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境漫步
-
郭子仪
汾阳王郭子仪
在山西有个久演不衰、家喻户晓的戏剧《打金枝》,说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儿子驸马爷郭 暧打了金枝玉叶升平公主,升平公主委曲,一气之下跑回皇宫向父皇唐代宗诉说。与此同时,郭子仪得知情况,重责郭暧,向唐代宗请罪。唐代宗宽容明理,不但不责怪郭暧,反劝升平公主与郭暧和好,一场风波得以圆满结束。《打金枝
》所演义的故事,在历史上确有其事,那么身为一国之尊的唐太宗对郭子仪为什么格外客气呢?这要从郭子仪的身世及历史功业谈起。
一、郭子仪先祖
说到郭子仪,首先应该讲一下他的姓,因为他所姓的“郭”在历史上很有一番来历。如果追溯到远古,郭姓是源于“姬”姓,而姬姓在我国远古时期非常兴盛,我国历史早期的周朝就是姬姓建立的。
周朝实行分封制,周武王将他的叔父虢叔被封于西虢(在今陕西宝鸡东),虢仲封于东虢(今河南荥阳东北)。周平王东迁,主要依靠郑、晋立国,就将包括东虢在内的一些地方赏赐给郑,晋也乘机扩大势力,不久灭北虢(建都上阳,即今河南陕县东南李家窑)。根据出土文物可知,北虢也是在西周时建立的,可能也是周朝宗室。再说平王东迁以后,两虢支族仍留在原地,称为小虢,公元前687年为秦所灭。
平王东迁以后,国势越来越弱,只是名义上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地位,而实际上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楚庄王称霸时,曾以武力威胁周王室,责其灭虢之事,周王室慑于楚庄王的声威,寻求到一个叫“序”的虢仲后人,将其封于阳曲(今山西定襄东南侍阳),同时改“虢”为读音相近的“郭”字,这样,阳曲即成为“郭”姓的起源之地。
序受封之后,阳曲地界逐渐南移至今山西太原市北。阳曲地名也先后改称过“阳直”、“汾阳“,并属太原管辖,因此,《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郭家庙碑》在介绍郭子仪家世时,曾分别说其家族“出自太原”、“本太原人”、“代为太原著姓”,尤其《郭家庙碑》出自大书法家颜真卿之后,颜真卿与郭子仪同朝为官,相交甚厚,是非常可信的。
郭子仪祖籍太原也为唐朝廷所认可。唐初封官员爵位,往往选取一个美好的名称,如李靖封卫国公,李〓封英国公等,但以后除皇室外,“凡所封邑,必取得姓之地。”也就是封官员爵位,一定取祖籍的名称,如裴度封晋国公(祖籍河东,属今山西地区),李多祚封辽阳郡王(其祖先为渤海酋长,渤海属今东北地区),等等。唐上元二年(761),郭子仪封“汾阳郡王”,就是根据郭子仪的“得姓之地”“汾阳”而封的,所谓的“汾阳”,也就是今山西阳曲。这里应注意的是,其所说的“汾阳”,并不是指今山西汾阳。今山西汾阳一名称始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所设置的汾阳府,距唐相去甚远。
郭子仪祖籍太原,还可从其子孙封爵中得到进一步证实,如《新唐书·郭子仪传》载:郭子仪子郭曜,曾封“太原郡公”,郭子仪孙郭纵又袭封“太原郡公”,他们封爵中的“太原”也都是依其“得姓之地”(即祖籍)而言的。再就祖先而言,郭子仪有史可查的最早祖先叫郭亭。郭亭有个曾孙叫广智(有的书上写作广德),曾任光禄大夫的官职。广智的儿子孟儒做过冯翊太守,因为冯翊郡是三国时期魏国设置的,所以孟儒任冯翊太守是在曹魏时期。任职期间,孟儒举家迁至任所,后代在冯翊所属的郑县(今陕西华县)定居下来。到西魏大统(535——551)末年,郭孟儒的后人郭徽任同州司马,当时杨忠(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父亲)为同州刺史,因而郭徽与杨忠颇有交往。同州任后,郭徽不断升迁,后来做到洵州刺史,封安城县公。