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云
-
我的母亲
我的妈妈快40岁了,有一头长长的卷发,在她弯月儿似的眉毛下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她的嘴唇红艳艳的,皮肤雪白雪白的,个子很高,不胖不瘦,额头上有几丝浅浅的皱纹,脸上常常挂着微笑。妈妈为人善良,她从小就教导我做人要诚实,待人要宽厚。
我妈妈的手很灵巧,并且很体贴.她喜欢穿黑的衣服,喜欢看电影,还有点贪吃.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爸爸回天津老家。晚上,我们去吃羊肉串,我妈妈吃了好多东西,有:十串羊肉串,半碗冷面,十五块烤牛肉……我都看呆了.我想:平常妈妈都没吃这么多,可是今天怎么吃这么多呢 呵呵……妈妈每次去外面都会吃很多,好象外面的食物总比家里的好吃。
妈妈为人很热情。每次我带同学回家,她都会热情款待,同学们都说我妈妈好,说妈妈不光人热情,菜烧得也特别好吃,所以我的那些好朋友一有空就往我家跑。妈妈的性格很开朗,和我们根本就不象长辈关系,完全是朋友关系,让我的朋友们一点也没有压力和拘束感。
这就是我的妈妈,有的时候温柔,有的时候严厉,有的时候可爱,我爱我的妈妈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朵花,她虽不如腊梅那样傲骨;没有牡丹那样娇贵;也没有百合那样婀娜。但是母亲身上有着不逊于她们的风采。
一次,由于我的马虎,作业没有完成就出去玩了,晚上回来之后母亲见我作业没有好好做,就说:“都这么大了还是这么马虎,一点都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吗?我……”我生气极了和母亲大吵了一架,然后气冲冲的跑了出去,因为身上带着手机,又担心母亲打电话,于是就关机了,我独自一人走着,来到桥边坐在桥墩上,抬头看着天空。对星星说:“母亲好烦啊,总是让我学习,学习,还管东管西……”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有了一些困意,但是我不想回家,也许回家又是母亲的唠叨。再在外面呆一会儿吧,这样想着,我从桥墩上下来,慢慢地路上晃悠着。
走着走着,发觉自已巳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是我自已错了吧,明明是作业没做好出去玩还和母亲吵架、怄气,应该吗?想到自己的不对,我感到对母亲有些歉意,算了,还是赶紧回家,我想母亲一定很着急。现在几点了?我打开手机,天!十一个未接电话,二十条短信,要知道妈妈很少发信息,几乎是不会发。一下子这多条,她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我不敢回电话,害怕自已听到母亲焦虑的声音,我。赶紧发了一条短信“妈妈我这就回家。”然后全力向家奔去,家——那是我心灵有避护所。
到家了,我掏出钥匙轻轻地打开门,蹑手蹑脚走进家,灯亮了,母亲从房间里走出来平静地对我说“洗完澡睡吧。”洗漱完毕,躺在床上想着妈妈会原谅我吗?母亲的神情巳告诉我,她巳经原谅我了,母亲对我很宽容,可我总是很叛逆,总是浑身长满了刺,让他人鲜血淋淋的认识到自已的存在。我在生活的平原上策马向前,母亲在我未成年的日子里一路相伴,无怨无悔。
母亲是一朵花,让我学会了宽容;
母亲是一朵花,让我学会了忍耐;
母亲是一朵花,让我学会了奉献;
母亲是一朵花,让我学会了坚强;
母亲是一朵花,让我学会了坚持。
“慈母手中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让我真真正正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母亲是我生活中的一朵花,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的一朵,是我人生中最美的一朵。也让我深刻的明白“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真谛!
