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ven
-
二、中国的民俗文化
民俗是民间风俗的简称。一般由自然环境的差异而形成的社会习尚叫“风”,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俗”,它是广大中下层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文化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物质民俗:民间建筑、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生产民俗、交通民俗、工艺民俗等。
2、社会民俗:家族、亲族;村落;各种社会职业集团;人生礼仪(诞生、成年、婚姻、丧葬)。
3、口承语言民俗: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谚语、谜语;民间艺术。
4、精神民俗:巫术;宗教;信仰;禁忌;道德、礼仪;民间游艺。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民族各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独特的风俗民情,使中华民族文化更加绚丽多彩。民俗旅游资源……
作为旅游工作者和旅游者,对中国各民族的风俗,既不能把它看作完美无缺的东西一概加以肯定,也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加以否定,而应该尊重其“保持和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的权利,入乡问俗,入乡问禁,入乡随俗。
第二节 汉族及其主要传统节日
一、汉族概况
汉族因汉王朝而得名,此前称为华夏族,“华”是“章服之美”的意思,“夏”是“礼仪之大”的意思,在外人眼里,汉族是一个身着华彩衣服、讲究礼仪的泱泱大族。汉族主要源于黄炎、东夷等部落联盟,同时吸收了周围部分苗蛮、百越、戎狄等部落联盟的成分而逐渐形成,所以汉族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诸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人民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
我国汉族人口约12.9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松辽平原及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巨川的中下游流域农业发达地区,并散居于全国各地。
汉族人民历来以简朴、富于创造精神著称。汉族历史上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细作著称于世,是一种典型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汉族的手工业也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
汉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汉字起源于远古,现行的方块字是从4000多年以前的殷商甲骨文和商周金文演变而来的。汉族的语言通称汉语,属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的语言之一。汉语分为北方、吴、湘、赣、客家、闽北、闽南、粤等八大方言。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的象形性和点画形式的多变性造就了独特的中国书法艺术。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不管是本土的道教,还是外来的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被部分汉族人接受。乐天知命和尊敬祖先是汉族主要的传统观念。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居住在华北平原的汉族,其传统住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居住在东北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与华北基本相似,区别在墙壁和屋顶,那里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实,主要是为了保暖;居住在晋陕黄土高原的汉族,则根据黄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为住房,窑洞不仅冬暖夏凉,而且不占耕地面积;居住在南方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以木建房为主,讲究飞檐重阁和榫卯结构。由于南方各地习俗和自然条件不同,在住房建筑布局上也有差异:江南民居一般遵循“小河—房屋—街道—房屋”的建筑格局,建筑大都贴水而筑,临水而建;徽派建筑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泽典雅大方。装饰极为精致;闽粤客家土楼和围龙屋则环环相套,庞大而美观,构成了一个封闭式环行聚居的奇妙世界。
汉族主要从事农业,主食以小麦、玉米、稻米等为主,辅以蔬菜、豆制品和鸡、鱼、猪、牛、羊肉等副食,茶和酒是传统饮料。以大米为主食的,习惯将大米做成米饭、粥或米粉、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以小麦为主食的,习惯将麦面做成馒头、面条、包子、饺子、馄饨、煎饼等。讲究并善于烹任,是汉族的一大饮食特点。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民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度,汉族的茶文化高度发达。茶的种类繁多,有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黑茶、黄茶、花茶、紧压茶等。茶的名品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等。
