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豆staR
-
武夷山三十六个峰,武夷山山体呈北北东向沿赣闽省界蜿蜒,东北延展接浙赣间的仙霞岭,西南伸至赣粤边界的九连山。
三十六峰分别如下:
一曲:1.大王峰、2.幔亭峰、3.狮子峰、4.铁板嶂、5.兜鍪峰
二曲:6.玉女峰、7.凌霄峰、8.虎啸岩、9.马枕峰、10.灵岩
三曲:11.小藏峰、12.上升峰、13.升日峰
四曲:14.大藏峰、15.玉华峰
五曲:16.隐屏峰、17.接笋峰、18.晚对(紫屏)峰、19、天柱(酒坛)峰、20.文峰(更衣台)
六曲:21.仙掌峰、22.天游峰、23.苍屏峰
七曲:24.城高(皋)岩、25.三仰峰
八曲:26.鼓楼岩、27.双乳(鼓子)峰、28.三教峰
九曲:29.灵峰(白云岩)30.天心岩、31.马头岩、32.马鞍岩、33.丹霞嶂、34.杜葛(辖)岩、35.玉柱峰、36.火焰峰、
扩展资料:
武夷山的由来
武夷山又名虎夷山。据史传,唐尧时有彭祖与二子曰武曰夷,到该山东麓的崇安西南乡隐居,因当地洪水常泛滥成灾,彭武与彭夷两兄弟便开山凿石,挖河渠疏导洪水。
当时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把他俩开挖河道时堆垒的小土石山称为“武夷山”。后来,雄峙赣闽边界的大山也统称为武夷山。但据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学者首倡新说,认为“武夷”原称“虎夷”。系商周时自江淮南迁人赣的古东夷“虎方”而得名。后因唐高祖李渊之祖父名李虎,唐人讳虎为武,虎夷山始讹为武夷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夷山三十六峰
- 里论外几
-
武夷山三十六个峰,武夷山山体呈北北东向沿赣闽省界蜿蜒,东北延展接浙赣间的仙霞岭,西南伸至赣粤边界的九连山。
三十六峰分别如下:
一曲:1.大王峰、2.幔亭峰、3.狮子峰、4.铁板嶂、5.兜鍪峰
二曲:6.玉女峰、7.凌霄峰、8.虎啸岩、9.马枕峰、10.灵岩
三曲:11.小藏峰、12.上升峰、13.升日峰
四曲:14.大藏峰、15.玉华峰
五曲:16.隐屏峰、17.接笋峰、18.晚对(紫屏)峰、19、天柱(酒坛)峰、20.文峰(更衣台)
六曲:21.仙掌峰、22.天游峰、23.苍屏峰
七曲:24.城高(皋)岩、25.三仰峰
八曲:26.鼓楼岩、27.双乳(鼓子)峰、28.三教峰
九曲:29.灵峰(白云岩)30.天心岩、31.马头岩、32.马鞍岩、33.丹霞嶂、34.杜葛(辖)岩、35.玉柱峰、36.火焰峰、
- 小菜G的建站之路
-
有大王峰玉女峰等等
- Chen
-
山峰
愿采纳 祝: .万..事.如.意 !
