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燕之家 / 问答 / 详情

■■有关语文 历史■■■■■■■■■■■■

2023-07-02 09:00:37
还要旺仔

楚庄王的绝缨大会 :

宽容的例子:

春秋时齐国丧君,大臣们紧张地开始策划拥立新君。齐国正卿自幼与公子小白非常要好,便暗中派人去莒国召小白回国即位。同时,也有人要接年长一些的公子纠回国为君,而鲁国也正准备护送公子纠回齐,并派管仲带兵在途中拦截回国的小白。双方相遇,小白被管仲一箭射中身上铜制的衣带钩,险些丧命。为了迷惑对方,小白佯装中箭而死,乘一辆轻便小车,昼夜兼程向齐都驶去。公子纠及鲁军以为小白已死,稳操胜券,便放慢了回齐的速度,六天后才赶到。这时小白早已被拥立为齐君,并发兵乾时(今山引缶淄西),大败鲁军。小白登上了齐国国君的宝座,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做了国君,心记一箭之仇,常想杀死管仲。当发兵攻鲁之时,鲍叔牙对桓公说:“您要想管理好齐国有高候和我就够了;您如想称霸,则非有管仲不可!”桓公胸怀大度,放弃前嫌,当即接受了鲍叔牙的意见,并派他亲自前往迎接管仲,厚礼相待,委以重任。得到管仲之后,桓公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找到了帮他振兴齐国的人。管仲在桓公的大力支持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

在政治方面,实行了“参其国而伍其鄙”的制度。使人民各安其居,各守其业,不任意迁徙流亡,以发展社会生产,巩固统治。

在军事方面,推行了“作内政而寄军令”的措施。扩大了兵源,提高了战斗力。

在经济方面,实行了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的措施。为齐国称霸诸侯,奠定了物质基础。

齐国很快国富兵强, 实力雄厚,在诸侯林立的春秋福年的政治舞台上担任 了主要角色。

三国时刘巴可以说是一贯反对刘备的人。曹操带兵攻打刘备,别人都跟随刘备南下,唯独刘巴却向北投降了曹操。赤壁之战后,刘巴被困在荆州,诸葛亮写信劝他归顺刘备,刘巴依然不肯,又投降了刘璋。刘备和他的将领都非常痛恨刘巴。但在攻打刘璋即将破城时,刘备却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杀了刘巴,我就诛他九族。”因为刘备知道刘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后来刘巴果然做了刘备的尚书令。

唐代魏征为太子李建成的属官时,曾多次劝李建成杀掉李世民,但当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但没有杀他,还给了魏征很高的官做,而且非常倚重魏征。最终实现了唐初的繁荣发展,出现了贞观盛世。

晋文公重耳在逃亡时曾被手下头须偷走了财物,登上王位后以前没有随他逃亡的大臣很担心受处罚,随时可能作乱,这时重耳就赦免了头须的罪责,还封他当了官,终于稳定了当时的局面。

其他还有齐国孟尝君受难时,众门客纷纷离去,孟尝君当时记仇记下了这些人的名单,后来孟尝君又回到齐国,众门客又都回来,孟尝君接受了手下的建议,毁掉了名单,并没有对门客进行丝毫报复。

楚庄王的绝缨大会,打胜仗后楚庄与众将饮酒庆祝,并命自己的爱妾给众将斟酒,突然蜡烛被风吹灭,黑暗中一片混乱,有人趁机拉了楚王爱妾的手,但是自己头盔上的羽缨却被楚王爱妾抓了下来。楚庄王得知了此事迅速命令先不要掌灯,众将全部绝缨痛饮。后来那个被楚庄王宽容的军将在关键时刻为楚庄冲锋陷阵报效了楚庄王的宽容。

不宽容的例子:

周宣王时出现“厌弧箕菔,几亡周国”的童谣。下大夫左儒已经找出卖山桑木弓的妇人,也已经将妇人处死弃市,但是周宣王的心中却仍时时担心王朝还是会败亡在什么东西的手上。他想起几年前曾经令大夫杜伯搜寻山桑木弓、箕草箭袋的误国女子,却许久没有消息,便在早朝上提了出来。周宣王森然说道:“杜伯!我记得几年前曾经下令于你,要你找出厌弧箕菔的妖女,为何许久不曾来报?”

那大夫杜伯是个军人出身的官员,个性耿直粗豪,说起话来更是直来直往。“自从那卖山桑木弓的山民妇女伏诛以后,臣以为童谣已经应验,妖孽已除,便不再前往扰民。”

周宣王闻言大怒,大声说道:“扰民?那你是指我的命令吵扰了老百姓了,是吗?你这样怠忽王命,分明是有违职守,我今天便是斩了你,也不算冤枉了你!”

杜伯听见宣王这样说话,心中自命必死,于是忍不住大声说道:“是不是扰民,天下人看得清清楚楚,圣人有言,杀一无罪者不祥。那童谣本是市井谣言,可笑我满朝文武莫名其妙,将它当成天仙妙语,我王更因此杀害那无辜的山民妇人。我不愿再行生事,就是不想再伤了无辜之人!”

此时,有人朗声说道:“杜伯虽然言语多有不逊,罪行却不至于死!”

众大臣纷纷转过头去,看见那人正是杜伯的知交好友——下大夫左儒。

结果周宣王还是错杀了杜伯,怒杀了左儒,几年后终被杜伯索命而亡。

春秋时郑国公子宋食指跳动,他像公子归生说将吃好东西,果然郑灵公烹一大鼋宴请众臣,归生将此事告知郑灵公,郑灵公说应验不应验还不是我说了算,结果故意没给公子宋吃,公子宋恼羞成怒夹了郑灵公面前的肉,戏言道:岂不是还是应验了。本来就是郑灵公做得不对,如果他此时宽容一些就不会有事了,结果他大怒扬言要杀公子宋,结果公子宋被逼先杀了郑灵公。

.荆轲刺秦王

秦王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

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报仇。但他既不操练兵马,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秦王政的人。

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他把荆轲收在门下当上宾,把自己的车马给荆轲坐,自己的饭食、衣服让荆轲一起享用。荆轲当然很感激太子丹。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音jiān)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太子丹说:“拿兵力去对付秦国,简直像拿鸡蛋去砸石头;要联合各国合纵抗秦,看来也办不到了。我想,派一位勇士,打扮成使者去见秦王,挨近秦王身边,逼他退还诸侯的土地。秦王要是答应了最好,要是不答应,就把他刺死。您看行不行?”

荆轲说:“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还有秦国将军樊于期,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太子丹感到为难,说:“督亢的地图好办;樊将军受秦国迫害来投奔我,我怎么忍心伤害他呢?”

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于期,跟樊于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

樊于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啊!”

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接见我。”

樊于期说:“好,你就拿去吧!”说着,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太子丹事前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谁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个年才十三岁的勇士秦舞阳,做荆轲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别。临行的时候,荆轲给大家唱了一首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大家听了他悲壮的歌声,都伤心得流下眼泪。荆轲拉着秦舞阳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政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于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命令在咸阳宫接见荆轲。

朝见的仪式开始了。荆轲捧着装了樊于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

秦舞阳一见秦国朝堂那副威严样子,不由得害怕得发起抖来。

秦王政左右的侍卫一见,吆喝了一声,说:“使者干么变了脸色?”

荆轲回头一瞧,果然见秦舞阳的脸又青又白,就赔笑对秦王说:“粗野的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

秦王政毕竟有点怀疑,对荆轲说:“叫秦舞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

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木匣,果然是樊于期的头颅。秦王政又叫荆轲拿地图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

秦王政一见,惊得跳了起来。

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过去。

秦王政使劲地向后一转身,把那只袖子挣断了。他跳过旁边的屏风,刚要往外跑。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秦王政一见跑不了,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逼着。

两个人像走马灯似地直转悠。

旁边虽然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台阶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无主,也没有人召台下的武士。

官员中有个伺候秦王政的医生,急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荆轲用手一扬,那只药袋就飞到一边去了。

就在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过去。秦王政往右边只一闪,那把匕首就从他耳边飞过去,打在铜柱子上,“嘣”的一声,直迸火星儿。

秦王政见荆轲手里没有武器,又上前向荆轲砍了几剑。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剑伤,自己知道已经失败,苦笑着说:“我没有早下手,本来是想先逼你退还燕国的土地。”

这时候,侍从的武士已经一起赶上殿来,结果了荆轲的性命。台阶下的那个秦舞阳,也早就给武士们杀了。

屈原投河的原因

原(前340年-前278年,生卒年尚有争论,约生于前353年~前335年,逝于前283年~前269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因当年为屈原逝世2230周年,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本为楚国重臣,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怀王二十四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后来曾经被召返。怀王三十年,楚怀王不听屈原劝阻,执意入秦,被扣留,后来客死秦国。楚顷襄王即位后昏庸无道,听信令尹子兰的谗言,再次驱逐屈原。屈原流落在今湖南沅水湘水一带。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据闻一多考证在屈原投江之前,吴越一带已有端午节存在,但从屈原2200多年前逝世一直到今天,中国社会主流所公认的一直是端午节祭祀屈原。

Chen

楚庄王的绝缨大会,打胜仗后楚庄与众将饮酒庆祝,并命自己的爱妾给众将斟酒,突然蜡烛被风吹灭,黑暗中一片混乱,有人趁机拉了楚王爱妾的手,但是自己头盔上的羽缨却被楚王爱妾抓了下来。楚庄王得知了此事迅速命令先不要掌灯,众将全部绝缨痛饮。后来那个被楚庄王宽容的军将在关键时刻为楚庄冲锋陷阵报效了楚庄王的宽容。

秦国的将领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所有赵国的土地,派兵向北侵占土地,一直到燕国南边的边界。

太子丹非常的恐惧,于是就去向荆轲询问办法,说:“秦兵早晚要渡过易水,如果这样那么我虽然想长久地侍俸您,恐怕是不行了?”荆轲说:“即使是你不说,我也要采取行动了。如今空手而去,恐怕也没有什么信用,那么秦王也就无法接近了。现在樊将军,秦王用千斤的黄金外加一万户人口的封邑来悬赏他的头。如果能够得到樊将军的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很高兴地接见我,那么我才有办法来报答太子。”太子说:“樊将军因为无路可走投奔我,我实在不愿意因为我太子的缘故,而伤害了尊长,希望您能够重新考虑一下!”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悄悄地去见樊於期,对他说:“秦对你樊於期,可以说是十分地刻毒。父母宗族,都被杀害。如今听说用万户邑、千斤金来悬赏将军的头,你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泪说:“我常常想起来,就痛入骨髓,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荆轲说:“如今有一句话,一可以解除燕国的后患,二可以替你樊将军报仇雪恨呀!怎么样?”樊於期走上前说:“到底怎么做?”荆轲说:“希望借你樊将军的头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非常高兴,乐意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这样那么就可以一报将军之仇,二雪燕国被欺侮的耻辱。将军你可愿意?”樊将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上前说:“这是让我日夜的痛心的事,到现在才能够听说!”于是自杀。

太子听说以后,连忙驱车赶到,伏在尸体上大哭,哭得非常伤心。但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于是收拾好樊於期的头,用盒子装好。

于是太子事先寻求天下最锋利的匕首,用百两黄金从赵人徐夫人那儿买到,派人将匕首用毒药浸泡。于是打点行装送荆轲出发。

燕国有勇士叫秦武阳的,十二岁的时候就杀人,人们不敢和他正视。于是命令秦武阳作为他的助手和他一道去。

荆轲在等一个人,想和他一道去,可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就一直在等他。

过了一些时候,还没有出发,太子嫌荆轲动身太晚,怀疑他可能反悔,于是又去请他动身,说:“时间跨度不早了,您难道不想去吗?就让我先打发秦武阳动身!”荆轲非常生气,怒斥太子道:“如果现在去了却不能够回来向太子复命,那是小人!如今拿着一把匕首到生死难测的秦国,我之所以留下来,是想等我的朋友一道。如今太子嫌我动身太晚,那就让我现在和你们告别。

太子和那些的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白帽来给他送别。

到了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了。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音乐发出悲凉的声音,大家都流着泪哭泣。荆轲又走上前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又发出激愤的声音,大家都圆睁着眼睛,头发向上顶起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而去,始终没有回头。

到了秦国之后,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送了很多的礼物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事先为他对秦王说:“燕王确实非常害怕大王您的威风,不敢派兵来抵抗大王您,,愿意拿全国的百姓来做您的臣子,排在诸侯的行列,像秦国的郡县那样向秦国进贡,只求能够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非常害怕,不敢自己来陈述,现在谨斩杀荆轲的头并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装好,燕王很慎重的在朝廷将它送出,派人来把这些告诉大王。一切听大王您吩咐。”

秦王听了之后,非常高兴。于是穿上朝服,设九宾之礼,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装着樊於期的头的盒子,秦武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依次进来。到了台阶下,秦武阳害怕得变了脸色,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头对他笑了笑,走上前对秦王致歉说:“北方边远地区的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望大王能够稍稍原谅他,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吧,把秦武阳的地图给我拿来。”

荆轲拿来地图之后捧着,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后露出了匕首。荆轲乘机抓住了秦王的袖子,右手拿着匕首去刺秦王。没有刺到,秦王非常吃惊,耸身站了起来,挣断衣袖。拔剑,但剑太长,于是拿起剑鞘。当时非常危急,剑插得太紧,没办法抽出来。

荆轲在后面紧追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群臣非常吃惊,事情突然发生,根本没想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而按照秦国的法律,在殿上侍俸的群臣,不能带一点点兵器;那些带了兵器的侍卫,都在殿下侍候,没有命令不得上殿。正在慌急之中,而且也来不急召来侍卫,因此荆轲不断地追逐着秦王,而大家在惶急之中,也没有什么东西来对付荆轲,仅仅只是用手来和荆轲搏斗。

这时,秦王的御医夏无且用他手里的药袋扔向荆轲。秦王正绕着柱子跑,惊惶之中,不知所措。左右大臣都提醒说:“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于是秦王拔剑刺向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伤残倒地了,就举起匕首投向秦王,没投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杀荆轲,荆轲身中八处剑伤。

荆轲自知事情不能成功,靠在柱子上大笑,两腿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痛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捉你呀,然后要你同我们订下誓约来回报太子呀!”

秦王的左右大臣上前,斩了荆轲。秦王吓得很长时间头晕目眩。

屈原投江

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又想重新和齐国联合。秦昭襄王即位以后,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南)相会,当面订立盟约。

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不去呢,怕得罪秦国;去呢,又怕出危险。他就跟大臣们商量。

大夫屈原对楚怀王说:"秦国强暴得像豺狼一样,咱们受秦国的欺负不止一次了。大王一去,准上他们的圈套。"

可是怀王的儿子公子子兰却一股劲儿劝楚怀王去,说:"咱们为了把秦国当做敌人,结果死了好多人,又丢了土地。

如今秦国愿意跟咱们和好,怎么能推辞人家呢。"

楚怀王听信了公子子兰的话,就上秦国去了。

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刚踏进秦国的武关,立刻被秦国预先埋伏下的人马截断了后路。在会见时,秦昭襄王逼迫楚怀王把黔中的土地割让给秦国,楚怀王没答应。秦昭襄王就把楚怀王押到咸阳软禁起来,要楚国大臣拿土地来赎才放他。

楚国的大臣们听到国君被押,把太子立为新的国君,拒绝割让土地。这个国君就是楚顷襄王。公子子兰当了楚国的令尹。

楚怀王在秦国被押了一年多,吃尽苦头。他冒险逃出咸阳,又被秦国派兵追捕了回去。他连气带病,没有多久就死在秦国。

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秦国欺负,死在外头,心里很不平。特别是大夫屈原,更是气愤。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

可是他这种劝告不但不顶事,反倒招来了令尹子兰和靳尚等人的仇视。他们天天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他们对楚顷襄王说:"大王没听说屈原数落您吗?他老跟人家说:大王忘了秦国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就是不忠。楚国出了这种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儿能不亡国呢?大王,你想想这叫什么话!"

楚顷襄王听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去。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以后,经常在汨罗江(在今湖南省东北部,汨音mì)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

附近的庄稼人知道他是一个爱国的大臣,都挺同情他 这时候,有一个经常在汨罗江上打鱼的渔父,很佩服屈原的为人,但就是不赞成他那愁闷的样子。

有一天,屈原在江边遇见渔父。渔父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弄到这等地步呢?"

屈原说:"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个干净人;将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我被赶到这儿来了。"

渔父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您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就不该自鸣清高;既然别人喝醉了,那么您何必独自清醒呢!"

屈原反对说:"我听人说过,刚洗头的总要把帽子弹弹,刚洗澡的人总是喜欢掸掸衣上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心,埋在鱼肚子里去,也不能拿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得一身脏。"

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活着,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终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

附近的庄稼人,得到这个信儿,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儿。大伙儿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

渔父很难受,他对着江面,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的。

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当地的百姓想起这是屈原投江一周年的日子,又划了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小船改为赛龙船。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成为一种风俗。人们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据说就是这样来的。

屈原死后,留下了一些优秀的诗歌,其中最有名的是《离骚》。他在诗歌里,痛斥卖国的小人,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对楚国的一草一木,都寄托了无限的深情。后来人们认为屈原是一位我国古代杰出的爱国诗人。

陶小凡

绝缨宴

楚庄王一次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宠姬妃嫔也统统出 席助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馔,觥筹交 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壬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 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 忽然一阵疾风吹过,宴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这时席上一位官员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 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 出刚才无礼之人。 楚庄王听完许姬的话,却传命先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更加尽兴饮酒。" 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了下来,这才点上 蜡烛,君臣尽兴而散。 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他出气。楚庄王说: "眦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煞 风景? 许姬这才明白楚庄王的用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绝缨宴"。

七年后,楚庄王伐郑。一名战将主动率部下先行开 路。这员战将所到之处拼力死战,大败敌军,直杀到郑国 国都之前。 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才知这员战将叫唐狡。唐狡表 示不要赏赐,坦承七年前宴会上无礼之人就是自己,今日 此举全为报七年前不究之恩。 楚王大为感叹,便把许姬赐给了他。

秦王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

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报仇。但他既不操练兵马,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秦王政的人。

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他把荆轲收在门下当上宾,把自己的车马给荆轲坐,自己的饭食、衣服让荆轲一起享用。荆轲当然很感激太子丹。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音jiān)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太子丹说:“拿兵力去对付秦国,简直像拿鸡蛋去砸石头;要联合各国合纵抗秦,看来也办不到了。我想,派一位勇士,打扮成使者去见秦王,挨近秦王身边,逼他退还诸侯的土地。秦王要是答应了最好,要是不答应,就把他刺死。您看行不行?”

荆轲说:“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还有秦国将军樊于期,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太子丹感到为难,说:“督亢的地图好办;樊将军受秦国迫害来投奔我,我怎么忍心伤害他呢?”

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于期,跟樊于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

樊于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啊!”

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接见我。”

樊于期说:“好,你就拿去吧!”说着,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太子丹事前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谁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个年才十三岁的勇士秦舞阳,做荆轲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别。临行的时候,荆轲给大家唱了一首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大家听了他悲壮的歌声,都伤心得流下眼泪。荆轲拉着秦舞阳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政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于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命令在咸阳宫接见荆轲。

朝见的仪式开始了。荆轲捧着装了樊于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

秦舞阳一见秦国朝堂那副威严样子,不由得害怕得发起抖来。

秦王政左右的侍卫一见,吆喝了一声,说:“使者干么变了脸色?”

荆轲回头一瞧,果然见秦舞阳的脸又青又白,就赔笑对秦王说:“粗野的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

秦王政毕竟有点怀疑,对荆轲说:“叫秦舞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

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木匣,果然是樊于期的头颅。秦王政又叫荆轲拿地图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

秦王政一见,惊得跳了起来。

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过去。

秦王政使劲地向后一转身,把那只袖子挣断了。他跳过旁边的屏风,刚要往外跑。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秦王政一见跑不了,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逼着。

两个人像走马灯似地直转悠。

旁边虽然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台阶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无主,也没有人召台下的武士。

官员中有个伺候秦王政的医生,急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荆轲用手一扬,那只药袋就飞到一边去了。

就在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过去。秦王政往右边只一闪,那把匕首就从他耳边飞过去,打在铜柱子上,“嘣”的一声,直迸火星儿。

秦王政见荆轲手里没有武器,又上前向荆轲砍了几剑。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剑伤,自己知道已经失败,苦笑着说:“我没有早下手,本来是想先逼你退还燕国的土地。”

这时候,侍从的武士已经一起赶上殿来,结果了荆轲的性命。台阶下的那个秦舞阳,也早就给武士们杀了。

原(前340年-前278年,生卒年尚有争论,约生于前353年~前335年,逝于前283年~前269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因当年为屈原逝世2230周年,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本为楚国重臣,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怀王二十四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后来曾经被召返。怀王三十年,楚怀王不听屈原劝阻,执意入秦,被扣留,后来客死秦国。楚顷襄王即位后昏庸无道,听信令尹子兰的谗言,再次驱逐屈原。屈原流落在今湖南沅水湘水一带。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据闻一多考证在屈原投江之前,吴越一带已有端午节存在,但从屈原2200多年前逝世一直到今天,中国社会主流所公认的一直是端午节祭祀屈原。

寻云
1.
要学会宽容

楚庄王的绝缨大会,打胜仗后楚庄与众将饮酒庆祝,并命自己的爱妾给众将斟酒,突然蜡烛被风吹灭,黑暗中一片混乱,有人趁机拉了楚王爱妾的手,但是自己头盔上的羽缨却被楚王爱妾抓了下来。楚庄王得知了此事迅速命令先不要掌灯,众将全部绝缨痛饮。后来那个被楚庄王宽容的军将在关键时刻为楚庄冲锋陷阵报效了楚庄王的宽容。

2.荆轲不仅仅是刺客,他还是有政治眼光的,他曾提出帮太子丹联络诸侯,可惜没被接受,他也知道太子丹是个目光短浅的人,但是受恩太重,以当时的价值观而言,不得不以死相报。其实刺秦的计划还是有可操作性的,但太子丹不会用人,让秦舞阳跟荆轲去,而秦舞阳又只有匹夫之勇,没见过大场面,荆轲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想换人,就约了朋友,朋友迟迟未到,太子丹以为荆轲想反悔,就催促他起程,荆轲无奈之下只得带着秦舞阳出发了。荆轲虽然是个有谋略的人,但他的武功却不怎样,所以要秦舞阳的配合,而秦舞阳的胆怯让荆轲只能孤注一掷,结果就失败了。如果荆轲武功了得,还是很可能成功的,因为他的匕首有剧毒,只要划破秦王的皮肤就可以了,几个条件共同作用使得该计划功亏一馈,只能说是天意。(参见史记)

刺秦计划还是有可操作性的。其一田光是燕国国士,又是太子老师的朋友,太子丹自然会相信他的眼光;田光肯定对荆轲进行了考察,而太子丹在厚待荆轲到荆轲刺秦间必然有一段时间,如果荆轲很烂,太子丹还是会有所察觉的,秦舞阳虽然有负所托,但当时他在燕国是被当作勇士的,因为他十三岁就杀人,只是没见过大场面;其二,樊将军之头和督亢地图是秦王一直想要的,他不可能不接见使者,除非他不要这两样东西;其三,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燕国的军事实力可以与秦国一战,又何必出此下策,当时各诸侯一盘散沙,无法一致行动,燕国又是小国,更无燕昭王时连下齐国七十余城之国力,在韩、赵被灭后希望秦国放弃同一大业无异于痴人说梦,整军经武并非一时可以做到,灭国之祸又迫在眉睫,当然只能孤注一掷,希望秦王死后秦国能大乱,为燕国争取到宝贵的时间,那时自然会狠抓军事了。
四楼说“历史上怎么说我不知道,我认为他是个白痴,为一个亡国的公子去杀一个能统一全国的君主,不成功就是一个死,成功了也会背上一世骂名,秦始皇一死,天下又得乱,对于中国来说不是什么好事,老白姓还得遭罪
”,其实秦始皇是个暴君,在他统一中国后百姓并没有安居乐业,他大起阿房宫,修皇陵、造长城,百姓受了很多苦,在我们看来秦始皇是统一六国,而在六国人看来却是国破家亡,六国之于秦国,就如今日之中国之于日本,难道千年后假如中国日本合为议价,就能抹去八年抗战的意义,并认为浴血奋战的国共两军反和平打内战,阻止统一大业吗

3.屈原投江

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又想重新和齐国联合。秦昭襄王即位以后,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南)相会,当面订立盟约。

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不去呢,怕得罪秦国;去呢,又怕出危险。他就跟大臣们商量。

大夫屈原对楚怀王说:"秦国强暴得像豺狼一样,咱们受秦国的欺负不止一次了。大王一去,准上他们的圈套。"

可是怀王的儿子公子子兰却一股劲儿劝楚怀王去,说:"咱们为了把秦国当做敌人,结果死了好多人,又丢了土地。

如今秦国愿意跟咱们和好,怎么能推辞人家呢。"

楚怀王听信了公子子兰的话,就上秦国去了。

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刚踏进秦国的武关,立刻被秦国预先埋伏下的人马截断了后路。在会见时,秦昭襄王逼迫楚怀王把黔中的土地割让给秦国,楚怀王没答应。秦昭襄王就把楚怀王押到咸阳软禁起来,要楚国大臣拿土地来赎才放他。

楚国的大臣们听到国君被押,把太子立为新的国君,拒绝割让土地。这个国君就是楚顷襄王。公子子兰当了楚国的令尹。

楚怀王在秦国被押了一年多,吃尽苦头。他冒险逃出咸阳,又被秦国派兵追捕了回去。他连气带病,没有多久就死在秦国。

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秦国欺负,死在外头,心里很不平。特别是大夫屈原,更是气愤。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

可是他这种劝告不但不顶事,反倒招来了令尹子兰和靳尚等人的仇视。他们天天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他们对楚顷襄王说:"大王没听说屈原数落您吗?他老跟人家说:大王忘了秦国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就是不忠。楚国出了这种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儿能不亡国呢?大王,你想想这叫什么话!"

