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颗苹果
-
海岸线侵蚀是怎么回事?
海岸主要受海水动力因素侵蚀所产生的各种形态,又称海蚀地貌。
它是海岸地貌的一大类别。
怎么会被侵蚀?
塑造海岸侵蚀地貌的主要动力因素是波浪和潮流,但高纬度地带的海岸还受到冰冻的侵蚀,热带和亚热带的海岸则受到丰富的地表水和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的侵蚀。
海岸侵蚀地貌的发育过程,除与沿岸海水动力的强弱和海岸的纬度地带性有关以外,还受组成海岸的岩性的抗蚀能力所制约。
结构致密、坚硬岩石海岸,抗蚀能力较强,但因裂隙和节理发育,多海蚀洞、海蚀拱、海蚀柱、海蚀崖。
松软岩石海岸,抗蚀能力较差,海蚀崖后退较快,易形成海蚀平台。
石灰岩海岸,在海水溶蚀下具有独特的蜂窝状海蚀地貌形态。
海蚀地貌通常被作为判别地区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变化的标志之一。
被侵蚀是属于怎样一种情况?
比如中国。
中国海岸侵蚀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和加剧发展第三个特点,侵蚀岸线长度占全国大陆岸线的1/3以上,尤以渤海和黄海沿岸较重。
但因沿海泥沙来源丰富、堆积条件较好,使总体侵蚀强度通常稍轻于国外许多海岸。
中国海岸的侵蚀因素有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加剧、入海泥沙减少和多种不合理的人为开发活动等9种,其中7种与全球变化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它们主要通过增强海洋动力作用、减少沿岸泥沙和降低海岸稳定性三个原因,加剧海岸侵蚀。
岛屿会越变越小?
海岸侵蚀导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质被破坏、盐碱地增加、海滨浴场和渔港遭到破坏,沿岸农田、公路和居民区也受到威胁。
导致海岸侵蚀的原因很多,除风暴潮等引起的自然过程外,生态恶化、径流减少、不合理采砂、护岸植被破坏等是重要的人为原因。
海岸侵蚀会使海岸线减短,比如海水倒灌。
所以导致海岛越变越小。
相关推荐
海岸侵蚀地貌的形成过程
海岸主要受海水动力因素侵蚀所产生的各种形态,又称海蚀地貌。它是海岸地貌的一大类别。塑造海岸侵蚀地貌的主要动力因素是波浪和潮流。海岸侵蚀地貌的发育过程,除与沿岸海水动力的强弱和海岸的纬度地带性有关以外,还受组成海岸的岩性的抗蚀能力所制约。结构致密、坚硬岩石海岸,抗蚀能力较强,但因裂隙和节理发育,多海蚀洞、海蚀拱、海蚀柱、海蚀崖。松软岩石海岸,抗蚀能力较差,海蚀崖后退较快,易形成海蚀平台。石灰岩海岸,在海水溶蚀下具有独特的蜂窝状海蚀地貌形态。海浪塑造的海蚀地貌壮丽多姿,不仅有嵯峨巨石,还有曲径幽洞,嶙峋怪石,常被辟为旅游胜地。2023-07-09 02:34:241
海岸线侵蚀是怎么回事?
《2003年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公布:1998年至2002年间,海口市新海乡局部岸段侵蚀后退约80米,岸边的木麻黄树林被侵蚀后消失殆尽,新海村部分房屋坍塌;2003年,海口市西秀镇镇海村岸段的侵蚀长度约为800米,平均侵蚀宽度为2米,最大侵蚀宽度为5米,侵蚀面积约2500平方米。1998年至2003年,侵蚀的平均宽度为30米…… 除了公报的数据,记者还目睹到,文昌市东郊椰林原来位于陆地上的界碑被包围在海水中。据了解,近30年里,在海浪侵蚀下,椰林湾的海岸线后退了200多米;在白沙门,一条刚修不久的水泥路的部分路基已被海浪冲毁,路面断裂成几块,一涨潮,就淹没在海水中…… 毁林挖塘养虾、毁林采钛、乱采滥挖珊瑚礁、在海边非法占地建设等,都是造成海岸带被破坏的主要原因。 椰林湾的急速后退,就是乱挖滥采珊瑚礁的结果。去年3月,我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刘瑞玉院士到这里考察时就指出,海南四面环海,珊瑚礁具有很强的破浪功能,一旦珊瑚礁被破坏,海岸线就失去了保护,在海浪的冲击下,只能步步后退。这种生态破坏,对一个海岛来说是非常严重的威胁。 省国土环境资源厅2003年的一份调查表明:全省占用林地挖建高位养殖池毁坏海防林和红树林总面积为2.1万亩(包括已填塘还林部分),其中在沿海国家特殊保护林带内的就有9100亩,占毁林面积的42.8%。 “沿海防护林的破坏不仅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还带来难以估量的潜在损失。”省国土环境资源厅自然生态处叶能录告诉记者,海防林防风固沙,固土保肥,其生态功能不可低估,它是海洋大省的一道生态屏障。 破坏海岸线,造成海岸线后退,另一个恶果就是海岸带的土地迅速沙化。这在我省西部沿海一带较为明显。 据统计,文昌、万宁、东方等市县沿岸,沙化面积约有7万公顷! 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如果把这些沙化土地都改造成良田,仅以400公斤/亩计,将给海南增加粮食产量42万吨,而去年全省粮食总产量198.29万吨。2023-07-09 02:34:403
海岸带地貌
波浪作用是海岸侵蚀、堆积作用的主要动力,海岸地貌的塑造主要发生在暴风浪期间,正常天气条件下的风浪只对海岸地貌起持续的修饰作用。潮汐对基岩、砾石和砂质海岸的影响通过改变波浪作用实现,在细粒物质组成的粉砂淤泥质海岸,沉积作用主要由潮流完成。(一)海岸侵蚀地貌发生在海岸带的侵蚀作用称为海蚀作用,海岸主要受海水动力因素侵蚀所产生的各种形态,称为海蚀地貌。波浪水体给予岸线的直接冲刷,称为冲蚀,由于波浪抵达岸边时以巨大的能量冲击海岸,水体本身的巨大压力和岩石裂隙、节理中被压缩的空气等对海岸产生强烈的破坏,这种力量可达每平方米数十吨。海水携带的砂砾随波浪往返运动对海底产生的侵蚀称为磨蚀,在波浪前进后退的往返运动中,海水携带着砾石、泥砂和海岸上侵蚀下来的岩石碎块等,对海底基岩进行研磨,加快了海岸侵蚀的速度。海水溶解海岸基岩引起的海岸侵蚀称为溶蚀,海水对岩石、矿物的溶蚀能力要比淡水强,特别是在由碳酸盐岩等易溶性岩石组成的海岸,溶蚀作用对海岸的破坏更大,可形成独特的溶蚀平台。塑造海岸侵蚀地貌的主要动力因素是波浪和潮流,但高纬度地带的海岸还受到冰冻的侵蚀,热带和亚热带的海岸则受到丰富的地表水和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的侵蚀,另外,还受组成海岸的岩石抗蚀能力所制约。结构致密、坚硬的岩石海岸,抗蚀能力较强,但因裂隙和节理发育,多形成海蚀拱、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柱等(图7-19,图7-20)。松软岩石海岸,抗蚀能力较差,海蚀崖后退较快,易形成海蚀平台。石灰岩海岸,在海水溶蚀下具有独特的蜂窝状海蚀地貌形态。海蚀地貌通常被作为判别地区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变化的标志之一。同时,海浪塑造的海蚀地貌壮丽多姿,常被辟为旅游胜地。图7-19 海蚀崖、海蚀柱——青岛石老人图7-20 青岛灵山岛海蚀洞穴从海岸上侵蚀下来的碎屑物,被波浪搬运到海蚀平台前缘以下,在岸坡深处堆积,形成水下堆积阶地。在波浪作用下,基岩海岸发育的不同阶段,海岸剖面具有不同的形态,因此,波浪能量对海岸的作用强度及其分布也不相同。波浪对基岩海岸的长期作用,最终可以使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剖面不再受波浪作用的改造,完成了海蚀平衡剖面的塑造。海蚀平衡剖面形成后,与剖面上任何一点相适应的波浪能量都处于临界值,大于该值剖面就要受到冲刷。(二)海岸堆积地貌进入海岸带的松散物质,在波浪和水流的作用下运动,当动力减弱或运动受阻时,就会发生堆积,形成各种海积地貌。海岸带泥砂的运动主要受到波浪和重力的作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海岸带的泥砂进行着不同形式的运动。当波浪前进方向(波射线)与岸线垂直时,波浪力与重力的方向线在水下岸坡或海滩面上的投影(重力沿坡面的切向分量)同在一条直线上,被起动了的泥砂会产生向岸和向海的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泥砂的横向运动。当波浪前进方向(波射线)与岸线斜交时,波浪力与重力沿坡面的切向分量不在同一直线上,被起动的泥砂向岸运动的路线与沿海滩斜坡滚落向海的路线不一致,泥砂不但发生横向位移,还依波浪力和重力的合力方向沿岸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泥砂的纵向运动。在大多数情况下,横向运动与纵向运动结合进行。1.泥砂横向运动及堆积地貌(1)泥砂横向运动在波浪垂直传入海岸的情况下,海岸地带的泥砂在波浪与重力的作用下产生向岸和离岸运动。当波浪的作用力超过重力时,泥砂做向岸运动;反之,则产生离岸运动。如果二者相等,泥砂来回摆动,结果在一个波浪周期内不产生净位移。海滩剖面上泥砂颗粒仅产生往复摆动而不产生净位移此点的连线称为“中立线”或“平衡线”。中立线是理解复杂的海岸泥砂运动的理论概念,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在自然界中难以测得其确切的位置。由于海岸带受到波浪、海底坡度、泥砂粒径等多种条件的影响,实际上中立线有一定的宽度范围,因此,称为中立带,其位置相当于在水下岸坡剖面的中段。中立线以上的岸坡,由于岸线附近沉积物不断堆积,引起岸线向海推移,海滩坡度变陡,泥砂上移过程中受重力的影响不断增大,逐渐抵消了波浪向上的推力,直至中立线以上部分的物质只在原地来回运动,不再发生向岸的位移。中立线以下的岸坡,随着侵蚀带的不断上移和缩小,水下堆积阶地也不断上移和加宽,使剖面更加平缓,泥砂向下移动时重力作用的影响愈来愈小,渐渐地只能在原地做来回振荡运动。最后岸坡的上、下部两条中立带不断加宽而终于联合在一起,整个岸坡剖面形成一条上凹形曲线,该剖面上的任何一点的颗粒都做振荡运动而不产生净位移,这一上凹形剖面,即是海积平衡剖面。与中立线的概念相似,平衡剖面也是在多种假设条件下推导出来的。在自然界,这些条件经常改变。平衡剖面是海岸剖面发育力图达到的状态,而其他因素又不断破坏它。因此,平衡剖面只能是研究海岸复杂过程理论思维的依据,而不能把它看做某种稳定状态。在平衡剖面塑造过程中,波动底流和砂粒的起动流速起主要作用,波浪参数变化,平衡剖面将随之改变。海岸剖面随着波浪的变化,可以经历大小不同的发育旋回。一次延续数日的暴风浪对海岸的冲刷量可以超过一年甚至多年的淤积量,因此在海岸发育过程中,罕见的暴风浪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由于海岸剖面发育过程中经历了长短不同的旋回,因此,任何一个海岸砂体的形成都受到了千百万次的冲淤和改造,沉积物经历了无数次的往返搬运和分选,因此,海岸带的砂质物分选很好。平衡剖面的塑造不仅依赖于波浪的强弱,而且取决于组成剖面碎屑物的粒径。若海岸剖面上的沉积物为砾石一类的粗颗粒,波浪必须在强烈变形时才能使之运动,而强烈变形的波浪其波动底流速向岸和向海的差值悬殊,粗颗粒必须在较陡的坡度下才能达到动态平衡,因此,粗颗粒构成的剖面坡度较陡。相反,若海岸剖面由细粒沉积物构成,波动底流速很小时已可使之运动,这时向岸和向海的波浪底流速的差异较小,细颗粒在坡度平缓的情况下即可以达到平衡,因而细颗粒沉积物构成的剖面坡度比较平缓(图7-21)。图7-21 不同泥砂粒径的平衡剖面海岸带的沉积物通常是由多种粒级组成的,由于粗颗粒向岸,细颗粒向海搬运,因此,在波浪长时间作用下,不同粒径的颗粒均处在各自的平衡位置。这样,在剖面上,沉积物颗粒自岸向海由粗变细,剖面的坡度逐渐变得平缓。因此,海岸带泥砂由粗到细的分布是波浪作用的必然结果。海岸带泥砂的分布不仅取决于颗粒的粒径,而且受控于颗粒的相对密度。在水下岸坡上,波浪强烈作用的地带也是重矿物富集的地带,重矿物往往依相对密度不同而分布于不同的地带。在山东半岛南部,水下岸坡上部重矿物含量较高,向海则明显减少,其中钛铁矿等相对密度较大的矿物主要分布于5m等深线以内,角闪石、绿帘石等主要分布于5m等深线以外,特别是10~15m水深的地带。(2)泥砂横向运动形成的地貌在泥砂横向运动中形成的堆积地貌有水下堆积阶地、海滩、水下砂坝和离岸堤等。1)水下堆积阶地。在中立线上下各有一个侵蚀带,中立线以下的侵蚀带泥砂不断向海运动,部分堆积在水下岸坡坡脚,成为水下岸坡的组成部分,这就是水下堆积阶地。在粗颗粒物质组成的陡坡海岸,水下堆积阶地较发育。2)水下砂坝。水下砂坝是指未出露海面的与海岸略成平行的狭长堆积地貌。浅水波在相当于1~2个波高的水深处发生部分破碎,倾翻的波峰水体强烈淘蚀海底,掀起的水体带动大量泥砂,这些泥砂一部分被激浪流带向海岸,而大部分则堆积在破碎点的靠海一侧,形成水下砂坝。波浪部分破碎后,各种波浪要素减小,继续向海岸前进,又在相当于1~2个波高的水深处再次破碎,如此继续直到完全破碎形成激浪流。在细颗粒组成的缓坡海岸,可以有多条水下砂坝,其规模和间距向海岸逐渐变小。在粗颗粒组成的陡坡海岸,水下砂坝往往只有1~2条。波浪冲刷水下砂坝的前坡,并把泥砂带到坝后沉积,造成砂坝两侧不对称,向海坡较缓,向陆坡较陡。季节性的风浪变化,使波浪破碎点位置改变,可以引起水下砂坝的迁移。在风浪大的季节,水下砂坝向深处移动,风浪小的季节,水下砂坝移向浅处。水下砂坝向岸移动并不断加高,在海面大幅度迅速下降时,可逐渐露出水面,成为与海岸隔离的长条形岛状堆积砂坝,即离岸堤。虽然在水下砂坝转变为离岸堤的问题上还存在争议,但是在暴风浪作用下墨西哥湾的水下砂坝确实曾露出海面。3)离岸堤(岸外砂堤)和潟湖。离岸堤是离岸一定距离高出海面的砂堤,主要是激浪作用下的产物。激浪流所夹泥砂在未到达水边线以前,就在一定的位置形成露出水面之上的堤状堆积体,其主要组成物质为砾、砂、贝壳及其混合物,视波浪作用程度及物质供应条件而定。