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桃猪
-
宋之问诗全集(唐)
作者: 宋之问
注释:
简介:
...鸡飞。 职拜舆方远,仙成履会归。定知和氏璧,遥掩玉轮辉。卷52_35 「送永昌萧赞府」宋之问 柳...
孙过庭书谱及其释文
作者: 孙过庭
注释:
简介:
...,容貌尽管不同,却都非常美丽;随侯之珠与和氏璧这两。。。。。。。闻夫家有南威之容,乃可论于淑媛;有龙...
《南村辍耕录》 卷二十六
作者: 陶宗仪
...仁裕圣皇后)。启曰:‘此古传国玺也,秦以和氏璧所造,厥后有天下者宝之,以君万国。然自前代失之久矣。今当宫车...
《昭明文选》 卷二十五
作者: 萧统
...曰:和氏之璧,为天下之宝。史记,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但分析之日,不能不怅恨耳!然后知聃、周之为虚...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校注卷第二
作者: 杨铉之撰 韩结根注
...。卫宏曰:秦以前以金银方寸玺。秦始皇得楚和氏璧,乃以玉为之,螭兽纽,在六玺之外。李斯书之,其文曰:受命于天...
《昭明文选》 卷四十一
作者: 萧统
...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隋,隋侯珠也;和,和氏璧也。由,许由也;夷,伯夷也。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
《古文观止》 卷五 管晏列传
作者: 吴楚材
...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
《全唐诗》 卷六百四十五
作者: 扬州诗局本
...时。 答客言多简,寻僧步稍迟。既同和氏璧,终有玉人知。 卷645_30【途中作】李咸用 ...
《资治通鉴》 卷第四
作者: 司马光
...中曰:“王已立在莒矣!” 赵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欲之,请易以十五城。赵王欲勿与,畏秦强,欲与之,恐见...
《战国策》 赵魏 战国策卷十八
作者: 刘向编(汉)
...〔四〕鲍本卞和所献楚文王者。补曰:赵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欲以十五城易之。李兑所送必非。 〔五〕鲍本「镒...
《可闲老人集》 卷三
作者: 张昱
...指南针下失风帆,雪浪连天不见山。惟尔不怀和氏璧,(21)彼苍竟{赐}〔锡〕大夫环!皇天未厌生戎马,国步何能...
《全唐诗》 卷五十二
作者: 扬州诗局本
...飞。 职拜舆方远,仙成履会归。定知和氏璧,遥掩玉轮辉。 卷52_35【送永昌萧赞府】宋之问...
《史记三家注》 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作者: (汉)司马迁撰 (唐)司马贞等注
...北四十七里也。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
《昭明文选》 卷五十七
作者: 萧统
...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又曰:赵惠文王得和氏璧。秦王闻之,使遗赵王书曰:原以十五城易璧。赵王遂使相如奉璧西...
《扬子法言》 渊骞卷 第十一
作者: 汉·扬雄 撰 晋·李轨 注
...“朔之文辞,此二篇最善。其余有封泰山、责和氏璧及皇太子生禖、屏风殿上柏柱、平乐观赋猎、八言、七言上下、从公...
《颜氏家训集解》 附录三 颜之推集辑佚
作者: 王利器
... 〔一四〕史记蔺相如传;“赵惠文时,得楚和氏璧。”邯郸,赵地。 〔一五〕御览三四四引豫章记:“吴未亡...
《扬子法言》 重黎卷 第十
作者: 汉·扬雄 撰 晋·李轨 注
...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于是遂遣相...
《型世言》 第三十二回 三猾空作寄邮 一鼎终归故主
作者: 陆人龙
...细追寻,自是书中却有金, 指顾竟还和氏璧,笑他奸诡枉劳心。 后来任推官屡任,道:“财物有主,詹...
《醒世恒言》 第十卷 刘小官雌雄兄弟
作者: 冯梦龙
...曰:营巢燕,声声叫,莫使青人空岁月。何怜和氏璧无瑕,何事楚君终不纳? 刘奇接来看了,便道:‘原来贤弟困...
