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小凡
-
代帝王中的乾隆,游山玩水遍及大半个中国,吟诗题字,行围射猎,摆弄古董,无所不好。其父雍正却“秉性不华糜”、“崇俭而不奢”、“日夜忧勤”。究之于史实,他也的确是清代最勤政的皇帝,终日忙于打击政敌,整顿吏治,清查钱粮,筹划军务等等,以至从未远巡,绝少游幸。 满清于1644年入关,传至第四代皇帝乾隆已百年。高宗是清朝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在位六十年,又当了三年太上皇,死时八十九岁。这一时期历史上称为“康乾盛世”。高宗生前自称“古稀天子”、“十全老人”。相传乾隆学其祖父康熙先后亦曾六次下江南巡视。在六次南巡中,有四次到了浙江的海宁县陈阁老处。作为封建时代的“太平之君”,乾隆沉于安乐,习于骄奢,游山水成性,嗜园林成癖,又纵瓷声色,铺张无度,晚年益甚。他六次南巡,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游山玩水,正如他自己所说:“江南名胜甲天下”,正可借南巡之机,“眺览山川之佳秀,民物之丰美”,因此,他与康熙南巡“非为游观”不同,每于南巡前一年,就进行周密准备,指定亲王一人任总理行营事务大臣,负责勘察路线,修桥铺路,葺治名胜,兴建行宫等事宜,南巡中,除皇太后孝圣宪钮祜禄氏、皇后、妃嫔外,另有扈从官兵,上至王公大臣,下至章京侍卫,拜唐阿兵丁等二千五百余人,兴师动众,前呼后拥,浩浩荡荡。行进中,陆路用马五、六百匹,太平车四百余辆,征调夫役不计其数;水路则用船一千多只,首尾衔接,旌旗招展,声势显赫。沿途兴建行宫三十多处,供停留歇息。因乾隆讲究排场玩乐,地方官吏自然争相逢迎,献媚争宠、惟恐或后。每到一地,“圣驾入境前一日”,地方官员便专程出境迎接,并准备大量美食佳肴,“以便取用”,甚至差遣猎户,捕捉麻雀野兔等禽兽,以供乾隆随身所带鹰犬食用。尽管乾隆于每次巡行之行,都照例申饬一番,要求地方官吏,“各敦本业,力摒浮华”,“时时思物力之维艰,事事惟奢靡之是戒”,实际上乾隆对地方官吏的逢迎,不仅默许,甚至奖励。如三十年乾隆奉皇太后南巡,地方官吏以“慈驾临驻旃庐,究不若屋宇之安善”,纷纷葺建行宫,加以修饰。乾隆不仅不予劝止,反而从公项内拨出巨款,凡有行宫处,各“赏银二万两充用”。素以豪华著称的两淮盐商,每在乾隆南巡时,都献纳巨款,供其挥霍,乾隆不仅不予推辞,还称赞他们:“踊跃急公,捐输报效”,甚至特意加恩赏赐。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日至四月二十日,乾隆皇帝南巡,同行的有孝圣宪太后,皇后和自己的令贵妃、庆妃、容嫔、永常在等六人。二月的一天,途经砀山巡察黄河故道南岸,日落西山宿营,乾隆皇帝谕旨,谆谆告诫:满洲风俗,素以尊君至上,扑诚忠敬为根本,自骑射之外,一切玩物丧志之事皆无所渐染。乃近来多效汉人习气,没建行宫,皇上则不住民宅!这时弄得地方官吏目瞪口呆,晚知皇上驾临,不及营造行宫,作了难。随乾隆心腹大臣——京师九门提督和总理行营事务大臣揣知皇帝好悟禅理,禀皇上乾隆,只有足下訾庄(现唐寨区夹堤乡)有寺院庙宇,再搭黄布城和蒙古包帐房,可否?乾隆随口谕:“今夜且在寺宇歇宿一宵。周围三十里以内,地方官员一律朝服接驾,耆民老妇绅衿生监排列跪伏,谢皇上。乾隆升座,故道盐商揣知皇帝好悟禅理,花重金雇人剃了头,充当和尚,大、小和尚入见,请了安,殷勤侍卫。这时丰知县(现江苏)、沛知县(江苏)、砀知县(安徽)早已逢迎进贡美食、土特产品:“丰县的烟、沛县的酒,砀山的酥梨谢花藕”。砀山县令不但早备饭食,夫马等项事宜,并早从訾庄,郭楼选备了驰名酥梨,呈送贡品与乾隆皇帝,说:小官无贵礼应酬,酥梨乃七品县地特产,呈皇上品尝解渴。膳房章京水洗,承恩公德保传随膳单小刀五把,削皮递呈乾隆品餐数口一枚,谕云:“全国进贡果梨不少,此酥梨乃甲天下矣。再为联精选上品,带回京呈贡皇考(雍正)祭品,赏赐郎世宁七十寿辰,酬谢为父‘画鹰、松林、灵芝"恭贺即位。” 