楚顷襄王听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去。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以后,经常在汨罗江(在今湖南省东北部,汨音mì)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

附近的庄稼人知道他是一个爱国的大臣,都挺同情他 这时候,有一个经常在汨罗江上打鱼的渔父,很佩服屈原的为人,但就是不赞成他那愁闷的样子。

有一天,屈原在江边遇见渔父。渔父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弄到这等地步呢?"

屈原说:"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个干净人;将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我被赶到这儿来了。"

渔父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您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就不该自鸣清高;既然别人喝醉了,那么您何必独自清醒呢!"

屈原反对说:"我听人说过,刚洗头的总要把帽子弹弹,刚洗澡的人总是喜欢掸掸衣上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心,埋在鱼肚子里去,也不能拿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得一身脏。"

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活着,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终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

附近的庄稼人,得到这个信儿,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儿。大伙儿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

渔父很难受,他对着江面,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的。

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当地的百姓想起这是屈原投江一周年的日子,又划了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小船改为赛龙船。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成为一种风俗。人们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据说就是这样来的。

屈原死后,留下了一些优秀的诗歌,其中最有名的是《离骚》。他在诗歌里,痛斥卖国的小人,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对楚国的一草一木,都寄托了无限的深情。后来人们认为屈原是一位我国古代杰出的爱国诗人。
参考资料:http://www.cbe21.com/subject/history/html/080502/200112/20011213_1795.html
大牛哥

斯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大学学习后期,开始患“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运动神经元疾病),半身不遂。他克服身患残疾的种种困难,于1965年进入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任研究员。这个时期,他在研究宇宙起源问题上,创立了宇宙之始是“无限密度的一点”的著名理论。1969年起任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科学杰出成就研究员。1972-1975年先后在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学部进行研究工作,1975-1977年任重力物理学高级讲师,1977-1979年任教授,1979年起任卢卡斯讲座数学教授。其间,1974年当选为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1974-1975年为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费尔柴尔德讲座功勋学者。1978年获世界理论物理研究的最高奖爱因斯坦奖。霍金的成名始于对黑洞的研究成果。在爱因斯坦之后融合了20世纪另一个伟大理论——量子理论,他认为,宇宙是有限的,但无法找到边际,这如同地球表面有限但无法找到边际一样;时间也是有开始的,大约始于150亿到200亿年前。1988年获沃尔夫物理学奖。

1985年霍金丧失语言能力,表达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台电脑声音合成器。他用仅能活动的几个手指操纵一个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单词来造句,然后通过电脑播放声音,通常制造一个句子要5、6分钟,为了合成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要准备10天。1988年写成科普著作《时间简史》,至1995年10月该书发行量已超过2500万册,译成几十种语言,中译本也已出版。

1990年与结婚25年之久的妻子简·怀尔德离婚。1995年9月16日,与他的护士伊莱恩·梅森结婚。

史蒂芬·霍金教授是当代享有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当今的爱因斯坦。他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1989年获得英国爵士荣誉称号。他是英国皇家学会学员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霍金1942年1月8号出生于英国牛津,这一天正好是伽利略的300年忌日。可能因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所以小时候对模型特别着迷。他十岁时不但喜欢做模型飞机和轮船,还和学友制作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战争游戏,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这种渴望驱使他攻读博士学位,并在黑洞和宇宙论的研究上获得重大成就。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大学毕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1963年,21岁的霍金被诊断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1965年获得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1974年3月1日,他在《自然》上发表论文,阐述了自己的新发现—黑洞是有辐射的(所指的辐射被称为霍金辐射)。他的新发现,被认为是多年来理论物理学最重要的进展。该论文被称为“物理学史上最深刻的论文之一”。同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75—1976年间,获得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埃丁顿勋章、梵蒂冈教皇科学学会十一世勋章、霍普金斯奖、美国丹尼欧海涅曼奖、马克斯韦奖和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6项大奖中。1978年他获得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1979年,被任命为著名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既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1979年出版了《广义相对论评述:纪念爱因斯坦百年诞辰》。1988年,霍金的惊世之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A Brief History of Time: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解答了人类有史以来一直探索的问题: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这是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该书被译成40余种文字,出版了1000余万册,至今已经销售2500万册。霍金教授的通俗演讲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试图通过自己的书籍和通俗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1993年出版了《黑洞与婴儿宇宙及其它论文》。2000年初,霍金在美国白宫做了演讲,这是世界之夜(Millenium Evenings)活动的一部分,克林顿总统亲切会见他并向他表示祝贺。2001年10月又一部力作《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出版发行。该书是《时间简史》的姐妹篇。在该书中,霍金揭示了自《时间简史》发表以来,理论物理学的伟大突破。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

研究领域:

理论物理学:70年代霍金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光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教授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 40种语言。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时间简史续编》 作为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间简史续篇》是为想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学说的读者而编的。该书以坦白真挚的私人访谈形式,叙述了霍金教授的生平历程和研究工作,展现了在巨大的理论架构后面真实的“人”。该书不是一部寻常的口述历史,而是对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头脑之一的极为感人又迷人的画像和描述。对于非专业读者,本书无疑是他们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机会和滋生宝贵灵感的源泉。《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时间、有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

《时空本性》80年前广义相对论就以完整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现,然而这两种整个物理学中最精确、最成功的理论能被统一在单独的量子引力中吗?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物理学家就此问题展开一场辩论。本书是基于霍金和彭罗斯在剑桥大学的6次演讲和最后辩论而成。

作品:

1、《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A Brief History of Time: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 (1988年)

2、《时间简史续篇》

3、《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

4、《时空本性》

5、《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2001年10月)

奖项:

1、1989年获得英国爵士荣誉称号

2、是英国皇家学会学员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3、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埃丁顿勋章

4、梵蒂冈教皇科学学会十一世勋章

5、霍普金斯奖

6、美国丹尼欧海涅曼奖

7、马克斯韦奖

8、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

9、978年获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

10、与彭罗斯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11、1988年霍金的书《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获沃尔夫基金奖

简介

1942年 1月8日生于剑桥

1950年 举家迁往圣奥尔本斯

1959年 入牛津大学

1962年 牛津毕业,去剑桥读研究生

1963年 被诊断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

1965年 获剑桥博士学位,与珍妮.怀尔德(简·瓦尔德)结婚

1967年 长子罗伯特出生

1970年 女儿露西出生/开始使用轮椅

1973年 首部著作《空时的大型结构》出版

1974年 宣布发现黑洞辐射,成为皇家学会会员

1977年 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引力物理学教授

1979年 次子蒂莫西出生/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广义相对论评述:纪念爱因斯坦百年诞辰》出版

1981年 参加梵蒂冈宇宙学大会,宣布无边界构想/《超时空和超引力》出版/被授予大英帝国高级骑士

1985年 在瑞士病倒/实行气管造口手术从而失去语言能力,使用带造音器的计算机1988年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出版/获沃尔夫基金奖

1989年 被授予大英帝国荣誉爵士

1990年 与妻子离异

1991年 《时间简史》同名电影上映

1993年 《“黑洞与婴儿宇宙”及其他论文》出版

2001年10月又一部力作《果壳中的宇宙》出版发行

朽月十八

屈原投江

五月五日这天,汩罗江边踉跄着一个高大苍老的身影,他就是屈原,虽然还是博带高冠,但衣衫已显褴褛,早年的英武俊秀为今日的憔悴焦虑所替代。他反复念叨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走走停停,最后好像是终于下了决心,抱起一块石头,准备跳江!

忽然,一双手把他拉住,屈原回头一看,是一个老板模样的中年男子,他对屈原说:“老屈,你要寻短见,也要为我们厂里的啤酒做了广告再说!”然后指着身边女秘书提着的密码箱说:“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你现在是贫困潦倒,才想轻生,等你有了钱,才不会有这种愚蠢的想法呢!现在,只要你按我的意思拍一个3分钟的小广告,这一百万就是你的了!你的干女儿婵娟读大学的费用我也包了!OK?”

屈原沉着脸说:“你要我怎么拍?”

老板说:“你郁闷地站在江边,口里念着‘路漫漫起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摆出一个要投江的pose,就在这时候,从宝马车上钻出来一位香港歌星,对你说,‘人都死了,还求索个啥意思?",你翻然悔悟,一扫愁容,笑颜逐开,与歌星席地而坐,开怀畅饮我们厂的屈原牌啤酒!”屈原一听大怒:“你这奸商小人,什么时候用我的名字注册了商标!我要到法院告你们侵权!”老板很委屈:“不是你委托你的学生宋玉和我们签的合同吗?怎么现在又反悔!”说着拿出合同让屈原过目,屈原看后更是悲愤:“天啊,为了金钱,连我最信任的学生都出卖了良知!这个污浊的世界,还有什么值得留恋!”说罢,又一次转身欲跳汨罗江。

突然,又有一双手将他拉住。屈原回头一看,是一个穿金戴银的半老徐娘,她向他抛了个媚眼,说:“三闾大夫,你这名人怎么也想不开啊?要知道名人效应可是花千金都买不来的啊,名人自杀,不是浪费宝贵资源吗?你随便题个词,作个序,卖点感冒药,卖点洗洁精,赚的票子都够普通老百姓吃上一辈子了。如果你要写书,更是得天独厚,只要你把和南后郑袖之间的风流韵事写出来,交给我们出版,你肯定能成千万富翁!”

屈原气得脸色铁青:“真是信口雌黄,我一生为人光明磊落,何曾与那阴毒妇人发生纠葛!"女出版商说:“屈大夫文雅标致,郑袖美艳多情,你曾给她诊病,看她跳舞,和她谈心,怎么会没有一点故事发生呢?屈大夫,你就别谦虚了,现在这社会,没有外遇的男人算男人吗?只要你肯写,我们出版社就先预付300万!”

屈原仰天长叹:“孔雀啊,凤凰,愈飞愈远。乌鸦啊,燕子,巢在堂前。污浊尘世,我再也不能久留!”

屈原再一次站直身子,准备投江,可是他朝江面一看,才发现昔日清澈见底的汨罗江水已被污染成墨黑色,江面漂浮着大量油污、白色泡沫和动物的死尸,一阵阵恶臭随风飘来令人作呕。

哪里能够跳得下去?

楚庄王的绝缨大会,打胜仗后楚庄与众将饮酒庆祝,并命自己的爱妾给众将斟酒,突然蜡烛被风吹灭,黑暗中一片混乱,有人趁机拉了楚王爱妾的手,但是自己头盔上的羽缨却被楚王爱妾抓了下来。楚庄王得知了此事迅速命令先不要掌灯,众将全部绝缨痛饮。后来那个被楚庄王宽容的军将在关键时刻为楚庄冲锋陷阵报效了楚庄王的宽容。

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描述公元前三世纪的中国,雄心壮志的嬴政如何汲汲营营于统一天下,而不惜铲除一切阻碍,最后建立空前帝国的经过。当时燕国为嬴政的心腹大患,为了帮助他早日达成统一霸业,嬴政的青梅竹马赵姬于是冒险至敌对的燕国卧底,假意策动刺杀嬴政的计划。如此一来,一旦东窗事发,秦国便有出兵攻打燕国的名目。

但在这个计谋得逞之前,嬴政发现了关于自己身世的秘密。为了永绝后患,心狠手辣的嬴政杀人灭口,欲将所有知道真相的人赶尽杀绝。因此,挥军攻打邻近的赵国,捉拿知道真相的叛将樊于期。但嬴政违背对赵姬的诺言,在赵国境内残杀无辜,连手无寸铁的孩童也不放过。嬴政的种种暴行,看在深爱着他的赵姬眼中,实在难以忍受。赵姬于是改变初衷,决定假戏真做,与姬丹同心协力策划谋刺嬴政的行动。

执行这项任务的人选,是名剑客荆轲。荆轲当时早己厌倦刀剑生涯,归隐山林,但最后仍答应为此重出江湖。荆轲一出现,旋即以他的侠义风范攫获赵姬的芳心,两人坠入情网。荆轲后来失手丧命,赵姬返回秦国为他收尸。见到嬴政,赵姬义正词严地抨击嬴政的暴虐无道后,便头也不回地离去。留嬴政一人独自打造江山霸图。

豆豆staR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译] 秦国大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领土,向北进军侵占土地,直到燕国的南部边界。

(燕国的)太子凡很害怕,就请教荆轲说:“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想经常侍奉您,又哪里能够呢?”荆轲说:“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如果真的能够得到樊将军的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地接见我,那我就有机会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非常困难才来投奔我的,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却伤害长者的心,希望您再考虑一下别的办法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就私下去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太刻毒了。父亲、母亲和宗族,全被杀戮或没收为官奴了。现在听说购买将军的头,赏格一千斤金、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你)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眼泪说:“我每次想到这事,常常痛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一个计策来!”荆轲说:“现在有一句话,既可解除燕国的祸患,又可报将军的仇恨,怎么样?”樊於期走上前说:“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将军的头用来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愿意接见我。(到那时)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刺他胸部。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斯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有没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左手握住右腕,走进一步说:“这是我日夜为之咬牙痛心的事,而今日才得听到您的指教!”于是就割颈自杀死了。

苏州马小云

张海迪,女, 1955 年生于济南,汉族,哲学硕士,中共党员,山东省创作协会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海迪 5 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 15 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张海迪简介

1955年,张海迪出生于山东一个知识分子家庭。5岁时,因病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医生会诊认为,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这个时刻受到死亡威胁的年轻姑娘自学完成了从小学直到硕士研究生的全部课程,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大量书籍,并自学十几种医学专著,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张海迪先后荣获“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等称号。2001年,她又被授予“环球20位最具影响世纪女性”称号。

gitcloud

鸿门宴

小n

楼上的太强了

黑桃猪

zhaoSOSO

楚王绝缨原文及翻译

一、译文: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喝酒,喝得正欢,蜡烛突然灭了,有个大臣拉美人的衣服。美人扯下这个人的帽缨,告诉楚庄王说:“刚才蜡烛灭后,有人拉我衣服,我把他的帽缨扯下来了,你催促人点灯,看看是谁的帽缨断了。”楚庄王说:“是我让他们喝酒的,醉后失礼是人之常情,怎么能为了要显示妇人的贞洁而使臣子受辱呢?!”马上命令群臣说:“今天与我喝酒的,不扯断帽缨的话不尽兴。”大臣们都把帽缨扯掉,然后点灯接着喝酒,最后尽欢而散。三年以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有一位大臣奋勇争先,五场战斗都冲杀在最前面,首先杀败了晋军,最终获得了胜利。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说:“我的德行浅薄,从来没有特殊优待过你,你这次为什么奋不顾死呢?”这位大臣说:“我罪当死,上次宴会上帽缨断了的人就是我,大王您隐忍不治我的罪,我始终不敢因为受人庇护的恩德而不显扬地报答你。我因此一定要为您肝脑涂地,冲锋陷阵。我就是当年帽缨被扯下的那个大臣。”于是晋国被打败了,楚国强盛了起来。二、原文:西汉 刘向 《说苑》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懽。”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懽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遂败晋军,楚得以强,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
2023-07-02 08:19:172

楚庄王绝缨宴是什么故事?

简单说说,楚庄王大宴群臣,灯谜酒醉之时照亮的灯熄灭了,这个时候有个咸猪手摸了楚庄王的小老婆,他小老婆一下子把咸猪手的帽子抓掉了,他小老婆把事情告诉了楚庄王,楚庄王命令宫人不要点灯,然后说,今天大家必须不醉不归,都统统的把帽子给老子摘了,喝不倒不许走。然后才命人点亮烛火,这样一来大家就不知道谁是咸猪手了。多年之后,楚郑之争,咸猪手为报楚庄王不罪之恩,奋勇杀敌,立下汗马功劳,楚庄王论功行赏,把小老婆赏给他了。
2023-07-02 08:19:385

楚庄王的绝缨之宴是怎么来的?

汉朝刘向所编纂的《说苑》,楚庄王为了拉近君臣关系,让大臣把缨取下,让大家尽兴。
2023-07-02 08:20:144

楚庄王绝缨宴是什么故事?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因为歼灭了叛党而召开了一个庆功会,宴请群臣,名为“太平宴”。席间觥筹交错,君臣兴致很高,宴会从白天一直进行到了晚上。不知不觉中外面已经天黑了,而大厅中灯火通明,轻歌曼舞,热闹非凡。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楚庄王见大家还没有尽兴,便命自己的宠妾许姬出来献舞。帐幔中舞动出两列婀娜多姿的舞女,许姬从中转出来,伴随着悦耳的音乐翩翩起舞。只见她目含秋水、眉若远黛,歌喉未展先有情,庄重而又柔美。有美酒畅饮,又有美女歌舞助兴,厅中气氛越发热烈起来。酒至半酣,楚庄王命许姬为众谋士和将领斟酒,大厅里一阵欢呼。就在许姬为一位将军斟酒的时候,突然一阵风从外面吹来,将席间的蜡烛全部吹灭。顿时人声嘈杂。就在此时,许姬觉得自己的手被人一把握住,她用力挣脱开,并顺手将那人帽子上的缨子揪了下来。许姬连忙走到楚庄王旁边哭着告状:有人趁着天黑竟然轻薄自己,希望大王给自己做主。她建议大王马上点上蜡烛,只要看一看大家的帽子便能找出调戏自己的人来。楚庄王想了想,并没有按照许姬说的那样做,反而吩咐先不急着点蜡烛,请大家把帽子都摘下来,不必拘于礼数开怀畅饮。等到大家把帽子都摘了下来,楚庄王才命令侍者点蜡烛,此时再想查出非礼之人就没那么容易了。宴席结束后,许姬责怪楚庄王没有替自己洗刷清白。庄王笑着劝解道:“今天的宴会是为了犒劳大家的,如果席间出现兴师问罪的事,自然会影响大家的兴致。酒本来就是乱性之物,况且许姬国色天香,哪有人不喜欢呢?如果我因为此事治了那个人的罪,别人自然会说我心胸狭窄,那样还有谁愿意为我效命呢?”许姬听了便没有再提起这件事。七年后,楚国与郑国展开了一场恶战,前部主帅唐狡自告奋勇率军迎敌,甘当先锋,为大军杀出了一条血路。最终楚庄王取得了胜利,要厚赏唐狡。唐狡却跪拜在地说:“罪将只能将功折罪,才能报答您的不杀之恩哪!”原来在“太平宴”上轻薄许姬的人就是唐狡,当时楚庄王没有治他的罪,他心怀感恩,所以今日舍命相报。之后楚庄王不仅重赏了唐狡,更是将许姬送给了他。人们都称赞楚庄王的宽容大度,从此对他更加忠诚。“君则敬,臣则忠。”楚庄王心胸开阔,一个“绝缨宴”,使得他更得人心。楚庄王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是和他的宽容大度、知人善任分不开的。由此可见,没有一定的胸襟是不能成就一番大业的。
2023-07-02 08:20:495

楚庄王绝缨宴是什么故事?