“丝丝白发儿女债,道道深纹岁月痕”,转瞬三十载,我们已成人,母亲却丝丝白发,道道深纹了。曾经,我对母亲说,我要她幸福,不要她掉一滴眼泪。可如今,每见母亲娇小瘦弱的身影,我就无比愧疚,实在想不起来我为母亲做过什么。
母亲,兄弟姐妹共四人,在她三岁那年外婆就辞别了人世。外公,不仅人老实,而且多病,加之阶级成分不好,日子特别难过!大舅,是家里的顶梁柱,凡事他拿主意。家里缺粮,大舅就偷偷地去地里刨点红薯或土豆,趁着半夜夜深人静时煮熟了,然后将兄妹几个一一叫醒,等到大家吃饱公鸡差不多也开始打鸣了。难怪母亲总对我们念叨,“要不是你大舅,就不会有你这个妈了”,在她看来,大舅犹如生身父母。
随着岁月的增长,我们兄弟俩逐渐懂事。记得那时,母亲稍有出错,奶奶就会无休止的训斥她,母亲却总跟没事似地轻柔一笑。时间一长,我俩便为母亲抱不平。
一天中午,趁奶奶睡觉,我们就往凉席上倒凉水。奶奶醒来后,吓了一跳,但没有责骂我们,反而拿了糖来,我们坚决不要,而是要她对母亲好。事后,本以为母亲会表扬我们。没想到,从没动手打过我们的母亲,脸色紫清,声音颤抖,风也似地到了我们跟前,双手像钳子般地牵住了我俩的耳朵,“她,可是你的奶奶呀,你们怎么可以这样不懂得孝敬老人呢!”说着,母亲就松开了手,自个儿伤心地哭了起来。
是啊,母亲这人,怎么说呢?在别人眼里也许就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而且只字不识。但对于我来说,母亲的份量却比泰山还重,好些时候我都想好好地写一下我的母亲,但终归未能成文,因为我特别害怕,我笨拙的文笔会有损母亲的形象。
母亲,总是默默地做着事情,从不多说。有一年父亲去了内蒙,母亲就常去问神求签,一天刚回家就急促地催我,“快发电报给你爸,让他快回,我求了一个下签!”,直到长胖了一点的父亲平安无事的站到她的跟前时,母亲才总算高兴了起来。
中学时,我和弟弟分别于两所中学住校,母亲便忙了起来,不断地给我们送菜,由于母亲对学校作息时间不太了解,所以有时赶不上点,有一天母亲来时,我们课间休息完,不到五分钟。母亲的身影在窗外晃了一下,很快就走了,我的心也静了下来,心想母亲走了就好,千万别冻着,外面可是寒天大雪啊。一堂课的时间很快过去,当我从教室出来时,母亲来了,从怀里拿出了被她用棉衣裹得暖暖的菜盒,而母亲自己,脸色特别地难看,嘴唇明显发紫,母亲的手好凉,当我抓在手里时,我竟忍不住眼泪掉了下来,“妈妈,你为什么不让老师叫我,你在寒风中可是等了近一个小时啊!”见我这样,母亲笑了,“哭啥,没出息,我还得给你弟弟送菜去呢,安心学习啊。”
母亲,就这么简单,习惯性地做着一些她认为很简单的事情。本来,我有两婶:二婶,在成都;大婶,在老家,但身体不是太好,而且脾气也相对要差一些,三个儿媳中首选母亲的性子最好。奶奶瘫痪后,母亲主动要求伺候。俗话说“久病无孝子”,但三年来,直到奶奶去世,每一天,母亲都手把手给奶奶喂饭,还要为奶奶端屎递尿数十次,就是酷热伏天,也从无怨言,无论谁进到奶奶的屋子,都很难闻到一点异味,因此,乡亲们无不赞叹母亲的孝道。那时,父亲见母亲瘦了好些,很是心疼,也曾抱怨过,对在外做官的二叔最为不满,他的条件最好,对老人的关照却最少,这种话父亲就说过那么一次,再没说过,因为母亲特别生气,“我妈死得早,我懂的东西少,多亏了老母亲教我呢,你的妈就是我的妈,你跟他们比啥?尽自己的良心嘛,这么简单的事,我又不是做不了!”
因为母亲的善良与热情,很多乡邻都会找到母亲帮忙,小到纳鞋底,大到别人借钱,只要自己稍微能行,她都绝不拒绝。甚至有外来收废品的人,路过家门渴了、饿了,母亲都会毫不犹豫地给人以帮助。
三十多年来,母亲从没对我们兄弟俩说过一个“爱”字,我们也一样,从来不说,也许只有行动才是最好诠释。离家十一年,我渐渐感觉到,母亲越来越絮叨了,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我穿暖吃好,在外好好干……我们要在家一天,母亲就一天不闲,一会问我回了家是否习惯,一会又找来件衣服叫我别着凉,一会又问我们喜欢吃什么……我偷偷地问父亲,“母亲咋变得这样了?”父亲的脸色“唰”地难看了起来,“你妈没变,我看是你变了,你知不知道,你妈怕耽误你工作从不问你回来不,但每到年底她却总对我说天天梦到你!”