《二十四史通俗演义》 第十二回 九州岛中诸列国并入强秦
作者: 吕安世
...之以狂。”王使玉人破之,得宝玉,因名为“和氏璧”,后为赵王所得。秦昭王欲之,请易以十五城。赵王以问蔺相...
《初学记》 卷二十·政理部
作者: 徐坚
...赵惠文王时,秦昭王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易和氏璧,蔺相如奉璧入秦。又《仪礼》曰:宾朝服立东西面,贾人北面坐拭...
《扬子法言》 问明卷 第六
作者: 汉·扬雄 撰 晋·李轨 注
...之。汉书引同。颜云:“随,随侯珠也;和,和氏璧也。诸,之也。”按:李斯上秦始皇书云:“有和、随之宝。”淮南...
《抱朴子内篇》 祛惑卷二十
作者: 葛洪
...城之尺璧言璧之贵,价值连城。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见史记蔺相如传。 〔五〕乃狸...
《袁氏世范》 世范卷中 处己·知耻近乎勇
作者: 袁采
...如是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赵得楚和氏璧。秦王听说后,派人给赵王书,说愿意用十五城交换和氏璧。赵王与...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作者: 司马迁
...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原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
《太平广记》 卷第二百六 书一
作者: 李昉
...字的实质与精髓的,是史籀与李斯。始皇帝用和氏璧琢成帝王之印——玉玺,命令李斯刻石为文记载这件事情。今天...
《法言义疏》 十五 重黎卷第十一
作者: 杨雄
...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于是遂遣相...
《夜航船》 卷十三 容貌部
作者: 张 岱
... 怒发冲冠 秦王许以十五城易赵王和氏璧,蔺相如捧璧入秦,见秦王无意偿城,怒发冲冠,英气勃勃。 ...
《东周列国志108》 第九十六回 蔺相如两屈秦王 马服君单解韩围
作者: 余邵鱼 冯梦龙
...内笥。早有人报知赵王,言:“缪中侍得和氏璧。"赵王问缪贤取之,贤爱璧不即献,赵王怒,因出猎之便,突入贤...
《东周列国志108》 第九十八回 质平原秦王索魏齐 败长平白起坑赵卒
作者: 余邵鱼 冯梦龙
...平原君不可往。”廉颇曰:“昔蔺相如怀和氏璧单身入秦,尚能完归赵国,秦不欺赵。若不往反起其疑。"赵王曰:...
《汉书》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作者: 班固
...之文辞,此二篇最善。其余《封泰山》、《责和氏璧》及《皇太子生禖》、《屏风》、《殿上柏柱》、《平乐观赋猎》,...
《艺文类聚》 卷八十四·宝玉部下
作者: 欧阳询 等
...赐白璧一双.黄金百镒.又曰.赵惠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王书曰.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王召见蔺相如...
《释氏稽古略》 卷一
作者: 释觉岸
...封其弟胜为平原君。赧王三十二年。赵王得楚和氏璧。赵十一君一百八十二年。秦始皇二十五年秦灭之。赵代玉嘉悼襄王...
《五百家注昌黎文集》 卷二·古诗二
作者: 韩愈撰 魏仲举编
...。"”)自许连城价。(《史记》:赵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愿以十五城价请易璧。)初随计吏贡,(汉武帝元光...
《昭明文选》 卷四十七
作者: 萧统
...停。虽怀尺璧,顾哂连城。史记,赵惠文王得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原以十五城易璧。知能拯物,愚足全...
《法言义疏》 九 问明卷第六
作者: 杨雄
...之。汉书引同。颜云:“随,随侯珠也;和,和氏璧也。诸,之也。”按:李斯上秦始皇书云:“有和、随之宝。”淮南...
《朱子语类》 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三十四 历代一
作者: 朱熹
...相如不合要与秦争那璧。要之恁地说也不得。和氏璧也是赵国 相传 以此为 宝,若当时骤然被人将 去,则国 势 ...
