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nz
-
湘女的出名,多半借助了那首《桃花江美人窝》的歌曲,还有那则湘夫人的传说。歌曲把湘女的漂亮渲染了一个够,传说则把湘女对感情的忠贞强化到一种极致。漂亮又多情,这样的女人谁能不向往呢?!
桃花江当然是泛指,指的是整一个湖南。到过了湖南的人,都觉得不冤枉,觉得《桃花江美人窝》那首歌很实在。湘女的漂亮是自然的、朴素的。她们都生得娇小玲珑,高乳、蜂腰、双腿修长。她们跟别处的女人最大的区别是皮肤都很好——我们那里形容女人的皮肤好不是说白皙,也不是娇嫩,而是说:水色子好。看一个女人漂亮不漂亮,眼睛不是最重要的,脸蛋不是最重要的,身段不是最重要的,水色子才是最重要的。水色子好了,就把整个人都带活了。带出了一种光泽,带出了一种韵味。
经过了桃花江浸润的湘女,水色子都好。
二十岁上下的湘女,水色子尤其好。水色子最好的时候,就开始谈恋爱了。
湘女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不像广东人一样讲究实惠,也不像上海人一样追求英俊潇洒,她们更看重的是要有本事,要人好。她们看重的是人。她们当然也希望自己的男朋友能有钱,能长得高高大大、周周正正,风流倜傥,但是如果这些跟她们理想中的人不能和谐统一的时候,便宁可求其后者,而决不以外部的、物资的条件为最重要。她们在这件事上表现的是一种很清醒的理想主义者的态度。她们都很有眼光。
她们一旦爱上了一个人,便会一往无前义无返顾地倾心相爱。她们表达爱情的方式往往很婉转,很别致,一般不会太直露。常用的套路是跟男朋友借书,两天一本,一天一本,有时甚至一天两本。她们借书当然不是为了读,而是一种借口,一种仪式。到了一定的时候,还书时就会在书本上夹上一张粉红色的纸条,上面写着一句话,或是自己构思的,如:“喜欢湛蓝的天,真愿自己化作一朵白云,去点缀天的蓝。”或是直接抄的一首爱情诗:“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字很娟秀,语意缠绵,令人感动。除了借书,还有很多传达爱情的信息的方式,比如织个“心”型香袋,或是织件毛衣,压在心上人的枕头底下,或是在火候上买了票邀了一起去听一场梁祝音乐会,在乡下,则还有唱情歌、抛绣球、送绣花鞋垫等等形式。我有一个朋友,从工厂上了大学以后,每个月都会收到一封信,信里永远是一张洁白的、带暗影花纹的、精美的信笺,不着一字。读了三年书,接了三十六封信,集成了一小扎。三十六页空白的信笺让他费了三年的心思,也没有猜出这位暗恋他的妹子是谁。直到学成归厂,一位女工邀他到工厂后面的松树林里散步,从提袋里拿出一扎洁白带暗影花纹的信笺,才使他惊喜地明白过来,立即成就了一桩好事。
湘女似乎天生地具有一种素质,能把从暗恋到初恋的这段过程处理得很有情趣,很有色彩,能给你的后半辈子带来无穷回味。这种素质的形成,大约跟湖南的地理环境是很有关系的。湖南多青山,多绿水。每条溪水都要流经无数座山头,曲曲折折,逶迤蜿蜒,说不尽的缠绵绯恻。
前人说:女人是水做的。
湘女多情,却十分地要面子。她们主动追求了男人,可是男人不能说。说了绝对会跟你翻脸。她们会把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积下的钱都拿出来,买好东西给男的吃,买好衣服给男的穿。男的买了一条50块钱的镀金项链送给她,她会报称500块的价值到处跟女友去炫耀,然后会以真正十倍二十倍的东西去回报男的。她们也常常会在男的面前抱怨,自己的衣服不如人,自己的鞋袜不如人,自己口红不如人,然而如果男的一咬牙把半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只挎包送给她,她又会心痛地用双拳捶打男人的前胸,恼他花这样的冤枉钱做什么。男友谈定,隔三岔五地带了回去见父母,是必不可免的礼数。每次动身的前一两天,妹子就把大包小包的礼物准备好了。回到家,进门叫一声“爸”,叫一声“妈”,抢先说明礼物是男朋友买了来看望双亲的。如果父母亲夸一声未来呐觯秃苈懔恕T偃绻舯诹诰釉藜妇渑龆裥裕蔷透窍驳靡吒枇恕K堑囊磺懈冻觯木褪堑玫秸庵只乇ā?
