》3、时机。 4、定期市集。5、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 6、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7、灾厄;厄运。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8、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 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 ——《儒林外史》9、中医经络穴位名。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10、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 ——邵雍《皇极经世书》副词义:1、必然;一定。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古乐府《孔雀东南飞》长风破浪会有时。——唐· 李白《行路难》2、恰巧;正好。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会其怒。 ——《史记·项羽本纪》会幸苑中。——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会雨大作,因留寺。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3、表示范围。 相当于“皆”、“都”。弦、匏、笙、簧,会守拊鼓。 ——《礼记》连词义:1、相当于“与”、“同”、“和”。上遣侍郎马尔泰会查郎河按治,于义坐夺官。 ——《清史稿·刘于义传》另:动词义:1、会意字。本义:计算;总计。 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会,合也。——《说文》会,岁计也。 ——《玉篇》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孟子·万章下》正义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日知录》卷二十四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 ——《周礼·天官》听出入以要会。——《周礼·小宰》。 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 2. 文言文的会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会 动词义: 1、会意字。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本义:会合。 会,合也。——《说文》 会,聚也。——《广雅·释诂三》 会同有绛。——《诗·小雅·车攻》 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 会朝清明。——《诗·大雅·大明》 会诸其币。——《仪礼·聘礼》 以会天地之藏。——《礼记·月令·季秋》 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2、晤见;会见。 时见曰会。——《周礼·太宗伯》 相见于却地曰会。——《礼记·曲礼》 会者何,期辞也。——《公羊传·桓公十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使协调一致;符合。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吴均《续齐谐记》 4、(多指在饭馆、茶楼中)付(款)。如会钞、会钱。 5、领悟;领会。 6、应当;应须。如会须:当须;应当。会应:该当。 名词义: 1、器物的盖子。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 敦启会。——《仪礼·士丧礼》 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 2、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乃罢会。——《资治通鉴》 3、时机。如适逢其会。 4、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如会垣:省城;都市。 5、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如帮会、会同馆:明代接待各国使者的地方。 6、灾厄;厄运。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 7、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 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儒林外史》 8、中医经络穴位名。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9、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 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邵雍《皇极经世书》 副词义: 1、必然;一定。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长风破浪会有时。——唐·李白《行路难》 2、恰巧;正好。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 会其怒。——《史记·项羽本纪》 会幸苑中。——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会雨大作,因留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表示范围。相当于“皆”“都”。 弦、匏、笙、簧,会守拊鼓。——《礼记》 连词义: 1、相当于“与”“同”“和”。 上遣侍郎马尔泰会查郎河按治,于义坐夺官。——《清史稿·刘于义传》 会:kuài 动词义: 1、会意字。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会,合也。——《说文》 会,岁计也。——《玉篇》 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孟子·万章下》正义 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日知录》卷二十四 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周礼·天官》 听出入以要会。——《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 3. 会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例句、出处(在线等) 会huì 一〈动〉 (1) (会意。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本义:会合) (2) 同本义 [get together;assemble] 会,合也。——东汉·许慎《说文》 会,聚也。——《广雅·释诂三》 会同有绛。——《诗·小雅·车攻》 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 会朝清明。——《诗·大雅·大明》 会诸其币。——《仪礼·聘礼》 以会天地之藏。——《礼记·月令·季秋》 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会茶(一起喝茶);会酒(一起吃酒);会猎(原指会合打猎,又比喻会同作战);会衔(联名签署公文);会次(朝会停留的时刻) (4) 晤见 [meet;see] 时见曰会。——《周礼·太宗伯》 相见于却地曰会。——《礼记·曲礼》 会者何,期辞也。——《公羊传·桓公十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会于西河外渑池。 与秦王会 渑池。 与赵王会饮。 (5) 又如:会定(见到);会少离多(相会少,别离多);昨天我没有会着他 (6) 使协调一致;符合 [accord with]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 吴均《续齐谐记》 (7) [体力或智力方面] 能 [can;be able to]。如:他会滑冰;他会读;他会弹钢琴 (8) 懂得 [know]。如:他会英文;他会做思想工作 (9) 对…进行社交性看望 [visit]。如:会朋友 (10) [多指在饭馆、茶楼中] 付 [款] [pay]。如:会钞;会钱 (11) 领悟,领会 [prehend;understand;grasp]。如:会家(行家);会事(懂事,识趣);会得(理解);误会;心领神会;会心 (12) 应当;应须 [should;ought to]。如:会须(当须,应当);会应(该当) 二〈名〉 (1) 器物的盖子 [lid;cover]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 敦启会。——《仪礼·士丧礼》 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 (2) 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meeting;gathering;party;conference]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乃罢会。——《资治通鉴》 (3) 又如:晚上有个全组会;开会;欢迎会;欢送会;会文(兼含观摩、竞赛、考试等多种功能的写作集会) (4) 时机 [opportunity;occasion]。如:适逢其会 (5) 定期市集 [fair]。如:赶会;庙会 (6) 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 [capital]。如:会城(省城);省会;会垣(省城;都市) (7) 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 [society;association;union]。如:帮会;学会;耶稣会;董事会;理事会;同学会;同乡会;会同馆(明代接待各国使者的地方) (8) 灾厄;厄运 [adversity]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 (9) 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 [mutual help financial group]。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 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儒林外史》 (10) 一小段时间 [a little while]。如:一会儿;多会儿;这会儿;那会儿 (11) 中医经络穴位名 [Hui] 扁鹊乃使弟子 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12) 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 [hui] 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邵雍《皇极经世书》 三〈副〉 (1) 必然,一定 [certainly;definitely]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长风破浪会有时。——唐· 李白《行路难》 (2) 恰巧,正好 [just;right;happen to]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 会其怒。——《史记·项羽本纪》 会幸苑中。——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会雨大作,因留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表示范围。相当于“皆”、“都” [all] 弦、匏、笙、簧,会守拊鼓。——《礼记》 四&lt;连&gt; (1) 相当于“与”、“同”、“和” [and] 上遣侍郎马尔泰会 查郎河按治, 于义坐夺官。——《清史稿·刘于义传》 4. 会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会:会huì动词义:1、会意字。 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 本义:会合。会,合也。 ——《说文》会,聚也。——《广雅·释诂三》会同有绛。 ——《诗·小雅·车攻》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会朝清明。 ——《诗·大雅·大明》会诸其币。——《仪礼·聘礼》以会天地之藏。 ——《礼记·月令·季秋》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范仲淹《岳阳楼记》2、晤见。时见曰会。 ——《周礼·太宗伯》相见于却地曰会。——《礼记·曲礼》会者何,期辞也。 ——《公羊传·桓公十年》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与燕王会境上。 /会于西河外渑池。/与秦王会渑池。 /与赵王会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使协调一致;符合。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 吴均《续齐谐记》4、懂得。 5、对……进行社交性看望。6、领悟;领会。 7、应当;应须。名词义:1、器物的盖子。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敦启会。 ——《仪礼·士丧礼》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2、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来会计事。 ——《史记·陈涉世家》乃罢会。——《资治通鉴》3、时机。 4、定期市集。5、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 6、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7、灾厄;厄运。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8、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 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 ——《儒林外史》9、中医经络穴位名。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10、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 ——邵雍《皇极经世书》副词义:1、必然;一定。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古乐府《孔雀东南飞》长风破浪会有时。——唐· 李白《行路难》2、恰巧;正好。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会其怒。 ——《史记·项羽本纪》会幸苑中。——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会雨大作,因留寺。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3、表示范围。 相当于“皆”、“都”。弦、匏、笙、簧,会守拊鼓。 ——《礼记》连词义:1、相当于“与”、“同”、“和”。上遣侍郎马尔泰会查郎河按治,于义坐夺官。 ——《清史稿·刘于义传》另:动词义:1、会意字。本义:计算;总计。 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会,合也。——《说文》会,岁计也。 ——《玉篇》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孟子·万章下》正义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日知录》卷二十四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 ——《周礼·天官》听出入以要会。——《周礼·小宰》。 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
2023-07-27 09:41:331