离岸堤把堤内向陆一侧的海水与外部相对隔离开来,形成半封闭的浅水域,称为潟湖,其波浪作用微弱,沉积物多为细粒沉积物。需要指出的是,除了泥砂的横向搬运堆积以外,对于其成因还有不同的看法,例如,一种看法认为是泥砂的纵向运动形成的,还有的看法认为它是海平面上升淹没原始堆积地形的结果。4)海滩。中立线以上,侵蚀带的泥砂在激浪的进流作用下,移动到岸边堆积,形成水上堆积阶地,即海滩。海滩是激浪流作用形成的、与陆地相连的砂砾质堆积体,在平缓的海岸有着广泛的发育。海滩的形态与激浪流引起的进、退流速度之比密切相关。若海滩的向陆侧有自由空间,激浪流的进流可以越过滩顶流到向陆坡上,因此退流很弱,形成双坡型海滩,即所谓完整剖面的海滩。其剖面形态为上凸形,称为滩脊或沿岸堤。在开阔的岸段,通常分布有数条与岸线平行的沿岸堤。如果海滩的向陆侧受到海蚀崖、海岸堆积体或人工建筑的限制,就发育单坡向海倾斜的海滩,称为不完整剖面的海滩。由于在海滩上部没有激浪流充分的活动空间,进流水体大部分参加到退流中去,带下的物质堆积在海滩下部,因此,砂质海滩剖面常呈宽缓的凹形。但在砾石质海滩,由于进流水体的大量渗透,退流速度迅速减小,进流带来的物质停积在海滩上,海滩剖面呈上凸(图7-22)。图7-22 青岛绿岛湾砾石质海滩2.泥砂纵向运动及堆积地貌(1)泥砂纵向运动自然界中,波浪传播方向与海岸完全垂直的情况非常少见,多数情况下,波峰线与海岸线有一定的夹角,使波浪产生一个平行海岸的分力,使泥砂沿岸运动。当波向线和海岸线斜交时,颗粒将沿着波浪和重力的合力方向运动,水下岸坡上泥砂质点通过一个波浪周期后,其移动的方向总要和原波浪方向有一定的偏离。中立带处,泥砂质点仅做平行海岸的纵向位移;中立带以下岸坡,泥砂质点在纵向移动的同时还离岸下移;中立带以上岸坡,泥砂质点除沿岸位移外,还向岸方上移。海滩上,颗粒沿岸运动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早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波浪与海岸斜交时,波浪破碎后,颗粒沿上冲流方向运动,而后在回流和重力的作用下沿滩面向下运动。在一个波浪周期内,颗粒运动路线是齿状的,并沿海岸搬运了一定距离,这样,在波浪与海岸线斜交时,水下岸坡与海滩上颗粒均发生沿岸运动。颗粒沿岸运动的速度不仅取决于波浪强弱、颗粒大小和海底坡度,而且与波浪和海岸的交角有密切关系,野外观测认为,最佳波浪入射角度也与海底坡度有关。海岸带常有大量的泥砂在运动,虽然在风的作用下波浪方向经常变动,但泥砂在一年中有着大致相同的运动方向和较稳定的数量。我们把在波浪作用下海岸带泥砂群体长时期内沿着某一平均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波场泥砂流。其方向往往与该地区盛行的强风浪方向一致。如果说泥砂的纵向移动是短时间的局部现象,是一种暂时的海岸水动力过程,那么泥砂流就是这种过程的长时期的平均状态。在海岸发育和砂体形成中,泥砂流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特性可以用以下几个要素来描述。容量,指单位时间内波浪通过某一断面能够搬运泥砂的最大数量,它是波浪携砂力的表示;强度,指单位时间内波浪通过某一断面搬运泥砂的实际数量,它是波浪携砂量的表示;饱和度,是泥砂流强度与其容量之比。当泥砂流处于饱和状态时,这时波浪的全部能力消耗于泥砂的迁移。若泥砂流不饱和,波浪就有一部分能量可用于侵蚀海岸或水下岸坡,因此,出现侵蚀现象是泥砂流不饱和的标志。饱和的泥砂流在容量降低时,波能不足以搬运携带的所有泥砂,便会发生堆积作用。引起泥砂流容量降低的原因有岸线的转折和岸外屏障的遮挡等。(2)泥砂纵向运动形成的地貌假设在平直的岸段,波浪入射角为泥砂沿岸运动的最佳角度,且泥砂流处在饱和状态。若条件变化,引起容量降低,所携带的泥砂将部分发生沉积,形成滨海砂体。由泥砂流形成砂体的方式有凹岸充填、凸岸堆积、屏障掩遮和湾内波能降低等。1)凹岸充填。如图7-23所示,当波浪对AB岸线以45°最佳入射角作用,形成AB岸外的冲积物流,如果这一冲积物流处于饱和或不饱和状态,当冲积物流进入BC岸线时改变了入射角,冲积物流的容量降低,使冲积物流处于饱和或过饱和状态,在凹岸处便发生堆积。一般海岸两岬角间的海滩堆积便是这样形成的。图7-23 凹岸充填2)凸岸砂嘴堆积。凸岸与凹岸一样,由于改变了波浪入射角,使冲积物流的容量降低或强度加大,造成堆积,由于在凸岸,这种堆积是以岸线转折处为支点向海中延伸的,形成砂嘴,或称自由砂体(图7-24)。这种砂体的发育过程中,随着季节或其他原因的变化,砂嘴会时而接受沉积时而被侵蚀,形成复杂的形态。若这一冲积物流从某一河口发育,当洪泛季节来到时冲积物流携带泥砂量大、强度增大,使冲积物流达到过饱和状态,便会在原砂嘴上添加沉积,如旱季来到,冲积物流携带泥砂量减少,处于不饱和状态,便会对砂嘴进行侵蚀,如此反复,将使砂嘴形态变得十分复杂,以至在砂嘴内侧形成潟湖或沼泽等。图7-24 凸岸砂体堆积3)屏障遮掩。由于岛屿的屏障作用,在岛与岸间形成波影区,冲积物流进入波影区后,由于能量降低,以砂嘴形式堆积,最后可能将岛与岸连在一起,形成连岛砂洲(图7-25)。这种连岛砂洲可双向发展。即从岛的波影区侧向岸上同时发育一砂嘴,与从岸边发育的砂嘴连接起来成为连岛砂洲,其中还可有潟湖存在,当然,还有更复杂的连岛砂洲。若岛屿后的海峡宽度和深度不大,砂嘴就可能发展成与岛屿相连的连岛坝(图7-26)。由防波堤引起的岸边堆积即与此类似。图7-25 连岛砂洲4)湾内波能降低。在狭长海湾内,由于波浪折射,波能降低,波浪搬运泥砂的能力降低,泥砂流容量减小,最后达到过饱和,部分泥砂堆积形成砂体。在自然界中,往往在海湾两侧砂体互相对生,最后形成拦湾坝(图7-27)。依其形成的部位,可称为湾口坝和湾中坝。被湾口隔开的海湾称为潟湖。在潮汐海岸上,潮流的出入往往使对生的砂体不能连接,保存潮流通道。图7-26 锦州大笔架山连岛坝图7-27 海湾内砂嘴的形成3.潮汐作用下的海岸地貌(1)潮汐升降对基岩和砂砾质海岸的影响基岩海岸的侵蚀和砂砾质海岸的碎屑物搬运、堆积过程主要都是波浪作用完成的,通过周期性的海面升降,潮汐可加强或减弱波浪的作用。在无潮海域,激浪的位置比较稳定,波能集中,侵蚀强度大;而在有潮海岸,潮汐升降使激浪位置在潮间带范围内上下移动,海岸地貌特征则与潮差大小有关。在受激浪流作用的砂砾质海滩上,潮汐作用的影响能使海滩发生周期性的冲淤变化。砂砾质海滩具有较大的渗透率,海滩中的地下水位随潮汐海面而升降,但又落后于潮汐海面。涨潮时,地下水位的上升速度落后于海面上升速度,海水补给地下水,使激浪引起的进流大量渗入海滩中,退流减弱,致使海滩的砂砾向上部迁移,海滩坡度增大。落潮时,地下水位的下降速度落后于海面,地下水排出海滩,使激浪的退流加强,海滩的砂砾向下部迁移,坡度又趋于缓和。同样,海滩的冲淤还随大潮和小潮发生半月周期的变化。潮差增大时,海滩的下部砂砾向上部移动;潮差减小时,海滩的上部砂砾向下部移动。(2)潮流在淤泥质潮间浅滩上的沉积作用虽然潮流对海底泥砂的扰动作用远不如波浪,但潮流对悬浮态的泥砂迁移作用却是波浪无法比拟的,在潮间浅滩上,潮流对沉积物的搬运和堆积起着重要作用。宽阔平缓的粉砂淤泥质潮间浅滩,沉积物颗粒的分布自海向陆方向由粗变细,与海滩正好相反,这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例如,在潮流不断作用下,颗粒不断向岸移动,直至后来的潮流流速小到再也不能移动颗粒为止,另外,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这也使得潮间浅滩沉积物趋势和粒径横向分异规律更加显著。普斯麦(1961)研究荷兰潮滩时发现,高潮时的憩流期比低潮时的憩流期长,可达2h,足以使悬浮物质在高潮滩沉积下来,而低潮时憩流期不到1h,悬浮物质尚未全部沉积,又被涨潮流搬运向岸移动,这样也使得低潮滩沉积物相应较粗。此外,低潮线附近波能较大,泥砂也容易被掀起并随涨潮流向岸搬运。(3)粉砂淤泥质海岸的演变与地貌特征粉砂淤泥质海岸的形成和发育需要大量细粒沉积物补给,其演变取决于细粒物质的来源情况。若泥砂来源充足,可形成淤积型粉砂淤泥岸;若泥砂来源断绝,则海岸受冲刷侵蚀,甚至演变成砂质海岸。在淤积型粉砂淤泥岸上,潮间浅滩不断淤高,并向海推进,原来的浅滩逐渐脱离海水的作用,先形成湿地,然后成为海积平原。泥砂来源断绝时,粉砂质淤泥岸迅速冲刷后退,冲刷浅滩的波浪将残存在泥砂中的生物介壳淘洗出来,经激浪堆积在岸上形成贝壳堤(shell ridge)或贝壳滩,贝壳堆积是粉砂淤泥岸受冲刷的标志,其地貌形态是判断海岸冲刷速度的依据。在强烈冲刷的岸段,贝壳不能稳定堆积,常形成堆积低矮的呈片状分布的贝壳滩,而在冲刷缓慢的岸段,贝壳稳定堆积成堤状。低缓的粉砂淤泥质海积平原上出现的贝壳堤,代表了当时岸线的位置(图7-28)。2023-07-09 02:34:501
海岸线被侵蚀的原因
海岸线侵蚀是怎么回事? 海岸主要受海水动力因素侵蚀所产生的各种形态,又称海蚀地貌。它是海岸地貌的一大类别。 怎么会被侵蚀? 塑造海岸侵蚀地貌的主要动力因素是波浪和潮流,但高纬度地带的海岸还受到冰冻的侵蚀,热带和亚热带的海岸则受到丰富的地表水和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的侵蚀。 海岸侵蚀地貌的发育过程,除与沿岸海水动力的强弱和海岸的纬度地带性有关以外,还受组成海岸的岩性的抗蚀能力所制约。结构致密、坚硬岩石海岸,抗蚀能力较强,但因裂隙和节理发育,多海蚀洞、海蚀拱、海蚀柱、海蚀崖。松软岩石海岸,抗蚀能力较差,海蚀崖后退较快,易形成海蚀平台。石灰岩海岸,在海水溶蚀下具有独特的蜂窝状海蚀地貌形态。海蚀地貌通常被作为判别地区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变化的标志之一。 被侵蚀是属于怎样一种情况? 比如中国。中国海岸侵蚀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和加剧发展第三个特点,侵蚀岸线长度占全国大陆岸线的1/3以上,尤以渤海和黄海沿岸较重。但因沿海泥沙来源丰富、堆积条件较好,使总体侵蚀强度通常稍轻于国外许多海岸。中国海岸的侵蚀因素有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加剧、入海泥沙减少和多种不合理的人为开发活动等9种,其中7种与全球变化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它们主要通过增强海洋动力作用、减少沿岸泥沙和降低海岸稳定性三个原因,加剧海岸侵蚀。 岛屿会越变越小? 海岸侵蚀导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质被破坏、盐碱地增加、海滨浴场和渔港遭到破坏,沿岸农田、公路和居民区也受到威胁。导致海岸侵蚀的原因很多,除风暴潮等引起的自然过程外,生态恶化、径流减少、不合理采砂、护岸植被破坏等是重要的人为原因。 海岸侵蚀会使海岸线减短,比如海水倒灌。所以导致海岛越变越小。2023-07-09 02:34:582
基岩海岸的主要分布
我国的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及杭州湾以南的浙、闽、台、粤、桂、琼等省,基岩海岸广为分布。基岩海岸最为壮观的景象是从海上奔腾而来的巨浪在悬崖峭壁上撞出冲天水柱,发出阵阵轰鸣。我国的基岩海岸多由花岗岩、玄武岩、石英岩、石灰岩等各种不同山岩组成。辽东半岛突出于渤海及黄海中间,该处基岸海岸多由石英岩组成。山东半岛插入黄海中,多为花岗岩形成的基岩海岸。杭州湾以南浙东、闽北等地的基岩海岸多由火成岩组成。闽南、广东、海南的基岩海岸多由花岗岩及玄武岩组成。台湾台北县万里乡,距基隆市约17公里的野柳村,位于由基岩构成的半岛上。该半岛突入海洋约2公里,多奇岩怪石。其中最著名的奇石为形似海龟的巨石,人们称它为“野柳龟”。该地沿海风景奇特而又美丽,它是台湾著名的海滨旅游地。汕头市的岬角海崖形成许多和山地分离开来的石柱,犹如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内的石林,故被称为“海角石林”。石柱拔地而起,上粗下细,成群矗立,蔚为壮观,形成基岩海岸的奇景。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为这座旅游名城增添了新的风采。该旅游区背倚花冈岩组成的基岩海岸,其画龙点睛之笔乃是耸立于岸外的高24米,长10米,宽5米的一块巨石。该石远远望去像一尊老人的雕象。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巍然不动,人称“石老人”。石老人中部有一高8米,宽3米的鸡心状的海蚀洞,在海上掀起大风浪时,汹涌的海水冲过海蚀洞,发出哗哗的声响。这是石老人的呼喊,大海的呼唤。大连市东部的满家滩、凉水湾一带,是由石灰岩组成的海岸。在那里刚刚建立了度假村,高尔夫球场,地质博物馆,游艇俱乐部等旅游设施,成为大连市新的旅游热点。那里的海岸,奇石叠嶂,变幻无穷,令人耳目一新。该地石灰岩海岸由于海蚀的作用,形成造型美妙的海蚀柱、海蚀洞、海蚀拱桥、海蚀平台、海蚀壁龛等景观。这些大自然的杰作,可谓巧夺天工。2023-07-09 02:35:071
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岩石,水平方向上由浅海到深海依次形成的是砂岩、页岩、石灰岩。在地质时期内,海
A 试题分析:通过读材料: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岩石,水平方向上由浅海到深海依次形成的是砂岩、页岩、石灰岩。再经过读图:在I→V地质时期中,该海域海岸线的变化:I→III海退(由深到浅),III→V海进(由浅到深)。因此选A项。2023-07-09 02:35:201
泥岩,砂岩,石灰岩的土层描述(一般)
