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小凡
-
1.有关岁寒三友的资料
松“四季常青”;梅“傲雪挺立”;竹“宁折不屈”。
南宋时画家马远所绘的松竹梅图称为“岁寒三友图”。冬季是万木皆凋落时节,而松、竹、梅在严冬仍能保持其生态,年年月月仍旧不变,因此比喻友情长存的意思。
梅、竹、石是取梅寒丽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三益友之意。
在旧社会结婚时,多在大门左右贴上“缘竹生笋,梅结红实”的对联,这是因“笋”与子孙的“孙”字同音、同声。
将松、竹、梅围成团状;分作三个团状,以简洁的线条代表松、竹、梅,构成图案:以松、竹、梅组成的门洞。
“岁寒三友”缘起苏东坡
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案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然而,它们究竟源于何处,具有甚么样的意指却很少有人知道。原来,岁寒三友还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一段不解之缘。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年),大文豪苏东坡遭到权臣排挤,被贬至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初到黄州时,苏东坡远离亲友,非常苦闷,唯有寄情诗歌,以解烦忧。《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正是他当时心情的最好写照:“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稍后,家眷来伴、朋友来访使他的情绪渐渐好转,然而生活上的拮据仍然是很大的问题。为了解决经济困难,苏东坡自己开垦了一片荒地,种植稻、麦、桑、枣等农作物。不久,他又在田边筑起一座小屋,在屋子四壁画上雪花,取名为“雪堂”。苏东坡在院子里种上松、柏、梅、竹等花木。整个寓所被他装扮得素净典雅,十分切合苏东坡当时的心境。一次,黄州知州徐君猷特意来雪堂看望他,见他的居所冷清萧瑟,便打趣地问他坐卧起居,满眼看见的都是雪,是不是太寂寞,太冷清?苏东坡指着窗外摇拽的花木,爽朗地笑道:“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思是说,清风吹拂和泉水淙淙的声音就是两曲优美的音乐,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历寒冬而不雕谢的竹子和傲雪绽放的梅花,便是相伴严冬最好的朋友。徐君猷见苏东坡在逆境中能以“松、竹、梅”自勉,仍然保持凌霜傲雪的高尚情操,非常感慨,从此对他更加敬仰。
后来,松、竹、梅被世人合称为“岁寒三友”,一方面取其玉洁冰清、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一方面也将其视作常青不老、旺盛生命力的象征。而岁寒三友也逐渐演变成为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流传至今
2.有关“岁寒三友”的资料
岁寒三友
[汉语拼音]
suìhán sānyǒu
[英文]
symbol of the lasting friendship,the tree durable plants of winter pine,bamboo and meihua
[解释]
(1)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放,因称“岁寒三友”
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元· 白朴《朝中措》
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明·无名氏《渔樵闲话》四折
宋代林景熙《霁山集》四《五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篁为岁寒友,”
(2) 岁寒:喻浊世。三友:山水、松竹、琴酒。三者为浊世之中的清高之物
所谓“岁寒三友”,即将松树、翠竹、梅花
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欹斜层叠,不啻马远、刘松年笔意。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松树的品格是国人最为崇拜的。
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
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姿容、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破蕊怒放,这是何等的可爱、可贵!
[其他解释]
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拔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比喻忠贞的友谊。
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宋人苏东坡曾做题画诗曰:“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其后文人常用此三物自喻。后又将石换成松,“松逾霜雪而高洁”,松竹梅就成了固定的组合以喻高风亮节。
3.有关岁寒三友的资料
松“四季常青”;梅“傲雪挺立”;竹“宁折不屈”。
南宋时画家马远所绘的松竹梅图称为“岁寒三友图”。冬季是万木皆凋落时节,而松、竹、梅在严冬仍能保持其生态,年年月月仍旧不变,因此比喻友情长存的意思。
梅、竹、石是取梅寒丽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三益友之意。 在旧社会结婚时,多在大门左右贴上“缘竹生笋,梅结红实”的对联,这是因“笋”与子孙的“孙”字同音、同声。
将松、竹、梅围成团状;分作三个团状,以简洁的线条代表松、竹、梅,构成图案:以松、竹、梅组成的门洞。 “岁寒三友”缘起苏东坡 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案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
然而,它们究竟源于何处,具有甚么样的意指却很少有人知道。原来,岁寒三友还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一段不解之缘。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年),大文豪苏东坡遭到权臣排挤,被贬至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初到黄州时,苏东坡远离亲友,非常苦闷,唯有寄情诗歌,以解烦忧。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正是他当时心情的最好写照:“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稍后,家眷来伴、朋友来访使他的情绪渐渐好转,然而生活上的拮据仍然是很大的问题。为了解决经济困难,苏东坡自己开垦了一片荒地,种植稻、麦、桑、枣等农作物。
不久,他又在田边筑起一座小屋,在屋子四壁画上雪花,取名为“雪堂”。苏东坡在院子里种上松、柏、梅、竹等花木。
整个寓所被他装扮得素净典雅,十分切合苏东坡当时的心境。一次,黄州知州徐君猷特意来雪堂看望他,见他的居所冷清萧瑟,便打趣地问他坐卧起居,满眼看见的都是雪,是不是太寂寞,太冷清?苏东坡指着窗外摇拽的花木,爽朗地笑道:“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