文言文所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1. “所”在文言文里有哪些意思 所 1.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例如: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例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例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 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例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1.原因,情由。 《文子u2022自然》:“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唯圣人能知所以。”《史记u2022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一:“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帀至日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红娘 曰:‘非先生所知也。"生曰:‘愿闻所以。 "”《儒林外史》第一回:“问其所以,都是 黄河 沿上的州县,被河水决了,田庐房舍,尽行漂没。” 2.可与形容词或动词组成名词性词组,仍表示原因、情由。 《庄子u2022天运》:“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史记u2022卫康叔世家》:“必求 殷 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 3.用以,用来。《庄子u2022天地》:“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 《史记u2022孟尝君列传》:“若急,终无以偿,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非所以厉士民彰君声也。” 宋 苏洵 《几策u2022审势》:“故威与惠者,所以裁节天下强弱之势也。” 4.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荀子u2022哀公》:“君不此问,而问 舜 冠,所以不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u2022慕贤》:“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所以 鲁 人谓 孔子 为‘东家 丘 "。”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於君侯。” 《红楼梦》第六二回:“他和 林妹妹 是一日,他所以记得。” 赵树理 《三里湾u2022放假》:“可是她每天都是第一个先到的,所以对这房子里边的情况很熟悉。” 5.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史记u2022魏公子列传》:“ 胜 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汉 赵晔 《吴越春秋u2022勾践伐吴外传》:“异日, 种 谏曰:‘臣所以在(早)朝而晏罢若身疾作者,但为 吴 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所以相邀相公远来者,正要相公游此间耳。”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 李自成 之所以敢于向东奔窜,是因为他联络 罗汝才 到 潼关 接应。” 6.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上半句用“因”或“缘”,下半句用“所以”。后来发展为“因为……所以……”的句式。 唐 刘肃 《大唐新语u2022谐谑》:“只因心溷溷,所以面团团。” 前蜀 贯休 《蜀王入大慈寺听讲》诗:“只缘 支遁 谈经妙,所以 许询 都讲来。” 《老残游记》第一回:“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学也未曾进得一个。” 老舍 《黑白李》:“ 黑李 是我的好友,因为常到他家去,所以对 白李 的事儿也略知一二。” 7.可以。《易u2022乾》:“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庄子u2022知北游》:“人伦虽难,所以相齿。”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九:“言可以相齿也。” 《文子u2022上仁》:“贵以身治天下,可以寄天下;爱以身治天下,所以托天下。” 8.所作,所为。 《论语u2022为政》:“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康有为 注:“以,为也。” “所”和“以”结合,构成“所以”这样一个粘连较紧的名词性短语,表示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或行为赖以实现的手段和对象。后来成为文言文中经常运用的一个词。 它的具体意义和用法要看“以”应该表示什么意思,如果“以”当“因”讲,“所以”就表示“……的缘故”或“……的原因”;如果“以”当“依靠”、“凭借”讲,“所以”就表示“用来……”、“用……的方法”;如果“以”当“依靠”、“凭借”讲,“所以”就表示“用来……的人”、“……的根据”,等等。在文言文中应视具体语言环境灵活译出。 此外,“所以”用作连词,跟“是以”、“以是”、“以此”相同,可作“因此”解,这和现代汉语中连词“所以”的用法相同。 2. 在文言文里所在是什么意思,所在在文言文里是什么意思 所在:地方,处所;存在的地方。 文言文中,凡是结构助词“所”字后面紧跟一个动词、介词,都是“所字结构”。只要掌握了它的特点,所有疑问都会迎刃而解。 这里只简单明了地说说“所+动词”。动词前面加上所字,构成名词性结构,可以做主语或宾语。实际上,它指的是动词涉及的对象。理解时,只需要去掉所字,在动词后面加上对象即可。“所种”=种的庄稼;“所欲”=想要的东西;“所读”=读的书。 “在”是一个动词,居于、处于的意思。按照上面的理解方法,“所在”=居处的地方;在什么地方。 【补充】 “所在”有时直接用为名词,表示“地方”,不再是所字结构。 3. 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1.定义: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2.特点: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3.结构: (1)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③羿,古之善射者也。 (《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 ④"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 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②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微斯人,吾谁与归?"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 ""快哉,此风。" "美哉,我少年中国。 " [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 何由知吾可也?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yuè)乐(lè),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固定结构 1)、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奈)……何、孰与、得无……乎、孰若。 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之战》) ③与不 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4. 文言文词〝所〞的意思 你好! 文言文词〝所〞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意思不一样: 所〈名词〉(形声。 从斤,户声。斤,斧子。 ( hǔ)本义:伐木声)“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有截其所。 ——《诗·商颂·殷武》 不可不为择所而后错之。——《荀子·王霸》 必于无人之所。 ——《吕氏春秋·达郁》 僻远悠闲之所。——《吕氏春秋·谨听》 不如早为之所。 ——《左传·隐公元年》 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 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余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道理;方法 。 如:所以然(所以如此。指原因或道理);所诠(佛教语。 所解的义理)地方 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进行科学研究的机构 。 如:物理所;农民问题研究所。又指机关或其他机构的名称。 如:派出所;招待所;指挥所着落;结果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清· 黄宗羲《原君》所〈助词〉 表示结构,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矣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闻所未闻;各尽所能用在作主谓结构的谓词前,相当于“之”、“的” 各因其土地所宜,人民所多少而纳职焉。 ——《史记》 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多与“唯”字配合使用,相当于“是” 臣唯命所试。——《列子》 与“为”呼应,构成“为…所…”句式,表示被动。 其后楚目以削,数十年,竟为 秦所灭。——《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资治通鉴》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宋· 苏洵《六国论》 又如:为好奇心所驱使;为实践所证明与介词“从”“由”“自”结合,组成所字结构,表示与动作有关的地方、原因、对象等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吕氏春秋·察今》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遗所由使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聊斋志异·促织》和介词“以”组成“所以”这一短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与具体语言环境,有不同的意思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用什么方法)——《墨子·公输》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 ——《吕氏春秋·察今》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所〈量词〉用于地点、位置,相当于“处”。 如:有房两所用于山、岛等物,相当于“座” 百济国西南海中有大岛十五所。——《括地志》用于建筑物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班固《西都赋》所〈副词〉尚,还 江陵去 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乐府诗集》大约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 父去里所,复还。 ——《史记·留侯世家》 从弟子女十人所。——《史记·滑稽列传》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 ——《西门豹治邺》所〈代词〉这,此 。 如:所事(此事);所以然(指“那个东西”。 因不便明言,用“所以然”隐语代指)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 问帝崩所病,立者谁子,年几岁。——《汉书》若,如果 。 如:所不(誓词。假使不)所〈形词〉一切,所有 。 如:所事(亦作“所是”。凡事,事事);所有品(所占有的东西);所是(所有)宜,适宜的,为其所需的 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系辞下》许多的,多种的 收拾得所事儿温柔,妆点得诸余里颗恰。——《南吕·一枝花》可以的 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史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5. 文言文的什么意思是什么 什么: 表示询问某人、某物或某事的本身或性质 你从那里得到了什么消息 表示询问某物或某事的情况 告诉我你在找什么 虚指,表示不肯定的事物 闻到一种什么花香 表示否定 他算什么,你竟挂念他 表示责难 你笑什么? 表示询问在它前面的词或一系列的词中所未包括的可能性 这是爬行动物、两栖动物,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表示惊讶或激动 什么,不吃早餐啦! 摘自《百度汉语》 疑问代词。表示疑问。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公荐》:“奇章公始来自江黄间,置书囊於国东门,携所业先诣二公……韩始见题,而掩卷问之曰:‘且以拍板为什么?"” 《景德传灯录·法达禅师》:“祖又曰:‘汝名什么?"对曰:‘名 法达 。"”鲁迅 《呐喊·药》:“好香!你们吃什么点心呀?” 李广田《<;散文三十篇>;序》:“若问这些文章到底有什么意义,勉强说,也不过是多少地反映了那个旧社会的某些方面。” 疑问代词。表示无须,不必。 唐吕岩《劝世》诗:“衣食随缘,自然快乐;算是甚命,问什么卜?!”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若是 汉 天子早把书明降, 韩元帅 免受人诬罔……我蒯彻也粧什麽风魔,使什么伎俩!”如:你说呀,装什么哑巴! 摘自《百度百科》相关词条。 6. 文言文中的 是 什么意思 “是”在古文中有如下几种解释: ①正确,与“非”相对。陶渊时《归去来辞》:“今是而昨非。” ②认为正确。《墨子.尚同上》国君之所是,必皆是之。” ③表示肯定判断。 《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之也。” ④指示代词。此,这。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清.方苞《狱中杂记》:“是疾易传染。” ⑤动词,用在前置的宾语和动词之间强调宾语《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小国将君是望,敢不唯命是听。” 是寡人之过中是指示代词应该翻译成这而不是这是把是翻译成这是是一个典型的根据翻译而得的一个错误,有些时候翻译句子而得的并不能从中直接提取单字,但绝大部分时候是可以的 7. 文言文中"所"字的用法及涵义和实例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所 ⑴处所,地方。例:①持童抵主人所。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③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④乐土乐土,爱得我所!⑤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⑥某所,而母立于兹。⑦此何所也? ⑵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等。例:①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④荆柯有所待,欲与俱。⑤此疾之所由生也。(所由生:产生的缘由。) 「所以」 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例:①吾知所以人距子矣,吾不言。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⑵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例: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②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谓」所说的。例:⑴郦道元所谓环水也。⑵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⑶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所在」 ⑴到处。例: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⑵所在之处,处所。例:①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③宫阙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 8. 文言文的会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会 动词义: 1、会意字。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本义:会合。 会,合也。——《说文》 会,聚也。——《广雅·释诂三》 会同有绛。——《诗·小雅·车攻》 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 会朝清明。——《诗·大雅·大明》 会诸其币。——《仪礼·聘礼》 以会天地之藏。——《礼记·月令·季秋》 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2、晤见;会见。 时见曰会。——《周礼·太宗伯》 相见于却地曰会。——《礼记·曲礼》 会者何,期辞也。——《公羊传·桓公十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使协调一致;符合。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吴均《续齐谐记》 4、(多指在饭馆、茶楼中)付(款)。如会钞、会钱。 5、领悟;领会。 6、应当;应须。如会须:当须;应当。会应:该当。 名词义: 1、器物的盖子。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 敦启会。——《仪礼·士丧礼》 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 2、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乃罢会。——《资治通鉴》 3、时机。如适逢其会。 4、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如会垣:省城;都市。 5、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如帮会、会同馆:明代接待各国使者的地方。 6、灾厄;厄运。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 7、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 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儒林外史》 8、中医经络穴位名。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9、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 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邵雍《皇极经世书》 副词义: 1、必然;一定。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长风破浪会有时。——唐·李白《行路难》 2、恰巧;正好。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 会其怒。——《史记·项羽本纪》 会幸苑中。——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会雨大作,因留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表示范围。相当于“皆”“都”。 弦、匏、笙、簧,会守拊鼓。——《礼记》 连词义: 1、相当于“与”“同”“和”。 上遣侍郎马尔泰会查郎河按治,于义坐夺官。——《清史稿·刘于义传》 会:kuài 动词义: 1、会意字。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会,合也。——《说文》 会,岁计也。——《玉篇》 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孟子·万章下》正义 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日知录》卷二十四 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周礼·天官》 听出入以要会。——《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
2023-07-27 09:41:401

