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也不做站长了
-
大黄是中药。
它主要的功能是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该药在临床应用范围非常广,对热证和积症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大黄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便秘、腹痛、腹泻、痢疾、黄疸、吐血,还有眼睛红、嗓子肿痛以及肚子痛、皮肤病。
另外跌打损伤、烫伤等都可以用大黄治疗。除此之外,大黄对女性的闭经、月经紊乱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大黄可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应用最多的就是用大黄治疗便秘。大黄和芒硝可以很好的搭配,组成大承气汤,对于顽固性便秘有很好的效果。
相关推荐
大黄是什么?
(肖培根)大黄(Rheum palmatum L.) 别名葵叶大黄、北大黄、天水大黄。为蓼科多年生高大草本。主产我国甘肃、青海、西藏;此外,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陕西也有少量生产。野生、栽培或半栽培,产量甚大。为常用中药和重要出口商品。以根茎及根部入药。药材含蒽醌衍生物1.01—5.19%,其中以结合状态为主,游离状态仅占小部分。结合蒽醌衍生物中的番泻甙A、B、C、D、E、F是泻下有效成分;游离蒽醌衍生物有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及其葡萄糖甙、大黄素甲醚,此外,还含有拉丹宁等单宁类化合物,没食子酸等。味苦,性寒。有泻水通便、破积滞、行瘀血的功能。主治实热便秘、食积痞满腹痛、泻痢里急后重、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各种出血、产后瘀阻、热淋、痈肿疮毒、水火烫伤。除药用外,国外还用于制作酒类饮料。除大黄外,其近似植物唐古特大黄(R.palmatum L.var.tanguticum Maxim.ex Regel)及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我国药典规定一样药用。一、形态特征植株高2m左右。根状茎及根部肥厚,黄褐色。茎直立,中空。基生叶有肉质粗壮的长柄,约与叶片等长,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径可达40cm,上述3种大黄的区别主要在叶的掌状分裂程度上,叶浅裂不达到叶片的1/2为药用大黄;掌状半裂达叶的1/2则为大黄;如掌状深裂超过叶片的1/2,且裂片窄长,则为唐古特大黄,茎生叶较小,互生,具短柄,托叶鞘状,膜质。圆锥花序大形,顶生;花小,数朵成簇,黄白色、粉红色至紫红色;花被片6,2轮;雄蕊9;花柱3,柱头头状。瘦果有3棱,沿棱生翅,顶端微凹(图14—15)。图14—15 大黄形态图1.叶 2.花序 3.花 4.果实 5.根状茎二、生物学特性(一)适生条件1.海拔与气温大黄适生于海拔2000—4000m的高寒冷凉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0℃左右。夏季凉爽,平均气温10—18℃(5—9月)为宜。无霜期90—130天。2.水分年降雨量400—700mm,相对湿度50—70%。土壤湿润,但排水必须良好。过湿及过干对大黄的生长均不利。3.光照大黄需较多的光照,因而不需荫蔽。4.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的黑砂壤土为佳。喜腐殖质较丰富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大黄喜肥,因而在野生状态下常成片生于曾放牧过牛、马富含厩肥的地带。大黄不宜连作,主要是易罹致病害之故。(二)生长发育种子播种后,一般8—12日后即可发芽。发芽的最适温度为15—25℃(表14—25)。表14—25 大黄种子的发芽与温度及天数关系继子叶后长出第一枚真叶为全缘圆形,此后长出有锯齿的真叶。主根在发芽后死去,并长出许多侧根。一般在种植的第三年开花。第三年后,随着开花次数的增加地下部变成坚实的木质化,外层栓皮逐渐加厚,根茎随着年龄增长常出现空心及腐烂。在高山地带,生长发育一般为:4月下旬萌芽;5月中旬抽出花薹;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花;至7月中旬至下旬果实成熟。大黄在野生状态下全株呈绿色,但经多年栽培后植株带有红色。这种性状多少会遗传,致使最终出现带紫红色的植株。大黄这个性状在遗传选种时可以利用。三、栽培技术(一)选地及整地宜选择高寒山地,土层深厚,土壤湿润,富含腐殖质以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土质粘重、地势低洼的地点不宜种植。因大黄不宜连作,宜与蔬菜、马铃薯等进行轮作,以恢复地力和防止病害。在选好的种植地,深耕30—40cm,每亩可施厩肥3000—4000kg作为基肥,然后作宽为130—150cm的畦。(二)繁殖方法1.种子繁殖在植株生长良好的留种地,待果实变褐色但尚未完全成熟时剪下花茎,晒干并脱粒精选后,贮放在通风良好的竹筐或布袋内。种子最好在当年或次年播种,在室温下贮存2年后的种子发芽率为58%,超过3年发芽率明显下降。(1)播种期分春、秋两季播种;春播在4月初至6月初;秋播在8月末至9月初,采种后即可播种。(2)播种方法直播 按行株距55×55cm开穴,穴深3—4cm,每穴播种子8—10粒,覆土2—3cm。每亩播种子1.5—2kg。育苗 按行距9—10cm开沟均匀播种,覆土2—3cm,每亩播种子约5kg。播种后应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半月左右即可出苗。应经常清除苗床内杂草,至苗高9—10cm时即可移栽。(3)移栽宜在阴雨天进行,按行株距55×55cm挖穴,穴深5—6cm,将苗立放穴内,用细土培实,穴面应低于地面以利培土。据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唐古特大黄根有广泛分枝性,这与商品要求的“萝卜形、槟榔槎色和质坚体重”的标准是矛盾的。据观察,大黄根颈有向上生长的特性,根颈向上延长时有抑制侧根发育的作用。因此,试验用穴栽(低于地面10cm)、平栽和垄栽(高出地面10cm)三种方式栽种大黄,三年后观察垄栽和平栽的均为牛头黄(主根很短,侧根多且粗壮),而穴栽的全是萝卜黄(主根粗壮,侧根细小)(表14—26)。这是因为穴栽的逐年给其根部壅土,满足了根颈向上延长的条件所致。表14—26 不同栽种方式同大黄质量的关系2.根芽繁殖通常在9—10月间收获时进行。当收获3年生以上植株时,选择母株肥大、带芽和大形根的根茎,将根茎纵切3—5块,切口外粘上草木灰。按行株距55×55cm挖穴,每穴放一根茎,芽眼向上,覆土6—7cm,踩实。根芽繁殖虽然费工,但生长较快,一般第二年即能开花,第三年开始即可收获。(三)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出苗后于4—5月间可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并结合培土。至7—8月再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要求种植地内无杂草,根头不露土。2.摘取花茎种植2年的大黄,于5月间从根茎部抽出花茎。为保证地下部有充足的养分,应及时摘去花茎,并用土盖住根头部分和踩实,以防止切口灌入雨水后腐烂。3.追施肥料大黄喜肥,种植后每年应追肥2—3次。第一年的6月末,每亩可施厩肥1500—2000kg,第二次于8月末,可施草木灰或磷、钾肥,后者每亩用量15kg左右。第二年的2—3次追肥,每亩可施过磷酸钙3.5kg,硫酸铵9kg,每次均可在根侧开沟施入。(四)病虫害及其防治1.轮纹病(Ascochyta rhei Ell.et Ev.)受害叶片上病斑近圆形,红褐色,具同心轮纹,边缘不明显或无;病斑上密生小黑点(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发生重时,常致叶片枯死。病菌以菌丝在病叶病斑内或子芽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扩大为害。防治方法:①冬季清除枯叶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②增施有机肥,适时中耕除草,促进植株生长健壮;③出苗后二周开始喷1∶2∶300波尔多液或井冈霉素50ppm液喷雾防治。2.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p.)被害叶片上病斑圆形、近圆形,中央淡褐色,边缘紫红色,以后生有小黑点(病原菌分生孢子盘),后期病斑穿孔。防治方法:同轮纹病。3.霜霉病(Peronospora rumicis Corda)罹病叶片上病斑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黄绿色,无边缘,叶背生有灰紫色霉状物(病原菌子实体)。发病严重时,叶片枯死。病原菌以卵孢子在病叶的病斑上越冬。低温高湿有利发病。本病于4月中旬开始发生,5—6月严重。防治方法:①轮作;②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为害;③发病初期喷40%霜疫灵300倍液或25%瑞毒霉400—5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4.根腐病(Fusarium sp.)发病植株萎蔫,根部腐烂,7—8月间雨水较多时,容易发生。防治方法:雨后及时排水;生长期经常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发病期用50%托布津800倍液浇灌病株根部,控制病株蔓延。5.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6—7月间,初龄幼虫啃食下表皮与叶肉,仅留上表皮和叶脉成纱窗状。四龄以后咬食叶片成缺刻,仅留主脉。幼虫老熟后即入土作土室化蛹。防治方法:发生期及时消灭卵块或初孵幼虫;利用黑光灯诱杀;发生期喷90%敌百虫800—1000倍液。6.大黄拟守瓜(Gallerucida sp.)分布于陕西。成虫和幼虫为害各种大黄及酸模等蓼科植物叶片,造成孔洞,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寄主植物丛中、杂草及附近土缝中越冬。越冬成虫翌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开始活动为害,8月陆续死亡。幼虫发生期为6—9月,当代成虫发生期为7月下旬至9月上旬。防治方法:铲除杂草;清园及秋冬或早春翻地,破坏其越冬栖息地,以压低越冬虫口基数;忌连作,以与川芎或黄芪轮作为好;发生期可用50%可湿性西维因500倍液喷雾防治。此外,还有田鼠为害,可用磷化锌毒谷、大隆毒饵诱杀。(五)采收加工大黄移栽后,2—3年即可采收。在9—10月地上部枯萎时,挖出根茎及根,除净泥土及小根,用磁片刮去根茎及根周围的栓皮,切成小片或切段后用绳串起悬挂房檐下阴干或用文火烘干。此外,也有根据出口要求,分“箱黄”、“包大黄”、“根黄”及“大黄渣子”等不同规格要求进行加工。(六)品质评定大黄在种植中,有时混入劣质的品种,如华北大黄(Rheum franzenbachii Münt.)及河套大黄(R.hotaoense C.Y.Cheng et C.T.Kao),使生产蒙受损失。在形态上劣质大黄的叶缘呈波状至近全缘,不呈掌状分裂。由于它们均含土大黄甙(rhaponticin),因而采用薄层层析与标准品相对照的方法,或直接将药材切片后放置在荧光灯下,如见有强烈的蓝色荧光则证明含土大黄甙,属劣质大黄。如用化学评价法,正品大黄(包括大黄、唐古特大黄及药用大黄)均含有番泻甙,以及游离的大黄酸和芦荟大黄素,而劣质大黄则不含番泻甙及大黄酸。如用生物评价法,正品大黄具明显泻下作用,而劣质大黄则无明显的泻下作用(表14—27)。表14—27 正品大黄与劣质大黄的化学和药理评价2023-05-01 10:29:501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哪些人不能吃?
抗菌、保肝利胆、预防溃疡、泻热排毒都是大黄的功效。 经常腹泻和脾胃虚寒以及怀孕的孕妇不能吃大黄。大黄是一种中药材,含有多种药用成分,能消灭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促使他们自身繁殖,可能抑制人体内多种细菌和病毒的活性,防止人体细胞被这些有害物质感染,它能提高人类身体的抗菌能力,并能消除人体内出现的炎症,能维持人体健康避免一些高发疾病出现。一、保肝利胆大黄是一种能入肝经和胆经的中药材,保肝利胆是它的主要功效,它能修复受损的肝细胞,减少病毒对人类干燥的伤害并能提高肝功能,适量服用能维持肝脏健康,另外大黄还能促进胆汁分泌,也能预防胆囊炎或胆结石更能降低黄疸的发病率,对维持肝胆健康有很明显的好处。二、预防溃疡大黄中还有的微量元素和活性成分在进入人类成为以后,能修复受损的肠胃黏膜表囊保护肠胃粘膜,防止病毒和细菌对它们造成伤害,还能修复受损的黏膜,细胞适量服用它能预防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出现,能维持肠胃健康,防止肠胃出现病变。三、泻热排毒大黄是一种性质寒凉的中药材具有很好的清热作用,能让身体内的热毒以及垃圾和有害物质尽快转化成大便,随身体代谢排出体外,它对人类经常出现了肠道便秘有很好的预防和缓解作用,适量服用还能清热解毒能预防上火和多种常见疾病发生。四、哪些人不能吃大黄蛋黄是用功效出色,但他味苦性寒,那些脾胃虚寒和经常腹疼腹泻的人不能吃大黄,他们吃大黄以后会让身体不适症状加重。怀孕的孕妇和处于哺乳期的女性、身体虚弱和长期卧床的人都不能吃大黄,这些人吃大黄以后会影响身体健康,也会影响腹中胎儿发育。2023-05-01 10:30:046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_大黄的药用价值
导读: 中草药专区,为您详细介绍、大黄图片等,要更多大黄的与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大黄简介 大黄图片 大黄的与 大黄的药用附方 大黄的配伍应用 大黄的 大黄简介 大黄,中药名,为蓼科大黄属多年生草本。药用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本品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cm,直径3~10cm。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大黄图片 大黄的功效与 大黄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很突出的。 1、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 2、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 3、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 4、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5、生大黄能够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用于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痢不爽,目赤,咽肿,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大黄炭凉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药名】大黄 【别名】将军、黄良、火参、肤如、蜀大黄、锦纹大黄、牛舌大黄、锦纹、生军、川军。 【入药部分】挖取根茎,切除茎叶、支根,刮去粗皮及顶芽,风干、烘干或切片晒干。 【性味】苦,寒。 【归经】入胃、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用于泻下,不宜久煎),1~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水或醋调敷。 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 大黄的药用附方 1、治大便秘结:大黄二两,牵牛头末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有厥冷,用酒调三钱,无厥冷而手足烦热者,蜜汤调下,食后微利为度。(《素问机保命集》大黄牵牛丸) 2、治泄痢久不愈,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日夜无度,久不愈者:大黄一两,细锉,好酒二大盏,同浸半日许,再同煎至一盏半,去大黄不用,将酒分为二服,顿服之,痢止。一服如未止,再服,以利为度,服芍药汤和之,痢止,再服黄芩汤和之,以彻其毒也。(《素问病机保命集》大黄汤) 3、治产后恶血冲心,或胎衣不下,腹中血块等:锦纹大黄一两,杵罗为末,用头醋半升,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用温醋化五丸服之,良久下。亦治马坠内损。(《千金方》) 4、治久患腹内积聚,大小便不通,气上抢心,腹中胀满,逆害饮食:大黄、芍药各二两。上二味末之,蜜丸,服如梧桐子四丸,日三,不知,可加至六、七丸,以知为度。(《千金方》神明度命丸) 5、治时行头痛壮热一二日:桂心、甘草、大黄各二两,麻黄四两。上四味,治下筛,患者以生热汤浴讫,以暖水服方寸匕,日三,覆取汗,或利便瘥。丁强人服二方寸匕。(《千金方》水解散) 6、治眼暴热痛,眦头肿起:大黄(锉,炒)、枳壳(去瓤,麸炒)、芍药各三两,山栀子仁、黄芩(去黑心)各二两。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服。(《圣济总录》大黄汤) 7、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金匮要略》泻心汤) 8、治虚劳吐血:生地黄汁半升,川大黄末一方寸匕。上二味,温地黄汁一沸,纳人黄(末)搅之,空腹顿服,日三,瘥。(《千金方》) 9、治奶痈:川大黄、粉草各一两。上为细末,以好酒熬成膏,倾在盏中放冷,摊纸上贴痛处,仰面卧至五更。贴时先用温酒调(服)一大匙,明日取下恶物,相度强弱用药,羸弱不宜服。(《妇人良方》金黄散) 10、治痈肿振焮不可触:大黄捣筛,以苦酒和贴肿上,燥易,不过三,即瘥减不复作,脓自消除。(《补缺肘后方》) 11、治口疮糜烂:大黄、枯矾等分。为末以擦之,吐涎。(《圣惠方》) 12、治冻疮皮肤破烂,痛不可忍:川大黄为末,新汲水调,搽冻破疮上。(《卫生宝鉴》如神散) 大黄的配伍应用 1、配芒硝,芒硝咸寒,软坚润燥,而泻下通便。二者相须为用,攻下之力增强。如《本草崇原》“与芒硝同用,所以承在上之火热,而调其肠胃,使之下泄也。” 