故事的详情为:楚庄王有一次宴请群臣,命令自己宠爱的美人来倒酒劝酒,正当大家都喝得酣畅淋漓之时,忽然蜡烛熄灭了,宴席中有一个臣子趁机拉扯了这位美人的衣服,这位美人也随手撕掉了他的帽带,于是她便将此事告诉了楚庄王,催他快点点蜡烛抓这个臣子。楚庄王思之再三,告诉群臣都把自己的帽带扯断,不扯断不能够尽兴。群臣扯断帽带后才点燃蜡烛。于是这场宴席尽欢而散。后来在一次围攻郑国的战役中,有一人冲锋陷阵,五次交兵五次立功,因而大获全胜,楚庄王得知后问他的姓名,他说他就是那天被美人扯断帽带的人。此事表现了楚庄王的大度,突出了这位臣子的知恩图报。
2023-07-02 08:21:281

楚庄王绝缨仁厚宽容的一代霸主

在楚庄王与群臣把酒尽兴的时候,突然蜡烛熄灭,有个大臣喝多了就趁黑调戏了美人,美人抓到了这个人的帽缨就去告状,楚庄王听了边下令,让群称都摘下帽缨,接着电灯喝酒,后来吴国攻打楚国的时候,有一个人五次冲锋打退敌人,楚庄王问为什么,原来这人就是那位调戏美人的大臣。这就是楚庄王以他的仁厚宽容赢得的一名忠臣唐狡。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_。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_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遂败晋军,楚得以强,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翻译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直喝到天都黑了,就点上蜡烛接着喝,这时蜡烛突然灭了,有个大臣喝高了,就趁黑灯瞎火的当口调戏这位美人,这样美人一伸手把这个人的帽缨扯下来了。美人摸黑跑到楚庄王那儿对他说:刚才蜡烛灭后,有人调戏我,我把他的帽缨弄下来了,你赶紧命人点灯,一看就知道是谁了。楚庄王说:是我让他们喝酒的,醉后失礼是人之常情,怎么能因此侮辱大臣呢?!马上命令群臣说:大家都把帽缨扯下来,一醉方休。大臣们都把帽缨扯掉,然后点灯接着喝酒,尽欢而散。三年以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有一位大臣奋勇争先,五场战斗都冲杀在最前面,首先杀败了晋军。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说:我的德行不够高,从来没有重视过你,你这次为什么奋不顾死呢?这位大臣说:我罪当死,上次宴会上调戏美人的就是我,大王您宽宏大量不治我的罪,我因此一定要为您肝脑涂地,冲锋陷阵。有记载说这位大臣叫唐狡。楚庄王赐其群臣酒。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烛灭,有牵王后衣者。后_冠缨而绝之,言于王曰:今烛灭,有牵妾衣者,妾_其缨而绝之。愿趣火视绝缨者。王曰:止!立出令曰: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为乐也。于是冠缨无完者,不知王后所绝冠缨者谁。于是,王乃遂与群臣欢饮,乃罢。后吴兴师攻楚,有人常为应行合战者,五陷阵却敌,遂取大军之首而献之。王怪而问之曰:寡人未尝有异于子,子何为于寡人厚也?对曰:臣,先殿上绝缨者也。当时宜以肝胆涂地;负日久矣,未有所效。今幸得用于臣之义,尚可为王破吴而强楚。选自韩婴韩诗外传翻译楚庄王设酒宴赏赐他的群臣。天黑下来时,酒喝得兴致正浓,旁边伺候的人大都醉了,大殿上的蜡烛也灭了,这时有人在暗中拉扯王后的衣服。王后摸到了他的帽缨给揪了下来。对楚王说:这会蜡烛灭了,有人拉扯我的衣裳。我摸到他的帽缨揪下来了。赶快叫人拿烛火来,看被揪了帽缨的是谁。楚庄王说:别说了。马上发出令来:和我一起喝酒,不把帽缨揪下来,我就不高兴啦。于是,没有一个人有帽缨了,也就不知道被王后揪下帽缨的是谁了。这样,楚庄王又与群臣欢乐饮酒,直到宴会结束。后来吴国兴兵攻打楚国,有一个人在战斗中常打头阵,五次冲锋打退敌人,取到敌方将军的头献给楚王。楚王感到奇怪而问他道:我对你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恩宠,你为何对我这么好呢?回答说:我,就是早先在殿上被揪下帽缨的那个人啊。当时就应该受刑而死,至今愧疚很久了,没能有所报效。现在有幸能做一个臣子理应做的事,还可以为您战胜吴国而使楚国强大。
2023-07-02 08:21:351

楚王绝缨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楚王绝缨告诉了我们不是非要滔滔不绝才能显出自己的本事,平时不露声色,是为长远观察问题,蓄积力量,不但能够正确地预见未来,更能够掌握适当时机。【楚庄王绝缨】楚庄王绝缨是一个出自《说苑》的故事。《说苑》中收录的是各类春秋战国至汉朝这之间的一些逸闻轶事。主要记叙了诸子的一些言行,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带有一定的哲学性。说有一次楚庄王宴请群臣,和大臣们一起喝酒。正当大家都喝得尽兴的时候,蜡烛却在这个时候灭了,趁着四下无光,有个大臣就拉扯了一位美人的衣服。美人于是就撤下了这个人的帽缨,就告诉楚庄王说,刚才蜡烛熄灭之后有人拉扯我的衣服,我把他的帽缨给扯了下来,你赶快把灯点上,看看是谁的帽缨给扯断了。但是楚庄王却没有发怒,却说是我让他们喝酒,有人酒后失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怎么为了要妇人的贞洁而侮辱我自己的臣子呢。之后楚庄王还说,今天和我一起喝酒的,如果不把帽缨给扯断了就是不尽兴。于是大臣们就纷纷把自己的帽缨给扯断了,最后灯亮起来之后尽兴而归。三年之后楚国和晋国交战,楚军中有一位非常迅猛的将士,楚军和晋军打了五场战争,这个将士五次都重载最前面。于是楚庄王就问他,我又没有什么优待该你,你为什么打仗的时候这么奋不顾身?这位将士说,其实我有死罪,三年之前在宴会上被扯断帽缨的人是我,但是大王您却没有治我的罪,您这是庇佑了我,所以我要在战场上报答您。最后楚国打败晋国,逐步走上了强盛大国之路。
2023-07-02 08:21:421

楚庄王绝缨之宴把爱妃送给谁

回答问题:楚庄王绝缨之宴把爱妃许姬送给了唐狡。这就是“灭烛绝缨”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一天楚庄王宴请百官,天黑以后,君臣仍然意犹未尽,然后楚庄王就命人点上蜡烛,还让自己的两位宠妃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大臣们敬酒。 忽然,一阵大风刮来,吹灭了所有蜡烛。结果有一位大臣就乘黑暗调戏美貌的许姬,没想到许姬一抬手折断了他头上的缨带。许姬感到很委屈,让楚庄王马上点亮蜡烛,看谁的帽子上没有缨带,就能找到调戏她的人,但楚庄王却让所有的臣子都扯下帽子上的缨带,并说道:“今晚我要和大家一醉方休,痛饮一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宴”。 在七年后楚国攻打郑国的战斗中,那位当年乘机调戏许姬的将领也就是唐狡带领兵马一路过关斩将,直逼郑国都城,为楚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战后,楚庄王论功请赏,他不要赐赏并坦白了当年宴会上的无礼之举,此举他为国效力是为了报答当年楚庄王的宽厚仁慈。楚庄王大为感叹,便又将宠妃许姬赏赐给了唐狡。 这便是“灭烛绝缨”的故事,
2023-07-02 08:21:481

楚庄王的绝缨之会是怎么一回事

楚庄王绝樱会貂蝉使连环计,董卓欲杀义子吕布之时,谋士李儒以楚庄王绝樱会之典故劝解: “楚庄王大喜,设“太平宴”犒赏三军。席间,庄王与众将推杯换盏,好不痛快,他还请出宠妃许姬为众将把盏劝酒,以示犒赏。那许姬美艳异常,更为众将平添了十分酒兴。这顿酒由午时直喝至掌灯,君臣兴致未减。忽然,一阵狂风骤起,大厅内外灯火尽灭。黑暗中,不知是谁捋了许姬一把。许姬大怒--臣戏君妃乃不赦之罪!她一把扯下此人盔樱,快步来到庄王面前,请庄王速点灯捉拿此人。庄王闻言,当即传喻:“不许点灯!今日君臣同乐,做一游戏,众将都将盔樱折去,再点灯痛饮。” 庄王下旨,无人敢违,席间众将折去盔樱,庄王这才命人点亮灯烛。如此“太平宴”便改作了“绝樱会”。到后来庄王伐晋大败,被困阵中,堪勘丧命。一将唐狡舍死忘生,闯重围救出庄王。庄王脱险,要重赏唐狡。唐狡跪倒不受,言道:“当年‘绝樱会",乃是我酒后失德,捋大王爱姬一把。蒙大王活命之恩,方有今日微臣救主!” 庄王叹曰:“当日孤念众将酒醉,偶有失态之事,不足为怪,方令折去盔樱。不想昔日种因,今日得报,一念之仁,反救自家性命,看来,孤真乃一‘幸运"人也!"”
2023-07-02 08:21:551

楚庄王绝缨宴是什么故事?

春秋时期,楚庄王依靠名将养由基一次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宠姬嫔妃也统统出席助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 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这时一位官员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 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 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 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楚庄王说:“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刹风景?” 许姬这才明白楚庄王的用意。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宴”。 7年后,楚庄王伐郑。一名战将主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这员战将所到之处拼力死战,大败敌军,直杀到郑国国都之前。 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才知其名叫唐狡。他表示不要赏赐,坦承7年前宴会上无礼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举全为报7年前不究之恩。 楚庄王大为感叹,便把许姬赐给了他。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多施恩,少结怨,善恶总有回报。
2023-07-02 08:22:051

楚庄王绝缨典故介绍楚庄王绝缨有什么启示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直喝到天都黑了,就点上蜡烛接着喝,这时蜡烛突然灭了,有个大臣喝高了,就趁黑灯瞎火的当口调戏这位美人,这样美人一伸手把这个人的帽缨扯下来了。美人摸黑跑到楚庄王那儿对他说:“刚才蜡烛灭后,有人调戏我,我把他的帽缨弄下来了,你赶紧命人点灯,一看就知道是谁了。”楚庄王说:“是我让他们喝酒的,醉后失礼是人之常情,怎么能为了要显示妇人的贞洁而使臣子受辱呢?!”
2023-07-02 08:22:251

楚庄王绝缨

最近在新闻上经常看到有些猥琐男地铁上伸出咸猪手的事情,我们现在对此类事情一般处罚是行政拘留5日。其实,咸猪手这种事,不仅现在有,古代也有。刘向在他整理的著作之一《说苑》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话说楚庄王因为某事特别开心,于是赏赐大臣们宫廷饮酒,并叫来自己的爱姬伴舞。大家正喝的起劲儿,蜡烛突然熄灭了。有位大臣年轻气盛,加上又喝高了,一个忍不住就偷偷扯了一下楚王爱姬的衣服。这个美女临危不乱,迅速扯下了那个人的帽缨,并气狠狠的告诉楚庄王:刚刚在蜡烛熄灭的时候,有人拉扯我的衣服,我现在已经把他的帽缨扯下来了,你快点儿命人点灯,看看谁的帽缨被折断了。”楚庄王说:喝酒的人是我召集过来的,酒后失礼也情有可原,我怎么可以因为爱姬的贞洁而使大臣受到侮辱呢。于是马上对大臣们说:今天过来喝酒的,一定要尽兴,没有扯断自己帽缨的就不算喝嗨了。大臣们听到这个,各个都撒欢儿似的喝起来,并且不约而同的把帽缨折断。 这个事很快就过去了,三年以后,楚国和晋国发生战争,眼看着就要败了,有一位大臣一直奋勇直前,拼死护卫着楚庄王,最终逆转战局,取得了胜利。 楚庄王感到很纳闷儿,就问这位大臣:寡人何德何能,居然得到你拼死相救,我实在不记得给予过你什么特殊的恩惠。这位大臣说:三年前,宴会上被美人绝缨的人就是我,论罪,我必死无疑,您却不忍心治我的罪,我一直心怀感恩,期冀着有一天能够报答您,今天终于有机会了。 故事的结局是不是有些出乎意料,如果换作其他君主,估计那位老兄早就被大卸八块了,然而,历史就是这样,因为自己的恻隐之心,或者说一丝善念,成为了后来的某个时刻的罪名稻草,使历史发生了某种微妙的转变。当然,我们这里并没有为咸猪手开脱或者洗白的意思,只是通过一个故事诉说一个道理。楚庄王绝缨原文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懽。”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懽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遂败晋军,楚得以强,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
2023-07-02 08:22:331

楚庄王绝缨中的大臣到底叫什么名字

楚庄王绝缨之宴中的大臣叫唐狡。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直喝到天都黑了,就点上蜡烛接着喝,这时蜡烛突然灭了,这时候楚庄王的一个宠妃正在大臣席上敬酒,有个大臣喝高了,就趁黑灯瞎火的当口调戏这位美人,这样美人一伸手把这个人的帽缨扯下来了。美人摸黑跑到楚庄王那儿对他说:“刚才蜡烛灭后,有人调戏我,我把他的帽缨弄下来了,你赶紧命人点灯,一看就知道是谁了。”楚庄王说:“是我让他们喝酒的,醉后失礼是人之常情,怎么能因此侮辱大臣呢?!”马上命令群臣说:“大家都把帽缨扯下来,一醉方休。”大臣们都把帽缨扯掉,然后点灯接着喝酒,尽欢而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之宴”。7年后,楚庄王伐郑。一名战将主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这员战将所到之处拼力死战,大败敌军,直杀到郑国国都之前。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才知其名叫唐狡。他表示不要赏赐,坦承7年前宴会上无礼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举全为报7年前不究之恩。三年以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有一位大臣奋勇争先,五场战斗都冲杀在最前面,首先杀败了晋军。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说:“我的德行不够高,从来没有重视过你,你这次为什么奋不顾死呢?”这位大臣说:“我罪当死,上次宴会上调戏美人的就是我,大王您宽宏大量不治我的罪,我因此一定要为您肝脑涂地,冲锋陷阵。”古人讲:“君则敬,臣则忠。”楚庄王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与其心胸开阔、知人善任不无关系。假如没有绝缨宴,也许唐狡早就被处死了,楚国伐郑就不一定能胜,楚庄王的春秋大业也就不一定能够成就了。
2023-07-02 08:22:411

将军调戏王妃,中国历史!请速答!

扫墓
2023-07-02 08:22:503

春秋战国時期楚王酒会摘樱故事

楚庄王的【绝缨之会】楚庄王宴群臣,日暮酒酣,灯烛灭。有人引美人之衣。美人援绝其冠缨,以告王,命上火,欲得绝缨之人。王不从,令群臣尽绝缨而上火,尽欢而罢。后三年, 晋与楚战,有楚 将奋死赴敌,卒胜晋军。王问之,始知即前之绝缨者。后遂用作宽厚待人之典。——出自汉·刘向《说苑·复恩》韩婴《韩诗外传》也有相似记载:楚庄王赐其群臣酒。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烛灭,有牵王后衣者。后扢冠缨而绝之,言于王曰:“今烛灭,有牵妾衣者,妾扢其缨而绝之。愿趣火视绝缨者。”王曰:“止!”立出令曰:“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为乐也。”于是冠缨无完者,不知王后所绝冠缨者谁。于是,王乃遂与群臣欢饮,乃罢。后吴兴师攻楚,有人常为应行合战者,五陷阵却敌,遂取大军之首而献之。王怪而问之曰:“寡人未尝有异于子,子何为于寡人厚也?”对曰:“臣,先殿上绝缨者也。当时宜以肝胆涂地;负日久矣,未有所效。今幸得用于臣之义,尚可为王破吴而强楚。”大意是: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战乱不断。楚庄王在一次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宠姬嫔妃也统统出席助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庄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美人许姬向文臣武将们敬酒。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这时一位官员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庄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楚庄王听完,并没有照着许姬说的那样做,而是大声宣告:“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楚庄王说:“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刹风景?”许姬这才明白楚庄王的用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之宴”。【绝缨之会】当时的历史背景:鲁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晋楚之间爆发了最大规模的战争——邲之战。战争爆发后,由于晋国内部意见不合,将帅间离心离德,指挥不力,晋国惨败。楚国大胜,奠定了霸业。在与晋国的鏖战中,有一位将领的表现十分突出,大战开战前,他主动请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这员战将所到之处拼力死战,大败敌军。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才知其名叫唐狡。但唐狡表示不要赏赐,自己是来报恩的,因为三年前,自己犯了错,但是楚庄王宽宥了自己,知恩不报非君子。唐狡,中国春秋时期楚国的将领。前597年,唐狡跟随楚庄王参加邲之战。在击败荀林父、先縠率领的晋国中军之后,楚庄王派唐狡与蔡鸠居告知唐惠侯:“不谷(我)不德而贪,以遇大敌,不谷之罪也。然楚不克,君之羞也,敢藉君灵以济楚师。”。《东周列国志》五十三回称唐狡在楚庄王宴会上趁风吹灭蜡烛之机,牵许姬的衣袂,被许姬摘下帽缨。许姬告诉楚庄王后,楚庄王命大臣都摘下帽缨,再点灯,称之为绝缨之会。唐狡感激楚庄王,在邲之战效以死力,把事情告诉楚庄王,没有受赏赐,隐居起来。正史上绝缨大会和牵许姬衣袂者感激楚王而为之效死力都确有其事,但并未记载牵许姬衣袂者姓名,《东周列国志》是把《左传》记载的楚将唐狡和此事组合起来了。资料来源:《中国历史百科全书》第123-124页。《中国历史:先秦史》第87-88页。《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春秋史与春秋文明》第75-76页。吕思勉著《先秦史》第41页。刘向 《说苑·复恩》《春秋左氏传·宣公十二年》韩婴《韩诗外传》
2023-07-02 08:22:582

秦穆欣盗马之士,楚庄赦绝缨之罪谁给解释一下这两个典故

后一个是说楚庄王设宴款待群臣。当时有一个大将喝醉了,突然一阵风吹来把宴会上的蜡烛全部吹灭了。这个将军就借着酒醉偷摸了楚庄王的妃子,这个妃子也顺势扯断了这个将军头盔上的带子,然后向楚庄王告状。这时楚庄王命令不许点灯,并叫在场的所以人都把帽子上的带子扯断交上来。当重新点亮灯后这事也就没法追究了。后来在一次战争中,楚庄王战败,陷于危险当中,就是这个当初楚庄王赦免的将军拼死相救,报了楚庄王当年的恩情。
2023-07-02 08:23:062

忍学《十九 逊以自免》译文与赏析

十九 逊以自免 十九 逊以自免 唐娄师德,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逊以自免,不见容色。尝与李昭德偕行,师德素丰硕,不能剧步,昭德迟之,恚曰:“为田舍子所留。”师德笑曰:“吾不田舍,复在何人?” 【译文】 唐代娄师德性情稳重,宽容大度,有人触犯到了他,他就采取退让的态度,进行自我检讨和批评,而不显现出发怒的神色。他曾与李昭德一起出门。因为娄师德向来就身体肥胖,所以走路时走不快,李昭德嫌师德走得太慢,生气地说:“我被耕田的汉子给耽搁了。”师德笑着对李昭德说:“如果我不做耕田的汉子,那么让谁做呢?” 【评析】 当别人说了不利于自己的话时,有的人会“起而攻之”,以牙还牙,试图为自己争回脸面,挽回名誉,即使与对方大动干戈、伤了和气也在所不惜;有的人却会笑对别人对自己的不恭,稍稍退让一下,主动从自身找不足,进行自我批评、自我嘲笑,从而在笑声中化解一场可能会发生的矛盾。 唐代宰相娄师德就是这种善于自我批评的人。当急性子的李昭德把他说成是“耕田的汉子”的时候,他并没有生气,而是以自嘲的口吻来应对李昭德对自己的不满。一句“如果我不做耕田的汉子,那么让谁做呢?”不仅没有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而且还缓和了当时的气氛,融洽了两人的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常会发生矛盾,即使是血缘至亲也会有摩擦。可是这其中有许多的矛盾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对别人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自己不能接受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别人去接受,别人不肯做的事情也许你自己也同样不愿意做。如果能这么想,那世界上就会多些和谐,少些冲突。 典例阐幽 楚庄王绝缨救唐狡 楚庄王一次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宠姬妃嫔也统统出席助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曼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 忽然一阵疾风吹过,宴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这时席上一位官员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 楚庄王听完许姬的话,却传命先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 听楚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了下来,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 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楚庄王说:“此次君臣饮宴,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德乃人之常性,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煞风景?” 许姬这才明白楚庄王的用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绝缨宴”。 7年后,楚庄王伐郑。健将唐狡自告奋勇,愿率百名壮士,为全军先锋。唐狡拼命杀敌,使大军一天就攻到郑国国都的郊外。楚庄王夸奖统率大军的襄老,襄老说:“不是我的功劳,是副将唐狡的战功。”于是,楚庄王决定奖赏唐狡,并要重用他。唐狡说:“我就是那位牵人衣袂的罪人。大王能隐臣罪而不诛,臣自当拼死以效微力。哪敢奢望奖赏呢?” 楚王大为感叹,便把许姬赐给了他。
2023-07-02 08:23:121

以前有个故事 大致就是大臣轻薄了皇后 但是皇后摘下大臣头上的羽毛 国王在开灯之前叫所有人摘下羽毛

楚庄王一次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宠姬嫔妃也统统出席助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瑶,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这时一位官员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并希望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楚庄王说: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刹风景?客报绝缨(绝缨会、绝缨之宴、灭烛绝缨)【原文·出处】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欢。”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欢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遂败晋军,楚得以强。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 ——刘向 《说苑·复恩》节选
2023-07-02 08:23:322