《昭明文选》 卷二十一
作者: 萧统
...明光奉璧之赵。◆,古和字。史记,秦王曰: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秦人来求市,厥价徒空言。史记曰:赵惠王得和氏...
《坐花志果》 下卷 一、受污不辩
作者: 汪道鼎
...拟俟明日复诊时,密归赵璧〖(史记)赵得楚和氏璧,秦请以十五城易之。蔺相如奉璧而往;既献璧,视秦无意偿城,乃...
《法言义疏》 十七 渊骞卷第十一
作者: 杨雄
...“朔之文辞,此二篇最善。其余有封泰山、责和氏璧及皇太子生禖、屏风殿上柏柱、平乐观赋猎、八言、七言上下、从公...
《全唐诗》 卷二百七十三
作者: 扬州诗局本
...来,犹带烟雨迹。 贞坚自有分,不乱和氏璧。 卷273_16【花】戴叔伦 花发炎景中,芳春...
《后汉纪校注》 卷 第 三 十
作者: 袁宏撰(晋) 周天游校注
...。」遂自刖也。」 〔十〕卞和,楚献和氏璧者。详见前。 〔十一〕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涓事魏为将军...
《萤窗清玩》 第二卷 玉管笔
作者:
...忽见书案上题有《望江南》一词云: 和氏璧,弥洁更弥坚。何事楚王终未识,席间待献已多年。埋到欲生烟。...
《墨子白话今译》 三十四耕柱(1)
作者:
...不去称誉,这就不是仁了。”墨子说:“和氏璧、隋侯珠、三翮六翼的九鼎,这是诸侯所说的良宝。它们可以富国家...
若是要查具体情况的话,看这个网站:http://guji.artx.cn/
这里查起来很方便。
- LuckySXyd
-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於赵王,故燕王欲结於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於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柰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驩,不可。於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於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於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於廷,〔一〕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二〕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一〕集解韦昭曰:「九宾则周礼九仪。」索隐周礼大行人别九宾,谓九服之宾客也。列士传云设九牢也。正义刘伯庄云:「九宾者,周王备之礼,天子临轩,九服同会。秦、赵何得九宾?但亦陈设车辂文物耳。」
〔二〕索隐广成是传舍之名。传音张恋反。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於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於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闲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一〕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一〕索隐音希。乃惊而怒之辞也。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於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史记三家注》 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作者: (汉)司马迁撰 (唐)司马贞等注
朔之文辞,此二篇最善。其余有《封泰山》,《责和氏璧》,及《皇太子生》,《屏风》,《殿上柏柱》,《平乐观赋猎》,八言、七言上下,《从公孙弘借车》,凡刘向所录朔书具是矣。师古曰:刘向《别录》所载。(《汉书·东方朔传》)
卷三十八 《全汉文》
作者:严可均辑
史记曰.张仪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仪.掠笞不服.仪谓妻曰.视吾舌存否.妻曰.存.曰.足矣.
又曰.虞卿蹑屩檐簦.一见赵王.赐白璧一双.黄金百镒.
又曰.赵惠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王书曰.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王召见蔺相如.遂遣奉璧西入秦.秦王大喜.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赵王斋戒五日.使臣奉璧.今大王见臣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为戏弄.无偿赵王城色.故臣复取璧.王必欲急臣.臣头与璧俱碎于柱矣.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舍相如广成传.相如使人从他道.以璧还赵.
卷八十四·宝玉部下 《艺文类聚》
作者:欧阳询 等
吾治学不精,愧对楼主,因索三楼所提地址集数条以献,非为争分,示过而能改之意也。谢谢楼主及三楼的良言良方!