2、配枳实,一苦寒,一辛寒,二药相伍,泻下行气并举,相得益彰。泻下辅助行气,行气辅助泻下,如《医方集解》载:“去实热用大黄,无枳实不通。” 3、配厚朴,厚朴辛苦温,辛能行气,苦能泄实满,温能化湿,合用可行气宽中,疏导肠胃,使中焦得舒,胃肠得畅,泻实除满。 4、配附子,取附子辛热温里扶阳,二药相伍,大黄走泄,附子取其散寒,可温下寒实积滞。 5、配生地,生地甘寒,主清主润,凉血生津,二药相伍为用,可治于心胃火炽,气火升腾,挟血上逆之吐衄。可收火降血宁之效,有增水行舟之功。 6、配甘草,甘草甘平,和补中焦,调和药性,二药合用,可壮其功而杜其弊。《王氏医存》:“大黄与甘草同用能利小便。” 7、配丹皮,丹皮辛苦微寒,入血分,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之功。相使配对,辛以行之,苦以降之,相辅相成,有通降下行,泻火散瘀之效。 8、配桃仁,桃仁苦甘而平,性柔润,本血分之品,最善破血行瘀,又可润燥滑肠。二药配伍,刚柔相宜,大黄专入血分,破血积,下瘀热,桃仁得大黄,专长气分,润肠燥,通积滞。用治产后腰痛,太阳、阳明蓄血证,痛闭经经等。 大黄的 1、治疗口腔炎、口唇溃疡及毛囊炎等 用生大黄3~8钱,煎取150~500毫升(每剂最多使用2天),供漱口、湿热敷及洗涤用,每天4~6次。治疗前先清洗局部,除净分泌物。本法对于一般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口腔炎、口唇溃疡、皮肤毛囊炎及头部疖肿等炎性疾患均有效,局部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转阴日数亦比较迅速。 2、治疗烫伤 先取陈石灰10斤除净杂质,过筛,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再投人大 *** 5斤,共同拌炒,俟石灰炒至带桃红色、大黄炒至灰黑色时,即出锅筛去石灰;将大黄摊开冷却后研成细粉备用。用时先以生理盐水清洗创面,而后撒布大黄粉。如有水泡应刺破;拨开表皮,排净泡液后再撒药粉。如仅见局部红肿,则可用麻油或桐油将大黄粉调成糊状涂患处。换药时如发现伤处溃烂,应拭去脓液、脓痴后再撒药粉。在夏季可行暴露疗法。共治疗415例,均获显著效果,且疗程短,,愈后无。 3、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用大黄粉蜜合剂(生大黄粉5钱,炒至微黄的米粉3钱,蜂蜜2两,加适量温开水调匀),每小时服1次,每次约1汤匙,全剂分12次服完;至排出蛔虫为止。经治6例均排出蛔虫,症状解除而愈。排虫最多者达60余条。排虫后均无持续腹泻现象。 4、治疗肠胀气 用大黄1两研成细末,加适量醋调成糊状,敷于两侧涌泉穴上,每次二小时,必要时可敷2~3次。临床观察6例,一般敷药后即出现肠腔蠕动感和 *** 排气现象,自觉减轻,有肠鸣音。 大黄的副作用 大黄一般被认为毒性较低,临床应用比较安全。但服用过量可引起中毒,尤其是后下大黄毒性较大,可起恶心、呕吐、头昏、腹绞痛、黄疸等。曾有报道,30名受试者每日服大黄3次,每次3g,共5日,所有受试者均产生一系列胃肠反应,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恶心、肠鸣,其中3例因严重腹泻、腹痛、呕吐而被迫卧床休息,经对症处理后缓解。 另外,服用大黄后,其色素会从小便或汗腺中排泄,故小便、汗液可以出现黄色。此外,哺乳妇女服用后,婴儿吮食乳汁,可能引起腹泻,因此授乳妇女不宜服用。由于本品又能活血行瘀,故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间也必须慎用。 以上就是一些大黄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频道。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大黄的药用价值】、【】、【】、【大黄的副作用】2023-05-01 10:32:261
大黄是什么样子的植物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在我国部分地区,大黄往往是指马蹄大黄,根茎粗壮,基生叶宽大,有粗壮的肉质长柄,叶片呈宽心形或者近圆形,花序为大圆锥状,并且大黄喜冷凉气候,有一定的耐寒性,不耐高温。 大黄的品种介绍 大黄是多种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属于高大草本,根茎粗壮,高度在2米左右,茎部中空,没有绒毛,并且大黄的叶片呈宽心形或者近圆形,长度在40厘米以上,花序为大圆锥状。 大黄的生长习性 大黄喜冷凉气候,耐寒,忌高温,当夏季温度高于30摄氏度时,根茎就会萎蔫枯黄,并且大黄对水量的需求较大,适合生长在年降雨量在500-1000毫米左右的地区。 大黄的土壤选择 大黄是一种对土壤要求非常严格的植物,适合生长在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壤土中,注意粘重酸性土和低洼积水地区不宜栽种。 大黄如何繁殖 大黄一般依靠种子进行繁殖,每年7月份下旬,种子成熟后要采收储存,将其放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大黄的种植时间通常在春季和秋季,气候温暖,适合苗株生长。2023-05-01 10:33:241
中草药: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 (《本经》) 【异名】黄良、火参、肤如(《吴普本草》),将军(李当之《药录》),锦纹大黄(《千金方》),川军(《中药材手册》),峻(藏名)。 【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 【植物形态】①掌叶大黄,又名:葵叶大黄、北大黄、天水大黄。 多年生高大草本。根粗壮。茎直立,高2米左右,光滑无毛,中空。根生叶大,有肉质粗壮的长柄,约与叶片等长;叶片宽心形或近圆形,径达40厘米以上,3~7掌状深裂,裂片全缘或有齿,或浅裂,基部略呈心形,有3~7条主脉,上面无毛或稀具小乳突,下面被白毛,多分布于叶脉及叶缘;茎生叶较小,互生;叶鞘大,淡褐色,膜质。圆锥花序大形,分枝弯曲,开展,被短毛;花小,数朵成簇,互生于枝上,幼时呈紫红色;花梗细,长3~4毫米,中部以下具1关节;花被6,2轮,内轮稍大,椭圆形,长约1.6毫米;雄蕊9,花药稍外露;子房上位,三角形,花柱3,向下弯曲,柱头头状,稍凹,呈"V"字形。瘦果三角形,有翅,长9~10毫米,宽7~8毫米,顶端微凹,基部略呈心形,棕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地林缘半阴湿的地方。分布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等地。 ②唐古特大黄,又名:鸡爪大黄。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2米左右,与上种相似。茎无毛或有毛。根生叶略呈圆形或宽心形,直径40~70厘米,3~7掌状深裂,裂片狭长,常再作羽状浅裂,先端锐尖,基部心形;茎生叶较小,柄亦较短。圆锥花序大形,幼时多呈浓紫色,亦有绿白色者,分枝紧密,小枝挺直向上;花小,具较长花梗;花被6,2轮;雄蕊一般9枚;子房三角形,花柱3。瘦果三角形,有翅,顶端圆或微凹,基部心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于山地林缘较阴湿的地方。分布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 ③药用大黄,又名:南大黄。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5米左右。茎直立,疏被短柔毛,节处较密。根生叶有长柄,叶片圆形至卵圆形,直径40~70厘米,掌状浅裂,或仅有缺刻及粗锯齿,先端锐尖,基部心形,主脉通常5条,基出,上面无毛,或近州"脉处具稀疏,的小乳突,下面被毛,多分布于叶脉及叶缘;茎生叶较小,柄亦短;叶鞘简状,疏被短毛,分裂至基部。圆锥花序,大形,分枝开展,花小,径3~4毫米,4~10朵成簇;花被6,淡绿色或黄白色,2轮,内轮者长圆形,长约2毫米,先端圆,边缘不甚整齐,外轮者稍短小;雄蕊9,不外露;子房三角形,花拄3。瘦果三角形,有翅,长约8~10毫米,宽约6~9毫米,顶端下凹,红色。花果期6~7月。 多生长于排水良好的山地。分布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以上植物的茎或嫩苗统称为大黄茎,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9~10月间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株,挖取根茎,切除茎叶、支根,刮去粗皮及顶芽,风干、烘干或切片晒干。 【药材】①北大黄 为掌叶大黄及唐古特大黄的干燥根茎。商品有两类:一西宁大黄:多加工成圆锥形或腰鼓形,俗称"蛋吉",长约6~17厘米,直径约3~10厘米;外皮巳除去或有少量残留,外表黄棕色或红棕色,可见到类白色菱形的网状纹理,俗称"锦纹"(系由灰白色薄壁组织与棕红色射线交错而成),有时可见菊花状螺旋形"星点",一端常有绳孔。质地坚硬,横断面黄棕色,显颗粒性(习称高梁碴),微有油性,近外围有时可见暗色形成层及半径放射向的橘红色射线,髓部中有紫褐色星点,紧密排列成圈环状,并有黄色至棕红色的弯曲线纹,亦称"锦纹"。气特殊,味苦而微涩。主产于青海同仁、同德等地。此外,尚有凉州大黄、河州大黄和岷县大黄,亦皆属西宁大黄一类。其中凉州大黄又名凉黄、狗头大黄,因其整个的形有如狗头,顶端平圆;下部渐细而钝圆,品质亦佳,产于甘肃武威、永登等地。二铨水大黄 一般为长形,切成段块,个大形圆者常纵剖成片,质地较松,内色较西宁大黄淡,锦纹不甚明显,断面星点亦排成圈环状,其它与西宁大黄相似。主产于甘肃铨水、西礼等地。属于铨水大黄型的商品,尚有文县大黄、清水大黄、庄浪大黄等数种,产于甘肃文县,成县、清水等地。 ②南大黄 又名:四川大黄、马蹄大黄。为药用大黄的干燥根茎。多横切成段,一端稍大,形如马蹄,少数亦呈圆锥形或腰鼓形,长约6~12厘米,直径约5~8厘米,栓皮已除去,表面黄棕色或黄色,有微弯曲的棕色线纹(锦纹)。横断面黄褐色,多空隙,星点较大,排列不规则,质较疏松,富纤维性。气味较弱。商品有雅黄、南川大黄等,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南川等地。此外,陕西、湖北、贵州、云南、西藏等地亦产。 以上各种大黄,均以外表黄棕色、锦纹及星点明显、体重、质坚实、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粘者为佳。 另有一种山大黄为同属植物波叶大黄的根茎及根,又称苦大黄。常呈不规则圆柱形,外表红褐色而黄,无横纹,质坚而轻,断面无星点,无锦纹,有细密而直的红棕色射线。气不香,味苦而涩。质次。服后有腹痛感。 【炮制】生大黄(又名:生军):原药拣净杂质,大小分档,焖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或切成小块,晒干。酒大黄:取大 *** 用黄酒均匀喷淋,微焖,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晾干(大 *** 100斤用黄酒14斤)。熟大黄(又名:熟军,制军):取切成小块的生大黄,用黄酒拌匀,放蒸笼内蒸制,或置罐内密封,坐水锅中,隔水蒸透,取出晒干(大黄块100斤用黄酒30~50斤)。亦有按上法反复蒸制2~3次者。大黄炭:取大 *** 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面呈焦褐色(存性),略喷清水,取山晒干。 《雷公炮炙论》:"凡使大黄,锉蒸,从未至亥,如此蒸七度,晒干。却洒薄蜜水,再蒸一伏时,其大黄劈如乌膏样,于日中晒干用之。"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吴普本草》:"神农、雷公:苦,有毒。扁鹊:苦,无毒。李氏:小寒。" ③《别录》:"大寒,无毒。" ④《药性论》:"味苦甘。" 【归经】入胃、大肠、肝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足阳明经。" ②《纲目》:"足太阴,手、足阳明,手、足厥阴五经血分药。" 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兼入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 【功用主治】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①《本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②《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③《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④《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 ⑤《纲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用于泻下,不宜久煎),1~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水或醋调敷。 【宜忌】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 ①《本草经集庄》:"黄芩为之使。" ②《药性论》:"忌冷水。恶干漆。" ③《本草经疏》:"凡血闭由于血枯,而不由于热积;寒热由于阴虚,而不由于瘀血;症瘕由于脾胃虚弱,而不由于积滞停留;便秘由于血少肠燥,而不由于热结不通;心腹胀满由于脾虚中气不运,而不由于饮食停滞;女子少腹痛由于厥阴血虚,而不由于经阻老血瘀结;吐、衄血由于阴虚火起于下,炎烁乎上,血热妄行,溢出上窍,而不由于血分实热;偏坠由于肾虚,湿邪乘虚客之而成,而不由于湿热实邪所犯;乳痈肿毒由于盱家气逆,郁郁不舒,以致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而不由于膏梁之变,足生大疔,血分积热所发,法咸忌之,以其损伤胃气故耳。" ④《本草汇言》:"凡病在气分,及胃寒血虚,并妊娠产后,及久病年高之人,并勿轻用大黄。" ⑤《本经逢原》:"肾虚动气及阴疽色白不起等证,不可妄用。" 【选方】①治伤寒阳明腑证,阳邪入里,肠中有燥屎,腹满痛,谵语,潮热,手足濈然汗出,不恶寒,痞满燥实全见者,,以此汤下之:大黄(酒洗)四两,厚朴(炙,去皮)半斤,枳实(炙)五枚,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二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伤寒论》大承气汤) ②治大便秘结:大黄二两,牵牛头末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有厥冷,用酒调三钱,无厥冷而手足烦热者,蜜汤调下,食后微利为度。(《素问病机保命集》大黄牵牛丸) ③治热病狂语及诸黄:川大黄五两(锉碎,微炒)。捣细罗为散,用腊月雪水五升,煎如膏,每服不计时侯,以冷水调半匙服之。(《圣惠方》雪煎方) ④治泄痢久不愈,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日夜无度,久不愈者:大黄一两,细锉,好酒二大盏,同浸半日许,再同煎至一盏半,去大黄不用,将酒分为二服,顿服之,痢止。一服如未止,再服,以利为度,服芍药汤和之,痢止,再服黄芩汤和之,以彻其毒也。(《素问病机保命集》大黄汤) ⑤治妇人经血不通,赤白带下,崩漏不止,肠风下血,五淋,产后积血,症瘕腹痛,男子五劳七伤,小儿骨蒸潮热等证,其效甚速:锦纹大黄一斤,分作四份;一份用童尿一碗,食盐二钱,浸一日,切晒;一份用醇酒一碗,浸一日,切晒,再以巴豆仁三十五粒同炒,豆黄,去豆不用;一份用红花四两,泡水一碗,浸一日,切晒;一份用当归四两,入淡醋一碗,同浸一日,去归,切晒。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下,取下恶物为验。未下再服。(《医林集要》无极丸) ⑥治产后恶血冲心,或胎衣不下,腹中血块等:锦纹大黄一两,杵罗为末,用头醋半升,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用温醋化五丸服之,良久下。亦治马坠内损。(《千金方》) ⑦治久患腹内积聚,大小便不通,气上抢心,腹中胀满,逆害饮食:大黄、芍药各二两。上二味末之,蜜丸,服如梧桐子四丸,日三,不知,可加至六、七丸,以知为度。(《千金方》神明度命丸) ⑧治大人小儿脾癖,并有疳者:锦纹大黄三两,为极细末,陈醋两大碗,砂锅内文武火熬成膏,倾在新砖瓦上,日晒夜露三朝夜,将上药起下,再研为细末;后用硫黄一两,官粉一两,将前项大黄末一两,三味再研为细末。十岁以下小儿,每服可重半钱,食后临卧米饮汤调服。此药忌生硬冷荤鱼鸡鹅一切发物。服药之后,服半月白米软粥。如一服不愈时,半月之后再服。(《昔济方》于金散) ⑨去五脏湿热秽浊。治饮食停滞,胸脘胀痛,头晕口干,二便秘结:大黄十斤,切作小块,用泔水,浸透,以侧柏叶铺甑,入大黄,蒸过晒干,以好酒十斤浸之,再蒸收晒干。另用桑叶、桃叶、槐叶、大麦、黑豆、绿豆各一斤,每味煎汁蒸收,每蒸一次,仍用侧柏叶铺甑蒸过晒干,再蒸再晒。制后再用半夏、厚朴、陈皮、白术、香附、车前各一斤,每味煎汁蒸收如上法,蒸过晒干,再用好酒十斤,制透,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一、二钱,或为散亦可。(《银海指南》清宁丸) ⑩治时行头痛壮热一二日:桂心、甘草、大黄各二两,麻黄四两。上四味,治下筛,患者以生热汤浴讫,以暖水服方寸匕,日三,覆取汗,或利便瘥。丁强人服二方寸匕。(《千金方》水解散) ⑾治眼暴热痛,眦头肿起:大黄(锉,炒)、枳壳(去瓤,麸炒)、芍药各三两,山栀子仁、黄芩(去黑心)各二两。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服。(《圣济总录》大黄汤) ⑿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金匮要略》泻心汤) ⒀治虚劳吐血:生地黄汁半升,川大黄末一方寸匕。上二味,温地黄汁一沸,纳人黄(末)搅之,空腹顿服,日三,瘥。(《千金方》) ⒁治肠痈,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个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芒硝,再煮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 ⒂治肺壅,鼻中生疮,肿痛:一川大黄一分(生用),黄连一分(去须),麝香一钱(细研)。上药,捣细罗为散,研入麝香令匀,以生油旋调,涂于鼻中。一杏仁一分(汤浸,去皮、尖,研为膏),川大黄一分(生为末)。上药相和令匀,以猪脂调涂鼻中。(《圣惠方》) ⒃治奶痈:川大黄、粉草各一两。上为细末,以好酒熬成膏,倾在盏中放冷,摊纸上贴痛处,仰面卧至五更。贴时先用温酒调(服)一大匙,明日取下恶物,相度强弱用药,羸弱不宜服。