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迁
-
1
这种病,叫做烟草依赖症。
大多数吸烟者都不太熟悉这个词,包括我自己也一样。
我以前从来不觉得吸烟这个行为本身是一种病。
我最多只是偶尔担心一下,在某个遥远的未来吸烟会不会让我得肺癌,越想越觉得有点胆战心惊,然后就...点燃了一根烟。
不过,烟草依赖确确实实在国际上已经被定义为一种慢性疾病,它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为F17.2,不信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网上搜一下,很容易就能查证到。
那知道这个又有什么用呢?其实我只是想借这篇文章告诉那些正在吸烟、还不想戒烟的人一件事:不要太担心吸烟会让你以后患病,因为你已经病得不轻了。
2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高达600万,每6秒钟即有1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根据WHO的测算,现在的吸烟者中,将会有一半人因吸烟而提早死亡。
这其中,我们国家属于重灾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超过3亿人吸烟,其中成年男性吸烟率高达52.9%,而我国每年因吸烟导致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
如果按照目前的吸烟流行趋势持续下去,本世纪初0~29岁的3亿中国男性中最终将有1亿人因吸烟而过早死亡,其中1/2的过早死亡发生在35~69岁。
任何一个不抽烟的正常人,看见以上这段文字会有什么感觉?
哪怕是经常听说吸烟的危害,可能看完还是会觉得挺触目惊心的。
但你要是觉得烟民们看完这段文字就会有所感悟,甚至主动去戒烟的话,那真是一万个想多了。
烟民这个群体,绝对是世界上心理最奇葩的一群人。而且个个都是内心自我对话极为丰富的“戏精”,他们给自己找的各种千奇百怪的吸烟理由,加起来绝对能绕地球一圈,因为我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员,所以我太了解烟民的心态了。
比如,当他们看到上面那段关于吸烟致死的统计时,本能的反应可能会心里一惊:“不会这么严重吧?”,心里感觉有点不舒服,受到了一点触动,有点小沮丧,然后就开启了一段自我开导的心灵之旅:
“我也不是不知道抽烟有害,但是我现在还不想戒,我就这么点爱好,把烟都戒了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而且我平常要工作、要应酬啊,戒了还怎么跟人家递烟套近乎增进团结?工作还怎么开展?”
“现在日子过得这么累,压力这么大,我抽点烟还不是为了缓解一下自己,有必要赶尽杀绝么?”
“这些吸烟死了多少人的研究我感觉也有点不太准确。你看我家隔壁那个老王,烟瘾大得很,现在都82岁了还不是活得好好的?“
”你再看我那个表姐家的姑妈,不抽烟不喝酒,年纪轻轻的就得癌了!所以说嘛人活在世上就是命,天要收你跑也跑不脱,还不如活得潇洒点。”
“话说回来,不就抽个烟嘛,有那么夸张?你看外面满大街还不都是抽烟的,他们死了吗?大家都在抽也不差我一个。”
“再说了,你看历史上有那么多伟人还不是都抽烟,我们烟民最喜闻乐见的段子听过没?来来来没听过我再给你讲一讲:林不抽烟不喝酒只活了63岁,周只喝酒不抽烟活了73岁,毛只抽烟不喝酒活了83岁,邓既抽烟又喝酒活了93岁,张老将军......”
......不要问我怎么知道这些神逻辑的,因为这些想法我以前统统都有过。
3
我接触过很多老婆劝老公、女儿劝爸爸不要吸烟的,可以说真正成功的寥寥无几。无论你怎么苦口婆心的劝说,他都能应付自如见招拆招......