意思是说,清风吹拂和泉水淙淙的声音就是两曲优美的音乐,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历寒冬而不雕谢的竹子和傲雪绽放的梅花,便是相伴严冬最好的朋友。徐君猷见苏东坡在逆境中能以“松、竹、梅”自勉,仍然保持凌霜傲雪的高尚情操,非常感慨,从此对他更加敬仰。
后来,松、竹、梅被世人合称为“岁寒三友”,一方面取其玉洁冰清、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一方面也将其视作常青不老、旺盛生命力的象征。而岁寒三友也逐渐演变成为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流传至今。
4.松竹梅的相关知识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传到日本后又加上长寿的意义。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案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同时岁寒三友还是中国画的常见题材,化作常以“三友图”命名。此外,北京有三种小吃“半空儿”、冻柿子、海棠红”被合称为岁寒三友。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 梅、竹、松是取梅寒丽秀,竹瘦而寿,松石丑而文 [1],是三益友之意
5.梅竹松的相关知识
岁寒三友包括——松竹梅。
松是坚贞不屈的典范。因为松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屈不挠的。
它一年四季都笔直地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像守在边疆的 *** 战士。它的叶子是绿的,一簇一簇的,像无数根针一样,时时刻刻都在保卫着祖国,猛刺着敌人。
松从来都是绿的,从不变黄,从不凋谢,从不自傲。别的树跟它比起来,就显懦弱了。
竹,一个顽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象征。它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无论是石缝,是泥土。
它从来都是顶天立地,顽强地生长起来的,而且不向别人炫耀自己 。它具有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是的,它是在别的花都凋谢后,独自面对着呼啸的北风,沉甸甸的雪花,疯狂的雷雨,从泥土里顽强地生长出来,而且长得十分艳丽……但是,等到春天到来后,百花齐放之时,它却枯萎了,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树干。它伤心的哭了,但它看到别的花都在争艳之时,它也自然而然地欣慰地笑了。
这一幕真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岁寒三友: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我爱你们,岁寒三友,更爱具有岁寒三友精神的人。
[评析]语言干净、利落,写出了“岁寒三友”的个性与共性。整篇文章透出一种钢气,也正体现了松、竹、梅刚直不阿的秉性,让人敬佩不已。
6.岁寒三友的资料
岁寒三友:
松、竹、梅
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拨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比喻忠贞的友谊。
岁寒三友的由来: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遭权臣迫害,被捕入狱。经王安石等人营救,始得从轻定罪,安置黄州管制。黄州即今湖北黄冈。作为“罪人”的苏轼初到此地时,心情很苦闷。稍后,家眷来依,朋友来访,苏轼的心绪慢慢好转,但生活上又发生了困难,便向黄州府讨来了数十亩荒地开垦种植,借以改善生活。这块地,当地人唤作“东坡”,苏轼便自取别号为“东坡居士”。
苏轼在东坡栽了稻、麦等到农作物,又筑园围墙,造起房屋来。房子取名“雪堂”,并在四壁都画上雪花;园子里,则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一年春天,黄州知州徐君猷来雪堂看望他,打趣道:“你这房间起居睡卧,环顾侧看处处是雪。当真天寒飘雪时,人迹难至,不觉得太冷清吗?”苏轼手指院内花木,爽朗大笑:“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为风声和泉声就是可解寂寞的两部乐章,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霜开放的梅花,就是可伴冬寒的三位益友。
徐君猷闻言,对苏轼以“三友”自励,保持凌寒留香的高尚情操,肃然起敬,从此更留意对他的照顾了。以后,合成松、竹、梅的“岁寒三友”图案,一般都用在器皿、衣料和建筑上。仁人志士对它的理解,是借此体现傲霜斗雪、铁骨冰心的高尚品格,老百姓则看重其长青不老、终冬不凋,引申为生命力的旺盛,所以也成为吉祥的象征。
查看用户评论(2)>>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2 个人评价
好
100% (2) 不好
0% (0)
相关内容
u2022 什么是岁寒三友?
u2022 岁寒三友有什么特点?象征着什么特点?
u2022 有关岁寒三友的诗是什么?
u2022 汪曾祺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u2022 王熙凤给刘姥姥讲的那个茄子的做法是什么?
更多相关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岁寒三友
其他回答 共 9 条
岁寒三友包括——松竹梅。
松是坚贞不屈的典范。因为松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屈不挠的。它一年四季都笔直地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像守在边疆的 *** 战士。它的叶子是绿的,一簇一簇的,像无数根针一样,时时刻刻都在保卫着祖国,猛刺着敌人。松从来都是绿的,从不变黄,从不凋谢,从不自傲。别的树跟它比起来,就显懦弱了。 竹,一个顽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象征。它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无论是石缝,是泥土。它从来都是顶天立地,顽强地生长起来的,而且不向别人炫耀自己 。它具有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的,它是在别的花都凋谢后,独自面对着呼啸的北风,沉甸甸的雪花,疯狂的雷雨,从泥土里顽强地生长出来,而且长得十分艳丽……但是,等到春天到来后,百花齐放之时,它却枯萎了,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树干。它伤心的哭了,但它看到别的花都在争艳之时,它也自然而然地欣慰地笑了。这一幕真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岁寒三友: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我爱你们,岁寒三友,更爱具有岁寒三友精神的人。 [评析]语言干净、利落,写出了“岁寒三友”的个性与共性。整篇文章透出一种钢气,也正体现了松、竹、梅刚直不阿的秉性,让人敬佩不已 .