- 大牛哥
-
话说东周春秋时,楚人卞和在荆山见凤凰栖落青石之上。(古人曾有“凤凰不落无宝地”之说)于是他将此璞石献给楚厉王,经玉工辨识认为是石块。卞和以欺君罪被刖左足。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仍以前罪断去右足。至楚文王时,卞和抱玉痛哭于荆山下,哭至眼泪干涸,流出血泪。文王甚奇,便命人剖开璞石,果得宝玉,经良工雕琢成璧,人称“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篇》。
后,楚相国昭阳,灭赵败魏,威王将和氏璧赏赐昭阳。一日,昭阳率百余宾客游览赤山,席中应众人之请,出璧传视。其时山下深潭有丈们长大鱼及无数小鱼跃出水面,众人争睹奇迹,及至散席,发现和氏璧不翼而飞。当时未发迹的张仪,正在昭阳门下,众人怀疑“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后来张仪入秦为相后也还以报复。但和氏璧终无下落。此案至今无解。
再后,赵国太监缪贤偶然以五百金购得和氏璧,赵惠文王闻讯,将璧占为己有。秦昭王闻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璧而不得其城,左右为难。蔺相如自请奉璧至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当廷力争,宁死而不辱使命,并以掷璧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数十年后,秦灭赵,和氏璧终于落入秦国。
秦赢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命宰相李斯以和氏璧作皇帝玺,命丞相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形同龙凤鸟之状,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代代相传,因此称为“传国玺”。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行至洞庭湘山,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忙抛传国玺于湖中,祀神镇浪。8年后,使者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献上。传国玺,夫复归来。其事真假难辨,也是一千古疑案。
秦子婴元年(前20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秦王子婴素衣白马,系颈以组,在咸阳东面十三里的积道亭投降,献上始皇玺,刘邦遂以此宝随身佩戴,并“代代相受”,号曰“汉传国玺。”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小皇帝刘婴仅两岁,玺由王莽姑母汉孝元太后代管。王莽篡位,派其北阳侯王舜进宫索玺,太后见舜怒斥:“而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乘便利时,夺取国玺,不复顾恩义,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汉书·元后传》)随即将玺“投之地。”传国玺被摔缺一角,经黄金镶补,但终难天衣无缝,天下至宝,从此留下瑕痕。后王莽败,带玺绶避火于渐台,商人杜吴杀死王莽,取其绶而不知取其玺。公宾就见绶,问明绶的主人所在,就前去割了王莽首级并取得传国玺,交与王宪。王宪自乘天子车辇,有称帝意。李松入长安,斩王宪,把玺送到宛,献给更始。赤眉杀更始,玺归刘盆子。东汉建武三年(27),刘盆子败于宜阳,奉传国玺降光武帝刘秀。
东汉末,宦官张让、段珪作乱,汉少帝夜出北宫,与掌玺者走散。让、珪既诛,少帝回宫,六玺俱在,而独失传国玺。不久,“十八路诸侯讨董卓”,长沙太守孙坚攻入洛阳,从城南甄宫井中捞出一宫女的尸体,在项下锦襄中金锁关闭的朱红小匣内取出玉玺。玉玺方圆四寸,上携五龙交纽,旁缺一角,以黄金镶补,下有篆文:“受命于天,并既寿永昌。”此文传为李斯所书。孙坚获传国玺,心生异念,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谁知传国玺并未给孙坚带来好运,不久他就在岘山阵亡。袁术乘孙坚之妻归乡之机,派兵于半路截得玉玺,称帝。袁术死后,其妻扶棺奔庐江,又被荆州刺史徐璆把传国玺抢去献给了曹操。