- 猫帽
-
武夷山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一百零八景点如下:
三十六峰:最著名的是大王峰、玉女峰和天游峰。三十六峰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基本上像什么就叫什么了,据查山的异称中有多种,其中峰:即指山的突出的尖端。岩:指岩石突起而成的山峰。嶂:指直立像屏障的山峰,因此吾以为峰亦岩,岩亦峰。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丹霞嶂 耸立在燕子峰的西面,以石色赤紫,宛如天半朱霞而得名。凝重的紫色岩石层叠绵延数公里,立在峡谷之南,犹如亘长的城堡。
2、鹰嘴岩 峰岩雄伟娇健,巍然特立,酷似兀立于群峰中的雄鹰躯体。岩体黝黑,向西斜倾。昂向东面的岩顶稍向下方弯曲成钩,恰似鹰嘴,嘴上还自然地生长着一株盘虬的古柏,形似隆起的鹰鼻。从远处眺望此岩,左右有伸展的瑞泉岩和丹霞嶂,则整体犹如插上双翅,凌空搏击于九霄云外。
3、玉柱峰 为扼守清凉峡口的山峰,高数百米。峰岩呈圆柱形,酷似擎天玉柱。峰侧另有一座小峰。峰上耸立着一片向前倾斜的巨石,就像农夫戴着一顶帽檐很大的斗笠。相传这片巨石是从远方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4、马头岩 位于梅岩之南。五石骈列,势如五匹骏马竞相腾骧,俗称马头岩,雅称五马奔槽。又因为此岩是由磊石纵横堆垒而成,又名磊石岩。古有寺庵,清朝僧人如修构建,今废。岩北一带种有棕树,称蓑衣林,岩南一带则称茶林,遍植茶树。
5、马鞍岩 位于马头岩西南。巨石壁立,中部微凹,岩形酷肖马鞍。相传古有毛女结庐其上,又名毛女峰。
6、天心峰 位于碌金岩之北约半公里。因为此峰坐落于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方圆70平方公里的中央,人称“犹天之枢极也”,故名天心。峰下有天心永乐禅寺。
7、杜葛岩 位于梧桐窠之北。登上岩巅可以远眺武夷山市区。相传古有杜氏、葛氏两姓隐士举家迁此遁世,故名杜葛岩。岩麓有一块横卧式烛火形的小茶园。茶丛碧绿,四季长青。
8、虎啸岩 四壁陡峭,屹然独耸,上覆危崖,下临绝壑,山形似虎,劲风袭来之时,松涛声以及岩洞里的回荡之声宛如虎啸阵阵,又相传有仙人骑虎咆啸其上,故名。
9、凌霄峰 位于虎啸岩之北,不濒临九曲溪,与三髻峰、虎啸岩诸峰,相拥而立。此峰岩体高锐,欲摩云霄,故名。又因童顶纯赤,故又名赤壁峰。无径可登,北壁有人面石,以其裂罅差拟人之双目和鼻、嘴因而得名。
10、马枕峰 位于揽石峰南,其形绝似骏马,周遭20余里,穿云矗汉,与三仰峰遥相对峙。此峰在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最南缘。从宏观上,全峰好似一扇硕大的屏风逶迤遮挡在全山的南端,也好似武夷山风景区的一个骏马形的巨枕,故称为马枕峰,也即堪舆家所谓的“案山”。
11、灵岩 坐落在九曲溪第二曲溪南的一个幽邃的峡谷里,绵长雄伟,长200余米,高100余米。岩端倾斜而突出,覆盖了岩腹三个自左而右相互毗连的岩洞——伏羲洞、风洞、灵洞。沿伏羲洞拾阶而上,即到灵岩之半巅。此处表面宽10余米,长50余米,宽敞修长而略带弯曲,形如一只从天外飞来的硕大仙鞋,人称为飞舄台。一线天的岩缝即沿此开裂。
12、隐屏峰 位于茶洞的南侧,高峻峭拔,方正如屏,常年隐在云雾缭绕之间,故名隐屏峰。峰体有一条长形的裂罅自顶端纵贯峰腰,形成下聚上分的连体峰峦,大者即称隐屏峰(小者称接笋峰)。
13、接笋峰 又与隐屏峰相依并立,两峰互为连体峰岩。登峰道路与攀登隐屏峰相同,即先缘梯三截至“龙脊”,然后再穿越连体峰峦中的隔峰小涧即到接笋峰(又称小隐屏峰)。
14、仙掌峰 位于茶洞之畔,左隔雪花泉与天游峰为邻。峰体似硕大的城墙,横亘半里许,高矗天际,峰壁有巨掌印痕数处,故名。传说仙人曾在此晒晾仙锦,留下了帛幅的条纹,也留下了用手捋平时的掌痕,故民间俗称晒布岩。
