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勒
-
如果问朝韩谁最先有核武开发计划的,很多人肯定会想到是朝鲜,但事实上韩国的核武计划远远早于朝鲜,甚至还曾被日本混混骗过。
50年代韩国欲发展核武险被日本“混混”骗
1951年,韩国的李承晚政府试图自己搞出核武器。当时韩国在核领域几乎一窍不通,不仅装备和技术匮乏,连像样的科研带头人都没有。这时,一个叫冈田的日本专家抵达韩国,李承晚对其奉若上宾。并为此人在韩国镇海前海的素模岛建立的研究室。这位“核武之父”冈田只是日本一家电气公司的普通工程师。在这位“日本混混”的带领下,韩国核团队开始了漫漫征程。但让韩国工程师摸不着头脑的是,每天都只看到冈田到中心转上一圈就匆匆离开,大家也从未听到冈田发表过关于核技术的演讲。
在这个团队资格稍老的一些的权莞永、金载元等科学家实在按耐不住了,就直接找到冈田,恳请他能否先拿出图纸,让他们对照着进行研究。在这些人的若磨硬泡下,冈田交出了一张图纸,但让韩国人吃惊的是:这张图纸上标明的是关于荷电粒子在高周波磁场上高速运转产生粒子加速器的原理。这分明是一张电气工程学的图纸,哪里跟核物理学有关?无奈之下,冈田抛出自己独特的核武器制造方案:他是要通过电分解水的方式,获得大量氢气,然后通过加上高压电引爆这些氢气来制造氢弹。听着这犹如天方夜谭的理论,权莞尔等人哭笑不得。对冈田身份有所怀疑的韩国人开始对冈田进行秘密调查,结果终于水落石出。1953年10月,冈田被驱逐出境。
韩国早期民用核能的发展受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平利用核能政策的推动和影响。1956年2月3日,韩国同美国签署了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协定,并于3月份成立了原子能部,同时派遣了大量的核专家到美国接受发展核能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到1958年就已经派遣核专家出国培训89人次。另外1958年12月3日,韩国同美国通用动力和通用原子公司签署协定,购买一座100千瓦TRIGAMarkII研究堆(通用原子公司培训、研究和同位素生产用堆),1962年3月30日该堆建成并开始运行,并于1969年开始建设2000千瓦的TRIGAMarkIII研究堆。韩国利用这些研究堆进行了大量核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工作。与此同时,韩国大力开展民用核能开发计划,于1958年10月1日成立了原子能研究院,开始建设核废物处理厂并开始研究建设核电站,以此为支持其核武器计划建立基础设施和技术能力。
70年代韩国再启核计划遭美国强硬阻止
日本军事专家江田谦介提出核武开发的四个条件:资金、技术、核原料以及领导人的意志。朴正熙具有开发核武器的强烈意志,其他最关键的条件是获取核原料。70年代初,朴正熙开始积极为核武器开发做准备。
1.设立专门机构。在青瓦台成立核武器开发委员会,1971年11月新设立经济第2秘书室,专门管理相关事务,1973年冬形成了核武器开发的绝密报告,预算约15-20亿美元,开发时间6-10年。
2.招募核专家。核武器开发的核心人物是朱在扬博士,他是核燃料领域的国际权威人士,由韩国科技处长官崔炯燮引荐回国,1973年3月担任原子能研究所第一副所长,朱先后访问美国、加拿大等国,引进了金哲等10多名核专家。至此形成了崔炯燮(核开发指挥)→朱在扬(实务总管)→金哲(负责再处理)的核心阵营。
3.采购再处理设施。核武器开发的核心是获取再处理设施,因为要获得制造核武器的原料钚,再处理设施必不可少。1972年韩国开始着手购买再处理设施。韩国科技部官员在1972年访问法国和英国,考察就再处理设施进行技术合作的可能性。同年,韩国与法国的核工程公司SGN开始谈判,希望法国为韩国开发一个试验性的再处理设施。1974年3月韩国科学家访问加拿大,希望进口NRX实验堆。朴正熙政府最终选择从法国获得再处理设施和技术,韩国崔炯燮长官1972年5月访法与法国时任产业技术开发省长官达成了由法国向韩国提供再处理技术的协议,1972年10月韩国原子能研究所与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进行多次实务接触并最终确定了合作意向。于1974年签订初步合同。据当时韩国记者报道,1974年合同中的再处理厂每年可以为韩国提供20千克钚,足够制作2-3枚核武器。