夜薄我营文言文翻译

1. 楚庄王绝缨的翻译 一、译文: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喝酒,喝得正欢,蜡烛突然灭了,有个大臣拉美人的衣服。 美人扯下这个人的帽缨,告诉楚庄王说:“刚才蜡烛灭后,有人拉我衣服,我把他的帽缨扯下来了,你催促人点灯,看看是谁的帽缨断了。” 楚庄王说:“是我让他们喝酒的,醉后失礼是人之常情,怎么能为了要显示妇人的贞洁而使臣子受辱呢?!”马上命令群臣说:“今天与我喝酒的,不扯断帽缨的话不尽兴。” 大臣们都把帽缨扯掉,然后点灯接着喝酒,最后尽欢而散。三年以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有一位大臣奋勇争先,五场战斗都冲杀在最前面,首先杀败了晋军,最终获得了胜利。 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说:“我的德行浅薄,从来没有特殊优待过你,你这次为什么奋不顾死呢?”这位大臣说:“我罪当死,上次宴会上帽缨断了的人就是我,大王您隐忍不治我的罪,我始终不敢因为受人庇护的恩德而不显扬地报答你。我因此一定要为您肝脑涂地,冲锋陷阵。 我就是当年帽缨被扯下的那个大臣。”于是晋国被打败了,楚国强盛了起来。 二、原文:西汉 刘向 《说苑》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懽。” 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懽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 遂败晋军,楚得以强,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扩展资料 一、人物介绍 楚庄王熊旅(?—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前613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楚穆王十二年(前613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在复杂的形势下,他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辩奸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 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 楚国在北林打败晋国军队后,郑国开始听命于楚国。为了争当霸主,楚晋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双方互有胜负,楚国在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的邲之战中大获全胜。 使楚国的声威大振,国势日强,而晋国在中小国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他们的能力。不久,楚庄王灭掉了萧国,又连续三年攻伐宋国,迫使宋国向楚求和。 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楚庄王去世,谥号庄,葬于纪山。 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二、作者简介 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世居长安,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 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刘歆之父。 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 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 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 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 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 《楚辞》是刘向编订成书,而《山海经》是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成书。三、作品简介 《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 刘向编。成书于鸿嘉四年(前17)。 原20卷,78。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 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 2. 请帮我把一篇文言文翻译 汉朝的时候有个老头,没有儿子。 家里非常有钱,但是他非常俭朴吝啬,吃的穿的都很简单节省。他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快到半夜才睡觉,细心经营自己的产业,积攒钱财从不满足,自己也舍不得花费。 如果有人向他乞讨,他又推辞不了时,便到屋里取十文钱,然后往外走,边走边减少准备送人的钱的数目,等到走出门去,只剩下一半了。他心疼地闭着眼睛将钱交给乞丐。 反复叮嘱说:“我将家里的钱都拿来给了你,你千万不要对别人说。以至乞丐们仿效着都来向我要钱。” 老头不久便死了。他的田地房屋被官府没收,钱则上缴了国库。 3. 求古文翻译 17日听了兄长教诲,告知我此行任重道远,兄长煞费苦心,小弟感激不尽。北路(北路战场)风雨如晦,这里也是一样。安澜号(战舰号)是因为风浪原因搁浅的,并不是船只失事,死了一个水手,还有很多人受伤。现在正安排飞云、振威(战舰号)两舰去迎接、犒赏军士。招募村民,在关隘要道驻扎,又怕村民力弱,恐怕坚持不了多久,能不能劝请板桥林家(林本源家族、当时的台北望族之一),沿我军所到之处垦田驻守?其他富豪乡绅如果也有想来的,都让他们来。他们可以因此长期获利(指垦荒经营),我们则可迅速守成(战线为乡民据守),您觉得怎么样?弓箭营守城出力,应该论功行赏,多加奖励,小弟我却束手无策(可能是指没军饷)。看那些乡绅商贾,如果有不守法的,想点办法收点钱来(充军饷吧),彰化朱令辞职的时候,特别提到说管不了这里的人,能不能把他调到苏澳(台湾地名),两得其便。 正要封信的时候,看到了台端写给礼堂的书信,知道守备大人受了三处伤,非常愤懑,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更应该加紧垦荒事宜,倭寇才不会到处乱闯,军事才可顺遂。 念九倚装(?),不用回信了。一日读书时,看到大府书里说(少内容?)再次恳请台施前来商议大事,深切盼望(他们的到来)。小弟初一和潘方伯、日军门(?)一同发船,方伯初二就到了台湾,小弟我和日军去澎湖踏勘。初四时方伯在安平和奎翁、筱翁见了面,一问才知道倭寇还盘踞在牡丹社,此时正刮南风,琅桥不好泊船,他的六七艘战舰,只能在北路海面巡游。各位同僚此次会面要商量三件事:谈判、预防、连纵(乡绅)。毕竟垦荒驻守之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况且也得等到倭寇退兵,才可前去会晤。 4. 隋书张须陀文言文全文翻译 隋书张须陀文言文全文翻译: 张须陀,农人。性格刚烈。成年跟从史万岁讨伐西爨,以功授仪同。大业年间,为查登丞。会出现辽东战役,百姓失去家业,又属于饥荒,粮食价格上涨,张须陁将打开粮仓救济,属官都说:“必须等待诏书,不可擅自与。张须陁说”:“现在上帝在远处,派遣使臣往来,一定要淹[液]岁月。有百姓倒悬之急,如果等待答复[这]到,当把沟壑了。如果我认为这个获罪,死无遗憾。”先开仓然后上情况,皇帝知道而不责备的。第二年,贼帅王薄聚集亡命之徒数万人,抢劫郡境。官军攻击的,很多不利。张须陁发兵抵御的,于是率军南薄。张须陀追击[情况]的,到了泰山的下。张须陁挑选精锐部队,出其不意攻击的,薄军崩溃,根据[自己]乘胜追击斩杀几千人。薄收集散兵,有一万多人,将要北渡黄河。张须陀追击的,又打败他,斩首五千多级,获牲畜数以万计。当时天下太平日子过久了,多不熟悉战争,张须陁独独勇决善战,又得到士兵的心,研究者称为名将。薄又连豆子贼孙宣雅等十多万人攻打章丘。张须陁亲自率领马步[朋友]二万人袭击,大破的,俘获他的家属辎重不可胜计划,捷报[连接]上报。皇帝非常高兴,下诏褒扬。那一年,贼裴长才等众二万人,突然到城下,纵兵大肆掠夺。张须陀来不及集结,亲自率领五骑马和战斗。贼兵争相奔赴的,围了一百多重,身中数处,勇气百倍。在城中的军队到达,贼军稍稍退却,张须陀率军再战,裴长才败走。以上说法流传后几天,贼帅秦君弘等合兵围攻北海,兵锋锐不可当,张须陀对下属说:“贼仗恃自己强大,说我不能救,我现在快离开,打败他是必然的了。”于是挑选精兵,加速而进,贼寇果然没有准备,击败他,斩首几万级。因为有功调任齐郡通守。以上说法流传不久贼庐明月十多万人,将侵犯河北,次祝阿,张须陁迎击,杀死数千人。以上说法流传不久将军队抵拒东郡贼人翟让。,前后三十余战,每打跑了他们。转任荥阳通守。当时李密说取洛口仓,让害怕须陀,不敢进。李密劝说他,让就和密率兵进逼荣阳,张须陁阻挡的。让恐惧而退,张须陁乘势的,随着北十里。当时李密预先埋伏数千人在树林中,截击张须陀军,于是大败。秘密和让合军包围了,张须陀突破重围就出来,左右的人不能都拿出来,张须陁跃马入救他。来回几次,大家都瓦解,于是仰头向天说:“失败是这样,有何面目去见天子吗?”于是下马战死。他手下的士兵,整夜哭号,几天不停。裴仁基招降安抚众人,移兵镇守武牢。皇帝命令他的儿子元准备总父亲的军队,张元备时在齐郡,遇上贼,最终不成行。 原文: 张须陀,弘农人也。性刚烈。弱冠从史万岁讨西爨,以功授仪同。大业中,为齐郡丞。会兴辽东之役,百姓失业,又属[岁饥,谷米踊贵,须陀将开仓赈给,官属咸曰:“须待诏敕,不可擅与。”须陀曰:“今帝在远,遣使往来,必淹[岁序。百姓有倒悬之急,如待报至,当委沟壑矣。吾若以此获罪,死无所恨。”先开仓而后上状,帝知之而不责也。明年,贼帅王薄聚结亡命数万人,寇掠郡境。官军击之,多不利。须陀发兵拒之,薄遂引军南。须陀蹑之,及于岱山之下。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薄收合亡散,得万余人,将北度河。须陀追之,复破之,斩五千余级,获六畜万计。时天下承平日久,多不习兵,须陀独勇决善战,又得士卒心,论者号为名将。薄复连豆子贼孙宣雅等众十余万攻章丘。须陀亲率马步二万袭击,大破之,获其家累辎重不可胜计,露布以闻。帝大悦,优诏褒扬。其年,贼裴长才等众二万,奄至城下,纵兵大掠。须陀未暇集兵,亲率五骑与战。贼竞赴之,围百余重,身中数创,勇气弥厉。会城中兵至,贼稍却,须陀督军复战,长才败走。后数旬,贼帅 秦君弘等合军围北海,兵锋甚锐,须陀谓官属曰:“贼自恃强,谓我不能救,吾今速去,破之必矣。”于是简精兵,倍道而进,贼果无备,击大破之,斩数万级。以功迁齐郡通守。俄而贼庐明月众十余万,将寇河北,次祝阿,须陀邀击,杀数千人。寻将兵拒东郡贼翟让,前后三十余战,每破走之。转荥阳通守。时李密说让取洛口仓,让惮须陀,不敢进。密劝之,让遂与密率兵逼荥阳,须陀拒之。让惧而退,须陀乘之,逐北十余里。时李密先伏数千人于林木间,邀击须陀军,遂败绩。密与让合军围之,须陀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须陀跃马入救之。来往数四,众皆败散,乃仰天曰:“兵败如此,何面见天子乎?”乃下马战死。其所部兵,尽夜号哭,数日不止。裴仁基招抚其众,移镇武牢。帝令其子元备总父兵,元备时在齐郡,遇贼,竟不果行。 5. 求古文翻译 )一同发船,想点办法收点钱来(充军饷吧),彰化朱令辞职的时候,特别提到说管不了这里的人。初四时方伯在安平和奎翁,琅桥不好泊船,他的六七艘战舰,只能在北路海面巡游。各位同僚此次会面要商量三件事,倭寇才不会到处乱闯,况且也得等到倭寇退兵,才可前去会晤、当时的台北望族之一),沿我军所到之处垦田驻守?其他富豪乡绅如果也有想来的,都让他们来。他们可以因此长期获利(指垦荒经营),我们则可迅速守成(战线为乡民据守),您觉得怎么样?弓箭营守城出力,在关隘要道驻扎,并不是船只失事,又怕村民力弱,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军事才可顺遂。 念九倚装(,两得其便。 正要封信的时候,看到了台端写给礼堂的书信?)再次恳请台施前来商议大事,不用回信了,更应该加紧垦荒事宜,小弟我和日军去澎湖踏勘,非常愤懑,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果有不守法的。大概翻翻吧 17日听了兄长教诲,告知我此行任重道远,兄长煞费苦心、犒赏军士。招募村民,应该论功行赏,多加奖励,一问才知道倭寇还盘踞在牡丹社,此时正刮南风。小弟初一和潘方伯、日军门(、连纵(乡绅)。毕竟垦荒驻守之事。一日读书时,能不能劝请板桥林家(林本源家族:谈判、预防、筱翁见了面,小弟感激不尽。北路(北路战场)风雨如晦,知道守备大人受了三处伤从船号判断,应是洋务运动期间福州船政局某个抗倭将领守台湾时的书信,说明自己暂时不能去,死了一个水手,还有很多人受伤。现在正安排飞云、振威(战舰号)两舰去迎接,这里也是一样。安澜号(战舰号)是因为风浪原因搁浅的?),深切盼望(他们的到来),小弟我却束手无策(可能是指没军饷)。看那些乡绅商贾,能不能把他调到苏澳(台湾地名),看到大府书里说(少内容,方伯初二就到了台湾,查不到资料,而且好像有些文字不通,来信的人要求该将领前去商谈大事,该将领就根据自己现在的情况回了信
2023-07-02 08:23:381

中历史上有中国历史上是哪一位国王下令熄灯,武将全部把盔缨摘掉

这是楚庄王绝缨会的故事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因为歼灭了叛党而召开了一个庆功会,宴请群臣,名为“太平宴”。席间觥筹交错,君臣兴致很高,宴会从白天一直进行到了晚上。不知不觉中外面已经天黑了,而大厅中灯火通明,轻歌曼舞,热闹非凡。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楚庄王见大家还没有尽兴,便命自己的宠妾许姬出来献舞。帐幔中舞动出两列婀娜多姿的舞女,许姬从中转出来,伴随着悦耳的音乐翩翩起舞。只见她目含秋水、眉若远黛,歌喉未展先有情,庄重而又柔美。有美酒畅饮,又有美女歌舞助兴,厅中气氛越发热烈起来。酒至半酣,楚庄王命许姬为众谋士和将领斟酒,大厅里一阵欢呼。就在许姬为一位将军斟酒的时候,突然一阵风从外面吹来,将席间的蜡烛全部吹灭。顿时人声嘈杂。就在此时,许姬觉得自己的手被人一把握住,她用力挣脱开,并顺手将那人帽子上的缨子揪了下来。许姬连忙走到楚庄王旁边哭着告状:有人趁着天黑竟然轻薄自己,希望大王给自己做主。她建议大王马上点上蜡烛,只要看一看大家的帽子便能找出调戏自己的人来。楚庄王想了想,并没有按照许姬说的那样做,反而吩咐先不急着点蜡烛,请大家把帽子都摘下来,不必拘于礼数开怀畅饮。等到大家把帽子都摘了下来,楚庄王才命令侍者点蜡烛,此时再想查出非礼之人就没那么容易了。宴席结束后,许姬责怪楚庄王没有替自己洗刷清白。庄王笑着劝解道:“今天的宴会是为了犒劳大家的,如果席间出现兴师问罪的事,自然会影响大家的兴致。酒本来就是乱性之物,况且许姬国色天香,哪有人不喜欢呢?如果我因为此事治了那个人的罪,别人自然会说我心胸狭窄,那样还有谁愿意为我效命呢?”许姬听了便没有再提起这件事。七年后,楚国与郑国展开了一场恶战,前部主帅唐狡自告奋勇率军迎敌,甘当先锋,为大军杀出了一条血路。最终楚庄王取得了胜利,要厚赏唐狡。唐狡却跪拜在地说:“罪将只能将功折罪,才能报答您的不杀之恩哪!”原来在“太平宴”上轻薄许姬的人就是唐狡,当时楚庄王没有治他的罪,他心怀感恩,所以今日舍命相报。之后楚庄王不仅重赏了唐狡,更是将许姬送给了他。人们都称赞楚庄王的宽容大度,从此对他更加忠诚。“君则敬,臣则忠。”楚庄王心胸开阔,一个“绝缨宴”,使得他更得人心。楚庄王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是和他的宽容大度、知人善任分不开的。由此可见,没有一定的胸襟是不能成就一番大业的。
2023-07-02 08:23:581

楚庄王藏马中有梦是一个怎样的人

楚王藏马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对人做思想工作,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哪种方式最易使对方接受就采用哪种方式。而“将欲废之,必固兴之”,这一朴素的辩证法观点,是首先值得考虑的。
2023-07-02 08:24:053

晋王三矢文言文翻译

1. 晋王羲之 文言文翻译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 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 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 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 涕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亲的枕中看到古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发现后)问:“你为什么偷我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说:“你看《笔说》。”父亲见他小,怕他不能守住秘密。就对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后,我传授给你。”王羲之诚恳的请求父亲:“现在就给我用吧。倘使等到我成人,恐怕会埋没幼年的才华。”父亲很高兴,于是就给了他。不到一个月,书法便大有长进。卫夫人见了后,对担任太常官的王策说:“羲之一定是看了《笔说》,最近看他的书法,已有了老成智慧。”泪流满面地说:“这孩子一定会比我还有名。”晋帝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渗入木板三分。 2. 王谢优劣文言文翻译 王谢优劣 桓公伏甲设馔(埋伏下了武装的士兵,摆设了酒晏),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文度(王坦之)曰:“晋阼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谢安向着台阶快要步入席位),方作洛生咏(仍然作洛邑书生般的吟咏),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桓温在他那旷达的风度威慑下),乃趣(赶快)解兵。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 译文: 桓温埋伏下军队设酒宴,大请朝廷中的官员,想趁此机会杀了谢安、王坦之。王坦之很害怕,问谢安说“这如何是好?”谢安面不改色,对王说“东晋王室的存亡,全看我俩此行了。”就和王坦之一起前去(赴宴)。王的恐惧神色,都在他外表表现出来。而谢安的从容,也更加在他外表表现出来。(谢安)走上台阶 找座位坐下,作了一首《洛生咏》,是咏浩浩洪流的。桓温被谢安的旷达风度和自若本色镇住了,连忙传令撤走兵士。王坦之和谢安以前是齐名的,这件事之后,谁好谁坏就可以评判的出来了。 3. 楚庄王绝缨的翻译 一、译文: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喝酒,喝得正欢,蜡烛突然灭了,有个大臣拉美人的衣服。 美人扯下这个人的帽缨,告诉楚庄王说:“刚才蜡烛灭后,有人拉我衣服,我把他的帽缨扯下来了,你催促人点灯,看看是谁的帽缨断了。” 楚庄王说:“是我让他们喝酒的,醉后失礼是人之常情,怎么能为了要显示妇人的贞洁而使臣子受辱呢?!”马上命令群臣说:“今天与我喝酒的,不扯断帽缨的话不尽兴。” 大臣们都把帽缨扯掉,然后点灯接着喝酒,最后尽欢而散。三年以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有一位大臣奋勇争先,五场战斗都冲杀在最前面,首先杀败了晋军,最终获得了胜利。 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说:“我的德行浅薄,从来没有特殊优待过你,你这次为什么奋不顾死呢?”这位大臣说:“我罪当死,上次宴会上帽缨断了的人就是我,大王您隐忍不治我的罪,我始终不敢因为受人庇护的恩德而不显扬地报答你。我因此一定要为您肝脑涂地,冲锋陷阵。 我就是当年帽缨被扯下的那个大臣。”于是晋国被打败了,楚国强盛了起来。 二、原文:西汉 刘向 《说苑》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懽。” 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懽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 遂败晋军,楚得以强,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扩展资料 一、人物介绍 楚庄王熊旅(?—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前613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楚穆王十二年(前613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在复杂的形势下,他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辩奸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 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 楚国在北林打败晋国军队后,郑国开始听命于楚国。为了争当霸主,楚晋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双方互有胜负,楚国在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的邲之战中大获全胜。 使楚国的声威大振,国势日强,而晋国在中小国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他们的能力。不久,楚庄王灭掉了萧国,又连续三年攻伐宋国,迫使宋国向楚求和。 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楚庄王去世,谥号庄,葬于纪山。 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二、作者简介 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世居长安,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 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刘歆之父。 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 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 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 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 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 《楚辞》是刘向编订成书,而《山海经》是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成书。三、作品简介 《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 刘向编。成书于鸿嘉四年(前17)。 原20卷,78。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 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 4. 晋王还晋阳··· 原文和翻译 晋王回到晋阳。由于连的出征,凡军府政事一律委托监军使张承业办理,张承业积极督促农桑生产,储备钱粮,收买兵马,征收赋税,执法严格,从不宽容权贵亲戚,因此晋阳城内平静,军队粮饷不缺。晋王有时候需要钱去博戏或者赏赐给乐官、伶人,张承业吝惜不肯给他,晋王也拿不到钱。于是晋王在钱库里摆了一桌酒席,让他的儿子李继岌给张承业跳舞,张承业用饰有珍宝的带子和币马赠送给李继岌。晋王指着库里积存的钱物高声叫着李继岌的小名对张承业说:“和哥缺钱,七哥你应当用一堆积钱送给他,宝带、币马不算丰厚。”张承业说:“我送给少爷的彩礼,都是从我的俸禄里支出的,钱库里的钱,是大王用来养战士用的,我不敢用公物作为个人的私礼。”晋王听了很不高兴,借酒用话讽刺他,张承业生气地说:“我是皇上的老臣,并不是为我的子孙打算,我之所以珍惜这库里的钱,是为了帮助大王成就霸业,不然的话,大王可以自己随便取用,何必还问我呢?不过钱财用完,百姓也就会远离你,你的事业将一无所成。”晋王十分生气,回过头向李绍荣要剑,张承业站起来,拉住晋王的衣服,哭着说:“我受先王临终之命,发誓为国家诛灭汴梁朱氏,如果因为吝惜库存的钱物而死于大王手下,我在地下见到先王也就无愧了。今日请大王处死好了!”阎宝从旁拉开张承业的手,让他退下。张承业气愤地使劲用拳把阎宝打倒在地,并且骂他说:“阎宝,你是朱温的同党,降晋后晋国对你有大恩大德,你不尽忠报国,反而想用谄媚的手段来求得安身吗?”曹太夫人听说这件事后,急忙让人去召晋王,晋王惊慌地直叩头,向张承业道歉,说:“我因为喝多了酒而顶撞了七哥,这也必然得罪于太夫人,请七哥为了减轻我的过错而痛饮几杯。”于是晋王连饮四杯,而张承业却一杯也不肯喝。晋王入宫后,曹太夫人派人去向张承业道歉,并说:“小儿顶撞了特进,刚才已经责打了他。”第二天,曹太夫人和晋王一起来到张承业的府第向他道歉。 5. 求翻译 晋王李克用妻刘夫人 译文: 晋王李克用的妻子刘夫人,常跟随军队出行,对于处理军事机要,有许多很好的补益。从前,汴州上源驿官兵哗变,晋王愤恨,想回军攻击这些叛变的军队。夫人说:“你是为国讨贼,现在却因为一点杯酒私忿,假若一定攻城,就理亏在我方了,不如回师,自有朝廷可以议论是非曲直。”于是班师回朝。天复年间,大将周德威被汴梁的军队所败,三军溃散,汴军威逼我方,晋王危惧,与周德威商议,想外出边关保守云州,刘夫人曰:“贱妾听说大王想丢弃城池而归入外边的少数民族,谁出的这个主意?”曰:“存信这些人说的。”夫人曰:“存信本来就是北方牧羊儿出身,他怎么会考虑成败得失?王常笑王行瑜丢弃城池丧失势力,被别人屠戮宰割,你今天又要仿效他,这时为什么?大王前几年避难北方少数民族,几乎遭遭遇陷阱被杀害,幸而依赖朝廷发生不少事变,才能够复归。今一旦走出城门,便有难以预测的变故,怎么能远远的到达北部的少数民族地域呢?”晋王于是停止了这次行动,过了几天,逃亡散落的兵丁人士重新聚集,军城安定,这都是夫人出的力啊。 6. 文言文译文 齐宣王盖大屋子(意译为大宫殿),大得足以覆盖数百亩地。 堂上有三百间屋子。凭借偌大的齐国,盖了三年却未能盖成,群臣中没有敢进谏的人。 香居问齐宣王说:“晋王放弃先王的礼乐,去做淫乐,臣斗胆问荆国是有君主的么?”宣王说:“是没有皇帝的”“臣斗胆问荆国是有臣子的么?”宣王说:“是没有臣子的.”香居说:“现在君王盖大宫殿,三年没能盖成,而群臣中没有敢进谏的人。敢问大王是有臣子的么?”宣王说:“是无臣子的。” 香居说:“臣请求回避。”小步快走着往外走。 宣王说:“香先生留步,为什么这么晚才向寡人进谏?”于是诏来尚书说:“记下,寡人不遵从先王教诲,盖大宫殿,香子让寡人停止了这种做法。”。 7. 祁奚荐贤 文言文翻译 《祁 奚 荐 贤》 祁奚请求告老退休,晋侯向他询问接替他的人选。他称道解狐,这是他的仇人。晋侯打算任命解狐,他却死了。晋侯又问祁奚。祁奚回答说:“午可以胜任。”当时羊舌职死了,晋侯说:“谁可以接替他?”祁奚回答说:“赤可以胜任。”由于这样就派遣祁午做中军尉,羊舌职为副职。 君子认为祁奚为这种情况下能够推举有德行的人。称道他的仇人而不是谄媚,安排他的儿子而不是勾结,推举他的副手而不是结党。《商书》说:“不偏私不结党,君王之道浩浩荡荡”,这说的就是祁奚啊。解狐能被推举,祁午能被安排,羊舌赤能有官位,建立一个官位而成就三件事,这是由于能够推举好人的缘故啊。唯其有德行,才能推举类似他的人。《诗》说:“正因为具有美德,推举的人才能和他相似。”祁奚就是这样的
2023-07-02 08:24:221

绝缨盗马的典籍记载

《三国演义》第九回:儒曰:“恩相差矣。昔楚庄王绝缨之会,不究戏爱姬之蒋雄,后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今貂蝉不过一女子,而吕布乃太师心腹猛将也。太师若就此机会,以蝉赐布,布感大恩,必以死报太师。太师请自三思。”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写道:“绝缨盗马之臣赦,楚、赵以济其难。”(注:“赵”指秦穆公。)唐代诗人陈子昂在《座右铭》中写道:“白珪玷可灭,黄金诺不罪。 秦穆饮盗马,楚客报绝缨。”《新唐书·陆贽传》:“昔人掩绝缨、饮盗马者,岂忘其爱邪?”
2023-07-02 08:24:301

楚庄王和芈月的关系 u200b楚庄王u200b欲伐越:虽有失误但也是个有智慧的霸主

楚庄王想攻打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攻打越国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庄子说:“我担忧智力和见识就像眼睛一样,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楚国的大盗在境内偷盗,官吏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在越国之下。您却要攻打越国。这样的智慧就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楚庄王便打消了攻打越国的念头。 因此要想认识事物的困难,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所以说:“自己认识到自己才叫做明智。” 楚庄王姓氏的由来 楚庄王又被称作是荆庄王,是楚穆王的儿子,春秋时期战国的君主。他于公元前613年到公元前591年在位,当时是春秋五霸之一,称霸中原非常的厉害。现在很多人问楚庄王叫什么,确实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皇帝的称号人们记住了,但大多时候不知道皇帝的本名。 楚庄王芈姓熊氏,名旅又被人称作熊侣。芈这个姓不常见,但是得益于《芈月传》的热播,很多都认识这个字了,很少会有人读作半。芈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是楚国贵族的姓氏,后来也分衍为不同的姓氏。《史记》中曾有记载,从皇帝的孙子孙颛顼高阳氏开始就是以图腾的崇拜为姓氏。陆终生了六个人其中一个为季连,这应该就是芈姓的始祖。季连的后代熊绎被分封在于荆蛮,这应该就是楚国的开始。现在在江苏省南京市、安徽省的淮北市、北京市、云南省的滇池地区还是有不少芈姓的人。在历史上也有许多我们耳闻能详的芈姓的名人,例如屈原,屈原芈姓屈氏字平名原,是我国最早的著名诗人,一首《离骚》至今都是千古佳作。 充满了智慧的霸主 另外这位霸主的政治生涯也是充满了智慧,因为在他执政的前三年,他没有任何的政绩,没有颁布过法令也没有处理过政事,以至于楚国的大臣们都开始担心起楚国的未来。 但是后人就都知道了,这个是楚庄公的大智慧所在,他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让周边各国对他放松警惕,因为他刚上位政权不稳定,这样做可以先稳住自己的政权。另外因为楚庄公的不作为,所以国内的许多问题也都显现了出来,这样也更有利于他今后的治理。这就说明楚庄王是个有大智慧,懂得厚积薄发,而且还是非常能够隐忍的人。 而且在其他很多的小故事中,也能够看出楚庄公这个人身上的许多优点。诸如在楚庄王绝缨的故事中,我们就能看出楚庄王的宽大的胸怀。而且在发动很多战争之前,楚庄王都会非常虚心的听取别人的意见,以此来判断战役的可行性,说明楚庄王是一个善于纳谏的人。能成为一代的霸主,身上必然还有很多过人之处,比如楚庄王的忧患意识,还有知人善用也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2023-07-02 08:24:421