隋朝建立以后,因郭徽与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有旧交,所以颇受优宠。郭徽的弟弟郭进,为郭子仪的六世祖。郭子仪在讲到身世时,曾说自己是郭荣叔父郭进之后,他所讲的郭荣即是郭徽的儿子,郭进的侄儿。郭子仪重点提到郭荣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郭荣是郭子仪先辈家族中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他在北周时曾随大将宇文护与北齐作战,崭露头角,后来又与杨坚交好。杨坚称帝后郭荣受到重用,曾率兵讨平西南少数民族的反叛。隋炀帝即位以后,跟从隋炀帝征讨吐谷浑及辽东,功勋卓著。隋朝杨玄感叛乱时,又受命负责军事重镇太原的防守。郭荣是隋朝著名将领,官至大将军,封薄城公,在郭子仪先世家族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同时在郭子仪的心目中也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郭荣的征战经历,武功业绩,激励着郭子仪。从郭子仪的高祖起,郭氏世代为官,先是高祖郭履球任金州司仓参军,之后,曾祖郭昶任凉州法曹,祖父郭通任美原县尉。关于郭子仪的父亲郭敬之,史书记载已比较详细了,他开始为唐涪州(治今四川涪陵县)录事参军,此后一直迁转各地,曾先后任吉(治今江西吉安市)、(治今甘肃陇西县东南)、寿(今安徽寿县)、绥(治今陕西绥德县)、宪(治今山西娄烦县)五州刺史,也有说是先后任绥、渭、桂(治今广西桂林市)、寿、泗(治今江苏宿迁县五州刺史的。无论哪种说法,郭敬之任职所涉及的地域面都非常广阔,可以说是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几乎遍及祖国各地。唐朝官员迁徙赴任,交通工具主要是车马船舶,这样远距离大范围的迁徙,有利于开阔人的眼界,而且所经各地的气候、地貌、风俗差别很大,更有利于增长人的见识。郭子仪成年以前,可能一直跟随着他的父亲生活,走南闯北,奔波各地。
这样的经历,对郭子仪的成长,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郭敬之一直做地方官,退休后回到京城长安,住常乐坊(位于长安城最南,约在今西安市丈八东路东段一带)安度晚年,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正月十日因病去世,享年78岁。郭敬之死后,过了一些年,郭子仪日渐显贵,深得朝廷尊重,为此,特赠郭敬之太保,追封祁国公。郭子仪为父亲迁坟改葬,大书法家颜真卿著名的《郭家庙碑》就是这时为郭敬之撰写的。碑文除对郭敬之的生平进行了记述之外,还对他的形貌作了描述,说他身长八尺二寸(唐尺),声如洪钟,二目有神,落腮胡须,风度闲雅,望之有神仙之态;又对他的品行作了赞誉,说他自幼仁爱,长成有德,平生不作违背礼法的事情。父亲好的品德影响着郭子仪的成长之路
二、武举入仕
郭子仪生于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696),这年郭敬之30岁。郭子仪出生时,正值武则天统治时期。武则天以一女子君临天下,尽管在风气开放的唐代,也阻力重重,她为了巩固统治,迫切需要赢得社会的广泛支持,并延揽文武人才参与政治。另一方面,当时由于均田制的破坏,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府兵制也日渐瓦解。与此同时,边境战争却有增无减,这样,战争对军队的大量需求,与府兵制的衰败,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一困境,需要封建国家迅速调整政策,以开拓兵源,网罗军事人才。
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国家军事人才的需求之急,武则天在长安二年(702)创设武举。这时郭子仪6岁,武举的创设为郭子仪铺平了一条步入军界的道路。