生活对她们的回报却常有不公平。说不定什么时候,男人的心起了变化,不再爱自己的女人了。男人提出离婚的要求让女人大吃一惊。震怒中的女人,却表现得无比的平静。她们并不问什么原因——事情到了这一步,还用得着问原因么!她们只是冷冷地吐出两个字:“不离!”——“为什么不离!”——“不为什么!反正是不离!打死我也不离!”——把话说得这么绝,男人没有办法了,事情只好拖下来。然而女人却留了心,明察暗访,访到了男人在外面的相好。一天,做好满桌饭菜,把那另一个女人请到了家里,一夜长谈,半哭半诉,情理相攻,用一颗女人的心融化了另一颗女人的心。反过来两个女人联手劝说男人,让他回心转意,保全名节。当然也有另外的例子。面对男人的离婚要求,女人横心不理。这时候变得愚蠢了的男人以为用钱可以打动女人的心,标出了很高的价格作为交换条件。十万,二十万,三十万,甚至有五十万块钱再搭一套房子的。他们不知道,价钱出得越高,越伤女人的心。女人心里想的是,我一辈子的感情,你就是这样对待的么!一横心,反正是两个字:不离!她们心里想的是:我就是不离婚,看你有什么办法!更绝的就还会想: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拖也要拖死你!
一些人家真的就这样拖下来了。
哦,湘女多情。是不是爱得至深,恨得也至深呢!
- nicf
-
★渊源
追踪湘女多情的渊源,不能不谈到有名的娥皇、女英的故事,传说中的娥皇、女英二妃千里寻夫,泪洒湘竹,关于这个美丽的神话在楚湘之地可谓深入人心,娥皇、女英对爱情的执著与忠贞构成“湘女多情”的精神源头。不过,较真地讲,舜帝南巡途中崩于苍梧之野,二妃寻夫而驻足湘水之滨,本算不得土著湘妹,然而,君山北渚的二妃墓、湘妃祠还有那丛丛斑竹可以作证,这段哀惋动情的神话已经化成湘人的情感偶像,湘女就从此开始多情。
这一圈“一半游戏一半真”地比下来,不由令湘女们晕乎起来,但千万不可迷糊,也不可骄矜过世。论身材、论肤质、论风采、论装扮的确应该为湘女的秀色指数加分,但女性的美可不全在秀,而在情色一体上。如今,湘女携歌闯京城的辣妹甜妹实在太多,当红的更多。暂且先不算曾以京韵大鼓调高唱“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的李谷一,当下一线红歌星就有宋祖英、张也、汤灿、甘萍……似乎还应加上京剧名旦李维康。湖南电视的女主持们更是魅力四射,风骚十足。
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挥“湘女多情”的强项,将“秀丽”提升到“魅丽”境界。在电视高度普及的今天,屏幕上几位湘籍女歌手的媚眼与甜歌着实令不少外省的男歌迷们心旌摇曳,还真将“湘女多情”当作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来认同。
曾经有一些外省籍的男士说,“湖南妹子真的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她们的媚眼真的能勾魂,她们火辣辣的亲昵让你比吃了蜜还要甜,但是她们发起脾气时的辣味恨不得呛死你。常常听人说,在中国的各大名牌高校,湘妹子找对象的能力是很有一手的,往往大学一年级下来,班上的才俊男生就被她们拉下马,挎上胳膊领回家由爹娘甄别去了。