春秋霸主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

乐君U0001f60d
2023-07-02 08:24:504

三国演义佳句赏析

1. 三国演义佳句 三国演义佳句 1.【三国演义的好词和好句,好词30个,好句20句 好句: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园三结义)2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曹操)3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袁绍)4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曹操)5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袁绍)6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刘备)7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夏侯敦)8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曹操对刘备)9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祢衡)10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关羽)11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关羽评张飞)1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13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张飞)14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15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太史慈)16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曹操评孙权)17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严颜)18吾手中宝刀却不老!(黄忠)19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刘备评赵云)2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对刘禅)好词:【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吴下阿蒙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敝帚千金 【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廊庙之器 【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才高八斗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手不释卷 【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2.三国演义好句摘抄5000字—急需 “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否?”--董卓 嚣张的宣言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 乱世枭雄写照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曹操 以龙喻己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曹操 英雄论 “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陈琳文事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之不足何!”--曹操 对文武的看法 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 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曹操 谁都不放心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又复何望哉?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也。” -- --曹操 孤独的枭雄 “刘备,人中之龙也,生平未尝得水。今得荆州,是困龙入大海矣。 孤安得不动心哉!”--曹操 知己知彼 “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曹操 “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宜深戒。” --曹操 “吾事汉多年,虽有功德及民,然位至于王,名爵已极,何敢更有他望?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 --曹操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曹操 2 三国演义 名言 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 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操曰:“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 --曹操 “昔楚庄王绝缨之会,不究戏爱姬之蒋雄,后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今貂蝉不过一女子,而吕布乃太师心腹猛将也。 太师若就此机会,以蝉赐布,布感大恩,必以死报太师。太师请自三思。” --李儒 女人和事业的评价 “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 --刘备 士为知己 “得何足喜,失何足忧!” --刘备 无奈的叹惜 “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 --刘备 无奈的叹惜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刘备 对事业和爱情的态度 “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分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磋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刘备 英雄志不馁 “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 --刘备 “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孔明曰:“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 “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丞相宜深察之。” --刘备毒眼看透马谡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刘备 临死一句话,累死诸葛亮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刘备 以“德”得天下 3 回复:三国演义 名言 “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终济大业。” --荀彧 诠释深根固本 “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 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 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 --荀彧 关键时刻对曹操的鼓舞 “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愿将军决计之。”--董昭说曹操 挟天子令诸侯 “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满宠 对打工者的看法 “公兴义兵,为百姓除暴,惟仗信义以招俊杰,犹惧其不来也;今玄德素有英雄之名,以困穷而来投,若杀之,是害贤也。 天下智谋之士,闻而自疑,将裹足不前,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 --郭嘉 人事经理的精辟言论 “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 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郭嘉 教你如何拍马屁 “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 --郭嘉 隔岸观火 “吾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 --陈宫 悲壮的遗言 “汝可便回见本初,道汝兄弟尚不能容,何能容天下国士乎!” --贾诩 毒眼看人 “从操其便有三:夫曹公奉天子明诏,征伐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操虽弱,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曹公王霸之志,必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焉。” --贾诩 毒眼看人 “兵不厌诈,可伪许之;然后用反间计,令韩、马相疑,则一鼓可破也。”--贾诩 问贾诩曰:“孤欲立后嗣。 3.三国演义好句好词摘抄点评,请不要把歇后语搬出来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元末清初 一名罗本大体内容:汉末(公元210年),刘、关、张三人结义,联盟起义,诛董卓,扶汉室.事成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关、张失散.关羽诈降曹操,闻兄何在,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三兄重聚.曹操诈匡汉室,2万诛盟主袁绍7万余,遂官渡大战.刘投荆州刘表,闻徐遮、水镜先生之言,三请诸葛亮.曹操见时机已到,五十万大军压境,孔明弃樊取荆.曹操率五千铁骑,刘危在旦夕,赵云挺身而出,连斩曹军五十余员大将,后与刘重逢.孔明联盟孙权,共灭曹操.周瑜嫉妒孔明,命他在十日之内造十万箭,孔明立军令状,曰三日即可.二日后,孔明邀鲁肃去曹营借箭.江上大雾,曹操命射箭,十万余支箭齐射草船,孔明胜.孔明又于七星坛作法,借来东风.孙、刘大破曹军,是则赤壁大战.曹操险走华容道,后逃回许昌.周瑜一心除孔明,不料被孔明气死,临终前,曰:既生瑜,何生亮!孔明趁机去取汉水、汉中.张飞于汉中智擒严颜,又从孔明之计,降服马超,才有了五虎上将:关、张、赵、黄、马.黄忠乃老将,面老刀不老,诈败八营,与严颜计夺定军山、天荡山,取得了汉水、汉中.关则留荆驻守.一日,吕蒙假扮商船,趁取荆州.关兵败走麦城,一代英雄豪杰猝死.刘、张闻关被杀,欲进军东吴.张脾气暴躁,不幸被手下刺杀.刘两弟被杀,一时大意,差点被陆逊擒拿.刘伤心不止,后死于白帝城,将大任交给了孔明.孔明欲平南王,率军南下,七擒七纵,蛮王孟获归降孔明.后四次伐魏,都未成功.第六次,需一人驻守街亭,马谡去也,然失街亭,孔明挥泪斩马谡.孔明连忙撤军,司马懿追赶.孔明心生一计,把身边的人都扮成百姓,司马懿怕有埋伏,连忙撤退.孔明重整三军,第七次伐魏,六出祁山,用火困住司马懿.突然下起了雨,司马懿与二子冲出重围.孔明鞠躬尽粹,去世于五丈原,姜维后继.司马懿病死,子司马昭南征北战,诛蜀,刘禅降.几年后,司马昭和孙权病死,司马炎和孙皓继位.几年后,司马炎诛吴,逼曹睿退位,自己当王,号为晋.从此,三国的鼎力形式消失,大晋称王.读后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鱼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则魏、蜀、吴三国,三足鼎立,旗鼓相当.三国,距今三四千年,一个机关重重、风云恶煞,弥漫着硝烟的乱战时期.一幅幅惊险刺激的画面,一个个意想不到的谜团;一刀,一剑,一枪,流星锤闪过,三国再度上映.。 4.求5句三国演义的名句和赏析,每句赏析要100字以上,只要句子赏析 1.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反映了客观的历史演变规律,在罗贯中眼中,历史进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统一就了就要分裂,分裂久了就要统一.2.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比喻友谊无比可贵,但是反映了刘关张“家天下”的政治主张,在国家利益和兄弟恩仇之间,他们把后者放在前面,这显然是轻重不分,公私不分.刘关张三人以义气起家,可以说也是因为义气落败.3.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枳棘是一种多刺的灌木,古人因此视之为恶木,由此“枳棘丛中”便被引申为环境恶劣的意思;鸾凤,是两种高贵而吉祥的鸟,常用来比喻有政治高尚的品德和突出才干的人.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有高尚品德和突出才干的人,是不应该在恶劣环境的地方生存的.4.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各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董卓采纳了李儒的意见,决定将国都由洛阳迁往长安.杨彪对此持反对意见,并且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由此可见封建独裁者罪恶之一斑,他们做事完全从自己角度出发,根本不考虑普通百姓的死活.5.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当陈炜用“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这句话描述孔融的时候,孔融当即反驳“想君小时必当聪明”.陈炜不得不惊叹“次子长成,必当代之伟器也”.虽然陈炜被孔融反驳的五体投地,但是“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作为一个常识,对今天的家长也是有提醒作用的.6.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当陶谦死前将荆州让给了刘备,谋士荀彧变向曹操进言:“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要求曹操夺取徐州.要想治理天下,在创业初期必须经营好自己稳固的”根据地“,壮大自己的势力.7.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刘备出战袁术之前,将徐州托付给张飞,可是张飞酒后误事,失去了徐州.张飞羞愧难当,与拔剑自刎.刘备抢下他的剑,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这时刘关张兄弟情谊的体现.同时,他的话带有明显的贬低女性的色彩.我们不禁反问:一个人对兄弟的仗义,是建立在轻视妻子孩子的基础上,连自己的妻子孩子都不在乎,这样的兄弟之情是不是很残忍?他还能有多少人性?8.方今正用英雄时,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心.当刘备被吕布逼迫的无路可走,最终投靠曹操的时候,荀彧向曹操建议”刘备,英雄也.今不早图,必有后患“,可是郭嘉却提出”方今正用英雄时,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心.“这样宝贵的意见,而曹操也采用了郭嘉的见地.由此可见曹操的深谋远虑,谋划的长远,不因大失小,有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气度和风范9.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时曹操的名言,也是他的人生信条.曹操生性多疑,他误把别人的好心看成了歹意,明明自己杀错了人,却偏偏不承认错误,反而将错就错,斩草除根,为了自己一人的安全不惜杀害吕伯奢一家.“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了曹操那种极端自私,心狠手辣的人生信条.10.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赤兔马和武艺超群的吕布相映生辉不禁让人感慨,后世用“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来形容一个领域内十分杰出的人才.。 5.《三国演义》好段摘抄,15段左右就行 1 关羽 原文: 操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 关公曰:“以吾关之如土鸡瓦犬尔。” 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操曰:“未可轻视。” 关公起身曰:“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其首级,来献丞相。” 评论:这段话描写关羽雄视天下的英雄气概,言语中带有讥讽之色,也带有好强的一面,以及刘备收降马超后 关羽之其勇武过人 欲何其比试 也说明了这一点 关羽雄霸天下 武艺绝伦 原文: 公沉吟曰:“汝说我有三罪,欲我如何?”辽曰:“今四面皆曹公之兵,兄若不降,则必死;徒死无益,不若且降曹公;却打听刘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 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有此三便,兄宜详之。”公曰:“兄言三便,吾有三约。 若丞相能从,我即当卸甲;如其不允,吾宁受三罪而死。”辽曰:“丞相宽洪大量,何所不容。 愿闻三事。”公曰:“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 评论:此段描写关羽土山约三事的故事,所谓人无信不立,这段注重表现了关羽忠义之气 义薄云天 原文: 操曰:“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众将曰:“人纵然不怯,马力已乏,安能复战?”程昱曰:“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 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亦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 云长曰:“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 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 评论:此段描写关羽义释曹操 赤壁战后 曹操败北 关羽奉命阻击曹操 然操求饶 关羽深知春秋大义 遂报当日3约恩惠 放走曹操 也显示了关羽傲上而不辱下的英雄气概和信义 原文: 关公闻言,怒气冲塞,疮口迸裂,昏绝于地。众将救醒,公顾谓司马王甫曰:“悔不听足下之言,今日果有此事!”因问:“沿江上下,何不举火?”探马答曰:“吕蒙使水手尽穿白衣,扮作客商渡江,将精兵伏于□□之中,先擒了守台士卒,因此不得举火。” 公跌足叹曰:“吾中奸贼之谋矣!有何面目见兄长耶!” 评论:此段描写关羽大意失荆州 怒气冲塞的情景 大意失荆州体现了关羽刚愎自用的性格特点 所谓骄兵必败 关羽自恃无敌天下 藐视江东 遂中东吴陆逊诡计 后兵败走麦城 遭俘而亡 2 曹操 原文: 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 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 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2009-10-6 15:40 回复 风华绝代 gg_1521 197位粉丝 2楼 评论:此段描写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体现了曹操胸怀大志 有包藏宇宙之机 吞吐天地之志 视天下群雄如同草芥 然独赏识刘备英雄 意在探备真心 原文: 操曰:当日我与本初共同起兵之时 本初曾问我曰:‘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我问之曰:‘本初意欲何为?"其答曰:‘我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我答曰:‘我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胜。 "而今本初已亡 不得不令人悲怆 评论: 此段描写曹操打败袁绍 祭奠袁绍时的感叹 表现了曹操有过人之能 袁绍以兵力强盛 地势优越而虎势天下 曹操却能。 6.三国演义里面的优美词语、句子、或知识 开篇之语: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袁曹十败十胜: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故羽虽强,终为所禽.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得策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也;绍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不为虚美,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也.对曹操评赞: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不识英雄真面目,横看成岭侧成峰.)……书生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刘备遗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诸葛亮《前出师表》:苟全性命于盛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躲进草庐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诸葛亮《后出师表》:(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怕粉身碎骨,也在的不惜.)周瑜: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关羽:史家拟议曰“矜”,谬矣!视吴魏诸人,原本无物!后世尊崇为“帝”,敢乎?论春秋大义,还是汉臣.《大雾迷长江赋》(全文略)。
2023-07-02 08:25:251

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君主,也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称霸中原。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   能将楚国从内乱中解救出来,平定了局势,稳固了政权,最后一步步坐上了中原的霸主,不用多说,楚庄王必定得是一个十分有勇有谋的人,不然的话楚国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成长的这么迅速,而且还能够称霸中原。而且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楚庄王死了之后,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楚国的国力就迅速后退,被晋国给超越了,这也足够能看出楚庄王的能力。   另外这位霸主的 政治 生涯也是充满了智慧,因为在他执政的前三年,他没有任何的政绩,没有颁布过法令也没有处理过政事,以至于楚国的大臣们都开始担心起楚国的未来。但是后人就都知道了,这个是楚庄公的大智慧所在,他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让周边各国对他放松警惕,因为他刚上位政权不稳定,这样做可以先稳住自己的政权。另外因为楚庄公的不作为,所以国内的许多问题也都显现了出来,这样也更有利于他今后的治理。这就说明楚庄王是个有大智慧,懂得厚积薄发,而且还是非常能够隐忍的人。   而且在其他很多的小 故事 中,也能够看出楚庄公这个人身上的许多优点。诸如在楚庄王绝缨的故事中,我们就能看出楚庄王的宽大的胸怀。而且在发动很多战争之前,楚庄王都会非常虚心的听取别人的 意见 ,以此来判断战役的可行性,说明楚庄王是一个善于纳谏的人。能成为一代的霸主,身上必然还有很多过人之处,比如楚庄王的忧患意识,还有知人善用也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   楚庄王初登王位的时候,为了观察朝野的动态,也为了让别国对他放松警惕,于是在三年的时间里没有颁布过任何一项政令,在朝政上也没有什么作为,楚国的大臣们都为楚国的将来感到担忧。   楚庄王不理政事,每天都是打猎和游玩,要么就是和后宫中的妃子们喝酒取乐,而且还不允许任何人劝谏,还下令 命令 说如果谁敢劝谏,那么就以死罪处置。当时楚国有个右司马,他看清了当时不利的局势,想要劝谏楚庄王励精图治,但是碍于禁令,于是绞尽脑汁的想 办法 进言楚庄王。   有一天他看见楚庄王和自己的妃子们在猜 谜语 ,于是他灵机一动,准备用猜谜语的方式暗示楚庄王。第二天上朝的时候,他就给楚庄王说了一个谜语,说自己在南方的时候看到过一种鸟,它落在南方的土岗上,三年都不展翅不飞翔,也不叫唤,猜这只鸟叫什么名字。   楚庄王知道他是在那是自己,于是就说,鸟不展翅是在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在观察民众的态度。这只鸟如果飞一定会一飞冲天,一叫一定会一鸣惊人。楚庄王觉得时机已经到了,于是开始励精图治,废除了许多不利于发展的 法律 ,诛杀了五个贪赃枉法的大臣,启用了六个有才能的人,把楚国治理的很好。   之后楚国的国力逐渐强盛,出兵讨伐齐国,之后又和晋国争中原霸主的地位,最后打败了晋国。   楚庄王称霸的故事   楚庄王的称霸,既是偶然,又是必然。因为当时楚国并不是最强大的,而且楚庄王上位初期,楚国的国内也出现了叛乱,而且当时还有强大的晋国,所以说楚国称霸春秋是偶然的。但是楚庄王有勇有谋,励精图治,一心想雄霸 天下 ,所以楚国成为中原霸主却也在情理之中。   楚庄王上位之后先是平定了国内的叛乱,还吞并了弱小的庸国,这个时候楚国国内的形势已经趋于稳定。而晋国国内也有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这就给楚庄王的北伐制造了有力的条件。   公元前610年,晋国和卫国还有陈国等相会,但是拒绝郑国前来,于是郑国不得不考虑改变和楚国的关系。当时许多诸侯国都见风使舵,看楚国日渐强大所以都开始转变态度,陈灵公和晋国结盟之后,楚庄王看准时机,亲自率兵攻打陈国、宋国等。   公元前607年,郑国受到楚国的命令前去攻打宋国,借此机会打击晋国。后来晋国的赵盾联合卫国、陈国一起攻打郑国,楚庄王于是出兵解救郑国之困,赵盾悄悄溜走了。   公元前606年,楚国北郑国团团围住,但是郑国已经不是楚庄王的主要目标了。楚军进驻郑国,在这里等待晋军的到来。半年之后晋军开始渡河,楚庄王亲自统帅全军北上,与晋军对峙。这场战役最终以晋军进驻邲,晋军惨败告终。击败了晋国,楚庄王以朝见周天子为名问鼎,这也标志着楚国已经取代了晋国成为了中原的霸主。
2023-07-02 08:25:321

律己篇文言文

1. 自觉自律的古文 第一则: 为人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第四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五则:学习方法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别人的优点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一样;看见别人的缺点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第八则:怎样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第九则:怎样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谢的." 第十则:怎样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都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行施加在别人身上。” 以上佳出论语. 2. 有没有关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古文 关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古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春秋战国故事一则: 楚庄王的绝缨大会,打胜仗后楚庄与众将饮酒庆祝,并命自己的爱妾给众将斟酒,突然蜡烛被风吹灭,黑暗中一片混乱,有人趁机拉了楚王爱妾的手,但是自己头盔上的羽缨却被楚王爱妾抓了下来.楚庄王得知了此事迅速命令先不要掌灯,众将全部绝缨痛饮.后来那个被楚庄王宽容的将军在关键时刻为楚庄冲锋陷阵报效了楚庄王的宽容.摘自《百度·》 3. 求古文翻译“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 严格约束自己,放手一搏时却要有所作为;(“出”这个状态比较难翻译,与律己相反,意思是跳脱束缚,实践实干;“见”翻做“现”,表现出、做出成绩)心怀子民,作为都是关于治国之道的。 (“乎”介词,在于;“动”我结合上句承接翻作作为,“关夫治道”我不太明白,夫是不是能做语气词,若是做语气词治道就是名词,若夫翻做大丈夫,君王,则夫治道是个主谓宾的短语,但意思翻下来都差不多) 这句话出自 宋朝 陈亮《谢曾察院启》,现在总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出自这,我觉得不尽然,百科里有说“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是现在的人总结出来的,而古文这几句说的其实是君王治国的道理,些许可以用于现在的领导管理。 4.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文言文座右铭中的哪一句含义相似 在《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对于别人的过失和错误应该采取宽恕的态度,而如果错误在自己那么就不能宽恕.许多成功人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大都恪守这一处世法则. 某位著名的IT经理,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在我看来,人生其实很简单,归根结底就是八个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许多事情就能豁然开朗!”这位经理所说的,正是《菜根谭》所推崇的处世之道——待人要宽,律己要严. 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我们首先要遵循的就是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处事方式两方面.首先,就学习而论,我们应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每一个学习任务、专心倾听老师的授课,我们不必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但起码的勤勉态度还是必须的.对于其他同学的小问题,也要宽容,并及时地给予他帮助和友善的提醒. 而同样,在为人处事方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法则也是必须遵循的.献给大家听一些案例: 晋文公重耳在逃亡时曾被手下头须偷走了财物,登上王位后以前没有随他逃亡的大臣很担心受处罚,随时可能作乱,这时重耳就赦免了头须的罪责,还封他当了官,终于稳定了当时的局面. 重耳不仅不责备头须的盗窃、对他的不尊敬,反而还将他看作自己的得力助将,给予他充分的信任.这不仅为重耳赢得了人心,也让重耳多了一个左膀右臂,使他的事业蒸蒸日上. 齐国孟尝君受难时,众门客纷纷离去,孟尝君当时记仇记下了这些人的名单,后来孟尝君又回到齐国,众门客又都回来,孟尝君接受了手下的建议,毁掉了名单,并没有对门客进行丝毫报复.最后还对自己之前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孟尝君开始记仇的做法确实不太妥当,但他后来还是选择了宽恕那些背叛他的人.他能够立身于别人的角度来思考,从而达到一个对别人的充分理解和谅解,并对自己要求严格的高深境界.这也为孟尝君后来建立功勋伟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重耳也好,孟尝君也罢,他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一直被世人所称道到现在.那么他们的故事对于今天的我们在做人方面有什么启发呢? 首先,我们与同学、朋友相处时,要注意言行,不要伤害同学的自尊心,多看看他们的闪光点,如果他们有不小心做错什么,也应该本着“宽以待人”的原则,和气地诉他.当我们自己犯了错时,首先要批评自己和反省,然后得诚恳地向同学道歉.这样,同学之间的关系才能维护得越来越好. 同学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如果以以往对待自己的宽松来对待他人,用对待别人的抠门要求来衡量自己.那么,我们的自身将会日趋完美,我们会发现,世界上有如此多的好人与我们同行 5. 10篇文言文 狼 施 威 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汝二者之长,又当如何?”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班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 译文: 狐狸笑猪说:“你是一个大蠢物,哪能和我相比呢?”猪说:“你就不必讥笑我了,你也不见得在世界上有什么功劳。”狐狸说:“我的毛皮,能作衣服、被子造福百姓,怎么说我没有功劳呢?如果是你则没有功劳了。”猪说:“我的肉,能让人吃饱肚子,怎么能说没有功劳呢?”这时一只羊莽莽撞撞地走过来了,说:“你们就不用再争了,我兼有你们两个的长处,你们觉得呢?”话还没说完,一只狼突然来到,将它们全部扑杀了。然后笑着说:“这一帮只适合做奴隶的动物,动不动就说自己的功劳,只能做我的食物罢了!” 这里是说,不要以为自己有一点点能力或功劳就到处显摆,有的是比你厉害的人。告诉你,做人还是要低调。 文中所含的成语 : 突如其来:释义 突如:突然。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 出处 《易·离》:“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示例 :其在前曰:真为素昧平生,~,难怪妾之得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 与文中“果腹”一词有关的成语是: 食不果腹 :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语本《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人民生活更加贫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2023-07-02 08:26:181

三国演义9~11回合好词好句

《第九回 除凶暴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1【语言描写】因急走来,正遇吕布奔走,云:‘太师杀我!"儒慌赶入园中劝解,不意误撞恩相。死罪!死罪!”卓曰:“叵耐逆贼!戏吾爱姬,誓必杀之!”儒曰:“恩相差矣。昔楚庄王绝缨之会,不究戏爱姬之蒋雄,后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今貂蝉不过一女子,而吕布乃太师心腹猛将也。太师若就此机会,以蝉赐布,布感大恩,必以死报太师。太师请自三思。”2【动作描写】董卓即日下令还郿坞,百官俱拜送。貂蝉在车上,遥见吕布于稠人之内,眼望车中。貂蝉虚掩其面,如痛哭之状。车已去运,布缓辔于土冈之上,眼望车尘,叹惜痛恨。《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3【环境描写】临葬之期,天降大雷雨,平地水深数尺,霹雳震开其棺,尸首提出棺外。李傕候晴再葬,是夜又复如是。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天之怒卓。可谓甚矣4【外貌描写】只见一位少年将军,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手执长枪,坐骑骏马,从阵中飞出。原来那将即马腾之子马超,字孟起,年方十七岁,英勇无敌。《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5【外貌,动作描写】融喜,修书付慈,慈擐甲上马,腰带弓矢,手持铁枪,饱食严装,城门开处,一骑飞出。近壕,贼将率众来战。慈连搠死数人,透围而出。管亥知有人出城,料必是请救兵的,便自引数百骑赶来,八面围定。慈倚住枪,拈弓搭箭,八面射之,无不应弦落马。贼众不敢来追
2023-07-02 08:26:282