烟民们各种奇特而顽固的脑回路,能把你怼得一脸懵逼、哑口无言,多次交锋后能把你气到七窍生烟,最终的结果多半都是心力交瘁,对他彻底放弃治疗。
所以我为什么要强调烟草依赖症是一种病,因为即使吸烟还没有让吸烟者患上某种病,但烟民们的思维却早已被烟瘾所奴役,为了继续吸烟,他们会不断的给自己找各种理由。
我就先拿上面那些神逻辑来分析一下“戏精”们的想法吧,毕竟这些想法我自己以前也都有过,所以我很清楚烟民们是怎么想的。
首先,吸烟者有不少观点都是一种心理上的逻辑谬误,也称为“幸存者偏差”。
在烟民的眼中,往往只会看到那些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且只会朝着能给自己继续吸烟提供支撑的方向来解读。
比如82岁的吸烟老头身体还挺好、从不吸烟的某个亲戚反而得了癌症、大街上那么多人吸烟也没见谁生病的、某某伟人抽烟喝酒活了多少岁,这些都是幸存者偏差,其实就是试图用个例来否定概率。
仔细想想其实道理很简单:
82岁的吸烟老头身体再好也只是个例,并不代表所有抽烟的人身体都很好;
没吸烟的亲戚得了癌症,并不能因此而否定普通人吸烟会更容易得癌症这个事实。不吸烟也有可能得癌症,但是不管你再怎么杠精,吸烟一定会加大你得癌症的概率;
你走在大街上确实能看见很多吸烟的人还很健康,但问题是因为吸烟而致病或致死的人,不是在医院里就是在骨灰盒里了,你能看得见吗?
至于某某伟人抽烟喝酒也活了多少岁,也是一样的幸存者偏差,还是用个例否定概率,我就不多说了。
还有就是很多人觉得抽烟是自己的一个消遣、一种乐趣,觉得工作生活社交圈子好像也离不开烟,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心理误区。
打个比方,假如你走进一间屋子,突然看见某个吸毒者正在拿针头插进自己的静脉里注射,还一脸很满足的表情,你会觉得这是件很享受的事吗?
恐怕不会,不仅不会可能你还会觉得毛骨悚然,天啊怎么会有人这样对待自己!
但是反过头来看看自己,你吸烟的时候除了暂时缓解一下自己的尼古丁成瘾症状,你究竟又得到了什么快乐呢?其实什么也没有,除非你认为把自己的肺涂上一层焦油是种乐趣。
至于认为社交离不开烟的就更站不住脚了,实际上现在的社会越是精英和高素质的阶层抽烟的人就越少,一个人的社交价值永远取决于他的能力,而不是给别人递了多少烟。
4
所以,烟草依赖不仅是一种慢性疾病,而且是世界上最特殊的一种慢性疾病,它的特殊性体现在:
1、通常人们得了病都会主动去医治,可是吸烟者不会,大多数人都不认为烟草依赖是一种病,但烟草依赖症是世界上拒绝治疗人数最多的病。
2、普通的慢性病会带给人身体上直接的痛苦,但是烟草依赖症带来的痛苦是间接的,它不光是生理疾病更是一种心理疾病。
3、大多数慢性疾病都很难治,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等,都只能靠长期调养。可是治疗烟草依赖症却很容易,只要不抽就行了。
可能有人会说,只要不抽就行了,你说起来倒是简单,你知道戒烟有多难吗?你知道有多少人戒烟失败吗?
我当然知道戒烟不是件容易的事,有很多人,甚至连戒烟的勇气都没有。
当我告诉一个抽烟的朋友,我准备做一个关于戒烟的自媒体时,他回答我说:”这是好事,不过你弄好了先别推给我,我怕我看完之后万一把烟戒了,以后就再也抽不成了...”