汉族的酿酒历史悠久,已有4000余年历史,名酒有茅台酒、泸州老窖、汾酒、五粮液,以及绍兴黄酒等。自周代起,酒即被视为祭祀之供品,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酒礼酒俗,以及各式各样的饮法饮趣,还出现了与酒相关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戏曲书画等,形成了以酒为主题文化现象。
汉族传统的民族服装,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开始,延续了超过3700年的时间。古代服装有裙装、袍服、襦裤服等,材质和式样丰富多彩,时代变化大,其最主要的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隐扣等等,给人的直观感觉是宽袍大袖。到近现代,汉族服饰开始改变,古代服装几乎被完全淘汰,代之而起的是长衫和马褂、西式礼服、中山装和改良的旗袍等,现在则与世界服装时尚合流,几乎看不到传统的汉族服装样式。但一些地方的服饰别具地域特色,如福建崇武等地的惠东女传统服装有“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 的特征,便于劳作;陕北农民的白羊肚手巾也成了他们标志性的装束。
汉族是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的代表性民族。从周公制礼,到孔孟复礼,再到朱熹护礼,礼已经深入到政治、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礼已成为维系社会稳定的工具。所以在祭祀时有祭祀礼仪,在节日时有节日礼仪,在出生时有出生礼仪,在结婚时有婚姻礼仪,在丧葬时有丧葬礼仪,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有“三纲五常”,在军事上有军事礼仪,在外交上有外交礼仪,礼仪真是无孔不入、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汉族的民俗活动多姿多彩,潍坊风筝……
二、汉族主要传统节日
汉族的传统节日,从时序上说,主要有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初二春龙节、三月初三上巳节、寒食与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七夕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月初一寒衣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十二月初八腊八节等等。这些节日,有些已经湮没无闻,有些仍在发挥作用,千百年来所形成的节令风俗影响着人们社会的方方面面。
(一)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引申为“开始”,“旦”即早晨,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则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以示庆祝,如祭灶、掸尘、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放鞭炮、饮屠苏酒、吃团年饭(年夜饭)、守岁、祭祀神佛、祭奠祖先、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逛花市、闹社火等,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二)元宵节
每年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的元宵节。正月也叫元月,“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这个节日就叫元宵节。元宵节在中国道教里则称为“上元节”。在这个节日里,中国人有赏灯和吃元宵的习俗。俗语说“正月十五闹花灯”,因此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是从汉朝时开始的,最初源自佛教的“燃灯礼佛”。一到夜晚,家家户户都要挂彩灯,放焰火,人们成群结队地去看花灯,有的花灯上还写有谜语,让看灯的人们都来猜灯谜。现在每到元宵节,很多地方都要举行灯展。在中国北方的寒冷地区,人们还制作出千姿百态的冰灯,给元宵节的夜晚增添了新的光彩。
按照传统的习惯,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还要吃元宵(即汤圆)。
(三)清明节
“清明”,在我国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富有诗意的传统节日。作为节气,清明时节正是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阳春三月,此时,万物生长,一派生机勃勃、清净明丽的景色,所以称之为“清明”。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清明是一年中非常关键的时刻,春耕春种就在这时开始,因此清明的迟早和天气的好坏,都会对全年的农业生产带来重大的影响。
清明节的主要节日习俗是扫墓和踏青。
清明扫墓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春祭,野外扫墓的风俗始于隋唐时期,唐朝时开始盛行,并把家家户户的扫墓活动固定在清明节举行。以后则代代相传,一直沿袭至今。
清明时节,寒暖适宜,鸟语花香,本来就是旅游的季节。加上男女老幼都去扫墓,于是兴起了“踏青”春游的风俗。至少在唐代时,踏青春游之风已经兴起;宋代以后,清明踏青的风俗已经十分盛行,此后盛行不衰。
(四)端午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又称端五、重五、端阳节,还有沐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蒲节、龙船节等称谓。
端午节的来源有诸种说法。一说源于夏、商、周三代的夏至习俗;一说起源于恶月、恶日之说;一说是为纪念诗人屈原五月初五自沉汨罗江而确立的;也有说是来源于古代吴越民族祭祀图腾——龙的活动;还有说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或是吴国大将伍子胥的。