楼主你问的都是沉积岩的内容:下面的就是相关的资料~~~沉积岩按成因及组成成分,可以分为两类,即碎屑岩类、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类一、碎屑岩类根据碎屑物质的来源,又分为沉积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两个亚类。(一)沉积碎屑岩亚类这一类岩石是由母岩风化和剥蚀作用的碎屑物质所形成的岩石,又称陆源碎屑岩。除小部分在原地沉积外,大部分都经过搬运、沉积等过程。根据组成碎屑岩的碎屑颗粒大小,本类岩石又可分为:砾岩类——碎屑直径在2mm以上。砂岩类——碎屑直径在2—0.05mm之间。粉砂岩类——碎屑直径在0.05—0.005mm之间。粘土岩类——碎屑直径小于0.005mm。上述各碎屑岩类的相应粒级,碎屑含量必须占碎屑总量的50%以上,如砾岩中大于2mm的砾石碎屑含量应占一半以上;如果其中含有25—50%的砂,则可称为砂质砾岩;如果其中含有5—25%的砂,则可称为含砂砾岩。其余岩类命名原则,依此类推。1.砾岩类凡直径在2mm以上的碎屑(含量大于50%)组成的岩石都属此类。砾岩中砾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坚硬的岩石碎屑。根据碎屑的磨圆程度可分为角砾岩和砾岩两类。(1)角砾岩组成角砾岩的砾带有棱角,分选情况一般不好,或未经分选,多为搬运距离很近或未经搬运堆积而成。根据成因,它们可能是由山崩重力堆积而成;由海浪冲击海岸而成;由母岩风化在原地残积而成;或者由冰川搬运的冰碛堆积而成(称冰碛岩);也可能因断层作用而成(称断层角砾岩,碎屑多呈尖棱状)。(2)砾岩组成砾岩的砾多为次圆状或圆状。根据成因,砾岩可能是在海滨潮间带由海浪反复冲刷磨蚀堆积而成,分选和磨圆度都比较好,成分比较单纯;也可能是由河流短距离搬运而成,分选和磨圆度较差,砾石成分也比较复杂。砾岩中一般少有化石,或含贝壳等生物碎屑化石。2.砂岩类由2—0.05mm的碎屑(含量大于50%)胶结而成的岩石统称砂岩。砂岩的矿物成分通常以石英颗粒为主,其次为长石、白云母、粘土矿物以及各种岩屑。根据粒级大小,砂岩可以分为:粗粒砂岩(2—0.5mm)中粒砂岩(0.5—0.25mm)细粒砂岩(<O.25mm)根据矿物成分,砂岩可分为:(1)石英砂岩砂岩中石英颗粒含量占90%以上,称石英砂岩。砂粒纯净,SiO2含量可达95%以上,磨圆度高,分选性好。岩石常为白、黄白、灰白、粉红等色。这种砂岩是原岩经过长期破坏冲刷分选而成。(2)长石砂岩砂岩主由石英和长石颗粒组成,而长石颗粒含量一般在25%以上。通常为粗粒或中粒,常呈淡红、米黄等色,碎屑多为棱角或次棱角状,胶结物多为碳酸盐或铁质。此种砂岩多为花岗岩类岩石经风化残积而成,或在构造上升地区强烈风化、迅速堆积而成。砂岩可以作为建筑材料,纯净石英砂岩可用为玻璃工业原料;胶结不好的砂岩可形成含水层或含油层。3.粉砂岩类由0.05—0.005mm的碎屑胶结而成的岩石称粉砂岩。矿物成分比较复杂,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并有较多的云母和粘土类矿物,显微镜下观察多具棱角。胶结物以铁质、钙质、粘土质为主。(1)粉砂岩岩石质地致密、颜色多样,随胶结物和混入物而变异。具轻微砂感,或具贝壳状断口。湖成粉砂岩常具水平薄层理,河成粉砂岩或具细斜层理,海成粉砂岩常具复杂的层理。粉砂岩多是细颗粒悬浮物质在水动力微弱条件下,缓慢沉积而成。其沉积环境为河漫滩、三角洲、潟湖、沼泽或海湖的较深水部位。(2)黄土是一种未充分胶结或半固结的粘土粉砂岩。黄灰色或棕色,粉砂含量一般为40—60%,其次为粘土,并多含有10%以下的砂粒。矿物成分以石英和长石为主,此外还有白云母、角闪石、辉石等。黄土中含有这些易于分解而未分解的矿物,说明黄土的形成与干燥气候有关。胶结物以粘土及CaCO3为主,多钙是黄土的重要特征之一。一般没有层理,但发育有直立节理,常形成峭壁。黄土在我国分布很广,堆积很厚,形成晋、陕、甘等省黄土高原,还有些地区分布有冲积或洪积黄土。4.粘土岩类由直径小于0.005mm的微细颗粒(含量大于50%)组成的岩石。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如高岭石、水云母、蒙脱石等,结晶微小(0.001—0.002mm),多呈片状、板状、纤维状等。粘土矿物主要来源于母岩的风化产物,即陆源碎屑粘土矿物;还有一部分来源于沉积或成岩过程中的自生粘土矿物。此外还含有粉砂级的陆源碎屑如石英、长石、白云母等颗粒。除此,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还形成一些胶体和化学沉积物(如铁、锰、铝的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硅质矿物、硫化物、有机质等)。从宏观看多具致密均一、质地较软的泥质结构。粘土岩是介于碎屑岩和化学岩之间的过渡岩石,在沉积岩中分布最广。(1)页岩为粘土岩类中固结较强的岩石,具薄层状页理构造,页理主要是鳞片状粘土矿物层层累积、平行排列并压紧而成。常含石英、长石、白云母等细小碎屑。致密,不透水。可有各种颜色,含有机质者呈黑色,含氧化铁者呈红色,含绿泥石、海绿石等呈绿色。性软,抵抗风化能力弱,在地形上常表现为低山低谷。(2)泥岩 是一种厚层状、致密、页理不发育的粘土岩。(3)粘土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固结程度较差的粘土岩。细腻质软,颜色浅淡为主。分布较多的为高岭石粘土,简称高岭土,具吸水性(粘舌)、可塑性(加水成泥)、吸收性(从溶液中吸收各种矿物质及有机质的性质)、耐火性(熔点:<1350°—1770℃)、烧结性(煅烧后变硬)等一系列特点,是陶瓷工业、耐火材料工业的重要原料。还有一种粘土叫膨润土,主由蒙脱石(胶岭石)组成,蒙脱石是粘土矿物的一种,为含水层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化学组成为(Na,Ca)0.33(Al,Mg)2[Si4O10](OH)2·nH2O,吸水后体积可膨胀10—30倍,广泛用于铸模、陶瓷、钻探、纺织工业等方面。此外还有漂白土,与膨润土相似,但含钙较多,含钠较少,吸水性和膨胀性较差,而具强吸附力,可吸收大量色素、胶状物、各种杂质等,在炼制石油和植物油工业中,可作脱色剂和漂白剂。(二)火山碎屑岩亚类主要是火山喷发碎屑由空中坠落就地沉积或经一定距离的流水冲刷搬运沉积而成。从物质来源看它与火山活动有关,但从成岩过程来看又从属于沉积岩的形成规律。有些火山碎屑岩的组成以各种火山碎屑为主;还有些火山碎屑岩中夹有很多熔岩,同时火山碎屑为熔岩所胶结;另有一些是由火山碎屑和正常碎屑(砾、砂、粉砂、泥等)混合堆积而成,其中夹有砂、页岩等,并常含有化石。由此可见,火山碎屑岩与熔岩之间,火山碎屑岩与正常碎屑岩之间,包含许多过渡岩石,根据火山碎屑粒度大体可以分为:1.火山集块岩是主要由粗火山碎屑(大于64mm)如熔岩碎块等(占50%以上),固结而成的岩石。熔岩碎块带棱角或经搬运磨圆,填充物和基质为熔岩、火山灰、泥砂、钙质、硅质等。分选性一般不好,层理不清,常形成厚层和块状层。根据岩石中熔岩碎块的成分,可以命名为安山集块岩、流纹集块岩等。此种岩石质地较坚硬,堆积厚度从数百米可达数千米,我国东部在中生代中后期形成大量火山碎屑岩,常形成高山。2.火山角砾岩是主要由粒径为2—64mm的熔岩碎块或角砾(含量50%以上)固结而成的岩石,也常含其它岩石的角砾,多数具明显棱角,分选差,大小不等。填充物和基质为熔岩、火山灰或泥砂等,也可以是钙质、硅质等。根据角砾成分可命名为流纹角砾岩、安山角砾岩、玄武角砾岩等。3.凝灰岩是主要由粒径小于2mm的火山灰(岩屑、晶屑、玻屑)及火山碎屑等(含量50%以上)固结而成的岩石。分选差,碎屑多具棱角。岩石外貌有粗糙感,可具清楚的层理。根据碎屑成分可分为玻屑凝灰岩、晶屑凝灰岩、岩屑凝灰岩、混合型凝灰岩等。玻屑凝灰岩常保存于时代较新的火山碎屑岩中,经过脱玻作用和蚀变作用可以形成膨润土或漂白土等。凝灰岩可有黄、灰、白、棕、紫等不同颜色。有时凝灰岩中含有正常碎屑,而形成砂质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等。上述各类火山碎屑岩,多形成于火山口附近或其周围的有水盆地中。在地层剖面中火山碎屑岩可以反映地史发展过程中的火山活动情况和古地理环境。二、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这类岩石是岩石风化产物和剥蚀产物中的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通过化学作用方式沉积而成的岩石和通过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生理活动使某种物质聚集而成的岩石,前者属于化学岩,后者属于生物化学岩。这类岩石大多是在海、湖盆地中形成,有一小部分也可以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形成。成分常较单一,具有结晶粒状结构、隐晶质结构、鲕状结构、豆状结构或具有生物结构、生物碎屑结构等。其中有许多岩石本身就是有重要意义的沉积矿产,如石盐、钾石盐、石膏、芒硝、石灰石、白云石、铁矿、锰矿、铝土、磷矿、硅藻土等。根据化学沉积分异的一般顺序,简述主要岩类和岩石如下。(一)铝、铁、锰质岩类是富含铝、铁、锰质矿物的化学或生物化学岩。Al、Fe、Mn是溶液中活动性较差的元素,往往以胶体形式在原地或海湖边缘沉积,但在深海盆Fe、Mn等也有大量沉积。1.铝土岩 又称铝矾土。主要由三水铝石(Al[OH]3)、软水铝石和硬水铝石(AlO[OH])等组成,故根据成分有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三水铝石之分。常含有SiO2、Fe2O3等混入物。铝土岩和粘土岩外貌和性质相似,一般称Al2O3/SiO2>1者为铝质岩;≥2.6者称铝土矿;若<1者则称粘土岩。和粘土岩相比,铝土岩岩性致密,硬度和比重较大,没有可塑性。致密块状、鲕状或豆状结构。因含杂质不同,颜色有白、灰、黄等。成因不一,主要由铝硅酸盐矿物(如长石等)化学风化分解后形成的氧化铝经搬运在海、湖盆中沉积而成,也有一部分是残积而成。是炼铝的主要原料。我国河北、辽宁、山东、河南、贵州、云南等省分布甚广。2.铁质岩为富含铁矿物的化学岩或生物化学岩。主要矿物成分有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等。常混入砂质、粘土、硅质等。致密块状、鲕状、豆状或肾状结构。含铁在30%以上即可称为铁矿。在地质时代的陆地表面,更主要是在浅海边缘形成。我国中、上元古界、泥盆系、石炭系等地层中常富含沉积型的铁质岩(铁矿)。3.锰质岩为富含锰矿物的沉积岩,一般含锰20%以上即成锰矿。主要矿物有软锰矿、硬锰矿、菱锰矿等,常混入砂、粘土、氧化铁、二氧化硅等杂质。多呈黑、黑褐、黑紫等色。有的性软、染手、呈土状;有的很硬,呈鲕状、肾状等。在地质时代锰质岩多在海、湖盆边缘形成,也可在风化壳中形成。目前全世界都在瞩目一种现代海底形成的金属矿源,即锰结核。1873年被英国海洋调查船首先在大西洋发现,但到1958年世界上才对锰结核进行正式有组织的调查,并逐步开展锰结核的勘探、试采和提炼技术的研究工作。锰结核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3000至6000m深的洋底表层,估计储量达3万亿吨,太平洋约占一半,其次为印度洋,故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金属资源,并被预测是人类下一个世纪的主要矿产之一。据最近分析,锰结核中含有56种元素(据McKel-vey,1983),其中锰、铜、镍、钴等金属蕴藏总量分别是陆地储量的几十倍到1000多倍。按目前世界年消耗量计算,这些金属可供全世界使用上千年至数万年。而且锰结核是年有形成,仅太平洋每年就能增长1000万吨,相当于一个大型矿床。关于锰结核的成因问题,尚未得出确切结论,有人认为在洋底淤泥表层因为有机物频繁沉降,促使底土沉积物中的锰和有色金属层层堆积形成结核,由于底层淤泥具有一种弹性,因此把锰结核总是挤出淤泥,位于底土之上。还有人认为锰和其它金属来源可能与从洋底喷出的热水矿液有关。也有人认为由海洋中脊(裂缝)喷出的高温熔岩,经海水冲洗、析出含金属的热液,形成“重金属泥”,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锰结核或热液多金属矿床。(二)硅、磷质盐类硅质岩是一种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化学成分的岩石。二氧化硅是通过化学或生物化学沉积作用或某些火山作用生成的,主要矿物成分是玉髓、蛋白石、石英,常混入碳酸盐、氧化铁、粘土矿物等。磷质岩是一种富含磷酸盐矿物的岩石。主要矿物成分为磷灰石,常混入砂、粉砂、粘土、方解石、石英、海绿石等。大多数为经海洋生物化学作用沉积而成的。1.燧石岩一种致密坚硬的硅质岩石,俗称“火石”。主要矿物成分为玉髓、微粒石英、蛋白石等。常为浅灰至黑灰色,具蜡状光泽和贝壳状断口。主要产于石灰岩中,形成燧石结核、不规则团块或燧石条带(夹层),很少成为独立稳定的岩层。我国中、上元古界碳酸盐岩层中常含有燧石结核或薄层。多为海洋沉积或成岩交代而成。2.碧玉岩也是一种致密坚硬的硅质岩石,主要矿物成分为玉髓、细粒石英,常混入氧化铁等,呈红、棕、绿、玫瑰等色,具贝壳状断口,蜡状光泽。其性质和燧石岩基本相同,但碧玉岩常产于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其成因与火山沉积有关。质佳的碧玉可作各种工艺品。3.硅藻土是一种疏松粉状的硅质岩石,由硅藻遗体组成,硅藻含量可达70—90%。主要成分为蛋白石,常和粘土或碳酸盐混在一起。白或浅黄色,质轻而软,孔隙度可达90%左右,粘舌,吸咐力很强,是良好的吸附剂,可作炼油、制糖的吸附剂和净化剂,也是优良的隔音、隔热材料。多分布于新生代沉积层中,我国山东临朐、吉林、湖南等皆产硅藻土。4.磷块岩 通常把含P2O5大于5—8%的岩石统称磷块岩或磷质岩,其结构变化很大,有砂状结构、泥状结构等,外表有时以砂岩、页岩或碳酸盐岩,一般需用化学鉴别方法(与磷灰石同)。