晋统一三国,玺归司马炎。
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王弥攻入洛阳,俘晋怀帝并得传国玺。作为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刘聪,还不懂得似国玺的意义,他把晋怀帝和传国玺都迁到平阳“保管”起来。刘聪死后,大将军靳准作乱,要把玺交给胡嵩,说:“自古无胡人为天子者,今以传国玺付汝,还如晋家”(《资治通鉴》卷90《晋纪十二》)胡嵩宁被靳杀死,也未敢接受。不久靳准被杀,其北靳明遣卜泰献玺于刘曜。
公元328年,石勒攻杀刘曜,得传国玺,在玺的一边刻上了“天命石氏”的四字题辞。后赵传至石鉴,内乱,冉闵杀石鉴,夺玺,传子冉智。
公元352年,慕容俊克冉魏邺城,宣称闵妻已献传国玺,封其为“奉玺君”,改年号为“元玺”,建大燕国(即前燕)。 而慕容俊只是导演了一场骗局,妄想以所谓“天命”来维持其统治而已。
其实当时晋濮阳太守戴施以出兵救援为名,从冉魏大将军蒋干手中赚得玉玺,遣都护何融怀玺至枋头,交给晋安西将军谢尚,谢尚又送至建康(南京),时为东晋穆帝永和八年(352),至此,传国玺历四十二年而复归于晋。从晋元帝东渡以后,历数帝都没有传国玺,以至北人嘲笑说:“司马家是白板天子。”(《太平御览》卷682《仪式部三·玺》)及永和得玺,人们这才把东晋视为正统。玺至建康,百僚毕贺。玉玺其重若此。
公元420年,晋恭帝禅位于刘裕,玺入宋。后历齐、梁,至梁简文帝时,侯景叛乱,夺传国玺。侯景兵败,部下侯子鉴定其玺,走江东,因怕追兵赶上,将玺投入建康栖霞寺井中,为寺僧永行所得。陈永定二年(558年),永行北子晋智乃以传国玺献陈武帝。(《五代会要》)
隋文帝灭陈,从陈后主处得传国玺。隋朝末年,隋炀帝携带2传国玺南巡扬州,在江都被缢死,玺属宇文化及。宇文氏兵败,隋亡。萧后携太子元德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元德太子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
唐传二百七十余年至昭宗。唐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塘引契丹军至洛阳,后唐废帝李从珂,与曹太后、刘皇后携传国玉玺登玄武楼。石敬瑭陷洛阳,李从珂自焚,于是传国玉玺失踪,又成就千古疑案。
传国玺从发现和氏璧始,传至唐末,计一千六百余年。可是从此不知所踪。
后周太祖郭威时,遍索传国玺不得,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北宋。。宋太祖“陈桥兵变”受禅后周,仅获后周两方宝印,未获传国玺。 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极力扬获得传国玺是“天命所归”、“祥瑞这兆”,因此,在宋、元、明、清,均有“传国玺”不断问世。真真假假,难以分辨。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咸阳县民段义在河南乡掘地得一宝印,色绿如蓝,温润而泽。次年正月送至京师,经蔡京等辨识,确认为秦制传国玺。三十年后,金俘徽宗、钦宗二帝,宝玺也被金人掳去。
元世祖至元年间,太师国王之孙、通政院使硕得死后,妻子病重,儿子只有九岁,家境艰难,遂以家藏的一块宝玉托御史台通事阔阔术拿到市上出售,因非寻常物制,无人敢买,后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只见“乃黝玉宝符,其方四寸,螭纽交蟠,四可边际,中洞横窍,其篆画作虫鸟鱼龙之状”,经监察御史杨桓辩认,刻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于是又被确认为秦玺。但伯颜曾将元朝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
明初朱元璋以布衣而得天下,他听说元朝得到过传国玺,并已被元顺帝携逃大漠以北时,便不惜遣徐达带兵数十万入漠北,以期夺回此宝。大臣解缙还为此上表请罢兵戎,以利百姓生息。后来李文忠二次远征,俘虏了元后妃和诸王,得到了一些宋元玉玺,但却未见传国玺的踪影。