(《妇人良方》金黄散) ⒄治痈肿振焮不可触:大黄捣筛,以苦酒和贴肿上,燥易,不过三,即瘥减不复作,脓自消除。(《补缺肘后方》) ⒅治口疮糜烂:大黄、枯矾等分。为末以擦之,吐涎。(《圣惠方》) ⒆诒火丹赤肿遍身:大黄磨水频刷之。(《救急方》) ⒇治冻疮皮肤破烂,痛不可忍:川大黄为末,新汲水调,搽冻破疮上。(《卫生宝鉴》如神散) (21)治汤火灼伤:庄浪大黄(生研),蜜调涂之,不唯止痛,又且灭瘢。(《夷坚志》) (22)治从高坠下,及木石所压,凡是伤损,瘀血凝积,气绝欲死,并久积瘀血,烦躁疼痛,叫呼不得及折伤等:大黄一两(酒蒸),杏仁三七粒(去皮、尖).上研细,酒一碗,煎至六分,去滓,鸡鸣时服,次日取下瘀血即愈。若便觉气绝不能言,取药不及,急擘开口,以热小便灌之。(《三因方》鸡鸣散) (23)治打仆伤痕,瘀血滚注,或作潮热者:大黄末、姜汁调涂。一夜,黑者紫,二夜,紫者白也。(《濒湖集简方》) 【临床应用】①用于血小板减少症及止血 用酒洗大黄10克,甘油5毫升,苯甲醇2毫升,制成注射液100毫升。每次2毫升,肌肉注射。对血小板减少症每日1次,手术后止血用每日2次。亦有用生大黄9钱,石灰1两,文火炒拌,直至石灰呈灰粉红色时取出,加入明矾(每100克石灰加入明矾0.6克)共研细粉。将此粉16克加水至100毫升,振荡后沉淀过滤。用时取棉球浸药水压迫出血处。经应用于500余人次外伤出血,证明止血效果良好,未见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此外,对晚期血吸虫病食道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用大黄炭1.6克,白芍炭1.6克,加葡萄糖粉(或细白糖)30克共研细末,小量分次干吞(于1天内吞完)。治疗10例,均达到止血效果。一般平均在7~8天能起床活动.服用该药后可见恶心消失、胃部舒适、大便逐渐恢复正常,并无迅速腹水蓄积后遗症出现。 ②治疗口腔炎、口唇溃疡及毛囊炎等 用生大黄3~8钱,煎取150~500毫升(每剂最多使用2天),供漱口、湿热敷及洗涤用,每天4~6次。治疗前先清洗局部,除净分泌物。本法对于一般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口腔炎、口唇溃疡、皮肤毛囊炎及头部疖肿等炎性疾患均有效,局部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转阴日数亦比较迅速。 ③治疗烫伤 先取陈石灰10斤除净杂质,过筛,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再投人大 *** 5斤,共同拌炒,俟石灰炒至带桃红色、大黄炒至灰黑色时,即出锅筛去石灰;将大黄摊开冷却后研成细粉备用。用时先以生理盐水清洗创面,而后撒布大黄粉。如有水泡应刺破;拨开表皮,排净泡液后再撒药粉。如仅见局部红肿,则可用麻油或桐油将大黄粉调成糊状涂患处。换药时如发现伤处溃烂,应拭去脓液、脓痴后再撒药粉。在夏季可行暴露疗法。共治疗415例,均获显著效果,且疗程短,无副作用,愈后无疤痕。 ④治疗臁疮(下肢溃疡) 用生大黄5~7钱,研成极细粉末;另取甘草捶碎,去净纤维,取细粉约为大黄的1/5量,共研极细。先用温开水洗净疮面,揩干后均匀撤布药粉,再用"千层"(又名千张或百页,为纯黄豆制成品,以薄而韧者为良)覆盖包好。如有渗液外流,可听其自然,第2天再洗。每日换药1次。轻者换药3~6次,重者8~9次,即可新生肉芽。此时不可再洗,药粉可少用或不用,但"千层"必需每日一换。当结痂牢固时会发生痒感,不可揭去痂盖,隔5~7日或7日以上,痴盖自然脱落。治疗12例均愈,其中1例病程达13年,经用药粉6日,贴"千层"20余日,便结痴而愈。 ⑤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用大黄粉蜜合剂(生大黄粉5钱,炒至微黄的米粉3钱,蜂蜜2两,加适量温开水调匀),每小时服1次,每次约1汤匙,全剂分12次服完;至排出蛔虫为止。经治6例均排出蛔虫,症状解除而愈。排虫最多者达60余条。排虫后均无持续腹泻现象。 ⑥治疗肠胀气 用大黄1两研成细末,加适量醋调成糊状,敷于两侧涌泉穴上,每次二小时,必要时可敷2~3次。临床观察6例,一般敷药后一小时即出现肠腔蠕动感和 *** 排气现象,自觉腹胀减轻,有肠鸣音。 提醒您:大黄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2023-05-01 10:33:371
大黄的药用价值及功效作用
大黄是常见的蓼科大黄属多年生草本,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大黄的药用价值和功效作用,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黄的药用价值 1、治大便秘结:大黄二两,牵牛头末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有厥冷,用酒调三钱,无厥冷而手足烦热者,蜜汤调下,食后微利为度。(《素问病机保命集》大黄牵牛丸) 2、治泄痢久不愈,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日夜无度,久不愈者:大黄一两,细锉,好酒二大盏,同浸半日许,再同煎至一盏半,去大黄不用,将酒分为二服,顿服之,痢止。一服如未止,再服,以利为度,服芍药汤和之,痢止,再服黄芩汤和之,以彻其毒也。(《素问病机保命集》大黄汤) 3、治产后恶血冲心,或胎衣不下,腹中血块等:锦纹大黄一两,杵罗为末,用头醋半升,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用温醋化五丸服之,良久下。亦治马坠内损。(《千金方》) 4、治久患腹内积聚,大小便不通,气上抢心,腹中胀满,逆害饮食:大黄、芍药各二两。上二味末之,蜜丸,服如梧桐子四丸,日三,不知,可加至六、七丸,以知为度。(《千金方》神明度命丸) 5、治时行头痛壮热一二日:桂心、甘草、大黄各二两,麻黄四两。上四味,治下筛,患者以生热汤浴讫,以暖水服方寸匕,日三,覆取汗,或利便瘥。丁强人服二方寸匕。(《千金方》水解散) 6、治眼暴热痛,眦头肿起:大黄(锉,炒)、枳壳(去瓤,麸炒)、芍药各三两,山栀子仁、黄芩(去黑心)各二两。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服。(《圣济总录》大黄汤) 7、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金匮要略》泻心汤) 8、治虚劳吐血:生地黄汁半升,川大黄末一方寸匕。上二味,温地黄汁一沸,纳人黄(末)搅之,空腹顿服,日三,瘥。(《千金方》) 9、治奶痈:川大黄、粉草各一两。上为细末,以好酒熬成膏,倾在盏中放冷,摊纸上贴痛处,仰面卧至五更。贴时先用温酒调(服)一大匙,明日取下恶物,相度强弱用药,羸弱不宜服。(《妇人良方》金黄散) 10、治痈肿振焮不可触:大黄捣筛,以苦酒和贴肿上,燥易,不过三,即瘥减不复作,脓自消除。(《补缺肘后方》) 11、治口疮糜烂:大黄、枯矾等分。为末以擦之,吐涎。(《圣惠方》) 12、治冻疮皮肤破烂,痛不可忍:川大黄为末,新汲水调,搽冻破疮上。(《卫生宝鉴》如神散) 大黄的功效作用 1、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 2、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 3、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 4、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5、生大黄能够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用于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痢不爽,目赤,咽肿,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大黄的民间传说 1.从前有个黄姓郎中,承袭祖业擅长采挖黄连、黄耆、黄精、黄芩、黄根这五种药材为人治病,被誉为“五黄先生”。每到三月,郎中便进山采药,为此常借宿在山上农户马峻家中,至秋末方才离开。马峻一家三口对他善待有加,久而久之便与马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有一年马家遭了火灾,房子财物被烧光,马峻妻子被烧死,剩下爷儿俩伤心地住山洞去了。郎中费了很大气力才找到父子俩,他对马峻说:“你带着孩子跟我采药吧!”于是他们终日相伴,以采药、卖药、治病为生。渐渐地,不识药性的马峻也熟悉了五黄药,有时郎中不在家,他偶尔学着为人治病。 有一年夏天,一位孕妇身体虚弱,骨瘦面黄,因泻肚子来求医。恰巧郎中不在,马峻把治泻的黄连错给成了泻火通便的黄根,结果孕妇服后大泻不止,差点没命,胎儿也死了。这事被告到县衙,县老爷立刻命人捉拿马峻,要以庸医害人治其罪。这时,郎中赶忙跪在堂前,恳求县老爷判自己的罪,说马峻是跟他学的医;而马峻心里更是难过,自愿领罪受罚。这样一来,县老爷反而十分敬佩他俩的情谊,想想这五黄先生也素有声名,而孕妇身体羸弱,孕期也短,就责罚两人赔孕妇家一些银两,把他们放了。不过县老爷最后对郎中说:“你那五黄药的“黄根”既然比其它四样药厉害,应该改个名儿,免得日后混淆再惹祸。”郎中深深点头,回家便把黄根改叫“大黄”,以便区别,后来这名字就渐渐地传开了。2023-05-01 10:33:431
中药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大黄是很常见的一种 中药 材。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很突出的。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 生物 作用、降 血脂 、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中药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希望能帮到你。 中药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1) 抗菌。大黄的抗菌谱广,敏感细菌有葡萄球菌 (白色、柠檬色、金黄色) 、 溶血 性链球菌 (甲、乙) 、草 分枝杆菌、枯草杆菌、痢疾杆菌、 肺炎 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人型结核杆菌、 淋病 双球菌、包皮垢球菌、炭疽杆菌, 尤以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最敏感。抑菌有效成分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抗菌作用最强。大黄对肠内厌氧菌脆弱拟杆菌有抑 制作用,该菌可将复合型胆汁酸分解为游离型胆汁酸,增强了对粘膜的刺激性而导致 胆囊炎 。抗菌作用机制主要是对细菌细胞核酸和蛋 白质合成以及糖代谢的抑制作用。 (2) 抗真菌。大黄煎剂及水、醇、醚提取物在体外对一些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对许兰黄癣菌及蒙古变种、同心性毛癣菌、红色表皮癣 菌、堇色毛癣菌、铁锈色小孢子癣菌、大小孢子癣菌、絮状表皮癣菌、趾间毛癣菌等均有较高的敏感性。稀醇浸出液作用较水或醚浸出 液强。 (3) 抗病毒。大黄煎剂对 流感 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鸡胚半体内筛选法测定最小有效量为每胚5mg。此外对溶组织阿米巴原虫、 人毛滴虫、阴道滴虫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抗 肿瘤 作用 腹腔注射大黄酸、大黄素对小鼠黑色素瘤有较强抑制作用,大黄酸对艾氏腹水癌也有抑制作用,对肉瘤S180和艾氏癌 皮下型无明显作用,大黄素对 乳腺癌 也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癌细胞的氧化和脱氢。大黄酸对癌细胞的酵解也有抑制作用。 抗炎作用 大黄对多种 动物 实验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小鼠灌胃大黄煎剂能显著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郭急性渗出性炎症。同 时对大鼠甲醛性、蛋清性足蹠肿胀、小鼠和大鼠的棉球肉芽肿增生,均有抑制作用。但酒炖大黄和大黄炭的作用较弱,可能是由於酒炖 使有效成分流失而大黄炭使有效成分破坏之故。大黄抗炎作用可能是使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内环氧化酶通道受阻,增加羟基花生四烯酸 的生成,而活跃脂化酶通路,达到抗炎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大黄抗炎作用不是通过垂体—肾上腺素系统,因为切除肾上腺并不影响其 抗炎作用,相反抗炎的同时,并不降低肾上腺中抗坏血酸的含量,而且大黄煎剂不能延长切除肾上腺的未成年大鼠的生存时间和对抗切 除一侧肾上腺后致对侧肾上腺代偿性肥大。故大黄无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第一:大黄泡水喝的副作用 大黄是一种天然的 中药材 ,所以不仅能够保障身体恢复 健康 ,同时由于患者的症状以及体质的不一样,也容易导致身体出现副作用。大黄性寒味苦,如果长时间服用则有可能导致肠胃健康受到影响,最终导致身体出现恶心想吐、腹胀 腹痛 以及 头晕 脑胀以及 拉肚子 的情况。 第二:大黄泡水不能够大剂量服用 虽然大黄服用之后具有通便的效果,但如果没有科学的服用也有可能导致身体出现继发性 便秘 。这是因为大黄中含有一定的通便成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结合蒽醌,这些物质还具有一定的收敛效果。如果是仅仅服用一小点,那么不会导致泻下功效;但如果大剂量的服用,也有可能导致身体出现继发性便秘。 第三:大黄过敏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大黄,也不是所有人在服用大黄之后身体能够恢复健康。一些人群服用大黄之后身体出现过敏的情况,症状表现为皮疹、药疹、 哮喘 加重、喘不过气来以及 紫癜 和水疱等。 如果身体出现了大黄过敏的情况,我建议应该立即停止服用这种药材。如果症状能够慢慢的消退则不要紧,如果问题还是非常严重,我建议最好能够到专业医院检擦。2023-05-01 10:33:561
中药大黄的功效
中药大黄的功效 大黄是常用的一味中药,又名将军、川军、锦纹,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和根茎。大黄性寒、味苦,可归脾经、胃经、大肠经、肝经、心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传统上人们多用大黄治疗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淤血闭经、跌打损伤、水火烫伤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病症。 《神农本草经》上说: 大黄“主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虽然大黄以攻下泻实闻名而被称为“将军”,但其实际用途非常广泛。在可查到的清官医案中,大黄的用量在所有药物的用量中排名第十位。宣统皇帝溥仪6岁那年,因胃口壅滞导致恶心腹痛、手心发热。御医便采用熟大黄等药为他治疗,很快使其痊愈。年逾古稀的慈禧太后曾因肝胃积热而导致眼目不爽,也是在服用了酒制大黄等药后康复的。此外,清代不少皇帝还常用大黄泡茶来防病治病。这是因为大黄在具有泻下作用的同时,又有收敛止泻的作用。它虽然可使人的大便次数增加,却不会导致脱水,也不会因苦寒而影响胃肠的功能。而且,若将大黄久煎还可降低其泻下的作用。 从现代药理研究的结果看,大黄具有收敛、止血、解痉、利胆、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抗肿瘤、降血压等作用。根据大黄的这些作用,人们在临床上主要用其治疗以下疾病: 可治疗蛔虫性肠梗阻: 取大黄20克,花椒10克,麻油100克。先将花椒置于麻油中加温,继投大黄,随即离火,晾凉后去渣,分两次服下。患者服药后约3小时开始排气,进而腹痛会减轻,连续服用可使蛔虫随大便排出。 可治疗麻痹性肠梗阻: 取大黄、芒硝各10克,厚朴、枳壳各6克,冰片3克。将上药共研细末,用藿香正气水调成糊状后填敷脐部,再用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并可将热水袋敷在其上。每日换药一次。 可治疗小儿中毒性肠麻痹: 将生大黄放入50-100毫升的开水中浸泡,用晾至约37摄氏度的浸液给患儿灌肠(保留10~20分钟),每日灌2-3次。每次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决定大黄的用量:1岁以内的`患儿用5-10克;1”3岁的患儿用10~15克;3-6岁的患儿用15-20克;6-12岁的患儿用20-30克。 可治疗肠痈: 取大黄、芒硝各30克,大蒜20克,鲜败酱草50克,鲜紫花地丁40克。将上药共捣烂如泥,外敷于麦氏点(阑尾处),每日换药一次。 可治疗肠胀气: 将大黄50克研成细末,用醋调成糊状,外敷于双侧涌泉穴上,每次敷2小时,必要时可每日敷2-3次。患者一般敷药一小时后即可出现肠蠕动和排气现象。 可治疗痈肿疔疮: 取大黄末15克(局部有脓液者可加皂角刺末10克),用鸡蛋清调匀后外敷于患处,每日换药一次。 可治疗烫伤: 取生大黄末30克,将鸡蛋黄炼油后与大黄末混匀,外敷于患处,每日换药一次。 可治疗脉管炎: 取大黄、芒硝各60克,乳香、没药各30克,露蜂房、透骨草各20克,紫花地丁30克。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猪油将其调匀后外敷于患处,早晚各敷一次。 可治疗烧伤: 将大黄浸于95%的酒精中(按1:4的比例),半个月后滤取浸液,并装入无菌的喷雾器内,每日朝烧伤创面喷射4~5次。 目前,日本学者已从大黄中分离出120多种成分。澳大利亚人已经开始用大黄加三七片治疗肥胖症;比利时人则在咖啡中添加大黄以达到减肥的目的;德国、瑞士等国家还把大黄作为糖果、饼干的辅料。国际性的大黄专题研讨会已举行过两次。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们对大黄研究和开发的不断深入,大黄这味著名的“将军”必将更显神通。 ;2023-05-01 10:34:041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 (2) 利胆作用。麻醉犬十二指肠给大黄煎剂,可使胆汁分泌增加,降低奥狄括约肌张力。麻醉大鼠十二指肠给大黄煎剂或水醇浸提制 剂,30分钟内胆汁、胰液分泌量均增加,而胰淀粉酶活性则降低,大黄不仅促进胆汁分泌,并使胆红素和胆汁酸含量增加。人服用大黄 煎剂15g,胆囊明显增大 (B超测量) 。与动物实验结果相符。 (3) 保肝作用。