武举属于常科,所谓常科,通常是指每年定期在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考生来源于乡贡和学校的生徒。考试的内容、方式和评定优劣的标准,以及主考部门等,均相对固定。主考部门为兵部,由员外郎一人掌管。武举较其他科目更灵活一些,生源除乡贡和学校生徒外,还可自我推荐,这为天下豪杰武士提供了比过去更多的入仕机会..当时,每年应考武举的考生持弓挟矢,云集长安,非常隆重热闹。激烈的竞争,要求参试者自幼即刻苦从事各种武术练习,可以说郭子仪从武举设置起,或者说从他幼年起,为了武举得中,即从事各种武举考试科目的学习和训练。
再说从北朝以来民风尚武,中土风行骑射、角抵。武则天开设武举后,政府公开教人习武艺;又制木马,于民间教人练习骑射。于是在北朝尚武风气的基础上,推波助澜,使习武蔚然成风,甚至连文人学子,亦击剑骑射,好尚武艺。如大诗人李白即负剑周游天下;另一大诗人杜甫也曾呼鹰逐兽,纵马射飞禽。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武举考试当是高规格的,而郭子仪却以优秀的成绩得中。
武举考试的年龄须满18岁,可能郭子仪是在18岁或稍后考中武举的。考试的内容大致是:先在帛上画5个套圆,置于箭靶,应考者在105步(唐代一步等于5尺)远的地方射靶。又在一宽高与箭靶相同的矮墙上搁置两只假鹿,跑马射之,名曰马射。又做木人搁置矮墙上,木人头上面顶方板,跑马持长矛接近矮墙,运矛突刺,要板落而木人不倒,名曰马枪。此外,还有穿扎(射铠甲)、翘关(举门闩,门闩长1丈7尺,直径3寸半,手持门闩一头尺许处,举10次)、负重(背5石米,行20步)、身材、言语等选拔和考试科目。在所有考试中,能得5个上等者为中第。这种实用性较强,规范而严格的考试,使应试者能在均等竞争的条件下,各显神通,优胜劣汰,从而得以筛选出优秀的军事人才。
郭子仪武举得中后,初任左卫长史,之后不断迁升至单于副都护、振远(远应为武)军使。其中,单于都护府曾名安北都护府,治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为唐北方边境的重要军镇。振武军有二:一为唐景龙二年(708)大将张仁愿乘默啜可汗击突骑施,筑三受降城于黄河河套以北地区时所置,治所在东受降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南黄河北岸),从此突厥不敢南度阴山侵掠。天宝四载(745),振武军移治金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二为开元十七年(721)唐大将张守〓等大破吐蕃,朔方兵攻拔石城堡(在今青海省)后所建置。以上三地,当时郭子仪无论镇守哪一处,职任都是非常重大的。
唐天宝年间(742—755),郭子仪改镇河东郡(治今山西永济市)。天宝八载(749),唐于木刺山(位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联合旗西北)建置横塞军及安北都护府,命郭子仪为横塞军使,但因其地不利于军队屯田,又迁筑于永清栅北,号天德军,郭子仪任天德军使,同时兼任九原太守。
总之,郭子仪中武举后,步入军界,屡担大任,颇受朝廷倚重。
三、临危受命
唐开元天宝年间,封建经济发展达到了高峰,呈现出了表面的繁荣,但社会上的腐朽力量也在迅速膨胀,终于导致了一场大祸乱—安史之乱。