(三)碳酸盐岩类碳酸盐矿物含量大于50%,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白云石等,常混入二氧化硅、氧化铁、粘土、砂等。常具结晶粒状结构、鲕状结构、豆状结构、生物结构或碎屑结构等。过去认为本类岩石主要形成于海湖盆地中的较深浅水环境,成因和形成环境比较简单。近来研究结果认为其沉积环境可以是浅水、较深水,也可以是潮上带,有许多是在有丰富生物和极浅水条件下形成的;其成因可以是化学沉积、生物化学沉积、生物沉积,也可以是机械作用的碎屑沉积,后一种虽然也具有碎屑岩类的特点,但其碎屑并非来源于陆地,而是由海盆内形成的碎屑,即内碎屑。本类岩石分布很广,仅次于粘土岩和其它碎屑岩,约占沉积岩总量的20%,在我国约占沉积岩总面积的55%。本类岩石的代表岩石为石灰岩和白云岩,但二者间有许多过渡类型的岩石,如表4-6。表4-6石灰岩与白云岩及其过渡岩石的划分 1.石灰岩类一类以方解石为主要组分的岩石,有灰、灰白、灰黑、黑、浅红、浅黄等颜色,性脆,硬度不大,小刀能刻动,滴盐酸剧烈起泡。由于石灰岩易溶,在石灰岩发育地区常形成石林、溶洞等,称喀斯特地貌。石灰岩是制石灰、水泥的主要原料和冶炼钢铁的熔剂,也是制化肥、电石的原料,并广泛用于制碱、制糖、陶瓷、玻璃、印刷等工业中。根据结构和成因,主要种类有:(1)竹叶状灰岩(砾屑灰岩)是一种典型的内碎屑灰岩。所谓内碎屑,也称盆地碎屑、同生碎屑,是沉积于水盆地底部的未完全固结或已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经水流或波浪作用破碎、搬运、磨蚀而成的碎屑,这些碎屑根据大小可以称为砾屑、砂屑、粉屑、泥屑等。它们再沉积形成岩石,就是内碎屑灰岩。而竹叶状灰岩是由灰岩扁砾被钙质胶结而成的典型砾屑灰岩,其砾屑为扁圆或长椭圆形,垂直层面切开形似竹叶,故名。砾屑大小不一,磨圆度高,其表皮常有一层紫红色或黄色铁质氧化圈,砾屑约占60—70%。砾屑成分单一,多为泥晶方解石(泥晶指泥状碳酸钙细屑或晶体,又称灰泥);胶结物和填充物多为微晶或细晶方解石,约占30—40%。我国华北寒武系上部和奥陶系下部有广泛分布。一般认为这种灰岩是在潮汐和波浪活动频繁的海滩地区(潮间带或潮下带),先沉积了泥晶灰岩,然后被潮汐或波浪破坏,形成碎块,并被磨蚀成砾,然后又被CaCO3胶结而成。沉积环境是氧化环境。有些灰岩是由砂屑或粉屑胶结而成的,可以称为砂屑灰岩或粉屑灰岩。这类灰岩可具交错层理、干裂、波痕等构造。(2)生物碎屑灰岩是由各种生物碎屑被碳酸钙胶结而成的灰岩,常见的有生物贝屑(贝壳碎屑)灰岩。它多形成于水流或波浪作用强烈的地区或生物礁的侧翼。(3)鲕状灰岩(鲕粒灰岩)指鲕粒含量大于50%的灰岩。鲕粒直径小于2mm,大于2mm者则称豆粒。这种灰岩的形成条件,一般认为是海水中溶解的CaCO3成过饱和状态,沉积环境为潮汐和波浪作用强烈的浅海,并且海水中富含泥砂等陆源碎屑、内碎屑、生物碎屑且比较混浊。潮汐和波浪作用经常引起水介质的搅动,每搅动一次,水中各种碎屑便处于悬浮状态,并促使CO2从水中逸出,这样就导致海水中过饱和的CaCO3发生沉淀,并以各种细小碎屑为结核中心,层层围绕,形成鲕粒。如此周而复始,鲕粒越来越大,当其重量超过波浪、水流搅动的能量,便堆积在海底,并为CaCO3所胶结,形成鲕状灰岩。所以,这种灰岩是一种化学成因和机械成因的灰岩。我国北方中寒武统有典型的鲕状灰岩。(4)化学石灰岩指通过化学及生物化学方式由海湖中沉淀而成的石灰岩。多具隐晶或结晶结构,致密均一,或具贝壳状断口。这种灰岩多形成于温暖浅海地区,气候温暖,有利于蒸发及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海水中CO2释出或被植物吸收,导致CaCO3沉淀。另外,在泉水出口处,由于温度升高和压力减小,使水中CO2逸出,也导致CaCO3的沉淀,形成疏松多孔的石灰华。(5)结晶灰岩指主要由方解石晶粒组成的灰岩,它常由泥晶灰岩(由0.001—0.004mm的灰泥组成)及其它灰岩重结晶形成。2.白云岩类指以白云石为主要组分(50%以上)的碳酸盐岩。常混入方解石、粘土矿物、石膏等杂质。外貌与石灰岩相似,但硬度略大,较坚韧,滴稀盐酸(5%)不起泡或微弱发泡,风化面常有白云石粉及纵横交叉的刀砍状溶沟。按结构分,有碎屑白云岩、微晶白云岩、结晶白云岩等。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白云岩、交代白云岩(或次生白云岩)等。原生白云岩是在干热气候条件下的高盐度海湾、潟湖、咸化海或内陆咸水湖泊中通过化学沉淀而成的白云岩;或者是咸水中Mg2+离子交代置换底部CaCO3灰泥中一部分Ca2+离子(这种作用叫同生交代作用)而成的白云岩。原生白云岩的特征是成层稳定,生物化石稀少,常和石膏等共有些白云岩是在成岩过程中沉积的碳酸钙和被渗透下来的咸水中的硫酸镁、氯化镁等反应交代而成。这种作用叫白云岩化作用,这种白云岩叫成岩白云岩或交代白云岩。白云岩化的条件一般认为必须是水溶液中Mg/Ca比值相当大。这种白云岩层位不甚稳定,常呈似层状、透镜状、斑块状产于灰岩中,横向常过渡为白云质灰岩或灰岩。由于方解石被白云石交代后,体积缩小13%,故成岩白云岩孔隙发育,可为良好的储油层或某些矿床的控矿层。白云岩在冶金工业中可作熔剂和耐火材料,部分用来提炼金属镁,也可用作化肥、陶瓷、玻璃工业的配料和建筑石材。在上述石灰岩和白云岩之间,因二者含量比例不同,可有多种过渡岩石,如含白云质灰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含灰质白云岩等,其成分变化如表4-6所列。3.泥灰岩类是碳酸盐岩与粘土岩之间的一类过渡类型岩石。石灰岩中泥质(粘土)成分增加到25—50%,即可称泥灰岩;若白云岩中泥质(粘土)成分增加到25—50%,则称泥云岩。岩石致密,呈微粒或泥状结构,黄、灰、绿、紫等色。常分布于石灰岩和粘土岩的过渡地带,或夹于薄层灰岩和粘土岩之间,多呈薄层状或透镜体状产出。加冷盐酸起泡(泥云岩起泡微弱或不起泡),并有泥质残余物出现。(四)蒸发盐岩类指由钾、钠、钙、镁等卤化物及硫酸盐矿物为主要组份的纯化学沉积岩,又称盐类岩。这种岩石广泛分布于闭塞海湾、潟湖、内陆盐湖等沉积中。它们是在干燥气候条件下,由于海、湖水分强烈蒸发,卤水浓度增大,致使其中盐类结晶析出沉淀而成。常见的有石盐(NaCl)、钾石盐(KCl)、石膏(CaSO4·2H2O)、硬石膏(CaSO4)、芒硝(Na2SO4·10H2O)、苏打(Na2CO3·10H2O)、硼砂(Na2B4O7·10H2O)等,混入物有粘土、碎屑物以及方解石、白云石、氧化铁凝胶等,还经常伴生溴、碘等元素。这类岩石在沉积岩中所占比重很小,但其本身常构成重要的矿产。如青海柴达木盆地中有许多盐湖,估计盐类储量可达500多亿吨,其中钾盐达1亿多吨。新疆吐鲁番盆地艾丁湖是我国最低的地方(-154m),就是一个以芒硝为主的盐湖。(五)可燃有机岩类这是由各种生物(动物、植物)堆积,经过复杂变化所形成的、含有可燃性有机质的一类沉积岩,它们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地壳能源矿产。按照成分可分为二类:一是碳质可燃有机岩,包括煤、褐炭、泥炭等;一是沥青质可燃有机岩,化学成分以碳氢化合物为主,包括石油、天然气、地蜡、地沥青等。本类岩石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有固体、液体和气体。在矿床一章将要进一步介绍。2023-07-09 02:35:301
石灰岩溶洞形成原理?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斯拉夫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2023-07-09 02:35:392
石灰岩溶洞形成原理?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层是先决条件,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碳酸氢成钙[Ca(HCO3)2],後者可溶于水,当这种水在地下深处有一定压力时,溶解更甚。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当这种含钙的水,在流动中失去压力,或成份发生变化,钙有一部分会以石灰岩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由於免受自然外力的破坏,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 由於这种地理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2023-07-09 02:36:001
喀斯特地貌特征
喀斯特地貌的特点是地表崎岖、土壤十分贫瘠,不利农业发展,因此在云贵高原有“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両银”的俗谚。但其千沟万壑的特色却十分受到观光客青睐,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按出露条件,喀斯特地貌可划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这三种。地貌形成原因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气候,降水,温度和气压影响水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影响岩溶作用,生物,动植物给土壤提供有机质,土壤中的有机质氧化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影响岩溶作用。构造,岩层的产状和节理构造等,有利于水的垂直流动,从而影响岩溶作用。2023-07-09 02:36:061
石灰岩溶洞形成原理?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层是先决条件,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碳酸氢成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当这种水在地下深处有一定压力时,溶解更甚。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当这种含钙的水,在流动中失去压力,或成份发生变化,钙有一部分会以石灰岩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由于免受自然外力的破坏,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由于这种地理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2023-07-09 02:36:231
桂林的山属于什么岩石
喀斯特地貌2023-07-09 02:36:327
岩溶地貌景观是如何形成的
岩溶地貌就是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钙+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3、地下水循环通畅。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狭窄的垂直纵向竖井与这些河道联通,使地表水得已顺畅地经地下河流走。世界上的大洞穴,大多数都是喀斯特区。我们在照片中常见到的岩沟、天生桥、石灰岩孤峰、石林等,都是喀斯特区特有的地形。如果洞穴足够大且顶部接近地表面,则洞顶会发生坍塌。这样就会产生名叫落水洞的洼地。落水洞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常常合并成更大的凹陷,叫做坡立谷(俗称“天坑”),它常常是平底的,并由石灰岩中不溶残余特形成的土壤所覆盖。有些地区的石灰岩中不溶解物多一些,留下来的物质形成可以耕种的土壤。在一些降雨量很大喀斯特地区,所有降水都完全渗透到地下,甚至使那一地区连生活用水都难以找到。另一些地方,地表则可能会出现大泉,以河流的形式流过地表面,然后再次消失于地底下。▲按其发育演化,喀斯特地形可分出以下6种。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根据不同分类原则,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按海拔高度分为:高山喀斯特、高原喀斯特、海岸喀斯特、海底喀斯特。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按发育程度分为:全喀斯特、半喀斯特或流水喀斯特。按水文特征分为:充气带喀斯特、浅饱水带喀斯特、深部喀斯特。按形成时期分为:化石喀斯特、古喀斯特、现代喀斯特等。还有生物喀斯特等。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和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包括漏斗、喀斯特盆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喀斯特地貌有竖井、芽洞、天生桥等。喀斯特的研究在科学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2023-07-09 02:36:491