父亲的话让我怔在了那里,我注意到,母亲的白发又新添了厚厚一层,额头的岁月痕更深了,手背上的血管,如条条蚯蚓在爬行……这都是因为我们?因为我们是母亲的儿子吗?
每次临行,本就不多的行李,硬是被母亲和父亲抢到了他们的肩头,尤其是母亲,个头不高,特别瘦弱,我不让她拿,她却非要跟我争,我说我空着双手,让路人看着也不舒服啊,母亲火了,“长大了,你就不听妈的话了吗,我愿意,关别人啥事!”拗不过母亲,我只好随了她。很快,母亲满头大汗,我要换她,母亲依然不让,而且还乐呵呵地冲我笑,“你记住,长多大你也是我儿子!”就这样,我们走一程,母亲絮叨一程,直到我独自拿起行李时,我才真正领悟到“母爱”的含义。
弟弟在广州打工两年,母亲曾多次来电,“阿文,你弟弟的电话老是不通,也不知道他最近怎么样,你给我试试,联系上了,就让他给我们回个电话!”母亲的话,总是那么简单,连一个“想”字都听不到。弟弟去世后,我们从广州回来,半夜到家,那晚的雨很大,母亲已开了门在等着我们,母亲木然地坐在那里,身子明显地颤抖着,好久没有说出一句话来,也没对我说太多的话,只是问我,儿子,回来了,外面的雨好大啊,你将阿武放好了吗,你冷吗,你累了,快睡吧,对,饿了吧,妈给你做饭去.……我,不知道如何安尉母亲,静静地去了卧室,就在我刚刚躺下的时侯,我听到了母亲凄厉的痛哭声。那晚,我们谁也没睡着。第二天,母亲起得很早,见我早起,母亲生气了,你够累的了,怎么不多睡会儿。面对母亲,我无言以对,我明白,这是母亲希望她的另一个儿子好好的活着。
回到单位后不久,一天夜里九点,父亲突然来电说,晚间回家途中,母亲遭遇了毒蛇,现在已从脚下肿到了膝盖。怎么办?我的脑袋就像被人打了一闷棍似的,我不知道,假如我的母亲有点什么闪失,我的日子还要如何走下去,我实在是没有往下面想的勇气,我想回家,可是现在最需要的是急救,一句话,我的母亲不能有任何闪失。大舅,我想到了大舅,他在街上方便叫车,我立即打了电话给他。然后,我才让母亲接电话,是母亲的声音,而且我的母亲在哭,听到我叫了一声妈后,我们母子俩几乎在同一时间里痛哭失声,母亲的话让我出乎意料,“阿文,假如妈不在了,你怎么办啊,我的孙子,你的父亲怎么办啊!”听到母亲这么一说,我的“火气”直往上蹿,强迫自己镇静下来,“妈,说什么呢?现在的医学这么发达,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千万别着急,只要你不着急,很快就会好的!”当时,父亲也对我讲,老家有不少被蛇咬的人都被看好了,所以我的心总算不再悬着了。
从那以后,我就总是做一些回到老家的打算。我想,因为弟弟的离开,父母所遭受的失子之痛是特别巨大的,回到老人的身边多陪陪他们可能会好些,没想到母亲说,“我们都习惯了你们兄弟俩长期在外的日子,就当你们都还在外面,还要好多年以后才回来吧”。我理解母亲的心情,在父母跟前我总要伪装出多么地坚强,有谁知道,当我欲转身离开母亲的时候,我的泪竟是那么地随意如流水。
每一次回家,每一次离别,每一次生病,每一次……都会让我特别的想我的母亲与父亲。几年前,我将母亲接到北京呆了两月,以后想让她再来时,母亲说啥也不来了,她说她不习惯,其实不用想我也知道,母亲是不想给儿子增加负担,但我又实在是无法勉强母亲不愿意的事情。
每当我要从家里离开的前夜,天还没亮,在朦朦胧胧中我就总会听到一个不太清淅的声音,细细一听,我才明白,那是母亲在为她临行前的儿子祷告,祈求主赐与他力量,赐与他平安。看到母亲双手交叉,虔诚的默默念叨地样子,我真的好难过,母爱如天,母爱如海,但做为儿子,在任何时候,我做到母亲这样了吗?我需要认真地反省,也像母亲那般的虔诚。
父母,都是最无私最伟大的。父母对我们的爱,作为儿女,我们倾其一生也无法报答!我们只有好好的生活,才是对父母之爱的最好回报。至今,我也想不起来:我为父母亲做过什么?好像什么也没有!