这个回答成功的让我懵逼了半天也没回过神来...其实还是在误把吸烟当享受。
5
说起戒烟这件事,我想先说说我的故事。
我曾经是一名重度烟草依赖症患者。
每天两包半,烟龄十五年。
走到哪都烟不离手,买烟从来不买一包,直接整条买。
出去跟朋友吃饭喝茶一定要找能抽烟的地方,不管到哪坐下来第一件事就是掏烟。
冬天在房间里不敢关窗户,不然坐久了烟雾大得能把我自己给呛死。
上厕所的第一件事永远不是上厕所,而是先找烟。
有时候一根烟还没燃完,已经想继续点下一根了。
最怕坐高铁,因为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不能抽烟,每次到站停靠那一两分钟都要飞奔出去猛吸几口。
我有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和咽喉炎,因为常年抽烟所以一直发作,每天都喷嚏不断、涕泪横飞,喉咙也很痛。
有段时间,每天早上起来胸口还会隐隐作疼,把我吓得心惊胆战,我甚至想过这样抽下去自己能不能活过40岁。
也不是没想过戒烟,为了表决心,烟灰缸扔掉、整条的烟扔掉、连ZIPPO都扔过好几个,但是没用,就是忍不住想抽。
也尝试过很多其他方法,什么逐步减量、电子烟替代、尼古丁贴片、换吸低焦油的烟...结果是统统失败,而且每次都戒得很痛苦。
后来我才慢慢发现,关于戒烟,其实我过去一直存在着太多错误的想法和观念。
我慢慢意识到一点:戒烟并不是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力有多强,而是一个重塑认知的过程。
说出来可能你不相信,从我认清了关于吸烟这种行为背后的很多真相以后,我就再也没抽过烟了。而且心态很平静,没有任何痛苦,并且我很确定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再抽烟了。
我总结了很多经验,希望以后能陆续分享我所知道的一切关于戒烟的正确认知。
最后,我希望所有还在吸烟的朋友们看清一个事实:
烟草依赖症真的是一种病,不要再让自己这辈子都被烟瘾所奴役。
但是只要你愿意,这种病它并不难治。
你不需要任何药品、任何替代物、任何让自己受折磨的方式。
嗯,你只要稍微关注一下我的文章就行了。
我的其他文章:
尼古丁传:我每年干掉600万人,你们居然对我一无所知(戒烟前必看)想戒烟,改抽电子烟到底有用吗?我们当初究竟是怎么染上烟瘾的?(戒烟必读)这家公司只卖一种商品,利润却相当于20个阿里巴巴论戏精的养成:林语堂戒烟记
-----------------------
文章首发于公号:T先生戒烟记,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坚信重塑认知才是唯一正确的戒烟方法,不需要任何药品、任何替代物、任何让自己受折磨的方式。
再也不做站长了
-
吸烟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吸烟以排忧解难。人生坷坷绊绊,就难免会有困难产生。当遇事感到为难想办法怎样处理时,或有不愉快的感觉时,吸烟可以排忧解难。
第二、习惯。烟像是人生伴侣一样的东西,吸烟的人经常会在无意识之中,拿出香烟点上火。 第三、吸烟以享受"香"味。因为烟的味香、味好,吸烟的人可以享受到这种美味。
第四、吸烟以产生灵感。马克·吐温说:差不多所有的作家都是"瘾君子"。对烟钟情一生的艺术家、文学家璨若群星,他们在虚无漂缈的青烟中激发出灵感,创作出了一件件艺术珍品和传世之作。 第五、从众。受同事、伙伴的影响,模仿其行为。有人认为吸烟的人一般都比较合群,性情怪僻者少。
第六、吸烟为应酬社会交往。初次见面,敬一支烟表示对别人的尊重与礼貌,就有可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
第七、吸烟以自我炫耀。有的人吸烟,为的是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拿出一盒装璜漂亮的高档香烟,取出一个精致的打火机,叭嗒一声点着香烟,做出叼着名牌烟的洋洋得意之态,令自己愉快。 第八、吸烟以掩饰自己的某些心理。在一些尴尬和紧张的场合,很多人会下意识的摆弄身边的小玩艺;这种时候吸烟便可起到转移注意力的作用。
但也有害处.它可以导致人们成瘾.对人体肺部,胃.心脏等方面都有影响.
说真滴我很喜欢烟.但我不会过量.老爸在身边的时候3天一包.一般情况2天一包.
戒不戒不是问题.唯一一点就是看抽烟的年轮.10年以上或已经40岁以上的绝对不要说戒.要求不要抽多就好.因为依赖性很强咯.
10年以下的戒掉就容易点咯.如果身边没什么人抽烟的话那就事办功倍咯.因人而异吧...
阿啵呲嘚
-
属于不良习惯,但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属于违法行为。
牛云
-
属于自残行为吧。
猫帽
-
那要分场合,如果在公共场合的话 就是不太好,如果在家里,就可以稍微随意一些,但也要顾及家里人多感受
kven
-
我认为只要你别在公共场合抽不影响别人就行
康康map
-
吸烟对身体确实有害,尽量少抽或不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