喀斯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呢?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又称岩溶。通常指岩石裸露、草木不生,具有洞穴、落水洞、地下河而缺乏地表河流和湖泊为特征的地区。是地下水对可溶性块状石灰岩溶蚀的结果。喀斯特一词原指亚得里亚海达尔马提亚沿岸的石灰岩地区,现已用于类似的一切地区。喀斯特分布在世界上极为零散的地区,如法国的科斯、中国的广西、美国的肯塔基州等。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3、地下水循环通畅。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狭窄的垂直纵向竖井与这些河道联通,使地表水得已顺畅地经地下河流走。世界上的大洞穴,大多数都是喀斯特区。我们在照片中常见到的岩沟、天生桥、石灰岩孤峰、石林等,都是喀斯特区特有的地形。如果洞穴足够大且顶部接近地表面,则洞顶会发生坍塌。这样就会产生名叫落水洞的洼地。落水洞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常常合并成更大的凹陷,叫做坡立谷(俗称“天坑”),它常常是平底的,并由石灰岩中不溶残余特形成的土壤所覆盖。有些地区的石灰岩中不溶解物多一些,留下来的物质形成可以耕种的土壤。在一些降雨量很大喀斯特地区,所有降水都完全渗透到地下,甚至使那一地区连生活用水都难以找到。另一些地方,地表则可能会出现大泉,以河流的形式流过地表面,然后再次消失于地底下。 根据不同分类原则,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按海拔高度分为:高山喀斯特、高原喀斯特、海岸喀斯特、海底喀斯特。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按发育程度分为:全喀斯特、半喀斯特或流水喀斯特。按水文特征分为:充气带喀斯特、浅饱水带喀斯特、深部喀斯特。按形成时期分为:化石喀斯特、古喀斯特、现代喀斯特等。还有生物喀斯特等。喀斯特作用以外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砾岩、角砾岩、砂岩)、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和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包括漏斗、喀斯特盆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喀斯特地貌有竖井、芽洞、天生桥等。 喀斯特的研究在科学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喀斯特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如有些地区因喀斯特发育使地表严重缺水,或在雨季时地表水来不及排泄,使一些喀斯特洼地积水成灾,影响农业生产;喀斯特洞穴导致坝区、库区发生渗漏;采矿或开挖隧道时发生涌水;喀斯特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导致地面的塌陷;路基或铁路建筑物遇地下喀斯特泉水受淹等。但是,喀斯特区也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如喀斯特洞穴是地下水运动和贮存的良好场所,可利用洞穴作为地下水库,进行发电和灌溉;喀斯特泉水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宜于灌溉、饮用,且有承压性,便于开发利用;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的元素和气体,在医疗上价值很大;喀斯特区的矿产资源较丰富,尤以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的各种沉积矿产最为丰富。近年来,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发现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喀斯特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2023-07-09 02:36:581
权力的游戏取景地址整理
最近《权力的游戏》又开始了,大家是不是已经开始追剧了呢?那么,大家知道电视剧中的取景地都是哪里吗?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话,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盘点一下《权力的游戏》的取景地吧!克罗地亚最有格调的欧洲小国,权游迷打卡必去!克罗地亚是是权游的重要取景地,其悠久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历史古迹,向人们展示着一部完整的欧洲史,乃至世界史。如果你的地中海之梦是温暖的天气和古城墙下蓝宝石般的海水,那么克罗地亚就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地方。①戏里它是:君临城杜布罗夫尼克即使不是权游的粉丝,很多人也更习惯称杜布罗夫尼克为君临城,似乎这才显得出这座古城的气势。在君临城,不仅可以找寻《权力的游戏》中热门的取景地,依稀还能看到《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驯龙高手》的影子。登上古城墙,在至高点看到古城全貌;环绕行走一周,看蔚蓝的亚得里亚海,和红顶白墙的建筑群;登上塞德山山顶俯瞰旧城,在Panorama餐厅,欣赏着无敌海景,吃一顿好吃不贵的大餐,简直完美。古城街道两旁的各种商铺,民居,与中世纪留下来的宫殿,建筑比肩而立;教堂的钟声与酒吧的livemusic交相呼应究竟是现实?是中世纪?亦或是剧?傻傻分不清楚。②戏里它是:君临城后花园特尔斯泰诺植物园君临城中的珊莎和提利尔家喝茶的皇家花园,取景于克罗地亚的特尔斯泰诺植物园。距杜布罗夫尼克仅有20分钟路程,建于15世纪后期,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园之一,可凭栏远眺亚得里亚海的美景。③戏里它是:奴隶湾弥林斯普利特克里斯堡垒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堡垒、教堂、塔楼的斯普利特,是权游中龙母的主要活动场地,也是现实中的世界文化遗产。这座特克里斯城堡建立在几十米高的岩石上,保护了斯普利特14个世纪的和平与安宁。④戏里它是:布拉弗斯希贝尼克小镇权游第5季的布拉弗斯,取景于中世纪小镇希贝尼克,剧中这里是无面者组织的基地,二丫在此受训成为刺客,也是铁金库的所在地。现实中它是一座韵味十足的海上古城,一边是湛蓝的亚德里亚海,一边是建立在高坡上的中世纪老城,引人入胜。⑤戏里它是:魁尔斯城洛克鲁姆岛剧中魁尔斯城的取景地,叫洛克鲁姆岛。在这里龙母参加了香料王和十三巨子的欢迎宴会,拥有剧中的铁王座!事实上,距杜布罗夫尼克乘船只需15分钟,这座森林小岛,不仅有着许多珍稀植物,还有瀑布、断崖、修道院等引人入胜的景观。北爱尔兰作为权游最大的取景地,北爱尔兰比剧中的场景要美得多,壮观的多。假期去上那么一趟,亲眼看看临冬城,铁群岛,国王大道和北境的森林,铁群岛,龙石滩等等,岂不快哉?①戏里它是:国王大道黑暗树篱第二季的第1集,Arya(二丫被迫伪装成男孩逃出君临城,那段路经过的就是国王大道。黑暗树篱位于北爱尔兰Armoy村附近,盘根错节的树木交织缠绕而成的黑暗树篱,仿佛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入口,这种诡异而惊奇的感觉令人更想要步入其中一探究竟。②戏里它是:临冬城沃德城堡不论过去多少季,临冬城这个地方始终是剧迷心中的权游起源地,该地就是在沃德城堡取景的。已经有400多年历史的沃德城堡,距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仅35英里。俯瞰着斯特兰福德湾,是一座典型的爱尔兰乡村庄园。漫步其中,生机勃勃的植被,哥特式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仿佛步入了权游的真实魔幻场景。③戏里它是:拜拉席恩的营地卡里卡索桥第二季里,拜拉席恩的营地就在这附近。这条宽1米、长20米的桥梁用绳索串连,将海边断崖与卡里克岛连接起来,在遍布岩石暗礁的海水之上30米处迎风摇曳。在桥上走过,惊险又刺激!④戏里它是:君王港巴林托伊港巴林托伊港因权游中的铁群岛的君王港而出名,这里码头景色每一帧都是明信片,来这里拍一张权游明信片带回家吧!⑤戏里它是:龙石岛海滩下坡海滩第二季第1集中,史坦尼斯在黑水河战役中失败,退回龙石岛,他与红衣女在龙石岛海滩焚烧了维斯特洛七古神雕像。下坡海滩位于北爱伦敦德里郡附近,绵延十余公里的沙滩是个冲浪圣地。置身于海滩悬崖之上时,给人一种苍茫大地的空旷之美。⑥戏里它是:铁王座泰坦尼克博物馆第一季中大多数内景都取景于这里,在权游中,铁王座是群雄逐鹿的中心,而这座拍摄中使用的铁王座如今就在泰坦尼克博物馆里。就连英国女王,也曾专程来看这个铁王座。这里曾经建造了著名的泰坦尼克号,你可以在这里探索关于泰坦尼克号建造的所有细节,利用电脑可以飞越龙骨到舰桥,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影片经典片段。⑦戏里它是权游外景拍摄地巨人之路因巨人之路的奇特岩石及崎岖的海岸线构成的磅礴景观,权游在这里拍摄了很多外景。作为北爱尔兰的著名旅游景点,它位于贝尔法斯特西北约80公里处大西洋海岸,由数万根大小不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被视为世界自然奇迹。在这里你还可以带上一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巨人之石”回家,在游客中心有用火山岩打磨的六边形worrystone或者冰箱贴,很具纪念意义!⑧戏里它是:北境森林托利莫尔森林公园权游第一季开头的北境森林就是在托利莫尔森林公园拍摄的,这里是一切故事的起点。这座景观森林公园在纽卡斯尔西边3公里处,你可以沿着美丽的森林步道尽情感受小溪森林的天然风光,或者骑着自行车游览一下那些人工洞穴。冰岛①戏里它是:绝境长城瓦特纳冰川国家公园剧中,几乎所有绝境长城及长城以北的场景都在此拍摄完成。苍茫寒冷之地,成就了北境的设想,展现了北境之地的壮丽风光。瓦特纳冰川是欧洲最大冰川,坐落于冰岛的东南部,皑皑冰雪之下隐藏着野性的火山,冰与火在这里达到了完美的和谐共融,大概只有亲眼所见,你才能感受到这种大气磅礴的自然奇迹。②戏里它是:艾林谷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辛格韦利尔公园是猎狗和美人布蕾妮大战的艾林谷的取景地。它位于雷克雅未克市中心东北40公里处,是冰岛最重要的古迹,不仅是冰岛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世界遗产。③戏里它是:雪诺定情地米湖温泉洞相信许多权游迷对这里一定印象深刻,雪诺与耶哥蕊特鸳鸯戏水的地方就是取景于这里。米湖是冰岛第四大湖,四周遍布火山口,温泉和熔岩地层,布满了嶙峋怪石,里面有45°C的地热水,透过裂缝洒下的阳光与打在湛蓝的泉水上,尤其美丽!④戏里它是:异鬼攀爬绝境长城上帝瀑布权游中异鬼攀爬绝境长城的一幕就是在这取景的。这里夏季遍布苔藓,绿草如茵,冬季则千里冰封,唯有瀑布依旧滔滔不息,水声响彻云霄,就仿佛众神在耳边咆哮!所以又名众神瀑布。西班牙①戏里它是:多恩流水花园塞维利亚王宫七大王国之一的多恩国的流水花园就取景于塞维利亚王宫。塞维利亚王宫是欧洲最古老的皇家宫殿,在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里融合了伊斯兰风格、基督教风格和哥特风格等各式风情,与多恩国的皇家高贵气质十分契合。在塞维利亚,白天逛逛古城,晚上就钻进酒吧看一场热情的弗拉明戈表演,最后再用Tapas作为宵夜,结束完美的一天!②戏里它是:弥林竞技场奥苏纳镇斗牛场这里是龙母在弥林遇刺一幕的拍摄地。奥苏纳是公爵领地,这片肥沃的土地还盛产橄榄油!③戏里它是:提利尔家族所在地贝萨卢小镇贝萨卢小镇是剧中提利尔家族城堡的取景地,这里拥有丰富的中世纪建筑遗迹,跟玫瑰家族家境雄厚、历史悠久的气质相契合。④戏里它是:极乐塔萨夫拉古堡这里是极乐塔之战的拍摄地。琼恩在这里出生,莱安娜在这里难产而死,年青力壮的艾德,在这里打败了拂晓神剑......萨夫拉古堡位于西班牙中部的瓜达拉哈拉省,是西班牙最寒冷的地方,距离马德里仅2.5h车程,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中,萨夫拉古堡遗世独立的矗立着。摩洛哥①戏里它是:阿斯塔波镇索维拉索维拉是剧中奴隶湾阿斯塔波镇的取景地,是龙母丹妮莉丝得到8000个无垢者的地方。索维拉是一个与世无争,静谧独立的海鸥之城,正是这份静谧让索维拉保留了自己最纯粹的美,白色的海鸥在天空自在的飞翔,蓝色的渔船在水面上缓缓的前行,这份美丽,让人想要私藏起来。②戏里它是:渊凯城阿伊特·本·哈杜村这里是渊凯城的取景地,龙母在这里解放了奴隶,收获了民心。印象中的摩洛哥似乎应该是蓝色的舍夫沙万,或者是色彩斑斓的文艺小镇,然而这座位于大漠荒野的城堡村落似乎会颠覆你的想象,它建于公元8世纪,这里流转沧桑、是历史兴盛落寞的见证者。马耳他①戏里它是:龙母大婚地蓝窗马耳他的著名景点蓝窗,是剧中龙母与卓戈卡奥的大婚之地。蓝窗是马耳他第二大岛戈佐岛西面海岸的一个28米高石灰岩天然拱,作为马耳他“三蓝”(蓝窗,蓝湖,蓝洞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但于年3月坍塌了,实在令人惋惜痛心!但马耳他还有很多其他美景等待大家去探索!好了,如果大家要重温一下这部剧的话,那么不如就找个时间来这些取景地看看吧!2023-07-09 02:37:051
喀斯特地貌达发育程度和植被覆盖率的关系如何及其原因?