文言文待人以宽的论证思路

1. 待人以宽文言文阅读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文言文翻译 原文: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故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翻译: 如今的学者,读古人的书,大多都考虑古人的错误,与如今的人一起,也喜欢数落他人的错误,人当然不可能不犯错误,但是你试一试换位思考,平心而论,自己就没有翻过一个错误吗?自己能看到他人所犯的错误,而看不到自己的错误,自己能看到他人犯的很小的错误,去对自己的大错视而不见,自己要求自己还来不及,何况数落别人的错误? 2.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的议论文要怎么写,毫无头绪啊 在《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对于别人的过失和错误应该采取宽恕的态度,而如果错误在自己那么就不能宽恕。许多成功人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大都恪守这一处世法则。 某位著名的IT经理,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在我看来,人生其实很简单,归根结底就是八个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许多事情就能豁然开朗!”这位经理所说的,正是《菜根谭》所推崇的处世之道——待人要宽,律己要严。 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我们首先要遵循的就是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处事方式两方面。首先,就学习而论,我们应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每一个学习任务、专心倾听老师的授课,我们不必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但起码的勤勉态度还是必须的。对于其他同学的小问题,也要宽容,并及时地给予他帮助和友善的提醒。 而同样,在为人处事方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法则也是必须遵循的。献给大家听一些案例: 晋文公重耳在逃亡时曾被手下头须偷走了财物,登上王位后以前没有随他逃亡的大臣很担心受处罚,随时可能作乱,这时重耳就赦免了头须的罪责,还封他当了官,终于稳定了当时的局面。 重耳不仅不责备头须的盗窃、对他的不尊敬,反而还将他看作自己的得力助将,给予他充分的信任。这不仅为重耳赢得了人心,也让重耳多了一个左膀右臂,使他的事业蒸蒸日上。 齐国孟尝君受难时,众门客纷纷离去,孟尝君当时记仇记下了这些人的名单,后来孟尝君又回到齐国,众门客又都回来,孟尝君接受了手下的建议,毁掉了名单,并没有对门客进行丝毫报复。最后还对自己之前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孟尝君开始记仇的做法确实不太妥当,但他后来还是选择了宽恕那些背叛他的人。他能够立身于别人的角度来思考,从而达到一个对别人的充分理解和谅解,并对自己要求严格的高深境界。这也为孟尝君后来建立功勋伟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重耳也好,孟尝君也罢,他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一直被世人所称道到现在。那么他们的故事对于今天的我们在做人方面有什么启发呢? 首先,我们与同学、朋友相处时,要注意言行,不要伤害同学的自尊心,多看看他们的闪光点,如果他们有不小心做错什么,也应该本着“宽以待人”的原则,和气地诉他。当我们自己犯了错时,首先要批评自己和反省,然后得诚恳地向同学道歉。这样,同学之间的关系才能维护得越来越好。 同学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如果以以往对待自己的宽松来对待他人,用对待别人的抠门要求来衡量自己。那么,我们的自身将会日趋完美,我们会发现,世界上有如此多的好人与我们同行。 3. 杨士奇宽以待人的文言文翻译 《杨士奇宽以待人》原文: 帝(1)之初即位也,内阁臣七人。 陈山、张锳以东宫旧恩入,不称,出为他官。黄淮以疾致仕(2)。 金幼孜卒。阁中惟士奇(3)、荣(4)、溥(5)三人。 荣疏闿(6)果毅,遇事敢为。数从成祖北征,能知边将贤否,厄塞险易远近,敌情顺逆。 然颇通馈遗,边将岁时致良马。帝颇知之,以问士奇。 士奇力言:“荣晓畅边务,臣等不及,不宜以小眚(7)介意。”帝笑曰:“荣尝短卿及原吉,卿乃为之地(8)耶?”士奇曰:“愿陛下以曲容臣者容荣。” 帝意(9)乃解。其后,语稍(10)稍闻,荣以此愧士奇,相得甚欢。 帝亦益亲厚之,先后所赐珍果牢醴(11)金绮衣币书器无算。 (出自《明史u2022卷一百四十八u2022列传第三十六》) 【参考注释】 (1)帝: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数度随成祖征讨。 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听从阁臣杨士奇、杨荣等建议,停止对交址用兵,与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 (2)致仕:辞去官职。 (3)士奇:杨士奇(1365年-1444年),名寓,字以行,号东里,明朝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 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前后侍奉过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代皇帝。 (4)荣:杨荣,建安(今福建省建宁县)人,字勉仁,是明朝时代名臣。 杨荣办事敏捷,谋划政事,果敢决断,经历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皇帝,都受重用,与杨士奇、杨溥并入内阁,号称三杨。 (5)溥:杨溥,明朝湖广石首(今属湖北)人,字弘济,授以翰林编修,后为当朝首辅,以有雅操、质直廉静而出名,被后人誉为一代贤相。 (6)疏闿(音楷):疏,开通。闿,欢乐。 (7)小眚(音省):小过失。眚,过错。 (8)地:事理的依据,引申为理由,说情。 (9)意:心思。 (10)稍:略微。 (11)醴(音理):甜酒。 【参考译文】 宣宗刚即位时,内阁大臣只有七人。陈山、张锳因为宣宗做太子时在东宫的旧情入阁,但是不称职,调出去做别的官。 黄淮因为生病辞官。金幼孜死了。 内阁中只有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个人。杨荣个性开通乐观果敢刚毅,遇事能勇敢去做。 屡次跟从成祖北征蒙古,能够知道边境将领是否贤能,据守要塞的险峻平易和道路远近,敌人对朝廷的依顺和叛逆。但常接受礼物,边将年节都送给他良马。 宣宗也知道这些事,并询问杨士奇。杨士奇极力说:“杨荣通晓边境事务,我们这些人都赶不上他,不应当把这些小过失记在心上。” 宣宗笑说:“杨荣曾经说你及夏原吉的坏话,你怎么给他说情呢?”杨士奇说:“希望陛下像委曲宽容我那样去宽容杨荣。”宣宗的心思才消除。 后来,这些话杨荣略微知道了,杨荣因此感到愧对杨士奇,此后,两人相处甚欢。宣宗也更加亲近厚待杨士奇,先后赐给他珍果、牲牢、甜酒、金子、花丝衣服、币帛、书籍、器具等无数。 【参考分析】 自古圣人古来稀,每个人或多或少有一些小缺点,只要这些小缺失,不影响大局,倒不见得一定要吹毛求疵,要求阁员都是完美之人。如杨荣原本宣宗皇帝对他喜欢接受礼物,有些不好的观感,转而询问杨士奇,却告知以其优点是别人无可取代的。 其出发点完全站在用人专业的角度去考量,不但没计较杨荣曾说过他的坏话进行报复,反而劝宣宗皇帝要去包容他这些缺点,遂解了宣宗皇帝疑虑,而且更为厚待他。更难能可贵的是,化解杨荣心结,让他觉得惭愧,此后两人和谐相处。 可见人与人相处,只要能打开心扉,做个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人,就可以互相包容,即使没成为知心好友,也不会恶言相向,或推向对立面,这一切的转变,端看每个人的思维与器量罢了。 4. 有没有关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古文 关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古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春秋战国故事一则: 楚庄王的绝缨大会,打胜仗后楚庄与众将饮酒庆祝,并命自己的爱妾给众将斟酒,突然蜡烛被风吹灭,黑暗中一片混乱,有人趁机拉了楚王爱妾的手,但是自己头盔上的羽缨却被楚王爱妾抓了下来.楚庄王得知了此事迅速命令先不要掌灯,众将全部绝缨痛饮.后来那个被楚庄王宽容的将军在关键时刻为楚庄冲锋陷阵报效了楚庄王的宽容.摘自《百度·》 5. 如何为人处世宽以待人 大家都想自己能在为人处世方面能够做得比较周全,有一个相对轻松和谐的环境,与别人很好的相处,那么宽以待人是不可缺的。我国古来就有“君子宽以待人,严于责己”的处世方法。 所谓宽以待人,就是指对他人的要求不过分,不强求于人,而是以宽容为怀,能让人时且让人,能容人处且容人。 人们交往贵在与人为善宽以待人,尽可能向他人提供方便,尽量给予他人帮助。可以说,宽以待人是一个道德水平较高的表现。你希望别人善待自己,就要善待别人,要将心比心,多给人一些关怀、尊重和理解;对别人的缺点要善意指出,不能幸灾乐祸;对别人的危难应尽力相助,不应袖手旁观,落井下石。即使是自己人生得意马蹄疾时,也不能得意忘形,居功自傲,而是应多想想别人对自已的帮助和恩惠,让三分功给别人。人总是喜欢和宽容厚道的人交朋友的,正所谓“宽则得众”。 宽以待人还要求我们,“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在一定意义上,成人之美就是成己之美,即使对有错误的人也不要嫌弃,应给人提供改过的宽松条件,原谅别人的过失,帮助别人改正错误。正所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当然,我们讲以宽待人,也不是说一味的造就姑息,否则就会失去宽厚的本意,正所谓“过宽杀人”。没有度的宽只是麻木怯懦,明哲保身,更是纵容丑恶。也就是说,无原则宽容恶人去换取宽厚的名声,或列举琐碎小事换取精明的名声,都是有失之偏,圣人的宽容程度不使匪人有所依靠,也不使小人无所容身。这也是我们时应把握的度。对恶人无原则的宽容无异于助纣为虐,对善良人们的残忍,“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朱熹也讲,“血气之怒不可有,义理之怒不可无”。我们在懂得宽以待人的同时也应懂得嫉恶如仇,捍卫正义。只有做到当宽则宽,当严则严,抑恶扬善,才是真正的宽以待人。 宽以待人,正是以宽广的胸怀,宽容的气度,创造宽松的人际环境,大度豁达难容之事,使别人敬重和倾慕你的人品,并使偿具有很大的人格魅力,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宽以待人会使人人都喜欢与你交往,所以,宽以待人是为人处世的一个重要原则
2023-07-02 08:26:341

历史上因为人物宽容而化解战争的实例。

  战争是国家、阶级以及政治集团之间为利益而进行的殊死搏斗,但凡发生战争,都带有不可调和性,是重重矛盾积累的结果,不可能因为一两个伟大人物的宽容而化解,即使一些没有打起来的战争,主要也不是因为人物的宽容,而是力量的制衡、利益的调整与暂时的妥协所致。  所以,因人物宽容而化解战争的情况,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可以举几个其他方面的例子,比如武则天对骆宾王的宽容,骆宾王写下《讨武曌檄》,把武则天骂得狗血喷头,武则天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后却说:“宰相安得失此人!”真有惺惺惜惺惺的味道。曹操也宽容了替袁绍写檄文骂他的陈琳,陈琳为自己辩解“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曹操一笑置之,并为自己所用。《三国演义》中曹操在官渡之战后,从袁绍那里缴获了许多曹操部下写给袁绍的投诚书信,有人建议严查,曹操却说,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自己都难保证胜利,大家为自己的前途考虑也是可以理解的,命人一把火把这些信件都烧了,文武众臣都对曹操更加忠诚了。  历史上还有一个著名的楚庄王“绝缨会”的故事:楚庄王平定了斗越椒的叛乱,回到郢都后,拜虞邱为令尹,主管国事。然后,大摆宴席庆功,文武大臣和妃嫔都参加。楚庄王说:“我六年没喝酒了,也未听钟鼓之声。今日叛乱已平,四境安宁,我破例设宴,名叫"太平宴",请文武官员都来参加,喝个痛快!”大厅里奏着乐,大家高高兴兴地喝着酒,一直喝到日落西山还不愿离席,庄王就命令点起蜡烛再喝。大家一边喝酒一边谈笑,越喝越带劲。庄王喝得更痛快,叫他最喜欢的许姬出来给大臣们敬酒。这位仙女般的许姬一出来,闹哄哄的大厅里顿时鸦鹊无声,大家的眼睛直盯着好发呆。  正在这时候,忽然一阵狂风把大厅里的蜡烛全吹熄了。不知是谁趁熄了蜡烛的机会,拉住许姬的袖子,去捏她的左手。许姬用右手把那个人帽子上的缨子揪下来,吓得那人赶快放了许姬的手。许姬拿着帽缨子摸到庄王跟前,咬着耳朵诉述此事,并请庄王点燃蜡烛查看。正在这个时候,有人拿来了火种准备点燃蜡烛。庄王赶忙站起来大声说:“等一会点燃蜡烛,今天晚上我们来个痛快,不要那么衣冠整齐,搞得那么拘束。请大家都把帽缨子摘下来,不摘下帽缨子就不痛快。”大臣们都莫明其妙地把帽缨子摘下来了,庄王这才叫人点燃蜡烛,请大臣们照样喝酒。  庄王和许姬都不知道拉袖子的是谁。许姬不明庄王的意思,散席回宫以后,许姬埋怨庄王。庄王告诉她:“大家都为楚国平定了叛乱而高兴,喝酒喝够了,很多人有点醉意,看到你这个美貌女子,谁不动心?要是查出来办罪,不是弄得大家都没有趣了吗?”许姬听了,非常佩服庄王江海肚量。  后来楚国讨郑国时,健将唐狡自告奋勇当开路先锋,进兵神速。庄王召见唐狡,要奖赏他。他说:“君王已给我优厚的赏赐,我今天应该报效于您,不敢再受赏了。”庄王感到很奇怪,说:“我还不认识你,什么时候赏赐过你?”唐狡回答说:“在绝缨会上,拉美人袖子的就是我,承蒙君王不杀之恩,今特舍命相报。”庄王说:“当时若查明治罪,今日你能死力效劳吗?”说罢便给唐狡记了头功,并准备打下郑国后,重用他。这个消息一传出,大臣和将士们就更加佩服楚庄王了。
2023-07-02 08:26:442

宽容与狭隘为题写一篇文章

宽容与狭隘宽容可以使人成功,成为一个名垂史册的皇上,也可以让人成为腰缠万贯的富商。而狭隘也能使即将成功的人失败,使人沦为遗臭万年的奸臣,也可以沦为一文不值的乞丐。而宽容和狭隘总是在一念之间导致天壤之别。春秋时郑国公子宋食指跳动,他像公子归生说将吃好东西,果然郑灵公烹一大鼋宴请众臣,归生将此事告知郑灵公,郑灵公说应验不应验还不是我说了算,结果故意没给公子宋吃,公子宋恼羞成怒夹了郑灵公面前的肉,戏言道:岂不是还是应验了。本来就是郑灵公做得不对,如果他此时宽容一些就不会有事了,结果他大怒扬言要杀公子宋,结果公子宋被逼先杀了郑灵公。这是狭隘的后果,假如郑灵公宽容一点,就不至于丢性命了吧。某天,楚庄王宴请文武百官,席间,他让自己宠爱的许姬给大臣敬酒助兴。一阵风将大厅内的烛火吹灭,黑暗中许姬感到有人拉住她的手。许姬恼怒中顺手扯断了那人帽子上的缨饰,悄悄告诉了楚庄王,要惩罚这个大臣。楚庄王却下令暂缓点灯,并要求群臣全部拽断帽子上的缨饰,尽情狂欢,只字未提此事。次年,楚国与郑国交战,副将唐狻出生入死,为大败郑军立下战功。楚庄王要重赏唐狻,唐狻跪倒在地,说战场上置生死于度外,实乃报答楚庄王昔日“绝缨掩过”的恩典。这是宽容的后果。古人云: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一种宽容,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不拘小节的潇洒,一种伟大的仁慈。自古至今,宽容被圣贤乃至平民百姓尊奉为做人的准则和信念,而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并且视为育人律己的一条光辉典则。宽容是一种豁达的风范,对于人生,也许只有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才能面对自己的人生。宽容也是一种幸福,我们饶恕别人,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我们也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是一种看不见的幸福。宽容更是一种财富,拥有宽容,是拥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这是易于拥有的一笔财富,它在时间推移中升值,它会把精神装化为物质,它是一盏绿灯,帮助我们在工作中通行,选择了宽容,其实便赢得了财富。如果天空不宽容,容忍不了风雨雷电的一时肆虐,何来它的辽阔之美;如果大海不宽容,容忍不了惊涛骇浪的一时猖獗,何来它的深邃之美;如果森林不宽容,容忍不了弱肉强食的一时规律,何来它的原始之美;如果宇宙不宽容,容忍不了星座裂变的一时更替,何来它的神秘之美;如果时间不宽容,容忍不了各色人等的一时虚掷,何来它的延续之美……是宽容成就了它们。泰山不辞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是宽容缔造了它们。只有告别狭隘之心,方能进入一个神清气爽的境界。让我们告别狭隘之心,用宽容之心包容一切,学做那多留人清香的紫罗兰。
2023-07-02 08:26:511

白朴 元散曲代表作

uiui
2023-07-02 08:27:006

历史上曾经有个皇帝,在他没登上皇位的时候晚上设宴,忽然灯灭了,有个手下调戏他的妃子,这个妃子好像是

赵匡胤
2023-07-02 08:27:162

《三国演义》中,董卓因貂蝉和吕布发生争执时,李儒用哪个故事劝说董卓的?

楚庄王绝缨的故事
2023-07-02 08:27:251

关于军心,我不明白?

关于军心,只有当过兵的兵哥哥才能亲身体验过,真的伟大。
2023-07-02 08:27:455

楚庄王绝缨文言文

1. 楚庄王绝缨的翻译 一、译文: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喝酒,喝得正欢,蜡烛突然灭了,有个大臣拉美人的衣服。 美人扯下这个人的帽缨,告诉楚庄王说:“刚才蜡烛灭后,有人拉我衣服,我把他的帽缨扯下来了,你催促人点灯,看看是谁的帽缨断了。” 楚庄王说:“是我让他们喝酒的,醉后失礼是人之常情,怎么能为了要显示妇人的贞洁而使臣子受辱呢?!”马上命令群臣说:“今天与我喝酒的,不扯断帽缨的话不尽兴。” 大臣们都把帽缨扯掉,然后点灯接着喝酒,最后尽欢而散。三年以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有一位大臣奋勇争先,五场战斗都冲杀在最前面,首先杀败了晋军,最终获得了胜利。 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说:“我的德行浅薄,从来没有特殊优待过你,你这次为什么奋不顾死呢?”这位大臣说:“我罪当死,上次宴会上帽缨断了的人就是我,大王您隐忍不治我的罪,我始终不敢因为受人庇护的恩德而不显扬地报答你。我因此一定要为您肝脑涂地,冲锋陷阵。 我就是当年帽缨被扯下的那个大臣。”于是晋国被打败了,楚国强盛了起来。 二、原文:西汉 刘向 《说苑》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懽。” 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懽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 遂败晋军,楚得以强,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扩展资料 一、人物介绍 楚庄王熊旅(?—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前613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楚穆王十二年(前613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在复杂的形势下,他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辩奸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 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 楚国在北林打败晋国军队后,郑国开始听命于楚国。为了争当霸主,楚晋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双方互有胜负,楚国在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的邲之战中大获全胜。 使楚国的声威大振,国势日强,而晋国在中小国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他们的能力。不久,楚庄王灭掉了萧国,又连续三年攻伐宋国,迫使宋国向楚求和。 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楚庄王去世,谥号庄,葬于纪山。 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二、作者简介 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世居长安,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 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刘歆之父。 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 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 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 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 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 《楚辞》是刘向编订成书,而《山海经》是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成书。三、作品简介 《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 刘向编。成书于鸿嘉四年(前17)。 原20卷,78。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 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 2. 楚庄王绝缨的注释译文 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喝酒,喝得正欢,蜡烛突然灭了,有个大臣拉美人的衣服。 美人扯下这个人的帽缨,告诉楚庄王说:“刚才蜡烛灭后,有人拉我衣服,我把他的帽缨扯下来了,你催促人点灯,看看是谁的帽缨断了。”楚庄王说:“是我让他们喝酒的,醉后失礼是人之常情,怎么能为了要显示妇人的贞洁而使臣子受辱呢?!”马上命令群臣说:“今天与我喝酒的,不扯断帽缨的话不尽兴。” 大臣们都把帽缨扯掉,然后点灯接着喝酒,最后尽欢而散。三年以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有一位大臣奋勇争先,五场战斗都冲杀在最前面,首先杀败了晋军,最终获得了胜利。 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说:“我的德行浅薄,从来没有特殊优待过你,你这次为什么奋不顾死呢?”这位大臣说:“我罪当死,上次宴会上帽缨断了的人就是我,大王您隐忍不治我的罪,我始终不敢因为受人庇护的恩德而不显扬地报答你。我因此一定要为您肝脑涂地,冲锋陷阵。 我就是当年帽缨被扯下的那个大臣。”于是晋国被打败了,楚国强盛了起来。 3. 文言文美人绝缨的翻译 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宴请群臣,让宠爱的美人来斟酒,劝酒。酒宴一直进行到晚上,大家喝得酒兴正浓,蜡烛熄灭了。席中有一臣子趁着黑暗拉扯美人的衣服、调戏她;美人扯断了他的帽带,催促庄王点火看看是谁。 庄王说:"怎么可以为了显扬妇人的节操,而屈辱一名国士呢?"于是下令:"今天和寡人一起喝酒的臣子都要拉断帽带,不拉断帽带的人表示不够尽兴。" 群臣于是都把自己的帽带拉断,然后再点上蜡烛,尽欢而散。 后来围攻郑国的战役中,有一臣子每每在敌前冲锋陷阵,五次交兵五次斩获敌人首级,最终击败敌人,获得胜利。庄王询问他,原来他就是那天喝酒被美人扯断帽带的臣子。 4. 楚王断缨古文 汉·刘向《说苑·复恩》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懽。”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懽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遂败晋军,楚得以强,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 人们常用这个典故来表示宽宏大量,三国·曹植的《求自试表》里就运用了这个典故:“绝缨、盗马之臣赦,而楚、赵以济其难。”唐·陈子昂 《座右铭》:“ 秦穆饮盗马, 楚客报绝缨。”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钱起》:“况宾无绝缨之嫌,主无投辖之困。” 5. 绝缨者言译文楚庄王赐其群臣酒.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烛火,有牵 楚庄王宴待群臣,天晚时群臣喝酒尽兴,人都醉了。 大殿上火烛灭了,有人暗拉王后的衣裳,王后扯断了这人的帽缨,对楚王说:“刚才火烛灭时,有人拉我的衣裳。我扯断了他的帽缨,请快点火查看帽缨断的人。” 楚王说:“不要燃火!”立刻下令:“今日大家与我欢乐饮酒,谁的帽缨不断,表示他还不尽兴。”于是群臣都自动把帽缨扯断了,于是楚王与群臣欢饮后才散席。 后来吴国出兵攻打楚国,有个人常常打头阵,楚国与吴国五次会战,他五次攻破敌人行阵打退敌人。楚王奇怪地问他:“我不曾优待于您,您为什么对我这么好?”那人说:“我就是大殿上帽缨被扯断的人。” 6. ·有没有《绝缨者言》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楚庄王赐其群臣酒.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烛火,有牵王后衣者.后扢冠缨而绝之,言于王曰:"今烛灭,有牵妾衣者,妾扢其缨而绝之,愿趣火视绝缨者.""王曰:"止!""立出令曰:"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为乐也.""于是冠缨无完者,不知王后所绝缨者谁.于是王遂与群臣欢饮,乃罢. 后吴兴师政楚,有人常为应行,五合战,五陷阵却敌,遂取大军之首而献之.王怪而问之曰:"寡人未尝有异于子,子何为于寡人厚也?""对曰:"臣先殿上绝缨者也.当时宜以肝胆涂地,负日久矣,未有所效.今幸得用于臣之义,尚可为王破吴而强楚."" 翻译: 楚庄王宴待群臣,天晚时群臣喝酒尽兴,人都醉了。大殿上火烛灭了,有人暗拉王后的衣裳,王后扯断了这人的帽缨,对楚王说:“刚才火烛灭时,有人拉我的衣裳。我扯断了他的帽缨,请快点火查看帽缨断的人。”楚王说:“不要燃火!”立刻下令:“今日大家与我欢乐饮酒,谁的帽缨不断,表示他还不尽兴。”于是群臣都自动把帽缨扯断了,于是楚王与群臣欢饮后才散席。后来吴国出兵攻打楚国,有个人常常打头阵,楚国与吴国五次会战,他五次攻破敌人行阵打退敌人。楚王奇怪地问他:“我不曾优待于您,您为什么对我这么好?”那人说:“我就是大殿上帽缨被扯断的人。” 7. 文言文‘朱买臣传"‘绝缨者言"‘弈喻"‘画竹"的翻译 1.起初,朱买臣被免了职,正等待着皇帝重新任命,日常就在会稽郡邸的守邸人那里借住吃饭。朝廷授与会稽郡太守官职,买臣穿上过去罢免时的衣服,怀揣系着绶带的官印,步行回到郡邸。逢着上计的时候,会稽郡办上计的官吏正一起聚着饮酒,对买臣都不屑看上一眼。买臣走进内房,守邸人就和他一道吃饭。吃到快饱的时候,买臣稍微露出那系着官印的绶带,守邸人觉得那东西很奇怪,就上前拿着那绶带,端详着那方印章,正是会稽太守章。守邸人吃了惊,走出屋外告诉了上计掾吏。掾吏们都喝醉了,大叫大喊道:“胡说罢了!”守邸人说:“你们试把它拿来看看吧。”那位平素轻视买臣的旧相识走进室内看了官印,(吓得)回头就跑,高声嚷道:“的确如此!”在座的人(这才)惊慌害怕起来。 2.楚庄王设酒宴赏赐他的群臣。天黑下来时,酒也喝足了,旁边侍候的人大都醉了,大殿上的蜡烛也灭了,这时有人在暗中拉扯王后的衣服。王后摸到他的帽缨给揪了下来,对楚王说:“这会蜡烛灭了,有人拉扯我的衣裳,我摸到他的帽缨揪下来了。赶快叫人拿烛火来,看被揪了帽缨的是谁。”楚王说:“别说了(译‘打住"亦可)!”马上发出令来:“和我一起喝酒,不把帽缨揪下来,我就不高兴啦。”于是,没有一个人有帽缨了,也就不知道被王后揪下帽缨的是谁了。这样,楚庄王又与群臣欢乐饮酒,直到宴会结束。后来吴国兴兵攻打楚国,有一个人在战斗中常打头阵,五次冲—锋打退敌人,取到敌方将军的头献给楚王。楚王感到奇怪而问他道: “我对你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恩宠,你为何对我这么好呢?”回答说: “我,就是早先在殿上被揪下帽缨的那个人啊。当时就应该受刑而死,至今负疚很久了,没能有所报效。现在有幸能做一个臣子理应做的事,还可以为您战胜吴国而使楚国强大。”《诗经》上说:“广阔的水潭啊,芦苇多么丰茂。”说的是宽阔伟大的胸襟,什么都能容得下的。 3.我在朋友家里看一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认为他赶不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的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而客人却轻松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渐愧,不能说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着看而已。 现在求学的人读古人的书,常常非议古人的错误;和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说别人的错误。人本来就不可能没有错误,但是试试彼此交换位置来相处,心平气和地估计一下,自己真的没有一点失误吗?自己能够认识别人的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失误,自己能够指出别人的小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误,自己检查自己的失误尚且没有时间,哪里有时间议论别人呢! 棋艺的高低,是有标准的,一着的失误,人们都看到见,即使想回护以前的错误也是隐瞒不了的。事理方面的问题,人人都赞成自己认为正确的,人人反对自己认为不正确的现在世间没有孔子那样圣人,谁能断定真正的正确与错误?那么别人的失误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没有失误未必不是大失误,但是人们彼此互相讥笑,没有停止的时候,简直连看棋的人都不如了。 4.我家有茅草房两间,南西都种着竹子。到了夏天,新竹枝叶刚刚伸展开来,绿树成荫,光色照人,放一张床在竹林中,十分凉爽舒适。到了秋冬交替之时,把屏风的骨架拿出来,截去两头,横着安放就成为窗格,然后用均匀洁白的薄纸把它糊起来。待到风和日暖,冻得半僵的苍蝇又飞动起来,撞到窗纸上,咚咚咚地发出敲击小鼓的声音。这时,窗纸上一片零乱的竹影,难道不是一派天然的图画吗?我所画的竹子,都没有老师的传承,多数是得之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之中啊。 在江边的私塾教书,每逢清秋,早晨常起来观察竹子。这时,烟光、日影、露气,都在疏枝密叶之间飘浮流动。于是,胸中情致勃动,就有了作画的意念。其实,这时在脑海里映现的竹子,已经不是眼睛所看到的竹子了,于是赶快取砚磨墨,展开画纸,乘兴落笔,尽情挥毫,迅即呵成一幅幅图画。这时,笔下所画出来的竹子又不是脑海里映现的竹子了。总之,意念产生在落笔之前,这是无可置疑的法则;但情趣流溢在法则之外,则全凭个人的运化之功了。难道仅仅作画是这样吗? 8. 《楚庄王仁厚宽容》译文 庄王宴赐群臣喝酒。天色黑了,大家喝得酒酣耳热之际,灯火突然熄灭,于是有人趁机会拉扯王后的衣裳。王后拉断那人的帽带,向楚庄王报告说:“刚才灯火熄灭的时候,有人拉扯我的衣裳。我已经扯断他的帽带拿在手里了。叫人赶快把火点上吧!看看是谁帽带断了。”楚庄王说:“大家先暂停。”于是传令左右说:“今晚同我一起喝酒,不喝到帽带断了,就不算尽兴。”大臣有一百多人,大家都把帽带拉断,然后才叫人把火点上,大家都喝得十分尽兴而离席散去。 过了三年,晋国和楚国交战,有位大臣总是在前面冲锋陷阵,五度交锋五度奋勇作战,带头击退了敌人,最后终于获得胜利。楚庄王讶异地问他说:“我的德行浅薄,又不曾特别优待你,你为什么毫不犹豫地为我出生入死到这样的地步呢?”那大臣回答说:“我本就该死!从前喝醉而失去了礼节,君王您隐忍而不诛杀我。我始终不敢因为君王您蔽荫的德行而不显扬地加以报答,常常希望自己能够肝脑涂地,用颈上的热血溅到敌人身上很久了!我就是那天晚上帽带断了的人哪!”于是打败了晋军,楚国因此而得以强盛。 9. 古文灭烛绝缨中引美人手的意思 《说苑》卷六《复恩》中记载: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欢。”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欢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遂败晋军,楚得以强,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 译文: 春秋时期,楚庄王依靠名将养由基一次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宠姬嫔妃也统统出席助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 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这时一位官员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 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楚庄王说:“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刹风景?”许姬这才明白楚庄王的用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宴”。 3年后,楚庄王伐晋。一名战将主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这员战将所到之处拼力死战,大败敌军。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才知其名叫唐狡。他表示不要赏赐,坦承3年前宴会上无礼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举全为报3年前不究之恩。多施恩,少结怨,善恶总有回报。 这个流传千年的故事,也有“绝缨得士”之说,表达的主题就是宽容有德,善有善报的因果之说。身为君子,宠姬受辱,有谁能有如此的定性,有几人不是暴跳如雷,大开杀戒,而楚庄王大肚能容,宽宏大量,而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后效,说是意想不到,其实,也在情理之中,这充分说明了成大器者必先有容的哲理。
2023-07-02 08:28:201