某年,在漠北地带,有一位牧羊人见一只绵羊老用蹄子在地上刨。挖开一看,发现下面埋着一块晶莹碧透玉玺。他将它献给元顺帝的后人博硕克图汗,也鉴定为“传国玺”。消息传到漠南南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耳中,他因是成吉思汗嫡系后裔,早怀恢复祖业之志,一闻此讯,即率二十万大军来攻,经过一场血战,果然夺得玉玺。
明弘治十三年, 县毛志学在泥河滨得传国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明孝宗皇帝。但孝宗疑其伪“却而不用”。
明末,相传由元顺帝带入沙漠的传国玺竟被后金太宗于“上年八月得元代传国玺于元裔林丹汗之苏泰太后”,太宗由此“乃定立国计”,改“金”为“清”国号。
清天聪九年(1635年),后金皇太极派他的弟弟多尔衮西征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哲献传国玺投降。但皇太极得玺一看,才见上面刻的是“制诰之宝”四字。原来不是秦玺,而是汉元帝命昭君和番时送给匈奴王的一颗羊脂玉玺。可是,皇太极还是对外宣称他得了传国玺,并正式改国号为“清”。清朝乾隆年间,此处禁城内交泰殿一共贮有三十九颗玺,放在正中的一方即篆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宫中一直说它是传国玺。但公元1746年乾隆皇帝钦定二十五宝时,把它确定为膺品。(《日下旧闻考》卷14《国朝宫室》)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民国成立,清廷退位,但依优待条件,仍盘踞紫禁城而称孤道寡。直至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他带出皇宫的惟一一方玉玺,也就是皇太极所得的这方刻有“制诰之宝”的玉玺。当时冯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追索此镶金玉玺,可惜未得。溥仪从伪满洲国皇帝变成战犯押往前苏联,又转押回国,这玺都一直放在他随身皮箱的夹层中。直到抚顺战犯所,在共产党政策感召下,他才取出这颗宝玺交给了国家。 遗憾的是这并不是那和氏璧所作成的玉玺。
- ardim
-
石以人贵,人以石显。当年若不是和氏之璧,绝不会演绎一出"完壁归赵"故事而使蔺相如青史留名,他极有可能如草木之人厕身缪贤之门而老于户牖之下;若不是有胆有识携璧使秦的蔺相如,和氏璧也许不会从此身价陡涨而价值连城,充其量也不过是诸侯或帝王手中玩物而已。如今蔺相如早已荒冢草没,但那块曾经留下蔺相如手上温热的和氏璧今在何方呢?
其实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关注和寻找着这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天下共传之宝。
现在我们还津津乐道于我国历史上曾经有块宝玉,和由此产生的扑朔迷离的神奇故事,从根本上要归功于韩非。他在《韩非子.和氏篇》中叙述了卞和献宝的经过:春秋时的卞和,在荆山得璞玉,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皆以其诳而刖其足。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璞而痛哭三天三夜,泪尽而继之泣血。终以诚而打动文王。使玉人理其璞,果得宝玉。经良匠雕琢成璧,遂称"和氏璧"。至唐代,李白曾写《古风》以咏其事,借此讽喻世态:"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玉终见充,徒劳三见君。"
从楚文王到楚宣王的大约四百年间,世接代传,和氏璧一直是归存楚国王室。而至威王时,因嘉奖相国昭和灭越败魏有功,赏赐予他。后昭和于赤山举宴会饮,应众宾客所求而拿出传观共赏。会此山下深潭有鱼儿戏水,众人趋之争睹。那承想宴尽人散,和氏璧竟然不翼而飞!当时尚未发迹的张仪正屈附于昭和门下,众疑其无行,必盗相国之璧。于是"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但终查无实据,只好作罢。究竟是否冤案一桩不得而知,反正和氏璧了无踪影,不知去向。
数十年后,赵国宦官缪贤偶以五百金购得和氏璧,赵王闻之,于是占为己有,从此璧落赵国。究竟缪贤所购之璧是否前物,尚难肯定。秦昭襄王得知璧在赵国,于是企图恃强豪夺,假以十五城易璧。赵国于无奈之际,在缪贤的推荐下,由蔺相如"奉璧西入秦"。相如凭着超人的胆略和智谋,在中国历史上演出了一场流传千古的"完壁归赵"的故事。结局是"秦终不予赵城,赵亦不予秦璧"。