文言文副什么意思

1. 其实在文言文里什么意思 1.实际情况;实际上、事实上。 《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北史·萧大圜传》:“及于谨军至,元帝乃令大封充使请和,大圜副焉,其实质也。”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张匄拔剑在手,曰:‘汝若不言,吾即杀汝!"宜僚俱,尽吐其实。” 2.实在,确实。 宋孔平仲《续世说·直谏》:“帝召学士马裔孙谓曰:‘ 在德语太凶,其实难容。"” 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三折:“折末斩便斩敲便敲剐便剐,我其实不怕。” 3.它们的果实 《晏子春秋·杂下》:“晏子避席对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莲》:“其实曰莲子。” 4.它的实际数量 《六国论》:“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2. 文言文的会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会 动词义: 1、会意字。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本义:会合。 会,合也。——《说文》 会,聚也。——《广雅·释诂三》 会同有绛。——《诗·小雅·车攻》 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 会朝清明。——《诗·大雅·大明》 会诸其币。——《仪礼·聘礼》 以会天地之藏。——《礼记·月令·季秋》 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2、晤见;会见。 时见曰会。——《周礼·太宗伯》 相见于却地曰会。——《礼记·曲礼》 会者何,期辞也。——《公羊传·桓公十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使协调一致;符合。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吴均《续齐谐记》 4、(多指在饭馆、茶楼中)付(款)。如会钞、会钱。 5、领悟;领会。 6、应当;应须。如会须:当须;应当。会应:该当。 名词义: 1、器物的盖子。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 敦启会。——《仪礼·士丧礼》 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 2、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乃罢会。——《资治通鉴》 3、时机。如适逢其会。 4、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如会垣:省城;都市。 5、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如帮会、会同馆:明代接待各国使者的地方。 6、灾厄;厄运。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 7、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 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儒林外史》 8、中医经络穴位名。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9、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 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邵雍《皇极经世书》 副词义: 1、必然;一定。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长风破浪会有时。——唐·李白《行路难》 2、恰巧;正好。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 会其怒。——《史记·项羽本纪》 会幸苑中。——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会雨大作,因留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表示范围。相当于“皆”“都”。 弦、匏、笙、簧,会守拊鼓。——《礼记》 连词义: 1、相当于“与”“同”“和”。 上遣侍郎马尔泰会查郎河按治,于义坐夺官。——《清史稿·刘于义传》 会:kuài 动词义: 1、会意字。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会,合也。——《说文》 会,岁计也。——《玉篇》 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孟子·万章下》正义 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日知录》卷二十四 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周礼·天官》 听出入以要会。——《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 3. 文言文 已 是什么意思 字义 〈动〉 1.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2. 同本义 [cease;stop] 鸡鸣不已。——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1333335306266《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不已 4. 完成,完毕 [finish] 已,成也。——《广雅》 已事遄往。——《易·损》。注:“竟也。” 且曰吾已。——《左传·昭公十三年》。注:"犹决竟也。” 有司已于事而竣。——《国语·齐语》。注:“毕也。” 5. 又如:已矣(完了,逝去) 6. 治愈 [cure] 已大风、挛踠、瘘疠治愈大风、挛踠、瘘、疠(等重病)。大风,麻风病。挛踠,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瘘,脖子肿。疠,恶疮]。——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副〉 1. 已经 [already]——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 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如:已装不卸(喻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3. 以前 [before]。如:已先(从前;先前);已事(往事) 4. 罢了,算了 [well]。如:已乎(算了) 5. 太 [too]——表示程度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诗·唐风》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 [also]——表示行为的频率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 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世说新语》 7. 最终,终归 [finally] 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荀子》 8. 已而,然后 [then;after that]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同学你好 有帮助请点好评或者采纳 祝你新的一学期学习进步! 4. 文言文里的与是什么意思 与 yǔ 1. 和,跟:正确~错误。~虎谋皮。生死~共。 2. 给:赠~。~人方便。 3.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4. 〔~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 赞助,赞许:~人为善。 与 yù 1. 参加:参~。~会。 与 yú 1. 同“欤”。 与 yǔ 1. 计算机的一种逻辑运算方式【两运算数都为1结果为1,否则为0】 一般来说,文言文中的与都是给的意思。 希望采纳,谢谢! 5. 但在文言文中什么意思 dàn ①<;副>;只;仅;唯独 。《陈情表》:“~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木兰诗》:“不闻爷娘唤女声,~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指南录〉后序》:“~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②<;副>;只管;尽管。《孔雀东南飞》:“卿~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③<; 副>;不过;只是。《卖油翁》:“无他,~手熟尔。”《采草药》:“~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正枯,采掇者易辩识耳。” ④<;副>;徒然;白白地。《汉书?食货志》:“民欲祭祀丧纪而无用者,钱府以所人工商之贡~赊之。”《汉书?匃奴传》:“何~远走,亡匿于幕北寒苦无水草之地为?。” ⑤<; 连>;只要。《失街亭》:“与汝一万兵,去此城屯扎,~街亭危。可引兵救之” 【但可】只须。《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敕会取艾,不足自行。” 6. 文言文的适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意思: 1、到、去。 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翻译:去那乐土有幸福。 2、归向。 好恶不愆,民知所适,事与不济。——《左传·昭公十五年》 翻译:喜好、厌恶都不过分,百姓知道行动的方向,事情就没有不成功的。 3、女子出嫁 适,女子出嫁。——《玉篇》 翻译:适,指女子出嫁。 4、符合,适合。 适我愿兮。——《诗·郑风·野有蔓草》 翻译:适合我的愿望啊。 5、正好,恰好。 从上观之适与地平。——宋· 沈括《梦溪笔谈》 翻译:从上面看正好与地面相平。 6、刚刚;方才。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翻译:刚刚得到府君的来信,明天来迎接你。 7、如果,假如,假定。 王适有言,必亟听从。——《韩非子·内储说下》 翻译:大王如果说了什么,必须立即照他的吩咐去做。 扩展资料 现代意思: 1、相合:~用。~意。 2、舒服:安~。 3、恰巧:~逢其会。 4、去:无所~从。 5、旧指女子出嫁:~人。 组词: 1、合适[hé shì] 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这双鞋你穿着正~。这个字用在这里不~。也作合式。 2、适当[shì dàng] 合适;妥当:措辞~。~的机会。由他去办这件事再~不过了。 3、适用[shì yòng] 适合使用:这套耕作方法,在我们这个地区也完全~。 4、适合[shì hé] 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过去的经验未必~当前的情况。 5、适中[shì zhōng] 既不是太过,又不是不及:冷热~。身材~。 7. 文言文中,既的意思 这是古汉语字典上的谢谢!! 很全了,现在考得一般是“已经,完全的意思”但在文中还要靠自己的理解哦! 既的古汉语意思 jì ①<;动>;尽;完;终了。韩愈《进学解》:“言未~,有笑于列者曰。” ②<;副>;后来;不久。《左传?成公二年》:“~,卫人赏之以邑。” ③<;副>;已经,……以后。《廉颇蔺相如列传》:“~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④<;副>;全;都;皆。《屈原列传》:“楚人~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⑤<;连>;既然;既然是。《归去来兮辞》:“~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季氏将伐颛臾》:“~来之,则安之。” ⑥<;连>;与“且”、“又”、“亦”相呼应,表并列关系。《芙蕖》:“有风~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谋攻》:“三军~惑且疑,则诸侯之难到矣。” ⑦<;副>;通“即”,就;便。《荆轲刺秦王》:“轲~取图奉之。”” 【既而】不久;过了不久。 【既且】已经过去。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既夕】古丧礼土葬前最后一次吊哭的晚上。 这是古汉语字典上的谢谢 8. 常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指伦常 一、常的组词: 超常、无常、通常、常数、常务 家常、常温、失常、常人、常住 二、常的笔顺: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常,下帬也。从巾,尚声。裳,常或从衣。 白话版《说文解字》:常,下身穿的衣裙。字形采用“巾”作边旁,采用“尚”作声旁。裳,这是“常”的异体字,字形采用“衣”作边旁。 三、相关组词: 1、异常[yì cháng] 不同于寻常。 2、超常[chāo cháng] 超过寻常;超出一般。 3、逾常[yú cháng] 超过寻常。 4、常任[cháng rèn] 属性词。长期担任的。 5、常套[cháng tào] 常用的陈陈相因的办法或格式。
2023-07-27 09:41:471

董永传说简介及详细资料

董永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故事起源于明代小说《西游记》的插曲《董永艳遇记》。董永传说主要讲述了董永靠着勇气和聪明才智,经历种种艰辛,最终娶得心仪女子的故事。据传说,董永生于唐朝,家境贫寒,但机智勇敢,善于钻研医术、算术和天文学。他命途多舛,先后被贩卖为奴隶、流落异乡,但在磨难中锤炼出了过人的智慧和勇气。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山中救下了美丽善良的女子七仙女,并在接下来的几次相遇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董永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一份官职和荣誉,与七仙女相爱成婚,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董永传说流传至今,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这个故事展现了普通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化解了命运的阴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和幸福。
2023-07-27 09:41:542