从乾隆品尝砀山酥梨后又口谕捎带为皇考进贡佳品,看出乾隆是素以尊君亲上的。所以从略述之中,可看出雍正的确是清代最勤政的皇帝之一。 三十年二月里一天的次晶,起码上千官兵,由大、小和尚合手送程,“老佛爷一路平安!”乾隆:“免。”“阿弥陀佛!”乾隆皇帝四月下旬回京后,为对訾庄寺宇和尚殷切招待,不久便赏银二万两给和尚,扩建庙宇,金粉修饰,更名“皇封阁”。又新建戏楼,配以回廊,甚为壮观。至今当地群众仍流传着乾隆皇帝与砀山酥梨的故事。因为皇帝住过这里的庙宇,吃过这里的井水,所以这里夏季都没有蚊子。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呢?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的。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旨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游者中有不少还专程去察访一番,拍照留念。
故事(一)
春节刚过,年味还浓。乾隆皇帝在宫中觉得烦闷,决定微服出宫散心,当他青衣帽一个人走在大街上时,看到街上人们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家家大门贴有对联,内容无非都是求财保平安,歌颂圣恩的,乾隆看了很是得意。就一家家的看下去,不觉来到一家门口,看了这家的对联,就怒气上升:
惊天动地门户;
数一数二人家。
横批:先斩后奏
乾隆想,是何等人家如此狂妄,竟敢“先斩后奏”!要找这家人问问。进入这家人的院子,看到园中一个老汉正在晒太阳。乾隆向前寒暄:“老人家过年好啊?”老汉一看来人气宇轩昂,非等闲人物,就急忙让座,问有何事?乾隆说:“我有一事不明白,请老人家解释一下。”老汉点头微笑:“您可问的是对联的事?”“是。” 老汉说:“‘惊天动地门户",我大儿子是个打更的,夜深人静,梆子一敲,一条街都听得清楚,是不是惊动地门户?”乾隆点头笑道:“这‘数一数二人家"说的有点大了吧?你们家比得上帝王、宰相家吗?他们才是数一数二人家。” 老汉接着说:“我的二儿子是个管粮库的,每天斗进斗出的,都要从‘一斗、二斗……"的数,这不是数一数二人家?”乾隆又说:“这‘先斩后奏"可是目无国法!”老汉不看来人的怒色接着说:“我三儿子是个厨子,每天杀鸡宰鸭,做好菜端上去都要报菜名,这就是先斩后奏!”乾隆听了后哈哈大笑,给老汉道谢后,走了出来。心想:太有意思了,不知还有没有这样的对联,再走几家看看。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故事(二)
书接上回。乾隆边走边看,又走了几家来到一个小破门前停了下来,门上的对联是: 家有万金不算富;儿子五个是绝户。横批:寡人在此乾隆看了心想:人心不足蛇吞象!家有万金还不满足,要多少才算富啊?看了横批不由大怒,称孤道寡这是谋逆之罪啊!进去问问,但是有了上次的经验,乾隆心中虽不高兴,却也没有发火。院中静悄悄的,来到正屋门前,便高声问道:“屋里有人吗?”“谁呀?就来了。”过了好一会儿,门开了出来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婆婆,一脸饱经风霜的样子。乾隆问了“过年好”又寒暄了几句,就把话题引到对联上:“你家有万金还不算富,要多少才算啊?” 老婆婆说:“你说的是对联啊?我告诉你,我有十个女儿,生个女儿叫‘千金",十个女儿不是‘万金"吗?女儿长大了都要结婚,出嫁时我都要陪送嫁妆,十个女儿都出嫁了,我也赔穷了,这就是‘家有万金不算富"。”乾隆说:“你还有五个儿子呢。”老婆婆说:“俗话讲,一个女婿半个儿,我十个女婿就是五个儿。生的外孙都是随别人的姓,我家后继无人,就绝户了。”乾隆忍住笑说:“称孤道寡可是要杀头的呀!”老婆婆继续说:“女儿都出嫁了,前几年老头子也死了,就剩我一个孤寡老婆子,不是‘寡人在此?"乾隆连连说:“领教了,领教了!”