写到这里,我的心湿了,我的眼睛湿了,这辈子我欠父母的太多太多。我想,天下为人儿女的朋友们,也许大家做的都比我好,比我多,但我今天还是要说:朋友,趁父母有生之年,尽我们的最大能力吧,愿天下父母都开心!
以上都是,三篇,
- 一颗苹果
-
胡适的母亲叫冯顺弟,19岁时成了比她大三十岁的胡适父亲胡铁花的续弦。胡适的父亲胡铁花是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广东及台湾省任官职,然而天不假年,50出头便撒手人寰 ,抛下了孤儿寡母。成了寡妇的冯顺弟无奈中不得不带着胡适回到老家寻找生路,让孩子接受教育。23岁的冯顺弟成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
冯顺弟尽管农村出身,不会识文断字,但对惟一的儿子胡适悉心教育,一心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乡贤。
胡适3岁前,母亲即让他认方块字,学了约有一千字。回到安徽家乡时,母亲望其读书心切,就让他在其四叔开的私塾里念书。因为个子太小,还要把他从念书的高凳上抱上抱下。胡适从小就对读书有兴趣,母亲对他也格外照顾。别的小孩学费只有二元,而胡适的母亲渴望他读书,故学费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六元,以后每年递增,最后一年加到二十元。母亲嘱托先生要为他"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这使胡适在学习上比一般的孩子更扎实。9岁时他就能看《水浒传》了。他不但把大量的小说"看"进去,还能把小说"讲"出来,向周围的本家姐妹们说书。这种办法使他更了解了古文的文理。
冯顺弟仁慈而质朴,为了主持好一大家子,时时处处小心谨慎,宁愿自己委屈也不愿弄得家庭不和。胡适的大嫂二嫂都生的是儿子,她们一不顺心便打孩子出气,一边打还一边说些尖刻的话来刺激胡适的母亲。母亲总是装着听不见,忍辱负重,从来没说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也是一个讲原则的人,尽管处事逆来顺受,但却不接受人格的侮辱。胡适的五叔是一个游手好闲之徒,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胡适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肯定给他好处不少。不知怎么的,此话传到胡适母亲的耳中。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这一切胡适都看在眼里,他的身上留有卑贱低微的母亲的品格的烙印。胡适后来也坦承,他日后好脾气的养成,和他这段日子的冷眼旁观很有关系。
年的乡村生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深刻、无以替代的影响。胡适在上庄读到13岁时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
冯顺弟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独子。胡适说:"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望一眼,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目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
有一个初秋的夜晚,胡适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胡适家住,她怕胡适冷,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他穿上。胡适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胡适随口答道:"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胡适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来,我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胡适跪下,重重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母亲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胡适上床去睡。胡适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霉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胡适叫醒,真用舌头舔他的眼翳。
冯顺弟这种既严厉又保护其自尊心的教育方式,使胡适从小就懂得正经做人,爱惜名誉,这为他日后的不断上进奠定了基础。
胡适13岁时,冯顺弟毅然将他送往上海求学。徽州人固有"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送男孩出外学徒经商的习惯,但胡适毕竟是他母亲年轻守寡朝夕相处的独子!深明事理的母亲送儿子上路时没有在儿子和众人面前掉一滴泪。
到上海后,胡适初进梅溪学堂,后因其课程设置不完备,又进澄衷学堂,后转学中国公学。接受了许多新知识、新观念的胡适,经过一番曲折,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此时他年仅19岁。因行期由政府决定,他竟未能回家乡向母亲告别。
胡适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初读农科,一年半后改读政治、经济,兼攻文学、哲学,后又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在美留学七年间,胡适与母亲只能保持书信来往。他母亲在病重时也不让人告诉儿子,以免他中断学业。
母亲冯顺弟早知邻人宋焕家中有一部《图书集成》是儿子一直求之未得的,当她得知宋家减价到八十元时,便借贷为儿子买下。为了资助胡适读书,她甚至不惜变卖自己的首饰。
胡适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1917年7月,他从美国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然而第二年的11月,胡适劳碌一生的母亲在家乡不幸病逝。悲痛欲绝的胡适与刚完婚不到一年的妻子江冬秀回家奔丧,写下《先母行述》:"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
- 贝勒
-
