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柚不是西游
-
陈世美
陈世美,又做陈士美,是传统戏曲《秦香莲》(又名《铡美案》)中的人物。
在剧中是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反面人物,最后被包拯所斩,也因此在后世成为负心人的代名词。
陈世美的形象与故事最早出自明代小说《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
风传中的伪考证
风传中历史原型为清代官员陈年谷,但这是明显的伪考证,因为陈世美是明朝小说《包公案》中的人物,明朝人写小说,怎么可能以清朝人为原型呢?很显然,《铡美案》是根据《包公案》中的第二十六章改编的,并无真实历史原型。
注:陈年谷是清朝顺治年间的人,又名陈熟美。
大概因为名字相近,有人据此生出原型是他的附会。
据《湘州志·进士篇》记载:“顺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陈年谷,官贵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参政。
”又据《湖北历史人物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记载:陈世美,清代官员。
原名年谷,又名熟美,均州(即湖北均县,现丹江口市)人,出身于仕官之家。
清初游学北京,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进士。
初任河北某地知县,后因得康熙赏识,升为贵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参政。
事迹
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湖广均州人氏,今湖北丹江口人)恩爱和谐。
十年苦读,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仁宗招为驸马。
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祺半夜追杀。
韩祺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
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杀她,幸为展昭所救。
包拯欲治陈世美之罪却苦无实证。
陈世美假意接秦香莲回驸马府,又以二子逼迫秦香莲在休书上盖印。
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证祺朋家夫妇,途中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不让步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在贵州为官时,同乡同学来投,谋取官职,他多次接待,并劝以刻苦攻读以求仕进。
后因来投者日多,难于应付,乃嘱总管家一律谢绝。
家住均州城郊秦家坡的同窗胡梦蝶,昔日与他进京赴考时,曾以钱财相助,因遭总管家回绝,顿生报复之心,遂将社会上一些升官发财、忘恩负义而抛妻灭子之事,捏在一起,加在他身上,编成戏剧《秦香莲》,在陕西、河南等地演出。
相传清末一河南剧团到均州演出此戏时,陈的一个后人看了,气得当场吐血,陈世美第八代孙还组织家族众人,当场砸了该剧团衣箱,并殴打演员死伤数人,演出被迫停止。
冤案