唐玄宗后期,穷兵黩武,边镇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使唐朝的军事形势,由原来的“内重外轻”逐渐变成“外重内轻”,当时的精兵猛将都聚集在边镇。掌握边镇武力的官员叫节度使。节度使势力在当时被称为藩镇或方镇。天宝初年,唐朝共设置了安西(治龟兹威)、朔方(治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河东(治今山西太原市)、范阳(治幽州,今北京市)、平卢(治营州,今辽宁锦州市西北)、陇右(治鄯州,今青海乐都)、剑南(治益州,今四川成都市)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五府经略使(治今广州市)。以上十镇的驻军加上其他边地的一些小量驻军,全国的边镇兵共有49万,马8万余匹。当时唐朝的全部兵力约为57万多,这就是说,当时中央和内地所控制的兵力只有8万多,仅及边镇兵力的六分之一。这些节度使不仅领兵,而且还兼管民政、财赋,很快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安史之乱就是在这样背景下爆发的。
安禄山出身于营州杂胡,他因残酷地镇压奚、契丹人,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先后被任命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他野心极大,曾多次到长安,在宫廷和官场活动中,对朝廷的腐败及虚弱情况了解的很清楚,从而蓄下了起兵灭唐的异志。和安禄山一同起兵反叛的史思明,也出身杂胡,与安禄山交往甚密,他到长安奏事,颇为唐玄宗所喜欢,安史之乱前官至平卢兵马使。安禄山为了发动叛乱,在军队扩充和物质储备上作了充分的准备,在具体起兵步骤上也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就后者而言,安禄山虽节制三镇,但以太原为首府的河东镇实际上并不在他的掌握之中。当时唐都长安,安史叛军老巢在范阳,如安史起兵南下,太原方面可以派兵东出井陉关,对其进行拦截,或抄其后路,在战略上对叛军非常不利,因此,安禄山在起兵前就用计捉拿了镇守太原的主将杨光〓。一切就绪后,安禄山于天宝十四载冬天,以奉密旨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然后率15万大军经河北平原南下,行至蒿城(今河北藁城县),命叛将李钦凑率士兵数千人把守井陉口,以防备太原方向发兵前来袭击。此外,安史叛军还占有今内蒙古及山西北部的一些地区,并从这些地区派兵南下威逼太原。
唐朝廷一开始对安史叛军的战略意图及当时的战事发展认识不足,直到安禄山兵逼潼关,消息传入长安后,唐玄宗才真正感到问题的严重,当即斩安禄山留在长安的儿子安庆宗,同时作出了两项重大的人事安排:一是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率本部军东讨叛军,二是以右羽林大将军王承业为太原尹。郭子仪既的任命,对当时局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郭子仪受命后,立即率军经黄河河套地区东向进击叛军,先攻克静边军(治今山西右玉县),斩叛将周万顷,接着,南下进攻河曲(今山西河曲县),击败叛将高秀岩和薛忠义,乘势收复云中(今山西大同市)、马邑(今山西朔州市),打开通往太原的要隘东陉关(今山西代州市东)。这样,郭子仪既解除了叛军对太原北面的威胁,又可南下太原,东出井陉关,抄安史后路,在战略上形成极为有利之势。其次,安禄山和史思明起兵后,势如破竹,无人可挡,唐朝州县望风瓦解,叛军很快逼近唐朝首都,而就在此时,郭子仪连战连捷,不能不使唐军民扬眉吐气,斗志大增。
就在郭子仪不断传出胜利的消息之时,唐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和平原(今河北陵县)太守颜真卿兄弟也欲联合举兵收复河北失地,在战略上形成截断安史叛军归路之势,从而牵制叛军向唐首都长安进军。但当时今河北地区几乎全部沦陷于安史叛军之手,他们要想起兵,最重要的是得到太原方面的支援,因此,他们首先用计谋杀死了防守井陉口的安史叛将李钦凑,并解散了其所部士兵,从而开通了太原方面前往河北平原的道路。