大黄对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用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SGPT升高达616.0U/100ml,正常对照组为289U /100ml,经大黄治疗后,可使SGPT降至325.3U/100ml,肝细胞坏死程度、变性也比对照组轻。进一步研究发现,大黄能显著逆转四氯 化碳引起的肝组织脂肪浸润及纤维化,微粒体肿胀,嵴明显下降,粗面内质网破坏核糖体脱落。此外,还可恢复四氯化碳引起的单胺氧 化酶及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减弱。表明大黄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确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体外实验证明,大黄煎剂对乙肝抗原 (HBsAg)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除去鞣质后作用减弱或消失,同时也证明大黄中意醌类和大黄素对HBsAg并无抑制作用。 (4) 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采用大鼠应激性及幽门结扎法两种实验性胃溃疡模型观察到,给予生大黄、酒炖大黄和大黄炭等药物均能 预防和治疗应激性胃溃疡出血。明显缩小出血面积和减少出血灶数量,作用类同西咪替丁,对幽门结扎胃溃疡大鼠灌服生大黄粉悬液, 可使溃疡面积缩小,并能降低胃液量,胃液游离酸及胃蛋白酶活性,但酒炖大黄无此作用。采用乙醇造成的胃粘膜损伤模型实验表明, 大黄煎剂1g/kg、0.5g/kg和0.25g/kg都有明显保护胃粘膜的作用,还有提高胃壁前列腺素E2 (PGE2) 的含量,防止乙醇对胃粘膜的损 伤作用。 (5) 对肠管平滑肌的作用。电生理研究表明:大黄对结肠的电活动有明显的兴奋作用,特点为群集性放电,峰电频率明显增快,幅度明 显增高,收缩活动增强,阿托品可阻断大黄对结肠的兴奋作用。阻止结肠内水分吸收,加快结肠内溶物的排出而发挥其泻下作用。提示 大黄泻下作用是通过肠管中M受体而发挥效应。 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1) 抗菌。大黄的抗菌谱广,敏感细菌有葡萄球菌 (白色、柠檬色、金黄色) 、溶血性链球菌 (甲、乙) 、草 分枝杆菌、枯草杆菌、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人型结核杆菌、淋病双球菌、包皮垢球菌、炭疽杆菌, 尤以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最敏感。抑菌有效成分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抗菌作用最强。大黄对肠内厌氧菌脆弱拟杆菌有抑 制作用,该菌可将复合型胆汁酸分解为游离型胆汁酸,增强了对粘膜的刺激性而导致胆囊炎。抗菌作用机制主要是对细菌细胞核酸和蛋 白质合成以及糖代谢的抑制作用。 (2) 抗真菌。大黄煎剂及水、醇、醚提取物在体外对一些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对许兰黄癣菌及蒙古变种、同心性毛癣菌、红色表皮癣 菌、堇色毛癣菌、铁锈色小孢子癣菌、大小孢子癣菌、絮状表皮癣菌、趾间毛癣菌等均有较高的敏感性。稀醇浸出液作用较水或醚浸出 液强。 (3) 抗病毒。大黄煎剂对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鸡胚半体内筛选法测定最小有效量为每胚5mg。此外对溶组织阿米巴原虫、 人毛滴虫、阴道滴虫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抗肿瘤作用。 腹腔注射大黄酸、大黄素对小鼠黑色素瘤有较强抑制作用,大黄酸对艾氏腹水癌也有抑制作用,对肉瘤S180和艾氏癌 皮下型无明显作用,大黄素对乳腺癌也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癌细胞的氧化和脱氢。大黄酸对癌细胞的酵解也有抑制作用。 抗炎作用。 大黄对多种动物实验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小鼠灌胃大黄煎剂能显著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郭急性渗出性炎症。同 时对大鼠甲醛性、蛋清性足蹠肿胀、小鼠和大鼠的棉球肉芽肿增生,均有抑制作用。但酒炖大黄和大黄炭的作用较弱,可能是由於酒炖 使有效成分流失而大黄炭使有效成分破坏之故。大黄抗炎作用可能是使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内环氧化酶通道受阻,增加羟基花生四烯酸 的生成,而活跃脂化酶通路,达到抗炎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大黄抗炎作用不是通过垂体—肾上腺素系统,因为切除肾上腺并不影响其 抗炎作用,相反抗炎的同时,并不降低肾上腺中抗坏血酸的含量,而且大黄煎剂不能延长切除肾上腺的未成年大鼠的生存时间和对抗切 除一侧肾上腺后致对侧肾上腺代偿性肥大。故大黄无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对微循环的影响。 给小鼠灌胃大黄醇提取物后,耳郭微循环 (动脉和静脉管径) 无明显影响,但可使血流速度变慢,有颗粒状红细 胞聚积体出现,以微静脉内最明显;局部滴注不能改变肾上腺素引起的肠系膜微血管的收缩,对胃壁微动脉和微静脉亦无明显扩张作 用,出现较明显的粒絮流,尤以微静脉为甚。大黄对微循环的影响主要是血流速度变慢,红细胞聚集,局部血液粘滞性升高而局部血管 不扩张,因而局部止血过程加强。 止血作用。 大黄用於止血,已有悠久的历史,尤其近年来发现应用大黄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各种动物实验均证明大黄可明显缩 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其止血有效成分是大黄酚、大黄素甲醚、α-儿茶精和没食子酸等。它们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改善脆性,兴奋胃肠道 的局部血管,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显著增加纤维蛋白原活性,降低抗凝血因子Ⅲ的活性,升高α2巨球蛋白含量,竞争性地抑制纤溶酶 和纤溶酶原活化素哎活力。没食子酸尚可降低纤溶活性。此外,还可增杖血小板的粘附性和聚集能力,使出血和凝血时间明显缩短。 降脂作用。 对於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黄醇或水提取物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石油醚提取物则无效。 利尿作用。 家兔灌服大黄素、大黄酸30mg/kg,2—4小时后,尿量、排钠和排钾量达最高峰,比对照经明显增多。芦荟大黄素和大 黄酚的作用较弱。大贵素、大黄酸和芦荟大黄素对免肾髓质Na+、K+-ATP酶有较强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对尿素氮的影响。 大鼠喂食含0.75%腺哼Ⅲ饲料造成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腹腔注射雅黄水提取物的生理盐水溶液可明显降低血尿 素氮和肌酐量,说明大黄对氮质血症有良好效果。其作用机制一方面大黄可使肠道吸收的氨基氮减少,另一方面大黄可抑制体蛋白的分 解,从而使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降低。用二氯化汞皮下注射造成豚鼠急性中毒性肾炎模型,灌服大黄水浸剂可使尿素氮降低。 大黄的药用价值 积滞便秘。本品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又因其苦寒沉降,善能泄热,故实热便秘尤为适宜。常与芒硝、厚朴、枳实配伍,以增强泻下攻积之力,为急下之剂,用治阳明腑实证,如大承气汤(《伤寒论》);若大黄用量较轻,与麻仁、杏仁、蜂蜜等润肠药同用,则泻下力缓和,方如麻子仁丸(《伤寒论》)。若里实热结而正气虚者,当与补虚药配伍,以攻补兼施,标本并顾。如热结而气血不足者,配人参、当归等药,方如黄龙汤(《伤寒六书》);如热结津伤者,配麦冬、生地、玄参等,方如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若脾阳不足,冷积便秘,须与附子、干姜等配伍,如温脾汤(《千金方》)。 血热吐衄,目赤咽肿。本品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又具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常与黄连、黄芩同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如泻心汤(《金匮要略》)。现代临床单用大黄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疗效。若与黄芩、栀子等药同用,还可治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证,如凉膈散(《和剂局方》)。 热毒疮疡,烧烫伤。本品内服外用均可。内服能清热解毒,并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使热毒下泄。治热毒痈肿疔疮,常与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等同用;治疗肠痈腹痛,可与牡丹皮、桃仁、芒硝等同用,如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本品外用能泻火解毒,凉血消肿,治热毒痈肿疔疖,如用治乳痈,可与粉草共研末,酒熬成膏的金黄散(《妇人大全良方》);用治口疮糜烂,多与枯矾等份为末擦患处(《圣惠方》)。治烧烫伤,可单用粉,或配地榆粉,用麻油调敷患处。 瘀血证。本品有较好的活血逐瘀通经作用,其既可下瘀血,又清瘀热,为治疗瘀血证的常用药物。治妇女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者,常与桃仁、土鳖虫等同用,如下瘀血汤(《金匮要略》);治妇女瘀血经闭,可与桃核、桂枝等配伍,如桃核承气汤(《伤寒论》);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常与当归、红花、穿山甲等同用,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湿热痢疾、黄疸、淋证。本品具有泻下通便,导湿热外出之功,故可用治湿热蕴结之证。如治肠道湿热积滞的痢疾,单用一味大黄即可见效(《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或与黄连、黄芩、白芍等同用;治湿热黄疸,常配茵陈、栀子,如茵陈蒿汤(《伤寒论》);治湿热淋证者,常配木通、车前子、栀子等,如八正散(《和剂局方》)。 此外,大黄可“破痰实”,通脏腑,降湿浊,用于老痰壅塞,喘逆不得平卧,大便秘结者,如礞石滚痰丸(《养生主论》)。 (一) 配伍应用 配芒硝,芒硝咸寒,软坚润燥,而泻下通便。二者相须为用,攻下之力增强。如《本草崇原》“与芒硝同用,所以承在上之火热,而调其肠胃,使之下泄也。” 配枳实,一苦寒,一辛寒,二药相伍,泻下行气并举,相得益彰。泻下辅助行气,行气辅助泻下,如《医方集解》载:“去实热用大黄,无枳实不通。” 配厚朴,厚朴辛苦温,辛能行气,苦能泄实满,温能化湿,合用可行气宽中,疏导肠胃,使中焦得舒,胃肠得畅,泻实除满。 配附子,取附子辛热温里扶阳,二药相伍,大黄走泄,附子取其散寒,可温下寒实积滞。 配肉桂,肉桂辛热,益火消阴,散寒止痛,温补肾阳,两药合用,寒热相济,性归和平,扶阳通便。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曰:“平肝之药以桂为最要,肝属木,木得桂则枯也,而单用之则失之热,降胃止血之药,以大黄为要,胃气不上逆血既不逆行也。而单用之又失之于寒,二药并用,寒热相济,性归和平,降胃平肝兼故无遗。” 配廑虫,廑虫成寒,破坚逐瘀,疗伤止痛,破死血,二药相伍,取“通以去闭,虫以动其瘀”之效。大黄廑虫伍用,出自《金匮要略》大黄廑虫丸。 配生地,生地甘寒,主清主润,凉血生津,二药相伍为用,可治于心胃火炽,气火升腾,挟血上逆之吐衄。可收火降血宁之效,有增水行舟之功。 配甘草,甘草甘平,和补中焦,调和药性,二药合用,可壮其功而杜其弊。《王氏医存》:“大黄与甘草同用能利小便。” 配丹皮,丹皮辛苦微寒,入血分,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之功。相使配对,辛以行之,苦以降之,相辅相成,有通降下行,泻火散瘀之效。 配桃仁,桃仁苦甘而平,性柔润,本血分之品,最善破血行瘀,又可润燥滑肠。二药配伍,刚柔相宜,大黄专入血分,破血积,下瘀热,桃仁得大黄,专长气分,润肠燥,通积滞。用治产后腰痛,太阳、阳明蓄血证,痛闭经经等。 配赤芍,赤芍色赤,能入营分,通利血脉,祛瘀之功颇佳。二者相使,大黄得赤芍直入血分,而破血中之滞,赤芍得大黄则祛瘀力宏,共奏泻热逐瘀,和营止痛之功。如《千金方》神明度命丸,即取二药,主治“久病,腹内积聚,大小便不通,气上抱心,腹中胀满,逆害饮食”之证。 (二)方剂制剂 大承气汤(《伤寒论》):本品、厚朴、枳实、芒硝。主治,阴明热结,痞满燥实之重证。 小承气汤(《伤寒论》) :本品、厚朴、枳实。主治阳明热结轻证。痞满实而不燥者。 调胃承气汤(《伤寒论》) 主治阳明热结,燥实在下,而无痞满之证。 大黄丸(《圣济总录》) :本品、黄芩、黄连、当归、赤茯苓、黄芪、干地黄、赤芍药、柴胡、栀子。治虚劳骨蒸,心神烦躁,大小便难,四肢疼痛。 大黄甘遂汤(《金匮要略》) :本品、甘遂、阿胶。主治妇人产后,水与血结于血室,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面不渴。 大黄当归散(《张氏医通》) :本品、黄芩、红花、苏木、当归、栀子、木贼。主治眼胞壅肿,瘀血凝滞不散而渐生翳者。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本品、牡丹皮、桃仁、瓜子、芒硝,主治肠痈脓未成,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脉迟紧者。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本品、附子、细辛。主治,寒积里实。腹痛便秘,胁下偏痛,手足厥逆等。 大陷胸汤(《伤寒论》) 大黄、芒硝、甘遂。主治结胸证。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大便秘结,日哺少有潮热,短气燥烦等。 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 :本品、黄连。治邪热壅滞,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及心火亢盛,吐血衄血。 大黄廑虫丸(《金匮要略》) :本品、黄芩、甘草、桃仁、蛇虫、蛴螬,芍药、干地黄、干漆、水蛭、廑虫。主治:五劳虚极,赢瘦腹满,不能饮食,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大黄泄热汤(《外台秘要》) :本品、泽泻、黄芩、栀子仁、芒硝、桂心、大枣、石膏、炙甘草。治心劳热,口舌生疮,心满痛等。 大黄硝石汤(《金匮要略》) :本品、黄柏、硝石、栀子。治黄疸腹泻,不便短赤,表和里实等。 金黄散(《外科精义》) 大黄、姜黄、天花粉、黄柏、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白芷、生天南星。主治外用痈疖肿痛,痰湿流注,下肢丹毒,天疱疮,乳痈等红肿热痛。用清茶调敷;漫肿无头,用醋或葱酒调敷;一日数次,适量。 清宁丸(《全国中成药处方集》) :本品、绿豆、车前草、白术、法半夏、黑豆、香附、桑枝、槐枝、厚朴、大麦、陈皮、黄芩。主治脏腑积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头晕耳鸣,大便秘结。日服每次1丸;一日2次。每丸重9克。 大黄附方 治伤寒阳明腑证,阳邪入里,肠中有燥屎,腹满痛,谵语,潮热,手足濈然汗出,不恶寒,痞满燥实全见者,,以此汤下之:大黄(酒洗)四两,厚朴(炙,去皮)半斤,枳实(炙)五枚,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二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伤寒论》大承气汤) 治大便秘结:大黄二两,牵牛头末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有厥冷,用酒调三钱,无厥冷而手足烦热者,蜜汤调下,食后微利为度。(《素问病机保命集》大黄牵牛丸) 治热病狂语及诸黄:川大黄五两(锉碎,微炒)。捣细罗为散,用腊月雪水五升,煎如膏,每服不计时侯,以冷水调半匙服之。(《圣惠方》雪煎方) 治泄痢久不愈,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日夜无度,久不愈者:大黄一两,细锉,好酒二大盏,同浸半日许,再同煎至一盏半,去大黄不用,将酒分为二服,顿服之,痢止。一服如未止,再服,以利为度,服芍药汤和之,痢止,再服黄芩汤和之,以彻其毒也。(《素问病机保命集》大黄汤) 治妇人经血不通,赤白带下,崩漏不止,肠风下血,五淋,产后积血,症瘕腹痛,男子五劳七伤,小儿骨蒸潮热等证,其效甚速:锦纹大黄一斤,分作四份;一份用童尿一碗,食盐二钱,浸一日,切晒;一份用醇酒一碗,浸一日,切晒,再以巴豆仁三十五粒同炒,豆黄,去豆不用;一份用红花四两,泡水一碗,浸一日,切晒;一份用当归四两,入淡醋一碗,同浸一日,去归,切晒。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下,取下恶物为验。未下再服。(《医林集要》无极丸) 治产后恶血冲心,或胎衣不下,腹中血块等:锦纹大黄一两,杵罗为末,用头醋半升,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用温醋化五丸服之,良久下。亦治马坠内损。(《千金方》) 治久患腹内积聚,大小便不通,气上抢心,腹中胀满,逆害饮食:大黄、芍药各二两。上二味末之,蜜丸,服如梧桐子四丸,日三,不知,可加至六、七丸,以知为度。(《千金方》神明度命丸) 治大人小儿脾癖,并有疳者:锦纹大黄三两,为极细末,陈醋两大碗,砂锅内文武火熬成膏,倾在新砖瓦上,日晒夜露三朝夜,将上药起下,再研为细末;后用硫黄一两,官粉一两,将前项大黄末一两,三味再研为细末。十岁以下小儿,每服可重半钱,食后临卧米饮汤调服。此药忌生硬冷荤鱼鸡鹅一切发物。服药之后,服半月白米软粥。如一服不愈时,半月之后再服。(《昔济方》于金散) 去五脏湿热秽浊。治饮食停滞,胸脘胀痛,头晕口干,二便秘结:大黄十斤,切作小块,用泔水,浸透,以侧柏叶铺甑,入大黄,蒸过晒干,以好酒十斤浸之,再蒸收晒干。另用桑叶、桃叶、槐叶、大麦、黑豆、绿豆各一斤,每味煎汁蒸收,每蒸一次,仍用侧柏叶铺甑蒸过晒干,再蒸再晒。