会文言文的意思

1. 会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会:会huì动词义:1、会意字。 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 本义:会合。会,合也。 ——《说文》会,聚也。——《广雅·释诂三》会同有绛。 ——《诗·小雅·车攻》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会朝清明。 ——《诗·大雅·大明》会诸其币。——《仪礼·聘礼》以会天地之藏。 ——《礼记·月令·季秋》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范仲淹《岳阳楼记》2、晤见。时见曰会。 ——《周礼·太宗伯》相见于却地曰会。——《礼记·曲礼》会者何,期辞也。 ——《公羊传·桓公十年》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与燕王会境上。 /会于西河外渑池。/与秦王会渑池。 /与赵王会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使协调一致;符合。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 吴均《续齐谐记》4、懂得。 5、对……进行社交性看望。6、领悟;领会636f7079e79fa5e9819331333361326266。 7、应当;应须。名词义:1、器物的盖子。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敦启会。 ——《仪礼·士丧礼》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2、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来会计事。 ——《史记·陈涉世家》乃罢会。——《资治通鉴》3、时机。 4、定期市集。5、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 6、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7、灾厄;厄运。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8、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 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 ——《儒林外史》9、中医经络穴位名。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10、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 ——邵雍《皇极经世书》副词义:1、必然;一定。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古乐府《孔雀东南飞》长风破浪会有时。——唐· 李白《行路难》2、恰巧;正好。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会其怒。 ——《史记·项羽本纪》会幸苑中。——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会雨大作,因留寺。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3、表示范围。 相当于“皆”、“都”。弦、匏、笙、簧,会守拊鼓。 ——《礼记》连词义:1、相当于“与”、“同”、“和”。上遣侍郎马尔泰会查郎河按治,于义坐夺官。 ——《清史稿·刘于义传》另:动词义:1、会意字。本义:计算;总计。 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会,合也。——《说文》会,岁计也。 ——《玉篇》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孟子·万章下》正义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日知录》卷二十四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 ——《周礼·天官》听出入以要会。——《周礼·小宰》。 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 2. 会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huì ①<;动>;会合;聚集。《陈涉世家》:“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②<;动>;会盟;宴会。《廉颇蔺相如列传》:“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又】会见;见面。《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闻,不肯与会。”《孔雀东南飞》:“于今无会因。” ③<;名>;机会;时机。《<;指南录>;后序》:“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④<;名>;节奏。《庖丁解牛》:“乃中《经首》之会。” ⑤<;动>;领会;理解。《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⑥<;副>;适逢;恰巧遇上。《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⑦<;动>;能。《林黛玉进贾府》:“我自来是如此,从会饮食时便吃药。” ⑧<;副>;当然;必定。《孔雀东南飞》:“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 ⑨<;副>;将要。《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kuài ①<;动>;算帐;结帐。《冯谖客孟尝君》:“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②<;名>;帽子上缀结采玉的缝隙叫会,作朝及蔽膝的领缝也叫会。 【会圣】有超人本领。 【会子】⒈宋代发行的一种纸币。⒉约会的帖子。 3. 文言文的会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会 动词义: 1、会意字。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本义:会合。 会,合也。——《说文》 会,聚也。——《广雅·释诂三》 会同有绛。——《诗·小雅·车攻》 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 会朝清明。——《诗·大雅·大明》 会诸其币。——《仪礼·聘礼》 以会天地之藏。——《礼记·月令·季秋》 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2、晤见;会见。 时见曰会。——《周礼·太宗伯》 相见于却地曰会。——《礼记·曲礼》 会者何,期辞也。——《公羊传·桓公十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使协调一致;符合。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吴均《续齐谐记》 4、(多指在饭馆、茶楼中)付(款)。如会钞、会钱。 5、领悟;领会。 6、应当;应须。如会须:当须;应当。会应:该当。 名词义: 1、器物的盖子。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 敦启会。——《仪礼·士丧礼》 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 2、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乃罢会。——《资治通鉴》 3、时机。如适逢其会。 4、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如会垣:省城;都市。 5、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如帮会、会同馆:明代接待各国使者的地方。 6、灾厄;厄运。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 7、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 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儒林外史》 8、中医经络穴位名。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9、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 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邵雍《皇极经世书》 副词义: 1、必然;一定。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长风破浪会有时。——唐·李白《行路难》 2、恰巧;正好。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 会其怒。——《史记·项羽本纪》 会幸苑中。——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会雨大作,因留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表示范围。相当于“皆”“都”。 弦、匏、笙、簧,会守拊鼓。——《礼记》 连词义: 1、相当于“与”“同”“和”。 上遣侍郎马尔泰会查郎河按治,于义坐夺官。——《清史稿·刘于义传》 会:kuài 动词义: 1、会意字。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会,合也。——《说文》 会,岁计也。——《玉篇》 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孟子·万章下》正义 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日知录》卷二十四 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周礼·天官》 听出入以要会。——《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 4. 【“已”的古文中有哪几种解释】 1. 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 2. 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 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 4. 太,过:不为~甚. 5. 古同“以”. 诸候国 已,周代姒姓伯爵诸候国,是夏禹王之后.封地位于现河南省开封市雍丘县. 〈动〉 1.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2. 同本义 [cease;stop] 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不已 4. 完成,完毕 [finish] 已,成也.——《广雅》 已事遄往.——《易·损》.注:“竟也.” 且曰吾已.——《左传·昭公十三年》.注:"犹决竟也.” 有司已于事而竣.——《国语·齐语》.注:“毕也.” 5. 又如:已矣(完了,逝去) 6. 治愈 [cure] 已大风、挛踠、瘘疠治愈大风、挛踠、瘘、疠(等重病).大风,麻风病.挛踠,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瘘,脖子肿.疠,恶疮].——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副〉 1. 已经 [already]——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 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如:已装不卸(喻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3. 以前 [before].如:已先(从前;先前);已事(往事) 4. 罢了,算了 [well].如:已乎(算了) 5. 太 [too]——表示程度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诗·唐风》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 [also]——表示行为的频率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 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世说新语》 7. 最终,终归 [finally] 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荀子》 8. 已而,然后 [then;after that]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会"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会:huì ①会合;聚集。《陈涉世家》:“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②会盟;宴会。《廉颇蔺相如列传》:“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又】会见;见面。《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闻,不肯与会。”《孔雀东南飞》:“于今无会因。” ③机会;时机。《后序》:“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④节奏。《庖丁解牛》:“乃中《经首》之会。” ⑤领会;理解。《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⑥适逢;恰巧遇上。《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⑦能。《林黛玉进贾府》:“我自来是如此,从会饮食时便吃药。” ⑧当然;必定。《孔雀东南飞》:“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 ⑨将要。《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会:kuài ①算帐;结帐。《冯谖客孟尝君》:“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②帽子上缀结采玉的缝隙叫会,作朝及蔽膝的领缝也叫会。 6. 会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例句、出处(在线等) 会huì 一〈动〉 (1) (会意。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本义:会合) (2) 同本义 [get together;assemble] 会,合也。——东汉·许慎《说文》 会,聚也。——《广雅·释诂三》 会同有绛。——《诗·小雅·车攻》 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 会朝清明。——《诗·大雅·大明》 会诸其币。——《仪礼·聘礼》 以会天地之藏。——《礼记·月令·季秋》 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会茶(一起喝茶);会酒(一起吃酒);会猎(原指会合打猎,又比喻会同作战);会衔(联名签署公文);会次(朝会停留的时刻) (4) 晤见 [meet;see] 时见曰会。——《周礼·太宗伯》 相见于却地曰会。——《礼记·曲礼》 会者何,期辞也。——《公羊传·桓公十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会于西河外渑池。 与秦王会 渑池。 与赵王会饮。 (5) 又如:会定(见到);会少离多(相会少,别离多);昨天我没有会着他 (6) 使协调一致;符合 [accord with]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 吴均《续齐谐记》 (7) [体力或智力方面] 能 [can;be able to]。如:他会滑冰;他会读;他会弹钢琴 (8) 懂得 [know]。如:他会英文;他会做思想工作 (9) 对…进行社交性看望 [visit]。如:会朋友 (10) [多指在饭馆、茶楼中] 付 [款] [pay]。如:会钞;会钱 (11) 领悟,领会 [prehend;understand;grasp]。如:会家(行家);会事(懂事,识趣);会得(理解);误会;心领神会;会心 (12) 应当;应须 [should;ought to]。如:会须(当须,应当);会应(该当) 二〈名〉 (1) 器物的盖子 [lid;cover]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 敦启会。——《仪礼·士丧礼》 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 (2) 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meeting;gathering;party;conference]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乃罢会。——《资治通鉴》 (3) 又如:晚上有个全组会;开会;欢迎会;欢送会;会文(兼含观摩、竞赛、考试等多种功能的写作集会) (4) 时机 [opportunity;occasion]。如:适逢其会 (5) 定期市集 [fair]。如:赶会;庙会 (6) 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 [capital]。如:会城(省城);省会;会垣(省城;都市) (7) 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 [society;association;union]。如:帮会;学会;耶稣会;董事会;理事会;同学会;同乡会;会同馆(明代接待各国使者的地方) (8) 灾厄;厄运 [adversity]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 (9) 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 [mutual help financial group]。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 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儒林外史》 (10) 一小段时间 [a little while]。如:一会儿;多会儿;这会儿;那会儿 (11) 中医经络穴位名 [Hui] 扁鹊乃使弟子 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12) 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 [hui] 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邵雍《皇极经世书》 三〈副〉 (1) 必然,一定 [certainly;definitely]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长风破浪会有时。——唐· 李白《行路难》 (2) 恰巧,正好 [just;right;happen to]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 会其怒。——《史记·项羽本纪》 会幸苑中。——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会雨大作,因留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表示范围。相当于“皆”、“都” [all] 弦、匏、笙、簧,会守拊鼓。——《礼记》 四&lt;连&gt; (1) 相当于“与”、“同”、“和” [and] 上遣侍郎马尔泰会 查郎河按治, 于义坐夺官。——《清史稿·刘于义传》
2023-07-27 09:42:071