7.梅竹松的相关知识
岁寒三友包括——松竹梅。
松是坚贞不屈的典范。因为松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屈不挠的。它一年四季都笔直地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像守在边疆的 *** 战士。它的叶子是绿的,一簇一簇的,像无数根针一样,时时刻刻都在保卫着祖国,猛刺着敌人。松从来都是绿的,从不变黄,从不凋谢,从不自傲。别的树跟它比起来,就显懦弱了。 竹,一个顽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象征。它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无论是石缝,是泥土。它从来都是顶天立地,顽强地生长起来的,而且不向别人炫耀自己 。它具有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的,它是在别的花都凋谢后,独自面对着呼啸的北风,沉甸甸的雪花,疯狂的雷雨,从泥土里顽强地生长出来,而且长得十分艳丽……但是,等到春天到来后,百花齐放之时,它却枯萎了,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树干。它伤心的哭了,但它看到别的花都在争艳之时,它也自然而然地欣慰地笑了。这一幕真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岁寒三友: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我爱你们,岁寒三友,更爱具有岁寒三友精神的人。 [评析]语言干净、利落,写出了“岁寒三友”的个性与共性。整篇文章透出一种钢气,也正体现了松、竹、梅刚直不阿的秉性,让人敬佩不已。
8.岁寒三友的资料
竹子 竹子,主要分布在南方,北方也有一些。
北京有个《紫竹院》公园,里面就有竹子。北大校园里也有不少。
我家的“小园”里,我也种了几棵,长得不错,一年四季窗前总是绿影婆娑,也可算“占尽风情向小园”了。竹子是重要的物质材料:盖房子、做家具都有它的用武之地。
竹笋还是席上的美味佳肴。也可以经常进入“寻常百姓家”。
竹子可以做成笙萧琴笛,发出丝竹之乐的“清音”。因此竹比松树更得文人青睐。
但是竹子有个缺点,就是平时不开花,没有娇艳之美。梅花 梅花虽然没有遍布全国,甚至许多北方人没有亲眼见过。
但由于历代文人的“炒作”,已经深入人心。为什么梅花如今会“位压群芳”呢?这是由于民族历史形成的集体潜意识所决定的。
许多国画家在画梅花时,突出地表现在积雪的乾枯曲折的老树之上,绽出了朵朵鲜花。松树 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欹斜层叠,不啻马远、刘松年笔意。
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松树的品格是国人最为崇拜的。
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
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姿容、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
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破蕊怒放,这是何等的可爱、可贵!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卜算子 咏梅 ***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墨梅图题诗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竹图题诗 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苍松怪石图题诗 李方膺 苍松怪石图题诗 君不见,岁之寒, 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 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与冰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直, 迥于春风碧云里。
[编辑本段]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传统寓意图案。指松、竹、梅。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宋林景熙《霁山集·五云梅舍记》:“即其居梁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
《孤本元明杂剧》缺名《渔樵闲话》四:“那松柏翠竹,皆比岁寒君子,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清高宗御制诗三集也曰:“南宋马远有岁寒三友图。
所绘松竹梅。……三友图在内府。
乾隆帝有题诗。”据此,足见宋代已把松、竹、梅作为岁寒三友了。
这一图案花纹,明清以来的瓷器、衣料、家俱、建筑等应用较多。 宋人苏东坡曾做题画诗曰:“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
其后文人常用此三物自喻。后又将石换成松,“松逾霜雪而高洁”,松竹梅就成了固定的组合以喻高风亮节。
相关词:松竹梅兰,桃李杏菊 相关[古诗] 松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晋太康·左思)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唐·白居易)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
(唐·寒山子) 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唐·皇甫曾) 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
(唐·许浑) 松间石上定僧寒,夜半犹溪水声急。(唐·陆龟蒙) 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
(宋·夏竦) 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宋·苏轼) 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
(宋·洪适) 应有山神长守护。松风时为扫埃尘。
(宋·史太章) 微吟海月生岩桂,长笑无风起涧松。(宋·何孙) 竹 好竹连山觉笋香 (宋·苏轼)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宋·欧阳修)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唐·李白) 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 (唐·李嘉佑) 修竹万竿松影乱,山风吹作满窗云 (元·萨都拉)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孟浩然)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杜甫) 爆竹声中一岁除 (宋·王安石)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唐·杜甫)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宋·苏东坡)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宋·周邦彦)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唐·李涉)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宋·苏轼) 梅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唐·黄蘖禅师)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宋·某尼悟道诗)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唐·李白)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五代·李煜)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宋) 何方化作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宋·陆游) 溪回谷转愁无路,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