制后再用半夏、厚朴、陈皮、白术、香附、车前各一斤,每味煎汁蒸收如上法,蒸过晒干,再用好酒十斤,制透,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一、二钱,或为散亦可。(《银海指南》清宁丸) 治时行头痛壮热一二日:桂心、甘草、大黄各二两,麻黄四两。上四味,治下筛,患者以生热汤浴讫,以暖水服方寸匕,日三,覆取汗,或利便瘥。丁强人服二方寸匕。(《千金方》水解散) 治眼暴热痛,眦头肿起:大黄(锉,炒)、枳壳(去瓤,麸炒)、芍药各三两,山栀子仁、黄芩(去黑心)各二两。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服。(《圣济总录》大黄汤) 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金匮要略》泻心汤) 治虚劳吐血:生地黄汁半升,川大黄末一方寸匕。上二味,温地黄汁一沸,纳人黄(末)搅之,空腹顿服,日三,瘥。(《千金方》) 治肠痈,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个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芒硝,再煮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 治肺壅,鼻中生疮,肿痛:一川大黄一分(生用),黄连一分(去须),麝香一钱(细研)。上药,捣细罗为散,研入麝香令匀,以生油旋调,涂于鼻中。一杏仁一分(汤浸,去皮、尖,研为膏),川大黄一分(生为末)。上药相和令匀,以猪脂调涂鼻中。(《圣惠方》) 治奶痈:川大黄、粉草各一两。上为细末,以好酒熬成膏,倾在盏中放冷,摊纸上贴痛处,仰面卧至五更。贴时先用温酒调(服)一大匙,明日取下恶物,相度强弱用药,羸弱不宜服。(《妇人良方》金黄散) 治痈肿振焮不可触:大黄捣筛,以苦酒和贴肿上,燥易,不过三,即瘥减不复作,脓自消除。(《补缺肘后方》) 治口疮糜烂:大黄、枯矾等分。为末以擦之,吐涎。(《圣惠方》) 诒火丹赤肿遍身:大黄磨水频刷之。(《救急方》) 治冻疮皮肤破烂,痛不可忍:川大黄为末,新汲水调,搽冻破疮上。(《卫生宝鉴》如神散) 大黄的副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用于泻下,不宜久煎),1—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水或醋调敷。 【注意】 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 《本草经集庄》:"黄芩为之使。" 《药性论》:"忌冷水。恶干漆。" 《本草经疏》:"凡血闭由于血枯,而不由于热积;寒热由于阴虚,而不由于瘀血;症瘕由于脾胃虚弱,而不由于积滞停留;便秘由于血少肠燥,而不由于热结不通;心腹胀满由于脾虚中气不运,而不由于饮食停滞;女子少腹痛由于厥阴血虚,而不由于经阻老血瘀结;吐、衄血由于阴虚火起于下,炎烁乎上,血热妄行,溢出上窍,而不由于血分实热;偏坠由于肾虚,湿邪乘虚客之而成,而不由于湿热实邪所犯;乳痈肿毒由于盱家气逆,郁郁不舒,以致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而不由于膏粱之变,足生大疔,血分积热所发,法咸忌之,以其损伤胃气故耳。" 《本草汇言》:"凡病在气分,及胃寒血虚,并妊娠产后,及久病年高之人,并勿轻用大黄。" 《本经逢原》:"肾虚动气及阴疽色白不起等证,不可妄用。" 【 大黄要辨证服用 】 在中外医药文化的交流中,大黄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丝绸之路的驼峰上,既有瓷器的晶莹也有药材的芬芳,大黄经古代波斯帝国的中转运往西亚和欧洲,收入许多国家的药典。公元757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带去的药材中就有名贵的大黄。据清·赵翼的《檐曝杂记》载:当时的俄罗斯以中国的大黄为上药,病者非此不治。后有数事违约,“上命绝其互市,禁大黄,勿出口,俄罗斯遂惧而不敢生事”。由于大黄名贵一时,致使时人曾将服用大黄当作一种时尚趋之若鹜,不分体质不经辨证滥用大黄或致疾或殒命者屡见不鲜。清·姚元之的《竹叶亭杂记》载:朱阁学翰林素知医,每日熬大黄浓汁为汤。服大黄十六斤,腹泻不起。友人为之挽叹云:“大黄为厉,九泉应悔自知医。”这足以告诫后人,即使是一味良药,如果不经辨证孟浪服用,也会给健康和生命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值得今人引为鉴戒。 大黄辨真伪 大黄又名将军、黄良,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每年9—10月间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株,挖取根茎,切除茎叶、支根,刮去粗皮及顶芽,风干、烘干或切片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寒,味苦,具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的功效,用于治疗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赤、痛疡肿毒、疔疮、烫火伤等症,是非常常用的一味中药。 大黄的品种较多,大体可分为北大黄和南大黄两大类,北大黄为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干燥的根茎,主要有西宁大黄和铨水大黄;南大黄又名四川大黄、马蹄大黄,为药用大黄干燥的根茎,这两大类均载入《药典》。市场上大黄的伪品较多,均为同科植物,如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信州大黄、土大黄等等,这些品种未入《药典》,不可做为大黄药用。 正品大黄: 西宁大黄多加工成圆锥形或腰鼓形,俗称“蛋吉”;铨水大黄一般为长形,切成段块,个大形圆者常纵剖成片;南大黄多横切成段,形如马蹄。西宁大黄为大黄中的上品,外表黄棕色,可见到类白色菱形的网状纹理,俗称“锦纹”,有时可见菊花状螺旋形“星点”;质地坚硬,横断面黄棕色,显颗粒性,俗称“高梁碴”,微有油性,近外围有时可见暗色形成层及半径放射向的橘红色射线,髓部中有紫褐色星点,紧密排列成圈环状,并有黄色至棕红色的弯曲线纹;闻之有股特殊的气味,口尝味苦而涩。铨水大黄、南大黄质地较松,内色较西宁大黄淡,锦纹不太明显,断面星点亦排成圈环状,其他特征与西宁大黄相似。 伪品大黄: 品种较多,外观形状及表面颜色不一,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呈类圆锥形,外表红棕色、黄褐色;华北大黄、天山大黄、心叶大黄呈类圆柱形,外表为黄棕色、棕褐色或黑褐色;信州大黄多加工成椭圆形块状,表面棕褐色。断面大部分无正品的特征,横切面大多无星点;闻之无正品大黄的特异气味,大多气微,口尝味微苦,有的微涩。 上一页 全文完(共 30473 字) 展开全部内容2023-05-01 10:34:231
大黄的功效
大黄的用处?(要详细的哦) 大黄是中医常用通便泻火的药物,现代医学对大黄进行了深入的药理研究。 大黄含有蒽甙衍生物,其中以番泻甙的泻下作用最强,另还含有大黄鞣质及相关物质,如没食子酸、儿茶精和大黄四聚素等。 (1)对血压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药用大黄及掌叶大黄浸剂、酊剂及大黄素皆有降低血压作用,D-儿茶精可使兔耳血管收缩、血压轻度上升。 (2)对心脏的作用:对离体蟾蜍的心脏,大黄素小剂量则兴奋,大剂量则抑制。 (3)降血脂作用:大黄的活性物质白藜芦醇能抑制胆固醇吸收;大黄中的儿茶素等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内皮致密性,限制有害脂质的进入,从而降低血液粘滞度,提高血浆渗透压,这种稀释血液的功能,可以减少脂质的沉积。 由于大黄还能增加胆汁分泌,促进胆汁排泄,使胆固醇在肠内被还原成类固醇排出体外的数量增加。 (4)致泻作用:大黄内的结合蒽醌类物质能促使肠蠕动而致泻。大黄的作用? 大黄除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外,曾有报道2例老年患者因长期服用(2年)大黄苏打片,每日15-21片,引起严重的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下降到5-5.6g,当减少用药量并补充铁等维生素C后恢复正常。 通过炭末在肠道内转运时间和排泄时间研究以及肠道内水分测定等证明,大黄作用部位在大肠,是一种大肠性致泻剂,而铁主要在大肠中吸收,认为导缺致铁的原因可能为,大黄导泻作用干扰了铁的吸收;大黄鞣酸可能与Fe结合成不溶性复合物,妨碍了吸收;苏打中和了胃酸;干扰了铁与维生素C螯合,妨碍了铁的吸收。还有报道1例哮喘病人服大黄苏打4片后,出现皮肤痒疹、红斑,哮喘加重,经斑贴试验证实为大黄致敏。2023-05-01 10:34:541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 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金匮要略》泻心汤) 治虚劳吐血:生地黄汁半升,川大黄末一方寸匕。上二味,温地黄汁一沸,纳人黄(末)搅之,空腹顿服,日三,瘥。(《千金方》) 治肠痈,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个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芒硝,再煮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 治肺壅,鼻中生疮,肿痛:一川大黄一分(生用),黄连一分(去须),麝香一钱(细研)。上药,捣细罗为散,研入麝香令匀,以生油旋调,涂于鼻中。一杏仁一分(汤浸,去皮、尖,研为膏),川大黄一分(生为末)。上药相和令匀,以猪脂调涂鼻中。(《圣惠方》) 治奶痈:川大黄、粉草各一两。上为细末,以好酒熬成膏,倾在盏中放冷,摊纸上贴痛处,仰面卧至五更。贴时先用温酒调(服)一大匙,明日取下恶物,相度强弱用药,羸弱不宜服。(《妇人良方》金黄散) 治痈肿振焮不可触:大黄捣筛,以苦酒和贴肿上,燥易,不过三,即瘥减不复作,脓自消除。(《补缺肘后方》) 治口疮糜烂:大黄、枯矾等分。为末以擦之,吐涎。(《圣惠方》) 诒火丹赤肿遍身:大黄磨水频刷之。(《救急方》) 治冻疮皮肤破烂,痛不可忍:川大黄为末,新汲水调,搽冻破疮上。(《卫生宝鉴》如神散) 大黄的副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用于泻下,不宜久煎),1—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水或醋调敷。 【注意】 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 《本草经集庄》:"黄芩为之使。" 《药性论》:"忌冷水。恶干漆。" 《本草经疏》:"凡血闭由于血枯,而不由于热积;寒热由于阴虚,而不由于瘀血;症瘕由于脾胃虚弱,而不由于积滞停留;便秘由于血少肠燥,而不由于热结不通;心腹胀满由于脾虚中气不运,而不由于饮食停滞;女子少腹痛由于厥阴血虚,而不由于经阻老血瘀结;吐、衄血由于阴虚火起于下,炎烁乎上,血热妄行,溢出上窍,而不由于血分实热;偏坠由于肾虚,湿邪乘虚客之而成,而不由于湿热实邪所犯;乳痈肿毒由于盱家气逆,郁郁不舒,以致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而不由于膏粱之变,足生大疔,血分积热所发,法咸忌之,以其损伤胃气故耳。" 《本草汇言》:"凡病在气分,及胃寒血虚,并妊娠产后,及久病年高之人,并勿轻用大黄。" 《本经逢原》:"肾虚动气及阴疽色白不起等证,不可妄用。" 【 大黄要辨证服用 】 在中外医药文化的交流中,大黄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丝绸之路的驼峰上,既有瓷器的晶莹也有药材的芬芳,大黄经古代波斯帝国的中转运往西亚和欧洲,收入许多国家的药典。公元757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带去的药材中就有名贵的大黄。据清·赵翼的《檐曝杂记》载:当时的俄罗斯以中国的大黄为上药,病者非此不治。后有数事违约,“上命绝其互市,禁大黄,勿出口,俄罗斯遂惧而不敢生事”。由于大黄名贵一时,致使时人曾将服用大黄当作一种时尚趋之若鹜,不分体质不经辨证滥用大黄或致疾或殒命者屡见不鲜。清·姚元之的《竹叶亭杂记》载:朱阁学翰林素知医,每日熬大黄浓汁为汤。服大黄十六斤,腹泻不起。友人为之挽叹云:“大黄为厉,九泉应悔自知医。”这足以告诫后人,即使是一味良药,如果不经辨证孟浪服用,也会给健康和生命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值得今人引为鉴戒。 大黄辨真伪 大黄又名将军、黄良,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每年9—10月间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株,挖取根茎,切除茎叶、支根,刮去粗皮及顶芽,风干、烘干或切片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寒,味苦,具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的功效,用于治疗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赤、痛疡肿毒、疔疮、烫火伤等症,是非常常用的一味中药。 大黄的品种较多,大体可分为北大黄和南大黄两大类,北大黄为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干燥的根茎,主要有西宁大黄和铨水大黄;南大黄又名四川大黄、马蹄大黄,为药用大黄干燥的根茎,这两大类均载入《药典》。市场上大黄的伪品较多,均为同科植物,如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信州大黄、土大黄等等,这些品种未入《药典》,不可做为大黄药用。 正品大黄: 西宁大黄多加工成圆锥形或腰鼓形,俗称“蛋吉”;铨水大黄一般为长形,切成段块,个大形圆者常纵剖成片;南大黄多横切成段,形如马蹄。西宁大黄为大黄中的上品,外表黄棕色,可见到类白色菱形的网状纹理,俗称“锦纹”,有时可见菊花状螺旋形“星点”;质地坚硬,横断面黄棕色,显颗粒性,俗称“高梁碴”,微有油性,近外围有时可见暗色形成层及半径放射向的橘红色射线,髓部中有紫褐色星点,紧密排列成圈环状,并有黄色至棕红色的弯曲线纹;闻之有股特殊的气味,口尝味苦而涩。铨水大黄、南大黄质地较松,内色较西宁大黄淡,锦纹不太明显,断面星点亦排成圈环状,其他特征与西宁大黄相似。 伪品大黄: 品种较多,外观形状及表面颜色不一,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呈类圆锥形,外表红棕色、黄褐色;华北大黄、天山大黄、心叶大黄呈类圆柱形,外表为黄棕色、棕褐色或黑褐色;信州大黄多加工成椭圆形块状,表面棕褐色。断面大部分无正品的特征,横切面大多无星点;闻之无正品大黄的特异气味,大多气微,口尝味微苦,有的微涩。 上一页 1 2 3 4 52023-05-01 10:35:111
中药大黄的功效和作用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大黄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很突出的。 1.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 2.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 3.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 4.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5.生大黄能够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用于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痢不爽,目赤,咽肿,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大黄的食用 方法 加工炮制: 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 2.切制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大小个分开,略浸,捞出,淋润至透,切厚片或小方块,晾干或低温干燥。加水稍浸泡、润透,切成1.5—5毫米厚的片,晒干或晾干。取大黄片用低温烘脆,磨成细粉,过筛即可。 服用方法: 内服:煎汤,3-12g;泻下通便,宜后下,不可久煎;或用开水泡渍后取汁饮;研末,0.5-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涂。煎液亦可作灌肠用。 大黄的民间 传说 1.从前有个黄姓郎中,承袭祖业擅长采挖黄连、黄耆、黄精、黄芩、黄根这五种药材为人治病,被誉为“五黄先生”。每到三月,郎中便进山采药,为此常借宿在山上农户马峻家中,至秋末方才离开。马峻一家三口对他善待有加,久而久之便与马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有一年马家遭了火灾,房子财物被烧光,马峻妻子被烧死,剩下爷儿俩伤心地住山洞去了。郎中费了很大气力才找到父子俩,他对马峻说:“你带着孩子跟我采药吧!”于是他们终日相伴,以采药、卖药、治病为生。渐渐地,不识药性的马峻也熟悉了五黄药,有时郎中不在家,他偶尔学着为人治病。 有一年夏天,一位孕妇身体虚弱,骨瘦面黄,因泻肚子来求医。恰巧郎中不在,马峻把治泻的黄连错给成了泻火通便的黄根,结果孕妇服后大泻不止,差点没命,胎儿也死了。这事被告到县衙,县老爷立刻命人捉拿马峻,要以庸医害人治其罪。这时,郎中赶忙跪在堂前,恳求县老爷判自己的罪,说马峻是跟他学的医;而马峻心里更是难过,自愿领罪受罚。这样一来,县老爷反而十分敬佩他俩的情谊,想想这五黄先生也素有声名,而孕妇身体羸弱,孕期也短,就责罚两人赔孕妇家一些银两,把他们放了。不过县老爷最后对郎中说:“你那五黄药的“黄根”既然比 其它 四样药厉害,应该改个名儿,免得日后混淆再惹祸。”郎中深深点头,回家便把黄根改叫“大黄”,以便区别,后来这名字就渐渐地传开了。 2.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汉学家们根据中国《二十五史》写出了「大黄史」,列出它们在各个朝代的 故事 。十八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黄由中国和俄国传入欧洲,并成为食用植物。十八世纪末,缅因州的一名种菜农民把大黄的种籽由欧洲带来北美。2023-05-01 10:35:331
作药用的大黄有几种?