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很多,挂菖蒲、钉艾草、佩香囊、挂钟馗像、喝雄黄酒主要是为了驱虫杀菌、解毒避邪;赛龙舟和吃棕子主要是为了纪念屈原。
(五)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叫“乞巧节”,七夕乞巧的仪式源自古代织女桑神的原始信仰,这种信仰结合了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相会的说法,成为了我们今日的乞巧节民间信仰。
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这天晚上,年轻的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祭的礼仪,并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像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汉代时,民间便开始向织女乞巧了。比较风行的乞巧形式有对月穿针、盆水浮针和卜蛛丝等。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又衍变为“七娘会”,历代民间还有“水上浮”、“种谷板”、“乞双七水”、“听私语”、“接牛女泪”、“香桥会”等风俗。
在这一天,人们不但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甜蜜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因此,农历七月初七也被誉为中国人的“情人节”。
(六)中秋节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又称“八月节”、“八月半”、“团圆节”。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浙江宁波、舟山、台州。
中秋节源于古人对月神的崇拜。中秋节赏月的风俗起于唐朝,到宋朝,中秋节才成为正式的节日,赏月活动成为全民性的风俗。人们在赏月的过程中,想象出了许多有关月亮的故事,同时也替月亮造出了嫦娥、太阴星君和月光普照菩萨等月神,于是中秋节又增添了祭月、拜月的风俗。瓜果与月饼是中秋的节令食品,也是祭祀月神的供品。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在北京等地,中秋节还有玩兔儿爷的习俗。
(七)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名重九节、登高节、女儿节、茱萸节、菊花节。在《易经》中,“九”为极阳之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重阳节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个节日和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文学家有关,如陶渊明饮酒赏菊、谢灵运制作登高用的“谢公屐”、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等,这些故事都成了有名的典故,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也因而显得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饮菊花酒、吃重阳糕、遍插茱萸等活动。
九九重阳,又与“久久”谐音,有祝愿长久长寿的含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各地总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第三节 中国部分少数民族简介
一、满族
满族人口约1068.23万,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以辽宁省最多。满族历史悠久,隋唐时称“靺鞨”,唐末五代时称“女真”,12世纪初建立金政权,先后灭了辽和北宋,与南宋对峙。17世纪初,皇太极将“女真”更名为“满洲”,随后建立清政权。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文创制于16世纪末。满族人大量入关以后,普遍开始习用汉语文。
满族信仰萨满教,崇拜祖先,佛教在其生活中也有很大影响。
满族的传统建筑形式是院落围以矮墙,院内有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住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西间称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以西炕为尊,俗称“万字炕”,供有祖宗神位,西墙上有祖宗神板。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欢穿长袍马褂,头顶后留发,束辫垂于脑后。妇女多穿旗袍,梳两把头或旗髻。满族入关后,满汉服装渐趋一致,但旗袍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下来,成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
满族人喜欢吃面食,饽饽是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品。流传至今的“驴打滚”、“萨其玛”、“绿豆糕”等都是满族传统点心。最能代表满族饮食文化的莫过于“满汉全席”,这种宫廷佳宴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中的满族菜肴无论在选料、制作和吃法上都保持着满族特色。
满族有孝敬长辈,讲究请安问好,重视礼节规矩的传统。男子请安要“打千”,左膝前屈,右腿下弯,上身前倾,右手下垂,问好。过年行跪拜礼。女子问安要双腿并立,双手放右膝上,曲膝弓腰,问好。此外还有执手礼、拉手礼、半蹲礼、磕头礼、抱见礼等。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大体一样,重视农历新年。颁金节是满族的“族庆日” ,以纪念1635年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