乌丹镇的发展情况

概况翁旗委、政府提出了“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管理、建宜居城镇”的小城镇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经过不懈努力,翁旗建制镇已发展到8个,城镇化率达30%,旗域范围内已初步形成以城关镇乌丹镇为中心,以国家级重点镇乌敦套海镇、自治区级重点镇海拉苏镇为依托,以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为纽带,联系广大农村牧区腹地的城镇体系格局。宜居宜业的城镇发展目标,助推了翁旗城镇建设的美丽嬗变。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论证,规划先行,为打造和谐宜居城镇提供先决条件。翁旗加大对规划修编工作的检查督促力度,编制出台了《翁旗县域村镇体系规划》。重新编制了《乌丹镇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城镇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规划的编制设计上,坚持打造宜居城镇的理念,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对给水排水、集中供热、污水及垃圾处理一次性规划设计到位。城关镇的强弱电路、给排水管网、通讯网络、供热管道全部放入地下,保证了规划的科学性。在少郎河南组团规划用地面积21.67公顷、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的行政商务办公区,在规划的17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公安局、法院、乌丹镇、教育局、宏远公司、文博大厦即将开工建设。在建的乌丹一中总用地面积12.4公顷,建筑面积69260平方米。在行政商务办公区内,利用原垃圾填埋场3.83公顷建设生态公园一处,同时规划了80公顷商贸物流园区,商贸物流园区客货综合运输区已经开工建设,年内将有部分功能投入使用。在少郎河北组团规划了占地25公顷的集农副产品交易、副食百货、数码家电、餐饮娱乐为一体的金色阳光广场。为实现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打造赤峰卫星城的目标,翁旗委、政府因势利导提出了“西移、南扩、北进、滚动发展”的思路,重新修编了《乌丹西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总面积5.58公里,完成3.18平方公里的城市设计。修编后的乌丹镇城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构建了“八横八纵”的城市道路整体框架,形成了以少郎河为轴心的河南、河北两大组团。</P>城镇建设管理构筑平台,大力扶持,为加快全旗小城镇建设培土筑基。为盘活存量土地资产,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保证城镇建设顺利实施,在全旗小城镇开发建设中,翁旗大胆探索以土地经营城市的理念,突出政府对土地的调控作用。几年来,通过企业转制、矿产整合、征地拆迁、沟壑治理等,共分期分批对各苏木乡镇土地进行储备,其中乌丹镇储备建设用地4864亩,乌敦套海镇储备建设用地820亩,海拉苏镇储备建设用地1100亩。所储备的土地全部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公开出让,所获收益主要用于征地拆迁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良性循环发展。建立对口扶持制度。旗直有关部门对口扶持重点镇,每年都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或项目,帮扶重点镇的发展;加强小城镇管理机构建设,在全旗各苏木乡镇统一设置了“城建所”。加大旗级财政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针对翁旗小城镇分布广、地域差别大、发展上存在不均衡的问题,翁旗坚持把竞争激励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引入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中,着力在全旗范围内营造小城镇建设相互竞争的良好局面。每年开展一次小城镇建设示范乡镇的评选表彰活动,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调动各地区抓好小城镇建设工作的积极性。2009年末,翁旗召开的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表彰工作会议,旗政府专门拿出300万元资金,表彰奖励了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城镇化建设进程聚力建设,加强监管,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翁旗在乌丹镇西区建设中共投入资金2.3亿元。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投资2500万元启动了玉龙桥、清泉路、红山桥建设;投资3290万元开通了西城区、河南区的“三路一街”,即:玉龙路、清泉路、红山路和郎河街,总长度3930米,总硬化面积86600平方米,埋设管网总长度22000米;投资1.3亿元,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少郎河治理任务,完成1.5公里河道整治,建钢闸一座。本着打造精品化、规模化住宅小区的理念,在少郎河北组团规划住宅小区12个共150万平方米,正在建设的百合小区总建设面积47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的红山路、新华街两侧商业街总长1730延长米,总铺筑面积14.52万平方米。为打造城市服务业品牌,引资1亿元建设绿海明珠四星级宾馆项目。为缓解城市集中供热矛盾,整合集中供热资源,引资2亿元,在乌丹镇西城区建设高标准集中供热站一处,设计供热面积800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占地60亩,年内完成投资8000万元,实现供热50万平方米。投资426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一处。投资1980万元的垃圾处理厂建设扫尾工程正在进行中。从城镇建设需求出发,翁旗出台了《乌丹镇旧城改造管理办法》,将旧城改造与棚户区建设、经济适用房建设、廉租房建设相结合。2009年,翁旗共建廉租房4栋384套19205平方米,经济适用房2栋167套1万平方米。2010年旧城改造完成鲁王小区、吉祥家园、锦绣家园和三中东侧小区建设共13.5万平方米155户的任务;完成林业棚户区改造235户19777平方米的任务;完成216户1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建设任务。投资206万元实施了5条小巷治理工程,治理长度1510延长米,硬化巷道9700平方米。农业发展翁牛特旗乌丹镇加大设施农业发展力度,通过成立组织、明确思路、组织参观、分解任务、制定奖惩措施等,1-6月份,已落实设施农业2030亩,其中:落实塑料大棚300亩,其中双窝铺村100亩春棚已定植;落实8个日光温室小区1730亩。其中:常汉布、山咀子、兴隆地三个日光温室小区已开工建设,8月份可实现定植。山咀子设施农业小区与正在实施的移民搬迁项目捆挷使用资金,将山咀子村三家组26户、127口人实施搬迁。完成日光温室水利规划10处,完成塑料大棚水利规划2处。落实塑料大棚600亩,完成任务的87%,栽植品种为硬果西红柿和彩椒,落实日光温室1430亩,完成任务的143%,其中:常汉布村230亩日光温室小区已开工建设,山嘴子、东甸子、四道杖房、北大庙、兴隆地、黑塔子等六个200亩设施农业小区也将开工建设,预计8月份可实现定植。工作中,重点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解决设施农业资金筹措难问题,计划成立11个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登记证,其他10个协会按规范化要求,相关材料已上报,正在等待审核批准。二是解决销售市场问题,计划在长常汉布村建销售市场一处,占地面积20亩,地块已落实。三是解决技术服务问题,除旗里派的一名技术员外,又聘请了一名技术员,实行蹲棚指导,全程跟踪技术服务。畜牧业发展2008年,翁牛特旗乌丹镇始终把畜牧业结构调整作为工作的重点,与时俱进,开创性地开展工作。畜牧业发展取得新成绩截止2008年6月末,全镇牲畜总头数43.5万头(只、口)。羊存栏32.8万只;牛存栏3.7万头,其中:奶牛1.7万头;猪存栏5.1万口,其中:野猪54口;鸡存栏70万只,其中:珍珠鸡1620只。全镇羊出栏9.8万只,育肥牛出栏2.5万头,预计年末将达3.5万头,猪出栏1.5万口,鸡出栏35万只。全镇牧业产值可达3亿元,同时,把肉牛养殖作为畜牧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百头以上养牛大户26户,建奶站5个,建养牛专业村10个,成立养牛信用协会10个,落实养牛贷款3000万元,东园子村年出栏育肥牛达到1.5万头,仅此一项可使全村年增加收入1000万元,已成为全旗及至全市的典型。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重点实施了棚圈项目、围栏封育项目和飞播种草项目。其中:棚圈项目13200平方米已全部落实到户,经旗畜牧局和镇政府初检,85%以上的户已敲定,其余正在备料,最晚明春敲定。实施围栏封育项目1万亩,分别落实到西拉沐沦河沿岸的布力彦嘎查、呼日哈嘎查、阿尔山嘎查、哈图嘎查,现已基本完成,个别地方准备工作也已全部就绪,12月份以前能全部完成。飞播牧草完成1万亩,效果良好,出苗率达90%。畜禽防疫取得新成效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部署,镇政府制订了畜禽防疫工作意见,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实施方案》,全镇聘请防疫员6人,使嘎查村级防疫员达到30人,通过实行防疫员包嘎查村工作制度,落实每个防疫员的防疫任务,春季防疫密度达到100%,在全旗检查中名列第一,秋季防疫工作现也已全面展开,羊防疫14.8万只,牛防疫2.6万头,猪防疫2.8万口,鸡防疫22万只,计划11月5日前能全部完成。四、品种改良取得新成果。本着促进畜牧业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示范带动、项目推进等得力措施,狠抓了畜牧业“种子工程”,强力推进牛品种改良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在全镇开展了劣质公牛去势会战,全镇设立牛人工改良点23处,配备改良技术员23人,去势兽医12人,18日,对改良技术员进行了培训,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共去势劣质公牛1647头,去势率达100%,劣质公牛全部淘汰,人工授精10026头,受胎率89.6%以上。工业发展该镇镇内重点企业15家,其中建筑企业3家、铅锌企业4家、莹石企业2家、其它企业6家。重点项目11个,在建项目11个,分别是:李振水投资天通矿业铅锌采选项目、通辽王伟利投资的绿洲矿业大理石开发项目、辽宁乌苏里经贸公司与山东东岳集团合作整合莹石资源、红山区熊国强投资的新房子叶腊石探采项目、河南刘胜雷投资的银丰矿业八分地少龙山铅锌探采项目、元宝山常玉与松山区李秉全合作投资的翁旗金源矿业铅锌探采项目、宁城王振军投资的兴隆地铅锌探采项目、松山区李秉全投资的新地黑山咀铅锌探采项目、林东常国柱投资的三盛龙铅锌探采项目、张广投资的诚鑫矿业铅锌探采项目、疙瘩窝铺莹石探采项目。 旅游景点梵宗寺: 梵宗寺坐落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乌丹镇北4公里处,占地4公顷,是翁牛特旗仅存的一座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内蒙古大草原上一座较大的藏传佛教圣地。梵宗寺历史梵宗寺始建于1318年(元延祐五年),始称护国寺,后毁于明末清初战火。清朝雍正年间,翁旗王爷在原址重建护卫寺,但该寺竣工不久,被1735(清雍正十三年)的一场特大山洪冲毁。清乾隆八年(1743年),翁牛特旗第五代扎萨克篷斯克,按照喇嘛的意愿,把将护卫寺迁至乌丹城西北的山坡上,就是现在梵宗寺的寺址。当年修建梵宗寺共花费白银16万两,由蓬斯克及其福晋宏吉达筹集。寺院建成后,乾隆皇帝御赐刻有满、汉、藏、蒙四种文字的匾额,赐名梵宗寺,意为“佛教发祥之地”,为翁牛特旗旗庙(王爷家庙),总揽全旗喇嘛庙务,隶属于北京雍和宫管辖,是一座汉藏合壁成的古代建筑。梵宗寺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最盛时住寺僧人达500余。此处在元代称鲁花岛,当时是前三面环水,后而足重峦相连。因而寺院是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寺院随山势高低形成阶梯式院落。建筑特点整个寺院建筑皆为正殿和配殿对称式,三进院落,一进院落是天王殿,东西有转经殿、关帝殿、钟鼓楼和各五间的客堂。二进院是寺院的中心大殿,也称大经堂,是日常举行佛事活动的场所,是重檐歇山二层楼式宏伟建筑。东西有五大金刚和罗汉殿。三进院正中是单檐歇山式的弥勒殿,两侧是时轮金殿和度母殿,东西配殿是延寿三尊殿和藏经殿,殿宇皆为青砖灰瓦木架结构,多为硬山七檩小式木结构。每个殿宇的屋脊形式各异,额枋和梁枋上下都有绚丽多姿的彩绘,人物、游龙、飞凤、禽鸟、花卉,形态各异,匠心独具。建筑物上的浮雕内容丰富多彩,有仙灵鸟、山水花鸟,几何图案等,雕工精细,形神兼备,整个院内有大小佛殿11座。“文革”期间梵宗寺遭到严重破坏。1987年以来旗人民政府多方筹措资金修复梵宗寺。梵宗寺寺主、中国藏经系高级佛学院教务长、副研究员、第五世活佛丹迥·冉纳班杂(汉名吴占有),1998年以来先后投资200余万元修复梵宗寺。修复后的梵宗寺占地4公顷。整个建筑群由寺前广场、天王殿、鼓楼、客堂、僧房、转经殿、罗汉殿、五大金刚殿、大雄宝殿(大经殿)、延寿三尊殿、大藏经殿、弥勒殿(未来佛殿)、时轮金刚殿、二十一度母、关帝殿组成,是赤峰地区规模较大、建筑风格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也是翁旗仅存的一座较完正的古建筑群。现存115间,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现况1985年梵宗寺正式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依法正式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梵宗寺是内蒙古草原著名寺院,尤其是内蒙古东部草原上主要佛教朝拜圣地之一,也是内蒙古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玉龙沙湖旅游区:玉龙沙湖旅游区位于乌丹镇布日墩嘎查境内。距赤峰108公里,国道直通。是一个以沙湖自然景观和蒙古族风情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区,闻名中外的“中华第一龙”出土腾飞的地方。旅游区内有5万亩草原。草原与茫茫无边的科尔沁沙地相连。沙漠中的布日墩湖面积达1.4万亩。湖中又有十多座沙岛。形成沙中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草、草中有鸟的奇特沙湖景观。每年6--10月份,这里蓝天丽日,沙白水碧,草绿林翠,游人如织。年接待中外游客20余万人。主要接待设施:大蒙古包多功能厅2座,传统蒙古包15顶,淋浴、水洗厕所、歌舞表演厅等。主要活动项目:游泳、划船、快艇、自驾摩托艇、水上观鸟、蒙古族歌舞表演、骑马、射箭、蒙古族风味餐、沙浴、滑沙等。勃隆克沙漠旅游区:勃隆克沙漠旅游区位于翁牛特旗以北,是观赏自然奇景和体验蒙古族风情的好去处。这里有金色的沙山、碧绿的湖水、如茵的草原、奇异的怪石。种种看似奇异的组合就这样完美地融在一处,让人如在梦中一般。旅游区内还特别设有观赏区、娱乐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等,主要项目包括赛马、射箭、滑翔、滑沙、快艇、皮划艇、游泳、垂钓、水上游戏、沙漠驼队探险等,游乐之余,可以到民族餐厅品尝内蒙古风味菜肴。其甘旅游度假区:其甘旅游度假区位于乌丹镇境内,距旗政府所在地乌丹镇35公里,距赤峰市区125公里,旅游区有近2万亩水面的其甘诺尔,有可垂钓、游泳、划船的1000亩水面的月牙湖,有面积近300平方公里的松树山,山上有99座山峰和多种野生植物,有油松、沙地松、林松、五角枫、蒙古栎、暴马丁香、合欢、柠条、山株子等乔灌木48种之多,其中暴马丁香是全国稀有树种,沙地油松面积全国之最,山中奇峰、怪石、景观众多。景区内还有近万亩的沙漠,其中起伏高大的沙漠可供人滑沙、沙浴,还可乘本地区独有的“沙漠之舟” 白骆驼在景区内游玩。其甘旅游区还是我国重要的影视剧拍摄基地,这里集沙漠、草原、湖泊、名山于一体的独特风光,吸引了许多影视摄制组的目光。电视剧《司马迁》,影片《白骆驼》等六部影视剧大都是这里我完成的。景区内建有蒙古特色的度假村一座,特大型蒙古包多功能厅一座,中型蒙古包18座,客房24间,可同时接待400人旅游团队一次性餐饮住宿。阿尔山风景区:阿尔山是乌丹镇境内著名的风景区,面积约12万亩,辖区内有阿尔山淖尔、古树林、索道等景点,风光堪称一绝。阿尔山淖尔:蒙古语,意为“圣水湖”,此湖荡漾在阿尔山境内,西南部的胡日哈山南麓,水面约66000平方米,西、北、南三面环沙湖中有泉喷出,隆冬不冻,四季皆涌,鲤、鲫、鲢等天然鱼类悠然嬉逐,湖畔芦苇丛生、沙柳密布,常有鸥、鹤、天鹅、雁等水禽栖息,湖的西南方沙丘伫立,阳坡半腰有一新月状平台,这里植被种类繁多,黄柳苔草茂盛,泉水遍地出,只闻深深水声,难见粼粼波光,泉水向东、向南呈扇状漫缓而下。水流展布很宽,汇为无数道小溪,流出半里许即成河流,河宽约8米,蜿蜒向东,注入西拉沐沦河,这条河当地牧民称“阿尔山宝力高(圣水泉)”。阿尔山之南,沙丘连绵起伏,如大海涌浪,丘间牧草葳莛,灰柳、红柳茂密。长灌澄湖,清溪泉涌,黄沙绿柳,芦花飞舞,宛如鹅翔天际,鸭浮绿波,牛马驼群群随处可遇,碧水青天,马嘶雁叫。构成阿尔山淖尔的独特景观。阿尔山宝力格的水,能治疗痛、疮、疥、癣等多种皮肤病,患者用此泉水洗浴或熏洗一段时间则痊愈,此湖是翁牛特旗最后一任执政五拉沁旺楚克洗浴疗养之地,一到夏季,五盟八旗的达官贵人来这里疗养者络绎不绝。古榆怪柳林:阿尔山村落中分布着千亩古榆林,树龄多在百余年以上,多者已有300年以上历史,现存树龄最长的两棵古榆,称为佛手树,残段高两米,胸径达1米,上有五颗子树,形似佛手,故名。古榆林枝繁叶茂,林下芳草萋萋,仿佛一座天然高尔夫球场,林中 还点缀着许多牧民人家,牛羊悠闲地在林中吃草,好似一幅幅超脱尘世的风景画。“圣水湖”周围还分布有大面积的怪柳林,古树各俱情态、景色怡人,游人去处,留恋忘返。湖畔河滩上古柳扶疏,虬枝老态龙钟,树龄三百余年,面积达200多亩。西拉沐沦河峡谷:位于阿尔山风景旅游区北的西拉沐沦河畔。峡谷宽150米,深70米,上游河水流经峡谷时突然变窄,湍流飞旋,涛声振天,踞高临下,奇险无限。 矿产资源乌丹镇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银、铅锌、莹石、石灰石、大理石等多种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原山嘴子乡、四道杖房乡境内,已有15家企业在镇内进行探采矿,其中:铅锌矿8处,建选厂5处,莹石矿6处,建选厂2处,其它矿点1处。
2023-07-27 09:42:271