丹江口市的童德伦老人为解开陈世美之谜,花费了数十年心血,他认为:陈世美在历史上实确有其人,当地民间传说和1992年在丹江口市发现的有关陈世美的碑文记载,陈世美都是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体察民情的清官。
那些强加在他身上的所谓嫌贫爱富、杀妻灭子之事,乃系嫉贤妒能之辈所为。
因此,均县有“北门街不唱陈世美,秦家楼不唱秦香莲”的俗话。
清代陈世美怎么会被宋朝的包公铡了呢?二百年来,《铡美案》虽然在世上演唱,使陈世美臭名昭著,但从现在搜集的大量素材来看,《铡美案》确属戏剧舞台上的历史“冤案”。
注:由于明人安遇时小说中便出现过此人,因此,童老先生的考证明显是错的。
传言
另一传言
据传,清朝某年正月十六,有一个戏班子演《秦香莲抱琵琶》,看戏的人格外多,他们嫌戏文太短了,唱不到半天,不肯散去。
掌班的没办法,只好在正戏前头加个《陈州放粮》的短戏。
戏唱到中午,陈世美的家将韩琪受命追杀秦香莲,又放走秦香莲,韩琪自刎,秦香莲拉着儿女倒在血泊中……又是到此煞戏了。
看戏的不肯走,大家齐声吼:“杀了陈世美!”砖头瓦块齐向戏台上打来。
掌班的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乱转,不敢在前台露头,赶紧溜到后台。
这时,唱《陈州放粮》的“包公”还未下装,他问:“台下怎么啦?出了什么事?”掌班的一见“包公”,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推着他说:“快,快到前台接着往下唱。”
“包公”说:“你急糊涂啦!我在宋朝,陈世美在清朝,相隔几百年,咋能同台唱戏?”“哎呀,事到这般时候,管他同朝不同朝呢!”掌班的说,“陈世美那么大的驸马官,谁敢杀他?只有你‘包黑子"铁面无私可以把他铡了,给老百姓出出气,就算煞戏了。”
又一传言
不少人经过“考证”,说陈世美其实是清朝顺治年间的进士陈年谷(号熟美),是被冤枉的,还说陈年谷的两位同学报复诬陷,把陈熟美编成了戏曲中的陈世美。
说来也巧,陈熟美和剧中的陈世美都是“均州人氏”。
在清朝之前的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位自称钱塘散人的安遇时,留下了一本书叫《包公案百家公案》,那时的书里第26回《秦氏还魂配世美》就有了均州人陈世美中状元不认妻子儿女的故事,和豫剧《包青天》剧情的前半截极为相似。
大家只要百度一下《包公案百家公案》(该书为小说),就能看到这本明朝的书。
这就足以证明有些后人精心考证的《陈世美真相》其实是煞费苦心的假真相。
---------------------------------------------------------------------------------------------------
铡美案:《包公案》和《三侠五义》的交叉体现
“驸马爷近前看端详 秦香莲三十二岁 状告当朝驸马郎 欺君王瞒皇上 杀妻灭嗣良心丧 逼死韩琦在庙堂 ”随着这句经典唱腔,铡美案被大家广泛认知。
这是包公故事里一个很有名的段落, 讲述了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和谐,十年苦读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仁宗招为驸马。
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琪半夜追杀。
韩琪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
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杀她,幸为展昭所救。