胡适的母亲叫冯顺弟,19岁时成了比她大三十岁的胡适父亲胡铁花的续弦。胡适的父亲胡铁花是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广东及台湾省任官职,然而天不假年,50出头便撒手人寰 ,抛下了孤儿寡母。成了寡妇的冯顺弟无奈中不得不带着胡适回到老家寻找生路,让孩子接受教育。23岁的冯顺弟成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
冯顺弟尽管农村出身,不会识文断字,但对惟一的儿子胡适悉心教育,一心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乡贤。
胡适3岁前,母亲即让他认方块字,学了约有一千字。回到安徽家乡时,母亲望其读书心切,就让他在其四叔开的私塾里念书。因为个子太小,还要把他从念书的高凳上抱上抱下。胡适从小就对读书有兴趣,母亲对他也格外照顾。别的小孩学费只有二元,而胡适的母亲渴望他读书,故学费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六元,以后每年递增,最后一年加到二十元。母亲嘱托先生要为他"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这使胡适在学习上比一般的孩子更扎实。9岁时他就能看《水浒传》了。他不但把大量的小说"看"进去,还能把小说"讲"出来,向周围的本家姐妹们说书。这种办法使他更了解了古文的文理。
冯顺弟仁慈而质朴,为了主持好一大家子,时时处处小心谨慎,宁愿自己委屈也不愿弄得家庭不和。胡适的大嫂二嫂都生的是儿子,她们一不顺心便打孩子出气,一边打还一边说些尖刻的话来刺激胡适的母亲。母亲总是装着听不见,忍辱负重,从来没说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也是一个讲原则的人,尽管处事逆来顺受,但却不接受人格的侮辱。胡适的五叔是一个游手好闲之徒,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胡适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肯定给他好处不少。不知怎么的,此话传到胡适母亲的耳中。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这一切胡适都看在眼里,他的身上留有卑贱低微的母亲的品格的烙印。胡适后来也坦承,他日后好脾气的养成,和他这段日子的冷眼旁观很有关系。
年的乡村生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深刻、无以替代的影响。胡适在上庄读到13岁时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
冯顺弟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独子。胡适说:"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望一眼,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目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
有一个初秋的夜晚,胡适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胡适家住,她怕胡适冷,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他穿上。胡适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胡适随口答道:"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胡适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来,我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胡适跪下,重重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母亲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胡适上床去睡。胡适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霉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胡适叫醒,真用舌头舔他的眼翳。
冯顺弟这种既严厉又保护其自尊心的教育方式,使胡适从小就懂得正经做人,爱惜名誉,这为他日后的不断上进奠定了基础。
胡适13岁时,冯顺弟毅然将他送往上海求学。徽州人固有"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送男孩出外学徒经商的习惯,但胡适毕竟是他母亲年轻守寡朝夕相处的独子!深明事理的母亲送儿子上路时没有在儿子和众人面前掉一滴泪。
到上海后,胡适初进梅溪学堂,后因其课程设置不完备,又进澄衷学堂,后转学中国公学。接受了许多新知识、新观念的胡适,经过一番曲折,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此时他年仅19岁。因行期由政府决定,他竟未能回家乡向母亲告别。
胡适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初读农科,一年半后改读政治、经济,兼攻文学、哲学,后又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在美留学七年间,胡适与母亲只能保持书信来往。他母亲在病重时也不让人告诉儿子,以免他中断学业。
母亲冯顺弟早知邻人宋焕家中有一部《图书集成》是儿子一直求之未得的,当她得知宋家减价到八十元时,便借贷为儿子买下。为了资助胡适读书,她甚至不惜变卖自己的首饰。
胡适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1917年7月,他从美国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然而第二年的11月,胡适劳碌一生的母亲在家乡不幸病逝。悲痛欲绝的胡适与刚完婚不到一年的妻子江冬秀回家奔丧,写下《先母行述》:"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
胡适成为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并荣获三十五项美国博士桂冠。
- 陶小凡
-
谢谢,没毛病,儿子们
- 振金
-
sdmal;sdkla;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