作药用的大黄除上述掌叶大黄外,其近似的植物有唐古特大黄(R.palmatum L.var.tanguticum Maxim.et Regel)及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我国药典规定这三种大黄都可药用。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在叶的掌状分裂的深浅:如叶浅裂不达到叶片的1/2为药用大黄;掌状半裂达叶的1/2为掌叶大黄;如掌状深裂超过叶片的1/2,且裂片窄长,则为唐古特大黄。2023-05-01 10:35:501
大黄是什么意思???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2023-05-01 10:37:361
中药里的“大黄”是什么?
大黄是我国的四大中药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 270 年我国就开始使用了大黄这种药材,公元前 144 年大黄开始运往国外,近几百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大黄主要出口国。青海出产的大黄又是全国大黄中的优良品种,出产历史悠久,以质量好、产量高和疗效佳驰名中外,最高年出口量达 50 万公斤。历史上西宁长期是青海全省大黄的集散地,故青海大黄又称“西宁大黄”。大黄系蓼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又名火参、金木、破门、绵纹。藏语叫“君木扎”。青大黄生长于海拔2000-3500 米的高寒地带,在高山灌丛和山坡草地常见,喜凉爽潮湿气候和疏松肥沃土壤。茎直立且中空,茎节膨大,平滑无毛,叶似蓖麻,每年4 月发芽,6 月抽茎,7月开花,9月结籽。青海大黄共有7种,其中最为名贵且产量特高的:一种是掌叶大黄,叶面呈手掌形状,茎高 105-3米,夏季开绿白色小花,排列成圆锥花序;另一种是唐古特大黄,是掌叶大黄的变种,叶片深裂成鸡爪状,也叫鸡爪大黄,花淡黄色。这两种大黄在果洛、玉树、海南、海北、黄南五州分布较多,五十年代最高年产量达到80万公斤。现在果洛州人工栽培大黄面积已达4 万亩,年产量 50万公斤。其它地方亦栽培很多。 大黄是一味十分重要的中药,同时也是藏医、蒙医常用的良药。大黄以其根茎入药,根茎肥大粗壮,呈萝卜形,表面呈棕褐色,内部为黄色,故名为“大黄”。大黄性味苦寒,药性峻烈,素有“将军”之称。大黄含有两种相反的成分———蒽醌衍生物的甙类和鞣酸及其相关物质。前者能刺激肠蠕动而导致泻下,后者有收敛作用而能止泻。它在生用、大量、短煎的情况下有泻下性能,但在制用、小量、久煎的情况下,泻下性能减弱,同时出现止泻性能。据药理实验,大黄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泻火凉血、利胆退黄、行瘀破积、降压止血之功效。大黄还可以作染料、香料和酿酒工业的配料。人工栽培大黄用工少,投入小,收益大,无需精细管理。林缘山脚、闲置荒地、房前屋后、田边地角都可种植。青海地广人稀,日照强烈,气候特别适宜栽培大黄,潜力极大。2023-05-01 10:37:456
大黄是什么 大黄具体是什么
1、大黄是什么 :大黄是中药,它主要的功能是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该药在临床应用范围非常广,对热证和积症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大黄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便秘、腹痛、腹泻、痢疾、黄疸、吐血,还有眼睛红、嗓子肿痛以及肚子痛、皮肤病。另外跌打损伤、烫伤等都可以用大黄治疗。除此之外,大黄对女性的闭经、月经紊乱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3、大黄可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应用最多的就是用大黄治疗便秘。大黄和芒硝可以很好的搭配,组成大承气汤,对于顽固性便秘有很好的效果。2023-05-01 10:37:591
大黄有什么药理作用?
功能主治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化淤,清利湿热的功能。广泛用于治大便秘结、痈肿、疔疮、目赤肿痛、痄腮、喉痹、牙龈肿痛、血热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淤血经闭、产后腹痛、跌打损伤、湿热泄痢、黄疸、水肿、中风痰迷等等,有荡涤胃肠,推陈致新,安和五脏之功。在复方中成药里,大黄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物之一。据目前不完全统计,含有大黄的国家标准复方中成药有801种。其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到内、外、妇、儿、骨伤各科多种疾病,为多用途的常用中药。现代临床报道大黄可用治急腹症、消化道溃疡、胃炎及急性菌痢、肠炎、中毒性肠麻痹、肠伤寒、外科手术后腹胀、急性肝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血脂异常症、肥胖症、各种出血、扁桃体炎、腮腺炎、乳腺炎、闭经、排卵功能失调、外阴溃疡、宫颈糜烂、烧伤、冻伤、带状疱疹、改善再生障碍性贫血抗凝状态、糖尿病肾病、淤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新生儿脐炎等等。毒副反应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大黄也不例外。其主要副作用是,服用过量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昏、腹胀、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一般停药后即可缓解。另外,因大黄含有可引起腹泻的成分蒽醌,长期服用,可导致继发性便秘。配伍特点如何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大黄,祖国医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用大黄治疗便秘,在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通过不同的配伍,可治不同类型的便秘,如与人参、黄芪等同用,可治疗气虚便秘;与当归、白芍等同用,可治疗血虚便秘;与麦冬、天冬等同用,可治疗阴虚便秘;与附子、干姜等同用,可治疗阳虚便秘;与木香、槟榔等同用,可治疗食积、气滞便秘。增效减毒,是中医配伍用药的精髓,首载于《伤寒论》的麻仁丸,便是运用了这一中医理论的精髓。麻仁丸是由大黄与枳实、厚朴、芍药、杏仁、麻仁同用的复方泻下药,是治疗热结津枯、肠燥便秘的首选药物,使用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长盛不衰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大黄是临床常用中药中的璀璨明珠之一。2023-05-01 10:38:143
大黄有些什么功效和用量
大黄的功效和大黄的作用 大黄 功效 作用 功能主治 便秘 痢疾 肿毒 大黄的功效和大黄的作用 大黄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逐瘀通经,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 大黄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大黄的功能主治: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 《日华子本草》记载:大黄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 《纲目》记载:大黄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药性论》记载:大黄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本经》记载:大黄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别录》记载:大黄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功能: 1.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溶解脂肪、加速脂肪的燃烧分解,分解后的脂肪一部分转化成能量提供人体需要,另一部分随机体代谢排出体外,从而达到快速减肥的目的。 2.活血化淤、排毒养颜、嫩肌亮肤、使皮肤润滑亮泽。 适应人群:全身减肥者、局部减肥着、想保持身材苗条者、瘦身塑身者均可。 使用方法: 1.全身减肥:将大黄膏均匀地涂抹在腹部,按摩手法(图一)以肚脐眼为中心、双手掌紧贴腹壁按顺时针方向用力按摩10分钟。按摩手法二(图二)以肚脐眼为中心,在两侧腹直肌处上、下用力按摩8—10分钟。按摩手法三(图三)以两侧骼前上脊为起点“倒八字型”从上到下至腹股沟中段为止按摩5—8次,以利淋巴排脂、排毒、排热量。 2.局部减肥:适应于脸部减肥、大腿减肥、腰部减肥、臀部减肥,将大黄减肥膏均匀地涂在脂肪多余的部位,以顺时针方向从上到下用力按摩10—20分钟。 3.瘦身塑体:结合全身减肥和局部减肥的办法既可。 注意事项: 1.使用前用毛巾蘸1%的热盐水(40———50摄氏度)热敷需减肥部位,使毛孔充分舒张,毛细血管扩张,以利于膏体的渗透和吸收。 2.如能配合按摩仪,减肥健美的仪器效果跟好。 3.过敏性体质者(极少数人)需做过敏试验,并在美容师指导下使用。 效果分析: 1.全身减肥:减肥速度快,正常情况下每周期体重可减轻6—15斤。 2.局部减肥:每周期腰部可减3—8厘米,腿部可减3—6厘米。 3.减肥成功后,应少吃甜食、高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坚持适量的运动,以利于巩固疗效。2023-05-01 10:38:461
中药大黄治什么病
我有咽喉炎能吃大黄2023-05-01 10:39:083
请教古代大黄是什么意思
大黄是我国的四大中药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 270 年我国就开始使用了大黄这种药材,公元前 144 年大黄开始运往国外,近几百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大黄主要出口国。青海出产的大黄又是全国大黄中的优良品种,出产历史悠久,以质量好、产量高和疗效佳驰名中外,最高年出口量达 50 万公斤。历史上西宁长期是青海全省大黄的集散地,故青海大黄又称“西宁大黄”。大黄系蓼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又名火参、金木、破门、绵纹。藏语叫“君木扎”。青大黄生长于海拔2000-3500 米的高寒地带,在高山灌丛和山坡草地常见,喜凉爽潮湿气候和疏松肥沃土壤。茎直立且中空,茎节膨大,平滑无毛,叶似蓖麻,每年4 月发芽,6 月抽茎,7月开花,9月结籽。青海大黄共有7种,其中最为名贵且产量特高的:一种是掌叶大黄,叶面呈手掌形状,茎高 105-3米,夏季开绿白色小花,排列成圆锥花序;另一种是唐古特大黄,是掌叶大黄的变种,叶片深裂成鸡爪状,也叫鸡爪大黄,花淡黄色。这两种大黄在果洛、玉树、海南、海北、 黄南五州分布较多,五十年代最高年产量达到80万公斤。现在果洛州人工栽培大黄面积已达4 万亩,年产量 50万公斤。其它地方亦栽培很多。 大黄是一味十分重要的中药,同时也是藏医、蒙医常用的良药。大黄以其根茎入药,根茎肥大粗壮,呈萝卜形,表面呈棕褐色,内部为黄色,故名为“大黄”。大黄性味苦寒,药性峻烈,素有“将军”之称。大黄含有两种相反的成分———蒽醌衍生物的甙类和鞣酸及其相关物质。前者能刺激肠蠕动而导致泻下,后者有收敛作用而能止泻。它在生用、大量、短煎的情况下有泻下性能,但在制用、小量、久煎的情况下,泻下性能减弱,同时出现止泻性能。据药理实验,大黄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泻火凉血、利胆退黄、行瘀破积、降压止血之功效。大黄还可以作染料、香料和酿酒工业的配料。人工栽培大黄用工少,投入小,收益大,无需精细管理。林缘山脚、闲置荒地、房前屋后、田边地角都可种植。青海地广人稀,日照强烈,气候特别适宜栽培大黄,潜力极大。2023-05-01 10:39:271
网络语大黄是什么?
1、网络流行词大黄,指的是大型挖掘机,因为大型挖掘机的外表就是黄色的,词语来源自央视视频直播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网友们通过电视机或网络,观看后给现场作业的大型挖掘机起的名字。2、大型挖掘机,一般由动力装置、传动装置、行走装置和工作装置等组成。原理是用铲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机面的物料,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的土方机械。更多关于网络语大黄是什么意思,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498e1e1616092064.html?zd查看更多内容2023-05-01 10:39:331
中药中的大黄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你好,大黄在中医中是推荡的大将军,也就是说五脏六腑以及经络百骸中的垃圾和淤阻都可通过大黄的推荡由大便排出!这是它真正在临床中的大用。那么我们平常不能随便吃大黄,因为它在发挥大作用的时候也必然损耗人的正气,比如有人便秘就吃大黄,结果是正气越吃越削弱掉,最后就没法大便出来了,这是因为大黄的推荡作用全部要由正气来推动,正气消耗掉变少了,自然就没法推荡了。中药方子中就有大黄附子汤这样的格局,可以起到去邪而不伤正的目的。希望对你有用,再会。2023-05-01 10:39:422
中药材大黄的功效有哪些?
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疼痛拒按,甚至高热不退、神昏谵语,如大承气汤;或脾阳不足之冷积便秘,如温脾汤。解毒消痈功效,用于热毒疮疡、暴赤眼痛、口舌生疮、齿龈肿痛,如大黄牡丹皮汤。行瘀通经功效,用于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想了解更多的中药材大黄的知识可以搜索一下中国大黄交易网,上面有很多关于中药材大黄的资料。2023-05-01 10:40:071
大黄的功效药理作用?
大黄的作用: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由于鞣质所致,故泻后又有便秘现象;有利胆和健胃作用;此外,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2023-05-01 10:40:131
大黄的来源和性状特征是什么
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性状 本品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cm,直径3~10cm。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成层环明显,无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鉴别 本品横切面:根木栓层及皮层大多已除去。韧皮部明显;薄壁组织发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较密,宽2~4列细胞,内含棕色物;导管非木化,常1至数个相聚,稀疏排列。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多数淀粉粒。根茎髓部宽广,其中常见黏液腔,内有红棕色物;异型维管束散在,形成层成环,木质部位于形成层外方,韧皮部位于形成层内方,射线呈星状射出。粉末黄棕色。草酸钙簇 大黄-形状晶直径20~160μm,有的至190μm。具缘纹孔、网纹、螺纹及环纹导管非木化。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或多角形,直径3~45μm,脐点星状;复粒由2~8分粒组成。 取本品粉末少量,进行微量升华,可见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 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20ml浸渍1小时,滤过,取滤液5ml,蒸干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分2次提取,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大黄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五个橙黄色荧光主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日光下检视,斑点变为红色。2023-05-01 10:40:211
如何防治大黄的病害?
大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大黄轮纹病、疮痂病、大黄炭疽病和大黄霜霉病等。(1)根腐病常在收获的当年或前一年7~8月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易发病,潮湿和连作的地块发病最重。发病后大黄地下根茎最初出现湿润性不规则的褐色斑点,随即迅速扩大,深入根茎内部,并向四周蔓延腐烂,致使全部根茎变黑。地上部分先从植株外缘叶柄基部发病,逐渐蔓延,使叶柄全部变黑,导致全株枯死。综合防治技术①实行轮作。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轮作,也可与党参、黄连轮作。②保持土壤排水良好或将畦面整成龟背形,以利排水。③及早拔除病株烧毁,病株处的土壤用石灰消毒以避免病原菌蔓延。④清除枯枝落叶及杂草,消灭过冬病原菌。⑤发病前或发病中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或浇灌,每隔7~10天一次,连续3~4次。(2)大黄轮纹病叶片受害后病斑近圆形,直径1~2厘米,红褐色,具同心轮纹,内密生黑褐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害严重时,可使叶片枯死。轮纹病在大黄出苗后不久即会发生,一直可持续到收获。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斑里或在子芽上越冬,借风雨进行传播。防治措施①秋末冬初清除落叶并摘除枯叶,减少越冬菌源。②加强早期中耕除草,增加有机肥,提高抗病力。③从出苗后15天起,连续喷洒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大黄炭疽病大黄叶片受害后,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4厘米,中心部淡褐色,边缘紫红色,以后生紫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但肉眼不易看清。最后,病斑往往穿孔。防治措施炭疽病发生时间一般偏早,可参照轮纹病的防治。(4)大黄霜霉病叶上病斑呈多角形至不规则形,黄绿色,边缘不明显。发病严重时,叶片变黄渐次干枯。天气湿润时,在叶背的病斑处可见紫色的霜状霉层。发病规律病菌以卵孢子在被害叶的病斑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条件适合时,卵孢子萌发,释放出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寄主气孔侵入为害。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一般在4月中、下旬开始发病,5~6月发病严重。防治措施①实行轮作,保持土壤排水良好。②及时拔除病株并加以烧毁。病穴土壤用石灰消毒,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及杂草,消灭越冬菌源。③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或施用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10天一次,连续喷3~4次。2023-05-01 10:40:291
大黄是什么?可以拉肚子吗?拉的厉害吗?
