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品
-
要泡好一壶茶,既要讲究实用性、科学性,又讲究艺术性。
首先要讲究泡茶用水。古人对泡茶用水的选择,一是甘而洁,二是活而鲜,三是贮水得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了科学的水质标准,卫生饮用水的水质标准规定了感官、化学、毒理学和细菌等四方面的内容。
其次是泡茶器皿。古代茶之器皿很多,陆羽《茶经》里列举了煮茶和饮茶的29种器皿,如今的茶具已无取水用具、煮水用具等,通常是指茶壶、茶杯、茶碗、茶盘、茶盅、茶托等饮茶用具。
三是要注意泡茶用量。茶叶用量为泡茶三要素(用量、水温、冲泡时间和次数)之首。茶叶种类繁多,泡茶时茶叶用量各异,还要考虑泡茶用具大小和饮茶者的习惯。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或1:60,即每杯放3克左右茶叶,加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乌龙茶,每杯放茶量5—10克,如用茶壶冲泡,则按茶壶容量大小适当掌握比例,投入量为茶壶容积的一半,或更多。
四是注意泡茶水温。泡茶水温的掌握因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绿茶,一般用80度左右的沸水冲泡。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茶中维生素C,咖啡碱容易析出,致使茶汤变黄,滋味较苦。饮泡各种花茶、红茶、中低档绿茶,则要用90—100度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茶叶中有效成份析出少,茶叶味淡。冲泡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因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粗老,必须用100度的沸滚开水冲泡。少数民族饮用的紧压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熬煮。通常茶叶中的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跟水温相关,60度温水浸出的有效物质只相当于100度沸水浸出量的45—65%。
五是注意冲泡时间。冲泡茶叶的时间和次数相关。茶叶冲泡时间与茶叶种类、用茶量、水温和饮茶习惯都有关系。冲泡时间以茶汤浓度适合饮用者的口味为标准,一般讲,用茶量多,水温高。细嫩红绿碎茶,冲泡时间宜短,3—5分钟即可。冲泡次数1—3次为宜,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冲泡时间应适当延长。冲泡时最好先倒少量开水,浸没茶叶,再加满至七八成,便可趁热饮用,当喝至杯中剩1/3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二次冲泡,继续喝至1/3茶汤时,再冲泡第三次,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冲泡乌龙茶的次数可达5—7次,又由于其多用小型紫砂壶,冲泡时间较短,一般约2分钟左右,第一泡1分钟就要倒出来,从第二泡开始渐渐增加15—30秒的冲泡时间,这样前后茶汤浓度才比较均匀。
- 站长在线
-
首先,要选对买茶的地方,即要到专业的茶叶商店或者规模较大的商场、超市购买茶叶。“因为茶叶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商品,在路边小店不能保证能买到质量可靠的茶叶。”广西茶叶学会秘书长李璧球解释说。
其次,要仔细查看包装。要注意观察包装上是否标明生产厂家、出产日期与产地等相关信息。正规厂家的产品包装较为精美,而一些假冒伪劣产品的包装则显得比较粗糙。另外,一般说来新茶的味道好,所以消费者应该注意查看手中茶叶的出产日期,避免错买上一年的陈茶。 如果是在专业的茶叶商店,除了精包装的茶叶之外,消费者还可以看到茶叶样品。这样就能通过观察茶叶的外形来辨别茶叶的品质。李璧球提醒消费者,应该观察茶叶的嫩度如何,形状与色泽是否符合该类茶叶的标准,如乌龙茶的条索应该是结实肥重,呈卷曲形,色泽应为沙绿乌润或青绿油润。另外,消费者还应该闻闻干茶的香味,劣质茶叶或者假茶带有青腥气或其他异味。
如果条件许可,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冲泡一杯样品以作进一步的鉴别。冲泡茶叶也是很有讲究的,据李璧球介绍,专业的鉴别方法是以150毫升开水冲泡3克茶叶5分钟。
在品茶的时候,除了滋味外,消费者还要注意“茶的香气是否正常,汤色好不好。”李璧球说。例如,绿茶的汤色应该是翠绿的,而且茶汤应该清澈而不浑浊。
最后还要看看茶叶冲泡后留下的叶底,“由此可以看出茶叶加工的均匀度、嫩度和火温。”李璧球说。例如绿茶的茶汤倒完后,叶底如果还能保持翠绿的颜色,这种茶叶的品质就高。如果叶底中有红梗,那就说明这种茶叶的加工温度不够。
针对有些厂商往茶叶中加入添加剂以次充好的情况,李璧球给消费者支了一招:把茶叶多冲泡几次。加入了添加剂的茶叶在第一次冲泡时往往香气浓郁,但在经过三四泡之后,其香气就会消失,汤色也变得非常淡。
因茶择具。
“壶为茶之父”。泡什么茶用什么茶具,这也挺有讲究的。过去,爱茶人喝绿茶喜欢用玻璃杯,喝花茶喜欢用盖碗,喝乌龙茶喜欢用小紫砂壶和小紫砂杯。近几年来,有更有讲究的:这把紫砂壶专喝乌龙茶,那把紫砂壶专喝绿茶,最好的紫砂壶专喝普洱茶。因茶择具真是做到家了。说到这里,有一点提醒消费者:最好别用黑陶茶具泡茶、喝茶,因为黑陶含铅量大。
1.用什么样的茶具泡茶最好?