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证祺家夫妇,半途上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其实在明代《包公案百家公案》里第26回《秦氏还魂配世美》陈世美中状元不认妻子儿女的故事和现在铡美案剧情差距很大。
那么现在的铡美案和包公百家公案又有什么区别呢?
1. 包公案里陈世美没有做驸马。
2. 秦氏不叫秦香莲。
3. 陈世美“久贪爵禄,不念妻子”两年未回家,秦氏带两个孩子寻夫,在陈世美过寿的时候扮作弹唱女子在其同僚面前为其献琵琶曲,陈羞脸难藏散席后把秦氏抓来棒打一番赶出城去,觉得秦氏行为“羞杀陈门概族人”派骠骑将军赵伯纯赶到白虎山下一剑杀之,要接瑛哥、东妹回府,两个孩子不回。
铡美案里是韩琦追杀秦香莲母子至破庙,见秦香莲母子可怜不忍杀害又无法交差自杀。
4.神仙觉得秦氏死的冤,唤土地判官看管秦氏尸首,不可损坏。
化作法师黄道空教给瑛哥、东妹武艺。
后闹海盗的时候天子张榜寻贤,瑛哥、东妹平海盗被封官。
封瑛哥为中军都督,封东妹为右军先锋夫人,封母亲秦氏为镇国老夫人,父陈世美为镇国公。
兄妹去白虎山敕葬母亲的时候,秦氏还魂要报当年被杀之仇,告到包大人台下。
包大人怒,拟决世美罪名禀报天子,即差张千、李万去拿陈世美、赵伯纯到庭鞫问、拷打一番。
世美俯首无语,一直实招。
拯拟世美配辽东军,赵伯纯配云南军。
铡美案里是秦香莲到开封府状告当朝驸马杀妻灭子,被龙头铡所铡。
那么为什么流传下来会有这么多差距呢? 这是因为在三侠五义之前包公还没有铡刀,更没给展昭等人辅佐,无法用法器铡权贵。
包公故事出于宋代,兴于元曲,明代经人整理成书叫包公案又叫龙图公案,清代经石玉昆借鉴包公故事编成龙图耳录后经文人整理又叫三侠五义,三侠五义前二十七回以包公故事为主,把原来被严重神话了的包大人还原成普通人,更体现了包公清正廉明人性化的一面。
其中包括四大门柱张龙赵虎王朝马汉的由来,公孙策的出世由来,包大人三口铜铡的由来,开封府三宝的由来,展昭辅佐包大人的由来等等,这些是在以前包公案里没有的,在三侠五义都有了明确的交代。
清代包公戏借鉴了三侠五义里的故事情节,也引用了三侠五义里包大人的三口铜铡和护卫展昭。
所以现在大家看到今天铡美案的样子。
关于陈世美,涉及他的作品中,较出名的有《包公案》(明朝人安遇时作,里面有神话成分)和《铡美案》。
两者相似度很高,主角都叫陈世美,其妻都姓秦,都是中了状元后不要妻子。
但两者中的陈世美差别也不小:
①籍贯不同。
在《包公案》中,陈世美是“钧州人”(在河南),在《铡美案》中,陈世美是“均州人”(在湖北)。
②结局不同。
在《包公案》中,陈世美是被充军发配,后者是被铡了。
③妻名有异。
在《包公案》中,其妻叫“秦氏”,但没点名,后者则点出名字“秦香莲”。
④情节恶劣程度不同。
在《包公案》中,陈世美派人杀妻得逞,在《铡美案》中情节轻些。
⑤身份不同。
在《包公案》中,陈世美仅是一名状元,而在《铡美案》中,陈世美不仅是状元,还是驸马。
至于其原型,至今并无定论。
那位湖北老人“考证”出是他的老乡,显属荒谬。
鉴于《铡美案》和《包公案》中有关陈世美的那一节太像,很可能是前者自后者改编而成。
个人倾向于陈世美此人并无原型,纯属《包公案》作者杜撰。
可能由于其结局不够理想(陈世美派人把秦氏杀了,性质如此恶劣,结果才判充军发配),清人又给改编成判为死刑了,更强烈地反映天网恢恢,恶有恶报。
另补:明人写的《包公案》通篇不曾出现一个“铡”字,因为那三口极具威名的铡刀出自清代石玉昆的《三侠五义》。
克星
秦香莲