大黄 就是黄色2023-05-01 10:40:373
中药大黄的功效
大黄是常用的一味中药,又名将军、川军、锦纹,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和根茎。大黄性寒、味苦,可归脾经、胃经、大肠经、肝经、心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传统上人们多用大黄治疗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淤血闭经、跌打损伤、水火烫伤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病症。 《神农本草经》上说: 大黄“主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虽然大黄以攻下泻实闻名而被称为“将军”,但其实际用途非常广泛。在可查到的清官医案中,大黄的用量在所有药物的用量中排名第十位。宣统皇帝溥仪6岁那年,因胃口壅滞导致恶心腹痛、手心发热。御医便采用熟大黄等药为他治疗,很快使其痊愈。年逾古稀的慈禧太后曾因肝胃积热而导致眼目不爽,也是在服用了酒制大黄等药后康复的。此外,清代不少皇帝还常用大黄泡茶来防病治病。这是因为大黄在具有泻下作用的"同时,又有收敛止泻的作用。它虽然可使人的大便次数增加,却不会导致脱水,也不会因苦寒而影响胃肠的功能。而且,若将大黄久煎还可降低其泻下的作用。 从现代药理研究的结果看,大黄具有收敛、止血、解痉、利胆、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抗肿瘤、降血压等作用。根据大黄的这些作用,人们在临床上主要用其治疗以下疾病: 可治疗蛔虫性肠梗阻: 取大黄20克,花椒10克,麻油100克。先将花椒置于麻油中加温,继投大黄,随即离火,晾凉后去渣,分两次服下。患者服药后约3小时开始排气,进而腹痛会减轻,连续服用可使蛔虫随大便排出。 可治疗麻痹性肠梗阻: 取大黄、芒硝各10克,厚朴、枳壳各6克,冰片3克。将上药共研细末,用藿香正气水调成糊状后填敷脐部,再用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并可将热水袋敷在其上。每日换药一次。 可治疗小儿中毒性肠麻痹: 将生大黄放入50-100毫升的开水中浸泡,用晾至约37摄氏度的浸液给患儿灌肠(保留10~20分钟),每日灌2-3次。每次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决定大黄的用量:1岁以内的患儿用5-10克;1”3岁的患儿用10~15克;3-6岁的患儿用15-20克;6-12岁的患儿用20-30克。 可治疗肠痈: 取大黄、芒硝各30克,大蒜20克,鲜败酱草50克,鲜紫花地丁40克。将上药共捣烂如泥,外敷于麦氏点(阑尾处),每日换药一次。 可治疗肠胀气: 将大黄50克研成细末,用醋调成糊状,外敷于双侧涌泉穴上,每次敷2小时,必要时可每日敷2-3次。患者一般敷药一小时后即可出现肠蠕动和排气现象。 可治疗痈肿疔疮: 取大黄末15克(局部有脓液者可加皂角刺末10克),用鸡蛋清调匀后外敷于患处,每日换药一次。 可治疗烫伤: 取生大黄末30克,将鸡蛋黄炼油后与大黄末混匀,外敷于患处,每日换药一次。 可治疗脉管炎: 取大黄、芒硝各60克,乳香、没药各30克,露蜂房、透骨草各20克,紫花地丁30克。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猪油将其调匀后外敷于患处,早晚各敷一次。 可治疗烧伤: 将大黄浸于95%的酒精中(按1:4的比例),半个月后滤取浸液,并装入无菌的喷雾器内,每日朝烧伤创面喷射4~5次。 目前,日本学者已从大黄中分离出120多种成分。澳大利亚人已经开始用大黄加三七片治疗肥胖症;比利时人则在咖啡中添加大黄以达到减肥的目的;德国、瑞士等国家还把大黄作为糖果、饼干的辅料。国际性的大黄专题研讨会已举行过两次。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们对大黄研究和开发的不断深入,大黄这味著名的“将军”必将更显神通。2023-05-01 10:41:131
中药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大黄是很常见的一种 中药 材。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很突出的。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 生物 作用、降 血脂 、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中药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希望能帮到你。 中药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1) 抗菌。大黄的抗菌谱广,敏感细菌有葡萄球菌 (白色、柠檬色、金黄色) 、 溶血 性链球菌 (甲、乙) 、草 分枝杆菌、枯草杆菌、痢疾杆菌、 肺炎 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人型结核杆菌、 淋病 双球菌、包皮垢球菌、炭疽杆菌, 尤以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最敏感。抑菌有效成分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抗菌作用最强。大黄对肠内厌氧菌脆弱拟杆菌有抑 制作用,该菌可将复合型胆汁酸分解为游离型胆汁酸,增强了对粘膜的刺激性而导致 胆囊炎 。抗菌作用机制主要是对细菌细胞核酸和蛋 白质合成以及糖代谢的抑制作用。 (2) 抗真菌。大黄煎剂及水、醇、醚提取物在体外对一些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对许兰黄癣菌及蒙古变种、同心性毛癣菌、红色表皮癣 菌、堇色毛癣菌、铁锈色小孢子癣菌、大小孢子癣菌、絮状表皮癣菌、趾间毛癣菌等均有较高的敏感性。稀醇浸出液作用较水或醚浸出 液强。 (3) 抗病毒。大黄煎剂对 流感 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鸡胚半体内筛选法测定最小有效量为每胚5mg。此外对溶组织阿米巴原虫、 人毛滴虫、阴道滴虫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抗 肿瘤 作用 腹腔注射大黄酸、大黄素对小鼠黑色素瘤有较强抑制作用,大黄酸对艾氏腹水癌也有抑制作用,对肉瘤S180和艾氏癌 皮下型无明显作用,大黄素对 乳腺癌 也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癌细胞的氧化和脱氢。大黄酸对癌细胞的酵解也有抑制作用。 抗炎作用 大黄对多种 动物 实验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小鼠灌胃大黄煎剂能显著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郭急性渗出性炎症。同 时对大鼠甲醛性、蛋清性足蹠肿胀、小鼠和大鼠的棉球肉芽肿增生,均有抑制作用。但酒炖大黄和大黄炭的作用较弱,可能是由於酒炖 使有效成分流失而大黄炭使有效成分破坏之故。大黄抗炎作用可能是使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内环氧化酶通道受阻,增加羟基花生四烯酸 的生成,而活跃脂化酶通路,达到抗炎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大黄抗炎作用不是通过垂体—肾上腺素系统,因为切除肾上腺并不影响其 抗炎作用,相反抗炎的同时,并不降低肾上腺中抗坏血酸的含量,而且大黄煎剂不能延长切除肾上腺的未成年大鼠的生存时间和对抗切 除一侧肾上腺后致对侧肾上腺代偿性肥大。故大黄无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第一:大黄泡水喝的副作用 大黄是一种天然的 中药材 ,所以不仅能够保障身体恢复 健康 ,同时由于患者的症状以及体质的不一样,也容易导致身体出现副作用。大黄性寒味苦,如果长时间服用则有可能导致肠胃健康受到影响,最终导致身体出现恶心想吐、腹胀 腹痛 以及 头晕 脑胀以及 拉肚子 的情况。 第二:大黄泡水不能够大剂量服用 虽然大黄服用之后具有通便的效果,但如果没有科学的服用也有可能导致身体出现继发性 便秘 。这是因为大黄中含有一定的通便成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结合蒽醌,这些物质还具有一定的收敛效果。如果是仅仅服用一小点,那么不会导致泻下功效;但如果大剂量的服用,也有可能导致身体出现继发性便秘。 第三:大黄过敏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大黄,也不是所有人在服用大黄之后身体能够恢复健康。一些人群服用大黄之后身体出现过敏的情况,症状表现为皮疹、药疹、 哮喘 加重、喘不过气来以及 紫癜 和水疱等。 如果身体出现了大黄过敏的情况,我建议应该立即停止服用这种药材。如果症状能够慢慢的消退则不要紧,如果问题还是非常严重,我建议最好能够到专业医院检擦。2023-05-01 10:41:201
大黄的用法用量是什么功效与作用介绍
大黄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药用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大黄的用法,来看看吧。 大黄的用法用量 1、治疗口腔炎、口唇溃疡及毛囊炎等 用生大黄3~8钱,煎取150~500毫升(每剂最多使用2天),供漱口、湿热敷及洗涤用,每天4~6次。治疗前先清洗局部,除净分泌物。本法对于一般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口腔炎、口唇溃疡、皮肤毛囊炎及头部疖肿等炎性疾患均有效,局部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转阴日数亦比较迅速。 2、治疗烫伤 先取陈石灰10斤除净杂质,过筛,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再投人大黄片5斤,共同拌炒,俟石灰炒至带桃红色、大黄炒至灰黑色时,即出锅筛去石灰;将大黄摊开冷却后研成细粉备用。用时先以生理盐水清洗创面,而后撒布大黄粉。如有水泡应刺破;拨开表皮,排净泡液后再撒药粉。如仅见局部红肿,则可用麻油或桐油将大黄粉调成糊状涂患处。换药时如发现伤处溃烂,应拭去脓液、脓痴后再撒药粉。在夏季可行暴露疗法。共治疗415例,均获显着效果,且疗程短,无副作用,愈后无疤痕。 3、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用大黄粉蜜合剂(生大黄粉5钱,炒至微黄的米粉3钱,蜂蜜2两,加适量温开水调匀),每小时服1次,每次约1汤匙,全剂分12次服完;至排出蛔虫为止。经治6例均排出蛔虫,症状解除而愈。排虫最多者达60余条。排虫后均无持续腹泻现象。 4、治疗肠胀气 用大黄1两研成细末,加适量醋调成糊状,敷于两侧涌泉穴上,每次二小时,必要时可敷2~3次。临床观察6例,一般敷药后一小时即出现肠腔蠕动感和肛门排气现象,自觉腹胀减轻,有肠鸣音。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很突出的。 1、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 2、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 3、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 4、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5、生大黄能够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用于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痢不爽,目赤,咽肿,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大黄的药用价值 【药名】大黄 【别名】将军、黄良、火参、肤如、蜀大黄、锦纹大黄、牛舌大黄、锦纹、生军、川军。 【入药部分】挖取根茎,切除茎叶、支根,刮去粗皮及顶芽,风干、烘干或切片晒干。 【性味】苦,寒。 【归经】入胃、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用于泻下,不宜久煎),1~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水或醋调敷。 【注意事项】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 大黄的宜忌 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 ①《本草经集庄》:"黄芩为之使。" ②《药性论》:"忌冷水。恶干漆。" ③《本草经疏》:"凡血闭由于血枯,而不由于热积;寒热由于阴虚,而不由于瘀血;症瘕由于脾胃虚弱,而不由于积滞停留;便秘由于血少肠燥,而不由于热结不通;心腹胀满由于脾虚中气不运,而不由于饮食停滞;女子少腹痛由于厥阴血虚,而不由于经阻老血瘀结;吐、衄血由于阴虚火起于下,炎烁乎上,血热妄行,溢出上窍,而不由于血分实热;偏坠。 大黄的临床应用 ①用于血小板减少症及止血 用酒洗大黄10克,甘油5毫升,苯甲醇2毫升,制成注射液100毫升。每次2毫升,肌肉注射。对血小板减少症每日1次,手术后止血用每日2次。亦有用生大黄9钱,石灰1两,文火炒拌,直至石灰呈灰粉红色时取出,加入明矾(每100克石灰加入明矾0.6克)共研细粉。将此粉16克加水至100毫升,振荡后沉淀过滤。用时取棉球浸药水压迫出血处。经应用于500余人次外伤出血,证明止血效果良好,未见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此外,对晚期血吸虫病食道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用大黄炭1.6克,白芍炭1.6克,加葡萄糖粉(或细白糖)30克共研细末,小量分次干吞(于1天内吞完)。治疗10例,均达到止血效果。一般平均在7~8天能起床活动.服用该药后可见恶心消失、胃部舒适、大便逐渐恢复正常,并无迅速腹水蓄积后遗症出现。 ②治疗口腔炎、口唇溃疡及毛囊炎等 用生大黄3~8钱,煎取150~500毫升(每剂最多使用2天),供漱口、湿热敷及洗涤用,每天4~6次。治疗前先清洗局部,除净分泌物。本法对于一般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口腔炎、口唇溃疡、皮肤毛囊炎及头部疖肿等炎性疾患均有效,局部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转阴日数亦比较迅速。 ③治疗烫伤 先取陈石灰10斤除净杂质,过筛,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再投人大黄片5斤,共同拌炒,俟石灰炒至带桃红色、大黄炒至灰黑色时,即出锅筛去石灰;将大黄摊开冷却后研成细粉备用。用时先以生理盐水清洗创面,而后撒布大黄粉。如有水泡应刺破;拨开表皮,排净泡液后再撒药粉。如仅见局部红肿,则可用麻油或桐油将大黄粉调成糊状涂患处。换药时如发现伤处溃烂,应拭去脓液、脓痴后再撒药粉。在夏季可行暴露疗法。共治疗415例,均获显著效果,且疗程短,无副作用,愈后无疤痕。 ④治疗臁疮(下肢溃疡) 用生大黄5~7钱,研成极细粉末;另取甘草捶碎,去净纤维,取细粉约为大黄的1/5量,共研极细。先用温开水洗净疮面,揩干后均匀撤布药粉,再用"千层"(又名千张或百页,为纯黄豆制成品,以薄而韧者为良)覆盖包好。如有渗液外流,可听其自然,第2天再洗。每日换药1次。轻者换药3~6次,重者8~9次,即可新生肉芽。此时不可再洗,药粉可少用或不用,但"千层"必需每日一换。当结痂牢固时会发生痒感,不可揭去痂盖,隔5~7日或7日以上,痴盖自然脱落。治疗12例均愈,其中1例病程达13年,经用药粉6日,贴"千层"20余日,便结痴而愈。 ⑤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用大黄粉蜜合剂(生大黄粉5钱,炒至微黄的米粉3钱,蜂蜜2两,加适量温开水调匀),每小时服1次,每次约1汤匙,全剂分12次服完;至排出蛔虫为止。经治6例均排出蛔虫,症状解除而愈。排虫最多者达60余条。排虫后均无持续腹泻现象。 ⑥治疗肠胀气 用大黄1两研成细末,加适量醋调成糊状,敷于两侧涌泉穴上,每次二小时,必要时可敷2~3次。临床观察6例,一般敷药后一小时即出现肠腔蠕动感和肛门排气现象,自觉腹胀减轻,有肠鸣音。2023-05-01 10:41:271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1、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⑴大黄还能够帮助身体缓解湿热黄疽,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扑损伤的情况,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⑵大黄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作用,同时食用大黄还能够帮助身体缓解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等症。 ⑶大黄外用还可以治疗水火烫伤对于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也有不错的效果,同时还能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化淤,清利湿热的作用。 ⑷大黄对于常见的大便秘结、痈肿疔疮、目赤肿痛、血热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淤血经闭、产后腹痛、跌打损伤、湿热泄痢也有不错的效果。 2、食用禁忌: ⑴大黄常被用于清热解毒,以及常见的便秘情况,平时不可以随意乱用,以免造成腹痛拉肚子,不利于身体健康。 ⑵大黄对于常见的脾胃虚寒、气血虚弱、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的是不宜食用大黄的,尤其是孕妇更不适合食用大黄。 ⑶大黄性寒,对于患有胃部疾病,胃溃疡的患者以及旧病初愈的患者也是不适合食用大黄的,容易加重病情。2023-05-01 10:41:391
大黄的正确用法用量是什么宜忌有哪些
大黄能够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作为一种中药,你是否了解大黄的使用 方法 ?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大黄的用法用量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大黄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用于泻下,不宜久煎),1~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水或醋调敷。 大黄的功能主治 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①《本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②《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③《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④《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 ⑤《纲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大黄的临床应用 ①用于血小板减少症及止血 用酒洗大黄10克,甘油5毫升,苯甲醇2毫升,制成注射液100毫升。每次2毫升,肌肉注射。对血小板减少症每日1次,手术后止血用每日2次。亦有用生大黄9钱,石灰1两,文火炒拌,直至石灰呈灰粉红色时取出,加入明矾(每100克石灰加入明矾0.6克)共研细粉。将此粉16克加水至100毫升,振荡后沉淀过滤。用时取棉球浸药水压迫出血处。经应用于500余人次外伤出血,证明止血效果良好,未见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此外,对晚期血吸虫病食道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用大黄炭1.6克,白芍炭1.6克,加葡萄糖粉(或细白糖)30克共研细末,小量分次干吞(于1天内吞完)。治疗10例,均达到止血效果。一般平均在7~8天能起床活动.服用该药后可见恶心消失、胃部舒适、大便逐渐恢复正常,并无迅速腹水蓄积后遗症出现。 ②治疗口腔炎、口唇溃疡及毛囊炎等 用生大黄3~8钱,煎取150~500毫升(每剂最多使用2天),供漱口、湿热敷及洗涤用,每天4~6次。治疗前先清洗局部,除净分泌物。本法对于一般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口腔炎、口唇溃疡、皮肤毛囊炎及头部疖肿等炎性疾患均有效,局部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转阴日数亦比较迅速。 ③治疗烫伤 先取陈石灰10斤除净杂质,过筛,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再投人大黄片5斤,共同拌炒,俟石灰炒至带桃红色、大黄炒至灰黑色时,即出锅筛去石灰;将大黄摊开冷却后研成细粉备用。用时先以生理盐水清洗创面,而后撒布大黄粉。如有水泡应刺破;拨开表皮,排净泡液后再撒药粉。如仅见局部红肿,则可用麻油或桐油将大黄粉调成糊状涂患处。换药时如发现伤处溃烂,应拭去脓液、脓痴后再撒药粉。在夏季可行暴露疗法。共治疗415例,均获显著效果,且疗程短,无副作用,愈后无疤痕。 ④治疗臁疮(下肢溃疡) 用生大黄5~7钱,研成极细粉末;另取甘草捶碎,去净纤维,取细粉约为大黄的1/5量,共研极细。先用温开水洗净疮面,揩干后均匀撤布药粉,再用"千层"(又名千张或百页,为纯黄豆制成品,以薄而韧者为良)覆盖包好。如有渗液外流,可听其自然,第2天再洗。每日换药1次。轻者换药3~6次,重者8~9次,即可新生肉芽。此时不可再洗,药粉可少用或不用,但"千层"必需每日一换。当结痂牢固时会发生痒感,不可揭去痂盖,隔5~7日或7日以上,痴盖自然脱落。治疗12例均愈,其中1例病程达13年,经用药粉6日,贴"千层"20余日,便结痴而愈。 ⑤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用大黄粉蜜合剂(生大黄粉5钱,炒至微黄的米粉3钱,蜂蜜2两,加适量温开水调匀),每小时服1次,每次约1汤匙,全剂分12次服完;至排出蛔虫为止。经治6例均排出蛔虫,症状解除而愈。排虫最多者达60余条。排虫后均无持续腹泻现象。 ⑥治疗肠胀气 用大黄1两研成细末,加适量醋调成糊状,敷于两侧涌泉穴上,每次二小时,必要时可敷2~3次。临床观察6例,一般敷药后一小时即出现肠腔蠕动感和肛门排气现象,自觉腹胀减轻,有肠鸣音。 大黄的宜忌 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 ①《本草经集庄》:"黄芩为之使。" ②《药性论》:"忌冷水。恶干漆。"2023-05-01 10:41:541