因为“多情”这个词的内涵颇丰富,含情是一端,用情是另一端,前者是本钱,后者是手段。我们看来,“湘女多情”更侧重于后者,湘女多情的特征是用情浓烈。因为论多情的“本钱”,湘女们似乎并不占优势,譬如个头并不是最高,脸蛋不是最白、最靓,腰肢不是最细,但她们与情郎相视,媚眼可能最勾魂;与情郎相伴,情话可能最摄魂;与情郎相依,良宵可能最销魂。绝非病态的多愁善感,亦非作派的纤秀婉约,所以就更贴近世俗生活,更凸现生命本色。殊不知,长沙方言中,对“多情”女的俚语评价是“蛮骚”,口语中,“蛮”字乃“很”、“非常”之意。湘方言中,还有“霸蛮”一说,此处有“强人所难”、“固执”等意,但“蛮”字的意境很难以用一个相对应的词来表达。虽然“蛮骚”的“蛮”非彼“蛮”,但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把“蛮骚”的“蛮”赋予“执著”、“坚守”的含义,“蛮骚”除了“很骚”,实在还有另一番韵致。人常说“女人是水做的”,媚人之处全仗一个“柔”字,尤其是南国女子,更是“人比黄花瘦”,“柳色看犹浅”,林语堂嘲讽为“苗条但神经衰弱”,一种病态的美,而湘女的“蛮骚”却一扫这份纤弱,南人有北人相,女子有男人气,既是一种反叛,也是一种逃逸,于区域社会学特质而言还真具有几分类型意义。这大概也算得上“湘女多情”民谚的一点点理性注脚吧。
★戏说"湘女多情"
虽然《楚辞》中有《九歌》,《九歌》中有《湘君》、《湘夫人》之名篇,但读了半天只读出祭祀过程中人神之间的单恋,继而于《芥子园画传》上一睹单色线描的湘君、湘夫人芳容,相信她们根本撩不起少年心头的兴奋,不由得暗自嗟叹,名士骚客们意淫了几千年实在可怜得很。相形之下,传说中的二妃千里寻夫,泪洒湘竹倒更贴近民间私情,关于这个美丽的神话在楚湘之地可谓深入人心,娥皇、女英对爱情的执着与忠贞构成"湘女多情"的精神源头。不过,较真地讲,舜帝南巡途中崩于苍梧之野,二妃寻夫而驻足湘水之滨,本算不得土著湘妹,然而,君山北渚的二妃墓、湘妃祠还有那丛丛斑竹可以作证,这段哀惋动情的神话已经羽化成湘人的情感偶像,追究乡籍反倒显得多余了。
说起来湘人性朴,故而"湘女多情"的传统一直在乡野匍行,未曾炫耀于庙堂、街肆,不为正史、高典所青睐,无论是信史、还是文学作品之中,名妃、名媛、名妓、才女的形象均鲜有湘女,西施、貂婵、王昭君、杨玉环、李清照、林黛玉,即使名唤"李湘君",也是秦淮河上某商女。这也难怪,正统文人眼里只有才与貌,纵然体内荷尔蒙高涨,也必须发乎情,止乎礼,高谈什么节呀、烈呀去吓唬小女子,这类风头湘女们不出也罢,免得犯了礼教大防。譬如那清河县城里的潘金莲,本可以其风骚为山东人挣个"鲁妇多情"的民间美誉,无奈清河离孔圣人的曲阜太近,这份纵情越矩不被乡党理解与宽容,金莲最终成了她意中情郎武二的刀下之鬼,身后还要遭千年唾骂,真冤!其实,三千年情史,不惟只有一个礼教吃人,孔方兄、青楼气都是噬情之虎,别看它"二十四桥明月夜",美人一笑掷千金,殊不知,灯红酒绿不过财与欲,逢场作戏原本假风流,与湘妃遗风相去甚远。
若把眼光过分停留在故纸堆里会令人昏聩,"湘女多情"本是一个经验的命题,应该让感官来说话,由体验来作答,虚拟的办法有两个,一是设一个赛情的擂台,召各地情商高、情窦壮硕的女子来比试,二是辟一密室,由各地的情郎诉说感受,秘密投票或打分……择吉日发布,说不定能证实或证伪"湘女多情"的结论,但这两个馊主意现实中断不可行,理由是"情"由心生,个人评判未免太主观了,"公分母"永远也推求不出,即使决出结果,也不具备普遍意义,容易流于片面,只不过是说笑一场而已。但在电视高度普及的今天,屏幕上几位湘籍女歌手的媚眼与甜歌着实令不少外省的男歌迷们心旌摇曳,还真将"湘女多情"当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来认同。此外,几位曾在京沪高校求学的朋友还举出个人的一点点遭遇,说是令人诧异的莫过于大学一年级下来,班上的几位才俊男生全被同窗或同桌的湘女挎上胳膊领回家由爹娘甄别去了。于是又引出一个新命题,"湘女仅仅只是多情吗"?因为"多情"这个词的内涵颇丰富,含情是一端,用情是另一端,前者是本钱,后者是手段。在我看来,"湘女多情"更侧重于后者,因为论多情的"本钱",湘女们似乎并不占优势,譬如个头并不是最高,脸蛋不是最白、最靓,腰肢不是最细,但她们与情郎相视,媚眼可能最勾魂;与情郎相伴,情话可能最摄魂;与情郎相依,良宵可能最销魂。从这个意义上说,湘女是行动主义者,也是现实主义者,湘女多情的特征是用情浓烈。