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猫帽
-
我国的温州和广州最适宜发展民营企业,那两个地区的当地政府比较开明,政策制度等各个方面都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不过现在我感觉还是中西部最适宜发展民营企业,下面给你分析一下中西部的经济吧。
一、中西部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
经过长期的发展,中西部民营经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呈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成为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在壮大中西部地区国民经济、改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中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目前,中西部民营经济正以机制灵活的优势向多层面拓展,不仅在品种多、批量小的加工、配套、维修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在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商贸服务、建筑及房地产等领域不断扩张,并迅速向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领域挺进。近年来,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技术、烟草食品、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五大支柱产业中,涌现出了LG曙光、远大空调、三一重工、创智软件、长海科技等一大批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科技企业,有力地促进了中西部经济的增长;在利用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如长大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八水厂和长沙大道,金华房地产公司等多家民营房地产企业参与棚户区改造等,有效地拓宽了城市建设的融资渠道;在流通领域中,中西部民营经济也颇具活力,长沙市355个商品交易市场中聚集着数以万计的个体经营户和民营企业,作为民营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外资经济迅速成长,继平和堂之后,国际商业巨头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普尔斯马特相继进驻中西部,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连锁餐饮店纷纷登陆中西部餐饮市场,极大地活跃了商贸经济的发展。
(二)民营经济的结构与分布。从产业结构看,以长沙为例:2004年长沙经济实现增加值343.3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62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6.12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0.6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0%、27.6%和17.5%;1992~2004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0%、40.5%和24.3%。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7.7:51.3:41.0,民营经济占主要部分的二、三产业明显呈上升态势。从行业分布看,2004年长沙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中、工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贸易餐饮业。从各行业内部构成看,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各自行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的有工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房地产业,其中房地产业是民营企业涉足最多的行业,所占比重高达75.0%,说明近几年来民营经济在房地产业开发力度不断加大。
二、中西部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20多年来,中西部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氛围和条件也有了相当大的改观,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愈来愈被人们认同。但是,民营经济与生俱来的私有经济烙印和人们长期以来的认识偏见,使民营经济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市场准入问题。目前,民营经济在将近30个产业领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限进”情况:一是基础设施行业,包括基础行业中的电力、煤气、自来水、航空铁路运输等行业。二是新兴服务业,目前金融、保险、通信、旅游、教育和医疗等新兴服务业已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和重要经济增长点,近几年来民营经济在金融保险、教育卫生等新兴服务领域的投资也有一定增长,但从整体上看,银行业、旅游业、教育业和卫生业等基本上仍是由国家控制,民营经济还没有真正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大型制造业,民营经济在制造业领域的投资虽已普遍达到较高程度,但主要是流向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领域,很少有机会进入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大型制造业领域。
(二)融资问题。长期以来,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被融资难的问题所困扰。当前,民营企业融资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内源融资比例较高。据调查,在民营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中,继承家业、劳动积累以及合伙集资的比例大约占到7成,而来自银行与信用社贷款等外源融资只占10%左右。在外源融资中,民营企业主要依靠以金融机构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通过风险投资、股票和债券市场进行的直接融资微乎其微。此外,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十分有限,民营企业面临着严格的贷款条件和较高的筹资成本等问题。融资困难的“瓶颈”不仅造成了民营企业发展资金的缺乏,而且导致了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市场开拓力度不够、吸引优秀人才乏力等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西部民营经济的发展。
(三)创新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竞争优势,而创新正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支撑和决定因素,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西部民营经济一方面存在起点较低、规模偏小等先天性缺陷,另一方面又面临实力不强、资金短缺等现实问题,加之民营企业在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致使民营经济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受到影响。
(四)社会认同问题。当前民营经济的政治经济地位与其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不相匹配。随着党对民营经济方针政策的不断优化,困扰民营经济的很多问题从理论上、政策上得到明确,尊重、认同民营经济作为一项重要政策正在全面推行,现在的问题是要抓紧落实这些方针政策。只有在全社会确立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民营经济才会有实质性的更大、更广的发展空间。
(五)有效监督问题。民营经济作为全社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同样需要有效监督,但民营经济资本所有权的特点又决定了民营经济监督方式有别于国有、集体经济,对其监督主要依靠法律、经济手段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及时有效地发现、遏制企业的非理性运作方式,从根本上维护企业权益,同时促使企业履行应承担的义务,保证民营企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三、促进中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中西部民营经济在经历萌生———发展———壮大之后,目前正步入快速增长期。为了促进中西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积极支持、鼓励和引导民营投资。进一步营造宽松的民营投资准入政策体制环境,落实民营投资的“国民待遇”,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凡是竞争性行业都应该允许民营企业进入。(2)凡是预期有收益或通过建立收费补偿机制可以获取收益的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包括目前仍由国有企业控制的传统垄断性行业都应引入竞争机制,允许民营企业逐步进入。(3)凡是对国有投资实行优惠政策的领域,其优惠政策对进入该领域的民营企业应保持一致。与此同时,政府要建立健全促进民营企业投资准入的相应政策法规,以国家一定时期内的产业政策为导向,更好地引导民营企业的投资方向。
(二)拓展融资渠道,发展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在于政府的积极支持,对民营企业给予政策优惠:一是税收优惠,政府可以利用降低税率、减免税收、提高税收起征点等方法给予民营企业支持。二是财政补贴,政府可以采取就业补贴、研究与开发补贴、出口补贴等形式对民营企业进行扶持;三是贴息贷款,对于一些发展前景好的项目政府可予以贷款贴息,并引导银行对其贷款;四是建立风险准备金,政府可在财政预算中建立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贷款风险准备金,以降低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贷款风险。同时要充分运用内源融资方式,扩大内源融资的规模,强化内源资金投向的管理,提高内源资金的效率,并努力寻求合资、合作、合伙、股份合作、股份制改造等途径,实现内源资金来源多样化。还要拓宽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资本市场融资机制,尽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信贷担保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担保机构和政府担保基金的作用,解决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和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三)促进中西部民营企业集群的升级,发挥特色化的聚集效应。为了促进民营企业集群发展,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壮大民营经济的实力,可以借鉴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国家发展企业集群的政策,发挥政府在民营企业集群创建和发展过程中的催化剂、润滑剂和桥梁作用,着力引导和支持民营经济向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服务业发展,改变传统的、松散的、粗放的发展模式,推进民营经济适度规模经营,以特色园区为依托,进一步壮大支柱产业,重点培育一批有特色、规模大、实力强、贡献多的民营企业,打造区域品牌,推进企业集群组织结构的变革和优化,充分发挥聚集效应,增强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四)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推进创新,不断提升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确定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重点是:突出抓好一批有规模、有特色、有市场的科技型、外向型、劳动密集型和农产品加工型民营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突出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构建民营经济扩张发展的有效载体;突出抓好县域经济,夯实民营经济的发展基础。中西部各地区要形成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合力,逐步完善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以企业筹资为主体、以银行融资为支撑的投入机制,强化对民营投资的服务功能,在切实抓好政策环境、服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优化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文化创新等。
(五)立足中西部地区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培养和壮大民营经济的整体实力。目前,中西部发展民营经济应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借鉴“珠江三角洲模式”中以外资企业带动本土民营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温州模式”中把小商品做大、把小企业做强的做法,本着亲商、安商、富商的原则,一手抓外向型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手抓本土民营经济,拓展优势产业空间,要把给予外商的政策同时也给予本土民营经济,形成各具特色的本土民营经济群落,增强中西部民营经济的整体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