回答: 现在通用的茶具有瓷器、陶器(主要是紫砂器)、玻璃、塑料。在冲泡德信红茶和德信乌龙时我会选用陶器,因为从品茶的角度来看,以瓷器和陶器最好,其保温性好,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观,具有艺术欣赏价值。但冲泡德信绿茶特别是德信碧螺春和德信银针时我一般用玻璃茶具,玻璃茶具可见杯中轻雾漂渺、澄清碧绿及朵朵茶芽之美态。至于搪瓷、塑料茶具,虽有轻便、耐用之优点,但一般为了解渴而临时使用。
平常,我们常喝的茶是乌龙茶、花茶还有绿茶,假如现在您面前有3种茶具,分别是玻璃的、紫砂的和瓷的,您知不知道这3种茶具分别用来泡什么茶呢?
喝乌龙茶最好用紫砂茶具。紫砂茶具买回来以后,要放在锅里,加上一把粗茶叶,煮上半个小时,为了是去掉茶壶表面的蜡质和杂质,使手感比较舒服。您记住喝乌龙茶最好选用宜兴产的紫砂茶具。
泡乌龙茶的时候,水温一定要高,得95℃以上,最好是刚刚开的沸水。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您用热的水来泡乌龙茶的话,它就可以比较快地让茶香飘出来,让茶汤的颜色变得浓郁起来。
茶坊里喝茶,喝的是感觉、情调。所以,价格也比较贵,有时喝一次茶比吃一顿饭还要贵。如果我们在家里喝茶,不必购买成套的、昂贵的茶具,照样可以品到茶的清醇,领略茶艺的神韵。
泡绿茶也是有讲究的。首先要注意两点:第一就是要用没有盖的玻璃杯来泡,第二点就是要注意水温。泡绿茶的水温不能过高,大约在80℃左右就可以了。这是因为绿茶大多都是在谷雨前或者是清明前采摘下来的茶树的嫩叶,既然是嫩叶,当然就怕高温了。如果水温过高的话,就把茶叶泡坏了。另外呢,如果选取带盖子的茶具的话,它不容易散热,时间长了,就把茶叶泡糊了,这个茶汤也变得非常浑浊,非常不好看。那么,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水开了之后,您不要马上就把它倒到杯子里泡绿茶,而是让它落落火,等一会儿。等多长呢?大约一两分钟的样子就差不多了。那时候的水温差不多就是80℃左右。还有一种方法非常好,就是把热水先倒到杯子里面,然后再往里放绿茶。我国太湖一带的人,泡碧螺春茶的时候,都是用的这种方法。
很多北方人都喜欢喝花茶。那么喝花茶的时候,最好用盖碗来泡,效果就比较好。为什么呢?主要是为了留住茶香。泡花茶的水温可以比泡绿茶的水温稍高一点,大约是90℃~95℃左右就比较好。冲好水之后,您就可以把茶盖盖上,然后闷上两三分钟就可以喝了
- 瑞瑞爱吃桃
-
他们写的那么多,我就说一个比较简单的,用壶泡,水温高些,可以提升香气的
- 里论外几
-
建议用宜兴紫砂壶泡制。
- 还要旺仔
-
茶的冲泡关系到:一、泡茶用水;二、器皿;三、泡茶三要素。
喝茶人人都会,但要冲泡得好喝,茶叶冲泡大有学问,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或技术不一,泡出来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要泡好一壶茶或一杯茶,要讲究实用性、科学性及艺术性。
(1)所谓”实用性”;就是依实际需求而言﹐可以是冲泡一杯”大碗茶”也可是冲泡一壶高贵的名茶。
(2)科学性;就是瞭解各类茶叶的特性,以科学冲泡方式,使茶叶的品质能充分的表现出来。
(3)艺术性;选择合适的器皿以及优美的冲泡程序。
一、泡茶用水
水质的好坏能直接影响茶汤之色、香、味,尤其对茶汤滋味影响更大。古人十分注重泡茶用水之选择。
(1)水要甘而洁;
(2)活而清鲜?古书{茶录}中记载”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
(3)储水要得法;容器要洁净,忌晒阳光。
现代科技发达,卫生饮用水质标准也科学化
(1)感官指标:色度不能超过15度、浑浊度不能超过5度,不得有异味、异色及肉眼可见物。
(2)化学指标:正常PH值为6.5~8.5,总硬度不能高於25度。
(3)氟化物不能超过1.0毫克/升,氰化物不能超过0.05毫克/升。
(4)细菌总数在1毫升水中不得超过100个,大肠菌在1升水中不得超过3个。
泡茶用水,一般多用天然水。其来源以山泉水、溪水、井水等最佳!