1974年12月,美国驻韩使馆向华盛顿发送了关于韩国核现状的评估报告,该报告认定“韩国正处于和武器项目开发的初期阶段”。1975年3月12日,时任美国驻韩大使施奈德致电美国国务院:“我们判断韩国开发核武器所需的时间用不了10年。从我们掌握的各种情报来看,韩国政府高层对开发核武器非常关心,到80年代初相关结果就会显现出来。凭借韩国人的坚韧毅力和他们已经掌握的高水平技术,以及可以吸引外国专家的政策,再加上有包括总统在内的国家领导人的热切激励,韩国在短期内就制造出核武器绝非杞人忧天。”在美国的强烈反对下,朴正熙不得不放弃从法国引进再处理设施,并暂时中止了核武器开发。
朴正熙政府并没有放弃它对核武器相关技术的追求。在与法国的后处理设施交易取消之后,朴正熙试图以迂回的方式发展核武器技术。1976年12月,韩国组建了韩国核燃料开发所(KNFDI),该研究所成立的公开目的是研发民用反应堆的燃料生产技术,但其更重要的意义是以一种非直接的方式获得后处理能力。该研究所与法国SGN公司保持了密切的联系。该所还派送20名高级研究者到欧洲国家如法国和比利时学习后处理技术。而且,韩国此时还从法国获得后放射性检验设施(PIEF),PIEF的公开功能是测试和评估核废料的性能和完整性,但该设施把乏燃料从存储池移到热室中,然后通过遥控装置把乏燃料溶解并进行测量,而这一过程与后处理的核心阶段已经非常相似。而且,韩国在1978年还重新启动了同法国的秘密谈判,希望可以从法国恢复进口后处理设施。
在美国1975年基本确定韩国在推进核武器计划时,国务院建议对韩国进行“特殊的双边行动”,并辅之国际机制的控制。国际机制的作用首先受到挑战。虽然韩国在美国国务院和国会的规劝下在1975年4月签署了NPT(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朴正熙和其他的政府官员在1975年6月的讲话表明,这时韩国仍将获得核武器作为一个选择。之后,美国决定使用经济和安全手段来压服韩国完全停止它的核计划。首先,美国威胁要扣留美国进出口银行对韩国的古里2号提供的2.92亿美元的贷款,以及美国向正在计划中的其他反应堆提供的一些低吸贷款和技术援助。美国还试图说服韩国不要进口后处理设施,暗示韩国美国将支持在东亚建一个多边的地区后处理厂。这些信息通过韩大使施耐德传递给朴正熙,但这些并未奏效,之后基辛格就威胁撤出美国的安全承诺。基辛格在1975年底派副国务卿菲利普哈比卜去传递这些信息。在与朴正熙面对面的谈话中,哈比卜说,美国将重新评估整个安全联盟,包括撤出核保护伞(1958-1991年间,美国向韩国提供的核保护是通过在韩国直接部署核武器完成的。1991年美国在韩国的核部署撤出之后,美国在韩国的延伸威慑主要由太平洋部署的海基核力量和美国本土的空军核力量提供,并通过每年一度的美韩安保协商会议(SCM)公报的形式确认。)。他同时暗示,如果韩国停止核武器项目,美国将对韩国的民用核能发展增加技术和经济援助。在朴正熙核发展的后期,美国仍多次直接干涉韩国的核发展活动。譬如,坐落在大德科学城的PIEF设施在建成之后,便成为美国突入式的不定期检查的重点。美国在发现韩国于1978年重新启动同法国的谈判之后,美国总统卡特通过与法国总理吉斯卡尔德斯坦直接沟通阻止了这一交易。而且,朴政府后期致力建造的TFTF反应堆,在朴正熙被刺杀后,在美国的压力下中止。
朴正熙为何要发展核武器?1971年11月,朴正熙曾对一名负责与防务有关的重化学工业的高级官员说:“由于美国在朝鲜半岛军事存在的不确定性,我们的国家安全很脆弱。为了变得安全和独立,我们需要摆脱对美国军事保护的依赖……我们能发展核武器吗?”朴正熙希望用“超级武器”来最大化地加强韩国的防卫能力。
韩国核武器开发程度。朴正熙政府后期韩国的核武器项目究竟进行到何种程度?朴正熙的新闻秘书申裕连(音)回忆称,1979年1月,朴正熙私下对他说,“我们将于1981年初完成第一枚核武器,到时金日成便不敢入侵韩国了”,朴正熙还打算在1981年韩国建军节阅兵式上向全世界展示这枚核武器。韩国核项目主要负责人金东勋(音)博士曾说,“朴总统死亡时的1979年10月,设计已经完成,相关开发事业虽比计划稍晚,但都顺利进行”。1978年核燃料加工设施竣工,朴正熙参加了竣工仪式。1979年韩国学者河英善对韩国核能力评价为“韩国试图获取裂变性材料,在这一点上,韩国比朝鲜至少要领先6年”。
全斗焕执政后,韩国的核武器项目进行了削减和中止。卢泰愚政府时期,出于对朝鲜核项目的担忧,韩国参联会提交了一份全面启动核武器计划的报告。卢泰愚并没有马上否决这一建议,但在美国知晓这件事后并对韩国施压时,卢泰愚才否决该建议。1991年11月8日韩国总统卢泰愚正式宣布了韩国的无核政策:“韩国将不制造、拥有、贮存、部署或使用核武器”,并且不拥有核燃料后处理或精炼设施。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韩国多次希望发展本国的后处理设施,或者海外进行后处理,这些活动都在美国的阻挠下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