之后,唐军将领何千年向颜杲卿分析形势认为:既然要起兵为朝廷效力,就应当善始慎终,现在我们召募的士兵,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难以与敌人交锋,眼下之计是深沟高垒,坚守城池,不要与叛军争斗,等郭子仪率军到达后,再齐心合力进攻叛军,同时传檄河北各地,断绝叛军归路。接着,建议颜杲卿扬言称:郭子仪已命其部将李光弼领步骑兵1万人出井陉口;又建议颜杲卿派人游说安禄山的博陵太守张献诚,夸赞郭子仪的军威,贬损献诚所部多为地方上的团练武装,平素缺少训练,又无坚甲利兵,难以抵挡郭子仪的劲兵。颜杲卿听后即按何千年所说去做,结果张献诚慑于郭子仪的声威,弃城而逃,所部团练武装一时崩溃。之后,颜杲卿一边命人慰劳将士,一边命人巡檄河北各郡说:郭子仪大军已出井陉关,很快就要到来,攻打河北诸郡,率先投降者赏,迟疑观望者诛!此言一出,河北各郡纷纷响应,一时间有17郡不战而归附唐朝,颜杲卿兵力迅速扩大,达到20余万人,当时河北为叛军坚守者,仅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邺6郡而已。不仅如此,还几乎迫使安禄山回军。当时安禄山正准备亲自率军攻打潼关,听到河北局势变化的消息后,立即收兵,命所部骁将蔡希德率精兵1万从河内(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出发直指颜杲卿的大本营常山,几乎是同时,史思明也率大军前往常山。
就实际情况而言,郭子仪一鼓作气攻克静边、河曲、云中、马邑等地,需要稳定治安,略作休整,并不能立刻南下太原,东出井陉口,赶赴河北。颜杲卿在其起兵之初,借助郭子仪的声威不失为明智之举,但随着事态的发展,应该尽快得到当时的军事重镇太原的出兵援助,但太原留守王承业嫉妒颜杲卿立功而按兵不动,坐视史思明、蔡希德攻陷常山,颜杲卿被擒,河北郡县得而复失,唐朝失去了一个击溃安史叛军的良机。
- nicf
-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连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
- 大牛哥
-
汾阳王是郭子仪
太尉刚任泾州刺史时,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住在蒲州。郭子仪第三子郭晞任尚书,代理郭子仪军营统领,驻军邠州,放纵其士卒横行不法。邠地懒惰、贪婪、凶残、邪恶之人,大都用财物行贿,把自己的名字混进军队里,就可以胡作非为。官吏不能干涉。他们每天成群结队在市场上勒索,不能满足,就奋力打断人家的手足,砸碎锅、鼎、坛子、瓦盆,把它丢满路上,袒露着臂膀扬长而去,甚至撞死孕妇。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郭子仪的缘故,忧虑不敢说。
太尉从泾州把有关情况禀告邠宁节度使衙门,希望能商议此事.到了节度使衙门就对白孝德说:“皇上把老百姓交给您治理,您看见老百姓被暴徒伤害,依然安闲自在,如果引起大乱,怎么办?”白孝德说:“愿听从您的指教。”太尉说:“我任泾州刺史之职,很清闲,事不多。现在不忍心老百姓没有敌人侵扰而遭杀害,以乱天子边地安危之事。您若任命我担任都虞候,我能替您制止骚乱,使您的百姓不受侵害。”白孝德说:“很好。”就按太尉的请求任命他为都虞候。
太尉暂任都虞候一个月,郭晞手下的土兵十七人入城拿酒,又用刀刺伤了酿酒的技工,打坏了酿酒的器皿,酒流入沟中。太尉布置士兵逮捕了这十七人,把他们的头都砍下来挂在长矛上,竖立在城门外。郭晞全营士兵大肆喧哗,全部披上铠甲。白孝德大为震惊恐慌,召见太尉说:“你打算怎么办?”太尉回答说:“不要紧,请让我到军营中去劝说。”白孝德派了几十个人跟随太尉,太尉把他们全部辞退了。解卜佩刀,挑了一个年老而跛脚的牵马,来到郭晞军门下,营内全副武装的士兵冲了出来,太尉笑着走了进去,说:“杀一个老兵,何必全副武装?我顶着我的脑袋来了。”全副武装的士兵惊愕了。太尉于是开导他们说:“郭尚书难道亏待你们了吗?副元帅难道亏待你们了吗?为什么要以变乱来败坏郭家的名声?替我禀告郭尚书,请他出来听我解释。”