楚庄王绝缨出自哪里?

楚王绝缨原文: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懽。”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懽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遂败晋军,楚得以强,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译文: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喝酒,喝得正欢,蜡烛突然灭了,有个大臣拉美人的衣服。美人扯下这个人的帽缨,告诉楚庄王说:“刚才蜡烛灭后,有人拉我衣服,我把他的帽缨扯下来了,你催促人点灯,看看是谁的帽缨断了。”楚庄王说:“是我让他们喝酒的,醉后失礼是人之常情,怎么能为了要显示妇人的贞洁而使臣子受辱呢?!”马上命令群臣说:“今天与我喝酒的,不扯断帽缨的话不尽兴。”大臣们都把帽缨扯掉,然后点灯接着喝酒,最后尽欢而散。三年以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有一位大臣奋勇争先,五场战斗都冲杀在最前面,首先杀败了晋军,最终获得了胜利。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说:“我的德行浅薄,从来没有特殊优待过你,你这次为什么奋不顾死呢?”这位大臣说:“我罪当死,上次宴会上帽缨断了的人就是我,大王您隐忍不治我的罪,我始终不敢因为受人庇护的恩德而不显扬地报答你。我因此一定要为您肝脑涂地,冲锋陷阵。我就是当年帽缨被扯下的那个大臣。”于是晋国被打败了,楚国强盛了起来。《楚庄王绝缨》的创作背景《楚庄王绝缨》选自《说苑》。《新苑》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楚庄王在位期间发现和使用了许多人才。被劫持事件中发现和使用庐大夫戢黎;早年沉溺于淫乐、“自静三年”时发现和使用了伍举、苏从等一大批人才,此后提拔和使用虞丘子、子孔、孙叔敖、子重、子反、蒍贾、伍参、申叔时、申公巫臣等文武人才。在楚庄王发现和使用的人才中,孙叔敖是杰出的代表。孙叔敖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注重法治,稳固国内;整顿军队,增强军事实力,助楚庄王成为霸主。
2023-07-02 08:28:261

楚庄王绝缨的原文及翻译

楚王绝缨原文: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懽。”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懽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遂败晋军,楚得以强,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译文: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喝酒,喝得正欢,蜡烛突然灭了,有个大臣拉美人的衣服。美人扯下这个人的帽缨,告诉楚庄王说:“刚才蜡烛灭后,有人拉我衣服,我把他的帽缨扯下来了,你催促人点灯,看看是谁的帽缨断了。”楚庄王说:“是我让他们喝酒的,醉后失礼是人之常情,怎么能为了要显示妇人的贞洁而使臣子受辱呢?!”马上命令群臣说:“今天与我喝酒的,不扯断帽缨的话不尽兴。”大臣们都把帽缨扯掉,然后点灯接着喝酒,最后尽欢而散。三年以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有一位大臣奋勇争先,五场战斗都冲杀在最前面,首先杀败了晋军,最终获得了胜利。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说:“我的德行浅薄,从来没有特殊优待过你,你这次为什么奋不顾死呢?”这位大臣说:“我罪当死,上次宴会上帽缨断了的人就是我,大王您隐忍不治我的罪,我始终不敢因为受人庇护的恩德而不显扬地报答你。我因此一定要为您肝脑涂地,冲锋陷阵。我就是当年帽缨被扯下的那个大臣。”于是晋国被打败了,楚国强盛了起来。《楚庄王绝缨》的创作背景《楚庄王绝缨》选自《说苑》。《新苑》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楚庄王在位期间发现和使用了许多人才。被劫持事件中发现和使用庐大夫戢黎;早年沉溺于淫乐、“自静三年”时发现和使用了伍举、苏从等一大批人才,此后提拔和使用虞丘子、子孔、孙叔敖、子重、子反、蒍贾、伍参、申叔时、申公巫臣等文武人才。在楚庄王发现和使用的人才中,孙叔敖是杰出的代表。孙叔敖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注重法治,稳固国内;整顿军队,增强军事实力,助楚庄王成为霸主。
2023-07-02 08:28:431

楚庄王绝缨文言文阅读

1. 绝缨者言译文楚庄王赐其群臣酒.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烛火,有牵 楚庄王宴待群臣,天晚时群臣喝酒尽兴,人都醉了。 大殿上火烛灭了,有人暗拉王后的衣裳,王后扯断了这人的帽缨,对楚王说:“刚才火烛灭时,有人拉我的衣裳。我扯断了他的帽缨,请快点火查看帽缨断的人。” 楚王说:“不要燃火!”立刻下令:“今日大家与我欢乐饮酒,谁的帽缨不断,表示他还不尽兴。”于是群臣都自动把帽缨扯断了,于是楚王与群臣欢饮后才散席。 后来吴国出兵攻打楚国,有个人常常打头阵,楚国与吴国五次会战,他五次攻破敌人行阵打退敌人。楚王奇怪地问他:“我不曾优待于您,您为什么对我这么好?”那人说:“我就是大殿上帽缨被扯断的人。” 2. 楚庄王绝缨宴是什么故事 原文: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 白话译文: 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喝酒,喝得正欢,蜡烛突然灭了,有个大臣拉美人的衣服。美人扯下这个人的帽缨,告诉楚庄王说:“刚才蜡烛灭后,有人拉我衣服,我把他的帽缨扯下来了,你催促人点灯,看看是谁的帽缨断了。” 出处: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之《楚庄王绝缨》。 楚庄王熊旅(?—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前613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楚穆王十二年(前613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在复杂的形势下,他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辩奸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 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世居长安,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刘歆之父。 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 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楚辞》是刘向编订成书,而《山海经》是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成书。 《楚庄王绝缨》选自《说苑》。《新苑》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 按类编辑了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向 3. 楚庄王的绝缨之宴的故事的出处具体在《韩诗外传》第几卷中 客报绝缨(绝缨会、绝缨之宴、灭烛绝缨) 【原文·出处】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欢。”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欢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遂败晋军,楚得以强。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 ——刘向 《说苑·复恩》节选 相关典籍: 楚庄王赐其群臣酒。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烛灭,有牵王后衣者。后扢冠缨而绝之,言于王曰:“今烛灭,有牵妾衣者,妾扢其缨而绝之。愿趣火视绝缨者。”王曰:“止!”立出令曰:“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为乐也。”于是冠缨无完者,不知王后所绝冠缨者谁。于是,王乃遂与群臣欢饮,乃罢。后吴兴师攻楚,有人常为应行合战者,五陷阵却敌,遂取大军之首而献之。王怪而问之曰:“寡人未尝有异于子,子何为于寡人厚也?”对曰:“臣,先殿上绝缨者也。当时宜以肝胆涂地;负日久矣,未有所效。今幸得用于臣之义,尚可为王破吴而强楚。” ——韩婴《韩诗外传》节选 【译文·故事】 有一次楚庄王赏群臣一起饮酒。天色已晚,酒兴正浓,灯烛却灭了。这时有个人趁黑拉住了一个嫔妃的衣服(欲行非礼),这个嫔妃拉断了那人的帽带,然后告诉庄王说:“这会儿灯灭了,有人拉扯我的衣服,我扯断了他帽子上的带子拿在手上,赶快拿灯来,找出那个断了帽带的人。”庄王心想:“赏给他们酒喝,使他们醉后失礼,怎么能为了显示妇人的名节而使臣子受辱呢?”于是命令大家说:“今天和我共饮,不拉断帽带的,不算喝痛快了。”一百多个臣子都拉断了自己的帽带,然后掌灯,最后尽兴而散。过了三年,晋楚交战。有个臣子经常冲锋在前,五次交锋,五次奋勇击退敌人,终于取得了胜利。庄王奇怪地问他:“寡人并没有什么贤德,又未曾特别地优待过你,你为什么这样毫不犹豫地为我效死呢?”这个人回答说:“我早就该死了,先前喝醉了失礼,大王您克制忍耐没有加罪;但我到底不敢因你护蔽的阴德而不公开地报答大王,经常想肝脑涂地,用我脖子上的血来洒向敌人已经很久了,我就是那夜饮酒被拉断了帽带的人。” 于是楚军打败了晋军,楚国得以强盛。这就是暗里做了有德于人的事一定会得到明显地回报的例子。 【释义·点评】 读这则故事,不能不佩服楚庄王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胸怀和气度。即使作为一个凡夫俗子,自己的女人被人欺负也会火冒三丈,更何况贵为一国之君?但楚庄王忍住了,他知道自己的面子和人的生命孰轻孰重,知道一个妃子的名节和一个臣子的尊严孰轻孰重。他采取了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办法,让所有的臣子都扯断帽带来保全那个被扯断帽带者。我们不难想像,那个被扯断帽带者正在惊恐之余,听到庄王这样的指示后,内心会掀起怎样的波澜?!所以对他后来在战场上拼死效命的表现,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这场宴会被后人称为“绝缨会”或“绝缨之宴”。“绝缨”一词也便有了三个义项。一是被用作宽厚待人之典。三国时曹植《求自试表》“绝缨盗马之臣赦, 楚赵以济其难”;唐代陈子昂《座右铭》“秦穆饮盗马,楚客报绝缨” 。二是用以形容男女聚会,不拘形迹。宋代柳永《迎新春》词“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 ;清代无名氏《韵香传》“绝缨错舃,纸醉金迷,卜昼卜夜,欢乐未央”。三是用作调戏之意。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钱起》“况宾无绝缨之嫌,主无投辖之困”。 4. 课外文言文阅读《断缨示民》的翻译和内容 原文: 楚庄王赐其群臣酒.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烛火,有牵王后衣者.后扢冠缨而绝之,言于王曰:"今烛灭,有牵妾衣者,妾扢其缨而绝之,愿趣火视绝缨者.""王曰:"止!""立出令曰:"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为乐也.""于是冠缨无完者,不知王后所绝缨者谁.于是王遂与群臣欢饮,乃罢. 后吴兴师政楚,有人常为应行,五合战,五陷阵却敌,遂取大军之首而献之.王怪而问之曰:"寡人未尝有异于子,子何为于寡人厚也?""对曰:"臣先殿上绝缨者也.当时宜以肝胆涂地,负日久矣,未有所效.今幸得用于臣之义,尚可为王破吴而强楚."" 翻译: 楚庄王宴待群臣,天晚时群臣喝酒尽兴,人都醉了。大殿上火烛灭了,有人暗拉王后的衣裳,王后扯断了这人的帽缨,对楚王说:“刚才火烛灭时,有人拉我的衣裳。我扯断了他的帽缨,请快点火查看帽缨断的人。”楚王说:“不要燃火!”立刻下令:“今日大家与我欢乐饮酒,谁的帽缨不断,表示他还不尽兴。”于是群臣都自动把帽缨扯断了,于是楚王与群臣欢饮后才散席。后来吴国出兵攻打楚国,有个人常常打头阵,楚国与吴国五次会战,他五次攻破敌人行阵打退敌人。楚王奇怪地问他:“我不曾优待于您,您为什么对我这么好?”那人说:“我就是大殿上帽缨被扯断的人。” 你不会是想要英文翻译吧 5. 文言文美人绝缨的翻译 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宴请群臣,让宠爱的美人来斟酒,劝酒。酒宴一直进行到晚上,大家喝得酒兴正浓,蜡烛熄灭了。席中有一臣子趁着黑暗拉扯美人的衣服、调戏她;美人扯断了他的帽带,催促庄王点火看看是谁。 庄王说:"怎么可以为了显扬妇人的节操,而屈辱一名国士呢?"于是下令:"今天和寡人一起喝酒的臣子都要拉断帽带,不拉断帽带的人表示不够尽兴。" 群臣于是都把自己的帽带拉断,然后再点上蜡烛,尽欢而散。 后来围攻郑国的战役中,有一臣子每每在敌前冲锋陷阵,五次交兵五次斩获敌人首级,最终击败敌人,获得胜利。庄王询问他,原来他就是那天喝酒被美人扯断帽带的臣子。 6. 《楚庄王仁厚宽容》译文 庄王宴赐群臣喝酒。天色黑了,大家喝得酒酣耳热之际,灯火突然熄灭,于是有人趁机会拉扯王后的衣裳。王后拉断那人的帽带,向楚庄王报告说:“刚才灯火熄灭的时候,有人拉扯我的衣裳。我已经扯断他的帽带拿在手里了。叫人赶快把火点上吧!看看是谁帽带断了。”楚庄王说:“大家先暂停。”于是传令左右说:“今晚同我一起喝酒,不喝到帽带断了,就不算尽兴。”大臣有一百多人,大家都把帽带拉断,然后才叫人把火点上,大家都喝得十分尽兴而离席散去。 过了三年,晋国和楚国交战,有位大臣总是在前面冲锋陷阵,五度交锋五度奋勇作战,带头击退了敌人,最后终于获得胜利。楚庄王讶异地问他说:“我的德行浅薄,又不曾特别优待你,你为什么毫不犹豫地为我出生入死到这样的地步呢?”那大臣回答说:“我本就该死!从前喝醉而失去了礼节,君王您隐忍而不诛杀我。我始终不敢因为君王您蔽荫的德行而不显扬地加以报答,常常希望自己能够肝脑涂地,用颈上的热血溅到敌人身上很久了!我就是那天晚上帽带断了的人哪!”于是打败了晋军,楚国因此而得以强盛。 7. 什么是楚庄王绝缨的故事 公元前605年,楚庄王经过艰苦作战终于平定了国内的叛乱,于是他在 宫中大摆酒宴,招待群臣,以此来欢庆胜利,这场酒宴名曰“太平宴”。 酒 宴上,正当君臣喝得尽兴的时候,楚庄王把自己的爱姬许姬叫出来给大家敬 酒。许姬在敬酒的时候忽然吹来一阵大风,把大厅上的蜡烛全都给吹灭了, 宴会的会场顿时漆黑一片。 这个时候,有一员武将因为垂涎许姬的美色,又 加之趁着酒兴,就凑上去摸了许姬一把。许姬非常惊慌,左手奋力挣脱后, 就用右手顺势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系缨。 许姬将系缨紧紧握在手中,然后连忙小声告诉楚庄王说:“刚才嫔妾在敬 酒时,有人乘着烛灭摸了我,现在我把他帽子的系缨给抓了下来,大王赶快 让人点上蜡烛,看看是哪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做的。 ”谁知道,楚庄王沉思片 刻后却让人暂缓点蜡烛,然后对众人说道:“今天大家喝得这么高兴,可是这 样穿戴整齐实在有些难受,我看还是都放松放松吧,大家干脆把头盔帽子什 么的都摘下来,这样才能喝得更痛快些。” 于是,大家就都把头盔帽子给摘了。蜡烛点上以后,酒宴重新开始,楚 庄王还是谈笑风生,始终都没有去追查那个冒犯了自己宠姬的人。 许姬非常 惊讶,但是也没多说什么,席后,许姬埋怨庄王不为自己出气。庄王笑着说: “大家一起喝酒喝得这么高兴,有人喝多了酒后失礼是情有可原的,如果为 了这件事就去诛杀功臣,那么会让将士们感到心寒,他们也就不会再为楚国 尽力了。” 许姬听了之后,不由得赞叹楚王。 七年之后,楚庄王率大军讨伐郑国,前部主帅襄老的副将唐狡自告奋勇, 带领百余名勇士做开路先锋。 他与众士卒奋力作战,以死相拼,终于杀出了 一条血路,让楚军的后续部队兵不血刃地杀到了郑国的都城。 之后在论功行赏时,唐狡辞丨射说:“当初绝缪会上,撕扯许姬衣袖的正是 臣下,蒙大王不杀之恩,所以今日才舍身相报。 ”楚庄王听后感慨万千。 8. 楚庄王绝缨宴是什么故事 《楚庄王绝缨宴》出自西汉文人刘向所著的《说苑》的一篇遗闻轶事。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战乱不断。楚庄王依靠名将养由基一次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宠姬嫔妃也统统出席助兴。 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 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这时一位官员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 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 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 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 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楚庄王说:“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 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刹风景?” 许姬这才明白楚庄王的用意。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楚庄王绝缨》选自《说苑》。 《新苑》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 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故事解析对自己爱妃的诉求,楚庄王却令群臣绝缨,有如下几个原因:1、楚庄王认为“绝缨者”之失,是由于自己赐酒使醉;2、人主群臣尽情欢乐,现在有人酒后失礼有情可原;3、如果为了这件事诛杀功臣,将会使爱国将士感到心寒;4、也是楚庄王爱惜人才的表现。 作者介绍: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世居长安,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 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刘歆之父。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 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 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 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三篇,大多亡佚。 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楚辞》是刘向编订成书,而《山海经》是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成书。
2023-07-02 08:29:021

楚庄王绝缨出自哪本书?