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又称岩溶。通常指岩石裸露、草木不生,具有洞穴、落水洞、地下河而缺乏地表河流和湖泊为特征的地区。是地下水对可溶性块状石灰岩溶蚀的结果。喀斯特一词原指亚得里亚海达尔马提亚沿岸的石灰岩地区,现已用于类似的一切地区。喀斯特分布在世界上极为零散的地区,如法国的科斯、中国的广西、美国的肯塔基州等。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3、地下水循环通畅。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狭窄的垂直纵向竖井与这些河道联通,使地表水得已顺畅地经地下河流走。世界上的大洞穴,大多数都是喀斯特区。我们在照片中常见到的岩沟、天生桥、石灰岩孤峰、石林等,都是喀斯特区特有的地形。如果洞穴足够大且顶部接近地表面,则洞顶会发生坍塌。这样就会产生名叫落水洞的洼地。落水洞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常常合并成更大的凹陷,叫做坡立谷(俗称“天坑”),它常常是平底的,并由石灰岩中不溶残余特形成的土壤所覆盖。有些地区的石灰岩中不溶解物多一些,留下来的物质形成可以耕种的土壤。在一些降雨量很大喀斯特地区,所有降水都完全渗透到地下,甚至使那一地区连生活用水都难以找到。另一些地方,地表则可能会出现大泉,以河流的形式流过地表面,然后再次消失于地底下。根据不同分类原则,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按海拔高度分为:高山喀斯特、高原喀斯特、海岸喀斯特、海底喀斯特。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按发育程度分为:全喀斯特、半喀斯特或流水喀斯特。按水文特征分为:充气带喀斯特、浅饱水带喀斯特、深部喀斯特。按形成时期分为:化石喀斯特、古喀斯特、现代喀斯特等。还有生物喀斯特等。喀斯特作用以外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砾岩、角砾岩、砂岩)、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和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包括漏斗、喀斯特盆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喀斯特地貌有竖井、芽洞、天生桥等。石芽和溶沟 喀斯特水沿可溶性岩石的节理、裂隙进行溶蚀和冲蚀所形成的沟槽间突起与沟槽形态,是喀斯特区山坡上和盆地里常见的一种凹凸不平的地形。水的溶蚀和冲蚀,以及植物的作用,使岩石层面和节理处开始形成微小的沟槽,以及加深扩大的沟、小盆、斗和不规则坑等,统称为溶痕。溶痕加深成为沟槽形态,称溶沟;沟槽间的突起称石芽。溶沟宽十余厘米至2米,深由数厘米至3米,长度不超过深度5倍者为溶沟,大于5倍者为溶槽,其底部往往被土及碎石所充填。被溶沟分割残存的、高度不超过3米的石芽,常分布在斜坡上。当石芽全被溶蚀残余堆积物──红土所掩埋,则称为埋藏石芽。石林 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条件下,厚层质纯的碳酸盐岩地层中发育的形体高大的沟间耸岩。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它是热带石芽的一种特殊形态。石林之间有很深的溶沟,沟坡垂直,坡壁上有平行垂直凹槽,以中国云南的路南石林最为典型 ,相对高一般20米左右,大者达50米。在有些喀斯特盆地里和喀斯特高原上, 满布的石芽和溶沟使地表崎岖不平,称为溶沟原野。落水洞 流水沿裂隙进行溶蚀、机械侵蚀以及塌陷形成的近于垂直的洞穴。它是地表水流入喀斯特含水层和地下河的主要通道,分布于喀斯特洼地的底部,也有分布在斜坡上。其形态不一,深度可达100米以上,直径很少超过10米。中国各地对落水洞称谓有无底洞、消水洞、消洞等名称。落水洞进一步向下发育,形成井壁很陡、近于垂直的井状管道,称为竖井,又称天然井。喀斯特井 是地表水流入地下河的垂直通道,也可以由非落水洞形成。落水洞往往是喀斯特漏斗的雏形,而漏斗进一步发育可扩大为喀斯特洼地和喀斯特盆地。干谷和盲谷 喀斯特区干涸的河谷和没有出口的地表河谷。干谷又称死谷,其底部较平坦,常覆盖有松散堆积物,沿干河床有漏斗、落水洞成群地作串球状分布,往往成为寻找地下河的重要标志。成因很多,中国南方的一些喀斯特谷地,或因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下渗,使原来的喀斯特谷地成为干谷,或因地表曲流段被地下河袭夺,地表留下弯曲的干谷。中国北方喀斯特地区一些河谷,在洪水季节是地表河,在枯水季节则成为干谷。喀斯特区的地表河下游消失于落水洞或溶洞中,成为无出口的河谷,称为盲谷,又称断尾河。常发育于地下水水力坡降变陡处,是地下河夺走地表河所致,因此在地表水没入落水洞的上方为一陡壁。由喀斯特陡壁下流出的喀斯特泉或地下河,在地表出露形成的河流,称为断头河。喀斯特丘陵 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起伏不大的石灰岩丘陵。相对高差通常在100~150米左右,坡度不如峰林陡,小于45°,已不具峰林形态。它与喀斯特洼地组合成亚热带喀斯特区的主要类型,以中国黔北、鄂西、川东为典型。若在新构造运动上升区,河流强烈下切,侵蚀作用加强,使丘陵、峰丛、峰林被切割成为陡峻的喀斯特山地。这些山地的相对高差可达数百米以上,顶部和上部喀斯特形态显著,半山腰则多出现悬挂泉水或暗河出口的洞流,山坡上石芽裸露,山体下部侵蚀作用显著,有喀斯特悬谷分布。喀斯特的研究在科学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喀斯特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如有些地区因喀斯特发育使地表严重缺水,或在雨季时地表水来不及排泄,使一些喀斯特洼地积水成灾,影响农业生产;喀斯特洞穴导致坝区、库区发生渗漏;采矿或开挖隧道时发生涌水;喀斯特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导致地面的塌陷;路基或铁路建筑物遇地下喀斯特泉水受淹等。但是,喀斯特区也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如喀斯特洞穴是地下水运动和贮存的良好场所,可利用洞穴作为地下水库,进行发电和灌溉;喀斯特泉水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宜于灌溉、饮用,且有承压性,便于开发利用;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的元素和气体,在医疗上价值很大;喀斯特区的矿产资源较丰富,尤以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的各种沉积矿产最为丰富。近年来,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发现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喀斯特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一般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少,不容易形成2023-07-09 02:37:131
溶洞是不是形成于石灰岩构成的山洞中
是 溶洞的形成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层是先决条件,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碳酸氢成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当这种水在地下深处有一定压力时,溶解更甚。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当这种含钙的水,在流动中失去压力,或成份发生变化,钙有一部分会以石灰岩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由于免受自然外力的破坏,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 由于这种地理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世界上最大的溶洞是北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犸猛洞,位于肯塔基州境内,洞深64km,所有的岔洞连起来的总长度达250km。洞里宽的地方象广场,窄的地方象长廊,高的地方有30m高,整个洞平面上迂回曲折,垂向上可分出三层。雨季,整个洞内都有流水,成为地下河流在坡折处河水跌落,形成瀑布;旱季,局部地区有水,成地下湖泊,可能还有积水很深的潭,不妨称无底潭。说它是个美不胜收的地下水世界真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中国是个多溶洞的国家,尤以广西境内的溶洞著称,如桂林的七星岩、芦迪岩等。北京西南郊周口店附近的上方山云水洞,深612m,有七个“大厅”被一条窄长的“走廊”相连,洞的尽头是一个硕大的石笋,美名十八罗汉,石笋背后即是深不可及的落水洞,也有一定规模。周口店的龙骨洞,洞虽不大,却是我们老祖宗的栖身地,自当顶礼膜拜。江西萍乡的义龙洞,四川巴中的中峰洞,湖南张家界的黄龙洞,贵州织金的织金洞,浙江金华的双龙洞,湖北利川的腾龙洞,重庆武隆的芙蓉洞等等。2023-07-09 02:37:201
分析贵州岩溶地貌发育的条件和原理。。。急急!!
到期刊网找一些学术资料呀2023-07-09 02:37:302
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溶岩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成因原理: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溶洞。喀斯特景观。从溶解度上看,卤化盐岩>硫酸盐岩> 碳酸盐岩;由于碳酸盐岩种类较多,其各类岩石溶解度随着难溶性杂质的多少而定,石灰岩> 白云岩> 泥灰岩。从岩石结构分析,结晶质岩石晶粒愈大溶解度愈小;等粒岩比不等粒岩溶解度要小。岩石透水性: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环网。流水作用:1.流水的溶蚀作用水的溶蚀能力来源于二氧化碳(CO2)与水结合形成的碳酸(H2CO3),二氧化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功臣,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大气流动、有机物在水中的腐蚀和矿物风化。因为温度,气压,生物,土壤等许多自然条件制约着反应的进行,并且这些反应都是可逆的,水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反应向右进行,就有利于CaCO3的分解;岩溶作用进行比较容易,反之则不利于岩溶作用。2.流水的流动作用流动的水溶蚀性更强烈一些,这是为什么?因为水中的二氧化碳需要得到及时的补充,水的溶蚀作用才能顺利进行,水的溶蚀能力才得以巩固加强。同时,流动的水带动河底砂砾对岩石进行机械侵蚀,这样更有利于岩溶作用的深入。气候影响:比如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并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因此岩溶作用得以延续进行。2023-07-09 02:37:516
岩溶地貌景观是如何形成的
岩溶地貌就是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钙+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 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 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 3、地下水循环通畅. 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 狭窄的垂直纵向竖井与这些河道联通,使地表水得已顺畅地经地下河流走.世界上的大洞穴,大多数都是喀斯特区.我们在照片中常见到的岩沟、天生桥、石灰岩孤峰、石林等,都是喀斯特区特有的地形.如果洞穴足够大且顶部接近地表面,则洞顶会发生坍塌.这样就会产生名叫落水洞的洼地.落水洞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常常合并成更大的凹陷,叫做坡立谷(俗称“天坑”),它常常是平底的,并由石灰岩中不溶残余特形成的土壤所覆盖. 有些地区的石灰岩中不溶解物多一些,留下来的物质形成可以耕种的土壤.在一些降雨量很大喀斯特地区,所有降水都完全渗透到地下,甚至使那一地区连生活用水都难以找到.另一些地方,地表则可能会出现大泉,以河流的形式流过地表面,然后再次消失于地底下. ▲按其发育演化,喀斯特地形可分出以下6种.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 ▲根据不同分类原则,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 按海拔高度分为:高山喀斯特、高原喀斯特、海岸喀斯特、海底喀斯特.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 按发育程度分为:全喀斯特、半喀斯特或流水喀斯特. 按水文特征分为:充气带喀斯特、浅饱水带喀斯特、深部喀斯特. 按形成时期分为:化石喀斯特、古喀斯特、现代喀斯特等.还有生物喀斯特等. 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和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包括漏斗、喀斯特盆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 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喀斯特地貌有竖井、芽洞、天生桥等.喀斯特的研究在科学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2023-07-09 02:38:091
去泰国哪个岛最好玩
去泰国海岛周边游玩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你会面临着选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关于选岛的相关攻略,大家可以根据下面推荐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普吉岛及周边泰国普吉岛小编不用说大家都应很熟悉了,这里是泰国最大的岛但是也是泰国最小的府。可以从中国直飞普吉岛,周边还有很多美丽的离岛,普吉岛的开放也是非常成熟,所以很多中国游客去往泰国肯定会选择的岛屿就是普吉岛。普吉岛的位置非常优越,这里可以非常方便的前往攀牙府的攀牙湾、素林和斯米兰群岛,以及甲米府的皮皮岛。在普吉岛周围还有皇帝岛、珊瑚岛、蛋岛等离岛可以前去浮潜、游泳、日光浴。普吉岛本岛上有客栈、酒店还有度假村、酒吧街、主题乐园和表演秀场等设施,非常适合家庭旅行。苏梅岛及周边苏梅岛是在泰国湾海域附近,这是泰国的第三大岛,岛上椰林密布,所以这里也经常被称之为“椰林海岛”。在苏梅岛周围有非常适合潜水的涛岛、满月派对帕岸岛、南园岛,以及由四十多个小岛组成的安通国家海洋公园,距离也是非常接近。苏梅岛的开发也是非常完善,如果选择跳岛游,这里一定要去选择,但是妩媚到并不是像普吉岛那样热门,主要的语音就是苏梅岛5-10月是雨季,11月到次年1月,这里还会受到积分的影响,而最佳的旅游时间只有2-4月。甲米及周边甲米并不是海岛或者海滩,这里是一个滨海的府,和普吉岛隔海相望,但是这里没有普吉岛喧闹繁华,这里更像是一个世外桃源。甲米的南湾游客聚集区开发的比较成熟,喜欢攀岩的小伙伴们可以期按泥瓦工莱利海岸的石灰岩山峰,在周边的小岛穿梭你还可以找到海山桂林的景象。还有兰达岛空无一人的沙滩上你能享受到“避世天堂”的惬意,原生态海岛皮皮岛是跳岛游客的最爱。除了以上这些进的概念以外,甲米岛还有很多国家森林公园,你可以选择深入雨林徒步探险、骑象旅行,甚至可以一睹“泰国九寨沟”翡翠湖的绚丽。现在,国内很多航班都可以直飞甲米,比如广州、成都、西安等城市已开通甲米直航,可以方便抵达。2023-07-09 02:38:151
桂林的地下熔岩是怎么形成的?
流水侵蚀2023-07-09 02:38:243
看看我们的地球上的地壳的总结是什么
详情如下。地壳运动变化规律总结(全)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构成地貌、土壤的物质基础,是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提供各种矿产资源。注意:岩石圈≠地壳1、基本概念、分类及成因:A.几个概念: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常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矿产:岩石形成过程中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在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的要求。矿石:含矿产的岩石,优劣常用品位表示,有些岩石本身就是矿产如:石灰岩、煤、花岗岩、大理岩。矿床: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矿产的富集地段。有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岩石: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集合体,如花岗岩是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大理岩由方解石组成。B.分类及其成因:(1)岩浆岩: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固而成,在地表以下形成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叫喷出岩又称火山岩如玄武岩等。理解教材P58页“岩浆岩生成示意图”。玄武岩:密度大,有许多气孔,不宜做建筑材料。西南地区各省都有分布。花岗岩:密度小,好的建筑材料。华山、黄山、北京八达岭等。形成矿产:有色金属。(2)沉积岩:岩石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积成岩作用下形成或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如:石灰岩,具有层理构造和化石。形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冰川沉积:先融化先沉积,杂乱物章。河流沉积:上游下游:颗粒由大到小;下游某处垂直方向上下:砾岩、砂岩、粘土。化石:古生物遗体(如贝壳)或遗迹(如足穴)。(3)变质岩:已生成岩石在高温、高压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如石灰岩变成大理石等。理解教材P61页“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注意的是石灰岩与岩浆的交界部位。C.地壳物质循环2、原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概念:岩石圈(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被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全球六大板块:亚欧、非洲、美洲、印度洋、南极洲、太平洋(全部是大洋板块)需要关注的几处地方: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深海沟。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③冰岛:生长边界。④安第斯山脉:墨西哥以北的美洲部分为太平洋板块交界,墨西哥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运动规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地区——裂谷或海洋(实例:大西洋、东非大裂谷)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陆边缘受挤压隆起为岛孤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实例: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2023-07-09 02:39:471
桂林山水地貌形成原因
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气候,降水,温度和气压影响水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影响岩溶作用,生物,动植物给土壤提供有机质,土壤中的有机质氧化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影响岩溶作用。构造,岩层的产状和节理构造等,有利于水的垂直流动,从而影响岩溶作用。2023-07-09 02:39:541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溶岩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成因原理: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溶洞。喀斯特景观。从溶解度上看,卤化盐岩>硫酸盐岩> 碳酸盐岩;由于碳酸盐岩种类较多,其各类岩石溶解度随着难溶性杂质的多少而定,石灰岩> 白云岩> 泥灰岩。从岩石结构分析,结晶质岩石晶粒愈大溶解度愈小;等粒岩比不等粒岩溶解度要小。岩石透水性: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环网。流水作用:1.流水的溶蚀作用水的溶蚀能力来源于二氧化碳(CO2)与水结合形成的碳酸(H2CO3),二氧化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功臣,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大气流动、有机物在水中的腐蚀和矿物风化。因为温度,气压,生物,土壤等许多自然条件制约着反应的进行,并且这些反应都是可逆的,水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反应向右进行,就有利于CaCO3的分解;岩溶作用进行比较容易,反之则不利于岩溶作用。2.流水的流动作用流动的水溶蚀性更强烈一些,这是为什么?因为水中的二氧化碳需要得到及时的补充,水的溶蚀作用才能顺利进行,水的溶蚀能力才得以巩固加强。同时,流动的水带动河底砂砾对岩石进行机械侵蚀,这样更有利于岩溶作用的深入。气候影响:比如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并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因此岩溶作用得以延续进行。2023-07-09 02:40:104
挪威峡湾与基岩海岸的岬湾是否一样
一样2023-07-09 02:40:299
岩溶景观简介及详细资料
岩溶 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岩溶景观 喀斯特景观 又称“喀斯特景观”。喀斯特地貌区具有的独特的自然景色。地面往往崎岖不平,岩石嶙峋,奇峰林立;地表河流稀疏;地下则发育有地下河、溶洞等。中国广西的桂林山水即为典型的岩溶景观。 岩溶地区各种地表、地下自然形态的综合景象,其主要特征因地而异。有溶沟石牙、干沟大泉、溶蚀洼地、峰林、地下水系网,以及独特的植被等。中国桂林的峰林、北方的干沟和大泉、云南路南的石林,都是岩溶景观的代表。 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就是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钙+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3、地下水循环通畅。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狭窄的垂直纵向竖井与这些河道联通,使地表水得已顺畅地经地下河流走。世界上的大洞穴,大多数都是喀斯特区。我们在照片中常见到的岩沟、天生桥、石灰岩孤峰、石林等,都是喀斯特区特有的地形。如果洞穴足够大且顶部接近地表面,则洞顶会发生坍塌。这样就会产生名叫落水洞的洼地。落水洞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常常合并成更大的凹陷,叫做坡立谷(俗称“天坑”),它常常是平底的,并由石灰岩中不溶残余特形成的土壤所覆盖。有些地区的石灰岩中不溶解物多一些,留下来的物质形成可以耕种的土壤。在一些降雨量很大喀斯特地区,所有降水都完全渗透到地下,甚至使那一地区连生活用水都难以找到。另一些地方,地表则可能会出现大泉,以河流的形式流过地表面,然后再次消失于地底下。 分类 ▲按其发育演化,喀斯特地形可分出以下6种。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 ▲根据不同分类原则,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按出露条件分为: *** 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按海拔高度分为:高山喀斯特、高原喀斯特、海岸喀斯特、海底喀斯特。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按发育程度分为:全喀斯特、半喀斯特或流水喀斯特。按水文特征分为:充气带喀斯特、浅饱水带喀斯特、深部喀斯特。按形成时期分为:化石喀斯特、古喀斯特、现代喀斯特等。还有生物喀斯特等。2023-07-09 02:40:551
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和特点
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 成因原理 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特点: 地貌:喀斯特地貌地面上往往崎岖不平,岩石绚丽,奇峰林立,地表常见有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等形态;而地下则发育着地下河、溶洞.溶洞内有多姿多彩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等。按出露条件,喀斯特地貌可划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这三种。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五种。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四种。 地形:喀斯特地形(也称“喀斯特地貌”)是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地区或存在流经石灰岩的地下水所特有的地貌现象。当雨水或者地下水与地面碳酸盐类岩石接触时,就会有少量碳酸盐溶于水中。经过长时期的溶解侵蚀,形成了以地表岩层千沟万壑为标志的地表特征。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 结构:石灰岩,也就是碳酸钙。2023-07-09 02:41:021
请问岩溶地貌是怎么形成的?