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的伫立在战争的边缘

自1962年后,印度就再未回到过在中印战争曾经失利的克节郎河(Namka chu),这条河位于塔格拉山脊(Thag la)与哈东山脊(Hathung la)两山之中,呈东西走向。印度曾极尽全力想要控制住塔格拉山,这也是1962年10月中国向印度宣战的原因之一。由于达旺北部没有较好的防御地形,所以印度政府决定如果与中国再次发生战事的话,将会放弃城市及乡村而全力的将战事拖至色拉(Se La)东部。但是当1980年印度重新审视该国的安全角势后,新德里的战略家们决定在未来与中国的战事中全力保卫达旺。印度军方明确的认为该的确唯一可行的防御线就是哈东山脊。1983年,印度的情报机构派遣一个小队前往克节郎河东北的的桑多洛河谷(Sumdorong Chu)牧区搜集情报,他们夏天进入冬天撤出,此后的两年依然如此,但当印度情报人员1986年进入该地区时,却发现中国军队已经在那里构建了半永久性建筑。1986年2月,印方克里希纳斯瓦米·桑搭吉上将被任命为印陆军参谋长,他通过并计划了一项被称为“棋盘计划”的军事演习,该演习的目的旨在“演练如何将位于阿萨姆平原的印度军队快速部署到同中国接壤的实际控制线附近”。作为演习的一部分,印度使用米-26直升机将整整一个旅空运到了达旺附近的吉米塘(Zimithaung),随后这只军队从塔格拉山口出发,一路行军到达哈东山口。桑搭吉还调遣三个陆军师前往旺敦地附近,另有五万印军被派往阿鲁纳恰尔邦(即中方声称拥有主权的藏南地区)。中国对此感到震惊,而后便立即将自己的军队派往边境线上与印军对峙,在苏鲁拉(Sulu La)等地,印中两国军人甚至面对面的对峙上了,不过虽然两国边境上气氛十分紧张,但是都并未发生武装冲突。
2023-07-27 09:42:401

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是什么年代流传至今的?

东汉。 董永遇仙传说发生于东汉中叶,支持这个结论的可靠材料过去只发现了三条,第一条见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修建的今山东嘉祥县境内的武梁祠石刻,该石刻上有董永孝养父亲的画像,但是画像中还没有出现仙女的踪影。第二条是魏曹植乐府诗《灵芝篇》:“董永遭家贫,父老无财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第三条见于东晋干宝《搜神记》卷1:“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董永上工的路上遇到一个女子,那女子要与他成亲,董永推脱不了,便一同来到主人家。妇人“能织”,“一旬织缣百匹”。帮助董永偿清债务后,便与之告别了。临行之时,她向董永交了底:“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上帝令我助君偿债尔。” 其实,董永是实有其人的。笔者发现,历代史料中至少记录了四个名叫董永的人。第一个董永记在《汉书》卷17《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中。有一个叫做董忠的人,因为告发别人的一个阴谋而立功,被汉宣帝封为高昌壮侯。后来他的儿子董宏、孙子董武又相继为侯。西汉末年,董武为王莽所废。幸运的是,27年之后,东汉光武帝为了收买人心,复封被王莽所废的西汉故侯时,建武2年(公元26年)高昌侯第四代(玄孙)董永又被朝廷找到,再度封侯。《汉书》明确记载,董永生活于“千乘”(今山东青州,即高昌侯国所在地),与《搜神记》所记完全一致:“汉董永,千乘人。”因这条材料记在《表》中,且非常简略:“侯永绍封”,历来不为人所知。第二个董永生活在东汉末年。最早记下这个董永名姓的材料首见于南宋人娄机所撰的《汉隶字原》卷1:“孟郁尧庙碑阴。碑云:刊碑勒谍。碑皆载仲氏父祖兄弟子孙所历所终之官,独有一董永为异姓。”若此碑文所录不误,可以确定,公元167年左右今山东曹县(济阴)之地有一位大约五十上下的乡绅董永其人。第三个董永在唐代,《新唐书·孝友传》记载河间有一个孝子董永,曾受到朝廷旌表。第四个董永在宋代,《宋史·董槐传》的传主董槐是南宋的名相,他的父亲叫董永。 以上四个董永,只有两汉之间的那个董永最有可能是传说主角的历史原型。董武被废后不久,正逢乱世,山东犹受其害,董武父子生活艰难自不必说,即所谓“董永遭家贫,父老无财遗”。所谓“遭”家贫,只能说明原先董永并不家贫,后来因发生变故,所以致贫;如若原就贫寒,父老岂有“遗财”?董永在贫寒中能“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正是他孝行的体现。
2023-07-27 09:43:002

望谟县景点

七星桥、六里峡谷、桑郎镇、红军井、创强小学遗址等。1、七星桥:在桑郎寨东横跨桑郎河,现为册(亨)三(江)公路桥。此桥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寨上群众捐资献劳,雇请外地工匠修建。桥长62米,宽4米,高7米,为七孔石桥,故称“七星桥”。2、六里峡谷:位于县东北乐旺镇境内,总面积4平方千米、峡谷总长12千米。乐旺河与懂木河于乐宽大坝汇合后,经人工开凿的地下隧道穿山而过流入六里峡谷,往东横贯峡谷而过,变成地下天然暗河,经桑郎注入红水河,时缓时急,无论暗河还是明河,人皆可往,是漂流探险者一大去处。3、桑郎镇“蛮王城”:今桑郎镇东面油歪寨边,有座“蛮王城”遗址,东北靠油歪寨,西连桑郎河。桑郎河南流30公里就是盘江,即牂牁江。遗址背依古龙岭剥刀岩,前临百丈深渊。4、红军井:在望谟县乐元镇包树村。此井原名冒沙井,年久失修,泥沙淤积,泉水干枯,群众用水十分困难。1935年4月,中央红军长征宿营包树村时,为解决群众用水困难,红军指战员淘沙修井,将废井掘修。5、创强小学遗址:1934年,在0黔桂边委的帮助下,由黔军西路纵队司令王海平资助,将原保国民小学扩建为创强小学。0党员赵世同、黄唤民、韦荆莉等以此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学校为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面阔五间,1941年被-军拆毁。
2023-07-27 09:43:071