出得门来,乾隆想: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一个北京城就有这许多新鲜事,天下还不知有多少呢。听说“江南色美,人物多才俊。”何不出去走走看看?由此就萌生了下江南的念头。
- 再也不做站长了
-
代帝王中的乾隆,游山玩水遍及大半个中国,吟诗题字,行围射猎,摆弄古董,无所不好。其父雍正却“秉性不华糜”、“崇俭而不奢”、“日夜忧勤”。究之于史实,他也的确是清代最勤政的皇帝,终日忙于打击政敌,整顿吏治,清查钱粮,筹划军务等等,以至从未远巡,绝少游幸。 满清于1644年入关,传至第四代皇帝乾隆已百年。高宗是清朝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在位六十年,又当了三年太上皇,死时八十九岁。这一时期历史上称为“康乾盛世”。高宗生前自称“古稀天子”、“十全老人”。相传乾隆学其祖父康熙先后亦曾六次下江南巡视。在六次南巡中,有四次到了浙江的海宁县陈阁老处。作为封建时代的“太平之君”,乾隆沉于安乐,习于骄奢,游山水成性,嗜园林成癖,又纵瓷声色,铺张无度,晚年益甚。他六次南巡,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游山玩水,正如他自己所说:“江南名胜甲天下”,正可借南巡之机,“眺览山川之佳秀,民物之丰美”,因此,他与康熙南巡“非为游观”不同,每于南巡前一年,就进行周密准备,指定亲王一人任总理行营事务大臣,负责勘察路线,修桥铺路,葺治名胜,兴建行宫等事宜,南巡中,除皇太后孝圣宪钮祜禄氏、皇后、妃嫔外,另有扈从官兵,上至王公大臣,下至章京侍卫,拜唐阿兵丁等二千五百余人,兴师动众,前呼后拥,浩浩荡荡。行进中,陆路用马五、六百匹,太平车四百余辆,征调夫役不计其数;水路则用船一千多只,首尾衔接,旌旗招展,声势显赫。沿途兴建行宫三十多处,供停留歇息。因乾隆讲究排场玩乐,地方官吏自然争相逢迎,献媚争宠、惟恐或后。每到一地,“圣驾入境前一日”,地方官员便专程出境迎接,并准备大量美食佳肴,“以便取用”,甚至差遣猎户,捕捉麻雀野兔等禽兽,以供乾隆随身所带鹰犬食用。尽管乾隆于每次巡行之行,都照例申饬一番,要求地方官吏,“各敦本业,力摒浮华”,“时时思物力之维艰,事事惟奢靡之是戒”,实际上乾隆对地方官吏的逢迎,不仅默许,甚至奖励。如三十年乾隆奉皇太后南巡,地方官吏以“慈驾临驻旃庐,究不若屋宇之安善”,纷纷葺建行宫,加以修饰。乾隆不仅不予劝止,反而从公项内拨出巨款,凡有行宫处,各“赏银二万两充用”。素以豪华著称的两淮盐商,每在乾隆南巡时,都献纳巨款,供其挥霍,乾隆不仅不予推辞,还称赞他们:“踊跃急公,捐输报效”,甚至特意加恩赏赐。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日至四月二十日,乾隆皇帝南巡,同行的有孝圣宪太后,皇后和自己的令贵妃、庆妃、容嫔、永常在等六人。二月的一天,途经砀山巡察黄河故道南岸,日落西山宿营,乾隆皇帝谕旨,谆谆告诫:满洲风俗,素以尊君至上,扑诚忠敬为根本,自骑射之外,一切玩物丧志之事皆无所渐染。乃近来多效汉人习气,没建行宫,皇上则不住民宅!这时弄得地方官吏目瞪口呆,晚知皇上驾临,不及营造行宫,作了难。随乾隆心腹大臣——京师九门提督和总理行营事务大臣揣知皇帝好悟禅理,禀皇上乾隆,只有足下訾庄(现唐寨区夹堤乡)有寺院庙宇,再搭黄布城和蒙古包帐房,可否?乾隆随口谕:“今夜且在寺宇歇宿一宵。