15、天游峰 峰顶的胡麻涧把此峰与仙掌峰分开。它高耸于仙掌峰、清隐岩之侧,自成一体,周围群峰拱向,峰下九曲潆洄,是纵览武夷群峰,俯览清莹九曲的理想境地。
16、三仰峰 可由小桃源之畔的山径迂回而达,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最高峰,海拔717.7米。奇峰三叠,朝东翘升,向西倾斜,犹如巨石三片,斜插碧霄;又若旌旗招展,骏马呼啸,将帅东征,万山欢腾。富有动感的单面山群体,令人惊叹不已。
17、大王峰 为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首,位于冲佑观的右方,历代祭祀武夷君即在冲佑观举行。此峰为进入武夷山风景区的第一峰,所以在峰麓立有一座“徐霞客进山处”的牌坊以及一尊徐霞客游山的雕像。
18、幔亭峰 与大王峰连麓,高度稍逊于后者。山中的神话故事“幔亭招宴”,尽述武夷仙人在峰顶宴请两千乡民的传奇和仙凡亲情。
19、白云岩 又名灵峰。在九曲的西北,与八曲的三教峰比邻相处,巍然云际,故名。
20、三教峰 在九曲溪的北岸。三块岩石的崖麓紧凑相连,岩势前后三叠,形似没有帽翅的乌纱帽,俗称纱帽岩。但其正名却为三教峰,意即儒道释三教鼎立,荟萃于山中。
21、双乳峰 位于八曲的溪北,为一对连麓并立的山峰,形体相似,丰满圆耸,因而得名。从八曲溪畔登岸,回旋蜿蜒约5公里许可抵达这一对山峰之麓。
22、鼓楼岩 紧邻八曲溪畔。岩前乱石罗列,峻拔千仞,岩间泉瀑飞洒如雨,尽落涧中,又名滴水岩。
23、城高岩 位于七曲之溪南,拔地而起,尖峭峻挺,四面悬崖峭壁,恰似一座巍峨的石城。
24、更衣台 又称文峰,位于九曲溪五曲的南岸,临溪而立,巍然一石。岩体灌木丛生,绿竹掩映,登上岩顶,俯览九曲,只见清溪潆洄,竹筏竞流。
25、天柱峰 位于更衣台左,峭拔特立,与更衣台比肩骈立,麓似连而微断。此峰形似翻转的酒坛,俗称酒坛峰,峰体纵向有一条裂罅,传说李铁拐因未能赶得上幔亭宴,一怒之下,抡起木拐将酒坛砸裂踢翻,酒坛滚到五曲之畔化为峰,故得此俗名。
26、晚对峰 原名紫屏峰,因石色凝紫、绿荫如屏而得名。峰岩紧邻天柱峰之西,隔溪与隐屏峰相对。宋朝以来多有历代理学家在此隐居,为儒士荟萃之地。
27、玉华峰 在古锥滩之侧,横亘四曲北岸,峰巅西与隐屏峰相对,北与仙游岩相连。峰背之麓就是茶洞。在玉华峰的南麓,有金谷岩、希真岩、小九曲、题诗岩等,群峰争秀,蔚为奇观。
28、大藏峰 位于四曲的东岸。岩体硕大,横亘数百丈,陡峭千仞,洞穴密布,山巅耸拔斜覆如檐,岩溜皆滴落水中,恍如琴音。筏游而过,只闻人语棹声回响于空壁深潭之中,意境幽深。
29、小藏峰 巍然屹立于三曲的溪南。九曲溪经过峰麓折而向东南,峰体奇耸,峭壁直削。此峰又名仙船岩,是武夷山中安放架壑船棺最集中、最多具的场所,所以又有船场岩之称。
30、上升峰 位于升日峰西,尖耸童巅,无径可跻峰顶,传说武夷张湛经此峰升入天界,成为十三仙之一,故名。又因峰岩通体呈红紫色,又名紫峰。
31、玉女峰 亭亭玉立于二曲的溪南,高数十仞,以挺秀、窈窕见奇。峰壁秀润光洁,宛如玉石雕就,俨然是一位秀丽绝伦的少女。
32、铁板嶂 位于一曲的溪北,峰麓濒临九曲溪,与二曲的玉女峰隔溪相峙。民间传说为铁板鬼幻化为岩嶂,日夜监视玉女与大王,不让他们幽会,故而面目可憎,铁青狰狞。
33、幔亭峰 位于大王峰左,两峰之麓相连,但高度稍逊于大王峰。幔亭峰之顶极平旷,相传为武夷君设幔亭宴款待乡人之处,峰名由此而得。
34、狮子峰 距离一曲溪南约半公里。状如雄狮扬鬣蹲踞。地势高阜,峰又挺拔,数十里外即见之,俨然是一曲道教名观——冲佑观的镇观之兽。
35、兜鍪峰 位于大小观音岩西,山势呈前高后下的形状,山民喻为古代武士的头胄(即头盔),故用头胄的通称“兜鍪”作为峰名。
36、火焰峰 位于紫岭之北,峭拔腾空,势如火焰。岩上洒瀑喷泉,峰间万绿尽润。
七十二洞:
1、灵岩洞
2、玉华洞
3、投龙洞
4、止止洞
5、徐仙洞
6、投阳洞
7、梁房洞
8、升真洞
9、复古洞
10、紫云洞
11、水帘洞
12、神仙楼阁
13、宾曦洞
14、风洞
15、茶洞
16、云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