七仙女的故事

老七下凡玩来着,结果对董永一见钟情了。二见倾心,三见就是永远留着这里了。
2023-07-27 09:43:473

七仙女的故事

西溪,为始建于西汉中叶的一个古镇,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流传着董永与七仙女的传奇故事。而与这个传奇故事有关的地名传说却更为当地群众所津津乐道,久传不衰。西溪镇西北角有一小村庄,叫“董家舍”。传说,东汉初年董永就出生在这个村子里。早在南宋时的《方舆胜览》中就有记载:“海陵西溪镇,汉孝子董永故居。”清嘉庆《东台县志》详载:“汉董永,西溪镇人,父亡,贫无以葬,从人贷钱一万,以身作佣……”。所以说“董家舍”与董永有关是有一定依据的。西溪镇北有一水塘,叫“凤凰池”,昔日池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传说王母娘娘的七个女儿常来此沐浴。凤凰池后建有“天女庙”(久废)。西溪西南面有一村庄叫“鹤落土仑”,传说七仙女深为董永的勤劳和孝心所感动,一日在众姐姐的帮助下,乘鹤下凡来到人间,七仙女乘鹤下凡之处,得名“鹤土仑,即今台南镇社东村,东庄叫“鹤东”,西庄叫“鹤西”。七仙女下凡后,在西溪南面的“十八里河口”与董永相遇,后在“十八里河口”附近的老槐树下,二人拜天地成了亲。天长日久,十八里河口旁边的村庄也成了“河口”村(今属台南镇)。西溪西广福寺后院内有一口古井,叫“缫丝井”,大旱之年不涸,传说是七仙女当年为帮助董永赎身而替曹长者家织300匹云锦时汲水缫丝的一口井。清嘉庆《东台县志》载:“井口小而中宏深,味极甘,大旱不涸,每至春深,井生草根长丈余,人以为仙迹云”。明英宗天顺六年(1462年),巡宰李诚莅临西溪,查看了这个遗迹,建亭其上。当年九月亭建成,坚朴实得宜。亭的梁柱上还雕刻着水藻形的花纹。兴化顾繁在亭上作《缫丝井亭记》。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西溪巡检刘文奎又在此修亭作记。日军入侵前,井上还有凉亭,四角凌云,翼然欲飞;井旁石碑上有亭记,日军入侵后,亭毁井存。传说,董永和七仙女一月还清了曹长者的债务后,夫妇来到西溪南面的“董家垛”,安居于“寒窑”,从此过上了男耕女织的新生活,此地也由此得名“新生”,现为广山镇新生村。数月后,王母娘娘得知七仙女下凡之事,大为震怒,遂派天兵天将捉拿七仙女,董永追赶至西溪“南仓河口”,夫妇二人抱头痛哭,生离死别。七仙女被天兵天将抓上半空,她扔下脚上穿的一双绣花鞋给董永留作纪念,一只落河东,一只落河西,落鞋处分别得名“东鞋庄”和“西鞋庄”,两庄又合称“双鞋庄”。为使董永免遭天兵天将加害,七仙女在空中拔金钗向地面划出一条河,阻挡住追赶的董永,并用双钗插地,凿成两口井,一井河东,一井河西,以示董永在此绝别,永无相见之日。后人为怀念善良美丽的七仙女,为井取名“双钗井”,又名“金钗井”;为河取名“辞郎河”。辞郎河边有个村落,得名“辞郎庄”(今属广山镇)。七仙女别董永凌云而去,后人在河上建“凤升桥”,俗称“南仓桥”(即今牛桥,旧曾为西溪第一桥)旁边建“凌云亭”,亭久圮。第二年,七仙女在天庭为董永生得一子,玉帝难容,她只好忍痛把儿子送到十八里河口的老槐树下,托梦嘱董永领子。放孩子的地方由此得名“舍子头”(今为台南镇杜沈村)。董永得到儿子,更加思念七仙女,天天来到老槐树旁远眺,遥望天空,殷切期盼妻子回归,全家团聚,董永伫立之处便得名“殷庄”,今属广山镇。董永死后,后人有感于董永的孝心,为其建“董孝贤祠”,又称“董永庙”。有砖墙瓦盖四合院十余间,祠内供董永塑像,四时香火不断。院内有土建“董永墓”,墓有石碑,碑文为:“汉董孝子讳永墓——道光乙未里人修”。为了永久纪念董永,并将当地村庄取名“董家土仑”,后又改为“董贤乡”,现为台南镇“董贤村”。
2023-07-27 09:44:136

红粉佳人的基酒是什么?

Pinklady红粉佳人30mL金酒15mL君度酒(Cointreau)60mL鲜奶油8mL红石榴糖浆用鸡尾酒杯装载,点缀一颗红樱桃。金酒为基酒
2023-07-27 09:36:521

酒吧里的鸡尾酒都代表什么?

常见的有 螺丝刀 青草蜢 新加坡司令 B-52轰炸机 雪球 特基拉碰 红粉佳人 长岛冰茶等很多酒量不好的话喝红粉佳人(鸡尾酒) 百利甜(咖啡味的,酒精度低)
2023-07-27 09:37:001

睡断片了是什么意思

前一天晚上的事情,第二天晚上就忘记了。睡断片了是描述了那种眼睛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的状况,它的意思就是前一天晚上的事情,第二天晚上就忘记了。
2023-07-27 09:37:071

又睡着了断片了是什么意思

断片一般是指那些比如喝醉酒醒了之后不知道自己喝醉那段时间做了些什么的吧
2023-07-27 09:37:161

红粉佳人用英文怎么写?

pink
2023-07-27 09:37:238

一个男人喝酒后半夜打电话联系我,白天又说自己喝酒断片了,是什么意思?

可能他潜意识喜欢你,所以才这样。
2023-07-27 09:37:242

4个字或者好听的鸡尾酒的名字!

冰舞炫泪
2023-07-27 09:37:4315

网上看到一款粉红色的RIO锐澳鸡尾酒,是西瓜味还是草莓味的?

那款是白桃加白兰地,你看到的是瓶装吗?那个是3"8度哦
2023-07-27 09:38:1014

断片啥意思

脑子瞬间空白了,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
2023-07-27 09:38:326

调鸡尾酒可不可以放果汁、汽水之类的饮料?

鸡尾酒本身就是用酒和饮料、果汁、汽水混合而成。鸡尾酒通常以朗姆酒、金酒、龙舌兰、伏特加、威士忌、白兰地等烈酒或葡萄酒作为基酒,再配以果汁、蛋清、苦精、饮料、汽水、牛奶、咖啡、糖等其他辅助材料,加以搅拌或摇晃而成的一种混合饮品,最后还可用柠檬片、水果或薄荷叶作为装饰物 。
2023-07-27 09:38:362

断片啥意思

断片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duàn piàn,喝醉酒的时候常用这词语,除了理解为喝酒喝“断片”之外,还可以理解为。(1)不相联属的、零碎的片段。(2)影片放映时中断。(3)思维短路或由于急性酒精中毒引起的失忆症,四指跳过记忆,五指一种岩石种类。扩展资料:喝酒“断片”:喝酒“断片”是大脑思维短路或急性酒精中毒引起的失忆症。断片是在某种特定环境,由于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七要素不完整,或者逻辑顺序颠倒产生的语言片段,或者思维暂时短路的情形。急性酒精中毒会表现为近期、情景记忆紊乱,有些人会出现失忆症的表现。断片是面对个别即将发生,且会使自己思绪回到那些渴望从记忆中抹去的回忆时,潜意识的在脑海中让时间、地点、人物发生改变,从而实现跳过某段记忆或是不勾起某段回忆的过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断片
2023-07-27 09:39:011

自由古巴,长岛冰茶,玛格丽特,黑俄罗斯,粉红佳人,分别是怎么做的?详细一点啊!谢啦。

自由古巴高球杯 冰,28ml朗姆酒可乐注满,柠檬角装饰黑俄罗斯克洛娃咖啡酒1份,伏特加1份加适量冰块 洛克杯Long Island Ice Tea 长岛冰茶原料:琴酒15ml,伏特加15ml,白朗姆酒15ml,龙舌兰酒15ml,白柑橘香甜酒15ml,柠檬汁30ml,糖水10ml,可乐八分满,柠檬一片与小雨伞饰。作法:在高飞球杯中加3分冰块。用1/2满冰块冰刻度调酒杯,倒入配料,用吧叉匙搅拌均匀,倒入高飞球杯,加入可乐至八分满,夹柠檬片与小雨伞于杯口,置于杯垫上。鸡尾酒配方:红粉佳人英文名:PINK LADY鸡尾酒原料: 金酒1.5盎司,柠檬汁1/2盎司,石榴糖浆2茶匙,蛋白1个。鸡尾酒做法: 将酒料加冰摇匀至起泡沫,滤入鸡尾酒杯,以红樱桃点缀。特色: 这是颇负盛名的鸡尾酒,就如同粉红色的佳人一样,很受女士们的欢迎。这种酒颜色鲜红美艳,酒味芳香,入口润滑,适宜四季饮用。传说: 这款鸡尾酒源自美国百老汇的一出短剧。剧中有一位年轻害羞的巾国英雄,饮酒后大跳其芳舞,所饮的酒中有一杯名叫“红粉佳人”,自此闻名。长岛冰茶 材料:0.5ozVodak、0.5ozRum、0.5ozTequila、0.5ozWhiskey、0.5ozGin、0.5oz柠檬汁、冰块、可乐适量杯具:水杯或果汁杯方法:将所有材料放入摇酒壶中,摇好后倒入杯中,再加入可乐至8分满。特色:酒吧特色饮料之一,加入了除Brandy之外的五大基酒,不可不试哦!蓝月亮材料:0.5oz金酒、1oz蓝香橙、适量雪碧杯具:三角杯方法:勾兑法特色:色泽清爽、口感清淡。特其拉炸弹材料:1oz特其拉、适量雪碧或苏打水杯具:微杯方法:先加特其拉,后加雪碧或苏打水,然后用一杯垫盖住,在吧台上也放一杯垫,将杯子往上举起,然后突然放下(嘣)“砸”在吧台上。特色:利用酒冲气,一口饮尽,体现鸡尾酒的另一特色即花式马天尼(Martini)酒又分干马天尼、甜马天尼和中性马天尼。中性马天尼的味道比较经典。  (1)干马天尼(Dry Martini)  材料:金酒 1.5盎司、干味美思 5 滴  制法:加冰块搅匀后滤入鸡尾酒杯,用橄榄和柠檬皮装饰。如果将装饰物改成"珍珠洋葱"。干马提尼就变成"吉普森"了。  (2)甜马天尼(Sweet Martini)  材料:金酒 1 盎司、甜味美思 2/3盎司  制法:加冰块搅匀后滤入鸡尾酒杯,用红樱桃一枚装饰。  (3)中性马天尼(Medium Martini)  材料:金酒 1 盎司、干味美思 1/2盎司 、甜味美思 1/2盎司  制法:加冰块搅匀后滤入鸡尾酒杯,用樱桃和柠檬皮装饰。"中性马天尼"又称为"完美型马天尼"(Perfect Martini)玛格丽特(Margarita Cocktail)材料:特基拉酒 1盎司 、橙皮香甜酒 1/2盎司 、鲜柠檬汁 1盎司制法:先将浅碟香槟杯用精细盐圈上杯口待用,并将上述材料加冰摇匀后滤入杯中,饰以一片柠檬片即可。B-52轰炸机材料:0.5ozKahlua(咖啡酒)、0.5ozBaliey(百利甜)、0.5ozVodak(伏特加)杯具:力乔杯或子弹杯方法:先加咖啡酒,再加百利甜,最后加伏特加,点燃后,一口饮尽,刺激浓烈。特色:分层时滴酒动作要慢。马天尼(Martini)材料:2oz(金酒)Gin、1oz(干味美思)DryVermouth杯具:三角杯方法:摇混法;装饰用橄榄或柠檬扭条特色:高酒精度、餐前饮用、传统标准鸡尾酒。清凉世界材料:1oz(绿薄荷)GET27、适量雪碧杯具:水杯或果汁杯方法:勾兑法特色:色泽清爽、口感清淡(此饮料很受欢迎)。曼哈顿(Manhattan)材料:2ozwhiskey、0.2oz甜味美思杯具:三角杯方法:摇混法特色:高酒精度、餐前短饮、传统标准鸡尾酒。 引文来源 酒吧里常见几款鸡尾酒的调制方法和特色 - LEX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23-07-27 09:36:431

记忆断片是怎么回事,如何科学的解释呢?