周围三十里以内,地方官员一律朝服接驾,耆民老妇绅衿生监排列跪伏,谢皇上。乾隆升座,故道盐商揣知皇帝好悟禅理,花重金雇人剃了头,充当和尚,大、小和尚入见,请了安,殷勤侍卫。这时丰知县(现江苏)、沛知县(江苏)、砀知县(安徽)早已逢迎进贡美食、土特产品:“丰县的烟、沛县的酒,砀山的酥梨谢花藕”。砀山县令不但早备饭食,夫马等项事宜,并早从訾庄,郭楼选备了驰名酥梨,呈送贡品与乾隆皇帝,说:小官无贵礼应酬,酥梨乃七品县地特产,呈皇上品尝解渴。膳房章京水洗,承恩公德保传随膳单小刀五把,削皮递呈乾隆品餐数口一枚,谕云:“全国进贡果梨不少,此酥梨乃甲天下矣。再为联精选上品,带回京呈贡皇考(雍正)祭品,赏赐郎世宁七十寿辰,酬谢为父‘画鹰、松林、灵芝"恭贺即位。” 从乾隆品尝砀山酥梨后又口谕捎带为皇考进贡佳品,看出乾隆是素以尊君亲上的。所以从略述之中,可看出雍正的确是清代最勤政的皇帝之一。 三十年二月里一天的次晶,起码上千官兵,由大、小和尚合手送程,“老佛爷一路平安!”乾隆:“免。”“阿弥陀佛!”乾隆皇帝四月下旬回京后,为对訾庄寺宇和尚殷切招待,不久便赏银二万两给和尚,扩建庙宇,金粉修饰,更名“皇封阁”。又新建戏楼,配以回廊,甚为壮观。至今当地群众仍流传着乾隆皇帝与砀山酥梨的故事。因为皇帝住过这里的庙宇,吃过这里的井水,所以这里夏季都没有蚊子。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呢?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的。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旨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游者中有不少还专程去察访一番,拍照留念。
- tt白
-
代帝王中的乾隆,游山玩水遍及大半个中国,吟诗题字,行围射猎,摆弄古董,无所不好。究之于史实,他也的确是清代最勤政的皇帝,终日忙于打击政敌,整顿吏治,清查钱粮,筹划军务等等,以至从未远巡,绝少游幸。 满清于1644年入关,传至第四代皇帝乾隆已百年。高宗是清朝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在位六十年,又当了三年太上皇,死时八十九岁。这一时期历史上称为“康乾盛世”。高宗生前自称“古稀天子”、“十全老人”。相传乾隆学其祖父康熙先后亦曾六次下江南巡视。在六次南巡中,有四次到了浙江的海宁县陈阁老处。作为封建时代的“太平之君”,乾隆沉于安乐,习于骄奢,游山水成性,嗜园林成癖,又纵瓷声色,铺张无度,晚年益甚。他六次南巡,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游山玩水,正如他自己所说:“江南名胜甲天下”,正可借南巡之机,“眺览山川之佳秀,民物之丰美”,因此,他与康熙南巡“非为游观”不同,每于南巡前一年,就进行周密准备,指定亲王一人任总理行营事务大臣,负责勘察路线,修桥铺路,葺治名胜,兴建行宫等事宜,南巡中,除皇太后孝圣宪钮祜禄氏、皇后、妃嫔外,另有扈从官兵,上至王公大臣,下至章京侍卫,拜唐阿兵丁等二千五百余人,兴师动众,前呼后拥,浩浩荡荡。行进中,陆路用马五、六百匹,太平车四百余辆,征调夫役不计其数;水路则用船一千多只,首尾衔接,旌旗招展,声势显赫。沿途兴建行宫三十多处,供停留歇息。因乾隆讲究排场玩乐,地方官吏自然争相逢迎,献媚争宠、惟恐或后。