中药大黄的副作用都有哪些
中药大黄的副作用都有哪些 说到清热解毒的中药,我们也能说出几种,比如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等,大黄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功效。那么大黄有没有副作用呢?有没有毒性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药大黄的副作用,欢迎阅读。 大黄毒性介绍 大黄为常用中药,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扑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炎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现代医学证明,本品具有导泻、利胆、保肝、抗溃疡等作用。目前对于大黄国内文献尚未见有明显的毒性报导,但是近年来国外学术刊物较多地报道了大黄素及其蒽醌类化合物的肾毒性和致癌性。如何正确、全面、深刻认识和评价大黄素及其蒽醌类成分的安全性,是新药研究和评价双方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大黄的副作用 大黄除引起胃肠道反应外,曾有报道2例老年患者因长期服用(2年)大黄苏打片,每日15-21片,引起严重的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下降到5-5.6g,当减少用药量并补充铁等维生素C后恢复正常。通过炭末在肠道内转运时间和排泄时间研究以及肠道内水分测定等证明,大黄作用部位在大肠,是一种大肠性致泻剂,而铁主要在大肠中吸收,认为导缺致铁的"原因可能是:大黄导泻作用干扰了铁的吸收;大黄鞣酸可能与Fe结合成不溶性复合物,妨碍了吸收;苏打中和了胃酸;干扰了铁与维生素C螯合,妨碍了铁的吸收。还有报道1例哮喘病人服大黄苏打4片后,出现皮肤痒疹、红斑、哮喘加重,经斑贴试验证实为大黄致敏。 大黄用药禁忌 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 如用本品泻下通便,煎服时应后下,或用沸开水泡汁,否则药效会减弱。 服用大黄后,其色素会从小便或汗腺中排泄,故小便、汗液可以出现黄色。此外,哺乳妇女服用后,婴儿吮食乳汁,可能引起腹泻,因此授乳妇女不宜服用。由于本品又能活血行瘀,故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间也必须慎用。 大黄的副作用有哪些呢?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大黄的毒性,也为大家介绍了大黄的副作用,虽然大黄有很多的好处,但是也有很多的副作用,大家在服用的时候要注意。 ;2023-05-01 10:42:001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药用搭配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1、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 2、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 3、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 4、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5、生大黄能够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用于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痢不爽,目赤,咽肿,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大黄的药用价值 【药名】大黄 【别名】将军、黄良、火参、肤如、蜀大黄、锦纹大黄、牛舌大黄、锦纹、生军、川军。 【入药部分】挖取根茎,切除茎叶、支根,刮去粗皮及顶芽,风干、烘干或切片晒干。 【性味】苦,寒。 【归经】入胃、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用于泻下,不宜久煎),1~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水或醋调敷。 【注意事项】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 大黄的配伍应用 1、配芒硝,芒硝咸寒,软坚润燥,而泻下通便。二者相须为用,攻下之力增强。如《本草崇原》“与芒硝同用,所以承在上之火热,而调其肠胃,使之下泄也。” 2、配枳实,一苦寒,一辛寒,二药相伍,泻下行气并举,相得益彰。泻下辅助行气,行气辅助泻下,如《医方集解》载:“去实热用大黄,无枳实不通。” 3、配厚朴,厚朴辛苦温,辛能行气,苦能泄实满,温能化湿,合用可行气宽中,疏导肠胃,使中焦得舒,胃肠得畅,泻实除满。 4、配附子,取附子辛热温里扶阳,二药相伍,大黄走泄,附子取其散寒,可温下寒实积滞。2023-05-01 10:42:311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简述
1、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⑴大黄还能够帮助身体缓解湿热黄疽,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扑损伤的情况,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⑵大黄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作用,同时食用大黄还能够帮助身体缓解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等症。 ⑶大黄外用还可以治疗水火烫伤对于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也有不错的效果,同时还能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化淤,清利湿热的作用。 ⑷大黄对于常见的大便秘结、痈肿疔疮、目赤肿痛、血热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淤血经闭、产后腹痛、跌打损伤、湿热泄痢也有不错的效果。 2、食用禁忌: ⑴大黄常被用于清热解毒,以及常见的便秘情况,平时不可以随意乱用,以免造成腹痛拉肚子,不利于身体健康。 ⑵大黄对于常见的脾胃虚寒、气血虚弱、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的是不宜食用大黄的,尤其是孕妇更不适合食用大黄。 ⑶大黄性寒,对于患有胃部疾病,胃溃疡的患者以及旧病初愈的患者也是不适合食用大黄的,容易加重病情。2023-05-01 10:42:541
药用大黄的药用价值
别名:香大黄、马蹄黄、将军、生军。来源:该品为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性状:本品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cm,直径3-10cm。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炮制:大黄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性味:苦,寒。归经: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用法用量:3-30g,用于泻下不宜久煎。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用药宜忌:孕妇慎用。2023-05-01 10:43:111
中药大黄的有效成分是什么
不知道2023-05-01 10:43:262
大黄怎样吃的正确食用方法和功效作用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那你知道大黄怎样吃吗?本文是大黄怎样吃,大黄的功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黄的简介 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大黄的食用处理方法 1、加工炮制: 1.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 1.2、切制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大小个分开,略浸,捞出,淋润至透,切厚片或小方块,晾干或低温干燥。加水稍浸泡、润透,切成1.5—5毫米厚的片,晒干或晾干。取大黄片用低温烘脆,磨成细粉,过筛即可。 2、服用方法: 2.1、内服:煎汤,3-12g;泻下通便,宜后下,不可久煎;或用开水泡渍后取汁饮;研末,0.5-2g;或入丸、散。 2.2、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涂。煎液亦可作灌肠用。 大黄的吃法(做法)大全 1、治疗口腔炎、口唇溃疡及毛囊炎等 用生大黄3~8钱,煎取150~500毫升(每剂最多使用2天),供漱口、湿热敷及洗涤用,每天4~6次。治疗前先清洗局部,除净分泌物。本法对于一般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口腔炎、口唇溃疡、皮肤毛囊炎及头部疖肿等炎性疾患均有效,局部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转阴日数亦比较迅速。 2、治疗烫伤 先取陈石灰10斤除净杂质,过筛,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再投人大黄片5斤,共同拌炒,俟石灰炒至带桃红色、大黄炒至灰黑色时,即出锅筛去石灰;将大黄摊开冷却后研成细粉备用。用时先以生理盐水清洗创面,而后撒布大黄粉。如有水泡应刺破;拨开表皮,排净泡液后再撒药粉。如仅见局部红肿,则可用麻油或桐油将大黄粉调成糊状涂患处。换药时如发现伤处溃烂,应拭去脓液、脓痴后再撒药粉。在夏季可行暴露疗法。共治疗415例,均获显着效果,且疗程短,无副作用,愈后无疤痕。 哪些人不能吃大黄、大黄的注意事项 1、哪些人不能吃大黄 脾胃虚寒、血虚气弱、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的患者均忌用。 2、大黄的适用人群 大黄的适用人群包括: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3、大黄的食用禁忌 脾胃虚寒、血虚气弱、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均忌用。猜你喜欢: 1. 中药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2. 中药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3. 大黄的用法用量 4.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2023-05-01 10:43:321
吃大黄有什么效果?
大黄主要有两大功效,泻、消炎2023-05-01 10:43:402
大黄是什么科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2023-05-01 10:43:491
大黄是什么 大黄具体是什么
1、大黄是什么 :大黄是中药,它主要的功能是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该药在临床应用范围非常广,对热证和积症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大黄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便秘、腹痛、腹泻、痢疾、黄疸、吐血,还有眼睛红、嗓子肿痛以及肚子痛、皮肤病。另外跌打损伤、烫伤等都可以用大黄治疗。除此之外,大黄对女性的闭经、月经紊乱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3、大黄可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应用最多的就是用大黄治疗便秘。大黄和芒硝可以很好的搭配,组成大承气汤,对于顽固性便秘有很好的效果。2023-05-01 10:43:551
制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核心功效 排毒泻火、保护肝脏、调节人体的免疫力 简介 制大黄是把生大黄经过酒的泡制、蒸等一系列过程处理,就成了制大黄。大黄,中药材名。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功能主治为: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功效作用 1、排毒泻火,制大黄具有清热泻火、祛瘀解毒的功效,有助于增加肠胃蠕动,能排除体内的垃圾和毒素。 2、保护肝脏,制大黄能够增加身体蛋白质分解,有效排除尿酸,起到利尿消肿的作用。制大黄可以改善身体的微循环,起到保护肝脏,清肝明目的作用。 3、调节人体的免疫力,制大黄能够增强内分泌功能,具有凉血、解毒的功效,有助于调节人体的免疫力。 适宜人群 急性胰腺炎患者、小儿急性肾炎患者、高脂血症患者 禁忌人群 脾胃虚弱者、孕妇、经期女性 不宜同食 无特殊同食禁忌 食用方法 煎服:取3~30g制大黄,加水煎服即可,不宜久煎。2023-05-01 10:44:231
吃多了大黄对身体有什么影响么?
长期吃不好,大黄的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三焦热盛,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出血,心烦口渴,尿赤便秘 也就是说,它是清热解毒的,你便秘的时候吃适量可以通便,但是由于它含有大黄的成分,多吃会导致胃寒、胃痛、消化不良等疾病. 如果你认为吃后能排便就是能够减肥,你错了,这样的排便不正常会让你看起来起色很差,并不能达到减肥的目的。 比如市面上有一种大黄茶的东西,其实性质就是用几味性冷的药,不外乎大黄等,吃多了,反而对身体不好,尤其是女孩子,如果变成寒性体质还会导致经痛,头痛,四肢冰冷,甚至对将来的怀孕都会有影响。2023-05-01 10:44:312
大黄可分为()
大黄可分为() A.药用大黄B.掌叶大黄C.唐古特大黄D.土大黄正确答案:ABC2023-05-01 10:44:381
网络语大黄是指什么?
1、网络流行词大黄,指的是大型挖掘机,因为大型挖掘机的外表就是黄色的,词语来源自央视视频直播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网友们通过电视机或网络,观看后给现场作业的大型挖掘机起的名字。2、大型挖掘机,一般由动力装置、传动装置、行走装置和工作装置等组成。原理是用铲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机面的物料,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的土方机械。更多关于网络语大黄是什么意思,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498e1e1616092064.html?zd查看更多内容2023-05-01 10:44:441
作药用的大黄有几种?
作药用的大黄除上述掌叶大黄外,其近似的植物有唐古特大黄(R.palmatum L.var.tanguticum Maxim.et Regel)及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我国药典规定这三种大黄都可药用。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在叶的掌状分裂的深浅:如叶浅裂不达到叶片的1/2为药用大黄;掌状半裂达叶的1/2为掌叶大黄;如掌状深裂超过叶片的1/2,且裂片窄长,则为唐古特大黄。2023-05-01 10:45:021
雄黄,地黄,大黄是一种草药吗?因为听说雄黄有毒,
雄黄——也称鸡冠石.矿物名.化学成分是硫化砷,橘黄色.可供药用及制造颜料、焰火、玻璃等.中医用作解毒杀虫药. 地黄,——药用植物.中医以根状茎入药.新鲜者称鲜地黄或鲜地,有清热生津的作用.干燥后称生地黄或生地,功能养阴凉血.经蒸制加工后称熟地黄或熟地,是滋肾补精血的要药. 大黄——也称南大黄.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5米左右.地下有粗壮的肉质根和根状茎.地上茎直立,上部分枝.叶较大,近圆形.夏季开小花,淡绿色或黄白色.产于我国湖北、四川、陕西、云南等省.根和根状茎含大黄素,入药能泻火解毒、行瘀通经. 所以,不是一种草药. 雄黄也不是草药.雄黄化学成分是硫化砷,确实有毒.2023-05-01 10:45:331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简述
1、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⑴大黄还能够帮助身体缓解湿热黄疽,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扑损伤的情况,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⑵大黄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作用,同时食用大黄还能够帮助身体缓解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等症。 ⑶大黄外用还可以治疗水火烫伤对于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也有不错的效果,同时还能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化淤,清利湿热的作用。 ⑷大黄对于常见的大便秘结、痈肿疔疮、目赤肿痛、血热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淤血经闭、产后腹痛、跌打损伤、湿热泄痢也有不错的效果。 2、食用禁忌: ⑴大黄常被用于清热解毒,以及常见的便秘情况,平时不可以随意乱用,以免造成腹痛拉肚子,不利于身体健康。 ⑵大黄对于常见的脾胃虚寒、气血虚弱、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的是不宜食用大黄的,尤其是孕妇更不适合食用大黄。 ⑶大黄性寒,对于患有胃部疾病,胃溃疡的患者以及旧病初愈的患者也是不适合食用大黄的,容易加重病情。2023-05-01 10:45:391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主要功能是什么
1、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 2、大黄主要功能是泻热毒、破淤血、荡积滞、利胆退黄,对火眼赤痛、湿热黄疸、食积、泻痢、实热便秘、吐血、衄血、血淤闭经等多种病症有较好疗效。临床上,用其止血宜炒炭,通便宜后下。不过,由于其通下苦寒之性猛,妇女胎前产后及身体虚弱者应慎用。2023-05-01 10:45:581
中药材大黄哪里的最好
西大黄最好 产地是甘肃 这是地道的好大黄产地2023-05-01 10:4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