秦香莲,进京告状时年龄大约在三十岁左右,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舞台上习惯让她穿一身黑衣服,台词里有“破烂罗裙”之说,足见其形态之穷愁贫贱。
一个善良的乡村妇女;一个老公进京考“公务员”一去不复返的寡居女人;一个上要养活公婆,下要照料儿女的撑梁柱;其饱经风霜、满脸写尽沧桑的样子可想而知。
且公婆才冻饿而亡,秦香莲勉强用芦席卷了尸体,就锁了大门,带着冬哥、春妹,风餐露宿地来到北宋帝京开封。
此时她已手无分文,母子三人就在城南土地庙里歇宿。
蓬头垢面地去见已经变心的老公,肯定是一件十分难堪的事。
因而,戏便从一开始就惊心动魄地箭在弦上了。
驸马府的门官
这是一个小人物,驸马府的门官,严格讲,他还不配作陈驸马的克星,但他又实实在在地把秦香莲给放进驸马府了。
门官是一个典型的小人,他先是以貌取人,咋都不放秦香莲进去。
因为这时秦香莲还给陈世美留着一点面子,只说是均州的老乡,千里到此,祈盼见面一叙。
谁知门官通禀后,里面传下话来:驸马爷有事,乡亲故人一概不接见。
秦香莲有些生气了,但这时她仍然顾及着老公的颜面,总想着能和平解决家庭事变,就让门官再去回话说:“你就说我是英哥之母,冬妹之娘,并非平常乡亲”。
门官极不情愿地又去汇报了一次,这回却拿出一锭银子来说:“我家驸马爷吃酒大醉,不便见客,念你远路前来,赏你白银十两,快快离去,若再纠缠,就要大祸临头了”。
这回秦香莲真的火冒三丈了,她干脆对门官亮出了“结发妻子”的底牌。
门官这个势利小人,咋都不相信眼前这个“衣衫褴褛不堪的乡野村妇”,会是驸马爷的前老婆,少不了一阵劈头盖脸的羞辱。
谁知香莲不仅底气十足,而且态度强硬,并且说得有鼻子有眼窝的,门官终于软了下来。
但他细一想,又不敢再去通报,就出了个点子,叫秦香莲撕下一块烂裙子,让她在前边跑,他拿着那片破布在后面赶,算是闯宫进府的,以此也好洗清自己的责任。
秦香莲二话没说,哗地撕下一块破裙布扔给他,就拉着两个孩子往深宫大院跑去,戏也便由此迅速进入了第一个情节 *** 。
秦香莲冲进府来,自是吓了陈世美一跳。
他先臭骂了狡黠的门官一通,然后便与秦香莲艰难地周旋起来。
先是死装作不认得老婆和儿女,看这一招不好使,便又说出倘若认了就会引来杀身之祸,企图以此引起前老婆的同情。
谁知受尽千般折磨,来京寻求婚姻“死灰复燃”的秦香莲,咋都不能“体谅”老公的“难处”,不仅要回忆陈世美当初走时的信誓旦旦,而且还要诉说他走后的家庭惨景和进京来一路所遭的风霜之苦,也是想以此唤起陈世美的良知。
尤其是英哥、冬妹“爹爹,我们饿坏了,你把我们收下吧,有吃不了的剩茶剩饭,让我们充饥也就是了”的苦苦央求,在一刹那间,甚至也唤醒了陈世美为人父母的天良责任,但很快又在个人前途、生命安全与人格人伦、道义天良的利弊权衡中,毅然做出了灭绝人性的决断,不仅狠心地将母子三人踢出府门,而且还暗派杀手,开始了一场赶尽杀绝的“土地庙斩草行动”。
韩奇
韩奇(此人有的版本叫韩琦或韩琪),是驸马府上豢养的一个门客。
平素陈世美待他不薄,“关键时刻”便派上了用场。
陈世美唤他前来,先是看了酒,又给盛酒的盘子中放了五十两银子,然后吩咐说:“城南土地庙内,有一秦姓妇人,领着一儿一女,此乃本公的仇人,今派你前去除我心头之患,不得造次。
”还不等韩奇问明原委,驸马爷又拿出一把刀来,要他“回宫时需刀头见血”。
韩奇就这样被不明不白地推上了杀人犯罪的道路。
韩奇进得庙来,不由分说,只是谴责贱妇,不该冒犯皇亲,接着举刀便砍,秦香莲急忙拦挡,并苦巴巴地诉说起冤枉来。
韩奇虽属恶人之鹰犬,但却天良未泯,心怀正义,听明原由后,不免生出怜悯之心来,那握刀的手,就哗哗颤抖个不停,他唱了这样几句词:“她母子把我心哭软,刀光霎时不放寒。
背地里我把驸马怨,心比狼虎更凶残。
你和发妻有仇怨,我和她结的哪里冤。
把他的银两我赠予你,你母子逃走莫迟延。
”秦香莲正有些惶惑地拉起英哥、冬妹往庙门外走呢,韩奇却又突然大喝一声让她娘仨回来。