满族人禁忌较多,除了各种礼仪习惯中所规定的必须遵守不许违犯外,不允许亵渎神灵和祖宗。另外,满族人还不打喜鹊、乌鸦,不吃狗肉和不使用狗皮做的取暖物品。
二、朝鲜族
朝鲜族,现有人口192.38万,主要居住在东北三省,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地区。朝鲜族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
朝鲜族能歌善舞,著名的民间舞蹈有农乐舞、长鼓舞、扇舞、顶水舞等。朝鲜族最有名的乐器是伽倻琴。朝鲜族人民热爱体育运动。跳板和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喜爱的传统运动,摔跤和踢足球则是男人们的运动。
朝鲜族村落多半坐落在依山的平地上,房屋别具一格。屋顶四面斜坡,屋里用木板隔成单间,各屋之间有门道相通。屋内设平地炕,炕底有火道,即使是严冬,室内也温暖如春。
朝鲜族人比较喜欢素白色服装,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短衣长裙,是朝鲜族妇女服饰的一大特点,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色彩十分鲜艳。朝鲜族男子一般穿素色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裤腿宽大的长裤。外出时,多穿以布带打结的长袍。
朝鲜族的主食一般是大米和小米。泡菜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另外,打糕、冷面、大酱汤、辣椒和狗肉也是他们非常喜爱的。
朝鲜族人民非常注重礼节,尤其崇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父母诞辰60周年这一天,女子们还要为老人举办“花甲宴”(也叫花甲礼)。花甲宴上,子女亲戚欢聚一堂,老两口穿上新衣端坐正中,身穿盛装的子女以辈分长幼为序,依次向老人敬酒。礼毕后子女们盛情款待亲朋好友。
朝鲜族的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一年主要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此外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等。
19、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特色民居、特殊服饰、代表食品:
a、满族:东南开门,其结松形似口袋,三面设炕,西炕供奉祖先神位,俗称“口袋房,曼子炕”;其服饰以袍服,因八旗制度而被称之为“旗袍”,经改良已成为中式女装;主食是小米,喜粘食。善于养猪,喜食白肉血肠、猪肉酸菜炖粉条、饺子、手扒肉、点心“萨其马”;
b、蒙古族:牧区住圆形穹庐顶的蒙古包,穹庐顶已成蒙古族建筑标志;其特殊服饰主要有:首饰、长袍、腰带、靴子。长袍称蒙古袍,靴子尖稍向上翘起;以羊、牛肉奶为主,用手抓羊肉或清水煮全羊款待客人。忌吃虾、蟹、鱼、海味等食物;
c、维吾尔族:房屋一般用土坯建筑,屋顶平坦,开天窗。室内砌实心土炕,大门忌朝西开;男子穿长袍,妇女多穿西式短上装和裙子,或穿宽袖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男女老少都喜爱戴四楞绣花帽;喜喝奶茶,佐以馕。“抓饭”是民族风味甜饭。夏季多吃瓜果,节日或待客以烤作羊招待;
d、回族:中国传统的四合院为主的建筑式样;男装衣服肥大,裤长及脚面,老年人扎裤腿,穿西装式的长大衣,戴青色圆形平顶小帽。妇女的衣服上空气下宽,达及膝或长过膝盖,戴披肩盖头;只吃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牛、羊、驼肉和食谷类的禽肉及带鳞的鱼类。风味小吃有清汤羊肉、羊羔肉、牛羊肉夹馍、羊杂碎汤、酿皮、白水鸡、切糕、油香和馓子,爱喝盖碗茶;
e、朝鲜族:以木搭架、屋顶四面有坡,墙壁多为泥墙刷白灰;爱穿白衣素服,有“白衣民族”之称。妇女穿短上衣、长裙,脚穿船形胶鞋。男装为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宽大裤,外出常罩斜襟长袍,以布带打结。现在多改着西服;米饭为主食,以汤、酱、咸菜和泡菜为副食。喜吃牛肉或狗肉。以冷面、打糕,松饼等待客;
f、壮族:住“干栏式”(又称“麻栏式”)建筑,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杂物;广西西北部,年老壮族妇女多穿无领、左衽、绣花、滚边的衣服和滚边、宽肢的裤子,腰间束乡花围腰,喜戴银首饰。广西西南部龙州、凭样一带的妇女,着无领、左衽的黑色上衣,头包方块的黑帕,穿黑色宽脚裤子;男子多穿唐装;年节吃粉糕。喜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妇女有嚼槟榔的习俗;
- 苏萦
-
每年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的元宵节元宵节赏灯的习俗是从汉朝时开始的,最初源自佛教的“燃灯礼佛”。一到夜晚,家家户户都要挂彩灯,放焰火,人们成群结队地去看花灯,有的花灯上还写有谜语,让看灯的人们都来猜灯谜。现在每到元宵节,很多地方都要举行灯展。在中国北方的寒冷地区,人们还制作出千姿百态的冰灯,给元宵节的夜晚增添了新的光彩。
按照传统的习惯,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还要吃元宵(即汤圆)。。民俗是民间风俗的简称。一般由自然环境的差异而形成的社会习尚叫“风”,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俗”,它是广大中下层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以示庆祝,如祭灶、掸尘、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放鞭炮、饮屠苏酒、吃团年饭(年夜饭)、守岁、祭祀神佛、祭奠祖先、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逛花市、闹社火等,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