楚王绝缨原文: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懽。”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懽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遂败晋军,楚得以强,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译文: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喝酒,喝得正欢,蜡烛突然灭了,有个大臣拉美人的衣服。美人扯下这个人的帽缨,告诉楚庄王说:“刚才蜡烛灭后,有人拉我衣服,我把他的帽缨扯下来了,你催促人点灯,看看是谁的帽缨断了。”楚庄王说:“是我让他们喝酒的,醉后失礼是人之常情,怎么能为了要显示妇人的贞洁而使臣子受辱呢?!”马上命令群臣说:“今天与我喝酒的,不扯断帽缨的话不尽兴。”大臣们都把帽缨扯掉,然后点灯接着喝酒,最后尽欢而散。三年以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有一位大臣奋勇争先,五场战斗都冲杀在最前面,首先杀败了晋军,最终获得了胜利。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说:“我的德行浅薄,从来没有特殊优待过你,你这次为什么奋不顾死呢?”这位大臣说:“我罪当死,上次宴会上帽缨断了的人就是我,大王您隐忍不治我的罪,我始终不敢因为受人庇护的恩德而不显扬地报答你。我因此一定要为您肝脑涂地,冲锋陷阵。我就是当年帽缨被扯下的那个大臣。”于是晋国被打败了,楚国强盛了起来。《楚庄王绝缨》的创作背景《楚庄王绝缨》选自《说苑》。《新苑》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楚庄王在位期间发现和使用了许多人才。被劫持事件中发现和使用庐大夫戢黎;早年沉溺于淫乐、“自静三年”时发现和使用了伍举、苏从等一大批人才,此后提拔和使用虞丘子、子孔、孙叔敖、子重、子反、蒍贾、伍参、申叔时、申公巫臣等文武人才。在楚庄王发现和使用的人才中,孙叔敖是杰出的代表。孙叔敖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注重法治,稳固国内;整顿军队,增强军事实力,助楚庄王成为霸主。
2023-07-02 08:29:081

楚庄王绝缨典故介绍 楚庄王绝缨有什么启示

楚庄王绝缨 楚庄王绝缨是一个出自《说苑》的故事,《说苑》中收录的是各类春秋战国至汉朝这之间的一些逸闻轶事。主要记叙了诸子的一些言行,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带有一定的哲学性。 说有一次楚庄王宴请群臣,和大臣们一起喝酒。正当大家都喝的尽兴的时候,蜡烛却在这个时候灭了,趁着四下无光,有个大臣就拉扯了一位美人的衣服。美人于是就撤下了这个人的帽缨,就告诉楚庄王说,刚才蜡烛熄灭之后有人拉扯我的衣服,我把他的帽缨给扯了下来,你赶快把灯点上,看看是谁的帽缨给扯断了。 但是楚庄王却没有发怒,却说是我让他们喝酒,有人酒后失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怎么为了要妇人的贞洁而侮辱我自己的臣子呢。之后楚庄王还说,今天和我一起喝酒的,如果不把帽缨给扯断了就是不尽兴。于是大臣们就纷纷把自己的帽缨给扯断了,最后灯亮起来之后尽兴而归。 三年之后楚国和晋国交战,楚军中有一位非常迅猛的将士,楚军和晋军打了五场战争,这个将士五次都重载最前面。于是楚庄王就问他,我又没有什么优待该你,你为什么打仗的时候这么奋不顾身?这位将士说,其实我有死罪,三年之前在宴会上被扯断帽缨的人是我,但是大王您却没有治我的罪,您这是庇佑了我,所以我要在战场上报答您。最后楚国打败晋国,逐步走上了强盛大国之路。 楚成王与楚庄王 楚成王与楚庄王是什么关系呢?在历史上关于楚成王的记载很少,但楚成王与楚庄王的关系到是十分的清楚,楚成王的孙子就是楚庄王,说起这个楚庄王,想必大家都知道,何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句话说的就是楚庄王。 楚庄王有个野心十足的爷爷,就是一直意图想要称霸中原的楚成王,只可惜楚成王没有如愿,还在城濮之战中惨败于晋国。以致于楚成王的心情不好,看谁都不顺眼,越看越觉得自己的太子像一个残忍的暴君,于是楚成王就想改立太子,但不幸还未来得及就倒在自己的这个太子手里。太子商臣如愿做了皇帝,但他与楚成王之间的争斗似乎给熊侣留下了阴影,从小就很是忧郁。十二年后,熊侣登基称帝就是楚庄王。 楚庄王夜夜笙歌,从不听闻朝政之事,以致于大臣们都觉得这是一位昏君。但其实都是因为楚庄王在“装傻”,他要让斗克和公子燮露出马脚,找到足够的证据。于是楚庄王装傻三年,终于找到一个国家的栋梁,冒死谏言的苏从。楚庄王与苏从一起商议国家大事,而苏从也发现,楚国这位荒废朝政三年的君主虽然表面上不理朝政,但却对国内外的情势了如指掌,应对的策略也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于是,在大殿上,君臣二人都激动万分,苏从终于明白了楚庄王的良苦用心。 从那之后,楚庄王带领楚国走上了富强之路,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2023-07-02 08:29:241

楚庄王绝缨,仁厚宽容的一代霸主

在与群臣把酒尽兴的时候,突然蜡烛熄灭,有个大臣喝多了就趁黑调戏了美人,美人抓到了这个人的 帽缨就去告状,楚庄王听了边下令,让群称都摘下帽缨,接着电灯喝酒,后来吴国攻打楚国的时候,有一个人五次冲锋打退敌人,楚庄王问为什么,原来这人就是那位调戏美人的大臣。这就是楚庄王以他的仁厚宽容赢得的一名忠臣唐狡。 (一)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懽。”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懽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遂败晋军,楚得以强,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 翻译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直喝到天都黑了,就点上蜡烛接着喝,这时蜡烛突然灭了,有个大臣喝高了,就趁黑灯瞎火的当口调戏这位美人,这样美人一伸手把这个人的帽缨扯下来了。美人摸黑跑到楚庄王那儿对他说:“刚才蜡烛灭后,有人调戏我,我把他的帽缨弄下来了,你赶紧命人点灯,一看就知道是谁了。”楚庄王说:“是我让他们喝酒的,醉后失礼是人之常情,怎么能因此侮辱大臣呢?!”马上命令群臣说:“大家都把帽缨扯下来,一醉方休。”大臣们都把帽缨扯掉,然后点灯接着喝酒,尽欢而散。三年以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有一位大臣奋勇争先,五场战斗都冲杀在最前面,首先杀败了晋军。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说:“我的德行不够高,从来没有重视过你,你这次为什么奋不顾死呢?”这位大臣说:“我罪当死,上次宴会上调戏美人的就是我,大王您宽宏大量不治我的罪,我因此一定要为您肝脑涂地,冲锋陷阵。”有记载说这位大臣叫唐狡。 (二) 楚庄王赐其群臣酒。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烛灭,有牵王后衣者。后扢(gǔ)冠缨而绝之,言于王曰:“今烛灭,有牵妾衣者,妾扢其缨而绝之。愿趣(cù)火视绝缨者。”王曰:“止!”立出令曰:“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为乐也。”于是冠缨无完者,不知王后所绝冠缨者谁。于是,王乃遂与群臣欢饮,乃罢。后吴兴师攻楚,有人常为应行(háng)合战者,五陷阵却敌,遂取大军之首而献之。王怪而问之曰:“寡人未尝有异于子,子何为于寡人厚也?”对曰:“臣,先殿上绝缨者也。当时宜以肝胆涂地;负日久矣,未有所效。今幸得用于臣之义,尚可为王破吴而强楚。” 选自韩婴《韩诗外传》 翻译 楚庄王设酒宴赏赐他的群臣。天黑下来时,酒喝得兴致正浓,旁边伺候的人大都醉了,大殿上的蜡烛也灭了,这时有人在暗中拉扯王后的衣服。王后摸到了他的帽缨给揪了下来。对楚王说:“这会蜡烛灭了,有人拉扯我的衣裳。我摸到他的帽缨揪下来了。赶快叫人拿烛火来,看被揪了帽缨的是谁。”楚庄王说:“别说了。”马上发出令来:“和我一起喝酒,不把帽缨揪下来,我就不高兴啦。”于是,没有一个人有帽缨了,也就不知道被王后揪下帽缨的是谁了。这样,楚庄王又与群臣欢乐饮酒,直到宴会结束。后来吴国兴兵攻打楚国,有一个人在战斗中常打头阵,五次冲锋打退敌人,取到敌方将军的头献给楚王。楚王感到奇怪而问他道:“我对你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恩宠,你为何对我这么好呢?”回答说:“我,就是早先在殿上被揪下帽缨的那个人啊。当时就应该受刑而死,至今愧疚很久了,没能有所报效。现在有幸能做一个臣子理应做的事,还可以为您战胜吴国而使楚国强大。
2023-07-02 08:29:311

楚庄王绝缨尽欢的绝是什么意思

绝是扯断原文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懽。”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懽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遂败晋军,楚得以强,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译文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喝酒,喝得正欢,蜡烛突然灭了,有个大臣拉美人的衣服。美人扯下这个人的帽缨,告诉楚庄王说:“刚才蜡烛灭后,有人拉我衣服,我把他的帽缨扯下来了,你催促人点灯,看看是谁的帽缨断了。”楚庄王说:“是我让他们喝酒的,醉后失礼是人之常情,怎么能为了要显示妇人的贞洁而使臣子受辱呢?!”马上命令群臣说:“今天与我喝酒的,不扯断帽缨的话不尽兴。”大臣们都把帽缨扯掉,然后点灯接着喝酒,最后尽欢而散。三年以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有一位大臣奋勇争先,五场战斗都冲杀在最前面,首先杀败了晋军。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说:“我的德行浅薄,从来没有特殊优待过你,你这次为什么奋不顾死呢?”这位大臣说:“我罪当死,上次宴会上帽缨断了的人就是我,大王您隐忍不治我的罪,我始终不敢因为受人庇护的恩德而不显扬地报答你。我因此一定要为您肝脑涂地,冲锋陷阵。我就是当年帽缨被扯下的那个大臣。”于是晋国被打败了,楚国强盛了起来。
2023-07-02 08:29:391

楚庄王绝缨净化文言文

1. 楚庄王绝缨的翻译 一、译文: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喝酒,喝得正欢,蜡烛突然灭了,有个大臣拉美人的衣服。 美人扯下这个人的帽缨,告诉楚庄王说:“刚才蜡烛灭后,有人拉我衣服,我把他的帽缨扯下来了,你催促人点灯,看看是谁的帽缨断了。” 楚庄王说:“是我让他们喝酒的,醉后失礼是人之常情,怎么能为了要显示妇人的贞洁而使臣子受辱呢?!”马上命令群臣说:“今天与我喝酒的,不扯断帽缨的话不尽兴。” 大臣们都把帽缨扯掉,然后点灯接着喝酒,最后尽欢而散。三年以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有一位大臣奋勇争先,五场战斗都冲杀在最前面,首先杀败了晋军,最终获得了胜利。 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说:“我的德行浅薄,从来没有特殊优待过你,你这次为什么奋不顾死呢?”这位大臣说:“我罪当死,上次宴会上帽缨断了的人就是我,大王您隐忍不治我的罪,我始终不敢因为受人庇护的恩德而不显扬地报答你。我因此一定要为您肝脑涂地,冲锋陷阵。 我就是当年帽缨被扯下的那个大臣。”于是晋国被打败了,楚国强盛了起来。 二、原文:西汉 刘向 《说苑》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懽。” 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懽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 遂败晋军,楚得以强,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扩展资料 一、人物介绍 楚庄王熊旅(?—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前613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楚穆王十二年(前613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在复杂的形势下,他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辩奸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 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 楚国在北林打败晋国军队后,郑国开始听命于楚国。为了争当霸主,楚晋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双方互有胜负,楚国在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的邲之战中大获全胜。 使楚国的声威大振,国势日强,而晋国在中小国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他们的能力。不久,楚庄王灭掉了萧国,又连续三年攻伐宋国,迫使宋国向楚求和。 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楚庄王去世,谥号庄,葬于纪山。 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二、作者简介 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世居长安,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 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刘歆之父。 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 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 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 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 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 《楚辞》是刘向编订成书,而《山海经》是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成书。三、作品简介 《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 刘向编。成书于鸿嘉四年(前17)。 原20卷,78。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 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 2. 楚庄王绝缨尽欢的绝是什么意思 绝是扯断 原文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懽。”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懽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遂败晋军,楚得以强,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 译文 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喝酒,喝得正欢,蜡烛突然灭了,有个大臣拉美人的衣服。美人扯下这个人的帽缨,告诉楚庄王说:“刚才蜡烛灭后,有人拉我衣服,我把他的帽缨扯下来了,你催促人点灯,看看是谁的帽缨断了。”楚庄王说:“是我让他们喝酒的,醉后失礼是人之常情,怎么能为了要显示妇人的贞洁而使臣子受辱呢?!”马上命令群臣说:“今天与我喝酒的,不扯断帽缨的话不尽兴。”大臣们都把帽缨扯掉,然后点灯接着喝酒,最后尽欢而散。三年以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有一位大臣奋勇争先,五场战斗都冲杀在最前面,首先杀败了晋军。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说:“我的德行浅薄,从来没有特殊优待过你,你这次为什么奋不顾死呢?”这位大臣说:“我罪当死,上次宴会上帽缨断了的人就是我,大王您隐忍不治我的罪,我始终不敢因为受人庇护的恩德而不显扬地报答你。我因此一定要为您肝脑涂地,冲锋陷阵。我就是当年帽缨被扯下的那个大臣。”于是晋国被打败了,楚国强盛了起来。 3. 楚庄王绝缨的注释译文 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喝酒,喝得正欢,蜡烛突然灭了,有个大臣拉美人的衣服。 美人扯下这个人的帽缨,告诉楚庄王说:“刚才蜡烛灭后,有人拉我衣服,我把他的帽缨扯下来了,你催促人点灯,看看是谁的帽缨断了。”楚庄王说:“是我让他们喝酒的,醉后失礼是人之常情,怎么能为了要显示妇人的贞洁而使臣子受辱呢?!”马上命令群臣说:“今天与我喝酒的,不扯断帽缨的话不尽兴。” 大臣们都把帽缨扯掉,然后点灯接着喝酒,最后尽欢而散。三年以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有一位大臣奋勇争先,五场战斗都冲杀在最前面,首先杀败了晋军,最终获得了胜利。 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说:“我的德行浅薄,从来没有特殊优待过你,你这次为什么奋不顾死呢?”这位大臣说:“我罪当死,上次宴会上帽缨断了的人就是我,大王您隐忍不治我的罪,我始终不敢因为受人庇护的恩德而不显扬地报答你。我因此一定要为您肝脑涂地,冲锋陷阵。 我就是当年帽缨被扯下的那个大臣。”于是晋国被打败了,楚国强盛了起来。 4.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楚庄王》 秦国打败晋国以后,一连十几年两国没有发生战事。 可是南方的楚国却一天比一天强大,一心要跟中原的霸主晋国争夺地位。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新即位,做了国君。 晋国趁这个机会,把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国家又拉了过去,订立盟约。楚国的大臣们很不服气,都向楚庄王提出要他出兵争霸权。 无奈楚庄王不听那一套,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听音乐,什么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就这样窝窝囊囊地过了三年。他知道大臣们对他的作为很不满意,还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谁的死罪。 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实在看不过去,决心去见楚庄王。楚庄王正在那里寻欢作乐,听到伍举要见他,就把伍举召到面前,问:“你来干什么?” 伍举说:“有人让我猜个谜儿,我猜不着。 大王是个聪明人,请您猜猜吧。” 楚庄王听说要他猜谜儿,觉得怪有意思,就笑着说:“你说出来听听。” 伍举说:“楚国山上,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样子挺神气。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心里明白伍举说的是谁。 他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 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 过了一段时期,另一个大臣苏从看看楚庄王没有动静,又去劝说楚庄王。 楚庄王问他:“你难道不知道我下的禁令吗?” 苏从说:“我知道。只要大王能够听我的意见,我就是触犯了禁令,被判了死罪,也是心甘情愿的。” 楚庄王高兴地说:“你们都是真心为了国家好,我哪会不明白呢?” 打这以后,楚庄王决心改革政治,把一批奉承拍马的人撤了职,把敢于进谏的伍举、苏从提拔起来,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一面制造武器,操练兵马。当年,就收服了南方许多部落。 第六年,打败了宋国。第八年,又打败了陆浑(在今河南嵩县东北)的戎族,一直打到周都洛邑附近。 为了显示楚国的兵威,楚庄王在洛邑的郊外举行一次大检阅。 这一来,可把那个挂名的周天子吓坏了。 他派一个大臣王孙满到郊外去慰劳楚军。 楚庄王和王孙满交谈的时候,楚庄王问起周王宫里藏着的九鼎大小轻重怎么样。 九鼎是象征周王室权威的礼器。楚庄王问起九鼎,就是表示他有夺取周天子权力的野心。 王孙满是个善于应付的人。他劝说楚庄王:国家的强盛,主要靠德行服人,不必去打听鼎的轻重。 楚庄王自己知道当时还没有灭掉周朝的条件,也就带兵回国了。 以后,楚庄王又请了一位楚国有名的隐士孙叔敖当令尹(楚国的国相)。 孙叔敖当了令尹以后,开垦荒地,挖掘河道,奖励生产。为了免除水灾旱灾,他还组织楚国人开辟河道,能灌溉成百万亩庄稼,每年多打了不少粮食。 没几年工夫,楚国更加强大起来,先后平定了郑国和陈国的两次内乱,终于和中原霸主晋国冲突起来。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领大军攻打郑国,晋国派兵救郑。 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市东)和楚国发生了一次大战。晋国从来没有打过这么惨的败仗,人马死了一半,另一半逃到黄河边。 船少人多,兵士争着渡河,许多人被挤到水里去了。掉到水里的人往船上爬,船上的兵士怕翻船,拿刀把往船上爬的兵士手指头都砍了下来。 有人劝楚庄王追上去,把晋军赶尽杀绝。楚庄王说:“楚国自从城濮失败以来,一直抬不起头来。 这回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总算洗刷了以前的耻辱,何必多杀人呢?” 说着,立即下令收兵,让晋国的残兵逃了回去。 打那以后,这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就成了霸主。 从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到楚庄王,前前后后总共五个霸主。历史上通常称他们是“春秋五霸”。 5. 楚庄王绝缨的介绍 《楚庄王绝缨》选自《说苑》。《新苑》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按类编辑了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 6. 楚庄王绝缨宴是什么故事 原文: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 白话译文: 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喝酒,喝得正欢,蜡烛突然灭了,有个大臣拉美人的衣服。美人扯下这个人的帽缨,告诉楚庄王说:“刚才蜡烛灭后,有人拉我衣服,我把他的帽缨扯下来了,你催促人点灯,看看是谁的帽缨断了。” 出处: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之《楚庄王绝缨》。 楚庄王熊旅(?—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前613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楚穆王十二年(前613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在复杂的形势下,他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辩奸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 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世居长安,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刘歆之父。 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 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楚辞》是刘向编订成书,而《山海经》是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成书。 《楚庄王绝缨》选自《说苑》。《新苑》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 按类编辑了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
2023-07-02 08:29:451

楚庄王绝缨的作品原文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懽。”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懽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遂败晋军,楚得以强,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
2023-07-02 08:29:541

楚庄王绝缨之会,不究戏爱姬之蒋雄。的故事的具体情况?

楚庄王一次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宠姬嫔妃也统统出席助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瑶,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 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这时一位官员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 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 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楚庄王说:“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刹风景?”许姬这才明白楚庄王的用意。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宴”。 7年后,楚庄王伐郑。一名战将主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这员战将所到之处拼力死战,大败敌军,直杀到郑国国都之前.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才知其名叫唐狡。他表示不要赏赐,坦承7年前宴会上无礼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举全为报7年前不究之恩。 楚庄王大为感叹,便把许姬赐给了他。
2023-07-02 08:30:211

楚庄王绝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楚王绝缨告诉了我们不是非要滔滔不绝才能显出自己的本事,平时不露声色,是为长远观察问题,蓄积力量,不但能够正确地预见未来,更能够掌握适当时机。【楚庄王绝缨】楚庄王绝缨是一个出自《说苑》的故事。《说苑》中收录的是各类春秋战国至汉朝这之间的一些逸闻轶事。主要记叙了诸子的一些言行,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带有一定的哲学性。说有一次楚庄王宴请群臣,和大臣们一起喝酒。正当大家都喝得尽兴的时候,蜡烛却在这个时候灭了,趁着四下无光,有个大臣就拉扯了一位美人的衣服。美人于是就撤下了这个人的帽缨,就告诉楚庄王说,刚才蜡烛熄灭之后有人拉扯我的衣服,我把他的帽缨给扯了下来,你赶快把灯点上,看看是谁的帽缨给扯断了。但是楚庄王却没有发怒,却说是我让他们喝酒,有人酒后失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怎么为了要妇人的贞洁而侮辱我自己的臣子呢。之后楚庄王还说,今天和我一起喝酒的,如果不把帽缨给扯断了就是不尽兴。于是大臣们就纷纷把自己的帽缨给扯断了,最后灯亮起来之后尽兴而归。三年之后楚国和晋国交战,楚军中有一位非常迅猛的将士,楚军和晋军打了五场战争,这个将士五次都重载最前面。于是楚庄王就问他,我又没有什么优待该你,你为什么打仗的时候这么奋不顾身?这位将士说,其实我有死罪,三年之前在宴会上被扯断帽缨的人是我,但是大王您却没有治我的罪,您这是庇佑了我,所以我要在战场上报答您。最后楚国打败晋国,逐步走上了强盛大国之路。
2023-07-02 08:30:281

楚王绝缨的道理是什么?

楚王绝缨告诉了我们不是非要滔滔不绝才能显出自己的本事,平时不露声色,是为长远观察问题,蓄积力量,不但能够正确地预见未来,更能够掌握适当时机。【楚庄王绝缨】楚庄王绝缨是一个出自《说苑》的故事。《说苑》中收录的是各类春秋战国至汉朝这之间的一些逸闻轶事。主要记叙了诸子的一些言行,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带有一定的哲学性。说有一次楚庄王宴请群臣,和大臣们一起喝酒。正当大家都喝得尽兴的时候,蜡烛却在这个时候灭了,趁着四下无光,有个大臣就拉扯了一位美人的衣服。美人于是就撤下了这个人的帽缨,就告诉楚庄王说,刚才蜡烛熄灭之后有人拉扯我的衣服,我把他的帽缨给扯了下来,你赶快把灯点上,看看是谁的帽缨给扯断了。但是楚庄王却没有发怒,却说是我让他们喝酒,有人酒后失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怎么为了要妇人的贞洁而侮辱我自己的臣子呢。之后楚庄王还说,今天和我一起喝酒的,如果不把帽缨给扯断了就是不尽兴。于是大臣们就纷纷把自己的帽缨给扯断了,最后灯亮起来之后尽兴而归。三年之后楚国和晋国交战,楚军中有一位非常迅猛的将士,楚军和晋军打了五场战争,这个将士五次都重载最前面。于是楚庄王就问他,我又没有什么优待该你,你为什么打仗的时候这么奋不顾身?这位将士说,其实我有死罪,三年之前在宴会上被扯断帽缨的人是我,但是大王您却没有治我的罪,您这是庇佑了我,所以我要在战场上报答您。最后楚国打败晋国,逐步走上了强盛大国之路。
2023-07-02 08:30:351

楚庄王绝缨的翻译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懽。」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懽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遂败晋军,楚得以强,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说苑》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直喝到天都黑了,就点上蜡烛接着喝,这时蜡烛突然灭了,这时候楚庄王的一个宠妃正在大臣席上敬酒,有个大臣喝高了,就趁黑灯瞎火的当口调戏这位美人,这样美人一伸手把这个人的帽缨扯下来了。美人摸黑跑到楚庄王那儿对他说:“刚才蜡烛灭后,有人调戏我,我把他的帽缨弄下来了,你赶紧命人点灯,一看就知道是谁了。”楚庄王说:“是我让他们喝酒的,醉后失礼是人之常情,怎么能因此侮辱大臣呢?!”马上命令群臣说:“大家都把帽缨扯下来,一醉方休。”大臣们都把帽缨扯掉,然后点灯接着喝酒,尽欢而散。三年以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有一位大臣奋勇争先,五场战斗都冲杀在最前面,首先杀败了晋军。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说:“我的德行不够高,从来没有重视过你,你这次为什么奋不顾死呢?”这位大臣说:“我罪当死,上次宴会上调戏美人的就是我,大王您宽宏大量不治我的罪,我因此一定要为您肝脑涂地,冲锋陷阵。”有记载说这位大臣叫唐狡。后来唐朝有位诗人叫李颀的专门写了首诗来记述这件事,后附这首诗。绝缨歌诗人:李颀楚王宴客章华台,章华美人善歌舞。玉颜艳艳空相向,满堂目成不得语。红烛灭,芳酒阑,罗衣半醉春夜寒,绝缨解带一为欢。君王赦过不之罪,暗中珠翠鸣珊珊。宁爱贤,不爱色,青娥买死谁能识,果却一军全社稷。
2023-07-02 08:30:452