泡茶用水的选择
陆羽曾在<<茶经>>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一般说来,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较清净的,杂质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质最好。但是,由於水源和流经途径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盐量与硬度等均有很大差异,所以并不是所有泉水都是优质的。中国号称五大名泉;镇江中冷泉、无锡惠山泉、苏州观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济南趵突泉。
选择泡茶用水,必须瞭解水的硬度和茶汤品质的关系。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软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硬水;不容或只含少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软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引起,称为暂时硬水。暂时硬水经过煮沸,所含碳酸氢盐,就分解成不容性碳酸盐,这样硬水变成软水。平时用铝壶烧水,壶底之白色沉淀物,就是碳酸盐。
(A)水的硬度会影响水的PH值(酸硷度),而PH值又影响茶汤色泽。当PH大於5时,茶汤色泽加深,PH值达到7时茶黄素就会自动氧化而损失。
(B)水的硬度会影响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软水中含其他溶质少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浓;而硬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铁离子含量高,茶汤会变成黑褐色这是茶叶多酚类物质与铁作用的结果。所以泡茶用水以软水、暂时硬水为佳。
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软水,泉水﹑溪水﹑江河水属暂时硬水,部份地下水属硬水,蒸馏水为人工加工而成之软水。
二、泡茶器皿之选择
冲泡茶叶,除了好茶、好水、还要有好的器皿。冲泡花茶,一般常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後斟入瓷杯饮用。炒青或烘青绿茶,多用有盖瓷杯泡茶。乌龙茶宜紫砂茶具。西湖龙井、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则宜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杯最为理想。品茗绿茶类,不论用何种茶杯,均宜小不宜大。用大杯则水量多,热量大,容易使茶叶烫熟,影响茶汤的色香味。上班族常用保温杯泡茶,这种杯只适合泡乌龙茶或红茶不宜泡绿茶。
茶具之配套如下:
茶船:供放茶壶之用,有盘型与碗型,其功能一保护茶壶,二盛热水保温并供烫杯。
茶盅:又叫茶海,盛放茶汤之用。
茶荷:赏茶时盛茶用具。
茶巾:用来吸乾茶壶与茶杯﹑茶海外之茶水。
茶匙:舀茶叶。
杯托:放置茶杯。
评审茶叶用之器具:
评审盘:又名样茶盘,专供评审茶叶外型。
评审杯:用来泡茶与评审茶叶香气用。评审茶汤与滋味之用。
样茶秤:天枰。
计时器:计量茶叶冲泡使时间。
三、泡茶三要素
要泡出好喝的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好的茶具,还要有好的泡茶技术。
泡茶技术包括三要素:
(1)茶叶用量:
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用量多少,并无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消费者饮用习惯而定。泡茶用量之多寡,关键掌握,茶与水的比率,茶多水少,味浓;茶少水多,味淡。
(2)水温:
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软水煮沸泡茶,茶汤香味更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之"水老"。此时,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茶叶之鲜活味,即丧失。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种茶而定。绿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应用80℃~90℃为宜(水要沸点後,再冷却至所要的温度)。茶叶愈嫩绿,冲泡水温愈低,这样茶汤才会,鲜活明亮,滋味爽口,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在高温下,茶汤颜色较深,维生素C大量破坏,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硷容易浸出)也就是说把茶叶"烫熟"了。
(3)时间 :
茶叶冲泡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水温、茶叶用量、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据测试,冲泡第一次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则所剩无几。所以,就如我们常讲的;"品茶 ! 三个口,谓之品,一泡茶,冲三次即可。"
水温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连带影响冲泡时间之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要短;反之则冲泡时间要长。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适合饮用者之口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