绝非病态的多愁善感,亦非作派的纤秀婉约,所以就更贴近世俗生活,更凸现生命本色。殊不知,长沙方言中,对"多情"女的俚语评价是"蛮骚",口语中,"蛮"字乃"很"、"非常"之意。湘方言中,还有"霸蛮"一说,此处有"强人所难"、"固执"等意,但"蛮"字的意境很难以用一个相对应的词来表达。虽然"蛮骚"的"蛮"非彼"蛮",但我个人总是不由自主地把"蛮骚"的"蛮"赋予"执着"、"坚守"的含义,"蛮骚"除了"很骚",实在还有另一番韵致。人常说"女人是水做的",媚人之处全仗一个"柔"字,尤其是南国女子,更是"人比黄花瘦","柳色看犹浅",林语堂嘲讽为"苗条但神经衰弱",一种病态的美,而湘女的"蛮骚"却一扫这份纤弱,南人有北人相,女子有男人气,既是一种反叛,也是一种逃逸,于区域社会学特质而言还真具有几分类型意义。这大概也算得上"湘女多情"民谚的一点点理性注脚吧。
将"蛮骚"的湘女形象活鲜地呈现给文学大众的人当首推沈从文,在他笔下,无论是《边城》中的翠翠及翠翠她妈,还是沅水两岸排工、水手们的相好,媚金、巧秀、九妹……都是那么用情浓烈,掷情专一、执着,她们幽会不失约,夜里有主张,相恋主动,有野性,从不遮掩情欲之渴,豁达、浪而不淫。同时又多梦、善良,这些湘女一半是情人,一半是母亲,她们的性格中,一半是暴风骤雨般的激情,一半是桃花潭水的宁谧,这些不朽的故事里流淌着浪漫与肃穆,交织着美丽与残忍。尤其是关于女子落洞的描述,似乎超出了文学,可以当作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报告来读。
"落泪"是一种青春期精神病,多发生于"未出嫁的女子,尤其是一个爱美好洁、知书识字、富于情感的聪明女子,或因早熟,或因晚婚,这方面情绪上所受的压抑自然更大,容易转成病态"。"凡属落洞的女子,必眼睛光亮,性情纯和,聪明而美丽……平时贞静自处,情感热烈不外露,转多幻想,间或出门,即自以为某一时无意中从某处洞穴旁经过,为洞神一瞥见到,喜欢了她。因此更加爱独处,爱静坐,爱清洁,有时且会自言自语,常以为那个洞神已驾云乘虹前来看她。……必然感到热烈而兴奋。"这类女子"在人间可无爱悦,却爱上了神,在人神恋与自我恋情形中消耗其如花生命,终于衰弱死去"。这大概可以算得上"湘女多情"的走火入魔,也是《楚辞·九歌》湘君与湘夫人的那段人神相恋的现身转世。无怪乎从文先生只记湘女的爱与怨,却最终娶了姑苏城里的"黑凤",做了张家府上的姑爷。
说起研读沈从文的作品,最有心得的人应数凌宇先生了。几年前与他相遇,便由沈从文笔下的湘女谈及湘湖之区的民风与性格,凌先生有一个"连环套"理论颇令我开点心窍。在他看来湘人挣不脱三张"网",一曰"屈骚忧患",二曰"桃源梦",三曰"湘女多情",忧患是现实的关切,梦幻是理想的憧憬,"湘女多情"则关涉文化性格与行为的塑造,从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到行动主义构成第一个连环;第二个环是女人、男人,上辈、下辈的承传,说"湘女多情",消受的是男人,湘女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女,她们用情浓烈的秉性必然影响到儿子、丈夫、父亲的心智与行为,有蛮骚的女人,就会相匹蛮犟的汉子,扎硬寨,打恶仗,认死理,屡败屡战,愤而蹈海,杀身成仁……风流被男人占了,而精神乳汁却连着"湘女多情",一部近代史可以为证。
- 振金
-
桃花江上使人愁.布置道现在的桃花江会不会受污染?如果受到污染就没那么好了.
- 朽月十八
-
真有此等好事?
- 还要旺仔
-
不是吧.....都和谐社会了...
- 北有云溪
-
真的还是假的啊?现在的社会真不敢让人相信
那我找对象就找那边的试试
- 猫帽
-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