郭晞出来见太尉,太尉说:“副元帅功勋充满天地之间,应当力求全始全终。现在您放纵士兵干凶暴不法之事,凶暴将导致变乱。在天子身边制造变乱,要归罪于谁?罪将连累到副元帅。现在邠地邪恶之人用财物行贿,把自己的名字混进军籍中,杀害人,像这样不加以制止,还能有几天不会引起大乱?大乱从您军中产生,人们都会说您倚仗副元帅,不管束士兵,这样一来,那么郭家的功名还能保存多少呢?”话没说完,郭晞一再拜谢说:“有幸蒙您用大道理来教导我,恩惠很大,我愿意带领全军听从您的命令。”回头呵斥手下的士兵:“都解下铠甲解散回到队伍中去,胆敢再喧哗的处死!”太尉说:“我还没吃晚餐,请代为备办些粗劣的食物。”已经吃完了,说:“我的老病又犯了,想请您留我在军门下住一晚。”叫赶马的回去,明天再来。于是就睡在军营中。郭晞不脱衣,告诫负责警卫的卫兵打更以保护太尉。第二天一大早,同至白孝德住所,道歉说自己无能,请允许改正错误。从这以后邠州没有发生祸乱。
在此以前,太尉在泾州,担任营田官。泾州大将焦令谌夺取民田,占为已有,多达几十顷,租给农夫耕种,说:“谷子将成熟时,一半归我。”这一年大旱,田野草都不长。农民将旱情告诉焦令谌。焦令谌却说:“我只知道收入谷子的数目罢了,不知道旱灾。”催逼得更厉害。农民都将要饿死了,无法偿还,就告到太尉那里。
太尉写了判决书,语言很是谦和,派人劝告焦令谌,替农夫求情.焦令谌大怒,将农夫叫了去说:“我难道怕段某吗?为什么竟敢议论我!”拿判决书铺在农夫背上,用大杖打丁他二十杖,农夫快死了,将他抬至太尉衙门的庭院,太尉大哭,说:“是我害苦了你。”江即亲自取水洗去农夫身上的污血,撕破自己的衣裳,包扎农夫的伤口,亲手敷上良药,早晚亲自先给农夫喂食物,然后自己才吃。将自己的坐骑卖掉,买谷子代农夫偿还地租,不让那农夫知道。
临时驻扎在径州的淮西军统帅尹少荣,是个刚强正直之士。来到焦令谌的住处,见到焦令谌大骂说:“你真的算得上是人吗?泾州田野如同赤土,人都快饿死了。而你却一定要得到租谷,又用大杖打无罪的人。段公是仁慈而有信义道德的人,而你却不知道敬重。现在段公仅有的一匹马,低价卖了买谷子送进你家,你又不知羞耻地收下了。总之你的为人,是不顾天灾、冒犯长者、打击无罪者之辈,还取仁义之人的谷子,使段先生进出无马骑,你将凭什么面对天地,还不愧对奴隶吗?”焦令谌虽然凶暴傲慢,然后,听了尹少荣的话却也探感惭愧,汗流浃背,吃不下东西,说:“我终究不能再见段公了!”一天傍晚,恼恨而死。
到太尉自泾原节度使被征召为司农卿之时,告诫他的家属说:“经过岐州时,朱泚可能赠送财物,切不要接受。”待到过歧州之时,朱砒坚决要赠送大绫三百匹。太尉女婿韦晤坚决拒绝,得不到同意。到了京都,太尉大发脾气说:“你们果真没有听我的话?”韦晤谢罪说:“居于卑下的地位,没有办法拒绝。”太尉说:“但是终究不能将这些东西放在我们家里。”就把这三百匹大绫送到司农卿官府治事大堂,安放在梁木上面。朱泚谋反以后,太尉被杀,官吏将“栖木梁上”之事告诉了朱泚,朱泚叫人将大绫取下来一看,只见原来封条上的标志都还保存着。
以上就是太尉的逸事。
元和九年的一天,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恭恭敬敬地将此文呈上史馆。现今称赞太尉大节的不外乎是认为武夫一时奋不顾身,没考虑到死,以此来扬名天下,不了解太尉的为人并不是这样。我曾往来于歧、周、邠、斄之间,经过真定,北上马岭,经历亭岗堡垒哨所等,私下里喜欢询问年老的军校和退役的士卒,他们都能说一些当时的事情。太尉为人和颜悦色,经常低头拱手走路,说话的口气谦恭温和,未曾以不好的脸色待人。人们见到他,倒像个读书人。遇到不能赞同之事,一定要实现自己的主张,决不是偶尔这样做。适逢永州刺史崔公来,说话信实,行事正直,详备地获得了太尉的遗事,再次核对没有什么疑问。有的事实恐怕还有散失遗漏,未集中到史官手里,斗胆将这篇行状私下送交给您。郑重地写下这篇逸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