其后秦灭赵,掠尽其财,自然和氏璧落入囊中。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号称"始皇帝"。象征至高至尊权力的宝玺自然非常物所为,于是特以和氏璧制"传国玺"一枚。命丞相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于其上,形呈龙凤鸟虫之状。公元前229年,始皇巡幸,乘龙舟至洞庭湘山,骤起风浪,龙舟顿有倾覆之险。为祭神镇涛,于是抛宝玺于湖中。8年后,有使者过华阴平舒道,遇一人持璧曰:"为吾遗滈池君",从此传国玺失而复得。
秦末,刘邦率兵入咸阳。在灞上,素衣白马的秦王"子婴上始皇玺",刘邦受之而佩带于身。为代代相传,号曰"汉传国玺"。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小皇帝刘婴仅两岁,国玺由王莽姑母汉孝元太后代管。王莽令其弟北阳侯王舜进长乐宫索要。太后气愤异常,痛斥后摔玺于地,可惜天下至宝被摔缺一角。后以黄金镶补,但毕竟天衣难补,留下疵瑕。
后光武中兴,莽败,国玺于兵乱之中几经展转,终落刘秀之手。东汉末,十常侍作乱,汉少帝夜间仓皇出宫避难,慌乱中传国玺丢失。乱定回宫,查无下落。不久,"十八路诸侯讨董卓",长沙太守孙坚攻入洛阳,于城南甄宫井中捞出一宫妃尸体,发现其颈下锦囊中藏有金锁朱匣,打开后发现,原是上刻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经黄金镶补后的传国之玺。孙坚顿生异想,立即撤回鲁阳,图谋称帝。但不久阵亡岘山;而袁术又乘孙坚妻吴氏扶柩归里之机,"乃拘坚夫人而夺之"后称帝。而袁术死后,广陵太守徐璆又效袁术之法,于袁妻扶棺奔庐江途中截而夺之,后献于曹操。三国鼎立,宝玺属魏。后三国归于晋,玺落司马炎之手。
西晋末年,历史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在血腥的残杀中,国玺也频频易手。公元304年,匈奴首领刘渊起兵反晋,号称"汉王"。刘渊病死,其子刘聪夺得帝位。在"永嘉之乱"中,王弥等人攻入洛阳,俘获晋怀帝并得国玺;后刘曜夺取帝位,改"汉"为"赵",史称"前赵",玺落曜手。后羯人首领石勒建"后赵",于公元328年俘获刘曜得玺,并于玺上刻"天命石氏"四字。再后,汉族人冉闵灭后赵 而建"冉魏",夺得传国玺。闵死而玺传其子冉智。三年后,前燕慕容俊以重兵围魏都邺城,晋濮阳太守戴施以出兵救援为名赚得玉玺。由晋安西将军谢尚送至建康(南京)。时为东晋穆帝永和八年。至此,玉玺转易流落四十余年后复归于晋。
公元420年,晋恭帝禅位于刘裕,玺入"刘宋",后历齐、梁、陈、隋,最后玺落唐高祖李渊之手,并改"玺"为"宝"。
可惜的是国玺传至五代,从此下落不明。宋太祖"陈桥兵变"夺得政权,从后周仅得两方宝印,传国宝玺就此失落。
玺乃"受命于天"皇权之象征,为宣扬"天命所归"而巩固政权,因此在宋、元、明、清朝均有真假难辨的传国玺问世。
宋绍圣三年,咸阳段义于河南乡修舍掘地,得一"背螭钮五盘"的玉印。"色绿如兰,温润而泽",经翰林学士蔡京等官员"考证",奏称哲宗"真秦制传国玺"。
明代朱元璋登皇位之后,曾不惜以十万之众远征沙漠,寻求所谓"传国玉玺"。明弘治十三年,鄠县毛志学在泥河滨得传国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给明孝宗皇帝,但孝宗疑其伪"却而不用"。
清初,故宫交泰殿藏有玉玺39枚,其中就有一方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之印。乾隆帝一生痴玉,留下有关玉的诗文多达800多篇(首),足可以称为玉器的鉴赏家。但公元1746年,在他从中钦定25方为国玺时,却将此印剔除在外。可见也是赝品。1924年11月,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被逐出宫时,警察总监张璧和鹿仲麟等还在追索这块"历朝相传的金镶玉玺",岂不徒劳?
和氏璧从卞和献宝到始皇制作玉玺,以至后来神秘失踪,至今已有2600余年。和氏璧随着历史的波涛而沉浮。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相信有一天,和氏璧会重现于世,以解千古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