每到一地,“圣驾入境前一日”,地方官员便专程出境迎接,并准备大量美食佳肴,“以便取用”,甚至差遣猎户,捕捉麻雀野兔等禽兽,以供乾隆随身所带鹰犬食用。尽管乾隆于每次巡行之行,都照例申饬一番,要求地方官吏,“各敦本业,力摒浮华”,“时时思物力之维艰,事事惟奢靡之是戒”,实际上乾隆对地方官吏的逢迎,不仅默许,甚至奖励。如三十年乾隆奉皇太后南巡,地方官吏以“慈驾临驻旃庐,究不若屋宇之安善”,纷纷葺建行宫,加以修饰。乾隆不仅不予劝止,反而从公项内拨出巨款,凡有行宫处,各“赏银二万两充用”。素以豪华著称的两淮盐商,每在乾隆南巡时,都献纳巨款,供其挥霍,乾隆不仅不予推辞,还称赞他们:“踊跃急公,捐输报效”,甚至特意加恩赏赐。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日至四月二十日,乾隆皇帝南巡,同行的有孝圣宪太后,皇后和自己的令贵妃、庆妃、容嫔、永常在等六人。二月的一天,途经砀山巡察黄河故道南岸,日落西山宿营,乾隆皇帝谕旨,谆谆告诫:满洲风俗,素以尊君至上,扑诚忠敬为根本,自骑射之外,一切玩物丧志之事皆无所渐染。乃近来多效汉人习气,没建行宫,皇上则不住民宅!这时弄得地方官吏目瞪口呆,晚知皇上驾临,不及营造行宫,作了难。随乾隆心腹大臣——京师九门提督和总理行营事务大臣揣知皇帝好悟禅理,禀皇上乾隆,只有足下訾庄有寺院庙宇,再搭黄布城和蒙古包帐房,可否?乾隆随口谕:“今夜且在寺宇歇宿一宵。周围三十里以内,地方官员一律朝服接驾,耆民老妇绅衿生监排列跪伏,谢皇上。乾隆升座,故道盐商揣知皇帝好悟禅理,花重金雇人剃了头,充当和尚,大、小和尚入见,请了安,殷勤侍卫。这时丰知县(现江苏)、沛知县(江苏)、砀知县(安徽)早已逢迎进贡美食、土特产品:“丰县的烟、沛县的酒,砀山的酥梨谢花藕”。砀山县令不但早备饭食,夫马等项事宜,并早从訾庄,郭楼选备了驰名酥梨,呈送贡品与乾隆皇帝,说:小官无贵礼应酬,酥梨乃七品县地特产,呈皇上品尝解渴。膳房章京水洗,承恩公德保传随膳单小刀五把,削皮递呈乾隆品餐数口一枚,谕云:“全国进贡果梨不少,此酥梨乃甲天下矣。再为联精选上品,带回京呈贡皇考(雍正)祭品,赏赐郎世宁七十寿辰,酬谢为父‘画鹰、松林、灵芝"恭贺即位。” 从乾隆品尝砀山酥梨后又口谕捎带为皇考进贡佳品,看出乾隆是素以尊君亲上的。所以从略述之中,可看出雍正的确是清代最勤政的皇帝之一。 三十年二月里一天的次晶,起码上千官兵,由大、小和尚合手送程,“老佛爷一路平安!”乾隆:“免。”“阿弥陀佛!”乾隆皇帝四月下旬回京后,为对訾庄寺宇和尚殷切招待,不久便赏银二万两给和尚,扩建庙宇,金粉修饰,更名“皇封阁”。又新建戏楼,配以回廊,甚为壮观。至今当地群众仍流传着乾隆皇帝与砀山酥梨的故事。因为皇帝住过这里的庙宇,吃过这里的井水,所以这里夏季都没有蚊子。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呢?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的。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旨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游者中有不少还专程去察访一番,拍照留念。 就是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