岩溶地貌就是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钙+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3、地下水循环通畅。更多关于岩溶地貌是怎么形成的,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a2562f1615836035.html?zd查看更多内容2023-07-09 02:41:081
有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钙+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形成原理】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3、地下水循环通畅.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狭窄的垂直纵向竖井与这些河道联通,使地表水得已顺畅地经地下河流走.世界上的大洞穴,大多数都是喀斯特区.我们在照片中常见到的岩沟、天生桥、石灰岩孤峰、石林等,都是喀斯特区特有的地形.如果洞穴足够大且顶部接近地表面,则洞顶会发生坍塌.这样就会产生名叫落水洞的洼地.落水洞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常常合并成更大的凹陷,叫做坡立谷(俗称“天坑”),它常常是平底的,并由石灰岩中不溶残余特形成的土壤所覆盖.有些地区的石灰岩中不溶解物多一些,留下来的物质形成可以耕种的土壤.在一些降雨量很大喀斯特地区,所有降水都完全渗透到地下,甚至使那一地区连生活用水都难以找到.另一些地方,地表则可能会出现大泉,以河流的形式流过地表面,然后再次消失于地底下.【种类】▲按其发育演化,喀斯特地形可分出以下6种.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根据不同分类原则,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按海拔高度分为:高山喀斯特、高原喀斯特、海岸喀斯特、海底喀斯特.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按发育程度分为:全喀斯特、半喀斯特或流水喀斯特.按水文特征分为:充气带喀斯特、浅饱水带喀斯特、深部喀斯特.按形成时期分为:化石喀斯特、古喀斯特、现代喀斯特等.还有生物喀斯特等.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和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包括漏斗、喀斯特盆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喀斯特地貌有竖井、芽洞、天生桥等.喀斯特的研究在科学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利弊】◆喀斯特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1.如有些地区因喀斯特发育使地表严重缺水,或在雨季时地表水来不及排泄,使一些喀斯特洼地积水成灾,影响农业生产;2.喀斯特洞穴导致坝区、库区发生渗漏;3.采矿或开挖隧道时发生涌水;4.喀斯特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导致地面的塌陷;5.路基或铁路建筑物遇地下喀斯特泉水受淹等.◆但是,喀斯特区也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1.如喀斯特洞穴是地下水运动和贮存的良好场所,可利用洞穴作为地下水库,进行发电和灌溉;2.喀斯特泉水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宜于灌溉、饮用,且有承压性,便于开发利用;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的元素和气体,在医疗上价值很大;2023-07-09 02:41:171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我国华南为热带气候,峰林开始发育;华北则为亚热带气候,至今在晋中山地和太行山南段的一些分水岭地区还遗留有缓丘一洼地地貌。但当时长江南北却为荒漠地带,是喀斯特发育很弱的地区。新第三纪时,中国季风气候形成,奠定了现今喀斯特地带性的基础。 华南保持了湿热气候,华中变得湿润,喀斯特发育转向强烈。尤其是第四纪以来,地壳迅速上升,喀斯特地貌随之迅速发育,类型复杂多样。随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气候带频繁变动,但在交替变动中气候带有逐步南移的特点,华南热带峰林的北界达南岭、苗岭一线。 我国喀斯特地貌地区 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分布面积有100多万平方千米,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面积最大,西藏和北方地区也有分布。广西和广东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喀斯特,贵州、云南和西藏为高山和高原喀斯特。 桂林喀斯特地貌 我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广西桂林、阳朔一带。桂林位于一个巨大的褶皱盆地中,这一地区石灰岩厚度大、质地纯、降水丰沛,漓江穿盆地而过,流水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岩溶地貌景观。 高原喀斯特地貌 随着海拔升高,气候变得寒冷,石灰岩岩溶地貌会呈现不同的特征。云南路南石林是目前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石灰岩石林。 云南路南石林 石林以岩溶峰丛地貌景观为主。这里有厚层的石灰岩,在地壳运动的抬升过程中,多次遭受地下水、地表水沿岩石裂隙进行溶蚀,最后形成了组合类型多样的石林地貌景观。最早一期石林形成于2亿5干多万年前的早二叠世晚期,而最新一期还正在形成中。其间经历了玄武岩和湖泊碎屑沉积的覆盖以及多次的抬升剥蚀。 我国北方石灰岩地貌 我国北方也有大面积石灰岩,由于水少,水质呈偏碱性,难以形成南方那样的清秀地貌,北方石灰岩山地棱角突出,洞穴沉积也另有风采。在有河流的地区,石灰岩岩溶地貌多呈峡谷,谷底宽阔而平坦,崖壁高而陡峻,如北京、河北一带的拒马河上游、北京白河上游的龙庆峡、山东枣庄的熊耳山等。2023-07-09 02:41:251
波特兰岛的地理
波特兰岛位于英吉利海峡,在威克里杰斯(Wyke Regis)南部3公里,在伦敦西南偏西200公里。(50°33′0″N2°26′24″W / 50.55°N 2.44°W / 50.55; -2.44)波特兰坐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侏罗纪海岸的中间,这里的地质地貌非常有名。西南海岸步道围绕着波特兰岛的沿岸,长达1,014千米,是英国最长的国家步道(national trail)。波特兰岛的不寻常之处在于它靠切希尔海滩连接在大陆的埃伯茨伯利(Abbotsbury),这条连岛沙洲长达29千米。波特兰岛经常被错误地定位为连岛沙洲,事实上,波特兰岛是一座连陆岛,切希尔海滩才是连岛沙洲。波特兰岛上一共有8座村落,分别为昂德希尔(Underhill)的福顿斯维尔(Fortuneswell)、卡斯尔敦(Castletown)、奇斯韦尔(Chiswell)以及多普希尔(Tophill)的伊斯顿(Easton)、韦斯顿(Weston)、索斯维尔(Southwell)、威克汉姆(Qakeham)和格鲁夫(Grove)。早期的房子多由波特兰岩建造,房壁厚30-60厘米,并都拥有相似的布局。大多数的房屋没有进行粉刷,依旧保留石头的黄灰色,具有和英国大陆不同的特点。波特兰半岛(Portland Bill)并不等同于波特兰是一个半岛,它是多普希尔南端的一个海角,由波特兰石灰岩组成。波特兰半岛一共有三座灯塔,灯塔的存在使船只能够避免被当地的急潮流所影响。在1996年,灯塔开始由电脑控制,灯塔附近有一个介绍灯塔的游客中心。 从2009年6月起,最靠海的一座灯塔开始使用一种由美国制造,功率为1kW的金属卤素灯进行照明,这种灯的寿命大约为4000小时,也就是14个月。另外两个灯塔更靠近内陆,历史也更为悠久,其中一个作为鸟类观察站给游客提供鸟类迁徙和停留的记录。波特兰礁是波特兰岩延伸到英吉利海峡水下20到40米的部分,潮流受波特兰礁影响,形成急潮流,所以,这里的潮流被称作波特兰。2023-07-09 02:41:321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因?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 喀斯特地貌(karst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巖高原的地名,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 *** 的地方。喀斯特研究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喀斯特地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也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可以开发利用。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气体,有医疗价值。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各种沉积矿产较为丰富,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喀斯特地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条件:相关资料表明喀斯特地貌有三个必不可少的发育条件: a、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 b、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c、地下水循环通畅。 石灰岩是一种比较坚硬的岩石,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这种岩石对于机械侵蚀和物理风化的抵抗力较强,但却容易被含有酸性的水所溶解,因为酸性溶液可以和石灰岩发生化学作用,使岩石受到溶蚀。如果我们把盐酸滴到石灰石上,立即会有许多白色泡沫不断冒出,好像沸腾一样。待一会儿。用水冲去泡沫,石灰石上便留下了明显的溶痕。用化学式表示: CaCO3+CO2+H2O=Ca(HCO3)2,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广西桂林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因 10分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巖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 *** 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巖高原的地名,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裸奔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1] 可溶性岩石有3类:1.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2.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3.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总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10%.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巖出露地区,面积约91万~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青海(即云贵高原)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 *** 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按出露条件,喀斯特地貌可划分为: *** 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按巖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的划分等.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 按发育演化,喀斯特地貌可分出以下6种: 1、地表水沿灰巖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巖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米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擡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擡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溶岩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成因原理: 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形成条件: 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巖、硫酸盐巖和卤化盐巖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溶洞。 喀斯特景观。从溶解度上看,卤化盐巖>硫酸盐巖> 碳酸盐巖;由于碳酸盐巖种类较多,其各类岩石溶解度随着难溶性杂质的多少而定,石灰岩> 白云岩> 泥灰岩。从岩石结构分析,结晶质岩石晶粒愈大溶解度愈小;等粒巖比不等粒岩溶解度要小。 岩石透水性: 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环网。 流水作用: 1.流水的溶蚀作用 水的溶蚀能力来源于二氧化碳(CO2)与水结合形成的碳酸(H2CO3),二氧化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功臣,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大气流动、有机物在水中的腐蚀和矿物风化。因为温度,气压,生物,土壤等许多自然条件制约著反应的进行,并且这些反应都是可逆的,水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反应向右进行,就有利于CaCO3的分解;岩溶作用进行比较容易,反之则不利于岩溶作用。 2.流水的流动作用 流动的水溶蚀性更强烈一些,这是为什么?因为水中的二氧化碳需要得到及时的补充,水的溶蚀作用才能顺利进行,水的溶蚀能力才得以巩固加强。同时,流动的水带动河底砂砾对岩石进行机械侵蚀,这样更有利于岩溶作用的深入。 气候影响: 比如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溼润,降水量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并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因此岩溶作用得以延续进行。 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 主要是流水侵蚀 科斯特地貌 的山体 有多种岩石混合而成 其中一部分巖禒质地坚硬不容易被流水腐蚀,另一部分比较松散容易被腐蚀(主要是碳酸盐 如碳酸钙)这样时间久了 松散的岩石被腐蚀掉 剩下的就形成了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 什么是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溶岩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成因原理: 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 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 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钙+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2007年6月27日,正在此间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经过审议,同意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形成原理】 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 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 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 3、地下水循环通畅。 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 狭窄的垂直纵向竖井与这些河道联通,使地表水得已顺畅地经地下河流走。世界上的大洞穴,大多数都是喀斯特区。我们在照片中常见到的巖沟、天生桥、石灰岩孤峰、石林等,都是喀斯特区特有的地形。如果洞穴足够大且顶部接近地表面,则洞顶会发生坍塌。这样就会产生名叫落水洞的洼地。落水洞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常常合并成更大的凹陷,叫做坡立谷(俗称“天坑”),它常常是平底的,并由石灰岩中不溶残余特形成的土壤所覆盖。 有些地区的石灰岩中不溶解物多一些,留下来的物质形成可以耕种的土壤。在一些降雨量很大喀斯特地区,所有降水都完全渗透到地下,甚至使那一地区连生活用水都难以找到。另一些地方,地表则可能会出现大泉,以河流的形式流过地表面,然后再次消失于地底下。 我国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 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 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3、地下水循环通畅.2023-07-09 02:41:451
什么是十二使徒岩?十二使徒岩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众所周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快速地提高,非常多人会选择在休闲的时间出门走走,不仅能够放松心情,还可以开阔眼界,是一种非常好的休闲选择。其次随着交通工具的多样化和便利性,有很多人会选择出国旅游,比如南太平洋上的澳洲是很多人的首选地点。在澳洲有一个海岸奇观叫十二使徒岩,十二使徒岩是十二座坐落于坎贝尔港海岸边上的石柱,它们是海浪的长期侵蚀而形成的。首先,十二使徒岩是十二座位于澳洲的海岸边上的石灰岩石柱。十二使徒岩又被称为十二门徒石,是一系列石灰岩形成的石柱群,目前矗立在澳洲的坎贝尔港海岸边上。根据历史资料,这些石柱群在海岸边上已经有二千万年了,起初是埋藏在深海底里的,后来在海潮以及海风的力量下使其露出水面。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因为石柱群的数量为十二块,并且在圣经中记载着说耶稣在传道初期挑选了十二个追随者当作传教助手,也就是在基督教中有十二门徒这样的说法,恰好石柱群的形状非常相似十二门徒,因此取名为十二门徒岩。但是在现今在坎贝尔海岸上只能看到九座石灰岩石柱,另外三座只有在低潮的时候才能略微看到形状。然后,十二使徒岩是因为海浪的长期侵蚀而形成的。我们都知道石灰岩的质地比较松软,而在过去两千年间,澳洲的海岸受到来自南大洋的大风的影响,使得石灰岩悬崖遭到海浪的冲击而不断地腐蚀,并且在这样悬崖上面形成了很多洞穴,慢慢地洞穴不断变大从而形成了拱门,并且随着时间的迁移而倒塌,结果就形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这些形状各不相同的石灰岩石柱,并且海浪也在慢慢侵蚀着这些石柱的根基,以至于现在只能看到七块石柱。但是根据研究发现,虽然随着海浪的侵蚀,旧的石灰岩石柱不断倒塌,但也不断形成新的石灰岩石柱。最后,十二使徒岩是海蚀而形成的不同的石柱,它们的各种不同的风姿完美地展现了大自然之美,因此成为当地的热门景点之一。2023-07-09 02:41:521