如果就此将三人放生,韩奇也要考虑一下自己的生命保障问题。
秦香莲极理解韩奇处境地唱:“……要杀就把我杀了,留下这儿和女,权当是大爷你亲生。
”面对此情此景,韩奇开始了人性的自我“肉搏”,终于,他决定以自己的死,换取她母子三人的生,由此也成就了一个千古不朽的正义杀手的美名。
在钢刀最终吻向自己头颅的一霎那间,一个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一样大无畏的英雄刺客形象,便迅速使戏剧出现了撼人心魄的精神光芒。
这折戏叫《杀庙》,无论是秦腔还是其它剧种,都因这折戏成就了一个又一个铁骨铮铮的好须生。
有些戏,演员挣死挣活,技巧耍得云山雾罩,结果丝毫不能触动观众的心灵。
而《杀庙》这曲戏,谁演谁红,谁逮上谁名,皆因戏剧自身的思想情感擢拔力量使然。
韩奇英勇地背叛了邪恶的主子,将一把带血的钢刀留给了秦香莲,一桩家庭婚姻纠纷调解案,由此彻底转化为一桩重大的刑事诉讼案。
影视形象
1993年《包青天之铡美案》 杨怀民 饰 陈世美
2008年《新包青天之铡美案》 王皓 饰 陈世美
2004年《新铡美案》丁志诚 饰 陈世美
2011年《秦香莲》 陈浩民 饰 陈世美
2011年《带刀女捕快》张明明 饰 陈世美
2013年《新神探联盟》刘牧 饰 陈世美
对于人们口中传言和电视剧的陈世美 铡美案 纯粹掩人耳目,历史没有这一个人 更没有忘恩负义其真实故事是陈年谷改编 他本是为官清廉 ,后因同窗嫉妒,才被陷害。
祖籍直隶南宫西乡,明天启五年(1625年)出生于湖广均州城。
因自己名叫年谷,而谷子熟了才美,于是就自称是熟美。
自幼聪颖好学,发奋读书。
清顺治八年(1651年),陈年谷考取举人,顺治十二年(1655年)考取进士,经吏部考核选任直隶饶阳知县。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陈年谷擢升刑部任主政、郎中。
顺治十七年(1660年)钦命陕西省西安乡试主考官。
顺治十八年(1661年)皇帝钦命为贵州省思仁道,兼布政司参政、兼按察司副使。
陈年谷为官一生,有清政廉明之声。
任饶阳县知县时,到任即微服私访,了解民情,首先整治地方治安,惩治当地恶霸“二虎”,并清剿土匪,一方为之平安。
其后办学,兴修水利,深得民心。
在任三年,考评为“届期报最”。
在主持陕西乡试时,选拔了一批真才实学者,得顺治皇帝赞赏。
在贵州任职时,广施仁政,主张并维护民族团结。
曾入苗寨调查,清除苗民怨怼,推行公平纳粮,平息当地的苗民骚乱。
其推行汉苗同等交纳,满人免纳的作法,对稳定边疆局势意义重大。
在户部主管盐政时,以专卖治盐,成效显赫。
其事其迹《均州志》中有载。
陈年谷在均州、在全国颇具名声,除作为廉吏能臣的史实外,还有一桩《铡美案》戏剧之公案。
戏剧《铡美案》中塑造了忘恩负义的陈世美形象,便是影射陈年谷,败坏其名声之作。
据考,约在顺治年间,陈年谷昔日同窗、“义结金兰”的胡梦蝶,仇梦麟二人进京见陈年谷,求官未果。
因吏部铨选法变更,举人才能推荐为官。
而胡、仇二人仅是秀才,不能推荐。
于是,陈年谷送每人200两银子,报答以前的恩情。
胡、仇二人对此耿耿于怀,返均州途中,在南阳看杂剧《琵琶行》,便贿赂班主吴有仁,将《琵琶记》的男主角蔡伯喈改成陈世美,女主角赵五娘改成秦香莲,借此剧来辱骂陈年谷。
其后又进一步修改,最终成为《铡美案》。
这在当时,对陈年谷就造成不良影响,均州人禁演《铡美案》。
后世也多有人为之翻案拨乱,《陈年谷秘史》、《陈世美告状》等文字、戏剧作品纷纷匡正视听。
其实历史人物的陈年谷与戏剧人物的陈世美原本风牛马不相及,也应无损其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