有一些事情在我们的脑子里,我们觉得它不是很重要,所以自然而然的就会把它忘记,是因为我们很少去回忆那件事。
2023-07-27 09:36:4210

什么颜色的鸡尾酒好喝?

什么颜色的鸡尾酒好喝 看你喜欢什么口味...那种颜色都代表一种味道.草莓 .蓝莓啥的 rlo鸡尾酒,有好几种颜色…什么颜色好喝呢? RIO锐澳鸡尾酒有:粉色白桃,绿色青柠,蓝色蓝玫瑰,白色宾治,黄色西菠柳,橙色香橙,紫色葡萄味7种口味。相当好喝而且酒精度才3.8度 鸡尾酒做为一种新兴的低酒精饮品,逐渐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夜场。家庭聚会经常看到鸡尾酒的身影,几位主角喝的也是鸡尾酒,那么鸡尾酒到底口感如何,好喝不好喝呢? 能否直接饮用呢?答案“是”,RIO是属于预调酒,出厂前已经是调好的了,相比传统调制的结尾酒,预调酒更适合普通的消费者。喝多了会不会喝醉?很少喝醉,在一次聚会上,我一个人喝了5瓶,酒精浓度只有4% vol,也就是275毫升里面只有大概11毫升的酒精,啤酒的浓度都8% vol左右,不过,酒虽好,不要贪杯,这酒有后劲。 口感,由于果汁加烈酒是调制而成的酒,果味更强烈一点,所以,既有水果的芬芳,又有酒精的香醇,第一次喝起来可能感觉味道怪怪的,但是习惯了就好了。 口味款式,大概有7种吧,蓝玫瑰啊、青柠啊、水蜜桃、葡萄、啊等等,个人偏好水蜜桃味,这个要根据自己爱吃什么样的水果选择。 好看,口感也不错,非常适合时髦的年轻人,价格还是略高,尝试一下,还不错,貌似在大的超市都能买到,综上所诉,还是看个人喜好,领导要喝酒,你可以陪着喝点这种,又喝不醉又不伤身,一举两得。 鸡尾酒有哪些颜色呢? 谁说鸡尾酒酒都是有颜色的,鸡尾酒中最著名的酒 干马天尼 就是无色透明的 鸡尾酒的染色千姿万态, 有的只有一种颜色,有的有好几种颜色 单一颜色的常见的有 无色(一般没有加利口酒的) 例如 干马天尼 红色(一般加金巴利,石榴糖浆或番茄汁的) 例如 血腥玛丽 粉色(一般加石榴糖浆和鸡蛋的) 例如 红粉佳人 橙色(一般加橙汁) 例如 螺丝刀 黄(金)色(一般是白兰地或威士忌加无色或淡色酒水) 例如 边车 绿色(一般加绿薄荷或密瓜利口酒) 例如 青草蜢 蓝色(一般加蓝橙利口酒) 例如 蓝色玛格瑞特 紫色(一般加紫罗兰利口酒) 例如 紫罗兰费兹 黑(棕)色(一般是咖啡利口酒或棕可可利口酒加无色烈酒) 例如 黑俄罗斯 白色(一般加牛奶) 例如 白俄罗斯 另外还有多种颜色的鸡尾酒 两种颜色 例如 龙舌兰日出(红+黄) 天使之吻(黑+白) 三种颜色 例如 B-52 (金+奶油+棕) 四种颜色 例如 四色彩虹 七种颜色 例如 彩虹 十种颜色 例如 十色彩虹 只要是糖度(密度)的不同理论上是多少种颜色都可以调出来的 但是由于技术问题糖度过于相近的酒不适于调分层酒 所以酒吧里常见的也就到7种颜色 十色彩虹也很少见,而且过多的把酒混在一起,虽说好看,但是酒味太杂,不好喝 调酒讲究色香味体,色只是基础,酒的酒体才最重要 而且多色分层酒一般是短饮酒,要一口闷的,酒越多,酒精度越高,例如长岛冰茶由四种烈酒加君度加柠檬汁和可乐调制,虽说可乐稀释了酒精度,但是一般酒量叫小的人是喝不了的,出于职业道德,鸡尾酒的度数不应该高出烈酒很多 所以鸡尾酒的颜色自然不会超过十种以上 至于楼上有位朋友说见过38种颜色的,不是不可能,只是那种酒估计也不能喝,而且一般鸡尾酒最好冰镇引用,但是分层酒出于会影响酒的形态,所以不加冰,但是层数越多,酒的温度当然会越高,口感肯定不好 个人推荐如果喝分层酒,三层最好 例如本人学调酒3年就钟爱B-52至今 锐澳鸡尾酒,你们觉得什么颜色的好喝? 蓝色的锐澳鸡尾酒好喝。 波士加鸡尾酒的四种颜色分别是什么味道的? 10分 不同颜色是指颜色分明,一层一层颜色 分明的吗?这种叫彩虹类鸡尾酒。 喝这种酒看个人的口味, 我觉得一层一层的喝感觉最好 ,口感越来越重,由淡及重。 RIO鸡尾酒。有几个颜色?分别是什么味道?那个颜色是什么味道的?那个知道?紧急 RIO预调鸡尾酒现已成功推出6种口味的瓶装产品,以及3种口味的罐装产品。 粉色白桃,绿色青柠,蓝色蓝玫瑰,白色宾治,黄色西菠柳,橙色香橙,紫色葡萄 鸡尾酒加什么可以变得好喝点? 雪碧+鸡尾酒。国内最美调酒师推出,不妨一试。 超市里卖的鸡尾酒哪种颜色的比较好喝? 5分 拼一拼牌鸡尾酒 木瓜味的最好喝。 锐澳鸡尾酒哪个色好喝 rio鸡尾酒有六种口味,每一种口味也适合不同口味,不同性格的人 水蜜桃+白兰地 蓝玫瑰+威士忌 比较适合女性 青柠+朗姆 宾治+伏特加 比较适合男性 西菠柳+伏特加 香橙+伏特加 也不错 就我本人而言,我更喜欢蓝玫瑰+威士忌,它颜色比较艳丽,口感爽辣独特,恩 就这样
2023-07-27 09:36:371

鸡尾酒的优美语句

  1、爱是忙里偷闲,鸡尾酒杯上的点缀小樱桃,肚子“咕咕”叫时来的外卖,做噩梦惊醒后被拥进的怀抱。   2、 这些鸡尾酒太好喝了,等你感受到酒劲时可能为时已晚。   3、你要是不喜欢你要的鸡尾酒,就别喝了,要点别的吧。   4、每位宾客一到场都会有人送上葡萄酒或香槟鸡尾酒。   5、有些男人是鸡尾酒,色彩好看但轻浮。有些男人是红酒,味道醇厚迷醉,却不是每个女人都能消费。   6、红粉佳人,你的名字,早己被载入鸡尾酒行襄。   7、五彩缤纷的鸡尾酒,就那么随意地沉浸在晶莹的高脚杯里,没有慢摇、爵士相和,没有红粉佳人轻啜,似乎少了那么一些慵懒和暧昧。
2023-07-27 09:36:301

一起来看流星雨 里的鸡尾酒那个酒吧会有

等等、蓝色夏威夷、自由古巴,而是往杯垫上拍也就是砸一下、蛇的眼泪,你说的那种应该不是摇,特级拉炮、新加坡司令:长岛冰茶在酒吧常见到的鸡尾酒有。红粉佳人
2023-07-27 09:36:231

喝断片是什么意思

喝断片的意思是饮酒后记忆缺失。一、拼音“喝断片”的读音是:hē duàn piān。二、释义在某种特定环境,是指由于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七要素不完整,或者逻辑顺序颠倒产生的语言片段,或者思维暂时短路的情形,但不会影响到人的基本知识、技能及行为举止等。三、适用环境短暂性的记忆力减退,喝酒之前发生的事情记得非常清楚,但是喝醉以后的事情却完全没有印象或是只有零碎的片段,就像电影看一半突然没影像了一样。这时候就可以形容形容一个人喝断片了。“喝断片”造句:1、小明第二天从床上醒过来之后发现自己忘记昨天发生的事情了,小红说是他喝酒喝断片了。2、张阿毛和李小曼小学毕业之后已经二十年没见面了,二人见面相谈甚欢喝了很多酒以致于两个人都喝断片了。3、李刚昨天失恋了,找到好友李明义彻夜长谈,喝酒疗伤,结果两个人都喝断片了。4、赵清明昨天和李牡丹分手了,心情十分抑郁,于是找慕容林舒一起喝酒,勾起了慕容林舒的伤心回忆,两个人一起喝断片了。5、白辰轩昨天参加家庭聚会给长辈敬酒,由于酒喝的太多了喝断片了。
2023-07-27 09:36:191

不会断片这句话啥意思

所谓断片就是指一个人喝酒喝大了,突然失去记忆,等他醒过来时,忘记了喝醉后发生的事。不会断片就是表达喝醉了以后也会记得喝醉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断片是一个汉语词语,一指不相联属的、零碎的片段,二指影片放映时中断,三指思维短路或由于急性酒精中毒引起的失忆症。
2023-07-27 09:36:121

属虎的三合贵人是什么?什么是三合贵人

属虎、属马、属狗,这三个是三合生肖,寅午戌、三合
2023-07-27 09:36:062

男生酒后吻你,酒醒后说断片是什么意思

正所谓,酒后吐真言。酒后的一些行为,其实就是最真实的行为和想法!
2023-07-27 09:36:053

鸡尾酒的优美语句 赞美鸡尾酒的句子有哪些?

1、爱是忙里偷闲,鸡尾酒杯上的点缀小樱桃,肚子“咕咕”叫时来的外卖,做噩梦惊醒后被拥进的怀抱。 2、 这些鸡尾酒太好喝了,等你感受到酒劲时可能为时已晚。 3、你要是不喜欢你要的鸡尾酒,就别喝了,要点别的吧。 4、每位宾客一到场都会有人送上葡萄酒或香槟鸡尾酒。 5、有些男人是鸡尾酒,色彩好看但轻浮。有些男人是红酒,味道醇厚迷醉,却不是每个女人都能消费。 6、红粉佳人,你的名字,早己被载入鸡尾酒行襄。 7、五彩缤纷的鸡尾酒,就那么随意地沉浸在晶莹的高脚杯里,没有慢摇、爵士相和,没有红粉佳人轻啜,似乎少了那么一些慵懒和暧昧。
2023-07-27 09:36:041

红粉佳人鸡尾酒 加酒和蛋清摇匀后,酒液里会出现些絮状物质.这些絮状物要不要的,能吃不.

能吃,生鸡蛋清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而这个酒一定要用生蛋清来调。
2023-07-27 09:35: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