溶洞是怎么形成的简介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溶洞又称钟乳洞、石灰岩洞。溶洞指的是由雨水或地下水溶解侵蚀石灰岩层所形成的空洞。 石灰岩层是先决条件,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当这种水在地下深处有一定压力时,溶解更甚。石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年、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当这种含钙的水,在流动中失去压力,或成分发生变化,钙有一部分会以石灰岩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由于免受自然外力的破坏,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由于这种地理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为喀斯特地形。2023-07-09 02:42:151
岩溶地貌景观是如何形成的
岩溶地貌就是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钙+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3、地下水循环通畅。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狭窄的垂直纵向竖井与这些河道联通,使地表水得已顺畅地经地下河流走。世界上的大洞穴,大多数都是喀斯特区。我们在照片中常见到的岩沟、天生桥、石灰岩孤峰、石林等,都是喀斯特区特有的地形。如果洞穴足够大且顶部接近地表面,则洞顶会发生坍塌。这样就会产生名叫落水洞的洼地。落水洞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常常合并成更大的凹陷,叫做坡立谷(俗称“天坑”),它常常是平底的,并由石灰岩中不溶残余特形成的土壤所覆盖。有些地区的石灰岩中不溶解物多一些,留下来的物质形成可以耕种的土壤。在一些降雨量很大喀斯特地区,所有降水都完全渗透到地下,甚至使那一地区连生活用水都难以找到。另一些地方,地表则可能会出现大泉,以河流的形式流过地表面,然后再次消失于地底下。▲按其发育演化,喀斯特地形可分出以下6种。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根据不同分类原则,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按海拔高度分为:高山喀斯特、高原喀斯特、海岸喀斯特、海底喀斯特。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按发育程度分为:全喀斯特、半喀斯特或流水喀斯特。按水文特征分为:充气带喀斯特、浅饱水带喀斯特、深部喀斯特。按形成时期分为:化石喀斯特、古喀斯特、现代喀斯特等。还有生物喀斯特等。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和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包括漏斗、喀斯特盆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喀斯特地貌有竖井、芽洞、天生桥等。喀斯特的研究在科学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2023-07-09 02:42:231
形成溶洞的主要外力是什么
形成溶洞的主要外力是:水的外力作用,溶洞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作用。溶洞形成的过程: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层是先决条件,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当这种水在地下深处有一定压力时,溶解更甚。石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年、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当这种含钙的水,在流动中失去压力,或成分发生变化,钙有一部分会以石灰岩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由于免受自然外力的破坏,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由于这种地理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为喀斯特地形。溶洞的由来: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称为喀斯特地貌。洞里宽的地方像广场,窄的地方像长廊,高的地方有30m高,整个洞平面上迂回曲折,垂向上可分出三层。雨季,整个洞内都有流水,成为地下河流在坡折处河水跌落,形成瀑布;旱季,可能还有积水很深的潭,不妨称之为无底潭。世界上最大的溶洞是北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猛犸洞,位于肯塔基州境内,洞深64km,所有的岔洞连起来的总长度达250千米。2023-07-09 02:42:491
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形成原因是万国觉醒
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2023-07-09 02:43:251
山东哪些海边可以下海
山东哪些海边可以下海山东是一片充满活力的土地,而其拥有的海岸线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在这里,可以找到许多美丽的海滩和海湾,这些都是你在夏季度假的完美去处。但是,这里面哪些海边可以下海呢?接下来,我们将会带你一起去寻找真正的乐趣。青岛流金黄沙海滩要加入人潮淋漓的沙滩派对,没有比青岛更让人惊叹的地方了。流金黄沙海滩位于青岛市中心的西海岸,是一处美丽的、一千五百米长的海岸线。这里有许多小餐厅和饮料商店,为你提供了强心剂和各种美味的食品。清凉的海风,阳光沐浴的感觉,以及快乐的音乐缭绕在周围的声音,让这里成为一个最适合下海游泳和欣赏日出日落的好去处。万米长沙海滩你可以想象有一个长达一万米的沙滩,那里有别致的海滩边,雪白的沙滩,水晶般的海水,这就是曾经被《时代周刊》誉为美丽海滨的——万米长沙海滩了。这里也是一个非常适合下海的地方,你可以在沙滩上玩耍和放松,或者在海洋中游泳、浮潜或潜水,感受海底世界的神秘。而且还有许多日光浴的地方让你尽情沐浴阳光。威海石岛水晶浴场威海是山东海岸线上又一个完美的度假胜地。石岛水晶沙滩是一个适合于下海的地方,同时这里也是一个自然保护区。这片区域从海平面上升起,作为半岛,水晶沙滩周围有翠绿的树林和石灰岩壁,形成了一个自然保护区。除了游泳,你也可以在这里垂钓,这里的种类繁多,包括鱼和虾,深海石斑鱼和蟹。总结在山东,有着各种不同性质的海滩,让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和娱乐方式。不管你想要什么,这里总有一个最适合你的海岸线等待着你去发现。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计划出一段难忘的夏日之旅。2023-07-09 02:43:321
怎样才是正确的文化石填缝步骤?
如果用水泥做粘接剂,施工时水泥砂浆里面需加108胶水,同时需将墙面及文化石反面湿润,建议采用专用粘接砂浆。水平线:在施工墙面上相隔750px弹一条水平线,以保证文化石施工过程的水平。粘贴时先粘贴拐角石,压实,使石头四周挤出粘接剂整体附实为准,长短尺寸角砖要相互错开施工。文化石平面,施工前预先摆一下产品的图形,确认施工铺贴后的效果,先调整整体的均衡性和美观性,例如:小块的石头要放在大块的石头旁边;凹凸面状石头旁边要放面状较为平缓的;厚的产品旁边要放薄的,颜色搭配要均衡等,铺贴异形产品时建议不要只从一箱中取产品铺贴,可同时打开2-3箱搭配粘贴,根据施工现状,文化石可以切割自由利用。文化石粘贴时的错缝,横向2000px-2500px需错缝,竖缝500px-750px需错缝。粘贴时用梳式抹灰刀涂粘接剂。青山文化石文化石缝隙标准:堆切石不留缝隙或留5mm缝隙,乱形缝隙最小20-30mm,海岛石,海岸石及石灰岩以1.5-62.5px缝隙为准,仿古砖及规格形石头灰缝预留10mm。勾灰缝:用特制蛋糕裱花袋剪去尖头,装上已调好的勾缝料进行挤压勾缝,一般以体现文化石最佳立体效果的线缝为主,待勾缝剂半干时用特制竹片压勾缝剂使勾缝剂紧贴文化石,同时把多余的勾缝剂刮整齐,再次稍干用毛刷轻扫掉多余的勾缝涂料,勾缝面应让其保持粗糙平整状,同时用粗毛刷清理文化石的受粘接勾缝材料的污染面。2023-07-09 02:43:413
天然的山洞是怎么形成的?
1、火山洞 火山熔岩流出火山口后,上部和底部的熔岩先冷却停止,中间的熔岩仍可流动。一旦火山喷发停止,没有了后续熔岩,中间的熔岩没有了后续补给就很容易形成空洞。2、溶洞石灰岩组成的山体主要成分是CaCO3,当地壳运动形成断层或裂隙后,地下水在石灰岩中长期流动,在二氧化碳的侵蚀(CaCO3 + CO2 +H2O==Ca(HCO3))下,几万年后就会把地下水流经处的石灰岩掏空,形成溶洞。3、土洞当陡峭的土崖下部有透水性较好的沙土时,在地下水或大气降水作用下, 下部的沙土会不断遭到地下水溶解、冲刷、潜蚀,形成空洞。山洞的形成1.地壳运动的沉降作用,是地面凸起.或凹陷形成山洞。2.水流或冰川侵噬是岩石形成大小不一的洞。如楼上sun静思所说的化学原理形成山洞。3.风在漫长地质年代对岩石的摩擦而行成山洞。4.动物的生活习性如打洞做巢等加上水流或冰川的共同作用形成山洞。5.植物的生长加上水流或冰川的共同作用形成山洞。溶洞的形成: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层是先决条件,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碳酸氢成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当这种水在地下深处有一定压力时,溶解更甚。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当这种含钙的水,在流动中失去压力,或成份发生变化,钙有一部分会以石灰岩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由于免受自然外力的破坏,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 由于这种地理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2023-07-09 02:44:141
喀斯特地貌的利与弊?
喀斯特地貌的利与弊(1)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2)常造成漏水、坍塌,土壤不保水、肥力低(我国西南山区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钙+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形成原理】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3、地下水循环通畅.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狭窄的垂直纵向竖井与这些河道联通,使地表水得已顺畅地经地下河流走.世界上的大洞穴,大多数都是喀斯特区.我们在照片中常见到的岩沟、天生桥、石灰岩孤峰、石林等,都是喀斯特区特有的地形.如果洞穴足够大且顶部接近地表面,则洞顶会发生坍塌.这样就会产生名叫落水洞的洼地.落水洞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常常合并成更大的凹陷,叫做坡立谷(俗称“天坑”),它常常是平底的,并由石灰岩中不溶残余特形成的土壤所覆盖.有些地区的石灰岩中不溶解物多一些,留下来的物质形成可以耕种的土壤.在一些降雨量很大喀斯特地区,所有降水都完全渗透到地下,甚至使那一地区连生活用水都难以找到.另一些地方,地表则可能会出现大泉,以河流的形式流过地表面,然后再次消失于地底下.2023-07-09 02:44:211
石灰岩洞钟乳石是怎么长出来的?
我觉得是自然现象的吧。2023-07-09 02:44:3013
溶洞是怎么形成的简介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溶洞又称钟乳洞、石灰岩洞。溶洞指的是由雨水或地下水溶解侵蚀石灰岩层所形成的空洞。石灰岩层是先决条件,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当这种水在地下深处有一定压力时,溶解更甚。石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年、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当这种含钙的水,在流动中失去压力,或成分发生变化,钙有一部分会以石灰岩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由于免受自然外力的破坏,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由于这种地理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为喀斯特地形。2023-07-09 02:45:121
喀斯特地貌是怎样形成的?
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钙+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2023-07-09 02:45:233
桂林山水属于哪种地貌
桂林山水属于世界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桂林山水属于世界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桂林山水是以峰林-洼地为代表的热带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的地下洞穴众多,以溶蚀性拱形洞穴为主,桂林山水的峰林又可分为孤峰、疏峰和峰丛等类型,而这也是热带喀斯特地貌的典型特征。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分布广、厚度大、质地比较纯的石灰岩,是桂林形成喀斯特地貌的物质基础;而丰富的降水和水系经过,是桂林奇峰异洞的主要雕塑者,它们共同完成了桂林山水的打造工程。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的称之喀斯特地貌。2023-07-09 02:45:511
地貌类型有哪些
地貌类型有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构造地貌、石灰岩地貌等。 中国的地貌类型 1、黄土地貌:中国是世界上研究黄土地貌最早的国家。2000多年前就有“天雨黄土、昼夜昏霾”涉及黄土地貌堆积过程的记载。800多年前,北宋沈括对河南、陕西一带的黄土侵蚀地貌形态作了生动描述。 2、喀斯特地貌: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域较广,如广西、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 3、海岸地貌:世界海岸线长约44万公里,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余公里,岛屿岸线为14000余公里。在漫长的海岸带蕴藏有极为丰富的矿产、生物、能源、土地等自然资源。 4、河流地貌: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5、构造地貌:构造地貌由地球内力作用直接造就的和受地质体与地质构造控制的地貌。从宏观上看,所有大地貌单元,如大陆和海洋、山地和平原、高原和盆地,均为地壳变动直接造成。但完全不受外力作用影响的地貌,如现代火山锥和新断层崖是罕见的,绝大多数构造地貌都经受了外力作用的雕琢。 6、石灰岩地貌:喀斯特地貌在石灰岩地层中分布最广,发育最典型,故亦称“石灰岩地貌”。2023-07-09 02:46:071
喀斯特地貌有什么特征?
地形崎岖;土层浅薄,贫瘠;地表水易渗漏,地下暗河发育;峰林、峰丛、石林、溶洞、天坑等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2023-07-09 02:46:156
溶洞的形成原因?
问题一:溶洞形成原因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的量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如闻名于世的桂林溶洞、北京石花洞,就是由于水和二氧化碳的缓慢侵蚀而创造出来的杰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问题二:溶洞的形成 溶洞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要有石灰石,也就是碳酸岩石,花岗岩、变质岩和沉积岩都不会形成溶洞,另外就是要有水的流动和侵蚀 问题三:问一下溶洞成因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层是先决条件,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碳酸氢成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当这种水在地下深处有一定压力时,溶解更甚。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当这种含钙的水,在流动中失去压力,或成份发生变化,钙有一部分会以石灰岩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由于免受自然外力的破坏,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 由于这种地理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问题四:喀斯特溶洞的形成原因 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钙+二钉化碳+水→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2023-07-09 02:47:261
溶洞是怎么形成的 溶洞如何形成的
1、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层是先决条件,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当这种水在地下深处有一定压力时,溶解更甚。石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年、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当这种含钙的水,在流动中失去压力,或成分发生变化,钙有一部分会以石灰岩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由于免受自然外力的破坏,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由于这种地理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为喀斯特地形。 2、岩溶,顾名思义,就是岩石受到了水的溶解和侵蚀。自然界中的各种岩石,绝大多数是不可溶的,但也有少数能被水所溶解,如岩盐、石膏和黄土。石灰岩等碳酸盐岩,对于普通水来说几乎是不可溶的,但是当水中溶解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以后,就使其对石灰岩的溶解能力提高了几十倍。不过即使这样,石灰岩的溶解仍是十分微弱的,是肉眼所难于察觉的。但经历漫长的地质岁月以后,就可以水滴石穿,在石灰岩地区形成规模极其宏大的各种岩溶地形。如溶沟、溶槽、溶蚀漏斗、溶蚀湖、暗河、溶洞等。溶洞的形成不仅有溶蚀作用,还有沉积作用。在石灰岩地区,从地上流入地下的水大多已溶解有一定量的碳酸钙,但当其到达溶洞时由于环境中温度、压力的变化,会使水中含有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出来。于是水对碳酸钙的溶解力降低,使本来溶解在水中的碳酸钙结晶析出。此外,滴落到溶洞中的水有时也会因蒸发而使在洞顶的碳酸钙晶体向下生长,便成为钟乳石;若滴在洞底再凝结出来,向上生长便形成石笋;钟乳石和石笋在生长中逐渐衔接成为一体,就是石柱。 3、当然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比如,由于滴水的石缝被析出的石钟乳所堵塞,或者由于地壳运动,使得地形、水流以及渗水的通道发生了变化,致使水的滴落方向、速度、水量也随之发生变化,结果,有些才生长到一半的石钟乳和石笋不再继续生长了,这样又在边上长出新的钟乳石和石笋这些变化后形成的钟乳石、石笋和石柱相互交错、叠接,便构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各种瑰异的景观。2023-07-09 02:47: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